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64531A - 一种基于多重加密的即时确认式文件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多重加密的即时确认式文件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64531A
CN111464531A CN202010243637.9A CN202010243637A CN111464531A CN 111464531 A CN111464531 A CN 111464531A CN 202010243637 A CN202010243637 A CN 202010243637A CN 111464531 A CN111464531 A CN 1114645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e
transmission
confirmation
password
rece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4363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64531B (zh
Inventor
余亚辉
李振平
任铭
谷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yang Feid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024363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645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645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645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645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645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supporting key management in a packet data network
    • H04L63/061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supporting key management in a packet data network for key exchange, e.g. in peer-to-peer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8Key distribution or management, e.g. generation, sharing or updating,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 H04L9/0816Key establishment, i.e. cryptographic processes or cryptographic protocols whereby a shared secret becomes available to two or more parties, for subsequent use
    • H04L9/0838Key agreement, i.e. key establishment technique in which a shared key is derived by parties as a function of information contributed by, or associated with, each of the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14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using a plurality of keys or algorith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重加密的即时确认式文件传输方法,通过在文件传输过程中由接收方不断确认的方式,保证发送方能够及时获知接收方正在接收传输文件,从而在确保接收方接收完成之后可以对传输文件进行删除等处理而不会造成文件丢失,并且通过多重加密的方式,充分保证了传输过程的安全性,避免传输文件泄露。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多重加密的即时确认式文件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文件传输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多重加密的即时确认式文件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文件传输过程已经从传统的实体文件寄送的方式逐步转移到电子文件发送的方式,大幅提高了文件传输效率,并且更加环保。
在现有的文件传输方法中,大多采用无确认和自动确认两种方式,无确认方式即发送方在完成文件发送之后无法得到接收方的确认消息,无法确认接收方是否顺利接收到的文件,自动确认方式是在接收方接收到文件之后自动向发送方反馈一个确认消息,使发送方确认接收方已经接收到文件。这两种方式均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在无确认方式中,即使接收方未接收到文件发送方也不会重新发送,很容易造成文件只暂存于服务器中,在发送方删除文件并且服务器上的文件因过期而被删除之后,发送方和接收方均丢失了该文件,造成不便。其次在自动确认方式中,发送方仅能够确定接收方的设备成功接收到文件,无法确定接收方本人是否已经知晓文件传输完成,当发送方删除文件并且接收方进行文件清理后也会造成双方均丢失文件的情况。
