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75421A - 一种电力需求响应一致性测试用例生成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力需求响应一致性测试用例生成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75421A
CN111475421A CN202010467017.3A CN202010467017A CN111475421A CN 111475421 A CN111475421 A CN 111475421A CN 202010467017 A CN202010467017 A CN 202010467017A CN 111475421 A CN111475421 A CN 1114754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mand response
visible
synchronous product
test case
pro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6701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75421B (zh
Inventor
金鑫
肖勇
王岩
冯俊豪
黄博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6701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754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754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754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754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754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8Software testing
    • G06F11/3672Test management
    • G06F11/3684Test management for test design, e.g. generating new test c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8Software testing
    • G06F11/3672Test management
    • G06F11/3688Test management for test execution, e.g. scheduling of test sui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8Software testing
    • G06F11/3672Test management
    • G06F11/3692Test management for test results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力需求响应一致性测试用例生成系统和方法,其中系统包括:同步积生成模块、压缩模块和探测模块;同步积生成模块,用于计算需求响应测试模型和需求响应测试目的同步积;压缩模块,用于对同步积的内部转换动作进行压缩,输出可见同步积;探测模块,用于对满足导向接受条件的可见同步积的状态构建子图,生成需求响应测试用例或需求响应完整测试图,解决了现有的电力需求响应系统进行一致性测试时,测试用例固定所导致的一致性测试结果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电力需求响应一致性测试用例生成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测试用例生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需求响应一致性测试用例生成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需求响应系统规模庞大,数量众多,从需求响应主站到终端可分为多种类型,其所具备的功能也不尽相同,不同的需求响应系统设计目的也各不相同。现有技术中对所有的电力需求响应系统使用相同的需求响应测试用例来进行一致性测试,测试用例固定,模式僵化,导致一致性测试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力需求响应一致性测试用例生成系统和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的电力需求响应系统进行一致性测试时,测试用例固定所导致的一致性测试结果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力需求响应一致性测试用例生成系统,包括:
同步积生成模块、压缩模块和探测模块;
所述同步积生成模块,用于计算需求响应测试模型和需求响应测试目的同步积;
所述压缩模块,用于对所述同步积的内部转换动作进行压缩,输出可见同步积;
所述探测模块,用于对满足导向接受条件的所述可见同步积的状态构建子图,生成需求响应测试用例或需求响应完整测试图。
可选的,还包括:
确定化操作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可见同步积的内部动作是否已经全部消除,并对没有全部消除所述内部动作的所述可见同步积进行强化处理。
可选的,还包括:
解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可见同步积的状态是否满足导向接受条件。
可选的,所述解析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求解布尔方程系统的最小不动点来判断所述可见同步积的状态是否满足导向接受条件,并将判断结果发送给所述探测模块。
可选的,所述探测模块具体用于:
对所述可见同步积进行前向遍历,基于所述判断结果,对满足导向接受条件的所述可见同步积的状态构建子图,生成需求响应测试用例或需求响应完整测试图。
可选的,所述压缩模块具体用于:
挤压所述内部转换动作的强连通分量,并采用外部可见的输出动作自循环代替所述同步积,生成悬挂自动机;
基于所述悬挂自动机,通过所述内部转换动作消除冗余交叉,并计算所述内部转换动作的反向闭合转换,输出可见同步积。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力需求响应一致性测试用例生成方法,包括:
计算需求响应测试模型和需求响应测试目的同步积;
对所述同步积的内部转换动作进行压缩,输出可见同步积;
对满足导向接受条件的所述可见同步积的状态构建子图,生成需求响应测试用例或需求响应完整测试图。
可选的,所述对满足导向接受条件的所述可见同步积的状态构建子图,生成需求响应测试用例或需求响应完整测试图,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可见同步积的内部动作是否已经全部消除,并对没有全部消除所述内部动作的所述可见同步积进行强化处理。
可选的,所述对满足导向接受条件的所述可见同步积的状态构建子图,生成需求响应测试用例或需求响应完整测试图,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可见同步积的状态是否满足导向接受条件。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同步积的内部转换动作进行压缩,输出可见同步积,包括:
挤压所述内部转换动作的强连通分量,并采用外部可见的输出动作自循环代替所述同步积,生成悬挂自动机;
基于所述悬挂自动机,通过所述内部转换动作消除冗余交叉,并计算所述内部转换动作的反向闭合转换,输出可见同步积。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力需求响应一致性测试用例生成系统,包括:同步积生成模块、压缩模块和探测模块;同步积生成模块,用于计算需求响应测试模型和需求响应测试目的同步积;压缩模块,用于对同步积的内部转换动作进行压缩,输出可见同步积;探测模块,用于对满足导向接受条件的可见同步积的状态构建子图,生成需求响应测试用例或需求响应完整测试图。
本申请中的电力需求响应一致性测试用例生成系统,通过同步积生成模块计算需求响应测试模型和需求响应测试目的同步积,通过压缩模块对同步积的内部转换动作进行压缩,通过探测模块对生成的可见同步积中满足导向接受条件的状态构建子图,从而生成需求响应测试用例或需求响应完整测试图,解决了需求响应系统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配置导致的一致性测试用例适应性差的问题;通过电力需求响应系统的需求响应测试模型和需求响应测试目的动态生成一致性测试的需求响应测试用例或需求响应完整测试图,避免了测试用例固定,从而提高一致性测试结果的准确率,解决了现有的电力需求响应系统进行一致性测试时,测试用例固定所导致的一致性测试结果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力需求响应一致性测试用例生成系统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力需求响应一致性测试用例生成系统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需求响应测试模型的一个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需求响应测试目的一个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同步积的一个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见同步积的一个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需求响应测试用例的一个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需求响应完整测试图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力需求响应一致性测试用例生成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理解,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力需求响应一致性测试用例生成系统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同步积生成模块、压缩模块和探测模块;
同步积生成模块,用于计算需求响应测试模型和需求响应测试目的同步积;
压缩模块,用于对同步积的内部转换动作进行压缩,输出可见同步积;
探测模块,用于对满足导向接受条件的可见同步积的状态构建子图,生成需求响应测试用例或需求响应完整测试图。
需要说明的是,同步积生成模块用于计算由需求响应测试模型和需求响应测试目的生成的同步积,具体计算方法为:
M为需求响应测试模型,TP为需求响应测试目的,M和TP都用输入输出标记转换系统IOLTS来表示,TP有两组俘获状态的集合AcceptTP和RefuseTP。一个IOLTS用(Q,A,T,q0)表示,由一个状态集合Q、一个动作集合A、一个转换关系集合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041
和一个初始状态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042
组成,其中,动作集合A=AI∪AO∪{τ},AI和AO分别是输入动作和输出动作的子集,τ是不可见的内部动作,一个转换(q1,b,q2)∈T,也可以记为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043
表示系统可以通过执行动作b从状态q1移动到状态q2,输入动作表示为?a,输出动作表示为!a。
需求响应测试模型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051
需求响应测试目的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052
同步积为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053
其中,SP=M×TP,同步积SP具有两组不相交的俘获状态集:AcceptSP和RefuseSP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054
状态集合:QSP是从初始状态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055
经过TSP转换后可以到达QM×QTPD的子集;
动作集合: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056
转换关系: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057
其中,→SP∈TSP,→M∈TM,→TP∈TTP
压缩模块对同步积SP的内部转换动作τ进行压缩,压缩模块与同步积生成模块单向连接,同步积生成模块的输出作为压缩模块的输入,根据SP是否有内部转换动作来启动压缩模块,输出可见同步积SPvis
