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09850A - 一种电网调度信息交互方法、平台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网调度信息交互方法、平台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09850A
CN111509850A CN202010326607.4A CN202010326607A CN111509850A CN 111509850 A CN111509850 A CN 111509850A CN 202010326607 A CN202010326607 A CN 202010326607A CN 111509850 A CN111509850 A CN 1115098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cheduling information
transmitted
interaction
receiving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2660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鑫
司徒友
苏俊妮
周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2660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0985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098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098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information or instructions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 or electrical equipment
    • H02J13/0002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information or instructions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 or electrical equipment using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information or by user interaction, e.g.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s [SCADA] or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information or instructions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 or electrical equipment
    • H02J13/0002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information or instructions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 or electrical equipment using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 H02J13/0002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information or instructions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 or electrical equipment using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by means of mobile telephon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information or instructions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 or electrical equipment
    • H02J13/00028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information or instructions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 or electrical equipment involving the use of Internet protoco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40/00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 Y04S40/12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characterised by data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electrical equipment
    • Y04S40/126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characterised by data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electrical equipment using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网调度信息交互方法、平台和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发送端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根据接收端属性信息,对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将处理结果传输给接收端;其中,发送端为移动终端或固定终端;接收端为固定终端或移动终端。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实现在移动终端上展示电网调度信息,使得调度人员通过移动终端可随时随地进行电网调度事务处理,从而提高电网调度事务处理的灵活性和办公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网调度信息交互方法、平台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力调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网调度信息交互方法、平台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网规模不断增大,可再生能源不断渗透,使得电网运行面临更多的风险。电网调度作为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需要调度人员根据信息采集设备采集的数据信息或者操作人员提供的信息,结合电网实际运行参数,对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状态进行判断,通过电话或自动系统发布操作指令,指挥现场操作人员或自动控制系统进行调整,如:调整负荷分布、投切电容器、电抗器等,从而确保电网持续安全稳定运行。
然而,目前调度人员基本采用固定终端(PC机)对电网运行进行的组织、指挥、指导和协调,需要调度人员一直待在工位基于PC机进行事务处理,灵活性差;并且,在调度人员离开工位时,不能满足随时随地掌握电网运行状态进行事务处理的需求,使得突发异常事件,调度人员无法及时协调和处理该突发事件,导致调度人员的办公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网调度信息交互方法、平台和系统,提高了调度人员的事务处理灵活性及办公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网调度信息交互方法,应用于电网调度信息交互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发送端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
根据接收端属性信息,对所述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进行处理;
将处理结果传输给接收端;
其中,所述发送端为移动终端或固定终端;所述接收端为所述固定终端或所述移动终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网调度信息交互平台,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发送端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端属性信息,对所述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进行处理;
处理结果传输模块,用于将处理结果传输给接收端;
其中,所述发送端为移动终端或固定终端;所述接收端为所述固定终端或所述移动终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网调度信息交互系统,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网调度信息交互平台、发送端和接收端;
