CN111541065B - 一种电容器放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容器放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41065B
CN111541065B CN202010481917.3A CN202010481917A CN111541065B CN 111541065 B CN111541065 B CN 111541065B CN 202010481917 A CN202010481917 A CN 202010481917A CN 111541065 B CN111541065 B CN 1115410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elastic arms
elastic
negative
capaci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8191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41065A (zh
Inventor
龚演平
王铁柱
张斌斌
郭振锋
傅龙伟
汪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8191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410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410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410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410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410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1/00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 H01R11/11End pieces or tapping pieces for wir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and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4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Landscapes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容器放电装置,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其包括绝缘杆、放电导体和接地导线。放电导体包括固定架和与固定架连接的两个弹性臂,固定架与绝缘杆的一端连接,两个弹性臂相对间隔设置。两个弹性臂被配置为在张开时同时套入待放电电容器的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并在合拢时分别抵紧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的外侧;或被配置为在合拢时伸入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之间,并在张开时分别抵紧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的内侧。弹性臂上与电容器触头的抵接侧还分别设置有能够与正极触头卡接的第一卡口和与负极触头卡接的第二卡口。通过该电容器放电装置放电时能够极大地节约运行人员的体力,并保证与电容器触头的接触良好,能够将残余电荷放尽。

Description

一种电容器放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容器放电装置。
背景技术
当并联电容器组断开断路器脱离电网时,由于断开瞬间是在电压较高的时刻,所以电容器组上还存有很多电荷,电容器组两端电压很高。为此,在电容器组两端都装设有放电线圈,在电容器组脱开电源后,能在5秒内将电容器组上的剩余电压降至50V及以下。然而即使这样,在电容器组内仍有残余电荷存在。因此,为防止残余电荷威胁人身安全,电力行业规定在电容器组上或进入其围栏内工作前,应对电容器组内的各电容器逐个多次放电。
目前,现有技术中已出现一些专门用于电容器放电的工具,这些放电工具的设置大致相似,即包括绝缘杆、在绝缘杆一端设置的放电导体和与放电导体相连的接地导线。使用时,运行人员先将接地导线的一端接地,然后利用绝缘杆使放电导体同时接触电容器的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使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短接,以对各电容器进行逐个多次放电,直至无火花和声音为止。
然而,在使用这些放电工具时,由于都是靠人力使放电导体压紧电容器的触头,所以会导致运行人员体力耗费较多,又往往出现放电导体在电容器触头上滑动等情况,导致放电导体与电容器触头接触不良,难以将电容器内的残余电荷放尽,可能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
基于此,亟需一种电容器放电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容器放电装置,能极大地节约运行人员的体力,且能够保证放电导体与电容器触头的接触良好,将电容器内的残余电荷放尽。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容器放电装置,包括:
绝缘杆;
放电导体,包括固定架和与所述固定架连接的两个弹性臂,所述固定架与所述绝缘杆的一端连接,两个所述弹性臂相对间隔设置,且两个所述弹性臂被配置为在张开时能够由待放电电容器触头的外侧同时套入所述待放电电容器的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并在合拢时分别抵紧所述正极触头的外侧和所述负极触头的外侧;或
