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83583B - 一种二回路冷却水系统变工况调节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回路冷却水系统变工况调节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83583B
CN111483583B CN202010289365.6A CN202010289365A CN111483583B CN 111483583 B CN111483583 B CN 111483583B CN 202010289365 A CN202010289365 A CN 202010289365A CN 111483583 B CN111483583 B CN 1114835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sh water
seawater
pipeline
pump
ball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8936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83583A (zh
Inventor
姚尧
杨鹏举
周雅杰
李琼
彭学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hip Development and Design Centr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hip Development and Design Centr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hip Development and Design Centre filed Critical China Ship Development and Design Centre
Priority to CN20201028936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835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835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835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835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835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21/00Use of propulsion power plant or units on vessels
    • B63H21/38Apparatu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on marine vessels, for handling power plant or unit liquids, e.g. lubricants, coolants, fuel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21/00Use of propulsion power plant or units on vessels
    • B63H21/38Apparatu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on marine vessels, for handling power plant or unit liquids, e.g. lubricants, coolants, fuels or the like
    • B63H21/383Apparatu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on marine vessels, for handling power plant or unit liquids, e.g. lubricants, coolants, fuels or the like for handling cooling-wat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二回路冷却水系统变工况调节系统及方法,包括海水回路和淡水回路,分别由两条海水管路及淡水换热管路并联组成,海水管路上均设有海水泵、海水球阀、海淡换热器单元和海水流量调节阀,淡水换热管路与冷却水用户管路形成内循环。本发明利用分体式换热器的设计方式,通过切换换热器启闭状态,匹配变工况时冷却水系统的不同换热量需求,可降低冷却用户支路流量调节阀的调节需求,利于冷却水系统的流量调节分配与流致噪声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二回路冷却水系统变工况调节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二回路冷却水系统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回路冷却水系统变工况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冷却水系统是核动力系统二回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为动力系统有水冷需求的设备提供冷却用水,将其产生的热量带出,以保证动力系统安全正常运行。此外还作为造水系统的海水水源,并承担为反应堆能动余热导出供应冷却用水功能。
我国目前在建在役艇海水系统均采用分散式多管口单级单回路冷却技术,即通过单级海水冷却众多用户,各用户支路利用调节阀进行流量匹配。
从系统配置角度看,海水系统因全部直面通海口而具有相同的高压边界,安全隐患非常突出,多年运行经验表明这种冷却技术方案通海口数量多、对外振动辐射噪声面域广、热尾迹辐射点多,难以有效控制,并且同一高压边界造成总体配置重量、结构尺寸也明显偏大。