其中,所述电网调度信息交互平台,与所述发送端和所述接收端通信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获取发送端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根据接收端属性信息,对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将处理结果传输给接收端,以实现在移动终端上展示电网调度信息,使得调度人员通过移动终端可随时随地进行电网调度事务处理,从而提高电网调度事务处理的灵活性和办公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电网调度信息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第一数据缓存单元与发送端的通信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第一数据缓存单元与发送端的通信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定制协议交互单元与发送端的通信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高强度安全交互单元与发送端的通信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电网调度信息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第二数据缓存单元与接收端的通信连接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第二数据缓存单元与接收端的通信连接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二定制协议交互单元与接收端的通信连接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二高强度安全交互单元与接收端的通信连接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电网调度信息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电网调度信息交互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电网调度信息交互系统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另一种电网调度信息交互系统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又一种电网调度信息交互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而非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针对相关技术中,调度人员基于固定终端(PC机)对电网运行进行调度时,存在的灵活性差,并且当调度人员未在工位时,无法及时协调和处理突发时间,导致办公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电网调度信息交互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发送端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以根据接收端属性信息,对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将处理结果传输给接收端,其中发送端为移动终端或者固定终端;接收端为固定终端或移动终端。由此,实现了在移动终端上展示电网调度信息,使得调度人员通过移动终端可随时随地进行电网调度事务处理,从而提高电网调度事务处理的灵活性和办公效率。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网调度信息交互方法、平台和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电网调度信息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交互电网调度信息的场景,该方法可以由电网调度信息交互平台来执行,该平台可由硬件和/或软件组成,并可集成于电网调度信息交互系统中。该电网调度信息交互方法具体包括如下:
S101,获取发送端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送端为移动终端或固定终端;所述接收端为所述固定终端或所述移动终端。其中,移动终端可以是但不限于: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手和平板电脑等。固定终端可以是但不限于电脑等设备。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下面以发送端为固定终端,接收端为移动终端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电网调度信息交互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示例性的,本实施例获取发送端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可根据不同类型的调度信息数据采用不同方式实现,可选的可通过如下方式获取:
第一种方式
若所述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的类型为结构化或非结构化,则采用轮询方式或者消息服务方式,获取发送端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
本实施例中结构化类型数据可为数据库记录数据;非结构化类型数据可为文件类型数据。
第二种方式
若所述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的类型为混合类型,则采用WEB服务方式,获取发送端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
其中,混合类型是指将多种不同类型数据相混合后的类型。例如,将结构化类型、非结构化类型及半结构化类型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相混合,以得到混合类型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
第三种方式
若所述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的类型为请求或响应类型,则采用Socks安全代理方式,获取发送端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三种方式仅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示例性说明,不作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限定。除了采用上述三种方式之外,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此处对其不做过多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采用不同方式获取发送端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可以满足不同类型数据的交互需求,并且还能确保调度信息数据交互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S102,根据接收端属性信息,对所述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进行处理。
其中,接收端属性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格式、通信协议及安全防护等级等。
示例性的,可根据接收端属性信息,采用不同方式对待传输调度信息进行处理。例如,可选的通过第一安全交互组件和安全隔离组件,对待处理调度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其中,对待处理调度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包括如下至少一项:格式转换、通信协议转换及安全防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安全交互组件与发送端通信连接,安全隔离组件与第一安全交互组件通信连接。其中,安全隔离组件优选为隔离网闸,且采用双机热备方式部署。
具体实现时,可通过所述第一安全交互组件,对所述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的格式和通信协议进行转换;通过安全隔离组件,对所述待传输调度数据进行安全防护。
其中,所述第一安全交互组件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一数据缓存单元、第一数据安全交互单元、第一定制协议交互单元和第一高强度安全交互单元;相应地,通过所述第一安全交互组件,对所述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的格式和通信协议进行转换,包括:通过所述第一数据安全交互单元,对所述第一数据缓存单元中缓存的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类型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进行格式和通信协议转换;通过所述第一定制协议交互单元,对混合类型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进行格式和通信协议转换;通过所述第一高强度安全交互单元,对请求或响应类型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进行格式和通信协议转换。
