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53935A - 分子级密相整流磁耦合溶氧装置及生态活性修复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分子级密相整流磁耦合溶氧装置及生态活性修复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53935A
CN111453935A CN202010381233.6A CN202010381233A CN111453935A CN 111453935 A CN111453935 A CN 111453935A CN 202010381233 A CN202010381233 A CN 202010381233A CN 111453935 A CN111453935 A CN 1114539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dissolved oxygen
tank body
assembly
inle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8123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统刚
陈龙
张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Xiangx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Xiangx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Xiangx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Xiangx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8123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539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539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539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7/00Aeration of stretches of wa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with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07Contaminated open waterways, rivers, lakes or p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22O2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分子级密相整流磁耦合溶氧装置,涉及河道水处理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包括反应器罐体、进水管、出水管,还包括:溶解氧通入组件,配置为用于将罐体中的水体磁化后通入设定大小的微纳米气泡;溶解氧浓度提升组件,用于切割通入到罐体中的微纳米气泡;溶解氧浓度监测组件,用于监测出水管中水体的溶解氧浓度并输出浓度监测信号;控制组件,与溶解氧通入组件、溶解氧浓度提升组件以及溶解氧浓度监测组件信号连接,接收并响应于浓度监测信号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溶解氧通入组件和/或溶解氧浓度提升组件动作,生成的超饱和溶氧水经布水管道均匀的分配到河道中,调理和改善底泥和河道微环境,使整个系统从厌氧状态向好氧状态转变。

Description

分子级密相整流磁耦合溶氧装置及生态活性修复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河道水处理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分子级密相整流磁耦合溶氧装置及生态活性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溶解氧(dissolvedoxygen)含量是衡量河流水质的最重要的综合性指标。一方面,河流中比较高级的水生生物需要一定的溶解氧才能生存;另一方面,河流缺氧会导致厌氧细菌繁殖,水质急剧恶化,使得河道出现黑臭的现象。
为了提升河道水体中溶解氧含量,最为简单直接的办法便是向河道水体中曝气充氧。如专利公告号为CN108002549A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快速提高水体溶解氧,消除河道黑臭的综合治理方法,其主要方案在于将风机和主管道安装好之后,主管道通过分气管和纳米微孔曝气盘连接,然后通过在河道中泼洒微生物菌剂,同时增氧曝气使得微生物大量繁殖,降解黑臭河道中的营养物质,实现河道水质的改善以及生态活性的提升。
