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57568A - 一种变电站微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电站微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57568A
CN111457568A CN202010221543.1A CN202010221543A CN111457568A CN 111457568 A CN111457568 A CN 111457568A CN 202010221543 A CN202010221543 A CN 202010221543A CN 111457568 A CN111457568 A CN 1114575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midity
preset
temperature
terminal box
microenviron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2154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新海
罗其锋
徐宝军
肖星
曾令诚
范德和
邱天怡
罗海鑫
凌霞
孟晨旭
闫超
周恒�
温焯飞
梁景明
曾庆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Zhongsh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Zhongsh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Zhongsh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2154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5756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575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575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6Remote control
    • F24F11/58Remote control using Internet commun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50Air quality propert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50Air quality properties
    • F24F2110/64Airborne particle cont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50Air quality properties
    • F24F2110/65Concentration of specific substances or contaminants
    • F24F2110/66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50Air quality properties
    • F24F2110/65Concentration of specific substances or contaminants
    • F24F2110/76Oxygen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变电站微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系统主站、传感器模块、微控制器、执行设备,其中,传感器模块与微控制器通讯连接,微控制器与系统主站通讯连接,微控制器与执行设备通讯连接;传感器模块、微控制器、执行设备安装在变电站中的目标端子箱、设备室及人员密集活动区域。其中,传感器模块采集目标端子箱、设备室及人员密集活动区域的微环境数据后上传到微控制器中;微控制器将微环境数据上传至系统主站;系统主站对微环境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存储,并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向微控制器发出控制指令;微控制器根据所接收的控制指令向执行设备发送工作信号,实现智能控制功能。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变电站微环境智能控制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变电站微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自动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变电站微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变电站内端子箱或设备室等区域中,其微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直接影响该区域内二次设备的正常运行,变电站内主控室、继电保护室、会议室等人员密集活动区域中微环境的空气质量同样也会直接影响运维人员的健康。当二次设备的微环境长期处于潮湿状态时,电气元件及二次回路可能发生氧化、腐蚀、绝缘降低,造成二次回路接触不良、接地或短路,严重时会导致二次设备保护误动或拒动,从而引发保护越级动作跳闸、母线失压等大面积停电事故。当二次设备微环境的温度过高时,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容易因温度高而死机,也可能引发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拒动、保护越级跳闸事件。同样地,当工作区域微环境空气质量较差时,将会引发运维人员身体不适。
