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56733A - 一种煤矿顶板切缝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煤矿顶板切缝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56733A
CN111456733A CN202010290375.1A CN202010290375A CN111456733A CN 111456733 A CN111456733 A CN 111456733A CN 202010290375 A CN202010290375 A CN 202010290375A CN 111456733 A CN111456733 A CN 1114567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l mine
shock wave
roof
energy converter
mine 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9037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56733B (zh
Inventor
刘美娟
张硕
张永民
汤俊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Shangua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Shangua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Shangua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Shangua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9037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567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567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567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567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567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CMINING OR QUARRYING
    • E21C41/00Methods of underground or surface mining; Layouts therefor
    • E21C41/16Methods of underground mining; Layouts therefor
    • E21C41/18Methods of underground mining; Layouts therefor for brown or hard co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CMINING OR QUARRYING
    • E21C37/00Other methods or devices for dislodging with or without loading
    • E21C37/18Other methods or devices for dislodging with or without loading by electric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Disintegrating Or M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顶板切缝方法,以解决目前使用炸药对煤层顶板进行切缝存在危险性高、环保性差的问题。该煤矿顶板切缝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定煤矿顶板的钻孔位置及数量;钻孔设置在切顶线上,切顶线在煤矿巷道内顶板上且沿挡矸网一侧设置,钻孔轴线在竖直方向上向挡矸网一侧倾斜7‑13度设置;在煤矿巷道中使用液压支撑将待切缝的顶板支撑;在顶板上打出钻孔,在每一个钻孔安装孔口装置,然后在钻孔内注满水;将能量转换器与脉冲功率驱动源连接;然后将能量转换器放置在钻孔中;启动脉冲功率驱动源向能量转换器放电,能量转换器产生的冲击波将顶板致裂;冲击波的强度为230‑239MPa;多个钻孔产生的裂缝相互贯穿形成裂缝带,也即完成煤矿顶板的切缝作业。

Description

