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91338B - 上下文存储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上下文存储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491338B CN111491338B CN201910081711.9A CN201910081711A CN111491338B CN 111491338 B CN111491338 B CN 111491338B CN 201910081711 A CN201910081711 A CN 201910081711A CN 111491338 B CN111491338 B CN 11149133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twork device
- network
- terminal
- equipment
- terminal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9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4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0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795 deri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23 data manag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800 disodium phosphat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GVVPGTZRZFNKDS-JXMROGBWSA-N geranyl diphosph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C\CO[P@](O)(=O)OP(O)(O)=O GVVPGTZRZFNKDS-JXMROGBW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79 in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H04W36/0038—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of security context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4—Key management, e.g. using generic bootstrapping architecture [GB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上下文存储方法及装置,第一网络设备,即释放终端设备从连接态到非激活态的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由第二网络设备存储该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由于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不存储在第一网络设备上,而是存储在第二网络设备上,因此,不管第一网络设备运动到多远,第三网络设备都能够从第二网络设备获得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并恢复终端设备与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链路,从而提供数据传输成功率,其中,第三网络设备为为终端设备从非激活态进入连接态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下文存储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the 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5G)技术也称之为5G新无线接入技术(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New RAT),New RAT简称为NR。NR技术中,终端设备(user equipment,UE)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状态包括连接态、非激活状态和空闲态。UE处于连接态时,UE与基站之间建立链路,基站和核心网之间也存在针对该UE的链路;UE处于非激活态时,基站和核心网之间针对该UE的链路没有断开,但是UE与基站之间的链路被释放(release),基站存储该UE的接入层上下文,使得有数据需要传输时,基站可以恢复基站与UE之间的链路;UE处于空闲态时,UE与基站之间的链路、基站和核心网之间针对该UE的链路均被释放。
传统的蜂窝网络中,连接态的UE进入非激活态时,基站为UE分配一个非激活态无线网络临时标识(inactive-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I-RNTI),存储UE的接入层上下文,并释放基站与UE之间的链路,使得UE进入非激活态,该过程中的基站也称之为锚点基站。当核心网需要向UE发送下行数据时,该数据经过核心网与基站之间的链路到达锚点基站,锚点基站向UE的无线接入网通知区域(RAN-based notification area,RNA)内发送RNA寻呼(paging)消息,以寻呼UE。其中,RNA可以理解为一个小区集合,同一个RNA中的各小区对应的基站之间存在Xn接口。UE检测到RNA paging消息后,向当前基站发送RRC恢复(resume)消息,需携带I-RNTI标识给当前基站,当前基站根据I-RNTI标识去锚点基站获取接入层上下文,根据接入层上下文建立UE与当前基站之间的链路,使得UE从非激活态转换为连接态,之后,UE进行下行数据的接收。当UE需要向核心网发送上行数据时,UE向当前基站发送携带I-RNTI的RRC resume消息,当前基站根据I-RNTI确定出锚点基站,并通过基站间的Xn接口从锚点基站获取接入层上下文。之后,当前基站根据接入层上下文建立UE与当前基站之间的链路,使得UE从非激活态转换为连接态。
上述UE从非激活态到连接态的转换过程中,针对上行数据,需要当前基站通过Xn接口从锚点基站获取接入层上下文,针对下行数据,需要锚点基站在RNA内寻呼UE。然而,传统的蜂窝网络并不能为UE提供覆盖,例如,大海、沙漠等地方无法部署基站的地方。为此,引入非陆地网络(non terrestrial network,NTN),将基站或基站的部分功能部署在高空平台或卫星上以为UE提供覆盖。基于卫星部署的NTN中,利用卫星天线的波束覆盖地面形成小区,波束与小区的映射方式包括地面静止小区映射方式。该种方式下,小区的地理位置相对于地面固定,移动的卫星通过调整自己的波束覆盖小区,随着卫星的运动,不同的时刻,会出现同一个小区被不同的卫星覆盖的情况。而且,部署在不同的卫星上的基站间的Xn接口受限,有可能只有相邻的基站间才存在Xn接口。基于卫星部署的NTN中,需要连接态的UE进入非激活态时,锚点基站为该UE分配I-RNTI,存储UE的接入层上下文,并向该UE发送携带I-RNTI的RRC release消息。之后,上行数据传输过程中,UE向当前基站发送RRC resume消息,以使得当前基站从锚点基站获取接入层上下文。然而,由于锚点基站随着卫星不断的运动,运动到可能无法与当前基站保持Xn接口的位置,使得当前基站无法获取到接入层上下文,进而使得UE无法从非激活态转换为连接态,导致上行数据传输失败。下行数据传输过程中,锚点基站向RNA区域内的基站发送寻呼消息以寻呼UE,进而恢复UE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链路。由于锚点基站随着卫星不断的运动,使得锚点基站与RNA区域内的基站之间的距离很远,导致RNA区域内的基站无法接收到寻呼消息,进而使得锚点基站无法寻呼到UE,造成下行数据传输失败。因此,如何存储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使得为终端设备从非激活态恢复到连接态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能够获取到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以提高数据传输成功率,是为急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上下文存储方法及装置,通过将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存储在核心网设备,使得为终端设备从非激活态恢复到连接态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能够获取到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成功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上下文存储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也可以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中的芯片,下面以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为例对该方法进行描述,该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和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存储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和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释放所述终端设备从连接态到非激活态的网络设备。采用这种方案,由于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不存储在第一网络设备上,而是存储在第二网络设备上,因此,不管第一网络设备运动到多远,第三网络设备都能够从第二网络设备获得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并恢复终端设备与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链路,从而提供数据传输成功率,其中,第三网络设备为为终端设备从非激活态进入连接态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上述的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接入层安全信息,所述接入层安全信息包括第一密钥。采用这种方案,保证通信安全性。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上述的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请求消息,以请求释放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或者,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请求消息,并根据所述第二请求消息,释放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采用这种方案,实现释放针对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的目的。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上述的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四请求消息,所述第四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将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逻辑接口切换为第二逻辑接口,所述第一逻辑接口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所述第二逻辑接口为第四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所述第四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从非激活态到连接态之前,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逻辑接口的网络设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响应消息。采用这种方案,实现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存储在核心网设备上时,建立当前网络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针对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的目的。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上述的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六请求消息,所述第六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将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逻辑接口切换为第四逻辑接口,所述第三逻辑接口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核心网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所述第四逻辑接口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核心网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的响应消息。采用这种方案,实现动态切换接入网网络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针对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的目的。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上述的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接入网网络设备。采用这种方案,实现在接入网网络设备上动态存储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的目的。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上述的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接入网网络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核心网设备。采用这种方案,实现将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存储在核心网设备的目的。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上下文存储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二网络设备、也可以应用于第二网络设备中的芯片,下面以应用于第二网络设备为例对该方法进行描述,该方法包括:第二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和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释放所述终端设备从连接态到非激活态的网络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存储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和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由于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不存储在第一网络设备上,而是存储在第二网络设备上,因此,不管第一网络设备运动到多远,第三网络设备都能够从第二网络设备获得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并恢复终端设备与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链路,从而提供数据传输成功率,其中,第三网络设备为为终端设备从非激活态进入连接态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上述的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接入层安全信息,所述接入层安全信息包括第一密钥。采用这种方案,保障了通信的安全性。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上述的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的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的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为所述终端设备从非激活态恢复到连接态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响应消息,所述第一响应消息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和第二密钥,所述第二密钥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密钥生成的密钥。采用这种方案,实现第三网络设备获取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的目的。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上述的所述第一请求消息还携带第一完整性消息认证码MAC-I,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响应消息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确定第二MAC-I;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一MAC-I与所述第二MAC-I相同。采用这种方案,保障了通信安全性。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上述的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请求消息,并根据所述第二请求消息,释放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或者;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请求消息,以请求释放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采用这种方案,实现释放第二网络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针对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的目的。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上述的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三请求消息,以请求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逻辑接口;或者,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请求消息,根据所述第三请求消息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逻辑接口。采用这种方案,实现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存储在核心网设备上时,建立当前网络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针对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的目的。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上述的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四请求消息,所述第四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将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逻辑接口切换为第二逻辑接口,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响应消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第四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五请求消息,所述第五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在所述第四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所述第二逻辑接口,所述第一逻辑接口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所述第二逻辑接口为所述第四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所述第四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从非激活态到连接态之前,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逻辑接口的网络设备;或者;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第四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五请求消息,根据所述第五请求消息,在所述第四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所述第二逻辑接口,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四网络设备发送响应消息。