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23626A - 一种电子码的显示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码的显示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523626A CN111523626A CN201910107665.5A CN201910107665A CN111523626A CN 111523626 A CN111523626 A CN 111523626A CN 201910107665 A CN201910107665 A CN 201910107665A CN 111523626 A CN111523626 A CN 11152362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ime
- electronic code
- electronic
- code
- instru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9877 ren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50 audi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93 optoelectronic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79 rubber t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97 surface acoustic wave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08 swee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码的显示方法,包括获取电子码的电子码显示指令;接收电子码的电子码生成指令,其中,电子码生成指令为在电子码显示指令之后生成的;根据电子码生成指令获取第一时刻以及绘制时间,其中,第一时刻为接收到电子码生成指令的时刻,绘制时间表示绘制电子码所使用的时长;根据第一时刻以及绘制时间生成第二时刻,其中,第二时刻在第一时刻之后;在第二时刻显示电子码,其中,第二时刻是电子码的生效起始时刻。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客户端以及终端设备。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大幅地减少了电子码绘制耗时对电子码有效时间长度的影响,进而有利于提升电子码的可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码的显示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科技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其中,电子码(如二维码以及条形码等)的诞生便是非常重要的应用之一。电子码可以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则在平面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可记录原始数据;通过图像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的识别来实现信息的自动处理。
如今为了出行的方便,公交交通提供了电子码乘车的功能。在使用电子码乘车的方案中,客户端会自动绘制一个电子码,通过扫码机具扫描并识别客户端绘制完成的电子码。为了提升扫码的安全性,电子码的有效时长往往需要设置得尽可能短。通常情况下,电子码的有效时间长度可以设置在60秒左右。
然而,由于不同的终端设备具有性能差异,因此,从开始绘制电子码到电子码的完整显示,存在一定耗时,导致电子码的有效时间长度变短。一旦绘制电子码的耗时超过电子码的有效时间长度,则会导致电子码不可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码的显示方法以及相关装置,可以根据不同终端设备的性能差异分别计算对应的电子码生效起始时刻,该生效起始时刻出现在电子码原本生效时刻之后,因此,能够大幅地减少了电子码绘制耗时对电子码有效时间长度的影响,进而有利于提升电子码的可用性。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码的显示方法,包括:
获取电子码的电子码显示指令;
接收所述电子码的电子码生成指令,其中,所述电子码生成指令为在所述电子码显示指令之后生成的;
根据所述电子码生成指令获取第一时刻以及绘制时间,其中,所述第一时刻为接收到所述电子码生成指令的时刻,所述绘制时间表示绘制电子码所使用的时长;
根据所述第一时刻以及所述绘制时间生成第二时刻,其中,所述第二时刻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
在所述第二时刻显示所述电子码,其中,所述第二时刻是所述电子码的生效起始时刻。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客户端,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子码的电子码显示指令;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电子码的电子码生成指令,其中,所述电子码生成指令为在所述电子码显示指令之后生成的;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电子码生成指令获取第一时刻以及绘制时间,其中,所述第一时刻为接收到所述电子码生成指令的时刻,所述绘制时间表示绘制电子码所使用的时长;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第一时刻以及所述绘制时间生成第二时刻,其中,所述第二时刻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
显示模块,用于在所述生成模块生成的所述第二时刻显示所述电子码,其中,所述第二时刻是所述电子码的生效起始时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客户端还包括计算模块;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电子码的电子码显示指令之前,获取N个电子码的绘制总时长,其中,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N个电子码的绘制总时长以及所述N个电子码的总个数,计算得到所述绘制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客户端还包括确定模块;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电子码的电子码显示指令之前,获取所述电子码的上一个相邻电子码的历史绘制时间;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历史绘制时间确定为所述绘制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客户端还包括确定模块;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电子码生成指令获取第一时刻以及绘制时间之后,获取所述电子码的生效时长;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电子码的生效时长确定所述电子码的第一失效时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客户端还包括确定模块;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电子码生成指令获取第一时刻以及绘制时间之后,获取所述电子码的生效时长;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电子码的生效时长以及所述绘制时间,确定所述电子码的第二失效时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电子码的电子码显示指令之后,接收所述电子码的偏差时间;
