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10518A - 功能模组的传送结构、终端及传送方法 - Google Patents

功能模组的传送结构、终端及传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10518A
CN111510518A CN201910091060.1A CN201910091060A CN111510518A CN 111510518 A CN111510518 A CN 111510518A CN 201910091060 A CN201910091060 A CN 201910091060A CN 111510518 A CN111510518 A CN 1115105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rotating shaft
driving device
rotate
functiona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9106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建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9106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105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105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05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功能模组的传送结构、终端及传送方法,属于电子技术领域。该传送结构包括:驱动装置、第一齿轮、旋转轴和第二齿轮;驱动装置与第一齿轮连接,旋转轴与第二齿轮连接;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与驱动装置的轴向方向之间的角度为预设角度,预设角度大于0度且小于180度;驱动装置用于控制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转动,带动旋转轴连接的功能模组移动。通过在驱动装置和旋转轴之间设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缩小了在该轴向方向上占用的空间,便于在终端壳体内部、该传送结构的轴向方向上布置其他器件。

Description

功能模组的传送结构、终端及传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功能模组的传送结构、终端及传送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终端的广泛应用,用户对终端屏占比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将摄像头模组设置于显示屏幕的一侧,会减小屏占比,无法满足用户的要求。为此,提出了一种配置弹射式摄像头的终端,用户不使用摄像头时可以将摄像头设置于终端壳体的内部,而用户要使用摄像头时可以将摄像头弹出。
该终端包括:终端壳体、传送结构和摄像头,传送结构包括:驱动装置和旋转轴,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与驱动装置的轴向方向平行。驱动装置和旋转轴设置于终端壳体的内部,摄像头与旋转轴连接。驱动装置用于控制旋转轴转动,带动摄像头沿该轴向方向移动,从终端壳体的内部移动至终端壳体的外部,或者从终端壳体的外部移动至终端壳体的内部。但是,该终端中,传送结构在轴向方向上的距离较大,占用了较大的空间,不利于终端壳体内部其他器件的布置。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功能模组的传送结构、终端及传送方法,能够克服相关技术中传送结构在轴向方向上的距离较大,占用了较大的空间,不利于终端壳体内部其他器件的布置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功能模组的传送结构,所述传送结构包括:驱动装置、第一齿轮、旋转轴和第二齿轮;
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齿轮连接,所述旋转轴与所述第二齿轮连接;
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
所述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轴向方向之间的角度为预设角度,所述预设角度大于0度且小于180度;
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转动,带动所述旋转轴连接的功能模组移动。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旋转轴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旋转轴的外侧套设有螺母;
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转动,带动所述旋转轴转动,所述螺母及所述螺母连接的功能模组沿所述旋转轴移动。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齿轮按照第一方向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齿轮按照第二方向转动,带动所述旋转轴连接的功能模组沿所述旋转轴上远离所述第二齿轮的方向移动;或者,
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齿轮按照所述第二方向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齿轮按照所述第一方向转动,带动所述旋转轴连接的功能模组沿所述旋转轴上靠近所述第二齿轮的方向移动。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单元和连接轴,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套设于所述连接轴的外侧。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单元为马达;
或者,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马达和减速箱,所述马达与所述减速箱连接,所述减速箱与所述连接轴连接,所述减速箱用于提高输出扭矩。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传送结构还包括:齿轮箱;
所述旋转轴和所述连接轴分别穿过所述齿轮箱的外壳,伸入至所述齿轮箱的密封内腔中;
