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76570B - 通证的迁移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通证的迁移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76570B
CN111476570B CN202010255503.9A CN202010255503A CN111476570B CN 111476570 B CN111476570 B CN 111476570B CN 202010255503 A CN202010255503 A CN 202010255503A CN 111476570 B CN111476570 B CN 1114765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gration
account
contract
pass
blockch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5550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76570A (zh
Inventor
曾毅
朱佩江
王翠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tter Interlink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tter Interlink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tter Interlink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tter Interlink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5550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765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765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765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765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765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 G06Q20/3821Electronic credentials
    • G06Q20/38215Use of certificates or encrypted proofs of transaction righ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4Trading; Exchange, e.g. stocks, commodities, derivatives or currency excha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47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involving digital signa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Fina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证的迁移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响应于通证迁移请求,将迁移发送账户中的第一通证转换为第二通证,并将第二通证发送至迁移接收账户,通过去中心化的迁移合约即可完成不同区块链之间的通证迁移,提高了通证迁移的安全性,并因不需对交易所进行操作简化了用户的操作过程,提高了通证迁移的效率。

Description

通证的迁移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证的迁移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不同技术特征和面向不同应用领域的区块链网络应运而生。
在新的区块链网络正式运行之前,都是通过先在以太坊上以以太坊征求意见书20(Ethereum Request for Comment 20,ERC 20)的形式发行通证,ERC 20是一种同质化的通证标准,当新的区块链进入正式运行阶段后,将以太坊账户上的ERC 20通证销毁,并迁移对应价值的原生通证至新的区块链网络。现有技术中,在以太坊向新的区块链网络进行通证迁移的过程中,首先需要通过交易所获得ERC 20通证余额,交易所按照新的区块链网络的指令将这些ERC20通证进行销毁,再由新的区块链网络将对应数量的原生通证转移到交易所的新公链钱包地址,用户通过新公链钱包地址进行原生通证的提取。
现有技术需要用户对交易所和新的区块链网络以及以太坊进行多次操作才能完成将通证由以太坊迁移至新的区块链网络,并且通过交易所完成通证迁移的过程为一种中心化的操作,将为用户的资产安全带来风险。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证的迁移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能够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在不同的区块链之间实现通证的兑换。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证的迁移方法,包括:
迁移合约接收以太坊用户节点发送的通证迁移请求;所述通证迁移请求用于请求将迁移发送账户中的通证迁移至迁移接收账户,所述迁移发送账户为用户在第一区块链中的账户,所述迁移接收账户为所述用户在第二区块链中的账户;
响应于所述通证迁移请求,所述迁移合约将所述迁移发送账户中的第一通证转换为第二通证,并将所述第二通证发送至所述迁移接收账户。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证的迁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转网合约接收迁移合约发送的迁移接收账户地址和第一通证信息;所述第一通证信息为已销毁的第一通证的价值表示;