所述生成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刻、所述绘制时间以及所述偏差时间生成所述第二时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用于通过近距离通信方式获取所述电子码的所述偏差时间。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终端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电子码的显示方法。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所述的方法。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子码的显示方法,客户端获取电子码的电子码显示指令,然后接收电子码的电子码生成指令,其中,电子码生成指令为在电子码显示指令之后生成的,客户端根据电子码生成指令获取第一时刻以及绘制时间,其中,第一时刻为接收到电子码生成指令的时刻,绘制时间表示绘制电子码所使用的时长,接下来,客户端可以根据第一时刻以及绘制时间生成第二时刻,其中,第二时刻在第一时刻之后,最后在第二时刻显示电子码,其中,第二时刻是电子码的生效起始时刻。通过上述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终端设备的性能差异分别计算对应的电子码生效起始时刻,该生效起始时刻出现在电子码原本生效时刻之后,因此,能够大幅地减少了电子码绘制耗时对电子码有效时间长度的影响,进而有利于提升电子码的可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码生成系统的一个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码生成的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码的显示方法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生成电子码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生成电子码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生成电子码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生成首个电子码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应用场景中生成电子码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客户端与扫码机具进行时间对齐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客户端与扫码机具进行时间对齐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客户端与扫码机具进行时间对齐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客户端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客户端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客户端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一个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码的显示方法以及相关装置,可以根据不同终端设备的性能差异分别计算对应的电子码生效起始时刻,该生效起始时刻出现在电子码原本生效时刻之后,因此,能够大幅地减少了电子码绘制耗时对电子码有效时间长度的影响,进而有利于提升电子码的可用性。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对应于”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应理解,本发明可以应用于电子码识别的场景,基于电子码识别的场景存在在线生成电子码的情形以及离线生成电子码的情形。在线状态下的客户端与服务器处于通信状态,可以将服务器所对应的时间作为标准时间,当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指令时,服务器根据接收到指令的时间向客户端发送电子码的生效时刻。离线状态下的客户端与服务器未处于实时通讯的状态,此时,如果客户端直接根据服务器提前确定的电子码生效时刻来生成电子码。二者都可能导致电子码的有效时长变短,出现不可用的情况。
应理解,电子码的应用可以分为主读和被读,被读类应用是以终端设备等存储电子码作为电子交易或支付的凭证。主读类应用是以安装识读电子码软件的手持工具(包括手机),识读各种载体上的电子码。下面将介绍几种电子码的应用场景,本发明所提供的电子码显示方法可应用于如下场景,且并不仅限于如下的应用场景。
场景一:网上购物;
不同的产品对应于不同的电子码,扫描后调出的产品真实有效,保障了购物安全。用户可以扫描该电子码来查看该产品的具体信息,如果需要购买该产品,则通过终端支付进行下单。
场景二:消费打折;
商家通过短信方式将电子优惠券或者电子票发送到用户手机上,用户进行消费时,只要向商家展示手机上的电子码优惠券,并通过商家的识读终端扫码、验证,就可以得到优惠。此外,商家还可以通过小程序为用户提供会员卡,用户只需用手机扫描商家的电子码,就能获得一张存储于微信中的电子会员卡,享受折扣服务。
场景三:付款;
用户均免费领取“向我付款”的电子码,消费者只需打开客户端的扫码功能,拍下电子码,即可跳转至付款页面,付款成功后,收款人会收到短信及客户端通知。
场景四:资讯阅读;
在过去,报纸、电视以及其他媒体上的内容仅限于媒体介质的特性,是静态的,并且无法延伸阅读,但是电子码的出现颠覆了这种界限,实现了跨媒体阅读。比如,在报纸上某则新闻旁边放一个电子码,读者扫描后可以阅读新闻的更多信息,如采访录音、视频录像以及图片动漫等。
场景五:管理生产;
电子码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应用已非常普遍。电子码可以存储更多信息,因此,在产品制造过程应用更为深入,使得生产加工质量得以全程跟踪,同时由于跟踪了生产过程中的加工设备,使得其原生产线变成了柔性生产线,可生产多品种产品,并为制造执行系统管理的实现提供了完整数据平台。
场景六:食品溯源;
将食品的生产和物流信息加载在电子码里,可实现对食品追踪溯源,消费者只需用手机一扫,就能查询食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所有流程。
场景七:电子票务;
火车票景点门票、展会门票、演出门票、飞机票以及电影票等都可以通过电子码实现完全的电子化。比如,用户通过网络购票,完成网上支付,手机即可以收到电子码电子票,用户可以自行打印或保存在手机上作为入场凭证,验票者只需通过设备识读电子码,即可快速验票,大大降低票务耗材和人工成本。
场景八:管理交通;
电子码在交通管理中可应用在管理车辆本身的信息、行车证、驾驶证、年审保险和电子眼等。比如,采用印有电子码的行车证,将有关车辆的基本信息,包括车驾号、发动机号、车型和颜色等车辆信息转化保存在电子码中,交警在查车时,就不需要再呼叫总台协助了,直接扫描车辆的电子码即可。
场景九:扫码乘车;
在公交车站、地铁站、高铁站以及火车站等设置闸机口设置一个扫描机具,乘客使用手机上生成的电子码来进出站,在电子码有效的时间段内即可通过闸机口。
本发明公开将以乘车场景为例进行具体介绍,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子码的显示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电子码生成系统,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码生成系统的一个架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用户使用手持终端上安装的客户端进出车站,该客户端用于生成电子乘车码,用户在进站或者出站时,将客户端上显示的电子乘车码对准扫码机具的扫描口,电子乘车码中往往会携带多个字段的信息,比如包括该电子乘车码的生成时刻、该电子乘车码的有效时长、乘客的进站点位置以及乘客的出站点位置等。扫码机具在联网的情况下,将电子乘车码发送至服务器,由服务器解析电子乘车码,并根据解析得到的字段验证电子乘车码的有效性。为了实现快速验证放行,不需要扫码机具实时连接后台,即扫码机具在离线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在本地验证电子乘车码的有效性。通常情况下,如果电子乘车码有效,则可以对乘客放行,如果该电子乘车码无效,则不允许乘客通行。
需要说明的是,客户端部署于终端设备上,其中,终端设备包含但不仅限于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手机以及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PC),此处不做限定。
应理解,基于图1所示的电子码生成系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增加电子乘车码实际有效时长的方法,解决了目前由于终端设备性能差异,造成电子乘车码生成时间差距较大,最终导致性能较差的终端设备只有很短的电子乘车码实际有效时长。为了提升电子乘车码的实际有效时长,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终端设备能力动态调整的电子乘车码有效期的方案,为了便于理解,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码生成的一个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具体地:
步骤S1中,客户端开始进入二维码绘制状态,其中,二维码可以为电子乘车码的一种表现形式;
步骤S2中,判断当前是否存在二维码的平均绘制时间Tdraw_time_avg,如果存在二维码的平均绘制时间Tdraw_time_avg,则进入步骤S3,反之,若不存在二维码的平均绘制时间Tdraw_time_avg,则跳转至步骤S4;
步骤S3中,如果存在二维码的平均绘制时间Tdraw_time_avg,则将二维码开始生效的时刻Tvalid_begin_time更新为二维码开始生效的时刻Tvalid_begin_time+二维码的平均绘制时间Tdraw_time_avg;
