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52041A - 一种非球腕6r机器人逆运动学求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球腕6r机器人逆运动学求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52041A
CN111452041A CN202010186747.6A CN202010186747A CN111452041A CN 111452041 A CN111452041 A CN 111452041A CN 202010186747 A CN202010186747 A CN 202010186747A CN 111452041 A CN111452041 A CN 1114520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bot
formula
solving
theta
degr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8674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52041B (zh
Inventor
李光
肖帆
章晓峰
杨加超
马琪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018674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520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520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520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520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520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9/0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 B25J9/16Programme controls
    • B25J9/1602Programme contr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 system, structure, archite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9/0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 B25J9/16Programme controls
    • B25J9/1612Programme contr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hand, wrist, grip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bo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Numerical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球腕6R机器人逆运动学求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旋量理论的指数积公式建立机器人的正向运动学方程;S2、通过机器人正向运动学公式变形得出机器人可分解结论;S3、得到机器人分解点选择与重连的几何约束条件;S4、推导非线性封闭方程户所有关节角的求解公式,并用二值法进行求解。S5、仿真验证本方法的有效性。本发明相比于传统方法具有更加明确的几何意义,推导过程更加简便,求解过程中满足实时、高精度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非球腕6R机器人逆运动学求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逆解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非球腕6R机器人逆运动学 求取方法。
背景技术
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作为机器人离线编程、轨迹规划、控制算法设计等其他 课题研究的基础,一直是机器人学中的一个经典问题,同样也是研究热点。逆运 动学求解的实质是完成机器人工作空间到关节空间的映射,逆运动学方程组具有 高维、非线性的特点,求解复杂且不易求出。当机器人的结构满足PIETER准则, 即最后三个关节为轴线交于一点的球形腕部设计时,可以得到解析解。
腕部偏置型6R机器人与球形腕部6R机器人相比,前者具有更高的负载能 力,更远的水平抵达距离和灵活性,因而在焊接、喷涂和材料处理等工业中得到 更广泛的应用。腕部偏置型的结构虽然提高了机器人运动学等方面的性能,但也 导致该类机器人无法得到逆运动学解析解,并使得机器人的逆运动学非线性方程 组变得更复杂,耦合度更高。此时可以利用一般6R机器人的位姿反解成果求腕 部偏置型6R机器人的逆运动学解,这些方法主要利用关节的半角正切,将运动 学方程转化为1元16次多项式进行求解,但是这些方法的公式推导过程十分繁 琐耗时。
现有运动学解法虽然可以解决这类机器人的逆运动学问题,但是仍然缺乏一 种通用方法,既具有几何直观意义推导出逆解公式,数值求解过程中又可以满足 实时、高精度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逆运动学解法推导过程十分繁琐耗时,无法保证离线 求解和实时求解问题;提供一种非球腕6R机器人逆运动学求取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非球腕6R机器人逆运动学求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基于旋量理论的指数积公式建立n自由度机器人的正向运动学方程;n 自由度机器人的正向运动学方程为:
Figure BDA0002414461580000021
S2、通过n自由度机器人正向运动学公式得出n自由度机器人可分解结论;
S3、通过机器人的分解,得到机器人重连的几何约束条件;
分解后子机器人的正向运动学方程为:
Figure BDA0002414461580000022
Figure BDA0002414461580000023
其中
Figure BDA0002414461580000024
机器人重连的几何约束条件为:
{TL}与{TR}位置重合,<xL,yR>=π-β,zR=zL
S4、以步骤S3机器人得到的重连几何约束条件推导出一个只含θ6的非线性 封闭方程和所有关节角的求解公式,并用二值法进行数值求解;
S5、仿真验证本方法的有效性。
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基于旋量理论的指数积公式为:
Figure BDA0002414461580000025
式中:gST(θ)——经刚体变换后机器人末端工具坐标系{T}相对于惯性坐标系{S}的位姿gST(θ);
gST(0)——机器人位于初始位形时工具坐标系{T}相对于惯性坐标{S}的位姿。
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n自由度机器人可分解结论为:n自由度机器人可 分解为两个低自由度的子机器人。
进一步的,在步骤S3中几何约束条件为:两子机器人的工具坐标系位姿重 合。
进一步的,在步骤S4中θ1、θ2、θ3、θ4、θ5的求解公式为:
Figure BDA0002414461580000026
θ4=atan2(A4,B4)-atan2(C4,0);θ5=atan2(A5,B5)-atan2(C5,0)。
进一步的,在步骤S4中θ6的求解公式为:f(θ6)=A6cosθ6-B6sinθ6-C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相比于一般传统的6R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的方法, 本发明中的解法具有更明确的几何意义,推导过程更加便捷,满足实时、高精度 及稳定性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n自由度机器人;
图2为子机器人R基座标系图;
图3为子机器人R经gST(θ)gST -1(0)变换图;
图4为FanucP-200E结构简图;
图5为工具坐标系间几何关系;
图6为三余弦定理图;
图7为算法主流程图;
图8为数值算法流程图;
图9为目标位姿T1对应的f(θ6)曲线图;
图10为目标位姿T2对应的f(θ6)曲线图;
图11为目标位姿T3对应的f(θ6)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非球腕6R机器人逆运动学求取方法:
n自由度机器人运动学的旋量表示
旋量理论将刚体在空间的运动,描述为由绕某一定轴的旋转和平移复合而成。 设ω=[ωxyz]T∈R3表示刚体旋转轴的方向,r为轴上一点的位置,则刚体的运 动旋量可用ξ=[ω;v]表示,其中v=r×ω,ξ同样可以被称为刚体的螺旋轴。ω的反 对称矩阵记为:
Figure BDA0002414461580000031
以反对称矩阵为推广,可将ξ的矩阵形式记为:
Figure BDA0002414461580000032
刚体的矩阵指数形式为:
Figure BDA0002414461580000041
其中eθ[ω]=I+[ω]sinθ+[ω]2(1-cosθ)
根据旋量理论,可以得出图1中n自由度机器人的正向运动学公式的指数积 表达形式:
Figure BDA0002414461580000042
式中:gST(θ)——经刚体变换后机器人末端工具坐标系{T}相对于惯性坐标系{S}的位姿gST(θ)。
gST(0)——机器人位于初始位形时工具坐标系{T}相对于惯性坐标{S}的位 姿。
n自由度机器人可分解说明
式(4)可变形为:
QL=gST(θ)gST -1(0)QR (5)
其中
Figure BDA0002414461580000043
Figure BDA0002414461580000044
式中gi(0)是一个可逆的位姿矩阵,其原点位于第i+1个关节轴轴线的原点,姿态与惯性坐标系一致,其中第i+1个关节轴线原点的定义为:关节i与关节i+1两 轴轴线的公垂线与关节i+1轴线的交点。
式(4)中QL、QR在图2中具有明确的几何意义。明显可以看出,QL表示一 个i自由度机器人的正向运动学,其基座标系与原n自由度机器人的惯性坐标系 (图中以{SL}表示)重合,其工具坐标系(图中以{Ti}表示)则为gi(0)QR则表示 一个(n-i)自由度机器人的正向运动学,其基坐标系(图中以{SR}表示)位于关 节n的原点,姿态与{SL}一致,其工具坐标系也为{Ti},该机器人各关节的旋转 方向为负方向。根据矩阵乘法的结合律:
ABC=A(BC) (6)
式(4)右端的整体可理解为:QR所表示的机器人基座标系做gST(θ)gST -1(0)变换 后的结果,如图3所示。
斜偏置6R机器人的分解
以Fanuc P-200E为例介绍腕部斜偏置6R机器人的具体分解方法,下文中将 关节1至分解点组成的部分记为子机器人L,分解点至关节6组成的部分记为子 机器人R。
图4描述了Fanuc P-200E机器人在零位时各关节的螺旋轴。选择{S}作为惯 性坐标系,{T}作为工具坐标系,{T}与螺旋轴的参数均以{S}为参考描述,且{T} 的原点与关节6的原点重合。机器人零位时工具坐标系的位姿为:
Figure BDA0002414461580000051
各关节的螺旋轴列于表1中。
表1各关节螺旋轴
Figure BDA0002414461580000052
Fanuc P-200E机器人的正向运动学公式为:
Figure BDA0002414461580000053