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位于所述密封内腔中。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齿轮的端面与所述第一齿轮的端面垂直。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均为伞型齿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终端壳体、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传送结构和功能模组;
所述传送结构设置于所述终端壳体的内部,所述功能模组与所述旋转轴连接。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还包括: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终端壳体的内部,且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功能模组的移动指令时,向所述驱动装置发送所述移动指令;
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移动指令,控制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转动,带动所述功能模组移动。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功能模组的弹出指令时,向所述驱动装置发送所述弹出指令;
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弹出指令,控制所述第一齿轮按照第一方向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齿轮按照第二方向转动,带动所述功能模组从所述终端壳体的内部沿所述旋转轴上远离所述第二齿轮的方向移动。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功能模组的收回指令时,向所述驱动装置发送所述收回指令;
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收回指令,控制所述第一齿轮按照第二方向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齿轮按照第一方向转动,带动所述功能模组沿所述旋转轴上靠近所述第二齿轮的方向移动至所述终端壳体的内部。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功能模组包括摄像头模组、指纹识别模组和距离传感器模组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功能模组的传送方法,应用于第二方面所述的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驱动装置控制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齿轮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
所述第二齿轮带动所述旋转轴转动,所述旋转轴带动与所述旋转轴连接的功能模组移动。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终端壳体的内部,且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控制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齿轮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包括:
当所述控制单元接收到所述功能模组的移动指令时,向所述驱动装置发送所述移动指令;
所述驱动装置接收所述移动指令,控制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转动。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移动指令为弹出指令,所述驱动装置接收所述移动指令,控制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转动,包括:所述驱动装置接收所述弹出指令,控制所述第一齿轮按照第一方向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齿轮按照第二方向转动;
所述第二齿轮带动所述旋转轴转动,所述旋转轴带动与所述旋转轴连接的功能模组移动,包括:所述第二齿轮带动所述旋转轴转动,所述旋转轴带动与所述旋转轴连接的所述功能模组从所述终端壳体的内部沿所述旋转轴上远离所述第二齿轮的方向移动。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移动指令为收回指令,所述驱动装置接收所述移动指令,控制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转动,包括:所述驱动装置接收所述收回指令,控制所述第一齿轮按照第二方向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齿轮按照第一方向转动;
所述第二齿轮带动所述旋转轴转动,所述旋转轴带动与所述旋转轴连接的功能模组移动,包括:所述第二齿轮带动所述旋转轴转动,所述旋转轴带动与所述旋转轴连接的所述功能模组沿所述旋转轴上靠近所述第二齿轮的方向移动至所述终端壳体的内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功能模组的传送结构、终端及传送方法,通过在驱动装置和旋转轴之间设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与驱动装置的轴向方向之间的角度为预设角度,且该角度大于0度小于180度,从而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传送结构,减小了传送结构在轴向方向上的距离,缩小了在该轴向方向上占用的空间,便于在终端壳体内部、该传送结构的轴向方向上布置其他器件。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功能模组的传送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功能模组的传送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功能模组的传送结构的示意图,参见图1,该传送结构包括:驱动装置1、第一齿轮2、旋转轴3和第二齿轮4,驱动装置1与第一齿轮2连接,旋转轴3与第二齿轮4连接,第二齿轮4与第一齿轮2啮合,旋转轴3的轴向方向与驱动装置1的轴向方向之间的角度为预设角度,预设角度大于0度且小于180度,例如,预设角度可以为30度、60度、90度、150度等。
驱动装置1用于控制第一齿轮2和第二齿轮4转动,带动旋转轴3连接的功能模组移动,即,驱动装置1控制第一齿轮2转动,由于第二齿轮4与第一齿轮2啮合,因此第一齿轮2在转动时会带动第二齿轮4转动,进而带动与第二齿轮4连接的旋转轴3转动,旋转轴3在转动时,会带动旋转轴3连接的功能模组移动,从而改变功能模组的位置。
