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78810A - 配网方法、配网装置、家电设备、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配网方法、配网装置、家电设备、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78810A
CN111478810A CN202010264500.1A CN202010264500A CN111478810A CN 111478810 A CN111478810 A CN 111478810A CN 202010264500 A CN202010264500 A CN 202010264500A CN 111478810 A CN111478810 A CN 1114788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network
distribution
distribution network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6450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苏敏
尹江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6450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788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788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788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3Assignment of logical groups to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4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ear-field transmission
    • H04B5/48Trans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9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data transfer in combination with power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07Exchang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n appliance services in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76Aspects of the degree of configuration automation
    • H04L41/0886Fully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网方法、配网装置、家电设备、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其中,配网方法,用于家电设备,包括:获取配对信号,根据配对信号与配对信号对应的终端建立无线充电连接;获取终端对应的配网数据,通过无线充电连接将配网数据发送至终端。家电设备可以为终端提供无线充电,并利用无线充电连接来实现终端的自动配网,配网过程无需用户手动操作,也无需借助路由器的UDP功能等高级功能,操作简单,且配网成功率高。

Description

配网方法、配网装置、家电设备、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配网方法、一种配网装置、一种家电设备、一种终端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如智能遥控器、多媒体盒子等智能终端的自动配网需要通过路由器发送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协议)广播包,智能终端抓取广播包并获取配网信息的方式实现。而很多路由器并不支持UDP功能,会导致智能终端无法实现自动配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配网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配网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一种家电设备。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出一种配网方法。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出一种配网装置。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出一种终端。
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配网方法,用于家电设备,包括:获取配对信号,根据配对信号与配对信号对应的终端建立无线充电连接;获取终端对应的配网数据,通过无线充电连接将配网数据发送至终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家电设备可以为终端提供无线充电,并利用无线充电连接来实现终端的自动配网,配网过程无需用户手动操作,也无需借助路由器的UDP功能等高级功能,操作简单,且配网成功率高。
具体地,家电设备为智能家电设备,家电设备自身通过无线连接接入物联网或局域网。在终端与智能家电设备建立无线充电连接后,家电设备将配网信息,包括目标网关或路由器的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服务集标识)和对应的连接密钥,通过无线充电协议发送至终端,终端在接收到配网信息后,可自行完成无线网络设置,完成配网,该配网过程完全自动,无需用户手动操作,且不要求路由器或网关具有特殊功能,实用性广,配网可靠性高。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配网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家电设备包括能量发射装置,通过无线充电连接将配网数据发送至终端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配网数据生成配网载波信号,控制能量发射装置向终端的能量接收装置发送配网载波信号。