两个所述弹性臂被配置为在合拢时能够伸入所述正极触头和所述负极触头之间,并在张开时分别抵紧所述正极触头的内侧和所述负极触头的内侧;
在所述弹性臂与所述正极触头或所述负极触头的抵接侧,两个所述弹性臂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所述第一卡口和所述第二卡口被配置为能够分别与所述正极触头和所述负极触头卡接;
接地导线,所述接地导线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架连接,所述接地导线的第二端用于接地。
可选地,两个所述弹性臂的间距被配置为可调节。
可选地,所述固定架上沿两个所述弹性臂的连线方向设置有条形孔,两个所述弹性臂中的至少一个滑动连接在所述条形孔内。
可选地,在所述弹性臂与所述正极触头或所述负极触头的抵接侧,每一所述弹性臂上均设置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被配置为引导两个所述弹性臂分别沿所述正极触头的外侧和所述负极触头的外侧滑动,以使两个所述弹性臂套入所述正极触头和所述负极触头;或
所述导向部被配置为引导两个所述弹性臂分别沿所述正极触头的内侧和所述负极触头的内侧滑动,以使两个所述弹性臂伸入所述正极触头和所述负极触头之间。
可选地,在所述弹性臂与所述正极触头或所述负极触头的抵接侧,所述弹性臂和所述固定架中的一个上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弹性臂到达预设位置时与所述弹性臂和所述固定架中的另一个抵接。
可选地,所述固定架与所述绝缘杆之间可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放电导体还包括与两个所述弹性臂一一对应连接的两个扭簧结构,两个所述扭簧结构用于为两个所述弹性臂提供弹力以使两个所述弹性臂张开或合拢。
可选地,所述固定架还包括与两个所述扭簧结构一一对应设置的两个转接件,每一所述弹性臂均通过一个所述扭簧结构与所述转接件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固定架与所述绝缘杆可拆卸连接,且所述接地导线与所述固定架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绝缘杆为伸缩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容器放电装置,通过在放电导体中设置两个弹性臂,可使两个弹性臂在张开时由待放电电容器触头的外侧同时套入待放电电容器的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并在合拢时分别抵紧正极触头的外侧和负极触头的外侧,或使两个弹性臂在合拢时伸入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之间,并在张开时分别抵紧正极触头的内侧和负极触头的内侧,从而无需一直依靠人力就可始终保证放电导体与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紧密接触,进而通过固定架使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短接,并通过接地导线放电,能够极大地节约运行人员的体力。由于两个弹性臂上还分别设置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所以能够通过第一卡口和正极触头的卡接与第二卡口和负极触头的卡接有效保证两个弹性臂分别与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充分稳定地接触,从而将待放电电容器内的残余电荷放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容器放电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容器放电装置中绝缘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时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容器放电装置中放电导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电容器放电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绝缘杆;11、第一杆体;12、第二杆体;13、第三杆体;14、第四杆体;2、放电导体;21、固定架;211、横杆;2111、第一条形孔;2112、第二条形孔;212、竖杆;213、第一转接件;214、第二转接件;22、第一弹性臂;23、第一扭簧结构;24、第二弹性臂;25、第二扭簧结构;26、导向部;27、限位部;28、第三弹性臂;29、第四弹性臂;3、接地导线;31、第一接线耳;32、接地线;33、第二接线耳;4、第一卡口;5、第二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容器放电装置。如图1所示,该电容器放电装置包括绝缘杆1、放电导体2和接地导线3。放电导体2设置在绝缘杆1的一端,放电导体2包括固定架21和与固定架21连接的两个弹性臂,固定架21与绝缘杆1连接。接地导线3的第一端与固定架21连接,第二端用于接地。两个弹性臂相对间隔设置,且在张开时能够由待放电电容器触头的外侧同时套入待放电电容器的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并在合拢时同时分别抵紧正极触头的外侧和负极触头的外侧,无需一直依靠人力就能够保证放电导体2与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紧密接触,从而能够极大地节约运行人员的体力。此时,由于待放电电容器的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能够同时通过固定架21短接并通过接地导线3接地,所以可将待放电电容器的残余电荷导出接地。可以理解的是,正极触头的外侧和负极触头的外侧指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相背的两侧。
