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08030A - 一种计算机视觉的立体匹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计算机视觉的立体匹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08030A
CN111508030A CN202010280534.XA CN202010280534A CN111508030A CN 111508030 A CN111508030 A CN 111508030A CN 202010280534 A CN202010280534 A CN 202010280534A CN 111508030 A CN111508030 A CN 1115080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ching
image
algorithm
point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8053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宇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028053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080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080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0803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10Segmentation; Edge detection
    • G06T7/13Edge det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3/00Geometric image transformations in the plane of the image
    • G06T3/40Scaling of whole images or parts thereof, e.g. expanding or contracting
    • G06T3/4023Scaling of whole images or parts thereof, e.g. expanding or contracting based on decimating pixels or lines of pixels; based on inserting pixels or lines of pix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06T5/70Denoising; Smooth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40Analysis of textu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80Analysis of captured images to determine intrinsic or extrinsic camera parameters, i.e. camera calibration
    • G06T7/85Stereo camera calibr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7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using pattern recognition or machine learning
    • G06V10/74Image or video pattern matching; Proximity measures in feature spaces
    • G06V10/75Organisation of the matching processes, e.g. simultaneous or sequential comparisons of image or video features; Coarse-fine approaches, e.g. multi-scale approaches; using context analysis; Selection of dictionaries
    • G06V10/751Comparing pixel values or logical combinations thereof, or feature values having positional relevance, e.g. template match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立体匹配算法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计算机视觉的立体匹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区域相关匹配给定在一幅图像上的某一点,选取该像素点邻域内的一个子窗口,在另一幅图像中的一个区域内,根据某种相似性判断依据,寻找与子窗口图像最为相似的子图,而其匹配的子图中对应的像素点就为该像素的匹配点;本发明的算法计算复杂度小,且利用了红外和梯度差综合算法保留边缘信息的特点,降低噪声干扰,提升图像分辨率,用平稳区域的视差值来估计非平稳区域的错误视差值,能有效降低立体匹配的误匹配率,提高视差图精度,尤其在边缘信息丰富的区域匹配性能更佳。

