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79262B - 一种业务注册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业务注册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79262B
CN111479262B CN202010296253.3A CN202010296253A CN111479262B CN 111479262 B CN111479262 B CN 111479262B CN 202010296253 A CN202010296253 A CN 202010296253A CN 111479262 B CN111479262 B CN 1114792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criber identity
network
card
mobile network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9625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79262A (zh
Inventor
毛源泽
蔡宗颖
林元杰
康艳超
王文
谢振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9625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792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792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79262A/zh
Priority to EP21787619.2A priority patent/EP4138433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1/086157 priority patent/WO2021208816A1/zh
Priority to US17/966,783 priority patent/US20230030905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792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792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183Processing at user equipment or user record carr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73Registration or de-regist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83In-session procedures
    • H04L65/1095Inter-network session transfer or sha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006Networks other than PSTN/ISDN providing telephone service, e.g.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VoIP), including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 with a packet-switched transport layer
    • H04M7/0066Details of access arrangements to the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22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transferring data sessions between adjac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 H04W36/00224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transferring data sessions between adjac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between packet switched [PS] and circuit switched [CS] network technologies, e.g. 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 [CSFB]
    • H04W36/00226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transferring data sessions between adjac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between packet switched [PS] and circuit switched [CS] network technologies, e.g. 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 [CSFB] wherein the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comprise IP multimedia system [IMS], e.g. single radio voice call continuity [SRVC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0/00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16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04W36/14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over a different radio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 H04W36/1446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over a different radio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wherein at least one of the networks is unlicens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0/00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 H04W60/005Multiple registrations, e.g. multiho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186Processing of subscriber group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业务注册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所述终端包括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和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与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关联,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与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关联,所述方法包括:基于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接入第一移动网络;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无线局域网络语音VoWiFi注册消息。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在终端未处于WiFi网络环境下时,实现VoWiFi业务。

Description

一种业务注册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业务注册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无线局域网)和VoIP(Voice over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电话)业务的发展,VoWiFi(Voice over Wi-Fi,无线局域网络语音)技术应运而生,VoWiFi技术是利用现有的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网络实现无线的VoIP语音通话,终端可以通过VoWiFi技术在WLAN网络的覆盖范围内随时进行漫游语音及视频通话等业务。VoWiFi技术由于通信成本低,而且又能使用户获得WLAN带来的方便性,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关技术中,VoWiFi技术将WiFi作为接入网,最终接入IMS(IP Multimedia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
然而,VoWiFi以WiFi作为接入网,当终端未处于WiFi网络环境下时,终端无法进行VoWiFi业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注册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当终端未处于WiFi网络环境下时,终端无法进行VoWiFi业务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注册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包括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和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与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关联,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与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关联,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接入第一移动网络;
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无线局域网络语音VoWiFi注册消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注册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终端基于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接入第一移动网络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传输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WiFi注册消息,其中,所述终端包括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和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与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关联,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与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关联。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和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与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关联,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与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关联,所述终端还包括:
接入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接入第一移动网络;
第一传输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无线局域网络语音VoWiFi注册消息。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所述网络侧设备包括:
第一传输模块,用于在终端基于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接入第一移动网络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传输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WiFi注册消息,其中,所述终端包括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和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与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关联,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与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关联。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业务注册方法中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业务注册方法中的步骤。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终端的业务注册方法中的步骤,或者,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网络侧设备的业务注册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接入第一移动网络;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无线局域网络语音VoWiFi注册消息。这样,能够通过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接入的移动网络进行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WiFi注册以及VoWiFi通话业务,终端能够在未处于WiFi网络环境下时,进行VoWiFi业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注册方法的流程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网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注册方法中信令交互示意图之一;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注册方法中信令交互示意图之二;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注册方法中信令交互示意图之三;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注册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之六;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六;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之七;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以及计步器等。
