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79222A - 一种社交网络连接建立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社交网络连接建立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79222A
CN111479222A CN202010170251.XA CN202010170251A CN111479222A CN 111479222 A CN111479222 A CN 111479222A CN 202010170251 A CN202010170251 A CN 202010170251A CN 111479222 A CN111479222 A CN 1114792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user
position information
plac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7025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华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aoai Love Consulta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aoai Love Consulta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aoai Love Consulta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aoai Love Consulta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7025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79222A/zh
Priority to TW109124157A priority patent/TW202135590A/zh
Priority to SG10202006847Y priority patent/SG10202006847YA/en
Publication of CN1114792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7922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1Services related to particular areas, e.g. point of interest [POI] services, venue services or geofen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1Social networ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2Network 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use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33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indoor environments, e.g. build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计算机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社交网络连接建立的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验证请求,验证请求包括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和第一场所的识别信息;响应于验证请求,根据识别信息获取所述第一场所的第二位置信息,若根据当前位置信息与第二位置信息,判断第一终端与第二位置信息中的位置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则获取第一终端所属第一用户的个人资料,并将该第一用户登入识别信息对应的虚拟第一场所;向第一终端发送一个或多个第二用户的个人资料;响应于第一终端发送的选择请求确定目标终端;选择请求包括针对一个或多个第二用户的个人资料选择的结果;建立第一终端与目标终端间的通信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社交网络连接建立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计算机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社交网络连接建立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一些场所中,例如购物商场、咖啡店、健身房、酒吧、餐馆、体育场馆或共享工作空间等场所,会有和在同一场所的陌生人社交的需求,因此需要对用户的手持终端进行定位。但是目前手持终端通过卫星导航定位的准确度不够精确,尤其是在室内,定位误差变得更大,因此需要一种精准定位用户在同一场所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社交网络连接建立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部分。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社交网络连接建立的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验证请求,所述验证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和第一场所的识别信息;所述验证请求由所述第一终端根据第一标识发出的,所述第一标识包括所述第一场所的所述识别信息;
响应于所述验证请求,根据所述识别信息获取所述第一场所的第二位置信息,若根据所述当前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中的位置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则获取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第一用户的个人资料,并将该第一用户登入所述识别信息对应的虚拟第一场所;
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一个或多个第二用户的个人资料;所述第二用户为已经登入所述虚拟第一场所,并除所述第一用户之外的用户;
响应于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选择请求确定目标终端;所述选择请求包括针对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用户的个人资料选择的结果;
建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间的通信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社交网络连接建立的方法,一方面,通过生成与第一场所的识别信息对应的标识,并将该标识展示出来,用于第一终端确认自身具体位置,可以精确的将第一终端定位在具体的建筑或者场所,避免了因卫星导航定位的误差,造成错误的定位结果,方便用户和在同一场所的其他用户进行社交活动;另一方面,通过第一终端当前位置信息,与第一场所的第二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中的位置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可以防止他人恶意将上述标识拍照,在异地进行登录以参加第一场所的社交活动,进而进行欺诈活动,提高了社交网络连接的安全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社交网络连接建立的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识别包括第一场所的识别信息的第一标识;
根据对所述第一标识的识别结果,向服务器发送验证请求;所述验证请求包括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和所述识别信息;所述验证请求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识别信息获取所述第一场所的第二位置信息;若根据所述当前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中的位置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则获取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第一用户的个人资料,并将该第一用户登入所述识别信息对应的虚拟第一场所;
