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06649A - 交易数据容灾切换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交易数据容灾切换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06649A
CN111506649A CN202010277843.1A CN202010277843A CN111506649A CN 111506649 A CN111506649 A CN 111506649A CN 202010277843 A CN202010277843 A CN 202010277843A CN 111506649 A CN111506649 A CN 1115066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action
user
disaster recovery
server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7784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安乐
张阳
庄海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Ban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Ban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Bank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Ban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7784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06649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066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066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15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at system level
    • G06F11/1435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at system level using file system or storage system meta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4Trading; Exchange, e.g. stocks, commodities, derivatives or currency exchan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交易数据容灾切换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存储介质,涉及金融科技技术领域,该适用于与第二交易系统构成容灾备份关系的第一交易系统中的容灾服务器,包括:接收第一交易系统中的第一交易服务器发送的用户查验请求;用户查验请求是第一交易服务器根据待处理的用户交易请求确定的;用户查验请求中携带用户交易请求中的用户标识;根据用户标识在第一交易系统中的第一主数据库中的第一交易记录与用户标识在第一交易系统中的容灾数据库中的第二交易记录,确定用户查验请求的用户查验结果;将用户查验结果反馈给第一交易服务器;用户查验结果用于指示第一交易服务器是否处理用户交易请求。该方式避免了重复交易造成的经济损失。

Description

交易数据容灾切换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金融科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易数据容灾切换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通常在A地在进行金融交易时,需要对交易数据进行异地同步,以确保在A地发生数据容灾的情况下,可调用B地备份数据库中的数据,以保证金融交易的顺利执行。
如图1所示,为相关技术提供的数据比方案,该图中,A地的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IDC)中金融交易系统可从A地的主数据库中读写数据用于金融交易,同时数据在写入主数据库时,数据也会同步到各备份数据库(图1中仅以备份数据库1和备份数据库2来进行示意描述);A地备份数据库中的数据会异步复制到B地的主数据库,与此同时,B地主数据库中的数据也会同步到B地的备份数据库中。
但是,碍于A地和B地间的距离较远、网络带宽小延时较长以及A地的备份数据库负载较大的影响,使得数据的同步出现延迟,倘若A地的IDC发生故障,在数据尚未完全同步到B地直接将用户流量切换到B地处理交易数据,本来在A地已经交易过的数据可能被再次处理,易造成经济损失,如:用户在A地进行转账交易,此时A地的IDC发生故障,但是B地的IDC的数据库并未同步到用户已经转账成功的数据,再次执行转账交易的操作,显然会造成经济损失。
为了避免在用户流量切换到B地出现重复交易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交易数据容灾切换方法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交易数据容灾切换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存储介质,用以避免容灾时,将用户流量切换到容灾地出现重复交易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交易数据容灾切换方法,所述方法适用于与第二交易系统构成容灾备份关系的第一交易系统中的容灾服务器,包括:接收所述第一交易系统中的第一交易服务器发送的用户查验请求;所述用户查验请求是所述第一交易服务器根据待处理的用户交易请求确定的;所述用户查验请求中携带所述用户交易请求中的用户标识;根据所述用户标识在所述第一交易系统中的第一主数据库中的第一交易记录与所述用户标识在所述第一交易系统中的容灾数据库中的第二交易记录,确定所述用户查验请求的用户查验结果;所述第二交易系统的第二主数据库中的交易记录异步备份于所述第一主数据库;所述第二主数据库中的交易记录与所述容灾数据库中的交易记录是一致的;将所述用户查验结果反馈给所述第一交易服务器;所述用户查验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交易服务器是否处理所述用户交易请求。
通过该方式,在通过第一交易服务器对交易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时,容灾服务器对的容灾数据库以及第一主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查验,根据用户查验结果确定是否执行交易请求,通过该方式避免了重复交易的发生,同时确保了用户的经济利益。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容灾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标识在所述第一交易系统中的第一主数据库中的第一交易记录与所述用户标识在所述第一交易系统中的容灾数据库中的第二交易记录,确定所述用户查验请求的用户查验结果,包括:
确定灰名单记录中是否包含所述用户标识;所述灰名单记录是根据所述第一交易记录与所述第二交易记录不一致时得到的;在所述灰名单记录中包含所述用户标识时,确定所述用户查验结果为查验不通过,所述查验不通过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交易服务器处理所述用户交易请求;在所述灰名单记录中不包含所述用户标识时,确定所述用户查验结果为查验通过,所述查验通过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交易服务器不处理所述用户交易请求。