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注册方法的流程图之一,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包括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和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与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关联,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与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关联,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基于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接入第一移动网络。
其中,可以在终端未连接WiFi,例如无WiFi可用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接入第一移动网络。以终端为手机为例,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和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可以分别为手机的SIM卡1和SIM卡2。可以打开手机的数据网络开关,将手机接入移动网络。所述第一移动网络可以为LTE网络,或者,还可以为其他网络。终端可以通过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与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进行通信,并可以通过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与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进行通信。
步骤102、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无线局域网络语音VoWiFi注册消息。
其中,可以是在未检测到无线局域网络信号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无线局域网络语音VoWiFi注册消息;或者可以是,在未检测到无线局域网络信号,且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低于第一预设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无线局域网络语音VoWiFi注册消息;或者还可以是,在未检测到无线局域网络信号,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低于第一预设值,及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高于第七预设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无线局域网络语音VoWiFi注册消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另外,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无线局域网络语音VoWiFi注册消息,可以是,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在终端和网络侧设备之间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WiFi注册消息。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VoWiFi技术,运营商可以利用WiFi热点,为用户提供语音服务。通过VoWiFi技术,用户可以采用WiFi接入,在使用移动互联网的同时,拨打或接听语音或视频电话。现有技术中,使用VoWiFi需要连接可用的WiFi,但用户在户外或其它无WiFi的地方,无法使用VoWiFi。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接入第一移动网络,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无线局域网络语音VoWiFi注册消息。能够在无WiFi的情况下,支持终端的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利用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数据流量进行VoWiFi业务。
需要说明的是,VoWiFi目前可以通过三种组网方式实现,分别为通过S2b接口协议非可信接入3GPP网络,通过S2a接口协议可信接入3GPP网络,以及通过S2c接口协议网络直接接入IMS。针对这三种组网方式,从技术方面分析,尤其是从对网络的影响和终端成熟度来分析,对于已经部署大量WLAN接入点的运营商来说,采用通过S2a接口协议可信接入3GPP网络,需要升级改造或者直接替换全网WLAN接入点设备,施工周期长、成本高、及难度大;而采用通过S2b接口协议非可信接入3GPP网络,可以结合公共WiFi网络的开放性和运营商核心网的高可靠性、QoS保证等特性,可以以较低成本实现语音在WLAN和LTE网络间的无缝切换。因此,通过S2b接口协议非可信接入3GPP网络的方案将逐步取代通过S2a接口协议可信接入3GPP网络的方案,成为目前较可行的VoWiFi组网方案。通过S2b接口协议非可信接入3GPP网络的组网方案中,终端可以通过非信任域WiFi网络接入到运营商的3GPP网络,认证鉴权后可以将呼叫请求路由到IMS进行处理,实现语音、短信、及补充业务等IMS业务。并且在S2b接口协议非可信接入3GPP网络的组网方案中,为实现VoWiFi业务,仅需新增EPDG(Evolevd Packet Data Gateway,演进型分组数据网关)网元和3GPP AAA(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 and Accounting,验证、授权和记账)网元即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采用通过S2b接口协议非可信接入3GPP网络的组网方案实现VoWiFi业务。
另外,网络侧设备可以包括核心网侧设备。如图2所示,网络侧设备可以包括如下网元: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管理实体)、PGW(Packet Data Network GW,分组数据网关)、EPDG及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终端可以接入LTE网络,终端的SIM卡1和SIM卡2可以通过LTE网络与网络侧设备进行通信。如图2所示,SIM卡1可以通过LTE1网络、MME1、PGW1、HSS、及IMS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实现通过LTE1网络注册上VoLTE;SIM卡2可以通过LTE2网络、MME2、PGW2、HSS、及IMS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实现通过LTE2网络注册上VoLTE;SIM卡2可以通过LTE1网络、MME1、PGW1、HSS、EPDG、PGW2及IMS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实现通过SIM卡1连接的LTE1网络从VoLTE切换到VoWiFi。
在实际应用中,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终端上可以设置有SIM卡1和SIM卡2,且SIM卡1和SIM卡2可以均注册上VoLTE,SIM卡1可以连接第一移动网络。当SIM卡1网络信号质量和强度较强且处于空闲态,SIM卡2网络信号较弱或无网络信号时,SIM卡2可以透过SIM卡1连接的网络注册上VoWiFi,SIM卡2可以通过VoWiFi进行拨号或接听。SIM卡1和SIM卡2可以接入LTE网络,MME可以分别将SIM卡1和SIM卡2的APN(Access Point Name,接入点名)和PGW信息注册到HSS。若终端检测到SIM卡2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低于第一预设值,且SIM卡1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高于第七预设值,可以触发SIM卡2切换到VoWiFi。SIM卡2可以使用SIM卡1连接的第一移动网络附着到EPDG。EPDG可以从HSS中获取APN和PGW信息。EPDG可以选择接入切换前相同的PGW,可以在PGW侧删除SIM卡2原有的资源。SIM卡2通过EPDG和PGW注册上VoWiFi后,可以利用VoWiFi进行通话。当终端检测到SIM卡2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高于第二预设值,和/或,SIM卡1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低于第三预设值时,可以触发SIM卡2从VoWiFi切换到VoLTE。
在实际应用中,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终端上可以设置有SIM卡1和SIM卡2,当终端为双卡单通终端时,当SIM卡1正在进行VoLTE电话且SIM卡1网络信号质量和强度较强时,SIM卡2可以透过SIM卡1连接的网络注册上VoWiFi,SIM卡2可以通过VoWiFi进行拨号或接听。SIM卡1和SIM卡2可以接入LTE网络,MME可以分别将SIM卡1和SIM卡2的APN和PGW信息注册到HSS。当SIM卡1正在进行VoLTE电话且SIM卡1网络信号质量和强度较强时,可以触发SIM卡2切换到VoWiFi。SIM卡2可以使用SIM卡1连接的第一移动网络附着到EPDG。EPDG从HSS中获取APN和PGW信息。EPDG可以从HSS中获取APN和PGW信息。EPDG可以选择接入切换前相同的PGW,可以在PGW侧删除SIM卡2原有的资源。SIM卡2通过EPDG和PGW注册上VoWiFi后,当SIM卡2来电后,可以利用VoWiFi进行通话。SIM卡1的VoLTE电话结束后,若终端检测到SIM卡2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高于第二预设值,和/或,SIM卡1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低于第三预设值时,则可以触发SIM卡2从VoWiFi切换到VoLTE。
需要说明的是,若SIM卡2未检测到网络信号或者未接入LTE网络,则在进行VoWiFi注册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在注册消息中携带Attach标识进行VoWiFi注册。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接入第一移动网络;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无线局域网络语音VoWiFi注册消息。这样,能够通过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接入的移动网络进行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WiFi注册以及VoWiFi通话业务,能够在终端未处于WiFi网络环境下时,进行VoWiFi业务。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无线局域网络语音VoWiFi注册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未检测到无线局域网络信号,且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低于第一预设值的情况下,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切换请求消息用于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请求进行VoWiFi业务;
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一切换响应消息,所述第一切换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的演进型分组数据网关EPDG网元的网络地址;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无线局域网络语音VoWiFi注册消息,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和所述EPDG网元的网络地址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无线局域网络语音VoWiFi注册消息。
其中,所述移动网络信号参数可以包括RSRQ(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Quality,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下行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或SNR(Signal to Noise Ratio,信噪比)等参数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低于第一预设值,可以认为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接入网络的网络信号较差。所述终端未检测到无线局域网络信号,可以认为终端未处于无线局域网络环境下。可以在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通过第二移动网络注册上VoLTE的情况下,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可以接入第二移动网络,可以通过第一移动网络或第二移动网络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切换请求消息,可以通过第一移动网络或第二移动网络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一切换响应消息。所述第一切换请求消息还可以用于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请求基于第一移动网络进行VoWiFi业务。
在实际应用中,以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为SIM卡1,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为SIM卡2为例,当SIM卡1的网络信号质量和强度较强且处于空闲(IDLE)态,SIM卡2的信号质量和强度较弱时,SIM卡2可以透过SIM卡1连接的网络注册上VoWiFi,SIM卡2可以通过VoWiFi进行拨号或接听。SIM卡可以通过E-UTRAN(Evolved 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Network,演进的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与网络侧设备进行通信。如图3所示,业务注册方法可以包括如下交互过程:
201、终端(UE)插入SIM卡1和SIM卡2,SIM卡1和SIM卡2可以均注册上VoLTE,且终端未检测到无线局域网络信号。
202、若UE检测到SIM卡2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低于第一预设值,且SIM卡1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高于第七预设值,则可以发送第一切换请求消息,例如,WiFi HandoverRequest(WiFi切换请求)消息至E-UTRAN2,WiFi Handover Request可以用于指示网络预先准备切换VoWiFi。
203、E-UTRAN2可以将WiFi Handover Request消息转发至MME2。
204、MME2接收到WiFi Handover Request消息,可以将WiFi Handover Request消息发送至EPDG,MME2可以通过DNS查询获取EPDG的网络地址。
205、EPDG接收到WiFi Handover Request消息后,EPDG可以从HSS中获取APN2和PGW2等信息。
206、HSS将APN2和PGW2等信息发送至EPDG。
207、EPDG下发第一切换响应消息,例如,WiFi Handover Response(WiFi切换响应)消息至MME2,在WiFi Handover Response消息中携带APN2,PGW2和EPDG的网络地址等信息。
208、MME2将WiFi Handover Response消息转发至E-UTRAN2。
209、E-UTRAN2将WiFi Handover Response消息转发至UE。
210、UE SIM卡2解析出WiFi Handover Response消息中携带EPDG的网络地址等信息,可以使用EPDG的网络地址进行IKEv2流程,并完成IKE Tunnel(隧道)建立与3GPP AAA的鉴权认证流程,同时会在第三个EAP response(EAP响应)消息中获取到UE SIM卡2在VoLTE注册时使用的PGW2的信息;且在该鉴权认证流程中,若UE支持切换过程中保留网络地址,则会在IKE信令中设置CFG_Request中携带之前在E-UTRAN2接入时获取到的业务IP。
211、EPDG在收到第三个EAP Response消息后,开始向PGW2发送Create SessionRequest(创建会话请求)消息。在该消息中可以携带从IKE消息中获取的UE的IP地址,EPDG可以将Handover(切换)标识设置为1,同时设置RAT Type为WLAN。