所述转网合约根据所述第一通证信息和预设的通证兑换比例,得到第二通证;
所述转网合约向迁移接收账户发起所述第二通证的转账交易。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证的迁移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以太坊用户节点发送的通证迁移请求;所述通证迁移请求用于请求将迁移发送账户中的通证迁移至迁移接收账户,所述迁移发送账户为用户在第一区块链中的账户,所述迁移接收账户为所述用户在第二区块链中的账户;
处理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通证迁移请求,将所述迁移发送账户中的第一通证转换为第二通证,并将所述第二通证发送至所述迁移接收账户。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区块链的节点,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通证的迁移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包括: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通证的迁移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响应于通证迁移请求,将迁移发送账户中的第一通证转换为第二通证,并将第二通证发送至迁移接收账户,通过去中心化的迁移合约即可完成不同区块链之间的通证迁移,提高了通证迁移的安全性,并因不需对交易所进行操作简化了用户的操作过程,提高了通证迁移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证的迁移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证的迁移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块链的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区块链的节点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通证(Token)是一种数字化的价值载体,是权益证明。如代金券、赠券、令牌、奖牌或者标识物、纪念物等,其可以在中心化的系统中也可以发行,并不是区块链所特有。本发明中的Token指的是区块链中的通证。在区块链中,Token是区块链价值承载和流通的必要因素,能使区块链正常运转和进行价值流通,是公有区块链的血液。
进一步地,随着以太坊ERC 20同质化通证标准的推行,当各个新的区块链正式运行之前,通常以ERC 20为标准在以太坊上发行通证,当新的区块链进入正式运行阶段后,将以太坊上的通证销毁或者冻结,同时将对应数量的原生通证(即新区块链的通证)迁移到新的区块链中。应理解,新的区块链一般与以太坊具有不同的底层链,即新的区块链相对于以太坊来说为一种异构区块链。
基于上述以太坊与异构区块链间的通证迁移需求,目前常通过中心化的交易所来实现通证的迁移。而本申请实施例为了避免中心化的通证迁移带来的资金风险,针对上述场景提出一种去中心化通证迁移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于具有不同底层链的两个区块链之间的通证迁移的场景中。通过以下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第一区块链和第二区块链均包含多个节点和智能合约。第一区块链可以是以太坊,第二区块链是与第一区块链具有不同底层链的异构区块链。
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是一种旨在以信息化方式传播、验证或执行合同的计算机协议。智能合约允许在没有第三方的情况下进行可信交易,这些交易可追踪且不可逆转。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去中心化的通证迁移,在第一区块链中部署了迁移合约,用于根据通证迁移请求对第一区块链中待迁移的通证(下文也称作第一通证)进行销毁,并通过调用第二区块链中部署的转网合约将对应价值的原生通证(下文也称作第二通证)发送至第二区块链中的目标节点(下文也称作主网节点)。可选的,以太坊中还可以部署初迁移合约之外的其他智能合约,本方案对此不做要求。例如,将第一区块链的节点1中的通证发送给迁移合约进行销毁,并通过迁移合约调用第二区块链的转网合约将等价值的原生通证发送至第二区块链中的节点2,该第一区块链的节点1和第二区块链中的节点2存在映射关系,通常该第一区块链的节点1和第二区块链中的节点2中所登录的账户为同一用户的钱包账户,从而实现将用户的通证由第一区块链迁移至第二区块链。
下面通过几个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通证的迁移方法进行说明。
为了实现不同区块链之间的去中心化的通证迁移,本发明实施例中迁移合约接收以太坊用户节点发送的通证迁移请求,该以太坊用户节点为第一区块链中的任一节点。该通证迁移请求包括该以太坊用户节点上登录的迁移发送账户的账户地址和所要迁移的第一通证,迁移合约根据以太坊用户节点发送的通证迁移请求,将第一通证转换为第二通证,并将第二通证发送至第二区块链的迁移接收账户,该迁移接收账户为在第二区块链的节点上登录的用户账户。
示例性的,该迁移发送账户与迁移接收账户之间存在预先建立的映射关系,迁移合约可根据通证迁移请求中的迁移发送账户的账户地址和迁移发送账户与迁移接收账户的映射关系确定对应的迁移接收账户的账户地址。
本申请实施例在不需要中心化的交易所的操作下,通过去中心化的迁移合约即可完成不同区块链之间的通证迁移,提高了通证迁移的安全性,并因不需对交易所进行操作简化了用户的操作过程,提高了通证迁移的效率。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证的迁移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迁移合约接收以太坊用户节点发送的通证迁移请求的过程中,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
S101:发送通证迁移请求。
以太坊用户节点向迁移合约发送通证迁移请求。示例性的,该通证迁移请求可以是以太坊用户节点根据接收用户输入的指令生成的,包括迁移发送账户的账户地址和第一通证,用于请求迁移合约将以太坊用户节点中登录的迁移发送账户中的第一通证迁移至第二区块链中对应的迁移接收账户中;或者该通证迁移请求可以是以太坊用户节点发起的第一通证的转账交易,该转账交易由以太坊用户节点中的迁移发送账户的账户地址发送至迁移合约的合约地址,该合约地址的私钥不为第一区块链上的任一节点,以及节点上的用户账户所知。
