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90728B - 一种基于太阳能发电的光伏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太阳能发电的光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90728B
CN111490728B CN202010307504.3A CN202010307504A CN111490728B CN 111490728 B CN111490728 B CN 111490728B CN 202010307504 A CN202010307504 A CN 202010307504A CN 111490728 B CN111490728 B CN 1114907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fixed
fixing rod
fixing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0750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90728A (zh
Inventor
刘小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Qingtian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Qingtian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Qingtian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Qingtian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0750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907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907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907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907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907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20/00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PV modules
    • H02S20/30Supporting structures being movable or adjustable, e.g. for angle adjustment
    • H02S20/32Supporting structures being movable or adjustable, e.g. for angle adjus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olar track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30/00Arrangements for moving or orienting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 F24S30/40Arrangements for moving or orienting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for rotary movement
    • F24S30/42Arrangements for moving or orienting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for rotary movement with only one rotation axis
    • F24S30/425Horizontal axi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7Mountings or track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太阳能发电的光伏系统,包括光伏板、蓄电池、控制器、逆变器、设于光伏板底部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第一固定杆、与第一固定杆水平设置的第二固定杆、一端与第一固定杆固定设置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杆固定设置的第三固定杆和第四固定杆、用于第三固定杆分别与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固定的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一卡件组、用于第四固定杆分别与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固定的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二卡件组、用于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角度调节的驱动组件。本发明提供一种调节方便,省力,支撑强度高,使用性高的固定架。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太阳能发电的光伏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太阳能发电的光伏系统。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太阳能电池直接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它的主要部件是光伏板、蓄电池、控制器和逆变器。其特点是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不污染环境、能独立发电又能并网运行,受到各国企业组织的青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光伏发电方式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光-电转换的基本装置就是光伏板。
