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32458A - 一种基于双连接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双连接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32458A
CN111432458A CN201910022064.4A CN201910022064A CN111432458A CN 111432458 A CN111432458 A CN 111432458A CN 201910022064 A CN201910022064 A CN 201910022064A CN 111432458 A CN111432458 A CN 1114324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system
terminal
service bearer
access network
network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2206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32458B (zh
Inventor
黄正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2206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324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324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24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324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24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双连接的通信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的指示信息,从而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指示信息,确定出该用于该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终端进行业务传输并通过该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与终端进行业务传输。如此,可以在确定终端的业务能够承载在该通信制式时才使用该通信制式,实现了双连接场景下选择合适的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有助于避免选择无法使用的通信制式而造成降低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双连接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双连接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网络的部署方式包括两种,一是独立部署(Standalone)模式,即5G基站直接连接到5G核心网,可独立工作;二是非独立部署(Non-Standalone,NSA)模式,即5G基站不直接连接到核心网,其进行数据传输需要依赖于第四代(4th generation,4G)基站。在NSA模式下,终端可从4G基站或者5G基站接收数据,该NSA模式也称为双连接模式。
在双连接模式中,一些业务模式中是4G基站直接与终端进行数据通信,另一些业务模式中是4G基站通过5G基站与终端进行数据通信(即下行方向,4G基站将下行数据发送给5G基站,5G基站将下行数据发送给终端;上行方向,终端将上行数据发送给5G基站,5G基站将上行数据发送给4G基站)。
目前,对于双连接场景中,何时选择4G通信制式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即4G基站直接与终端进行数据通信),何时选择5G通信制式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即4G基站通过5G基站与终端进行数据通信),还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双连接的通信方法及装置,用以实现在双连接场景下选择合适的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双连接的通信方法,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获取控制策略,控制策略用于指示业务承载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参数与能够用于建立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之间的关系;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移动性管理网元的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控制策略和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确定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确定的通信制式用于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确定的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与终端进行业务传输;其中,确定的通信制式为第一通信制式或第二通信制式,第一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为第一接入网设备,第二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为第二接入网设备。
基于上述方案,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和控制策略,确定出该用于该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终端进行业务传输。如此,可以在确定终端的业务能够承载在该通信制式时才使用该通信制式,实现了双连接场景下选择合适的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有助于避免选择无法使用的通信制式而造成降低效率。
作为一种实现可能的方法,控制策略包括仅能在第一通信制式建立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范围;则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控制策略和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确定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若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符合控制策略中的QoS参数范围,则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第一通信制式。
作为一种实现可能的方法,控制策略包括优先在第一通信制式建立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范围;则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控制策略和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确定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
若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符合控制策略中的QoS参数范围、且第一通信制式能够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则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第一通信制式;或者,
若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符合控制策略中的QoS参数范围、第一通信制式不能够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且第二通信制式能够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则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第二通信制式。
作为一种实现可能的方法,控制策略包括仅能在第二通信制式建立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范围;则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控制策略和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确定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若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符合控制策略中的QoS参数范围,则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第二通信制式。
作为一种实现可能的方法,控制策略包括优先在第一通信制式建立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范围;则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控制策略和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确定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
若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符合控制策略中的QoS参数范围、且第二通信制式能够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则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第二通信制式;或者,
若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符合控制策略中的QoS参数范围、第二通信制式不能够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且第一通信制式能够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则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第一通信制式。
作为一种实现可能的方法,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终端与确定的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无线信道质量大于预设的质量阈值,和/或,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的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的负载小于预设的负载阈值。
作为一种实现可能的方法,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移动性管理网元的通知信息,通知信息用于通知允许终端接入到第二接入网设备。
作为一种实现可能的方法,第一接入网设备获取控制策略,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移动性管理网元的控制策略;或者,第一接入网设备预先配置控制策略。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双连接的通信方法,包括:移动性管理网元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控制策略,控制策略用于指示业务承载的服务质量QoS参数与能够用于建立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之间的关系;移动性管理网元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使第一接入网设备在根据控制策略和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确定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终端进行业务传输;其中,确定的通信制式为第一通信制式或第二通信制式,第一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为第一接入网设备,第二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为第二接入网设备。
基于上述方案,移动性管理网元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控制策略,从而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和控制策略,确定出该用于该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终端进行业务传输。如此,可以在确定终端的业务能够承载在该通信制式时才使用该通信制式,实现了双连接场景下选择合适的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有助于避免选择无法使用的通信制式而造成降低效率。
作为一种实现可能的方法,移动性管理网元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包括:移动性管理网元在第一接入网设备寻呼终端的流程中或在第一接入网设备建立与终端的空口承载的流程中,从服务网关获取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并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
作为一种实现可能的方法,移动性管理网元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通知信息,通知信息用于通知允许终端接入到第二接入网设备。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双连接的通信方法,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移动性管理网元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能够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指示信息确定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确定的通信制式用于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确定的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与终端进行业务传输;其中,确定的通信制式为第一通信制式或第二通信制式,第一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为第一接入网设备,第二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为第二接入网设备。
