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36091A - 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信息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信息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36091A
CN111436091A CN201910245762.0A CN201910245762A CN111436091A CN 111436091 A CN111436091 A CN 111436091A CN 201910245762 A CN201910245762 A CN 201910245762A CN 111436091 A CN111436091 A CN 1114360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path
transmission paths
transmission
terminal
path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4576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36091B (zh
Inventor
张艳霞
吴昱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4576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36091B/zh
Priority to KR1020217035186A priority patent/KR20210143902A/ko
Priority to EP20779022.1A priority patent/EP3952460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0/079878 priority patent/WO2020192514A1/zh
Priority to BR112021019352A priority patent/BR112021019352A2/pt
Publication of CN1114360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6091A/zh
Priority to US17/486,697 priority patent/US20220015002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360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60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1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transmission quality or channel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4Multi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18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predicted ev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信息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获得所述终端进行传输路径选择的配置信息,所述终端的无线承载对应的传输路径为至少两条;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在至少两条所述传输路径中,进行传输路径的选择。上述方案,可以使得终端自行进行传输路径的选择。

Description

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信息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信息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某无线承载(Radio Bearer,RB)配置数据复制功能时,同时指示初始激活状态,后续可通过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信令(Medium Access Control ControlElement,MAC CE)信令控制数据复制功能的激活或去激活,进而改变该无线承载可用的传输路径。
R16中,引入了多路径数据复制功能,为了更快速的变更某无线承载的可用传输路径,以适应动态变化的信道条件,引入终端或者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自行选择传输路径的方法,而无需网络侧发送传输路径变更的控制信令。目前,针对UE自行选择传输路径的方法还没有相关详细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信息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终端无法自行选择传输路径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获得所述终端进行传输路径选择的配置信息,所述终端的无线承载对应的传输路径为至少两条;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在至少两条所述传输路径中,进行传输路径的选择。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配置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包括:
向终端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使终端在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进行传输路径的选择,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是所述终端的无线承载对应的至少两条传输路径。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获得所述终端进行传输路径选择的配置信息,所述终端的无线承载对应的传输路径为至少两条;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在至少两条所述传输路径中,进行传输路径的选择。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使终端在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进行传输路径的选择,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是所述终端的无线承载对应的至少两条传输路径。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或者信息配置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的步骤或上述的信息配置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上述方案,终端可以通过网络侧的配置或者协议约定的方式,获得所述终端进行传输路径选择的配置信息,所述终端的无线承载对应的传输路径为至少两条;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在至少两条所述传输路径中,进行传输路径的选择。这里为终端配置的无线承载具有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数据复制功能;从而实现了终端可以依据配置信息自行进行传输路径的选择。
附图说明
图1表示PDCP数据复制功能的一种承载类型的示意图;
图2表示PDCP数据复制功能的另一种承载类型的示意图;
图3表示多路径PDCP数据复制功能的一种承载类型的示意图;
图4表示多路径PDCP数据复制功能的另一种承载类型的示意图;
图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模块示意图;
图8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9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模块示意图;
图10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在进行本发明实施例的说明时,首先对下面描述中所用到的一些概念进行解释说明。
1、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数据复制(即PDCP duplication)发送介绍
新空口(New Radio,NR)中,为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引入了PDCP duplication功能。网络侧配置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也称终端)的无线承载(Radio Bearer,RB)对应的PDCP层是否要将PDCP实体的数据复制后,将复制的数据分别通过两个不同的路径(如两个不同的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实体)进行发送,不同RLC实体对应不同的逻辑信道。
PDCP数据复制功能可以通过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信令(Medium Access ControlControl Element,MAC CE)指示是否启动(即激活)还是停止(即去激活)。网络侧在配置该RB的PDCP复制数据功能的时候,可以配置该功能是否在配置后立即开启,即不需要MAC CE信令再额外激活。
2、PDCP数据复制功能的承载类型
在5G系统中由于采用了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DC)架构(包括两个小区组,即主小区组(Master Cell Group,MCG)和辅小区组(Secondary Cell Group,SCG)),PDCP数据复制功能的承载类型包括图1和图2所示的两种:
A11、分离承载(Split bearer):该承载对应的PDCP实体在1个小区组,对应的2个(或多个)RLC和2个(或多个)MAC在不同的小区组。
A12、复制承载(Duplicate bearer):该承载对应1个PDCP实体,2个(或多个)RLC实体和1个MAC实体在1个小区组。
其中,MCG对应的MCG MAC实体,SCG对应SCG MAC。
其中,MCG对应的网络实体为主节点(MN),SCG对应的网络实体为辅节点(SN)。
3、多路径PDCP数据复制(Mulitple Leg PDCP Duplication)