另一方面,现有的文件传输方法中为了保证文件的安全性,大都会采用对文件进行加密的方式,虽然文件本身的安全性提升了,但是因为密码必须要由发送方告知接收方,如果在告知过程中密码泄露,则文件本身的加密就会完全失去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重加密的即时确认式文件传输方法,发送方能够及时获知接收方正在接收传输文件,并且安全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方案为:一种基于多重加密的即时确认式文件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发送方向接收方发送文件传输请求消息并且等待接收方回复;
S2、若发送方收到接收方的确认回复则向接收方发送文件传输协商消息,否则终止传输,文件传输协商消息包括传输方式,其中传输方式为自动确认或者手动确认;
S3、接收方接收到文件传输协商消息后根据文件传输协商消息向发送方返回协商确认消息,协商确认消息包括传输方式;
S4、发送方接收到协商确认消息后,向接收方发送密钥生成消息,密钥生成消息包括文件密码生成方式和确认密码生成方式;
S5、发送方和接收方利用动态生成方式集合各自根据文件密码生成方式生成文件密码以及根据确认密码生成方式生成确认密码;
S6、发送方根据文件密码对传输文件进行加密,得到加密文件,并且将加密文件按照传输方式发送给接收方,若传输方式为自动确认则执行S7,若传输方式为手动确认则执行S8;
S7、接收方每经过设定的时间间隔向发送方传输一次确认密码,直到文件传输结束,若发送方在文件传输结束之前未收到任意一次确认密码则终止文件传输;
S8、接收方每经过设定的时间间隔向使用者手持的移动终端发送一次手动确认消息,待使用者通过移动终端确认之后向发送方传输一次确认密码,直到文件传输结束,若发送方在文件传输结束之前未收到任意一次确认密码则终止文件传输;
S9、文件传输结束之后接收方根据文件密码进行解密得到传输文件。
作为上述基于多重加密的即时确认式文件传输方法的进一步优化,S1中,文件传输请求消息包括传输文件信息和请求信息,其中文件传输信息包括文件名称、文件类型和文件大小。
作为上述基于多重加密的即时确认式文件传输方法的进一步优化,S2中,文件传输协商消息还包括文件等级,文件等级包括高级、中级和低级,当文件等级为高级时传输方式为手动确认,当文件等级为中级时传输方式为手动确认或者自动确认,当文件等级为低级时传输方式为自动确认。
作为上述基于多重加密的即时确认式文件传输方法的进一步优化,S4中,文件密码生成方式和确认密码生成方式均通过发送方ID和接收方ID生成。
作为上述基于多重加密的即时确认式文件传输方法的进一步优化,S5中,动态生成方式集合包括多个生成算法,每个生成算法具有一个标识码,接收方发出协商确认消息后以及发送方接收到协商确认消息后均根据协商确认消息的发送时间开始对标识码进行更新。
作为上述基于多重加密的即时确认式文件传输方法的进一步优化,S5中,发送方和接收方均按照文件密码生成方式和确认密码生成方式从动态生成方式集合中选取出对应的生成算法,然后根据生成算法生成文件密码和确认密码。
作为上述基于多重加密的即时确认式文件传输方法的进一步优化,S7和S8中,当所有的确认密码均发送完毕之后从第一个确认密码开始重新发送。
作为上述基于多重加密的即时确认式文件传输方法的进一步优化,S8中,使用者通过移动终端确认之前利用移动终端验证身份。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文件传输过程中由接收方不断确认的方式,保证发送方能够及时获知接收方正在接收传输文件,从而在确保接收方接收完成之后可以对传输文件进行删除等处理而不会造成文件丢失,并且通过多重加密的方式,充分保证了传输过程的安全性,避免传输文件泄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基于多重加密的即时确认式文件传输方法,包括S1至S9。
S1、发送方向接收方发送文件传输请求消息并且等待接收方回复。文件传输请求消息对文件发送过程进行确认,在发送方和接收方均有文件传输意愿的情况下启动文件传输过程,避免恶意文件单向传播。
S2、若发送方收到接收方的确认回复则向接收方发送文件传输协商消息,否则终止传输,文件传输协商消息包括传输方式,其中传输方式为自动确认或者手动确认。
S3、接收方接收到文件传输协商消息后根据文件传输协商消息向发送方返回协商确认消息,协商确认消息包括传输方式。文件传输协商消息用于对文件传输过程中接收方确认接收文件情况的方式进行确认,本发明中摒弃了缺陷明显的无确认方式,然后增加了手动确认的方式,即接收方需要手动向发送方反馈确认消息,保证接收方本人已经知晓文件传输完毕,从而避免自动确认方式可能造成的文件丢失问题。考虑到不同的文件具有不同的重要程度,对于重要程度较低的文件来说,即使丢失也无关紧要,若采用手动确认的方式会提高传输过程的复杂度和浪费接收方的时间,因此本发明仍然保留了自动确认的方式,对于重要程度较高的文件则采用手动确认的方式。
S4、发送方接收到协商确认消息后,向接收方发送密钥生成消息,密钥生成消息包括文件密码生成方式和确认密码生成方式。
S5、发送方和接收方利用动态生成方式集合各自根据文件密码生成方式生成文件密码以及根据确认密码生成方式生成确认密码。
在确认方式协商完毕之后,为了保证文件的安全性,本发明在文件传输正式开始之前首先确定多重密码,即生成文件密码和确认密码,其中文件密码用于对文件进行加密,确认密码用于执行确认过程。问了避免密钥在告知过程中泄露,本发明采用双方独立生成的方式,取消了密钥告知的过程,为了保证双方生成的文件密码和确认密码是一致,本发明中双方各自持有一个动态生成方式集合,因为文件传输过程发生在双方存在一定关联的前提下,一般情况下双方互为好友关系,因此生成方式集合可在双方建立好友关系时生成,并且在后续传输文件过程中使用。
S6、发送方根据文件密码对传输文件进行加密,得到加密文件,并且将加密文件按照传输方式发送给接收方,若传输方式为自动确认则执行S7,若传输方式为手动确认则执行S8。