基于上述方案,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的指示信息,从而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指示信息,确定出该用于该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终端进行业务传输。如此,可以在确定终端的业务能够承载在该通信制式时才使用该通信制式,实现了双连接场景下选择合适的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有助于避免选择无法使用的通信制式而造成降低效率。
作为一种实现可能的方法,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仅能在第一通信制式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则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指示信息确定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第一通信制式。
作为一种实现可能的方法,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优先在第一通信制式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则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指示信息确定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
若第一通信制式能够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则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第一通信制式;或者,
若第一通信制式不能够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且第二通信制式能够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则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第二通信制式。
作为一种实现可能的方法,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仅能在第二通信制式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则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指示信息确定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第二通信制式。
作为一种实现可能的方法,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优先在第二通信制式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则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指示信息确定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
若第二通信制式能够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则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第二通信制式;或者,
若第二通信制式不能够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且第一通信制式能够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则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第一通信制式。
作为一种实现可能的方法,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终端与确定的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无线信道质量大于预设的质量阈值,和/或,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的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的负载小于预设的负载阈值。
作为一种实现可能的方法,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移动性管理网元的通知信息,通知信息用于通知允许终端接入到第二接入网设备。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双连接的通信方法,包括:移动性管理网元根据控制策略和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确定能够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控制策略用于指示业务承载的服务质量QoS参数与能够用于建立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之间的关系;移动性管理网元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能够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使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指示信息确定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终端进行业务传输;其中,确定的通信制式为第一通信制式或第二通信制式,第一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为第一接入网设备,第二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为第二接入网设备。
基于上述方案,移动性管理网元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指示信息,从而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指示信息,确定出该用于该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终端进行业务传输。如此,可以在确定终端的业务能够承载在该通信制式时才使用该通信制式,实现了双连接场景下选择合适的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有助于避免选择无法使用的通信制式而造成降低效率。
可选的,移动性管理网元从服务网关获取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
作为一种实现可能的方法,控制策略包括仅能在第一通信制式建立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范围;则移动性管理网元根据控制策略和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确定能够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若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符合控制策略中的QoS参数范围,则移动性管理网元确定仅能在第一通信制式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仅能在第一通信制式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
作为一种实现可能的方法,控制策略包括优先在第一通信制式建立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范围;则移动性管理网元根据控制策略和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确定能够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若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符合控制策略中的QoS参数范围,则移动性管理网元确定优先在第一通信制式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优先在第一通信制式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
作为一种实现可能的方法,控制策略包括仅能在第二通信制式建立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范围;则移动性管理网元根据控制策略和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确定能够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若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符合控制策略中的QoS参数范围,则移动性管理网元确定仅能在第二通信制式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仅能在第二通信制式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
作为一种实现可能的方法,控制策略包括优先在第一通信制式建立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范围;则移动性管理网元根据控制策略和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确定能够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若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符合控制策略中的QoS参数范围,则移动性管理网元确定优先在第二通信制式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优先在第二通信制式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
作为一种实现可能的方法,移动性管理网元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通知信息,通知信息用于通知允许终端接入到第二接入网设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的控制策略可以包括以下之一:
仅能在第一通信制式建立业务承载的QoS参数范围;
优先在第一通信制式建立业务承载的QoS参数范围;
仅能在第二通信制式建立业务承载的QoS参数范围;
优先在第二通信制式建立业务承载的QoS参数范围。
其中,QoS参数范围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具体的取值,或者是一个取值范围。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上述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中的指示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之一:
仅能在第一通信制式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
优先在第一通信制式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
仅能在第二通信制式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
优先在第二通信制式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
作为一种实现可能的方法,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第四方面中的QoS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QoS等级标识(QoS Class Identifier,QCI)、最大比特速率(Maximum Bitrate,MBR)、差分服务代码点(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 Point,DSCP)、业务等级(TrafficClass,TC)。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装置,该装置可以是接入网设备、移动性管理网元,也可以是芯片。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任一方面或任一方面的任一实现方式的基于双连接的通信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该装置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装置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或任一方面的任一实现方式的基于双连接的通信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或任一方面的任一实现方式的基于双连接的通信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或任一方面的任一实现方式的基于双连接的通信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实现方式中的基于双连接的通信方法的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实现方式中的基于双连接的通信方法的移动性管理网元。