一种煤矿顶板切缝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炭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顶板切缝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一次消费能源主要依靠煤炭供给,且长期占比达到60%以上,是我国工业化发展的主要支柱。我国煤炭生产主要是通过留设煤柱、沿空掘巷来进行的,每个工作面需要掘进两条顺槽,留设一个煤柱,即121工法。目前每年要在地下掘进1万2千公里的巷道,其中9千公里的煤巷道,3千公里的岩石巷道。因此每个采煤工作面要留30米宽的煤柱用于支撑,9千公里的煤巷道至少意味着9千公里的煤柱,导致大约1亿吨煤被浪费,且煤巷道掘进的代价不菲,因此非常浪费资源。现有先进的110工法和N00工法来进行开采,以沿空留巷,既省略了煤巷道的掘进任务,也减少了煤柱的损失;但是该类工法需要在采煤成巷的同时对煤层顶板进行切顶作业,也即将设定区域的顶板进行切缝。目前在成巷的一端,通过钻孔并在钻孔中以炸药爆破形成巷道进而完成切顶作业。使用的炸药等火工品在顶板切缝中有较大的技术优势,但炸药爆破所产生的冲击波可控性差,且存在危险性高、环保性差的问题,因此,炸药的使用受到的管制越来越严格,导致煤炭资源开采的效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矿顶板切缝方法,以解决目前使用炸药对煤层顶板进行切缝存在危险性高、环保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煤矿顶板切缝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设定煤矿顶板的钻孔位置及数量;所述钻孔设置在切顶线上,切顶线在煤矿巷道内顶板上且沿挡矸网一侧设置,所述钻孔轴线在竖直方向上向挡矸网一侧倾斜7-13度设置;
S2,在煤矿巷道中使用液压支撑将待切缝的顶板支撑;
S3,在顶板上打出钻孔,在每一个钻孔安装孔口装置,然后在钻孔内注满水;
S4,将能量转换器与脉冲功率驱动源连接;然后将能量转换器放置在所述钻孔中;
S5,启动脉冲功率驱动源向能量转换器放电,能量转换器产生的冲击波将顶板致裂;所述冲击波的强度为230-239MPa;多个钻孔产生的裂缝相互贯穿形成裂缝带,也即完成煤矿顶板的切缝作业。
优选的,所述钻孔的深度为3-5倍采高;钻孔的数量为5个或5个以上。
优选的,所述钻孔轴线在竖直方向上向挡矸网一侧倾斜10度设置。
优选的,所述钻孔内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作业段,相邻两个作业段的距离为5-10m,所述能量转换器从钻孔最深处向外依次对所述作业段实施冲击波作业,能量转换器的冲击波输出窗口对准所述作业段的中点。
优选的,步骤S4还包括以下操作,采用内窥镜观察该次致裂后顶板中钻孔内壁产生的裂缝大小,其宽度若没有达到设定的裂缝宽度时,向所述钻孔注满水,并启动脉冲功率驱动源再次放电,直至顶板裂缝达到设定的宽度,所述设定的裂缝宽度大于10nm。
优选的,所述能量转换器包括地电极、高压电极、绝缘支撑、外壳和电缆接口,所述外壳为圆筒状结构,其内部中空,高压电极通过绝缘支撑固定在外壳前端,电缆接口端部的电缆线穿过所述外壳后端、绝缘支撑与高压电极后端连接,地电极通过两个冲击波定向反射弧板与外壳前端连接,且地电极与高压电极前端相对设置,两个冲击波定向反射弧板对称设置在外壳的前端,且两个冲击波定向反射弧板相对的一侧均为圆弧面;两个冲击波定向反射弧板与地电极、外壳围合成的开口为冲击波输出窗口。
优选的,所述能量转换器在所述钻孔内实施冲击波的方向位于同一平面。
优选的,所述地电极与高压电极通过金属丝连接,能量转换器放电后,在地电极一侧重新补充一根金属丝。
优选的,所述脉冲功率驱动源电储能大于100kJ。
优选的,所述孔口装置包括卡接在钻孔孔口的胀套,胀套上端的环形固定板下表面与钻孔边缘接触,胀套内套设有管状的锥套,锥套下端的锥状口卡接在胀套下端周向设置的膨胀片内,膨胀片向外凸出并与钻孔孔壁紧密接触,所述膨胀片与胀套下端为弹性连接;锥套上端左右两侧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螺杆,螺杆穿过连接板上的螺纹孔后与抵接板活动连接,抵接板下端与所述环形固定板上表面接触,锥套内设有单向阀,锥套上端设有与所述能量转换器适配的连接部,连接部上设有密封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提供的煤矿顶板切缝方法,通过钻孔,经多次数的低强度冲击波对煤矿顶板进行致裂,利用疲劳效应原理致裂顶板,更加安全、环保,克服了通过炸药爆炸来产生冲击波对煤矿顶板切缝存在危险性大、环保性差的问题。
2.冲击波定向输出将钻孔连线区域的顶板充分致裂,形成裂缝带即完成煤矿顶板的切缝作业,同时避免了冲击波未定向输出导致其余区域的顶板被致裂而无法完成切缝作业的问题。
3.当金属丝将地电极与高压电极连接后进行冲击波作业时,能够提高能量转换器的转换效率,进而提升了致裂煤层的效果。
4.本发明的方法采用电液效应产生冲击波,只要对脉冲功率驱动源补充电能就可连续工作,因此提高了煤炭资源开采的效率。
5.本发明提供的煤矿顶板切缝方法,提高了煤炭资源开采的环保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煤矿顶板进行切缝作业的示意图;
图2为能量转换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冲击波定向反射弧板的剖视图;
图4为孔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如下:
1-地电极,2-金属丝,3-高压电极,4-绝缘支撑,5-外壳,6-电缆接口,7-顶板,8-煤矿巷道,9-液压支撑,10-挡矸网,11-孔口装置,12-能量转换器,13-冲击波定向反射弧板,20-胀套,21-环形固定板,22-锥套,23-膨胀片,24-连接板,25-螺杆,26-抵接板,27-单向阀,28-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矿井巷道上方弱保护层的形成方法,包括能量转换器12和孔口装置11。
如图2、图3所示,能量转换器12包括地电极1、金属丝2、高压电极3、绝缘支撑4、外壳5和电缆接口6。
外壳5为圆筒状结构,其内部中空,高压电极3通过绝缘支撑4固定在外壳5端部,电缆接口6端部的电缆线穿过外壳5本体、绝缘支撑4后与高压电极3后端连接,地电极1通过两个冲击波定向反射弧板13与外壳5前端连接,且地电极1与高压电极3前端相对设置,两个冲击波定向反射弧板13对称设置在外壳5的前端,且两个冲击波定向反射弧板13相对的一侧为圆弧面;两个冲击波定向反射弧板13与地电极1、外壳5围合成的开口为冲击波输出窗口。
地电极1与高压电极3通过金属丝2连接。金属丝2可选择性使用,当金属丝2将地电极1与高压电极3连接后进行冲击波作业时,能够提高能量转换器12的转换效率,进而提升了致裂煤层顶板7的效果。
如图4、图5所示,孔口装置11包括卡接在钻孔孔口的胀套20,胀套20上端的环形固定板21下表面与钻孔边缘接触,胀套20内套设有管状的锥套22,锥套22下端的锥状口卡接在胀套20下端周向设置的膨胀片23内,膨胀片23向外凸出并与钻孔孔壁紧密接触,进而将孔口装置11与钻孔固定,膨胀片23与胀套20下端为弹性连接,弹性连接便于膨胀片23自动恢复至原来的位置,使得膨胀片23能够再次向外凸出将孔口装置11固定。
锥套22上端左右两侧设有连接板24,连接板24上设有螺杆25,螺杆25穿过连接板24上的螺纹孔后与抵接板26活动连接,抵接板26下端与环形固定板21上表面接触,旋转螺杆25使其向下移动时可将锥套22上移,进而可将锥套22下端的锥状口卡接在胀套20下端,从而实现膨胀片23向外凸出并与钻孔孔壁紧密接触,锥套22下移时可将锥套22下端的锥状口与膨胀片23脱开,进而可将孔口装置11取下。
锥套22内设有单向阀27,单向阀27可避免注水完毕时大量的水从钻孔中流出,锥套22上端设有与所述能量转换器12适配的连接部,连接部上设有密封圈28,能量转换器12前端放入钻孔中时,能量转换器12后端通过上述连接部连接固定,密封圈28可将连接处密封进而避免钻孔中水流出。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采用脉冲功率驱动源对地电极1与高压电极3之间安装的金属丝2进行放电,放电电流致金属丝2电爆炸形成等离子体电弧通道(不采用金属丝2时,脉冲功率驱动源对地电极1与高压电极3之间的水直接放电,放电后产生的高电压脉冲击穿水间隙也可形成等离子体电弧通道);所产生的等离子体电弧在后续强大的放电电流下对水直接加热,并迅速使周围水介质升温、气化、膨胀,进而推动外围的水产生球面波冲击波,球面波冲击波能够将煤层顶板7致裂。冲击波的强度可根据脉冲功率驱动源的储能量和输出电压进行控制。
能量转换器12上金属丝2电爆炸产生的一部分冲击波从冲击波输出窗口直接输出,其余部分的冲击波经冲击波定向反射弧板13上圆弧面反射后从冲击波输出窗口输出;冲击波定向反射弧板13上圆弧面采用不同的弧度能够将冲击波以不同的方向从冲击波输出窗口输出;进而实现了冲击波的定向输出,如图1所示,冲击波定向输出将钻孔连线区域的顶板充分致裂,裂缝形成缝网从而形成了裂缝带,也即完成煤矿顶板7的切缝作业,同时避免了冲击波未定向输出导致其余区域的顶面岩层9被致裂而无法完成切缝作业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煤矿顶板切缝方法,参见图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煤矿顶板7的力学性质和冲击波致裂顶板7的有效距离,设定煤矿顶板7的作业方案;所述作业方案包括钻孔的位置及数量,以及每个钻孔实施冲击波的强度和次数。
设定作业方案前,对顶板7上钻孔进行不同强度的冲击波试验,完成冲击波试验后,利用内窥镜或通过三维地震勘探的方法对致裂后的顶板7进行检查,从而能够得到适用于该顶板7的裂隙尺度、范围以及冲击波实施强度、次数。
优选钻孔的直径为113-153mm,相邻的两个钻孔之间的距离为5-10m;通过设置钻孔的位置及数量,也即通过设置钻孔的密度可控制顶板7的致裂精度;通过设置冲击波强度和作用次数可控制顶板7的致裂程度。
在煤矿巷道8的顶板7上且沿挡矸网10一侧设置切顶线,钻孔设置在切顶线上,钻孔轴线在竖直方向上向挡矸网10一侧倾斜10度设置,钻孔的深度为5倍采高,采高即采煤机的实际开采高度;钻孔的数量为5个。将顶板7在钻孔内致裂后,形成的裂缝带位于切顶线上,在每个工作面开采时,利用采空区的一部分,实施切顶卸压自动成巷,不再需要掘进任何巷道,也不再需要留设煤柱,从而节约资源,提高效率。
钻孔内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作业段,优选相邻两个作业段的距离为5-10m,多个作业段致裂效果更好,所述能量转换器12从钻孔最深处向外依次对所述作业段实施冲击波作业,能量转换器12的冲击波输出窗口对准所述作业段的中点。
