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05326B - 一种独立自动暗室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独立自动暗室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05326B
CN111505326B CN202010606922.2A CN202010606922A CN111505326B CN 111505326 B CN111505326 B CN 111505326B CN 202010606922 A CN202010606922 A CN 202010606922A CN 111505326 B CN111505326 B CN 1115053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cavity
shell
detectio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0692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05326A (zh
Inventor
田永帅
杨致亭
石玉如
高洪元
王江勇
李大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Kanghua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Kanghua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Kanghua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Kanghua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0692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053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053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053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053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053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01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the optical investigation
    • G01N21/03Cuvette construc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75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 G01N21/76Chemiluminescence; Bioluminescenc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302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munological test procedu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2035/00178Special arrangements of analysers
    • G01N2035/00277Special precautions to avoid contamination (e.g. enclosures, glove- boxes, sealed sample carriers, disposal of contaminated materia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96Other detail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独立自动暗室检测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设有中空的腔体,外壳的一端设有放料孔,腔体的内部设有输送轨道,输送轨道上连接有载车,所述输送轨道的一端连接有驱动载车往返于放料孔和光子计数器之间的第一驱动装置。通过放料孔将反应杯放入载车内,由轨道运输至检测腔对反应杯进行检测,无需弯曲设置,各部件结构更加简单,降低制造成本;将检测暗室单独分隔出来,形成的检测腔体积小,遮挡方便;通过第二挡板的横向运动完成反应杯的遮挡,运动部件少,遮光更加严密,运动路径短,提高检测效率;通过单独设置暗室,可以使各部分零件安装紧密,减小整体体积;通过设置支撑立柱,调节支撑立柱的高度可以调整整体的高度。

Description

一种独立自动暗室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独立自动暗室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大都在孵育盘上进行,由孵育盘带动反应杯到达检测位置,加样针对反应杯加样,再由驱动电机驱动挡板对反应杯的四周遮光,形成暗室,最后对试剂进行检测。
现有的检测暗室都是在试剂杯的原地形成,形成暗室后用光子计数器对试剂进行检测,但是在原地形成暗室检测时存在以下不足:1、孵育盘上具有弯曲的部分,与挡板形成暗室时各部分的工件结构复杂,使制造成本偏高;2、弯曲部分的加工更加困难,对整个暗室的精度和运动轨迹要求更高;3、将反应杯输送到检测处后再移动挡板遮挡形成暗室,运动的部件较多,容易造成挡光不严,遮挡困难;4、原地形成暗室检测受空间以及运动结构影响较大,使形成的暗室各个部件安装较为分散、整体体积大;5、原有运动轨道的高度不方便调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独立自动暗室检测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一种独立自动暗室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设有中空的腔体,所述外壳的一端设有放料孔,另一端连接有挡板和光子计数器,所述腔体的内部设有输送轨道,所述输送轨道上连接有载车,所述输送轨道的一端连接有驱动载车往返于放料孔和光子计数器之间的第一驱动装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载车内部具有盛放反应杯的空腔,所述空腔朝向放料孔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载车上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输送轨道沿腔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滑块的宽度与腔体的宽度相同。