如图3和图4所示,PDCP数据复制功能可以配置超过两个(如,3个)传输路径(如,1个PDCP实体对应3个以上的RLC实体),则网络侧可能会选择去激活其中1个或多个路径(如,可以去激活1个路径,但是仍然有2个传输路径可以工作。去激活的路径不用于数据的接收或发送),而该PDCP数据复制功能仍然可以继续通过激活的路径使用。对于去激活的路径,终端不能通过该逻辑信道发送数据;对于激活的路径,终端可以通过该逻辑信道发送数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可为某无线承载配置数据复制功能,同时指示初始激活状态,后续可通过MAC CE信令控制数据复制功能的激活或去激活进而改变该无线承载可用的传输路径。在引入了多路径数据复制功能后,为了更快速的变更某无线承载的可用传输路径以适应动态变化的信道条件,引入UE自行选择传输路径的方法,而无需网络侧发送传输路径变更的控制信令。目前,针对UE自行选择传输路径的方法还没有相关详细方案。
本发明的实施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信息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步骤501,获得所述终端进行传输路径选择的配置信息,所述终端的无线承载对应的传输路径为至少两条;
这里的终端的无线承载可以是信令无线承载(Signalling Radio Bearer,SRB)或者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该无线承载可以被配置超过两条的传输路径,如被配置4条传输路径,网络侧为该无线承载配置PDCP数据复制功能。
步骤502,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在至少两条所述传输路径中,进行传输路径的选择。
这里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1)所述终端进行传输路径选择时所依据的性能指标;
2)所述终端进行传输路径选择的触发事件。
这里的性能指标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丢包率;时延;传输路径对应的测量结果。
这里的传输路径对应的测量结果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Received Quality,RSRQ);信号噪声干扰比(Signal to Noise and Interference ratio,SINR);信号噪声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Strength Indicator,RSSI);信道占用率(Channel occupancy ratio,CR);信道繁忙率(Channel busy ratio,CBR)。
这里,若所述传输路径关联了一个小区,则所述传输路径对应的测量结果为:所述传输路径所关联的小区的测量结果;
若所述传输路径关联了多个小区,则所述传输路径对应的测量结果为:所述传输路径关联的多个小区中测量值最高的小区的测量结果,或者,所述传输路径关联的多个小区中测量值最低的小区的测量结果,或者,所述传输路径关联的所有小区的测量结果平均值,或者,所述传输路径关联的多个小区中超过或者低于预设门限值的至少两个小区的测量结果平均值。这里的平均值可以为算数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等。
比如,若所述传输路径关联了多个小区,则所述传输路径对应的测量结果为:所述传输路径关联的多个小区中RSRP测量值最高的小区的测量结果,或者,RSRP测量值最低的小区的测量结果,或者,所述传输路径关联的所有小区的RSRP测量结果平均值,或者,所述传输路径关联的多个小区中超过或者低于预设门限值的至少两个小区的RSRP测量结果平均值。对于上述其它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同样适用,这里不再赘述。
这里的评估触发事件是否满足时所依据的性能指标可以是网络侧配置的,也可以是预先约定的,如协议约定的。
这里的触发事件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1)增加传输路径数量的触发事件(比如,当前处于激活态的传输路径数量为1,当触发事件发生时,额外激活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使其总数达到预定值,例如3);
2)删减传输路径数量的触发事件(比如,当前处于激活态的传输路径数量为3,当触发事件发生时,去激活一条或多条当前激活态的传输路径使其总数达到预定值,例如2);
3)变更传输路径的触发事件(比如,当前处于激活态的传输路径满足触发条件时,变更当前激活的传输路径)。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增加传输路径数量的触发事件可以包括以下一项:
11)当前处于激活态的任一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低于第一预设阈值;
12)当前m1条处于激活态的传输路径中,有n1条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低于第二预设阈值。
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为多个或者所述第二预设阈值为多个,不同的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关联不同的激活传输路径总数,不同的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关联不同的激活传输路径总数。
这里,对于某无线承载,可以配置多个阈值,不同的阈值关联不同的激活传输路径总数。
这里,上述性能指标包括丢包率时,丢包率越大,说明传输路径的性能越差;反之,性能越好;
上述性能指标包括时延时,时延越大,说明传输路径的性能越差,反之,性能越好;
上述性能指标包括:传输路径对应的测量结果时,比如:测量结果为RSRP;RSRP值越大,说明传输路径的性能越好,反之,性能越差;
测量结果为RSRQ,RSRQ值越大,说明传输路径的性能越好,反之,性能越差;
测量结果为SINR,SINR值越大,说明传输路径的性能越好,反之,性能越差;
测量结果为SNR,SNR值越大,说明传输路径的性能越好,反之,性能越差;
测量结果为RSSI,RSSI值越大,说明传输路径的性能越好,反之,性能越差;
测量结果为CR,CR值越大,说明传输路径的性能越差,反之,性能越好;
测量结果为CBR,CR值越大,说明传输路径的性能越差,反之,性能越好。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删减传输路径数量的触发事件包括以下一项:
21)当前处于激活态的任一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高于第三预设阈值;
22)当前m2条处于激活态的传输路径中,有n2条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高于第四预设阈值。
所述第三预设阈值为多个或者所述第四预设阈值为多个,不同的所述第三预设阈值关联不同的激活传输路径总数,不同的所述第四预设阈值关联不同的激活传输路径总数。
这里,对于某无线承载,可以配置多个阈值,不同的阈值关联不同的激活传输路径总数。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变更传输路径的触发事件包括以下一项:
当前处于激活态的第一目标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低于第五预设阈值;
当前处于去激活态的第二目标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高于第六预设阈值;
处于激活态的第三目标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低于第七预设阈值,且,处于去激活态的第四目标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高于第八预设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以及第入预设阈值,仅为区分不同情况所使用,并不代表它们之间具有顺序或者其它的关联关系。
同样的,第一目标传输路径、第二目标传输路径、第三目标传输路径和第四目标传输路径,仅为区分不同情况所使用,并不代表它们之间具有顺序或者其它的关联关系。
上述的m1,m2以及n1和n2,仅为区分不同情况所使用,并不代表它们之间具有顺序或者其它的关联关系。
当然,上述的n1应当大于或者等于2且小于或者等于m1;n2应当大于或者等于2且小于或者等于m2。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步骤12中,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在至少两条所述传输路径中,进行传输路径的选择,可以包括:
在所述触发事件的条件满足一预设时间段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在至少两条所述传输路径中,进行传输路径的选择。比如:网络侧根据上述方法配置对应的触发事件,额外的,网络侧配置触发事件满足3秒,该3秒为定时器的定时时长,则UE在满足触发事件后,启动定时器,在定时器超时后,UE根据配置进行传输路径选择。这样保证在该定时器的定时时长内,触发事件的条件是一直满足的。
进一步,该步骤12可以具体包括:
步骤121,所述触发事件包括增加传输路径数量的触发事件时,在增加传输路径数量的触发事件的条件满足一预设时间段后,所述终端选择所需要激活的传输路径;
比如,当前处于激活态的任一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低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所述终端选择所需要激活的传输路径,增加传输路径数量,使增加后的传输路径总数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所关联的激活传输路径总数;
具体实现时,当前处于激活态的传输路径为1,若该传输路径1对应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低于第一阈值时,UE需要额外激活一条传输路径使该无线承载对应的激活路径数为第一阈值所关联的激活路径总数(比如2);这里,如果该传输路径1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虽然低于第一阈值,但高于第二阈值时,UE在激活传输路径时,可以激活较少的传输路径,比如,在第一阈值所关联的激活路径总数为2的情况下,终端可以激活一条传输路径,即可满足需求。这里的第一阈值可以为上述第一预设阈值,第二阈值和第一阈值的大小关系可以根据具体的传输路径的传输质量确定。
当前处于激活态的传输路径为1,当该传输路径对应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低于第三阈值时,UE需要额外激活三条传输路径使该无线承载对应的激活路径数量为第三阈值所关联的激活路径总数(比如4)。这里,如果第三阈值表示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也比较差,说明该传输路径1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已经非常差,此时,可以激活较多数量的传输路径,比如,在第三阈值所关联的激活路径总数为4时,可以激活三条传输路径,这里的第三阈值和上述第一阈值以及第二阈值仅为区分不同情况所使用,并不代表它们之间具有顺序或者其它的关联关系,更不代表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再比如,当前m1条处于激活态的传输路径中,有n1条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低于第二预设阈值时,所述终端选择所需要激活的传输路径,增加传输路径数量,使增加后的传输路径总数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所关联的激活传输路径总数,m1和n1均为正整数。如,当前处于激活态的传输路径1和2,其中传输路径1和2对应的RSRQ低于网络配置的阈值,并且该第二预设阈值所关联的激活路径总数是3,则UE需要额外激活一条传输路径。