但是在实践中发现,上述方案中氧气并不能很好的与河道水体相融合,由纳米微孔曝气盘产生的气泡在水体中容易复合,形成较大的气泡最终逸散到水体外,并不能很好的提升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河道内生态系统的活性得不到显著提升。
发明内容
针对实际运用中直接向河道内曝气并不能有效提升河道中水体溶解氧含量这一问题,本发明目的一在于提出一种分子级密相整流磁耦合溶氧装置,其能够有效地将氧气溶解于河道水体中并保持较长的存留时间,满足河道内好氧微生物的生存需求。基于上述分子级密相整流磁耦合溶氧装置,本发明目的二在于提出一种河道生态活性修复系统,其能够提升河道内水体的溶解氧含量,降低河道中有机物的浓度,有效改善河道内水质,提升河道生态系统的活性,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分子级密相整流磁耦合溶氧装置,包括反应器罐体以及与所述罐体相连通的进水管、出水管,还包括:
溶解氧通入组件,配置为用于将罐体中的水体磁化后通入设定大小的微纳米气泡;
溶解氧浓度提升组件,包括设置于罐体中的切割装置,用于切割通入到所述罐体中的微纳米气泡;
溶解氧浓度监测组件,设置于所述出水管处,用于监测出水管中水体的溶解氧浓度并输出浓度监测信号;
控制组件,包括智能控制器,配置为与所述溶解氧通入组件、溶解氧浓度提升组件以及溶解氧浓度监测组件信号连接,接收并响应于所述浓度监测信号输出控制信号,控制上述溶解氧通入组件和/或溶解氧浓度提升组件动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河道中的水体引入到反应器罐体中,并向罐体中以设定速率通入氧气并切割,使得氧气能够更好地溶解到水体中,进而提升罐体中水体的溶解氧含量,同时,利用智能控制器组成的控制组件,能够根据罐体中水体的溶解氧含量对各个参数加以调节,由此实现溶解氧含量的精准控制。磁化后的水体中溶解氧保持时间较长,排入到河道中能够有效的提升河道内的溶解氧含量,利于好氧型微生物的生长,利于河道的净化以及河道生态活性的恢复提升。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呈柱形设置且所述进水管、出水管分设于所述罐体的两端;
所述溶解氧通入组件包括与所述进水管相连通的水磁化装置、沿所述罐体轴向分布且与外部进气源相连通的多个进气管,以及沿所述罐体轴向设置于罐体内的且分别与多个所述进气管相连通的超滤膜密相曝气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柱形罐体分成多层溶氧区域,不同的溶氧区域通入不同量的氧气,使得每层溶氧区域中的水体都能够最大化的吸收溶解通入的氧气,显著提升罐体中水体的溶解氧浓度以及均匀度。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整体呈宝塔形或锥形,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分设于所述罐体的顶部及底部位置;
所述超滤膜密相曝气装置包括多层沿所述罐体轴向设置的膜框架以及安装于所述膜框架上不同位置处的多个曝气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水体自进水管通入到罐体中,由于罐体的端部体积较小,水体在罐体端部的停留时间较短,但磁化程度最高,此时通入的氧气溶解率较低,随着罐体直径的增大,水流在罐体中的流速更慢,滞留的时间更长,但磁化程度逐渐降低,此时通入的氧气能够具有充分的时间溶解到水体中,进而多级逐步提升整个水体的溶解氧含量。
进一步的,多层所述膜框架的中心沿所述罐体的轴向留设有安装通道;
所述切割装置包括设于安装通道中的螺旋整流器,所述螺旋整流器包括沿所述罐体轴向设置的中心转轴、设置于中心转轴上的螺旋导叶、以及设置于相邻两层膜框架之间的倒伞形旋转叶片,所述中心转轴与设于罐体外部的驱动电机传动连接;
所述螺旋导叶的旋转半径不大于所述安装通道的半径,所述倒伞形旋转叶片距离所述罐体内壁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0mm。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螺旋导叶以及倒伞形旋转叶片能够对罐体中气泡进行进一步的切割分散,降低气泡的颗粒度大小,让罐体中的气泡分散均匀,利于氧气溶解到水体中。同时,利用螺旋导叶以及倒伞形旋转叶片能够对水体产生一设定方向的推动力,如向上力,使得水体能够在各层溶氧区域中自曝气膜向罐体中心轴处短时循环流动,增加水流在该溶氧区域中的滞留时间,同时让曝气膜产生的气泡循环到螺旋导叶处被切割。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曝气膜绕所述安装通道均匀设置,且相邻两层膜框架上的曝气膜呈交错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罐体中各层溶氧区域间水体以及气泡的流动与分散。