响应于服务器发送一个或多个第二用户的个人资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选择请求;所述第二用户为已经登入所述虚拟第一场所,并除所述第一用户之外的用户;所述选择请求,包括针对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用户的个人资料选择的结果,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响应于所述选择请求确定目标终端,建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间的通信连接。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社交网络连接建立的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验证请求,所述验证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和第一场所的识别信息;所述验证请求由所述第一终端根据第一标识发出的,所述第一标识包括所述第一场所的所述识别信息;
验证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验证请求,根据所述识别信息获取所述第一场所的第二位置信息,若根据所述当前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中的位置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则获取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第一用户的个人资料,并将该第一用户登入所述识别信息对应的虚拟第一场所;
资料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一个或多个第二用户的个人资料;所述第二用户为已经登入所述虚拟第一场所,并除所述第一用户之外的用户;
终端确认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选择请求确定目标终端;所述选择请求包括针对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用户的个人资料选择的结果;
连接建立模块,建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间的通信连接。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社交网络连接建立的装置,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包括第一场所的识别信息的第一标识;
验证请求发送模块,用于根据对所述第一标识的识别结果,向服务器发送验证请求;所述验证请求包括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和所述识别信息;所述验证请求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识别信息获取所述第一场所的第二位置信息;若根据当前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中的位置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则获取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第一用户的个人资料,并将该第一用户登入所述识别信息对应的虚拟第一场所;
选择模块,用于响应于服务器发送一个或多个第二用户的个人资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选择请求;所述第二用户为已经登入所述虚拟第一场所,并除所述第一用户之外的用户;所述选择请求,包括针对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用户的个人资料选择的结果,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响应于所述选择请求确定目标终端,建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间的通信连接。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述的方法步骤。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步骤。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方面至第七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系统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社交网络连接建立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社交网络连接建立的方法的信息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社交网络连接建立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社交网络连接建立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社交网络连接建立的装置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社交网络连接建立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社交网络连接建立的装置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
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在一些场所中,例如购物商场、咖啡店、健身房、酒吧、餐馆、体育场馆或共享工作空间等场所,会有和在同一场所的陌生人社交的需求。为避免当面交谈发生尴尬,于上述场所对应的虚拟场所中进行在线互动后,再转而进行线下的交流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因此需要确定线上交流的用户在同一场所,因此需要对用户的手持终端进行定位。但是目前手持终端通过卫星导航定位的位置不够精确,尤其是在室内,定位误差变得更大,因此需要一种精准定位用户在同一场所的方法。
如图1所示的场景,第一场所的建筑101和第二场所的建筑102的位置很近,很难通过卫星定位区分用户是处于第一场所的建筑101还是第二场所的建筑102。如果在第一场所的建筑101中举行交流活动,第二场所的建筑102中的用户有可能因为卫星定位的偏差,被确定为第一场所的建筑101中的用户而误参加该交流活动,导致不必要的误会。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为目标场所生成与该场所识别信息,例如商号,对应的标识,例如二维码,来帮助用户精准定位到目标场所。如图1所示,为第一场所的建筑101和第二场所的建筑102分别生成与两建筑识别信息对应的二维码。用户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扫描二维码,即可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中将自己定位在该二维码对应的建筑,并登入本申请实施例的服务器提供的,与现实场所一一对应的虚拟场所。
另外,由于通过标识,例如二维码,对用户进行定位,可能出现用户将该二维码拍照,然后在距离该二维码对应的建筑很远的异地扫描该二维码,达到欺骗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服务器,进而使该服务器错误的判断此用户处于目标场所,并为此用户提供包括但不限于身份验证或通信服务。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取用户手持终端的卫星定位的位置,并将其与二维码对应场所的位置进行比较,计算这两个位置间的距离,如果该距离超过预设的距离,则确定该用户并不在目标场所附近,该用户有可能存在作弊的行为。进而服务器拒绝为该用户提供包括但不限于身份验证或通信服务。本申请还提供多种实施例,通过多种方案来防止位置作弊。另外,由于本申请用于实现社交目的,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在实现用户准确定位的基础上,还提供了提高用户匹配效率的方法。
图2示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社交网络系统200。该系统包括:服务器210,多个第一终端220。