光的辐照角度对光伏板发电效率有很大的影响,在相同的辐照强度下,不同的辐照角度照在光伏板上,光伏板的发电效率有很大的差异。而目前的光伏板不管是大型电站还是屋顶电站,绝大部分均采用固定角度安装方式,光伏板的发电效率会随着太阳光的辐照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光伏板发出的电量无法达到最大化。
设计可调角度光伏固定架为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之一,增加太阳光与光伏板的夹角,可调角度光伏固定架的设计必须解决静态不动时能满足整体非常强的风压和雪载等自然气候的挑战,不能有坍塌变形,需要有足够的强度支撑,在动态调节时又要方便省力,同时又需要结合整体结构不能过高的矛盾要求。而目前市面上的光伏可调角度固定架虽然种类繁多,如有自动追踪功能或手动调节设计,但是很多自动调节的固定架都需要支付高额的安装成本和维护费用,无法推广应用,而结构简单的手动调节固定架支撑性较差,无法承受压力,结构复杂的手动调节固定架调节较为繁琐,在调节过程中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使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使固定架调节方便,省力,支撑强度高,使用性高,特提供一种基于太阳能发电的光伏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太阳能发电的光伏系统,包括光伏板、蓄电池、控制器、逆变器、设于光伏板底部的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第一固定杆、与第一固定杆水平设置的第二固定杆、一端与第一固定杆固定设置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杆固定设置的第三固定杆和第四固定杆、用于第三固定杆分别与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固定的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一卡件组、用于第四固定杆分别与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固定的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二卡件组、用于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角度调节的驱动组件,所述光伏板固定同时固定在第三固定杆和第四固定杆上,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结构相同,所述第三固定杆和第四固定杆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卡件组和第二卡件组结构相同;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卡组件,使第三固定杆分别固定在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上的一端,再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卡件组,使第三固定杆分别固定在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上的另一端,使固定更加牢固,且固定方便;通过驱动组件使第三固定杆和第四固定杆形成高低差,从而对固定在第三固定杆和第四固定杆上的光伏板角度调节;通过上述设置使光伏板角度调节方便,省力,支撑强度高,使用性高。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位于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下方的架体、位于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一侧对称固定设于架体上的两个第一固定盘、位于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另一侧对称固定设于架体上的两个第二固定盘、分别转动设于两个第一固定盘上的第一T型杆和第二T型杆、分别转动设于两个第二固定盘上的第一L型杆和第二L型杆、用于第一T型杆和第二T型杆连接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用于第一L型杆和第二L型杆连接的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可转动设于架体上用于驱动第一连接杆以第一固定盘为轴心转动的第一液压杆、一端活动连接第二连接杆上另一端活动连接第三连接杆上的第二液压杆、固定设于第一T型杆上的第一固定轴、固定设于第二T型杆上的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杆一端套于第一固定轴上另一端套于第四连接杆上;所述第二固定杆一端套于第二固定轴上另一端套于第四连接杆上;通过第一液压杆启动,使第一连接杆转动,从而使第一T型杆和第二T型杆及