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05432A - 参数模拟电路、电池管理装置、电池管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参数模拟电路、电池管理装置、电池管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05432A
CN111505432A CN202010358280.9A CN202010358280A CN111505432A CN 111505432 A CN111505432 A CN 111505432A CN 202010358280 A CN202010358280 A CN 202010358280A CN 111505432 A CN111505432 A CN 1115054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branch
electrically connected
battery management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5828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小平
李可
张伟美
宋岩
尹太红
黄海
郭冠鸿
方华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nlong New Energy Co Ltd
Zhuhai Guangto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nlong New Energy Co Ltd
Zhuhai Guangto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nlong New Energy Co Ltd, Zhuhai Guangto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nlo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5828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054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054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054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01Subjecting similar articles in turn to test, e.g. "go/no-go" tests in mass production; Testing objects at points as they pass through a testing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2010/4271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s including electronic circuits, e.g. control of current or voltage to keep battery in healthy state, cell balanc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参数模拟电路、电池管理装置、电池管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该参数模拟电路用于与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且用于产生电池的参数对应的模拟信号,参数包括温度参数、电压参数、电流参数和故障参数。参数模拟电路替代锂电池组与电池管理系统连接,从而进行相应配套测试,且可以同时对多个电池管理系统进行测试,提高了电池管理系统进行批量测试的效率,并且避免了各锂电池组之间存在一定的参数差异,导致电源管理系统在功能检测过程中无法设定统一的技术参数的问题,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参数模拟电路、电池管理装置、电池管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管理系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参数模拟电路、电池管理装置、电池管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背景技术
BMS是锂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的简称,是电池与用户之间的纽带。其主要对象是二次电池,为了能够提高电池的利用率,防止电池组出现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的作用。
目前储能BMS电池管理系统在生产检测过程中,必需使用不同的锂电池组进行相应配套测试,此工作不但消耗工时,而且批量测试效率低。同时,各锂电池组之间存在一定的参数差异,导致BMS管理系统在功能检测过程中无法设定统一的技术参数,供员工在检测过程辨别合格品和故障品。
在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只是用来加强对本文所描述技术的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背景技术中可能包含某些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并未形成在本国已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参数模拟电路、电池管理装置、电池管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管理系统进行批量测试效率低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参数模拟电路,所述参数模拟电路用于与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且用于产生电池的参数对应的模拟信号,所述参数包括温度参数、电压参数、电流参数和故障参数。
可选地,所述参数模拟电路包括:工作模式转换器,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用于转换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工作模式,所述工作模式包括静置模式、放电模式、充电模式和故障保护模式。
可选地,所述工作模式转换器包括第一继电器,所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一直流电源、多个第一测试电阻和第一连接器,多个所述第一测试电阻串联连接在所述第一直流电源上,任意一个所述第一测试电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一端电连接,任意一个所述第一测试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设置在第一支路上,所述第一支路为所述第一连接器与任意一个所述第一测试电阻之间的连接支路,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工作模式转换器还包括第二继电器,所述参数模拟电路包括第二直流电源、多个第二测试电阻和第二连接器,多个所述第二测试电阻并联连接,各所述第二测试电阻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直流电源的一端电连接,各所述第二测试电阻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第二直流电源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设置在第二支路上,所述第二支路为所述第二连接器与任意一个所述第二测试电阻的之间的连接电路,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电池正极接口、电池负极接口、负载正极接口和负载负极接口,所述工作模式转换器还包括第三继电器、第四继电器、第五继电器、第六继电器、第七继电器、第八继电器、第九继电器和第十继电器,所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三直流电源和放电元件,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正极通过第三支路与所述电池正极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正极通过第四支路与所述负载正极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负极通过第五支路与所述负载负极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负极通过第六支路与所述电池负极接口电连接,所述放电元件的一端通过第七支路与所述负载正极接口电连接,所述放电元件的一端通过第八支路与所述电池正极接口电连接,所述放电元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九支路与所述电池负极接口电连接,所述放电元件的另一端通过第十支路与所述负载负极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三继电器、所述第四继电器、所述第五继电器、所述第六继电器、所述第七继电器、所述第八继电器、所述第九继电器和所述第十继电器依次且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第三支路、所述第四支路、所述第五支路、所述第六支路、所述第七支路、所述第八支路、所述第九支路和所述第十支路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池管理装置,包括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装置还包括任意一种所述的参数模拟电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池管理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确定电池管理系统的待检测工作模式,所述待检测工作模式为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多种工作模式中的任意一种,多种所述工作模式包括静置模式、放电模式、充电模式和故障保护模式;控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进入所述待检测工作模式;获取参数,所述参数为根据模拟信号计算得到的;根据所述参数确定检测结果。