探测模块通过计算包含在导向接受状态集合(L2A)的状态对应的子图来构建需求响应测试用例或需求响应完整测试图,L2A由可以到达接受状态的状态构成的集合。
一个需求响应测试用例(TC),就是一个输入输出标记转换系统IOLTS,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058
具有三组俘获状态的集合表示判决Pass∪Fail∪Inconc∈QTC,一个需求响应测试用例必须是可控的,在两个输入或一个输入跟一个输出之间不允许选择,从需求响应测试用例每一个状态都能到达判决,其中,判决结果通过(Pass)为需求响应测试目的已经满足,判决结果失败(Fail)为被测对象与需求响应测试模型M不符,不确定(Inconc)为已经观测到正确的行为,但是无法满足需求响应测试目的。
提取需求响应完整测试图时,需求响应完整测试图是可见同步积SPvis的子图,在L2A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表示判决的状态,接受状态对应于通过判决,对每一个状态q∈L2A,如果输出转换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059
那么将会导致不确定的判决,包含在可见同步积之外的输出转换导致判决失败。探测模块对可见同步积SPvis进行前向遍历,对SPvis的每一个状态q,通过评估命题动态逻辑公式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0510
判断从该状态到接受状态的可达性,其中,原命题accept为接受状态。
提取需求响应测试用例时,采用与提取需求响应完整测试图类似的前向遍历,扩展了可控性,对于需求响应测试用例的状态q,只有一个向外的输入动作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061
或者拥有可见同步积所有的输出动作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062
实时地选择输入转换的必备要素是布尔方程系统的诊断生成,除了布尔变量的值之外,它提供了与该变量值对应的布尔方程系统最小片段的值,对于满足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063
的析取布尔方程系统中评估为接受的变量Xq,其诊断是一个序列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064
其中,qk|=accept,这在可见同步积中引入了一个可以导向接受状态的转换序列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065
由于使用状态q,q1,…,qk∈L2A,因此,该诊断序列也是构建的需求响应测试用例的一部分。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力需求响应一致性测试用例生成系统,通过同步积生成模块计算需求响应测试模型和需求响应测试目的同步积,通过压缩模块对同步积的内部转换动作进行压缩,通过探测模块对生成的可见同步积中满足导向接受条件的状态构建子图,从而生成需求响应测试用例或需求响应完整测试图,解决了需求响应系统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配置导致的一致性测试用例适应性差的问题;通过电力需求响应系统的需求响应测试模型和需求响应测试目的动态生成一致性测试的需求响应测试用例或需求响应完整测试图,避免了测试用例固定,从而提高一致性测试结果的准确率,解决了现有的电力需求响应系统进行一致性测试时,测试用例固定所导致的一致性测试结果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为了便于理解,请参阅图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力需求响应一致性测试用例生成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同步积生成模块、压缩模块和探测模块;
同步积生成模块,用于计算需求响应测试模型和需求响应测试目的同步积;
压缩模块,用于对同步积的内部转换动作进行压缩,输出可见同步积;
探测模块,用于对满足导向接受条件的可见同步积的状态构建子图,生成需求响应测试用例或需求响应完整测试图。
需要说明的是,同步积生成模块用于计算由需求响应测试模型和需求响应测试目的生成的同步积,具体计算方法为:
M为需求响应测试模型,TP为需求响应测试目的,M和TP都用输入输出标记转换系统IOLTS来表示,TP有两组俘获状态的集合AcceptTP和RefuseTP。一个IOLTS用(Q,A,T,q0)表示,由一个状态集合Q、一个动作集合A、一个转换关系集合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071
和一个初始状态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072
组成,其中,动作集合A=AI∪AO∪{τ},AI和AO分别是输入动作和输出动作的子集,τ是不可见的内部动作,一个转换(q1,b,q2)∈T,也可以记为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073
表示系统可以通过执行动作b从状态q1移动到状态q2,输入动作表示为?a,输出动作表示为!a。
需求响应测试模型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074
需求响应测试目的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075
同步积为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076
其中,SP=M×TP,同步积SP具有两组不相交的俘获状态集:AcceptSP和RefuseSP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077
状态集合:QSP是从初始状态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078
经过TSP转换后可以到达QM×QTPD的子集;
动作集合: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079
转换关系: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0710
其中,→SP∈TSP,→M∈TM,→TP∈TTP
压缩模块对同步积SP的内部转换动作τ进行压缩,压缩模块与同步积生成模块单向连接,同步积生成模块的输出作为压缩模块的输入,根据SP是否有内部转换动作来启动压缩模块,输出可见同步积SPvis
探测模块通过计算包含在导向接受状态集合(L2A)的状态对应的子图来构建需求响应测试用例或需求响应完整测试图,L2A由可以到达接受状态的状态构成的集合。