其中,本公开实施例对驱动装置1与第一齿轮2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旋转轴3与第二齿轮4之间的连接方式不进行具体限定,仅需保证驱动装置1可以控制第一齿轮2和第二齿轮4转动,从而带动旋转轴3转动即可。示例性地,第一齿轮2和第二齿轮4的中心均设置有内孔,第一齿轮2套设在驱动装置1的中心轴上,且位于驱动装置1的一侧,第二齿轮4套设在转动轴的一端。
该传送机构用于传送功能模组,功能模组包括摄像头模组和指纹识别模组、距离传感器模组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传送结构可以应用于配置有该功能模组的终端中,当功能模组位于终端壳体的内部且用户需要使用功能模组时,可以通过该传送机构将功能模组移动至终端壳体外部;或者,当功能模组位于终端壳体的外部但用户当前不再需要使用功能模组时,可以通过该传送机构将功能模组移动至终端壳体的内部。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在驱动装置1和旋转轴3之间设置第一齿轮2和第二齿轮4,旋转轴3的轴向方向与驱动装置1的轴向方向之间的角度为预设角度,且该角度大于0度小于180度,从而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传送结构,减小了传送结构在轴向方向上的距离,缩小了在该轴向方向上占用的空间,便于在终端壳体内部、该传送结构的轴向方向上布置其他器件。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旋转轴3外表面设置有螺纹,至少部分旋转轴3的外侧套设有螺母,功能模组与螺母连接。其中,功能模组可以位于螺母的上方、侧方或其他位置,驱动装置1用于控制第一齿轮2和第二齿轮4转动,带动旋转轴3转动,旋转轴3在转动时,带动螺母在沿旋转轴3外表面的螺纹旋转的同时,向远离第二齿轮4的方向移动,或者向靠近第二齿轮4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螺母连接的功能模组也沿旋转轴3移动。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参见图1,传送结构还包括:齿轮箱5,旋转轴3和连接轴分别穿过齿轮箱5的外壳,伸入至齿轮箱5的密封内腔中,第一齿轮2和第二齿轮4位于密封内腔中。
例如,该齿轮箱5的外壳的两个表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且第一通孔的尺寸与旋转轴3的尺寸相匹配,第二通孔的尺寸与连接轴的尺寸相匹配,从而保证在旋转轴3和连接轴分别穿过齿轮箱5的外壳后,齿轮箱5的内腔密封。
若第一齿轮2和第二齿轮4暴露在外部,随着灰尘或者其他杂质的逐渐堆积,第一齿轮2和第二齿轮4的转动可能会受阻,进而出现无法带动旋转轴3连接的功能模组移动的情况。而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有齿轮箱5,将第一齿轮2和第二齿轮4密封在齿轮箱5中,可以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下面对驱动装置1控制功能模组沿旋转轴3移动的方式进行具体说明。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驱动装置1可以控制第一齿轮2按照第一方向转动,由于第二齿轮4与第一齿轮2啮合,因此第一齿轮2按照第一方向转动时会带动第二齿轮4按照第二方向转动,进而带动与第二齿轮4连接的旋转轴3转动,旋转轴3在转动时,会带动旋转轴3连接的功能模组沿旋转轴3上远离第二齿轮4的方向移动。其中,本公开实施例对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不进行限定,示例性地,第一方向为顺时针方向,第二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驱动装置1还可以控制第一齿轮2按照第二方向转动,由于第二齿轮4与第一齿轮2啮合,因此第一齿轮2按照第二方向转动时会带动第二齿轮4按照第一方向转动,进而带动与第二齿轮4连接的旋转轴3转动,旋转轴3在转动时,会带动旋转轴3连接的功能模组沿旋转轴3上靠近第二齿轮4的方向移动。
本公开实施例保证了驱动装置1可以通过控制第一齿轮2和第二齿轮4的转动方向来控制功能模组的移动方向,采用该传送结构可以根据需求灵活控制功能模组来回移动,提高了灵活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驱动装置1包括驱动单元和连接轴,驱动单元与连接轴连接,第一齿轮2套设于连接轴的外侧。当驱动单元启动时会控制连接轴转动,进而控制套设在连接轴外侧的第一齿轮2随之转动。
该驱动单元可为马达101,由马达101控制第一齿轮2转动,而在有些情况下,由于马达101的输出扭矩无法达到第一齿轮2的扭矩,因此导致马达101无法直接控制第一齿轮2转动,因此,驱动单元还可包括马达101和减速箱102,且马达101与减速箱102连接,减速箱102与连接轴连接,减速箱102用于提高输出扭矩,以使该输出扭矩达到能使第一齿轮2转动的扭矩,从而控制第一齿轮2转动。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驱动装置1与第一齿轮2连接,驱动装置1的轴向方向与第一齿轮2的轴向方向平行,而旋转轴3与第二齿轮4连接,旋转轴3的轴向方向与第二齿轮4平行。因此,旋转轴3的轴向方向与驱动装置1的轴向方向之间的角度,和第一齿轮2与第二齿轮4之间的角度相等。其中,驱动装置1的轴向方向指代驱动装置1的中心轴指向的方向,该中心轴可以根据驱动装置1的形状确定,第一齿轮2的轴向方向指代第一齿轮旋转时所围绕的中心轴指向的方向,驱动装置1的轴向方向与第一齿轮2的轴向方向平行,可以保证驱动装置1能够控制第一齿轮2绕着轴向方向旋转。
因此,通过设置第一齿轮2与第二齿轮4之间的角度为预设角度可以保证旋转轴3的轴向方向与驱动装置1的轴向方向之间的角度为预设角度。
参见图1,旋转轴3的轴向方向与驱动装置1的轴向方向之间的角度为90度。在这种情况下,第二齿轮4与第一齿轮2之间的角度也为90度。
由于第二齿轮4与第一齿轮2均为不规则形状的结构,因此采用第二齿轮4的端面和第一齿轮2的端面之间的角度来表示第二齿轮4与第一齿轮2之间的角度。参见图2,第二齿轮4的端面与第一齿轮2的端面垂直,表示两者之间的角度为90度。其中,第二齿轮4的端面指代的是第二齿轮4上距离旋转轴3最远的表面,第一齿轮2的端面指代的是第一齿轮2上距离驱动装置1最远的表面。
本公开实施例对第一齿轮2和第二齿轮4的类型也不进行限定,示例性地,第一齿轮2与第二齿轮4均为伞型齿轮。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终端壳体、上述的传送机构和功能模组,传送结构设置于终端壳体的内部,功能模组与旋转轴3连接。该功能模组可以位于终端壳体的内部,也可以位于终端壳体的外部。