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以两个第一固定盘轴心转动,使第二连接杆转动,所述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之间设有第二液压杆,从而使第二连接杆转动带动第三连接杆转动,使第一L型杆和第二L型杆以第二固定盘轴心转动,使第四连接杆以两个第二固定盘轴心转动,所述第一固定杆一端套于第一固定轴上另一端套于第四连接杆上,所述第二固定杆一端套于第二固定轴上另一端套于第四连接杆上,从而同时使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上升,再通过驱动第二液压杆收缩,使第四连接杆一端的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下降,即使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形成倾斜的角度,完成光伏板整体角度调节工作;本身牢固度比较高,再遇到更为强大的风等情况下,驱动组件驱动整体归位,可降低整体光伏板的高低,同时使第一连接杆和第一固定轴以及第一转盘与第一T型杆铰接处在一条直线上,使第一连接杆和第一固定轴以及第一转盘与第二T型杆铰接处在一条直线上,使第二转盘与第一L型杆铰接处与第四连接轴在一条直线上,使第二转盘与第二L型杆铰接处与第四连接轴在一条直线上,从而提高整体抗风强度。
所述第一固定盘与第一T型杆铰接处到第一固定轴之间的距离分别小于铰接处到第一连接杆和到第二连接杆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固定盘与第一L型杆铰接处到第四连接杆之间的距离小于铰接处到第三连接杆之间的距离;通过第一固定盘与第一T型杆铰接处到第一固定轴之间的距离分别小于铰接处到第一连接杆和到第二连接杆之间的距离,使第一液压杆驱动过程中更为省力,节省能源,使光伏板整体更容易上升;通过第二固定盘与第一L型杆铰接处到第四连接杆之间的距离小于铰接处到第三连接杆之间的距离,第二液压杆驱动过程中更为省力,节省能源,使光伏板整体更容易调节;通过整体设计使驱动过程中更方便且省力。
所述两个第一固定盘上分别设有第一弧形导轨和第二弧形导轨;所述第一T型杆上设有转动的第一滚轮,所述第二T型杆上设有转动的第二滚轮;所述两个第二固定盘上分别设有第三弧形导轨和第四弧形导轨;所述第一L型杆上设有转动的第三滚轮,所述第二L型杆上设有转动的第四滚轮;所述第一滚轮位于第一弧形导轨内且沿内外圆滚动,第二滚轮位于第二弧形导轨内且沿内外圆滚动,第三滚轮位于第三弧形导轨内且沿内外圆滚动,第四滚轮位于第四弧形导轨内且沿内外圆滚动;第一T型杆和第二T型杆同时转动过程中,使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分别在第一弧形导轨和第二弧形导轨上移动,从而降低第一T型杆与第一固定盘铰接处和第二T型杆与另外一个第一固定盘铰接处的磨损,提高固定架整体寿命;第一L型杆和第二L型杆同时转动过程中,使第三滚轮和第四滚轮分别在第三弧形导轨和第四弧形导轨上移动,从而降低第一L型杆与第二固定盘铰接处和第二L型杆与另外一个第二固定盘铰接处的磨损,提高固定架整体寿命;所述;所述第一滚轮位于第一弧形导轨内且沿内外圆滚动,第二滚轮位于第二弧形导轨内且沿内外圆滚动,第三滚轮位于第三弧形导轨内且沿内外圆滚动,第四滚轮位于第四弧形导轨内且沿内外圆滚动,调高滑动效果,降低磨损,同时使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相当于支撑点,第三滚轮和第四滚轮相当与支撑点,即增加力臂的长度,使第一T型杆和第二T型杆及所述第一L型杆和所述第二L型杆更容转动,再次起到省力效果。
所述第一卡件组包括固定在第一固定杆上的卡体、设于卡体进口处的挡块、转动设于挡块上的第一导向板、用于第一导向板归位的多个第一弹簧、分别设于卡体和挡块上的插杆;第三固定杆向卡体内移动过程中,先与第一导向板接触,第一导向板对第三固定杆起到导向作用,使第三固定杆更容易进入卡体内,同时使第一导向板转动,使挡块能够向上移动,从而使第三固定杆能够插入卡体内,第三固定杆移入卡体内挡块自动下降,对第三固定杆进行限位固定,再通过移动插杆,使卡体与挡块之间形成固定连接,使挡块不能上移,从而使固定更为牢固,通过该种硬性配合固定,对第三固定杆实现了前后和上下方便快速的固定;所述第一卡件组设有两组,另一组对第三固定杆另一端限位固定,最终对第三固定杆的两端前后和上下固定,通过该种硬性配合固定,对第三固定杆实现了左右方便快捷的固定。
所述第一卡件组还包括转动设于卡体上的第二导向板、用于第二导向板归位的第二弹簧、设于第二导向板上的通孔、插于卡体上的推块、固定设于推块上的凸块、用于推块归位的第三弹簧;第三固定杆移入卡体内过程中,第二导向板对第三固定杆左右起到了限位作用,第三固定杆移动过程中使推块被推出,使推块上的凸块从而第二导向板中滑出,从而使凸块顶住第二导向板,使倾斜的第二导向板被顶平,从而对第三固定杆右端限位固定,所述第一卡件组设有两组,另一组对第三固定杆另左端限位固定,最终对第三固定杆的两端左右限定固定,通过该种硬性配合固定,对第三固定杆实现了左右方便快捷的固定。
所述第一卡件组还包括固定设于第三固定杆上的齿条、转动设于第一固定杆上的转轴、设于转轴一端的齿槽、固定设于转轴另一端的半圆块、设于半圆块两端的斜角,所述第三固定杆上设有卡槽;第三固定杆移动过程中,使第三固定杆上的齿条与转轴上的齿槽齿合,从而带动转轴转动,半圆块固定设于转轴上,从而使半圆块转动,使半圆块旋转过程中能够转到第三固定杆上的卡槽内,使半圆块的两端与卡槽的两面接触,从而对第三固定杆的左右再次限位固定,提高固定效果,使固定更加牢固,再通过半圆块的两端为斜角设置,使半圆块更容易转到卡槽内,起到导向作用,所述第一卡件组设有两组,另一组对第三固定杆另一端左右,最终对第三固定杆的两端左右加强限定固定,通过该种硬性配合固定,使第三固定杆左右固定更加牢固。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卡组件,使第三固定杆分别固定在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上的一端,再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卡件组,使第三固定杆分别固定在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上的另一端,使固定更加牢固,且固定方便;通过驱动组件使第三固定杆和第四固定杆形成高低差,从而对固定在第三固定杆和第四固定杆上的光伏板角度调节;通过上述设置使光伏板角度调节方便,省力,支撑强度高,使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的侧面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B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的剖面示意图一。