可选地,所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一直流电源、多个第一测试电阻和第一连接器,第一支路为所述第一连接器与任意一个所述第一测试电阻之间的连接支路,所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二直流电源、多个第二测试电阻和第二连接器,第二支路为所述第二连接器与任意一个所述第二测试电阻的之间的连接电路,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电池正极接口、电池负极接口、负载正极接口和负载负极接口,所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三直流电源和放电元件,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正极通过第三支路与所述电池正极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正极通过第四支路与所述负载正极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负极通过第五支路与所述负载负极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负极通过第六支路与所述电池负极接口电连接,所述放电元件的一端通过第七支路与所述负载正极接口电连接,所述放电元件的一端通过第八支路与所述电池正极接口电连接,所述放电元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九支路与所述电池负极接口电连接,所述放电元件的另一端通过第十支路与所述负载负极接口电连接,所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工作模式转换器,所述工作模式转换器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所述工作模式转换器用于转换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工作模式,所述工作模式转换器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第四继电器、第五继电器、第六继电器、第七继电器、第八继电器、第九继电器和第十继电器,其中,所述第一继电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路上,所述第二继电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路上,所述第三继电器、所述第四继电器、所述第五继电器、所述第六继电器、所述第七继电器、所述第八继电器、所述第九继电器和所述第十继电器依次且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第三支路、所述第四支路、所述第五支路、所述第六支路、所述第七支路、所述第八支路、所述第九支路和所述第十支路上,在所述待检测工作模式为所述静置模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进入所述待检测工作模式包括: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三继电器和所述第六继电器接通且控制所述第四继电器、所述第五继电器、所述第七继电器、所述第八继电器、所述第九继电器和所述第十继电器均断开。
可选地,所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一直流电源、多个第一测试电阻和第一连接器,第一支路为所述第一连接器与任意一个所述第一测试电阻之间的连接支路,所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二直流电源、多个第二测试电阻和第二连接器,第二支路为所述第二连接器与任意一个所述第二测试电阻的之间的连接电路,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电池正极接口、电池负极接口、负载正极接口和负载负极接口,所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三直流电源和放电元件,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正极通过第三支路与所述电池正极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正极通过第四支路与所述负载正极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负极通过第五支路与所述负载负极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负极通过第六支路与所述电池负极接口电连接,所述放电元件的一端通过第七支路与所述负载正极接口电连接,所述放电元件的一端通过第八支路与所述电池正极接口电连接,所述放电元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九支路与所述电池负极接口电连接,所述放电元件的另一端通过第十支路与所述负载负极接口电连接,所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工作模式转换器,所述工作模式转换器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所述工作模式转换器用于转换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工作模式,所述工作模式转换器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第四继电器、第五继电器、第六继电器、第七继电器、第八继电器、第九继电器和第十继电器,其中,所述第一继电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路上,所述第二继电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路上,所述第三继电器、所述第四继电器、所述第五继电器、所述第六继电器、所述第七继电器、所述第八继电器、所述第九继电器和所述第十继电器依次且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第三支路、所述第四支路、所述第五支路、所述第六支路、所述第七支路、所述第八支路、所述第九支路和所述第十支路上,在所述待检测工作模式为所述充电模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进入所述待检测工作模式还包括: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所述第四继电器、所述第五继电器接通、所述第八继电器和所述第九继电器接通且控制所述第三继电器、所述第六继电器、所述第七继电器和所述第十继电器均断开。
可选地,所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一直流电源、多个第一测试电阻和第一连接器,第一支路为所述第一连接器与任意一个所述第一测试电阻之间的连接支路,所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二直流电源、多个第二测试电阻和第二连接器,第二支路为所述第二连接器与任意一个所述第二测试电阻的之间的连接电路,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电池正极接口、电池负极接口、负载正极接口和负载负极接口,所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三直流电源和放电元件,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正极通过第三支路与所述电池正极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正极通过第四支路与所述负载正极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负极通过第五支路与所述负载负极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负极通过第六支路与所述电池负极接口电连接,所述放电元件的一端通过第七支路与所述负载正极接口电连接,所述放电元件的一端通过第八支路与所述电池正极接口电连接,所述放电元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九支路与所述电池负极接口电连接,所述放电元件的另一端通过第十支路与所述负载负极接口电连接,所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工作模式转换器,所述工作模式转换器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所述工作模式转换器用于转换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工作模式,所述工作模式转换器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第四继电器、第五继电器、第六继电器、第七继电器、第八继电器、第九继电器和第十继电器,其中,所述第一继电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路上,所述第二继电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路上,所述第三继电器、所述第四继电器、所述第五继电器、所述第六继电器、所述第七继电器、所述第八继电器、所述第九继电器和所述第十继电器依次且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第三支路、所述第四支路、所述第五支路、所述第六支路、所述第七支路、所述第八支路、所述第九支路和所述第十支路上,在所述待检测工作模式为放电模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进入所述待检测工作模式还包括: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三继电器、所述第六继电器接通、所述第七继电器和所述第十继电器接通且控制所述第四继电器、所述第五继电器、所述第八继电器和所述第九继电器均断开。
可选地,所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一直流电源、多个第一测试电阻和第一连接器,第一支路为所述第一连接器与任意一个所述第一测试电阻之间的连接支路,所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二直流电源、多个第二测试电阻和第二连接器,第二支路为所述第二连接器与任意一个所述第二测试电阻的之间的连接电路,所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工作模式转换器,所述工作模式转换器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所述工作模式转换器用于转换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工作模式,所述工作模式转换器包括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路上,所述第二继电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路上,在所述待检测工作模式为故障保护模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进入所述待检测工作模式还包括: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和/或所述第二继电器断开。