Description

一种计算机视觉的立体匹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体匹配算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视觉的立体匹配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计算机立体视觉的水平与人类的双目视觉水平还相距甚远,对它的研究仍然是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大量的学校、公司以及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仍然在进行着对计算机立体视觉的研究,这是因为计算机立体视觉与人眼立体视觉相比,主要有以下不可替代的优点:1、精度高。人眼的立体感知能力虽然很强,能够很轻松的正确判断出两个物体的深度顺序,但是却无法得到其精确的距离信息。然而,使用计算机立体视觉,通过精确的标定,使用合适的计算方法,在匹配正确的情况下可以得到非常精确的深度和位置等数值信息,这使得机器人的精密控制、三维模型重建等工作可以更好的完成;2、扩展能力强大。由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不像人类的器官那样不可改变,计算机立体视觉可以从各个方面对其进行扩展,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首先,计算机立体视觉并不限于双目视觉,很多系统使用了三相机、多相机甚至相机矩阵采集图像。相机的摆放方式除了类似人眼的水平摆放,还可以采用垂直摆放、环绕摆放以及立体摆放等多种灵活的方式,有一些系统的相机间的关系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动态变化。此外,除了可见光,使用特殊的相机,还可以采集到其它各种类型的输入数据,如红外线、核磁共振等。所以说,计算机立体视觉技术具有强大的扩展能力,能够提供比人眼立体视觉系统更丰富的信息。
现有技术局部匹配算法:局部匹配算法是通过在一个小的邻域窗口内计算像素的匹配代价,经过代价聚合,最小化代价函数后获得视差值。现有技术全局匹配算法:全局匹配算法则通过最小化全局能量函数,同时优化所有像素视差值,一般精度较高。
现有技术局部匹配算法的缺点:该方法计算复杂度低,适用于实时的立体匹配任务,但其视差结果受窗口尺寸大小影响较大,精度较低。现有技术全局匹配算法的缺点:该方法计算复杂度高,适用于精度要求较高的立体匹配任务,图割法,置信传播算法,动态规划等都是常见的高效的全局立体匹配算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计算机视觉的立体匹配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视觉的立体匹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区域相关匹配给定在一幅图像上的某一点,选取该像素点邻域内的一个子窗口,在另一幅图像中的一个区域内,根据某种相似性判断依据,寻找与子窗口图像最为相似的子图,而其匹配的子图中对应的像素点就为该像素的匹配点;
S2:荣誉计算消除通过网络计算输入立体图像对的初始匹配代价,同时利用“胜者为王”策略找出对应的视差值,生成初始视差图;
S3:将生成的初始视差图输入到红外图像匹配算法进行计算,通过采用EDP算法重构非平稳像素点匹配代价,最后通过WTA算法计算得到非平稳像素视差值并填充到孔洞视差图中,得到完整的结果视差图;
S4:红外匹配算法分别连接有基本约束条件、基于视差梯度的可变搜索范围区域相关匹配和基本特征算法进行辅助计算;
S5:基本特征算法将计算结果输入到基本相位匹配算法可匹配出相对应的三维模型;
S6:红外图像匹配算法将计算结果传输到Matlab环境下进行仿真实验研究;
S7:Matlab环境下仿真实验研究结果可以应用到移动机器人平台上进行实验探索;
S8:待移动机器人平台上的实验研究成熟后,可应用到生产线产品检测领域进行使用。
优选的,所述基本约束条件包括相容性约束、唯一性约束、连续性约束和外极线约束。
优选的,所述基本相位匹配算法根据摄像机成像模型,对摄像机进行内外部参数标定,再根据所标定的内外部参数得到立体像对基本矩阵,根据所得到的基本矩阵进行极线校正,通过双线性内插值法进行相位插值,得到经过极线校正后的相位图,通过模板匹配的方法,确定初始匹配点,再通过基于最小二乘的二次曲面拟合的方法在初始匹配点6×6邻域内进行亚像素级定位,进而得到亚像素级的匹配点。
优选的,所述基本特征匹配算法是基于几何特征信息(边缘、线、轮廓、兴趣点、角点和几何基元等),针对几何特征点进行视差估计,先要提取图像的特征点,尽而利用这些特征点的视差值信息来重建三维空间场景;
匹配所需要的主要步骤:原始图像、构件图像尺寸、特征点提取、特征点描述、特征点定位和特征匹配,如果想得到稠密的视差图,需要采用插值的方法。
优选的,所述红外图像匹配算法包括:
(1)分别对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提取出最大稳定极值区域;
(2)分别对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的最大稳定极值区域进行归一合并区域;
(3)建立FBP模型,使用二进制编码描述所述标准圆内的纹理信息;
(4)使用汉明距离匹配各区域的编码。
插值法又称"内插法",是利用函数f(x)在某区间中插入若干点的函数值,作出适当的特定函数,在这些点上取已知值,在区间的其他点上用这特定函数的值作为函数f(x)的近似值,这种方法称为插值法。如果这特定函数是多项式,就称它为插值多项式。