该方案中,基于用户标识是否存在灰名单记录中,来确定是否执行用户的交易请求,通过该方式可以准确确定何时才处理用户交易请求。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用户查验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交易服务器不处理所述用户交易请求;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容灾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交易记录更新所述第一交易记录,从而使得所述用户标识在所述容灾数据库中的交易记录与所述用户标识在所述第一主数据库中的交易记录一致。
该方案中,当用户查验结果指示不处理用户交易请求时,则将通过第二交易记录来更新第一交易记录,以便能够执行用户交易请求。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从所述灰名单记录中删除所述用户标识。
当确定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二交易记录已经更新了第一交易记录,则可将用户标识删除,以便节约存储资源。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交易数据容灾切换方法,所述方法适用于与第二交易系统构成容灾备份关系的第一交易系统中的第一交易服务器,包括:在接收到待处理的用户交易请求后,发送用户查验请求至容灾服务器;所述用户查验请求中携带所述用户交易请求中的用户标识;接收所述容灾服务器反馈的所述用户查验请求的用户查验结果,并根据所述用户查验结果确定是否处理所述用户交易请求;其中,所述用户查验结果是所述第一交易系统中的容灾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标识在所述第一交易系统中的第一主数据库中的第一交易记录与所述用户标识在所述第一交易系统中的容灾数据库中的第二交易记录确定的;所述第二交易系统的第二主数据库中的交易记录异步备份于所述第一主数据库;所述第二主数据库中的交易记录与所述容灾数据库中的交易记录是一致的。
通过该方式,在通过第一交易服务器对交易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时,容灾服务器对的容灾数据库以及第一主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查验,根据用户查验结果确定是否执行交易请求,通过该方式避免了重复交易的发生,同时确保了用户的经济利益。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消息集群获取所述待处理的用户交易请求;其中,所述待处理的用户交易请求是所述第一交易系统的数据分发中心通过第一交易系统的消息集群发送的。
该方案通过消息集群处理待处理的用户交易请求,可以使得用户交易请求依序消费,避免出现用户交易请求过多时,用户交易请求处理混乱的情况,该方式可以提高用户交易请求的处理效率。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用户查验结果确定是否处理所述用户交易请求,包括:
若所述用户查验结果为查验通过,所述第一交易服务器对所述用户交易请求进行处理;若所述用户查验结果为查验不通过,所述第一交易服务器对所述用户交易请求停止处理。
该方式中根据用户查验结果确定是否执行用户交易请求,可以避免重复交易的发生。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交易数据容灾切换装置,所述装置适用于与第二交易系统构成容灾备份关系的第一交易系统中的容灾服务器,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交易系统中的第一交易服务器发送的用户查验请求;所述用户查验请求是所述第一交易服务器根据待处理的用户交易请求确定的;所述用户查验请求中携带所述用户交易请求中的用户标识;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标识在所述第一交易系统中的第一主数据库中的第一交易记录与所述用户标识在所述第一交易系统中的容灾数据库中的第二交易记录,确定所述用户查验请求的用户查验结果;所述第二交易系统的第二主数据库中的交易记录异步备份于所述第一主数据库;所述第二主数据库中的交易记录与所述容灾数据库中的交易记录是一致的;
反馈模块,用于将所述用户查验结果反馈给所述第一交易服务器;所述用户查验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交易服务器是否处理所述用户交易请求。
通过该方式,在通过第一交易服务器对交易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时,容灾服务器对的容灾数据库以及第一主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查验,根据用户查验结果确定是否执行交易请求,通过该方式避免了重复交易的发生,同时确保了用户的经济利益。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灰名单记录中是否包含所述用户标识;所述灰名单记录是根据所述第一交易记录与所述第二交易记录不一致时得到的;
在所述灰名单记录中包含所述用户标识时,确定所述用户查验结果为查验不通过,所述查验不通过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交易服务器不处理所述用户交易请求;
在所述灰名单记录中不包含所述用户标识时,确定所述用户查验结果为查验通过,所述查验通过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交易服务器处理所述用户交易请求。
该方案中,基于用户标识是否存在灰名单记录中,来确定是否执行用户的交易请求,通过该方式可以准确确定何时才处理用户交易请求。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用户查验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交易服务器不处理所述用户交易请求;所述装置还包括:
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交易记录更新所述第一交易记录,从而使得所述用户标识在所述容灾数据库中的交易记录与所述用户标识在所述第一主数据库中的交易记录一致。
该方案中,当用户查验结果指示不处理用户交易请求时,则将通过第二交易记录来更新第一交易记录,以便能够执行用户交易请求。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删除模块,用于从所述灰名单记录中删除所述用户标识。
当确定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二交易记录已经更新了第一交易记录,则可将用户标识删除,以便节约存储资源。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一种交易数据容灾切换装置,所述装置适用于与第二交易系统构成容灾备份关系的第一交易系统中的第一交易服务器,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待处理的用户交易请求后,发送用户查验请求至容灾服务器;所述用户查验请求中携带所述用户交易请求中的用户标识;
确定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容灾服务器反馈的所述用户查验请求的用户查验结果,并根据所述用户查验结果确定是否处理所述用户交易请求;其中,所述用户查验结果是所述第一交易系统中的容灾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标识在所述第一交易系统中的第一主数据库中的第一交易记录与所述用户标识在所述第一交易系统中的容灾数据库中的第二交易记录确定的;所述第二交易系统的第二主数据库中的交易记录异步备份于所述第一主数据库;所述第二主数据库中的交易记录与所述容灾数据库中的交易记录是一致的。
通过该方式,在通过第一交易服务器对交易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时,容灾服务器对的容灾数据库以及第一主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查验,根据用户查验结果确定是否执行交易请求,通过该方式避免了重复交易的发生,同时确保了用户的经济利益。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从消息集群获取所述待处理的用户交易请求;其中,所述待处理的用户交易请求是所述第一交易系统的数据分发中心通过第一交易系统的消息集群发送的。
