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10644B - 一种视频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视频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10644B
CN111510644B CN202010334222.2A CN202010334222A CN111510644B CN 111510644 B CN111510644 B CN 111510644B CN 202010334222 A CN202010334222 A CN 202010334222A CN 111510644 B CN111510644 B CN 1115106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rate
video data
preset frame
receiving end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3422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10644A (zh
Inventor
李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3422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106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106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06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106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06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62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04N21/4402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household redistribution, storage or real-time display
    • H04N21/440281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household redistribution, storage or real-time display by altering the temporal resolution, e.g. by frame skipp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72End-user interface for requesting content, additional data or services; End-user interface for interacting with content, e.g. for content reservation or setting reminders, for requesting event notification, for manipulating displayed content
    • H04N21/47205End-user interface for requesting content, additional data or services; End-user interface for interacting with content, e.g. for content reservation or setting reminders, for requesting event notification, for manipulating displayed content for manipulating displayed content, e.g. interacting with MPEG-4 objects, editing local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91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视频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视频数据;判断是否接收到编辑指令;若接收到编辑指令,则将第一编码视频数据发送至接收端,其中,第一编码视频数据为对编辑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的数据,编辑视频数据为按照第一预设帧率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并进行编辑得到的数据;若未接收到编辑指令,则将第二编码视频数据发送至接收端,其中,第二编码视频数据为按照第二预设帧率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的数据。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选择不同的编码方式,提高视频发送的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视频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编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视频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拍摄视频发送到其他设备的应用场景中,现有方案是先录制视频,然后对视频进行高帧率编码,高帧率编码后的视频相对较为清晰,但视频文件较大,当用户选择发送视频文件时,需要对视频文件进行二次编码,生成较小的视频文件,该方式需要对视频进行两次编码,导致发送视频的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视频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能够选择不同的编码方式,提高视频发送的速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视频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视频数据;判断是否接收到编辑指令;若接收到编辑指令,则将第一编码视频数据发送至接收端,其中,第一编码视频数据为对编辑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的数据,编辑视频数据为按照第一预设帧率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并进行编辑得到的数据;若未接收到编辑指令,则将第二编码视频数据发送至接收端,其中,第二编码视频数据为按照第二预设帧率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的数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视频处理装置,该视频处理装置包括:获取模块、判断模块、第一处理模块以及第二处理模块,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视频数据;判断模块与获取模块连接,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编辑指令;第一处理模块与判断模块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编辑指令时,将第一编码视频数据发送至接收端,其中,第一编码视频数据为对编辑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的数据,编辑视频数据为按照第一预设帧率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并进行编辑得到的数据;第二处理模块与判断模块连接,用于在未接收到编辑指令时,将第二编码视频数据发送至接收端,其中,第二编码视频数据为按照第二预设帧率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的数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互相连接的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的视频处理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的视频处理方法。