其中,第一定制协议交互单元可安装以下服务程序:发送端可以将需要传输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以XML形式编码,并通过HTTP协议实现数据发送和接收;WEB服务(webservice),第一定制协议交换单元安装了WEB服务,提供基于HTTP的数据接收和发送服务,发送端可通过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简称:SOAP)方式完成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第一高强度安全交互单元,对请求或响应类型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进行格式和通信协议转换时,可先对发送端的身份进行安全认证,在认证通过之后获取发送端的请求或响应类型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并对上述数据进行格式和通信协议转换处理。其中,第一高强度安全交互单元可通过如下任一方式,对请求或响应类型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进行实时处理:HTTP,SQL,RPC,SIP,RTCP/RTP,SOAP或TCP/UDP。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通过第一安全交互组件中第一数据安全交互单元,对第一数据缓存单元中缓存的结构化或者非结构化类型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进行格式和通信协议转换操作之前,还包括:将获取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缓存至第一数据缓存单元,之后通过第一数据安全交互单元从第一数据缓存单元中读取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并根据接收端的数据格式和使用的通信协议,对该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和通信协议进行转换。
其中,如果数据结构为结构化数据,则发送端可以通过Insert或Update等操作,将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插入或者更新至第一数据缓存单元中;如果数据结构为非结构化数据,则发送端可以通过PUT或SMB_WRITE等操作命令,将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发送至第一数据缓存单元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数据缓存单元用于对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进行暂时存储;发送端或接收端用于对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进行永久保存。
其中,第一数据缓存单元可以安装以下服务程序,以用于实现数据发送和接收:
第一种,NFS/SMB服务,即网络文件共享服务。
第一数据缓存单元对发送端开放NFS/SMB服务,发送端可以通过上述服务经过用户认证后访问第一数据缓存单元共享目录,并通过共享目录完成数据文件的发送与接收。第一数据缓存单元为每个发送端提供独立的用户账号、口令,分配独立的文件发送和文件接收目录,发送端通过发送和接收目录完成文件的发送与接收。
第二种,FTP服务,即FTP文件传输服务。
第一数据缓存单元对外提供FTP文件传输服务,发送端可以通过FTP客户端(终端维护工具)登录第一数据缓存单元,并通过FTP目录完成数据文件的发送与接收。第一数据缓存单元为每个发送端提供独立的FTP用户账号、口令,分配独立的文件发送和接收目录,发送端通过发送和接收目录完成文件的发送与接收。
第三种,SQL数据库服务。
第一数据缓存单元预先部署关系型数据库系统,其中数据库可包括Oracle、MSSQL、MySQL等。发送端可以通过ADO、ODBC、JDBC等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连接第一数据缓存单元数据库,并通过SQL语句完成数据记录的写入和读取操作。
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对接收端或者发送端的调度信息数据进行安全防护和安全审计,本实施例还可在接收端与电网调度信息交互平台之间,和发送端与电网调度信息交互平台之间部署防火墙,并且防火墙采用双机备热方式进行部署。
S103,将处理结果传输给接收端。
示例性的,可通过电网调度信息交互平台中的安全隔离组件,将处理结果摆渡至接收端,以使调度人员基于接收端接收到的调度信息数据进行查询、协调、指挥等事务处理。其中,安全隔离组件优选为隔离网闸,以通过隔离网闸在保证发送端和接收端两个网络安全隔离的基础上实现电网调度信息数据安全交换。从而能够抵御各种已知和未知的攻击,显著提高内网的安全强度,为用户创造无忧的网络应用环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网调度信息交互方法,通过获取发送端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根据接收端属性信息,对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将处理结果传输给接收端,以实现在移动终端上展示电网调度信息,使得调度人员通过移动终端可随时随地进行电网调度事务处理,从而提高电网调度事务处理的灵活性和办公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的类型包括多种,例如结构化类型,非结构化类型、混合类型及请求或响应类型。因此,为了确保不同类型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完整且可靠的传输至接收端,还可根据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的类型,对与发送端通信连接的第一安全交互组件中各单元的通信接口进行对应设定。
例如,当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的类型为结构化,或者非结构化,本实施例可分别根据结构化类型数据或非结构化类型数据,控制第一数据缓存单元使用不同的接口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
具体的,如果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类型为结构化,则控制第一数据缓存单元采用结构化查询语音(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简称:SQL)接口。优选的,采用ANSI/ISOSQL-99作为第一数据缓存单元进行数据交互的通信承载接口,其与发送端的连接关系如图2所示。相应地,发送端通过ADO(ActiveX Data Objects,ActiveX数据对象)、开放数据库互连(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简称:ODBC)或Java数据库连接(Java DatabaseConnectivity,简称:JDBC)等多种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简称:API)实现相关功能调用。其中SQL函数包括:Select、Insert、Update等。
如果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类型为非结构化,则控制第一数据缓存单元采用FTP、SMB/CIFS或NFS接口作为数据交互的通信承载接口,其与发送端的连接关系如图3所示。其中,第一数据缓存单元可以采用FTP、SMB/CIFS或NFS接口中的任一一种,对应的发送端选用与第一数据缓存单元对应的接口,以建立两者之间的数据交互的连接关系。例如,第一数据缓存单元采用FTP接口,对应发送端也采用FTP接口。
下面对上述FTP和SMB/CIFS接口进行说明:
首先,FTP接口;具体参见RFC959标准协议规范,发送端可以通过多种FTP编程API接口实现相关功能调用。
具体操作的接口包括:
OPEN;open host[port]:建立指定FTP服务器连接,可指定连接端口。
User;user user-name[password][account]:向远程服务器表明自己的身份。
PUT;put local-file[remote-file]:将本地文件local-file传送至远程服务器。
GET;get remote-file[local-file]:将远程服务器的文件remote-file传至本地硬盘的local-file。
DIR;dir[remote-dir][local-file]:显示远程服务器目录,并将结果存入本地文件local-file。
CD;cd remote-dir:进入远程服务器目录。
CLOSE;close:中断与远程服务器的FTP会话。
其次,SMB/CIFS接口;具体参见CIFS标准协议规范,发送端可通过安装和配置SMB/CIFS软件包将第一数据缓存单元文件共享目录挂载到本地文件系统,使用各类编程接口对共享文件系统进行操作。
当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类型为混合类型,本实施例可控制第一定制协议交互单元通过WebService接口作为数据交互的通信承接接口,其与发送端的连接关系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定制协议交互单元的接口需要满足:接口传递的参数均使用"UTF-8"编码格式;接口传输文件时,内容必须按照BASE64格式转换后发送。
另外,第一定制协议交互单元接口还可提供异步传输模式和同步阻塞模式两种模式接口。其中,异步传输模式接口遵循SOPA1.1规范,获取发送端的传入参数(如表1),根据传入参数向发送端返回参数(如表2)。本实施例中,向发送端返回的参数格式可如表3所示。
表1
参数名称 类型 描述
参数一 string 发送数据
参数二 string 认证token
表2
参数名称 类型 描述
参数一 string 返回信息
表3
Figure BDA0002463434690000121
其中,返回参数代码如表4所示:
表4
Figure BDA0002463434690000122
Figure BDA0002463434690000131
其中,同步阻塞模式接口遵循SOPA1.1规范,获取发送端的传入参数(如表5),根据传入参数向发送端返回参数(如表6)。本实施例中,向发送端返回的参数格式可如表7所示。
表5
参数名称 类型 描述
参数一 string 发送数据
参数二 string 认证token
表6
参数名称 类型 描述
参数一 string 返回信息
表7
Figure BDA0002463434690000132
其中,返回参数代码如表8所示:
表8
