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44855A -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考勤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考勤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44855A
CN111444855A CN202010231412.1A CN202010231412A CN111444855A CN 111444855 A CN111444855 A CN 111444855A CN 202010231412 A CN202010231412 A CN 202010231412A CN 111444855 A CN111444855 A CN 1114448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face
face information
work site
came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3141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44855B (zh
Inventor
宫宁
张健平
苏嘉成
郭广森
周晓辰
金峰
张通
回博轩
郭颖超
李博
谷雨
张金宁
吉艳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Cang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Cang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Cang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201023141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448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448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448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448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448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72Classification, e.g. identif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9Time management, e.g. calendars, reminders, meetings or time accounting
    • G06Q10/1091Recording time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61Detection; Localisation; Normalisation
    • G06V40/166Detection; Localisation; Normalisation using acquisition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考勤方法,属于考勤及巡检管理技术领域,步骤为:录入人脸信息,生成数据库;在工作场地入口第一次人脸信息采集,与数据库中的验证信息对比,生成第一次签到信息;在工作场地内第二次人脸信息采集,与数据库中的验证信息对比,生成第二次签到信息;在工作场地内流动采集人脸信息,与数据库中的验证信息对比,生成第三次签到信息;三次签到信息全部生成,则判定签到成功;否则判定签到不成功。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考勤方法,进行双重固定信息采集以及流动信息采集,避免传统固定考勤导致的员工签到后不进入工作场地以及消极怠工的管理漏洞。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考勤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考勤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考勤及巡检管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考勤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人口数量的增多,家用电器的功率增大,例如空调、热水器、暖气等,从而导致电力负荷呈指数式的迅速增长。因此,也对电力网络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电能传输的一个重要环节,也相应的需要进行大幅度的增加数量。由于提出建设更加可靠稳定的电力网络,大部分变电站将会形成一个电力环网,从而保障一个变电站内部分设备停电时,仍能保证用户的供电可靠性。从而造成变电站内的设备数量和需求仍在不断增加,对电网安全生产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同时也造成在变电站内的工作大量增多,比如变电站的技改与扩建工程、变电站内电力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操作以及电力设备突发故障的抢修工作等。
如此大量的工作则造成了在变电站内的工作类型繁多,作业人员也较多,有时因工作需要,电力设备厂家等临时作业人员也会进站内参加工作,这对变电站工作考勤带来较大考验。现有技术的考勤方式一般为刷卡、指纹识别以及人脸识别,但都是设定固定的考勤点,作业人员需到到考勤点集中打卡,打卡效率低,并且部分作业人员打完卡但是不进入工作场地,或者在工作场地消极怠工,造成管理漏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考勤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考勤方式存在的管理漏洞。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考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录入作业人员的人脸信息,生成数据库,作为验证信息;