进一步的,所述水磁化装置包括绕进水管设置的永磁体或电磁体,或与所述进水管相连通的由永磁体或电磁体制成的磁化管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基于永磁体或电磁体制成的水磁化装置能够对进入到罐体中的水体进行磁化,通过水体中极性分子在磁场中的扭曲旋转,将大分子水变成小分子水,产生活性基团,降低水的表面自由能和表面张力,增加水的传质和反应速度,利于氧气溶解于水体中并保持较长的时间。采用电磁体对水体进行磁化,则能够精准的控制水的磁化程度,利于后期对罐体中溶解氧浓度进行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进水管中进水流速的第一流量调节阀、磁感应传感器、以及第一流量传感器;
各所述进气管上均设置有用于调节进气管中气流流速的第二流量调节阀、气泵、止回阀、以及第二流量传感器;
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三流量调节阀、第三流量传感器;
所述罐体中沿所述罐体的轴向分布设置有多个压力传感器;
所述智能控制器与所述驱动电机、第一流量调节阀、磁感应传感器、第一流量传感器、第二流量调节阀、第二流量传感器、第三流量调节阀、第三流量传感器以及多个压力传感器均信号连接或控制连接,根据设定算法调节控制上述罐体内水的磁化程度、压力大小以及溶解氧浓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罐体中的进水量、出水量、进气量、磁化强度、溶解氧浓度等进行智能化的调节,对于不同的水体都能够灵活的适用。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上还设置有超限报警组件,所述超限报警组件包括内置于罐体中的液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配置于所述智能控制器中的超限判定模块,以及与所述智能控制器连接的声光报警装置或远程报警装置,所述超限判定模块接收所述液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并将其与设定值做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输出报警信号至所述声光报警装置或远程报警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罐体中液位过低或压力过大时,可以现场或远程输出报警信号,便于维护人员对装置进行维护管理。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呈宝塔形,所述罐体的截面呈正方形,每层高度配置为1-2m,层数配置为2-4层;
所述罐体总高度配置为3-6m,每1-2米配置一层膜框架,所述膜框架层间距配置为20-60cm。
一种生态活性修复系统,包括如前所述的分子级密相整流磁耦合溶氧装置;还包括:
取水装置,包括与进水管相连通的取水泵以及过滤机构,所述取水泵抽取河道中水体并经进水管将上述待溶氧水体泵送至罐体内;
配水管道,包括多根布设于河道底部的配水管,多根所述配水管与所述出水管相连通且开设有出水用开孔或开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氧气在罐体中溶解到水体中,而后将富含溶解氧的水体均匀地分布到河道中,提升河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并且,上述溶解氧能够在河道中保持较长的时间,利于河道中好氧微生物的繁殖,利于河道中有机物的分解,避免河道出现黑臭现象,提升河道中生态系统的活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将河水引入到罐体中充入氧气,提升水体的溶解氧含量,利用磁化原理将水体磁化,能够使得上述溶解氧保持更长的时间;
(2)通过将罐体分成多层磁化区域,使得罐体中的水体溶解氧含量能够分布均匀,并且能够快速的提升溶解氧的含量;
(3)通过设置螺旋导叶以及倒伞形旋转叶片,不仅能够对水体中的气泡进行切割,使其更加易于溶解于水中,还能够对罐体中的水流方向进行导向,使得水流与气泡有更为充分的接触时间与接触机会,易于水体溶解氧含量的快速提升;
(4)通过设置控制组件,能够智能化地对罐体中水体溶解氧浓度加以调节,使得上述溶氧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水质的水体,控制精确且易于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溶氧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生态活性修复系统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附图标记:1、罐体;2、进水管;3、出水管;4、进气管;5、外部进气源;6、超滤膜密相曝气装置;7、气泵;8、溶解氧浓度检测仪;9、安装通道;10、螺旋整流器;11、中心转轴;12、螺旋导叶;13、倒伞形旋转叶片;14、水磁化装置;15、第一流量调节阀;16、磁感应传感器;17、第一流量传感器;18、第二流量调节阀;19、止回阀;20、第二流量传感器;21、第三流量调节阀;22、第三流量传感器;23、压力传感器;24、液位传感器;26、取水装置;27、取水泵;28、过滤机构;29、配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当河道内的有机物过多时,为了分解上述有机物,河水中的好氧型微生物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进而使得河道中容易出现缺氧的情况。一旦河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大幅度降低,微生物将大量死亡,使得河道出现黑臭的情况。