可选地,根据所述参数确定检测结果,包括:在各所述参数与标准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均小于或者等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检测结果为合格,一个所述标准值对应一种所述工作模式下的一种所述参数;在任意一个所述参数与对应的所述标准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预定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检测结果为不合格。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池管理装置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电池管理系统的待检测工作模式,所述待检测工作模式为任意一种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工作模式,所述工作模式包括静置模式、放电模式、充电模式和故障保护模式;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进入所述待检测工作模式;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参数,所述参数为根据模拟信号计算得到的;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数确定检测结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执行任意一种所述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任意一种所述的控制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参数模拟电路中,参数模拟电路产生电池的参数对应的模拟信号,电池管理系统接收上述模拟信号进行工作。上述参数模拟电路替代锂电池组与电池管理系统连接,从而进行相应配套测试,且可以同时对多个电池管理系统进行测试,提高了电池管理系统进行批量测试的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管理系统进行批量测试效率低的问题,并且避免了各锂电池组之间存在一定的参数差异,导致电源管理系统在功能检测过程中无法设定统一的技术参数的问题,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的参数模拟电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的参数模拟电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的参数模拟电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的电池管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的电池管理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的电池管理装置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0、电池管理系统;101、电池正极接口;102、电池负极接口;103、负载正极接口;104、负载负极接口;10、参数模拟电路;11、工作模式转换器;110、第一继电器;111、第二继电器;112、第三继电器;113、第四继电器;114、第五继电器;115、第六继电器;116、第七继电器;117、第八继电器;118、第九继电器;119、第十继电器;12、第一直流电源;13、第一测试电阻;14、第一连接器;15、第二直流电源;16、第二测试电阻;17、第二连接器;18、第三直流电源;19、放电元件;20、控制芯片;30、合适指示灯;40、故障指示灯;50、运行指示灯;60、开始按钮;70、结束按钮;80、急停按钮;90、显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应该理解的是,当元件(诸如层、膜、区域、或衬底)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上”时,该元件可直接在该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存在中间元件。而且,在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当描述有元件“连接”至另一元件时,该元件可“直接连接”至该另一元件,或者通过第三元件“连接”至该另一元件。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说的,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管理系统进行批量测试效率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参数模拟电路、电池管理装置、电池管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参数模拟电路,该参数模拟电路用于与上述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且用于产生电池的参数对应的模拟信号,上述参数包括温度参数、电压参数、电流参数和故障参数。
上述参数模拟电路中,参数模拟电路产生电池的参数对应的模拟信号,电池管理系统接收上述模拟信号进行工作。上述参数模拟电路替代锂电池组与电池管理系统连接,从而进行相应配套测试,且可以同时对多个电池管理系统进行测试,提高了电池管理系统进行批量测试的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管理系统进行批量测试效率低的问题,并且避免了各锂电池组之间存在一定的参数差异,导致电源管理系统在功能检测过程中无法设定统一的技术参数的问题,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
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参数模拟电路包括工作模式转换器,上述工作模式转换器与上述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上述工作模式转换器用于转换上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工作模式,上述工作模式包括静置模式、放电模式、充电模式和故障保护模式。具体地,由于测试电池管理系统具有静置模式、放电模式、充电模式和故障保护模式,需要在各种工作模式下对电池管理系统进行测试,上述工作模式转换器通过调整参数模拟电路的连接方式,使得参数模拟电路产生各工作模式对应的模拟信号,从而实现在测试时转换电池管理系统的工作模式。
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上述工作模式转换器11包括第一继电器110,上述参数模拟电路10还包括第一直流电源12、多个第一测试电阻13和第一连接器14,多个上述第一测试电阻13串联连接在上述第一直流电源12上,任意一个上述第一测试电阻13的一端分别与上述第一连接器14的一端电连接,任意一个上述第一测试电阻13的另一端分别与上述第一连接器14的另一端电连接,上述第一继电器110设置在第一支路上,上述第一支路为上述第一连接器14与任意一个上述第一测试电阻13之间的连接支路,上述第一连接器14与上述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具体地,上述由于任意一个第一测试电阻13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器14的一端电连接,任意一个第一测试电阻1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器14的另一端电连接,第一连接器14采集任意一个第一测试电阻13的电压信号以及总电压信号,即可产生电池组的各电芯的电压模拟信号以及电池组的总电压模拟信号,通过第一连接器14将上述电压模拟信号发送至电池管理系统,从而采集电池组的各电芯的电压参数和电池组的总电压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继电器接通,模拟电压信号无异常,电池管理系统的工作模式可以为静置模式、放电模式和充电模式中任意一种,上述第一继电器断开,导致一个模拟电压信号异常,电池管理系统进入故障保护模式。
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述工作模式转换器11还包括第二继电器111,上述参数模拟电路10包括第二直流电源15、多个第二测试电阻16和第二连接器17,多个上述第二测试电阻16并联连接,各上述第二测试电阻16的一端均与上述第二直流电源15的一端电连接,各上述第二测试电阻16的另一端均与上述第二连接器17电连接,上述第二连接器17与上述第二直流电源15的另一端电连接,上述第二继电器111设置在第二支路上,上述第二支路为上述第二连接器17与任意一个上述第二测试电阻16的之间的连接电路,上述第二连接器17与上述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具体地,由于各第二测试电阻的另一端均与第二连接器17电连接,第二连接器17采集各第二测试电阻的温度信号,即可产生电池组的各电芯的温度模拟信号,通过第四连接器将上述温度模拟信号发送至电池管理系统,从而采集电池组的各电芯的温度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温度信号可以是电流信号,根据电流信号对应的电流参数即可计算得到温度参数。
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继电器接通,模拟温度信号无异常,电池管理系统的工作模式可以为静置模式、放电模式和充电模式中任意一种,上述第二继电器断开,导致一个模拟温度信号异常,电池管理系统进入故障保护模式。
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电池管理系统100包括电池正极接口101、电池负极接口102、负载正极接口103和负载负极接口104,上述工作模式转换器11还包括第三继电器112、第四继电器113、第五继电器114、第六继电器115、第七继电器116、第八继电器117、第九继电器118和第十继电器119,上述参数模拟电路10还包括第三直流电源18和放电元件19,上述第三直流电源18的正极通过第三支路与上述电池正极接口101电连接,上述第三直流电源18的正极通过第四支路与上述负载正极接口103电连接,上述第三直流电源18的负极通过第五支路与上述负载负极接口104电连接,上述第三直流电源18的负极通过第六支路与上述电池负极接口102电连接,上述放电元件19的一端通过第七支路与上述负载正极接口103电连接,上述放电元件19的一端通过第八支路与上述电池正极接口101电连接,上述放电元件19的另一端通过第九支路与上述电池负极接口102电连接,上述放电元件19的另一端通过第十支路与上述负载负极接口104电连接,上述第三继电器112、上述第四继电器113、上述第五继电器114、上述第六继电器115、上述第七继电器116、上述第八继电器117、上述第九继电器118和上述第十继电器119依次且一一对应地设置在上述第三支路、上述第四支路、上述第五支路、上述第六支路、上述第七支路、上述第八支路、上述第九支路和上述第十支路上。
具体地,上述第三直流电源作为电池,上述放电元件作为负载,通过控制第三继电器、第四继电器、第五继电器、第六继电器、第七继电器、第八继电器、第九继电器和第十继电器的通断,即可调整第三直流电源和放电元件分别与电池管理系统的连接方式,使得电池管理系统在静置模式、放电模式和充电模式中进行转换。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管理装置,如图4所示,该电池管理装置包括电池管理系统100,上述电池管理装置还包括任意一种上述的参数模拟电路10。
上述电池管理装置,包括电池管理系统和参数模拟电路,参数模拟电路产生电池的参数对应的模拟信号,电池管理系统接收上述模拟信号进行工作。上述参数模拟电路替代锂电池组与电池管理系统连接,从而进行相应配套测试,且可以同时对多个电池管理系统进行测试,提高了电池管理系统进行批量测试的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管理系统进行批量测试效率低的问题,并且避免了各锂电池组之间存在一定的参数差异,导致电源管理系统在功能检测过程中无法设定统一的技术参数的问题,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
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上述电池管理装置还包括控制芯片20,上述控制芯片20与参数模拟电路10电连接,与上述电池管理系统100通信连接,用于根据模拟信号计算得到的对应的参数且根据上述参数确定检测结果。具体地,上述控制芯片20还与工作模式转换器11通信连接,通过工作模式转换器11的通断,来控制转换上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工作模式。
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上述电池管理装置还包括合适指示灯30、故障指示灯40和运行指示灯50,合适指示灯30、故障指示灯40和运行指示灯50均与上述控制芯片20电连接。具体地,上述电池管理装置检测过程中,运行指示灯50亮,停止检测时,运行指示灯50灭,检测结果为合格时,合适指示灯30亮,故障指示灯40灭,检测结果为不合格时,合适指示灯30灭,故障指示灯40亮。
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上述电池管理装置还包括合适指示灯30、故障指示灯40、运行指示灯50、开始按钮60、结束按钮70和急停按钮80,合适指示灯30、故障指示灯40、运行指示灯50、开始按钮60、结束按钮70和急停按钮80均与上述控制芯片20电连接。具体地,上述开始按钮60控制电池管理装置开机进行检测,即对控制芯片20、电池管理系统100和参数模拟电路10上电,上述结束按钮70控制电池管理装置关机停止检测,即对控制芯片20、电池管理系统100和参数模拟电路10断电,上述急停按钮80控制电池管理装置待机暂停检测,即对控制芯片20、电池管理系统100和参数模拟电路10紧急断电。