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输送轨道为第一丝杆,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有与第一丝杆配合的第一螺母,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第一电机,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伸出腔体与第一电机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腔体远离放料孔的一端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侧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形成检测腔,当所述载车运动到与光子计数器对应处时,所述载车位于检测腔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挡板的宽度大于腔体的宽度,所述第一挡板的高度大于腔体的高度,所述外壳内侧设有容纳第一挡板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挡板与外壳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挡板连接有驱动其靠近或远离检测腔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外壳上设有容纳第二挡板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挡板远离检测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设置在外壳的外侧,所述外壳上设有与驱动板配合的连接槽,所述驱动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配合设置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二丝杆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电机固定板上,所述电机固定板与驱动板平行设置,所述电机固定板与驱动板之间设有导向轴,所述导向轴设有多个,所述导向轴的一端与电机固定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外壳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挡板上靠近载车的一侧设有滑条,所述载车上设有与滑条配合的第一滑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光子计数器设置在远离第二电机的一侧,所述外壳上设有与光子计数器配合的第一检测孔,所述第一检测孔将光子计数器和检测腔连通,所述光子计数器通过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在外壳上,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具有封闭的转动腔,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二检测孔,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三检测孔,所述载车与第一检测孔的对应处设有第四检测孔,所述第一检测孔、第二检测孔、第三检测孔和第四检测孔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转动腔内设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一端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第三电机,另一端设有第五检测孔,所述第三电机带动转动板转动时,所述第五检测孔可控制第二检测孔和第三检测孔连通或隔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下方设有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设有多个。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独立自动暗室检测装置,通过放料孔将反应杯放入载车内,由轨道运输至检测腔对反应杯进行检测,无需弯曲设置,各部件结构更加简单,降低制造成本;将检测暗室单独分隔出来,形成的检测腔体积小,遮挡方便;通过第二挡板的横向运动完成反应杯的遮挡,运动部件少,遮光更加严密,运动路径短,提高检测效率;通过单独设置暗室,可以使各部分零件安装紧密,减小整体体积;通过设置支撑立柱,调节支撑立柱的高度可以调整整体的高度。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一种独立自动暗室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一种独立自动暗室检测装置的第二挡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一种独立自动暗室检测装置的去除第二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发明一种独立自动暗室检测装置的腔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发明一种独立自动暗室检测装置的载车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发明一种独立自动暗室检测装置的去除驱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本发明一种独立自动暗室检测装置的检测腔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本发明一种独立自动暗室检测装置的驱动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9是本发明一种独立自动暗室检测装置的第一检测孔结构示意图。
附图10是本发明一种独立自动暗室检测装置的第三检测孔结构示意图。
附图11是本发明一种独立自动暗室检测装置的转动腔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 “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 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如附图1-11所示,一种独立自动暗室检测装置,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部设有中空的腔体2,所述外壳1的一端设有放料孔3,本实施例中,整个外壳呈长方体设置,放料孔3设置在外壳1的一端的上侧,将外界与腔体2连通,放料孔3用于将反应杯放入腔体2内,外壳的另一端连接有挡板和光子计数器4,所述腔体2的内部设有输送轨道,所述输送轨道上连接有载车5,所述输送轨道的一端连接有驱动载车5往返于放料孔3和光子计数器4之间的第一驱动装置。反应杯从放料孔3放入腔体2内后,直接放置在载车5上,由第一驱动装置带动装着反应杯的载车5沿输送轨道由放料孔3的一端运动到光子计数器4的一端,再由光子计数器4对反应杯内的反应物进行检测。
如图5所示,所述载车5内部具有盛放反应杯的空腔,所述空腔朝向放料孔3的一侧设有开口6,本实施例中,载车5整体呈长方体,开口6朝向上方,方便反应杯的取放。所述载车5上固定连接有滑块7,滑块7设置在载车5的下方,避免影响反应杯的放置。所述输送轨道为第一丝杆8,沿腔体2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滑块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与第一丝杆8配合的第一螺母9,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第一电机10,所述第一丝杆8的一端伸出腔体2与第一电机10连接。所述滑块7的宽度与腔体2的宽度相同。第一电机10转动,带动第一丝杆8转动,第一螺母9将第一丝杆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滑块7的水平直线运动,滑块7带动载车5沿第一丝杆8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实现对载车5的输送。本实施例中,外壳1在靠近放料孔的一端设有第一光电开关11,滑块7上设有与第一光电开关11配合的第一感应片12,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机10设置在远离放料孔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外壳1上。