步骤S4中,在确定是否存在二维码的平均绘制时间Tdraw_time_avg之后,即开始绘制二维码;
步骤S5中,二维码绘制完成后,根据该二维码的绘制时间Tdraw_time更新并记录二维码的平均绘制时间Tdraw_time_avg;
步骤S6中,判断本次二维码的绘制是否为首次绘制,且判断二维码的绘制时间Tdraw_time是否大于二维码有效时长Tvalid_preiod;
步骤S7中,如果二维码的绘制是首次绘制,且二维码的绘制时间Tdraw_time大于二维码有效时长Tvalid_preiod,则该二维码是无效的二维码,并且不会显示;
步骤S8中,如果二维码的绘制是不是首次绘制,且二维码的绘制时间Tdraw_time小于或等于二维码有效时长Tvalid_preiod,则会显示该二维码;
步骤S9中,客户端完成二维码的绘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平均绘制时间仅为一个示意,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是预先设置好的绘制时间,或者是前一次绘制二维码所用的时长。
结合上述介绍,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码的显示方法进行介绍,请参阅图3,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码的显示方法一个实施例包括:
101、获取电子码的电子码显示指令;
本实施例中,客户端接收用户触发的电子码显示指令,其中,该电子码显示指令用于请求客户端显示一个电子码。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电子码具体可以是电子乘车码,可表现为二维码的形式,条形码的形式或者其他电子表现形式,此处不做限定。
102、接收电子码的电子码生成指令,其中,电子码生成指令为在电子码显示指令之后生成的;
本实施例中,在离线状态下,客户端在接收到电子码显示指令之后,会生成一个电子码生成指令。在在线状态下,客户端在接收到电子码显示指令之后,会向服务器发送该电子码显示指令,服务器根据电子码显示指令生成电子码生成指令,然后将电子码生成指令发送至客户端。
103、根据电子码生成指令获取第一时刻以及绘制时间,其中,第一时刻为接收到电子码生成指令的时刻,绘制时间表示绘制电子码所使用的时长;
本实施例中,客户端获取电子码生成指令之后,解析该电子码生成指令,从而得的第一时刻以及绘制时间。其中,该第一时刻是指客户端接收到电子码生成指令的时刻,绘制时间是指绘制一个电子码所需的时长。其中,该绘制时间可以是绘制上一个电子码所用时长,也可以是绘制多个电子码所用的平均时间,还可以是预先设置的一个时间,此处不做限定。
104、根据第一时刻以及绘制时间生成第二时刻,其中,第二时刻在第一时刻之后;
本实施例中,客户端根据第一时刻以及绘制时间生成第二时刻,具体地,假设第一时刻为10点00分00秒,绘制时间为5秒,则第二时刻为第一时刻加上绘制时间,即10点00分05秒。
105、在第二时刻显示电子码,其中,第二时刻是电子码的生效起始时刻。
本实施例中,在客户端生成第二时刻之后,即可在第二时刻显示电子码,即第二时刻为电子码的生效起始时刻。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子码的显示方法,客户端获取电子码的电子码显示指令,然后接收电子码的电子码生成指令,其中,电子码生成指令为在电子码显示指令之后生成的,客户端根据电子码生成指令获取第一时刻以及绘制时间,其中,第一时刻为接收到电子码生成指令的时刻,绘制时间表示绘制电子码所使用的时长,接下来,客户端可以根据第一时刻以及绘制时间生成第二时刻,其中,第二时刻在第一时刻之后,最后在第二时刻显示电子码,其中,第二时刻是电子码的生效起始时刻。通过上述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终端设备的性能差异分别计算对应的电子码生效起始时刻,该生效起始时刻出现在电子码原本生效时刻之后,因此,能够大幅地减少了电子码绘制耗时对电子码有效时间长度的影响,进而有利于提升电子码的可用性。
可选地,在上述图3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电子码的显示方法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获取电子码的电子码显示指令之前,还可以包括:
获取N个电子码的绘制总时长,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根据N个电子码的绘制总时长以及N个电子码的总个数,计算得到绘制时间。
本实施例中,介绍了一种确定电子码绘制时间的方式。具体地,客户端会先获取N个电子码的绘制总时长,然后根据N个电子码的绘制总时长以及N个电子码的总个数,计算得到绘制时间。此时,该绘制时间为平均绘制时间,比如,生成第一个电子码用了10秒,生成第二个电子码用了12秒,那么绘制时间为11秒。其中,绘制时间可以是客户端自身记录的,也就是根据历史数据实时更新得到的。也可以是客户端分析手持终端的性能情况,根据性能情况自动生成一个绘制时间,比如,如果手持终端内处理器的性能较好,则设定生成N个电子码所用的平均时间为1秒,如果手持终端内处理器的性能较差,则设定生成N个电子码所用的平均时间为5秒。
为了便于介绍,下面将结合三个场景对电子码的生成方法进行介绍。请参阅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生成电子码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客户端在第一时刻(即A时刻)接收到电子码生成指令,此时,客户端根据电子码的绘制时间生成第二时刻(即C1时刻)。电子码从B时刻开始生效,且B时刻在第二时刻(即C1时刻)之前,也就是说,从B时刻开始至D时刻结束为电子码的有效时长,扫码机具能够在电子码有效时长内验证该电子码的可靠性。而在客户端上会从第二时刻(即C1时刻)开始显示该电子码,因此,用户能够从C1时刻开始至D时刻结束这段时间内,通过扫描电子码通过闸机。在B时刻到C1时刻的这段时间内,虽然电子码处于有效状态,但是还未绘制完成,故不会显示。因此,从开始绘制电子码到电子码的完整显示,存在一定耗时,导致电子码的有效时间长度变短。
请参阅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生成电子码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客户端在第一时刻(即A时刻)接收到电子码生成指令,此时,客户端根据电子码的绘制时间生成第二时刻(即C2时刻)。电子码从B时刻开始生效,且B时刻在第二时刻(即C1时刻)之后,也就是说,从B时刻开始至D时刻结束为电子码的有效时长,扫码机具能够在电子码有效时长内验证该电子码的可靠性。而在客户端上会从第二时刻(即C2时刻)开始显示该电子码,因此,用户能够从B时刻开始至D时刻结束这段时间内,通过扫描电子码通过闸机。在C2时刻到B时刻的这段时间内,虽然电子码已经绘制完毕,但是还未进入电子码的有效状态,虽然会显示该电子码,但是有很短一段时间内电子码处于无效状态。由于B时刻的确定与绘制电子码的平均时间息息相关,所以C2时刻到B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也往往非常小,从而提升电子码的可用性。
请参阅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生成电子码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客户端在第一时刻(即A时刻)接收到电子码生成指令,此时,客户端根据电子码的绘制时间生成第二时刻(即B时刻)。电子码从B时刻开始生效,也就是说,从B时刻开始至D时刻结束为电子码的有效时长,扫码机具能够在电子码有效时长内验证该电子码的可靠性。而在客户端上会从第二时刻(即B时刻)开始显示该电子码,因此,用户能够从B时刻开始至D时刻结束这段时间内,通过扫描电子码通过闸机。
基于上述三类场景,下面将介绍绘制时间的计算方式。在客户端开始绘制电子码之后,会等待该电子码绘制完成,然后记录下电子码的绘制结束时刻。客户端根据开始绘制时刻以及绘制结束时刻,可以计算得到电子码的电子码绘制时间。具体地,客户端每获取一次电子码的绘制时间,便可以更新电子码的平均绘制时间。假设N为5,即电子码绘制次数总共有5次,请参阅表1,表1为绘制5次电子码所对应的绘制时间。
表1
电子码绘制次数 | 电子码绘制时间 |
第1次绘制 | 8秒 |
第2次绘制 | 9秒 |
第3次绘制 | 10秒 |
第4次绘制 | 9秒 |
第5次绘制 | 8秒 |
基于表1所示的电子码绘制次数以及电子码绘制时间,可以计算得到平均绘制时间为:
(8+9+10+9+8)/5=8.8(秒);
假设下一个电子码的绘制时间为10秒,那么利用如下方式可以更新平均绘制时间,即可得到新的平均绘制时间为:
(8+9+10+9+8+10)/(5+1)=9(秒);
由此可见,更新后的平均绘制时间表示生成(N+1)个电子码所使用的平均时长。
其次,本发明实施例中,介绍了一种实时更新电子码绘制时间的方法,在客户端获取电子码的电子码显示指令之前,还可以获取N个电子码的绘制总时长,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然后客户端根据N个电子码的绘制总时长以及N个电子码的总个数,计算得到绘制时间。通过上述方式,客户端每获取到一次电子码的生成时长,即可对整个电子码平均生成时长进行更新,这样的话,能够使得生成的电子码有效时刻更加贴近实际情况,提高电子码在各式终端设备上的可用性。