在钻孔9内放置能量转换器11时,其两侧冲击波输出窗口中心处的连线与相邻孔该作业段的冲击波输出窗口中心处的连线位于同一平面。也即相邻的两个钻孔9实施冲击波作业时,能量转换器11的冲击波输出窗口位于同一平面,从而能够利用冲击波定向输出将钻孔9连线区域的岩石8充分致裂,保证了裂缝带的形成。
通过钻孔经过多次数的低强度冲击波对顶板7进行致裂,优选冲击波的强度为230-239MPa、脉宽40微秒。一个作业段完成冲击波作业后,向外依次对该顶板7的其余作业段实施冲击波作业。通过钻孔进行多次、多点致裂顶板7,将顶板7进行整体致裂形成裂缝带。该方式利用了疲劳效应致裂顶板7,因此能够以更加安全的方式制造裂缝带,避免了单次爆破产生较大冲击波而带来的风险。
S2,在煤矿巷道8中使用液压支撑9将待切缝的顶板7支撑;在液压支撑9和顶板7之间设置π型梁,π型梁能够将液压支撑9的支持力平均分散至π型梁上,进而避免顶板7受力集中而被液压支撑9致裂。
S3,按上述作业方案在所述顶板7上打出钻孔,然后在每一个钻孔安装孔口装置11,孔口装置11用于固定能量转换器12并将孔口封闭,安装好孔口装置11后在钻孔内注满水。
S4,将能量转换器12通过同轴电缆与脉冲功率驱动源连接;脉冲功率驱动源自成一体置于密封壳体中,其电储能大于100kJ,经同轴电缆输出纯电能高压并通过能量转换器12放电产生冲击波。
采用钻机将能量转换器12放置在上述钻孔中,使能量转换器12的冲击波输出窗口朝向钻孔最深处作业段的中点,并使能量转换器12的地电极1、高压电极3与钻孔内的水完全接触以产生等离子体电弧,所产生的等离子体电弧与水反应形成冲击波从冲击波输出窗口输出。
S5,启动脉冲功率驱动源使其对储能电容器充电,储能电容器的电能达到控制开关的工作阈值后,脉冲功率驱动源向能量转换器12放电,能量转换器12产生的冲击波将顶板7致裂。
采用内窥镜观察该次致裂后顶板7中钻孔内壁形成的裂缝,若裂缝处最大宽度没有达到10nm(设定的裂缝宽度大于10nm)时,再次向所述钻孔注满水,并启动脉冲功率驱动源再次放电,直至顶板7上的裂缝达到设定宽度。
实施例中通过钻孔经过10次左右的低强度冲击波作业,使顶板7致裂的裂缝宽度均达到10nm以上。
脉冲功率驱动源通过反复充电、放电从而能够再次产生冲击波;脉冲功率驱动源使用金属丝2放电后,金属丝2电爆炸后报废,再次放电时需要在能量转换器12地电极1一侧重新补充一根金属丝2。
通过冲击波的强度和冲击次数来控制致裂顶板7的程度,以钻孔间的距离控制致裂顶板7精度,使得多个钻孔产生设定大小的裂缝,多个钻孔的裂缝形成缝网并相互贯穿形成裂缝带,也即割缝,从而完成煤矿顶板7的切缝作业。
本发明提供的煤矿顶板切缝方法,通过钻孔,经多次数的低强度冲击波对煤矿顶板进行致裂,利用疲劳效应原理致裂顶板,更加安全、环保,克服了通过炸药爆炸来产生冲击波对煤矿顶板切缝存在危险性大、环保性差的问题。
冲击波定向输出将钻孔连线区域的顶板充分致裂,裂缝形成缝网从而形成了裂缝带,也即完成煤矿顶板的切缝作业,同时避免了冲击波未定向输出导致其余区域的顶板被致裂而无法完成切缝作业的问题。
当金属丝将地电极与高压电极连接后进行冲击波作业时,能够提高能量转换器的转换效率,进而提升了致裂煤层的效果。
本发明的方法采用电液效应产生冲击波,只要对脉冲功率驱动源补充电能就可连续工作,因此提高了煤炭资源开采的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煤矿顶板切缝方法,利用脉冲功率驱动源通过能量转换器对煤层实施冲击波作业,脉冲功率驱动源对地电极与高压电极之间的水直接放电,所产生的等离子体电弧在后续强大的放电电流下对水直接加热,并迅速使周围水介质升温、气化、膨胀,进而推动外围的水产生球面波,球面波冲击波能够将煤层顶煤致裂,最终形成整体致裂;脉冲功率驱动源能够根据其储存的能量和输出电压来精细控制控制输出冲击波的强度,进而便于工作人员控制其产生的冲击波强度和时机,因此提高了致裂过程中的安全性,保障了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避免了使用火工品爆破不易控制而引发的安全问题;同时脉冲功率驱动源能够避免火工品爆破时产生有毒气体(如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的问题,从而提高了顶板切缝的环保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煤矿顶板切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设定煤矿顶板(7)的钻孔位置及数量;所述钻孔设置在切顶线上,切顶线在煤矿巷道(8)内顶板(7)上且沿挡矸网(10)一侧设置,所述钻孔轴线在竖直方向上向挡矸网(10)一侧倾斜7-13度设置;
S2,在煤矿巷道(8)中使用液压支撑(9)将待切缝的顶板(7)支撑;
S3,在顶板(7)上打出钻孔,在每一个钻孔安装孔口装置(11),然后在钻孔内注满水;
S4,将能量转换器(12)与脉冲功率驱动源连接;然后将能量转换器(12)放置在所述钻孔中;
