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60890A - 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60890A
CN111460890A CN202010128382.1A CN202010128382A CN111460890A CN 111460890 A CN111460890 A CN 111460890A CN 202010128382 A CN202010128382 A CN 202010128382A CN 111460890 A CN111460890 A CN 1114608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data
range
intelligent equipment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2838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60890B (zh
Inventor
臧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cai Audio Visu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cai Audio Visu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cai Audio Visu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cai Audio Visu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2838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608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608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608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608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608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03Static body considered as a whole, e.g. static pedestrian or occupant recogn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获取用户的身材数据,根据身材数据确定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将悬浮工具设于智能设备中用户的可触碰范围内;通过结合用户不同的身材数据,确定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进而确定悬浮工具在智能设备的屏幕中的位置范围,从而解决了无法智能设置智能设备中的悬浮工具的问题;用户在使用智能设备进行书写时,如果需要进行悬浮工具切换或者插入图片,都可以在可触碰范围的舒适臂展内,无须借助第三方外设,降低了用户的开发成本。

Description

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媒体会议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会议设备行业经历了一个转型期,从功能单一、种类繁杂的多会议设备,转型到单一集成的智能设备上。例如:会议白板、智能屏幕等。智能设备作为会议场景下的核心应用,其交互体验的优劣显得越发重要。目前,智能设备的交互形式和Android智能手机的交互一样,局限在了触摸上,而在书写方面还存在很多局限性和不便性。由于现有的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大多都是固定在屏幕的底部,而人们在将智能设备的屏幕作为一块黑板在上面进行书写、图片插入以及图形编辑时,往往都会涉及到了悬浮工具中书写工具的切换。因此,对于不同尺寸屏幕的智能设备,或者不同体型大小的用户,在对悬浮工具中的书写工具进行切换往往非常不便利,从而造成用户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无法智能设置智能设备中的悬浮工具的问题。
一种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的身材数据,根据所述身材数据确定所述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
将悬浮工具设于所述智能设备中所述用户的可触碰范围内。
一种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身材数据,根据所述身材数据确定所述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
第一设置模块,用于将悬浮工具设于所述智能设备中所述用户的可触碰范围内。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方法。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方法。
上述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获取用户的身材数据,根据身材数据确定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将悬浮工具设于智能设备中用户的可触碰范围内;通过结合用户不同的身材数据,确定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进而确定悬浮工具在智能设备的屏幕中的位置范围,从而解决了无法智能设置智能设备中的悬浮工具的问题;用户在使用智能设备进行书写时,如果需要进行悬浮工具切换或者插入图片,都可以在可触碰范围的舒适臂展内,无须借助第三方外设,降低了用户的开发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方法的一应用环境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方法的一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方法的一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装置的一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方法,该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方法可应用如图1所示的智能设备中。其中,智能设备可以为智能白板或者智能屏幕等具有书写功能的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一种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方法,以该方法应用在图1中的智能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包括如下步骤:
S10:获取用户的身材数据,根据身材数据确定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
