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75747A - 地理索引编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地理索引编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75747A
CN111475747A CN202010456088.3A CN202010456088A CN111475747A CN 111475747 A CN111475747 A CN 111475747A CN 202010456088 A CN202010456088 A CN 202010456088A CN 111475747 A CN111475747 A CN 1114757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ing
length
index value
coded
geographic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5608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75747B (zh
Inventor
田志鹏
高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upertool Internet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upertool Internet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upertool Internet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upertool Internet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5608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757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757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757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757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757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3Querying, e.g. by the use of web search engines
    • G06F16/9537Spatial or temporal dependent retrieval, e.g. spatiotemporal que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1Indexing; Web crawling techniqu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ression, Expansion, Code Conversion, And Decoders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理索引编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获取待编码地理数据,确定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目标编码长度。接着按照目标编码长度,对待编码地理数据进行索引值编码,得到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目标编码索引值。最后将待编码地理数据作为已编码地理数据与目标编码索引值关联保存,如此,通过适应性地调整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目标编码长度,从而达到了节省编码时间,减少编码索引存储空间的目的。

Description

地理索引编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理索引编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数据和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例如,根据自己所在的位置查询附近的餐馆等服务。针对此类服务,为了快速查找到指定位置,通常对地理位置信息(经度及纬度)进行编码,将二维的点数据转换成一维数据,实现快速查询的目的。
目前,为了保证精度,对地理位置信息进行编码的编码长度往往比较长,同时编码长度是固定的,然而针对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这种编码长度固定的方式就使得编码时间较长,占用编码索引空间较大,如何节省编码时间,减少编码索引的存储空间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地理索引编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地理索引编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编码地理数据,确定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目标编码长度;
按照所述目标编码长度,对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进行索引值编码,得到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目标编码索引值;
将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作为已编码地理数据与所述目标编码索引值关联保存。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目标编码长度的步骤包括:
获取预存的所有编码索引值中编码长度最小的编码索引值,将该编码长度最小的编码索引值的长度作为第一编码长度,其中,每个编码索引值分别与至少一个已编码地理数据对应;按照所述第一编码长度,根据预设规则对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进行索引值编码,得到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第一编码索引值;
获取所述第一编码索引值对应的已编码地理数据的数据量,判断所述数据量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所述数据量小于预设阈值,则将所述第一编码长度作为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目标编码长度。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数据量不小于预设阈值,则将所述第一编码长度加一,得到新的第一编码长度,根据所述新的第一编码长度,返回执行获取预存的所有编码索引值中编码长度最小的编码索引值至判断所述数据量是否小于预设阈值的步骤,直至所述数据量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将最终得到的新的第一编码长度作为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目标编码长度。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最终得到的新的第一编码长度作为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目标编码长度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所述第一编码索引值对应的已编码地理数据,按照所述目标编码长度,根据预设规则重新进行索引值编码,得到新的第一编码索引值;
使用所述新的第一编码索引值替换原有的第一编码索引值。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预设规则对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进行索引值编码的步骤,包括:根据二分法对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进行索引值编码。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按照所述目标编码长度,对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进行索引值编码,得到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目标编码索引值的步骤包括:
按照所述目标编码长度,根据二分法对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进行索引值编码,得到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目标编码索引值。
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地理索引编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编码长度确定模块,用于获取待编码地理数据,确定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目标编码长度;
编码模块,用于按照所述目标编码长度,根据预设规则对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进行索引值编码,得到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目标编码索引值;
保存模块,用于将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作为已编码地理数据与所述目标编码索引值关联保存。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编码长度确定模块具用于,
获取预存的所有编码索引值中编码长度最小的编码索引值,将该最小的编码索引值的长度作为第一编码长度,其中,每个编码索引值分别与至少一个已编码地理数据对应;
按照所述第一编码长度,根据预设规则对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进行索引值编码,得到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第一编码索引值;
获取所述第一编码索引值对应的已编码地理数据的数据量,判断所述数据量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所述数据量小于预设阈值,则将所述第一编码长度作为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目标编码长度。
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介质和总线,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介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机器可读指令,以执行时执行如前述实施方式任一所述的地理索引编码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该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前述实施方式任一所述的地理索引编码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理索引编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通过获取待编码地理数据,确定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目标编码长度,接着按照目标编码长度,对待编码地理数据进行索引值编码,得到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目标编码索引值。最后将待编码地理数据作为已编码地理数据与目标编码索引值关联保存,如此,通过适应性地调整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目标编码长度,从而达到了节省编码时间,减少编码索引存储空间的目的。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理索引编码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编码索引值与地理位置关系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理索引编码装置的功能模块框图。
图标:100-电子设备;110-存储器;120-处理器;130-地理索引编码装置;131-编码长度确定模块;132-编码模块;133-保存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如背景技术所介绍,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数据和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例如,根据自己所在的位置查询附近的餐馆等服务。针对此类服务,为了快速查找到指定位置,通常对地理位置信息(经度及纬度)进行编码,将二维的点数据转换成一维数据,实现快速查询的目的。
目前,为了保证精度,对地理位置信息进行编码的编码长度往往比较长,同时编码长度是固定的,然而针对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这种编码长度固定的方式就使得编码时间较长,占用编码索引空间较大,如何节省编码时间,减少编码索引的存储空间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理索引编码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下面对该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进行详细阐述。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100的结构框图。所述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20、存储器110、地理索引编码装置130及总线,所述存储器110存储有所述处理器120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100运行时,所述处理器120及所述存储器110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处理器120执行所述机器可读指令,并执行地理索引编码方法的步骤。
所述存储器110、处理器120以及其他各元件相互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电性连接,以实现信号的传输或交互。
例如,这些元件相互之间可通过一条或多条通讯总线或信号线实现电性连接。地理索引编码装置130包括至少一个可以软件或固件(firmware)的形式存储于所述存储器110中的软件功能模块。所述处理器120用于执行存储器110中存储的可执行模块,例如所述地理索引编码装置130所包括的软件功能模块或计算机程序。
其中,存储器110可以是,但不限于,随机读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等。
处理器120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处理能力。上述处理器12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简称NP)等。
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110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120用于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执行所述程序。本申请实施例任一实施方式所揭示的流程定义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120中,或者由所述处理器120实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是但不限于,个人电脑(personalcomputer,PC)、平板电脑等具有处理功能的设备。
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具有比图1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图1所示的各组件可以采用硬件、软件或其组合实现。