在工作场地入口对作业人员进行第一次人脸信息采集,并将第一次采集的人脸信息与所述数据库中的验证信息对比,生成第一次签到信息;
在工作场地内对作业人员进行第二次人脸信息采集,并将第二次采集的人脸信息与所述数据库中的验证信息对比,生成第二次签到信息;
在工作场地内对作业人员流动采集人脸信息,并将流动采集的人脸信息与所述数据库中的验证信息对比,生成第三次签到信息;
三次签到信息全部生成,则判定签到成功;否则判定签到不成功。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在工作场地内对作业人员流动采集若干次人脸信息,且相邻两次流动采集的时间间隔为30~40min。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考勤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考勤方法,在工作场地入口进行第一次人脸信息采集,人脸信息采集成功后,生成第一次签到信息,判定该作业人员到达工作场地;
在工作场地内进行第二次人脸信息采集,人脸信息采集成功后,生成第二次签到信息,判定该作业人员进入工作场地,防止部分作业人员打完卡但是不进入工作场地工作;
在工作场地内随机对作业人员进行人脸信息采集,人脸信息采集成功后,生成第三次签到信息,判定该作业人员处于作业状态,防止部分作业人员进入工作场地后没有在工作岗位作业,消极怠工;三次签到信息全部生成,则判定签到成功,三次签到信息中存在漏签,判定签到不成功,记为缺勤。
基于人脸识别的考勤方式,进行双重固定信息采集以及流动信息采集,避免了传统固定考勤导致的员工签到后不进入工作场地以及进入工作场地后消极怠工的管理漏洞。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考勤系统,包括信息录入模块、第一固定信息采集模块、若干个第二固定信息采集模块、若干个流动信息采集模块以及数据存储模块;信息录入模块用于录入作业人员的人脸信息;第一固定信息采集模块用于设置于工作场地的入口,以采集进入工作场地的作业人员的人脸信息;若干个第二固定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间隔设置于工作场地内,以采集工作场地内的作业人员的人脸信息;若干个流动信息采集模块用于设置于工作场地内,且能够在工作场地内移动,以随机采集工作场地内的作业人员的人脸信息;数据存储模块与所述信息录入模块电连接,以生成作业人员人脸信息的数据库;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信息录入模块、所述第二固定信息录入模块以及所述流动信息录入模块电连接,用于将采集的人脸信息与所述数据库中的人脸信息比对。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固定信息采集模块包括:
第一摄像头,用于采集人脸信息;
第一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电连接,以将所述第一摄像头采集的人脸信息传输到所述数据存储模块。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二固定信息采集模块包括:
第一摄像头,用于采集人脸信息;
第一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电连接,以将所述第一摄像头采集的人脸信息传输到所述数据存储模块。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摄像头并且调节所述第一摄像头高度的调节支架。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流动信息采集模块包括:
轨道,用于在工作场地内网状分布;
滑车,设置于所述轨道上,且能够沿所述轨道行进;
控制器,设置于所述滑车上,用于控制所述滑车的行进方向;
第二摄像头,设置于所述滑车上;
第二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摄像头和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电连接,以将所述第二摄像头采集的人脸信息传输到所述数据存储模块。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轨道包括用于水平设置于工作场地的地面且网状分布的下轨道,以及用于水平设置于所述下轨道的上方且网状分布的上轨道,所述上轨道和所述下轨道的间距设为2m~2.4m。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下轨道与所述上轨道交错设置。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滑车上设有红外感应装置,所述红外感应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考勤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考勤系统,信息录入模块提前完成作业人员的人脸信息采集,并将人脸信息传送至数据存储模块中,生成作业人员的人脸信息的数据库;
设置在工作场地入口的第一固定信息采集模块采集作业人员的人脸信息,生成第一次签到信息,判定作业人员到达工作场地;
设置在工作场地内的第二固定信息采集模块采集进入作业场地的作业人员的人脸信息,生成第二次签到信息,判定作业人员进入工作场地;第二固定信息采集模块在工作场地内间隔设置若干个,多点采集,避免漏采;
工作场地内设置流动信息采集模块,对工作场地内正在工作的作业人员进行第三次即流动人脸信息采集,流动人脸信息采集成功后,生成第三次签到信息,判定作业人员处于作业状态;流动信息采集模块在工作场地内设置若干个,多点多次采集,避免漏采;
三次签到信息全部生成后,判定签到成功,三次签到信息中存在一次或者两次漏签,判定签到失败;