Figure BDA0002463434690000141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定制协议交互单元作为混合类型数据的暂存介质,不负责对混合类型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的永久存储。对该类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的永久存储,由发送端或者接收端实现。
其中,第一定制协议交互单元可采用XML编码方式,支持更灵活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交互类型。例如,支持的待调度信息数据交互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短信息,不定长的字符串数据;结构化数据,数据库数据记录;非结构化数据,各种类型的文件;自定义XML数据,发送端自定义的XML数据;混合数据,例如一条/多条数据库记录+一个/多个文件数据。
当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类型为请求或响应类型数据,本实施例可控制第一高强度安全交互单元通过Socks代理作为数据交互的通信承接接口,其与发送端的连接关系如图5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高强度安全交互单元能够在客户端-服务器访问方式中使用,即网络一侧为客户端,另一侧为服务器。其中,客户端-服务器可以为B/S结构,或者C/S结构。
实施例二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电网调度信息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将“将处理结果传输给接收端”,进一步优化为“通过安全隔离组件,将所述处理结果摆渡至与接收端通信连接的第二安全交互组件的单元中;所述接收端从所述第二安全交互组件的单元中,获取所述处理结果”,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601,获取发送端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
S602,根据接收端属性信息,对所述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进行处理。
S603,通过安全隔离组件,将所述处理结果摆渡至与接收端通信连接的第二安全交互组件的单元中。
其中,安全隔离组件优选为隔离网闸,以通过隔离网闸在保证发送端和接收端两个网络安全隔离的基础上实现电网调度信息数据安全交换。从而能够抵御各种已知和未知的攻击,显著提高内网的安全强度,为用户创造无忧的网络应用环境。
本实施例中,第二安全交互组件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二数据缓存单元、第二数据安全交互单元、第二定制协议交互单元和第二高强度安全交互单元。
示例性的,将所述处理结果摆渡至与接收端通信连接的第二安全交互组件的单元中,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方式一
若所述处理结果为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类型数据,则将所述处理结果摆渡至所述第二数据缓存单元中。
方式二
若所述处理结果为混合类型数据,则将所述处理结果摆渡至所述第二定制协议交互单元中。
方式三
若所述处理结果为请求或响应类型数据,则将所述处理结果摆渡至所述第二高强度安全交互单元中。
进一步的,由于处理结果的类型可为包括:结构化类型、非结构化类型、混合类型及请求或响应类型,则为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可根据处理结果的类型采用不同的方式,将处理结果传输给接收端。可选的,若所述处理结果的类型为结构化或非结构化,则采用轮询方式或者消息服务方式,将所述处理结果传输给接收端;若所述处理结果的类型为混合类型,则采用WEB服务方式,将所述处理结果传输给接收端;若所述处理结果的类型为请求或响应类型,则采用Socks安全代理方式,将所述处理结果传输给接收端。
S604,所述接收端从第二安全交互组件的单元中,获取所述处理结果。
可选的,接收端可以实时查询与自身通信连接的第二安全交互组件的单元,以确定是否存在任意单元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调度信息数据。如果查询到任意单元存在发送端发送的调度信息数据,则从对应单元中获取上述调度信息数据并将其进行存储,同时显示该调度信息在显示界面上,以使调度人员基于显示的调度信息进行事务处理,从而提高调度人员的使用便利性。
例如,当处理结果的数据类型为结构化类型,且采用轮询方式,那么接收端通过不断查询第二数据缓存单元中是否有新调度信息数据。若存在,则将该新调度信息数据读取到自身的数据库中。其中,数据库可以是指本地数据库和/或服务器数据库中,此处对其不做具体限定。
当处理结果的数据类型为非结构化类型,且采用消息服务方式,那么接收端根据消息服务发送的新调度信息数据到通知消息,通过GET或SMB_COM_READ等操作指令从第二数据缓存单元中获取新调度信息数据。其中新调度信息数据存储于第二数据缓存单元的目标文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消息服务是指能够向发送端或接收端发送通知消息的服务。
当处理结果为混合类型数据,那么第二定制协议交互单元接收到处理后的混合类型数据之后,可自动将处理后的混合类型数据发送给接收端。
当处理结果为请求或响应类型数据,那么第二高强度安全交互单元首先检查处理结果使用的协议信令,并动态控制访问端口,允许合法请求通过,阻断非法访问请求,将合法请求响应对应的处理结果发送给接收端。其中,第二高强度安全交互单元将处理结果发送给接收端之前,还可以对处理结果进行转换,以将处理结果转换为XML之后发送给接收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接收端从第二安全交互组件的单元中,获取所述处理结果时,可采用如上述实施例一中对发送端通信连接的第一安全交互组件中各单元的通信接口设定方式,对接收端通信连接的第二安全交互组件中各单元的通信接口进行相同设置,具体设定方式及通信方式具体参见实施例一部分,此处对其不做过多赘述。
其中,如果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类型为结构化时,采用ANSI/ISO SQL-99作为第二数据缓存单元进行数据交互的通信承载接口,其与接收端的连接关系如图7所示;如果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类型为非结构化时,控制第二数据缓存单元采用FTP、SMB/CIFS或NFS接口作为数据交互的通信承载接口,其与接收端的连接关系如图8所示;如果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类型为混合类型时,控制第二定制协议交互单元通过WebService接口作为数据交互的通信承接接口,其与接收端的连接关系如图9所示;如果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类型为请求或响应类型,控制第二高强度安全交互单元通过Socks代理作为数据交互的通信承接接口,其与发送端的连接关系如图10所示。
其中,第二定制协议交互单元接口需要满足:接口传递的参数均使用"UTF-8"编码格式;接口传输文件时,内容必须按照BASE64格式转换后发送。并且,第二定制协议交互单元接口还可提供异步传输模式和同步阻塞模式两种模式接口。其中,异步传输模式接口遵循SOPA1.1规范,向接收端传输的传入参数(如表9),根据传入参数向第二定制协议交互单元返回参数(如表10)。本实施例中,向第二定制协议交互单元返回的参数格式可如表11所示。
表9
参数名称 类型 描述
参数一 string 接收数据
参数二 string 认证token
参数三 string 数据唯一标识
表10
参数名称 类型 描述
参数一 string 返回信息
表11
Figure BDA0002463434690000191
其中,返回参数代码如表12所示:
表12
code message 备注
00 正常
01 check param exception 校验内部参数失败
02 check form exception 校验from失败
11 save db exception 存数据库失败
12 the db cannot connect 数据连接失败
21 check list exception 校验队列失败
22 save storage exception 数据保存失败
99 unknown exception 其他异常
其中,同步阻塞模式接口遵循SOPA1.1规范,向接收端传输的传入参数(如表13),根据传入参数向第二定制协议交互单元返回参数(如表14)。本实施例中,向第二定制协议交互单元返回的参数格式可如表15所示。
表13
Figure BDA0002463434690000201
表14
参数名称 类型 描述
参数一 string 返回信息
表15
Figure BDA0002463434690000202
其中,返回参数代码如表16所示:
表16
Figure BDA0002463434690000203
Figure BDA000246343469000021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网调度信息交互方法,通过获取发送端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并根据接收端属性信息,对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进行处理,然后通过安全隔离组件,将处理结果摆渡至与接收端通信连接的第二安全交互组件的单元中,使得接收端从第二安全交互组件的单元中,获取处理结果。以将不同类型的调度信息数据传输至不同的单元中,以确保不同类型调度信息数据能够完整且可靠的传输至接收端,从而实现在移动终端上展示电网调度信息,使得调度人员通过移动终端可随时随地进行电网调度事务处理,从而提高电网调度事务处理的灵活性和办公效率。
实施例三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电网调度信息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优化,还包括:向所述发送端和所述接收端发送通知消息,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01,获取发送端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并向所述发送端发送通知消息。