通过上述方案,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可先获取视频数据,然后判断用户是否需要编辑,当用户需要进行视频编辑时,可根据第一预设帧率进行编码,生成中间编码数据供用户编辑,在用户编辑完成后再次进行编码,并将经过两次编码的数据发送至接收端;当用户不进行视频编辑时,将直接利用第二预设帧率编码生成的第一编码视频数据发送出去,由于第二预设帧率相对第一预设帧率的编码压缩比更高,生成的第一编码视频数据较小,生成速度较快,有助于提高视频发送的速度;由于在接收到编辑指令和未接收到编辑指令时,采用不同的编码方式,提高编码的多样性,可以保证发送的视频的质量或视频发送的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视频处理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视频处理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视频处理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视频处理方法再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确定第三预设帧率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视频处理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移动终端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移动终端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视频处理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11:获取视频数据。
可利用视频录制装置录制视频,从而得到视频数据,该视频录制装置可以为摄像头;或者接收其他装置发送的视频数据,该其他装置可以为计算机或移动终端等具有摄像功能与发送功能的设备。
步骤12:判断是否接收到编辑指令。
由于用户可能会对录制的视频进行编辑,因而可先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编辑指令,比如,用户可通过在显示界面上进行点击,从而产生编辑指令,在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后,可最终生成编码数据,用户可对所得到的编码数据进行美化、添加文字、图片或添加背景音乐等。
步骤13:若接收到编辑指令,则将第一编码视频数据发送至接收端。
该第一编码视频数据为对编辑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的数据,编辑视频数据为按照第一预设帧率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并进行编辑得到的数据。
进一步地,如果判断出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编辑指令,则可按照第一预设帧率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得到中间编码数据,并将该中间编码数据提供给用户编辑,在用户对该中间编码数据进行了编辑之后,生成了相应的编辑视频数据,为了降低传输时间,可对该编辑视频数据进行编码,从而生成第一编码视频数据,即总共进行了两次编码;由于第一预设帧率较高,基于第一预设帧率进行编辑可有助于提升视频的质量。
可以理解地,还可以在生成编辑视频数据后,不对其进行编码,直接发送至接收端,该接收端可以为计算机或移动终端等具有视频接收功能的设备。
步骤14:若未接收到编辑指令,则将第二编码视频数据发送至接收端。
第二预设帧率小于第一预设帧率,该第二编码视频数据为按照第二预设帧率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的数据,即如果判断出未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编辑指令,为了提高发送速度,可以利用帧率较低的第二预设帧率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生成第二编码视频数据。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视频处理方法,在获取到视频数据后,可判断用户是否需要编辑,当用户进行视频编辑时,依据第一预设帧率进行编码,生成中间编码数据供用户编辑,在用户编辑完成后再次进行编码,并进行发送;当用户不进行视频编辑时,将直接利用第二预设帧率编码生成的第一编码视频数据发送出去,由于第二预设帧率相对第一预设帧率的编码压缩比更高,生成的第一编码视频数据较小,生成速度较快,有助于提高视频发送的速度;由于在接收到编辑指令和未接收到编辑指令时,采用不同的编码方式,可提高编码的多样性,可以保证发送的视频的质量或视频发送的速度。
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视频处理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21:获取视频数据。
步骤22:按照第一预设帧率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以得到中间编码数据中的部分数据,同时按照第二预设帧率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以得到第二编码视频数据。
可设置两种编码方式,同时利用第一预设帧率与第二预设帧率对获取到的视频数据进行编码。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按照第一预设帧率进行编码时可采用异步方式,即在开始执行按照第一预设帧率进行编码的操作后,不需要等待编码结果,直接执行步骤23;由于使用第二预设帧率进行编码的速度较快,在按照第二预设帧率进行编码时可采用同步方式,即需要等编码完成生成完整的第二编码视频数据后,再执行步骤23,因而执行了步骤22后,可得到中间编码数据中的部分数据与第二编码视频数据中的所有数据。
步骤23:判断是否接收到编辑指令。
步骤24:若接收到编辑指令,则继续按照第一预设帧率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得到中间编码数据中的剩余数据,并获取对中间编码数据进行编辑后产生的编辑视频数据,对编辑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第一编码视频数据,将第一编码视频数据发送至接收端。
如果判断出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编辑指令,则可继续按照第一预设帧率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得到中间编码数据的剩余数据,从而得到完整的中间编码数据,然后将该中间编码数据提供给用户编辑,在用户对该中间编码数据进行了编辑之后,生成了相应的编辑视频数据,为了降低传输时间,可对该编辑视频数据进行编码,从而生成第一编码视频数据。
步骤25:若未接收到编辑指令,则将生成的第二编码视频数据发送至接收端。
在未接收到编辑指令时,由于执行步骤22之后,可生成第二编码视频数据,此时可直接将步骤22生成的第二编码视频数据发送至接收端。
在其他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按照第二预设帧率进行编码时采用异步方式,即执行步骤22之后生成了第二编码视频数据中的部分数据,在未接收到编辑指令时,可继续执行按照第二预设帧率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的步骤,得到第二编码视频数据中的剩余数据,从而得到完整的第二编码视频数据。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视频处理方法,在获取到视频数据后,可同时进行两路编码,一路利用第一预设帧率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另一路利用第二预设帧率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由于第二预设帧率相对第一预设帧率的编码压缩比更高,生成的第一编码视频数据较小,生成速度较快,有助于提高视频发送的速度;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编码速度并完成发送,可以采用异步方式以第一预设帧率进行编码,无需等待编码结束才执行编辑操作,不会阻塞用户的编辑操作,方便用户操作。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视频处理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31:获取视频数据。