观察图4可知,机器人关节1至关节4组成部分与3R仿人臂结构类似,该 结构机器人的位置反解已有完备的解法,因此分解点选择为关节4的原点,将其 分为4R子机器人L,和2R子机器人R。此处并没有将原机器人分解为两个3R 子机器人,因为对于腕部斜偏置6R机器人,该分解方式并不利于后面的逆解公 式推导。
由于此分离点相邻关节不满足1节最后描述的三种关系,因此子机器人的末 端工具坐标系需重新设定,如图5所示。图5中原6自由度机器人的工具坐标系 变为了子机器人R的基座标系,关节5与关节6轴线的单位向量不变,但旋转 变为负方向,此时子机器人R的基座标系还未变换。{TL}与{TR}分别为两个子 机器人的工具坐标系,二者的原点实际是重合的,为了方便观察,人为将{TL} 向右进行了平移。图中xL与关节4的轴线重合,其方向不受θ4的影响,yR与关 节5的轴线重合,其方向不受θ5的影响。并且xL与yR共面,<xL,yR>=π-β,zR与zL重合。因此{TR}可认为由{TL}绕zL旋转(π/2-β)所得,即TR=TLRotz(π/2-β)。故 两个子机器人的正向运动学可如下表示:
Figure BDA0002414461580000061
Figure BDA0002414461580000062
其中
Figure BDA0002414461580000063
将表1中螺旋轴的参数代入式(1)、(2)、(3)、(9)、(10)可得:
Figure BDA0002414461580000064
Figure BDA0002414461580000065
式(10)中
Figure BDA0002414461580000066
为原机器人的目标位姿。
此时,两个子机器人可以重新结合为腕部斜偏置6R机器人的几何约束条件 变为:{TL}与{TR}位置重合,<xL,yR>=π-β,zR=zL
逆向运动学求解
θ1、θ2、θ3和θ6的求解
子机器人L和子机器人R可以重新结合为6自由度机器人的第一个条件是 末端位置重合,故可令pL=pR组成方程组
l3s1+c1A3=pR1 (13)
-l3c1+s1A3=pR2 (14)
l4c23+l5s23+l2c2=pR3-l1 (15)
A3=l5c23-l4s23-l2s2 (16)
式(13~16)中sij、cij、si、ci分别表示sin(θij)、cos(θij)、sinθi、cosθi,i,j 为关节的序号,下文与此相同。
首先求式(13~14)的平方和,得
Figure BDA0002414461580000071
式中K1=±1。
Figure BDA0002414461580000072
再求式(17)与式(15)的平方和,得
l5s3+l4c3=B3 (19)
Figure BDA0002414461580000073
由上式易得
Figure BDA0002414461580000074
式中K2=±1。
由式(17)、(20)可知,当C3≥0且|B3|≤1时θ3才有解。
确定θ3后,可通过以下方式计算θ2。将式(15)、(16)、(17)组成方程组,得
Figure BDA0002414461580000075
Figure BDA0002414461580000081
A2=l5cosθ3-l4sinθ3 (24)
B2=l5sinθ3+l4cosθ3+l2 (25)
θ2=atan2(s2,c2) (26)
θ1可通过式(13)和式(14)组成的方程组计算,得
Figure BDA0002414461580000082
Figure BDA0002414461580000083
θ1=atan2(s1,c1) (29)
根据式(17)中K1和式(21)中K2的符号可知,θ1、θ2和θ3可以得到四组关于θ6的方程式。
子机器人L和子机器人R可以重新结合为6自由度机器人的第二个条件是: 轴线yR与轴线xL的夹角保持π-β,因|xL|=|yR|=1,故可得
xLyR=|xL||yR|cos(π-β)=cos(π-β) (30)
因向量xL与θ1、θ2和θ3有关,而yR只与θ6有关,故式(30)是一个仅与θ6有关 的非线性封闭方程,根据θ1、θ2和θ3的求解公式可知式(30)有四个不同的方程, 求出这个四个方程的θ6,便可以求出θ1、θ2和θ3
θ4和θ5的求解
从图5可以看出,一旦θ1、θ2、θ3和θ6确定后(即前面两个约束条件满足后), 只要分别旋转θ4和θ5必然可以满足zR=zL。但是直接用该约束条件求θ4和θ5,并 不方便。
观察图5,由于θ1、θ2、θ3和θ6确定后,xL与yR将保持不变,而xL与xR之 间应满足
<xL,xR>=π/2-β,并且此时的xL与xR只有θ5一个未知量,故可以由 xLxR=cos(π/2-β)求得θ5
Figure BDA0002414461580000084
式中根号部分实际上为零,θ5只有一个解。以下给出证明。
图6中直线m在xLyR所确定的平面内,xR的射影直线在直线m上,γ1为二 者的夹角;
另外,γ2为m与xL的夹角,γ3为xL与xR的夹角。由三余弦定理有:
cosγ3=cosγ1cosγ2 (32)
因γ2=π/2-β是定值,故只有当γ1=0时才有γ2=γ3,即θ5在旋转过程中,只有使得xR位于xLyR所确定的平面内时才能满足约束条件。因此θ5在最小正周期内只 有一个解,式(31)可改写为
θ5=atan2(A5,B5)-atan2(C5,0) (33)
θ5求解后,再考虑旋转θ4使得<yL,yR>=π/2-β,同理可以求得θ4只有唯一解:
θ4=atan2(A4,B4)-atan2(C4,0) (34)
式(33)、(34)中A4、B4、C4、A5、B5、C5的表达式为:
A4=-sinθ1*(y1*cosθ6*sinβ-x1*cosβ-z1*sinβ*sinθ6) +cosθ1*(y2*cosθ6*sinβ-x2*cosβ-z2*sinβ*sinθ6);
B4=(cosθ1*cosθ2*sinθ3+cosθ1*cosθ3*sinθ2)*(y1*cosθ6*sinβ-x1*cosβ-z1*sinβ*sinθ6) +(cosθ2*sinθ1*sinθ3+cosθ3*sinθ1*sinθ2)*(y2*cosθ6*sinβ-x2*cosβ-z2*sinβ*sinθ6) -cos(θ23)*(y3*cosθ6*sinβ-x3*coβ-z3*sinβ*sinθ6);
C4=sinβ;