212、PGW2在接收到Create Session Request消息后,可以通过CCR/CCA消息与PCRF交互,获取在WiFi接入场景下对应的规则信息。PGW2可以通过AAR消息上报PGW ID信息给3GPP AAA,3GPP AAA会同步该信息到HSS;HSS可以通过Insert Subscriber Data(插入签约数据)消息将语音对应APN下的PGW2信息同步到MME2。
213、PGW2可以向EPDG返回Modify Bearer Response(修改承载响应)消息进行确认,EPDG在接收到Create Session Response消息后,可以向UE发送IKE_AUTH消息,从而可以完成IPsec隧道创建流程。
214、EPDG和UE SIM卡2完成IKEv2消息交互,并创建IPSec隧道。
215、由于步骤211中设置了Handover标识,EPDG可以发送Modify Bearer Request(修改承载请求)消息到PGW2,PGW2接收到Modify Bearer Request消息后可以将下行隧道从3GPP切换到WLAN侧。
216、PGW2可以向EPDG返回Modify Bearer Response消息进行确认。
217、UE SIM卡2可以通过E-UTRAN1和PGW2之间的IP连接建立,包含一段IPSec隧道和一段GTP隧道,注册上VoWiFi,并可以通过VoWiFi进行通话业务。
218、PGW2可以向3GPP接入发起PDN GW Initiated Bearer Deactivation(S5/S8使用GTP)过程,进行SIM卡2之前注册的VoLTE的资源释放。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终端主动发送第一切换请求消息,使得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附着到所述EPDG网元,能够减轻网络侧设备的压力。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无线局域网络语音VoWiFi注册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测量报告信息,所述第一测量报告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
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一切换命令消息,所述第一切换命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进行VoWiFi注册;
获取所述网络侧设备的EPDG网元的网络地址;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无线局域网络语音VoWiFi注册消息,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和所述EPDG网元的网络地址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WiFi注册消息。
其中,所述获取所述网络侧设备的EPDG网元的网络地址,可以是,所述终端上可以预先存储有所述网络侧设备的EPDG网元的网络地址,或者,所述终端可以通过DNS服务器查询并获取所述网络侧设备的EPDG网元的网络地址。可以在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通过第二移动网络注册上VoLTE的情况下,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测量报告信息。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可以接入第二移动网络,可以通过第一移动网络或第二移动网络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测量报告信息,可以通过第一移动网络或第二移动网络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一切换命令消息。
另外,终端可以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测量报告信息,或者,还可以在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测量报告信息,所述预设条件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项:所述终端未检测到无线局域网络信号,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低于第一预设值,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高于第七预设值。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侧设备可以在所述终端未检测到无线局域网络信号,且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低于第四预设值的情况下,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切换命令消息。所述第四预设值可以与所述第一预设值相同,或者可以与所述第一预设值不同。所述第一切换命令消息还可以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进行VoWiFi注册。
在实际应用中,以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为SIM卡1,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为SIM卡2为例,当SIM卡1的网络信号质量和强度较强且处于空闲(IDLE)态,SIM卡2的信号质量和强度较弱时,SIM卡2可以透过SIM卡1连接的网络注册上VoWiFi,SIM卡2可以通过VoWiFi进行拨号或接听。如图4所示,业务注册方法可以包括如下交互过程:
301、终端(UE)插入SIM卡1和SIM卡2,SIM卡1和SIM卡2可以均注册上VoLTE,且终端未检测到无线局域网络信号。
302、若UE检测到SIM卡2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低于第四预设值,可以发送第一测量报告信息,例如,Measurement Report(event Z3)至E-UTRAN2,携带SIM卡2的服务小区与SIM卡1的服务小区的测量信号质量和强度信息。
303、E-UTRAN2可以将Measurement Report(event Z3)信息转发至MME2。
304、若MME2判断SIM卡2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低于第四预设值,且SIM卡1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高于第七预设值,则MME2可以下发第一切换命令消息,例如,WiFi HandoverCommand(WiFi切换命令)消息至E-UTRAN2,否则不下发WiFi Handover Command命令。
305、E-UTRAN2接收到MME2下发的WiFi Handover Command消息后,可以将其发送至UE,指示UE SIM卡2透过SIM卡1的移动数据网络进行VoWiFi业务。
306、UE可以通过DNS发现EPDG或预配置EPDG,并可以在SIM卡1的LTE网络内进行鉴权和认证。
存在两种情况可以触发步骤406,一为UE接收到MME2下发的WiFi HandoverCommand消息,从而触发UE SIM卡2透过SIM卡1的移动数据网络进行VoWiFi业务;二为UESIM卡2完全无网络信号,可以触发UE SIM卡2透过SIM卡1的移动数据网络进行VoWiFi业务。
307、UE SIM卡2可以在IKEv2流程中完成IKE Tunnel建立与3GPP AAA的鉴权认证流程,同时会在第三个EAP response(EAP响应)消息中获取到UE SIM卡2在VoLTE注册时使用的PGW2的信息;且在该鉴权认证流程中,若UE支持切换过程中保留网络地址,则会在IKE信令中设置CFG_Request中携带之前在E-UTRAN2接入时获取到的业务IP。
308、EPDG在收到第三个EAP Response消息后,开始向PGW2发送Create SessionRequest消息。在该消息中可以携带从IKE消息中获取的UE的IP地址,EPDG可以将Handover(切换)标识设置为1,同时设置RAT Type为WLAN。
309、PGW2在接收到Create Session Request消息后,可以通过CCR/CCA消息与PCRF交互,获取在WiFi接入场景下对应的规则信息。PGW2可以通过AAR消息上报PGW ID信息给3GPP AAA,3GPP AAA会同步该信息到HSS;HSS可以通过Insert Subscriber Data消息将语音对应APN下的PGW2信息同步到MME2。
310、PGW2可以向EPDG返回Modify Bearer Response消息进行确认,EPDG在接收到Create Session Response消息后,可以向UE发送IKE_AUTH消息,从而可以完成IPsec隧道创建流程。
311、EPDG和UE SIM卡2完成IKEv2消息交互,并创建IPSec隧道。
312、由于步骤408中设置了Handover标识,EPDG可以发送Modify Bearer Request消息到PGW2,PGW2接收到Modify Bearer Request消息后可以将下行隧道从3GPP切换到WLAN侧。
313、PGW2可以向EPDG返回Modify Bearer Response消息进行确认。
314、UE SIM卡2可以通过E-UTRAN1和PGW2之间的IP连接建立,包含一段IPSec隧道和一段GTP隧道,注册上VoWiFi,并可以通过VoWiFi进行通话业务。
315、PGW2可以向3GPP接入发起PDN GW Initiated Bearer Deactivation(S5/S8使用GTP)过程,进行SIM卡2之前注册的VoLTE的资源释放。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终端在上报的测量报告信息中携带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并由网络侧设备主动下发第一切换命令消息,使得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附着到所述EPDG网元,能够减轻终端侧的压力。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和所述EPDG网元的网络地址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WiFi注册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第二移动网络和所述网络侧设备的分组数据网关PGW网元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通话业务消息,其中,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接入所述第二移动网络;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和所述EPDG网元的网络地址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WiFi注册消息,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所述EPDG网元的网络地址和所述PGW网元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WiFi注册消息。
其中,所述第二移动网络可以为LTE网络,或者,还可以为其他网络。以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通过第二移动网络注册上VoLTE为例,可以在所述终端与所述网络侧设备的PGW网元之间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LTE通话业务消息,在将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由VoLTE切换到VoWiFi时,可以采用之前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LTE通话业务消息的PGW网元,能够保持通话的连续性。在将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由VoLTE切换到VoWiFi时,若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正在进行VoLTE通话,则可以采用切换前的PGW网元;若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未进行VoLTE通话,则可以采用任意的PGW网元。
该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终端与网络侧设备之间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WiFi注册消息的过程中,采用之前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通话业务消息的PGW网元,能够保持通话的连续性,从而可以提高通话质量。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高于第二预设值,和/或,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低于第三预设值的情况下,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二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二切换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将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通话业务切换为VoLTE业务;
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二切换响应消息,所述第二切换响应消息用于指示将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通话业务切换为VoLTE业务;
将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通话业务由VoWiFi业务切换为VoLTE业务。
其中,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高于第二预设值,可以认为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网络信号较好;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低于第三预设值,可以认为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网络信号较差。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可以接入第二移动网络,可以通过第一移动网络或第二移动网络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二切换请求消息,可以通过第一移动网络或第二移动网络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二切换响应消息。
在实际应用中,以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为SIM卡1,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为SIM卡2为例,如图3所示,业务注册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交互过程:
219、UE检测到SIM卡2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高于第二预设值,和/或,SIM卡1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低于第三预设值时,可以发送第二切换请求消息,例如,WiFi HandoverRequest消息至E-UTRAN1。
220、E-UTRAN1可以将WiFi Handover Request消息转发至MME1。
221、MME1可以将WiFi Handover Request消息转发至PGW1。
222、PGW1可以将WiFi Handover Request消息转发至EPDG。
223、EPDG接收到WiFi Handover Request消息后,可以下发第二切换响应消息,例如,WiFi Handover Response消息至PGW1,WiFi Handover Response消息中可以携带切换前的APN2和PGW2信息。
224、PGW1接收到WiFi Handover Response消息后可以转发至MME1。
225、MME1可以将接收到的WiFi Handover Response消息转发至E-UTRAN1。
226、E-UTRAN1接收到MME1下发的WiFi Handover Response消息后,可以将其发送至UE,指示UE SIM卡2可以透过E-UTRAN2的移动数据网络进行VoLTE业务。
227、UE SIM卡2接收到WiFi Handover Response消息后,可以解析出APN2和PGW2信息,并使用APN2和PGW2信息通过E-UTRAN2附着到LTE网络,注册上VoLTE,进行VoLTE业务。
228、PGW2可以发起UE SIM卡2WLAN侧的相关承载资源释放,并且,UE SIM卡2可以发起去附着EPDG。