该方案通过消息集群处理待处理的用户交易请求,可以使得用户交易请求依序消费,避免出现用户交易请求过多时,备份用户交易请求混乱的情况,该方式可以提高用户交易请求的处理效率。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用户查验结果为查验通过,所述第一交易服务器对所述用户交易请求进行处理;
若所述用户查验结果为查验不通过,所述第一交易服务器对所述用户交易请求停止处理。
该方式中根据用户查验结果确定是否执行用户交易请求,可以避免重复交易的发生。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设备,包括:
存储器以及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按照获得的程序指令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交易数据容灾切换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任一交易数据容灾切换方法。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介绍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相关技术中交易数据容灾切换的场景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易数据备份的场景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易数据容灾切换的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易数据备份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易数据备份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易数据备份的场景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易数据容灾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易数据容灾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易数据容灾切换的场景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易数据容灾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易数据容灾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所述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如背景技术所述,相关技术中对A地的数据进行备份,需要通过A地的备份数据库将数据异步到B地的主数据库中,一旦A地发生了容灾(也即台风、地震、泥石流、强暴雨等自然灾害使得A地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易服务),需要调用B地的主数据库来处理数据来处理A地的交易,但是一旦B地的主数据库的数据并未完全备份A地的交易数据,直接处理A地的交易,可能会造成经济损失。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交易数据容灾切换方法。
下面具体介绍交易数据备份过程。本申请下述实施例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单数表达形式“一个”、“一种”、“所述”、“上述”、“该”和“这一”旨在也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这种表达形式,除非其上下文中明确地有相反指示。以及,除非有相反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是用于对多个对象进行区分,不用于限定多个对象的顺序、时序、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例如,第一车辆和第二车辆,只是为了区分不同的车辆,而并不是表示这两种车辆的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等的不同。
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为了更好说明本申请的方案,现对本申请所用到的名词进行解释,如下:
第二交易系统,为某地容灾前处理交易数据的操作系统,该系统可以用于处理用户转账、用户存款等金融交易服务。
第一交易系统,为与第二交易系统构成容灾备份关系的交易系统,且与第二交易系统不在同一地理位置,与第二交易系统的作用一样,同样可以处理各种金融交易服务。
容灾服务器,为位于第一交易系统所在地的服务器,用于实时同步第二交易系统当前处理的交易数据,是与第二交易系统构成容灾备份关系的第一交易系统中的容灾服务器。
第一交易服务器,为第一交易系统所在地的服务器,当第二交易系统所在地发生容灾的时候,才启动第一交易服务器处理第二交易系统所在地的交易数据;当第二交易系统所在地未发生容灾的时候,不启动第一交易服务器处理第二交易系统所在地的交易数据。
第二交易服务器,为第二交易系统所在地的服务器,用于处理第二交易系统所在地的用户的交易数据。
图2A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易数据备份的应用场景示意图,该场景应用于某地发生容灾,该应用场景中包括第一交易系统1、第二交易系统2、第一交易服务器11、第一主数据库12、容灾服务器13、容灾数据库14、第二交易服务器21、第二主数据库22、第二备份数据库23,第二交易系统2还包括其他备份数据库,该图中仅仅示意,不用序号标识,第一交易系统1也包括备份数据库,该图中仅仅示意,不用序号标识,当第二交易系统2所在地发生故障时,才启动第一交易系统1的第一交易服务器11进行交易服务。
在实际应用时,应用本申请的交易数据容灾切换方案之前,对第二交易系统2的第二交易服务器21当前待处理的交易数据,已经进行多个备份,本申请仅示意一个备份,如:第二交易系统2所在地为甲地,可对甲地当前待处理的交易数据在乙地、丙地、丁地等多地进行备份,具体设置多少个备份,以及具体在哪个地理位置进行备份本申请均不限定,凡是应用了本申请的交易数据备份方法均适用。
交易数据的备份,可参照如下描述:
第一交易服务器11、第一主数据库12、容灾服务器13以及容灾数据库14与第一交易系统1对应,第二交易服务器21、第二主数据库22以及第二备份数据库23与第二交易系统2对应。用户通过第二交易服务器21进行金融交易,第二交易服务器21对当前处理的交易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存储在第二交易系统2的第二主数据库22中,如:用户乙2020年3月20日13:00向用户丙转账200万元,经过第二交易服务器21的数据处理可知用户乙的账户余额为50万元,则将用户乙2020年3月20日13:00向用户丙转账200万元,账户余额50万元存储在第二主数据库22中。此外,第二主数据库22中的交易数据通过第二交易系统2的第二备份数据库23异步到第一主数据库12中。
与此同时,第二交易服务器21也将当前处理的交易数据发送给容灾服务器13,并将当前处理的交易数据存储在容灾数据库14中,如:将用户乙2020年3月20日13:00向用户丙转账200万元的交易记录存储在容灾服务器20中。
倘若,当前待处理的交易数据未能存储到第二主数据库22和/或容灾数据库14中,则发送交易失败的消息以使第二交易服务器21将前待处理的交易数据回滚,容灾数据库数据存满、容灾数据库故障、第二数据库数据存满以及第二数据库故障等任何使得当前待处理的交易数据未能存储到容灾数据库和/或第二主数据库,均适用于本申请,假如第二主数据库22已经存储满了,当前处理的交易数据不能继续存储在第二主数据库22中,则回滚第二交易服务器21待处理的交易数据,直到第二主数据库22满足存储需求才继续存储数据;容灾数据库14已经存储满了,当前处理的交易数据不能继续存储在容灾数据库14中,则第二交易服务器21回滚待处理的交易数据,直到容灾数据库14满足存储需求才继续存储数据。
之后参照图2B,第一交易服务器11接收待处理用户的交易请求,发送用户查验请求到容灾服务器13,容灾服务器13根据用户标识在第一交易系统1中的第一主数据库12中的第一交易记录与用户标识在第一交易系统1中的容灾数据库14中的第二交易记录,确定用户查验请求的用户查验结果;容灾服务器13根据将用户查验结果反馈给第一交易服务器11,第一交易服务器11根据用户查验结果确定是否处理用户交易请求。