采用这种方案,实现动态切换接入网网络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针对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的目的。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上述的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四网络设备发送的第六请求消息,所述第六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将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逻辑接口切换为第五逻辑接口,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四网络设备发送响应消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七请求消息,所述第七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建立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所述第五逻辑接口,所述第二逻辑接口为所述第四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为所述终端设备从非激活态恢复到连接态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或者,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七请求消息,根据所述第七请求消息在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第五逻辑接口,向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发送响应消息。采用这种方案,实现动态切换接入网网络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针对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以及动态切换存储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的网络设备的目的。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上述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五请求消息,所述第五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核心网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第四逻辑接口,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的响应消息。采用这种方案,实现动态切换针对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的目的。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上述的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五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和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五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从非激活态到连接态之前,存储所述接入层上下文且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逻辑接口的网络设备。采用这种方案,实现动态切换存储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的接入网网络设备的目的。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上述的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第六请求消息,所述第六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将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第四逻辑接口切换为第五逻辑接口,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的响应消息,所述第四逻辑接口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核心网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所述第五逻辑接口为第三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为所述终端设备从非激活态恢复到连接态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采用这种方案,实现终端设备从非激活态到连接态时,恢复接入网网络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针对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的目的。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上述的方法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所在区域的网络设备发送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的第八请求消息,以请求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的区域内的网络设备寻呼所述终端设备。采用这种方案,实现寻呼终端设备的目的,以保证数据传输。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接入网网络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核心网设备。采用这种方案,实现将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存储着核心网设备的目的。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接入网网络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接入网网络设备。采用这种方案,实现将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存储在接入网网络设备的目的。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上下文存储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三网络设备、也可以应用于第三网络设备中的芯片,下面以应用于第三网络设备为例对该方法进行描述,该方法包括:第三网络设备接收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发送的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的第九请求消息,所述第九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恢复所述终端设备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的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是存储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的网络设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所述第一响应消息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采用该种方案,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存储在第二网络设备上,为终端设备从激活态进入连接态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即第三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RRC resume消息后,从第二网络设备获取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并建立终端设备与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链路,从而提高数据传输成功率。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上述的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三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请求消息,并根据所述第三请求消息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逻辑接口;或者,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三请求消息,以请求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逻辑接口。采用这种方案,实现第三网络设备获取到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的目的。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上述的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三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七请求消息,根据所述第七请求消息,在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第五逻辑接口,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为所述终端设备从非激活态恢复到连接态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或者,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七请求消息,所述第七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第五逻辑接口。采用这种方案,当终端设备从非激活态进入连接态时,实现在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三网络设备之间针对终端设备建立逻辑接口的目的。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上述的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三网络设备接收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七请求消息,根据所述第七请求消息,在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第五逻辑接口,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为所述终端设备从非激活态恢复到连接态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或者,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七请求消息,所述第七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与所述核心网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第五逻辑接口。采用这种方案,实现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存储在接入网网络设备时,当终端设备从非激活态进入连接态时,实现在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三网络设备之间针对终端设备建立逻辑接口的目的。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接入网网络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核心网设备。采用这种方案,实现将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存储着核心网设备的目的。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接入网网络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接入网网络设备。采用这种方案,实现将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存储在接入网网络设备的目的。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为相同或不同的网络设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释放所述终端设备从连接态到非激活态的网络设备。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寻呼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核心网设备、也可以应用于核心网设备中的芯片,下面以应用于核心网设备为例对该方法进行描述,该方法包括:核心网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跟踪区列表,其中,所述跟踪区列表包含第一跟踪区标识,所述第一跟踪区标识指示第一小区集合,所述第一小区集合中的第一小区由第一网络设备提供覆盖,或者,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第一跟踪区标识;所述核心网设备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关联信息,所述关联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跟踪区列表中的第一小区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由第一网络设备变更为第二网络设备,或者,所述第一跟踪区列表中的第一跟踪区标识对应的第一小区变更为第二小区;所述核心网设备根据所述关联信息更新所述跟踪区列表;所述核心网设备根据更新后的跟踪区列表寻呼所述终端设备。采用这种方法,对于地面静止小区映射方式,当为第一小区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发生变化时,网络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关联信息,该关联信息用于指示为第一小区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由第一网络设备切换为第二网络设备;对于地面移动小区映射方式,当第一跟踪区标识对应的第一小区变更为第二小区时,网络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关联关系,指示第一跟踪区标识对应的第一小区变更为第二小区,使得核心网根据关联关系更新跟踪区列表,后续需要寻呼终端设备时,根据更新后的跟踪区列表确定出应该发送寻呼消息到哪些网络设备从而寻实现寻呼终端设备的目的。
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核心网设备根据更新后的跟踪区列表寻呼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所述核心网设备根据所述更新后的跟踪区列表,确定寻呼区域;所述核心网设备向所述寻呼区域内小区对应的网络设备发送寻呼消息以寻呼所述终端设备。采用这种方法,核心网设备根据更新后的跟踪区列表确定出应该发送寻呼消息到哪些网络设备从而寻实现寻呼终端设备的目的。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寻呼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网络设备、也可以应用于网络设备中的芯片,下面以应用于网络设备为例对该方法进行描述,该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确定关联管理,所述关联关系指示为第一跟踪区列表中的第一小区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由第一网络设备变更为第二网络设备,或者,所述第一跟踪区列表中的第一跟踪区标识对应的第一小区变更为第二小区;所述网络上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关联信息,用于使得所述核心网设备根据所述关联信息更新所述跟踪区列表。采用这种方法,对于地面静止小区映射方式,当为第一小区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发生变化时,网络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关联信息,该关联信息用于指示为第一小区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由第一网络设备切换为第二网络设备;对于地面移动小区映射方式,当第一跟踪区标识对应的第一小区变更为第二小区时,网络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关联关系,指示第一跟踪区标识对应的第一小区变更为第二小区,使得核心网根据关联关系更新跟踪区列表,后续需要寻呼终端设备时,根据更新后的跟踪区列表确定出应该发送寻呼消息到哪些网络设备从而寻实现寻呼终端设备的目的。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上下文存储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第一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第一网络设备内的芯片。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单元、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当该装置是第一网络设备时,该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发送单元可以是发送器,接收单元可以是接收器;该第一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可以是存储器;该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单元执行该存储单元所存储的指令,以使该第一网络设备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功能。当该装置是第一网络设备内的芯片时,该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该收发单元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该处理单元执行存储单元所存储的指令,以使该第一网络设备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功能,该存储单元可以是该芯片内的存储单元(例如,寄存器、缓存等),也可以是该第一网络设备内的位于该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例如,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等)。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上下文存储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第二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第二网络设备内的芯片。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单元、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当该装置是第二网络设备时,该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发送单元可以是发送器,接收单元可以是接收器;该第二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可以是存储器;该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单元执行该存储单元所存储的指令,以使该第二网络设备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功能。当该装置是第二网络设备内的芯片时,该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该收发单元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该处理单元执行存储单元所存储的指令,以使该第二网络设备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功能,该存储单元可以是该芯片内的存储单元(例如,寄存器、缓存等),也可以是该第二网络设备内的位于该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例如,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等)。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上下文存储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第三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第三网络设备内的芯片。