第十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用于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实现方式中的基于双连接的通信方法的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用于实现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一实现方式中的基于双连接的通信方法的移动性管理网元。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基于双连接的通信方法,包括:移动性管理网元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控制策略,控制策略用于指示业务承载的QoS参数与能够用于建立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之间的关系;移动性管理网元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控制策略和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确定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确定的通信制式用于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确定的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与终端进行业务传输;其中,确定的通信制式为第一通信制式或第二通信制式,第一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为第一接入网设备,第二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为第二接入网设备。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基于双连接的通信方法,包括:移动性管理网元根据控制策略和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确定能够建立所述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所述控制策略用于指示业务承载的QoS参数与能够用于建立所述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之间的关系;移动性管理网元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能够建立所述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终端进行业务传输;其中,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为第一通信制式或第二通信制式,第一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为第二接入网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能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双连接的通信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基于双连接的通信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基于双连接的通信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基于双连接的通信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通信装置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通信装置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具体操作方法也可以应用于装置实施例或系统实施例中。其中,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双连接通信架构示意图。该架构包括核心网、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
在控制面,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接收核心网中的移动性管理网元的控制信令,并根据该控制信令控制终端或第二接入网设备。比如,这里的控制信令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给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携带有控制策略的信令,或者还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给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携带有指示信息的信令等。
在用户面,下行方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接收核心网的数据,并将该数据发送给终端,或者是将数据发送给第二接入网设备并由第二接入网设备将数据发送给终端;上行方向,终端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数据,第一接入网设备将数据发送至核心网,或者是终端将数据发送至第二接入网设备,第二接入网设备将数据发送至第一接入网设备,然后第一接入网设备将数据发送至核心网。
本申请的接入网设备,是一种为终端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接入网设备例如包括但不限于:5G中的下一代基站(g nodeB,gNB)、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传输点(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oint,TRP)、发射点(transmitting point,TP)、移动交换中心等。
终端(terminal)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所述终端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等。
本申请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对应第一通信制式,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第二通信制式。比如,第一通信制式为4G,第二通信制式为5G,则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是4G基站,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是5G基站。再比如,第一通信制式为5G,第二通信制式为4G,则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是5G基站,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是4G基站。再比如,第一通信制式为5G,第二通信制式为6G,则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是5G基站,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是6G基站。等等。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功能既可以是硬件设备中的网络元件,也可以是在专用硬件上运行软件功能,或者是平台(例如,云平台)上实例化的虚拟化功能。
为解决背景技术提到的无法选择合适的通信制式与终端进行通信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两种基于双连接的通信方法,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下面分别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若第一接入网设备对应的第一通信制式是5G,则本申请中后续提到的移动性管理网元(该移动性管理网元为图1所示的架构中的核心网的一个网元)可以是接入与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网元,若第一接入网设备对应的第一通信制式是4G,则本申请中后续提到的移动性管理网元可以是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这里做统一说明,后续不再赘述。
基于图1所示的架构,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双连接的通信方法,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第一接入网设备获取控制策略,控制策略用于指示业务承载的QoS参数与能够用于建立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之间的关系。
比如,该控制策略是预先配置在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因此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从本地获取到该控制策略。再比如,第一接入网设备也可以接收来自移动性管理网元的控制策略,即是该控制策略是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给第一接入网设备的。
步骤202,移动性管理网元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相应地,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接收该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
这里的QoS参数可以是QCI、MBR、DSCP、TC中的一个或多个。
比如,移动性管理网元在第一接入网设备寻呼终端的流程中,从服务网关获取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并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或者,移动性管理网元在第一接入网设备建立与终端的空口承载的流程中,从服务网关获取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并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
步骤203,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控制策略和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确定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确定的通信制式用于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确定的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与终端进行业务传输。其中,确定的通信制式为第一通信制式或第二通信制式。
基于上述方案,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和控制策略,确定出该用于该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终端进行业务传输。如此,可以在确定终端的业务能够承载在该通信制式时才使用该通信制式,实现了双连接场景下选择合适的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有助于避免选择无法使用的通信制式而造成降低效率。
针对上述控制策略,比如可以包括以下之一:
策略1:仅能在第一通信制式建立业务承载的QoS参数范围;
策略2:优先在第一通信制式建立业务承载的QoS参数范围;
策略3:仅能在第二通信制式建立业务承载的QoS参数范围;
策略4:优先在第二通信制式建立业务承载的QoS参数范围。
其中,QoS参数范围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具体的QoS参数的取值,或者是QoS参数的取值范围。这里的QoS参数可以是QCI、MBR、DSCP、TC中的一个或多个。
以第一通信制式为4G,第二通信制式为5G为例,则控制策略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1)、仅能在4G建立业务承载的DSCP值列表,例如专门用于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业务的DSCP值。
2)、仅能在4G建立业务承载的TC值列表,例如专门用于IMS业务的TC值。
3)、仅能在4G建立业务承载的QCI值列表,例如QCI=1(会话语音(ConversationalVoice)),QCI=5(IMS信号(signalling))。
4)、优先在5G建立业务承载的QCI值列表,例如QCI=3(过程自动化(Processautomation)),QCI=75(车联网(vehicle to everything,V2X)消息(message))等低时延业务。
5)、优先在5G建立业务承载的QoS参数值,例如MBR>300Mbps的业务。
当然,控制策略并不限于上述以上示例,还可以包括更多的策略信息,以上只是作为示例。
基于上述控制策略,则上述步骤203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控制策略和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确定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的具体方法为:
若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符合上述控制策略1中的QoS参数范围,则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第一通信制式。
若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符合上述控制策略2中的QoS参数范围、且第一通信制式能够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则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第一通信制式;或者,若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符合上述控制策略2中的QoS参数范围、第一通信制式不能够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且第二通信制式能够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则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第二通信制式。
若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符合上述控制策略3中的QoS参数范围,则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第二通信制式。
若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符合上述控制策略4中的QoS参数范围、且第二通信制式能够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则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第二通信制式;或者,若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符合上述控制策略4中的QoS参数范围、第二通信制式不能够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且第一通信制式能够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则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第一通信制式。
若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不符合上述控制策略的所有QoS参数范围,则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上述控制策略不匹配,即不能通过上述控制策略确定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则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确定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比如,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终端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无线信道质量确定通信制式,如终端与第一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无线信道质量大于终端与第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无线信道质量,则可以选择第一接入网设备,即确定的通信制式为第一通信制式;如终端与第一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无线信道质量小于终端与第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无线信道质量,则可以选择第二接入网设备,即确定的通信制式为第二通信制式。再比如,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负载确定通信制式,如第一接入网设备的负载小于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负载,则可以选择第一接入网设备,即确定的通信制式为第一通信制式;如第一接入网设备的负载大于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负载,则可以选择第二接入网设备,即确定的通信制式为第二通信制式。