在具体执行时,容灾数据库14中的交易数据对应存储在交易数据表中,通过容灾服务器13比对同一用户标识在容灾数据库14中的交易数据与第一主数据12中的交易数据;若不一致,则将该用户标识放置在容灾数据库14的灰名单记录中,拒绝执行该用户标识对应的交易请求。若一致,则执行该用户标识对应的交易请求。
另外,若拒绝执行用户标识对应的请求,则将根据容灾数据库14中记录的该用户标识对应的交易数据更新第一主数据12中该用户标识对应的交易数据,并将该用户标识从灰名单记录中删除。
通过该方式,在通过第一交易服务器对交易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时,容灾服务器对的容灾数据库以及第一主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查验,根据用户查验结果确定是否执行交易请求,通过该方式避免了重复交易的发生,同时确保了用户的经济利益。
接下来站在容灾服务器的角度来先介绍交易数据备份方法,可参照图3所示的流程图,容灾服务器可先执行步骤301,在确定第二交易系统满足容灾条件时,获取第二交易系统的第二交易服务器当前待处理的交易数据;其中,第二交易服务器用于对待处理的交易数据进行处理并存储至第二交易系统的第二主数据库;第二主数据库内的交易数据异步备份于第一交易系统的第一主数据库。
步骤302,将待处理的交易数据存储至第一交易系统的容灾数据库;其中,容灾数据库用于更新第一主数据库。
在一个实施例中,容灾服务器将容灾数据库中的交易数据与第一主数据库中的交易数据进行比对;之后若确定容灾数据库中的交易数据与第一主数据库中的交易数据不一致,则基于容灾数据库中的交易数据更新第一主数据库中的交易数据。
如:容灾服务器根据客户号(5008)查询出第一主数据库中该客户的主交易流水号,放入主交易流水集合1中;同时查询出容灾数据库中表该客户的主交易流水的交易数据,放入主交易流水集合2中;再根据主交易流水号对比主交易流水集合1和主交易流水集合2中的数据,如果对比结果不一致,容灾服务器将把客户(5008)写入到容灾数据库的灰名单表中,并基于容灾数据库中的交易数据更新第一主数库中的交易数据;如果对比结果一致,则容灾服务器不更新容灾数据库灰名单表中的数据。容灾服务器比对容灾数据库和第一主数据库中的交易数据,以防在遇到重大自然灾害或紧急事件第二交易系统需切换到第一交易系统做交易处理时,防止因系统切换,第一主数据库的数据异步复制延迟,从而导致发生交易重复的问题。
步骤303,在待处理的交易数据未成功存储至容灾数据库后,向第二交易服务器发送交易失败消息,交易失败消息用于指示第二交易服务器回滚待处理的交易数据。
相应地,第二交易服务器可参照图4的流程示意图,执行步骤401,在满足容灾条件时,将第二交易系统的第二交易服务器当前待处理的交易数据发送至第一交易系统的容灾服务器;其中,第一交易系统与第二交易系统构成容灾备份关系。
步骤402,对待处理的交易数据进行处理并存储至第二交易系统的第二主数据库;第二主数据库内的交易数据异步备份于第一交易系统的第一主数据库。
步骤403,在接收到容灾服务器发送的交易失败消息后,回滚待处理的交易数据;其中,交易失败消息为容灾服务器在待处理的交易数据未成功存储至容灾数据库后,向第二交易服务器发送的;容灾数据库用于更新第一主数据库。
通过容灾服务器获取第二交易服务器的待处理的交易数据,并在容灾服务器未成功将待处理的交易数据落在容灾数据库时,指示第二交易服务器回滚待处理的交易数据,实现了交易数据的零时延同步,通过该方式备份的交易数据并不受距离、带宽延迟以及生产环境备份数据库的负载容量的影响,使得交易数据的同步更加准确。
若当前待处理的交易数据较多时,可通过第二交易系统的数据分发中心通过消息集群来发送交易数据,以避免大量交易数据同时输送给第二主数据库和容灾数据库,造成备份混乱的情况。
具体执行时,容灾服务器可通过第一消息集群获取第二交易系统当前待处理的交易数据;第二交易系统可通过第二消息集群获取二交易系统当前待处理的交易数据;第一消息集群以及第二消息集群中的信息均是通过第二交易系统的数据分发中心发送的。
如:用户向第二交易系统所在地请求金融交易服务,第二交易系统的数据分发中心,接收到用户的交易请求后,将消息双发至第一消息集群以及第二消息集群,其中,第一消息集群以及第二消息集群可以为RocketMQ消息集群。如:发送到第一消息集群以及第二消息集群的报文信息可包括:服务身份标识(Identity document,ID)(120001),场景ID(02),客户账号(K10000000000203),对方账号(10800101204002010000013),全局唯一的交易流水号(1702201K102067000000000000021448),发起渠道编码(WB),交易金额(50000)等关键交易信息;第二交易服务器可根据在第二消息集群中注册的主题(topic)(服务ID+场景ID)消费第二集群中的消息,将数据处理后写入到第二主数据库;假定,用户执行的转账交易,则将转账时间转账账户以及转账金额的关键信息写入第二主数据库后,还通过第二交易服务器计算转账后用户的账户余额,将账户余额一并写入到第二主数据库中。与此同时容灾服务器根据在第一消息集群中注册的topic(服务ID+场景ID)消费第一消息集群中的消息,处理并记录客户关键交易信息(如客户账号、全局唯一的交易流水号、发起渠道编码、交易金额等)到容灾数据库,完成关键交易的数据备份;假定,用户执行的转账交易,则将转账时间转账账户以及转账金额的关键信息写入容灾数据库即可。
基于消息集群消费当前待处理的交易数据的应用场景图,可参照图5,图5示出了,该场景应用于某地提前预警到可能将要发生容灾,需要对交易数据进行备份,该应用场景中包括第一交易系统1、第二交易系统2、第一交易服务器11、第一主数据库12、容灾服务器13、容灾数据库14、第一消息集群15第二交易服务器21、第二主数据库22、第二备份数据库23、第二数据分发中心24以及第二消息集群25,其中,第一交易服务器11、第一主数据库12、容灾服务器13、容灾数据库14以及第一消息集群15与第一交易系统1对应,第二交易服务器21、第二主数据库22、第二备份数据库23、第二数据分发中心24以及第二消息集群25与第二交易系统2对应。交易数据的备份方式与图2A所示的应用场景相一致,在此不在赘述,仅仅说明,第二数据分发中心24将当前处理的待交易数据通过消息集群分发的情况,如下:
第二数据分发中心24接收到用户交易请求后向第一消息集群15以及第二消息集群25发送用户交易请求的报文信息,如:服务ID,场景ID,客户账号,对方账,全局唯一的交易流水号,发起渠道编码,交易金额等关键交易信息,基于此,第二交易服务器21通过topic消费第二消息集群25中的消息,并对消息处理后存储至第二主数据库22中。容灾服务器13通过topic消费第一消息集群中的消息,并将消息存储在容灾数据库14中。
在交易数据已经备份完成的情况下,接下来站在容灾服务器的角度来介绍交易数据容灾切换方法,可参照图6所示的流程图,容灾服务器可先执行步骤601,接收第一交易系统中的第一交易服务器发送的用户查验请求;用户查验请求是第一交易服务器根据待处理的用户交易请求确定的;用户查验请求中携带用户交易请求中的用户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会向第一交易服务器发送交易请求,第一交易服务器会将这些交易请求进行数据处理生成用户查验请求,并将这些携带了用户标识的用户查验请求发送给容灾服务器进行查验,如:用户甲向第一交易服务器发送了向用户乙转账100万元的交易请求,第一交易服务器则根据该请求生成用户查验请求并发送给容灾服务器,可发送查验用户甲是否执行过转账操作,亦或者用户甲的账户余额是否支持转账操作等,凡是可以用于标识查验用户交易请求的方式均可作为用户查验请求。
此外,用户查验请求中还携带用户交易请求中的用户标识,如上述用户甲要执行转账的操作,那么用户标识可以为用于表征用户甲身份的标识,可通过数字、字母以及其他形式来标识,在此不具体限定。
步骤602,根据用户标识在第一交易系统中的第一主数据库中的第一交易记录与用户标识在第一交易系统中的容灾数据库中的第二交易记录,确定用户查验请求的用户查验结果;第二交易系统的第二主数据库中的交易记录异步备份于第一主数据库;第二主数据库中的交易记录与容灾数据库中的交易记录是一致的。
需要说明的是,容灾服务器可根据用户需求不定期如:晚上12:00-凌晨6:00用户交易请求很少的时间段,亦或者某些指定时间段,核验同一用户标识在第一主数据库以及容灾数据库中的数据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放在灰名单记录中,以便确定是否执行该用户标识对应的交易请求。
