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01782A - 一种基坑支护和施工道路一体化结构及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坑支护和施工道路一体化结构及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501782A CN111501782A CN202010488208.8A CN202010488208A CN111501782A CN 111501782 A CN111501782 A CN 111501782A CN 202010488208 A CN202010488208 A CN 202010488208A CN 111501782 A CN111501782 A CN 11150178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el pipe
- pile
- sleeve
- construction
- pipe pi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5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1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9412 basement excav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344 surfac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15 formwork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40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02—Foundation pits
- E02D17/04—Bordering surfacing or stiffening the sides of foundation pit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1/00—Details of pavings
- E01C11/16—Reinforcements
- E01C11/18—Reinforcements for cement concrete paving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7/00—Coherent pavings made in situ
- E01C7/08—Coherent pavings made in situ made of road-metal and binders
- E01C7/10—Coherent pavings made in situ made of road-metal and binders of road-metal and cement or like binders
- E01C7/14—Concrete paving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22—Piles
- E02D5/24—Prefabricated piles
- E02D5/28—Prefabricated piles made of steel or other metals
- E02D5/285—Prefabricated piles made of steel or other metals tubular, e.g. prefabricated from sheet pile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支护和施工道路一体化结构及施工方法,一体化结构是基坑支护结构与施工道路形成为整体结构,其中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有数列钢管桩,数列钢管桩插设在基坑周边的土体中,相邻钢管桩上部之间由施工道路的结构层相连接,钢管桩上部与施工道路结构层形成为整体结构。施工方法为:步骤一、场地平整;步骤二、测量放线;步骤三、打入钢管桩;步骤四、套入第一套筒;步骤五、安装盖板及第二套筒;步骤六、施工道路结构层的浇筑;步骤七、盖上顶盖。有益效果:施工采用“支护‑开挖”的作业形式,可有效节约工期。所使用钢管桩、套筒、盖板、混凝土顶盖均可拆卸、制作简单、运输方便,对邻近地下空间的开发没有影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坑支护一体化结构及施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基坑支护和施工道路一体化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许多城市正处在房地产投资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潮之中,地下商场、地下街道、地下变电站、地下停车场、排水及污水处理系统等地下建筑物使得基坑工程的规模不断增加。