如图4所示,所述腔体2远离放料孔3的一端设有第一挡板13,所述第一挡板13与外壳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板13的一侧设有第二挡板14,所述第一挡板13与第二挡板14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挡板13和第二挡板14之间形成检测腔15,当所述载车5运动到与光子计数器4对应处时,所述载车5位于检测腔15内。本实施例中,第一挡板13和第二挡板14之间形成检测腔15,且第一挡板13与外壳1是固定连接的,只需驱动第二挡板14的来回运动即可实现检测腔15的形成,减小了整体的运动部件,遮挡更加完全。
如图4所示,第一挡板13的一侧为检测腔15,另一侧为外壳1和与外壳1固定连接的第一电机10,不存在漏光,因此检测腔15靠近第一挡板13的一侧遮挡严密。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板13的宽度大于腔体2的宽度,所述第一挡板13的高度大于腔体2的高度,第一挡板13的下端位于第一丝杆8的上方,所述外壳1内侧设有容纳第一挡板13的第一限位槽16,第一限位槽16设置在外壳1的上面内侧和与第一挡板13对应的左右两个面的内侧,所述第一挡板13与外壳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一挡板13将检测腔15的体积进一步缩小,有利于检测。
所述第二挡板14连接有驱动其靠近或远离检测腔15的第二驱动装置,第二挡板14的高度和宽度也大于腔体2,如图4所示,所述外壳1上设有容纳第二挡板14的第二限位槽17,第二限位槽17设置在外壳1的上面内侧和与第二挡板14对应的其中一个面的内侧,所述第二挡板14远离检测腔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板18,所述驱动板18设置在外壳1的外侧,所述外壳1上设有第二滑槽19,第二挡板14沿第二滑槽19滑动,外壳1上还设有与驱动板18配合的连接槽21,连接槽21设置在第二滑槽19的周向呈封闭设置。如图8所示,第二挡板14与驱动板18互相垂直设置,第二挡板14的一端与驱动板18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可以是螺接或焊接,驱动板18靠近第二挡板14的一侧设有朝向第二挡板14的连接条20,连接条20沿驱动板18的周向封闭设置,连接条20与连接槽21配合设置,其二者的大小形状相等,当第二驱动装置带动驱动板18向靠近外壳1的方向运动时,连接条20卡在连接槽21内,第二挡板14沿第二滑槽19滑动一直到卡在第二限位槽17内,这样第一挡板13和第二挡板14之间形成检测腔15用于检测,连接槽21设置在第二滑槽19的周向外围,可以再次对第二滑槽19进行遮挡,同时,凸出的连接条20与凹陷的连接槽21相配合,杜绝了光线的进入,保证了检测腔15内的无光线环境,防止外界光线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如图2、图6和图8所示,所述驱动板18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母22,第二螺母22连接在驱动板18远离第二挡板14的一侧,所述第二螺母22配合设置有第二丝杆23,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第二电机24,所述第二电机24与第二丝杆23连接。本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第二电机24启动,带动第二丝杆23转动,第二螺母22将丝杆的旋转运动转换为驱动板18的水平直线运动,驱动板18带动第二挡板14沿第二滑槽19向外壳1的方向移动,直到第二挡板14卡在第二限位槽17内,此时连接条20也卡在连接槽21内,实现对检测腔15的封闭。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8所示,所述第二挡板14上靠近载车5的一侧设有滑条25,如图4-5所示,所述载车5上设有与滑条25配合的第一滑槽26。当第二挡板14沿第二滑槽19向外壳1的方向运动时,第二挡板14上的滑条25位于第一滑槽26内沿第一滑槽26移动,直到第二挡板14卡在第二限位槽17内,本实施例中,第二挡板14的宽度大于空腔的宽度,而滑条的长度沿第二挡板14运动方向设置,滑条25的长度与第二挡板14宽度相等,也大于空腔的宽度,因此在外壳1内侧第二限位槽17靠近检测腔15的一侧还设有第三滑槽27,第三滑槽27用于在暗室形成中容纳滑条,使滑条可以完全将载车5第二滑槽19上侧和下侧的空间隔开,从而保证光线无法从第二挡板14侧进入检测腔15中,且第二滑槽19和滑条还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使第二挡板14的运动更加平稳。
如图2、图6和图8所示,所述第二电机24固定在电机固定板28上,所述电机固定板28与驱动板18平行设置,本实施例中,电机固定板28、驱动板18和外壳1靠近第二电机24侧均互相平行设置,且驱动板18设置在电机固定板28和外壳1之间,所述电机固定板28与驱动板18之间设有导向轴29,所述导向轴29设有多个,本实施例中,导向轴29设有四个,电机固定板28和驱动板18均为方形设置,四个导向轴29分别设置在四个角处,使驱动板18的运动更加平稳。所述导向轴29的一端与电机固定板28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外壳1固定连接。
第二电机24转动带动第二丝杆23转动,第二螺母22将第二丝杆23的旋转运动转换为驱动板18的水平直线运动,驱动板18带动第二挡板14运动,实现对检测腔15的遮挡和放开。现有技术中的暗室挡板由于结构原因,一般设置在暗室的下方,而反应杯在水平方向运动,且标准的反应杯为长条形,这样就使得现有技术中的暗室挡板每次检测都需要从反应杯的下方运动到上方直至遮挡住反应杯,检测完毕后从上方运动到下方不能妨碍反应杯的移动,相较于本申请,暗室挡板的运动路径长,两次运动消耗的时间也长,检测效率就低,因此本申请中第二挡板14从反应杯的侧面运动至检测腔15,运动路径短,可提高检测效率。
如图2-3所示,外壳1上在连接槽21下方还设有第二光电开关30,第二丝杆23的下方设有第二感应片31。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光子计数器4设置在远离第二电机24的一侧,这样光子计数器4和第二电机24分别设置在外壳1的两侧,分开设置可以有效缩小检测腔15所占的空间。
如图9-11所示,所述外壳1上设有与光子计数器4配合的第一检测孔32,所述第一检测孔32将光子计数器4和检测腔15连通,所述光子计数器4通过第一连接板35和第二连接板36固定连接在外壳1上,所述第一连接板35和第二连接板36之间具有封闭的转动腔37,所述第一连接板35上设有第二检测孔,所述第二连接板36上设有第三检测孔34,如图5所示,所述载车5与第一检测孔32的对应处设有第四检测孔39,所述第一检测孔32、第二检测孔、第三检测孔34和第四检测孔39位于同一直线上。如图11所示,所述转动腔37内设有转动板38,所述转动板38的一端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第三电机40,另一端设有第五检测孔41,本实施例中,转动板38的形状为三角形,其下端与第三电机40连接,上端的一个角上设有第五检测孔41,另一个角封闭设置,转动腔37的上端宽度大于转动板38的上端宽度,使转动板38可以转动。第三电机40的输出轴穿过第一连接板35,与转动腔37内的转动板38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机40带动转动板38转动时,带动转动板38以与第三电机40的连接处为圆心转动,转动板38的上端摆动,当第五检测孔41与第二检测孔和第三检测孔位于一条直线时,光子计数器4可直达反应杯,对内部的发光值进行读取,读取完毕后,第三电机40反转,带动转动板38转动,带有第五检测孔41的一端离开第二检测孔和第三检测孔之间,转动板38另一端的封闭处将第二检测孔和第三检测孔34分隔开,将光子计数器4遮挡,进行保护。
本实施例中,第三电机40上设有第三光电开关42和第三感应片43,控制第三电机40的转动,第三电机40为步进电机,其运动的精度较高,且每次转动的角度固定。