为确保变电站内区域微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满足二次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提高人员密集活动区域微环境空气质量,需要在变电站端子箱、设备室及人员密集活动区域安装除湿器、空调等设备。但上述设备长期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损坏。对此,目前变电站内主要采用人工周期性巡检方式对上述设备进行检测维修,该方式存在工作量大、人机工效差、易错漏等问题,可能因设备缺陷无法及时发现,导致微环境可能不满足运行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变电站端子箱、设备室及人员密集活动区域的微环境影响二次设备的工作的缺陷,提供一种变电站微环境智能控制系统,以及一种变电站微环境智能控制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变电站微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系统主站、传感器模块、微控制器、执行设备,其中,传感器模块与微控制器通讯连接,微控制器与系统主站通讯连接,微控制器与执行设备通讯连接;传感器模块、微控制器、执行设备安装设置在变电站中的目标端子箱、设备室及人员密集活动区域。
在使用过程中,传感器模块采集目标端子箱、设备室及人员密集活动区域的微环境数据,然后上传到微控制器中;微控制器汇集微环境数据后上传至系统主站;系统主站对微环境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存储,并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生成控制指令并返回至微控制器中;微控制器根据所接收的控制指令向执行设备发送工作信号。
本技术方案中,传感器模块安装设置在变电站内目标端子箱、设备室及人员密集活动区域,用于采集目标端子箱、设备室及人员密集活动区域的湿度、温度、空气质量因子含量等微环境数据并上传到微控制器中;微控制器用于汇集传感器模块上传的微环境数据并上传至系统主站,以及用于根据系统主站下发的控制指令向对应的执行设备发送工作信号;系统主站用于对汇集的微环境数据进行存储、统计、分析,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生成控制指令,然后下发至微控制器中;执行设备安装设置在变电站内目标端子箱、设备室及人员密集活动区域,用于根据微控制器发送的工作信号对变电站内目标端子箱、设备室及人员密集活动区域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微环境因素的调节。
优选地,传感器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空气质量因子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执行设备包括除湿器、加热器、空调、空气净化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传感器模块采用串行通信接口与微控制器通讯连接。
优选地,微控制器采用协调器、交换机与系统主站通讯连接,其中,微控制器与协调器采用ZigBee技术通讯连接,协调器与交换机根据距离远近采用网线或网线加光纤进行通讯连接,交换机与系统主站通过网线通讯连接。
优选地,系统还包括通信模块,通信模块的输入端与系统主站的输出端连接;通信模块将系统主站输出的异常数据及告警数据发送至变电站内运维人员终端,实现告警功能。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变电站微环境智能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变电站微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S1:传感器模块采集目标端子箱、设备室及人员密集活动区域的微环境数据,然后上传到微控制器中汇集;
S2:微控制器将汇集的微环境数据上传至系统主站中进行存储、统计及分析,系统主站根据微环境数据的分析结果及预设的控制策略,生成执行设备控制指令,然后返回微控制器中;
S3:微控制器接收执行设备控制指令后,向执行设备发送对应的工作信号,控制执行设备的工作状态。
优选地,微环境数据包括但不仅限于端子箱温度、端子箱湿度、区域温度、区域湿度、区域空气质量因子数值;区域空气质量因子数值包括但不仅限于甲醛含量、TVOC含量、氧气含量、PM2.5含量。
优选地,S2步骤中,系统主站预设的控制策略包括端子箱温度控制策略、端子箱湿度控制策略、空调调节策略、空气净化策略,其中:
端子箱温度控制策略包括,对微环境数据中的端子箱温度与系统主站预设的低温门限值、温度回差值进行判断:若端子箱温度小于预设的低温门限值,则下发加热器启动控制指令;若加热器单独工作时间大于预设的工作时间阈值且端子箱温度小于预设的低温门限值与温度回差值的和时;或端子箱温度变化量与加热器工作时间的比例小于预设的第一比例阈值且端子箱温度小于预设的低温门限值与温度回差值的和时时,则下发增加加热器启动控制指令;若端子箱温度大于预设的低温门限值与温度回差值的和,则下发加热器停止工作控制指令;