可选地,在上述图3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电子码的显示方法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获取电子码的电子码显示指令之前,还可以包括:
获取电子码的上一个相邻电子码的历史绘制时间;
将历史绘制时间确定为绘制时间。
本实施例中,将介绍如何确定绘制时间的方法。在未检测到历史绘制时间的情况下,即为首次绘制电子码的情形,为了便于理解,请参阅图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生成首个电子码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客户端未检测到历史绘制时间的情况下,将E时刻作为电子码的绘制起始时刻,客户端即可从E时刻开始绘制电子码,并且在F时刻绘制完毕。由于不存在历史绘制时间,因此,客户端也就无法确定电子码的绘制时间,于是,客户端将E时刻作为电子码的生效起始时刻,该电子码的有效时长即为E时刻至G时刻这段时间。由此可见,电子码绘制完成后的实际有效时长等于电子码有效时长减去电子码绘制时间,也就是图7中的F时刻至G时刻这段时间,其中,G时刻是电子码的失效时刻,电子码的失效时刻等于E时刻加上有效时长。因此,有效时长越短,表示对电子码的有效性要求越高,如果电子码绘制时间较长,则会导致电子码的实际有效期越短。
在检测到上一个相邻电子码的历史绘制时间的情况下,即可以直接将该历史绘制时间作为电子码的绘制时间。比如,上一个相邻电子码的历史绘制时间为5秒,则本次绘制电子码的绘制时间即为5秒。
其次,本发明实施例中,介绍了一种确定绘制时间的方式,即在客户端获取电子码的电子码显示指令之前,还可以获取电子码的上一个相邻电子码的历史绘制时间,然后客户端将历史绘制时间确定为绘制时间。通过上述方式,即便客户端未得到平均时间,也可以根据上一次电子码的历史绘制时间确定本次绘制时间,此外,在未检测到电子码历史绘制时间的情况下,也具有相应的处理方式,从而提升方案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可选地,在上述图3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电子码的显示方法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根据电子码生成指令获取第一时刻以及绘制时间之后,还可以包括:
获取电子码的生效时长;
根据电子码的生效时长确定电子码的第一失效时刻。
本实施例中,在客户端根据电子码生成指令获取第一时刻以及绘制时间之后,还可以进一步确定电子码的失效时刻,即客户端根据电子码的生效时长确定电子码的第一失效时刻。也就是说,对于电子码而言,它的第一失效时刻可以为第一时刻加上生效时长。当客户端与扫码机具通信的时候,可以由扫码机具向客户端发送相关参数,该参数中携带了第一失效时刻,即电子码在第一失效时刻起失效。
其次,本发明实施例中,客户端在根据电子码生成指令获取第一时刻以及绘制时间之后,还可以获取电子码的生效时长,然后根据电子码的生效时长确定电子码的第一失效时刻。通过上述方式,电子码的失效时刻无需考虑电子码的绘制时间,也就是不会因为考虑绘制时间而延长电子码的有效时间,从而提升了电子码的安全性。
可选地,在上述图3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电子码的显示方法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根据电子码生成指令获取第一时刻以及绘制时间之后,还可以包括:
获取电子码的生效时长;
根据电子码的生效时长以及绘制时间,确定电子码的第二失效时刻。
本实施例中,在客户端根据电子码生成指令获取第一时刻以及绘制时间之后,还可以进一步确定电子码的失效时刻,即客户端根据电子码的生效时长以及绘制时间确定电子码的第二失效时刻。也就是说,对于电子码而言,它的第二失效时刻可以为第一时刻加上绘制时间,再加上生效时长。
为了便于理解,请参阅图8,图8为本发明应用场景中生成电子码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假设在10分00秒时开始绘制第一个电子码,在10分10秒绘制完成,即该电子码的电子码绘制时间为10秒。客户端在首次绘制电子码时,并不知道电子码绘制时间,因此,第一个电子码的生效时刻与绘制起始时刻一致,也为10分00秒,又假设电子码的有效时长为60秒,那么第一个电子码的电子码有效时长就是从10分00秒至11分00秒,且第一个电子码的失效时刻为11分00秒。此时,客户端可以将10秒确定为平均绘制时间。
客户端进入第二次绘制电子码的流程,即假设客户端在11分00秒开始绘制第二个电子码,并且在11分08秒绘制完成,即第二个电子码的电子码绘制时间为8秒。根据第一个电子码的电子码绘制时间和第二个电子码的电子码绘制时间,可以计算得到平均绘制时间为9秒。而第二个电子码的有效时刻为11分10秒,即由是第二电子码的绘制起始时刻11分00秒加上平均绘制时间后得到的。又假设电子码有效时长为60秒,那么第二个电子码的电子码有效时间就可以是从11分10秒至12分10秒,且第二个电子码的失效时刻为12分10秒。此时,客户端可以计算得到平均绘制时间为9秒。
客户端进入第三次绘制电子码的流程,即假设客户端在12分10秒开始绘制第三个电子码,并且在12分20秒绘制完成,即第三个电子码的电子码绘制时间为10秒。根据第一个电子码的电子码绘制时间、第二个电子码的电子码绘制时间以及第三个电子码的电子码绘制时间,可以计算得到平均绘制时间。而第三个电子码的有效时刻为12分19秒,即由是第三电子码的绘制起始时刻12分10秒加上平均绘制时间后得到的。又假设电子码有效时长为60秒,那么第三个电子码的电子码有效时间就是从12分19秒至13分19秒,且第三个电子码的失效时刻为13分19秒。
由此可见,电子码的第二失效时刻与第一失效时刻不同,第二失效时刻是需要根据绘制时间确定的。在电子码绘制时间发生变化后,下一轮的电子码失效时刻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从而有利于增加电子码实际有效时长,进而提升方案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其次,本发明实施例中,客户端在根据电子码生成指令获取第一时刻以及绘制时间之后,还可以获取电子码的生效时长,然后根据电子码的生效时长以及绘制时间,确定电子码的第二失效时刻。通过上述方式,电子码的失效时刻需要考虑电子码的绘制时间,相当于延长了电子码的有效期,从而提升了电子码应用的便利性。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电子码的显示方法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获取电子码的电子码显示指令之后,还可以包括:
接收电子码的偏差时间;
根据第一时刻以及绘制时间生成第二时刻,可以包括:
根据第一时刻、绘制时间以及偏差时间生成第二时刻。
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客户端在获取电子码的电子码显示指令之后,还可以接收电子码的偏差时间,然后根据第一时刻、绘制时间以及偏差时间生成第二时刻。由于扫码机具的时间不受客户端控制,如果扫码机具的时间与标准时间存在偏差,那么在验证电子码有效期时,存在电子码失效的情况,为了提高识别系统的键壮性,避免出现大量电子码在有效期内却验证失败的情况,假设用户所使用的客户端时间已经校正为标准时间,电子码有效时间为生成时间起60秒内有效,在理想情况下,扫码机具的时间也是标准时间,那么从生成电子码起60秒内去扫码验证,电子码在有效期内验证通过。但是在实际场景中,由于客户端时间与扫码机具时间存在偏差,会导致在有效时间内验证但不通过的情况。由此,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客户端的可调节电子码生效起始时刻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扫码机具时间不标准带来的偏差。
下面将结合三种场景介绍如何更新电子码的第二时刻。
场景一
下面将结合图9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更新电子码的第二时刻方法进行介绍。请参阅图9,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客户端与扫码机具进行时间对齐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在扫码机具时间慢于客户端时间的情况下,假设扫码机具的时间比客户端的标准时间慢了10秒,即偏差时间为-10秒。若更新前的第二时刻为10分00秒,失效时刻为11分00秒,那么,那么由于扫码机具慢了10秒,因此,扫码机具在标准时间下的10分00秒至10分10秒都是电子码无效时间,在标准时间下的11分00秒至11分10秒都是电子码有效时间。
为了同步扫码机具的时间和客户端的标准时间,可以根据第一时刻、绘制时间以及偏差时间生成第二时刻,即:
更新前的第二时刻=第一时刻+绘制时间=10分00秒
更新后的第二时刻=更新前的第二时刻-偏差时间
=10分00秒-10秒=9分50秒
由此可见,在标准时间下,更新后的第二时刻会早于更新前的第二时刻。可以理解的是,电子码的有效时长可以根据第二时刻的更新而更新,也可以保持预先设定的有效时长,此处不做限定。
场景二