本发明的算法计算复杂度小,且利用了红外和梯度差综合算法保留边缘信息的特点,降低噪声干扰,提升图像分辨率,用平稳区域的视差值来估计非平稳区域的错误视差值,能有效降低立体匹配的误匹配率,提高视差图精度,尤其在边缘信息丰富的区域匹配性能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视觉的立体匹配方法的整体框图;
图2为图1中的基本约束条件扩展框图;
图3为图1中的基本相位匹配算法框图;
图4为图1中的基本特征匹配算法框图;
图5为图1中的红外图像匹配算法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法,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
一种计算机视觉的立体匹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区域相关匹配给定在一幅图像上的某一点,选取该像素点邻域内的一个子窗口,在另一幅图像中的一个区域内,根据某种相似性判断依据,寻找与子窗口图像最为相似的子图,而其匹配的子图中对应的像素点就为该像素的匹配点;
S2:荣誉计算消除通过网络计算输入立体图像对的初始匹配代价,同时利用“胜者为王”策略找出对应的视差值,生成初始视差图;
S3:将生成的初始视差图输入到红外图像匹配算法进行计算,通过采用EDP算法重构非平稳像素点匹配代价,最后通过WTA算法计算得到非平稳像素视差值并填充到孔洞视差图中,得到完整的结果视差图;
S4:红外匹配算法分别连接有基本约束条件、基于视差梯度的可变搜索范围区域相关匹配和基本特征算法进行辅助计算;
S5:基本特征算法将计算结果输入到基本相位匹配算法可匹配出相对应的三维模型;
S6:红外图像匹配算法将计算结果传输到Matlab环境下进行仿真实验研究;
S7:Matlab环境下仿真实验研究结果可以应用到移动机器人平台上进行实验探索;
S8:待移动机器人平台上的实验研究成熟后,可应用到生产线产品检测领域进行使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本约束条件包括相容性约束、唯一性约束、连续性约束和外极线约束。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本相位匹配算法根据摄像机成像模型,对摄像机进行内外部参数标定,再根据所标定的内外部参数得到立体像对基本矩阵,根据所得到的基本矩阵进行极线校正,通过双线性内插值法进行相位插值,得到经过极线校正后的相位图,通过模板匹配的方法,确定初始匹配点,再通过基于最小二乘的二次曲面拟合的方法在初始匹配点6×6邻域内进行亚像素级定位,进而得到亚像素级的匹配点。
计算两个像素之间的代价距离:在两个像素之间所有可能的路径上,累计经过每个像素的代价和作为这条路径的代价,取所有路径代价中的最小值作为两个像素之间的代价距离。而经过每个像素点的代价与轮廓边界信息相对应。在边缘轮廓之内像素点之间代价距离小,而与边缘轮廓之外的其他像素点之间的代价距离大,代价距离计算如式所示:
Figure RE-GDA0002500072330000071
其中Pp,q表示像素p,q之间所有可能的路径,C(ps)表示经过像素点p的代价,C与深度边界相对应。根据距离DG的计算方法,一个像素距离同一深度层上的所有像素点的距离都很近,而距离其他深度层上的距离很远。
按照式上述所示方法计算代价距离,对于空洞中的边缘像素点,找到多个与它代价距离最近且已知视差的像素点。累计它们的视差与权值的乘积的和,并取平均值得到最后的视差。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本特征匹配算法是基于几何特征信息(边缘、线、轮廓、兴趣点、角点和几何基元等),针对几何特征点进行视差估计,先要提取图像的特征点,尽而利用这些特征点的视差值信息来重建三维空间场景;
匹配所需要的主要步骤:原始图像、构件图像尺寸、特征点提取、特征点描述、特征点定位和特征匹配,如果想得到稠密的视差图,需要采用插值的方法。
插值法又称"内插法",是利用函数f(x)在某区间中插入若干点的函数值,作出适当的特定函数,在这些点上取已知值,在区间的其他点上用这特定函数的值作为函数f(x)的近似值,这种方法称为插值法。
插值法定义2:a=x0<x1<…<xn=b:取[a,b]上n+1个节点并给定在这些节点上的函数值f(xR)=yR R=0,1,…,n
如果函数Φ(x)满足条件
i)Φ(x)在[a,b]上连续
ii)Φ(xr)=yR,R=0,1,…,n
iii)Φ(x)zai每个小区间[xR,xR+1]是m次多项式,
R=0,1,…,n-1则称Φ(x)为f(x)在[a,b]上的分段m次插值多项式。
本实施例中,所述红外图像匹配算法包括:
(1)分别对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提取出最大稳定极值区域;
(2)分别对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的最大稳定极值区域进行归一合并区域;
(3)建立FBP模型,使用二进制编码描述所述标准圆内的纹理信息;
(4)使用汉明距离匹配各区域的编码。
本发明的算法计算复杂度小,且利用了红外和梯度差综合算法保留边缘信息的特点,降低噪声干扰,提升图像分辨率,用平稳区域的视差值来估计非平稳区域的错误视差值,能有效降低立体匹配的误匹配率,提高视差图精度,尤其在边缘信息丰富的区域匹配性能更佳。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计算机视觉的立体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区域相关匹配给定在一幅图像上的某一点,选取该像素点邻域内的一个子窗口,在另一幅图像中的一个区域内,根据某种相似性判断依据,寻找与子窗口图像最为相似的子图,而其匹配的子图中对应的像素点就为该像素的匹配点;
S2:荣誉计算消除通过网络计算输入立体图像对的初始匹配代价,同时利用“胜者为王”策略找出对应的视差值,生成初始视差图;