步骤32:按照第一预设帧率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以得到中间编码数据中的部分数据,同时按照第二预设帧率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以得到第二编码视频数据。
步骤33:判断是否接收到编辑指令。
步骤31-步骤33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21-步骤23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如果未接收到编辑指令,可直接执行步骤36。
步骤34:若接收到编辑指令,则判断按照第一预设帧率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所需的时间是否大于预设时间。
为了减少等待时间,可设置一预设时间,该预设时间可以为预先根据经验设置的值,其为等待的最大时长,预设时间可大于按照第二预设帧率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所需的时间;具体地,可通过视频数据的大小或格式来判定第一预设帧率对应的编码时间,然后判断按照第一预设帧率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所需的时间与预设时间之间的大小关系,并执行相应的操作。
步骤35:若按照第一预设帧率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所需的时间小于或等于预设时间,则继续按照第一预设帧率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得到中间编码数据中的剩余数据,并获取对中间编码数据进行编辑后产生的编辑视频数据,按照第三预设帧率对编辑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第一编码视频数据,将第一编码视频数据发送至接收端。
如果按照第一预设帧率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所需的时间小于或等于预设时间,则表明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处理所花费的时间尚在允许范围以内,此时可以先利用第一预设帧率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生成中间编码数据,在用户对中间编码数据进行了编辑之后,再利用第三预设帧率对生成的编辑视频数据进行编码,从而生成第一编码视频数据。
如果按照第一预设帧率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所需的时间大于预设时间,则表明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处理所花费的时间过长,为了减少等待时间,可发送第二编码视频数据,即执行步骤36。
步骤36:将第二编码视频数据发送至接收端。
由于同时进行两路编码,可生成两组编码数据,对这两组编码数据的处理方式如下: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可在接收到编辑指令后,对按照第二预设帧率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所得到的第二编码视频数据进行存储/删除;在未接收到编辑指令后,对按照第一预设帧率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所得到的中间编码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进行存储/删除。
可以理解地,在接收到编辑指令后,如果按照按照第二预设帧率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仅得到第二编码视频数据中的部分数据,则该部分数据进行存储/删除。
在另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可在未接收到编辑指令后,停止执行按照第一预设帧率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的步骤,以减少处理任务,节省处理资源。
本实施例可设置一预设时间,如果利用第一预设帧率进行编码所花费的时间小于或等于预设时间,则先用第一预设帧率进行编码,然后再利用第三预设帧率对编辑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如果利用第一预设帧率进行编码所花费的时间大于预设时间,就直接发送按照第二预设帧率进行编码生成的第一编码数据至接收端,从而减少等待时间。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视频处理方法再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41:获取视频数据。
步骤42:按照第一预设帧率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以得到中间编码数据中的部分数据,同时按照第二预设帧率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以得到第二编码视频数据。
步骤43:判断是否接收到编辑指令。
步骤41-步骤43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21-步骤23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44:若接收到编辑指令,则根据第一预设帧率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得到中间编码数据,并根据编辑指令对中间编码数据进行编辑,得到编辑视频数据。
在接收到编辑指令后,先依据第一预设帧率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生成中间编码数据,然后执行用户输入的编辑指令,以对中间编码数据进行编辑,从而生成编辑视频数据。
在生成了编辑视频数据之后,可根据接收端需要的帧率,来调整对编辑视频数据进行编码时所使用的编码帧率,具体如步骤45-步骤46所示。
步骤45:获取接收端所需的帧率,并根据接收端所需的帧率确定第三预设帧率。
可与接收端进行通信,以获取接收端所需的帧率,然后利用接收端所需的帧率来确定对编辑视频数据编码时采用的帧率。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可按照接收端所需的帧率自适应调整编辑视频数据对应的编码帧率,即将第三预设帧率设置为接收端所需的帧率;例如,接收端所需的帧率为F,则第三预设帧率等于F,按照帧率F对编辑视频数据进行编码。
在另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可根据接收端所需的帧率与第一预设帧率以及第二预设帧率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第三预设帧率,具体可采用图4所示的步骤:
步骤451:判断接收端所需的帧率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帧率。
可先判断接收端所需的帧率与第一预设帧率之间的大小关系,如果接收端所需的帧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帧率,则执行步骤452;如果接收端所需的帧率小于第一预设帧率,则执行步骤453。
步骤452:若接收端所需的帧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帧率,则第三预设帧率等于第一预设帧率。
如果接收端所需的帧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帧率,则表明接收端所需的帧率较大,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接收端的需求,可利用帧率较大的第一预设帧率来对编辑视频数据进行编码。
步骤453:若接收端所需的帧率小于第一预设帧率,则判断接收端所需的帧率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帧率。
如果接收端所需的帧率小于第一预设帧率,则进一步判断接收端所需的帧率与第二预设频率之间的大小关系,如果接收端所需的帧率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帧率,则执行步骤454;如果接收端所需的帧率大于第二预设帧率,则执行步骤455。
步骤454:若接收端所需的帧率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帧率,则第三预设帧率等于第二预设帧率。
如果接收端所需的帧率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帧率,则表明接收端所需的帧率较小,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接收端的需求,可利用帧率较小的第二预设帧率来对编辑视频数据进行编码。