其中,所述服务器210和任意一个第一终端220通过无线网络通信的连接。所述无线网络包括但不限于无线局域网络、蜂窝移动通信网络;所述蜂窝移动通信网络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communication,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W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5G网络协议,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网络协议。
其中,所述服务器210包括但不限于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单体服务器、服务器集群、分布式服务器或云端服务器。
其中,所述第一终端220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车载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终端设备的具体类型不作任何限制。
例如,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是WLAN中的站点(STAION,ST),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设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车联网终端、电脑、膝上型计算机、手持式通信设备、手持式计算设备、卫星无线设备、用户驻地设备(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CPE)和/或用于在无线系统上进行通信的其它设备以及下一代通信系统,例如,5G网络中的移动终端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Land Mobile Network,PLMN)网络中的移动终端等。
如图2所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还提供了显示设备230。所述显示设备230和所述服务器210通过上述的无线网络连接或通过有线通信方式连接。所述显示设备用于显示服务器210生成的,与目标场所的识别信息对应的标识。
图2中虚线表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230与服务器210通过有线的或无线通信方式连接。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社交网络连接建立的方法,应用于上述图2所示的社交网络系统中的服务器210,可由所述服务器210的软件和/或硬件实现。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110至S150。各个步骤的具体实现原理如下:
S110,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验证请求,所述验证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和第一场所的识别信息;所述验证请求由所述第一终端根据第一标识发出的,所述第一标识包括所述第一场所的所述识别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场所包括但不限于购物商场、咖啡店、健身房、共享工作空间、图书馆、体育馆、餐馆或酒吧等场所。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场所为封闭的室内场所。因室内场所的卫星定位效果更为不准确,本申请实施提供的社交网络连接建立的方法可以取得更好的精确定位的效果。
其中,所述第一标识包括但不限于二维码、近场通信(RFID)标签。
其中,所述识别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商户名称、商户ID、场所名称、场所ID、建筑名称、建筑ID等用于区分商户或建筑的识别信息。例如,FITNES健身房,或者与该健身房对应的唯一ID“M1202002”。
非限定性的,验证请求可以为第一终端220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向服务器210发送的短信息。或者是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运行于第一终端的APP,向服务器210发送的请求消息。
非限定性的,所述当前位置信息为第一终端通过包括但不限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格洛纳斯系统(GLObalnayaNAvigatsionnayaSputnikovaya Sistema,GLONAS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等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获取的位置信息。
在一个非限定性的示例中,社交网络系统200中的服务器210根据第一场所的识别信息,例如商号,生成包含该商号的第一标识,例如二维码。在一些示例中,服务器可以根据第一场所的位置信息和识别信息生成第一标识,该第一标识包含第一场所的位置信息和识别信息。在服务器210生成第一标识后,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展示该第一标识,例如,推送该第一标识到与服务器210通过无线通信网络连接的移动终端,通过该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显示该第一标识;又例如,通过与服务器210有线或无线连接的显示设备230显示该第一标识;再例如,通过打印设备打印该第一标识,将该第一标识张贴或悬挂于第一场所的指定位置。在第一场所的APP用户,或有兴趣参加在该第一场所社交活动的用户,通过本申请实施提供的APP扫描第一标识,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扫描二维码,并识别该二维码,获取该二维码中包含的第一场所的识别信息。该APP通过用户使用的第一终端220将识别信息发送到服务器210,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该识别信息包含在发送到服务器的验证请求中,该验证请求用于请求服务器验证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是否符合要求。
S120,响应于所述验证请求,根据所述识别信息获取所述第一场所的第二位置信息,若根据所述当前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中的位置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则获取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第一用户的个人资料,并将该第一用户登入所述识别信息对应的虚拟第一场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为已知的,第一场所中心位置的精度和纬度信息,或第一场所中心位置的精度、纬度和海拔高度信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位置信息还可以是通过上述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获取的位置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距离为预先设置的第一终端与第一场所中心位置的最大距离,例如,100米。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不同的第一场所设置有不同的预设距离。服务器210在接收到第一终端的验证请求后,获得该验证请求中的识别信息,服务器根据该识别信息确定目标第一场所,并获取该目标第一场所的规模信息。所述规模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目标第一场所的占地面积信息、目标场所主体建筑的水平投影面积信息、目标场所主体建筑的水平投影轮廓上任意两点距离中的最大距离。