请结合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理索引编码方法的流程图。下面对图2所示的具体流程进行详细描述。
步骤S1,获取待编码地理数据,确定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目标编码长度。
步骤S2,按照目标编码长度,对待编码地理数据进行索引值编码,得到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目标编码索引值。
步骤S3,将待编码地理数据作为已编码地理数据与目标编码索引值关联保存。
其中,待编码地理数据包括纬度数据和经度数据,纬度数据的范围在[-90°,0°),(0°,90°]经度数据的范围在[-180°,0°),(0°,180°],例如,待编码地理数据可以是(39.9°,116.3°)。
下面以待编码地理数据为(39.9°,116.3°)为例,做详细说明。若确定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目标编码长度为4,且对待编码地理数据进行索引值编码后获得的目标编码索引值为1101,则将待编码地理数据作为已编码地理数据,并且将目标编码索引值1101与(39.9°,116.3°)关联保存。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适应性调整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目标编码长度,按照目标编码长度对待编码数据进行编码,从而节省了编码时间,同时减少了编码索引的存储空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确定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目标编码长度的步骤包括:
首先,获取预存的所有编码索引值中编码长度最小的编码索引值,将该编码长度最小的编码索引值的长度作为第一编码长度,其中,每个编码索引值分别与至少一个已编码地理数据对应。
其次,按照所述第一编码长度,根据预设规则对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进行索引值编码,得到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第一编码索引值。
接着,获取所述第一编码索引值对应的已编码地理数据的数据量,判断所述数据量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所述数据量小于预设阈值,则将所述第一编码长度作为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目标编码长度。
最后,若所述数据量不小于预设阈值,则将所述第一编码长度加一,得到新的第一编码长度,根据所述新的第一编码长度,返回执行获取预存的所有编码索引值中编码长度最小的编码索引值至判断所述数据量是否小于预设阈值的步骤,直至所述数据量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将最终得到的新的第一编码长度作为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目标编码长度。
其中,按照所述第一编码长度,根据预设规则对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进行索引值编码,得到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第一编码索引值的步骤,包括:根据二分法对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进行索引值编码。
请结合参阅图3及表1,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编码索引值与地理位置关系图。表1为预先存储的编码索引值与已编码地理数据的对应关系表。图3中的‘1’、‘00’、‘01’为预先存储在所述电子设备100中的编码索引值,例如,假设待编码地理数据为(x°,y°),预存的所有编码索引值中编码长度最小的编码索引值为‘1’,其长度为1,也就是说第一编码长度为1。
作为一种可能的情况,假设对待编码地理数据(x°,y°),按照编码长度为1进行索引值编码,且获得的编码索引值为0,预设阈值为10万,根据表1可知,编码索引值为0所对应的已编码地理数据的数据量为10万,此时数据量不小于预设阈值10万,因此将第一编码长度加1,得到新的第一编码长度为2。
接着,再次对待编码地理数据进行索引值编码,若获得的编码索引值为00,根据表1可知,编码索引值为00所对应的已编码地理数据的数据量为0.5万,此时数据量小于预设阈值10万,因此可以确定目标编码长度与新的第一编码长度相同,为2。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情况,假设对待编码地理数据(x°,y°),按照编码长度为1进行索引值编码,且获得的编码索引值为1,预设阈值为10万,根据表1可知,编码索引值为1所对应的已编码地理数据的数据量为9万,此时数据量小于预设阈值10万,因此可以确定目标编码长度与第一编码长度相同,为1。
表1
Figure BDA0002509286900000121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根据预设规则对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进行索引值编码的步骤,包括:根据二分法对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进行索引值编码。
例如,假设待编码地理数据为(39.9°,116.4°),通过二分法对纬度39.9°进行索引值编码的过程可以是:
由于地球的纬度区间是[-90°,90°],统一将划分得到的左区间标记为0,右区间标记为1。将区间[-90°,90°]进行二分,得到[-90°,0°),(0°,90°],可以确定39.9°属于右区间(0°,90°],编码为1。
接着将区间(0°,90°]进行二分,得到(0°,45°],(45°,90°],可以确定39.9°属于左区间(0°,45°],编码为0。
还可以接着将区间(0°,45°]进行二分,得到(0°,22.5°],(22.5°,45°],可以确定39.9°属于右区间[22.5°,45°),编码为1。
如此,经过多次对区间进行二分,不断逼近纬度39.9°,对其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值101。
同样的,由于地球的经度区间是[-180°,180°],统一将划分得到的左区间标记为0,右区间标记为1通过二分法对经度116.4°进行索引值编码的过程可以是:
将区间[-180°,180°]进行二分,得到[-180°,0°),(0°,180°],可以确定116.4°属于右区间(0°,180°],编码为1。
接着将区间(0°,180°]进行二分,得到(0°,90°],(90°,180°],可以确定116.4°属于右区间,编码为1。
还可以接着将区间(90°,180°]进行二分,得到(90°,135°],(135°,180°],可以确定116.4°属于左区间,编码为0。
如此,经过多次对区间进行二分,对经度116.4°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值110。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二分的次数可以是1次、2次、3次……等,可根据目标编码长度确定,容易理解的是对区间进行二分的次数越多,编码后的精度越高。
经过上述标识计算,纬度产生的编码值为101,经度产生的编码值为110,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对求得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第一编码索引值,即,为了求得纬度及经度的第一编码索引值,还需要进一步对纬度的编码值及经度的编码值进行组合,以获得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第一编码索引值。
进一步对纬度的编码值及经度的编码值进行组合,以获得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第一编码索引值的方式可以是,偶数位采用经度的编码值,奇数位采用纬度的编码值,根据第一编码长度获得组合后的编码索引值。例如,若第一编码长度为1,则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编码索引值为1;若第一编码长度为4,则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编码索引值为1101;若第一编码长度为6,则编码索引值为110110。