目前,基坑支护的形式主要有土钉墙、地下连续墙、钢板桩、桩-锚等支护形式。土钉墙支护施工设备简单,施工不需单独占用场地,工程造价低,但其承载能力不高,一般只用于浅基坑支护;地下连续墙承载能力高,截水、防渗性能好,但其施工较复杂、成本高;钢板桩设计灵活,可回收进行重复利用,但其施工精度要求较高,打桩过程中桩体容易倾斜,不易纠正。桩锚支护因具有承载能力强、不受地下水影响、占用空间小等优点,大量应用于大深度开挖、土体条件差的基坑工程,但其整体设计往往趋于保守,工程造价较高。对于现有的基坑支护技术,支护结构仅承担水平荷载。在地基本身土压力和施工荷载的共同作用下,施工道路基坑一侧下部土体容易松动甚至发生脱离,道路形成类似于悬臂梁的结构,易造成施工道路出现裂缝甚至断裂,诱发施工车辆如混凝土泵车侧翻,基坑支护结构失效等严重事故。当基坑施工空间狭小,不能保证车辆距坑边安全距离时,这类事故时有发生。此外,现有的基坑支护形式为“边开挖边支护”,施工期长。同时,上述支护形式除钢板桩外,都难以回收,这将成为今后周边地下空间开发的障碍。
如何在保证支护结构可靠性的同时,又能兼顾工期、工程造价、环保等其他方面的要求,正是目前基坑工程对新型支护技术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坑侧施工空间狭窄的基坑工程如何保证支护结构的可靠性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解决因基坑开挖和施工道路荷载引起基坑支护结构水平位移过大而导致施工道路基坑一侧下部土体出现松动甚至发生脱离,易造成施工道路出现裂缝甚至断裂,诱发施工车辆侧翻等严重事故;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达到上述目的而提供的一种基坑支护和施工道路一体化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基坑支护和施工道路一体化结构是基坑支护结构与施工道路形成为整体结构,其中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有数列钢管桩,数列钢管桩插设在基坑周边的土体中,相邻钢管桩上部之间由施工道路的结构层相连接,钢管桩上部与施工道路结构层形成为整体结构。
钢管桩的上部套设有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第一套筒的顶端盖设有盖板,第二套筒设置在盖板的顶面上,第二套筒的上端设置有顶盖,第一套筒、盖板、第二套筒和顶盖均设置在施工道路的结构层内。
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内径相同,第二套筒的外径大于第一套筒的外径,盖板为钢板制成,盖板的中间部位开设有与钢管桩外径相同的圆孔,顶盖为水泥混凝土预制而成。
施工道路的结构层为水泥混凝土结构,水泥混凝土结构内设置有横向和纵向钢筋,横向和纵向钢筋采用螺纹钢筋,钢筋直径不小于12mm,纵向钢筋间距不大于350mm,横向钢筋间距不大于600mm,纵向钢筋设在面层顶面下1/3-1/2厚度范围内,横向钢筋位于纵向钢筋之下,边缘钢筋至自由边的距离为100-150mm,水泥混凝土中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26.5mm,水泥混凝土中砂的细度模数不小于2.5。
本发明提供的基坑支护和施工道路一体化结构及施工方法,其方法如下所述:
步骤一、场地平整: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确保机械设备进出场顺利,便于打桩机就位;
步骤二、测量放线:根据施工图纸,用经纬仪对钢管桩位置进行放线、定位,钢管桩的定位误差小于10mm,复核无误后,保护好现场桩位,开始下一步施工;
步骤三、打入钢管桩:
①移动打桩机至桩位,起吊钢管桩,使桩顶套入桩帽之中,起吊前,需对每节钢管桩作详尽的外观检查,尤其要注意椭圆度,符合要求者,方准起吊;
②把钢管桩底端对准桩位处的标注线插正,在打桩机的正前方和侧面呈直角方向用两台经纬仪监控导杆的垂直度,使桩锤、桩帽及桩身成一垂线;
③由钢管桩、桩帽及桩锤的自重,使钢管桩自行逐渐沉入土中,在此期间,随时跟踪观测沉桩质量情况;
④确认钢管桩自沉质量良好后,进行正常的连续锤击,直至将钢管桩锤击到其顶端高出地面60-80cm时停止锤击;
⑤对钢管桩按照设计高度进行精准切割;
步骤四、套入第一套筒:将第一套筒套设于钢管桩露出地面部分的下部,第一套筒的底部紧贴地面;
步骤五、安装盖板及第二套筒:将盖板穿过钢管桩,使盖板的底面紧贴在第一套筒的顶端,然后将第二套筒套于钢管桩上,第二套筒的底端紧贴在盖板的顶面上;
步骤六、施工道路结构层的浇筑:施工道路的结构层采用水泥混凝土结构,先绑扎钢筋,建模浇筑水泥混凝土,预留顶盖的孔位,进行养护,然后拆模;
步骤七、盖上顶盖:在第二套筒的顶端盖上顶盖,顶盖为水泥混凝土预制而成。
步骤二中,测量定位所用的“经纬仪”及控制质量检测设备在使用周期内的计量器具按二级计量标准进行计量检测控制。