基于人脸识别的考勤方式,进行双重固定信息采集以及流动信息采集,避免了传统固定考勤导致的员工签到后不进入工作场地以及进入工作场地后消极怠工的管理漏洞。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考勤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固定信息采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流动信息采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摄像头;2、防护罩;3、调节支架;31、上支杆;32、下支杆;4、套管;5、底座;6、轨道;7、滑车;8、第二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现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考勤方法进行说明。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考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录入作业人员的人脸信息,生成数据库,作为验证信息;
在工作场地入口对作业人员进行第一次人脸信息采集,并将第一次采集的人脸信息与数据库中的验证信息对比,生成第一次签到信息;
在工作场地内对作业人员进行第二次人脸信息采集,并将第二次采集的人脸信息与数据库中的验证信息对比,生成第二次签到信息;
在工作场地内对作业人员流动采集人脸信息,并将流动采集的人脸信息与数据库中的验证信息对比,生成第三次签到信息;
三次签到信息全部生成,则判定签到成功;否则判定签到不成功。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考勤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工作场地入口进行第一次人脸信息采集,人脸信息采集成功后,生成第一次签到信息,判定该作业人员到达工作场地;
在工作场地内进行第二次人脸信息采集,人脸信息采集成功后,生成第二次签到信息,判定该作业人员进入工作场地,防止部分作业人员打完卡但是不进入工作场地工作;
在工作场地内随机对作业人员进行人脸信息采集,人脸信息采集成功后,生成第三次签到信息,判定该作业人员处于作业状态,防止部分作业人员进入工作场地后没有在工作岗位作业,消极怠工;三次签到信息全部生成,则判定签到成功,三次签到信息中存在漏签,判定签到不成功,记为缺勤。
基于人脸识别的考勤方式,进行双重固定信息采集以及流动信息采集,避免了传统固定考勤导致的员工签到后不进入工作场地以及进入工作场地后消极怠工的管理漏洞。
在作业场地内的作业人员不可能全天在工作岗位保持工作状态,允许工作人员适当休息,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考勤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工作场地内多作业人员进行若干次流动采集人脸信息,并将多次流动采集的人脸信息汇总,再将汇总的人脸与数据库中的人脸信息对比匹配,防止一次流动采集过程中,作业人员没有在工作岗位而发生漏采。
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次采集人脸信息的时间间隔设为30min,并将每次流动采集的人脸信息进行记录,生成流动采集数据,如果一天时间内,仅流动采集到一到两次人脸信息,则说明该作业人员大部分时间不在工作状态,需要该作业人员解释,并进行适当处罚。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考勤系统,包括信息录入模块、第一固定信息采集模块、若干个第二固定信息采集模块、若干个流动信息采集模块以及数据存储模块;信息录入模块用于录入作业人员的人脸信息;第一固定信息采集模块用于设置于工作场地的入口,以采集进入工作场地的作业人员的人脸信息;若干个第二固定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间隔设置于工作场地内,以采集工作场地内的作业人员的人脸信息;若干个流动信息采集模块用于设置于工作场地内,且能够在工作场地内移动,以随机采集工作场地内的作业人员的人脸信息;数据存储模块与信息录入模块连接,以生成作业人员人脸信息的数据库;分别与第一固定信息录入模块、第二固定信息录入模块所述流动信息录入模块连接,用于将采集的人脸信息与数据库中的人脸信息比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考勤方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考勤系统,信息录入模块提前完成作业人员的人脸信息采集,并将人脸信息传送至数据存储模块中,生成作业人员的人脸信息的数据库;
设置在工作场地入口的第一固定信息采集模块采集作业人员的人脸信息,生成第一次签到信息,判定作业人员到达工作场地;
设置在工作场地内的第二固定信息采集模块采集进入作业场地的作业人员的人脸信息,生成第二次签到信息,判定作业人员进入工作场地;第二固定信息采集模块在工作场地内间隔设置若干个,多点采集,避免漏采;
工作场地内设置流动信息采集模块,对工作场地内正在工作的作业人员进行第三次即流动人脸信息采集,流动人脸信息采集成功后,生成第三次签到信息,判定作业人员处于作业状态;流动信息采集模块在工作场地内设置若干个,多点多次采集,避免漏采;
三次签到信息全部生成后,判定签到成功,三次签到信息中存在一次或者两次漏签,判定签到失败;
基于人脸识别的考勤方式,进行双重固定信息采集以及流动信息采集,避免了传统固定考勤导致的员工签到后不进入工作场地以及进入工作场地后消极怠工的管理漏洞。
信息录入模块为手机终端,需要进入工作场地内开展工作的作业人员通过自拍的方式采集个人的人脸信息,并将人脸不同角度的照片发送至指定社交账号或者指定邮箱中,再将不同作业人员的人脸信息归纳整理,生成该作业人员的人脸信息数据,存储在数据存储模块的数据库中。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第一固定信息采集模块包括第一摄像头1和第一传输模块;第一摄像头1连接存储卡,存储卡将第一摄像头1采集的人脸信息临时储存,第一传输模块为4G传输模块,包括4G信号发射部分和4G信号接收部分,4G信号发射部分与第一摄像头1的存储卡连接,用于发送存储卡中的人脸信息,4G信接收部分与数据存储模块连接,用于接收人脸信息并将人脸信息传送至数据存储模块中。