亦或者,用户发送了交易请求后,容灾服务器再查验第一主数据库以及容灾数据库中的数据是否一致,若发现不一致,则将交易记录放在灰名单记录中,并反馈暂停该用户的交易请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一交易记录与第二交易记录不一致时,则将用户标识对应的交易记录,记录在灰名单记录中。为了更好地确定用户查验结果,容灾服务器可先确定灰名单记录中是否包含用户标识;在灰名单记录中包含用户标识时,确定用户查验结果为查验不通过,其中,查验不通过用于指示第一交易服务器不处理用户交易请求;在灰名单记录中不包含用户标识时,确定用户查验结果为查验通过,其中,查验通过用于指示第一交易服务器处理用户交易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将第一主数据库中的第一交易记录与容灾数据库第二交易记录中的数据进行比对,将同一用户标识下不一致的交易记录添加到容灾数据库的灰名单记录中。如:容灾服务器根据客户号(50080)(也即用户标识)查询出第一主数据库中该客户的主交易流水号,放入主交易流水集合1中;同时根据客户号(50080)查询出容灾数据库中该客户的主交易流水号,放入主交易流水集合2中。之后根据主交易流水号对比主交易流水集合1和主交易流水集合2中的数据;如果对比结果不一致,可知第一主数据中的数据异步复制延迟,导致(50080)客户的交易数据在系统切换后交易数据还未复制完成,则容灾服务器把客户号(50080)写入到容灾数据库的灰名单记录中,由于灰名单记录中包括客户号,则确定用户查验结果不通过,拒绝处理用户交易请求;若比对结果一致,则无需将客户号(50080)写入到容灾数据库的灰名单记录中,并确定用户查验结果通过,可处理用户交易请求。
步骤603,将用户查验结果反馈给第一交易服务器;用户查验结果用于指示第一交易服务器是否处理用户交易请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用户查验结果用于指示第一交易服务器不处理用户交易请求,可根据第二交易记录更新第一交易记录,从而使得用户标识在容灾数据库中的交易记录与用户标识在第一主数据库中的交易记录一致。更新后,可从灰名单记录中删除用户标识。通过该方式可确保用户交易请求的顺利进行,同时在灰名单记录中删除用户标识可以释放不必要的存储资源,节约存储空间。
相应的,第一交易服务器,可参照图7所示的方法,执行步骤701,在接收到待处理的用户交易请求后,发送用户查验请求至容灾服务器;用户查验请求中携带用户交易请求中的用户标识。
步骤702,接收容灾服务器反馈的用户查验请求的用户查验结果,并根据用户查验结果确定是否处理用户交易请求;其中,用户查验结果是第一交易系统中的容灾服务器根据用户标识在第一交易系统中的第一主数据库中的第一交易记录与用户标识在第一交易系统中的容灾数据库中的第二交易记录确定的;第二交易系统的第二主数据库中的交易记录异步备份于第一主数据库;第二主数据库中的交易记录与容灾数据库中的交易记录是一致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用户查验结果为查验通过,第一交易服务器对用户交易请求进行处理;若用户查验结果为查验不通过,第一交易服务器对用户交易请求停止处理。
该方式中根据用户查验结果确定是否执行用户交易请求,可以避免重复交易的发生。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用过户交易请求过多,造成第一交易服务器处理大量的用户交易请求,使得处理混乱,故而从消息几区获取待处理的用户交易请求,以确保用户交易请求被依序处理。其中,待处理的用户交易请求是第一交易系统的数据分发中心通过第一交易系统的消息集群发送的。
在具体执行可参照如下示例:第二交易系统所在地发生同在,其所在地的用户要想进行金融交易,回切换至第一交易系统所在的第一交易服务器来处理交易请求,用户发送交易请求,第一交易系统通过数据分发中心来接收用户的交易请求,之后,数据分发中心将交易请求发送至消息集群,如消息集群可以为RocketMQ集群。如发送至消息集群的报文信息可以为服务ID(130001),场景ID(001),客户号(59006319456)客户账号(K10000080000209),对方账号(108001012040020100000886),全局唯一的交易流水号(1702201K102067000000000000021468),发起渠道编码(WB),交易金额(30000)等关键交易信息。第一交易服务器根据在消息集群中注册的topic(服务ID+场景ID)消费消息集群中的消息,在处理这笔交易请求前,先请求容灾服务器对用户的交易请求进行查验,请求内容包含:客户号(59006319456)客户账号(K10000080000209)请求时间(20190105145909)。
容灾服务器响应于第一交易服务器的查验请求,根据客户号(59006319456)和客户账号(K10000080000209)在容灾数据库的灰名单记录中查询,①如果灰名单记录存在该客户(59006319456),说明该客户(59006319456)的交易数据在切换后未能完全同步到第一主数据库,此时容灾服务器返回该客户的检查状态码001给第一交易服务器。②如果灰名单记录不存在该客户(59006319456),说明该客户的交易数据在切换后已经完全同步到第一主数据库,此时容灾服务器返回该客户的检查状态码000给第一交易服务器。
第一交易服务器收到由容灾服务器返回的检查状态码,①如果返回的检查状态码为000,则正常该笔交易正常进行,②如果返回的检查状态码为001,则第一交易服务器提示客户请稍候重试。
倘若未能执行用户的交易请求,容灾服务器可根据的客户号(59006319456),分别查出第一主数据库和容灾数据库交易数据表的交易流水号,交易金额,对方账号,发起渠道码等信息,并分别写入交易数据集合1和交易数据集合2中;之后容灾服务器将根据交易流水号对比集合1和集合2中的数据,将差异的交易数据(交易流水号,交易金额,对方账号,发起渠道码)写入第一主数据库中,并将客户(59006319456)从容灾数据库的灰名单记录中删除,当客户(59006319456)再次发起业务请求时,第一交易服务器可正常处理该客户的交易请求。
参阅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易数据容灾切换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包括:第一交易系统1、第二交易系统2、第一交易服务器11、第一主数据库12、容灾服务器13、容灾数据库14、第三消息集群17、第一数据分发中心16、第二交易服务器21、第二主数据库22、第二备份数据库23,其中,第一交易服务器11、第一主数据库12、容灾服务器13、容灾数据库14、第三消息集群17以及第一数据分发中心16与第一交易系统1对应,第二交易服务器21、第二主数据库22、第二备份数据库23、以及与第二交易系统2对应。交易数据的切换方式与图2B所示的应用场景相一致,在此不在赘述,仅仅说明,第一数据分发中心16将当前处理的待交易数据通过第三消息集群17分发的情况,如下:
第一数据分发中心16接收到用户交易请求后向第三消息集群17发送用户交易请求的报文信息,如:服务ID,场景ID,客户账号,对方账,全局唯一的交易流水号,发起渠道编码,交易金额等关键交易信息。基于此,第一交易服务器通过topic消费第三消息集群17中的消息,并将拒绝消息处理后发送给容灾服务器13进行消息的核验,当容灾服务器13确定容灾数据库14的灰名单记录中具有该用户标识时,则确定第一主数据库12和容灾数据库14中该用户的交易数据不一致,拒绝执行用户的交易;当容灾服务器13确定容灾数据库14的灰名单记录中不具有该用户标识时,则执行用户的交易。
基于同样的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易数据容灾切换装置如图9所示,该装置适用于与第二交易系统构成容灾备份关系的第一交易系统中的容灾服务器,包括:接收模块91、确定模块92以及反馈模块93。
接收模块91,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交易系统中的第一交易服务器发送的用户查验请求;所述用户查验请求是所述第一交易服务器根据待处理的用户交易请求确定的;所述用户查验请求中携带所述用户交易请求中的用户标识。
确定模块92,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标识在所述第一交易系统中的第一主数据库中的第一交易记录与所述用户标识在所述第一交易系统中的容灾数据库中的第二交易记录,确定所述用户查验请求的用户查验结果;所述第二交易系统的第二主数据库中的交易记录异步备份于所述第一主数据库;所述第二主数据库中的交易记录与所述容灾数据库中的交易记录是一致的。
反馈模块93,用于将所述用户查验结果反馈给所述第一交易服务器;所述用户查验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交易服务器是否处理所述用户交易请求。