端子箱湿度控制策略包括,对微环境数据中的端子箱湿度与系统主站预设的湿度门限值、湿度回差值进行判断:若端子箱湿度大于预设的湿度门限值,则下发除湿器启动控制指令;若除湿器单独工作时间大于预设的工作时间阈值且端子箱温度小于预设的高温门限值且端子箱湿度大于预设的湿度门限值与湿度回差值的差时;或端子箱湿度变化量与除湿器工作时间的比例小于预设的第二比例阈值且端子箱湿度大于预设的湿度门限值与湿度回差值的差时,则下发加热器启动控制指令;若加热器单独工作时间大于预设的工作时间阈值且端子箱温度小于预设的高温门限值时且端子箱湿度大于预设的湿度门限值与湿度回差值的差时;或端子箱湿度变化量与除湿器工作时间的比例小于预设的第二比例阈值且端子箱湿度大于预设的湿度门限值与湿度回差值的差时,则下发增加加热器启动控制指令;若端子箱湿度大于预设的湿度门限值与湿度回差值的差,且端子箱温度大于预设的高温门限值时,则下发加热器停止工作控制指令;若端子箱湿度小于预设的湿度门限值与湿度回差值的差,则下发加热器停止工作控制指令及除湿器停止工作控制指令;
空调调节策略包括,将微环境数据中的区域温度、区域湿度与系统主站预设的低温门限值、高温门限值、高湿门限值、低湿门限值进行判断:若区域温度大于预设的高温门限值,且持续时间超过预设的整定时间值时,则下发空调制冷控制指令;若区域温度大于预设的低温门限值,且区域湿度大于预设的高湿门限值,且持续时间超过预设的整定时间值时,则下发空调抽湿控制指令;若区域温度小于预设的低温门限值,且区域湿度大于高湿门限值,且持续时间超过整定时间时,则下发空调加热控制指令;若区域温度小于预设的高温门限值,且区域湿度小于低湿门限值,且持续时间超过正定时间时,则下发空调待机指令;
空气净化策略包括,将微环境数据中的区域空气质量因子数值与系统主站预设的启动值进行判断:若区域空气质量因子数值大于预设的启动值,则下发空气净化器启动控制指令;若区域空气质量因子数值小于预设的启动值,则下发空气净化器停止控制指令。
优选地,S2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微控制器将传感器模块、执行设备及微控制器自身的运行状态数据上传至系统主站中,当运行状态数据超过系统主站中预设的正常运行状态数值范围时,系统主站显示异常数据,并向变电站内运维人员终端发送告警信号及相应的异常数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由系统主站、传感器模块、微控制器、执行设备组成变电站微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实时检测变电站中的目标端子箱、设备室及人员密集活动区域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信息数据,实现变电站内微环境的智能管控,有效维持有利于设备运作和人员工作的微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变电站微环境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变电站微环境智能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实施例2的空调调节策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变电站微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的变电站微环境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出的变电站微环境智能控制系统中,包括传感器模块1、微控制器2、系统主站3、执行设备4,其中,传感器模块1、微控制器2、执行设备4安装设置在变电站中的目标端子箱、设备室及人员密集活动区域位置,传感器模块1与微控制器2通讯连接,微控制器2与系统主站3通讯连接,微控制器2与执行设备4通讯连接,具体地,传感器模块1与微控制器2采用RS485串口通讯连接,微控制器2采用协调器5、交换机6与系统主站3通讯连接,其中微控制器2与协调器5采用ZigBee技术通讯连接,协调器5与交换机6根据距离远近选择采用网线或网线加光纤进行通讯连接,交换机6与系统主站3通过网线通讯连接;微控制器2与执行设备4采用RS485串口通讯连接。
本实施例中,传感器模块1包括温度传感器11、湿度传感器12、空气质量因子传感器13,执行设备4包括除湿器41、加热器42、空调43、空气净化器44。其中,温度传感器11的温度测量范围为-10℃~65℃,精度为±0.5℃;湿度传感器12的湿度测量范围为10%Rh~95%Rh,精度为±1%Rh。
本实施例中,系统还包括通信模块7,通信模块7的输入端与系统主站3的输出端连接;通信模块7中预设有变电站内运维人员终端的通讯地址,通信模块7根据微控制器2将系统主站3得到的异常数据及告警数据发送至变电站内运维人员终端,实现告警功能。
本实施例中,空气净化器44运用恒效净化技术多级净化,能够使空气中的颗粒物(包括PM2.5)荷电,并且通过收集极收集,同时杀灭空气中多种细菌。空气净化器44中的收集极可定期清理,循环使用,清洗后净化性能不衰减。同时,空气净化器44配合甲醛过滤网,可有效去除空气中的甲醛。人员密集活动区域的微环境空气经过空气净化器44的多次循环净化处理后,能有效去除其中的颗粒物、细菌和甲醛等物质。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传感器模块1中的温度传感器11、湿度传感器12、空气质量因子传感器13,执行设备4中的除湿器41、加热器42、空调43、空气净化器44,以及微控制器2分别安装在变电站内目标端子箱、设备室及人员密集活动区域。其中,传感器模块1用于采集目标端子箱、设备室及人员密集活动区域的微环境数据,具体地,传感器模块1中的温度传感器11用于采集端子箱温度、设备室温度、人员密集活动区域温度,湿度传感器12用于采集端子箱湿度、设备室湿度、人员密集活动区域湿度,空气质量因子传感器13用于采集端子箱、设备室及人员密集活动区域的空气质量因子含量,包括氧气含量、甲醛含量、TVOC含量、PM2.5数值等。