S3:将生成的初始视差图输入到红外图像匹配算法进行计算,通过采用EDP算法重构非平稳像素点匹配代价,最后通过WTA算法计算得到非平稳像素视差值并填充到孔洞视差图中,得到完整的结果视差图;
S4:红外匹配算法分别连接有基本约束条件、基于视差梯度的可变搜索范围区域相关匹配和基本特征算法进行辅助计算;
S5:基本特征算法将计算结果输入到基本相位匹配算法可匹配出相对应的三维模型;
S6:红外图像匹配算法将计算结果传输到Matlab环境下进行仿真实验研究;
S7:Matlab环境下仿真实验研究结果可以应用到移动机器人平台上进行实验探索;
S8:待移动机器人平台上的实验研究成熟后,可应用到生产线产品检测领域进行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视觉的立体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约束条件包括相容性约束、唯一性约束、连续性约束和外极线约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视觉的立体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相位匹配算法根据摄像机成像模型,对摄像机进行内外部参数标定,再根据所标定的内外部参数得到立体像对基本矩阵,根据所得到的基本矩阵进行极线校正,通过双线性内插值法进行相位插值,得到经过极线校正后的相位图,通过模板匹配的方法,确定初始匹配点,再通过基于最小二乘的二次曲面拟合的方法在初始匹配点6×6邻域内进行亚像素级定位,进而得到亚像素级的匹配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视觉的立体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特征匹配算法是基于几何特征信息(边缘、线、轮廓、兴趣点、角点和几何基元等),针对几何特征点进行视差估计,先要提取图像的特征点,尽而利用这些特征点的视差值信息来重建三维空间场景;
匹配所需要的主要步骤:原始图像、构件图像尺寸、特征点提取、特征点描述、特征点定位和特征匹配,如果想得到稠密的视差图,需要采用插值的方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视觉的立体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图像匹配算法包括:
(1)分别对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提取出最大稳定极值区域;
(2)分别对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的最大稳定极值区域进行归一合并区域;
(3)建立FBP模型,使用二进制编码描述所述标准圆内的纹理信息;
(4)使用汉明距离匹配各区域的编码。
CN202010280534.XA 2020-04-10 2020-04-10 一种计算机视觉的立体匹配方法 Withdrawn CN1115080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0534.XA CN111508030A (zh) 2020-04-10 2020-04-10 一种计算机视觉的立体匹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0534.XA CN111508030A (zh) 2020-04-10 2020-04-10 一种计算机视觉的立体匹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08030A true CN111508030A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64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80534.XA Withdrawn CN111508030A (zh) 2020-04-10 2020-04-10 一种计算机视觉的立体匹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08030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61878A (zh) * 2021-02-05 2021-05-2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基于结构偏移特征的异常匹配识别方法
CN112991369A (zh) * 2021-03-25 2021-06-18 湖北工业大学 基于双目视觉的行驶车辆外廓尺寸检测方法
CN113074661A (zh) * 2021-03-26 2021-07-06 华中科技大学 基于极线采样的投影仪对应点高精度匹配方法及其应用
CN114120260A (zh) * 2020-09-01 2022-03-01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可行驶区域识别方法及其系统、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CN117056377A (zh) * 2023-10-09 2023-11-14 长沙军顺航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图论的红外图像处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7975067A (zh) * 2024-03-29 2024-05-03 长春师范大学 基于图像空间信息的高精度图像立体匹配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0260A (zh) * 2020-09-01 2022-03-01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可行驶区域识别方法及其系统、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CN114120260B (zh) * 2020-09-01 2024-08-20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可行驶区域识别方法及其系统、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CN112861878A (zh) * 2021-02-05 2021-05-2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基于结构偏移特征的异常匹配识别方法
CN112861878B (zh) * 2021-02-05 2022-05-2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基于结构偏移特征的异常匹配识别方法
CN112991369A (zh) * 2021-03-25 2021-06-18 湖北工业大学 基于双目视觉的行驶车辆外廓尺寸检测方法
CN112991369B (zh) * 2021-03-25 2023-11-17 湖北工业大学 基于双目视觉的行驶车辆外廓尺寸检测方法
CN113074661A (zh) * 2021-03-26 2021-07-06 华中科技大学 基于极线采样的投影仪对应点高精度匹配方法及其应用
CN113074661B (zh) * 2021-03-26 2022-02-18 华中科技大学 基于极线采样的投影仪对应点高精度匹配方法及其应用
CN117056377A (zh) * 2023-10-09 2023-11-14 长沙军顺航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图论的红外图像处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7056377B (zh) * 2023-10-09 2023-12-26 长沙军顺航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图论的红外图像处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7975067A (zh) * 2024-03-29 2024-05-03 长春师范大学 基于图像空间信息的高精度图像立体匹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08030A (zh) 一种计算机视觉的立体匹配方法
CN106780590B (zh) 一种深度图的获取方法及系统
Daniilidis et al. Understanding noise sensitivity in structure from motion
CN113160375B (zh) 一种基于多任务学习算法的三维重建及相机位姿估计方法
WO2024045632A1 (zh) 基于双目视觉和imu的水下场景三维重建方法及设备
Devernay et al. Computing differential properties of 3-D shapes from stereoscopic images without 3-D models
Johnson et al. Registr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textured 3D data
CN110363858A (zh) 一种三维人脸重建方法及系统
CN103123727A (zh) 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方法和设备
CN111833393A (zh) 一种基于边缘信息的双目立体匹配方法
CN109255811A (zh) 一种基于可信度图视差优化的立体匹配方法
CN111862299A (zh) 人体三维模型构建方法、装置、机器人和存储介质
CN108280858B (zh) 多视图重建中的一种线性全局相机运动参数估计方法
CN106815594A (zh) 立体匹配方法及装置
CN111985551B (zh) 一种基于多重注意力网络的立体匹配算法
CN102184540A (zh) 基于尺度空间的亚像素级立体匹配方法
CN113313740B (zh) 一种基于平面连续性的视差图和表面法向量联合学习方法
CN111429571A (zh) 一种基于时空图像信息联合相关的快速立体匹配方法
CN115330935A (zh)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重建方法及系统
CN117115336A (zh) 一种基于遥感立体影像的点云重建方法
Hung et al. Multipass hierarchical stereo matching for generation of digital terrain models from aerial images
CN111197976A (zh) 一种顾及弱纹理区域多阶段匹配传播的三维重建方法
Cheng et al.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3D face model reconstruction from video
CN112329723A (zh) 一种基于双目相机的多人人体3d骨骼关键点定位方法
CN114255279A (zh) 一种基于高精度定位和深度学习的双目视觉三维重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