进一步对纬度的编码值及经度的编码值进行组合,以获得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第一编码索引值的方式还可以是,偶数位采用纬度的编码值,奇数位采用经度的编码值,根据第一编码长度获得组合后的编码索引值。例如,若第一编码长度为1,则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第一编码索引值为1;若第一编码长度为4,则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第一编码索引值为1110;若第一编码长度为6,则第一编码索引值为111001。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将最终得到的新的第一编码长度作为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目标编码长度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针对所述第一编码索引值对应的已编码地理数据,按照所述目标编码长度,根据预设规则重新进行索引值编码,得到新的第一编码索引值。
使用所述新的第一编码索引值替换原有的第一编码索引值。
例如,若第一编码长度为1,最终得到的新的第一编码长度,即目标编码长度为3,在将最终得到的新的第一编码长度作为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目标编码长度的步骤之后,还可将第一编码索引值对应的已编码地理数据,按照编码长度为3重新进行索引值编码,得到长度为3位的新的第一编码索引值,并且使用新的第一编码索引值替换原有的第一编码索引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按照所述目标编码长度,对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进行索引值编码,得到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目标编码索引值的步骤包括:
按照所述目标编码长度,根据二分法对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进行索引值编码,得到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目标编码索引值。
例如,若待编码地理数据为(22.36°,-7.37°),通过二分法对纬度22.36°进行索引值编码的过程可以是:
由于地球的纬度区间是[-90°,90°],统一将划分得到的左区间标记为0,右区间标记为1。将区间[-90°,90°]进行二分,得到[-90°,0°),(0°,90°],可以确定22.36°属于右区间(0°,90°],编码为1。
接着将区间(0°,90°]进行二分,得到(0°,45°],(45°,90°],可以确定22.36°属于左区间(0°,45°],编码为0。
还可以接着将区间(0°,45°]进行二分,得到(0°,22.5°],(22.5°,45°],可以确定22.36°属于左区间[0°,22.5°),编码为0。
如此,经过多次对区间进行二分,不断逼近纬度22.36°,对其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值100。
同样的,由于地球的经度区间是[-180°,180°],统一将划分得到的左区间标记为0,右区间标记为1通过二分法对经度-7.37°进行索引值编码的过程可以是:
将区间[-180°,180°]进行二分,得到[-180°,0°),(0°,180°],可以确定-7.37°属于左区间[-180°,0°),编码为0。
接着将区间[-180°,0°)进行二分,得到[-180°,-90°),[-90°,0°),可以确定-7.37°属于右区间[-90°,0°),编码为1。
还可以接着将区间[-90°,0°)进行二分,得到[-90°,-45°),[-45°,0°),可以确定-7.37°属于右区间[-45°,0°],编码为1。
如此,经过多次对区间进行二分,对经度-7.37°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值011。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二分的次数可以是1次、2次、3次……等,可根据目标编码长度确定,进行二分的次数越多,其精度越高。
需要说明的是,经过上述标识计算,纬度产生的编码值为100,经度产生的编码值为011,为了求得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编码索引值,即,为了求得纬度及经度的编码索引值,还需要进一步对纬度的编码值及经度的编码值进行组合,以获得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编码索引值。
进一步对纬度的编码值及经度的编码值进行组合,以获得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编码索引值的方式可以是,偶数位采用经度的编码值,奇数位采用纬度的编码值,根据目标编码长度获得组合后的编码索引值。例如,若目标编码长度为1,则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编码索引值为1;若目标编码长度为4,则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编码索引值为1001;若目标编码长度为6,则编码索引值为100101。
进一步对纬度的编码值及经度的编码值进行组合,以获得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编码索引值的方式还可以是,偶数位为纬度的编码值,奇数位为经度的编码值,根据目标编码长度获得组合后的编码索引值。例如,若目标编码长度为1,则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编码索引值为0;若目标编码长度为4,则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编码索引值为0110;若目标编码长度为6,则编码索引值为011010。
由上述阐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根据已经编码数据的数据量的大小以及预存的所有编码索引值适应性调整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目标编码长度,有效节省了编码时间,减少了编码索引的存储空间。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与地理索引编码方法对应的地理索引编码装置。
请结合参阅图4,本申请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地理索引编码装置130,所述装置包括:
编码长度确定模块131,用于获取待编码地理数据,确定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目标编码长度。
编码模块132,用于按照所述目标编码长度,根据预设规则对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进行索引值编码,得到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目标编码索引值。
保存模块133,用于将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作为已编码地理数据与所述目标编码索引值关联保存。
其中,所述编码长度确定模块131具用于,获取预存的所有编码索引值中编码长度最小的编码索引值,将该最小的编码索引值的长度作为第一编码长度,其中,每个编码索引值分别与至少一个已编码地理数据对应;按照所述第一编码长度,根据预设规则对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进行索引值编码,得到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第一编码索引值。