步骤122,所述触发事件包括删减传输路径数量的触发事件时,在删减传输路径数量的触发事件的条件满足一预设时间段后时,所述终端选择所需要去激活的传输路径;
比如,当前处于激活态的任一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高于第三预设阈值时,删减传输路径数量,使删减后的传输路径数量等于所述第三预设阈值所关联的激活传输路径总数;如,当前处于激活态的传输路径为1、2和3,若该传输路径2对应的性能对应的性能高于第一阈值时,UE需要去激活一条传输路径使该无线承载对应的激活路径数为第一阈值所关联的激活路径总数(比如2);
再比如,当前m2条处于激活态的传输路径中,有n2条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高于第四预设阈值时,删减传输路径数量,使所述删减后的传输路径数量等于所述第四预设阈值所关联的激活传输路径总数,m2和n2均为正整数。如,当前处于激活态的传输路径为1、2和3,若该传输路径1对应的性能高于第二阈值时,UE需要去激活一条传输路径使该无线承载对应的激活路径数为第二阈值所关联的激活路径总数(比如2)。
步骤123,所述触发事件包括增加传输路径数量的触发事件和删减传输路径数量的触发事件时,在增加传输路径的触发事件的条件满足和删减传输路径的触发事件的条件满足一预设时间段后,所述终端随机选择所需要激活的传输路径或者所需要去激活的传输路径,或者,所述终端按照网络侧配置或协议约定选择所需要激活的传输路径或者所需要去激活的传输路径。这里,增加传输路径的触发事件的条件和删减传输路径的触发事件的条件可以同时满足,比如,UE当前有传输路径1,2,3三条激活路径,传输路径1信道条件足够好了满足了删减一条传输路径的条件,传输路径2信道条件变差了满足了增加一条传输路径的条件,此时UE行为是:
可以按照预先约定的顺序,比如先执行增加传输路径的行为,后执行删减传输路径的行为,例如先增加传输路径4,后删除传输路径2,最终激活的传输路径为1,3,4;
也可以按照随机顺序,比如先执行增加传输路径的行为,后执行删减传输路径的行为;或者,先执行删减传输路径的行为,后执行增加传输路径的行为。
步骤124,所述触发事件包括变更传输路径的触发事件时,变更传输路径的触发事件的条件满足一预设时间段后,所述终端将激活态的目标传输路径变更为去激活态或者将去激活态的目标传输路径变更为激活态。
比如,当前处于激活态的第一目标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低于第五预设阈值时,去激活所述第一目标传输路径。
再比如,当前处于去激活态的第二目标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高于第六预设阈值时,去激活所述第二目标传输路径。
又比如,当处于激活态的第三目标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低于第七预设阈值,且,处于去激活态的第四目标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高于第八预设阈值时,去激活所述第三目标传输路径。
其中,步骤121中,所述终端选择所需要激活的传输路径,包括:
步骤1211,若需要激活的传输路径数量等于当前处于去激活态的传输路径,则激活所有当前处于去激活态的传输路径;或者,
步骤1212,若需要激活的传输路径数量小于当前处于去激活态的传输路径,则根据第一预设规则选择需要激活的传输路径。这里,根据第一预设规则选择需要激活的传输路径包括以下一项:
A1)所述终端从当前处于去激活的传输路径中,随机选择需要激活的N1条传输路径,并将选择的所述N1条传输路径设置为激活态;
B1)所述终端从当前去激活状态的传输路径中,选择需要激活的N2条性能指标大于一预设值的传输路径,并将选择的所述N2条传输路径设置成激活态;比如,按照RSRQ从高到低的顺序选择前N2条;
C1)所述终端按照网络侧配置或协议约定的规则,选择需要激活的N3条传输路径,并将选择的所述N3条传输路径设置成激活态;比如,只有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高于网络侧预定的阈值时,才可以被选择并激活;其中,N1、N2和N3均为大于1的正数。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N1、N2以及N3,仅为区分不同情况所使用,并不代表它们之间具有顺序或者其它的关联关系。
其中,步骤122中,所述终端选择所需要去激活的传输路径,包括:
步骤1221,若需要去激活的传输路径数量,等于当前处于激活态的传输路径,则去激活所有当前处于激活态的传输路径,所述无线承载采用网络侧配置的缺省传输路径进行数据传输;比如,网络侧配置的缺省传输路径为1,当去激活当前所有处于激活状态的传输路径2、3后,后续通过传输路径1进行数据传输;或者,
步骤1222,若需要去激活的传输路径数量小于当前处于激活态的传输路径,则根据第二预设规则选择需要去激活的传输路径。这里,根据第二预设规则选择需要去激活的传输路径包括以下一项:
A2)所述终端从当前处于激活的传输路径中,随机选择需要去激活的N4条传输路径,并将选择的所述N4条传输路径设置为去激活态;
B2)所述终端从当前去激活状态的传输路径中,选择需要去激活的N5条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低于一预设值的传输路径,并将选择的所述N5条传输路径设置成去激活态;比如,按照RSRQ从低到高的顺序选择前N5条;
C2)所述终端按照网络侧配置或协议约定的规则,选择需要去激活的N6条传输路径,并将选择的所述N7条传输路径设置成激活态;比如,只有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低于网络侧预定的阈值时,才可以被选择并去激活;其中,N4、N5和N6均为大于1的正数。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N4、N5以及N6,仅为区分不同情况所使用,并不代表它们之间具有顺序或者其它的关联关系。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当终端的某无线承载配置了多路径PDCP数据复制功能的时候,网络侧可通过配置终端自行选择传输路径的触发事件来控制终端自行选择传输路径,既可避免通过网络侧信令控制传输路径选择而带来的额外时延,又可避免完全由终端自行选择传输路径而带来的不必要资源浪费。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息配置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包括:
步骤601,向终端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使终端在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进行传输路径的选择,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是所述终端的无线承载对应的至少两条传输路径。
可选地,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终端进行传输路径选择时所依据的性能指标;所述终端进行传输路径选择的触发事件。
进一步,所述性能指标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丢包率;时延;传输路径对应的测量结果。
所述传输路径对应的测量结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信号噪声干扰比(SINR);信号噪声比(SNR);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信道占用率(CR);信道繁忙率(CBR)。
其中,若所述传输路径关联了一个小区,则所述传输路径对应的测量结果为:所述传输路径所关联的小区的测量结果;
若所述传输路径关联了多个小区,则所述传输路径对应的测量结果为:所述传输路径关联的多个小区中测量值最高的小区的测量结果,或者,所述传输路径关联的多个小区中测量值最低的小区的测量结果,或者,所述传输路径关联的所有小区的测量结果平均值,或者,所述传输路径关联的多个小区中超过或者低于预设门限值的至少两个小区的测量结果平均值。
其中,所述触发事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增加传输路径数量的触发事件;删减传输路径数量的触发事件;变更传输路径的触发事件。
其中,所述增加传输路径数量的触发事件包括以下一项:
当前处于激活态的任一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低于第一预设阈值;
当前m1条处于激活态的传输路径中,有n1条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低于第二预设阈值,m1和n1均为正整数,n1大于或者等于2且小于或者等于m1。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为多个或者所述第二预设阈值为多个,不同的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关联不同的激活传输路径总数,不同的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关联不同的激活传输路径总数。
其中,所述删减传输路径数量的触发事件包括以下一项:
当前处于激活态的任一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高于第三预设阈值;
当前m2条处于激活态的传输路径中,有n2条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高于第四预设阈值,m2和n2均为正整数,n2大于或者等于2且小于或者等于m2。
其中,所述第三预设阈值为多个或者所述第四预设阈值为多个,不同的所述第三预设阈值关联不同的激活传输路径总数,不同的所述第四预设阈值关联不同的激活传输路径总数。
其中,所述变更传输路径的触发事件包括以下一项:
当前处于激活态的第一目标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低于第五预设阈值;
当前处于去激活态的第二目标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高于第六预设阈值;
处于激活态的第三目标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低于第七预设阈值,且,处于去激活态的第四目标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高于第八预设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所有关于网络设备的描述均适用于该信息配置方法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与之相同的技术效果。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700,包括:
收发模块701,用于获得所述终端进行传输路径选择的配置信息,所述终端的无线承载对应的传输路径为至少两条;
处理模块702,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在至少两条所述传输路径中,进行传输路径的选择。
所述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终端进行传输路径选择时所依据的性能指标;所述终端进行传输路径选择的触发事件。
其中,所述性能指标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丢包率;时延;传输路径对应的测量结果。
其中,所述传输路径对应的测量结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信号噪声干扰比(SINR);信号噪声比(SNR);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信道占用率(CR);信道繁忙率(CBR)。
其中,若所述传输路径关联了一个小区,则所述传输路径对应的测量结果为:所述传输路径所关联的小区的测量结果;
若所述传输路径关联了多个小区,则所述传输路径对应的测量结果为:所述传输路径关联的多个小区中测量值最高的小区的测量结果,或者,所述传输路径关联的多个小区中测量值最低的小区的测量结果,或者,所述传输路径关联的所有小区的测量结果平均值,或者,所述传输路径关联的多个小区中超过或者低于预设门限值的至少两个小区的测量结果平均值。
其中,所述触发事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增加传输路径数量的触发事件;删减传输路径数量的触发事件;变更传输路径的触发事件。
其中,所述增加传输路径数量的触发事件包括以下一项:
当前处于激活态的任一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低于第一预设阈值;
当前m1条处于激活态的传输路径中,有n1条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低于第二预设阈值,m1和n1均为正整数,n1大于或者等于2且小于或者等于m1。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为多个或者所述第二预设阈值为多个,不同的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关联不同的激活传输路径总数,不同的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关联不同的激活传输路径总数。
其中,所述删减传输路径数量的触发事件包括以下一项:
当前处于激活态的任一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高于第三预设阈值;
当前m2条处于激活态的传输路径中,有n2条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高于第四预设阈值,m2和n2均为正整数,n2大于或者等于2且小于或者等于m2。
其中,所述第三预设阈值为多个或者所述第四预设阈值为多个,不同的所述第三预设阈值关联不同的激活传输路径总数,不同的所述第四预设阈值关联不同的激活传输路径总数。
其中,所述变更传输路径的触发事件包括以下一项:
当前处于激活态的第一目标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低于第五预设阈值;
当前处于去激活态的第二目标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高于第六预设阈值;
处于激活态的第三目标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低于第七预设阈值,且,处于去激活态的第四目标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高于第八预设阈值。
其中,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在至少两条所述传输路径中,进行传输路径的选择,包括:在所述触发事件的条件满足一预设时间段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在至少两条所述传输路径中,进行传输路径的选择。
具体的,所述触发事件包括增加传输路径数量的触发事件时,在增加传输路径数量的触发事件的条件满足一预设时间段后,所述终端选择所需要激活的传输路径;
所述触发事件包括删减传输路径数量的触发事件时,在删减传输路径数量的触发事件的条件满足一预设时间段后,所述终端选择所需要去激活的传输路径;
所述触发事件包括增加传输路径数量的触发事件和删减传输路径数量的触发事件时,在增加传输路径的触发事件的条件满足和删减传输路径的触发事件的条件满足一预设时间段后,所述终端随机选择所需要激活的传输路径或者所需要去激活的传输路径,或者,所述终端按照网络侧配置或协议约定选择所需要激活的传输路径或者所需要去激活的传输路径;
所述触发事件包括变更传输路径的触发事件时,变更传输路径的触发事件的条件满足一预设时间段后,所述终端将激活态的目标传输路径变更为去激活态或者将去激活态的目标传输路径变更为激活态。
其中,所述终端选择所需要激活的传输路径,包括:
若需要激活的传输路径数量等于当前处于去激活态的传输路径,则激活所有当前处于去激活态的传输路径;或者,
若需要激活的传输路径数量小于当前处于去激活态的传输路径,则根据第一预设规则选择需要激活的传输路径。
其中,根据第一预设规则选择需要激活的传输路径包括以下一项:
所述终端从当前处于去激活的传输路径中,随机选择需要激活的N1条传输路径,并将选择的所述N1条传输路径设置为激活态;
所述终端从当前去激活状态的传输路径中,选择需要激活的N2条性能指标大于一预设值的传输路径,并将选择的所述N2条传输路径设置成激活态;
所述终端按照网络侧配置或协议约定的规则,选择需要激活的N3条传输路径,并将选择的所述N3条传输路径设置成激活态;其中,N1、N2和N3均为大于1的正数。
其中,所述终端选择所需要去激活的传输路径,包括:
若需要去激活的传输路径数量,等于当前处于激活态的传输路径,则去激活所有当前处于激活态的传输路径,所述无线承载采用网络侧配置的缺省传输路径进行数据传输;或者,
若需要去激活的传输路径数量小于当前处于激活态的传输路径,则根据第二预设规则选择需要去激活的传输路径。
其中,根据第二预设规则选择需要去激活的传输路径包括以下一项:
所述终端从当前处于激活的传输路径中,随机选择需要去激活的N4条传输路径,并将选择的所述N4条传输路径设置为去激活态;
所述终端从当前去激活状态的传输路径中,选择需要去激活的N5条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低于一预设值的传输路径,并将选择的所述N5条传输路径设置成去激活态;
所述终端按照网络侧配置或协议约定的规则,选择需要去激活的N6条传输路径,并将选择的所述N7条传输路径设置成激活态;其中,N4、N5和N6均为大于1的正数。
需要说明的是,该终端实施例是与上述应用于终端的数据处理方法相对应的终端,上述实施例的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终端实施例中,也能达到与其相同的技术效果。
图8为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终端8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810、网络模块820、音频输出单元830、输入单元840、传感器850、显示单元860、用户输入单元870、接口单元880、存储器890、处理器811、以及电源812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8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终端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终端、可穿戴设备、以及计步器等。
其中,处理器811用于获得所述终端进行传输路径选择的配置信息,所述终端的无线承载对应的传输路径为至少两条;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在至少两条所述传输路径中,进行传输路径的选择。
本发明的终端实施例,当终端的某无线承载配置了多路径PDCP数据复制功能的时候,网络侧可通过配置终端自行选择传输路径的触发事件来控制终端自行选择传输路径,既可避免通过网络侧信令控制传输路径选择而带来的额外时延,又可避免完全由终端自行选择传输路径而带来的不必要资源浪费。
应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射频单元8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具体的,将来自网络设备的下行数据接收后,给处理器811处理;另外,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网络设备。通常,射频单元810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射频单元8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系统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
终端通过网络模块820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如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
音频输出单元830可以将射频单元810或网络模块820接收的或者在存储器890中存储的音频数据转换成音频信号并且输出为声音。而且,音频输出单元830还可以提供与终端80执行的特定功能相关的音频输出(例如,呼叫信号接收声音、消息接收声音等等)。音频输出单元830包括扬声器、蜂鸣器以及受话器等。
输入单元840用于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输入单元840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841和麦克风842,图形处理器8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860上。经图形处理器841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存储在存储器890(或其它存储介质)中或者经由射频单元810或网络模块820进行发送。麦克风842可以接收声音,并且能够将这样的声音处理为音频数据。处理后的音频数据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的情况下转换为可经由射频单元810发送到移动通信网络设备的格式输出。