一个需求响应测试用例(TC),就是一个输入输出标记转换系统IOLTS,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0711
具有三组俘获状态的集合表示判决Pass∪Fail∪Inconc∈QTC,一个需求响应测试用例必须是可控的,在两个输入或一个输入跟一个输出之间不允许选择,从需求响应测试用例每一个状态都能到达判决,其中,判决结果通过(Pass)为需求响应测试目的已经满足,判决结果失败(Fail)为被测对象与需求响应测试模型M不符,不确定(Inconc)为已经观测到正确的行为,但是无法满足需求响应测试目的。
提取需求响应完整测试图时,需求响应完整测试图是可见同步积SPvis的子图,在L2A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表示判决的状态,接受状态对应于通过判决,对每一个状态q∈L2A,如果输出转换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081
那么将会导致不确定的判决,包含在可见同步积之外的输出转换导致判决失败。探测模块对可见同步积SPvis进行前向遍历,对SPvis的每一个状态q,通过评估命题动态逻辑公式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082
判断从该状态到接受状态的可达性,其中,原命题accept为接受状态。
提取需求响应测试用例时,采用与提取需求响应完整测试图类似的前向遍历,扩展了可控性,对于需求响应测试用例的状态q,只有一个向外的输入动作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083
或者拥有可见同步积所有的输出动作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084
q”∈L2A。实时地选择输入转换的必备要素是布尔方程系统的诊断生成,除了布尔变量的值之外,它提供了与该变量值对应的布尔方程系统最小片段的值,对于满足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085
的析取布尔方程系统中评估为接受的变量Xq,其诊断是一个序列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086
其中,qk|=accept,这在可见同步积中引入了一个可以导向接受状态的转换序列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087
由于使用状态q,q1,…,qk∈L2A,因此,该诊断序列也是构建的需求响应测试用例的一部分。
需求响应测试用例提取算法具体为:如果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088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089
的诊断序列插入到需求响应测试用例中,然后选择需求响应测试用例没有遍历过的转换,并对其进行处理:
如果是输入转换,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0810
则不进行任何操作,因为其构造产生的目标状态也满足q′∈L2A;
如果是输出转换,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0811
则依次检查其每一个相邻的输出转换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0812
如果目标状态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0813
则将输出转换加入到需求响应测试用例中,并将q”标记为不确定的判决;
当遇到需求响应测试用例中已经存在的一个状态q时,停止插入诊断序列到需求响应测试用例中,因为需求响应测试用例已经包含一个可以从状态q到达接受状态的序列。通过这种方式,对L2A中的每一个状态插入诊断序列来逐步构建需求响应测试用例。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力需求响应一致性测试用例生成系统,还包括:
确定化操作模块,用于判断可见同步积的内部动作是否已经全部消除,并对没有全部消除内部动作的可见同步积进行强化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确定化操作模块与探测模块单向连接,确定化操作模块的输出作为探测模块的输入,确定化操作模块,用于判断可见同步积的内部动作是否已经全部消除,并对没有全部消除内部动作的可见同步积进行强化处理以消除内部动作导致的不确定性,具体可以通过对同步积再进行det()计算来实现强化处理。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力需求响应一致性测试用例生成系统,还包括:
解析模块,用于判断可见同步积的状态是否满足导向接受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解析模块与确定化操作模块单向连接,确定化操作模块的输出作为解析模块的输入。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力需求响应一致性测试用例生成系统,解析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求解布尔方程系统的最小不动点来判断可见同步积的状态是否满足导向接受条件,并将判断结果发送给探测模块。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力需求响应一致性测试用例生成系统,探测模块具体用于:
对可见同步积进行前向遍历,基于判断结果,对满足导向接受条件的可见同步积的状态构建子图,生成需求响应测试用例或需求响应完整测试图。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解析模块判断可见同步积SPvis的状态q是否能够导向接受状态,通过求解布尔方程系统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091
的最小不动点来判决q是否满足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092
并将判断结果传送给探测模块,其中,V为所有转换动作→的集合。探测模块对可见同步积进行前向遍历,基于判断结果,对满足导向接受条件的可见同步积的状态构建子图,生成需求响应测试用例或需求响应完整测试图,其中,求解布尔方程的最小不动点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对其具体的求取过程进行赘述。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力需求响应一致性测试用例生成系统,压缩模块具体用于:
挤压内部转换动作的强连通分量,并采用外部可见的输出动作自循环代替同步积,生成悬挂自动机;
基于悬挂自动机,通过内部转换动作消除冗余交叉,并计算内部转换动作的反向闭合转换,输出可见同步积。
需要说明的是,压缩模块进行压缩的具体过程为:挤压内部转换动作τ的强连通分量,并采用外部可见的输出动作δ自循环代替同步积来表示静止状态,从而生成悬挂自动机ΔSP;基于悬挂自动机ΔSP,再通过优先考虑汇合的内部转换动作τ来消除冗余交叉,保证同一源状态发出的相邻转换不会带来新的可观察行为;然后计算内部转换动作的反向闭合转换,输出可见同步积。
压缩模块的输入为同步积SP,输出为可见同步积SPvis,SPvis=det(Δ(SP)),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101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102
其中,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103
TΔ(SP)=TSP∪{(q,δ,q)q∈quiescent(SP)},δ为外部可见的输出动作,quiescent(SP)为同步积SP的静止状态,静止状态包括死锁、输出锁和活锁三种状态,死锁指的是系统不会演变的状态,输出锁指的是系统在等待外界输入动作的状态,活锁指的是系统通过无限的内部动作τ序列发散的状态。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104
其中,对操作after的定义为: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105
为了便于理解,请参阅图3至图8,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力需求响应一致性测试用例生成系统的一个具体应用例。
请参考图2的需求响应测试模型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106
参考图3的需求响应测试目的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107
同步积为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108
其中,SP=M×TP,同步积SP具有两组不相交的俘获状态集:AcceptSP和RefuseSP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109
状态集合:QSP是从初始状态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1010
经过TSP转换后可以到达QM×QTPD的子集;
动作集合: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1011
转换关系: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1012
其中,→SP∈TSP,→M∈TM,→TP∈TTP,将需求响应测试模型和需求响应测试目的输入同步积生成模块之后,由同步积生成模块计算同步积,计算得到的同步积如图4所示。
将同步积SP传入压缩模块,对同步积SP的内部转换动作τ进行压缩,得到可见同步积,如图5所示,结果确定化操作模块判断可见同步积的内部转换动作是否全部消除,并将其传入探测模块和解析模块中,得到需求响应测试用例,如图7所示,其第一诊断序列是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111
然后选择需求响应测试用例没有遍历过的转换,并对其进行处理:
如果是输入转换,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112
则不进行任何操作,因为其构造产生的目标状态也满足q′∈L2A,如图7所示的需求响应测试用例中的转换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113
就是这种情况;
如果是输出转换,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114
则依次检查其每一个相邻的输出转换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115
如图7所示的需求响应测试用例中的转换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116
就是这种情况,如果目标状态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117
则将输出转换加入到需求响应测试用例中,并将q”标记为不确定的判决,如图7所示的需求响应测试用例中的转换
Figure BDA0002513011200000118
就是这种情况;
当遇到需求响应测试用例中已经存在的一个状态q时,停止插入诊断序列到需求响应测试用例中,因此需求响应测试用例已经包含一个可以从状态q到达接受状态的序列。通过这种方式,对L2A中的每一个状态插入诊断序列来逐步构建需求响应测试用例。
在构建需求响应测试用例的基础上,提取完整的测试图,提取需求响应完整测试图时,完整测试图是可见同步积的子图,通过解析模块判断可见同步积的状态是否满足导向接受条件,并将判断结果发送给探测模块,探测模块对可见同步积进行前向遍历,基于判断结果,对满足导向接受条件的可见同步积的状态构建子图,生成需求响应测试用例或需求响应完整测试图,请参考图8。
为了便于理解,请参考图9,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力需求响应一致性测试用例生成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步骤101、计算需求响应测试模型和需求响应测试目的同步积。
步骤102、对同步积的内部转换动作进行压缩,输出可见同步积。
步骤103、对满足导向接受条件的可见同步积的状态构建子图,生成需求响应测试用例或需求响应完整测试图。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步骤103之前还包括:
判断可见同步积的内部动作是否已经全部消除,并对没有全部消除内部动作的可见同步积进行强化处理。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步骤103之前还包括:
判断可见同步积的状态是否满足导向接受条件。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步骤102具体包括:
挤压内部转换动作的强连通分量,并采用外部可见的输出动作自循环代替同步积,生成悬挂自动机;