S7、接收方每经过设定的时间间隔向发送方传输一次确认密码,直到文件传输结束,若发送方在文件传输结束之前未收到任意一次确认密码则终止文件传输。
S8、接收方每经过设定的时间间隔向使用者手持的移动终端发送一次手动确认消息,待使用者通过移动终端确认之后向发送方传输一次确认密码,直到文件传输结束,若发送方在文件传输结束之前未收到任意一次确认密码则终止文件传输。
因为确认密码是双方同步生成的,因此在发送方设备和接收方设备中存储即可,无需发送方本人或者接收方本人知晓,在S8中,接收方使用者只需要在移动终端上点击确认即可,无需输入确认密码,从而简化操作流程。
S9、文件传输结束之后接收方根据文件密码进行解密得到传输文件。
本发明通过在文件传输过程中由接收方不断确认的方式,保证发送方能够及时获知接收方正在接收传输文件,从而在确保接收方接收完成之后可以对传输文件进行删除等处理而不会造成文件丢失,并且通过多重加密的方式,充分保证了传输过程的安全性,避免传输文件泄露。
S1中,文件传输请求消息包括传输文件信息和请求信息,其中文件传输信息包括文件名称、文件类型和文件大小,请求信息用于发起文件传输请求。此外,文件传输消息还可以包括提醒内容,提醒内容可以由发送方填写,用于提示接收方传输文件的内容,以便于接收方选择合适的传输方式。例如,文件传输信息为[项目报告,doc,23MB],即文件名称为项目报告,文件类型为doc文本,文件大小为23MB;提醒内容为“2020年x项目结项报告”。
为了进一步保证传输文件的安全性,使发送方参与到传输方式的确定过程中,以避免因为接收方选择了发送方无法接受的传输方式而造成文件传输终止,S2中,文件传输协商消息还包括文件等级,文件等级包括高级、中级和低级,当文件等级为高级时传输方式为手动确认,当文件等级为中级时传输方式为手动确认或者自动确认,当文件等级为低级时传输方式为自动确认。通过增加文件等级,发送方可以指定能够接受的传输方式以供接收方选择,从而确保双方能够按照合适的传输方式进行文件传输。
为了保证发送方和接收方能够采用相同的文件密码生成方式和确认密码生成方式,需要双方进行协商处理,但是协商处理过程需要消耗时间,为了提高整体的传输效率,S4中,文件密码生成方式和确认密码生成方式均通过发送方ID和接收方ID生成。因为发送方ID和接收方ID都是确定的,因此可以快速地确定文件密码生成方式和确认密码生成方式。
S4中,将发送方ID记为(IDA,m),接收方ID记为(IDB,n),其中IDA和IDB为字符串,m和n为字符串长度,文件密码生成方式和确认密码生成方式的具体生成方法如下。
T1、计算k0=Max(m,n),即k0为m和n中较大的一个。
T2、对k0进行扩展,得到k1=k0+t,t=0,1,2,3,扩展后k1为4p,其中p为正整数。
T3、对IDA和IDB和进行补位,使IDA和IDB均变成长度为k1的字符串
Figure BDA0002433372120000051
Figure BDA0002433372120000052
补位时在IDA和IDB的后方添加1。
T4、将
Figure BDA0002433372120000053
Figure BDA0002433372120000054
均拆分为p个长度为4的字符片段,分别表示为
Figure BDA0002433372120000055
Figure BDA0002433372120000056
T5、对
Figure BDA0002433372120000057
Figure BDA0002433372120000058
进行按位比较,若相同则结果为1,若不同的结果为0,得到p个二进制数,并且表示为ei,1≤i≤p。
T6、将ei,1≤i≤p转换为十进制数,得到fi,1≤i≤p,将所有的fi按序排列,其中第一个为文件密码生成方式,整个序列为确认密码生成方式。
以微信软件为例,例如发送方ID为(wxid_hjksahf,12),接收方ID为(wxid_st0wo,10),则T1中k0=Max(12,10)=12;T2中,k1=k0+0=12+0=12,p=3;T3中,(wxid_hjksahf,12)不需要补位,(wxid_st0wo,10)补位后为(wxid_st0wo11,12);T4中,拆分后得到
Figure BDA0002433372120000059
Figure BDA00024333721200000510
T5中,按位比较的结果为{ei:e1=1111,e2=1000,e3=0000};T6中,转换结果为{fi:f1=15,f2=8,f3=0}。
S5中,动态生成方式集合包括多个生成算法,每个生成算法具有一个标识码,接收方发出协商确认消息后以及发送方接收到协商确认消息后均根据协商确认消息的发送时间开始对标识码进行更新。其中生成算法是指根据对输入内容进行运算然后得出输出内容的方法,在本发明中,输出内容作为生成的文件密码或者确认密码,输入内容是确定的,可以是传输文件的信息,也可以是发送方ID等。因为文件密码生成方式和确认密码生成方式均由固定的发送方ID和接收方ID生成,因此实际上是固定的,如果生成方式集合也是固定的,就会造成每次生成的文件密码和确认密码都是相同的,导致传输文件的安全性降低,因此本发明对生成方式集合中的生成算法进行更新得到动态生成方式集合,从而使根据文件密码生成方式和确认密码生成方式生成的文件密码和确认密码能够发生变化,进而提升传输文件的安全性。因为文件传输过程的开始时间是随机的,根据双方通信过程的实际情况,协商确认消息的发送时间的随机性更强,因此采用协商确认消息的发送时间作为出发点,对标识码进行更新能够更好地对文件传输过程的安全性进行保护。
S5中,发送方和接收方均按照文件密码生成方式和确认密码生成方式从动态生成方式集合中选取出对应的生成算法,然后根据生成算法生成文件密码和确认密码。
承接上述微信软件的实例,令生成方式集合中共有16种生成算法,生成算法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算法,16种生成算法的标识码为0~15,文件密码生成方式为15,确认密码生成方式为{15,8,0};输入内容选择为发送方ID;协商确认消息的发送时间为14:25:48,则将原始生成方式集合中第14个生成算法的标识码设置为0,然后每经过100ms生成算法的标识码+1以实现动态更新,并且标识码为15的生成算法在动态更新后标识码为0。假设在文件密码生成方式和确认密码生成方式确定的时刻,0对应的生成算法为将输入内容中的数字字符保留、将英文字母按照01-26的顺序转换为两位十进制数、将其余字符舍弃;8对应的生成算法为对相邻的两个字符进行一致性检查,若一致则生成1,若不一致则生成0,按照排序依次进行直到最后两个字符一致性检查完毕;15对应的生成算法为MD5算法。则生成的文件密码为09E5EE45DBF33BBFA9F093A62B1A87F4,确认密码的生成结果为09E5EE45DBF33BBFA9F093A62B1A87F4、00000000000和23240904081011190806。