当功能模组位于终端壳体的内部且用户需要使用功能模组时,可以通过该传送机构将功能模组移动至终端壳体外部;或者,当功能模组位于终端壳体的外部但用户当前不再使用功能模组时,可以通过该传送机构将功能模组移动至终端壳体的内部。其中,功能模组包括摄像头模组、指纹识别模组和距离传感器模组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终端还包括控制单元,以实现通过控制单元来控制驱动装置1工作,进而实现功能模组的移动。其中,控制单元设置于终端壳体的内部,且与驱动装置1电连接。
控制单元用于当接收到功能模组的移动指令时,向驱动装置1发送移动指令,驱动装置1用于根据移动指令,控制第一齿轮2和第二齿轮4转动,带动功能模组移动。
其中,控制单元通过发送不同的移动指令,可以控制功能模组向不同的方向移动。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控制单元用于当接收到功能模组的弹出指令时,向驱动装置1发送弹出指令,驱动装置1用于根据弹出指令,控制第一齿轮2按照第一方向转动,带动第二齿轮4按照第二方向转动,带动功能模组从终端壳体的内部沿旋转轴3上远离第二齿轮4的方向移动。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控制单元用于当接收到功能模组的收回指令时,向驱动装置1发送收回指令;驱动装置1用于根据收回指令,控制第一齿轮2按照第二方向转动,带动第二齿轮4按照第一方向转动,带动功能模组沿旋转轴3上靠近第二齿轮4的方向移动至终端壳体的内部。其中,本公开实施例对控制单元的类型不作具体限定,示例性地,控制单元为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
关于上述弹出指令和收回指令的触发方式,功能模组不同时,弹出指令和收回指令的触发方式也不同。
例如:当功能模组为摄像头模组时,当控制单元检测到调用摄像头模组的指令时,确定接收到弹出指令,或者,当检测到关闭摄像头模组的指令时,确定接收到收回指令。其中,调用摄像头模组的指令可以由用户开启摄像头模组的操作触发,或者开启扫码功能时触发,或者点亮显示屏幕、调用人脸识别解锁功能时触发。而关闭摄像头模组的指令可以由用户关闭摄像头模组的操作触发、或者根据扫码成功消息触发,或者根据人脸识别解锁完成消息触发。
当功能模组为指纹识别模组时,当控制单元检测到调用指纹识别模组的指令时,确定接收到弹出指令,或者,当检测到关闭指纹识别模组的指令时,确定接收到收回指令。其中,调用指纹识别模组的指令可以由电子支付过程中请求进行指纹验证的操作触发,或者请求进行指纹解锁的操作触发等。而关闭指纹识别模组的指令可以根据指纹验证成功消息触发,或者根据指纹解锁完成消息触发。
当功能模组为距离传感器模组时,当控制单元检测到调用距离传感器模组的指令时,确定接收到弹出指令,或者,当检测到关闭距离传感器模组的指令时,确定接收到收回指令。其中,调用距离传感器模组的指令可以由用户接听来电的操作触发,关闭距离传感器模组的指令可以由用户结束通话的操作触发。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不再将功能模组设置于显示屏幕的一侧,而是将功能模组设置于终端壳体的内部,只有当用户需要使用功能模组时才会将功能模组传送至终端壳体的外部,从而无需占用终端壳体前表面上的空间,能够设置较大面积的显示屏幕,增大了屏占比,满足了用户的要求。
通过在驱动装置1和旋转轴3之间设置有第一齿轮2和第二齿轮4,且旋转轴3的轴向方向与驱动装置1的轴向方向之间的角度为预设角度,且该角度大于0度小于180度,从而减小了传送结构在轴向方向上的距离,减小了占用空间,便于终端壳体内部其他器件的布置。
例如,终端包括电路板,电路板上可以设置多种器件,若传送结构中旋转轴3的轴向方向与驱动装置的轴向方向平行,会在轴向方向上占用电路板较多的空间,不利于其他器件的布置。而本公开实施例中,旋转轴3的轴向方向与驱动装置的轴向方向之间的角度为预设角度,将传送结构设置于电路板上,不会占用电路板很多空间,可以预留出一部分空间来布置其他的器件。
并且,保证了驱动装置1可以通过控制第一齿轮2和第二齿轮4的转动方向来控制功能模组的移动方向,采用该传送结构可以根据需求灵活控制功能模组来回移动,不仅传送平稳可靠,而且提高了灵活性。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功能模组的传送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上述的终端,参见图3,该方法包括:
在步骤301中,驱动装置控制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
在步骤302中,第二齿轮带动旋转轴转动,旋转轴带动与旋转轴连接的功能模组移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功能模组的传送方法,通过在驱动装置和旋转轴之间设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与驱动装置的轴向方向之间的角度为预设角度,且该角度大于0度小于180度,从而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传送结构,减小了传送结构在轴向方向上的距离,缩小了在该轴向方向上占用的空间,便于在终端壳体内部、该传送结构的轴向方向上布置其他器件。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终端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设置于终端壳体的内部,且与驱动装置电连接;
驱动装置控制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包括:
当控制单元接收到功能模组的移动指令时,向驱动装置发送移动指令;
驱动装置接收移动指令,控制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转动。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移动指令为弹出指令,驱动装置接收移动指令,控制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转动,包括:驱动装置接收弹出指令,控制第一齿轮按照第一方向转动,带动第二齿轮按照第二方向转动;
第二齿轮带动旋转轴转动,旋转轴带动与旋转轴连接的功能模组移动,包括:第二齿轮带动旋转轴转动,旋转轴带动与旋转轴连接的功能模组从终端壳体的内部沿旋转轴上远离第二齿轮的方向移动。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移动指令为收回指令,驱动装置接收移动指令,控制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转动,包括:驱动装置接收收回指令,控制第一齿轮按照第二方向转动,带动第二齿轮按照第一方向转动;
第二齿轮带动旋转轴转动,旋转轴带动与旋转轴连接的功能模组移动,包括:第二齿轮带动旋转轴转动,旋转轴带动与旋转轴连接的功能模组沿旋转轴上靠近第二齿轮的方向移动至终端壳体的内部。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本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7)