在该技术方案中,无线充电的原理是充电端的发射线圈和被充电端的接收线圈相耦合,通过电磁波传递能量。因此,通过对配网数据进行调制,形成对应的配网载波信号,将配网载波信号叠加于无线充电的电磁波中,即可将配网载波信号传递至终端,终端可通过解析载波信号得到其中的配网信息,进而实现自动配网。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配网方法还包括:获取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并通过无线充电连接接收终端的信息载波信号;解析信息载波信号以得到终端的识别信息,绑定用户信息和识别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终端完成配网后,根据自身的识别信息生成对应的信息载波信号,并通过电磁波将载波信号“携带”至家电端。家电端在接收到信息载波信号后,解析载波信号以得到终端的识别信息,并将终端的识别信息和对应的用户信息相绑定,以完成自动配网过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配网方法还包括:将用户信息和终端的识别地址发送至服务器。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用户信息和终端的识别地址发送至服务器并完成绑定,使得用户可通过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访问服务器以实时获取家电设备和终端的状态,提高使用的便利程度。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配网装置,用于家电设备,配网装置包括:存储器,存储器被配置为适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处理器被配置为适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提供的配网方法,因此,该配网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提供的配网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家电设备,包括能量发射装置,能量发射装置被配置为与能量接收装置相耦合,以向能量接收装置发送配网载波信号,并提供无线供电;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提供的配网装置,配网装置与能量发射装置相连接,因此,该家电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提供的配网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
在该技术方案中,能量发射装置用于为终端提供无线充电,其中,能量发射装置为发射线圈。同时,能量发射装置还设置有连接部,终端可通过连接部贴合并固定在能量发射装置上。连接部可以包括:卡扣、魔术贴、凹槽、滑轨或磁吸面。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提供的配网方法,因此,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提供的配网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配网方法,用于终端,终端包括能量接收装置,配网方法包括:生成配对信号,发送配对信号以与家电设备建立无线充电连接;通过无线充电连接接收配网载波信号,解析配网载波信号以得到配网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可通过家电设备实现无线充电,并利用无线充电连接来实现自动配网,配网过程无需用户手动操作,也无需借助路由器的UDP功能等高级功能,操作简单,且配网成功率高。
具体地,家电设备为智能家电设备,家电设备自身通过无线连接接入物联网或局域网。在终端与智能家电设备建立无线充电连接后,通过无线充电连接获取配网信息,其中配网信息包括目标网关或路由器的SSID和对应的连接密钥,在获取到配网信息后自动连接至目标网关或目标路由器,进而完成自动配网过程。该配网过程完全自动,无需用户手动操作,且不要求路由器或网关具有特殊功能,实用性广,配网可靠性高。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配网方法还包括:获取终端的识别信息,根据识别信息生成对应的信息载波信号;控制能量接收装置向家电设备的能量发射信号发送信息载波信号。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获取到配网信息后,终端根据自身的识别信息生成对应的信息载波信号,并将信息载波信号叠加于无线充电的电磁波中传递至家电端,家电端在接收到信息载波信号后,解析载波信号以得到终端的识别信息,并将终端的识别信息和对应的用户信息相绑定,以完成自动配网过程。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终端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配网方法还包括:根据配网信息控制无线通信模块与配网信息对应的网关建立无线通信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终端接收到配网信息后,控制无线通信模块按照配网信息与对应的网关建立无线通信连接。其中,无线通信模块可以为Wi-Fi(Wi-Fi联盟创建的基于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技术)模块,也可以为使用了3G、4G或5G技术的蜂窝数据通信模块。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识别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终端的硬件地址、终端的互联网协议地址、终端的硬件识别码、终端的序列号。
在该技术方案中,识别信息为标识终端“身份”的唯一识别码,具体可以是终端的硬件地址(MAC,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媒体存取控制位址),或终端的互联网协议地址(IP,Internet Protocol),也可以是终端主控板写入的硬件识别码,或出厂分配的序列号等。
本发明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配网装置,用于终端,配网装置包括:存储器,存储器被配置为适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处理器被配置为适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提供的配网方法,因此,该配网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提供的配网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能量接收装置,能量接收装置被配置为与能量发射装置相耦合,以向能量发射装置发送信息载波信号,并接收无线供电;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提供的配网装置,配网装置与能量接收装置相连接。因此,该终端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提供的配网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