A5=(y1*cosβ*cosθ6-z1*cosβ*sinθ6+x1*sinβ)*cos(θ23)*cosθ1 +(y2*cosβ*cosθ6-z2*cosβ*sinθ6+x2*sinβ)*cos(θ23)*sinθ1 +(y3*cosβ*cosθ6-z3*cosβ*sinθ6+x3*sinβ)*sin(θ23);
B5=(z1*cosθ6+y1*sinθ6)*cos(θ23)*cosθ1+(z2*cosθ6+y2*sinθ6)*cos(θ23)*sinθ1 +(z3*cosθ6+y3*sinθ6)*sin(θ23);
C5=sinβ。
逆运动学数值解法
虽然式(30)只含有θ6一个变量,但直接求θ6的解析值很困难,本节将以二分 法求θ6的数值解。
令式(30)为
f(θ6)=A6cosθ6-B6sinθ6-C6 (35)
A6、B6、C6均是关于θ6的方程,其表达式为:
A6=y1*sinβ*cos(θ23)*cos(θ1)+y2*sinβ*cos(θ23)*sin(θ1)+y3*sinβ*sin(θ23);
B6=z1*sinβ*cos(θ23)*cos(θ1)+z2*sinβ*cos(θ23)*sin(θ1)+z3*sinβ*sin(θ23);
C6=x1*cosβ*cos(θ23)*cos(θ1)+x2*cosβ*cos(θ23)*sin(θ1)+x3*cosβ*sin(θ23)+cos(π-β);
此时只需求出式(35)中的零点,因求解过程中均为数值解,故只需求θ6使得 |f(θ6)|≤ε即可,ε为设定的阈值。算法具体如下:
图7是本文所使用的数值算法的主流程图,该算法的主要思路是:首先初始 化θ6,阈值ε1、ε2,迭代次数k,目标位姿T以及步长h;然后计算式(13)~(20), 如果式(17)和式(20)不满足“C3≥0且|B3|≤1”,则重置k=1,θ6增加一个步长重新开 始计算;如果式(17)和式(20)满足“C3≥0且|B3|≤1”,则计算式(21)~(31)。并将得到 的f(θ6)进行判定:
I.以“k≥2且f((k)θ6)f((k-1)θ6)<0”做判定,如果判定为“是”,则转入图8中的子算法。在子算法中以[(k-1)θ6,(k)θ6]为区间,用二分法求解符合|f(θ6)|≤ε1的θ6
II.若I中判定为否,则进行下一个判定“(k)θ6=2π或|f((k)θ6)|≤ε1”,该判定为“是” 则输出θ6,为“否”则令“k=k+1,(k+1)θ6(k)θ6+h”,重新从式(13)开始计算。
算法求得的θ6最后反代回式(13)~(29)以及(33)~(34),即可求得θ1、θ2、θ3、 θ4和θ5。由K1和K2的符号可知,上述算法需单独运行四次。
仿真算例
为验证3.2节中逆运动学算法的有效性,本节将设置三组位姿进行求解。算 法的计算软件为Matlab2014b,PC配置如下:处理器为Intel(R)Core(TM)i5-9400F, CPU速度为2.90GHz,安装内存为16.00GB。
图4中Fanuc P-200E机器人的连杆参数分别为l1=1510mm,l2=1400mm, l3=455mm,l4=150mm,l5=1400mm,l6=100mm,β=π/3。算法参数设置为:(0)θ6=0, ε1=ε2=10-14,k=1,h=π/180。根据3.1节公式推导的结果,每组位姿将会得到4 个不同的f(θ6),为方便区分,对每个f(θ6)做表2中的定义。
表2 f(θ6)的定义
Figure BDA0002414461580000101
数值实验结果
本次实验的目标位姿分别为:
Figure BDA0002414461580000111
Figure BDA0002414461580000112
Figure BDA0002414461580000113
3组位姿分别求得的逆运动学解列于表3~5,图8为3组位姿求解过程中分 别得到的fi6)曲线图。图中“-”表示f16),“--”表示f26),“-.”表示f36),“.”表 示f46)。
表3为三组位姿中四条曲线各自独立求解1000次的平均速度。
表3三组位姿的平均求解速度
Figure BDA0002414461580000114
图9、10中,虽然f(θ6)的曲线都是连续的,但是图9中的曲线有8个零点, 而图10中只有4个零点,表明Fanuc P-200E机器人的两组位姿分别有8组和4 组逆运动学解。图11中f(θ6)不连续,存在间断点,表明算法在搜索过程中存在 不满足“C3≥0且|B3|≤1”条件的点,但是此位姿下,机器人仍然有8组逆运动学解。
从图9、图10、图11中可以明显看出,本文提出的二值法对每组位姿只需 运行四次算法,即可求出所有解。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步长和阈值设置的原因, 在每次算法运行过程中,有些解可能无需通过二值法便可求得。通常,算法设定 的阈值越大,步长越小,则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会越大,但不影响算法整体运 行的结果,因为输出结果是符合设定阈值的。
结合图9、图10、图11和表3可以知道:当fi6)连续且存在2个零点时, 算法运行一次最多需要0.334ms;当fi6)连续且无零点时,因算法无需进入子算 法——二值法环节,故此时运行一次最多需要0.198ms;当fi6)存在间断点时, 间断部分会跳过计算fi6)以及二值法环节,故此时运行一次最多需要0.252ms。 综上可知,只有当fi6)连续且存在多个零点时,算法运行的时间才会最多,但 依然能满足机器人实时控制的要求。表4中各目标位姿求得的逆运动学解代入式 (1)中,所得位姿与各自目标位姿之间的绝对误差e最大值仍然在10-12数量级, 表明算法的求解精度高。
表3得到的算法运行时间,都以θ6从0到2π做单向搜索得到,从图8可以 看出,有些解无需θ6搜索至2π即可结束算法,从而节省算法的运行时间。这需 要进一步研究斜偏置6R机器人目标位姿对应的逆解数目,如果能明确每个位姿 的fi6)有多少个零点,那么算法将可以以一种更优的方式结束一次运行,从而 提高求解速度。