步骤六中的钢筋采用螺纹钢筋,钢筋直径不小于12mm,纵向钢筋间距不大于350mm,横向钢筋间距不大于600mm,纵向钢筋设在面层顶面下1/3-1/2厚度范围内,横向钢筋位于纵向钢筋之下,边缘钢筋至自由边的距离为100-150mm,水泥混凝土中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26.5mm,水泥混凝土中砂的细度模数不小于2.5。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基坑支护和施工道路一体化结构采用可回收钢管桩支护结构,由钢管桩、第一套筒、盖板、第二套筒、水泥混凝土路面及混凝土预制的顶盖组成,由钢管桩来直接承担路面荷载和侧向土压力,水泥混凝土路面则提供上部约束。因路面荷载能转化为水平土压力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现由钢管桩直接承担,即降低了支护结构上作用的水平土压力,结构能够承担较大路面荷载,以达到稳定基坑的目的。工作时,路面荷载按水泥混凝土路面→盖板→钢管桩的传递路径扩散至桩周及深层土体;侧向土压力作用于钢管桩,由钢管桩传递到桩周土体,以平衡侧向土压力。本发明的施工采用“支护-开挖”的作业形式,开挖前进行支护,开挖后如无特殊情况无需再支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基坑支护和施工道路一体化结构及施工方法可靠性高,采用钢管桩来直接承担路面的竖向荷载,充分发挥了支护结构的竖向承载能力,基坑支护结构上作用的水平荷载也有效降低。支护结构直接承担竖向荷载,可有效降低基坑周侧对施工作业空间的需求,尤其是施工车辆如混凝土泵车对距坑边安全距离的需求,从而避免发生车俩倾覆事故。节约工期。本发明的施工采用“支护-开挖”的作业形式,开挖前进行支护,开挖则可一步到位,对比现有的“边开挖边支护”作业,可有效节约工期。此外,本发明的钢管桩直接用打桩机连续锤击打入,相比于土钉墙、地下连续墙、桩-锚等需挖孔注浆的支护结构而言,进一步节约工期。成本低。相较于地下连续墙、桩-锚支护技术,本发明的钢管桩无需挖孔注浆,节省材料且对施工机械的要求减少。同时,钢管桩可回收,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基坑回填后仍能使用,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生态环保。本发明所使用钢管桩、套筒、盖板、混凝土顶盖均可拆卸、制作简单、运输方便,现场可根据实际要求灵活组装;钢管桩在工程完成后可回收,对邻近地下空间的开发没有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基坑支护和施工道路一体化结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基坑支护和施工道路一体化结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单个钢管桩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单个钢管桩结构设置顺序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盖板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钢管桩打入状态示意图。
上图中的标注如下所示:
1、施工道路 2、钢管桩 3、基坑 4、第一套筒 5、盖板
6、第二套筒 7、顶盖 8、打桩机 9、桩帽 10、圆孔
11、桩锤。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
本发明提供的基坑支护和施工道路一体化结构是基坑支护结构与施工道路1形成为整体结构,其中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有数列钢管桩2,数列钢管桩2插设在基坑3周边的土体中,相邻钢管桩2上部之间由施工道路1的结构层相连接,钢管桩2上部与施工道路1结构层形成为整体结构。
钢管桩2的上部套设有第一套筒4和第二套筒6,第一套筒4的顶端盖设有盖板5,第二套筒6设置在盖板5的顶面上,第二套筒6的上端设置有顶盖7,第一套筒4、盖板5、第二套筒6和顶盖7均设置在施工道路1的结构层内。
第一套筒4和第二套筒6的内径相同,第二套筒6的外径大于第一套筒4的外径,盖板5为钢板制成,盖板5的中间部位开设有与钢管桩2外径相同的圆孔10,顶盖7为水泥混凝土预制而成。
施工道路1的结构层为水泥混凝土结构,水泥混凝土结构内设置有横向和纵向钢筋,横向和纵向钢筋采用螺纹钢筋,钢筋直径不小于12mm,纵向钢筋间距不大于350mm,横向钢筋间距不大于600mm,纵向钢筋设在面层顶面下1/3-1/2厚度范围内,横向钢筋位于纵向钢筋之下,边缘钢筋至自由边的距离为100-150mm,水泥混凝土中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26.5mm,水泥混凝土中砂的细度模数不小于2.5。
本发明提供的基坑支护和施工道路一体化结构及施工方法,其方法如下所述:
步骤一、场地平整: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确保机械设备进出场顺利,便于打桩机8就位;
步骤二、测量放线:根据施工图纸,用经纬仪对钢管桩2位置进行放线、定位,钢管桩2的定位误差小于10mm,复核无误后,保护好现场桩位,开始下一步施工;
步骤三、打入钢管桩2:
①移动打桩机8至桩位,起吊钢管桩2,使桩顶套入桩帽9之中,起吊前,需对每节钢管桩2作详尽的外观检查,尤其要注意椭圆度,符合要求者,方准起吊;