步骤455:若接收端所需的帧率大于第二预设帧率且小于第一预设帧率,则第三预设帧率等于接收端所需的帧率。
在接收端所需的帧率落在第一预设帧率与第二预设帧率之间时,如果使用第一预设帧率进行编码,需要进行二次编码以降低帧率,如果使用第二预设帧率进行编码,不满足接收端的需求,因而可将第三预设帧率直接设置为接收端所需的帧率。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还可根据接收端所需的帧率与第一预设帧率的差值以及接收端所需的帧率与第二预设帧率的差值,确定第三预设帧率。
进一步地,可先计算接收端所需的帧率与第一预设帧率的差值以及接收端所需的帧率与第二预设帧率的差值,分别记作第一差值与第二差值;然后判断第一差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差值;若第一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差值,则第三预设帧率等于第一预设帧率;若第一差值大于第二差值,则第三预设帧率等于第二预设帧率。
在又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可建立多个带宽与多个帧率之间的映射关系,得到映射表,该映射表包括每个带宽、对应的帧率以及每个带宽与对应的帧率的映射关系,其中,带宽与帧率一一对应,带宽越大,对应的帧率越大;然后获取当前带宽,并利用当前带宽在映射表中进行查找,得到与当前带宽对应的帧率,将与当前带宽对应的帧率作为第三预设帧率,即以当前带宽作为索引在映射表中进行搜索,查找是否有相应的帧率。
例如,如下表所示,多个带宽包括W1-W3,多个帧率包括F1-F3。
带宽 帧率
W1 F1
W2 F2
W3 F3
如果检测到当前带宽为W2,则第三预设帧率为F2。
可以理解地,根据具体应用场景,一个带宽可以与多个帧率相对应,或者多个带宽与一个帧率相对应。
步骤46:按照第三预设帧率对编辑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第一编码视频数据,并将第一编码视频数据发送至接收端。
在确定出编辑视频数据对应的编码帧率(即第三预设帧率)后,可利用该第三预设帧率对编辑视频数据进行编码,生成第一编码视频数据。
步骤47:若未接收到编辑指令,则将第二编码视频数据发送至接收端。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视频处理方法,可根据接收端所需的帧率来调整对编辑视频数据进行编码时所采用的第三预设帧率,可将第三预设帧率设置为接收端所需的帧率;或者通过接收端所需的帧率、第一预设帧率以及第二预设帧率之间的大小关系,来设置合适的第三预设帧率;或者根据当前网络带宽来选择第三预设帧率,通过设置合适的第三预设帧率能够尽量满足接收端的需求。
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视频处理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视频处理装置60包括:获取模块61、判断模块62、第一处理模块62以及第二处理模块64。
获取模块61用于获取视频数据;具体地,可在视频录制完成后,发送指令通知第一处理模块63和/或第二处理模块64进行编码。
判断模块62与获取模块61连接,其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编辑指令。
第一处理模块63与判断模块62连接,其用于在接收到编辑指令时,将第一编码视频数据发送至接收端,该第一编码视频数据为对编辑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的数据,编辑视频数据为按照第一预设帧率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并进行编辑得到的数据。
第二处理模块64与判断模块62连接,其用于在未接收到编辑指令时,将第二编码视频数据发送至接收端,该第二编码视频数据为按照第二预设帧率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的数据。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视频处理装置60,当用户需要对视频进行编辑时,可依据第一预设帧率进行编码,生成中间编码数据供用户编辑,在用户编辑完成后再次进行编码,并进行发送;当用户不对视频进行编辑时,将直接利用第二预设帧率编码生成的第一编码视频数据发送至接收端,由于第二预设帧率相对第一预设帧率的编码压缩比高,生成的第一编码视频数据较小,生成速度较快,有助于提高视频发送的速度。
请结合参阅图7和图8,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移动终端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移动终端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移动终端7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可穿戴设备等,本实施例图示以手机为例。
终端设备70可以包括互相连接的存储器701和处理器702,存储器70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702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视频处理方法。
进一步地,终端设备70还包括射频电路703、输入单元704、显示单元705、传感器706、音频电路707、WIFI模块708以及电源等;具体地,存储器701、射频电路703、输入单元704、显示单元705、传感器706、音频电路707以及WIFI模块708分别与处理器702连接;电源用于为整个终端设备70提供电能。
具体而言,存储器701用于存储数据指令信息;处理器702用于处理移动终端的数据信息;射频电路703用于接发信号;输入单元704用于输入信息,具体可以包括触控面板7041以及操作按键等其他输入设备7042;显示单元705可以包括显示面板7051等;传感器706包括红外传感器或激光传感器等,可用于检测用户接近信号或距离信号等;WIFI模块708用于接收和发射WIFI信号;扬声器710通过音频电路707与处理器702连接,用于接收声音信号;传声器711通过音频电路707与处理器702连接,用于发送声音信号。
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70可应用在发送视频的场景中,通过进行两路编码来优化发送视频的流程,使得未对视频进行编辑时,直接利用第二预设帧率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由于第二预设帧率的帧率较低,生成的第一编码视频数据比较小,在将该第一编码视频数据发送至接收端时,发送时间较短,能够达到快速完成视频发送的目的。
请参阅图9,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9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91,计算机程序91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视频处理方法。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90可以是服务端、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视频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视频数据;
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编辑指令;
若是,则根据第一预设帧率对所述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得到中间编码数据;获取用户对所述中间编码数据进行编辑后产生的所述编辑视频数据;对所述编辑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第一编码视频数据,并将第一编码视频数据发送至接收端;
若否,则按照第二预设帧率对所述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第二编码视频数据,并将第二编码视频数据发送至所述接收端;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帧率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帧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频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接收到编辑指令的步骤之前,包括:
按照所述第一预设帧率对所述视频数据进行编码,以得到中间编码数据中的部分数据,同时按照所述第二预设帧率对所述视频数据进行编码,以得到所述第二编码视频数据;
在接收到所述编辑指令时,继续执行按照所述第一预设帧率对所述视频数据进行编码的步骤,得到所述中间编码数据中的剩余数据,并获取对所述中间编码数据进行编辑后产生的所述编辑视频数据,对所述编辑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得到所述第一编码视频数据;
在未接收到所述编辑指令时,将生成的所述第二编码视频数据发送至所述接收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频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对所述中间编码数据进行编辑后产生的所述编辑视频数据,对所述编辑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得到所述第一编码视频数据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编辑指令对所述中间编码数据进行编辑,得到所述编辑视频数据;
按照第三预设帧率对所述编辑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得到所述第一编码视频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视频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第三预设帧率对所述编辑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得到所述第一编码视频数据的步骤之前,包括:
获取所述接收端所需的帧率;
根据所述接收端所需的帧率确定所述第三预设帧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视频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接收端所需的帧率确定所述第三预设帧率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三预设帧率设置为所述接收端所需的帧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视频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接收端所需的帧率确定所述第三预设帧率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接收端所需的帧率与所述第一预设帧率以及所述第二预设帧率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所述第三预设帧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视频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接收端所需的帧率与所述第一预设帧率以及所述第二预设帧率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所述第三预设帧率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接收端所需的帧率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帧率;
若所述接收端所需的帧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帧率,则所述第三预设帧率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帧率;
若所述接收端所需的帧率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帧率,则判断所述接收端所需的帧率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帧率;
若所述接收端所需的帧率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帧率,则所述第三预设帧率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帧率;
若所述接收端所需的帧率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帧率且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帧率,则所述第三预设帧率等于所述接收端所需的帧率。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视频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建立多个带宽与多个帧率之间的映射关系,得到映射表,其中,所述映射表包括每个所述带宽、对应的帧率以及每个所述带宽与对应的所述帧率的映射关系;
获取当前带宽,并利用所述当前带宽在所述映射表中进行查找,得到与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帧率,将与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帧率作为所述第三预设帧率。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视频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按照所述第一预设帧率对所述视频数据进行编码所需的时间是否大于预设时间;
若否,则继续按照所述第一预设帧率对所述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得到中间编码数据中的剩余数据,并获取对所述中间编码数据进行编辑后产生的所述编辑视频数据,按照所述第三预设帧率对所述编辑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得到所述第一编码视频数据;
若是,则按照所述第二预设帧率对所述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得到所述第二编码视频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频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编辑指令后,对按照所述第二预设帧率对所述视频数据进行编码所得到的所述第二编码视频数据进行存储/删除;
在未接收到所述编辑指令后,对按照所述第一预设帧率对所述视频数据进行编码所得到的所述中间编码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进行存储/删除。
11.一种视频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视频数据;
判断模块,与所述获取模块连接,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编辑指令;
第一处理模块,与所述判断模块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编辑指令时,根据第一预设帧率对所述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得到中间编码数据;获取用户对所述中间编码数据进行编辑后产生的所述编辑视频数据;对所述编辑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第一编码视频数据,并将第一编码视频数据发送至接收端;
第二处理模块,与所述判断模块连接,用于在未接收到所述编辑指令时,按照第二预设帧率对所述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第二编码视频数据,并将第二编码视频数据发送至所述接收端。
12.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互相连接的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视频处理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视频处理方法。
CN202010334222.2A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视频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5106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34222.2A CN111510644B (zh)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视频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34222.2A CN111510644B (zh)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视频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0644A CN111510644A (zh) 2020-08-07