终端80还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8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86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终端8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86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终端姿态(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传感器850还可以包括指纹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虹膜传感器、分子传感器、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在此不再赘述。
显示单元860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显示单元860可包括显示面板8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861。
用户输入单元87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终端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用户输入单元870包括触控面板8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872。触控面板87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871上或在触控面板871附近的操作)。触控面板8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811,接收处理器811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871。除了触控面板871,用户输入单元87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87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8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触控面板871可覆盖在显示面板861上,当触控面板87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811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811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86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8中,触控面板871与显示面板86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终端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871与显示面板861集成而实现终端的输入和输出功能,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接口单元880为外部装置与终端80连接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接口单元880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终端8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终端80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存储器89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89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89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811是终端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89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890内的数据,执行终端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终端进行整体监控。处理器811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811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811中。
终端8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812(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812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811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另外,终端80包括一些未示出的功能模块,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811,存储器890,存储在存储器890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81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811执行时实现应用于终端侧的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应用于终端侧的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900,包括:
发送模块901,用于向终端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使终端在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进行传输路径的选择,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是所述终端的无线承载对应的至少两条传输路径。
所述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终端进行传输路径选择时所依据的性能指标;所述终端进行传输路径选择的触发事件。
其中,所述性能指标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丢包率;时延;传输路径对应的测量结果。
其中,所述传输路径对应的测量结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信号噪声干扰比(SINR);信号噪声比(SNR);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信道占用率(CR);信道繁忙率(CBR)。
其中,若所述传输路径关联了一个小区,则所述传输路径对应的测量结果为:所述传输路径所关联的小区的测量结果;
若所述传输路径关联了多个小区,则所述传输路径对应的测量结果为:所述传输路径关联的多个小区中测量值最高的小区的测量结果,或者,所述传输路径关联的多个小区中测量值最低的小区的测量结果,或者,所述传输路径关联的所有小区的测量结果平均值,或者,所述传输路径关联的多个小区中超过或者低于预设门限值的至少两个小区的测量结果平均值。
其中,所述触发事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增加传输路径数量的触发事件;删减传输路径数量的触发事件;变更传输路径的触发事件。
其中,所述增加传输路径数量的触发事件包括以下一项:
当前处于激活态的任一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低于第一预设阈值;
当前m1条处于激活态的传输路径中,有n1条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低于第二预设阈值,m1和n1均为正整数,n1大于或者等于2且小于或者等于m1。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为多个或者所述第二预设阈值为多个,不同的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关联不同的激活传输路径总数,不同的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关联不同的激活传输路径总数。
其中,所述删减传输路径数量的触发事件包括以下一项:
当前处于激活态的任一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高于第三预设阈值;
当前m2条处于激活态的传输路径中,有n2条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高于第四预设阈值,m2和n2均为正整数,n2大于或者等于2且小于或者等于m2。
其中,所述第三预设阈值为多个或者所述第四预设阈值为多个,不同的所述第三预设阈值关联不同的激活传输路径总数,不同的所述第四预设阈值关联不同的激活传输路径总数。
其中,所述变更传输路径的触发事件包括以下一项:
当前处于激活态的第一目标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低于第五预设阈值;
当前处于去激活态的第二目标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高于第六预设阈值;
处于激活态的第三目标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低于第七预设阈值,且,处于去激活态的第四目标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高于第八预设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应用于网络设备的信息配置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应用于网络设备的信息配置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图1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结构图,能够实现上述的信息配置方法的细节,并达到相同的效果。如图10所示,网络设备1000包括:处理器1001、收发机1002、存储器1003和总线接口,其中:
处理器1001,用于读取存储器1003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通过收发机1002向终端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使终端在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进行传输路径的选择,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是所述终端的无线承载对应的至少两条传输路径。