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上述电池管理装置还包括显示模块90,上述显示模块90与上述控制芯片20电连接,用于显示检测结果,便于检测人员查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管理装置的控制方法,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管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可以用于控制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池管理装置。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管理装置的控制方法进行介绍。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管理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上述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1,确定电池管理系统的待检测工作模式,上述待检测工作模式为上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多种工作模式中的任意一种,多种上述工作模式包括静置模式、放电模式、充电模式和故障保护模式;
步骤S102,控制上述电池管理系统进入上述待检测工作模式;
步骤S103,获取参数,上述参数为根据模拟信号计算得到的;
步骤S104,根据上述参数确定检测结果。
上述控制方法中,首先,确定电池管理系统的待检测工作模式,然后,控制上述电池管理系统进入待检测工作模式,即控制参数模拟电路产生待检测工作模式下电池的参数对应的模拟信号,之后,获取参数,即根据模拟信号计算得到的对应的参数,最后,根据参数确定检测结果,从而不必使用不同的锂电池组进行相应配套测试,且可以同时对多个电池管理系统进行测试,提高了电池管理系统进行批量测试的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管理系统进行批量测试效率低的问题,并且避免了各锂电池组之间存在一定的参数差异,导致电源管理系统在功能检测过程中无法设定统一的技术参数的问题,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一直流电源、多个第一测试电阻和第一连接器,第一支路为上述第一连接器与任意一个上述第一测试电阻之间的连接支路,上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二直流电源、多个第二测试电阻和第二连接器,第二支路为上述第二连接器与任意一个上述第二测试电阻的之间的连接电路,上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电池正极接口、电池负极接口、负载正极接口和负载负极接口,上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三直流电源和放电元件,上述第三直流电源的正极通过第三支路与上述电池正极接口电连接,上述第三直流电源的正极通过第四支路与上述负载正极接口电连接,上述第三直流电源的负极通过第五支路与上述负载负极接口电连接,上述第三直流电源的负极通过第六支路与上述电池负极接口电连接,上述放电元件的一端通过第七支路与上述负载正极接口电连接,上述放电元件的一端通过第八支路与上述电池正极接口电连接,上述放电元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九支路与上述电池负极接口电连接,上述放电元件的另一端通过第十支路与上述负载负极接口电连接,上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工作模式转换器,上述工作模式转换器与上述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上述工作模式转换器用于转换上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工作模式,上述工作模式转换器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第四继电器、第五继电器、第六继电器、第七继电器、第八继电器、第九继电器和第十继电器,其中,上述第一继电器设置在上述第一支路上,上述第二继电器设置在上述第二支路上,上述第三继电器、上述第四继电器、上述第五继电器、上述第六继电器、上述第七继电器、上述第八继电器、上述第九继电器和上述第十继电器依次且一一对应地设置在上述第三支路、上述第四支路、上述第五支路、上述第六支路、上述第七支路、上述第八支路、上述第九支路和上述第十支路上,在上述待检测工作模式为上述静置模式的情况下,控制上述电池管理系统进入上述待检测工作模式包括:控制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和第六继电器接通且控制第四继电器、第五继电器、第七继电器、第八继电器、第九继电器和第十继电器均断开。
具体地,控制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接通,参数模拟电路产生的电压模拟信号和温度模拟信号无异常,电池管理系统不会进入故障保护模式,控制第三继电器和第六继电器接通且控制第四继电器、第五继电器、第七继电器、第八继电器、第九继电器和第十继电器均断开,即第三直流电源的正极与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池正极接口连接,第三直流电源的负极与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池负极接口连接,放电元件与电池管理系统不连接,表明电池既不充电也不放电,电池管理系统处于静置模式。
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一直流电源、多个第一测试电阻和第一连接器,第一支路为上述第一连接器与任意一个上述第一测试电阻之间的连接支路,上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二直流电源、多个第二测试电阻和第二连接器,第二支路为上述第二连接器与任意一个上述第二测试电阻的之间的连接电路,上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电池正极接口、电池负极接口、负载正极接口和负载负极接口,上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三直流电源和放电元件,上述第三直流电源的正极通过第三支路与上述电池正极接口电连接,上述第三直流电源的正极通过第四支路与上述负载正极接口电连接,上述第三直流电源的负极通过第五支路与上述负载负极接口电连接,上述第三直流电源的负极通过第六支路与上述电池负极接口电连接,上述放电元件的一端通过第七支路与上述负载正极接口电连接,上述放电元件的一端通过第八支路与上述电池正极接口电连接,上述放电元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九支路与上述电池负极接口电连接,上述放电元件的另一端通过第十支路与上述负载负极接口电连接,上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工作模式转换器,上述工作模式转换器与上述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上述工作模式转换器用于转换上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工作模式,上述工作模式转换器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第四继电器、第五继电器、第六继电器、第七继电器、第八继电器、第九继电器和第十继电器,其中,上述第一继电器设置在上述第一支路上,上述第二继电器设置在上述第二支路上,上述第三继电器、上述第四继电器、上述第五继电器、上述第六继电器、上述第七继电器、上述第八继电器、上述第九继电器和上述第十继电器依次且一一对应地设置在上述第三支路、上述第四支路、上述第五支路、上述第六支路、上述第七支路、上述第八支路、上述第九支路和上述第十支路上,在上述待检测工作模式为上述充电模式的情况下,控制上述电池管理系统进入上述待检测工作模式还包括:控制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四继电器、第五继电器接通、第八继电器和第九继电器接通且控制第三继电器、第六继电器、第七继电器和第十继电器均断开。
具体地,控制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接通,参数模拟电路产生的电压模拟信号和温度模拟信号无异常,电池管理系统不会进入故障保护模式,控制第四继电器、第五继电器接通、第八继电器和第九继电器接通且控制第三继电器、第六继电器、第七继电器和第十继电器均断开,即第三直流电源的正极与电池管理系统的负载正极接口连接,第三直流电源的负极与电池管理系统的负载负极接口连接,放电元件的一端与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池正极接口连接,放电元件的另一端与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池负极接口连接,表明电流的方向为负载正极接口至电池正极接口或者电池负极接口至负载负极接口,电池管理系统处于充电模式。
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一直流电源、多个第一测试电阻和第一连接器,第一支路为上述第一连接器与任意一个上述第一测试电阻之间的连接支路,上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二直流电源、多个第二测试电阻和第二连接器,第二支路为上述第二连接器与任意一个上述第二测试电阻的之间的连接电路,上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电池正极接口、电池负极接口、负载正极接口和负载负极接口,上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三直流电源和放电元件,上述第三直流电源的正极通过第三支路与上述电池正极接口电连接,上述第三直流电源的正极通过第四支路与上述负载正极接口电连接,上述第三直流电源的负极通过第五支路与上述负载负极接口电连接,上述第三直流电源的负极通过第六支路与上述电池负极接口电连接,上述放电元件的一端通过第七支路与上述负载正极接口电连接,上述放电元件的一端通过第八支路与上述电池正极接口电连接,上述放电元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九支路与上述电池负极接口电连接,上述放电元件的另一端通过第十支路与上述负载负极接口电连接,上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工作模式转换器,上述工作模式转换器与上述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上述工作模式转换器用于转换上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工作模式,上述工作模式转换器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第四继电器、第五继电器、第六继电器、第七继电器、第八继电器、第九继电器和第十继电器,其中,上述第一继电器设置在上述第一支路上,上述第二继电器设置在上述第二支路上,上述第三继电器、上述第四继电器、上述第五继电器、上述第六继电器、上述第七继电器、上述第八继电器、上述第九继电器和上述第十继电器依次且一一对应地设置在上述第三支路、上述第四支路、上述第五支路、上述第六支路、上述第七支路、上述第八支路、上述第九支路和上述第十支路上,在上述待检测工作模式为放电模式的情况下,控制上述电池管理系统进入上述待检测工作模式还包括:控制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第六继电器接通、第七继电器和第十继电器接通且控制第四继电器、第五继电器、第八继电器和第九继电器均断开。