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单元、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当该装置是第三网络设备时,该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发送单元可以是发送器,接收单元可以是接收器;该第三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可以是存储器;该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单元执行该存储单元所存储的指令,以使该第三网络设备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功能。当该装置是第三网络设备内的芯片时,该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该收发单元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该处理单元执行存储单元所存储的指令,以使该第三网络设备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功能,该存储单元可以是该芯片内的存储单元(例如,寄存器、缓存等),也可以是该第三网络设备内的位于该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例如,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等)。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寻呼装置,该装置可以是核心网设备,也可以是核心网设备内的芯片。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单元、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当该装置是核心网设备时,该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发送单元可以是发送器,接收单元可以是接收器;该核心网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可以是存储器;该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单元执行该存储单元所存储的指令,以使该核心网设备实现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功能。当该装置是核心网设备内的芯片时,该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该收发单元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该处理单元执行存储单元所存储的指令,以使该核心网设备实现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功能,该存储单元可以是该芯片内的存储单元(例如,寄存器、缓存等),也可以是该核心网设备内的位于该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例如,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等)。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寻呼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内的芯片。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单元、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当该装置是网络设备时,该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发送单元可以是发送器,接收单元可以是接收器;该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可以是存储器;该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单元执行该存储单元所存储的指令,以使该网络设备实现上述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功能。当该装置是网络设备内的芯片时,该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该收发单元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该处理单元执行存储单元所存储的指令,以使该网络设备实现上述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功能,该存储单元可以是该芯片内的存储单元(例如,寄存器、缓存等),也可以是该网络设备内的位于该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例如,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等)。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第一网络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第一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第二网络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第二网络设备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第三网络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第三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核心网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核心网设备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网络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第一网络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第一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第二网络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第二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第三网络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第三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核心网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核心网设备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二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网络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下文存储方法及装置,第一网络设备,即释放终端设备从连接态到非激活态的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由第二网络设备存储该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由于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不存储在第一网络设备上,而是存储在第二网络设备上,因此,不管第一网络设备运动到多远,第三网络设备都能够从第二网络设备获得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并恢复终端设备与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链路,从而提供数据传输成功率,其中,第三网络设备为为终端设备从非激活态进入连接态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
附图说明
图1A为地面静止小区的映射方式示意图;
图1B是地面移动小区的映射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下文存储方法所适用的场景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下文存储方法适用的终端设备的RRC状态切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下文存储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上下文存储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上下文存储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上下文存储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上下文存储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寻呼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下文存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上下文存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上下文存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寻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寻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上下文存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寻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非陆地网络被引入5G系统中,它通过将基站或者部分基站功能部署在高空平台或者卫星上为UE提供无缝覆盖,并且高空平台或者卫星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小,能提升5G系统的可靠性。基于卫星部署的NTN中,卫星通过调整天线形成不同波束覆盖地面,波束与小区的映射方式包括地面静止小区映射方式。图1A为地面静止小区的映射方式示意图。请参照图1A,图中粗黑实线箭头所示为卫星移动的方向,该种映射方式下,小区的地理位置相对于地面固定,移动的卫星通过调整自己的波束覆盖小区,随着卫星的运动,不同的时刻,会出现同一个小区被不同的卫星覆盖的情况。例如,T1时刻,小区1和小区2被gNB1的波束覆盖,小区3和小区4由gNB2的波束覆盖,如图中细实线所示;T2时刻,虽然gNB1和gNB2都向左移动,但是依然可以调整自己的波束,保证小区1、2、3、4的覆盖,如图中细虚线所示。T3时刻:相比T1时刻,gNB1和gNB2已经移动了足够的距离,gNB1无法通过调整波束再为小区2提供覆盖,gNB2无法通过调整波束为小区4提供覆盖。此时,gNB2可以为小区2提供覆盖,而gNB3可以为小区4提供覆盖,如图中粗黑实线所示。
基于卫星部署的NTN中,需要连接态的UE进入非激活态时,锚点基站为该UE分配I-RNTI,存储UE的接入层上下文,并向该UE发送携带I-RNTI的RRC release消息。之后,上行数据传输过程中,UE向当前基站发送RRC resume消息,以使得当前基站从锚点基站获取接入层上下文。然而,由于锚点基站随着卫星不断的运动,运动到无法与当前基站保持Xn接口的位置,使得当前基站无法获取到接入层上下文,进而使得UE无法从非激活态转换为连接态,导致上行数据传输失败。下行数据传输过程中,锚点基站向RNA区域内的基站发送寻呼消息以寻呼UE。由于锚点基站随着卫星不断的运动,使得锚点基站与RNA区域内的基站之间的距离很远,导致RNA区域内的基站无法接收到寻呼消息,进而使得锚点基站无法寻呼到UE,造成下行数据传输失败。
另外,非地面网络中,波束与小区的映射方式还包括地面移动小区映射方式。该种方式下,基站并不动态调整它的波束方向,基站生成的波束随着卫星/基站的移动在在地面上移动。示例性的,请参照图1B,图1B是地面移动小区的映射方式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B,图中粗黑实线箭头所示为卫星移动的方向,该种映射方式下,T1时刻,地球上的某一块区域由gNB1的小区1、2和gNB2的小区3、4进行覆盖,如图中虚线所示,而在T3时刻,这块区域由gNB1的小区2、gNB2的小区3、4以及gNB3的小区5进行覆盖,如图中实线所示。上述地面移动小区映射方式中,由于小区一直在移动,导致终端设备频繁的进行无线接入网通知区域更新(RAN-based notification area update,RNAU),浪费终端设备的电量和网络的信令开销。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上下文存储方法及装置,通过将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存储在核心网设备或除上述锚点网络设备的其他网络设备中,以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下文存储方法可用于第四代(4th generation,4G)移动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先进的长期演进系统(advancedlong term evolution,LTE-A))、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3GPP)相关的蜂窝系统、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以及后续演进的通信系统。其中,5G还可以被称为新无线(new radio,NR)。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三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如宏基站、微基站、分散单元-控制单元(distribute unit-control unit,DU-CU),是一种部署在无线接入网中能够和终端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设备。基站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终端设备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IP网络;基站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例如,基站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也可以是NR中的gNB等。基站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或者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第二网络设备,也可以是核心网设备,例如,在5G通信系统中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是接入与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Function,AMF)设备、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设备、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设备、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AF)、网络切片选择功能(Network Slice Selection Function,NSSF)设备、认证服务功能(Authentication Server Function、AUSF)设备和统一数据管理(Unified DataManagement,UDM)设备等;又如,在4G通信系统中,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是移动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网元、服务GPRS支持节点(Serving GPRS SupportNode,SGSN)网元、分组数据网关(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等。在其他通信系统中核心网设备为类似于AMF设备或MME的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终端设备,可以是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网络设备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设备,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设备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是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远程终端设备(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设备(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设备(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或用户装备(user equipment)。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下文存储方法所适用的场景示意图。请参照图2,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1~终端设备6组成一个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1~终端设备6中的任意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1发送上行数据或接收网络设备1发送的下行数据。此外,终端设备4~终端设备6也可以组成一个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4或终端设备6可以向终端设备5发送上行数据,或者接收终端设备5发送的下行数据。网络设备2和终端设备7~终端设备9也可以组成一个通信系统,终端设备7~终端设备9可以向网络设备2发送上行数据或者接收网络设备2发送的下行数据。网络设备1与核心网设备连接,网络设备2通过卫星观测站等与核心网设备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终端设备可以是UE1~UE9中的任意一个终端设备,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为UE1~UE6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也可以是为UE7~UE9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可以为核心网设备,或者,第二网络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为不同的接入网网络设备,第三网络设备可以是为为非连接态的终端设备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该第三网络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为不同的网络设备,该第三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可以为相同的接入网网络设备。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下文存储方法适用的终端设备的RRC状态切换示意图。如图3所示,终端设备的RRC状态包括连接态(connected)、非激活状(inactive)态和空闲(idle)态。UE处于连接态时,UE与网络设备之间建立链路,网络设备和核心网之间也存在针对该UE的链路;UE处于非激活态时,网络设备和核心网之间针对该UE的链路没有断开,但是UE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链路被释放(release),网络设备存储该UE的接入层上下文,使得有数据需要传输时,网络设备可以恢复网络设备与UE之间的链路;UE处于空闲态时,UE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链路、网络设备和核心网之间针对该UE的链路均被释放。
下面,基于上述图2和图3的讲解,对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上下文存储方法进行详细说明。示例性的,可参见图4。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下文存储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是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三网络设备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上下文存储方法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包括:
101、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和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
相应的,第二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和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
其中,第一网络设备为释放所述终端设备从连接态到非激活态的网络设备。该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标识,如I-RNTI,并以此标识存储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该第一网络设备也称之为终端设备的锚点网络设备。