S7和S8中,当所有的确认密码均发送完毕之后从第一个确认密码开始重新发送。根据文件的大小不同和网络情况的不同,传输文件的发送时间是不确定的,因此可能存在生成的确认密码不够用的情况,此时将确认密码循环使用可以保证文件传输过程顺利完成。
S8中,使用者通过移动终端确认之前利用移动终端验证身份。验证身份的方式可以是图案密码、指纹验证、面部识别或者虹膜识别等方式,均是成熟的现有技术,不在赘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基于多重加密的即时确认式文件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发送方向接收方发送文件传输请求消息并且等待接收方回复;
S2、若发送方收到接收方的确认回复则向接收方发送文件传输协商消息,否则终止传输,文件传输协商消息包括传输方式,其中传输方式为自动确认或者手动确认;
S3、接收方接收到文件传输协商消息后根据文件传输协商消息向发送方返回协商确认消息,协商确认消息包括传输方式;
S4、发送方接收到协商确认消息后,向接收方发送密钥生成消息,密钥生成消息包括文件密码生成方式和确认密码生成方式;
S5、发送方和接收方利用动态生成方式集合各自根据文件密码生成方式生成文件密码以及根据确认密码生成方式生成确认密码;
S6、发送方根据文件密码对传输文件进行加密,得到加密文件,并且将加密文件按照传输方式发送给接收方,若传输方式为自动确认则执行S7,若传输方式为手动确认则执行S8;
S7、接收方每经过设定的时间间隔向发送方传输一次确认密码,直到文件传输结束,若发送方在文件传输结束之前未收到任意一次确认密码则终止文件传输;
S8、接收方每经过设定的时间间隔向使用者手持的移动终端发送一次手动确认消息,待使用者通过移动终端确认之后向发送方传输一次确认密码,直到文件传输结束,若发送方在文件传输结束之前未收到任意一次确认密码则终止文件传输;
S9、文件传输结束之后接收方根据文件密码进行解密得到传输文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重加密的即时确认式文件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文件传输请求消息包括传输文件信息和请求信息,其中文件传输信息包括文件名称、文件类型和文件大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重加密的即时确认式文件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文件传输协商消息还包括文件等级,文件等级包括高级、中级和低级,当文件等级为高级时传输方式为手动确认,当文件等级为中级时传输方式为手动确认或者自动确认,当文件等级为低级时传输方式为自动确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重加密的即时确认式文件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文件密码生成方式和确认密码生成方式均通过发送方ID和接收方ID生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多重加密的即时确认式文件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S5中,动态生成方式集合包括多个生成算法,每个生成算法具有一个标识码,接收方发出协商确认消息后以及发送方接收到协商确认消息后均根据协商确认消息的发送时间开始对标识码进行更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多重加密的即时确认式文件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S5中,发送方和接收方均按照文件密码生成方式和确认密码生成方式从动态生成方式集合中选取出对应的生成算法,然后根据生成算法生成文件密码和确认密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多重加密的即时确认式文件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S7和S8中,当所有的确认密码均发送完毕之后从第一个确认密码开始重新发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重加密的即时确认式文件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S8中,使用者通过移动终端确认之前利用移动终端验证身份。
CN202010243637.9A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基于多重加密的即时确认式文件传输方法 Active CN1114645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43637.9A CN111464531B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基于多重加密的即时确认式文件传输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43637.9A CN111464531B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基于多重加密的即时确认式文件传输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64531A true CN111464531A (zh) 2020-07-28