在一个非限定性的示例中,服务器210在判断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场所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前,获取所述第一场所的规模属性信息,根据所述规模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第一预设距离。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服务器获得目标场所主体建筑的水平投影轮廓上任意两点距离中的最大距离为30米,通过查表或根据预设的算式,确定该最大距离对应的第一预设距离为50米。在另一个非限定性的示例中,服务器获得目标场所主体建筑的水平投影轮廓上任意两点距离中的最大距离为300米,通过查表或根据预设的算式,确定该最大距离对应的第一预设距离为350米。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第一预设距离与第一场所的规模信息向匹配,确定第一预设距离,可以避免单一固定的预设距离造成错误的验证结果。例如,用户希望确认自己的位置在小咖啡店,如果第一预设距离设置过大,会导致该用户即便在距离该咖啡店的建筑,仍可被判定为在小咖啡店。又例如,用户希望确认自己的位置在体育馆,但是由于第一预设距离设置过小,导致即便用户在体育馆内,仍被判断为该用户不再体育馆内。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预设距离的确定方法可以避免单一预设距离造成的定位判断不准确的问题。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个人资料为第一终端所属第一用户在第一终端的APP中输入的个人资料,所述个人资料包括但不限于该第一用户的姓名、别名、昵称、性别、年龄、身高、照片、兴趣爱好等关于该第一用户的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个人资料还包括该第一用户希望结识的目标用户的性别、年龄、身高、兴趣爱好等信息。
其中,所述虚拟第一场所为在服务器210中与第一场所对应的虚拟空间,包括但不限于聊天室、论坛、用户列表或虚拟现实空间等形式。
在一个非限定性的示例中,所述将该第一用户登入所述识别信息对应的虚拟第一场所是将该第一用户的注册资料与该第一场所对应的意义虚拟场所匹配,并设置该用户的登入状态为有效。
S130,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一个或多个第二用户的个人资料;所述第二用户为已经登入所述虚拟第一场所,并除所述第一用户之外的用户。
在一个非限定性的示例中,服务器210中包括多个用户的个人资料,其中,当前需要接受个人资料的终端为第一终端,第一终端所属的用户为第一用户;服务器中登入该虚拟第一场所的其他用户为第二用户。服务器将全部或部分第二用户的个人资料推送到第一终端的APP供所属第一用户进行选择。
S140,响应于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选择请求确定目标终端;所述选择请求包括针对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用户的个人资料选择的结果。
在一个非限定性的示例中,所述目标终端为所述第二用户使用的终端;服务器将一个或多个第二用户资料发送到第一用户终端,通过该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的APP界面展示第二用户资料;第一用户操作该第一终端的APP选择确定想要结识的第二用户;第一终端的APP将第一用户的选择结果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通过该选择结果中包含的用户资料确定第二用户,进而确定该第二用户使用的终端为目标终端。
S150,建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间的通信连接。
在一个非限定性的示例中,通过服务器210建立第一终端与目标终端间的数据交互通道,通过服务器实现第一终端和目标终端间的转发。
在一个非限定性的示例中,服务器210分别向第一终端和目标终端分发对方的通信地址,所述通信地址包括IP地址和APP身份标识,以建立第一终端和目标终端间的直接通信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建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间的通信连接,可以实现用户间相互发送文字、语音、图像、视频,以及通过该通信连接进行语音交谈等互动。
在一个非限定性的示例中,服务器210在建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间的通信连接前,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连接建立请求,在服务器收到所述目标终端的连接建立应答后,建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间的通信连接;其中所述连接建立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用户的个人资料;所述连接建立应答包括同意建立通信连接的指示。可以理解的是,本示例可以进一步提升社交网络连接建立的安全性,避免骚扰事件的发生。
在一个具体的非限定性的示例中,图4示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社交网络系统200的信息交互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服务器210根据第一场所的识别信息,例如商号,生成第一标识,服务器通过显示设备显示该第一标识;第一终端通过扫描装置获取该第一标识后,识别该第一标识获取第一场所的识别信息;第一终端通过卫星导航定位装置获取自身的当前位置信息,并结合识别信息生成验证请求;第一终端将该验证请求发给服务器;服务器响应于所述验证请求,对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进行验证;具体的,根据所述识别信息获取所述第一场所的第二位置信息,若根据所述当前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中的位置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则获取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第一用户的个人资料,并将该第一用户登入所述识别信息对应的虚拟第一场所;服务器为该第一终端准备一个或多个第二用户的个人资料,将这些第二用户的个人资料发送给第一终端;第一终端接收到一个或多个由服务器发送的第二用户的个人资料后,通过第一终端的APP显示第二用户的个人资料;第一用户对第一终端显示的第二用户资料进行选择操作,确定目标用户;第一终端的APP将该选择结果通过第一终端以选择请求的方式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响应于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选择请求确定目标终端,建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间的通信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本示例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较好的理解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的各个示例均可用于替换或补充本示例。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社交网络连接建立的方法,一方面,通过生成与第一场所的识别信息对应的标识,并将该标识展示出来,用于第一终端确认自身具体位置,可以精确的将第一终端定位在具体的建筑或者场所,避免了因卫星导航定位的误差,造成错误的定位结果,方便用户和在同一场所的其他用户进行社交活动;另一方面,通过第一终端当前位置信息,与第一场所的第二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中的位置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可以防止他人恶意将上述标识拍照,在异地进行登录以参加第一场所的社交活动,进而进行欺诈活动,提高了社交网络连接的安全性。
在上述图3所示的社交网络连接建立的方法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步骤S150,建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间的通信连接后,如图5所示,还包括步骤S1601,以及步骤S1602或步骤S1603:
S1601,验证所述第一用户的登入状态是否有效。
非限定性的,服务器210通过维护第一用户登录状态标志来标识该第一用户的登录状态是否有效,例如登录状态标识为0,则表示登录状态为有效,登录状态标识为1,则表示登录状态为失效。