传感器模块1定时采集变电站内目标端子箱、设备室及人员密集活动区域内的微环境数据后上传到微控制器2中,微控制器2将汇集的微环境数据上传至系统主站3中,由系统主站3对传感器模块1的采集的微环境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存储,并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生成控制指令并返回至微控制器2中,微控制器2根据所接收的控制指令向执行设备4中对应的除湿器41、加热器42、空调43、空气净化器44发送工作信号,实现对变电站内目标端子箱、设备室及人员密集活动区域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微环境因素的调节,确保变电站内目标端子箱、设备室及人员密集活动区域微环境温湿度满足二次设备运行要求及人员安全要求。
其中,系统主站3预设的控制策略包括端子箱温度控制策略、端子箱湿度控制策略、空调调节策略、空气净化策略,根据传感器模块1采集的微环境数据及系统主站3内预设的阈值,结合预设的控制策略,输出对应的控制指令。例如,系统主站3对微环境数据中的端子箱温度与系统主站3预设的低温门限值、温度回差值进行判断:若端子箱温度小于预设的低温门限值,则下发加热器42启动控制指令,控制1台加热器42开始运作;若加热器42单独工作时间大于预设的工作时间阈值且端子箱温度小于预设的低温门限值与温度回差值的和时,或端子箱温度变化量与加热器42工作时间的比例小于预设的第一比例阈值且端子箱温度小于预设的低温门限值与温度回差值的和时,则下发增加加热器42启动控制指令,增加启动1台加热器42的运作;若端子箱温度大于预设的低温门限值与温度回差值的和,则下发加热器42停止工作控制指令,设置在对应端子箱内的所有加热器42停止工作。
此外,微控制器2将传感器模块1、执行设备4及微控制器2自身的运行状态数据上传至系统主站3中,系统主站3对微环境数据及上述运行状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现智能在线监测和诊断,得到异常数据及告警数据,然后通过通信模块7将异常数据及告警数据发送至变电站内运维人员终端,实现异常告警功能,及时通知变电站内运维人员到指定目标位置对相关设备进行检修。同时系统主站3通过微控制器2向执行设备4发送停止工作指令,防止由于微环境数据采样异常造成执行设备4长期运行而损坏设备。
本实施例中,通过由系统主站3、传感器模块1、微控制器2、执行设备4组成变电站微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实时检测变电站中的目标端子箱、设备室及人员密集活动区域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信息数据,实现变电站内微环境的智能管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变电站微环境智能控制方法,应用于实施例1提出的变电站微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的变电站微环境智能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本实施例提出的变电站微环境智能控制方法中,包括以下步骤:
S1:传感器模块1采集目标端子箱、设备室及人员密集活动区域的微环境数据,然后上传到微控制器2中汇集。
本实施例中,传感器模块1采集的微环境数据包括端子箱温度、端子箱湿度、区域温度、区域湿度、区域空气质量因子数值,其中,区域空气质量因子数值包括甲醛含量、TVOC含量、氧气含量、PM2.5含量。
S2:微控制器2将汇集的微环境数据上传至系统主站3中进行存储、统计及分析,系统主站3根据微环境数据的分析结果及预设的控制策略,生成执行设备控制指令,然后返回微控制器2中。
S3:微控制器2接收执行设备控制指令后,向执行设备4发送对应的工作信号,控制相应的执行设备4的工作状态。
本实施例中,系统主站3预设的控制策略包括端子箱温度控制策略、端子箱湿度控制策略、空调调节策略、空气净化策略,在步骤2中系统主站3根据其预设的端子箱温度控制策略、端子箱湿度控制策略、空调调节策略、空气净化策略,生成执行设备控制指令。
具体地,端子箱温度控制策略包括,对微环境数据中的端子箱温度与系统主站预设的低温门限值、温度回差值进行判断,用于确保端子箱微环境温度满足箱体内二次设备运行要求。其具体策略如下:
若端子箱温度小于预设的低温门限值,则下发加热器启动控制指令;
若加热器单独工作时间大于预设的工作时间阈值且端子箱温度小于预设的低温门限值与温度回差值的和时;或端子箱温度变化量与加热器工作时间的比例小于预设的第一比例阈值且端子箱温度小于预设的低温门限值与温度回差值的和时时,则下发增加加热器启动控制指令;
若端子箱温度大于预设的低温门限值与温度回差值的和,则下发加热器停止工作控制指令;
如表1所示,为本实施例端子箱温度控制策略。其中,温度斜率指端子箱温度变化量与加热器工作时间的比例。
表1端子箱温度控制策略
Figure BDA0002426226720000081
端子箱湿度控制策略包括,对微环境数据中的端子箱湿度与系统主站预设的湿度门限值、湿度回差值进行判断,用于确保端子箱微环境湿度满足箱体内二次设备运行要求。其具体策略如下:
若端子箱湿度大于预设的湿度门限值,则下发除湿器启动控制指令;
若除湿器单独工作时间大于预设的工作时间阈值且端子箱温度小于预设的高温门限值且端子箱湿度大于预设的湿度门限值与湿度回差值的差时;或端子箱湿度变化量与除湿器工作时间的比例小于预设的第二比例阈值且端子箱湿度大于预设的湿度门限值与湿度回差值的差时,则下发加热器启动控制指令;
若加热器单独工作时间大于预设的工作时间阈值且端子箱温度小于预设的高温门限值时且端子箱湿度大于预设的湿度门限值与湿度回差值的差时;或端子箱湿度变化量与除湿器工作时间的比例小于预设的第二比例阈值且端子箱湿度大于预设的湿度门限值与湿度回差值的差时,则下发增加加热器启动控制指令;
若端子箱湿度大于预设的湿度门限值与湿度回差值的差,且端子箱温度大于预设的高温门限值时,则下发加热器停止工作控制指令;
若端子箱湿度小于预设的湿度门限值与湿度回差值的差,则下发加热器停止工作控制指令及除湿器停止工作控制指令;
如表2所示,为本实施例的端子箱湿度控制策略。其中,湿度斜率为端子箱湿度变化量与除湿器工作时间的比例。
表2端子箱湿度控制策略
Figure BDA0002426226720000091