图7为图6中的C处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图8中的D处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二。
图11为本发明的剖面示意图二。
图12为图11中的E处放大图。
图13为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的F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14所示,一种基于太阳能发电的光伏系统,包括光伏板1、蓄电池2、控制器3、逆变器4、设于光伏板底部的固定架5,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5包括第一固定杆51、与第一固定杆水平设置的第二固定杆52、一端与第一固定杆固定设置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杆固定设置的第三固定杆53和第四固定杆54、用于第三固定杆分别与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固定的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一卡件组55、用于第四固定杆分别与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固定的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二卡件组56、用于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角度调节的驱动组件57,所述光伏板固定同时固定在第三固定杆和第四固定杆上,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结构相同,所述第三固定杆和第四固定杆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卡件组和第二卡件组结构相同;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卡组件,使第三固定杆分别固定在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上的一端,再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卡件组,使第三固定杆分别固定在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上的另一端,使固定更加牢固,且固定方便;通过驱动组件使第三固定杆和第四固定杆形成高低差,从而对固定在第三固定杆和第四固定杆上的光伏板角度调节;通过上述设置使光伏板角度调节方便,省力,支撑强度高,使用性高。
所述驱动组件57包括位于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下方的架体571、位于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一侧对称固定设于架体上的两个第一固定盘572、位于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另一侧对称固定设于架体上的两个第二固定盘573、分别转动设于两个第一固定盘上的第一T型杆574和第二T型杆575、分别转动设于两个第二固定盘上的第一L型杆576和第二L型杆577、用于第一T型杆和第二T型杆连接的第一连接杆578和第二连接杆579、用于第一L型杆和第二L型杆连接的第三连接杆5710和第四连接杆5720、可转动设于架体上用于驱动第一连接杆以第一固定盘为轴心转动的第一液压杆5730、一端活动连接第二连接杆上另一端活动连接第三连接杆上的第二液压杆5740、固定设于第一T型杆上的第一固定轴5750、固定设于第二T型杆上的第二固定轴5760,所述第一固定杆一端套于第一固定轴上另一端套于第四连接杆上;所述第二固定杆一端套于第二固定轴上另一端套于第四连接杆上;通过第一液压杆启动,使第一连接杆转动,从而使第一T型杆574和第二T型杆575及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以两个第一固定盘轴心转动,使第二连接杆转动,所述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之间设有第二液压杆,从而使第二连接杆转动带动第三连接杆转动,使第一L型杆和第二L型杆以第二固定盘轴心转动,使第四连接杆以两个第二固定盘轴心转动,所述第一固定杆一端套于第一固定轴上另一端套于第四连接杆上,所述第二固定杆一端套于第二固定轴上另一端套于第四连接杆上,从而同时使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上升,再通过驱动第二液压杆收缩,使第四连接杆一端的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下降,即使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形成倾斜的角度,完成调节工作;遇到强风等情况下,驱动组件驱动整体归位,可降低整体光伏板的高低,同时使第一连接杆和第一固定轴以及第一转盘与第一T型杆铰接处在一条直线上,使第一连接杆和第一固定轴以及第一转盘与第二T型杆铰接处在一条直线上,使第二转盘与第一L型杆铰接处与第四连接轴在一条直线上,使第二转盘与第二L型杆铰接处与第四连接轴在一条直线上,从而提高整体抗风强度。