其中,身材数据是指可用于衡量一个人的体型大小的数据。示例性地,身高、臂展等。在本实施例中,身材数据优选为身高数据。可选地,用户的身材数据可以通过用户直接在智能设备中输入对应的身材数据得到;也可以通过采用智能设备的图像采集装置对用户进行图像采集后,再对采集的用户图像进行处理后得到;还可以从预设的用户身材信息库直接获取得到。可选地,获取的用户的身材数据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即可以重复获取一个用户的多个身材数据。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若获取的用户的身材数据为一个,则根据身材数据确定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包括:先根据获取的身材数据确定该用户的臂展数据。可选地,根据身材数据确定用户的臂展数据可直接将身材数据中的身高数据作为该用户的臂展数据;或者将获取的身材数据代入预设公式里,从而确定该用户对应的臂展数据,以进一步提高确定的臂展数据的准确性。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身材数据优选为身高数据,因此,预设公式优选为:臂展=臂展指数/100*身高。其中,臂展指数是预先通过采集大量的用户的臂展和身高进行数据处理后所得到的具体数值。例如:臂展指数可以为102.1、101.2、99.8等。优选地,为了提高根据预设公式所确定的臂展的精确度。对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所对应的臂展指数不同。例如:男性所对应的臂展指数为102,女性所对应的臂展指数为100。
进一步地,在确定了用户的臂展数据后,根据该用户的臂展数据和该用户触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位置信息,确定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具体地,先根据该用户触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位置信息,确定用户开始书写时的触碰点是在智能设备的屏幕的左边还是右边,然后再结合用户的臂展数据,确定用户的可书写范围,最后将用户在智能设备的屏幕中的可书写范围和与可书写范围互为对称的可调节范围,确定为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用户在智能设备的屏幕中的可书写范围与可调节范围是以智能设备的屏幕中心为中心点,互为对称的。可以理解地,若确定的用户的可书写范围在智能设备的屏幕右侧,则用户在智能设备的屏幕中的可调节范围的位于屏幕左侧,反之同理。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若获取的用户的身材数据为多个,则在根据用户的身材数据确定了多个对应的臂展数据之后,需将每一臂展数据进行数值差比较,选取数值差在预设范围内的臂展数据,然后再根据数值差在预设范围内的臂展数据和用户触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位置信息,确定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
S20:将悬浮工具设于智能设备中用户的可触碰范围内。
其中,悬浮工具是指可悬浮移动在智能设备的屏幕中的工具窗口。悬浮工具中包含有各种可用于编辑书写的小工具。具体地,在确定了用户的可触碰范围内之后,将悬浮工具设于智能设备中用户的可触碰范围内。优选地,由于根据步骤S10确定的用户的可触碰范围内包括用户在智能设备的屏幕中的可书写范围和与可书写范围互为对称的可调节范围。因此,在将悬浮工具设置在用户在智能设备的屏幕中的可书写范围内时,悬浮工具的位置可能会影响到用户的书写,给用户的书写造成不便,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将悬浮工具优选设于用户在智能设备的屏幕中的可调节范围内;从而避免了出现用户在书写中的过程中同时需要移动悬浮工具的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用户的身材数据,根据身材数据确定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将悬浮工具设于智能设备中用户的可触碰范围内;通过结合用户不同的身材数据,确定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进而确定悬浮工具在智能设备的屏幕中的位置范围,从而解决了无法智能设置智能设备中的悬浮工具的问题;用户在使用智能设备进行书写时,如果需要进行悬浮工具切换或者插入图片,都可以在可触碰范围的舒适臂展内,无须借助第三方外设,降低了用户的开发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身材数据包括第一身材数据;获取用户的身材数据,根据身材数据确定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1:在检测到用户进人智能设备的图像采集范围时,获取用户的第一身材数据。
其中,第一身材数据是指可用于衡量一个人的体型大小的数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身材数据优选为第一身高数据。具体地,在检测到用户进人智能设备的图像采集范围时,触发智能设备中的图像采集装置对用户进行图像采集,从而获取该用户的第一用户图像,然后结合采集用户图像的视角大小和当前用户与智能设备的屏幕的距离,确定用户的第一身材数据。可以理解地,在对用户进行图像采集时,因为人像被看到的大小,实际是视角大小,用户如果在远处,那么实际看到的人像的角度也会变小。参考图4所示,若假设用户的身高为H,当前用户与智能设备的屏幕的距离为X,所占视角为O,那么会有一条视线从图像采集装置(比如摄像头)垂直于人体,因此,可以根据公式tan(O/2)=H/(2X)确定用户的身高H,从而得到用户的第一身材数据。
S102:根据第一身材数据,确定用户的第一臂展数据。
具体地,在确定了第一身材数据之后,可将获取的第一身材数据代入预设公式里,从而确定该用户对应的第一臂展数据。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身材数据优选为第一参考身高书记,因此预设公式优选为:臂展=臂展指数/100*身高。其中,臂展指数是预先通过采集大量的用户的臂展和身高进行数据处理后所得到的具体数值。例如:臂展指数可以为102.1、101.2、99.8等。优选地,为了提高根据预设公式所确定的臂展的精确度。对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所对应的臂展指数不同。例如:男性所对应的臂展指数为102,女性所对应的臂展指数为100。例如,若该用户为男性,确定的第一身材数据为175cm,臂展指数为102,则根据臂展=臂展指数/100*身高,得到该用户的第一臂展数据为178.5cm。
S103:根据第一臂展数据和用户触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位置信息,确定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