空调调节策略包括,将微环境数据中的区域温度、区域湿度与系统主站预设的低温门限值、高温门限值、高湿门限值、低湿门限值,以及系统主站设定的整定时间值进行判断,从而实现高温制冷,低温制热、高湿除湿等功能,确保设备室微环境温湿度满足室内二次设备运行要求。其具体策略如下:
若区域温度大于预设的高温门限值,且持续时间超过预设的整定时间值时,则下发空调制冷控制指令;
若区域温度大于预设的低温门限值,且区域湿度大于预设的高湿门限值,且持续时间超过预设的整定时间值时,则下发空调抽湿控制指令,并保持继续抽湿至低湿门限值;
若区域温度大于预设的低温门限值,且区域湿度小于预设的高湿门限值,且持续时间超过预设的整定时间值时,则空调保持制冷模式至区域温度小于低温门限值;
若区域温度小于预设的低温门限值,且区域湿度大于预设的高湿门限值,且持续时间超过预设的整定时间值时,则下发空调加热控制指令,加热至区域温度大于低温门限值,或区域湿度低于低湿门限值;
若区域温度小于预设的高温门限值,且区域湿度小于预设的低湿门限值,则下发空调待机指令。
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的空调调节策略示意图,其中,TL指低温门限值,TH指高温门限值,RhL指低湿门限值,RhH指高湿门限值。本实施例中,整定时间设置为30秒,低温门限值TL取值为16℃,高温门限值TH取值为26℃,低湿门限值RhL取值为50%Rh,高湿门限值RhH取值为70%Rh。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当温度低于低温门限值TL(如16℃)、湿度高于高湿门限值RhH(如70%Rh)、持续时间超过30秒时,则系统主站2通过微控制器2向空调43发出空调加热控制指令,即空调43处于图3中1-1区间的加热模式。此外,图3中2-1、2-2区间为保持模式,表示空调保持执行当前的控制指令,3-1、3-2区间为待机模式,表示空调43接收空调待机指令,空调43不运作。
本实施例中的空调43采用多空调进行分组轮动调节策略,即对多台空调43进行分组工作,避免多台空调43同时长时间运行而导致损坏。
空气净化策略包括,将微环境数据中的区域空气质量因子数值与系统主站预设的启动值进行判断,用于确保人员密集活动区域微环境空气质量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其具体策略如下:
若区域空气质量因子数值大于预设的启动值,则下发空气净化器启动控制指令;
若区域空气质量因子数值小于预设的启动值,则下发空气净化器停止控制指令。
本实施例中,采集的空气质量因子对象包括甲醛、TVOC、PM2.5,其中,系统主站预设的甲醛启动值为0.08mg/m3,TVOC的启动值为0.6mg/m3,PM2.5的启动值为75μg/m3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以下步骤:微控制器2将传感器模块1、执行设备4及微控制器2自身的运行状态数据上传至系统主站3中,当运行状态数据超过系统主站3中预设的正常运行状态数值范围时,系统主站3显示该异常数据,并向通过通信模块7向变电站内运维人员终端发送告警信号及相应的异常数据。
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变电站微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系统主站、传感器模块、微控制器、执行设备,其中,所述传感器模块与微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与所述系统主站通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与所述执行设备通讯连接;所述传感器模块、微控制器、执行设备安装设置在变电站中的目标端子箱、设备室及人员密集活动区域;
所述传感器模块采集目标端子箱、设备室及人员密集活动区域的微环境数据,然后上传到所述微控制器中;所述微控制器汇集所述微环境数据并上传至所述系统主站;所述系统主站对所述微环境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存储,并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生成控制指令并将其返回至所述微控制器中;所述微控制器根据所接收的控制指令向所述执行设备发送工作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微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空气质量因子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微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设备包括除湿器、加热器、空调、空气净化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微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模块采用串行通信接口与所述微控制器通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微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采用协调器、交换机与所述系统主站通讯连接,其中,所述微控制器与协调器采用ZigBee技术通讯连接,所述协调器与交换机根据距离远近采用网线或网线加光纤进行通讯连接,所述交换机与所述系统主站通过网线通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变电站微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系统主站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通信模块将所述系统主站发送的异常数据及告警数据发送至变电站内运维人员终端。