可选的,在上述步骤201之前,第一接入网设备还可以接收来自移动性管理网元的通知信息,该通知信息用于通知允许终端接入到第二接入网设备。基于该实现方式,当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的通信制式为第二通信制式时,则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该通知信息,确定可以使用第二接入网设备。若上述通知信息用于通知不允许终端接入到第二接入网设备,则即使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的通信制式为第二通信制式,则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该通知信息,确定也不可以使用第二接入网设备。
可选的,在上述步骤203中,第一接入网设备还需要确定终端与确定的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无线信道质量大于预设的质量阈值,和/或,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的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的负载小于预设的负载阈值。如此,在使用确定的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与终端通信之前,先确定该接入网设备的负载小于负载阈值,和/或确定终端与该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无线信道质量大于质量阈值,将有助于提升通信质量。
基于图1所示的架构,本申请提供又一种基于双连接的通信方法,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2,移动性管理网元根据控制策略和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确定能够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该控制策略用于指示业务承载的QoS参数与能够用于建立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之间的关系。
这里的QoS参数可以是QCI、MBR、DSCP、TC中的一个或多个。
比如,该控制策略是预先配置在移动性管理网元的,因此移动性管理网元可以从本地获取到该控制策略。
步骤303,移动性管理网元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指示信息。相应地,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接收到该指示信息。
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能够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
步骤304,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指示信息确定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确定的通信制式用于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确定的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与终端进行业务传输。其中,确定的通信制式为第一通信制式或第二通信制式。
基于上述方案,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的指示信息,从而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指示信息,确定出该用于该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终端进行业务传输。如此,可以在确定终端的业务能够承载在该通信制式时才使用该通信制式,实现了双连接场景下选择合适的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有助于避免选择无法使用的通信制式而造成降低效率。
可选的,在上述步骤302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301:
步骤301,服务网关向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相应地,移动性管理网元可以接收到该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
当然,移动性管理网元也可以是通过其他方式获取到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本申请对此不限定。
上述步骤302中的控制策略与上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所描述的控制策略相同。基于该控制策略和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上述步骤302-步骤304可以分别执行如下:
上述步骤302中,若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符合上述策略1中的QoS参数范围,则移动性管理网元确定仅能在第一通信制式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基于此,则上述步骤303中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仅能在第一通信制式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进一步地,则上述步骤304中,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第一通信制式。
上述步骤302中,若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符合上述策略2中的QoS参数范围,则上述步骤302中移动性管理网元确定优先在第一通信制式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基于此,则上述步骤303中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优先在第一通信制式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进一步地,则上述步骤304中,若第一通信制式能够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则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第一通信制式;或者,若第一通信制式不能够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且第二通信制式能够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则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第二通信制式。
上述步骤302中,若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符合上述策略3中的QoS参数范围,则上述步骤302中移动性管理网元确定仅能在第二通信制式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基于此,则上述步骤303中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仅能在第二通信制式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进一步地,则上述步骤304中,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第二通信制式。
上述步骤302中,若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符合上述策略4中的QoS参数范围,则上述步骤302中移动性管理网元确定优先在第二通信制式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基于此,则上述步骤303中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优先在第二通信制式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进一步地,则上述步骤304中,若第二通信制式能够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则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第二通信制式;或者,若第二通信制式不能够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且第一通信制式能够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则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第一通信制式。
上述步骤302中,若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不符合上述控制策略的所有QoS参数范围,则移动性管理网元确定上述控制策略不匹配,即不能通过上述控制策略确定能够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则移动性管理网元可以通知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其他方式确定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比如,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终端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无线信道质量确定通信制式,如终端与第一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无线信道质量大于终端与第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无线信道质量,则可以选择第一接入网设备,即确定的通信制式为第一通信制式;如终端与第一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无线信道质量小于终端与第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无线信道质量,则可以选择第二接入网设备,即确定的通信制式为第二通信制式。再比如,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负载确定通信制式,如第一接入网设备的负载小于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负载,则可以选择第一接入网设备,即确定的通信制式为第一通信制式;如第一接入网设备的负载大于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负载,则可以选择第二接入网设备,即确定的通信制式为第二通信制式。
可选的,在上述步骤304之前,第一接入网设备还可以接收来自移动性管理网元的通知信息,该通知信息用于通知允许终端接入到第二接入网设备。基于该实现方式,当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的通信制式为第二通信制式时,则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该通知信息,确定可以使用第二接入网设备。若上述通知信息用于通知不允许终端接入到第二接入网设备,则即使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的通信制式为第二通信制式,则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该通知信息,确定也不可以使用第二接入网设备。
可选的,在上述步骤304中,第一接入网设备还需要确定终端与确定的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无线信道质量大于预设的质量阈值,和/或,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的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的负载小于预设的负载阈值。如此,在使用确定的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与终端通信之前,先确定该接入网设备的负载小于负载阈值,和/或确定终端与该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无线信道质量大于质量阈值,将有助于提升通信质量。
作为一种可替代的实现方案,上述步骤302中,移动性管理网元也可以根据控制策略和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确定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例如确定的通信制式为4G或5G,则上述步骤303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例如该指示信息指示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为4G,或者指示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为5G,如此,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该指示信息确定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基于双连接的通信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双连接的通信方法,该方法是针对上述图2所示的方法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该示例中,第一通信制式为4G,第二通信制式为5G,第一接入网设备为eNB,第二接入网设备为gNB,移动性管理网元为MME,服务网关为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终端为UE。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在UE注册到网络的流程(即附着(Attach)流程)中,MME从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Home Subscriber Server,HSS)接收UE的签约数据,该签约数据中包括通知信息,该通知信息用于指示该是否允许UE接入gNB。
步骤402,MME根据签约数据确定是否允许UE接入gNB。
可选的,MME侧预先配置有双连接业务的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控制策略相同,可参考前述描述。