第一摄像头1的外部设有防护罩2,保护第一摄像头1。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第二固定信息采集模块包括第一摄像头1和第一传输模块;第一摄像头1连接存储卡,存储卡将第一摄像头1采集的人脸信息临时储存,第一传输模块为4G传输模块,包括4G信号发射部分和4G信号接收部分,4G信号发射部分与第一摄像头1的存储卡连接,用于发送存储卡中的人脸信息,4G信接收部分与数据存储模块连接,用于接收人脸信息并将人脸信息传送至数据存储模块中。
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摄像头1以及第一传输模块均与第一固定信息采集模块中的第一摄像头1和第一传输模块相同。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2,第一摄像头1通过调节支架3支撑,通过调整调节支架3的高度,调整第一摄像头1的高度,进而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作业人员。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调节支架3包括共轴设置的上支杆31、下支杆32以及用于连接上支杆31和下支杆32的套管4,上支杆31的外壁靠近底端设有第一外螺纹,套管4的内壁靠近上端设有与第一外螺纹相匹配的第一内螺纹;下支杆32的外壁靠近顶端设有第二外螺纹,套管4的内壁靠近下端设有与第二外螺纹相匹配的第二内螺纹;通过调整上支杆31以及下支杆32在套管4内的旋进深度,调整调节支架3的高度。
下支杆32的底端设有板状的底座5,底座5平铺在地面并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地面。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流动信息采集装置包括轨道6、滑车7、控制器、第二摄像头8和第二传输模块;
轨道6呈网状穿梭设置在工作场地的内,避开工作场地内的设备,轨道6铺设尽量多的覆盖工作场地,避免发生漏采;
滑车7设置在轨道6上,滑车7底部设有滚轮、内部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滚轮,控制滚轮沿轨道6滚动,进而控制滑车7沿轨道6行进;控制器与滑车7内的驱动电机连接,用于控制驱动电机的转动方向,进而控制滑车7的行进方向;
第二摄像头8设置在滑车7上,跟随滑车7沿轨道6行进,在行进过程中流动采集人脸信息;第二摄像头8连接存储卡,存储卡将第二摄像头8采集的人脸信息临时储存,第二传输模块为4G传输模块,包括4G信号发射部分和4G信号接收部分,4G信号发射部分与第二摄像头8的存储卡连接,用于发送存储卡中的人脸信息,4G信接收部分与数据存储模块连接,用于接收人脸信息并将人脸信息传送至数据存储模块中。
第二摄像头8选用球形摄像头,即城市道路中智慧泊车选用的摄像头,采样清晰,超广角、并且具有变焦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两个滑车7,并且两个滑车7间隔设置,两个滑车7顶部均竖直设置有插杆,第二摄像头8的下方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底部设有插板,插板上设有分别与两个滑车7的插杆插接的插孔,插杆能够在插孔内转动;
滑车7沿轨道6行进至转弯处,前方的滑车7先转弯,插板与轨道6的转弯处形成夹角,然后后方的滑车7再转弯,插板与轨道6保持平行。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轨道6包括水平设置于工作场地的地面且网状分布的下轨道6,以及水平设置于下轨道6的上方且网状分布的上轨道6,上轨道6和下轨道6的间距设为2m~2.4m,供人及携带的工具通过。
下轨道6的第二摄像头8设置在下轨道6的上方,上轨道6的第二摄像头8吊在下轨道6的下方,上轨道6和下轨道6的第二摄像头8同时工作,保证流动采集中对工作场地内的作业人员全部覆盖,避免漏采。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轨道6和下轨道6交错设置,保证流动过程中对工作场地的全面覆盖。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滑车7上设有红外感应装置,能够感知工作场地内的作业人员的位置,红外感应装置连接滑车7上的控制器,感应到作业人员的位置后,将位置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滑车7沿轨道6行进至作业人员的位置,采集该作业人员的人脸信息,在流动采集中做到精准采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考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录入作业人员的人脸信息,生成数据库,作为验证信息;
在工作场地入口对作业人员进行第一次人脸信息采集,并将第一次采集的人脸信息与所述数据库中的验证信息对比,生成第一次签到信息;
在工作场地内对作业人员进行第二次人脸信息采集,并将第二次采集的人脸信息与所述数据库中的验证信息对比,生成第二次签到信息;
在工作场地内对作业人员流动采集人脸信息,并将流动采集的人脸信息与所述数据库中的验证信息对比,生成第三次签到信息;
三次签到信息全部生成,则判定签到成功;否则判定签到不成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考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工作场地内对作业人员流动采集若干次人脸信息,且相邻两次流动采集的时间间隔为30~40min。
3.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考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录入模块,用于录入作业人员的人脸信息;
第一固定信息采集模块,用于设置于工作场地的入口,以采集进入工作场地的作业人员的人脸信息;
若干个第二固定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间隔设置于工作场地内,以采集工作场地内的作业人员的人脸信息;
若干个流动信息采集模块,用于设置于工作场地内,且能够在工作场地内移动,以随机采集工作场地内的作业人员的人脸信息;