所述第一固定盘与第一T型杆铰接处到第一固定轴之间的距离分别小于铰接处到第一连接杆和到第二连接杆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固定盘与第一L型杆铰接处到第四连接杆之间的距离小于铰接处到第三连接杆之间的距离;通过第一固定盘与第一T型杆铰接处到第一固定轴之间的距离分别小于铰接处到第一连接杆和到第二连接杆之间的距离,使第一液压杆驱动过程中更为省力,节省能源,使光伏板整体更容易上升;通过第二固定盘与第一L型杆铰接处到第四连接杆之间的距离小于铰接处到第三连接杆之间的距离,第二液压杆驱动过程中更为省力,节省能源,使光伏板整体更容易调节;通过整体设计使驱动过程中更方便且省力。
所述两个第一固定盘572上分别设有第一弧形导轨5721和第二弧形导轨5722;所述第一T型杆574上设有转动的第一滚轮5741,所述第二T型杆575上设有转动的第二滚轮5751;所述两个第二固定盘573上分别设有第三弧形导轨5731和第四弧形导轨5732;所述第一L型杆576上设有转动的第三滚轮5761,所述第二L型杆577上设有转动的第四滚轮5771;所述第一滚轮位于第一弧形导轨内且沿内外圆滚动,第二滚轮位于第二弧形导轨内且沿内外圆滚动,第三滚轮位于第三弧形导轨内且沿内外圆滚动,第四滚轮位于第四弧形导轨内且沿内外圆滚动;第一T型杆和第二T型杆同时转动过程中,使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分别在第一弧形导轨和第二弧形导轨上移动,从而降低第一T型杆与第一固定盘铰接处和第二T型杆与另外一个第一固定盘铰接处的磨损,提高固定架整体寿命;第一L型杆和第二L型杆同时转动过程中,使第三滚轮和第四滚轮分别在第三弧形导轨和第四弧形导轨上移动,从而降低第一L型杆与第二固定盘铰接处和第二L型杆与另外一个第二固定盘铰接处的磨损,提高固定架整体寿命;所述5771;所述第一滚轮位于第一弧形导轨内且沿内外圆滚动,第二滚轮位于第二弧形导轨内且沿内外圆滚动,第三滚轮位于第三弧形导轨内且沿内外圆滚动,第四滚轮位于第四弧形导轨内且沿内外圆滚动,调高滑动效果,降低磨损,同时使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相当于支撑点,第三滚轮和第四滚轮相当与支撑点,即增加力臂的长度,使第一T型杆和第二T型杆及所述第一L型杆和所述第二L型杆更容转动,再次起到省力效果。
所述第一卡件组55包括固定在第一固定杆上的卡体551、设于卡体进口处的挡块552、转动设于挡块上的第一导向板553、用于第一导向板归位的多个第一弹簧554、分别设于卡体和挡块上的插杆555;第三固定杆向卡体内移动过程中,先与第一导向板接触,第一导向板对第三固定杆起到导向作用,使第三固定杆更容易进入卡体内,同时使第一导向板转动,使挡块能够向上移动,从而使第三固定杆能够插入卡体内,第三固定杆移入卡体内挡块自动下降,对第三固定杆进行限位固定,再通过移动插杆,使卡体与挡块之间形成固定连接,使挡块不能上移,从而使固定更为牢固,通过该种硬性配合固定,对第三固定杆实现了前后和上下方便快速的固定;所述第一卡件组设有两组,另一组对第三固定杆另一端限位固定,最终对第三固定杆的两端前后和上下固定,通过该种硬性配合固定,对第三固定杆实现了左右方便快捷的固定。
所述第一卡件组55还包括转动设于卡体上的第二导向板556、用于第二导向板归位的第二弹簧557、设于第二导向板上的通孔558、插于卡体上的推块559、固定设于推块上的凸块5510、用于推块归位的第三弹簧5520;第三固定杆移入卡体内过程中,第二导向板对第三固定杆左右起到了限位作用,第三固定杆移动过程中使推块被推出,使推块上的凸块从而第二导向板中滑出,从而使凸块顶住第二导向板,使倾斜的第二导向板被顶平,从而对第三固定杆右端限位固定,所述第一卡件组设有两组,另一组对第三固定杆另左端限位固定,最终对第三固定杆的两端左右限定固定,通过该种硬性配合固定,对第三固定杆实现了左右方便快捷的固定。
所述第一卡件组55还包括固定设于第三固定杆上的齿条5530、转动设于第一固定杆上的转轴5540、设于转轴一端的齿槽5550、固定设于转轴另一端的半圆块5560、设于半圆块两端的斜角5570,所述第三固定杆上设有卡槽531;第三固定杆移动过程中,使第三固定杆上的齿条与转轴上的齿槽齿合,从而带动转轴转动,半圆块固定设于转轴上,从而使半圆块转动,使半圆块旋转过程中能够转到第三固定杆上的卡槽内,使半圆块的两端与卡槽的两面接触,从而对第三固定杆的左右再次限位固定,提高固定效果,使固定更加牢固,再通过半圆块的两端为斜角设置,使半圆块更容易转到卡槽内,起到导向作用,所述第一卡件组设有两组,另一组对第三固定杆另一端左右,最终对第三固定杆的两端左右加强限定固定,通过该种硬性配合固定,使第三固定杆左右固定更加牢固。通过两个第二卡件组对第四固定杆的两端前后、上下和左右进行固定,使第四固定杆固定更加牢固。
上述第一液压杆和第二液压杆为市场上购买得到的。

Claims (1)

1.一种基于太阳能发电的光伏系统,包括光伏板、蓄电池、控制器、逆变器、设于光伏板底部的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第一固定杆(51)、与第一固定杆水平设置的第二固定杆(52)、一端与第一固定杆固定设置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杆固定设置的第三固定杆(53)和第四固定杆(54)、用于第三固定杆分别与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固定的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一卡件组(55)、用于第四固定杆分别与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固定的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二卡件组(56)、用于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角度调节的驱动组件(57),所述光伏板同时固定在第三固定杆和第四固定杆上,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结构相同,所述第三固定杆和第四固定杆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卡件组和第二卡件组结构相同;