同时,如图1所示,在弹性臂与正极触头或负极触头的抵接侧,两个弹性臂的夹持侧还分别设置有第一卡口4和第二卡口5。第一卡口4和第二卡口5能够分别与待放电电容器的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卡接,从而能够在两个弹性臂抵紧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时避免两个弹性臂与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之间发生相对滑动,保证放电导体2与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的接触良好,能够将待放电电容器内的残余电荷放尽。本实施例中,两个弹性臂分别为第一弹性臂22和第二弹性臂24。第一卡口4设置在第一弹性臂22上,第二卡口5设置在第二弹性臂24上。
本实施例中,第一卡口4和第二卡口5均设置为圆弧形卡口。同时,考虑到同一待放电电容器中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尺寸相同,故将第一卡口4和第二卡口5对称设置。进一步地,考虑到不同厂家、不同型号或不同电压等级的电容器中正极触头(或负极触头)的尺寸可能不同,故如图1所示,沿弹性臂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尺寸不同的第一卡口4和与之对应设置的多个第二卡口5,以使运行人员能够根据正极触头或负极触头的实际规格选择合适尺寸的第一卡口4和第二卡口5,保证第一卡口4和第二卡口5分别与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充分抵接,实现可靠的放电。
可选地,就绝缘杆1的具体结构而言,如图2所示,绝缘杆1为伸缩杆,其长度可根据待放电电容器的高度进行调节,适用性强,无需运行人员再使用绝缘高低凳或绝缘梯等进行放电操作,省时省力。具体地,绝缘杆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杆体11、第二杆体12、第三杆体13和第四杆体14。其中,第一杆体11、第二杆体12和第三杆体13的直径依次减小。第一杆体11为中空圆柱杆,套设在第二杆体12外。第二杆体12也为中空圆柱杆,套设在第三杆体13外。第三杆体13为实心圆柱杆,第四杆体14固定设置在第三杆体13的端部。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在绝缘杆1中设置更多数量的杆体,以便于使用。可选地,绝缘杆1的各部分均由绝缘性能高、结构强度大和密封性能好的环氧树脂绝缘材料制作而成。
就弹性臂的具体结构而言,如图1所示,在弹性臂与正极触头或负极触头的抵接侧,两个弹性臂上均设置有导向部26,通过导向部26能够引导两个弹性臂分别沿待放电电容器的正极触头的外侧和负极触头的外侧滑动,进而将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套入到第一弹性臂22和第二弹性臂24之间。本实施例中,导向部26倾斜设置,第一弹性臂22和第二弹性臂24中的导向部26相互配合形成用于导向的喇叭口。
可选地,如图3所示,在弹性臂与正极触头或负极触头的抵接侧,弹性臂和固定架21中的一个上设置有限位部27,在弹性臂到达预设位置时该限位部27能够与弹性臂和固定架中的另一个抵接,以实现对弹性臂的限位。按此设置,可在第一弹性臂22和第二弹性臂24之间预留出一定的间隙,便于使两个弹性臂在初始状态时就能够分别与正极触头的外侧和负极触头的外侧接触,进而将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套入到两个弹性臂之间。本实施例中,限位部27为固定设置在弹性臂上的“7”字形限位杆。
可选地,放电导体2还包括与两个弹性臂一一对应连接的两个扭簧结构。通过两个扭簧结构能够为两个弹性臂提供弹力,以使第一弹性臂22和第二弹性臂24能够张开以套入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或使第一弹性臂22和第二弹性臂24合拢以抵紧待放电电容器的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
可选地,为便于两个弹性臂与固定架21连接,在固定架21中还设置有两个转接件。两个转接件与两个扭簧结构一一对应设置,每一个弹性臂均通过一个扭簧结构与一个转接件转动连接。具体地,如图3所示,两个扭簧结构分别为第一扭簧结构23和第二扭簧结构25,两个转接件分别为第一转接件213和第二转接件214。其中,第一弹性臂22通过第一扭簧结构23与第一转接件213转动连接,第二弹性臂24通过第二扭簧结构25与第二转接件214转动连接。
具体地,以第一扭簧结构23的设置为例,其包括第一转轴和套设在第一转轴外的第一扭簧。其中,第一转轴的一端与第一弹性臂2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转接件213活动连接。第一扭簧的一端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转接件213固定连接。与第一扭簧结构23的设置相同,第二扭簧结构25包括第二扭簧和第二转轴,在此不再赘述。按此设置,即可分别利用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为第一弹性臂22和第二弹性臂24提供弹力,使两个弹性臂分别绕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以分别抵紧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设置其它形式的弹簧结构以为两个弹性臂提供弹力。
可选地,两个弹性臂的间距被配置为可调节,以满足具有不同正负极间距的待放电电容器的放电需求。具体地,在固定架21上沿两个弹性臂的连线方向设置有条形孔,两个弹性臂中的至少一个滑动连接在该条形孔内从而实现两个弹性臂之间距离的调整,满足具有不同正负极间距的待放电电容器的放电需求。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固定架21中设置有T形架,该T形架由相互连接的横杆211和竖杆212组成。在横杆211上设置有第一条形孔2111和第二条形孔2112。第一弹性臂22通过第一转接件213及第一螺栓组件与第一条形孔2111滑动连接,第二弹性臂24通过第二转接件214及第二螺栓组件与第二条形孔2112滑动连接。