步骤403,MME向eNB发送S1消息,该S1消息包括通知信息和双连接业务的控制策略。
步骤404,eNB建立用于UE业务数据传输的空口承载。其中,在业务承载建立过程中,MME向eNB下发该业务承载对应的QoS参数,例如包括QCI、ARP、MBR/GBR、DSCP、TC等参数。
步骤405,eNB确定用于建立UE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
比如,若eNB根据控制策略确定用于建立UE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5G,则eNB进一步还可以根据通知信息判断是否允许UE接入gNB。如果允许,则eNB进一步还可以判断UE与gNB之间的无线信道质量是否大于一给定的门限值,若大于一给定的门限值,则eNB可以将该UE的业务数据切换到gNB。
再比如,若eNB根据控制策略确定用于建立UE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4G,则eNB进一步还可以判断UE与eNB之间的无线信道质量是否大于一给定的门限值,若大于一给定的门限值,则eNB确定继续使用eNB传输该UE的业务数据。
若eNB确定用于建立UE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5G,则执行以下步骤406。
步骤406,eNB建立与gNB之间的数据转发路径。
在eNB建立了与gNB之间的数据转发路径之后,eNB将接收到的UE业务数据发送给gNB,通过gNB将业务数据发送给UE。
该方案是MME向eNB提供双连接业务的控制策略,使得eNB能够根据UE的业务信息(如QoS参数)进行业务数据传输的路径决策,从而为UE的业务数据传输提供更好的QoS保障,有助于避免仅根据无线信号质量进行决策而导致的业务中断问题。
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双连接的通信方法,该方法是针对上述图3所示的方法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该示例中,第一通信制式为4G,第二通信制式为5G,第一接入网设备为eNB,第二接入网设备为gNB,移动性管理网元为MME,服务网关为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终端为UE。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在UE注册到网络的流程(即附着(Attach)流程)中,MME从HSS接收UE的签约数据,该签约数据中包括通知信息,该通知信息用于指示该是否允许UE接入gNB。
步骤502,MME根据签约数据确定是否允许UE接入gNB。
可选的,MME侧预先配置有双连接业务的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控制策略相同,可参考前述描述。
步骤503,MME根据控制策略和UE的业务承载对应的QoS参数,确定能够用于建立UE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
这里的QoS参数,例如包括QCI、ARP、MBR/GBR、DSCP、TC等参数。
该步骤与图3实施例的步骤302的实现方法相同,可参考前述描述。
步骤504,MME向eNB发送S1消息,该S1消息包括通知信息和指示信息。
该通知信息用于指示该是否允许UE接入gNB。
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能够用于建立UE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
步骤505,eNB建立用于UE业务数据传输的空口承载。
步骤506,eNB确定用于建立UE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
比如,若eNB根据指示信息确定用于建立UE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5G,则eNB进一步还可以根据通知信息判断是否允许UE接入gNB。如果允许,则eNB进一步还可以判断UE与gNB之间的无线信道质量是否大于一给定的门限值,若大于一给定的门限值,则eNB可以将该UE的业务数据切换到gNB。
再比如,若eNB根据指示信息确定用于建立UE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4G,则eNB进一步还可以判断UE与eNB之间的无线信道质量是否大于一给定的门限值,若大于一给定的门限值,则eNB确定继续使用eNB传输该UE的业务数据。
若eNB确定用于建立UE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5G,则执行以下步骤507。
步骤507,eNB建立与gNB之间的数据转发路径。
在eNB建立了与gNB之间的数据转发路径之后,eNB将接收到的UE业务数据发送给gNB,通过gNB将业务数据发送给UE。
该方案是MME确定能够用于建立UE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并通过指示信息通知UE,使得eNB能够根据指示信息进行业务数据传输的路径决策,从而为UE的业务数据传输提供更好的QoS保障,有助于避免仅根据无线信号质量进行决策而导致的业务中断问题。
上述主要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现各网元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括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发明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示意图,该装置可以是移动性管理网元、或接入网设备、或芯片,可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由移动性管理网元、或第一接入网设备执行的方法。
该通信装置6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601,通信线路602,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604。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该通信装置6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603。当然,存储器603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线路与处理器601相连接。存储器603也可以和处理器603集成在一起。如果处理器601需要程序代码,存储器603可以存储程序代码,并将该程序代码传输给处理器601,以使得处理器601根据程序代码的指示实现本发明实施例。处理器6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线路6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
通信接口604,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有线接入网等。
存储器6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服务器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其中,存储器6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并由处理器6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601用于执行存储器6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双连接的通信方法。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也可以称之为应用程序代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6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6中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装置60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6中的处理器601和处理器608。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当图6所示的通信装置600为芯片时,例如可以是移动性管理网元的芯片、或接入网设备的芯片,则该芯片包括处理器601(还可以包括处理器608)、通信线路602、存储器603和通信接口604。具体地,通信接口604可以是输入接口、管脚或电路等。存储器603可以是寄存器、缓存等。处理器601和处理器608可以是一个通用的CPU,微处理器,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于双连接的通信方法的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本申请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比如,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7示出了一种通信装置示意图,该通信装置700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移动性管理网元,该通信装置700包括接收单元701、发送单元702和处理单元703。
该通信装置700可实现以下操作:
在第一个实施例中,发送单元702,用于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控制策略,所述控制策略用于指示业务承载的服务质量QoS参数与能够用于建立所述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之间的关系;以及,用于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使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在根据所述控制策略和所述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确定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终端进行业务传输;其中,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为第一通信制式或第二通信制式,第一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为第二接入网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发送单元702,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寻呼所述终端的流程中或在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建立与所述终端的空口承载的流程中,从服务网关获取所述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并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的QoS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发送单元702还用于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通知信息,所述通知信息用于通知允许所述终端接入到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
在第二个实施例中,处理单元703,用于根据控制策略和所述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确定能够建立所述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所述控制策略用于指示业务承载的服务质量QoS参数与能够用于建立所述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之间的关系;
发送单元702,用于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能够建立所述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使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终端进行业务传输;
其中,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为第一通信制式或第二通信制式,第一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为第二接入网设备。
可选的,接收单元701,用于接收来自服务网关的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控制策略包括仅能在所述第一通信制式建立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范围;处理单元703,具体用于:若所述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符合所述控制策略中的所述QoS参数范围,则确定仅能在所述第一通信制式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仅能在所述第一通信制式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控制策略包括优先在所述第一通信制式建立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范围;处理单元703,具体用于:若所述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符合所述控制策略中的所述QoS参数范围,则确定优先在所述第一通信制式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优先在所述第一通信制式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控制策略包括仅能在所述第二通信制式建立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范围;处理单元703,具体用于:若所述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符合所述控制策略中的所述QoS参数范围,则确定仅能在所述第二通信制式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仅能在所述第二通信制式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控制策略包括优先在所述第一通信制式建立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范围;处理单元703,具体用于:若所述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符合所述控制策略中的所述QoS参数范围,则确定优先在所述第二通信制式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优先在所述第二通信制式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发送单元702还用于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通知信息,所述通知信息用于通知允许所述终端接入到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