当前的河道曝气装置并不能有效且快速的提升河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为此,需要一种新的用于提升河道中水体溶解氧含量的装置。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一种分子级密相整流磁耦合溶氧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反应器罐体1以及与罐体1相连通的进水管2、出水管3。上述罐体1整体呈柱形设置,进水管2与出水管3分别位于罐体1的两端部。本实施例中,罐体1顶部或顶部以下10-40cm处侧边进水,罐体1中心出水或绕中心环形集水后汇总外排出水。
所述罐体1可以采用不锈钢、玻璃钢或内衬树脂的碳钢制成,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采用不锈钢。
除上述组件外,本发明所述的分子级密相整流磁耦合溶氧装置还包括:溶解氧通入组件、溶解氧浓度提升组件、溶解氧浓度监测组件以及控制组件。
其中,溶解氧通入组件配置为用于将罐体1中的水体磁化后通入设定大小的微纳米气泡。溶解氧浓度提升组件包括设置于罐体1中的切割装置,用于切割通入到罐体1中的微纳米气泡,使其体积进一步减小,便于气泡中的氧气溶解到水体中。溶解氧浓度监测组件设置于出水管3处,用于监测出水管3中水体的溶解氧浓度并输出浓度监测信号。控制组件主要包括智能控制器以及设置于罐体1、进水管2、出水管3处的传感器或调节装置,配置为与溶解氧通入组件、溶解氧浓度提升组件以及溶解氧浓度监测组件信号连接,接收并响应于浓度监测信号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溶解氧通入组件和/或溶解氧浓度提升组件动作。
详述的,如图1所示,所述溶解氧通入组件包括与进水管2相连通的水磁化装置14、沿罐体1轴向分布且与外部进气源5相连通的多个进气管4,以及沿罐体1轴向设置于罐体1内的且分别与多个进气管4相连通的超滤膜密相曝气装置6。
所述水磁化装置14包括绕进水管2设置的钕铁硼永磁体或电磁体,或与进水管2相连通的由永磁体或电磁体制成的磁化管道。在本发明中,上述水磁化装置14优选地采用电磁体制成。上述电磁体构成一与进水管2相连通的磁化通道。上述电磁体与外部的电源电连接,且受控于所述智能控制器,智能控制器通过调节上述外部电源的电流或频率,控制上述电磁体产生的磁通量,进而控制流经所述磁化管道中水体的磁化程度。
上述方案,基于永磁体或电磁体制成的水磁化装置14能够对进入到罐体1中的水体进行磁化,通过水体中极性分子在磁场中的扭曲旋转,将大分子水变成小分子水,产生活性基团,降低水的表面自由能和表面张力,增加水的传质和反应速度,利于氧气溶解于水体中并保持较长的时间。
在实践中,上述水磁化装置14的磁化流速设置为1~3m/s,磁感应强度设置为0.1~0.5T。
如图1所示,为了精确控制流经磁化管道后的水体磁化程度,上述进水管2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进水管2中进水流速的第一流量调节阀15、磁感应传感器16、以及第一流量传感器17。上述磁感应传感器16设置于水磁化装置14与罐体1之间,用于检测水体的磁化程度,上述第一流量调节阀15与所述智能控制器控制连接,受控于智能控制器的控制信号,控制进水管2中水的流量大小,所述第一流量传感器17设置于进水管2中,用于检测进水管2中水流的流速,输出第一流量检测信号至所述智能控制器。
上述方案,当通入到罐体1中的水磁化程度不够时,可以通过增强磁化管道中的磁场强度或减缓进水管2中的水流速率来提升进水的磁化程度。
在本发明中,进气管4的数量为多个且沿罐体1的轴向依次分布,进而将柱形罐体1分成多层溶氧区域,不同的溶氧区域通入不同量的氧气,使得每层溶氧区域中的水体都能够最大化的吸收溶解通入的氧气,显著提升罐体1中水体的溶解氧浓度以及均匀度。
详述的,如图1所示,所述罐体1整体呈宝塔形或锥形,进水管2与出水管3分设于罐体1的顶部及底部位置。多根进气管4与各层溶氧区域相连通。
所述超滤膜密相曝气装置6包括多层沿罐体1轴向设置的膜框架以及安装于膜框架上不同位置处的多个曝气膜。在本发明中,采用超滤膜曝气,气体从超滤膜内部向外部水中扩散。超滤膜可采用耐腐蚀的陶瓷膜,也可以采用有机膜,曝气膜可以采用板式膜或中空纤维膜。
本发明中,外部进气源5包括空气和纯氧,通过超滤膜曝气,将氧气以微纳米尺寸分布于水中,为了使氧气在不同深度内均匀或按照设定速率流出,每层溶氧区域单独设立一路供气进气管4且对流量和压力单独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进气压力保持在略高于膜的泡点压力,使进入水中的气体以更小尺寸甚至以溶解态进入水中。