获取所述第一编码索引值对应的已编码地理数据的数据量,判断所述数据量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所述数据量小于预设阈值,则将所述第一编码长度作为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目标编码长度。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申请实施例上述地理索引编码方法相似,因此装置的实施原理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原理,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该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的地理索引编码方法的步骤。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理索引编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通过获取待编码地理数据,确定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目标编码长度,接着按照目标编码长度,对待编码地理数据进行索引值编码,得到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目标编码索引值。最后将待编码地理数据作为已编码地理数据与目标编码索引值关联保存,如此,适应性地调整了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目标编码长度,从而达到了节省编码时间,减少编码索引存储空间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地理索引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编码地理数据,确定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目标编码长度;
按照所述目标编码长度,对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进行索引值编码,得到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目标编码索引值;
将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作为已编码地理数据与所述目标编码索引值关联保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理索引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目标编码长度的步骤包括:
获取预存的所有编码索引值中编码长度最小的编码索引值,将该编码长度最小的编码索引值的长度作为第一编码长度,其中,每个编码索引值分别与至少一个已编码地理数据对应;
按照所述第一编码长度,根据预设规则对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进行索引值编码,得到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第一编码索引值;
获取所述第一编码索引值对应的已编码地理数据的数据量,判断所述数据量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所述数据量小于预设阈值,则将所述第一编码长度作为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目标编码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理索引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数据量不小于预设阈值,则将所述第一编码长度加一,得到新的第一编码长度,根据所述新的第一编码长度,返回执行获取预存的所有编码索引值中编码长度最小的编码索引值至判断所述数据量是否小于预设阈值的步骤,直至所述数据量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将最终得到的新的第一编码长度作为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目标编码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理索引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最终得到的新的第一编码长度作为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目标编码长度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所述第一编码索引值对应的已编码地理数据,按照所述目标编码长度,根据预设规则重新进行索引值编码,得到新的第一编码索引值;
使用所述新的第一编码索引值替换原有的第一编码索引值。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理索引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预设规则对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进行索引值编码的步骤,包括:根据二分法对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进行索引值编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理索引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所述目标编码长度,对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进行索引值编码,得到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目标编码索引值的步骤包括:
按照所述目标编码长度,根据二分法对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进行索引值编码,得到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目标编码索引值。
7.一种地理索引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编码长度确定模块,用于获取待编码地理数据,确定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目标编码长度;
编码模块,用于按照所述目标编码长度,根据预设规则对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进行索引值编码,得到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目标编码索引值;
保存模块,用于将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作为已编码地理数据与所述目标编码索引值关联保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理索引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长度确定模块具用于,
获取预存的所有编码索引值中编码长度最小的编码索引值,将该最小的编码索引值的长度作为第一编码长度,其中,每个编码索引值分别与至少一个已编码地理数据对应;按照所述第一编码长度,根据预设规则对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进行索引值编码,得到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第一编码索引值;
获取所述第一编码索引值对应的已编码地理数据的数据量,判断所述数据量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所述数据量小于预设阈值,则将所述第一编码长度作为所述待编码地理数据的目标编码长度。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介质和总线,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介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机器可读指令,以执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地理索引编码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该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地理索引编码方法的步骤。