应理解,该通信装置700可以用于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由移动性管理网元执行的步骤,相关特征可以参照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若该通信装置700是移动性管理网元,则移动性管理网元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可以指特定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
具体的,图7中的接收单元701、处理单元703、以及发送单元702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6中的处理器601调用存储器6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或者,图7中的处理单元703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6中的处理器601调用存储器6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图7中的接收单元701和发送单元702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6中的通信接口604来实现。
可选的,当该通信装置700是芯片或电路时,则接收单元701和发送单元702的功能/实现过程还可以通过管脚或电路等来实现。可选地,当该通信装置700是芯片时,存储器603可以为芯片内的存储单元,如寄存器、缓存等。
当然,当该通信装置700是移动性管理网元时,存储器603可以是移动性管理网元内的位于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比如,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8示出了一种通信装置示意图,该通信装置800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第一接入网设备,该通信装置800包括接收单元801、发送单元802和处理单元803。
该通信装置800可实现以下操作:
在第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单元803,用于获取控制策略,所述控制策略用于指示业务承载的服务质量QoS参数与能够用于建立所述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之间的关系;
接收单元801,用于接收来自移动性管理网元的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
处理单元803,还用于根据所述控制策略和所述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确定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终端进行业务传输;其中,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为第一通信制式或第二通信制式,第一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为第二接入网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控制策略包括仅能在所述第一通信制式建立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范围;处理单元803,具体用于:若所述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符合所述控制策略中的所述QoS参数范围,则确定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所述第一通信制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控制策略包括优先在所述第一通信制式建立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范围;处理单元803,具体用于:若所述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符合所述控制策略中的所述QoS参数范围、且所述第一通信制式能够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则确定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所述第一通信制式;或者,若所述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符合所述控制策略中的所述QoS参数范围、所述第一通信制式不能够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且所述第二通信制式能够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则确定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所述第二通信制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控制策略包括仅能在所述第二通信制式建立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范围;处理单元803,具体用于:若所述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符合所述控制策略中的所述QoS参数范围,则确定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所述第二通信制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控制策略包括优先在所述第一通信制式建立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范围;处理单元803,具体用于:若所述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符合所述控制策略中的所述QoS参数范围、且所述第二通信制式能够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则确定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所述第二通信制式;或者,若所述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符合所述控制策略中的所述QoS参数范围、所述第二通信制式不能够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且所述第一通信制式能够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业务承载,则确定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所述第一通信制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处理单元803,还用于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无线信道质量大于预设的质量阈值,和/或,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的负载小于预设的负载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接收单元801,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移动性管理网元的通知信息,所述通知信息用于通知允许所述终端接入到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接收单元801,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移动性管理网元的所述控制策略;或者,所述通信装置800预先配置所述控制策略。
在第二个实施例中,接收单元801,用于接收来自移动性管理网元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能够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
处理单元803,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终端进行业务传输;其中,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为第一通信制式或第二通信制式,第一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为第二接入网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仅能在所述第一通信制式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处理单元803,具体用于确定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所述第一通信制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优先在所述第一通信制式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处理单元803,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一通信制式能够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则确定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所述第一通信制式;或者,若所述第一通信制式不能够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且所述第二通信制式能够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则确定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所述第二通信制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仅能在所述第二通信制式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处理单元803,具体用于确定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所述第二通信制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优先在所述第二通信制式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处理单元803,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二通信制式能够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则确定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所述第二通信制式;或者,若所述第二通信制式不能够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且所述第一通信制式能够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业务承载,则确定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所述第一通信制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处理单元803,还用于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无线信道质量大于预设的质量阈值,和/或,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的负载小于预设的负载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接收单元801,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移动性管理网元的通知信息,所述通知信息用于通知允许所述终端接入到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
应理解,该通信装置800可以用于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由第一接入网设备执行的步骤,相关特征可以参照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若该通信装置800是接入网设备,则接入网设备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可以指特定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
具体的,图8中的接收单元801、处理单元803、以及发送单元802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6中的处理器601调用存储器6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或者,图8中的处理单元803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6中的处理器601调用存储器6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图8中的接收单元801和发送单元802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6中的通信接口604来实现。
可选的,当该通信装置800是芯片或电路时,则接收单元801和发送单元802的功能/实现过程还可以通过管脚或电路等来实现。可选地,当该通信装置800是芯片时,存储器603可以为芯片内的存储单元,如寄存器、缓存等。
当然,当该通信装置800是接入网设备时,存储器603可以是接入网设备内的位于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上述图7或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控制策略、指示信息及QoS参数可以与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控制策略、指示信息及QoS参数分别相同,可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如图9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900,该通信系统900包括移动性管理网元901和第一接入网设备902。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性管理网元901和第一接入网设备902分别具备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移动性管理网元和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功能,以实现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基于双连接的通信方法。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性管理网元901和第一接入网设备902分别具备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移动性管理网元和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功能,以实现图3所示的实施例的基于双连接的通信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单元和电路可以通过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装置,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部件,或上述任何组合的设计来实现或操作所描述的功能。通用处理器可以为微处理器,可选地,该通用处理器也可以为任何传统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通过计算装置的组合来实现,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联合一个数字信号处理器核,或任何其它类似的配置来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嵌入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单元、或者这两者的结合。软件单元可以存储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本领域中其它任意形式的存储媒介中。示例性地,存储媒介可以与处理器连接,以使得处理器可以从存储媒介中读取信息,并可以向存储媒介存写信息。可选地,存储媒介还可以集成到处理器中。处理器和存储媒介可以设置于ASIC中,ASIC可以设置于终端设备中。可选地,处理器和存储媒介也可以设置于终端设备中的不同的部件中。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发明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发明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30)