可选地,固定架21与绝缘杆1之间可转动连接,以实现放电导体2与绝缘杆1之间角度的调节,满足具有不同设置角度的待放电电容器的放电需求。具体地,如图1-图3所示,固定架21中的竖杆212通过第三螺栓组件(包括固定螺栓和锁紧螺母)与绝缘杆1中的第四杆体14可拆卸连接,运行人员可通过预先调整竖杆212与第四杆体14之间的角度实现放电导体2与绝缘杆1之间角度的调节。
本实施例中,放电导体2中的各部分均由优质铝合金压铸制成,导电性能良好且强度高。
可选地,就接地导线3的具体结构而言,如图1所示,接地导线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接线耳31、接地线32和第二接线耳33。其中,第一接线耳31设置在接地导线3的第一端,其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在第四杆体14和竖杆212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固定螺栓可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设置,进而通过与锁紧螺母之间的配合实现第一接线耳31、第四杆体14和竖杆212之间的固定连接。接地线32为有透明护套的多股软铜线。具体地,为满足装设地点短路电流的要求,接地线32的横截截面不应小于25平方毫米。第二接线耳33则设置在接地导线3的第二端,其可安装在专用接地桩上。
当然,由以上内容也可看到,固定架21与绝缘杆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接地导线3与固定架21之间也为可拆卸连接,十分便于该电容器放电装置中各部分的更换或维修。
为更清楚地阐明本实施例中电容器放电装置的作用,下面对该电容器放电装置的使用过程进行讲解:
(1)放电前,根据待放电电容器中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之间的间距调整第一弹性臂22和第二弹性臂24之间的距离,根据待放电电容器的高度调整绝缘杆1的长度,根据待放电电容器的角度设置(与地面水平或垂直等)调整放电导体2与绝缘杆1之间的角度。
(2)将接地导线3中的第二接线耳33固定安装在专用接地桩上。
(3)双手握持绝缘杆1,使放电导体2沿与待放电电容器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轴线相垂直的方向逐步靠近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使第一弹性臂22上的导向部26和第二弹性臂24上的导向部26分别与正极触头的外侧和负极触头的外侧抵接。此时,可将待放电电容器内残余电荷的一部分通过接地导线3导出接地。
(4)使放电导体2继续往沿与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轴线相垂直的方向推进,第一弹性臂22和第二弹性臂24会分别克服第一扭簧结构23和第二扭簧结构25的扭力向外张开。当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接触到第一卡口4和第二卡口5时,在第一扭簧结构23和第二扭簧结构25的弹力作用下,两个弹性臂24会逐渐合拢直至两个卡口完全与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卡接。此时,两个弹性臂就能够充分稳定地与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接触,从而将剩余的残余电荷通过接地导线3彻底导出接地。
(5)重复上述步骤,对电容器组中所有待放电电容器逐个多次放电,直至放电时无火花和声音为止。
综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容器放电装置,通过设置两个弹性臂并在两个弹性臂上分别设置第一卡口4和第二卡口5,能够同时压紧待放电电容器的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并通过第一卡口4和正极触头的卡接与第二卡口5和负极触头的卡接保证两个弹性臂与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充分稳定地接触,既无需一直依靠人力,能够极大地节约运行人员的体力,又能够将待放电电容器内的残余电荷放尽。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容器放电装置,其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容器放电装置的结构大致相同,区别仅在于:两个弹性臂被配置为在合拢时能够伸入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之间,并在张开时分别抵紧待放电电容器的正极触头的内侧和负极触头的内侧。按此设置,通过这两个弹性臂也可保证放电导体2与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紧密接触,从而能够极大地节约运行人员的体力。可以理解的是,正极触头的内侧和负极触头的内侧指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相对的两侧。
同时,在弹性臂与正极触头或负极触头的抵接侧,两个弹性臂上也分别设置有能够与正极触头卡接的第一卡口4和能够与负极触头卡接的第二卡口5,从而在两个弹性臂抵紧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时避免两个弹性臂与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之间发生相对滑动,保证放电导体2与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的接触良好,能够将待放电电容器内的残余电荷放尽。本实施例中,两个弹性臂分别为第三弹性臂28和第四弹性臂29,第一卡口4设置在第三弹性臂28上,第二卡口5设置在第四弹性臂29上。
