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31990A - 一种基于5g及物联网基础的远程医疗服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5g及物联网基础的远程医疗服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31990A
CN111431990A CN202010198916.8A CN202010198916A CN111431990A CN 111431990 A CN111431990 A CN 111431990A CN 202010198916 A CN202010198916 A CN 202010198916A CN 111431990 A CN111431990 A CN 1114319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al
data
online
module
remote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9891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小伍
雷铭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Yish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Yish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Yish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Yish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9891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3199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319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19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7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remote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远程医疗服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5G及物联网基础的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包括远程用户端、在线医疗端、5G通讯连接单元、会诊分析单元、病例数据分析单元和诊断反馈单元;远程用户端和在线医疗端之间通过5G通讯连接单元,其中:远程用户端将数据传递至在线医疗端,并且与在线医疗端构建在线交流平台,进行实时交流;在线医疗团队成员登录后即可获得远程用户端提供的信息数据,并自动进入在线交流平台,在线医疗端的医疗团队成员基于病例数据分析反映处理后的数据信息进行远程医疗会诊判断,并分析讨论得出结果;诊断反馈单元将会诊分析单元的判断结果反馈至远程用户端。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5G及物联网基础的远程医疗服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远程医疗服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5G及物联网基础的远程医疗服务系统。
背景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英语: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或5th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5th-Generation,简称5G)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5G的性能目标是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连接。5G网络的主要优势在于,数据传输速率远远高于以前的蜂窝网络,另一个优点是较低的网络延迟(更快的响应时间),低于1毫秒。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趋突出和日常工作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越来越明显,人们急需一种能够解决或者缓和这个问题的手段,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远程医疗方式应运而生,远程医疗方式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随时随地地通过一种或多种便携式的生理指标监测终端,例如,远程医疗设备或便携式医疗仪,检测用户的身体状况,并将检测结果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发送到专门健康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平台上,再由服务平台根据预先设置的诊断策略自动分析检测结果,或者,通过人工分析检测结果,为该用户的健康情况给出建议并通知用户,其主要服务对象包括居家或养老院的老人、工作压力较高的企业白领、身患慢性病的人群等。但是现有的远程医疗系统由于网络限制,存在信息滞后的问题,导致判断不准确,反馈不及时,容易出现诊断偏差。并且医疗机构信息孤立,不能实现医疗信息的共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5G及物联网基础的远程医疗服务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5G及物联网基础的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包括远程用户端、在线医疗端、5G通讯连接单元、会诊分析单元、病例数据分析单元和诊断反馈单元;所述远程用户端和在线医疗端之间通过5G通讯连接单元进行连接,其中:
远程用户端,基于家庭医疗设备对诊断对象进行基础的医疗数据采集,包括体温、心率和血压等,将数据传递至在线医疗端,并且与在线医疗端构建在线交流平台,进行实时交流;
在线医疗端,在线医疗团队成员登录后即可获得远程用户端提供的信息数据,并自动进入在线交流平台,根据远程用户端的区域位置和医疗需求进行医疗资源分配;
5G通讯连接单元,基于5G网络进行数据连接与传输,将远程用户端的信息数据与在线医疗端之间进行高效地实时传递;
病例数据分析单元,对远程用户端提供的数据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医疗分析,得出更直观的医理数据,并向在线医疗端的医疗团队成员提供常规病例参考数据;
会诊分析单元,在线医疗端的医疗团队成员基于病例数据分析反映处理后的数据信息进行远程医疗会诊判断,并分析讨论得出结果;
诊断反馈单元,将会诊分析单元的判断结果反馈至远程用户端,在远程用户端和在线医疗端之间构建反馈交流平台,用户通过反馈信息进行二次反馈,加强信息交互。
优选的,所述远程用户端通过会诊分析单元连接至在线医疗端,在线医疗端处设置有病例数据分析单元,病例数据分析单元连接至诊断反馈单元,诊断反馈单元连接至远程用户端。
优选的,所述远程用户端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反馈接收模块;其中:
数据采集模块,采用家庭医疗设备对诊断对象进行基础的医疗数据采集,包括体温、心率和血压等;
数据传输模块,将数据传递至在线医疗端,并且与在线医疗端构建在线交流平台,进行实时交流;
反馈接收模块,接收诊断反馈单元发送的诊断结果,直观的展示给诊断对象。
优选的,所述在线医疗端包括用户登录模块、医疗数据共享模块和医疗资源分配模块;其中:
用户登录模块,在线医疗团队成员凭借个人用户账号登录后即可自动进入在线交流平台;
医疗数据共享模块,在线医疗团队成员登录后可获得远程用户端提供的信息数据以及相互之间的判断分析信息结果;
医疗资源分配模块,根据远程用户端的区域位置和医疗需求进行医疗资源分配。
优选的,根据远程用户端的区域分布位置,所述医疗资源分配模块在科室对项的基础上采取就近原则进行资源分配。
优选的,所述会诊分析单元包括在线医疗团队交流模块、参考数据模块和结果输出模块;其中:
在线医疗团队交流模块,在线医疗端的医疗团队成员基于病例数据分析反映处理后的数据信息进行远程医疗会诊判断,并进行结果讨论和信息汇总;
参考数据模块,根据病例数据分析提供的常规病例参考数据结合诊断对象的实际数据进行参考分析;
结果输出模块,结合在线医疗团队交流模块和参考数据模块的交流结果,将结果传递至诊断反馈单元。
优选的,所述在线医疗团队交流模块的数据对象根据医疗资源分配模块的分析结果进行选择。
优选的,所述诊断反馈单元基于5G通讯连接单元进行数据同步传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提供的系统可实时进行远程医疗服务,缩短了网络延迟时间,提高了诊断准确率,增强了会诊交流;远程用户端和在线医疗端之间通过5G通讯连接单元,其中:远程用户端将数据传递至在线医疗端,并且与在线医疗端构建在线交流平台,进行实时交流;在线医疗团队成员登录后即可获得远程用户端提供的信息数据,并自动进入在线交流平台,在线医疗端的医疗团队成员基于病例数据分析反映处理后的数据信息进行远程医疗会诊判断,并分析讨论得出结果;诊断反馈单元将会诊分析单元的判断结果反馈至远程用户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流程示意图。
图中:1、远程用户端;11、数据采集模块;12、数据传输模块;13、反馈接收模块;2、在线医疗端;21、用户登录模块;22、医疗数据共享模块;23、医疗资源分配模块;3、5G通讯连接单元;4、会诊分析单元;41、在线医疗团队交流模块;42、参考数据模块;43、结果输出模块;5、病例数据分析单元;6、诊断反馈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5G及物联网基础的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包括远程用户端1、在线医疗端2、5G通讯连接单元3、会诊分析单元4、病例数据分析单元5和诊断反馈单元6;所述远程用户端1和在线医疗端2之间通过5G通讯连接单元3进行连接,其中:
远程用户端1,基于家庭医疗设备对诊断对象进行基础的医疗数据采集,包括体温、心率和血压等,将数据传递至在线医疗端2,并且与在线医疗端2构建在线交流平台,进行实时交流;
在线医疗端2,在线医疗团队成员登录后即可获得远程用户端1提供的信息数据,并自动进入在线交流平台,根据远程用户端1的区域位置和医疗需求进行医疗资源分配;
5G通讯连接单元3,基于5G网络进行数据连接与传输,将远程用户端1的信息数据与在线医疗端2之间进行高效地实时传递;
病例数据分析单元5,对远程用户端1提供的数据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医疗分析,得出更直观的医理数据,并向在线医疗端2的医疗团队成员提供常规病例参考数据;
会诊分析单元4,在线医疗端2的医疗团队成员基于病例数据分析反映处理后的数据信息进行远程医疗会诊判断,并分析讨论得出结果;
诊断反馈单元6,将会诊分析单元4的判断结果反馈至远程用户端1,在远程用户端1和在线医疗端2之间构建反馈交流平台,用户通过反馈信息进行二次反馈,加强信息交互。