在该技术方案中,能量接收装置用于从家电设备获取无线充电,其中,能量接收装置为接收线圈。同时,终端装置还设置有与家电设备的连接部相配合的连接面,终端可通过连界面与连接部相配合,以贴合并固定在家电设备上,并使能量接收装置与能量发射装置相对应。连接面可以包括:卡扣、魔术贴、凸起、连接件或磁吸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终端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与配网装置相连接,无线通信模块被配置为适于与网关建立无线通信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无线通信模块可以为Wi-Fi(Wi-Fi联盟创建的基于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技术)模块,也可以为使用了3G、4G或5G技术的蜂窝数据通信模块。其中,Wi-Fi模块可与智能网关、路由器等设备建立连接,蜂窝数据可连接至小区基站或AP(Access Point,无线接入节点)基站。
本发明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提供的配网方法,因此,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提供的配网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家电设备的配网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家电设备的配网方法的另一个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家电设备的配网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终端的配网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终端的配网方法的另一个流程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终端的配网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配网过程的完整流程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配网过程的交互逻辑;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家电设备为语音贴配网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语音贴为家电设备配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0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配网方法、配网装置、家电设备、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配网方法,包括:
S102,获取配对信号,根据配对信号与配对信号对应的终端建立无线充电连接;
S104,获取终端对应的配网数据,通过无线充电连接将配网数据发送至终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家电设备包括能量发射装置,通过无线充电连接将配网数据发送至终端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配网数据生成配网载波信号,控制能量发射装置向终端的能量接收装置发送配网载波信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配网方法还包括:
S202,获取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并通过无线充电连接接收终端的信息载波信号;
S204,解析信息载波信号以得到终端的识别信息,绑定用户信息和识别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配网方法还包括:将用户信息和终端的识别地址发送至服务器。
在该实施例中,家电设备在与终端之间建立无线充电连接后,通过无线充电连接将存储于自身的配网信息,以无线载波的形式发送至终端,其中配网信息包括目标网关信息,如目标网关或路由器的SSID,以及与目标网关或路由器建立连接所需要的连接密钥。
在家电设备将配网信息后,接收终端通过无线载波发送的识别信息,并将识别信息和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相绑定,以完成自动配网。
其中,无线充电的原理是充电端的发射线圈和被充电端的接收线圈相耦合,通过电磁波传递能量。因此,通过对配网数据进行调制,形成对应的配网载波信号,将配网载波信号叠加于无线充电的电磁波中,即可将配网载波信号传递至终端,终端可通过解析载波信号得到其中的配网信息,进而实现自动配网。
在接收到终端的识别信息后,将用户信息和终端的识别地址发送至服务器并完成绑定,使得用户可通过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访问服务器以实时获取家电设备和终端的状态,提高使用的便利程度。
通过无线充电连接将配网信息发送至终端,终端在接收到配网信息后,可自行完成无线网络设置,完成配网,该配网过程完全自动,无需用户手动操作,且不要求路由器或网关具有特殊功能,实用性广,配网可靠性高。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配网装置300,用于家电设备,配网装置300包括:存储器302和处理器304,存储器302被配置为适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304被配置为适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配网方法,因此,该配网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配网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家电设备,包括能量发射装置,能量发射装置被配置为与能量接收装置相耦合,以向能量接收装置发送配网载波信号,并提供无线供电;以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配网装置,配网装置与能量发射装置相连接,因此,该家电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配网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
在该实施例中,能量发射装置用于为终端提供无线充电,其中,能量发射装置为发射线圈。同时,能量发射装置还设置有连接部,终端可通过连接部贴合并固定在能量发射装置上。连接部可以包括:卡扣、魔术贴、凹槽、滑轨或磁吸面。
实施例四: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配网方法,因此,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配网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
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配网方法,用于终端,终端包括能量接收装置,配网方法包括:
S402,生成配对信号,发送配对信号以与家电设备建立无线充电连接;