在图10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0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00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002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
所述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终端进行传输路径选择时所依据的性能指标;所述终端进行传输路径选择的触发事件。
其中,所述性能指标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丢包率;时延;传输路径对应的测量结果。
其中,所述传输路径对应的测量结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信号噪声干扰比(SINR);信号噪声比(SNR);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信道占用率(CR);信道繁忙率(CBR)。
其中,若所述传输路径关联了一个小区,则所述传输路径对应的测量结果为:所述传输路径所关联的小区的测量结果;
若所述传输路径关联了多个小区,则所述传输路径对应的测量结果为:所述传输路径关联的多个小区中测量值最高的小区的测量结果,或者,所述传输路径关联的多个小区中测量值最低的小区的测量结果,或者,所述传输路径关联的所有小区的测量结果平均值,或者,所述传输路径关联的多个小区中超过或者高于预设门限值的至少两个小区的测量结果平均值。
其中,所述触发事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增加传输路径数量的触发事件;删减传输路径数量的触发事件;变更传输路径的触发事件。
其中,所述增加传输路径数量的触发事件包括以下一项:
当前处于激活态的任一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低于第一预设阈值;
当前m1条处于激活态的传输路径中,有n1条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低于第二预设阈值,m1和n1均为正整数,n1大于或者等于2且小于或者等于m1。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为多个或者所述第二预设阈值为多个,不同的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关联不同的激活传输路径总数,不同的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关联不同的激活传输路径总数。
其中,所述删减传输路径数量的触发事件包括以下一项:
当前处于激活态的任一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高于第三预设阈值;
当前m2条处于激活态的传输路径中,有n2条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高于第四预设阈值,m2和n2均为正整数,n2大于或者等于2且小于或者等于m2。
其中,所述第三预设阈值为多个或者所述第四预设阈值为多个,不同的所述第三预设阈值关联不同的激活传输路径总数,不同的所述第四预设阈值关联不同的激活传输路径总数。
其中,所述变更传输路径的触发事件包括以下一项:
当前处于激活态的第一目标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低于第五预设阈值;
当前处于去激活态的第二目标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高于第六预设阈值;
处于激活态的第三目标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低于第七预设阈值,且,处于去激活态的第四目标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高于第八预设阈值。
其中,网络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communication,简称GSM)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WCDMA)中的基站(NodeB,简称N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简称eNB或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未来5G网络中的基站等,在此并不限定。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2)

1.一种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得所述终端进行传输路径选择的配置信息,所述终端的无线承载对应的传输路径为至少两条;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在至少两条所述传输路径中,进行传输路径的选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终端进行传输路径选择时所依据的性能指标;
所述终端进行传输路径选择的触发事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能指标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丢包率;
时延;
传输路径对应的测量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路径对应的测量结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
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
信号噪声干扰比SINR;
信号噪声比SNR;
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
信道占用率CR;
信道繁忙率CBR。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传输路径关联了一个小区,则所述传输路径对应的测量结果为:所述传输路径所关联的小区的测量结果;
若所述传输路径关联了多个小区,则所述传输路径对应的测量结果为:所述传输路径关联的多个小区中测量值最高的小区的测量结果,或者,所述传输路径关联的多个小区中测量值最低的小区的测量结果,或者,所述传输路径关联的所有小区的测量结果平均值,或者,所述传输路径关联的多个小区中超过或低于预设门限值的至少两个小区的测量结果平均值。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事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增加传输路径数量的触发事件;
删减传输路径数量的触发事件;
变更传输路径的触发事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加传输路径数量的触发事件包括:
当前处于激活态的任一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低于第一预设阈值;或者,
当前m1条处于激活态的传输路径中,有n1条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低于第二预设阈值,m1和n1均为正整数,n1大于或者等于2且小于或者等于m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为多个或者所述第二预设阈值为多个,不同的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关联不同的激活传输路径总数,不同的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关联不同的激活传输路径总数。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删减传输路径数量的触发事件包括:
当前处于激活态的任一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高于第三预设阈值;或者,
当前m2条处于激活态的传输路径中,有n2条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高于第四预设阈值,m2和n2均为正整数,n2大于或者等于2且小于或者等于m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预设阈值为多个或者所述第四预设阈值为多个,不同的所述第三预设阈值关联不同的激活传输路径总数,不同的所述第四预设阈值关联不同的激活传输路径总数。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更传输路径的触发事件包括:
当前处于激活态的第一目标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低于第五预设阈值;
或者,
当前处于去激活态的第二目标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高于第六预设阈值;
或者,
处于激活态的第三目标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低于第七预设阈值,且,处于去激活态的第四目标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高于第八预设阈值。
12.根据权利要求6至11任一项所述的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在至少两条所述传输路径中,进行传输路径的选择,包括:
在所述触发事件的条件满足一预设时间段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在至少两条所述传输路径中,进行传输路径的选择。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触发事件的条件满足一预设时间段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在至少两条所述传输路径中,进行传输路径的选择,包括:
所述触发事件包括增加传输路径数量的触发事件时,在增加传输路径数量的触发事件的条件满足一预设时间段后,所述终端选择所需要激活的传输路径;或者,
所述触发事件包括删减传输路径数量的触发事件时,在删减传输路径数量的触发事件的条件满足一预设时间段后,所述终端选择所需要去激活的传输路径;或者,
所述触发事件包括增加传输路径数量的触发事件和删减传输路径数量的触发事件时,在增加传输路径的触发事件的条件满足和删减传输路径的触发事件的条件满足一预设时间段后,所述终端随机选择所需要激活的传输路径或者所需要去激活的传输路径,或者,所述终端按照网络侧配置或协议约定选择所需要激活的传输路径或者所需要去激活的传输路径;或者,
所述触发事件包括变更传输路径的触发事件时,在变更传输路径的触发事件的条件满足一预设时间段后,所述终端将激活态的目标传输路径变更为去激活态或者将去激活态的目标传输路径变更为激活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选择所需要激活的传输路径,包括:
若需要激活的传输路径数量等于当前处于去激活态的传输路径,则激活所有当前处于去激活态的传输路径;或者,