S1102,根据接收端属性信息,对所述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进行处理。
S1103,将处理结果传输给接收端,向所述接收端发送通知消息。
其中,所述通知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发送成功通知消息、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送达通知消息、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被接收通知消息和电网调度信息交互平台状态告警通知消息等。
需要说明的是,接收端根据通知消息接收到处理结果之后,本实施例还向发送端发送通知消息,以提醒发送端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已被接收端接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与发送端通信连接的第一安全交互组件还包括:第一消息服务单元,且第一消息服务单元与第一安全交互组件中其他单元并联连接;相应地,与接收端通信连接的第二安全交互组件还包括:第二消息服务单元,且第二消息服务单元与第二安全交互组件中其他单元并联连接。其中,第一消息服务单元,用于向发送端提供消息服务;第二消息服务单元用于向接收端提供消息服务。例如,发送通知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消息服务单元和第二消息服务单元的使用采用订阅/发布模式。也就是说,发送端需要先在通信连接的第一消息服务单元上进行注册,经过第一消息服务单元验证身份合法后,向发送端发送通知消息以表明发送端注册成功;同理,接收端也需要首先在通信连接的第二消息服务单元上进行注册,经过第二消息服务单元验证身份合法后,向接收端发送通知消息,以表明接收端注册成功。
由于第一消息服务单元和第二消息服务单元的功能相同,下面以第一消息服务单元为例进行说明。具体的,第一消息服务单元可为每个使用消息服务的发送端定义一个唯一的客户端标识代码(SID),并为每一数据交互任务定义一组唯一的消息标识代码(MID)。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使用同一组客户端标识代码进行消息服务注册,即可获取调度信息数据的发送/接收消息通知,否则无法正确获取消息通知服务。其中,发送端和接收端仅需进行一次注册,即可在不同时间对发送端和接收端提供消息通知服务。
其中,在第一消息服务单元和第二消息服务单元中进行注册时,可包括:消息订阅注册、消息订阅注销和消息服务状态查询三类服务接口。
具体的,消息订阅注册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调用消息订阅注册接口,向各自对应的第一消息服务单元和第二消息服务单元发送客户端标识代码,经第一消息服务单元和第二消息服务单元验证通过后,分别向发送端和接收端返回一个消息服务Token完成消息订阅注册过程。其中,在第一消息服务单元和第二消息服务单元中进行消息订阅注册时,第一消息服务单元和第二消息服务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注册请求验证发送端和接收端合法后,即可进行消息服务注册,并创建相应的消息通知任务。
本发明实施例中,每项消息通知任务可包括以下信息:
消息通知任务名(任务名称)
消息标识代码(全局唯一的消息通知任务号)
消息订阅者(客户端名称)
消息发送/接收对象(数据发送端/接收端IP地址)
数据交换发送/接收对象(数据交换平台发送/接收数据缓存单元IP地址、文件目录/数据库表)
数据缓存空间大小(数据交换平台为发送或接收数据提供的缓存空间配额,缓存空间已满告警的预设阀值)
数据接收后处理方式(删除或暂存)
应用系统数据交换任务配置表(应用系统需要接收的数据交换任务列表)
本实施例中,消息服务Token是一个由32位数字和字母组成的随机码,它是客户端(发送端和接收端)与消息服务单元间的可信凭证,客户端注册后调用消息服务其他接口,或消息服务接口推送消息通知,均会在请求/响应信息中提交该Token作为认证消息来源合法性的凭证。并且消息注册调用过程中消息服务接口会向客户端反馈数据电网调度信息交互平台的数据缓存空间的使用情况,包括总空间、已使用空间等信息。
消息订阅注销包括:发送端调用消息注销接口向第一消息服务单元发送客户端标识代码,完成消息订阅注销;同时,消息服务Token也随之失效。或者,接收端调用消息注销接口向第二消息服务单元发送客户端标识代码,完成消息订阅注销,同时,消息服务Token也随之失效。与此同时,消息订阅注销信息会通过消息告警服务接口通知另一端客户端,使另一端客户端能够及时停止数据交换任务,保证数据交换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的,为保证调度信息数据的交互可靠性和消息通知的有效性,应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在各自的消息服务单元完成注册后再进行数据交换。因此,在消息注册成功后,通过电网调度信息交互平台下发给客户端的唯一标识代码,调用消息平台的消息状态查询接口查询对端的注册状态以及在电网调度信息交互平台中安全交互组件中各单元的工作状态,确认所有参与者准备就绪后再进行数据交换任务。其中,消息平台消息状态查询接口为ws_state。也就是说,通过调用ws_state发送Token可信凭证,并通过消息服务接口返回状态信息。返回状态信息包括:对端消息订阅是否注册成功,是否处于在线状态及对端在电网调度信息交互平台中安全交互组件中的各单元是否工作正常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知消息中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发送成功通知消息,具体是指:当获取到发送端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后,第一消息服务单元向发送端发送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发送成功通知消息,以提示发送端数据发送成功;
其中,发送成功通知消息包括:消息标识代码(MID);成功标志;应用消息服务Token。例如,当第一数据缓存单元接收且缓存发送端发送的结构化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或者非结构化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之后,第一数据缓存单元会向发送端发送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发送成功通知消息。
又如,若发送端发送上述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超过预设时长,未接收到发送的发送成功通知消息时,则确定第一数据缓存单元未接收到上述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此时获取失败原因并重新发送上述数据。其中,可通过第一数据缓存单元向发送端发送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发送失败通知消息。所述消息包括:消息标识代码;失败标志;应用消息服务Token;失败原因;其中,失败原因包括:数据接收失败;数据缓存空间已满;数据异常(病毒、非法格式等)及硬件故障等。
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送达通知消息,具体是指:将发送端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后的处理结果发送给接收端时,第二消息服务单元向接收端发送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送达通知消息,使得接收端及时接收发送端发送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其中,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送达通知消息,可包括:数据达到标志;应用消息服务Token;数据接收序列号;数据到达信息;其中数据到达信息可包括:结构化数据达到信息中包含数据缓存单元数据库IP、表名、记录名;非结构化数据确认信息中包含数据缓存单元IP地址、文件路径+文件名;高强度安全交换通道(无数据到达信息,接收端直接通过高强度安全通道实时获得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通过向接收端发送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送达通知消息时,平台软件和/或硬件应具备足够的网络报文处理能力,满足充分、及时接收数据到达通知消息的能力。
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被接收通知消息,具体是指:在确定接收端成功接收到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后,第一消息服务单元基于第二消息服务单元反馈的成功接收消息向发送端发送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被接收通知消息,以提醒发送单元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已被接收端成功接收;其中,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被接收通知消息包括:接收确认标志;应用消息服务Token;消息标识代码(MID);数据接收序列号。
电网调度信息交互平台状态告警通知消息可包括:平台缓存空间告警通知消息,平台运行状态告警通知消息和发送端或接收端在线状态告警消息等。其中,平台缓存空间告警通知消息是指当第一数据缓存单元的缓存空间使用量达到第一消息服务单元设定的阈值,或者第二数据缓存单元的缓存空间使用量达到第二消息服务单元设定的阈值时,通过平台缓存空间告警接口ws_space_alarm,将缓存空间的目前状态信息推送到已经注册相关服务的发送端、接收端和技术人员,以实现根据平台缓存空间告警通知消息暂停数据交互,并使技术人员对平台数据缓存空间进行处理。其中,阈值可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进行设置,并且第一消息服务单元和第二消息服务单元中设定的阈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此处对其不做具体限定。