此外,就以上设置的整体作用而言,在待放电电容器中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的外侧存在其它结构时,可通过两个弹性臂伸入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之间对待放电电容器进行充分放电,避免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外侧结构的干涉。
就绝缘杆1、放电导体2和接地导线3的具体设置而言,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下面仅就本实施例中的主要设置进行说明。
可选地,绝缘杆1为伸缩杆。
可选地,两个弹性臂的间距被配置为可调节。具体地,在固定架21上沿两个弹性臂的连线方向设置有条形孔,两个弹性臂中的至少一个滑动连接在条形孔内,以实现两个弹性臂的间距的调节。
可选地,在弹性臂与正极触头或负极触头的抵接侧,每一弹性臂的自由端均设置有导向部26,导向部26被配置为引导两个弹性臂分别沿正极触头的内侧和负极触头的内侧滑动,以使两个弹性臂伸入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之间。
可选地,在弹性臂与正极触头或负极触头的抵接侧,弹性臂和固定架21中的一个上设置有限位部27,限位部27被配置为能够在弹性臂到达预设位置时与弹性臂和固定架21中的另一个抵接。
可选地,固定架21与绝缘杆1之间可转动连接。
可选地,放电导体2还包括与两个弹性臂一一对应连接的两个扭簧结构,两个扭簧结构用于为两个弹性臂提供弹力以使两个弹性臂张开或合拢。进一步地,固定架21还包括与两个扭簧结构一一对应设置的两个转接件,每一弹性臂均通过一个扭簧结构与转接件转动连接。
可选地,固定架21与绝缘杆1可拆卸连接,且接地导线3与固定架21可拆卸连接。
以上设置的具体结构及作用可参阅实施例一的内容,在此不再过多叙述。其中,还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本实施例中的扭簧结构而言,其在放电前(两个弹性臂未与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抵接时)及放电时为两个弹性臂提供的弹力方向与实施例一相反。且对于导向部26和限位部27而言,尽管其也位于弹性臂与正极触头或负极触头的抵接侧,但在本实施例中导向部26和限位部27均位于第三弹性臂28和第四弹性臂29的外侧,该点也与实施例一不同。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电容器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杆(1);
放电导体(2),包括固定架(21)和与所述固定架(21)连接的两个弹性臂,所述固定架(21)与所述绝缘杆(1)的一端连接,两个所述弹性臂相对间隔设置,且两个所述弹性臂被配置为在张开时能够由待放电电容器触头的外侧同时套入所述待放电电容器的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并在合拢时分别抵紧所述正极触头的外侧和所述负极触头的外侧;或
两个所述弹性臂被配置为在合拢时能够伸入所述正极触头和所述负极触头之间,并在张开时分别抵紧所述正极触头的内侧和所述负极触头的内侧;
在所述弹性臂与所述正极触头或所述负极触头的抵接侧,两个所述弹性臂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卡口(4)和第二卡口(5),所述第一卡口(4)和所述第二卡口(5)被配置为能够分别与所述正极触头和所述负极触头卡接;
接地导线(3),所述接地导线(3)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架(21)连接,所述接地导线(3)的第二端用于接地;
在所述弹性臂与所述正极触头或所述负极触头的抵接侧,所述弹性臂和所述固定架(21)中的一个上设置有限位部(27),所述限位部(27)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弹性臂到达预设位置时与所述弹性臂和所述固定架(21)中的另一个抵接;
所述放电导体(2)还包括与两个所述弹性臂一一对应连接的两个扭簧结构,两个所述扭簧结构用于为两个所述弹性臂提供弹力以使两个所述弹性臂张开或合拢;
所述固定架(21)还包括与两个所述扭簧结构一一对应设置的两个转接件,每一所述弹性臂均通过一个所述扭簧结构与所述转接件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弹性臂的间距被配置为可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器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21)上沿两个所述弹性臂的连线方向设置有条形孔,两个所述弹性臂中的至少一个滑动连接在所述条形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性臂与所述正极触头或所述负极触头的抵接侧,每一所述弹性臂上均设置有导向部(26),所述导向部(26)被配置为引导两个所述弹性臂分别沿所述正极触头的外侧和所述负极触头的外侧滑动,以使两个所述弹性臂套入所述正极触头和所述负极触头;或
所述导向部(26)被配置为引导两个所述弹性臂分别沿所述正极触头的内侧和所述负极触头的内侧滑动,以使两个所述弹性臂伸入所述正极触头和所述负极触头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21)与所述绝缘杆(1)之间可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21)与所述绝缘杆(1)可拆卸连接,且所述接地导线(3)与所述固定架(21)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容器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杆(1)为伸缩杆。