该实施方式中,终端主动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二切换请求消息,将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通话业务由VoWiFi业务切换为VoLTE业务,能够实现在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网络信号较好,或者,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网络信号较差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通话业务由VoWiFi业务切换为VoLTE业务,避免占用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第一移动网络,能够提高通话质量。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二测量报告信息,所述第二测量报告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和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
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二切换命令消息,所述第二切换命令消息用于指示将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通话业务切换为VoLTE业务;
将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通话业务由VoWiFi业务切换为VoLTE业务。
其中,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可以接入第二移动网络,可以通过第一移动网络或第二移动网络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二测量报告信息,可以通过第一移动网络或第二移动网络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二切换命令消息。
另外,网络侧设备可以在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高于第五预设值,和/或,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低于第六预设值的情况下,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切换命令消息。所述第五预设值可以与所述第二预设值相同,或者可以与所述第二预设值不同。所述第六预设值可以与所述第三预设值相同,或者可以与所述第三预设值不同。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高于第五预设值,可以认为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网络信号较好;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低于第六预设值,可以认为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网络信号较差。
在实际应用中,以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为SIM卡1,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为SIM卡2为例,如图4所示,业务注册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交互过程:
316、若UE检测到SIM卡2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高于第五预设值,和/或,SIM卡1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低于第六预设值,则可以发送第二测量报告信息,例如,MeasurementReport(event Z3)至E-UTRAN1,携带SIM卡2的服务小区与SIM卡1的服务小区的测量信号质量和强度信息。
317、E-UTRAN1可以将Measurement Report(event Z3)信息转发至MME1。
318、MME1可以将Measurement Report(event Z3)信息转发至PGW1。
319、PGW1可以将Measurement Report(event Z3)信息转发至EPDG。
320、若EPDG检测到SIM卡2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高于第五预设值,和/或,SIM卡1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低于第六预设值,则EPDG可以下发第二切换命令消息,例如,WiFiHandover Command消息至PGW1,否则,不下发WiFi Handover Command消息。
321、PGW1可以将接收到的WiFi Handover Command消息转发至MME1。
322、MME1可以将接收到的WiFi Handover Command消息转发至E-UTRAN1。
323、E-UTRAN1可以将接收到的WiFi Handover Command消息转发至UE,指示UESIM卡2可以透过E-UTRAN2的移动数据网络进行VoLTE业务。
324、UE SIM卡2可以通过E-UTRAN2附着到LTE网络,注册上VoLTE,进行VoLTE业务。
325、PGW2可以发起UE SIM卡2WLAN侧的相关承载资源释放过程,并且,UE SIM卡2可以发起去附着EPDG。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终端在上报的测量报告信息中携带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和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由网络侧设备指示将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通话业务由VoWiFi业务切换为VoLTE业务,能够实现在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网络信号较好,或者,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网络信号较差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通话业务由VoWiFi业务切换为VoLTE业务,避免占用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第一移动网络,能够提高通话质量。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以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为SIM卡1,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为SIM卡2为例,所述终端可以为双卡单通的终端,当SIM卡1的网络信号质量和强度较强且正在进行VoLTE通话业务,SIM卡2可以透过SIM卡1连接的网络进行VoWiFi通话业务,SIM卡2可以通过VoWiFi进行拨号或接听。如图5所示,业务注册方法可以包括如下交互过程:
401、终端(UE)插入SIM卡1和SIM卡2,SIM卡1正在进行VoLTE通话业务,SIM卡1连接的网络为LTE网络,且终端未检测到无线局域网络信号。
402、若UE检测到SIM卡1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高于第七预设值,SIM卡1可以发送Measurement Report(event Z3)至E-UTRAN1,携带SIM卡2的服务小区与SIM卡1的服务小区的测量信号质量和强度信息。
403、E-UTRAN1可以将Measurement Report(event Z3)信息转发至MME1。
404、若MME1判断SIM卡1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高于第七预设值,且SIM卡1正在进行VoLTE通话业务,则MME1可以下发WiFi Handover Command消息至E-UTRAN1,否则不下发WiFi Handover Command命令。
405、E-UTRAN1接收到MME1下发的WiFi Handover Command消息后,可以将其发送至UE,指示UE SIM卡2透过SIM卡1的移动数据网络进行VoWiFi业务。
406、UE接收到MME1下发的WiFi Handover Command消息后,触发SIM卡2透过SIM卡1的移动数据网络进行VoWiFi业务,UE可以通过DNS发现EPDG或预配置EPDG,并可以在SIM卡1的LTE网络内进行鉴权和认证。
407、UE SIM卡2可以在IKEv2流程中完成IKE Tunnel建立与3GPP AAA的鉴权认证流程,同时会在第三个EAP response消息中获取到UE SIM卡2在VoLTE注册时使用的PGW2的信息;且在该鉴权认证流程中,若UE支持切换过程中保留网络地址,则会在IKE信令中设置CFG_Request中携带之前在E-UTRAN2接入时获取到的业务IP。
408、EPDG在收到第三个EAP Response消息后,开始向PGW2发送Create SessionRequest消息。在该消息中可以携带从IKE消息中获取的UE的IP地址,EPDG可以将Handover标识设置为1,同时设置RAT Type为WLAN。
409、PGW2在接收到Create Session Request消息后,可以通过CCR/CCA消息与PCRF交互,获取在WiFi接入场景下对应的规则信息。PGW2可以通过AAR消息上报PGW ID信息给3GPP AAA,3GPP AAA会同步该信息到HSS;HSS可以通过Insert Subscriber Data消息将语音对应APN下的PGW2信息同步到MME2。
410、PGW2可以向EPDG返回Modify Bearer Response消息进行确认,EPDG在接收到Create Session Response消息后,可以向UE发送IKE_AUTH消息,从而可以完成IPsec隧道创建流程。
411、EPDG和UE SIM卡2完成IKEv2消息交互,并创建IPSec隧道。
412、由于步骤408中设置了Handover标识,EPDG可以发送Modify Bearer Request消息到PGW2,PGW2接收到Modify Bearer Request消息后可以将下行隧道从3GPP切换到WLAN侧。
413、PGW2可以向EPDG返回Modify Bearer Response消息进行确认。
414、UE SIM卡2可以通过E-UTRAN1和PGW2之间的IP连接建立,包含一段IPSec隧道和一段GTP隧道,注册上VoWiFi,并可以通过VoWiFi进行通话业务。
415、PGW2可以向3GPP接入发起PDN GW Initiated Bearer Deactivation(S5/S8使用GTP)过程,进行SIM卡2之前注册的VoLTE的资源释放。
416、若UE检测到SIM卡1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低于第六预设值,则可以发送Measurement Report(event Z3)至E-UTRAN1,携带SIM卡2的服务小区与SIM卡1的服务小区的测量信号质量和强度信息。
417、E-UTRAN1可以将Measurement Report(event Z3)信息转发至MME1。
418、MME1可以将Measurement Report(event Z3)信息转发至PGW1。
419、PGW1可以将Measurement Report(event Z3)信息转发至EPDG。
420、若EPDG检测到SIM卡1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低于第六预设值,则EPDG可以下发WiFi Handover Command消息至PGW1,否则,不下发WiFi Handover Command消息。
421、PGW1可以将接收到的WiFi Handover Command消息转发至MME1。
422、MME1可以将接收到的WiFi Handover Command消息转发至E-UTRAN1。
423、E-UTRAN1可以将接收到的WiFi Handover Command消息转发至UE,指示UESIM卡2需要断开当前的VoWiFi业务。
424、SIM卡2可以发起去附着EPDG,PGW2可以发起UE SIM卡2WLAN侧的相关承载资源释放过程。
该实施方式中,对于双卡单通的终端,当一张SIM卡正在进行VoLTE通话时,其他的SIM卡可以透过该SIM卡连接的移动网络进行VoWiFi通话,间接解决了双卡单通终端仅支持单通的问题。
参见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注册方法的流程图之二,所述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如图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在终端基于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接入第一移动网络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传输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WiFi注册消息,其中,所述终端包括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和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与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关联,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与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关联。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传输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WiFi注册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一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切换请求消息用于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请求进行VoWiFi业务;
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切换响应消息,所述第一切换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的EPDG网元的网络地址;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传输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WiFi注册消息,包括:
基于第一移动网络和所述EPDG网元传输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WiFi注册消息。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传输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WiFi注册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一测量报告信息,所述第一测量报告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
在所述终端未检测到无线局域网络信号,且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低于第四预设值的情况下,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切换命令消息,所述第一切换命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进行VoWiFi注册;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传输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WiFi注册消息,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和所述网络侧设备的EPDG网元传输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WiFi注册消息。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和所述EPDG网元传输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WiFi注册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第二移动网络和所述网络侧设备的PGW网元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通话业务消息,其中,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接入所述第二移动网络;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和所述EPDG网元传输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WiFi注册消息,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所述EPDG网元和所述PGW网元传输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WiFi注册消息。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二切换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将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通话业务切换为VoLTE业务;