具体地,在确定了用户的第一臂展数据后,根据该用户的第一臂展数据和该用户触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位置信息,确定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由于第一臂展数据是根据用户在刚进人智能设备的图像采集范围时所获取的第一身材数据所确定的。因此,需在用户触碰到智能设备的屏幕准备开始书写时,才能确定该用户触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位置信息,然后根据第一臂展数据和用户触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位置信息,确定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具体地,先根据该用户触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位置信息,确定用户开始书写时的触碰点是在智能设备的屏幕的左边还是右边,然后再结合用户的第一臂展数据,确定用户的可书写范围,最后将用户在智能设备的屏幕中的可书写范围和与可书写范围互为对称的可调节范围,确定为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用户在智能设备的屏幕中的可书写范围与可调节范围是以智能设备的屏幕中心为中心点,互为对称的。可以理解地,若确定的用户的可书写范围在智能设备的屏幕右侧,则用户在智能设备的屏幕中的可调节范围的位于屏幕左侧,反之同理。
在本实施例中,在检测到用户进人智能设备的图像采集范围时,获取用户的第一身材数据;根据第一身材数据,确定用户的第一臂展数据;根据第一臂展数据和用户触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位置信息,确定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从而提高了确定的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的准确性,用户在使用智能设备进行书写时,可以在可触碰范围的舒适臂展内。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身材数据包括第二身材数据;获取用户的身材数据,根据身材数据确定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1:在检测到用户触碰智能设备的屏幕时,获取用户的第二身材数据。
其中,第二身材数据是指可用于衡量一个人的体型大小的数据。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身材数据优选为第二身高数据。具体地,在检测到用户触碰智能设备的屏幕开始进行书写时,触发智能设备中的图像采集装置(比如摄像头)对用户进行图像采集,从而获取该用户的第二用户图像,然后结合采集用户图像的视角大小和当前用户与智能设备的屏幕的距离,从而确定用户的第二身材数据。本步骤中获取用户的第二身材数据的方法与步骤S101获取用户的第一身材数据的方法相同,在此不做冗余赘述。
S112:获取预设的智能设备的机架高度,根据智能设备的机架高度和第二身材数据,确定用户的第二臂展数据。
其中,智能设备的机架高度是指用于支撑智能设备的屏幕的机架的高度。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智能设备的机架高度的值是固定的,且不同智能设备所对应的机架高度的值可能不同。具体地,由于当用户触碰智能设备的屏幕时,
人比较靠近屏幕,通过图像采集装置所采集到的第二用户图像,以及根据第二用户图像所确定的第二身材数据可能不够准确,第二身材数据可能无法准确体现用户的准确的全身高度。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将获取的预设的智能设备的机架高度加上第二身材数据的二分之一,从而得到一个新的身高数据;然后再将该新的身高数据代入预设公式:臂展=臂展指数/100*身高中,从而确定用户的第二臂展数据。例如:若得到的第二身材数据为178cm,智能设备的机架高度的85cm,臂展指数为102;则将智能设备的机架高度加上第二身材数据的二分之一后得到的新的身高数据为174cm,再根据臂展=臂展指数/100*身高,得到该用户的第二臂展数据为177.48cm。
S113:根据第二臂展数据和用户触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位置信息,确定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
具体地,在确定了第二臂展数据之后,根据第二臂展数据和用户触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位置信息,确定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本骤中根据第二臂展数据和用户触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位置信息,确定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与步骤S103根据第一臂展数据和用户触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位置信息,确定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相似,在此不做冗余赘述。
优选地,为了提高所确定的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的准确性,本步骤中用户触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位置信息与在检测到用户触碰智能设备的屏幕时的位置信息为同一个位置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在检测到用户触碰智能设备的屏幕时,获取用户的第二身材数据,获取预设的智能设备的机架高度,根据智能设备的机架高度和第二身材数据,确定用户的第二臂展数据;获取预设的智能设备的机架高度,根据智能设备的机架高度和第二身材数据,确定用户的第二臂展数据;根据第二臂展数据和用户触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位置信息,确定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从而提高了确定的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的准确性,用户在使用智能设备进行书写时,可以在可触碰范围的舒适臂展内。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身材数据包括第一参考身材和第二身材数据;获取用户的身材数据,根据身材数据确定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21:在检测到用户进人智能设备的图像采集范围时,获取用户的第一身材数据。
S122:根据第一身材数据确定用户的第一臂展数据。
具体地,在检测到用户进人智能设备的图像采集范围时,获取用户的第一身材数据,根据第一身材数据确定用户的第一臂展数据的具体方法和过程,与步骤S101-S102的具体方法和过程相同,在此不做冗余赘述。
S123:在检测到用户触碰智能设备的屏幕时,获取用户的第二身材数据。
S124:获取智能设备的机架高度,根据智能设备的机架高度和第二身材数据确定用户的第二臂展数据。
具体地,在检测到用户触碰智能设备的屏幕时,获取用户的第二身材数据;获取智能设备的机架高度,根据智能设备的机架高度和第二身材数据确定用户的第二臂展数据的具体方法和过程,与步骤S111-S112的具体方法和过程相同,在此不做冗余赘述。
S125:判断第一臂展数据和第二臂展数据的数值差是否在预设范围内。
S126:若第一臂展数据和第二参考臂的数值差在预设范围内,则根据第二臂展数据和用户触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位置信息,确定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