进一步地,对于如何将迁移发送账户中的第一通证转换为第二通证,并将第二通证发送至迁移接收账户,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迁移合约根据通证迁移请求,经迁移发送账户中的第一通证销毁,并调用转网合约,向迁移接收账户发起转账操作,其中,转账操作用于将与第一通证等价值的第二通证发送至迁移接收账户。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结合图2所示,具体包括以下过程:
S102:销毁迁移发送账户中的第一通证。
迁移合约接收以太坊用户节点发起的转账交易,该转账交易由以太坊用户节点中的迁移发送账户的账户地址(addr3)发送至迁移合约的合约地址(addrc),且转账内容为迁移发送账户中待迁移的第一通证,该第一通证可以是迁移发送账户中的全部通证或者部分通证,本方案对此不做要求。该合约地址(addrc)的私钥不为第一区块链上的任一节点,以及节点上的用户账户所知。当迁移合约接收到该转账交易后,即对第一通证进行了销毁。
S103:根据预先建立的迁移发送账户与迁移接收账户的映射关系,确定对应的迁移接收账户的账户地址。
在步骤S102中,迁移合约从通证迁移请求中获取了迁移发送账户的账户地址(addr3),在预先建立的迁移发送账户与迁移接收账户的映射关系中,确定与addr3对应的迁移接收账户的账户地址,例如将addr3在迁移发送账户与迁移接收账户的映射关系中进行查找,得到与addr3对应的addr2,addr2即为迁移接收账户的账户地址。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迁移发送账户与迁移接收账户的映射关系通过迁移发送账户向迁移接收账户发送第三通证的转账交易而建立,那么迁移合约在交易记录中查询该迁移发送账户发送第三通证的转账交易的交易对象即可确定与迁移发送账户存在映射关系的迁移接收账户,一般来说,与迁移发送账户存在映射关系的迁移接收账户的数量为一个。
S104:调用转网合约。
在本步骤中,迁移合约根据迁移接收账户的账户地址(addr2)和第一通证信息,调用转网合约,该第一通证信息为已销毁的第一通证的价值表示。示例性的,迁移合约将addr2和第一通证信息作为调用参数,调用转网合约,使转网合约能够根据调用参数执行对应的操作。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在迁移合约调用转网合约之前,需要确定第一通证是否销毁,即迁移发送账户向合约地址发起的第一通证的转账交易是否得到交易确认,在得到交易确认后调用转网合约,避免双花攻击。
示例性的,确定迁移发送账户向合约地址发起的第一通证的转账交易是否得到交易确认,包括:迁移合约或者以太坊用户节点周期性扫描第一区块链的通证事件日志,得到筛选结果;该筛选结果包括向合约地址发起的第一通证的转账交易的交易信息,根据交易信息,确定迁移发送账户向合约地址发送的第一通证的转账交易是否得到预设数量个区块的确认,若是,则转账交易得到交易确认。
可选的,预设转账交易需要得到至少15个区块的确认。
S105:向迁移接收账户发送第二通证。
转网合约接收迁移合约发送的迁移接收账户(addr2)和第一通证信息。其中addr2为以太坊地址的编码格式,因此转网合约将addr2转换为第二区块链的编码格式addr1。并且,转网合约根据第一通证信息和预设的通证兑换比例,兑换得到第二通证。最后,转网合约将兑换得到的第二通证发送至账户地址为addr1的迁移接收账户,用户通过在主网节点登录迁移接收账户即可查看第二通证的余额。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迁移合约对迁移发送账户中的第一通证进行销毁,再通过迁移合约调用第二区块链的转网合约将与销毁的第一通证等价值的第二通证发送至迁移接收账户,实现不同区块链之间的通证迁移。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方案为了实现去中心化的通证迁移,需要在通证迁移之前,在第二区块链中创建与迁移发送账户对应的迁移接收账户。示例性的,以太坊用户节点接收用户通过迁移发送账户输入的账户映射请求,响应于账户映射请求,以太坊用户节点建立迁移发送账户与初始账户的映射关系,得到迁移接收账户,该初始账户为在第二区块链中预建立的用户账户。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证的迁移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S201:创建初始账户。
主网节点接收用户输入的账户创建指令,创建初始账户。假设初始账户的账户地址为addr1,需要将addr1通过编码转换得到以太坊编码格式的账户地址addr2。
S202:将第三通证添加至迁移发送账户。
其中,第三通证为迁移合约定义的通证,示例性的,第三通证可以为符合ERC 20标准的通证TokenMap。
响应于用户的账户映射请求,以太坊用户节点在该用户的迁移发送账户中添加第三通证,并且该第三通证的余额不为零,例如余额为1。
应理解,上述步骤S201和步骤S202的先后顺序不限。
S203:发起第三通证的转账交易。
以太坊用户节点向主网节点发起该第三通证的转账交易,该转账交易由以太坊用户节点的迁移发送账户(假设账户地址为addr3)发送至初始账户addr2。
S204:确定迁移发送账户中的第三通证的余额是否为零。
S205:若迁移发送账户中的第三通证的余额为零,则将初始账户作为迁移接收账户。
步骤S204和S205中,对第三通证是否成功转账进行验证,若迁移发送账户中的第三通证的余额为零,则表明转账成功,完成了迁移发送账户与初始账户的映射,并将该初始账户作为第一区块链向第二区块链进行通证迁移的迁移接收账户,即建立了迁移发送账户与迁移接收账户的映射关系。示例性的,可通过查询第三通证的转账交易得到具有映射关系的迁移发送账户和迁移接收账户。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预先在第二区块链中创建初始账户,并建立初始账户与第一区块链中的迁移发送账户的映射关系,得到与迁移发送账户对应的迁移接收账户,使第一区块链向第二区块链进行通证迁移时刻依据迁移发送账户与迁移接收账户之间的映射关系,将迁移发送账户中的通证迁移至迁移接收账户。
作为一种示例,为了实现迁移发送账户和迁移接收账户的映射,可以通过转账方法,将第一通证转账到合约地址时,在备注字段中填入对应的迁移接收账户的账户地址,同时配合一个查询方法,即可查询到对应的迁移接收账户的账户地址。
作为另一种示例,可以发布一个地址映射网站,该地址映射网站接收用户请求的迁移发送账户和迁移接收账户的映射,服务器根据用户的请求返回一个字符串,并接收用户提交的通过私钥签名的字符串,用以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块链的节点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节点10包括:
接收模块11,用于接收以太坊用户节点发送的通证迁移请求;所述通证迁移请求用于请求将迁移发送账户中的通证迁移至迁移接收账户,所述迁移发送账户为用户在第一区块链中的账户,所述迁移接收账户为所述用户在第二区块链中的账户;
处理模块12,用于响应于所述通证迁移请求,将所述迁移发送账户中的第一通证转换为第二通证,并将所述第二通证发送至所述迁移接收账户。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块链的节点10包括接收模块11和处理模块12,响应于通证迁移请求,将迁移发送账户中的第一通证转换为第二通证,并将第二通证发送至迁移接收账户,通过去中心化的迁移合约即可完成不同区块链之间的通证迁移,提高了通证迁移的安全性,并因不需对交易所进行操作简化了用户的操作过程,提高了通证迁移的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1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通证迁移请求,将所述迁移发送账户中的第一通证销毁;
调用转网合约,向所述迁移接收账户发起转账操作;
其中,所述转账操作用于将与所述第一通证等价值的第二通证发送至所述迁移接收账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模块12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迁移发送账户向合约地址发起所述第一通证的转账交易;所述合约地址的私钥不为所述第一区块链上的任一账户所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1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迁移发送账户的账户地址和预先建立的迁移发送账户与迁移接收账户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迁移发送账户对应的迁移接收账户的账户地址;
根据所述迁移接收账户的账户地址和第一通证信息,调用所述转网合约,使所述转网合约根据所述迁移接收账户的账户地址,向对应的迁移接收账户发起转账操作;所述第一通证信息为已销毁的第一通证的价值表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模块12还用于:
确定所述迁移发送账户向所述合约地址发起的第一通证的转账交易是否得到交易确认;
若是,则执行调用转网合约,向所述迁移接收账户发起转账操作的步骤。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12具体用于:
周期性扫描第一区块链的通证事件日志,得到筛选结果;所述筛选结果包括向所述合约地址发起的第一通证的转账交易的交易信息;
根据所述交易信息,确定所述迁移发送账户向所述合约地址发送的第一通证的转账交易是否得到预设数量个区块的确认;
若是,则所述转账交易得到交易确认。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收模块11还用于:接收用户通过所述迁移发送账户输入的账户映射请求;
处理模块12还用于:
响应于所述账户映射请求,建立所述迁移发送账户与初始账户的映射关系,得到所述迁移接收账户;所述初始账户为在所述第二区块链中预建立的用户账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12具体用于:
将第三通证添加至所述迁移发送账户,所述第三通证为所述迁移合约定义的通证;
发起所述第三通证的转账交易,所述转账交易由所述迁移发送账户发送至所述初始账户;
确定所述迁移发送账户中第三通证的余额是否为零;若是,则将所述初始账户作为所述迁移接收账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收模块11还用于:接收迁移合约发送的迁移接收账户地址和第一通证信息;所述第一通证信息为已销毁的第一通证的价值表示;
处理模块12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通证信息和预设的通证兑换比例,得到第二通证;
向迁移接收账户发起所述第二通证的转账交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模块12还用于:
响应于用户输入的账户创建指令,创建初始账户;
接收以太坊用户节点发起的第三通证的转账交易
接收以太坊用户节点发起的第三通证的转账交易,使所述以太坊用户节点完成迁移发送账户与所述初始账户的映射,得到所述迁移接收账户;
其中,所述第三通证为迁移合约定义的通证;所述转账交易将所述第三通证由迁移发送账户发送至初始账户。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区块链的节点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通常,区块链的节点600包括有:处理器601和存储器602。
处理器6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比如4核心处理器、8核心处理器等。处理器601可以采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PLA(Programmable Logic Array,可编程逻辑阵列)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601也可以包括主处理器和协处理器,主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唤醒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器,也称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协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待机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低功耗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601可以在集成有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像处理器),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601还可以包括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处理器,该AI处理器用于处理有关机器学习的计算操作。