具体地,控制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接通,参数模拟电路产生的电压模拟信号和温度模拟信号无异常,电池管理系统不会进入故障保护模式,控制第三继电器、第六继电器接通、第七继电器和第十继电器接通且控制第四继电器、第五继电器、第八继电器和第九继电器均断开,即第三直流电源的正极与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池正极接口连接,第三直流电源的负极与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池负极接口连接,放电元件的一端与电池管理系统的负载正极接口连接,放电元件的另一端与电池管理系统的负载负极接口连接,表明电流的方向为电池正极接口至负载正极接口或者负载负极接口至电池负极接口,电池管理系统处于放电模式。
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一直流电源、多个第一测试电阻和第一连接器,第一支路为上述第一连接器与任意一个上述第一测试电阻之间的连接支路,上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二直流电源、多个第二测试电阻和第二连接器,第二支路为上述第二连接器与任意一个上述第二测试电阻的之间的连接电路,上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工作模式转换器,上述工作模式转换器与上述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上述工作模式转换器用于转换上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工作模式,上述工作模式转换器包括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上述第一继电器设置在上述第一支路上,上述第二继电器设置在上述第二支路上,在上述待检测工作模式为故障保护模式的情况下,控制上述电池管理系统进入上述待检测工作模式还包括:控制第一继电器和/或第二继电器断开。具体地,控制第一继电器和/或第二继电器断开,参数模拟电路产生的电压模拟信号和/或温度模拟信号异常,电池管理系统进入故障保护模式。
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根据上述参数确定检测结果,包括:在各上述参数与标准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均小于或者等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上述检测结果为合格,一个上述标准值对应一种上述工作模式下的一种上述参数;在任意一个上述参数与对应的上述标准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上述预定阈值的情况下,上述检测结果为不合格。具体地,上述标准值为参数对应的测试标准,上述预定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合格产品的各项参数均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管理装置的控制装置,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管理装置的控制装置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池管理装置的控制方法。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管理装置的控制装置进行介绍。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管理装置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上述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1,用于确定电池管理系统的待检测工作模式,上述待检测工作模式为任意一种上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工作模式,上述工作模式包括静置模式、放电模式、充电模式和故障保护模式;
控制单元2,用于控制上述电池管理系统进入上述待检测工作模式;
获取单元3,用于获取参数,上述参数为根据模拟信号计算得到的;
第二确定单元4,用于根据上述参数确定检测结果。
上述控制装置中,第一确定单元确定电池管理系统的待检测工作模式,控制单元控制上述电池管理系统进入待检测工作模式,即控制参数模拟电路产生待检测工作模式下电池的参数对应的模拟信号,获取单元获取参数,即根据模拟信号计算得到的对应的参数,第二确定单元根据参数确定检测结果,从而不必使用不同的锂电池组进行相应配套测试,且可以同时对多个电池管理系统进行测试,提高了电池管理系统进行批量测试的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管理系统进行批量测试效率低的问题,并且避免了各锂电池组之间存在一定的参数差异,导致电源管理系统在功能检测过程中无法设定统一的技术参数的问题,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
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一直流电源、多个第一测试电阻和第一连接器,第一支路为上述第一连接器与任意一个上述第一测试电阻之间的连接支路,上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二直流电源、多个第二测试电阻和第二连接器,第二支路为上述第二连接器与任意一个上述第二测试电阻的之间的连接电路,上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电池正极接口、电池负极接口、负载正极接口和负载负极接口,上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三直流电源和放电元件,上述第三直流电源的正极通过第三支路与上述电池正极接口电连接,上述第三直流电源的正极通过第四支路与上述负载正极接口电连接,上述第三直流电源的负极通过第五支路与上述负载负极接口电连接,上述第三直流电源的负极通过第六支路与上述电池负极接口电连接,上述放电元件的一端通过第七支路与上述负载正极接口电连接,上述放电元件的一端通过第八支路与上述电池正极接口电连接,上述放电元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九支路与上述电池负极接口电连接,上述放电元件的另一端通过第十支路与上述负载负极接口电连接,上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工作模式转换器,上述工作模式转换器与上述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上述工作模式转换器用于转换上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工作模式,上述工作模式转换器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第四继电器、第五继电器、第六继电器、第七继电器、第八继电器、第九继电器和第十继电器,其中,上述第一继电器设置在上述第一支路上,上述第二继电器设置在上述第二支路上,上述第三继电器、上述第四继电器、上述第五继电器、上述第六继电器、上述第七继电器、上述第八继电器、上述第九继电器和上述第十继电器依次且一一对应地设置在上述第三支路、上述第四支路、上述第五支路、上述第六支路、上述第七支路、上述第八支路、上述第九支路和上述第十支路上,上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控制模块,上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上述待检测工作模式为上述静置模式的情况下,控制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和第六继电器接通且控制第四继电器、第五继电器、第七继电器、第八继电器、第九继电器和第十继电器均断开。
具体地,控制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接通,参数模拟电路产生的电压模拟信号和温度模拟信号无异常,电池管理系统不会进入故障保护模式,控制第三继电器和第六继电器接通且控制第四继电器、第五继电器、第七继电器、第八继电器、第九继电器和第十继电器均断开,即第三直流电源的正极与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池正极接口连接,第三直流电源的负极与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池负极接口连接,放电元件与电池管理系统不连接,表明电池既不充电也不放电,电池管理系统处于静置模式。
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一直流电源、多个第一测试电阻和第一连接器,第一支路为上述第一连接器与任意一个上述第一测试电阻之间的连接支路,上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二直流电源、多个第二测试电阻和第二连接器,第二支路为上述第二连接器与任意一个上述第二测试电阻的之间的连接电路,上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电池正极接口、电池负极接口、负载正极接口和负载负极接口,上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三直流电源和放电元件,上述第三直流电源的正极通过第三支路与上述电池正极接口电连接,上述第三直流电源的正极通过第四支路与上述负载正极接口电连接,上述第三直流电源的负极通过第五支路与上述负载负极接口电连接,上述第三直流电源的负极通过第六支路与上述电池负极接口电连接,上述放电元件的一端通过第七支路与上述负载正极接口电连接,上述放电元件的一端通过第八支路与上述电池正极接口电连接,上述放电元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九支路与上述电池负极接口电连接,上述放电元件的另一端通过第十支路与上述负载负极接口电连接,上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工作模式转换器,上述工作模式转换器与上述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上述工作模式转换器用于转换上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工作模式,上述工作模式转换器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第四继电器、第五继电器、第六继电器、第七继电器、第八继电器、第九继电器和第十继电器,其中,上述第一继电器设置在上述第一支路上,上述第二继电器设置在上述第二支路上,上述第三继电器、上述第四继电器、上述第五继电器、上述第六继电器、上述第七继电器、上述第八继电器、上述第九继电器和上述第十继电器依次且一一对应地设置在上述第三支路、上述第四支路、上述第五支路、上述第六支路、上述第七支路、上述第八支路、上述第九支路和上述第十支路上,上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二控制模块,上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上述待检测工作模式为上述充电模式的情况下,控制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四继电器、第五继电器接通、第八继电器和第九继电器接通且控制第三继电器、第六继电器、第七继电器和第十继电器均断开。
具体地,控制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接通,参数模拟电路产生的电压模拟信号和温度模拟信号无异常,电池管理系统不会进入故障保护模式,控制第四继电器、第五继电器接通、第八继电器和第九继电器接通且控制第三继电器、第六继电器、第七继电器和第十继电器均断开,即第三直流电源的正极与电池管理系统的负载正极接口连接,第三直流电源的负极与电池管理系统的负载负极接口连接,放电元件的一端与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池正极接口连接,放电元件的另一端与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池负极接口连接,表明电流的方向为负载正极接口至电池正极接口或者电池负极接口至负载负极接口,电池管理系统处于充电模式。