1.一种基于双连接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移动性管理网元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能够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终端进行业务传输;
其中,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为第一通信制式或第二通信制式,第一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为第二接入网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任一个:
仅能在所述第一通信制式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
优先在所述第一通信制式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
仅能在所述第二通信制式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
优先在所述第二通信制式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仅能在所述第一通信制式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所述第一通信制式。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优先在所述第一通信制式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
若所述第一通信制式能够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则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所述第一通信制式;或者,
若所述第一通信制式不能够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且所述第二通信制式能够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则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所述第二通信制式。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仅能在所述第二通信制式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所述第二通信制式。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优先在所述第二通信制式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
若所述第二通信制式能够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则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所述第二通信制式;或者,
若所述第二通信制式不能够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且所述第一通信制式能够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业务承载,则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所述第一通信制式。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无线信道质量大于预设的质量阈值,和/或,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的负载小于预设的负载阈值。
8.一种基于双连接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性管理网元根据控制策略和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确定能够建立所述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所述控制策略用于指示业务承载的QoS参数与能够用于建立所述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之间的关系;
所述移动性管理网元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能够建立所述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使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终端进行业务传输;
其中,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为第一通信制式或第二通信制式,第一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为第二接入网设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任一个:
仅能在所述第一通信制式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
优先在所述第一通信制式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
仅能在所述第二通信制式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
优先在所述第二通信制式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QoS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QoS等级标识QCI、最大比特速率MBR、差分服务代码点DSCP、业务等级TC。
11.如权利要求8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策略包括仅能在所述第一通信制式建立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范围;
所述移动性管理网元根据控制策略和所述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确定能够建立所述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
若所述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符合所述控制策略中的所述QoS参数范围,则所述移动性管理网元确定仅能在所述第一通信制式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
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仅能在所述第一通信制式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
12.如权利要求8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策略包括优先在所述第一通信制式建立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范围;
所述移动性管理网元根据控制策略和所述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确定能够建立所述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
若所述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符合所述控制策略中的所述QoS参数范围,则所述移动性管理网元确定优先在所述第一通信制式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
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优先在所述第一通信制式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
13.如权利要求8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策略包括仅能在所述第二通信制式建立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范围;
所述移动性管理网元根据控制策略和所述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确定能够建立所述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
若所述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符合所述控制策略中的所述QoS参数范围,则所述移动性管理网元确定仅能在所述第二通信制式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
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仅能在所述第二通信制式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
14.如权利要求8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策略包括优先在所述第一通信制式建立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范围;
所述移动性管理网元根据控制策略和所述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确定能够建立所述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
若所述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符合所述控制策略中的所述QoS参数范围,则所述移动性管理网元确定优先在所述第二通信制式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
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优先在所述第二通信制式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
15.如权利要求8至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性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通知信息,所述通知信息用于通知允许所述终端接入到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
1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移动性管理网元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能够用于建立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用于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终端进行业务传输;
其中,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为第一通信制式或第二通信制式,第一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为第二接入网设备。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仅能在所述第一通信制式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确定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所述第一通信制式。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优先在所述第一通信制式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若所述第一通信制式能够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则确定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所述第一通信制式;或者,
若所述第一通信制式不能够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且所述第二通信制式能够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则确定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所述第二通信制式。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仅能在所述第二通信制式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确定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所述第二通信制式。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优先在所述第二通信制式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若所述第二通信制式能够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则确定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所述第二通信制式;或者,
若所述第二通信制式不能够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且所述第一通信制式能够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业务承载,则确定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包括所述第一通信制式。