若需要激活的传输路径数量小于当前处于去激活态的传输路径,则根据第一预设规则选择需要激活的传输路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预设规则选择需要激活的传输路径包括:
所述终端从当前处于去激活的传输路径中,随机选择需要激活的N1条传输路径,并将选择的所述N1条传输路径设置为激活态;或者,
所述终端从当前去激活状态的传输路径中,选择需要激活的N2条性能指标大于一预设值的传输路径,并将选择的所述N2条传输路径设置成激活态;或者,
所述终端按照网络侧配置或协议约定的规则,选择需要激活的N3条传输路径,并将选择的所述N3条传输路径设置成激活态;其中,N1、N2和N3均为大于1的正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选择所需要去激活的传输路径,包括:
若需要去激活的传输路径数量,等于当前处于激活态的传输路径,则去激活所有当前处于激活态的传输路径,所述无线承载采用网络侧配置的缺省传输路径进行数据传输;或者,
若需要去激活的传输路径数量小于当前处于激活态的传输路径,则根据第二预设规则选择需要去激活的传输路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二预设规则选择需要去激活的传输路径包括:
所述终端从当前处于激活的传输路径中,随机选择需要去激活的N4条传输路径,并将选择的所述N4条传输路径设置为去激活态;或者,
所述终端从当前去激活状态的传输路径中,选择需要去激活的N5条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低于一预设值的传输路径,并将选择的所述N5条传输路径设置成去激活态;或者,
所述终端按照网络侧配置或协议约定的规则,选择需要去激活的N6条传输路径,并将选择的所述N7条传输路径设置成激活态;其中,N4、N5和N6均为大于1的正数。
18.一种信息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向终端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使终端在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进行传输路径的选择,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是所述终端的无线承载对应的至少两条传输路径。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信息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终端进行传输路径选择时所依据的性能指标;
所述终端进行传输路径选择的触发事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信息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能指标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丢包率;
时延;
传输路径对应的测量结果。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信息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路径对应的测量结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
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
信号噪声干扰比SINR;
信号噪声比SNR;
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
信道占用率CR;
信道繁忙率CBR。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信息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传输路径关联了一个小区,则所述传输路径对应的测量结果为:所述传输路径所关联的小区的测量结果;
若所述传输路径关联了多个小区,则所述传输路径对应的测量结果为:所述传输路径关联的多个小区中测量值最高的小区的测量结果,或者,所述传输路径关联的多个小区中测量值最低的小区的测量结果,或者,所述传输路径关联的所有小区的测量结果平均值,或者,所述传输路径关联的多个小区中超过或者低于预设门限值的至少两个小区的测量结果平均值。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信息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事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增加传输路径数量的触发事件;
删减传输路径数量的触发事件;
变更传输路径的触发事件。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信息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加传输路径数量的触发事件包括:
当前处于激活态的任一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低于第一预设阈值;或者,
当前m1条处于激活态的传输路径中,有n1条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低于第二预设阈值,m1和n1均为正整数,n1大于或者等于2且小于或者等于m1。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信息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为多个或者所述第二预设阈值为多个,不同的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关联不同的激活传输路径总数,不同的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关联不同的激活传输路径总数。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信息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删减传输路径数量的触发事件包括:
当前处于激活态的任一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高于第三预设阈值;
或者,
当前m2条处于激活态的传输路径中,有n2条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高于第四预设阈值,m2和n2均为正整数,n2大于或者等于2且小于或者等于m2。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信息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预设阈值为多个或者所述第四预设阈值为多个,不同的所述第三预设阈值关联不同的激活传输路径总数,不同的所述第四预设阈值关联不同的激活传输路径总数。
28.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信息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更传输路径的触发事件包括:
当前处于激活态的第一目标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低于第五预设阈值;
或者,
当前处于去激活态的第二目标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高于第六预设阈值;
或者,
处于激活态的第三目标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低于第七预设阈值,且,处于去激活态的第四目标传输路径的性能指标对应的性能高于第八预设阈值。
2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获得所述终端进行传输路径选择的配置信息,所述终端的无线承载对应的传输路径为至少两条;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在至少两条所述传输路径中,进行传输路径的选择。
30.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使终端在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进行传输路径的选择,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是所述终端的无线承载对应的至少两条传输路径。
31.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的步骤或者如权利要求18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配置方法的步骤。
3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的步骤或者如权利要求18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配置方法的步骤。
CN201910245762.0A 2019-03-28 2019-03-28 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信息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Active CN1114360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5762.0A CN111436091B (zh) 2019-03-28 2019-03-28 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信息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KR1020217035186A KR20210143902A (ko) 2019-03-28 2020-03-18 전송 경로의 선택 방법, 정보 구성 방법, 단말 및 네트워크 장비
EP20779022.1A EP3952460A4 (en) 2019-03-28 2020-03-18 METHOD OF SELECTING A TRANSMISSION PATH, INFORMATION CONFIGURATION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PCT/CN2020/079878 WO2020192514A1 (zh) 2019-03-28 2020-03-18 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信息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BR112021019352A BR112021019352A2 (pt) 2019-03-28 2020-03-18 Método de seleção de caminho de transmissão, método de configuração de informação, terminal e dispositivo de rede.