下面将结合图10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更新电子码的第二时刻方法进行介绍。请参阅图10,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客户端与扫码机具进行时间对齐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在扫码机具时间快于客户端时间的情况下,假设扫码机具的时间比客户端的标准时间快了10秒,即偏差时间为+10秒。若更新前的第二时刻为10分00秒,失效时刻为11分00秒,那么由于扫码机具快了10秒,因此,扫码机具在标准时间下的10分50秒至11分00秒都是电子码无效时间,在标准时间下的9分50秒至10分00秒都是电子码有效时间。
为了同步扫码机具的时间和客户端的标准时间,可以根据第一时刻、绘制时间以及偏差时间生成第二时刻,即:
更新前的第二时刻=第一时刻+绘制时间=10分00秒
更新后的第二时刻=更新前的第二时刻+偏差时间
=10分00秒+10秒=10分10秒
由此可见,在标准时间下,更新后的第二时刻会晚于更新前的第二时刻。可以理解的是,电子码的有效时长可以根据第二时刻的更新而更新,也可以保持预先设定的有效时长,此处不做限定。
场景三
下面将结合图11对本发明所提供的调整方法进行介绍。请参阅图11,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客户端与扫码机具进行时间对齐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在扫码机具A时间快于客户端时间的情况下,假设扫码机具A的时间比客户端的标准时间快了10秒,即偏差时间为+10秒。若更新前的第二时刻为10分00秒,失效时刻为11分00秒,那么由于扫码机具A快了10秒,因此,在10分50秒至11分00秒这个区间内扫码电子码是无效的,那么扫码机具在9分50秒至10分00秒这个区间内扫码电子码是有效的。在扫码机具B时间慢于客户端时间的情况下,假设扫码机具B的时间比客户端的标准时间慢了10秒,即偏差时间为-10秒。若更新前的第二时刻为10分00秒,失效时刻为11分00秒,那么,那么由于扫码机具慢了10秒,因此,扫码机具B在10分00秒至10分10秒这个区间内扫码电子码是无效的,在标准时间下的11分00秒至11分10秒这个区间内电子码是有效的。
为了同步扫码机具A的时间、扫描机具B的时间和客户端的标准时间,可以根据第一时刻、绘制时间以及偏差时间生成第二时刻,即:
更新前的第二时刻=第一时刻+绘制时间=10分00秒
更新后的第二时刻=更新前的第二时刻-偏差时间
=10分00秒-10秒=9分50秒
更新后的失效时刻=更新前的失效时刻+偏差时间
=11分00秒+10秒=11分10秒
本发明实施例中,客户端在获取电子码的电子码显示指令之后,还可以接收电子码的偏差时间,然后根据第一时刻、绘制时间以及偏差时间生成第二时刻。通过上述方式,客户端还可以调节电子码的生效起始时刻,用于解决扫码机具与客户端之间时间不对等的问题,即解决了扫码机具时间偏差导致电子码有效性验证率低问题。可以针对机具与客户端的时间偏差而作相应调整,从而提升电子码验证的成功率。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电子码的显示方法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接收电子码的偏差时间,可以包括:
通过近距离通信方式获取电子码的偏差时间。
本实施例中,介绍了一种通过近距离通信方式获取电子码的偏差时间的方式。其中,近场通信又称近距离无线通信,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允许终端设备与扫码机具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这个技术由免接触式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演变而来。近场通信是一种短距高频的无线电技术,在13.56兆赫频率运行于20厘米距离内。其传输速度有106千比特每秒、212千比特每秒或者424千比特每秒三种。
近场通信业务结合了近场通信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了电子支付、身份认证、票务、数据交换、防伪以及广告等多种功能,是移动通信领域的一种新型业务。近场通信业务使用户的消费行为逐步走向电子化,建立了一种新型的用户消费和业务模式。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介绍了一种接收电子码偏差时间的具体方式,即客户端可以通过近距离通信方式获取电子码的偏差时间。通过上述方式,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交换数据。通过近距离通信方式获取信息非常快捷,且交易时间很短,此外近距离通信方式很灵敏,放在扫码机具上即可。另外,近距离通信方式安全性非常高,并且跟普通智能卡技术完全是兼容的。
下面对本发明中的客户端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2,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客户端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客户端20包括:
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电子码的电子码显示指令;
接收模块202,用于接收所述电子码的电子码生成指令,其中,所述电子码生成指令为在所述电子码显示指令之后生成的;
所述获取模块201,还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202接收的所述电子码生成指令获取第一时刻以及绘制时间,其中,所述第一时刻为接收到所述电子码生成指令的时刻,所述绘制时间表示绘制电子码所使用的时长;
生成模块203,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201获取的所述第一时刻以及所述绘制时间生成第二时刻,其中,所述第二时刻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
显示模块204,用于在所述生成模块203生成的所述第二时刻显示所述电子码,其中,所述第二时刻是所述电子码的生效起始时刻。
本实施例中,获取模块201获取电子码的电子码显示指令,接收模块202接收所述电子码的电子码生成指令,其中,所述电子码生成指令为在所述电子码显示指令之后生成的,所述获取模块201根据所述接收模块202接收的所述电子码生成指令获取第一时刻以及绘制时间,其中,所述第一时刻为接收到所述电子码生成指令的时刻,所述绘制时间表示绘制电子码所使用的时长,生成模块203根据所述获取模块201获取的所述第一时刻以及所述绘制时间生成第二时刻,其中,所述第二时刻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显示模块204在所述生成模块203生成的所述第二时刻显示所述电子码,其中,所述第二时刻是所述电子码的生效起始时刻。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客户端,该客户端获取电子码的电子码显示指令,然后接收电子码的电子码生成指令,其中,电子码生成指令为在电子码显示指令之后生成的,客户端根据电子码生成指令获取第一时刻以及绘制时间,其中,第一时刻为接收到电子码生成指令的时刻,绘制时间表示绘制电子码所使用的时长,接下来,客户可以根据第一时刻以及绘制时间生成第二时刻,其中,第二时刻在第一时刻之后,最后在第二时刻显示电子码,其中,第二时刻是电子码的生效起始时刻。通过上述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终端设备的性能差异分别计算对应的电子码生效起始时刻,该生效起始时刻出现在电子码原本生效时刻之后,因此,能够大幅地减少了电子码绘制耗时对电子码有效时间长度的影响,进而有利于提升电子码的可用性。
可选地,在上述图12所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1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客户端2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客户端20还包括计算模块205;
所述获取模块201,还用于获取电子码的电子码显示指令之前,获取N个电子码的绘制总时长,其中,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所述计算模块205,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201获取的所述N个电子码的绘制总时长以及所述N个电子码的总个数,计算得到所述绘制时间。
其次,本发明实施例中,介绍了一种实时更新电子码绘制时间的方法,在客户端获取电子码的电子码显示指令之前,还可以获取N个电子码的绘制总时长,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然后客户端根据N个电子码的绘制总时长以及N个电子码的总个数,计算得到绘制时间。通过上述方式,客户端每获取到一次电子码的生成时长,即可对整个电子码平均生成时长进行更新,这样的话,能够使得生成的电子码有效时刻更加贴近实际情况,提高电子码在各式终端设备上的可用性。
可选地,在上述图12所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1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客户端20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客户端20还包括确定模块206;