本步骤中,为了使得终端设备从连接态进入非激活态,第一网络设备向连接态的终端设备发送RRC释放(release)消息,并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该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和该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接收到RRC release消息后,从连接态进入非激活态。其中,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是接入网网络设备,也可以是核心网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制。终端设备的标识可以是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的非激活态无线网络临时标识(inactive-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RNTI)、终端设备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IMSI)等。
102、第二网络设备存储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和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
本步骤中,第二网络设备存储接收到的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终端设备的标识以及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和标识的对应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下文存储方法,第一网络设备,即释放终端设备从连接态到非激活态的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由第二网络设备存储该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由于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不存储在第一网络设备上,而是存储在第二网络设备上,因此,不管第一网络设备运动到多远,第三网络设备都能够从第二网络设备获得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并恢复终端设备与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链路,从而提供数据传输成功率,其中,第三网络设备为为终端设备从非激活态进入连接态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上下文存储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是从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存储在第二网络设备之后,第三网络设备,即为终端设备从激活态进入连接态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如何获取到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上下文存储方法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包括:
201、第三网络设备接收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发送的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的第九请求消息。
其中,所述第九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恢复所述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链路。
本步骤中,当终端设备需要发送上行数据或接收下行数据时,向当前基站,即第三网络设备发送RRC恢复(resume)消息,该RRC resume消息也称之为第九请求消息,以在终端设备与第三网络设备之间建立链路。
202、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的第一请求消息。
其中,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是存储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的网络设备;
本步骤中,第三网络设备向存储有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的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消息,相应的,第二终端设备接收该第一请求消息,并根据终端设备的标识,确定出该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
203、所述第三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响应消息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
本步骤中,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响应消息,相应的,第三网络设备接收该第一响应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下文存储方法,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存储在第二网络设备上,为终端设备从激活态进入连接态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即第三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RRC resume消息后,从第二网络设备获取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并建立终端设备与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链路,从而提高数据传输成功率。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上下文存储方法进行详细说明。示例性的,可参见图6~图8。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上下文存储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接入层的上下文存储在核心网设备,即第二网络设备为核心网设备,而且,核心网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之前针对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被释放,直到终端设备从非激活态进入连接态时,在第三网络设备和核心网设备之间建立针对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本实施中,第一网络设备也可称之为锚点基站、第二网络设备例如为AMF设备,第三网络设备也称之为目标(target)基站,本实施例包括:
301、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RRC release消息。
本步骤中,第一网络设备向连接态的终端设备发送RRC release消息。该RRCrelease消息中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网络色码(network color code,NCC)或无线接入网通知区域(RAN-based notification area,RNA信息。其中,终端设备的标识可以是第一网络设备为该终端设备分配的I-RNTI、终端设备的IMSI等。RNA信息可以是一个或多个RNA标识,一个RNA标识指示一个小区集合,该小区集合中的小区对应的基站之间存在Xn接口,也可以不存在Xn接口;或者,RNA信息也可以是一个小区列表;或者,RNA信息也可以是一个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存储在核心网设备,终端设备无需做无线接入网通知区域更新(RAN-based notification area update,RNAU)。由于RNA信息指示一个区域,下面称之为目标区域,该目标区域内的网络设备不局限于相互存在Xn接口的网络设备,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应用于非陆地网络中时,若采用地面移动小区的映射方式,则由于RNA信息指示的区域较大,终端设备无需频繁进行RNAU,节约电量的同时减少信令开销。
连接态的终端设备接收到该RRC release消息后,首先通过检验完整性消息认证码(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 for integrity,MAC-I)来验证RRC release消息的完整性是否正确。若通过验证,则终端设备将存储该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和NCC,删除接入层密钥K_RRCenc、K_Upenc、K_UPint,保留K_RRCint。如果终端设备存储的NCC和当前的K_gNB无关,则删除当前的K_gNB,如果一致,则保留当前的K_gNB。
302、第一网络设备对终端设备的接入层安全信息进行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入层安全信息包括接入层密钥K_RRCenc、K_Upenc、K_UPint、K_RRCint等。本步骤中,第一网络设备删除终端设备的接入层密钥K_RRCenc、K_Upenc、K_UPint,保留K_RRCint。
303、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接入层安全信息、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终端设备的标识、RNA信息。
相应的,第二网络设备存储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终端设备的标识、RNA信息等。
若上述步骤301中的NCC是一个新的NCC,即该NCC和当前的密钥K_gNB没有关系,属于一个没有使用过的{NCC,NH}对,则第一网络设备将接入层安全信息、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并且删除密钥K_gNB。其中,NH(next hop)为下一条,接入层安全信息包括{NCC,NH}对、K_RRCint等。其中,NCC对应的NH可用于推导K_gNB。相应的,第二网络设备存储该接入层安全信息。
若上述步骤301中的NCC是一个和当前的密钥K_gNB关联,则第一网络设备将接入层安全信息、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其中,接入层安全信息包括{NCC,NH}对、K_RRCint等。其中,接入层安全信息包括密钥K_gNB、NCC、K_RRCint等,K_gNB也称之为第一密钥。应的,第二网络设备存储该接入层安全信息。
304、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二网络设备发起释放(release)操作,释放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针对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
例如,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请求消息,并根据所述第二请求消息,释放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再如,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请求消息,以请求释放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
305、第二网络设备在RNA信息指示的区域内发起RNA寻呼消息。
本步骤中,需要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时,第二网络设备根据RNA信息确定目标区域,该目标区域是终端设备所在的区域,第二网络设备向目标区域内的网络设备发送携带终端设备的标识的第八请求消息,以请求目标区域内的网络设备寻呼终端设备。其中,终端设备的标识例如为上述步骤301中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RRC Release消息时,为该终端设备分配的I-RNTI。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305为可选步骤。
306、终端设备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RRC Resume消息。
本步骤中,当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需要发送上行数据时,或者,若执行了上述步骤305,即终端设备需要响应RNA寻呼时,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携带该终端设备的标识的第九请求消息,即RRC resume消息,该第九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恢复所述终端设备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该RRC resume消息还携带第一MAC-I,该第一MAC-I可以为一个短(short)MAC-I,short MAC-I例如是一个16比特的认证消息,终端设备可根据在第一网络设备的源小区工作时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identifier,C-RNTI)、源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physical cell identifier,PCI)以及当前小区的小区身份标识(identity,ID)作为输入,并将包括K_RRCint在内的其他参数作为完保算法的输入,计算出short MAC-I。
307、第三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携带终端设备的标识的第一请求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网络设备是存储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的网络设备。本步骤中,第三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携带终端设备的标识的第一请求消息。可选的,该第一请求消息还可携带第一MAC-I。
308、第二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一MAC-I与所述第二MAC-I相同。
本步骤中,第二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的标识I-RNTI,确定出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
可选的,若第一请求消息还携带第一MAC-I,则第二网络设备还根据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中的完保算法,确定出第二MAC-I,与步骤306中的计算方法相同。然后,第二网络设备判断第一MAC-I和第二MAC-I是否相同,若第一MAC-I和第二MAC-I相同,则第二网络设备利用第三网络设备的小区ID、第三网络设备的目标小区的载频以及存储的K_gNB或NCC指示的NH推导出第二密钥,即新的K_gNB,并执行步骤309,若第一MAC-I和第二MAC-I不相同,则第二网络设备不做处理,即不向第三网络设备返回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
与此同时,此外,UE也将根据所存信息推导出新的K_gNB。
309、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响应消息,该第一响应消息携带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
可选的,若步骤308中,第二网络设备推导出第二密钥,则该第一响应消息还携带第二密钥以及该第二密钥相关的NCC,即第一响应消息还携带新的K_gNB以及和该新的K_gNB相关的NCC。
310、第二网络设备与第三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建立针对该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
例如,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三请求消息,以请求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逻辑接口;
再如,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请求消息,根据所述第三请求消息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逻辑接口。
311、第三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RRC resume消息。
本步骤中,第三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RRC resume消息,以建立该终端设备与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链路。
本实施例中,将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存储在第二网络设备,即核心网设备,MAC-I的验证和第二密钥的推导由核心网设备完成,RNA寻呼由核心网设备发起,而且,接入网网络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针对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并不一致存在,由于任意接入网网络设备均可以与核心网设备通信,因此,需要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进入连接态时,第三网络设备,即为终端设备从非激活态恢复到连接态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可以从核心网设备获取到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以在第三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建立针对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从而提高数据传输成功率。同时,RNA信息指示的目标区域内的网络设备之间可以不具有Xn接口,使得目标区域不再局限于具有Xn接口的网络设备。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上下文存储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接入层的上下文存储在核心网设备,即第二网络设备为核心网设备,第一网络设备也可称之为锚点基站、第二网络设备例如为AMF设备,第三网络设备也称之为目标(target)基站。本实施例与上述图6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接入网网络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针对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并没有被释放,而是处于不断切换状态,例如,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原本建立在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之后,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切换到第四网络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本实施例包括:
401、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RRC release消息。
详细描述可参见上述步骤301,此处不再赘述。
402、第一网络设备对终端设备的接入层安全信息进行处理。
详细描述可参见上述步骤302,此处不再赘述。
403、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接入层安全信息、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终端设备的标识、RNA信息。
详细描述可参见上述步骤303,此处不再赘述。
404、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四请求消息。
其中,第四请求消息请求将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逻辑接口切换为第二逻辑接口,所述第一逻辑接口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所述第二逻辑接口为所述第四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所述第四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从非激活态到连接态之前,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逻辑接口的网络设备。
405、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响应消息。
406、第二网络设备向第四网络设备发送第五请求消息。
所述第五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在所述第四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所述第二逻辑接口。
上述步骤404~406,实现将终端设备的第一逻辑接口切换为第二逻辑接口的目的。