②把钢管桩2底端对准桩位处的标注线插正,在打桩机8的正前方和侧面呈直角方向用两台经纬仪监控导杆的垂直度,使桩锤11、桩帽9及桩身成一垂线;
③由钢管桩2、桩帽9及桩锤11的自重,使钢管桩2自行逐渐沉入土中,在此期间,随时跟踪观测沉桩质量情况;
④确认钢管桩2自沉质量良好后,进行正常的连续锤击,直至将钢管桩2锤击到其顶端高出地面60-80cm时停止锤击;
⑤对钢管桩2按照设计高度进行精准切割;
步骤四、套入第一套筒4:将第一套筒套4设于钢管桩2露出地面部分的下部,第一套筒4的底部紧贴地面;
步骤五、安装盖板5及第二套筒6:将盖板6穿过钢管桩2,使盖板6的底面紧贴在第一套筒4的顶端,然后将第二套筒6套于钢管桩2上,第二套筒6的底端紧贴在盖板5的顶面上;
步骤六、施工道路1结构层的浇筑:施工道路1的结构层采用水泥混凝土结构,先绑扎钢筋,建模浇筑水泥混凝土,预留顶盖7的孔位,进行养护,然后拆模;
步骤七、盖上顶盖7:在第二套筒6的顶端盖上顶盖7,顶盖7为水泥混凝土预制而成。
步骤二中,测量定位所用的“经纬仪”及控制质量检测设备在使用周期内的计量器具按二级计量标准进行计量检测控制。
步骤六中的钢筋采用螺纹钢筋,钢筋直径不小于12mm,纵向钢筋间距不大于350mm,横向钢筋间距不大于600mm,纵向钢筋设在面层顶面下1/3-1/2厚度范围内,横向钢筋位于纵向钢筋之下,边缘钢筋至自由边的距离为100-150mm,水泥混凝土中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26.5mm,水泥混凝土中砂的细度模数不小于2.5。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基坑支护和施工道路一体化结构采用可回收钢管桩2支护结构,由钢管桩2、第一套筒4、盖板5、第二套筒6、水泥混凝土路面及混凝土预制的顶盖7组成,由钢管桩2来直接承担路面荷载和侧向土压力,水泥混凝土路面则提供上部约束。因路面荷载能转化为水平土压力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现由钢管桩2直接承担,即降低了支护结构上作用的水平土压力,结构能够承担较大路面荷载,以达到稳定基坑的目的。工作时,路面荷载按水泥混凝土路面→盖板5→钢管桩2的传递路径扩散至桩周及深层土体;侧向土压力作用于钢管桩2,由钢管桩2传递到桩周土体,以平衡侧向土压力。本发明的施工采用“支护-开挖”的作业形式,开挖前进行支护,开挖后如无特殊情况无需再支护。
Claims (7)
1.一种基坑支护和施工道路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基坑支护结构与施工道路形成为整体结构,其中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有数列钢管桩,数列钢管桩插设在基坑周边的土体中,相邻钢管桩上部之间由施工道路的结构层相连接,钢管桩上部与施工道路结构层形成为整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和施工道路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管桩的上部套设有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第一套筒的顶端盖设有盖板,第二套筒设置在盖板的顶面上,第二套筒的上端设置有顶盖,第一套筒、盖板、第二套筒和顶盖均设置在施工道路的结构层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和施工道路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内径相同,第二套筒的外径大于第一套筒的外径,盖板为钢板制成,盖板的中间部位开设有与钢管桩外径相同的圆孔,顶盖为水泥混凝土预制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和施工道路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施工道路的结构层为水泥混凝土结构,水泥混凝土结构内设置有横向和纵向钢筋,横向和纵向钢筋采用螺纹钢筋,钢筋直径不小于12mm,纵向钢筋间距不大于350mm,横向钢筋间距不大于600mm,纵向钢筋设在面层顶面下1/3-1/2厚度范围内,横向钢筋位于纵向钢筋之下,边缘钢筋至自由边的距离为100-150mm,水泥混凝土中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26.5mm,水泥混凝土中砂的细度模数不小于2.5。
5.一种基坑支护和施工道路一体化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方法如下所述:
步骤一、场地平整: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确保机械设备进出场顺利,便于打桩机就位;
步骤二、测量放线:根据施工图纸,用经纬仪对钢管桩位置进行放线、定位,钢管桩的定位误差小于10mm,复核无误后,保护好现场桩位,开始下一步施工;
步骤三、打入钢管桩:
①移动打桩机至桩位,起吊钢管桩,使桩顶套入桩帽之中,起吊前,需对每节钢管桩作详尽的外观检查,尤其要注意椭圆度,符合要求者,方准起吊;