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切换响应消息,所述第二切换响应消息用于指示将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通话业务切换为VoLTE业务。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测量报告信息,所述第二测量报告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和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
在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高于第五预设值,和/或,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低于第六预设值的情况下,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切换命令消息,所述第二切换命令消息用于指示将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通话业务切换为VoLTE业务。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作为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对应的网络侧设备的实施方式,其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以参见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相关说明,为了避免重复说明,本实施例不再赘述,且还可以达到相同有益效果。
请参见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终端包括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和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与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关联,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与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关联,如图7所示,终端600包括:
接入模块601,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接入第一移动网络;
第一传输模块602,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无线局域网络语音VoWiFi注册消息。
可选的,如图8所示,终端600还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603,用于在未检测到无线局域网络信号,且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低于第一预设值的情况下,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切换请求消息用于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请求进行VoWiFi业务;
第一接收模块604,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一切换响应消息,所述第一切换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的演进型分组数据网关EPDG网元的网络地址;
所述第一传输模块602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和所述EPDG网元的网络地址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无线局域网络语音VoWiFi注册消息。
可选的,如图9所示,终端600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605,用于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测量报告信息,所述第一测量报告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
第二接收模块606,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一切换命令消息,所述第一切换命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进行VoWiFi注册;
获取模块607,用于获取所述网络侧设备的EPDG网元的网络地址;
所述第一传输模块602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和所述EPDG网元的网络地址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WiFi注册消息。
可选的,如图10所示,终端600还包括:
第二传输模块608,用于基于所述第二移动网络和所述网络侧设备的分组数据网关PGW网元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通话业务消息,其中,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接入所述第二移动网络;
所述第一传输模块602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所述EPDG网元的网络地址和所述PGW网元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WiFi注册消息。
可选的,如图11所示,终端600还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609,用于在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高于第二预设值,和/或,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低于第三预设值的情况下,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二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二切换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将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通话业务切换为VoLTE业务;
第三接收模块610,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二切换响应消息,所述第二切换响应消息用于指示将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通话业务切换为VoLTE业务;
第一切换模块611,用于将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通话业务由VoWiFi业务切换为VoLTE业务。
可选的,如图12所示,终端600还包括:
第四发送模块612,用于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二测量报告信息,所述第二测量报告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和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
第四接收模块613,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二切换命令消息,所述第二切换命令消息用于指示将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通话业务切换为VoLTE业务;
第二切换模块614,用于将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通话业务由VoWiFi业务切换为VoLTE业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能够实现图1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且能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
请参见图13,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网络侧设备700包括:
第一传输模块701,用于在终端基于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接入第一移动网络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传输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WiFi注册消息,其中,所述终端包括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和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与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关联,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与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关联。
可选的,如图14所示,网络侧设备700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702,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一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切换请求消息用于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请求进行VoWiFi业务;
第一发送模块703,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切换响应消息,所述第一切换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的EPDG网元的网络地址;
所述第一传输模块701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和所述EPDG网元传输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WiFi注册消息。
可选的,如图15所示,网络侧设备700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704,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一测量报告信息,所述第一测量报告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
第二发送模块705,用于在所述终端未检测到无线局域网络信号,且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低于第四预设值的情况下,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切换命令消息,所述第一切换命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进行VoWiFi注册;
所述第一传输模块701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和所述网络侧设备的EPDG网元传输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WiFi注册消息。
可选的,如图16所示,网络侧设备700还包括:
第二传输模块706,用于基于第二移动网络和所述网络侧设备的PGW网元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通话业务消息,其中,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接入所述第二移动网络;
所述第一传输模块701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所述EPDG网元和所述PGW网元传输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WiFi注册消息。
可选的,如图17所示,网络侧设备700还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707,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二切换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将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通话业务切换为VoLTE业务;
第三发送模块708,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切换响应消息,所述第二切换响应消息用于指示将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通话业务切换为VoLTE业务。
可选的,如图18所示,网络侧设备700还包括:
第四接收模块709,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测量报告信息,所述第二测量报告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和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
第四发送模块710,用于在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高于第五预设值,和/或,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低于第六预设值的情况下,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切换命令消息,所述第二切换命令消息用于指示将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通话业务切换为VoLTE业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侧设备能够实现图6的方法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且能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
图19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一种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终端8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801、网络模块802、音频输出单元803、输入单元804、传感器805、显示单元806、用户输入单元807、接口单元808、存储器809、处理器810、以及电源811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9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终端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终端、机器人、可穿戴设备、以及计步器等。
其中,所述终端包括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和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与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关联,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与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关联,所述处理器810用于:
基于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接入第一移动网络;