所述获取模块201,还用于获取电子码的电子码显示指令之前,获取所述电子码的上一个相邻电子码的历史绘制时间;
所述确定模块206,用于将所述获取模块201获取的所述历史绘制时间确定为所述绘制时间。
其次,本发明实施例中,介绍了一种确定绘制时间的方式,即在客户端获取电子码的电子码显示指令之前,还可以获取电子码的上一个相邻电子码的历史绘制时间,然后客户端将历史绘制时间确定为绘制时间。通过上述方式,即便客户端未得到平均时间,也可以更加上一次电子码的历史绘制时间确定本次绘制时间,此外,在未检测到电子码历史绘制时间的情况下,也具有相应的处理方式,从而提升方案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可选地,在上述图12所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1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客户端20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客户端20还包括确定模块206;
所述获取模块201,还用于根据所述电子码生成指令获取第一时刻以及绘制时间之后,获取所述电子码的生效时长;
所述确定模块206,还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201获取的所述电子码的生效时长确定所述电子码的第一失效时刻。
其次,本发明实施例中,客户端在根据电子码生成指令获取第一时刻以及绘制时间之后,还可以获取电子码的生效时长,然后根据电子码的生效时长确定电子码的第一失效时刻。通过上述方式,电子码的失效时刻无需考虑电子码的绘制时间,也就是不会因为考虑绘制时间而延长电子码的有效时间,从而提升了电子码的安全性。
可选地,在上述图12所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1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客户端2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客户端20还包括确定模块206;
所述获取模块201,还用于根据所述电子码生成指令获取第一时刻以及绘制时间之后,获取所述电子码的生效时长;
所述确定模块206,还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201获取的所述电子码的生效时长以及所述绘制时间,确定所述电子码的第二失效时刻。
其次,本发明实施例中,客户端在根据电子码生成指令获取第一时刻以及绘制时间之后,还可以获取电子码的生效时长,然后根据电子码的生效时长以及绘制时间,确定电子码的第二失效时刻。通过上述方式,电子码的失效时刻需要考虑电子码的绘制时间,相当于延长了电子码的有效期,从而提升了电子码应用的便利性。
可选地,在上述图12、图13或图14所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客户端20的一实施例中,
所述接收模块202,还用于所述获取模块201获取电子码的电子码显示指令之后,接收所述电子码的偏差时间;
所述生成模块20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刻、所述绘制时间以及所述接收模块202接收的所述偏差时间生成所述第二时刻。
再次,本发明实施例中,客户端在获取电子码的电子码显示指令之后,还可以接收电子码的偏差时间,然后根据第一时刻、绘制时间以及偏差时间生成第二时刻。通过上述方式,客户端还可以调节电子码的生效起始时刻,用于解决扫码机具与客户端之间时间不对等的问题,即解决了扫码机具时间偏差导致电子码有效性验证率低问题。可以针对机具与客户端的时间偏差而作相应调整,从而提升电子码验证的成功率。
可选地,在上述图12、图13或图14所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客户端20的另一实施例中,
所述接收模块202,具体用于通过近距离通信方式获取所述电子码的所述偏差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中,介绍了一种接收电子码偏差时间的具体方式,即客户端可以通过近距离通信方式获取电子码的偏差时间。通过上述方式,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交换数据。通过近距离通信方式获取信息非常快捷,且交易时间很短,此外近距离通信方式很灵敏,放在扫码机具上即可。另外,近距离通信方式安全性非常高,并且跟普通智能卡技术完全是兼容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如图15所示,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发明实施例方法部分。该终端设备可以为包括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销售终端设备(point of sales,POS)、车载电脑等任意终端设备设备,以终端设备为手机为例:
图15示出的是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相关的手机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参考图15,手机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310、存储器320、输入单元330、显示单元340、传感器350、音频电路360、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370、处理器380、以及电源3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5中示出的手机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15对手机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RF电路3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380处理;另外,将设计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310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amplifier,LN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3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上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hort messaging service,SMS)等。
存储器3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3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3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3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3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输入单元3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手机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330可包括触控面板33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332。触控面板33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331上或在触控面板33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3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380,并能接收处理器38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331。除了触控面板331,输入单元3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33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3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单元3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手机的各种菜单。显示单元340可包括显示面板341,可选的,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341。