为了精确控制进气管4的进气量,各所述进气管4上均设置有与所述智能控制器信号或控制连接的用于调节进气管4中气流流速的第二流量调节阀18、气泵7、防止罐体1中水回流的止回阀19、以及测定气体流速的第二流量传感器20。
如图1所示,多层膜框架的中心沿罐体1的轴向留设有安装通道9,优化的,多个曝气膜绕安装通道9均匀设置,且相邻两层膜框架上的曝气膜呈交错设置,以便于罐体1中各层溶氧区域间水体以及气泡的流动与分散。
所述溶解氧浓度提升组件中的切割装置包括设于安装通道9中的螺旋整流器10,螺旋整流器10包括沿罐体1轴向设置的中心转轴11、设置于中心转轴11上的螺旋导叶12、以及设置于相邻两层膜框架之间的倒伞形旋转叶片13,中心转轴11与设于罐体1外部的驱动电机传动连接。螺旋导叶12的旋转半径不大于安装通道9的半径,倒伞形旋转叶片13距离罐体1内壁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0mm,所述螺旋导叶12的直径不小于100mm。
上述方案中,利用螺旋导叶12以及倒伞形旋转叶片13能够对罐体1中气泡进行进一步的切割分散,降低气泡的颗粒度大小,让罐体1中的气泡分散均匀,利于氧气溶解到水体中。同时,利用螺旋导叶12以及倒伞形旋转叶片13能够对水体产生一设定方向的推动力,在本发明中,上述推动力设定为向上力,使得水体能够在各层溶氧区域中自曝气膜向罐体1中心轴处短时循环流动,增加水流在该溶氧区域中的滞留时间,同时让曝气膜产生的气泡循环到螺旋导叶12处被切割。
为了调节上述中心转轴11的转速,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智能控制器控制连接,通过变频控制技术精确控制上述中心转轴11的转速,控制搅拌速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心转轴11的转速设置为5-20r/min。
基于上述设定,优选的,所述罐体1呈宝塔形,罐体1的截面呈正方形,每层高度配置为1-2m,层数配置为2-4层。罐体1总高度配置为3-6m,每1-2米配置一层膜框架,膜框架层间距配置为20-60cm。
为了能够精确控制罐体1中水体的溶解氧浓度,所述出水管3上设置有第三流量调节阀21、第三流量传感器22。所述溶解氧浓度监测组件包括设置于出水管3上的溶解氧浓度检测仪8,所述溶解氧浓度检测仪8的数据输出端与所述智能控制器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罐体1中沿罐体1的轴向分布设置有多个压力传感器23。
上述第三流量调节阀21以及第三流量传感器22均与智能控制器信号连接,用于调节罐体1的排水速度,与进气管4上的第二流量调节阀18相配合,稳定罐体1中的压力。本发明中,上述罐体1内部反应压力配置为0.5bar~2bar,优选为0.8bar~1.5bar。
基于上述设置,控制组件根据各传感器采集到的参数数据,并根据设计处理流量和溶解氧浓度值,自动或手动调节进气、进出水流量、磁场强度和搅拌速度。所述智能控制器优选的采用单片机、FPGA或ARM芯片构成的控制模块。
在本发明中,为了保证整个装置的安全运行,进一步的,罐体1上还设置有超限报警组件,超限报警组件包括内置于罐体1中的液位传感器24、压力传感器23,配置于智能控制器中的超限判定模块,以及与智能控制器连接的声光报警装置或远程报警装置,超限判定模块接收液位传感器24、压力传感器23的输出信号,并将其与设定值做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输出报警信号至声光报警装置或远程报警装置。当罐体1中液位过低或压力过大时,可以现场或远程输出报警信号,便于维护人员对装置进行维护管理。上述远程报警装置可以配置为GPRS远程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报警信号发送至对应的移动终端。
基于上述分子级密相整流磁耦合溶氧装置,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生态活性修复系统,包括如前的分子级密相整流磁耦合溶氧装置;还包括:取水装置26以及配水管29道。
取水装置26包括与进水管2相连通的取水泵27以及过滤机构28,取水泵27抽取河道中水体并经进水管2将待溶氧水体泵送至罐体1内。所述过滤机构28包括多层滤网,用于过滤掉河水中的杂质。
配水管29道包括多根布设于河道底部的配水管29,多根配水管29与出水管3相连通且开设有出水用开孔或开槽。配水管29道根据河道污染程度和治理要求,在河道流动方向上按200~2000m的间距布置。上述配水管29道在河道断面方向布置,管道斜向下45度两侧开孔或开槽出水,使活性溶氧水均匀缓慢释放于河道底部。
上述配水管29道通过对溶氧水的分配将氧气以溶解态布置于河道底部,调理和改善底泥和河道微环境,使其整个系统从厌氧状态向好氧状态转变。由于氧气以溶解态存在,能够长期存在于水中,避免常规曝气的大气泡逸散,溶解氧100%得到利用。
并且,由于磁化水的活化磁性是长期存在的,微环境的磁场环境能够促进河道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生物降解活性,刺激水生植物的生长,促进各类反应的进行。另外磁性水能够增强河水的天然复氧能力,其对河道的改善作用是全面和持久的,避免河道出现黑臭现象,提升河道中生态系统的活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分子级密相整流磁耦合溶氧装置,包括反应器罐体(1)以及与所述罐体(1)相连通的进水管(2)、出水管(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溶解氧通入组件,配置为用于将罐体(1)中的水体磁化后通入设定大小的微纳米气泡;