通过该方式,在通过第一交易服务器对交易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时,容灾服务器对的容灾数据库以及第一主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查验,根据用户查验结果确定是否执行交易请求,通过该方式避免了重复交易的发生,同时确保了用户的经济利益。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92,具体用于:
确定灰名单记录中是否包含所述用户标识;所述灰名单记录是根据所述第一交易记录与所述第二交易记录不一致时得到的;在所述灰名单记录中包含所述用户标识时,确定所述用户查验结果为查验不通过,所述查验不通过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交易服务器不处理所述用户交易请求;在所述灰名单记录中不包含所述用户标识时,确定所述用户查验结果为查验通过,所述查验通过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交易服务器处理所述用户交易请求。
该方案中,基于用户标识是否存在灰名单记录中,来确定是否执行用户的交易请求,通过该方式可以准确确定何时才处理用户交易请求。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用户查验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交易服务器不处理所述用户交易请求;所述装置还包括: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交易记录更新所述第一交易记录,从而使得所述用户标识在所述容灾数据库中的交易记录与所述用户标识在所述第一主数据库中的交易记录一致。
该方案中,当用户查验结果指示不处理用户交易请求时,则将通过第二交易记录来更新第一交易记录,以便能够执行用户交易请求。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删除模块,用于从所述灰名单记录中删除所述用户标识。
当确定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二交易记录已经更新了第一交易记录,则可将用户标识删除,以便节约存储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易数据容灾切换装置如图10,所述装置适用于与第二交易系统构成容灾备份关系的第一交易系统中的第一交易服务器,包括:
发送模块101,用于在接收到待处理的用户交易请求后,发送用户查验请求至容灾服务器;所述用户查验请求中携带所述用户交易请求中的用户标识。
确定模块102,用于接收所述容灾服务器反馈的所述用户查验请求的用户查验结果,并根据所述用户查验结果确定是否处理所述用户交易请求;其中,所述用户查验结果是所述第一交易系统中的容灾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标识在所述第一交易系统中的第一主数据库中的第一交易记录与所述用户标识在所述第一交易系统中的容灾数据库中的第二交易记录确定的;所述第二交易系统的第二主数据库中的交易记录异步备份于所述第一主数据库;所述第二主数据库中的交易记录与所述容灾数据库中的交易记录是一致的。
通过该方式,在通过第一交易服务器对交易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时,容灾服务器对的容灾数据库以及第一主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查验,根据用户查验结果确定是否执行交易请求,通过该方式避免了重复交易的发生,同时确保了用户的经济利益。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从消息集群获取所述待处理的用户交易请求;其中,所述待处理的用户交易请求是所述第一交易系统的数据分发中心通过第一交易系统的消息集群发送的。
该方案通过消息集群处理待处理的用户交易请求,可以使得用户交易请求依序消费,避免出现用户交易请求过多时,备份用户交易请求混乱的情况,该方式可以提高用户交易请求的处理效率。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102,具体用于:若所述用户查验结果为查验通过,所述第一交易服务器对所述用户交易请求进行处理;若所述用户查验结果为查验不通过,所述第一交易服务器对所述用户交易请求停止处理。
该方式中根据用户查验结果确定是否执行用户交易请求,可以避免重复交易的发生。
在介绍了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交易数据容灾切换方法、装置之后,接下来,介绍本申请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计算设备。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计算设备可以至少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本说明书上述描述的根据本申请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交易数据容灾切换方法中的步骤。例如,处理器可以执行如图6中所示的步骤601-步骤603或如图7所示的步骤701-步骤703。
下面参照图11来描述根据本申请的这种实施方式的计算设备130。图11显示的计算设备13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如图11所示,计算设备130以通用智能终端的形式表现。计算设备13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器131、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器132、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器132和处理器131)的总线133。
总线133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存储器132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32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132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1323。存储器132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1324的程序/实用工具1325,这样的程序模块1324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计算设备13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3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等)通信,和/或与使得该计算设备13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智能终端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135进行。并且,智能终端13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136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136通过总线133与用于计算设备13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理解,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计算设备13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器、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交易数据备份方法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计算机程序,当程序产品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时,计算机程序用于使计算机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描述的根据本申请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交易数据容灾切换方法中的步骤。例如,处理器可以执行如图6中所示的步骤601-步骤603或如图7所示的步骤701-步骤703。