在一个非限定性的示例中,验证所述第一用户的登入状态是否有效,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没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发送数据,则确定该第一用户的登入状态为失效;或,若检测到所述第一用户的登入时长超过第二预设时长,则确定该第一用户的登入状态为失效。示例性的,第一预设时长为3小时;示例性的,第二预设时长为24小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在一个非限定性的示例中,定时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若根据所述当前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中的位置的距离大于第二预设距离,则确定该第一用户的登入状态为失效。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即为第一预设距离,或第二预设距离等于第一预设距离。可以理解的是,在此种情况下通过第二预设距离判断第一用户离开了登入时验证的范围,即认为用户离开了第一场所。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预设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例如,第一预设距离为50米,那么第二预设距离为80米。当然,所述第二预设距离也可以根据第一场所的规模属性信息确定,具体的,根据所述规模属性信息确定第一预设距离,根据第一预设距离和比例系数确定第二预设距离,例如第二预设距离等于1.5乘以第一预设距离。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用户的在第一场所内或在第一场所附近时,通过对第一用户的验证;以精确定位用户的位置;但是第一用户在登入后如果临时走出第一场所,并且并没有走出很远,例如第一用户临时到附近店铺购物并在很短的时间内返回第一场所,如果此期间将该第一用户登出,当该第一用户再次回到第一场所,需要与第一场所内的其他人进行社交互动时,需要重新验证位置信息,造成了较差的用户体验;假设用户离开登入的第一场所,例如咖啡店,去附近的便利店买包口香糖,然后再返回该咖啡店,如果这个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该用户就被登出了,用户登入状态的稳定性就不好,用户体验会变差,因此将第二预设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可以提高用户登入状态的稳定性,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个更具体的示例中,若根据所述当前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计算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中的位置的实时距离,若所述实时距离大于第二预设距离的时长超过第三预设时长,则确定该第一用户的登入状态为失效。在上述示例中,如果该第一用户超出第二预设距离,可能是卫星定位导航信号因为多径误差等因素,使得用户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短暂漂移出第二预设距离,如果将该用户登出,则会造成用户无辜被登出的问题。为了消除位置信息短暂漂移的影响,根据第三预设时间,例如5分钟,对第一终端离开第二预设距离的时间进行判断,防止用户登录状态的稳定性受到卫星导航定位的多径误差的干扰,提高用户登录状态的稳定性,改善用户体验。
S1602,若所述第一用户的登入状态为有效,则保持该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的通信连接。
S1603,若所述第一用户的登入状态为失效,则断开该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的通信连接,并登出所述第一用户。
其中,所述登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操作:将第一用户的登录状态设置为失效,禁止该用户再次验证位置前通过服务器与其他用户通信。
在一个非限定性的示例中,服务器在断开与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的通信连接时,向该第一终端连接的目标终端发送提示信息,以避免目标终端用户的等待。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及时的登出长时间不进行通信或互动的用户,避免了他人恶意占用通信资源和社交资源的情况。通过检测第一用户是否已经远离第一场所,保证了第一场所的社交活动的及时和有效。
在上述图3所示的社交网络连接建立的方法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步骤S130,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一个或多个第二用户的个人资料前,如图6所示,还包括步骤S125:
S125,将各个第二用户的个人资料与所述第一用户的个人资料进行匹配,筛选得到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用户的个人资料。
在一个非限定性的示例中,通过第一用户选择第二用户的历史数据,建立统计学模型,根据该统计学模型匹筛选与当前第一用户匹配的第二用户。例如,经过统计,一般男性选择比自己小2到3岁的异性的概率较高,当前的第一用户为25周岁男性,根据该统计结果和第一用户的个人资料,筛选出年龄比当前第一用户小2岁或3岁的异性的个人资料,作为与该第一用户匹配的第二用户的个人资料。
在一个非限定性的示例中,通过经训练的神经网络模型对第二用户资料进行筛选,获得与当前第一用户匹配的第二用户个人资料。具体的,可以采用伪孪生神经网络(Pseudo-Siamese Network),将第一用户选择第二用户的结果的历史数据,以及该历史数据对应的第一用户的个人资料和第二用户个人资料作为作该伪孪生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通过该训练样本训练得到用户输出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用户个人资料匹配度的模型;将当前的第一用户的个人资料与各个第二用户的用户个人资料作为该模型的输入,分别获取两个用户的个人资料的匹配度,一般的,为模型输出的匹配概率;将概率值最大的前N个第二用户的个人资料作为筛选后的第二用户个人资料,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个人资料进行匹配,筛选得到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用户的个人资料,将经过筛选的第二用户个人资料发送给第一用户;一方面,可以减少数据发送量,节约网络资源;另一方面,较少的数据占用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的空间较少,提高了对第一终端设备的兼容性;再一方面,第一用户在APP界面进行选择时,有针对性性的较少选择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也提高了社交匹配的效率。
对应于上述图3所示的社交网络连接建立的方法,图7示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社交网络连接建立的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M110,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验证请求,所述验证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和第一场所的识别信息;所述验证请求由所述第一终端根据第一标识发出的,所述第一标识包括所述第一场所的所述识别信息。
验证模块M120,用于响应于所述验证请求,根据所述识别信息获取所述第一场所的第二位置信息,若根据所述当前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中的位置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则获取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第一用户的个人资料,并将该第一用户登入所述识别信息对应的虚拟第一场所。
资料发送模块M130,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一个或多个第二用户的个人资料;所述第二用户为已经登入所述虚拟第一场所,并除所述第一用户之外的用户。
终端确认模块M140,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选择请求确定目标终端;所述选择请求包括针对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用户的个人资料选择的结果。