进一步的,所述远程用户端1通过会诊分析单元4连接至在线医疗端2,在线医疗端2处设置有病例数据分析单元5,病例数据分析单元5连接至诊断反馈单元6,诊断反馈单元6连接至远程用户端1。
进一步的,所述远程用户端1包括数据采集模块11、数据传输模块12和反馈接收模块13;其中:
数据采集模块11,采用家庭医疗设备对诊断对象进行基础的医疗数据采集,包括体温、心率和血压等;
数据传输模块12,将数据传递至在线医疗端2,并且与在线医疗端2构建在线交流平台,进行实时交流;
反馈接收模块13,接收诊断反馈单元6发送的诊断结果,直观的展示给诊断对象。
进一步的,所述在线医疗端2包括用户登录模块21、医疗数据共享模块22和医疗资源分配模块23;其中:
用户登录模块21,在线医疗团队成员凭借个人用户账号登录后即可自动进入在线交流平台;
医疗数据共享模块22,在线医疗团队成员登录后可获得远程用户端1提供的信息数据以及相互之间的判断分析信息结果;
医疗资源分配模块23,根据远程用户端1的区域位置和医疗需求进行医疗资源分配。
进一步的,根据远程用户端1的区域分布位置,所述医疗资源分配模块23在科室对项的基础上采取就近原则进行资源分配。
进一步的,所述会诊分析单元4包括在线医疗团队交流模块41、参考数据模块42和结果输出模块43;其中:
在线医疗团队交流模块41,在线医疗端2的医疗团队成员基于病例数据分析反映处理后的数据信息进行远程医疗会诊判断,并进行结果讨论和信息汇总;
参考数据模块42,根据病例数据分析提供的常规病例参考数据结合诊断对象的实际数据进行参考分析;
结果输出模块43,结合在线医疗团队交流模块41和参考数据模块42的交流结果,将结果传递至诊断反馈单元6。
进一步的,所述在线医疗团队交流模块41的数据对象根据医疗资源分配模块23的分析结果进行选择。
进一步的,所述诊断反馈单元6基于5G通讯连接单元3进行数据同步传递。
工作原理:远程用户端1和在线医疗端2之间通过5G通讯连接单元,其中:远程用户端1基于家庭医疗设备对诊断对象进行基础的医疗数据采集,包括体温、心率和血压等,将数据传递至在线医疗端2,并且与在线医疗端2构建在线交流平台,进行实时交流;在线医疗团队成员登录后即可获得远程用户端1提供的信息数据,并自动进入在线交流平台,根据远程用户端1的区域位置和医疗需求进行医疗资源分配;5G通讯连接单元3基于5G网络进行数据连接与传输,将远程用户端1的信息数据与在线医疗端2之间进行高效地实时传递;
所述远程用户端1通过会诊分析单元4连接至在线医疗端2,在线医疗端2处设置有病例数据分析单元5,病例数据分析单元5连接至诊断反馈单元6,诊断反馈单元6连接至远程用户端1;通过病例数据分析单元5对远程用户端1提供的数据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医疗分析,得出更直观的医理数据,并向在线医疗端2的医疗团队成员提供常规病例参考数据;在线医疗端2的医疗团队成员基于病例数据分析反映处理后的数据信息进行远程医疗会诊判断,并分析讨论得出结果;诊断反馈单元6将会诊分析单元4的判断结果反馈至远程用户端1,在远程用户端1和在线医疗端2之间构建反馈交流平台,用户通过反馈信息进行二次反馈,加强信息交互。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基于5G及物联网基础的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远程用户端(1)、在线医疗端(2)、5G通讯连接单元(3)、会诊分析单元(4)、病例数据分析单元(5)和诊断反馈单元(6);所述远程用户端(1)和在线医疗端(2)之间通过5G通讯连接单元(3)进行连接,其中:
远程用户端(1),基于家庭医疗设备对诊断对象进行基础的医疗数据采集,包括体温、心率和血压等,将数据传递至在线医疗端(2),并且与在线医疗端(2)构建在线交流平台,进行实时交流;
在线医疗端(2),在线医疗团队成员登录后即可获得远程用户端(1)提供的信息数据,并自动进入在线交流平台,根据远程用户端(1)的区域位置和医疗需求进行医疗资源分配;
5G通讯连接单元(3),基于5G网络进行数据连接与传输,将远程用户端(1)的信息数据与在线医疗端(2)之间进行高效地实时传递;
病例数据分析单元(5),对远程用户端(1)提供的数据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医疗分析,得出更直观的医理数据,并向在线医疗端(2)的医疗团队成员提供常规病例参考数据;
会诊分析单元(4),在线医疗端(2)的医疗团队成员基于病例数据分析反映处理后的数据信息进行远程医疗会诊判断,并分析讨论得出结果;
诊断反馈单元(6),将会诊分析单元(4)的判断结果反馈至远程用户端(1),在远程用户端(1)和在线医疗端(2)之间构建反馈交流平台,用户通过反馈信息进行二次反馈,加强信息交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5G及物联网基础的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用户端(1)通过会诊分析单元(4)连接至在线医疗端(2),在线医疗端(2)处设置有病例数据分析单元(5),病例数据分析单元(5)连接至诊断反馈单元(6),诊断反馈单元(6)连接至远程用户端(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5G及物联网基础的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用户端(1)包括数据采集模块(11)、数据传输模块(12)和反馈接收模块(13);其中:
数据采集模块(11),采用家庭医疗设备对诊断对象进行基础的医疗数据采集,包括体温、心率和血压等;
数据传输模块(12),将数据传递至在线医疗端(2),并且与在线医疗端(2)构建在线交流平台,进行实时交流;