存储器6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的。存储器602还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设备、闪存存储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602中的非暂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指令,该至少一个指令用于被处理器601所执行以实现本申请中方法实施例提供的通证的迁移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区块链的节点60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组件,或者组合某些组件,或者采用不同的组件布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区块链的节点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区块链的节点能够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通证的迁移方法。
本实施例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SSD)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通证的迁移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通证的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迁移合约接收以太坊用户节点发送的通证迁移请求;所述通证迁移请求用于请求将迁移发送账户中的通证迁移至迁移接收账户,所述迁移发送账户为用户在第一区块链中的账户,所述迁移接收账户为所述用户在第二区块链中的账户;其中,所述第二区块链是与第一区块链具有不同底层链的异构区块链;在所述第一区块链中部署了迁移合约,用于根据所述通证迁移请求对第一区块链节点中待迁移的通证进行销毁,通过调用所述第二区块链中部署的转网合约将对应价值的原生通证发送至第二区块链中的目标节点;其中,第一区块链的节点和第二区块链的节点存在映射关系,第一区块链的节点和第二区块链的节点登录的账户为同一用户的钱包账户;
响应于所述通证迁移请求,所述迁移合约将所述迁移发送账户中的第一通证转换为第二通证,并将所述第二通证发送至所述迁移接收账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迁移合约将所述迁移发送账户中的第一通证转换为第二通证,并将所述第二通证发送至迁移接收账户,包括:
所述迁移合约根据所述通证迁移请求,将所述迁移发送账户中的第一通证销毁;
所述迁移合约调用转网合约,向所述迁移接收账户发起转账操作;
其中,所述转账操作用于将与所述第一通证等价值的第二通证发送至所述迁移接收账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迁移发送账户中的第一通证销毁,包括:
所述迁移合约接收所述迁移发送账户向合约地址发起所述第一通证的转账交易;所述合约地址的私钥不为所述第一区块链上的任一账户所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迁移合约调用转网合约,向所述迁移接收账户发起转账操作,包括:
所述迁移合约根据所述迁移发送账户的账户地址和预先建立的迁移发送账户与迁移接收账户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迁移发送账户对应的迁移接收账户的账户地址;
所述迁移合约根据所述迁移接收账户的账户地址和第一通证信息,调用所述转网合约,使所述转网合约根据所述迁移接收账户的账户地址,向对应的迁移接收账户发起转账操作;所述第一通证信息为已销毁的第一通证的价值表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迁移合约调用转网合约,向所述迁移接收账户发起转账操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迁移合约确定所述迁移发送账户向所述合约地址发起的第一通证的转账交易是否得到交易确认;
若是,则执行所述迁移合约调用转网合约,向所述迁移接收账户发起转账操作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迁移发送账户向所述合约地址发起的第一通证的转账交易是否得到交易确认,包括:
所述迁移合约周期性扫描第一区块链的通证事件日志,得到筛选结果;所述筛选结果包括向所述合约地址发起的第一通证的转账交易的交易信息;
所述迁移合约根据所述交易信息,确定所述迁移发送账户向所述合约地址发送的第一通证的转账交易是否得到预设数量个区块的确认;
若是,则所述转账交易得到交易确认。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迁移合约接收以太坊用户节点发送的通证迁移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以太坊用户节点接收用户通过所述迁移发送账户输入的账户映射请求;
响应于所述账户映射请求,所述以太坊用户节点建立所述迁移发送账户与初始账户的映射关系,得到所述迁移接收账户;所述初始账户为在所述第二区块链中预建立的用户账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太坊用户节点建立所述迁移发送账户与初始账户的映射关系,得到所述迁移接收账户,包括:
所述以太坊用户节点将第三通证添加至所述迁移发送账户,所述第三通证为所述迁移合约定义的通证;
所述以太坊用户节点发起所述第三通证的转账交易,所述转账交易由所述迁移发送账户发送至所述初始账户;
所述以太坊用户节点确定所述迁移发送账户中第三通证的余额是否为零;若是,则将所述初始账户作为所述迁移接收账户。
9.一种通证的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转网合约接收迁移合约发送的迁移接收账户地址和第一通证信息;所述第一通证信息为已销毁的第一通证的价值表示;其中,所述迁移接收账户为用户在第二区块链中的账户;迁移发送账户为用户在第一区块链中的账户;其中,所述第二区块链是与第一区块链具有不同底层链的异构区块链;在所述第一区块链中部署了迁移合约,用于根据所述通证迁移请求对第一区块链节点中待迁移的通证进行销毁,通过调用所述第二区块链中部署的转网合约将对应价值的原生通证发送至第二区块链中的目标节点;其中,第一区块链的节点和第二区块链的节点存在映射关系,第一区块链的节点和第二区块链的节点登录的账户为同一用户的钱包账户;
