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64331B - 一种线程创建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程创建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64331B
CN111464331B CN202010138394.2A CN202010138394A CN111464331B CN 111464331 B CN111464331 B CN 111464331B CN 202010138394 A CN202010138394 A CN 202010138394A CN 111464331 B CN111464331 B CN 1114643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ad
management object
snmp management
polling duration
sn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3839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64331A (zh
Inventor
毛建辉
郑炜南
杨虎
谭能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t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t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t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t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3839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643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643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643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643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643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2Standardisation; Integration
    • H04L41/0213Standardised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 e.g.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SNM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4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or arrangements
    • H04L41/046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or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network management agents or mobile agent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7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func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2Network monitoring prob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50Queue scheduling
    • H04L47/62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 H04L47/622Queue service order
    • H04L47/6225Fixed service order, e.g. Round Rob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程创建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通过读取SNMP配置信息,生成至少一个SNMP管理对象;获取所述至少一个SNMP管理对象对应的第一轮询时长;获取预配置的目标性能参数;根据所述第一轮询时长和所述目标性能参数,控制线程的创建以及为所述SNMP管理对象分配线程,通过综合考虑轮询时长与目标性能参数,动态创建线程,在维持预配置的目标性能参数下,提高读取SNMP数据的响应效率,从而提高了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整体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线程创建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程创建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通信事业的快速发展,通信网的规模不断扩大,为了保障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通信服务,在对数据中心、移动基站中的运营维护中,动力环境监控系统起着关键作用,实现对电力、门禁、环境、空调、测漏、红外、消防等设备的实时监控。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以其简单易用的特性被广泛使用,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作为SNMP管理段通常要管理众多带有SNMP卡的智能设备,在读取SNMP数据时,传统的做法是单独开辟一个线程排队依次轮询读取SNMP数据,在SNMP智能设备数量较多,尤其是随着大型数据中心的建设,SNMP智能设备的数量达到几百上千台时,紧靠单独开辟的一条线程轮询读取SNMP数据,响应时间过长,读取SNMP数据的整体响应速度太慢。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程创建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读取SNMP管理数据响应时间长、响应效率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程创建的控制方法,包括: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读取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配置信息,生成至少一个SNMP管理对象;获取所述至少一个SNMP管理对象对应的第一轮询时长;获取预配置的目标性能参数;根据所述第一轮询时长和所述目标性能参数,控制线程的创建以及为所述SNMP管理对象分配线程。