基于悬挂自动机,通过内部转换动作消除冗余交叉,并计算内部转换动作的反向闭合转换,输出可见同步积。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方法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系统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力需求响应一致性测试用例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同步积生成模块、压缩模块和探测模块;
所述同步积生成模块,用于计算需求响应测试模型和需求响应测试目的同步积;
所述压缩模块,用于对所述同步积的内部转换动作进行压缩,输出可见同步积;
所述探测模块,用于对满足导向接受条件的所述可见同步积的状态构建子图,生成需求响应测试用例或需求响应完整测试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需求响应一致性测试用例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化操作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可见同步积的内部动作是否已经全部消除,并对没有全部消除所述内部动作的所述可见同步积进行强化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需求响应一致性测试用例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解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可见同步积的状态是否满足导向接受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需求响应一致性测试用例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求解布尔方程系统的最小不动点来判断所述可见同步积的状态是否满足导向接受条件,并将判断结果发送给所述探测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需求响应一致性测试用例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模块具体用于:
对所述可见同步积进行前向遍历,基于所述判断结果,对满足导向接受条件的所述可见同步积的状态构建子图,生成需求响应测试用例或需求响应完整测试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需求响应一致性测试用例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模块具体用于:
挤压所述内部转换动作的强连通分量,并采用外部可见的输出动作自循环代替所述同步积,生成悬挂自动机;
基于所述悬挂自动机,通过所述内部转换动作消除冗余交叉,并计算所述内部转换动作的反向闭合转换,输出可见同步积。
7.一种电力需求响应一致性测试用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计算需求响应测试模型和需求响应测试目的同步积;
对所述同步积的内部转换动作进行压缩,输出可见同步积;
对满足导向接受条件的所述可见同步积的状态构建子图,生成需求响应测试用例或需求响应完整测试图。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力需求响应一致性测试用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满足导向接受条件的所述可见同步积的状态构建子图,生成需求响应测试用例或需求响应完整测试图,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可见同步积的内部动作是否已经全部消除,并对没有全部消除所述内部动作的所述可见同步积进行强化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力需求响应一致性测试用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满足导向接受条件的所述可见同步积的状态构建子图,生成需求响应测试用例或需求响应完整测试图,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可见同步积的状态是否满足导向接受条件。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力需求响应一致性测试用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同步积的内部转换动作进行压缩,输出可见同步积,包括:
挤压所述内部转换动作的强连通分量,并采用外部可见的输出动作自循环代替所述同步积,生成悬挂自动机;
基于所述悬挂自动机,通过所述内部转换动作消除冗余交叉,并计算所述内部转换动作的反向闭合转换,输出可见同步积。
CN202010467017.3A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电力需求响应一致性测试用例生成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114754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67017.3A CN111475421B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电力需求响应一致性测试用例生成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67017.3A CN111475421B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电力需求响应一致性测试用例生成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75421A true CN111475421A (zh) 2020-07-31
CN111475421B CN111475421B (zh) 2023-05-23

Family

ID=71764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67017.3A Active CN111475421B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电力需求响应一致性测试用例生成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7542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18644A1 (en) * 2005-10-31 2007-05-24 Rauli Kaksonen Consensus testing of electronic system