CN111464531B CN111464531B (zh) 2021-12-14

Family

ID=71680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43637.9A Active CN111464531B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基于多重加密的即时确认式文件传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6453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38072A (zh) * 2020-12-25 2021-04-30 江苏通付盾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重加密技术的点对点加密通讯方法以及系统
CN115941352A (zh) * 2022-12-29 2023-04-07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安全交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
CN116319075A (zh) * 2023-05-15 2023-06-23 青岛良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保密通信交互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2915A (zh) * 2002-08-01 2004-02-04 苗 原 利用手持设备在互联网应用中身份验证的方法
EP2165488A1 (en) * 2007-06-05 2010-03-24 DPI Network Limited Direct secure information channel
CN101908940A (zh) * 2010-04-02 2010-12-08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海上远程实时数据传输系统与数据传输方法
CN104507080A (zh) * 2014-11-19 2015-04-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05553607A (zh) * 2015-12-07 2016-05-04 王家城 一种无线sim卡传输协议的有效数据传输
CN105959281A (zh) * 2016-04-29 2016-09-2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文件加密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17071324A1 (zh) * 2015-10-28 2017-05-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文件的加密和解密方法及加密和解密装置
CN107707521A (zh) * 2017-08-08 2018-02-16 山东中创软件商用中间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2915A (zh) * 2002-08-01 2004-02-04 苗 原 利用手持设备在互联网应用中身份验证的方法
EP2165488A1 (en) * 2007-06-05 2010-03-24 DPI Network Limited Direct secure information channel
CN101908940A (zh) * 2010-04-02 2010-12-08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海上远程实时数据传输系统与数据传输方法
CN104507080A (zh) * 2014-11-19 2015-04-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处理方法及终端
WO2017071324A1 (zh) * 2015-10-28 2017-05-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文件的加密和解密方法及加密和解密装置
CN105553607A (zh) * 2015-12-07 2016-05-04 王家城 一种无线sim卡传输协议的有效数据传输
CN105959281A (zh) * 2016-04-29 2016-09-2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文件加密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7707521A (zh) * 2017-08-08 2018-02-16 山东中创软件商用中间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琼: ""即时通信信息检测监控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 *
周瑞瑞等: "身份认证专利技术综述", 《河南科技》 *
张玉杰等: "基于MQTT的物联网系统文件传输方法的实现",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
彭娇: ""互联网+"时代网络数据传输安全研究――基于Socket的数字签名技术", 《科技创新导报》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38072A (zh) * 2020-12-25 2021-04-30 江苏通付盾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重加密技术的点对点加密通讯方法以及系统