7.一种变电站微环境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传感器模块采集目标端子箱、设备室及人员密集活动区域的微环境数据,然后上传到微控制器中汇集;
S2:所述微控制器将汇集的微环境数据上传至系统主站中进行存储、统计及分析,所述系统主站根据所述微环境数据的分析结果及预设的控制策略,生成执行设备控制指令,然后返回所述微控制器中;
S3:所述微控制器接收执行设备控制指令后,向执行设备发送对应的工作信号,控制所述执行设备的工作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电站微环境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环境数据包括但不仅限于端子箱温度、端子箱湿度、区域温度、区域湿度、区域空气质量因子数值;所述区域空气质量因子数值包括但不仅限于甲醛含量、TVOC含量、氧气含量、PM2.5含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电站微环境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所述系统主站预设的控制策略包括端子箱温度控制策略、端子箱湿度控制策略、空调调节策略、空气净化策略,其中:
1)所述端子箱温度控制策略包括,对所述微环境数据中的端子箱温度与所述系统主站预设的低温门限值、温度回差值进行判断:
若端子箱温度小于预设的低温门限值,则下发加热器启动控制指令;
若加热器单独工作时间大于预设的工作时间阈值且端子箱温度小于预设的低温门限值与温度回差值的和时;或端子箱温度变化量与加热器工作时间的比例小于预设的第一比例阈值且端子箱温度小于预设的低温门限值与温度回差值的和时,则下发增加加热器启动控制指令;
若端子箱温度大于预设的低温门限值与温度回差值的和,则下发加热器停止工作控制指令;
2)所述端子箱湿度控制策略包括,对所述微环境数据中的端子箱湿度与所述系统主站预设的湿度门限值、湿度回差值进行判断:
若端子箱湿度大于预设的湿度门限值,则下发除湿器启动控制指令;
若除湿器单独工作时间大于预设的工作时间阈值且端子箱温度小于预设的高温门限值且端子箱湿度大于预设的湿度门限值与湿度回差值的差时;或端子箱湿度变化量与除湿器工作时间的比例小于预设的第二比例阈值且端子箱湿度大于预设的湿度门限值与湿度回差值的差时,则下发加热器启动控制指令;
若加热器单独工作时间大于预设的工作时间阈值且端子箱温度小于预设的高温门限值时且端子箱湿度大于预设的湿度门限值与湿度回差值的差时;或端子箱湿度变化量与除湿器工作时间的比例小于预设的第二比例阈值且端子箱湿度大于预设的湿度门限值与湿度回差值的差时,则下发增加加热器启动控制指令;
若端子箱湿度大于预设的湿度门限值与湿度回差值的差,且端子箱温度大于预设的高温门限值时,则下发加热器停止工作控制指令;
若端子箱湿度小于预设的湿度门限值与湿度回差值的差,则下发加热器停止工作控制指令及除湿器停止工作控制指令;
3)所述空调调节策略包括,将所述微环境数据中的区域温度、区域湿度与所述系统主站预设的低温门限值、高温门限值、高湿门限值、低湿门限值以及整定时间值进行判断:
若区域温度大于预设的高温门限值,且持续时间超过预设的整定时间值时,则下发空调制冷控制指令;
若区域温度大于预设的低温门限值,且区域湿度大于预设的高湿门限值,且持续时间超过预设的整定时间值时,则下发空调抽湿控制指令;
若区域温度小于预设的低温门限值,且区域湿度大于高湿门限值,且持续时间超过整定时间时,则下发空调加热控制指令;
若区域温度小于预设的高温门限值,且区域湿度小于低湿门限值,且持续时间超过正定时间时,则下发空调待机指令;
4)所述空气净化策略包括,将所述微环境数据中的区域空气质量因子数值与所述系统主站预设的启动值进行判断:
若区域空气质量因子数值大于预设的启动值,则下发空气净化器启动控制指令;
若区域空气质量因子数值小于预设的启动值,则下发空气净化器停止控制指令。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电站微环境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所述微控制器将所述传感器模块、执行设备及所述微控制器自身的运行状态数据上传至系统主站中,当所述运行状态数据超过所述系统主站中预设的正常运行状态数值范围时,所述系统主站显示异常数据,并向变电站内运维人员终端发送告警信号及相应的异常数据。
CN202010221543.1A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变电站微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14575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21543.1A CN111457568A (zh)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变电站微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21543.1A CN111457568A (zh)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变电站微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57568A true CN111457568A (zh) 2020-07-28

Family