②把钢管桩底端对准桩位处的标注线插正,在打桩机的正前方和侧面呈直角方向用两台经纬仪监控导杆的垂直度,使桩锤、桩帽及桩身成一垂线;
③由钢管桩、桩帽及桩锤的自重,使钢管桩自行逐渐沉入土中,在此期间,随时跟踪观测沉桩质量情况;
④确认钢管桩自沉质量良好后,进行正常的连续锤击,直至将钢管桩锤击到其顶端高出地面60-80cm时停止锤击;
⑤对钢管桩按照设计高度进行精准切割;
步骤四、套入第一套筒:将第一套筒套设于钢管桩露出地面部分的下部,第一套筒的底部紧贴地面;
步骤五、安装盖板及第二套筒:将盖板穿过钢管桩,使盖板的底面紧贴在第一套筒的顶端,然后将第二套筒套于钢管桩上,第二套筒的底端紧贴在盖板的顶面上;
步骤六、施工道路结构层的浇筑:施工道路的结构层采用水泥混凝土结构,先绑扎钢筋,建模浇筑水泥混凝土,预留顶盖的孔位,进行养护,然后拆模;
步骤七、盖上顶盖:在第二套筒的顶端盖上顶盖,顶盖为水泥混凝土预制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和施工道路一体化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二中,测量定位所用的“经纬仪”及控制质量检测设备在使用周期内的计量器具按二级计量标准进行计量检测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和施工道路一体化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六中的钢筋采用螺纹钢筋,钢筋直径不小于12mm,纵向钢筋间距不大于350mm,横向钢筋间距不大于600mm,纵向钢筋设在面层顶面下1/3-1/2厚度范围内,横向钢筋位于纵向钢筋之下,边缘钢筋至自由边的距离为100-150mm,水泥混凝土中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26.5mm,水泥混凝土中砂的细度模数不小于2.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88208.8A CN111501782B (zh) | 2020-06-02 | 2020-06-02 | 一种基坑支护和施工道路一体化结构及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88208.8A CN111501782B (zh) | 2020-06-02 | 2020-06-02 | 一种基坑支护和施工道路一体化结构及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501782A true CN111501782A (zh) | 2020-08-07 |
CN111501782B CN111501782B (zh) | 2024-10-18 |
Family
ID=71872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488208.8A Active CN111501782B (zh) | 2020-06-02 | 2020-06-02 | 一种基坑支护和施工道路一体化结构及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501782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08760A (zh) * | 2022-05-31 | 2022-08-16 | 山东建筑大学 | 冲积场地道路深基坑近接顶面立体加筋加固结构及方法 |
CN115506309A (zh) * | 2022-09-28 | 2022-12-23 | 中交广州水运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疏浚与吹填工程的储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7376372U (zh) * | 2017-07-10 | 2018-05-18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和无砟轨道 |
DE202019100752U1 (de) * | 2018-02-13 | 2019-02-28 | Theo Heitkamp | Verbauvorrichtung |
CN109706936A (zh) * | 2018-10-12 | 2019-05-03 |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桥墩基坑多级支护结构 |
CN110685286A (zh) * | 2019-10-22 | 2020-01-14 | 中铁八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复杂地质条件下临近道路的深基坑支护施工工艺 |
CN212270962U (zh) * | 2020-06-02 | 2021-01-01 | 湖南科技大学 | 一种基坑支护和施工道路一体化结构 |
-
2020