连接建立模块M150,建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间的通信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中的各种实施方式和实施方式组合及其有益效果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社交网络连接建立的方法,应用于上述图2所所示的第一终端220,可由所述第一终端220的软件和/或硬件实现。该方法包括步骤S210至S230。各个步骤的具体实现原理如下:
S210,识别包括第一场所的识别信息的第一标识。
S220,根据对所述第一标识的识别结果,向服务器发送验证请求;所述验证请求包括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和所述识别信息;所述验证请求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识别信息获取所述第一场所的第二位置信息;若根据当前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中的位置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则获取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第一用户的个人资料,并将该第一用户登入所述识别信息对应的虚拟第一场所。
S230,响应于服务器发送一个或多个第二用户的个人资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选择请求;所述第二用户为已经登入所述虚拟第一场所,并除所述第一用户之外的用户;所述选择请求,包括针对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用户的个人资料选择的结果,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响应于所述选择请求确定目标终端,建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间的通信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个社交网络连接建立的方法的实施例匀适用于本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对应于上述图8所示的社交网络连接建立的方法,图9示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社交网络连接建立的装置,包括:
识别模块M210,用于识别包括第一场所的识别信息的第一标识。
验证请求发送模块M220,用于根据对所述第一标识的识别结果,向服务器发送验证请求;所述验证请求包括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和所述识别信息;所述验证请求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识别信息获取所述第一场所的第二位置信息;若根据当前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中的位置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则获取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第一用户的个人资料,并将该第一用户登入所述识别信息对应的虚拟第一场所。
选择模块M230,用于响应于服务器发送一个或多个第二用户的个人资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选择请求;所述第二用户为已经登入所述虚拟第一场所,并除所述第一用户之外的用户;所述选择请求,包括针对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用户的个人资料选择的结果,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响应于所述选择请求确定目标终端,建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间的通信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个社交网络连接建立的方法的实施例匀适用于本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用于实现上述社交网络系统200中的服务器210或第一终端220,以执行上述各个方法中的各个步骤。如图10所示,该实施例的电子设备D1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D100(图10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存储器D101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D101中并可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D10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D102,所述处理器D10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D102时实现上述任意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或者,所述处理器D10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D102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
所述电子设备D10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该电子设备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D100、存储器D10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0仅仅是电子设备D10的举例,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D1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等。
所称处理器D10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D100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D10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电子设备D10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电子设备D10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D10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电子设备D10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电子设备D10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D101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电子设备D10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D101用于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引导装载程序(BootLoader)、数据以及其他程序等,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的程序代码等。所述存储器D10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装置/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功能及带来的技术效果,具体可参见方法实施例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意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由服务器210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移动终端上运行时,使得移动终端执行时实现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一终端220执行的步骤。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至少可以包括:能够将计算机程序代码携带到拍照装置/终端设备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例如U盘、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可以是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网络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网络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社交网络连接建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验证请求,所述验证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和第一场所的识别信息;所述验证请求由所述第一终端根据第一标识发出的,所述第一标识包括所述第一场所的所述识别信息;