ID=71685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21543.1A Pending CN111457568A (zh)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变电站微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5756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38039A (zh) * 2021-11-29 2022-03-04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智能温湿度控制器的湿度控制方法、端子箱和系统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76083Y (zh) * 2003-11-14 2005-02-02 江苏省电力公司镇江供电公司 变电站空调系统远程监控装置
CN2739525Y (zh) * 2004-11-13 2005-11-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电加热装置
CN201242247Y (zh) * 2008-07-16 2009-05-20 河南省电力公司洛阳供电公司 一种自动及远程控制通风装置
CN101916968A (zh) * 2010-07-29 2010-12-15 广州电力设计院 一种端子箱
JP2011106779A (ja) * 2009-11-19 2011-06-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ビル設備管理システム
CN102679515A (zh) * 2012-03-21 2012-09-19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技术的空气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829532A (zh) * 2012-07-13 2012-12-19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空调器房间量热计内室温湿度的自动调节系统及其方法
CN203231462U (zh) * 2013-03-04 2013-10-09 广东电网公司东莞供电局 一种变电站高压室环温智能控制装置
CN103528134A (zh) * 2013-09-27 2014-01-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加热控制方法
CN104111680A (zh) * 2014-07-31 2014-10-22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全数字智能温湿度控制除湿系统及除湿方法
CN204214094U (zh) * 2014-11-10 2015-03-18 武汉九升科技有限公司 节能型运行环境智能调控装置
CN204963110U (zh) * 2015-08-15 2016-01-13 何纪江 一种变电站智能通风系统
US9800463B2 (en) * 2009-08-21 2017-10-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obil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CN207073917U (zh) * 2017-06-01 2018-03-06 镇江德仑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变电站空调异常远程监控报警系统
CN107975914A (zh) * 2017-10-20 2018-05-0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电加热控制方法
CN207674688U (zh) * 2017-10-23 2018-07-3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预装式变电站及其环境控制系统
CN108413571A (zh) * 2018-05-29 2018-08-17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区域电网多变电站配电室的环境参数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8981089A (zh) * 2018-06-19 2018-12-11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变电站保护室采暖通风自动调节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76083Y (zh) * 2003-11-14 2005-02-02 江苏省电力公司镇江供电公司 变电站空调系统远程监控装置
CN2739525Y (zh) * 2004-11-13 2005-11-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电加热装置
CN201242247Y (zh) * 2008-07-16 2009-05-20 河南省电力公司洛阳供电公司 一种自动及远程控制通风装置
US9800463B2 (en) * 2009-08-21 2017-10-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obil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JP2011106779A (ja) * 2009-11-19 2011-06-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ビル設備管理システム
CN101916968A (zh) * 2010-07-29 2010-12-15 广州电力设计院 一种端子箱