进一步的,触控面板331可覆盖显示面板341,当触控面板33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38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38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3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15中,触控面板331与显示面板3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331与显示面板341集成而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手机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3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34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手机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34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手机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360、扬声器361,传声器362可提供用户与手机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3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361,由扬声器3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3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3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380处理后,经RF电路3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手机,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320以便进一步处理。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手机通过WiFi模块370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15示出了WiFi模块37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手机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处理器380是手机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3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320内的数据,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3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可选的,处理器3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380中。
手机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390(比如电池),可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3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尽管未示出,手机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所包括的处理器380还具有以下功能:
获取电子码的电子码显示指令;
接收所述电子码的电子码生成指令,其中,所述电子码生成指令为在所述电子码显示指令之后生成的;
根据所述电子码生成指令获取第一时刻以及绘制时间,其中,所述第一时刻为接收到所述电子码生成指令的时刻,所述绘制时间表示绘制电子码所使用的时长;
根据所述第一时刻以及所述绘制时间生成第二时刻,其中,所述第二时刻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
在所述第二时刻显示所述电子码,其中,所述第二时刻是所述电子码的生效起始时刻。
可选地,处理器380还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获取N个电子码的绘制总时长,其中,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根据所述N个电子码的绘制总时长以及所述N个电子码的总个数,计算得到所述绘制时间。
可选地,处理器380还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获取所述电子码的上一个相邻电子码的历史绘制时间;
将所述历史绘制时间确定为所述绘制时间。
可选地,处理器380还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获取所述电子码的生效时长;
根据所述电子码的生效时长确定所述电子码的第一失效时刻。
可选地,处理器380还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获取所述电子码的生效时长;
根据所述电子码的生效时长以及所述绘制时间,确定所述电子码的第二失效时刻。
可选地,处理器380还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接收所述电子码的偏差时间;
根据所述第一时刻、所述绘制时间以及所述偏差时间生成所述第二时刻。
可选地,处理器380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通过近距离通信方式获取所述电子码的所述偏差时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子码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电子码的电子码显示指令;
接收所述电子码的电子码生成指令,其中,所述电子码生成指令为在所述电子码显示指令之后生成的;
根据所述电子码生成指令获取第一时刻以及绘制时间,其中,所述第一时刻为接收到所述电子码生成指令的时刻,所述绘制时间表示绘制电子码所使用的时长;
根据所述第一时刻以及所述绘制时间生成第二时刻,其中,所述第二时刻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
在所述第二时刻显示所述电子码,其中,所述第二时刻是所述电子码的生效起始时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电子码的电子码显示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N个电子码的绘制总时长,其中,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根据所述N个电子码的绘制总时长以及所述N个电子码的总个数,计算得到所述绘制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电子码的电子码显示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电子码的上一个相邻电子码的历史绘制时间;
将所述历史绘制时间确定为所述绘制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子码生成指令获取第一时刻以及绘制时间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电子码的生效时长;
根据所述电子码的生效时长确定所述电子码的第一失效时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子码生成指令获取第一时刻以及绘制时间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电子码的生效时长;
根据所述电子码的生效时长以及所述绘制时间,确定所述电子码的第二失效时刻。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电子码的电子码显示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电子码的偏差时间;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时刻以及所述绘制时间生成第二时刻,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时刻、所述绘制时间以及所述偏差时间生成所述第二时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电子码的偏差时间,包括:
通过近距离通信方式获取所述电子码的所述偏差时间。