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无线局域网络语音VoWiFi注册消息。
可选的,所述射频单元801用于:
在未检测到无线局域网络信号,且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低于第一预设值的情况下,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切换请求消息用于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请求进行VoWiFi业务;
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一切换响应消息,所述第一切换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的演进型分组数据网关EPDG网元的网络地址;
所述处理器810还用于:
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和所述EPDG网元的网络地址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无线局域网络语音VoWiFi注册消息。
可选的,所述射频单元801还用于:
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测量报告信息,所述第一测量报告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
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一切换命令消息,所述第一切换命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进行VoWiFi注册;
所述处理器810还用于:
获取所述网络侧设备的EPDG网元的网络地址;
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和所述EPDG网元的网络地址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WiFi注册消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810还用于:
基于第二移动网络和所述网络侧设备的分组数据网关PGW网元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通话业务消息,其中,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接入所述第二移动网络;
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所述EPDG网元的网络地址和所述PGW网元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WiFi注册消息。
可选的,所述射频单元801还用于:
在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高于第二预设值,和/或,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低于第三预设值的情况下,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二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二切换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将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通话业务切换为VoLTE业务;
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二切换响应消息,所述第二切换响应消息用于指示将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通话业务切换为VoLTE业务;
所述处理器810还用于:
将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通话业务由VoWiFi业务切换为VoLTE业务。
可选的,所述射频单元801还用于:
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二测量报告信息,所述第二测量报告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和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
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二切换命令消息,所述第二切换命令消息用于指示将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通话业务切换为VoLTE业务;
所述处理器810还用于:
将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通话业务由VoWiFi业务切换为VoLTE业务。
应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射频单元801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具体的,将来自基站的下行数据接收后,给处理器810处理;另外,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射频单元801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射频单元801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系统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
终端通过网络模块802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如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
音频输出单元803可以将射频单元801或网络模块802接收的或者在存储器809中存储的音频数据转换成音频信号并且输出为声音。而且,音频输出单元803还可以提供与终端800执行的特定功能相关的音频输出(例如,呼叫信号接收声音、消息接收声音等等)。音频输出单元803包括扬声器、蜂鸣器以及受话器等。
输入单元804用于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输入单元8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8041和麦克风8042,图形处理器8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806上。经图形处理器8041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存储在存储器809(或其它存储介质)中或者经由射频单元801或网络模块802进行发送。麦克风8042可以接收声音,并且能够将这样的声音处理为音频数据。处理后的音频数据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的情况下转换为可经由射频单元801发送到移动通信基站的格式输出。
终端800还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805,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806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终端8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806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终端姿态(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传感器805还可以包括指纹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虹膜传感器、分子传感器、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在此不再赘述。
显示单元806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显示单元806可包括显示面板8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8061。
用户输入单元807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终端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用户输入单元807包括触控面板8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8072。触控面板807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8071上或在触控面板8071附近的操作)。触控面板8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810,接收处理器81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8071。除了触控面板8071,用户输入单元807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807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8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触控面板8071可覆盖在显示面板8061上,当触控面板807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81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81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806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19中,触控面板8071与显示面板806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终端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8071与显示面板8061集成而实现终端的输入和输出功能,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接口单元808为外部装置与终端800连接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接口单元808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终端80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终端800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存储器8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809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809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810是终端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809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809内的数据,执行终端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终端进行整体监控。处理器8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8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810中。
终端8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811(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811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8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另外,终端800包括一些未示出的功能模块,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应用于终端的业务注册方法中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参见图20,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0所示,该网络侧设备900包括:处理器901、收发机902、存储器903和总线接口,其中:
处理器901,用于在终端基于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接入第一移动网络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传输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WiFi注册消息,其中,所述终端包括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和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与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关联,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与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关联。
可选的,收发机902,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一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切换请求消息用于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请求进行VoWiFi业务;
收发机902,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切换响应消息,所述第一切换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的EPDG网元的网络地址;
处理器901,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和所述EPDG网元传输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WiFi注册消息。
可选的,收发机902,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一测量报告信息,所述第一测量报告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
收发机902,还用于在所述终端未检测到无线局域网络信号,且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低于第四预设值的情况下,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切换命令消息,所述第一切换命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进行VoWiFi注册;
处理器901,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和所述网络侧设备的EPDG网元传输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WiFi注册消息。
可选的,处理器901,还用于基于第二移动网络和所述网络侧设备的PGW网元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通话业务消息,其中,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接入所述第二移动网络;
处理器901,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所述EPDG网元和所述PGW网元传输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WiFi注册消息。
可选的,收发机902,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二切换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将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通话业务切换为VoLTE业务;