此外从实艇运行经验以及系泊和振动噪声专项测试结果表明,当前海水系统总体声学水平无法有效保障艇隐身性能和战斗力,从声学角度看主要在以下几方面亟待改进提高: a、合理设计海水系统,适应核动力装置常用低负荷低噪声工况;b、采用更有效的低噪声附件; c、减少通海口数量;d、进一步提高系统供水管网稳定性。
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美、英等核潜艇强国早期采用的海水冷却技术与我国目前在建在役艇基本相同,但随着技术水平发展其大潜深、低噪声核潜艇均普遍采用了集中冷却技术,这种技术在国外核潜艇上设计、应用等相关方面均已经非常成熟。集中冷却技术即采用双回路冷却,设置集中换热器实现海水冷却中间回路淡水,再通过闭式淡水回路向动力装置相关用户提供冷却淡水。
冷却水系统采用集中冷却技术在减少通海口数量、降低海水系统辐射噪声、减少以海水为介质的高压边界范围、提高系统安全性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然而由于冷却水系统相关冷却用户数量多,不同用户的用水量、阻力特性、热负荷、变工况特性等存在很大差异,冷却水系统管网设计、双回路协调匹配运行更为复杂,在流量分配与控制技术方面存在制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二回路冷却水系统变工况调节方法,根据双回路冷却水系统在变工况时用户冷却需求的变化,对冷却水系统流量进行调节分配,实现系统不同工况下的精细化设计,满足声学与能耗要求。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二回路冷却水系统变工况调节方法,该调节系统包括海水回路和淡水回路,所述海水回路由第一海水管路、第二海水管路并联组成,第一海水管路上沿液流方向依次设置第一海水泵、第一海水球阀、第一海淡换热器单元和第一海水流量调节阀,所述第二海水管路上沿液流方向依次设置第二海水泵、第二海水球阀、第二海淡换热器单元和第二海水流量调节阀,第一、第二海水管路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所述连接管两端分别位于第一海水泵和第一海水球阀之间及第二海水泵和第二海水球阀之间的管路上,连接管上设有第三海水球阀;所述淡水回路由第一淡水换热管路、第二淡水换热管路和冷却水用户管路组成,所述第一淡水换热管路包括第一淡水进水管和第一淡水出水管,第一淡水进水管与所述第一海淡换热器单元上的淡水进口相连,沿液流方向依次设有第一淡水泵和第一淡水球阀,所述第一淡水出水管两端分别与第一海淡换热器单元上的淡水出口及所述冷却水用户管路进口相连,并设有第二淡水球阀,所述第二淡水换热管路包括第二淡水进水管和第二淡水出水管,所述第二淡水进水管与所述第二海淡换热器单元上的淡水进口相连,沿液流方向依次设有第二淡水泵和第三淡水球阀,所述第二淡水出水管两端分别与第二海淡换热器单元上的淡水出口及所述冷却水用户管路进口相连,并设有第四淡水球阀,冷却水用户管路出口分别与第一、第二淡水进水管相连;冷却水用户管路由数根冷却水用户支管组成,所述冷却水用户支管上沿液流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冷却水球阀、冷却水流量调节阀、冷却水系统用户和第二冷却水球阀,所述第一、第二海水泵均为定速泵,所述第一、第二海淡换热器单元为分体式换热器,由管侧并联、壳侧串联的两台换热器组成,所述第一、第二淡水泵采用大小泵配置,小泵为定速泵,大泵为变频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内容:
当低噪声工况运行时,第一海水管路开启,第二海水管路关闭;第一淡水换热管路开启,第二淡水换热管路关闭;
当巡航工况运行时,第二海水管路开启,第一海水管路关闭;第二淡水换热管路开启,第一淡水换热管路开启关闭;
当最大航速工况运行时,第一、第二海水管路全开启,关闭第三海水球阀;第一淡水换热管路、第二淡水换热管路开启;
当第一海水泵和第二海淡换热器单元或第二海水泵和第一海淡换热器单元同时出现损坏时,开启第三海水球阀,系统降功率运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提供一种二回路冷却水系统变工况调节方法,冷却水系统采用了集中冷却技术,设置集中换热器实现海水冷却中间回路淡水,再通过闭式淡水回路向动力装置相关用户提供冷却淡水,并按用户特点统筹归并散热用户,优化用户冷却方式,减少通海管路规模,充分发挥内循环淡水系统噪声易于控制的优势,降低冷却水系统振动噪声水平,同时可有效减少通海高压边界范围,提高系统的安全性;2、在统一各用户支路流阻的前提下,选择使用一组淡水泵组满足所有冷却水系统用户的淡水冷却需求,简化系统配置、降低系统空间需求、提高系统互换性与可靠性,并从降低泵组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噪声水平和功耗角度出发,在开展测量性设计基础上,以大小泵配置方式为手段,配置低噪声淡水泵满足低噪声工况需求,并配置覆盖全工况的变频淡水泵满足非低噪声工况需求。可实现系统实际运行参数按需调节能力,降低系统流量和泵组运行的扬程,充分挖掘系统、设备设计余量;3、分体式换热器采用海水走管程,淡水走壳程的冷却形式。海水侧分为两个独立的换热单元,其换热量可分别对应隐身工况与巡航工况,两个换热单元换热量之和对应最大工况,以切换换热单元启闭状态实现流量调节的思路,降低冷却水系统变工况流量调节与控制难度;4、每一换热器支路上的海水泵的流量扬程选取均只需考虑对应该工况下的海水流量与管路流阻,理想状况下两支路海水泵均可选取定速泵,分别对应固定的支路流量,避免了变工况时的泵组变频及调节阀的调节,可减少变工况时流致噪声水平,降低系统运行调节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系统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二回路冷却水系统变工况调节系统,包括海水回路和淡水回路,海水管路由第一、第二海水管路并联组成,第一海水管路上沿液流方向依次设置第一海水泵1-1、第一海水球阀1-3、第一海淡换热器单元3和第一海水流量调节阀1-5,第二海水管路上沿液流方向依次设置第二海水泵1-2、第二海水球阀1-4、第二海淡换热器单元4和第二海水流量调节阀1-6,第一、第二海水管路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连接管两端分别位于第一海水泵和第一海水球阀之间及第二海水泵和第二海水球阀之间的管路上,连接管上设有第三海水球阀1-7。