本文的方法在公式推导过程中有更明确的几何意义。本文采用固定的初始迭 代点,算法在固定运行次数内便可求出所有逆解;同时本文的方法具有更强的理 论推广性,同时给出了其他关节角的具体求解方法;本文算法部分所使用的二值 法易于编程实现,与常用的牛顿-拉夫森算法相比,无需求雅可比矩阵,求解过 程中不受奇异位置的影响。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 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非球腕6R机器人逆运动学求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基于旋量理论的指数积公式建立n自由度机器人的正向运动学方程;n自由度机器人的正向运动学方程为:
S2、通过n自由度机器人正向运动学公式得出n自由度机器人可分解结论;
S3、通过机器人的分解,得到6R机器人重连的几何约束条件;
分解后子机器人的正向运动学方程为:
Figure FDA0002414461570000011
Figure FDA0002414461570000012
其中
Figure FDA0002414461570000013
机器人重连的几何约束条件为:
{TL}与{TR}位置重合,<xL,yR>=π-β,zR=zL
S4、以步骤S3机器人得到的重连几何约束条件推导出一个只含θ6的非线性封闭方程和所有关节角的求解公式,并用二值法进行数值求解;
S5、仿真验证本方法的有效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球腕6R机器人逆运动学求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基于旋量理论的指数积公式为:
Figure FDA0002414461570000014
式中:gST(θ)——经刚体变换后机器人末端工具坐标系{T}相对于惯性坐标系{S}的位姿gST(θ);
gST(0)——机器人位于初始位形时工具坐标系{T}相对于惯性坐标{S}的位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球腕6R机器人逆运动学求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n自由度机器人可分解结论为:n自由度机器人可分解为两个低自由度的子机器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球腕6R机器人逆运动学求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几何约束条件为:两子机器人的工具坐标系位姿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球腕6R机器人逆运动学求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θ1、θ2、θ3、θ4、θ5的求解公式为:
θ1=atan2(s1,c1);θ2=atan2(s2,c2);
Figure FDA0002414461570000021
θ4=atan2(A4,B4)-atan2(C4,0);θ5=atan2(A5,B5)-atan2(C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球腕6R机器人逆运动学求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θ6的求解公式为:f(θ6)=A6cosθ6-B6sinθ6-C6
CN202010186747.6A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非球腕6r机器人逆运动学求取方法 Active CN1114520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86747.6A CN111452041B (zh)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非球腕6r机器人逆运动学求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86747.6A CN111452041B (zh)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非球腕6r机器人逆运动学求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52041A true CN111452041A (zh) 2020-07-28
CN111452041B CN111452041B (zh) 2022-10-21

Family

ID=71673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86747.6A Active CN111452041B (zh)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非球腕6r机器人逆运动学求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52041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89797A (zh) * 2020-12-11 2021-04-02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非球形手腕机械臂奇异点规避方法和系统
CN113524171A (zh) * 2021-05-26 2021-10-22 南京玖玖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多自由度机器人的控制方法、系统、机器人、设备及介质
CN113733052A (zh) * 2021-09-17 2021-12-03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全向移动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CN113997288A (zh) * 2021-11-01 2022-02-01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求解非球腕6r工业机器人逆运动学的数值算法