收发机902,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切换响应消息,所述第二切换响应消息用于指示将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通话业务切换为VoLTE业务。
可选的,收发机902,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测量报告信息,所述第二测量报告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和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
收发机902,还用于在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高于第五预设值,和/或,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低于第六预设值的情况下,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切换命令消息,所述第二切换命令消息用于指示将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通话业务切换为VoLTE业务。
其中,收发机902,用于在处理器901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所述收发机902包括至少两个天线端口。
在图20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9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90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902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9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903可以存储处理器9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应用于网络侧设备的业务注册方法中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应用于终端的业务注册方法中的各个过程,或者,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应用于网络侧设备的业务注册方法中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4)

1.一种业务注册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和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与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关联,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与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关联,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接入第一移动网络;
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无线局域网络语音VoWiFi注册消息;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无线局域网络语音VoWiFi注册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移动网络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测量报告信息,所述第一测量报告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和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
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一切换命令消息,所述第一切换命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进行VoWiFi注册;
获取所述网络侧设备的EPDG网元的网络地址;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无线局域网络语音VoWiFi注册消息,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和所述EPDG网元的网络地址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WiFi注册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无线局域网络语音VoWiFi注册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未检测到无线局域网络信号,且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低于第一预设值的情况下,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切换请求消息用于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请求进行VoWiFi业务;
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一切换响应消息,所述第一切换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的演进型分组数据网关EPDG网元的网络地址;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无线局域网络语音VoWiFi注册消息,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和所述EPDG网元的网络地址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无线局域网络语音VoWiFi注册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和所述EPDG网元的网络地址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WiFi注册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第二移动网络和所述网络侧设备的分组数据网关PGW网元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通话业务消息,其中,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接入所述第二移动网络;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和所述EPDG网元的网络地址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WiFi注册消息,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所述EPDG网元的网络地址和所述PGW网元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WiFi注册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高于第二预设值,和/或,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低于第三预设值的情况下,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二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二切换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将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通话业务切换为VoLTE业务;
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二切换响应消息,所述第二切换响应消息用于指示将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通话业务切换为VoLTE业务;
将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通话业务由VoWiFi业务切换为VoLTE业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二测量报告信息,所述第二测量报告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和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
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二切换命令消息,所述第二切换命令消息用于指示将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通话业务切换为VoLTE业务;
将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通话业务由VoWiFi业务切换为VoLTE业务。
6.一种业务注册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终端基于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接入第一移动网络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传输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WiFi注册消息,其中,所述终端包括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和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与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关联,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与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关联;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传输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WiFi注册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移动网络发送的第一测量报告信息,所述第一测量报告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和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
在所述终端未检测到无线局域网络信号,且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低于第四预设值的情况下,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切换命令消息,所述第一切换命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进行VoWiFi注册;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传输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WiFi注册消息,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和所述网络侧设备的EPDG网元传输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WiFi注册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传输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WiFi注册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一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切换请求消息用于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请求进行VoWiFi业务;
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切换响应消息,所述第一切换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的EPDG网元的网络地址;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传输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WiFi注册消息,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和所述EPDG网元传输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WiFi注册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和所述EPDG网元传输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WiFi注册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第二移动网络和所述网络侧设备的PGW网元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通话业务消息,其中,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接入所述第二移动网络;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和所述EPDG网元传输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WiFi注册消息,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所述EPDG网元和所述PGW网元传输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WiFi注册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二切换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将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通话业务切换为VoLTE业务;
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切换响应消息,所述第二切换响应消息用于指示将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通话业务切换为VoLTE业务。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测量报告信息,所述第二测量报告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和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
在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高于第五预设值,和/或,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低于第六预设值的情况下,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切换命令消息,所述第二切换命令消息用于指示将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通话业务切换为VoLTE业务。
1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和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与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关联,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与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关联,所述终端还包括:
接入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接入第一移动网络;
第一传输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无线局域网络语音VoWiFi注册消息;