溶解氧浓度提升组件,包括设置于罐体(1)中的切割装置,用于切割通入到所述罐体(1)中的微纳米气泡;
溶解氧浓度监测组件,设置于所述出水管(3)处,用于监测出水管(3)中水体的溶解氧浓度并输出浓度监测信号;
控制组件,包括智能控制器,配置为与所述溶解氧通入组件、溶解氧浓度提升组件以及溶解氧浓度监测组件信号连接,接收并响应于所述浓度监测信号输出控制信号,控制上述溶解氧通入组件和/或溶解氧浓度提升组件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级密相整流磁耦合溶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呈柱形设置且所述进水管(2)、出水管(3)分设于所述罐体(1)的两端;
所述溶解氧通入组件包括与所述进水管(2)相连通的水磁化装置(14)、沿所述罐体(1)轴向分布且与外部进气源(5)相连通的多个进气管(4),以及沿所述罐体(1)轴向设置于罐体(1)内的且分别与多个所述进气管(4)相连通的超滤膜密相曝气装置(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子级密相整流磁耦合溶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整体呈宝塔形或锥形,所述进水管(2)与出水管(3)分设于所述罐体(1)的顶部及底部位置;
所述超滤膜密相曝气装置(6)包括多层沿所述罐体(1)轴向设置的膜框架以及安装于所述膜框架上不同位置处的多个曝气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子级密相整流磁耦合溶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多层所述膜框架的中心沿所述罐体(1)的轴向留设有安装通道(9);
所述切割装置包括设于安装通道(9)中的螺旋整流器(10),所述螺旋整流器(10)包括沿所述罐体(1)轴向设置的中心转轴(11)、设置于中心转轴(11)上的螺旋导叶(12)、以及设置于相邻两层膜框架之间的倒伞形旋转叶片(13),所述中心转轴(11)与设于罐体(1)外部的驱动电机传动连接;
所述螺旋导叶(12)的旋转半径不大于所述安装通道(9)的半径,所述倒伞形旋转叶片(13)距离所述罐体(1)内壁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子级密相整流磁耦合溶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曝气膜绕所述安装通道(9)均匀设置,且相邻两层膜框架上的曝气膜呈交错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子级密相整流磁耦合溶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磁化装置(14)包括绕进水管(2)设置的永磁体或电磁体,或与所述进水管(2)相连通的由永磁体或电磁体制成的磁化管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子级密相整流磁耦合溶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进水管(2)中进水流速的第一流量调节阀(15)、磁感应传感器(16)、以及第一流量传感器(17);
各所述进气管(4)上均设置有用于调节进气管(4)中气流流速的第二流量调节阀(18)、气泵(7)、止回阀(19)、以及第二流量传感器(20);
所述出水管(3)上设置有第三流量调节阀(21)、第三流量传感器(22);
所述罐体(1)中沿所述罐体(1)的轴向分布设置有多个压力传感器(23);
所述智能控制器与所述驱动电机、第一流量调节阀(15)、磁感应传感器(16)、第一流量传感器(17)、第二流量调节阀(18)、第二流量传感器(20)、第三流量调节阀(21)、第三流量传感器(22)以及多个压力传感器(23)均信号连接或控制连接,根据设定算法调节控制上述罐体(1)内水的磁化程度、压力大小以及溶解氧浓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子级密相整流磁耦合溶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上还设置有超限报警组件,所述超限报警组件包括内置于罐体(1)中的液位传感器(24)、压力传感器(23),配置于所述智能控制器中的超限判定模块,以及与所述智能控制器连接的或远程报警装置,所述超限判定模块接收所述液位传感器(24)、压力传感器(23)的输出信号,并将其与设定值做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输出报警信号至所述或远程报警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子级密相整流磁耦合溶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呈宝塔形,所述罐体(1)的截面呈正方形,每层高度配置为1-2m,层数配置为2-4层;