CN202010481917.3A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电容器放电装置 Active CN1115410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81917.3A CN111541065B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电容器放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81917.3A CN111541065B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电容器放电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41065A CN111541065A (zh) 2020-08-14
CN111541065B true CN111541065B (zh) 2021-09-07

Family

ID=71978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81917.3A Active CN111541065B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电容器放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410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32121B (zh) * 2020-10-29 2022-08-05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威海供电公司 一种电容器快速放电装置
CN114141549B (zh) * 2021-11-26 2024-02-27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高压放电装置
CN114204292A (zh) * 2021-12-15 2022-03-18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容电能释放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617442U (zh) * 2013-12-10 2014-05-28 唐坤 一种电池充电夹具
CN104157451A (zh) * 2014-08-14 2014-11-19 国家电网公司 电容器放电装置
CN207069085U (zh) * 2017-08-21 2018-03-02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柳州局 一种电容器接地放电工具
CN207149733U (zh) * 2017-08-16 2018-03-27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供电公司 一种电容器放电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617442U (zh) * 2013-12-10 2014-05-28 唐坤 一种电池充电夹具
CN104157451A (zh) * 2014-08-14 2014-11-19 国家电网公司 电容器放电装置
CN207149733U (zh) * 2017-08-16 2018-03-27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供电公司 一种电容器放电装置
CN207069085U (zh) * 2017-08-21 2018-03-02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柳州局 一种电容器接地放电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41065A (zh) 2020-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41065B (zh) 一种电容器放电装置
CN213151064U (zh) 一种绝缘导线施工接地装置
CN218601365U (zh) 一种新型接地极电流监测装置
CN203800200U (zh) 便携式接地线
CN213989238U (zh) 多功能接地组件
CN113281539B (zh) 一种支撑装置
CN216489412U (zh) 一种空气绝缘环网开关柜
CN111618002B (zh) 一种可调节绝缘子内伞裙清扫装置
CN112615171A (zh) 多功能接地组件
CN111627624B (zh) 一种基于清扫装置的绝缘子内伞裙清扫方法
CN209592941U (zh) 一种太阳能供电的WiFi摄像头防雷装置
CN210224324U (zh) 10kV绝缘架空线路带电作业用穿刺式验电接地装置
CN201570812U (zh) 线路防感应电接地线装置
CN112952683A (zh) 一种电气工程线缆保护装置
CN101702496B (zh) 线路防感应电接地线装置
CN221100900U (zh) 一种gis/hgis开关回路电阻测试专用接线工具
CN219915677U (zh) 一种电力检测用可调节角度的电缆测试仪
CN207265253U (zh) 防脱滑的接地线装置
CN216322749U (zh) 一种绝缘子外层喷涂装置
CN205691615U (zh) 电流互感器末屏线夹
CN217387755U (zh) 一种应用于大电流过电压保护的接地吸收装置
CN216528300U (zh) 一种输配电用配电变压器
CN212751171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电气设备接地装置
CN212459792U (zh) 一种110kV及以上变压器悬挂式多功能变压器试验接线装置
CN217405359U (zh) 一种安装方便的高压熔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