8.一种客户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子码的电子码显示指令;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电子码的电子码生成指令,其中,所述电子码生成指令为在所述电子码显示指令之后生成的;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电子码生成指令获取第一时刻以及绘制时间,其中,所述第一时刻为接收到所述电子码生成指令的时刻,所述绘制时间表示绘制电子码所使用的时长;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第一时刻以及所述绘制时间生成第二时刻,其中,所述第二时刻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
显示模块,用于在所述生成模块生成的所述第二时刻显示所述电子码,其中,所述第二时刻是所述电子码的生效起始时刻。
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电子码的电子码显示指令;
接收所述电子码的电子码生成指令,其中,所述电子码生成指令为在所述电子码显示指令之后生成的;
根据所述电子码生成指令获取第一时刻以及绘制时间,其中,所述第一时刻为接收到所述电子码生成指令的时刻,所述绘制时间表示绘制电子码所使用的时长;
根据所述第一时刻以及所述绘制时间生成第二时刻,其中,所述第二时刻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
在所述第二时刻显示所述电子码,其中,所述第二时刻是所述电子码的生效起始时刻。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107665.5A CN111523626A (zh) | 2019-02-02 | 2019-02-02 | 一种电子码的显示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107665.5A CN111523626A (zh) | 2019-02-02 | 2019-02-02 | 一种电子码的显示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523626A true CN111523626A (zh) | 2020-08-11 |
Family
ID=71900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107665.5A Pending CN111523626A (zh) | 2019-02-02 | 2019-02-02 | 一种电子码的显示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523626A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51117A (zh) * | 2014-11-04 | 2016-05-04 | 广东中星电子有限公司 | 用于门禁环境下的二维码生成/验证方法以及装置 |
CN105590199A (zh) * | 2014-11-14 | 2016-05-18 |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动态二维码的支付方法以及支付系统 |
CN106096945A (zh) * | 2016-06-06 | 2016-11-09 |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支付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以及支付系统 |
CN108460875A (zh) * | 2018-03-20 | 2018-08-28 | 深圳市西克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动态二维码的门禁认证方法及装置 |
CN108681896A (zh) * | 2018-03-29 | 2018-10-19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二维码的展示、识别方法及装置 |
-
2019
- 2019-02-02 CN CN201910107665.5A patent/CN11152362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51117A (zh) * | 2014-11-04 | 2016-05-04 | 广东中星电子有限公司 | 用于门禁环境下的二维码生成/验证方法以及装置 |
CN105590199A (zh) * | 2014-11-14 | 2016-05-18 |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动态二维码的支付方法以及支付系统 |
CN106096945A (zh) * | 2016-06-06 | 2016-11-09 |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支付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以及支付系统 |
CN108460875A (zh) * | 2018-03-20 | 2018-08-28 | 深圳市西克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动态二维码的门禁认证方法及装置 |
CN108681896A (zh) * | 2018-03-29 | 2018-10-19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二维码的展示、识别方法及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508065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real time mutable credit card information with future timestamp functionality | |
CN111178868B (zh) | 一种支付验证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 |
CN105191282A (zh) | 用于增强现实目标检测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8288154B (zh) | 一种支付应用程序的启动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
US9940448B2 (en) | Unlock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 |
CN107909399A (zh) | 一种可用资源推荐方法和装置 | |
CN110110571B (zh) | 一种扫码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11915305B (zh) | 支付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
CN111181909B (zh) | 一种身份信息的获取方法及相关装置 | |
CN112870703B (zh) | 一种活动页面的显示方法、相关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
CN111723843B (zh) | 一种签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3475392A (zh) | 信息获取方法、装置和终端 | |
CN106503986B (zh) | 虚拟资源转移方法及装置 | |
CN109242512A (zh) |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零件真伪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06296171A (zh) | 移动终端的刷卡方法及装置 | |
CN109446794B (zh) | 一种密码输入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 |
CN110659895A (zh) | 支付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 |
CN113938759A (zh) | 文件分享方法和文件分享装置 | |
CN111178923A (zh) | 线下导购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10969434B (zh) | 支付方法、服务器、终端及系统 | |
CN110007836B (zh) | 一种账单生成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11523626A (zh) | 一种电子码的显示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 |
CN108122151B (zh) | 图形码显示方法、图形码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2884528B (zh) | 一种基于射频识别的互动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 |
CN109523270B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