反馈接收模块(13),接收诊断反馈单元(6)发送的诊断结果,直观的展示给诊断对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5G及物联网基础的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线医疗端(2)包括用户登录模块(21)、医疗数据共享模块(22)和医疗资源分配模块(23);其中:
用户登录模块(21),在线医疗团队成员凭借个人用户账号登录后即可自动进入在线交流平台;
医疗数据共享模块(22),在线医疗团队成员登录后可获得远程用户端(1)提供的信息数据以及相互之间的判断分析信息结果;
医疗资源分配模块(23),根据远程用户端(1)的区域位置和医疗需求进行医疗资源分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5G及物联网基础的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远程用户端(1)的区域分布位置,所述医疗资源分配模块(23)在科室对项的基础上采取就近原则进行资源分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5G及物联网基础的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诊分析单元(4)包括在线医疗团队交流模块(41)、参考数据模块(42)和结果输出模块(43);其中:
在线医疗团队交流模块(41),在线医疗端(2)的医疗团队成员基于病例数据分析反映处理后的数据信息进行远程医疗会诊判断,并进行结果讨论和信息汇总;
参考数据模块(42),根据病例数据分析提供的常规病例参考数据结合诊断对象的实际数据进行参考分析;
结果输出模块(43),结合在线医疗团队交流模块(41)和参考数据模块(42)的交流结果,将结果传递至诊断反馈单元(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5G及物联网基础的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线医疗团队交流模块(41)的数据对象根据医疗资源分配模块(23)的分析结果进行选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5G及物联网基础的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诊断反馈单元(6)基于5G通讯连接单元(3)进行数据同步传递。
CN202010198916.8A 2020-03-19 2020-03-19 一种基于5g及物联网基础的远程医疗服务系统 Pending CN1114319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98916.8A CN111431990A (zh) 2020-03-19 2020-03-19 一种基于5g及物联网基础的远程医疗服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98916.8A CN111431990A (zh) 2020-03-19 2020-03-19 一种基于5g及物联网基础的远程医疗服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31990A true CN111431990A (zh) 2020-07-17

Family

ID=71548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98916.8A Pending CN111431990A (zh) 2020-03-19 2020-03-19 一种基于5g及物联网基础的远程医疗服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3199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56183A (zh) * 2020-07-31 2020-11-20 深圳市华洋兴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采集及诊断分析系统
CN112998658A (zh) * 2021-02-25 2021-06-22 湖南新云医疗装备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物联网的智慧护理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93424A1 (fr) * 2005-02-28 2006-09-08 Obtshestvo S Ogranichennoy Otvetstvennostiu 'nauchno-Proizvodstvennoe Predpriyatie Zhivie Sistemi' Procede pour diagnostiquer et corriger a distance l'etat d'un humain et systeme de mise en oeuvre correspondant
CN101808124A (zh) * 2010-03-10 2010-08-18 苏州翊高科技有限公司 病人端采用wlan标准的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及其方法
CN102054118A (zh) * 2009-11-02 2011-05-11 俞青 一种远程医疗系统
CN105049525A (zh) * 2015-08-19 2015-11-11 武汉卡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远程医疗健康管理系统
CN105956371A (zh) * 2016-04-24 2016-09-21 芜湖云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远程视频问诊系统