1.一种功能模组的传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结构包括:驱动装置、第一齿轮、旋转轴和第二齿轮;
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齿轮连接,所述旋转轴与所述第二齿轮连接;
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
所述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轴向方向之间的角度为预设角度,所述预设角度大于0度且小于180度;
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转动,带动所述旋转轴连接的功能模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外表面设置有螺纹,至少部分所述旋转轴的外侧套设有螺母;
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转动,带动所述旋转轴转动,所述螺母及所述螺母连接的功能模组沿所述旋转轴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齿轮按照第一方向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齿轮按照第二方向转动,带动所述旋转轴连接的功能模组沿所述旋转轴上远离所述第二齿轮的方向移动;
或者,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齿轮按照所述第二方向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齿轮按照所述第一方向转动,带动所述旋转轴连接的功能模组沿所述旋转轴上靠近所述第二齿轮的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单元和连接轴,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套设于所述连接轴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为马达;
或者,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马达和减速箱,所述马达与所述减速箱连接,所述减速箱与所述连接轴连接,所述减速箱用于提高输出扭矩。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结构还包括:齿轮箱;
所述旋转轴和所述连接轴分别穿过所述齿轮箱的外壳,伸入至所述齿轮箱的密封内腔中;
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位于所述密封内腔中。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传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的端面与所述第一齿轮的端面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传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均为伞型齿轮。
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终端壳体、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传送结构和功能模组;
所述传送结构设置于所述终端壳体的内部,所述功能模组与所述旋转轴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终端壳体的内部,且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功能模组的移动指令时,向所述驱动装置发送所述移动指令;
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移动指令,控制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转动,带动所述功能模组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功能模组的弹出指令时,向所述驱动装置发送所述弹出指令;
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弹出指令,控制所述第一齿轮按照第一方向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齿轮按照第二方向转动,带动所述功能模组从所述终端壳体的内部沿所述旋转轴上远离所述第二齿轮的方向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功能模组的收回指令时,向所述驱动装置发送所述收回指令;
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收回指令,控制所述第一齿轮按照第二方向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齿轮按照第一方向转动,带动所述功能模组沿所述旋转轴上靠近所述第二齿轮的方向移动至所述终端壳体的内部。
13.根据权利要求9-12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组包括摄像头模组、指纹识别模组和距离传感器模组中的至少一种。
14.一种功能模组的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9-13任一项所述的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驱动装置控制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齿轮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
所述第二齿轮带动所述旋转轴转动,所述旋转轴带动与所述旋转轴连接的功能模组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终端壳体的内部,且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控制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齿轮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包括:
当所述控制单元接收到所述功能模组的移动指令时,向所述驱动装置发送所述移动指令;