所述转网合约根据所述第一通证信息和预设的通证兑换比例,得到第二通证;
所述转网合约向迁移接收账户发起所述第二通证的转账交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网合约接收迁移合约发送的迁移接收账户地址和第一通证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主网节点响应于用户输入的账户创建指令,创建初始账户;
所述主网节点接收以太坊用户节点发起的第三通证的转账交易
所述主网节点接收以太坊用户节点发起的第三通证的转账交易,使所述以太坊用户节点完成迁移发送账户与所述初始账户的映射,得到所述迁移接收账户;
其中,所述第三通证为迁移合约定义的通证;所述转账交易将所述第三通证由迁移发送账户发送至初始账户。
11.一种通证的迁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以太坊用户节点发送的通证迁移请求;所述通证迁移请求用于请求将迁移发送账户中的通证迁移至迁移接收账户,所述迁移发送账户为用户在第一区块链中的账户,所述迁移接收账户为所述用户在第二区块链中的账户;其中,所述第二区块链是与第一区块链具有不同底层链的异构区块链;在所述第一区块链中部署了迁移合约,用于根据所述通证迁移请求对第一区块链节点中待迁移的通证进行销毁,通过调用所述第二区块链中部署的转网合约将对应价值的原生通证发送至第二区块链中的目标节点;其中,第一区块链的节点和第二区块链的节点存在映射关系,第一区块链的节点和第二区块链的节点登录的账户为同一用户的钱包账户;
处理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通证迁移请求,将所述迁移发送账户中的第一通证转换为第二通证,并将所述第二通证发送至所述迁移接收账户。
12.一种区块链的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通证的迁移方法。
13.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通证的迁移方法。
CN202010255503.9A 2020-04-02 2020-04-02 通证的迁移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4765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55503.9A CN111476570B (zh) 2020-04-02 2020-04-02 通证的迁移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55503.9A CN111476570B (zh) 2020-04-02 2020-04-02 通证的迁移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76570A CN111476570A (zh) 2020-07-31
CN111476570B true CN111476570B (zh) 2024-01-26

Family

ID=71749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55503.9A Active CN111476570B (zh) 2020-04-02 2020-04-02 通证的迁移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765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32676B (zh) * 2021-01-12 2023-12-05 库珀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迁移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4039286A1 (en) * 2022-08-15 2024-02-22 Mvgx Tech Pte. Ltd.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grating a traditional financial exchange and an exchange on a blockchain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68659A (zh) * 2018-05-24 2018-11-06 深圳前海益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不同区块链网络之间Token资产跨链转移系统
KR101920015B1 (ko) * 2018-03-13 2018-11-19 주식회사 웨이투빗 이종 블록체인 기반의 토큰 관리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토큰 관리 서버
CN109391619A (zh) * 2018-10-22 2019-02-26 昧来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基于权限的跨链通证交换方法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9410049A (zh) * 2018-09-18 2019-03-01 深圳周百通科技有限公司 区块链记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615523A (zh) * 2019-01-03 2019-04-12 安徽井畅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非同质通证发行同质通证的方法
CN109741038A (zh) * 2018-12-12 2019-05-10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账户的token处理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919769A (zh) * 2019-03-15 2019-06-21 北京世纪诚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主链侧链之间进行价值跨链转移的模型及其实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20015B1 (ko) * 2018-03-13 2018-11-19 주식회사 웨이투빗 이종 블록체인 기반의 토큰 관리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토큰 관리 서버