淡水回路由第一淡水换热管路、第二淡水换热管路和冷却水用户管路组成,第一淡水换热管路包括第一淡水进水管和第一淡水出水管,第一淡水进水管与第一海淡换热器单元上的淡水进口相连,沿液流方向依次设有第一淡水泵2-1和第一淡水球阀2-3,第一淡水出水管两端分别与第一海淡换热器单元上的淡水出口及冷却水用户管路进口相连,并设有第二淡水球阀2-5,第二淡水换热管路包括第二淡水进水管和第二淡水出水管,第二淡水进水管与第二海淡换热器单元上的淡水进口相连,沿液流方向依次设有第二淡水泵2-2和第三淡水球阀2-4,第二淡水出水管两端分别与第二海淡换热器单元上的淡水出口及冷却水用户管路进口相连,并设有第四淡水球阀2-6,冷却水用户管路出口分别与第一、第二淡水进水管相连。
冷却水用户管路由数根冷却水用户支管组成,冷却水用户支管上沿液流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冷却水球阀3-1、冷却水流量调节阀3-2、冷却水系统用户3-3和第二冷却水球阀3-4。
由于该方案在不同工况下各海水支路流量、流阻基本保持不变,在合理设计各支路流阻情况下,可实现不加调节阀或采用低噪声低流阻调节阀(运行中确保大开度)在运行中不调节,切换工况时只需开/闭相应海水管路,可有效降低节流阀可能引起的振动噪声水平。
第一、第二海水泵均为定速泵,与变频泵相比可减小泵组尺寸及振动噪声水平,两海水管路上可不使用流量调节阀,避免流量调节时可能引起的声学性能下降。
第一、第二海淡换热器单元为分体式换热器,由管侧并联、壳侧串联的两台换热器组成,除了可以减小换热器总体尺寸,有效利用舱室空间,还可起到相互备用的功能,满足单一换热单元堵塞或破损时低航速运行要求。
淡水回路为总管式,按当前经验大部分用户均不须调节流量,不同工况只是通过球阀控制支路开关,部分用户最多也只需匹配两种流量需求,可提前设置调节阀开度控制,变工况时可一键操作相应阀门,简化系统控制。
第一、第二淡水泵采用大小泵配置,小泵为定速泵,满足低噪声工况需求,大泵为覆盖全工况的变频泵,正常工况始终保持单泵运行,可避免泵组并联使用时的性能下降。
其中第一海水泵、第一海淡换热器单元、第一淡水泵满足冷却水系统工况一(低噪声工况)总换热量及相应冷却水流量扬程需求;第二海水泵、第二海淡换热器单元、第二淡水泵满足冷却水系统工况二(巡航工况)总换热量及相应冷却水流量扬程需求;两个海淡换热器单元同时工作时可满足工况三(最大航速工况)总换热量需求。
工况一(低噪声工况)运行时,第一海水管路开启,第一海水泵、第一海水球阀,第一海水流量调节阀全开,关闭第二海水泵、第二海水球阀、第三海水球阀,第二海水流量调节阀;淡水回路开启第一淡水泵、第一淡水球阀、第二淡水球阀,关闭第二淡水泵、第三、第四淡水球阀。
工况二(巡航工况)运行时,第二海水管路开启,第二海水泵、第二海水球阀,第二海水流量调节阀全开,关闭第一海水管路;第二淡水换热管路开启,第一淡水换热管路开启关闭。
工况三(最大航速工况)运行时,第一、第二海水管路全开启,关闭第三海水球阀;第一淡水换热管路、第二淡水换热管路开启。
当有一路海水回路管路破损时可开启另一路支路系统降功率运行,若第一海水泵与第二海淡换热器单元支路(或第二海水泵与第一海淡换热器单元支路)同时出现损坏,此时可开启第三海水球阀,系统降功率运行。

Claims (1)

1.一种二回路冷却水系统变工况调节方法,该系统包括海水回路和淡水回路,所述海水回路由第一海水管路、第二海水管路并联组成,第一海水管路上沿液流方向依次设置第一海水泵、第一海水球阀、第一海淡换热器单元和第一海水流量调节阀,所述第二海水管路上沿液流方向依次设置第二海水泵、第二海水球阀、第二海淡换热器单元和第二海水流量调节阀,第一、第二海水管路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所述连接管两端分别位于第一海水泵和第一海水球阀之间及第二海水泵和第二海水球阀之间的管路上,连接管上设有第三海水球阀;所述淡水回路由第一淡水换热管路、第二淡水换热管路和冷却水用户管路组成,所述第一淡水换热管路包括第一淡水进水管和第一淡水出水管,第一淡水进水管与所述第一海淡换热器单元上的淡水进口相连,沿液流方向依次设有第一淡水泵和第一淡水球阀,所述第一淡水出水管两端分别与第一海淡换热器单元上的淡水出口及所述冷却水用户管路进口相连,并设有第二淡水球阀,所述第二淡水换热管路包括第二淡水进水管和第二淡水出水管,所述第二淡水进水管与所述第二海淡换热器单元上的淡水进口相连,沿液流方向依次设有第二淡水泵和第三淡水球阀,所述第二淡水出水管两端分别与第二海淡换热器单元上的淡水出口及所述冷却水用户管路进口相连,并设有第四淡水球阀,冷却水用户管路出口分别与第一、第二淡水进水管相连;冷却水用户管路由数根冷却水用户支管组成,所述冷却水用户支管上沿液流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冷却水球阀、冷却水流量调节阀、冷却水系统用户和第二冷却水球阀,所述第一、第二海水泵均为定速泵,所述第一、第二海淡换热器单元为分体式换热器,由管侧并联、壳侧串联的两台换热器组成,所述第一、第二淡水泵采用大小泵配置,小泵为定速泵,大泵为变频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内容:
当低噪声工况运行时,第一海水管路开启,第二海水管路关闭;第一淡水换热管路开启,第二淡水换热管路关闭;
当巡航工况运行时,第二海水管路开启,第一海水管路关闭;第二淡水换热管路开启,第一淡水换热管路开启关闭;
当最大航速工况运行时,第一、第二海水管路全开启,关闭第三海水球阀;第一淡水换热管路、第二淡水换热管路开启;
当第一海水泵和第二海淡换热器单元或第二海水泵和第一海淡换热器单元同时出现损坏时,开启第三海水球阀,系统降功率运行。
CN202010289365.6A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二回路冷却水系统变工况调节方法 Active CN1114835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9365.6A CN111483583B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二回路冷却水系统变工况调节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9365.6A CN111483583B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二回路冷却水系统变工况调节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83583A CN111483583A (zh) 2020-08-04