CN114670190A (zh) * 2022-03-08 2022-06-28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解析数值混合法的冗余机械臂逆运动学方法
CN114888797A (zh) * 2022-05-06 2022-08-12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参考轨迹实时修正的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CN116476080A (zh) * 2023-06-20 2023-07-25 西湖大学 一种基于几何可行性的空中自动抓取作业规划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7282A (zh) * 2017-01-19 2017-05-10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考虑末端运动误差的六自由度机器人轨迹规划方法
CN106845037A (zh) * 2017-03-21 2017-06-13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五自由度串联机器人的逆运动学通用求解方法
CN107203653A (zh) * 2017-04-12 2017-09-26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的逆运动学通用求解方法
CN107756400A (zh) * 2017-10-13 2018-03-06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旋量理论的6r机器人逆运动学几何求解方法
CN108406769A (zh) * 2018-03-09 2018-08-17 首都师范大学 串联机器人的关节旋转角度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8673509A (zh) * 2018-06-15 2018-10-19 东北大学 一种六自由度手腕偏置型串联机械臂的运动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7282A (zh) * 2017-01-19 2017-05-10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考虑末端运动误差的六自由度机器人轨迹规划方法
CN106845037A (zh) * 2017-03-21 2017-06-13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五自由度串联机器人的逆运动学通用求解方法
CN107203653A (zh) * 2017-04-12 2017-09-26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的逆运动学通用求解方法
CN107756400A (zh) * 2017-10-13 2018-03-06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旋量理论的6r机器人逆运动学几何求解方法
CN108406769A (zh) * 2018-03-09 2018-08-17 首都师范大学 串联机器人的关节旋转角度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8673509A (zh) * 2018-06-15 2018-10-19 东北大学 一种六自由度手腕偏置型串联机械臂的运动控制方法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89797A (zh) * 2020-12-11 2021-04-02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非球形手腕机械臂奇异点规避方法和系统
CN113524171A (zh) * 2021-05-26 2021-10-22 南京玖玖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多自由度机器人的控制方法、系统、机器人、设备及介质
CN113733052A (zh) * 2021-09-17 2021-12-03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全向移动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CN113733052B (zh) * 2021-09-17 2023-07-25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全向移动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CN113997288A (zh) * 2021-11-01 2022-02-01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求解非球腕6r工业机器人逆运动学的数值算法
CN113997288B (zh) * 2021-11-01 2023-11-21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求解非球腕6r工业机器人逆运动学的数值算法
CN114670190A (zh) * 2022-03-08 2022-06-28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解析数值混合法的冗余机械臂逆运动学方法
CN114670190B (zh) * 2022-03-08 2023-10-24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解析数值混合法的冗余机械臂逆运动学方法