数据存储模块,与所述信息录入模块电连接,以生成作业人员人脸信息的数据库;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信息录入模块、所述第二固定信息录入模块以及所述流动信息录入模块电连接,用于将采集的人脸信息与所述数据库中的人脸信息比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考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信息采集模块包括:
第一摄像头,用于采集人脸信息;
第一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电连接,以将所述第一摄像头采集的人脸信息传输到所述数据存储模块。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考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信息采集模块包括:
第一摄像头,用于采集人脸信息;
第一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电连接,以将所述第一摄像头采集的人脸信息传输到所述数据存储模块。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考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摄像头并且调节所述第一摄像头高度的调节支架。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考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信息采集模块包括:
轨道,用于在工作场地内网状分布;
滑车,设置于所述轨道上,且能够沿所述轨道行进;
控制器,设置于所述滑车上,用于控制所述滑车的行进方向;
第二摄像头,设置于所述滑车上;
第二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摄像头和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电连接,以将所述第二摄像头采集的人脸信息传输到所述数据存储模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考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包括用于水平设置于工作场地的地面且网状分布的下轨道,以及用于水平设置于所述下轨道的上方且网状分布的上轨道,所述上轨道和所述下轨道的间距设为2m~2.4m。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考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轨道与所述上轨道交错设置。
10.如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考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车上设有红外感应装置,所述红外感应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CN202010231412.1A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考勤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14448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1412.1A CN111444855B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考勤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1412.1A CN111444855B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考勤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44855A true CN111444855A (zh) 2020-07-24
CN111444855B CN111444855B (zh) 2023-09-22

Family

ID=71649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31412.1A Active CN111444855B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考勤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4485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48960A (zh) * 2020-12-09 2021-03-05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葫芦岛供电公司 一种利用人脸识别技术的内网计算机网络管控系统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01089A2 (en) * 1997-09-02 1999-03-10 Amano Corporation Multiple tier interfacing with network computing environment
CN101159912A (zh) * 2007-11-12 2008-04-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单位考勤平台系统及考勤方法
CN101414387A (zh) * 2007-10-19 2009-04-22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嵌入式人脸识别门禁考勤机
CN101609571A (zh) * 2009-05-20 2009-12-23 王剑 一种在线监控考勤系统
CN101794466A (zh) * 2010-04-02 2010-08-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考勤方法和系统