CN108768659A (zh) * 2018-05-24 2018-11-06 深圳前海益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不同区块链网络之间Token资产跨链转移系统
CN109410049A (zh) * 2018-09-18 2019-03-01 深圳周百通科技有限公司 区块链记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391619A (zh) * 2018-10-22 2019-02-26 昧来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基于权限的跨链通证交换方法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9741038A (zh) * 2018-12-12 2019-05-10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账户的token处理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615523A (zh) * 2019-01-03 2019-04-12 安徽井畅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非同质通证发行同质通证的方法
CN109919769A (zh) * 2019-03-15 2019-06-21 北京世纪诚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主链侧链之间进行价值跨链转移的模型及其实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76570A (zh) 2020-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24278B (zh)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以及数据共享系统
CN108650262B (zh) 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云平台扩展方法及系统
CN110096857B (zh) 区块链系统的权限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RU2745518C2 (ru) Изоляция данных в сети блокчейн
KR102121159B1 (ko) 이벤트-구동 블록체인 워크플로우 프로세싱
Song et al. Research advances on blockchain-as-a-service: Architectures, applications and challenges
CN109146679A (zh) 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调用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1382168B (zh) 在联盟链网络中创建节点组、基于节点组的交易方法
TW201928743A (zh) 用以基於證明驗證認證鏈外資料之系統及方法
JP2019096272A (ja) 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ベースのユーザ識別管理用の分散型台帳装置、分散型台帳方法
JP2020503749A (ja) スクリプトサイズ及びオペコードリミットに対するセキュリティベース制限を維持しながらブロックチェーン上の複雑な機能を有効する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により実現され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2022533396A (ja) 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コンセンサス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CN111314172B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30248B (zh) 基于云服务的区块链构建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764887B (zh) 事务请求的构建方法、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476570B (zh) 通证的迁移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0650216B (zh) 云服务请求方法和装置
CN109447605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链货币兑换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0959282A (zh) 用于智能合约的软件接口
CN111416709B (zh) 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投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98205A (zh) 服务调用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636929B (zh) 群组业务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3561006A (zh) 基于安卓系统的应用认证方法和装置及应用认证服务器
CN114567643A (zh) 跨区块链的数据流转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Garcia Bringas et al. BlockChain platforms in financial services: current perspectiv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