应理解,通过根据SNMP管理对象对应的轮询时长以及预配置的目标性能参数,控制线程的创建,并为SNMP管理对象分配线程,使得所创建的线程不影响到操作系统的性能,并提高了读取SNMP管理对象对应的数据的响应效率,提高了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整体性能。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线程创建以及SNMP管理对象分配的方法,具体包括:
将所述至少一个SNMP管理对象复制到队列中,并创建第一线程;根据队列规则,从所述队列中依次获取SNMP管理对象;将当前获取的SNMP管理对象分配到所述第一线程中。
示例性的,第一线程为第一条创建的,用于分配SNMP管理对象的线程,即在将所生成的SNMP管理对象复制到队列中后,并不是立刻创建多条线程,而是先创建一条线程以为队列中的SNMP管理对象分配线程,在分配线程的过程中,再根据目标性能参数控制线程的创建,这里所指的控制线程的创建包括但不限于创建线程、控制所创建的线程的数量。
示例性的,目标性能参数包括响应时间。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提供了另一种线程创建以及SNMP管理对象分配的分配方法,具体包括:
在将当前获取的SNMP管理对象分配到所述第一线程之前,获取当前获取的SNMP管理对象对应的第一轮询时长以及所述第一线程对应的第二轮询时长;
如果所述第一轮询时长与所述第二轮询时长的和小于或等于所述响应时间,则将当前获取的SNMP管理对象分配到所述第一线程中,并更新所述第一线程对应的第二轮询时长。
如果所述第一轮询时长与所述第二轮询时长的和大于所述响应时间,则创建第二线程;
将当前获取的SNMP管理对象分配到所述第二线程中。
示例性的,第二线程为除第一线程之外的用于分配SNMP管理对象的任意一条线程。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当前获取的SNMP管理对象对应的轮询时长与线程当前的轮询时长的和,与预先设定的响应时间的比较结果来确定将当前获取的SNMP管理对象是分配到第一线程中还是分配到新创建的第二线程中,从而使得每条线程对应的轮询时长不超过预先设定的响应时间,提高了操作系统的整体响应时间以及效率。
示例性的,所述目标性能参数包括第一CPU占用率。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线程创建方法,具体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轮询时长与所述第二轮询时长的和大于所述响应时间,则获取第二CPU占用率,所述第二CPU占用率为操作系统当前的CPU占用率;
如果所述第二CPU占用率小于所述第一CPU占用率,则创建第二线程。
示例性的,如果所述第二CPU占用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CPU占用率,生成资源升级提示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程创建的控制系统,包括:
SNMP管理对象生成单元,用于读取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配置信息,生成至少一个SNMP管理对象;
第一轮询时长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至少一个SNMP管理对象对应的第一轮询时长;
目标性能参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预配置的目标性能参数;
线程创建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轮询时长和所述目标性能参数,控制线程的创建以及为所述SNMP管理对象分配线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线程创建控制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线程创建子单元,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SNMP管理对象复制到队列中,并创建第一线程;
SNMP管理对象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队列规则,从所述队列中依次获取SNMP管理对象;
线程分配子单元,用于将当前获取的SNMP管理对象分配到所述第一线程中。
示例性的,所述目标性能参数包括响应时间。所述第一线程为第一条创建的,用于分配SNMP管理对象的线程。
示例性的,所述线程分配子单元具体用于:
在将当前获取的SNMP管理对象分配到所述第一线程之前,获取当前获取的SNMP管理对象对应的第一轮询时长以及所述第一线程对应的第二轮询时长;
如果所述第一轮询时长与所述第二轮询时长的和小于或等于所述响应时间,则将当前获取的SNMP管理对象分配到所述第一线程中,并更新所述第一线程对应的第二轮询时长。
示例性的,所述线程分配子单元具体还用于:
如果所述第一轮询时长与所述第二轮询时长的和大于所述响应时间,则创建第二线程;
将当前获取的SNMP管理对象分配到所述第二线程中。
示例性的,所述目标性能参数包括第一CPU占用率,所述线程分配子单元具体还用于:
如果所述第一轮询时长与所述第二轮询时长的和大于所述响应时间,则获取第二CPU占用率,所述第二CPU占用率为操作系统当前的CPU占用率;
如果所述第二CPU占用率小于所述第一CPU占用率,则创建第二线程。
如果所述第二CPU占用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CPU占用率,生成资源升级提示信息。
示例性的,所述第二线程为除第一线程之外的用于分配SNMP管理对象的任意一条线程。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SNMP管理对象生成单元,用于读取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配置信息,生成至少一个SNMP管理对象;
第一轮询时长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至少一个SNMP管理对象对应的第一轮询时长;
目标性能参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预配置的目标性能参数;
线程创建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轮询时长和所述目标性能参数,控制线程的创建以及为所述SNMP管理对象分配线程。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
SNMP管理对象生成单元,用于读取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配置信息,生成至少一个SNMP管理对象;
第一轮询时长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至少一个SNMP管理对象对应的第一轮询时长;
目标性能参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预配置的目标性能参数;