平台运行状态告警通知消息是指当平台的设备硬件或者软件出现故障时,第一消息服务单元接口或第二消息服务单元接口通过调用平台运行状态告警接口ws_device_alarm,将平台目前的软、硬件运行故障消息同时推送到发送端和接收端,以使发送端和接收端可根据告警信息暂停数据交互工作。当平台的设备硬件或者软件故障恢复后,第一消息服务单元接口或第二消息服务单元接口通过调用平台运行状态告警接口ws_device_alarm,将运行状态恢复的消息同时推送到发送端和接收端,以使发送端和接收端根据恢复信息重新开始数据交互工作。
发送端或接收端在线状态告警消息是指当发送端或接收端调用消息注销接口注销消息服务时,或发送端、接收端与各自消息服务单元网络连接出现异常并超时情况下,消息服务单元调用在线状态告警接口ws_space_online向发送端或接收端推送告警消息,通知发送端和接收端可及时暂停数据交换工作,保护数据交互完整性。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第一消息服务单元和第二消息服务单元还包括:数据对账服务。也就是说,通过数据对账服务能够汇总一段时间内的数据发送和接收统计信息,核查数据交互过程中传输错漏的数据并通知发送端通过重传数据进行纠正。对于数据完整性要求较高的发送端和/或接收端可选择使用数据对账功能。
具体实现时,发送端和接收端可分别向各自对应的消息服务单元上传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对账清单,消息服务单元完成自动对账功能,并将对账结果反馈给发送端和接收端,发送端根据对账结果重传错漏数据。对账业务处理信息包括如下:
结构化数据对账信息:结构化的数据唯一标识由表名+主键ID组成;
非结构化数据对账信息:非机构化数据唯一标识由文件名组成;
通过上述两类数据类型,组装对账文件清单,调用电网调度信息交互平台对账接口进行数据对账业务。
对账文件清单格式可为:文件唯一标识-类型-时间;
例如:
10001-1-20140728121101。
下面对消息服务单元(第一消息服务单元和第二消息服务单元)接口进行描述。其中,消息服务单元接口采用Web Service定制的消息接口,且该接口使用SOAP协议实现与发送端和接收端进行消息通讯。另外,消息服务单元接口传递的参数均使用"UTF-8"编码格式,上传的数据需按照接口说明上传,不符合规范的数据将上传失败。判断上传是否成功可根据返回字符串的说明来判断是否成功。XML节点的顺序必须按照接口说明顺序。
具体实现时,消息服务单元接收端口统一调用“消息接收_message”方法,且接口遵循SOAP1.1规范实现,发送端或接收端通过设置不同的参数进行不同类型消息请求功能调用,入口参数如下表17,返回参数如表18。
表17
参数名称 类型 描述
参数一 string 方法名称
参数二 string 消息节点信息
表18
参数名称 类型 描述
参数一 string 返回信息
消息服务单元发送端口统一调用“消息通知_message”方法,且接口遵循SOAP1.1规范实现,发送端或接收端通过设置不同的参数进行不同类型消息请求功能调用,传入参数如下表19,返回参数如表20,
表19
参数名称 类型 描述
参数一 string 方法名称
参数二 string 消息节点信息
表20
参数名称 类型 描述
参数一 string 返回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网调度信息交互方法,通过获取发送端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向发送端发送通知消息,并根据接收端属性信息,对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将处理结果传输给接收端,向所述接收端发送通知消息。从而实现在移动终端上展示电网调度信息,使得调度人员通过移动终端可随时随地进行电网调度事务处理,从而提高电网调度事务处理的灵活性和办公效率。此外,通过向发送端和接收端发送通知消息,以协助发送端和接收端在数据隔离环境下更高效的完成电网调度信息的交换操作,从而进一步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实施例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电网调度信息交互平台。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电网调度信息交互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电网调度信息交互平台1200包括:数据获取模块1210、数据处理模块1220及处理结果传输模块1230。
其中,数据获取模块1210用于获取发送端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
数据处理模块1220用于根据接收端属性信息,对所述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进行处理;
处理结果传输模块1230用于将处理结果传输给接收端;
其中,所述发送端为移动终端或固定终端;所述接收端为所述固定终端或所述移动终端。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数据处理模块1220,具体用于:
根据接收端属性信息,通过第一安全交互组件和安全隔离组件,对所述待处理调度信息数据进行处理;
其中,对所述待处理调度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包括如下至少一项:格式转换、通信协议转换及安全防护。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数据处理模块1220,还包括:
转换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安全交互组件,对所述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的格式和通信协议进行转换;
防护单元,用于通过安全隔离组件,对所述待传输调度数据进行安全防护。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安全交互组件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一数据缓存单元、第一数据安全交互单元、第一定制协议交互单元和第一高强度安全交互单元;
相应地,转换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第一数据安全交互单元,对所述第一数据缓存单元中缓存的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类型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进行格式和通信协议转换;
通过所述第一定制协议交互单元,对混合类型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进行格式和通信协议转换;
通过所述第一高强度安全交互单元,对请求或响应类型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进行格式和通信协议转换。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处理结果传输模块1230,包括:
摆渡单元,用于通过安全隔离组件,将所述处理结果摆渡至与接收端通信连接的第二安全交互组件的单元中;
结果获取单元,用于所述接收端从所述第二安全交互组件的单元中,获取所述处理结果;
其中,所述第二安全交互组件,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二数据缓存单元、第二数据安全交互单元、第二定制协议交互单元和第二高强度安全交互单元。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摆渡单元,具体用于:
若所述处理结果为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类型数据,则将所述处理结果摆渡至所述第二数据缓存单元中;
若所述处理结果为混合类型数据,则将所述处理结果摆渡至所述第二定制协议交互单元中;
若所述处理结果为请求或响应类型数据,则将所述处理结果摆渡至所述第二高强度安全交互单元中。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数据获取模块1210,还用于:
若所述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的类型为结构化或非结构化,则采用轮询方式或者消息服务方式,获取发送端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
若所述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的类型为混合类型,则采用WEB服务方式,获取发送端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
若所述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的类型为请求或响应类型,则采用Socks安全代理方式,获取发送端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
相应地,处理结果传输模块1230,还用于:
若所述处理结果的类型为结构化或非结构化,则采用轮询方式或者消息服务方式,将所述处理结果传输给接收端;
若所述处理结果的类型为混合类型,则采用WEB服务方式,将所述处理结果传输给接收端;
若所述处理结果的类型为请求或响应类型,则采用Socks安全代理方式,将所述处理结果传输给接收端。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所述装置1200还包括:
通知模块,用于向所述发送端和/或所述接收端发送通知消息;