US20120226465A1 (en) * 2011-03-04 2012-09-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program,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test cases
CN104468277A (zh) * 2014-12-18 2015-03-25 国家电网公司 变电站网络与通讯协议的一致性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CN108366067A (zh) * 2018-02-23 2018-08-03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电力系统通用服务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18644A1 (en) * 2005-10-31 2007-05-24 Rauli Kaksonen Consensus testing of electronic system
US20120226465A1 (en) * 2011-03-04 2012-09-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program,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test cases
CN104468277A (zh) * 2014-12-18 2015-03-25 国家电网公司 变电站网络与通讯协议的一致性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CN108366067A (zh) * 2018-02-23 2018-08-03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电力系统通用服务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万勇兵 等: "一种符号化执行的实时系统一致性测试生成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75421B (zh) 2023-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Xu et al. Digital twin-based anomaly detection in cyber-physical systems
Lefebvre On-line fault diagnosis with partially observed Petri nets
Kushik et al. Adaptive homing and distinguishing experiments for nondeterministic finite state machines
Levashenko et al. Reliability estimation of healthcare systems using fuzzy decision trees
Xiang et al. Acquisition of causal models for local distributions in Bayesian networks
JP2019075035A (ja) ソフトウェアテスト装置および方法
Sahoo et al. Unsupervised domain adaptation in the absence of source data
CN112860676B (zh) 应用于大数据挖掘和业务分析的数据清洗方法及云服务器
CN112559316A (zh) 软件测试方法和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以及服务器
CN109815855A (zh)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电子设备自动测试方法及系统
Adenis et al. An inner product space on irreducible and synchronizable probabilistic finite state automata
CN112685291A (zh) 系统联合测试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1475421A (zh) 一种电力需求响应一致性测试用例生成系统和方法
Ryabko Hypotheses testing on infinite random graphs
CN104750610A (zh) 基于占优度的消息传递并行程序变异体约简方法
Lin et al. Temporal action localization with two-stream segment-based RNN
KR102643598B1 (ko) 패턴 기반 SoS 내 실패 유발 상호작용 분석 방법 및 장치
JPWO2018142694A1 (ja) 特徴量生成装置、特徴量生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3242160A (zh) 一种基于状态机的协议识别方法
Melnik et al. Modeling methods of the test inputs for analysis the digital devices
Wang et al. Graph-Guided MLP-Mixer for Skeleton-Based Human Motion Prediction
CN113032270B (zh) 一种基于流量对比的白盒仿真测试方法及系统
Moreira et al. A study of a machine condition monitoring system using petri nets
Ajankovil et al. Creating new Program Proofs by Combining Abductive and Deductive Reasoning
Мирошник et al. Testability Increasing Method by Introducing Hardware Redundancy in the Easy-tested Finite State Machin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