如图1、3、4、5、6、7和9所示,所述外壳1下方设有支撑立柱44,所述支撑立柱44设有多个。通过调节支撑立柱44的长度可以调节整体结构的高度,使整个装置安装方便。
本实施例中,外壳1上部设置有加样针45,加样针45设置在检测腔的上方,当载车带动反应杯达到检测腔后,加样针45向反应杯内添加底物。
本装置中,首先自动将反应杯运输至检测腔15内,杜绝反应杯与外界的接触,避免污染,到达内部后自动形成暗室,杜绝光线进入,从根源上解决了外界光线对实验的影响,确保光子计数器4读数的准确性,为实验检测提供准确数据,在发光检测模块中光子计数器4对准处独立形成小的暗室结构,在读数时转动板38转动,打开光子计数器4,进行读数,读取完毕后转动板38自动关闭,为光子计数器4提供了一个避光环境,从而有效保护光子计数器4,避免反应杯运转时对光子计数器4的损伤,进而确保读取数值稳定性。
本装置在安装过程中分别将三个模块独立组装,组装完成后三个模块组装为一个整体,通过调节支撑立柱44的长度可以调节整体结构的高度,在整个主体框架中,所有的连接板均采用榫槽设计,不会因安装过程中的安装误差影响到暗室效果,为检测提供稳定的暗室结构,通过调节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24的运转速度可以随时调控检测的速度,为提高整机的检测速度奠定基础。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独立自动暗室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设有中空的腔体,所述外壳的一端设有放料孔,另一端连接有挡板和光子计数器,所述腔体的内部设有输送轨道,所述输送轨道上连接有载车,所述输送轨道的一端连接有驱动载车往返于放料孔和光子计数器之间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腔体远离放料孔的一端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侧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形成检测腔,当所述载车运动到与光子计数器对应处时,所述载车位于检测腔内,所述第二挡板连接有驱动其靠近或远离检测腔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外壳上设有容纳第二挡板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挡板远离检测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设置在外壳的外侧,所述外壳上设有与驱动板配合的连接槽,所述驱动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配合设置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二丝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独立自动暗室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内部具有盛放反应杯的空腔,所述空腔朝向放料孔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载车上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输送轨道沿腔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滑块的宽度与腔体的宽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独立自动暗室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轨道为第一丝杆,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有与第一丝杆配合的第一螺母,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第一电机,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伸出腔体与第一电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其中之一所述的一种独立自动暗室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的宽度大于腔体的宽度,所述第一挡板的高度大于腔体的高度,所述外壳内侧设有容纳第一挡板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挡板与外壳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独立自动暗室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电机固定板上,所述电机固定板与驱动板平行设置,所述电机固定板与驱动板之间设有导向轴,所述导向轴设有多个,所述导向轴的一端与电机固定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外壳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独立自动暗室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上靠近载车的一侧设有滑条,所述载车上设有与滑条配合的第一滑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独立自动暗室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子计数器设置在远离第二电机的一侧,所述外壳上设有与光子计数器配合的第一检测孔,所述第一检测孔将光子计数器和检测腔连通,所述光子计数器通过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在外壳上,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具有封闭的转动腔,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二检测孔,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三检测孔,所述载车与第一检测孔的对应处设有第四检测孔,所述第一检测孔、第二检测孔、第三检测孔和第四检测孔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转动腔内设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一端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第三电机,另一端设有第五检测孔,所述第三电机带动转动板转动时,所述第五检测孔可控制第二检测孔和第三检测孔连通或隔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其中之一所述的一种独立自动暗室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下方设有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设有多个。
CN202010606922.2A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独立自动暗室检测装置 Active CN1115053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06922.2A CN111505326B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独立自动暗室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06922.2A CN111505326B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独立自动暗室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05326A CN111505326A (zh) 2020-08-07