线程创建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轮询时长和所述目标性能参数,控制线程的创建以及为所述SNMP管理对象分配线程。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程创建的控制方法。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方面至第五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读取SNMP配置信息,生成至少一个SNMP管理对象;获取所述至少一个SNMP管理对象对应的第一轮询时长;获取预配置的目标性能参数;根据所述第一轮询时长和所述目标性能参数,控制线程的创建以及为所述SNMP管理对象分配线程,通过综合考虑轮询时长与目标性能参数,动态创建线程,在维持预配置的目标性能参数下,提高读取SNMP数据的响应效率,从而提高了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整体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程创建的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程创建以及SNMP管理对象分配方法的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线程创建以及SNMP管理对象分配方法的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程创建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
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为了说明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请参考图1,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程创建的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详述如下:
在步骤S101中,读取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配置信息,生成至少一个SNMP管理对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SNMP配置信息为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中各个SNMP设备的配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SNMP设备的标识信息,根据每个SNMP设备的标识生成对应的SNMP管理对象。
需要说明的是,SNMP为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提供了一个网管平台,负责网管命令的发出、数据存储及数据分析,被管理的设备上运行一个SNMP代理AGENT,通过SNPM AGENT实现SNMP智能设备与网管平台的SNMP通信,因此SNMP管理对象可以称为SNMP AGENT实例,又被称为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中被管理的SNMP智能设备实例。
还需要说明的是,SNMP AGENT是被管理设备上的一个网络管理软件模块。SNMPAGENT拥有本地的相关管理信息,并将他们转换成与SNMP兼容的格式。
还需要说明的是,每个SNMP管理对象下包括多个被监测的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基本的操作系统运行环境,如CPU、内存、I/O、存储空间使用状况、网络吞吐量、进程数量和状态等情况;设备的性能指标比如服务器的工作温度、风扇转速等指标,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每个SNMP管理对象下的多个被监测的指标通常称为被监测指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读取SNMP配置信息,生成至少一个SNMP管理对象后,将所生成的SNMP管理对象添加至管理设备集合中,以便于方便获取及记录SNMP管理对象对应的轮询时长。
在步骤S102中,获取所述至少一个SNMP管理对象对应的第一轮询时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遍历设备管理集合,通过代理测试Agent Test获取每个SNMP管理对象对应的轮询时长。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轮询时长为执行线程轮询每个SNMP管理对象所需的时长,具体为执行线程轮询一个SNMP管理对象下的被监控指标所需的时长。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不同的SNMP智能设备的被监控指标不相同,也就说明了每个SNMP管理对象对应的轮询时长并不完全相同,每个SNMP管理对象有其对应的一个轮询时长。
在步骤S103中,获取预配置的目标性能参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中的性能配置信息是预先配置好的,性能配置信息中包括目标性能参数,通过读取性能配置信息,可以获取到预先配置的目标性能参数,这里所指的目标性能参数是为了控制系统的性能使得系统能够达到预期目标的参数,包括但不限于CPU占用率和响应时间。
可以理解的是,CPU占用率越高,响应时间越长,响应效率越低;CPU占用率越低,响应时间越短,响应效率越高,即CPU占用率和响应时间成负相关关系,但系统中需要处理的数据越多,CPU占用率和响应时间必然需要做负载均衡,以保证系统的响应效率在人们可接受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处理数据。
在步骤S104中,根据所述第一轮询时长和所述目标性能参数,控制线程的创建以及为所述SNMP管理对象分配线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设备管理集合中的SNMP管理对象对应的第一轮询时长,以及预先配置的操作系统的目标性能参数,控制线程的创建以及所创建的线程数量,通过动态创建线程实现动态负载均衡,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CPU占用率的利用率,以及提高操作系统的响应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一条线程指的是进程中一个单一顺序的控制流,一个进程中可以并发多个线程,每条线程并行执行不同的任务,在多核或多CPU,或支持Hyper-threading的CPU上使用多线程,可以提高操作系统的响应时间;在单CPU单核的计算机上,采用多线程并发方式读取数据,也可以提高操作系统的响应时间,而目前所采用的多线程读取数据方法一般是预先设定好线程的数量,而这将存在一个问题,在总CPU占用率允许的情况下,但当前的线程数量的数量在一定的响应时间下并不能完成所有的执行任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根据每个SNMP管理对象对应的轮询时长和操作系统当前的目标性能参数,控制线程的创建,使得能够均衡CPU占用率和响应时间之间关系。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在根据第一轮询时长和目标性能参数,控制线程的创建以及为所述SNMP管理对象分配线程的过程中,先创建一条线程,逐个将SNMP管理对象分配到该条线程中,并计算该条线程的轮询时长,SNMP管理对象未分配完毕,但该条线程的轮询时长已超出目标性能参数中的响应时间时,再次根据目标性能参数中的第一CPU占用率创建实际所需的线程,以达到动态控制线程创建的目的,使得在实现快速读取SNMP智能设备的数据的同时,保持系统的目标性能参数不变,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鲁棒性。
请参考图2,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程创建以及SNMP管理对象分配的具体实现流程,详述如下:
在步骤S201中,将所述至少一个SNMP管理对象复制到队列中,并创建第一线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所生成的至少一个SNMP管理对象复制到队列中,是为了方便确认SNMP管理对象是否已经分配完毕,在队列为空的情况下,即可确认SNMP管理对象已经全部分配到线程中,反之则说明SNMP管理对象未全部分配到线程中,需要根据剩余的SNMP管理对象对应的第一轮询时长和目标性能参数,控制线程的创建使得SNMP管理对象能够在不降低目标性能参数的情况下能够最大程度地分配到线程中以实现快速读取SNMP智能设备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线程为第一条创建的,用于分配SNMP管理对象的线程,也即在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中未存在任何用于分配SNMP管理对象的线程的前提下所创建的一条线程。
在步骤S202中,根据队列规则,从所述队列中依次获取SNMP管理对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队列规则为先进先出原则,在将SNMP管理对象复制到队列中后,队列中的SNMP管理对象将具有先后顺序,根据先进先出的原则,从队列中获取前一个SNMP管理对象后,才能再次从队列中获取后一个SNMP管理对象,且该两个SNMP管理对象为相邻的两个SNMP管理对象。
需要说明的是,当从队列中获取一个SNMP管理对象后,该SNMP管理对象将从队列中移除,以便于能够快速确认未处理的SNMP管理对象,从而快速地将这些未处理的SNMP管理对象分配到线程中。
在步骤S203中,将当前获取的SNMP管理对象分配到所述第一线程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一线程对应的轮询时长即第二轮询时长未超过预先设定的响应时间,并且将当前获取的SNMP管理对象对应的第一轮询时长与第二轮询时长相加后所得的总轮询时长未超过预先设定的响应时间,即可以将当前获取的SNM管理对象分配到第一线程中,否则,则需要创建第二线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线程为除所述第一线程之外的任意一条用于分配SNMP管理对象的线程。
示例性的,在将当前获取的SNMP管理对象分配到第一线程之前,获取当前获取的SNMP管理对象对应的第一轮询时长以及第一线程当前对应的第二轮询时长,将第一轮询时长和第二轮询时长相加后与预先设定的响应时间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将当前获取的SNMP管理对象分配到第一线程中还是分配到第二线程中。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线程为除第一线程之外的用于分配SNMP管理对象的任意一条线程。
请参考图3,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线程创建以及SNMP管理对象分配方法的具体实现流程,详述如下:
在步骤S301中,在将当前获取的SNMP管理对象分配到所述第一线程之前,获取当前获取的SNMP管理对象对应的第一轮询时长以及所述第一线程对应的第二轮询时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轮询时长为第一线程中所有SNMP管理对象对应的第一轮询时长的总和。
本申请实施例在根据队列规则,从所述队列中依次获取SNMP管理对象时,获取当前获取的SNMP管理对象对应的第一轮询时长,同时获取第一线程对应的第二轮询时长,计算第一轮询时长和第二轮询时长的和,以便于确定如果将当前获取到的SNMP管理对象分配到第一线程后,第一线程对应的第二轮询时长即第一轮询时长和第二轮询时长的和是否大于响应时间,根据比较的结果确定是否将当前获取的SNMP管理对象分配到第一线程中。
在步骤S302中,如果所述第一轮询时长与所述第二轮询时长的和小于或等于所述响应时间,则将当前获取的SNMP管理对象分配到所述第一线程中,并更新所述第一线程对应的第二轮询时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第一轮询时长与第二轮询时长的和小于或等于预先设定的响应时间,即说明第一线程中还可以分配至少一个SNMP管理对象,这时可以将当前获取的SNMP管理对象分配到第一线程中,并将第一线程对应的轮询时长更新为第一轮询时长与第二轮询时长的和对应的数值。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将队列中所有的SNMP管理分配到第一线程中后,第一线程对应的轮询时长没有超过响应时间,即说明仅创建一条线程即可。
然而,随着SNMP智能设备的增多,所读取的SNMP管理对象也就越多,显然仅依靠一条线程无法保证读取SNMP智能设备的数据的整体响应速度,本申请实施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确认第一轮询时长与所述第二轮询时长的和大于预先设定的响应时间时,创建第二线程,即在步骤S301之后,还包括:
在步骤S303中,如果所述第一轮询时长与所述第二轮询时长的和大于所述响应时间,则创建第二线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一轮询时长与第二轮询时长的和大于预先设定的响应时间时,如果将当前获取的SNMP管理对象分配到第一线程中,将会导致更新后的第一线程对应的第二轮询时长超过响应时间,降低了整体的响应速度,这时,需要开辟一条新的用于分配SNMP管理对象的线程即第二线程以分配SNMP管理对象。
在步骤S304中,将当前获取的SNMP管理对象分配到所述第二线程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将当前获取的SNMP管理对象分配到所述第二线程中的同时,将第二线程的分配级别设定为最高,这样,当再次从队列中获取到SNMP管理对象时,优先将SNMP管理对象分配到第二线程中。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新创建的线程的分配级别设定为最高,避免了在创建的线程多于两条时,能够快速地将SNMP管理对象分配至线程中,而不需要遍历每个线程以确定将当前获取的SNMP管理对象分配至哪一条线程中,提高了线程分配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即将分配到第二线程的SNMP管理对象对应的第一轮询时长与第二线程当前对应的第二轮询时长的和大于预先设定的响应时间,则创建第三线程,以此类推,通过动态创建多条线程以分配SNMP管理对象,并且每一条线程对应的轮询时长将不会超过预先设定的响应时间,保证了读取SNMP智能设备的数据的整体响应速度,保证了响应效率满足人们的效率要求。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所创建的线程中未分配有SNMP管理对象时,线程对应的第二轮询时长为零,当将SNMP管理对象分配到线程中后,线程对应的第二轮询时长为已分配到线程中的所有SNMP管理对象对应的第一轮询时长的总和。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配置限制,并不能无限制地创建线程,当创建的线程过多时,将会导致系统当前的CPU占用率过高,从而降低了系统的整体响应速度,因此,在创建线程时,需要综合考虑系统当前的CPU占用率,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定系统当前的CPU占用率不能超过一定的阈值即不能超过第一CPU占用率,以控制线程创建的数量,保证系统的整体响应时间能够维持在目标性能参数范围内。
示例性的,目标性能参数包括第一CPU占用率,步骤S303具体包括:
步骤S3031,如果所述第一轮询时长与所述第二轮询时长的和大于所述响应时间,则获取第二CPU占用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CPU占用率为操作系统当前的CPU占用率;这里所指的操作系统为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操作系统。
在确定第一轮询时长和第二轮询时长的和大于预先设定的响应时间后,根据操作系统当前的CPU占用率与预先设定的CPU占用率的比较结果,确定是否创建一条用于分配SNMP管理对象的线程。
步骤S3032,如果所述第二CPU占用率小于所述第一CPU占用率,则创建第二线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操作系统当前的CPU占用率小于预先设定的CPU占用率时,说明操作系统的资源配置再创建一条线程并不会给操作系统带来较大的负担,也不会对操作系统的响应时间造成较大影响,这时,可以创建一条线程,即第二线程,以将队列中未分配线程的SNMP管理对象分配到第二线程中。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第二线程不足以将队列中未分配线程的SNMP管理对象分配完毕,即再次执行根据操作系统当前的CPU占用率和预先设定的CPU占用率的比较结果确定是否再次创建第三线程、第四线程等等的步骤。
步骤S3033,如果所述第二CPU占用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CPU占用率,生成资源升级提示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操作系统当前的CPU占用率大于或等于预先设定的CPU占用率,并且队列中依然存在未分配线程的SNMP管理对象,说明操作系统当前的资源配置不足,如果再创建线程以分配SNMP管理对象,将会降低操作系统的整体性能,导致读取SNMP智能设备的整体响应速度太慢,使得用户体验不好,为了降低这一问题出现的概率,在操作系统当前的CPU占用率大于或等于预先设定的CPU占用率时,不再创建线程,而是生成资源升级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增加资源配置以满足线程创建的需求。
在用户增加资源配置后,可以根据当前的资源配置再次创建线程以分配队列中未分配线程的SNMP管理对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读取SNMP配置信息,生成至少一个SNMP管理对象;获取所述至少一个SNMP管理对象对应的第一轮询时长;获取预配置的目标性能参数;根据所述第一轮询时长和所述目标性能参数,控制线程的创建以及为所述SNMP管理对象分配线程,通过综合考虑轮询时长与目标性能参数,动态创建线程,在维持预配置的目标性能参数下,提高读取SNMP数据的响应效率,从而提高了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整体性能。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控制,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对应于上文实施例所述的线程创建的控制方法,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线程创建的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参照图4,该系统包括:
SNMP管理对象生成单元41,用于读取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配置信息,生成至少一个SNMP管理对象;
第一轮询时长获取单元42,用于获取所述至少一个SNMP管理对象对应的第一轮询时长;
目标性能参数获取单元43,用于获取预配置的目标性能参数;
线程创建控制单元44,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轮询时长和所述目标性能参数,控制线程的创建以及为所述SNMP管理对象分配线程。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程创建控制单元44具体包括:
第一线程创建子单元,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SNMP管理对象复制到队列中,并创建第一线程;
SNMP管理对象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队列规则,从所述队列中依次获取SNMP管理对象;
线程分配子单元,用于将当前获取的SNMP管理对象分配到所述第一线程中。
所述目标性能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响应时间。
所述第一线程为第一条创建的,用于分配SNMP管理对象的线程。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程分配子单元具体用于:
在将当前获取的SNMP管理对象分配到所述第一线程之前,获取当前获取的SNMP管理对象对应的第一轮询时长以及所述第一线程对应的第二轮询时长;
如果所述第一轮询时长与所述第二轮询时长的和小于或等于所述响应时间,则将当前获取的SNMP管理对象分配到所述第一线程中,并更新所述第一线程对应的第二轮询时长。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程分配子单元具体还用于:
如果所述第一轮询时长与所述第二轮询时长的和大于所述响应时间,则创建第二线程;
将当前获取的SNMP管理对象分配到所述第二线程中。
示例性的,所述目标性能参数包括第一CPU占用率。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程分配子单元具体还用于:
如果所述第一轮询时长与所述第二轮询时长的和大于所述响应时间,则获取第二CPU占用率,所述第二CPU占用率为操作系统当前的CPU占用率;
如果所述第二CPU占用率小于所述第一CPU占用率,则创建第二线程。
如果所述第二CPU占用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CPU占用率,生成资源升级提示信息。
所述第二线程为除第一线程之外的用于分配SNMP管理对象的任意一条线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读取SNMP配置信息,生成至少一个SNMP管理对象;获取所述至少一个SNMP管理对象对应的第一轮询时长;获取预配置的目标性能参数;根据所述第一轮询时长和所述目标性能参数,控制线程的创建以及为所述SNMP管理对象分配线程,通过综合考虑轮询时长与目标性能参数,动态创建线程,在维持预配置的目标性能参数下,提高读取SNMP数据的响应效率,从而提高了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整体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系统/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功能及带来的技术效果,具体可参见方法实施例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系统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意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实施例的终端设备5包括:处理器50、存储器51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51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5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52。