CN111510644B true CN111510644B (zh) 2022-06-07

Family

ID=71878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34222.2A Active CN111510644B (zh)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视频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106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34538A (zh) * 2022-11-03 2023-03-2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编码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6724A (zh) * 1998-05-07 2001-08-01 金亚·沃施诺 具有帧速率转换的宽带多格式音频/视频制作系统
CN101669361A (zh) * 2007-02-16 2010-03-10 马维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用于改善低分辨率和低帧速率视频的方法和系统
CN104853224A (zh) * 2015-05-05 2015-08-19 无锡天脉聚源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005624A (zh) * 2014-12-14 2017-08-0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7277411A (zh) * 2017-07-17 2017-10-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录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009815A (zh) * 2007-07-27 2018-05-08 拉加维林有限公司 便携式发送器的设备、方法、系统和用户界面
CN109379630A (zh) * 2018-11-27 2019-02-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视频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31389A (zh) * 2019-12-11 2020-04-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视频处理方法、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20233A1 (en) * 2007-03-29 2010-01-28 Masafumi Ueno Video image transmitting device, video image receiving device, video image recording device, video image reproducing device, and video image displaying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6724A (zh) * 1998-05-07 2001-08-01 金亚·沃施诺 具有帧速率转换的宽带多格式音频/视频制作系统
CN101669361A (zh) * 2007-02-16 2010-03-10 马维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用于改善低分辨率和低帧速率视频的方法和系统
CN108009815A (zh) * 2007-07-27 2018-05-08 拉加维林有限公司 便携式发送器的设备、方法、系统和用户界面
CN107005624A (zh) * 2014-12-14 2017-08-0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4853224A (zh) * 2015-05-05 2015-08-19 无锡天脉聚源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277411A (zh) * 2017-07-17 2017-10-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录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379630A (zh) * 2018-11-27 2019-02-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视频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31389A (zh) * 2019-12-11 2020-04-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视频处理方法、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0644A (zh) 2020-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50025365A (ko) 휴대단말기의 멀티미디어 신호 분할 전송장치 및 방법
US9311920B2 (en) Voice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3558916A (zh) 人机交互系统、方法及其装置
CN104994401A (zh) 弹幕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118886A (zh) 一种语音信息的识别方法和设备
CN105472309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6027746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itiating network conference
CN112130616B (zh) 时钟同步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3475572A (zh) 在即时通信应用中发送多张图片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035565A (zh) 输入方法、输入装置、辅助输入方法及辅助输入系统
CN105631970A (zh) 基于行车记录仪的一键式信息分享方法以及系统
CN111510644B (zh) 一种视频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19071808A1 (zh) 视频画面显示的方法、装置、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929692B (zh) 一种音频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277697B (zh) 音频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634902A (zh) 语音转写方法、装置、录音笔和存储介质
CN108881766B (zh) 视频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02841792A (zh) Sns应用中的信息编辑方法及终端
CN107493478B (zh) 编码帧率设置方法及设备
CN112702468A (zh) 一种通话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12969147B (zh) 通话方法及装置
CN116208796A (zh) 投屏控制方法、投屏控制装置、处理器和投屏系统
CN111556406B (zh) 音频处理方法、音频处理装置及耳机
CN113450797A (zh) 基于在线会议的音频处理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系统
CN117813652A (zh) 音频信号编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