CN111483583B true CN111483583B (zh) 2021-07-13

Family

ID=71792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89365.6A Active CN111483583B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二回路冷却水系统变工况调节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835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04191A (zh) * 2021-05-13 2021-07-13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船舶发电机组海水冷却系统
CN113602467A (zh) * 2021-07-21 2021-11-05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船舶冷却系统
CN114233477B (zh) * 2021-12-13 2024-02-2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一种燃气轮机变流量和变温度双回路闭式循环间冷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006272A (ko) * 2007-07-11 2009-01-15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선박 기관실의 냉각수 시스템
KR101534233B1 (ko) * 2008-10-29 2015-07-06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선박의 냉각수 공급 장치 및 방법
CN103085962A (zh) * 2011-10-27 2013-05-08 中集船舶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自升式海洋平台的冷却系统
JP6272456B2 (ja) * 2013-04-19 2018-01-31 アイエムオー・インダストリーズ・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知能型海水冷却システム
CN203358863U (zh) * 2013-07-04 2013-12-25 南京中船绿洲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中央冷却系统
CN110641675B (zh) * 2019-10-17 2021-05-04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船舶冷却系统变工况低噪声调控装置及其调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83583A (zh) 2020-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83583B (zh) 一种二回路冷却水系统变工况调节方法
CN109000413A (zh) 一种适用于水下平台的非能动舷外冷却系统
CN110459781B (zh) 一种燃料电池水冷装置及系统
CN108860552A (zh) 一种水下载人平台的舷外非能动海水冷却系统
CN210734473U (zh) 应用于极地船舶的混合式变频中央冷却系统
CN103448899A (zh) 一种船用中央冷却系统
CN109131819A (zh) 一种大型船舶机舱冷却水循环系统
EP4130467A1 (en) Cooling system, and wind turbine
CN108482580A (zh) 压载系统、浮船坞和浮船坞系统
CN111951993A (zh) 铅冷快堆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可切换式船舰动力系统
CN219974677U (zh) 一种管道压力控制及发电系统
US20230349365A1 (en) Cooling system and wind power generator set
CN110539872B (zh) 自流式冷却系统
CN111255553A (zh) 可调节冷却水循环系统
CN113401328B (zh) 一种客滚船低温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
CN113879502A (zh) 一种基于外浸式合金储氢技术的船用燃料电池供氢系统
US11885310B2 (en) Cooling system and wind power generator set
CN213636053U (zh) 一种船用燃料电池冷却水循环装置
CN210744871U (zh) 基于氢冷技术的水轮发电机组定子绕组内冷却循环系统
CN210734476U (zh) 自流式冷却系统
CN210734475U (zh) 一种并联式自流冷却系统及船舶
CN112382419A (zh) 一种核能浮动平台核岛取排水冗余保护系统
CN219457672U (zh) 一种船用氢燃料电池冷却系统
CN110949647B (zh) 一种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的冷却水路结构
CN110601408A (zh) 基于氢冷技术的水轮发电机组定子绕组内冷却循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