所述处理器5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52时实现上述任意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1所示的步骤101至104。或者,所述处理器5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52时实现上述各系统实施例中各单元的功能,例如图4所示模块41至44的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移动终端上运行时,使得移动终端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至少可以包括:能够将计算机程序代码携带到拍照系统/终端设备的任何实体或系统、记录介质、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例如U盘、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可以是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终端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系统/终端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系统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线程创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读取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配置信息,生成至少一个SNMP管理对象;
获取所述至少一个SNMP管理对象对应的第一轮询时长;
获取预配置的目标性能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轮询时长和所述目标性能参数,控制线程的创建以及为所述SNMP管理对象分配线程,包括:将所述至少一个SNMP管理对象复制到队列中,并创建第一线程,所述第一线程为第一条创建的,用于分配SNMP管理对象的线程;根据队列规则,从所述队列中依次获取SNMP管理对象;将当前获取的SNMP管理对象分配到所述第一线程中;
其中,所述目标性能参数包括响应时间,所述将当前获取的SNMP管理对象分配到所述第一线程中的步骤,包括:
在将当前获取的SNMP管理对象分配到所述第一线程之前,获取当前获取的SNMP管理对象对应的第一轮询时长以及所述第一线程对应的第二轮询时长;如果所述第一轮询时长与所述第二轮询时长的和小于或等于所述响应时间,则将当前获取的SNMP管理对象分配到所述第一线程中,并更新所述第一线程对应的第二轮询时长;如果所述第一轮询时长与所述第二轮询时长的和大于所述响应时间,则创建第二线程,所述第二线程为除第一线程之外的用于分配SNMP管理对象的任意一条线程;将当前获取的SNMP管理对象分配到所述第二线程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程创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性能参数还包括第一CPU占用率,所述如果所述第一轮询时长与所述第二轮询时长的和大于所述响应时间,则创建第二线程的步骤,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轮询时长与所述第二轮询时长的和大于所述响应时间,则获取第二CPU占用率,所述第二CPU占用率为操作系统当前的CPU占用率;
如果所述第二CPU占用率小于所述第一CPU占用率,则创建第二线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程创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如果所述第一轮询时长与所述第二轮询时长的和大于所述响应时间,则创建第二线程的步骤,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二CPU占用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CPU占用率,生成资源升级提示信息。
4.一种线程创建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SNMP管理对象生成单元,用于读取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配置信息,生成至少一个SNMP管理对象;
第一轮询时长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至少一个SNMP管理对象对应的第一轮询时长;
目标性能参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预配置的目标性能参数;
线程创建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轮询时长和所述目标性能参数,控制线程的创建以及为所述SNMP管理对象分配线程;所述线程创建控制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线程创建子单元,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SNMP管理对象复制到队列中,并创建第一线程,所述第一线程为第一条创建的,用于分配SNMP管理对象的线程;
SNMP管理对象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队列规则,从所述队列中依次获取SNMP管理对象;
线程分配子单元,用于将当前获取的SNMP管理对象分配到所述第一线程中;
其中,所述目标性能参数包括响应时间;所述线程分配子单元具体用于:
在将当前获取的SNMP管理对象分配到所述第一线程之前,获取当前获取的SNMP管理对象对应的第一轮询时长以及所述第一线程对应的第二轮询时长;如果所述第一轮询时长与所述第二轮询时长的和小于或等于所述响应时间,则将当前获取的SNMP管理对象分配到所述第一线程中,并更新所述第一线程对应的第二轮询时长;如果所述第一轮询时长与所述第二轮询时长的和大于所述响应时间,则创建第二线程,所述第二线程为除第一线程之外的用于分配SNMP管理对象的任意一条线程;将当前获取的SNMP管理对象分配到所述第二线程中。
5.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线程创建的控制方法。
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线程创建的控制方法。
CN202010138394.2A 2020-03-03 2020-03-03 一种线程创建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Active CN1114643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38394.2A CN111464331B (zh) 2020-03-03 2020-03-03 一种线程创建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38394.2A CN111464331B (zh) 2020-03-03 2020-03-03 一种线程创建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64331A CN111464331A (zh) 2020-07-28