其中,预设范围是指预先设定的用于评估两个臂展数据之间的数值差是否满足要求的范围。例如:预设范围可以设为0-3cm、0-5cm、0-8cm;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定义设定。具体地,在根据第一身材数据确定了对应的第一臂展数据和根据第二身材数据确定了对应的第二臂展数据之后,将第一臂展数据的值和第二臂展数据的值进行差值比较,判断第一臂展数据和第二臂展数据的数值差是否在预设范围内。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若第一臂展数据和第二参考臂的数值差在预设范围内,则根据第二臂展数据和用户触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位置信息,确定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例如:若预设范围为0-5cm,第一臂展数据为175.48cm,第二臂展数据为178.68cm,将第一臂展数据的值和第二臂展数据的值进行差值比较之后,得到第一臂展数据和第二臂展数据的数值差3.20cm,3.20cm在0-5cm范围内,表示第一臂展数据和第二臂展数据的数值差在预设范围内;则根据第二臂展数据178.68cm和用户触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位置信息,确定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步骤中根据第二臂展数据和用户触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位置信息,确定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的具体方法和过程,与步骤S113根据第二臂展数据和用户触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位置信息,确定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的具体方法和过程相同,在此不做冗余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在检测到用户进人智能设备的图像采集范围时,获取用户的第一身材数据;根据第一身材数据确定用户的第一臂展数据;在检测到用户触碰智能设备的屏幕时,获取用户的第二身材数据;获取智能设备的机架高度,根据智能设备的机架高度和第二身材数据确定用户的第二臂展数据;判断第一臂展数据和第二臂展数据的数值差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第一臂展数据和第二臂展数据的数值差在预设范围内,则根据第二臂展数据和用户触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位置信息,确定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通过获取用户在不同位置的身材数据,然后根据身材数据确定对应的臂展数据,再判断两个臂展数据之间的数值差是否满足要求,若满足要求,则根据第二臂展数据和用户触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位置信息确定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确定的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的准确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在判断第一臂展数据和第二臂展数据的数值差是否在预设范围内之后,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27:若第一臂展数据和第二臂展数据的数值差不在预设范围内,则重新获取用户的第三身材数据,并根据第三身材数据确定用户的第三臂展数据。
具体地,若根据步骤S125判断得到第一臂展数据和第二臂展数据的数值差不在预设范围内,则重新获取用户的第三身材数据。具体地,获取用户的第三身材数据可以通过采用智能设备的图像采集装置重新对用户进行图像采集后,再对采集的用户图像进行处理后得到;也可以通过用户直接在智能设备中输入对应的身材数据得到。进一步地,在获取到用户的第三身材数据之后,再根据第三身材数据确定用户的第三臂展数据。根据第三身材数据确定用户的第三臂展数据的方法与根据第一身材数据确定用户的第一臂展数据的方法相同,在此不做冗余赘述。
S128:若用户的第三臂展数据与第一臂展数据的数值差在预设范围内,或,第三臂展数据与第二臂展数据的数值差在预设范围内,则根据第三臂展数据和用户触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位置信息,确定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
具体地,在确定了用户的第三臂展数据之后,将用户的第三臂展数据分别与第一臂展数据和第二臂展数据进行比较;然后判断第三臂展数据与第一臂展数据之间的数值差,或,第三臂展数据与第二臂展数据之间的数值差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用户的第三臂展数据与第一臂展数据的数值差在预设范围内,或,第三臂展数据与第二臂展数据的数值差在预设范围内,则根据第三臂展数据和用户触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位置信息,确定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在本步骤中,根据第三臂展数据和用户触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位置信息,确定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的具体方法和过程,与步骤S103根据第一臂展数据和用户触碰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的具体方法和过程相同,在此不做冗余赘述。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若用户的第三臂展数据与第一臂展数据的数值差不在预设范围内,和第三臂展数据与第二臂展数据的数值差不在预设范围内,则重新获取用户的臂展数据,再将新获取的臂展数据分别与第一臂展数据、第二臂展数据和第三臂展数据进行比较,判断新获取的臂展数据与第一臂展数据、第二臂展数据和第三臂展数据之间的数值差是否在预设范围内;以此循环,直至获取的用户的臂展数据与在先获取的任意一个臂展数据的数值差在预设范围内,最后根据新获取的臂展数据和用户触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位置信息,确定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可以理解地,只要新获取的臂展数据与在先获取的任意一个臂展数据的数值差在预设范围内,则根据该新获取的臂展数据和用户触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位置信息,确定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数据处理效率,避免因不同用户存在的臂展偏差或预设范围的不精准设置,而导致无法有效确定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在本实施例中,若用户的第三臂展数据与第一臂展数据的数值差不在预设范围内,和第三臂展数据与第二臂展数据的数值差都在预设范围内,且在预设循环次数内所重新获取的用户的臂展数据,与在先获取的任意一个臂展数据的数值差依旧不在预设范围内,则根据数值差对预设范围进行调整,使至少一组臂展数据之间的数值差满足调整后的预设范围。其中,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定义设定预设循环次数。