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移动网络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测量报告信息,所述第一测量报告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和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一切换命令消息,所述第一切换命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进行VoWiFi注册;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网络侧设备的EPDG网元的网络地址;
所述第一传输模块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和所述EPDG网元的网络地址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WiFi注册消息。
12.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包括:
第一传输模块,用于在终端基于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接入第一移动网络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传输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WiFi注册消息,其中,所述终端包括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和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与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关联,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模块与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关联;
所述网络侧设备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移动网络发送的第一测量报告信息,所述第一测量报告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和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终端未检测到无线局域网络信号,且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网络信号参数低于第四预设值的情况下,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切换命令消息,所述第一切换命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进行VoWiFi注册;
所述第一传输模块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和所述网络侧设备的EPDG网元传输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的VoWiFi注册消息。
13.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业务注册方法中的步骤。
14.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业务注册方法中的步骤。
CN202010296253.3A 2020-04-15 2020-04-15 一种业务注册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Active CN1114792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96253.3A CN111479262B (zh) 2020-04-15 2020-04-15 一种业务注册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EP21787619.2A EP4138433A4 (en) 2020-04-15 2021-04-09 SERVICE REGISTRATION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PCT/CN2021/086157 WO2021208816A1 (zh) 2020-04-15 2021-04-09 业务注册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US17/966,783 US20230030905A1 (en) 2020-04-15 2022-10-15 Service registration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96253.3A CN111479262B (zh) 2020-04-15 2020-04-15 一种业务注册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79262A CN111479262A (zh) 2020-07-31
CN111479262B true CN111479262B (zh) 2023-02-24

Family

ID=71753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96253.3A Active CN111479262B (zh) 2020-04-15 2020-04-15 一种业务注册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30905A1 (zh)
EP (1) EP4138433A4 (zh)
CN (1) CN111479262B (zh)
WO (1) WO202120881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79262B (zh) * 2020-04-15 2023-02-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注册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5086942A (zh) * 2021-03-15 2022-09-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业务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54753A (zh) * 2021-03-16 2021-06-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语音业务切换方法、装置和用户设备
EP4248709A4 (en) * 2021-04-04 2024-05-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IN USER EQUIPMENT BY MEANS OF A DATA NETWORK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20331A (zh) * 2017-10-31 2018-03-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话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347724A (zh) * 2017-01-24 2018-07-3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0248397A (zh) * 2019-06-10 2019-09-17 深圳市中诺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VoWiFi网络无缝切换方法及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76450B (zh) * 2015-12-31 2020-12-01 英国电讯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点及操作方法、管理语音服务接入的方法和系统
CN105848227A (zh) * 2016-03-31 2016-08-1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Ims终端的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终端
ES2828575T3 (es) * 2016-10-14 2021-05-26 Telefonica Digital Espana Slu Acceso a través de una segunda red de telecomunicaciones móviles a los servicios ofrecidos por una primera red de telecomunicaciones móviles
US10085274B2 (en) * 2016-10-25 2018-09-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improving VoLTE/VT call setup successful rate in a DSDS device
CN106900021B (zh) * 2017-02-20 2020-08-11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VoWiFi通话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US10779157B2 (en) * 2017-09-28 2020-09-15 Appl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services of multiple wireless networks via a single radio access network
US10681604B2 (en) * 2017-10-11 2020-06-09 Mediatek Inc. Dual SIM dual standby user equipment rat selection
KR102427401B1 (ko) * 2018-01-16 2022-08-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약전계 환경에서 콜 연속성을 제공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제어 방법
KR20200011137A (ko) * 2018-07-24 2020-02-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sim을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이를 위한 방법
CN108965306B (zh) * 2018-07-25 2021-03-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099421B (zh) * 2019-04-29 2021-08-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11479262B (zh) * 2020-04-15 2023-02-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注册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1479309B (zh) * 2020-04-15 2022-04-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用户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47724A (zh) * 2017-01-24 2018-07-3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7820331A (zh) * 2017-10-31 2018-03-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话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48397A (zh) * 2019-06-10 2019-09-17 深圳市中诺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VoWiFi网络无缝切换方法及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equirements for Multi SIM Devices;3GPP;《GSM Association Non-confidential》;20171004;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208816A1 (zh) 2021-10-21
EP4138433A4 (en) 2023-08-30
US20230030905A1 (en) 2023-02-02
EP4138433A1 (en) 2023-02-22
CN111479262A (zh) 2020-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79262B (zh) 一种业务注册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US20210112412A1 (en) Network access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side network element
CN108965306B (zh) 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US11570667B2 (en)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service, network unit and terminal
US20210014754A1 (en) Operating method between networks, first network, third network and terminal
CN111479309B (zh) 业务处理方法、用户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56942B (zh) 一种切换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0049481B (zh) 一种业务指示方法和相关设备
JP7457703B2 (ja) 測定指示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CN107124428B (zh) 一种提高VoLTE呼叫成功率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172605B (zh) 一种紧急呼叫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30027398A1 (en) Gateway access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818593A (zh)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终端
CN112788783A (zh) 一种中继连接建立方法及设备
WO2020114382A1 (zh) 接入网络的控制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09618377B (zh) 呼叫处理方法、终端、网络侧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068969A1 (zh) 网络附着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12543172B (zh) 一种ims呼叫方法、终端和网络功能
EP4007372A1 (en) Network handover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CN113453318B (zh) 一种寻呼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1432394B (zh) 一种无线网络语音承载注册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13301509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615158A (zh) 一种更新方法、重建请求处理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WO2020244479A1 (zh) 连接管理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1602428A (zh) 一种切换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