响应于所述验证请求,根据所述识别信息获取所述第一场所的第二位置信息,若根据所述当前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中的位置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则获取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第一用户的个人资料,并将该第一用户登入所述识别信息对应的虚拟第一场所;
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一个或多个第二用户的个人资料;所述第二用户为已经登入所述虚拟第一场所,并除所述第一用户之外的用户;
响应于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选择请求确定目标终端;所述选择请求包括针对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用户的个人资料选择的结果;
建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间的通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建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间的通信连接后,还包括:
验证所述第一用户的登入状态是否有效;
若所述第一用户的登入状态为有效,则保持该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的通信连接;
若所述第一用户的登入状态为失效,则断开该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的通信连接,并登出所述第一用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验证所述第一用户的登入状态是否有效,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没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发送数据,则确定该第一用户的登入状态为失效;或,
若检测到所述第一用户的登入时长超过第二预设时长,则确定该第一用户的登入状态为失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验证所述第一用户的登入状态是否有效,包括:
定时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
若根据所述当前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中的位置的距离大于第二预设距离,则确定该第一用户的登入状态为失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根据所述当前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中的位置的距离大于第二预设距离,则确定该第一用户的登入状态为失效,包括:
若根据所述当前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计算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中的位置的实时距离,若所述实时距离大于第二预设距离的时长超过第三预设时长,则确定该第一用户的登入状态为失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场所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场所的规模属性信息,根据所述规模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第一预设距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一个或多个第二用户的个人资料前,还包括:
将各个第二用户的个人资料与所述第一用户的个人资料进行匹配,筛选得到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用户的个人资料。
8.一种社交网络连接建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识别包括第一场所的识别信息的第一标识;
根据对所述第一标识的识别结果,向服务器发送验证请求;所述验证请求包括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和所述识别信息;所述验证请求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识别信息获取所述第一场所的第二位置信息;若根据所述当前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中的位置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则获取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第一用户的个人资料,并将该第一用户登入所述识别信息对应的虚拟第一场所;
响应于服务器发送一个或多个第二用户的个人资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选择请求;所述第二用户为已经登入所述虚拟第一场所,并除所述第一用户之外的用户;所述选择请求,包括针对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用户的个人资料选择的结果,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响应于所述选择请求确定目标终端,建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间的通信连接。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
CN202010170251.XA 2020-03-12 2020-03-12 一种社交网络连接建立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ithdrawn CN1114792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70251.XA CN111479222A (zh) 2020-03-12 2020-03-12 一种社交网络连接建立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TW109124157A TW202135590A (zh) 2020-03-12 2020-07-15 一種社交網路連接建立的方法、電子設備及其儲存介質
SG10202006847Y SG10202006847YA (en) 2020-03-12 2020-07-17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to establish social network connection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70251.XA CN111479222A (zh) 2020-03-12 2020-03-12 一种社交网络连接建立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79222A true CN111479222A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47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70251.XA Withdrawn CN111479222A (zh) 2020-03-12 2020-03-12 一种社交网络连接建立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79222A (zh)
SG (1) SG10202006847YA (zh)