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用于三维视觉重定位的程序产品可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计算机程序,并可在智能终端上运行。但本申请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计算机程序。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装置的若干单元或子单元,但是这种划分仅仅是示例性的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单元来具体化。
此外,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申请方法的操作,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地或备选地,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和/或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1)

1.一种交易数据容灾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适用于与第二交易系统构成容灾备份关系的第一交易系统中的容灾服务器,包括:
所述容灾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交易系统中的第一交易服务器发送的用户查验请求;所述用户查验请求是所述第一交易服务器根据待处理的用户交易请求确定的;所述用户查验请求中携带所述用户交易请求中的用户标识;
所述容灾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标识在所述第一交易系统中的第一主数据库中的第一交易记录与所述用户标识在所述第一交易系统中的容灾数据库中的第二交易记录,确定所述用户查验请求的用户查验结果;所述第二交易系统的第二主数据库中的交易记录异步备份于所述第一主数据库;所述第二主数据库中的交易记录与所述容灾数据库中的交易记录是一致的;
所述容灾服务器将所述用户查验结果反馈给所述第一交易服务器;所述用户查验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交易服务器是否处理所述用户交易请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灾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标识在所述第一交易系统中的第一主数据库中的第一交易记录与所述用户标识在所述第一交易系统中的容灾数据库中的第二交易记录,确定所述用户查验请求的用户查验结果,包括:
所述容灾服务器确定灰名单记录中是否包含所述用户标识;所述灰名单记录是根据所述第一交易记录与所述第二交易记录不一致时得到的;
所述容灾服务器在所述灰名单记录中包含所述用户标识时,确定所述用户查验结果为查验不通过,所述查验不通过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交易服务器不处理所述用户交易请求;
所述容灾服务器在所述灰名单记录中不包含所述用户标识时,确定所述用户查验结果为查验通过,所述查验通过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交易服务器处理所述用户交易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查验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交易服务器不处理所述用户交易请求;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容灾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交易记录更新所述第一交易记录,从而使得所述用户标识在所述容灾数据库中的交易记录与所述用户标识在所述第一主数据库中的交易记录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容灾服务器从所述灰名单记录中删除所述用户标识。
5.一种交易数据容灾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适用于与第二交易系统构成容灾备份关系的第一交易系统中的第一交易服务器,包括:
所述第一交易服务器在接收到待处理的用户交易请求后,发送用户查验请求至容灾服务器;所述用户查验请求中携带所述用户交易请求中的用户标识;
所述第一交易服务器接收所述容灾服务器反馈的所述用户查验请求的用户查验结果,并根据所述用户查验结果确定是否处理所述用户交易请求;其中,所述用户查验结果是所述第一交易系统中的容灾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标识在所述第一交易系统中的第一主数据库中的第一交易记录与所述用户标识在所述第一交易系统中的容灾数据库中的第二交易记录确定的;所述第二交易系统的第二主数据库中的交易记录异步备份于所述第一主数据库;所述第二主数据库中的交易记录与所述容灾数据库中的交易记录是一致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交易服务器从消息集群获取所述待处理的用户交易请求;其中,所述待处理的用户交易请求是所述第一交易系统的数据分发中心通过第一交易系统的消息集群发送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用户查验结果确定是否处理所述用户交易请求,包括:
若所述用户查验结果为查验通过,所述第一交易服务器对所述用户交易请求进行处理;
若所述用户查验结果为查验不通过,所述第一交易服务器对所述用户交易请求停止处理。
8.一种交易数据容灾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适用于与第二交易系统构成容灾备份关系的第一交易系统中的容灾服务器,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交易系统中的第一交易服务器发送的用户查验请求;所述用户查验请求是所述第一交易服务器根据待处理的用户交易请求确定的;所述用户查验请求中携带所述用户交易请求中的用户标识;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标识在所述第一交易系统中的第一主数据库中的第一交易记录与所述用户标识在所述第一交易系统中的容灾数据库中的第二交易记录,确定所述用户查验请求的用户查验结果;所述第二交易系统的第二主数据库中的交易记录异步备份于所述第一主数据库;所述第二主数据库中的交易记录与所述容灾数据库中的交易记录是一致的;
反馈模块,用于将所述用户查验结果反馈给所述第一交易服务器;所述用户查验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交易服务器是否处理所述用户交易请求。
9.一种交易数据容灾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适用于与第二交易系统构成容灾备份关系的第一交易系统中的第一交易服务器,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待处理的用户交易请求后,发送用户查验请求至容灾服务器;所述用户查验请求中携带所述用户交易请求中的用户标识;
确定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容灾服务器反馈的所述用户查验请求的用户查验结果,并根据所述用户查验结果确定是否处理所述用户交易请求;其中,所述用户查验结果是所述第一交易系统中的容灾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标识在所述第一交易系统中的第一主数据库中的第一交易记录与所述用户标识在所述第一交易系统中的容灾数据库中的第二交易记录确定的;所述第二交易系统的第二主数据库中的交易记录异步备份于所述第一主数据库;所述第二主数据库中的交易记录与所述容灾数据库中的交易记录是一致的。