CN115941352A (zh) * 2022-12-29 2023-04-07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安全交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
CN115941352B (zh) * 2022-12-29 2024-03-19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安全交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319075A (zh) * 2023-05-15 2023-06-23 青岛良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保密通信交互系统
CN116319075B (zh) * 2023-05-15 2023-08-15 青岛良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保密通信交互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64531B (zh) 2021-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64531B (zh) 一种基于多重加密的即时确认式文件传输方法
US20030078058A1 (en)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of secure message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7698556B2 (en) Secure spontaneous associations between networkable devices
CN106529951A (zh) 一种联盟链网络下采用异步方式的节点共识验证方法
US2006012684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secure communications between devices in distributed wireless networks
US6052787A (en) Process for group-based cryptographic code management between a first computer unit and group computer units
CN114499857B (zh) 一种实现大数据量子加解密中数据正确性与一致性的方法
CN113630248A (zh) 一种会话密钥协商方法
CN108494722A (zh) 智能变电站通信报文完整性保护方法
CN115378611A (zh) 一种量子安全的数字签名验签方法及系统
CN105656870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263771B2 (en) Two-way key switching method and implementation device
CN110113344B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加密的海上多移动平台身份识别方法
CN112350823B (zh) 车载控制器间can fd通信方法
CN111131311A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区块链节点
CN116389051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轻量级数据隐蔽传输方法
Tao et al. WiRE: Security Bootstrapping for Wireless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CN111200817B (zh) 无线设备间密钥自动协商方法
CN111865908B (zh) 一种基于随机加密策略的资源受限系统安全通讯方法
CN102130891B (zh) 一种基于tcp的密钥协调方法和系统
CN109905345B (zh)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设备
US7644276B2 (en) Method for verifying a secure association between devices
CN111800384A (zh) 基于区块链的金融服务应用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1654854A (zh) 基于云计算系统的远程数据优化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5119805A (zh) 一种即时通信数据传输方法及即时通信数据传输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30

Address after: 471000 FS301, Wangcheng Park, University Science Park, Luo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o. 90, Wangcheng Avenue, Luolong District, Luo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uoyang Feid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71000 No. 90, Wangcheng Avenue, Luolong District, Luo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