S5,启动脉冲功率驱动源向能量转换器(12)放电,能量转换器(12)产生的冲击波将顶板(7)致裂;所述冲击波的强度为230-239MPa;多个钻孔产生的裂缝相互贯穿形成裂缝带,也即完成煤矿顶板(7)的切缝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顶板切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的深度为3-5倍采高;钻孔的数量为5个或5个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顶板切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轴线在竖直方向上向挡矸网(10)一侧倾斜10度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煤矿顶板切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内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作业段,相邻两个作业段的距离为5-10m,所述能量转换器(12)从钻孔最深处向外依次对所述作业段实施冲击波作业,能量转换器(12)的冲击波输出窗口对准所述作业段的中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顶板切缝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还包括以下操作,采用内窥镜观察该次致裂后顶板(7)中钻孔内壁产生的裂缝大小,其宽度若没有达到设定的裂缝宽度时,向所述钻孔注满水,并启动脉冲功率驱动源再次放电,直至顶板(7)裂缝达到设定的宽度,所述设定的裂缝宽度大于1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顶板切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转换器(11)包括地电极(1)、高压电极(3)、绝缘支撑(4)、外壳(5)和电缆接口(6),所述外壳(5)为圆筒状结构,其内部中空,高压电极(3)通过绝缘支撑(4)固定在外壳(5)前端,电缆接口(6)端部的电缆线穿过所述外壳(5)后端、绝缘支撑(4)与高压电极(3)后端连接,地电极(1)通过两个冲击波定向反射弧板(13)与外壳(5)前端连接,且地电极(1)与高压电极(3)前端相对设置,两个冲击波定向反射弧板(13)对称设置在外壳(5)的前端,且两个冲击波定向反射弧板(13)相对的一侧均为圆弧面;两个冲击波定向反射弧板(13)与地电极(1)、外壳(5)围合成的开口为冲击波输出窗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煤矿顶板切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转换器(12)在所述钻孔内实施冲击波的方向位于同一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煤矿顶板切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电极(1)与高压电极(3)通过金属丝(2)连接,所述能量转换器(12)放电后,在地电极(1)一侧重新补充一根金属丝(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顶板切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功率驱动源电储能大于100kJ。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顶板切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口装置(12)包括卡接在钻孔孔口的胀套(20),胀套(20)上端的环形固定板(21)下表面与钻孔边缘接触,胀套(20)内套设有管状的锥套(22),锥套(22)下端的锥状口卡接在胀套(20)下端周向设置的膨胀片(23)内,膨胀片(23)向外凸出并与钻孔孔壁紧密接触,所述膨胀片(23)与胀套(20)下端为弹性连接;锥套(22)上端左右两侧设有连接板(24),连接板(24)上设有螺杆(25),螺杆(25)穿过连接板(24)上的螺纹孔后与抵接板(26)活动连接,抵接板(26)下端与所述环形固定板(21)上表面接触,锥套(22)内设有单向阀(27),锥套(22)上端设有与所述能量转换器(12)适配的连接部,连接部上设有密封圈(28)。
CN202010290375.1A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煤矿顶板切缝方法 Active CN1114567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90375.1A CN111456733B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煤矿顶板切缝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90375.1A CN111456733B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煤矿顶板切缝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56733A true CN111456733A (zh) 2020-07-28