例如:若预设循环次数为10次,预设范围为0-5cm,在循环获取用户的臂展数据过程中,若得到两个臂展数据之间的数值差一直处于5cm-6cm之间,则对预设范围进行调整,比如:可以将预设范围调整为0-6cm;并将数值差最小的一组臂展数据作为目标臂展数据,最后根据目标臂展数据和用户触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位置信息,确定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若第一臂展数据和第二参考臂的数值差不在预设范围内,则重新获取用户的第三身材数据,并根据第三身材数据用户的第三臂展数据;若用户的第三臂展数据与第一臂展数据的数值差在预设范围内,或,第三臂展数据与第二臂展数据的数值差在预设范围内,则根据第三臂展数据和用户触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位置信息,确定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确定的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的准确性,避免了因计算错误而导致出现误差过大的现象。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在检测到用户进人智能设备的图像采集范围时,获取用户的第一身材数据,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11:在检测到用户进人智能设备的图像采集范围内时,获取智能设备采集的所述用户的第一用户图像。
其中,第一用户图像是指在用户进入智能设备的图像采集范围内时,对用户进行图像采集所生成的图像。具体地,在检测到用户进人智能设备的图像采集范围时,触发智能设备的图像采集装置(比如摄像头)对用户进行图像采集,获取到该用户的第一用户图像。
S1012:采用距离算法对所述第一用户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用户的第一身材数据。
其中,距离算法是指可根据采集的用户图像而确定智能设备的屏幕与用户两点之间的距离的算法。具体地,先采用距离算法对第一用户图像进行处理,从而确定当前用户与智能设备的屏幕的距离,然后再结合采集第一用户图像的视角大小,并采用公式tan(O/2)=H/(2X)进行计算,从而确定用户的第一身材数据。其中,X为当前用户与智能设备的屏幕的距离,O为采集第一用户图像的视角大小,H为用户的第一身材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在检测到用户进人智能设备的图像采集范围内时,获取智能设备采集的用户的第一用户图像;采用距离算法对所述第一用户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用户的第一身材数据;从而提高了得到的第一身材数据的准确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30:若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检测到用户在智能设备的图像采集范围内,则获取用户触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当前位置信息;
S40:将悬浮工具设于智能设备中的当前位置信息的预设范围内。
其中,预设时间段是指预先设置的用于判断用户是否进行智能设备的图像采集范围内的时间段。例如:预设时间段可以为30秒、一分钟或两分钟等;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定义设定。具体地,若在预设时间段(比如:30秒)内未检测到用户在智能设备的图像采集范围内(比如:当用户站在智能设备的屏幕外侧进行书写),则获取用户触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当前位置信息。在本步骤中,用户触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当前位置信息为用户的当前书写位置。
进一步地,在获取到用户触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当前位置信息之后,再将悬浮工具设于智能设备中的当前位置信息的预设范围内。优选地,当前位置信息的预设范围内为靠近当前书写位置的一侧的屏幕边缘。
在本实施例中,若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检测到用户在智能设备的图像采集范围内;则获取用户触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当前位置信息;将悬浮工具设于智能设备中的当前位置信息的预设范围内;避免了因无法获取用户的身材数据而导致出现无法智能设置智能设备中的悬浮工具的现象。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装置,该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装置与上述实施例中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方法一一对应。如图10所示,该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0和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各功能模块详细说明如下:
第一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用户的身材数据,根据身材数据确定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
第一设置模块20,用于将悬浮工具设于智能设备中用户的可触碰范围内。
优选地,第一获取模块10包括:
第一身材数据获取单元,用于在检测到用户进人智能设备的图像采集范围时,获取用户的第一身材数据;
第一臂展数据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身材数据,确定用户的第一臂展数据;
第一可触碰范围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臂展数据和用户触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位置信息,确定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
优选地,第一获取模块10还包括:
第二身材数据获取单元,用于在检测到用户触碰智能设备的屏幕时,获取用户的第二身材数据;
第二臂展数据确定单元,用于获取预设的所述智能设备的机架高度,根据智能设备的机架高度和第二身材数据,确定用户的第二臂展数据;
第二可触碰范围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二臂展数据和用户触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位置信息,确定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
优选地,第一获取模块10还包括:
第一身材数据获取单元,用于在检测到用户进人智能设备的图像采集范围时,获取用户的第一身材数据;
第一臂展数据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身材数据确定用户的第一臂展数据;
第二身材数据获取单元,用于在检测到用户触碰智能设备的屏幕时,获取用户的第二身材数据;
第二臂展数据确定单元,用于获取智能设备的机架高度,根据智能设备的机架高度和第二身材数据确定用户的第二臂展数据;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第一臂展数据和第二臂展数据的数值差是否在预设范围内;