- 2020-06-02 CN CN202010488208.8A patent/CN11150178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7376372U (zh) * | 2017-07-10 | 2018-05-18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和无砟轨道 |
DE202019100752U1 (de) * | 2018-02-13 | 2019-02-28 | Theo Heitkamp | Verbauvorrichtung |
CN109706936A (zh) * | 2018-10-12 | 2019-05-03 |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桥墩基坑多级支护结构 |
CN110685286A (zh) * | 2019-10-22 | 2020-01-14 | 中铁八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复杂地质条件下临近道路的深基坑支护施工工艺 |
CN212270962U (zh) * | 2020-06-02 | 2021-01-01 | 湖南科技大学 | 一种基坑支护和施工道路一体化结构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08760A (zh) * | 2022-05-31 | 2022-08-16 | 山东建筑大学 | 冲积场地道路深基坑近接顶面立体加筋加固结构及方法 |
CN115506309A (zh) * | 2022-09-28 | 2022-12-23 | 中交广州水运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疏浚与吹填工程的储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501782B (zh) | 2024-10-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386408B (zh) | 深水桥梁桩基施工方法 | |
CN101963061B (zh) | 一种铁路既有线地下箱涵的施工方法 | |
CN108842819B (zh) |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电缆线路隧道施工方法 | |
CN105926669A (zh) | 一种地铁车站施工方法 | |
CN107059667A (zh) | 门形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箱型涵洞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2434717B (zh) | 工字钢顶管工作坑的施工方法 | |
CN109914472B (zh) | 一种软土地区装配式综合管廊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0031842U (zh) | 基于排桩、连系梁和对拉锚索的相临深基坑联合支护体系 | |
CN212270962U (zh) | 一种基坑支护和施工道路一体化结构 | |
CN111501782B (zh) | 一种基坑支护和施工道路一体化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212294747U (zh) | 一种顶管井结构 | |
CN111851588A (zh) | 一种顶管井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5064711B (zh) | 一种在居民楼间施工地下车库的方法 | |
CN111779025A (zh) | 一种横跨基坑市政管网箱涵的原位保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12064751A (zh) | 一种排水管线的深沟槽施工方法 | |
CN204125872U (zh) | 一种公路护栏加固装置 | |
CN114033388B (zh) | 富水粉砂层地下隧道顶管用竖井施工方法 | |
CN107558489A (zh) | 一种盾构下穿既有建筑物的施工方法 | |
CN112983493B (zh) | 一种盾构近距离下穿大断面桥涵的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13216215A (zh) | 一种复杂环境下深沟槽支护逆作施工方法 | |
CN211873034U (zh) | 一种箱型扣接钢桩支护结构 | |
CN110939139B (zh) | 基于桩后异型挡墙刚性接触的桩板墙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 |
CN112879026A (zh) | 一种矩形顶管施工临时后靠支座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8803460U (zh) | 一种增强水泥土搅拌桩截水效果的预制砼板桩 | |
CN215906845U (zh) | 一种基坑内大跨度连廊安装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