上述步骤404~406中,是第一网络设备主动发起逻辑接口切换,然而,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制,在其他可行的实现方式中,也可是第四网络设备主动发起逻辑切换,此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第四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五请求消息,根据所述第五请求消息,在所述第四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所述第二逻辑接口,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四网络设备发送响应消息。
可选的,逻辑接口切换完毕后,第二网络设备将RNA信息发送给第四网络设备。
407、第四网络设备在RNA信息指示的区域内发起RNA寻呼消息。
本步骤中,需要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时,或者,若步骤401中RRC release消息携带了RNA信息,且步骤406中第二网络设备将该RNA信息发送给至第四网络设备,该RNA信息指示了一个目标区域,则第四网络设备根据RNA信息确定目标区域,该目标区域是终端设备所在的区域,第四网络设备向目标区域内的网络设备发送携带终端设备的标识的第八请求消息,以请求目标区域内的网络设备寻呼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407为可选步骤。
408、终端设备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RRC Resume消息。
详细描述可参见上述步骤306,此处不再赘述。
409、第三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携带终端设备的标识的第一请求消息。
详细描述可参见上述步骤307,此处不再赘述。
410、第二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一MAC-I与所述第二MAC-I相同。
详细描述可参见上述步骤308,此处不再赘述。
411、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响应消息,该第一响应消息携带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
详细描述可参见上述步骤309,此处不再赘述。
412、第四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六请求消息。
所述第六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将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逻辑接口切换为第五逻辑接口,所述第二逻辑接口为所述第四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所述第五逻辑接口为第三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
相应的,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四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五请求消息。
413、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四网络设备发送响应消息。
414、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七请求消息,
其中,所述第七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建立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所述第五逻辑接口,所述第二逻辑接口为所述第四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所述第五逻辑接口为第三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为所述终端设备从非激活态恢复到连接态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
上述步骤412~414,实现将终端设备的第二逻辑接口切换为第五逻辑接口的目的。
上述步骤412~414中,是第四网络设备主动发起逻辑接口切换,然而,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制,在其他可行的实现方式中,也可是第三网络设备主动发起逻辑切换,此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七请求消息,根据所述第七请求消息在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第五逻辑接口,向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发送响应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从非激活态进入连接态之前,接入网网络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针对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发生动态变化,即从第一网络设备—核心网设备之间、切换为第四网络设备-核心网设备之间、继续切换为第四′网络设备之间……,最终,终端设备从非激活态进入连接态后,第三网络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针对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因此,上述步骤404~406中的第四网络设备与步骤412~414中的第四网络设备,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网络设备。
415、第三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RRC resume消息。
详细描述可参见上述步骤311,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将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存储在第二网络设备,即核心网设备,MAC-I的验证和第二密钥的推导由核心网设备完成,RNA寻呼有核心网设备发起,而且,接入网网络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针对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动态变化,由于任意接入网网络设备均可以与核心网设备通信,因此,需要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进入连接态时,第三网络设备,即为终端设备从非激活态恢复到连接态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可以从核心网设备获取到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并将第四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针对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切换到第三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从而提高数据传输成功率。同时,RNA信息指示的目标区域内的网络设备之间可以不具有Xn接口,使得目标区域不再局限于具有Xn接口的网络设备。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上下文存储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接入层的上下文存储在接入网网络设备,即第二网络设备为接入网网络设备,而且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动态转移,例如,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最初由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由第二网络设备存储,然后,第二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发送给第五网络设备,由第五网络设备存储,第五网络设备将终端的接入层上下文发送给第五′网络设备……。本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也可称之为锚点基站、第二网络设备为接入网网络设备,第三网络设备也称之为目标(target)基站,也是接入网网络设备。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存储在接入网网络设备,而且,随着接入网网络设备的移动,该存储接入层上下文的接入层网络设备不断的变化,从而保证即使接入层网络设备发生移动,但是当前网络设备(即第三网络设备)时钟与存储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的接入层网络设备之间保持Xn接口,且存储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的接入层网络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保持针对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例如,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原本建立在第一网络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之后,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切换到第五网络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本实施例包括:
501、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RRC release消息。
详细描述可参见上述步骤301,此处不再赘述。
502、第一网络设备对终端设备的接入层安全信息进行处理。
详细描述可参见上述步骤302,此处不再赘述。
503、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接入层安全信息、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终端设备的标识、RNA信息。
与上述步骤303的不同之处在于,上述步骤303中第二网络设备为核心网设备,本步骤中,第二网络设备为接入网网络设备。
本步骤中,当满足一定条件,例如,按照卫星移动轨迹,第二网络设备将覆盖第一网络设备原来服务的小区时,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接入层安全信息、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终端设备的标识、RNA信息,并删除自己存储的该些内容。
504、第一网络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四请求消息。
所述第四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将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逻辑接口切换为第四逻辑接口,所述第五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核心网网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所述第四逻辑接口,所述第三逻辑接口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核心网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所述第四逻辑接口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核心网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
505、核心网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响应消息。
506、核心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五请求消息。
上述步骤504~506,实现将终端设备的第三逻辑接口切换为第四逻辑接口的目的。
上述步骤504~506中,是第一网络设备主动发起逻辑接口切换,然而,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制,在其他可行的实现方式中,也可是第二网络设备主动发起逻辑切换,此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五请求消息,所述第五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核心网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第四逻辑接口,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的响应消息。
可选的,逻辑接口切换完毕后,第一网络设备将RNA信息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
507、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五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和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
其中,所述第五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从非激活态到连接态之前,存储所述接入层上下文且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逻辑接口的网络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随着第二网络设备的移动,当满足一定条件时,例如,原本由第二网络设备覆盖的小区被第五网络设备覆盖,则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五网络设备发送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和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针对终端设备的第四逻辑接口切换为第四′逻辑接口;同理,当满足一定条件时,例如,原本由第五网络设备覆盖的小区被第五′网络设备覆盖,则第五网络设备向′第五网络设备发送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和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针对终端设备的第四′逻辑接口切换为第四″逻辑接口。
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二网络设备的移动距离并没有满足预设条件,则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继续存储在第二网络设备。
508、第二网络设备在RNA信息指示的区域内发起RNA寻呼消息。
若未执行上述步骤507,即终端设备不需要响应RNA寻呼时,由第二网络设备在RNA信息指示的区域内发起RNA寻呼消息。
若执行了上述步骤507,即终端设备需要响应RNA寻呼时,由第五网络设备在RNA信息指示的区域内发起RNA寻呼消息。
509、终端设备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RRC Resume消息。
详细描述可参见上述步骤306,此处不再赘述。
510、第三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携带终端设备的标识的第一请求消息。
详细描述可参见上述步骤307,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若执行了上述步骤507,则第三网络设备向第五网络设备发送携带终端设备的标识的第一请求消息。
511、第二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一MAC-I与所述第二MAC-I相同。
与上述步骤308的不同之处在于,本步骤中,第二网络设备为接入网网络设备,步骤308中的第二网络设备为核心网设备。
512、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响应消息,该第一响应消息携带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
详细描述可参见上述步骤309,此处不再赘述。
513、第二网络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六请求消息。
所述第六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将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第四逻辑接口切换为第五逻辑接口。
514、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核心网设备发送的响应消息。
515、核心网设备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七请求消息,
其中,所述第七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第五逻辑接口,所述第四逻辑接口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核心网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所述第五逻辑接口为第三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为所述终端设备从非激活态恢复到连接态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
上述步骤513~515,实现将终端设备的第四逻辑接口切换为第五逻辑接口的目的。
上述步骤513~515中,是第二网络设备发起逻辑接口切换,然而,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制,在其他可行的实现方式中,也可是第三网络设备主动发起逻辑切换,此时,第三网络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七请求消息,所述第七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第五逻辑接口,所述第三网络设备接收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的响应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若执行了上述步骤207,则终端设备从非激活态进入连接态之前,接入网网络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针对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发生动态变化,即从第一网络设备—核心网设备之间、切换为第二网络设备-核心网设备之间、继续切换为第五网络设备-核心网设备之间、继续切换为第五′网络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最终,终端设备从非激活态进入连接态后,第三网络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针对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
516、第三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RRC resume消息。
详细描述可参见上述步骤311,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将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存储在第二网络设备,即接入网网络设备,MAC-I的验证和第二密钥的推导由存储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的接入网网络设备完成,,而且,接入网网络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针对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动态变化,需要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进入连接态时,第三网络设备,即为终端设备从非激活态恢复到连接态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可以从接入网网络设备获取到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并将第二网络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针对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切换到第三网络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从而提高数据传输成功率。