CN111464331B true CN111464331B (zh) 2023-03-24

Family

ID=71680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38394.2A Active CN111464331B (zh) 2020-03-03 2020-03-03 一种线程创建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643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69639B (zh) * 2020-12-22 2022-09-30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并行下发配置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13627280A (zh) * 2021-07-23 2021-11-09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基于视频监控设备的湖泊滨岸带蓝藻水华监测与分析方法
CN114265637A (zh) * 2021-12-24 2022-04-01 中电信数智科技有限公司 档案管理系统配置方法、系统、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3956A (zh) * 2019-09-24 2020-01-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回收线程创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43729B2 (en) * 2002-08-08 2006-05-09 Phoenix Technologies Ltd. Reducing interrupt latency while polling
CN1901568B (zh) * 2005-07-22 2010-09-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管系统中实现历史性能采集的方法
CN105049243A (zh) * 2015-06-30 2015-11-11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mac定位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CN109753354A (zh) * 2018-11-26 2019-05-14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多线程的流媒体任务的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09840142B (zh) * 2018-12-15 2024-03-15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云监控的线程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3956A (zh) * 2019-09-24 2020-01-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回收线程创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64331A (zh) 2020-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64331B (zh) 一种线程创建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US10659318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management of unit-based virtual resources within a data center environment
EP3507692B1 (en) Resource oversubscription based on utilization patterns in computing systems
CN109936604B (zh)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406250B (zh) 无服务器计算环境中的使用经预取的数据的配设
CN107241281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US8424007B1 (en) Prioritizing tasks from virtual machines
CN101473307B (zh) 用于调度计算机微作业以在非干扰时间执行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13641457A (zh) 容器创建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02027453B (zh) 用于在虚拟环境中优化中断处理的系统和方法
CN107426274B (zh) 基于时序的业务应用及监控分析调度的方法和系统
CN110753131A (zh) 微服务分布式限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US20120079097A1 (en) Proactive identification of hotspots in a 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
WO2018200172A1 (en) Cluste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distributed computing systems
US9535749B2 (en) Methods for managing work load bursts and devices thereof
CN112650576A (zh) 资源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2749135A (zh) 文件系统的存储空间的平衡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4155026A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5677481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US20230155958A1 (en) Method for optimal resource selection based on available gpu resource analysis in large-scale container platform
CN114327862B (zh) 一种内存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57717B (zh) 一种微服务动态限流的系统及方法
CN115904669A (zh) 任务调度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093335A (zh) 分布式存储系统的任务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2611578A (zh) 一种多网络设备环境下的网络设备数据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