所述驱动装置接收所述移动指令,控制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转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指令为弹出指令,所述驱动装置接收所述移动指令,控制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转动,包括:所述驱动装置接收所述弹出指令,控制所述第一齿轮按照第一方向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齿轮按照第二方向转动;
所述第二齿轮带动所述旋转轴转动,所述旋转轴带动与所述旋转轴连接的功能模组移动,包括:所述第二齿轮带动所述旋转轴转动,所述旋转轴带动与所述旋转轴连接的所述功能模组从所述终端壳体的内部沿所述旋转轴上远离所述第二齿轮的方向移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指令为收回指令,所述驱动装置接收所述移动指令,控制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转动,包括:所述驱动装置接收所述收回指令,控制所述第一齿轮按照第二方向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齿轮按照第一方向转动;
所述第二齿轮带动所述旋转轴转动,所述旋转轴带动与所述旋转轴连接的功能模组移动,包括:所述第二齿轮带动所述旋转轴转动,所述旋转轴带动与所述旋转轴连接的所述功能模组沿所述旋转轴上靠近所述第二齿轮的方向移动至所述终端壳体的内部。
CN201910091060.1A 2019-01-30 2019-01-30 功能模组的传送结构、终端及传送方法 Pending CN1115105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91060.1A CN111510518A (zh) 2019-01-30 2019-01-30 功能模组的传送结构、终端及传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91060.1A CN111510518A (zh) 2019-01-30 2019-01-30 功能模组的传送结构、终端及传送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0518A true CN111510518A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77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91060.1A Pending CN111510518A (zh) 2019-01-30 2019-01-30 功能模组的传送结构、终端及传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10518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50100524A (ko) * 2004-04-14 2005-10-19 주식회사 팬택앤큐리텔 회전식 카메라가 구비된 슬라이드형 휴대폰
CN103533222A (zh) * 2013-10-18 2014-01-22 路宽 全自动伸缩式可旋转摄像头
CN205142339U (zh) * 2015-09-16 2016-04-06 路宽 移动终端
CN207706302U (zh) * 2018-01-29 2018-08-07 朱文雄 一种伸缩式摄像头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50100524A (ko) * 2004-04-14 2005-10-19 주식회사 팬택앤큐리텔 회전식 카메라가 구비된 슬라이드형 휴대폰
CN103533222A (zh) * 2013-10-18 2014-01-22 路宽 全自动伸缩式可旋转摄像头
CN205142339U (zh) * 2015-09-16 2016-04-06 路宽 移动终端
CN207706302U (zh) * 2018-01-29 2018-08-07 朱文雄 一种伸缩式摄像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846422B1 (en) Mobile terminal
CN110099200B (zh) 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EP386326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EP3789821A1 (en) Mobile terminal with extendible camera
CN110149424A (zh) 电子设备
CN110365877A (zh) 升降机构、摄像头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11327807A (zh) 电子设备
CN109861711B (zh) 功能组件、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KR20040090135A (ko) 휴대 영상 단말기의 카메라 조립체 구동 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1156375A (zh) 电子设备
CN111510518A (zh) 功能模组的传送结构、终端及传送方法
CN205596193U (zh) 一种具有可转动摄像头的终端
CN110324455B (zh) 电子装置和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210041905U (zh) 电子设备
EP3761626B1 (en) Concealable camera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concealable camera
CN110062136B (zh) 电子设备
CN111835889B (zh) 一种终端
CN110730263A (zh) 电子设备
EP3952294B1 (en) Television, televis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apparatus
EP1429531B1 (en)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provided with camera
CN209201114U (zh) 移动终端
EP3706396B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N207968569U (zh) 移动终端
CN213186255U (zh) 摄像模组及其电子设备
CN109962995B (zh) 功能组件、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0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