21.如权利要求16至2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无线信道质量大于预设的质量阈值,和/或,确定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的负载小于预设的负载阈值。
22.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控制策略和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确定能够建立所述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所述控制策略用于指示业务承载的QoS参数与能够用于建立所述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之间的关系;
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能够建立所述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使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终端进行业务传输;
其中,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为第一通信制式或第二通信制式,第一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为第二接入网设备。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策略包括仅能在所述第一通信制式建立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范围;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若所述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符合所述控制策略中的所述QoS参数范围,则确定仅能在所述第一通信制式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
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仅能在所述第一通信制式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策略包括优先在所述第一通信制式建立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范围;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若所述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符合所述控制策略中的所述QoS参数范围,则确定优先在所述第一通信制式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
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优先在所述第一通信制式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策略包括仅能在所述第二通信制式建立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范围;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若所述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符合所述控制策略中的所述QoS参数范围,则确定仅能在所述第二通信制式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
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仅能在所述第二通信制式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
26.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策略包括优先在所述第一通信制式建立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范围;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若所述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符合所述控制策略中的所述QoS参数范围,则确定优先在所述第二通信制式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
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优先在所述第二通信制式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
27.如权利要求22至2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通知信息,所述通知信息用于通知允许所述终端接入到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
28.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性管理网元和第一接入网设备;
所述移动性管理网元,用于根据控制策略和终端的业务承载的QoS参数确定能够建立所述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所述控制策略用于指示业务承载的QoS参数与能够用于建立所述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之间的关系;以及,用于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能够建立所述终端的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用于建立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承载的通信制式,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终端进行业务传输;
其中,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为第一通信制式或第二通信制式,第一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为第二接入网设备。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还用于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无线信道质量大于预设的质量阈值,和/或,确定所述确定的通信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的负载小于预设的负载阈值。
30.如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性管理网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通知信息,所述通知信息用于通知允许所述终端接入到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
CN201910022064.4A 2019-01-10 2019-01-10 一种基于双连接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14324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22064.4A CN111432458B (zh) 2019-01-10 2019-01-10 一种基于双连接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22064.4A CN111432458B (zh) 2019-01-10 2019-01-10 一种基于双连接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32458A true CN111432458A (zh) 2020-07-17
CN111432458B CN111432458B (zh) 2021-10-19

Family

ID=71545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22064.4A Active CN111432458B (zh) 2019-01-10 2019-01-10 一种基于双连接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3245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5428A (zh) * 2021-12-16 2022-03-2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3659A (zh) * 2011-07-29 2014-04-16 Sca艾普拉控股有限公司 通信终端与方法
CN108632880A (zh) * 2017-03-16 2018-10-0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组网工作模式选择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9041129A (zh) * 2017-06-12 2018-12-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连接架构QoS协商改进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3659A (zh) * 2011-07-29 2014-04-16 Sca艾普拉控股有限公司 通信终端与方法
CN108632880A (zh) * 2017-03-16 2018-10-0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组网工作模式选择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9041129A (zh) * 2017-06-12 2018-12-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连接架构QoS协商改进的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 HISILICON: "TP on TS 37.340", 《R2-1713141》 *
HUAWEI: "Support of QoS and Slice for Option 7", 《R3-172478》 *
NOKIA,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Network Interfaces for EPC-based LTE-NR DC", 《R3-171448》 *
NOKIA, ALCATEL-LUCENT SHANGHAI BELL: "General considerations for LTE-NR tight interworking", 《R3-161627》 *
NTT DOCOMO, INC.: "Text Proposal to TR 38.804 on bearer types to be studied for LTE-NR Dual Connectivity", 《R2-165908》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5428A (zh) * 2021-12-16 2022-03-2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32458B (zh) 2021-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383035A1 (en) 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apparatus
JP7391946B2 (ja) データ送信方法、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US11665753B2 (en) Radio bearer configu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KR102708129B1 (ko) 보안 보호 모드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EP3761679A1 (en) Lo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13766670B (zh) 一种pdu会话激活方法、寻呼方法及其装置
US20180132086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JP2023025025A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CN114830818A (zh) 管理QoS的方法、中继终端、PCF网元、SMF网元及远程终端
CN113079541A (zh) 一种报告信息的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00162854A1 (en) Service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2584431B (zh) 一种控制业务流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087777B (zh) 一种mdbv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6137718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19212546A1 (en) Self-backhaul with enhanced signaling
CN111432458B (zh) 一种基于双连接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4390593A (zh) 一种iab网络中的通信方法及其装置
US11963032B2 (en) Traffic rout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20240236756A9 (en) Adaptive forwarding handling of data packets
WO202206827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ehicle application
US10206206B2 (en) Method and first network node for managing a request for connectivity for a service of a wireless device
CN115567991A (zh) 传输方式切换的方法和相关装置
US20170070977A1 (en) Methods, Wireless Device, Radio Base Station and Second Network Node for Managing EPS Bearer
CN117528629A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173368B (zh) 一种服务质量QoS的监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