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一直流电源、多个第一测试电阻和第一连接器,第一支路为上述第一连接器与任意一个上述第一测试电阻之间的连接支路,上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二直流电源、多个第二测试电阻和第二连接器,第二支路为上述第二连接器与任意一个上述第二测试电阻的之间的连接电路,上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电池正极接口、电池负极接口、负载正极接口和负载负极接口,上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三直流电源和放电元件,上述第三直流电源的正极通过第三支路与上述电池正极接口电连接,上述第三直流电源的正极通过第四支路与上述负载正极接口电连接,上述第三直流电源的负极通过第五支路与上述负载负极接口电连接,上述第三直流电源的负极通过第六支路与上述电池负极接口电连接,上述放电元件的一端通过第七支路与上述负载正极接口电连接,上述放电元件的一端通过第八支路与上述电池正极接口电连接,上述放电元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九支路与上述电池负极接口电连接,上述放电元件的另一端通过第十支路与上述负载负极接口电连接,上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工作模式转换器,上述工作模式转换器与上述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上述工作模式转换器用于转换上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工作模式,上述工作模式转换器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第四继电器、第五继电器、第六继电器、第七继电器、第八继电器、第九继电器和第十继电器,其中,上述第一继电器设置在上述第一支路上,上述第二继电器设置在上述第二支路上,上述第三继电器、上述第四继电器、上述第五继电器、上述第六继电器、上述第七继电器、上述第八继电器、上述第九继电器和上述第十继电器依次且一一对应地设置在上述第三支路、上述第四支路、上述第五支路、上述第六支路、上述第七支路、上述第八支路、上述第九支路和上述第十支路上,上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三控制模块,上述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在上述待检测工作模式为放电模式的情况下,控制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第六继电器接通、第七继电器和第十继电器接通且控制第四继电器、第五继电器、第八继电器和第九继电器均断开。
具体地,控制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接通,参数模拟电路产生的电压模拟信号和温度模拟信号无异常,电池管理系统不会进入故障保护模式,控制第三继电器、第六继电器接通、第七继电器和第十继电器接通且控制第四继电器、第五继电器、第八继电器和第九继电器均断开,即第三直流电源的正极与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池正极接口连接,第三直流电源的负极与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池负极接口连接,放电元件的一端与电池管理系统的负载正极接口连接,放电元件的另一端与电池管理系统的负载负极接口连接,表明电流的方向为电池正极接口至负载正极接口或者负载负极接口至电池负极接口,电池管理系统处于放电模式。
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一直流电源、多个第一测试电阻和第一连接器,第一支路为上述第一连接器与任意一个上述第一测试电阻之间的连接支路,上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二直流电源、多个第二测试电阻和第二连接器,第二支路为上述第二连接器与任意一个上述第二测试电阻的之间的连接电路,上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工作模式转换器,上述工作模式转换器与上述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上述工作模式转换器用于转换上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工作模式,上述工作模式转换器包括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上述第一继电器设置在上述第一支路上,上述第二继电器设置在上述第二支路上,上述控制单元包括第四控制模块,上述第四控制模块用于在上述待检测工作模式为故障保护模式的情况下,控制第一继电器和/或第二继电器断开。具体地,控制第一继电器和/或第二继电器断开,参数模拟电路产生的电压模拟信号和/或温度模拟信号异常,电池管理系统进入故障保护模式。
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第二确定单元包括第一确定模块和第二确定模块,其中,上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各上述参数与标准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均小于或者等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上述检测结果为合格,一个上述标准值对应一种上述工作模式下的一种上述参数;上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任意一个上述参数与对应的上述标准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上述预定阈值的情况下,上述检测结果为不合格。具体地,上述标准值为参数对应的测试标准,上述预定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合格产品的各项参数均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上述电池管理装置的控制装置为控制芯片20,上述控制芯片20与参数模拟电路10电连接,与上述电池管理系统100通信连接,用于根据模拟信号计算得到的对应的参数且根据上述参数确定检测结果。具体地,上述控制芯片20还与工作模式转换器11通信连接,通过工作模式转换器11的通断,来控制转换上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工作模式。
上述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上述第一确定单元、控制单元、获取单元和第二确定单元等均作为程序单元存储在存储器中,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上述程序单元来实现相应的功能。
处理器中包含内核,由内核去存储器中调取相应的程序单元。内核可以设置一个或以上,通过调整内核参数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管理系统进行批量测试效率低的问题。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包括至少一个存储芯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器,上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上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至少以下步骤:
步骤S101,确定电池管理系统的待检测工作模式,上述待检测工作模式为上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多种工作模式中的任意一种,多种上述工作模式包括静置模式、放电模式、充电模式和故障保护模式;
步骤S102,控制上述电池管理系统进入上述待检测工作模式;
步骤S103,获取参数,上述参数为根据模拟信号计算得到的;
步骤S104,根据上述参数确定检测结果。
本文中的设备可以是服务器、PC、PAD、手机等。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在数据处理设备上执行时,适于执行初始化有至少如下方法步骤的程序:
步骤S101,确定电池管理系统的待检测工作模式,上述待检测工作模式为上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多种工作模式中的任意一种,多种上述工作模式包括静置模式、放电模式、充电模式和故障保护模式;
步骤S102,控制上述电池管理系统进入上述待检测工作模式;
步骤S103,获取参数,上述参数为根据模拟信号计算得到的;
步骤S104,根据上述参数确定检测结果。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本申请的参数模拟电路中,参数模拟电路产生电池的参数对应的模拟信号,电池管理系统接收上述模拟信号进行工作。上述参数模拟电路替代锂电池组与电池管理系统连接,从而进行相应配套测试,且可以同时对多个电池管理系统进行测试,提高了电池管理系统进行批量测试的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管理系统进行批量测试效率低的问题,并且避免了各锂电池组之间存在一定的参数差异,导致电源管理系统在功能检测过程中无法设定统一的技术参数的问题,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
2)、本申请的电池管理装置,包括电池管理系统和参数模拟电路,参数模拟电路产生电池的参数对应的模拟信号,电池管理系统接收上述模拟信号进行工作。上述参数模拟电路替代锂电池组与电池管理系统连接,从而进行相应配套测试,且可以同时对多个电池管理系统进行测试,提高了电池管理系统进行批量测试的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管理系统进行批量测试效率低的问题,并且避免了各锂电池组之间存在一定的参数差异,导致电源管理系统在功能检测过程中无法设定统一的技术参数的问题,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
3)、本申请的控制方法中,首先,确定电池管理系统的待检测工作模式,然后,控制上述电池管理系统进入待检测工作模式,即控制参数模拟电路产生待检测工作模式下电池的参数对应的模拟信号,之后,获取参数,即根据模拟信号计算得到的对应的参数,最后,根据参数确定检测结果,从而不必使用不同的锂电池组进行相应配套测试,且可以同时对多个电池管理系统进行测试,提高了电池管理系统进行批量测试的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管理系统进行批量测试效率低的问题,并且避免了各锂电池组之间存在一定的参数差异,导致电源管理系统在功能检测过程中无法设定统一的技术参数的问题,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
4)、本申请的控制装置中,第一确定单元确定电池管理系统的待检测工作模式,控制单元控制上述电池管理系统进入待检测工作模式,即控制参数模拟电路产生待检测工作模式下电池的参数对应的模拟信号,获取单元获取参数,即根据模拟信号计算得到的对应的参数,第二确定单元根据参数确定检测结果,从而不必使用不同的锂电池组进行相应配套测试,且可以同时对多个电池管理系统进行测试,提高了电池管理系统进行批量测试的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管理系统进行批量测试效率低的问题,并且避免了各锂电池组之间存在一定的参数差异,导致电源管理系统在功能检测过程中无法设定统一的技术参数的问题,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参数模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模拟电路用于与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且用于产生电池的参数对应的模拟信号,所述参数包括温度参数、电压参数、电流参数和故障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参数模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模拟电路包括:
工作模式转换器,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用于转换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工作模式,所述工作模式包括静置模式、放电模式、充电模式和故障保护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参数模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模式转换器包括第一继电器,所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一直流电源、多个第一测试电阻和第一连接器,多个所述第一测试电阻串联连接在所述第一直流电源上,任意一个所述第一测试电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一端电连接,任意一个所述第一测试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设置在第一支路上,所述第一支路为所述第一连接器与任意一个所述第一测试电阻之间的连接支路,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参数模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模式转换器还包括第二继电器,所述参数模拟电路包括第二直流电源、多个第二测试电阻和第二连接器,多个所述第二测试电阻并联连接,各所述第二测试电阻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直流电源的一端电连接,各所述第二测试电阻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第二直流电源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设置在第二支路上,所述第二支路为所述第二连接器与任意一个所述第二测试电阻的之间的连接电路,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参数模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电池正极接口、电池负极接口、负载正极接口和负载负极接口,所述工作模式转换器还包括第三继电器、第四继电器、第五继电器、第六继电器、第七继电器、第八继电器、第九继电器和第十继电器,所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三直流电源和放电元件,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正极通过第三支路与所述电池正极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正极通过第四支路与所述负载正极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负极通过第五支路与所述负载负极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负极通过第六支路与所述电池负极接口电连接,所述放电元件的一端通过第七支路与所述负载正极接口电连接,所述放电元件的一端通过第八支路与所述电池正极接口电连接,所述放电元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九支路与所述电池负极接口电连接,所述放电元件的另一端通过第十支路与所述负载负极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三继电器、所述第四继电器、所述第五继电器、所述第六继电器、所述第七继电器、所述第八继电器、所述第九继电器和所述第十继电器依次且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第三支路、所述第四支路、所述第五支路、所述第六支路、所述第七支路、所述第八支路、所述第九支路和所述第十支路上。
6.一种电池管理装置,包括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装置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参数模拟电路。
7.一种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管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确定电池管理系统的待检测工作模式,所述待检测工作模式为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多种工作模式中的任意一种,多种所述工作模式包括静置模式、放电模式、充电模式和故障保护模式;
控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进入所述待检测工作模式;
获取参数,所述参数为根据模拟信号计算得到的;
根据所述参数确定检测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一直流电源、多个第一测试电阻和第一连接器,第一支路为所述第一连接器与任意一个所述第一测试电阻之间的连接支路,所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二直流电源、多个第二测试电阻和第二连接器,第二支路为所述第二连接器与任意一个所述第二测试电阻的之间的连接电路,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电池正极接口、电池负极接口、负载正极接口和负载负极接口,所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三直流电源和放电元件,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正极通过第三支路与所述电池正极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正极通过第四支路与所述负载正极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负极通过第五支路与所述负载负极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负极通过第六支路与所述电池负极接口电连接,所述放电元件的一端通过第七支路与所述负载正极接口电连接,所述放电元件的一端通过第八支路与所述电池正极接口电连接,所述放电元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九支路与所述电池负极接口电连接,所述放电元件的另一端通过第十支路与所述负载负极接口电连接,所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工作模式转换器,所述工作模式转换器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所述工作模式转换器用于转换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工作模式,所述工作模式转换器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第四继电器、第五继电器、第六继电器、第七继电器、第八继电器、第九继电器和第十继电器,其中,所述第一继电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路上,所述第二继电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路上,所述第三继电器、所述第四继电器、所述第五继电器、所述第六继电器、所述第七继电器、所述第八继电器、所述第九继电器和所述第十继电器依次且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第三支路、所述第四支路、所述第五支路、所述第六支路、所述第七支路、所述第八支路、所述第九支路和所述第十支路上,
在所述待检测工作模式为所述静置模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进入所述待检测工作模式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三继电器和所述第六继电器接通且控制所述第四继电器、所述第五继电器、所述第七继电器、所述第八继电器、所述第九继电器和所述第十继电器均断开。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一直流电源、多个第一测试电阻和第一连接器,第一支路为所述第一连接器与任意一个所述第一测试电阻之间的连接支路,所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二直流电源、多个第二测试电阻和第二连接器,第二支路为所述第二连接器与任意一个所述第二测试电阻的之间的连接电路,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电池正极接口、电池负极接口、负载正极接口和负载负极接口,所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三直流电源和放电元件,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正极通过第三支路与所述电池正极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正极通过第四支路与所述负载正极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负极通过第五支路与所述负载负极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负极通过第六支路与所述电池负极接口电连接,所述放电元件的一端通过第七支路与所述负载正极接口电连接,所述放电元件的一端通过第八支路与所述电池正极接口电连接,所述放电元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九支路与所述电池负极接口电连接,所述放电元件的另一端通过第十支路与所述负载负极接口电连接,所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工作模式转换器,所述工作模式转换器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所述工作模式转换器用于转换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工作模式,所述工作模式转换器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第四继电器、第五继电器、第六继电器、第七继电器、第八继电器、第九继电器和第十继电器,其中,所述第一继电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路上,所述第二继电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路上,所述第三继电器、所述第四继电器、所述第五继电器、所述第六继电器、所述第七继电器、所述第八继电器、所述第九继电器和所述第十继电器依次且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第三支路、所述第四支路、所述第五支路、所述第六支路、所述第七支路、所述第八支路、所述第九支路和所述第十支路上,