TW (1) TW20213559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79862A (zh) * 2020-08-05 2022-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99358A1 (en) * 2009-02-03 2010-08-05 Li-Ho Yao Information Exchange Apparatus, Method and Managing System Applied Thereto
CN102567857A (zh) * 2012-01-18 2012-07-11 北京友录在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手持移动终端拍照快速加入组织的方法
CN102695121A (zh) * 2011-03-25 2012-09-26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向社交网络中的用户推送好友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3227796A (zh) * 2013-05-06 2013-07-31 北京灵创众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维码共享联系人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CN104392502A (zh) * 2014-11-14 2015-03-04 苏州盖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二维码考勤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10851565A (zh) * 2019-10-31 2020-02-28 上海动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交友方法、终端、服务器和交友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99358A1 (en) * 2009-02-03 2010-08-05 Li-Ho Yao Information Exchange Apparatus, Method and Managing System Applied Thereto
CN102695121A (zh) * 2011-03-25 2012-09-26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向社交网络中的用户推送好友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2567857A (zh) * 2012-01-18 2012-07-11 北京友录在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手持移动终端拍照快速加入组织的方法
CN103227796A (zh) * 2013-05-06 2013-07-31 北京灵创众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维码共享联系人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CN104392502A (zh) * 2014-11-14 2015-03-04 苏州盖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二维码考勤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10851565A (zh) * 2019-10-31 2020-02-28 上海动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交友方法、终端、服务器和交友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79862A (zh) * 2020-08-05 2022-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SG10202006847YA (en) 2021-10-28
TW202135590A (zh) 2021-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34529B2 (en) Location-based discovery of network members
US9479900B2 (en) Geographic location-based communications method, mobile terminal, server, and geographic location-based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9402156B2 (en) Location based service (LBS)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a social network
US10237272B2 (en)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s for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EP2676501B1 (en)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providing a private and efficient geolocation system
US20130005352A1 (en) Location verification for mobile devices
CN104504767A (zh) 签到信息的验证方法和系统
CN108680896B (zh) 一种定位信息纠正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EP3197213B1 (en) Network access method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N102883432A (zh) 用于使用历史网络信息来确定近似位置的方法和装置
CN108810806B (zh) 一种定位信息纠正方法、客户端、存储介质及设备
TW201301918A (zh) 使用地理信號特徵群集實現端到端訊息推播之方法
JP2015514969A (ja) 位置決め方法及び位置決め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11479222A (zh) 一种社交网络连接建立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70553A (zh) 人员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5101089B (zh) 一种实现定位的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KR101183681B1 (ko) 위치 기반 서비스를 이용한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체크인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체크인 방법
KR20140042647A (ko) 채팅 제공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0471288C (zh) 一种目标方获取发起方位置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05191365B (zh) 本地化安全用户平面定位(supl)应急会话
US9491130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location based one-to-one communication
CN113163331A (zh) 一种业务响应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090053026A (ko) 웹 브라우저를 구비한 이동 단말기의 위치 검증 방법 및시스템
CN111145376A (zh) 打卡方法、系统、中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KR100828922B1 (ko) 위치 기반 게시판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2316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3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