CN102679515A (zh) * 2012-03-21 2012-09-19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技术的空气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829532A (zh) * 2012-07-13 2012-12-19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空调器房间量热计内室温湿度的自动调节系统及其方法
CN203231462U (zh) * 2013-03-04 2013-10-09 广东电网公司东莞供电局 一种变电站高压室环温智能控制装置
CN103528134A (zh) * 2013-09-27 2014-01-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加热控制方法
CN104111680A (zh) * 2014-07-31 2014-10-22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全数字智能温湿度控制除湿系统及除湿方法
CN204214094U (zh) * 2014-11-10 2015-03-18 武汉九升科技有限公司 节能型运行环境智能调控装置
CN204963110U (zh) * 2015-08-15 2016-01-13 何纪江 一种变电站智能通风系统
CN207073917U (zh) * 2017-06-01 2018-03-06 镇江德仑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变电站空调异常远程监控报警系统
CN107975914A (zh) * 2017-10-20 2018-05-0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电加热控制方法
CN207674688U (zh) * 2017-10-23 2018-07-3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预装式变电站及其环境控制系统
CN108413571A (zh) * 2018-05-29 2018-08-17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区域电网多变电站配电室的环境参数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8981089A (zh) * 2018-06-19 2018-12-11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变电站保护室采暖通风自动调节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邢建春: "《人民防空工程智能化系统设计》", 31 August 2006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38039A (zh) * 2021-11-29 2022-03-04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智能温湿度控制器的湿度控制方法、端子箱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56467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配电管理系统及其在线监控的方法
CN103941784A (zh) 配电站环境监控采集系统及其监控采集方法
CN103453941A (zh) 一种箱式变电站实时监测系统
CN104133510A (zh) 变电站室内环境远程监控系统
CN110556923A (zh) 一种配电变压器数据监控终端、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
CN212781180U (zh) 一种电网配电变压器运行状态在线监测装置
CN111457568A (zh) 一种变电站微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10840077U (zh) 一种智能监测短信网关装置
CN204143280U (zh) 配电站环境监控采集系统
CN112202241A (zh) 一种配网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判断系统
CN111781975A (zh) 一种用于预制舱变电站集中式控温湿的系统
CN111367337A (zh) 一种变电站通信机房智能恒温恒湿控制方法和系统
CN207799511U (zh) 远程分布式温湿度自动控制装置
CN111030298A (zh) 一种电力信息通信用的综合监控平台
CN218033605U (zh) 一种用于中央空调节能的智能控制系统
CN203965982U (zh) 变电站室内环境远程监控装置
CN216144371U (zh) 一种供电运行状态监控装置
CN203484384U (zh) 电力系统智能变电站建筑物内智能除尘系统
CN114087683A (zh) 一种无人值守控制室温湿度监测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10109651U (zh) 一种变电站电缆沟除湿监控系统
CN111930035A (zh) 一种室内用电综合性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9004744B (zh) 分布式变电站状态监测智能管控系统
CN113282123A (zh) 一种智能化建筑室内环境监控系统
CN112579389A (zh) 一种具备故障检测并自主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CN210924305U (zh) 一种电气间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