所述驱动组件(57)包括位于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下方的架体(571)、位于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一侧对称固定设于架体上的两个第一固定盘(572)、位于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另一侧对称固定设于架体上的两个第二固定盘(573)、分别转动设于两个第一固定盘上的第一T型杆(574)和第二T型杆(575)、分别转动设于两个第二固定盘上的第一L型杆(576)和第二L型杆(577)、用于第一T型杆和第二T型杆连接的第一连接杆(578)和第二连接杆(579)、用于第一L型杆和第二L型杆连接的第三连接杆(5710)和第四连接杆(5720)、可转动设于架体上用于驱动第一连接杆以第一固定盘为轴心转动的第一液压杆(5730)、一端活动连接第二连接杆上另一端活动连接第三连接杆上的第二液压杆(5740)、固定设于第一T型杆上的第一固定轴(5750)、固定设于第二T型杆上的第二固定轴(5760),所述第一固定杆一端套于第一固定轴上另一端套于第四连接杆上;所述第二固定杆一端套于第二固定轴上另一端套于第四连接杆上;
所述第一固定盘与第一T型杆铰接处到第一固定轴之间的距离分别小于铰接处到第一连接杆和到第二连接杆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固定盘与第一L型杆铰接处到第四连接杆之间的距离小于铰接处到第三连接杆之间的距离;
所述两个第一固定盘(572)上分别设有第一弧形导轨(5721)和第二弧形导轨(5722);所述第一T型杆(574)上设有转动的第一滚轮(5741),所述第二T型杆(575)上设有转动的第二滚轮(5751);所述两个第二固定盘(573)上分别设有第三弧形导轨(5731)和第四弧形导轨(5732);所述第一L型杆(576)上设有转动的第三滚轮(5761),所述第二L型杆(577)上设有转动的第四滚轮(5771);所述第一滚轮位于第一弧形导轨内且沿第一弧形导轨内外圆滚动,第二滚轮位于第二弧形导轨内且沿第二弧形导轨内外圆滚动,第三滚轮位于第三弧形导轨内且沿第三弧形导轨内外圆滚动,第四滚轮位于第四弧形导轨内且沿第四弧形导轨内外圆滚动;
所述第一卡件组(55)包括固定在第一固定杆上的卡体(551)、设于卡体进口处的挡块(552)、转动设于挡块上的第一导向板(553)、用于第一导向板归位的多个第一弹簧(554)、分别设于卡体和挡块上的插杆(555);第三固定杆向卡体内移动过程中,先与第一导向板接触,第一导向板对第三固定杆起到导向作用,使第三固定杆更容易进入卡体内,同时使第一导向板转动,使挡块能够向上移动,从而使第三固定杆能够插入卡体内,第三固定杆移入卡体内挡块自动下降,对第三固定杆进行限位固定,再通过移动插杆,使卡体与挡块之间形成固定连接,使挡块不能上移,从而使固定更为牢固;
所述第一卡件组(55)还包括转动设于卡体上的第二导向板(556)、用于第二导向板归位的第二弹簧(557)、设于第二导向板上的通孔(558)、插于卡体上的推块(559)、固定设于推块上的凸块(5510)、用于推块归位的第三弹簧(5520);第三固定杆移入卡体内过程中,第二导向板对第三固定杆左右起到了限位作用,第三固定杆移动过程中使推块被推出,使推块上的凸块从第二导向板中滑出,从而使凸块顶住第二导向板,使倾斜的第二导向板被顶平,从而对第三固定杆右端限位固定;
所述第一卡件组(55)还包括固定设于第三固定杆上的齿条(5530)、转动设于第一固定杆上的转轴(5540)、设于转轴一端的齿槽(5550)、固定设于转轴另一端的半圆块(5560)、设于半圆块两端的斜角(5570),所述第三固定杆上设有卡槽(531);第三固定杆移动过程中,使第三固定杆上的齿条与转轴上的齿槽齿合,从而带动转轴转动,半圆块固定设于转轴上,从而使半圆块转动,使半圆块旋转过程中能够转到第三固定杆上的卡槽内,使半圆块的两端与卡槽的两面接触,从而对第三固定杆的左右再次限位固定。
CN202010307504.3A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基于太阳能发电的光伏系统 Active CN1114907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07504.3A CN111490728B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基于太阳能发电的光伏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07504.3A CN111490728B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基于太阳能发电的光伏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90728A CN111490728A (zh) 2020-08-04
CN111490728B true CN111490728B (zh) 2021-09-21

Family

ID=71811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07504.3A Active CN111490728B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基于太阳能发电的光伏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9072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34221Y (zh) * 2008-03-11 2009-05-06 上海驭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的跟踪系统