在所述待检测工作模式为所述充电模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进入所述待检测工作模式还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所述第四继电器、所述第五继电器接通、所述第八继电器和所述第九继电器接通且控制所述第三继电器、所述第六继电器、所述第七继电器和所述第十继电器均断开。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一直流电源、多个第一测试电阻和第一连接器,第一支路为所述第一连接器与任意一个所述第一测试电阻之间的连接支路,所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二直流电源、多个第二测试电阻和第二连接器,第二支路为所述第二连接器与任意一个所述第二测试电阻的之间的连接电路,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电池正极接口、电池负极接口、负载正极接口和负载负极接口,所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三直流电源和放电元件,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正极通过第三支路与所述电池正极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正极通过第四支路与所述负载正极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负极通过第五支路与所述负载负极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负极通过第六支路与所述电池负极接口电连接,所述放电元件的一端通过第七支路与所述负载正极接口电连接,所述放电元件的一端通过第八支路与所述电池正极接口电连接,所述放电元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九支路与所述电池负极接口电连接,所述放电元件的另一端通过第十支路与所述负载负极接口电连接,所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工作模式转换器,所述工作模式转换器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所述工作模式转换器用于转换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工作模式,所述工作模式转换器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第四继电器、第五继电器、第六继电器、第七继电器、第八继电器、第九继电器和第十继电器,其中,所述第一继电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路上,所述第二继电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路上,所述第三继电器、所述第四继电器、所述第五继电器、所述第六继电器、所述第七继电器、所述第八继电器、所述第九继电器和所述第十继电器依次且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第三支路、所述第四支路、第所述五支路、所述第六支路、所述第七支路、所述第八支路、所述第九支路和所述第十支路上,
在所述待检测工作模式为放电模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进入所述待检测工作模式还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三继电器、所述第六继电器接通、所述第七继电器和所述第十继电器接通且控制所述第四继电器、所述第五继电器、所述第八继电器和所述第九继电器均断开。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一直流电源、多个第一测试电阻和第一连接器,第一支路为所述第一连接器与任意一个所述第一测试电阻之间的连接支路,所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二直流电源、多个第二测试电阻和第二连接器,第二支路为所述第二连接器与任意一个所述第二测试电阻的之间的连接电路,所述参数模拟电路还包括工作模式转换器,所述工作模式转换器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所述工作模式转换器用于转换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工作模式,所述工作模式转换器包括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路上,所述第二继电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路上,
在所述待检测工作模式为故障保护模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进入所述待检测工作模式还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和/或所述第二继电器断开。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参数确定检测结果,包括:
在各所述参数与标准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均小于或者等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检测结果为合格,一个所述标准值对应一种所述工作模式下的一种所述参数;
在任意一个所述参数与对应的所述标准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预定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检测结果为不合格。
13.一种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管理装置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电池管理系统的待检测工作模式,所述待检测工作模式为任意一种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工作模式,所述工作模式包括静置模式、放电模式、充电模式和故障保护模式;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进入所述待检测工作模式;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参数,所述参数为根据模拟信号计算得到的;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数确定检测结果。
14.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执行权利要求7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15.一种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7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CN202010358280.9A 2020-04-29 2020-04-29 参数模拟电路、电池管理装置、电池管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15054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8280.9A CN111505432A (zh) 2020-04-29 2020-04-29 参数模拟电路、电池管理装置、电池管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8280.9A CN111505432A (zh) 2020-04-29 2020-04-29 参数模拟电路、电池管理装置、电池管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05432A true CN111505432A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78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58280.9A Pending CN111505432A (zh) 2020-04-29 2020-04-29 参数模拟电路、电池管理装置、电池管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0543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64793A (zh) * 2022-07-27 2022-09-16 湖南省正源储能材料与器件研究所 一种电池替换装置、电池模组以及电池替换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64793A (zh) * 2022-07-27 2022-09-16 湖南省正源储能材料与器件研究所 一种电池替换装置、电池模组以及电池替换方法
CN115064793B (zh) * 2022-07-27 2022-11-01 湖南省正源储能材料与器件研究所 一种电池替换装置、电池模组以及电池替换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44211B2 (en) Battery pack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US10756533B2 (en) Battery pack charge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RU2690003C2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модульного сохранения энергии
CN103545564B (zh) 充电电池单元及其缺陷检测方法
CN110133536A (zh) 确定电池组实体内部泄漏电流的指标的系统、方法及设备
CN110764014A (zh) 电池内短路的检测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432082B (zh) 一种使用仅一个开关进行的连通性检查的方法和装置
CN110520743B (zh) 充电装置的测试板、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CN109921103B (zh) 蓄电池组的维护方法和系统、蓄电池的维护方法和系统
CN108832686A (zh) 充电回路及充电回路检测方法
CN114400736A (zh) 一种电池组在线核容及均衡装置
CN111505432A (zh) 参数模拟电路、电池管理装置、电池管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7294163B (zh) 具有蓄电池单体均衡功能的蓄电池状态巡检方法及装置
CN106707216A (zh) 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用电池管理的测试系统
CN114830406A (zh) 用于运行电池的方法
CN101189526A (zh) 过放电情况下的电池电源管理
CN112394287A (zh) 一种电池开路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10783989A (zh) 一种电池组并联工作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211478544U (zh) Bms保护板测试系统
CN212569000U (zh) 参数模拟电路和电池管理装置
CN107991622B (zh) 风光柴储混合直流电源中蓄电池寿命检测报警系统及方法
CN106026356A (zh) 一种实现电池扩容的方法
KR20210080070A (ko) 병렬 배터리 릴레이 진단 장치 및 방법
CN116298850B (zh) 一种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KR100442996B1 (ko) 전자기기에서 배터리의 수명 계산과 기기이상 여부를판단하는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