第三可触碰范围确定单元,用于在第一臂展数据和第二参考臂的数值差在预设范围内时,根据第二臂展数据和用户触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位置信息,确定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
优选地,第一获取模块10还包括:
第三臂展数据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臂展数据和所述第二参考臂的所述数值差不在所述预设范围内时,重新获取所述用户的第三身材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三身材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的第三臂展数据;
第四可触碰范围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用户的所述第三臂展数据与所述第一臂展数据的数值差在预设范围内,或,所述第三臂展数据与所述第二臂展数据的数值差在预设范围内时,根据所述第三臂展数据和所述用户触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
优选地,第一身材数据获取单元包括:
采集子单元,用于在检测到用户进人智能设备的图像采集范围内时,获取智能设备采集的所述用户的第一用户图像;
处理子单元,用于采用距离算法对述第一用户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用户的第一身材数据。
关于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1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服务器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户的身材数据,根据所述身材数据确定所述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
将悬浮工具设于所述智能设备中所述用户的可触碰范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材数据包括第一身材数据;获取用户的身材数据,根据所述身材数据确定所述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包括:
在检测到用户进人智能设备的图像采集范围时,获取所述用户的第一身材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身材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的第一臂展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臂展数据和所述用户触碰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材数据包括第二身材数据;获取用户的身材数据,根据所述身材数据确定所述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包括:
在检测到用户触碰智能设备的屏幕时,获取所述用户的第二身材数据;
获取预设的所述智能设备的机架高度,根据所述智能设备的机架高度和所述第二身材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的第二臂展数据;
根据所述第二臂展数据和所述用户触碰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材数据包括第一身材数据和第二身材数据;获取用户的身材数据,根据所述身材数据确定所述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包括:
在检测到用户进人智能设备的图像采集范围时,获取所述用户的第一身材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身材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的第一臂展数据;
在检测到所述用户触碰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时,获取所述用户的第二身材数据;
获取所述智能设备的机架高度,根据所述智能设备的机架高度和所述第二身材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的第二臂展数据;
判断所述第一臂展数据和所述第二臂展数据的数值差是否在预设范围内;
若所述第一臂展数据和所述第二参考臂的所述数值差在所述预设范围内,则根据所述第二臂展数据和所述用户触碰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判断所述第一臂展数据和所述第二臂展数据的数值差是否在预设范围内之后,所述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臂展数据和所述第二参考臂的所述数值差不在所述预设范围内,则重新获取所述用户的第三身材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三身材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的第三臂展数据;
若所述用户的所述第三臂展数据与所述第一臂展数据的数值差在预设范围内,或,所述第三臂展数据与所述第二臂展数据的数值差在预设范围内,则根据所述第三臂展数据和所述用户触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检测到用户进人智能设备的图像采集范围时,获取所述用户的第一身材数据,包括:
在检测到用户进人智能设备的图像采集范围内时,获取所述智能设备采集的所述用户的第一用户图像;
采用距离算法对所述第一用户图像进行处理,得到所述用户的第一身材数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方法还包括:
若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检测到用户在智能设备的图像采集范围内,则获取所述用户触碰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当前位置信息;
将悬浮工具设于所述智能设备中的所述当前位置信息的预设范围内。
8.一种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身材数据,根据所述身材数据确定所述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可触碰范围;
第一设置模块,用于将悬浮工具设于所述智能设备中所述用户的可触碰范围内。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方法。
CN202010128382.1A 2020-02-28 2020-02-28 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4608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28382.1A CN111460890B (zh) 2020-02-28 2020-02-28 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28382.1A CN111460890B (zh) 2020-02-28 2020-02-28 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60890A true CN111460890A (zh) 2020-07-28