S404,通过无线充电连接接收配网载波信号,解析配网载波信号以得到配网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配网方法还包括:
S502,获取终端的识别信息,根据识别信息生成对应的信息载波信号;
S504,控制能量接收装置向家电设备的能量发射信号发送信息载波信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终端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配网方法还包括:根据配网信息控制无线通信模块与配网信息对应的网关建立无线通信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识别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终端的硬件地址、终端的互联网协议地址、终端的硬件识别码、终端的序列号。
在该实施例中,以能量接收装置为接收线圈,家电上设置的能量发射装置为发射线圈为例,当终端上设置的接收线圈与家电设备上设置的发射线圈相耦合时,接收线圈上会产生感性电流,以该感性电流为触发信号,终端生成配对信号,并通过载波的方式将配对信号发送至家电设备,以完成充电协议握手。
握手成功后,终端与家电完成无线连接。通过无线连接获取家电设备中存储的配网信息,并根据配网信息确定目标网关的SSID,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向目标网关发起连接请求,并展示连接密钥,进而建立无线连接。
同时,终端根据自身的识别信息生成对应的信息载波信号,并将信息载波信号叠加于无线充电的电磁波中传递至家电端,家电端在接收到信息载波信号后,解析载波信号以得到终端的识别信息,并将终端的识别信息和对应的用户信息相绑定,以完成自动配网过程。
其中,无线通信模块可以为Wi-Fi(Wi-Fi联盟创建的基于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技术)模块,也可以为使用了3G、4G或5G技术的蜂窝数据通信模块。
识别信息为标识终端“身份”的唯一识别码,具体可以是终端的硬件地址(MAC,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媒体存取控制位址),或终端的互联网协议地址(IP,Internet Protocol),也可以是终端主控板写入的硬件识别码,或出厂分配的序列号等。
通过无线充电连接进行自动配网,该配网过程完全自动,无需用户手动操作,且不要求路由器或网关具有特殊功能,实用性广,配网可靠性高。
实施例六:
如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配网装置600,用于终端,配网装置600包括:存储器602和处理器604,存储器602被配置为适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604被配置为适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提供的配网方法,因此,该配网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提供的配网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七: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能量接收装置,能量接收装置被配置为与能量发射装置相耦合,以向能量发射装置发送信息载波信号,并接收无线供电;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提供的配网装置,配网装置与能量接收装置相连接。因此,该终端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提供的配网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终端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与配网装置相连接,无线通信模块被配置为适于与网关建立无线通信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能量接收装置用于从家电设备获取无线充电,其中,能量接收装置为接收线圈。同时,终端装置还设置有与家电设备的连接部相配合的连接面,终端可通过连界面与连接部相配合,以贴合并固定在家电设备上,并使能量接收装置与能量发射装置相对应。连接面可以包括:卡扣、魔术贴、凸起、连接件或磁吸面。
无线通信模块可以为Wi-Fi(Wi-Fi联盟创建的基于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技术)模块,也可以为使用了3G、4G或5G技术的蜂窝数据通信模块。其中,Wi-Fi模块可与智能网关、路由器等设备建立连接,蜂窝数据可连接至小区基站或AP(Access Point,无线接入节点)基站。
实施例八: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配网方法,因此,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配网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九:
如图7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无线配网过程如下:
S702,终端生成配对信号,并向家电设备发送配对信号以完成无线充电连接;
S704,家电设备获取终端对应的配网数据,并生成对应的配网载波信号;
S706,家电设备通过无线充电连接将配网载波信号发送至终端;
S708,终端解析配网载波信号,并获取到配网信息,通过配网信息连接至目标网关;
S710,终端获取终端的识别信息,并根据识别信息生成信息载波信号;
S712,终端通过无线充电连接将信息载波信号发送至家电设备;
S714,家电设备解析信息载波信号以得到终端的识别信息,将用户信息和识别信息发送至服务器绑定。
在该实施例中,以能量接收装置为接收线圈,家电上设置的能量发射装置为发射线圈为例,当终端上设置的接收线圈与家电设备上设置的发射线圈相耦合时,接收线圈上会产生感性电流,以该感性电流为触发信号,终端生成配对信号,并通过载波的方式将配对信号发送至家电设备,以完成充电协议握手。握手成功后,终端与家电完成无线连接。
家电设备在与终端之间建立无线充电连接后,通过无线充电连接将存储于自身的配网信息,以无线载波的形式发送至终端,其中配网信息包括目标网关信息,如目标网关或路由器的SSID,以及与目标网关或路由器建立连接所需要的连接密钥。
终端根据配网信息确定目标网关的SSID,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向目标网关发起连接请求,并展示连接密钥,进而建立无线连接。
同时,终端根据自身的识别信息生成对应的信息载波信号,并将信息载波信号叠加于无线充电的电磁波中传递至家电端。
家电端在接收到信息载波信号后,解析载波信号以得到终端的识别信息,并将终端的识别信息和对应的用户信息相绑定,以完成自动配网过程。
其中,无线通信模块可以为Wi-Fi(Wi-Fi联盟创建的基于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技术)模块,也可以为使用了3G、4G或5G技术的蜂窝数据通信模块。