KR100908442B1 (ko) * 2008-12-26 2009-07-21 주식회사 제일산기 태양광 발전장치의 경사각 조절장치
CN107104266A (zh) * 2017-06-03 2017-08-29 马鞍山九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通信基站
CN206823861U (zh) * 2017-06-27 2018-01-02 李润泽 一种角度可调式物理实验室操作台
CN108483071A (zh) * 2018-06-06 2018-09-04 赵勤海 一种倾角可变的滑动式卸货装置
CN108867400B (zh) * 2018-08-26 2020-03-13 新昌县水帘峡市政园林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维护设备
CN109450352B (zh) * 2018-11-30 2020-02-07 苏州市职业大学 用于光伏电站的光伏发电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90728A (zh) 2020-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13244Y (zh) 自动跟踪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
CN205566190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的角度调节装置
CN211656067U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光伏组件
CN105157254B (zh) 适用太阳能聚光系统的跟踪传动机构
CN209105099U (zh) 一种大功率太阳能电池板
CN111490728B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发电的光伏系统
CN210899015U (zh) 一种具有角度自动调节装置的太阳能电池板
CN210405188U (zh) 太阳能板角度调节装置
CN211880347U (zh) 一种户用光伏发电系统可调角度一体化支架
CN218102995U (zh) 一种基于风光互补的节能发电装置
CN109617516B (zh) 一种可多角度调整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
CN216625659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多角度调试工具
CN114665809A (zh) 一种连杆驱动式旋转光伏跟踪装置及其跟踪控制方法
CN110391777B (zh) 一种联动式太阳能光伏发电自动跟踪阳光的装置
CN211321258U (zh) 一种太阳能发电用光伏板组件
CN219718134U (zh) 一种光伏发电装置
CN216290795U (zh) 一种用于智能设备的太阳能板角度控制装置
CN220487764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定位机构
CN218940992U (zh) 一种用于光伏电站建设用光伏支架安装装置
CN216414235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板用固定支撑装置
CN216437121U (zh) 一种光利用效率高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12481734U (zh) 一种太阳能安装用具有稳固结构的支架
CN109521307A (zh) 一种便携式通信诊断仪器
CN209606531U (zh) 一种便携式通信诊断仪器
CN207623793U (zh) 一种用于光伏发电的太阳能跟踪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20

Address after: Room b603, building 4, 571, Baiyang street, Qiantang New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310000

Applicant after: Hangzhou Zich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23800 No.14, Menqian Road, Lanni village, Hehu Township, Qingyuan County, Lishui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Liu Xiaohu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25

Address after: 321000 Building 2, 139 Jiufeng street, Jinhua Industrial Park,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Qingtian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b603, building 4, 571, Baiyang street, Qiantang New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310000

Applicant before: Hangzhou Zich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