CN111460890B CN111460890B (zh) 2023-01-20

Family

ID=71679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28382.1A Active CN111460890B (zh) 2020-02-28 2020-02-28 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6089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1646A (zh) * 2014-11-19 2015-03-04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调整对象属性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7219915A (zh) * 2016-03-21 2017-09-29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和用于控制该车辆的方法
CN108345377A (zh) * 2017-01-25 2018-07-31 武汉仁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Kinect的自适应用户身高的交互方法
CN108415890A (zh) * 2018-01-16 2018-08-17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置顶显示单元格的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459818A (zh) * 2018-03-23 2018-08-28 北京硬壳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屏幕解锁的方法和装置
CN109951595A (zh) * 2017-12-20 2019-06-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智能调节屏幕亮度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1646A (zh) * 2014-11-19 2015-03-04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调整对象属性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7219915A (zh) * 2016-03-21 2017-09-29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和用于控制该车辆的方法
CN108345377A (zh) * 2017-01-25 2018-07-31 武汉仁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Kinect的自适应用户身高的交互方法
CN109951595A (zh) * 2017-12-20 2019-06-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智能调节屏幕亮度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8415890A (zh) * 2018-01-16 2018-08-17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置顶显示单元格的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459818A (zh) * 2018-03-23 2018-08-28 北京硬壳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屏幕解锁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60890B (zh) 2023-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91614B2 (en) Panel displaying metho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recording medium using the method
JP5738707B2 (ja) タッチパネル
US10514802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of touchscreen, and mobile device
CN103365541B (zh) 展示窗口的方法及终端
CN104615332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应用图标排列的方法
CN105159582A (zh) 一种视频区域调整方法及终端
CN105677226B (zh) 一种对应用程序的操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527849A (zh) 一种调整图标位置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JPWO2014034031A1 (ja) 情報入力装置及び情報表示方法
CN105426067A (zh) 桌面图标的置换方法及装置
CN107219971A (zh) 一种展示对象的展示方法及装置
CN104978030B (zh) 基于左右手自动调节手机显示界面的软件及方法
CN105630301A (zh) 一种菜单选择系统及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3399662B (zh) 一种处理触摸屏上报坐标事件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10858814B (zh) 一种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578967B (zh) 图表信息读取方法及移动终端
US10318131B2 (en) Method for scaling down effective display area of screen, and mobile terminal
CN111460890B (zh) 智能设备的悬浮工具设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485056B2 (en) Sensor based interface adjustment
WO2017084469A1 (zh) 触摸控制方法、用户设备、输入处理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11782062A (zh) 软输入法位置调整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大屏一体机
CN110780799B (zh) 一种信息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4820490B (zh) 一种特征信息的获取方法及系统
CN104915132A (zh) 信息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4063043A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