所述罐体(1)总高度配置为3-6m,每1-2米配置一层膜框架,所述膜框架层间距配置为20-60cm。
10.一种生态活性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分子级密相整流磁耦合溶氧装置;还包括:
取水装置(26),包括与进水管(2)相连通的取水泵(27)以及过滤机构(28),所述取水泵(27)抽取河道中水体并经进水管(2)将上述待溶氧水体泵送至罐体(1)内;
配水管(29)道,包括多根布设于河道底部的配水管(29),多根所述配水管(29)与所述出水管(3)相连通且开设有出水用开孔或开槽。
CN202010381233.6A 2020-05-08 2020-05-08 分子级密相整流磁耦合溶氧装置及生态活性修复系统 Pending CN1114539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81233.6A CN111453935A (zh) 2020-05-08 2020-05-08 分子级密相整流磁耦合溶氧装置及生态活性修复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81233.6A CN111453935A (zh) 2020-05-08 2020-05-08 分子级密相整流磁耦合溶氧装置及生态活性修复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53935A true CN111453935A (zh) 2020-07-28

Family

ID=71676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81233.6A Pending CN111453935A (zh) 2020-05-08 2020-05-08 分子级密相整流磁耦合溶氧装置及生态活性修复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5393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47499A (zh) * 2020-07-29 2020-12-08 浙江海洋大学 河道水质改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47499A (zh) * 2020-07-29 2020-12-08 浙江海洋大学 河道水质改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18997B (zh) 一种复合曝气mbr的方法与装置
CN206126948U (zh) 一种旋转式mabr反应器
CN101284696A (zh) 一种双叶轮液下曝气机
CN103842047A (zh) 水和污水处理的装置和方法
CN111453937A (zh) 智能化微态激发超饱和溶氧装置及河道生态活性调理系统
CN105399200A (zh) 一种细分子化溶氧曝气装置
CN102350256A (zh) 微纳米泡发生装置及用该发生装置的发酵装置和发酵方法
CN109928488A (zh) 一种河道曝气膜组件、曝气膜系统及方法
CN101565230B (zh) 一种微米气泡的发生装置及其专用旋流器
CN206396002U (zh) 一种生物膜污水处理系统
CN105417743A (zh) 间歇式机械混合-表层充氧一体化中试装置
CN102849858A (zh) 使用spg膜进行微气泡曝气的废水生物处理方法
CN111453935A (zh) 分子级密相整流磁耦合溶氧装置及生态活性修复系统
CN110117064A (zh) 一种使用纳米曝气技术的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及其设备
CN107698025B (zh) 一体化污水脱氮除磷装置
CN212356939U (zh) 智能化微态激发超饱和溶氧装置及河道生态活性调理系统
CN211746311U (zh) 一种基于静态混合的渔塘增氧系统
CN212356938U (zh) 分子级密相整流磁耦合溶氧装置及生态活性修复系统
CN201770530U (zh) 促进气体在液体中溶解的设备及使用该设备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10528571U (zh) 一种使用纳米曝气技术的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设备
CN100542982C (zh) 激活式溶氧曝气机
CN207537209U (zh) 一种水带气负压低耗能好氧曝气器
CN209065691U (zh) 一种化纤废水深度回用处理系统
CN208762233U (zh) 一种城市污水高效硝化及脱氮系统
CN101913701A (zh) 一种微孔曝气氧化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