CN202010456088.3A 2020-05-26 2020-05-26 地理索引编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4757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56088.3A CN111475747B (zh) 2020-05-26 2020-05-26 地理索引编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56088.3A CN111475747B (zh) 2020-05-26 2020-05-26 地理索引编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75747A true CN111475747A (zh) 2020-07-31
CN111475747B CN111475747B (zh) 2024-03-15

Family

ID=71760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56088.3A Active CN111475747B (zh) 2020-05-26 2020-05-26 地理索引编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75747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42507A1 (en) * 2006-06-09 2007-12-13 Richard George Azlan Abas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geographic locations
CN104298740A (zh) * 2014-10-09 2015-01-21 清华大学 地理位置编码方法
US20180080794A1 (en) * 2016-04-12 2018-03-22 Beijing Didi Infinity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C 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a point of interest
CN110008293A (zh) * 2019-02-02 2019-07-1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地理位置查询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42507A1 (en) * 2006-06-09 2007-12-13 Richard George Azlan Abas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geographic locations
CN104298740A (zh) * 2014-10-09 2015-01-21 清华大学 地理位置编码方法
US20180080794A1 (en) * 2016-04-12 2018-03-22 Beijing Didi Infinity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C 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a point of interest
CN110008293A (zh) * 2019-02-02 2019-07-1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地理位置查询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柴洁;: "基于IKAnalyzer和Lucene的地理编码中文搜索引擎的研究与实现" *
赖广陵;童晓冲;丁璐;秦志远;: "三维空间格网的多尺度整数编码与数据索引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75747B (zh) 2024-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47598B (zh) 一种定位方法、服务器及终端
CN111026978A (zh) 位置查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88866B (zh) 数据扩充方法、装置、数据处理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50782B (zh) 一种大数据地理信息可视化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CN110532107B (zh) 接口调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6171860A1 (en) Computeriz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location-based search
CN112948674A (zh) 基于Redis的智能推送服务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1061842A (zh) 一种相似文本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0784837B (zh) 室内定位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JP2018055525A (ja) テキスト抽出装置
CN109871419B (zh) 一种地图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14817651A (zh) 数据存储方法、数据查询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1475747A (zh) 地理索引编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1046128B (zh) 轨迹相似度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09491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connection source recommendations using a database of historic data on connectivity
CN112749258A (zh) 数据搜索的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858606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5914998A (zh) 蓝牙寻向方法、终端设备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78806A (zh) 位置查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25813B (zh) 基于手机信令的信号覆盖范围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5658836A (zh) 区域搜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48517A (zh) 区域位置标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065045A (zh) 匹配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468958B (zh) 区域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988221A (zh) 预测编码方法、预测点选择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after: 15-5, 1st Floor, Building 4, No. 15 Haidian Middle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2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minglue Zhaohu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020, 2nd floor, building 27, 25 North Third Ring Road Wes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SUPERTOOL INTERNET TECHNOLOGY 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