另外,在传统蜂窝网络中,为了确定终端设备在任何时候是可到达的,引入了基于跟踪区列表(tracking list,TA)的寻呼机制,一个TA列表包含多个TA ID,每个TA ID指示一个小区集合,即一个TA ID对应多个小区ID(cell ID),不同小区对应的网络设备可以相同或不同。例如,TA列表包含TA1,TA1对应小区1、小区2和小区3,小区1、小区2和小区3对应的网络设备可以相同或不同。而且,一个TA ID指示的地理区域是相对固定的。终端设备在进行注册或者TA更新的时候,核心网会发给终端设备一个TA列表,如果终端设备在此TA列表区域内进行移动时,终端设备不需要做TA的更新,且当此终端设备的数据到达后,核心网会在此TA列表区域内寻呼此终端设备。为了方便终端设备判断自己是否还处于TA列表内,在每个小区的系统广播中,会广播当前小区的TA标号,如果终端设备发现此TA标号不在核心网发给自己的TA列表中,终端设备就进行TA更新。该基于TA list的寻呼机制应用于非陆地网络时,若采用地面静止小区映射方式,小区的地理位置固定,同一个TA ID指示的地理区域固定,但是由于网络设备一直在移动,不同时刻,同一个网络设备对应的小区不同,或者说,不同时刻,为同一个小区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不同,导致核心网设备无法根据TAlist寻呼到终端设备。若采用地面移动小区映射方式,由于网络设备一直在移动,小区的地理位置变化,虽然网络设备和小区的映射关系是固定的,但是不同时刻,小区对应的地理位置变化了,同样会导致核心网设备无法寻呼到终端设备。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寻呼方法,以避免基于TA list的寻呼机制中,由于网络设备一直移动,核心网设备无法确定出需要向哪网络设备进而无法寻呼消息从而无法寻呼到终端设备的弊端。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寻呼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是以核心网设备、终端设备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寻呼方法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包括:
601、核心网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跟踪区列表。
其中,所述跟踪区列表包含第一跟踪区标识,所述第一跟踪区标识指示第一小区集合,所述第一小区集合中的第一小区由第一网络设备提供覆盖,或者,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第一跟踪区标识。
本步骤中,终端设备向核心网设备注册时,核心网设备为该终端设备分配一个跟踪区列表(TA list),记为跟踪区列表,该跟踪区列表包含多个跟踪区标识,第一跟踪区标识是该些跟踪区标识中的任意一个,每个跟踪区标识对应的跟踪区用于指示一个小区集合,第一小区集合是该些小区集合中的任意一个小区集合,第一小区是第一小区集合中的任意一个小区。
对于地面静止小区映射方式,第一小区的地理位置是固定的,但是不同时刻,为该第一小区提供覆盖的网络设备不同。假设核心网设备一开始为终端设备分配的TA list中,第一小区由第一网络设备提供覆盖。第一跟踪区标识是多个跟踪区标识中的任意一个跟踪,该第一跟踪区指示第一小区集合。
对于地面移动小区映射方式,为第一小区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是固定的,但是不同时刻,该第一小区对应的地理位置是变化的。为了保证TA ID指示的地理区域固定,需要改动TA ID与小区ID的对应关系。例如,T1时刻,第一跟踪区标识指示的小区包含第一小区,T2时刻,该第一小区对应的地理位置被第二小区覆盖,则第一跟踪区标识包含的第二小区。
602、核心网设备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关联信息。
其中,对于地面静止小区映射方式,该关联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小区由第二网络设备提供覆盖,例如,初始的TA list中映射关系包含TA1-小区1-gNB1,则关联关系中,TA1-小区1-gNB2,说明TA1中的小区1由gNB1提供覆盖切换为由gNB2提供覆盖;对于地面移动小区映射方式,该关联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跟踪区标识包含的第一小区变更为第二小区例如,初始的TA list中映射关系包含TA1-小区1-gNB1,则关联关系中,TA1-小区2-gNB2,小区1和小区2对应的地理区域相同,但是gNB1和gNB2为不同的网络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地面静止小区映射方式,若为第一小区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由第一网络设备变更为第二网络设备,则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二网络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关联信息;或者,第一网络设备提供服务的小区中的至少一个小区发生变化,例如,T1时刻,第一网络设备为小区1、2、3提供服务,T2时刻,第一网络设备为小区1、2、4提供服务,则第一网络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关联信息。
603、核心网设备根据所述关联信息更新所述跟踪区列表。
本步骤中,核心网设备接收到关联信息后,利用该关联信息更新跟踪区列表。继续沿用上述步骤602中的例子,对于地面静止小区映射方式,更新之前,跟踪区列表中,存在如下关系:TA1-小区1-gNB1;更新后,TA1-小区1-gNB2;对于地面移动小区映射方式,更新之前,TA list中映射关系包含TA1-小区1-gNB1,更新之后,TA list中映射关系包含TA1-小区2-gNB2。
604、核心网设备根据更新后的跟踪区列表寻呼终端设备。
当终端设备的数据到达核心网时时,核心网设备根据更新后的跟踪区列表,确定出应该发送寻呼消息到哪些网络设备从而实现寻呼终端设备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图中604箭头从核心网设备指向终端设备,仅仅是表示核心网设备寻呼终端设备,并不表示核心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寻呼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地面静止小区映射方式,当为第一小区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发生变化时,网络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关联信息,该关联信息用于指示为第一小区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由第一网络设备切换为第二网络设备;对于地面移动小区映射方式,当第一跟踪区标识对应的第一小区变更为第二小区时,网络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关联关系,指示第一跟踪区标识对应的第一小区变更为第二小区,使得核心网根据关联关系更新跟踪区列表,后续需要寻呼终端设备时,根据更新后的跟踪区列表确定出应该发送寻呼消息到哪些网络设备从而寻实现寻呼终端设备的目的。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下文存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上下文存储装置可以为第一网络设备,也可以为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的芯片。该上下文存储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的功能。如图10所示,该上下文存储装置100可以包括:
发送单元11,用于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和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存储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和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释放所述终端设备从连接态到非激活态的网络设备。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发送单元11,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接入层安全信息,所述接入层安全信息包括第一密钥。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发送单元11,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请求消息,以请求释放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
或者,
所述装置100还包括:接收单元13和处理单元12,所述接收单元13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请求消息,所述处理单元12,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请求消息,释放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发送单元11,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四请求消息,所述第四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将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逻辑接口切换为第二逻辑接口,所述第一逻辑接口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所述第二逻辑接口为第四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所述第四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从非激活态到连接态之前,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逻辑接口的网络设备;
所述接收单元13,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响应消息。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发送单元11,还用于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六请求消息,所述第六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将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逻辑接口切换为第四逻辑接口,所述第三逻辑接口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核心网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所述第四逻辑接口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核心网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
所述接收单元13,用于接收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的响应消息。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接入网网络设备。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接入网网络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核心网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下文存储装置,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的动作,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上下文存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上下文存储装置可以为第二网络设备,也可以为应用于第二网络设备的芯片。该上下文存储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第二网络设备的功能。如图11所示,该上下文存储装置200可以包括:
接收单元21,用于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和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释放所述终端设备从连接态到非激活态的网络设备;
存储单元22,用于存储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和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接收单元2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接入层安全信息,所述接入层安全信息包括第一密钥。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上述的装置200还包括:发送单元23;
所述接收单元21,还用于接收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的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的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为所述终端设备从非激活态恢复到连接态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
所述发送单元23,用于向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响应消息,所述第一响应消息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和第二密钥,所述第二密钥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密钥生成的密钥。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请求消息还携带第一完整性消息认证码MAC-I,所述装置200还包括:处理单元24;
所述处理单元24,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23向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响应消息之前,确定第二MAC-I,确定所述第一MAC-I与所述第二MAC-I相同。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接收单元2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请求消息,所述处理单元24,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请求消息,释放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
或者,
所述发送单元23,用于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请求消息,以请求释放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发送单元23,用于向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三请求消息,以请求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逻辑接口;
或者,
所述接收单元2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请求消息,所述处理单元24,用于根据所述第三请求消息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逻辑接口。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接收单元21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四请求消息,所述第四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将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逻辑接口切换为第二逻辑接口,所述发送单元23,用于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响应消息,向第四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五请求消息,所述第五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在所述第四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所述第二逻辑接口,所述第一逻辑接口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所述第二逻辑接口为所述第四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所述第四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从非激活态到连接态之前,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逻辑接口的网络设备;
或者,
所述接收单元21,还用于接收第四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五请求消息,所述处理单元24,用于根据所述第五请求消息,在所述第四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所述第二逻辑接口,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四网络设备发送响应消息。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接收单元2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四网络设备发送的第六请求消息,所述第六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将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逻辑接口切换为第五逻辑接口,所述发送单元23,用于向所述第四网络设备发送响应消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七请求消息,所述第七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建立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所述第五逻辑接口,所述第二逻辑接口为所述第四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为所述终端设备从非激活态恢复到连接态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
或者,
所述接收单元2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七请求消息,所处处理单元24,用于根据所述第七请求消息在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第五逻辑接口,所述发送单元23,用于向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发送响应消息。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发送单元23,用于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五请求消息,所述第五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核心网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第四逻辑接口,所述接收单元21,还用于接收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的响应消息。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发送单元23,用于向第五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和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五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从非激活态到连接态之前,存储所述接入层上下文且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逻辑接口的网络设备。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发送单元23,用于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第六请求消息,所述第六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将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第四逻辑接口切换为第五逻辑接口,所述接收单元21,用于接收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的响应消息,所述第四逻辑接口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核心网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所述第五逻辑接口为第三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为所述终端设备从非激活态恢复到连接态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发送单元23,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所在区域的网络设备发送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的第八请求消息,以请求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的区域内的网络设备寻呼所述终端设备;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接入网网络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核心网设备。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接入网网络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接入网网络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下文存储装置,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第二网络设备的动作,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上下文存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上下文存储装置可以为第三网络设备,也可以为应用于第三网络设备的芯片。该上下文存储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第三网络设备的功能。如图12所示,该上下文存储装置300可以包括:
接收单元31,用于接收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发送的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的第九请求消息,所述第九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恢复所述终端设备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发送单元32,用于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的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是存储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的网络设备;
所述接收单元3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所述第一响应消息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上述的所述装置300还包括:处理单元33,所述接收单元3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请求消息,所述处理单元33,用于根据所述第三请求消息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逻辑接口;
或者,
所述发送单元32,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三请求消息,以请求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逻辑接口。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接收单元3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七请求消息,所述处理单元33,用于根据所述第七请求消息,在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第五逻辑接口,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为所述终端设备从非激活态恢复到连接态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
或者,
所述发送单元32,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七请求消息,所述第七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第五逻辑接口。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接收单元31,还用于接收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七请求消息,所述处理单元33,用于根据所述第七请求消息,在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第五逻辑接口,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为所述终端设备从非激活态恢复到连接态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
或者,
所述发送单元32,还用于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七请求消息,所述第七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与所述核心网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第五逻辑接口。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接入网网络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核心网设备。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接入网网络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接入网网络设备。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为相同或不同的网络设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释放所述终端设备从连接态到非激活态的网络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下文存储装置,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第三网络设备的动作,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寻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寻呼装置可以为核心网设备,也可以为应用于核心网设备的芯片。该寻呼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图9实施例中核心网设备的功能。如图13所示,该寻呼装置400可以包括:
处理单元41,用于为终端设备分配跟踪区列表,其中,所述跟踪区列表包含第一跟踪区标识,所述第一跟踪区标识指示第一小区集合,所述第一小区集合中的第一小区由第一网络设备提供覆盖,或者,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第一跟踪区标识;
接收单元42,用于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关联信息,所述关联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跟踪区列表中的第一小区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由第一网络设备变更为第二网络设备,或者,所述第一跟踪区列表中的第一跟踪区标识对应的第一小区变更为第二小区;
所述处理单元41,还用于根据所述关联信息更新所述跟踪区列表,根据更新后的跟踪区列表寻呼所述终端设备。
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的寻呼装置400还包括:发送单元43,
所述处理单元41,用于根据所述更新后的跟踪区列表,确定寻呼区域;
所述发送单元43,用于向所述寻呼区域内小区对应的网络设备发送寻呼消息以寻呼所述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寻呼装置,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核心网设备的动作,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寻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寻呼装置可以为网络设备,也可以为应用于网络设备的芯片。该寻呼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图9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如图14所示,该寻呼装置500可以包括:
处理单元51,用于为终端设备分配跟踪区列表,其中,所述跟踪区列表包含第一跟踪区标识,所述第一跟踪区标识指示第一小区集合,所述第一小区集合中的第一小区由第一网络设备提供覆盖,或者,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第一跟踪区标识;
收发单元52,用于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关联信息,所述关联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跟踪区列表中的第一小区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由第一网络设备变更为第二网络设备,或者,所述第一跟踪区列表中的第一跟踪区标识对应的第一小区变更为第二小区,还用于根据所述关联信息更新所述跟踪区列表,根据更新后的跟踪区列表寻呼所述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寻呼装置,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动作,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应理解以上接收单元实际实现时可以为接收器、发送单元实际实现时可以为发送器。而处理单元可以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以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处理单元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上述装置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此外,也可以以程序代码的形式存储于上述装置的存储器中,由上述装置的某一个处理元件调用并执行以上处理单元的功能。此外这些单元全部或部分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这里所述的处理元件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或以上各个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
例如,以上这些单元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再如,当以上某个单元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代码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代码的处理器。再如,这些单元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的形式实现。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上下文存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该上下文存储装置600可以包括:处理器61(例如CPU)、存储器62、接收器63、发送器64;接收器63和发送器64均耦合至处理器61,处理器61控制接收器63的接收动作、处理器61控制发送器64的发送动作;存储器62可能包含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62中可以存储各种指令,以用于完成各种处理功能以及实现本申请的方法步骤。可选的,本申请涉及的上下文存储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总线65。接收器63和发送器64可以集成在上下文存储装置的收发信机中,也可以为上下文存储装置上独立的收发天线。通信总线65用于实现元件之间的通信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存储器62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当处理器61执行指令时,使上下文存储装置的处理器61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的处理动作,使接收器63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的接收动作,使发送器64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的发送动作,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或者,
上述存储器62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当处理器61执行指令时,使上下文存储装置的处理器61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的处理动作,使接收器63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第二网络设备的接收动作,使发送器64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二网络设备的发送动作,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或者,上述存储器62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当处理器61执行指令时,使上下文存储装置的处理器61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的处理动作,使接收器63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第三网络设备的接收动作,使发送器64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三网络设备的发送动作,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寻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该寻呼装置700可以包括:处理器71(例如CPU)、存储器72、接收器73、发送器74;接收器73和发送器74均耦合至处理器71,处理器71控制接收器73的接收动作、处理器71控制发送器74的发送动作;存储器72可能包含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72中可以存储各种指令,以用于完成各种处理功能以及实现本申请的方法步骤。可选的,本申请涉及的寻呼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总线75。接收器73和发送器74可以集成在寻呼装置的收发信机中,也可以为寻呼装置上独立的收发天线。通信总线75用于实现元件之间的通信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存储器72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当处理器71执行指令时,使寻呼装置的处理器71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核心网设备的处理动作,使接收器73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核心网设备的接收动作,使发送器74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核心网设备的发送动作,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或者,
上述存储器72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当处理器71执行指令时,使寻呼装置的处理器71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处理动作,使接收器73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接收动作,使发送器74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发送动作,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文中的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此外,本文中描述方式“……中的至少一个”表示所列出的各项之一或其任意组合,例如,“A、B和C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单独存在C,同时存在A和B,同时存在B和C,同时存在A和C,同时存在A、B和C这六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在公式中,字符“/”,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相除”的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Claims (33)
1.一种上下文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和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存储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和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释放所述终端设备从连接态到非激活态的网络设备;
当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处于非陆地网络时,若采用地面移动小区的映射方式,则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无线接入网通知区域信息,以恢复所述终端设备与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链路,其中,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从非激活态进入连接态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接入层安全信息,所述接入层安全信息包括第一密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请求消息,以请求释放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
或者,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请求消息,并根据所述第二请求消息,释放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接入网网络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接入网网络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核心网设备。
6.一种上下文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二网络设备,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和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处于非陆地网络,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释放所述终端设备从连接态到非激活态的网络设备;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存储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和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接入层安全信息,所述接入层安全信息包括第一密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的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的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为所述终端设备从非激活态恢复到连接态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响应消息,所述第一响应消息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和第二密钥,所述第二密钥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密钥生成的密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还携带第一完整性消息认证码MAC-I,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响应消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确定第二MAC-I;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一MAC-I与所述第二MAC-I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请求消息,并根据所述第二请求消息,释放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
或者;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请求消息,以请求释放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
11.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三请求消息,以请求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逻辑接口;
或者,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请求消息,根据所述第三请求消息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逻辑接口。