CN111456733B CN111456733B (zh) 2022-02-22

Family

ID=71677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90375.1A Active CN111456733B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煤矿顶板切缝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5673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2768A (zh) * 2021-02-01 2021-05-25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基于小煤柱的护巷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190285U (zh) * 2016-11-24 2017-05-24 曾庆平 一种二氧化碳爆破用封孔器
CN109538209A (zh) * 2018-09-11 2019-03-29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基于电脉冲技术的弱化煤层坚硬顶板方法
CN110195581A (zh) * 2019-05-31 2019-09-03 西安交通大学 能量转换器以及冲击波发生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190285U (zh) * 2016-11-24 2017-05-24 曾庆平 一种二氧化碳爆破用封孔器
CN109538209A (zh) * 2018-09-11 2019-03-29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基于电脉冲技术的弱化煤层坚硬顶板方法
CN110195581A (zh) * 2019-05-31 2019-09-03 西安交通大学 能量转换器以及冲击波发生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2768A (zh) * 2021-02-01 2021-05-25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基于小煤柱的护巷方法
CN112832768B (zh) * 2021-02-01 2022-03-25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基于小煤柱的护巷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56733B (zh) 2022-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72780B (zh) 一种矿井岩巷掘进工作面岩石预裂方法
CN111022049B (zh) 一种作业可控的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方法
CN111396049B (zh) 一种安全环保的岩石爆破装置及方法
CN111456801B (zh) 一种在煤层顶板、底板钻孔中增透煤层的方法
CN111456730B (zh) 一种矿井巷道上方弱保护层的形成方法
CN104594901B (zh) 一种工作面通过火成岩侵入区的方法
CN113567257A (zh) 一种真三轴围压下高压电脉冲破岩致裂装置及方法
CN111456733B (zh) 一种煤矿顶板切缝方法
CN104819670A (zh) 预钻中孔竖井开挖爆破方法
CN111457802A (zh) 一种露天矿破裂岩层的方法
CN114353608B (zh) 一种矿石安全开采方法
CN111238329A (zh) 采用瞬时胀裂器对半煤岩巷进行几何成型爆破的方法
CN111456732B (zh) 一种煤层顶煤预裂方法
CN210070765U (zh) 一种可变形折叠便携式快速装药聚能装置
CN111472779B (zh) 一种煤层坚硬顶板预裂方法
CN111706390B (zh) 一种消除岩爆的方法
CN210242589U (zh) 一种销钉法防渗隔热套管装置
CN111457801A (zh) 一种石块二次破裂方法
CN111472778A (zh) 一种煤层中石块的预裂方法
CN212058512U (zh) 一种深孔轴向不耦合切顶爆破管
CN112360472A (zh) 一种双面对称式电爆聚能破岩装置
Li et al. Analysi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tunnelling through coal seam assisted by water jet
CN210829272U (zh) 水力压裂联合水压爆破巷道大进尺掘进致裂装置
CN117449851A (zh) 基于自封口水袋的电脉冲煤矿坚硬顶板致裂装置与方法
CN109489512A (zh) 一种可变形折叠便携式快速装药聚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