CN106407728A (zh) * 2016-11-24 2017-02-15 天津时代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服务的智能医疗平台
CN106778004A (zh) * 2016-12-26 2017-05-31 佛山市幻云科技有限公司 远程医疗方法、终端与系统
CN109559833A (zh) * 2018-11-27 2019-04-02 北京唐冠天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诊疗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93424A1 (fr) * 2005-02-28 2006-09-08 Obtshestvo S Ogranichennoy Otvetstvennostiu 'nauchno-Proizvodstvennoe Predpriyatie Zhivie Sistemi' Procede pour diagnostiquer et corriger a distance l'etat d'un humain et systeme de mise en oeuvre correspondant
CN102054118A (zh) * 2009-11-02 2011-05-11 俞青 一种远程医疗系统
CN101808124A (zh) * 2010-03-10 2010-08-18 苏州翊高科技有限公司 病人端采用wlan标准的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及其方法
CN105049525A (zh) * 2015-08-19 2015-11-11 武汉卡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远程医疗健康管理系统
CN105956371A (zh) * 2016-04-24 2016-09-21 芜湖云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远程视频问诊系统
CN106407728A (zh) * 2016-11-24 2017-02-15 天津时代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服务的智能医疗平台
CN106778004A (zh) * 2016-12-26 2017-05-31 佛山市幻云科技有限公司 远程医疗方法、终端与系统
CN109559833A (zh) * 2018-11-27 2019-04-02 北京唐冠天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诊疗系统和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56183A (zh) * 2020-07-31 2020-11-20 深圳市华洋兴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采集及诊断分析系统
CN112998658A (zh) * 2021-02-25 2021-06-22 湖南新云医疗装备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物联网的智慧护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56371A (zh) 远程视频问诊系统
CN203074674U (zh) 社区智能型远程医疗监护系统
CN204904357U (zh) 一种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远程管理系统
CN106169022A (zh) 全科医生健康管理系统
CN109326347A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心电图远程监护系统
CN107767949B (zh) 一种基层医疗系统
CN104490377A (zh) 一种基于平板电脑的具有肤质识别功能的远程医护系统
CN103810369A (zh) 基于物联网的copd远程医疗监护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11431990A (zh) 一种基于5g及物联网基础的远程医疗服务系统
CN102133090A (zh) 基于无线网络的健康检测监护系统
CN104523255A (zh) 一种基于平板电脑的具有行为监控功能的远程医护系统
CN103258308A (zh) 一种医疗保健社区之家系统
CN114037265A (zh) 一种智能居家养老系统
CN104506954A (zh) 一种基于智能电视的具有行为监控功能的远程医护系统
CN202568244U (zh) 一种便携式无线心电监护管理系统
CN108364685A (zh) 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远程医疗家庭健康监控系统
CN204016271U (zh) 一种基于Zigbee的远程医疗监护系统
CN102981464B (zh) 一种具有智能保健护理功能的云技术应用智能家居
CN204600521U (zh) 一种基于心音分析的居家休养心脏病人远程监护系统
CN202408885U (zh) 一种分布式心电图诊断服务系统
CN204425556U (zh) 一种基于智能电视的具有行为监控功能的远程医护系统
CN205019033U (zh) 一种分布式远程监护装置
CN104825129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远程医疗监护系统
CN105354418A (zh) 基于智能手机的心电预警系统
CN104490379A (zh) 基于一体式工作站的具有肤质识别功能的远程医护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