识别信息为标识终端“身份”的唯一识别码,具体可以是终端的硬件地址(MAC,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媒体存取控制位址),或终端的互联网协议地址(IP,Internet Protocol),也可以是终端主控板写入的硬件识别码,或出厂分配的序列号等。
通过无线充电连接进行自动配网,该配网过程完全自动,无需用户手动操作,且不要求路由器或网关具有特殊功能,实用性广,配网可靠性高。
实施例十:
如图8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完整实施例中,举例来说,家电设备是已经完成配网的家电设备A,终端为语音贴B。
首先判断语音贴B是否贴装在家电设备A上,此处可通过无线充电协议的握手过程确定语音贴B贴装在家电设备A上。
如语音贴B未贴装在家电设备A上,则重复执行判断步骤。
如语音贴B贴装在家电设备A上,进行无线充电配对,并开始充电。
同时,家电设备A开始调制配网数据,语音贴B开始调制自身的MAC地址,并通过无线充电路径将数据发送至对方。
语音贴B获取到配网数据后,调解配网数据以获取配网信息,包括路由器名称和登录密码,家电设备A调解得到语音贴B的实际MAC地址,将MAC地址和用户帐号上传至云端绑定,此时配网成功。
可以理解的,可以通过家电设备A为语音贴B进行配网,基于同样的原理,也可以通过语音贴B对家电设备A进行配网。
在一些实施例中,家电设备A为语音贴B配网的过程如图9所示。
其中,步骤1,语音贴上搭载无线充电接收端,其所贴装的设备搭载无线充电发射端。
步骤2,语音贴贴在已配网的贴装设备表面,其分别搭载的无线充电接收端和发射端电磁感应,语音贴进入到充电状态。
步骤3,语音贴和贴装设备检测到充电开始,分别将MAC地址和配网所需的数据(路由器的名字和密码)调制后载波到无线充电接收端和发射端。
步骤4,在无线充电传输电能的过程中将调制后的MAC地址传输到贴装设备,配网数据传输给语音贴。
步骤5,经过解调,语音贴获取实际配网数据;贴装设备获取语音贴实际MAC地址,并将MAC地址和用户账号上传云端绑定。至此,语音贴配网完成。
而通过语音贴B为家电设备A配网时,配网过程如图10所示:
首先,语音贴B为已配网设备,将语音贴B贴在家电设备A表面,此时家电设备A的发射线圈与语音贴B的接收线圈相配对,完成无线充电连接。
在无线充电连接建立后,语音贴B的配网数据通过无线充电路径传送给家电设备A,此时家电设备A成功配网。
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发明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配网方法,用于家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配对信号,根据所述配对信号与所述配对信号对应的终端建立无线充电连接;
获取所述终端对应的配网数据,通过所述无线充电连接将所述配网数据发送至所述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家电设备包括能量发射装置,所述通过所述无线充电连接将所述配网数据发送至所述终端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配网数据生成配网载波信号,控制所述能量发射装置向所述终端的能量接收装置发送所述配网载波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并通过所述无线充电连接接收所述终端的信息载波信号;
解析所述信息载波信号以得到所述终端的识别信息,绑定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识别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终端的识别地址发送至服务器。
5.一种配网装置,用于家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被配置为适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适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配网方法。
6.一种家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能量发射装置,所述能量发射装置被配置为与能量接收装置相耦合,以向所述能量接收装置发送配网载波信号,并提供无线供电;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网装置,所述配网装置与所述能量发射装置相连接。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配网方法。
8.一种配网方法,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能量接收装置,所述配网方法包括:
生成配对信号,发送所述配对信号以与家电设备建立无线充电连接;
通过所述无线充电连接接收配网载波信号,解析所述配网载波信号以得到配网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的识别信息,根据所述识别信息生成对应的信息载波信号;
控制所述能量接收装置向所述家电设备的能量发射信号发送所述信息载波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所述配网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配网信息控制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配网信息对应的网关建立无线通信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
所述终端的硬件地址、所述终端的互联网协议地址、所述终端的硬件识别码、所述终端的序列号。
12.一种配网装置,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被配置为适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适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配网方法。
13.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能量接收装置,所述能量接收装置被配置为与能量发射装置相耦合,以向所述能量发射装置发送信息载波信号,并接收无线供电;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配网装置,所述配网装置与所述能量接收装置相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配网装置相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被配置为适于与网关建立无线通信连接。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配网方法。