CN111505326B true CN111505326B (zh) 2020-10-23

Family

ID=71865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06922.2A Active CN111505326B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独立自动暗室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053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9106B (zh) * 2021-11-09 2022-02-11 山东康华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独立自动加液检测装置
CN115656493B (zh) * 2022-12-29 2023-03-14 山东康华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独立圆形暗室自动检测机构
CN115931724B (zh) * 2023-01-05 2023-05-23 山东康华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遮光及弃杯装置
CN117665309B (zh) * 2024-02-01 2024-05-17 山东康华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清洗机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35760A (zh) * 2014-12-31 2015-04-22 重庆科斯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箱
CN107328925A (zh) * 2017-08-15 2017-11-07 广州源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暗室检测装置
CN110763836A (zh) * 2019-12-26 2020-02-07 潍坊市康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孵育盘暗室检测装置
CN110794156A (zh) * 2019-11-30 2020-02-14 威海威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用测量室
CN111272994A (zh) * 2020-03-26 2020-06-12 松科医疗器械(中山)有限公司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其检测暗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0970B (zh) * 2017-09-29 2022-07-15 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样本架加载系统、加载方法及化学发光检测仪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35760A (zh) * 2014-12-31 2015-04-22 重庆科斯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箱
CN107328925A (zh) * 2017-08-15 2017-11-07 广州源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暗室检测装置
CN110794156A (zh) * 2019-11-30 2020-02-14 威海威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用测量室
CN110763836A (zh) * 2019-12-26 2020-02-07 潍坊市康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孵育盘暗室检测装置
CN111272994A (zh) * 2020-03-26 2020-06-12 松科医疗器械(中山)有限公司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其检测暗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05326A (zh) 2020-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05326B (zh) 一种独立自动暗室检测装置
CA2560459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urate positioning of a pipetting device
CN103743975A (zh) 软板自动测试设备及软板自动化测试方法
CN110763836B (zh) 一种孵育盘暗室检测装置
CN103738734A (zh) 软板自动上下料装置
CN103267484B (zh) 一种电子产品显示屏检测机
CN215180268U (zh) 一种独立双重遮光自动暗室检测装置
CN114192439A (zh) 光学镜片外观尺寸自动检测设备
CN113759106B (zh) 一种独立自动加液检测装置
CN209452315U (zh) 一种带传感垫片的电池盖帽检测机构
CN106005853B (zh) 一种立体料塔系统
CN114113618B (zh) 一种荧光免疫定量分析仪机芯用门挡机构
CN207764230U (zh) 一种荧光免疫分析仪
CN214584917U (zh) 光学信号检测装置
CN207396511U (zh) 用于连续检测样本卡上条形样本的自动传输装置
CN207923906U (zh) 一种同步带传动精度校准系统及荧光免疫分析仪
CN217751448U (zh) 一种新型插篮放料手臂机构
CN219200332U (zh) 一种多点位标线测厚仪
CN219980896U (zh) 一种旋转式电子设备相机模组测试平台
US7715284B2 (en) Cassette library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attitude thereof
CN221008618U (zh) 一种旋转式放射源仓辐射防护快门机构
CN221100777U (zh) 一种用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仪的送样装置
KR20120005166A (ko) Rfid 검색대
CN219800160U (zh) 驾驶员信息采集设备
CN220182069U (zh) 取放机构及交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No.699, Yuehe Road, Weif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andong Kanghua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1023 Shandong city of Weifang Province River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o. 699

Applicant before: WEIFANG KANGHUA BIOTECH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