12.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五请求消息,所述第五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核心网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第四逻辑接口,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的响应消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五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和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五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从非激活态到连接态之前,存储所述接入层上下文且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逻辑接口的网络设备。
14.根据权利要求6~9、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所在区域的网络设备发送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的第八请求消息,以请求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的区域内的网络设备寻呼所述终端设备。
15.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接入网网络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核心网设备。
16.根据权利要求6~9、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接入网网络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接入网网络设备。
17.一种上下文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设置在第一网络设备上,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和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存储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和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释放所述终端设备从连接态到非激活态的网络设备;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处于非陆地网络时,若采用地面移动小区的映射方式,则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无线接入网通知区域信息,以恢复所述终端设备与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链路,其中,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从非激活态进入连接态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接入层安全信息,所述接入层安全信息包括第一密钥。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请求消息,以请求释放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
或者,
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请求消息,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请求消息,释放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
20.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接入网网络设备。
21.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接入网网络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核心网设备。
22.一种上下文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设置在第二网络设备上,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和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处于非陆地网络,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释放所述终端设备从连接态到非激活态的网络设备;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和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接入层安全信息,所述接入层安全信息包括第一密钥。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发送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的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的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为所述终端设备从非激活态恢复到连接态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响应消息,所述第一响应消息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和第二密钥,所述第二密钥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密钥生成的密钥。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还携带第一完整性消息认证码MAC-I,所述装置还包括: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响应消息之前,确定第二MAC-I,确定所述第一MAC-I与所述第二MAC-I相同。
26.根据权利要求22~2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还包括处理单元,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请求消息,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请求消息,释放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
或者,
所述装置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请求消息,以请求释放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接口。
27.根据权利要求22~2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三请求消息,以请求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逻辑接口;
或者,
所述装置还包括处理单元,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请求消息,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请求消息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逻辑接口。
28.根据权利要求22~2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五请求消息,所述第五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核心网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第四逻辑接口,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的响应消息。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五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层上下文和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五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从非激活态到连接态之前,存储所述接入层上下文且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逻辑接口的网络设备。
30.根据权利要求22~25、2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所在区域的网络设备发送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的第八请求消息,以请求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的区域内的网络设备寻呼所述终端设备。
31.根据权利要求22~25、2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接入网网络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核心网设备。
32.根据权利要求22~25、2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接入网网络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接入网网络设备。
3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网络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网络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6~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081711.9A CN111491338B (zh) | 2019-01-28 | 2019-01-28 | 上下文存储方法及装置 |
PCT/CN2020/071712 WO2020156116A1 (zh) | 2019-01-28 | 2020-01-13 | 上下文存储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081711.9A CN111491338B (zh) | 2019-01-28 | 2019-01-28 | 上下文存储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491338A CN111491338A (zh) | 2020-08-04 |
CN111491338B true CN111491338B (zh) | 2022-04-22 |
Family
ID=71794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081711.9A Active CN111491338B (zh) | 2019-01-28 | 2019-01-28 | 上下文存储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491338B (zh) |
WO (1) | WO202015611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26091B (zh) * | 2020-08-26 | 2024-05-31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上行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介质 |
CN114126090B (zh) * | 2020-08-26 | 2024-01-12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上行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介质 |
CN114449593B (zh) * | 2020-10-30 | 2024-09-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及通信装置 |
CN114696884A (zh) * | 2020-12-30 | 2022-07-01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卫星的覆盖区域的划分方法、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15250487A (zh) * | 2021-04-28 | 2022-10-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优化移动性能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
CN113438646B (zh) * | 2021-06-30 | 2022-08-23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业务建立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CN118318478A (zh) * | 2021-12-17 | 2024-07-0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6709474A (zh) * | 2022-02-28 | 2023-09-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WO2024026640A1 (en) * | 2022-08-01 | 2024-02-08 |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174483A1 (en) * | 2017-03-21 | 2018-09-2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mode of connected mod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98560B (zh) * | 2009-08-18 | 2014-04-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支持在网络部署Femto基站后的非受控切换方法 |
CN106973416B (zh) * | 2011-10-03 | 2020-02-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方法及基站 |
KR20180125441A (ko) * | 2016-03-29 | 2018-11-23 |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
US10187910B2 (en) * | 2016-05-12 | 2019-01-2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uming RRC conn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EP3522672A4 (en) * | 2016-09-30 | 2019-09-04 | LG Electronics Inc. -1- | METHOD FOR MANAGING UE CONTEXT AND DEVICE FOR SUPPORTING IT |
CN108616950B (zh) * | 2016-12-28 | 2019-12-20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无线接入网络间的移动性管理方法、核心网设备及基站 |
CN108260171A (zh) * | 2016-12-29 | 2018-07-06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请求处理方法和相关设备 |
CN108271226B (zh) * | 2017-01-04 | 2019-09-17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跨rat的终端状态确定方法及网络设备 |
CN109474967B (zh) * | 2017-01-25 | 2019-11-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CN108471631B (zh) * | 2017-02-23 | 2020-05-12 |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准备方法、相关基站及ue |
CN108632922B (zh) * | 2017-03-23 | 2022-07-1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性管理方法及装置 |
GB2560756B (en) * | 2017-03-24 | 2021-08-11 | Tcl Communication Ltd | Data transmission in RRC inactive state |
CN108924814A (zh) * | 2018-06-06 | 2018-11-30 |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基于移动管理实体池的容灾方法 |
-
2019
- 2019-01-28 CN CN201910081711.9A patent/CN111491338B/zh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1-13 WO PCT/CN2020/071712 patent/WO2020156116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174483A1 (en) * | 2017-03-21 | 2018-09-2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mode of connected mod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R3-182026 "Priority Scenarios for RRC_INACTIVE";Huawei等;《3GPP tsg_ran\WG3_Iu》;20180406;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0156116A1 (zh) | 2020-08-06 |
CN111491338A (zh) | 2020-08-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491338B (zh) | 上下文存储方法及装置 | |
KR102378376B1 (ko) | 위치 정보 보고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 |
CN110958671B (zh)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11373783A (zh)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 |
EP3664568B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s | |
JP7248070B2 (ja) | Ueのための方法及びue | |
CN113475160A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 |
US11889310B2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 |
CN112399643A (zh) | 退出rrc连接状态的方法及其用户设备 | |
US20190357299A1 (en) | Connection Release Method and Apparatus | |
US10999813B2 (en) | Method for user equipment's registration update | |
US20210243657A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core network device, access network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
WO2022084053A1 (en) | Paging signalling mechanism | |
CN110830994B (zh) | 会话迁移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
EP3457750B1 (en) | Ue context resume | |
WO2024026640A1 (en) |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 |
CN112567804A (zh) | 一种恢复rrc连接的方法及装置、终端 | |
US20240349230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location information | |
CN112423317B (zh) | 异网切换处理方法、信息配置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 | |
CN111417167B (zh) | 用户移动时支持边缘计算的方法和设备 | |
CN115669197A (zh) | 数据传输方法和网络设备 | |
CN117643079A (zh) | 物联网设备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6939505A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16325832A (zh) | 会话管理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