CN114888797A (zh) * 2022-05-06 2022-08-12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参考轨迹实时修正的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CN114888797B (zh) * 2022-05-06 2023-11-24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参考轨迹实时修正的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CN116476080A (zh) * 2023-06-20 2023-07-25 西湖大学 一种基于几何可行性的空中自动抓取作业规划方法
CN116476080B (zh) * 2023-06-20 2023-08-29 西湖大学 一种基于几何可行性的空中自动抓取作业规划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52041B (zh) 2022-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52041B (zh) 一种非球腕6r机器人逆运动学求取方法
Wang et al. The geometric structure of unit dual quaternion with application in kinematic control
CN107160401B (zh) 一种解决冗余度机械臂关节角偏移问题的方法
CN113510690B (zh) 四自由度串联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方法和系统
Chirikjian et al. Pose changes from a different point of view
CN111958602B (zh) 一种手腕偏置型6轴机器人实时逆解算法
Wang et al. Inverse Kinematics of a 7R 6‐DOF Robot with Nonspherical Wrist Based on Transformation into the 6R Robot
Wang et al. Fast forward kinematics algorithm for real-time and high-precision control of the 3-RPS parallel mechanism
Xu et al. Models for three new screw-based IK sub-problems using geometric description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Li et al. Solving inverse kinematics model for 7-DoF robot arms based on space vector
CN112276940A (zh) 一种六自由度非球型手腕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方法
Wang et al. Inverse kinematics of a 7-DOF spraying robot with 4R 3-DOF non-spherical wrist
Xu et al. Inverse kinematics for 6-DOF serial manipulators with offset or reduced wrists via a hierarchical iterative algorithm
Ahmed et al. Inverse kinematic solution of 6-DOF robot-arm based on dual quaternions and axis invariant methods
Wu et al. Inverse kinematics of a class of 7R 6-DOF robots with non-spherical wrist
Wu et al. Geometr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general POE model for a serial-link robot via conversion into DH parameterization
CN113997288B (zh) 一种求解非球腕6r工业机器人逆运动学的数值算法
CN111482968A (zh) 一种基于bfs算法的六自由度偏置机器人逆解方法
Chen et al. A general analytical algorithm for collaborative robot (cobot) with 6 degree of freedom (DOF)
CN115771146A (zh) 一种机器人姿态插补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7325143A (zh) 一种冗余机械臂奇异位型下运动学优化方法
Zeng et al. Determination of the proper motion range of the rotary actuators of 6-RSS parallel robot
CN113722864A (zh) 一种7自由度冗余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方法及系统
CN108638057B (zh) 一种类人机器人双臂运动规划方法
Zhang et al. A new analytical inverse kinematics model for seven degrees of freedom redundant manipulato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