CN202010264500.1A 2020-04-07 2020-04-07 配网方法、配网装置、家电设备、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14788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64500.1A CN111478810A (zh) 2020-04-07 2020-04-07 配网方法、配网装置、家电设备、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64500.1A CN111478810A (zh) 2020-04-07 2020-04-07 配网方法、配网装置、家电设备、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78810A true CN111478810A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50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64500.1A Pending CN111478810A (zh) 2020-04-07 2020-04-07 配网方法、配网装置、家电设备、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78810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6178A (zh) * 2014-03-21 2015-09-23 英特尔公司 无线电力发送设备、用于发信号通知针对无线通信网络的接入信息的方法及用于授权无线电力接收设备的方法
US9854617B1 (en) * 2016-06-26 2017-12-26 Newvastek Co., Ltd. Wireless charging and network conn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CN110754071A (zh) * 2017-07-11 2020-02-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无线充电的数据通信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6178A (zh) * 2014-03-21 2015-09-23 英特尔公司 无线电力发送设备、用于发信号通知针对无线通信网络的接入信息的方法及用于授权无线电力接收设备的方法
US9854617B1 (en) * 2016-06-26 2017-12-26 Newvastek Co., Ltd. Wireless charging and network conn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CN110754071A (zh) * 2017-07-11 2020-02-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无线充电的数据通信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电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42523B1 (ko) 무선전력 전송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스트림의 전송을 수행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JP7227301B2 (ja) 無線電力送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認証を行う装置及び方法
CN104682489B (zh) 电动车、无线充电系统及电动车无线充电方法
US948571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arching for supported service through WiFi direct network
CN103686665B (zh) 无线通信设备和信息处理装置
CN104701929B (zh) 电动车、无线充电系统及无线充电方法
EP2914046A1 (en)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terminal
CN101997575A (zh) 使用近距离通信进行无线网络连接的系统、方法和装置
JP7258768B2 (ja) 無線電力送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電力制御を行う装置及び方法
CN106961426B (zh) 智能设备的通讯方法及装置
CN104394577B (zh) 无线路由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无线网络接入方法
CN104767768A (zh) 一种家电设备发送/接收入网配置信息的方法及家电设备
US12046927B2 (en)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ing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by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ing device
CN102596632A (zh) 用于在第一站和第二站之间建立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04137434A (zh) 用于多源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CN104426626A (zh) 一种终端设备及管理帧的发送方法和接收方法
CN108541077B (zh) 一种基于wps的智能硬件设备快速配网方法及系统
CN113965916A (zh) 一种设备配网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22505719A (ja) 無線電力送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ータを送信または受信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CN113132997B (zh) 一种智能家居设备的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1478810A (zh) 配网方法、配网装置、家电设备、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82504B (zh) 一种基于Wi-Fi Aware的物联网设备通讯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489719B2 (en) Configu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CN105024782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11491351A (zh) 一种基于认证信息感知WiFi终端上线的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3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