其中,所述通知消息包括: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发送成功通知消息、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送达通知消息、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被接收通知消息、电网调度信息数据交互平台状态告警通知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一种电网调度信息交互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一种电网调度信息交互平台,其实现原理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网调度信息交互平台,通过获取发送端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根据接收端属性信息,对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将处理结果传输给接收端,以实现在移动终端上展示电网调度信息,使得调度人员通过移动终端可随时随地进行电网调度事务处理,从而提高电网调度事务处理的灵活性和办公效率。
实施例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电网调度信息交互系统。参见图1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网调度信息交互系统1300,其包括:电网调度信息交互平台1200,发送端1310和接收端1320;
其中,所述电网调度信息交互平台1200,与所述发送端1310和所述接收端1320通信连接。
本实施例中,发送端为移动终端或固定终端;接收端为固定终端或移动终端。其中,移动终端可以是但不限于: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手和平板电脑等。固定终端可以是但不限于电脑等设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电网调度信息交互平台1200还包括第一安全交互组件1240、安全隔离组件1250、第二安全交互组件1260、第一防火墙1270及第二防火墙1280,具体结构如图14所示。其中,第一防火墙1270与发送端1310通信连接,第二防火墙1280与接收端1320通信连接。此外,第一防火墙1270与第一安全交互组件1240之间还包括第一交换机,第二防火墙1280与第二安全交互组件1260之间还包括第二交换机(图14中未示出)。
其中,第一安全交互组件1240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一数据缓存单元1241、第一数据安全交互单元1242、第一定制协议交互单元1243和第一高强度安全交互单元1244;同样的,第二安全交互组件1260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二数据缓存单元1261、第二数据安全交互单元1262、第二定制协议交互单元1263和第二高强度安全交互单元1264。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安全交互组件1240还包括:第一消息服务单元1245,且第一消息服务单元1245与第一数据缓存单元1241、第一数据安全交互单元1242、第一定制协议交互单元1243和第一高强度安全交互单元1244并联连接。同样的,第二安全交互组件1260还包括:第二消息服务单元1265,且第二消息服务单元1265与第二数据缓存单元1261、第二数据安全交互单元1262、第二定制协议交互单元1263和第二高强度安全交互单元1264并联连接。具体如图15所示。
在另一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电网调度信息交互系统还可包括:管理平台,以用于对电网调度信息交互平台1200进行注册、数据交互、安全策略、安全审计以及对电网调度信息交互平台1200运行状态监控等管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电网调度信息交互系统采用B/S结构(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采用面向服务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的设计架构思想,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开发思想,采用MVC规范的多层架构方式,以完全符合J2EE规范的Java SSH框架完成系统后台的建设;流程引擎方面,严格遵循BPM规范,采用Activiti作为工作流引擎;在数据库方面,采用Oracle11g;在前端开发方面,采用PHP作为前端开发语言;采用Javascript作为客户端交互语言;对于图形和媒体方面,采用SVG技术和流媒体技术存储媒介;基于此,本实施例中的电网调度信息交互系统具有强的可扩展性和可移植性,同时系统具有非常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和人性化体验。
另外,本实施例中发送端或者接收端,可跨平台部署于Windows Server2003/2008、Red Hat Enterprise Linux、Unix及FreeBSD等主流操作系统;或者,可跨平台运行于Internet Explorer、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等主流浏览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网调度信息交互系统,通过获取发送端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根据接收端属性信息,对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将处理结果传输给接收端,以实现在移动终端上展示电网调度信息,使得调度人员通过移动终端可随时随地进行电网调度事务处理,从而提高电网调度事务处理的灵活性和办公效率。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电网调度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网调度信息交互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发送端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
根据接收端属性信息,对所述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进行处理;
将处理结果传输给接收端;
其中,所述发送端为移动终端或固定终端;所述接收端为所述固定终端或所述移动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接收端属性信息,对所述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包括:
根据接收端属性信息,通过第一安全交互组件和安全隔离组件,对所述待处理调度信息数据进行处理;
其中,对所述待处理调度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包括如下至少一项:格式转换、通信协议转换及安全防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一安全交互组件和安全隔离组件,对所述待处理调度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安全交互组件,对所述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的格式和通信协议进行转换;
通过安全隔离组件,对所述待传输调度数据进行安全防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全交互组件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一数据缓存单元、第一数据安全交互单元、第一定制协议交互单元和第一高强度安全交互单元;
相应地,通过所述第一安全交互组件,对所述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的格式和通信协议进行转换,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数据安全交互单元,对所述第一数据缓存单元中缓存的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类型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进行格式和通信协议转换;
通过所述第一定制协议交互单元,对混合类型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进行格式和通信协议转换;
通过所述第一高强度安全交互单元,对请求或响应类型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进行格式和通信协议转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处理结果传输给接收端,包括:
通过安全隔离组件,将所述处理结果摆渡至与接收端通信连接的第二安全交互组件的单元中;
所述接收端从所述第二安全交互组件的单元中,获取所述处理结果;
其中,所述第二安全交互组件,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二数据缓存单元、第二数据安全交互单元、第二定制协议交互单元和第二高强度安全交互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处理结果摆渡至与接收端通信连接的第二安全交互组件的单元中,包括:
若所述处理结果为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类型数据,则将所述处理结果摆渡至所述第二数据缓存单元中;
若所述处理结果为混合类型数据,则将所述处理结果摆渡至所述第二定制协议交互单元中;
若所述处理结果为请求或响应类型数据,则将所述处理结果摆渡至所述第二高强度安全交互单元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发送端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包括:
若所述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的类型为结构化或非结构化,则采用轮询方式或者消息服务方式,获取发送端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
若所述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的类型为混合类型,则采用WEB服务方式,获取发送端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
若所述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的类型为请求或响应类型,则采用Socks安全代理方式,获取发送端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
相应地,所述将处理结果传输给接收端,包括:
若所述处理结果的类型为结构化或非结构化,则采用轮询方式或者消息服务方式,将所述处理结果传输给接收端;
若所述处理结果的类型为混合类型,则采用WEB服务方式,将所述处理结果传输给接收端;
若所述处理结果的类型为请求或响应类型,则采用Socks安全代理方式,将所述处理结果传输给接收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发送端和所述接收端发送通知消息;
其中,所述通知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发送成功通知消息、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送达通知消息、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被接收通知消息和电网调度信息交互平台状态告警通知消息。
9.一种电网调度信息交互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发送端的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端属性信息,对所述待传输调度信息数据进行处理;
处理结果传输模块,用于将处理结果传输给接收端;
其中,所述发送端为移动终端或固定终端;所述接收端为所述固定终端或所述移动终端。
10.一种电网调度信息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网调度信息交互平台、发送端和接收端;
其中,所述电网调度信息交互平台,与所述发送端和所述接收端通信连接。
CN202010326607.4A 2020-04-23 2020-04-23 一种电网调度信息交互方法、平台和系统 Pending CN1115098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26607.4A CN111509850A (zh) 2020-04-23 2020-04-23 一种电网调度信息交互方法、平台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26607.4A CN111509850A (zh) 2020-04-23 2020-04-23 一种电网调度信息交互方法、平台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09850A true CN111509850A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71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26607.4A Pending CN111509850A (zh) 2020-04-23 2020-04-23 一种电网调度信息交互方法、平台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09850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227697A2 (en) * 2007-12-31 2010-09-15 Silver Spring Networks, Inc. Utility disconnect monitor node with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CN104135475A (zh) * 2014-07-18 2014-11-0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面向移动互联网的电力信息安全防护方法
CN104201775A (zh) * 2014-08-19 2014-12-10 江苏省电力设计院 基于地县一体化的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配置方法
CN109495448A (zh) * 2018-10-18 2019-03-19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基于核电应急控制的信息安全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227697A2 (en) * 2007-12-31 2010-09-15 Silver Spring Networks, Inc. Utility disconnect monitor node with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CN104135475A (zh) * 2014-07-18 2014-11-0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面向移动互联网的电力信息安全防护方法
CN104201775A (zh) * 2014-08-19 2014-12-10 江苏省电力设计院 基于地县一体化的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配置方法
CN109495448A (zh) * 2018-10-18 2019-03-19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基于核电应急控制的信息安全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UN XIAO等: "A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ransient Power Angle of Synchronous Generator Based on Generalized Sinusoidal", 《2019 IEE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TOMATION, ELECTRONICS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UTEEE)》 *
杨贤等: "智能电站控制-维护-管理系统集成中的安全隔离技术", 《电网技术》 *
郭仁超等: "内外网数据安全交换技术在电网企业的应用研究", 《电力大数据》 *
黄昆等: "电网调控系统轻量化人机交互体系架构及关键技术", 《电力系统自动化》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87372B (zh) 一种基于移动应用入口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TWI254523B (en)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network equipment via e-mail
CN102082771B (zh) 一种基于esb技术的服务管理中间件
CN103220292B (zh) 跨安全区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9034720A (zh) 一种适用于电力调度业务管理的移动办公平台及装置
US2012025440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monitor and transfer hyperlink presence
CN106412113A (zh) 一种能源云服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CN103716326A (zh) 一种资源访问方法及用户资源网关
CN112260863B (zh) 组织级别的网络设备连接管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03067230A (zh) 一种通过植入监控代码实现对http服务监控的方法
CN103227799A (zh) 基于多应用系统统一用户管理及单点登陆平台的实现方法
CN101204039A (zh) 设备向服务器注册的系统及方法
CN109361753A (zh) 一种物联网系统架构与加密方法
CN103457802A (zh) 一种信息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3916296A (zh) 一种融合局域网的通信系统
CN111240862A (zh) 一种通用接口平台以及数据转换方法
CN109150800A (zh) 一种登录访问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05490861A (zh) 网管设备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11651747A (zh) 登录票据同步系统及方法、相关设备
CN107872492B (zh) 一种在服务端支持多用户编辑数据对象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00068A (zh) 一种实现单点登录的系统及方法
CN114301988A (zh) 分布式调用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144919B (zh) 一种接口转接方法及装置
CN109040331B (zh) 电子名片的处理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509850A (zh) 一种电网调度信息交互方法、平台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