10.一种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按照获得的程序执行权利要求1-4或5-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4或5-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CN202010277843.1A 2020-04-10 2020-04-10 交易数据容灾切换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15066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77843.1A CN111506649A (zh) 2020-04-10 2020-04-10 交易数据容灾切换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77843.1A CN111506649A (zh) 2020-04-10 2020-04-10 交易数据容灾切换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06649A true CN111506649A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78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77843.1A Pending CN111506649A (zh) 2020-04-10 2020-04-10 交易数据容灾切换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06649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53227A (zh) * 2020-09-02 2020-12-08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第二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2286723A (zh) * 2020-09-30 2021-01-29 北京大米科技有限公司 机房容灾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220779A (zh) * 2021-04-27 2021-08-06 阿波罗智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3535469A (zh) * 2021-06-03 2021-10-22 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灾备数据库的切换方法和切换系统
CN115205046A (zh) * 2022-09-15 2022-10-18 北京锐融天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53227A (zh) * 2020-09-02 2020-12-08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第二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2053227B (zh) * 2020-09-02 2023-08-11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第二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2286723A (zh) * 2020-09-30 2021-01-29 北京大米科技有限公司 机房容灾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220779A (zh) * 2021-04-27 2021-08-06 阿波罗智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3535469A (zh) * 2021-06-03 2021-10-22 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灾备数据库的切换方法和切换系统
CN113535469B (zh) * 2021-06-03 2024-01-30 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灾备数据库的切换方法和切换系统
CN115205046A (zh) * 2022-09-15 2022-10-18 北京锐融天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05046B (zh) * 2022-09-15 2022-12-09 北京锐融天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06649A (zh) 交易数据容灾切换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存储介质
CN111506648A (zh) 交易数据备份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存储介质
US729319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ilover
US7844856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bottleneck processing in a continuous data protection system having journaling
CN108833479B (zh)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和装置
US7900085B2 (en) Backup coordinator for distributed transactions
CN102088490B (zh) 数据存储方法、设备和系统
US10127077B2 (en) Event distribution pattern for use with a distributed data grid
CN105512266A (zh) 一种实现分布式数据库操作一致性的方法及装置
CN104252466A (zh) 流计算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0348826B (zh) 异地多活容灾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8326801B2 (en) Increasing database availability during fault recovery
CN112181723A (zh) 一种金融灾备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4834635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6095957A (zh) 分布式文件系统的跨域多副本文件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07026880A (zh) 数据同步方法和装置
JP2992349B2 (ja) 複製型リアルタイムシステム、特に電話交換機において予備プロセスをウオームアップする方法
CN113568716A (zh) 一种事务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77518A (zh) 数据快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90349A (zh) 一种基于主备集群服务器跨地区服务容灾方法及装置
US20090187917A1 (en) Transfer of data from transactional data sources to partitioned databases in restartable environments
JP2023505879A (ja) 分散型データベース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災害バックアップ訓練方法
CN112231399A (zh) 一种应用于图数据库的方法和装置
CN103338160A (zh) 基于缓存队列的轮询业务的优化系统及优化方法
CN112860494A (zh) 一种数据中心切换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