CN101847279A (zh) * 2010-05-20 2010-09-29 上海洪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智能化管理体系的网络人脸识别系统及其识别方法
CN105117953A (zh) * 2015-09-29 2015-12-02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用户签到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6710293A (zh) * 2016-10-31 2017-05-24 中原智慧城市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下停车场车辆动态智能引导方法
CN108537910A (zh) * 2018-04-13 2018-09-14 上海思依暄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员工考勤方法、装置和考勤管理系统
CN209231991U (zh) * 2019-01-10 2019-08-09 深圳前海图米科技有限公司 学生宿舍考勤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01089A2 (en) * 1997-09-02 1999-03-10 Amano Corporation Multiple tier interfacing with network computing environment
CN101414387A (zh) * 2007-10-19 2009-04-22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嵌入式人脸识别门禁考勤机
CN101159912A (zh) * 2007-11-12 2008-04-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单位考勤平台系统及考勤方法
CN101609571A (zh) * 2009-05-20 2009-12-23 王剑 一种在线监控考勤系统
CN101794466A (zh) * 2010-04-02 2010-08-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考勤方法和系统
CN101847279A (zh) * 2010-05-20 2010-09-29 上海洪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智能化管理体系的网络人脸识别系统及其识别方法
CN105117953A (zh) * 2015-09-29 2015-12-02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用户签到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6710293A (zh) * 2016-10-31 2017-05-24 中原智慧城市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下停车场车辆动态智能引导方法
CN108537910A (zh) * 2018-04-13 2018-09-14 上海思依暄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员工考勤方法、装置和考勤管理系统
CN209231991U (zh) * 2019-01-10 2019-08-09 深圳前海图米科技有限公司 学生宿舍考勤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48960A (zh) * 2020-12-09 2021-03-05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葫芦岛供电公司 一种利用人脸识别技术的内网计算机网络管控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44855B (zh) 2023-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38823A (zh) 分布式风光储一体化微电网智能控制系统
CN105407168B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远程智能控制系统
CN204349507U (zh) 绿色柔性立体智能组合式充换电成套装置
CN107240230A (zh) 一种电力设备故障信号监测装置
CN112037409A (zh) 变电站检修作业集中管控信息平台
CN111444855A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考勤方法及系统
CN102155803A (zh) 太阳能集热工程控制装置
CN107479476A (zh) 一种智能电网的电磁环境的监控系统
CN206741265U (zh) 一种监测发电机运行状态的数据采集器及系统
CN203312911U (zh) 用于光伏电站的监测机器人
CN205622599U (zh) 一种光伏发电状态检测系统
CN203644176U (zh) 一种太阳能电力安全语音提示装置
CN108415329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社区管理系统
CN204287925U (zh) 远程监控装置
CN212159895U (zh) 一种应用于环保监管的用电监测系统
CN206135433U (zh) 一种基于交流架空输电线路绝缘地线的取电装置
CN104123826A (zh) 一种电力数据采集装置和方法
CN203149394U (zh) 一种无线自组网小区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CN206564026U (zh) 一种无线抄表系统
CN207182652U (zh) 架空输电导线交叉跨越距离在线测量装置
CN202158677U (zh) 太阳能集热工程控制装置
CN206671878U (zh) 家庭智能监控系统
CN111105530A (zh) 一种基于专用通道感应的变电站门禁识别系统
CN207374540U (zh) 一种电缆线路巡视轨道小车装置
CN217507958U (zh) 橇装风光互补电控信一体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