US17/486,697 US20220015002A1 (en) 2019-03-28 2021-09-27 Transmission path selection method, information configuration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5762.0A CN111436091B (zh) 2019-03-28 2019-03-28 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信息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36091A true CN111436091A (zh) 2020-07-21
CN111436091B CN111436091B (zh) 2022-05-20

Family

ID=71580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45762.0A Active CN111436091B (zh) 2019-03-28 2019-03-28 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信息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15002A1 (zh)
EP (1) EP3952460A4 (zh)
KR (1) KR20210143902A (zh)
CN (1) CN111436091B (zh)
BR (1) BR112021019352A2 (zh)
WO (1) WO202019251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88698A (zh) * 2020-12-23 2021-05-11 展讯半导体(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3923744A (zh) * 2021-09-29 2022-01-11 天翼数字生活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交叉频段回传的方法和系统
WO2023065818A1 (zh) * 2021-10-19 2023-04-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传输路径状态管理方法、装置、终端及通信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96195A1 (ko) * 2021-11-29 2023-06-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데이터 분배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수행하는 전자 장치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4891A (zh) * 2009-08-13 2012-05-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异构通信系统中的链路聚合
EP2683199A1 (en) * 2012-07-05 2014-01-08 ABB Research Ltd. Determination of communication routes in a wireless communcation network
US20140092887A1 (en) * 2012-09-29 2014-04-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based on multipath
US20150271818A1 (en) * 2014-03-19 2015-09-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e hopping in device-to-device transmissions
CN108737045A (zh) * 2017-04-19 2018-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重复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US20180367288A1 (en) * 2017-06-16 2018-12-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ynamic activation and deactivation of packet duplication
CN109151944A (zh) * 2017-06-15 2019-01-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用户终端、网络节点、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73162B1 (en) * 1997-06-16 2001-01-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ultiple code channel power control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605381B (zh) * 2016-02-04 2020-10-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链路建立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0024466B (zh) * 2016-10-19 2022-07-01 艾普拉控股有限公司 装置
CN110856189B (zh) * 2017-01-05 2020-1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811117A (zh) * 2017-05-05 2018-11-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上行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US10469358B2 (en) * 2017-05-18 2019-1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multihop relay
CN109547396B (zh) * 2017-09-22 2021-01-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完整性保护方法、终端和基站
EP3811709A4 (en) * 2018-06-21 2022-03-23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LECTING A LOGICAL CHANNEL
US11082892B2 (en) * 2018-10-30 2021-08-03 Apple Inc.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5G NR device based on data/service tagging from application processor
TWI755657B (zh) * 2018-12-06 2022-02-2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集中管理節點、分散式節點以及封包延遲控制方法
US20230027953A1 (en) * 2021-07-22 2023-01-26 Apple Inc. Network Configuration Options for Reduced Capability Device Coexistence with Legacy New Radio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4891A (zh) * 2009-08-13 2012-05-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异构通信系统中的链路聚合
EP2683199A1 (en) * 2012-07-05 2014-01-08 ABB Research Ltd. Determination of communication routes in a wireless communcation network
US20140092887A1 (en) * 2012-09-29 2014-04-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based on multipath
US20150271818A1 (en) * 2014-03-19 2015-09-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e hopping in device-to-device transmissions
CN108737045A (zh) * 2017-04-19 2018-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重复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9151944A (zh) * 2017-06-15 2019-01-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用户终端、网络节点、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80367288A1 (en) * 2017-06-16 2018-12-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ynamic activation and deactivation of packet duplica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 "RP-171783 SR on NR-WID"" *
ERICSSON: ""R2-1700834 - Further aspects of data duplication in PDCP layer"", 《3GPP TSG_RAN\WG2_RL2》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88698A (zh) * 2020-12-23 2021-05-11 展讯半导体(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3923744A (zh) * 2021-09-29 2022-01-11 天翼数字生活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交叉频段回传的方法和系统
WO2023065818A1 (zh) * 2021-10-19 2023-04-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传输路径状态管理方法、装置、终端及通信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52460A4 (en) 2022-05-18
WO2020192514A1 (zh) 2020-10-01
EP3952460A1 (en) 2022-02-09
US20220015002A1 (en) 2022-01-13
KR20210143902A (ko) 2021-11-29
CN111436091B (zh) 2022-05-20
BR112021019352A2 (pt) 2021-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95173B1 (ko) 다운링크 채널의 수신 방법, 송신 방법, 단말 및 기지국
CN111436091B (zh) 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信息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1615141B (zh) 测量方法、测量配置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CN112929926B (zh) 邻小区csi报告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788676B (zh) 小区管理方法、小区管理配置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10636539B (zh) 配置资源的方法、移动终端、网络侧设备和介质
CN110035505B (zh) 半静态srs资源指示、处理方法、网络侧设备、用户终端
US11910235B2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information configuration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CN111132203B (zh) 一种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10958710B (zh) 信道接入方法、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1600692A (zh) 一种信道监听方法、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0290277B (zh) 天线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10602728B (zh) 乒乓状态确定、信息接收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US20220015184A1 (en)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information configuration,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CN110012512B (zh) 一种状态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034873B (zh) 一种重配置方法、终端及基站
US20220015137A1 (en) Method for changing uplink grant, method for sending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WO2021197192A1 (zh) 参考信号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132233B (zh) 一种分离承载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676991A (zh) 功率余量的上报、功率余量报告的获取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473605A (zh) 一种冲突资源确定方法和终端
CN112543082A (zh) 监听方法、发送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JP7342254B2 (ja) 情報処理方法及び端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