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31594B - 远程增益单元在线监控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远程增益单元在线监控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31594B
CN111431594B CN202010239312.3A CN202010239312A CN111431594B CN 111431594 B CN111431594 B CN 111431594B CN 202010239312 A CN202010239312 A CN 202010239312A CN 111431594 B CN111431594 B CN 1114315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in unit
dbm
optical
remote gai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3931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31594A (zh
Inventor
吴剑军
徐健
龙函
孙淑娟
段明雄
黄丽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ce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Wuhan Optical Valley Information Optoelectronic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cce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Wuhan Optical Valley Information Optoelectronic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ce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Wuhan Optical Valley Information Optoelectronic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Acce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3931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315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315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15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315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15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 H04B10/079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using measurements of the data signal
    • H04B10/0795Performance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 H04B10/07955Monitoring or measuring po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 H04B10/079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using measurements of the data signal
    • H04B10/0795Performance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 H04B10/07953Monitoring or measuring OSNR, BER or 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27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maintenance or provisioning [OAMP] of WDM networks, e.g. media access, routing or wavelength al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远程增益单元在线监控装置及方法,其中,在线监控装置包括:远程增益单元,设置于光路上;光选路开关,至少支持选通三路光路,光选路开关的第一选通端与远程增益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光选路开关的第二选通端及第三选通端与远程增益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光谱分析仪,探测光口与光选路开关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通过第一光模块单元与远程增益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光谱分析仪探测远程增益单元的输入信号光功率、远程增益单元的输出信号光功率、远程增益单元的泵浦光功率,基于远程增益单元的增益、输入信号光功率、输出信号光功率及泵浦光功率确定远程增益单元的噪声指数,通过噪声指数监控远程增益单元的工作状态。

Description

远程增益单元在线监控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远程增益单元在线监控的系统结构和监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提升,无中继传输的超长跨距光纤通信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海底通信和电力通信中,由于遥泵放大技术能极大地提高单跨距距离,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在无中继超长距传输系统中,遥泵放大主要由远程增益单元和远程泵浦单元组成,其中远程增益单元的性能对系统传输距离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使用遥泵放大技术时,对远程增益单元性能的在线监控显得尤为必要。
遥泵放大系统中,由于远程增益单元放置的位置在线路中间无源处,所以对远程增益单元的在线监控十分困难,目前远程增益单元的性能监控只能在实验室进行,工程应用中在线监控的手段基本没有,这导致在工程应用中,当接收端出故障时,无法定位是远程增益单元出故障,还是远程增益单元前后线路出故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远程增益单元在线监控装置及方法,能够准确获取远程增益单元的性能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远程增益单元在线监控装置,包括:
远程增益单元,设置于光路上;
光选路开关,至少支持选通三路光路,所述光选路开关的第一选通端与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光选路开关的第二选通端及第三选通端与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光谱分析仪,探测光口与所述光选路开关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通过第一光模块单元与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光谱分析仪探测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输入信号光功率、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输出信号光功率、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泵浦光功率,基于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增益、所述输入信号光功率、输出信号光功率及泵浦光功率确定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噪声指数,通过噪声指数监控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工作状态。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耦合器,设置于第一光路上,所述第一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第二耦合器,设置于第二光路上,所述第二耦合器的输入端与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第一波分复用器,设置于第三光路上,所述第一波分复用器的透射端与所述第二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波分复用器的公共端通过光路与远程泵浦单元连接;
所述光选路开关的第一选通端与所述第一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光选路开关的第二选通端与所述第二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光选路开关的第三选通端与所述第二耦合器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光谱分析仪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光模块单元与所述第一波分复用器的反射端连接。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光模块单元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波分复用器与所述远程泵浦单元之间的光路的第二波分复用器;
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的透射端与所述远程泵浦单元连接,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的反射端与所述第二光模块单元的接收端连接;
所述第一波分复用器的公共端通过光路与远程泵浦单元连接,包括:
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的公共端与通过光路与所述第一波分复用器的公共端连接,实现所述第一波分复用器的公共端与远程泵浦单元连接。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光谱分析仪探测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输入信号光功率、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输出信号光功率、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泵浦光功率,包括:
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输入信号光功率Pin(dBm)按下式确定:
Pin(dBm)=P13(dBm)+△P1(dBm)
其中,P13(dBm)为所述光谱分析仪探测到的所述第一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的信号光功率,ΔP1(dBm)为所述第一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处的信号光功率和P13(dBm)之间的差值;
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输出信号光功率Pout(dBm)按下式确定:
Pout(dBm)=P34(dBm)+△P2(dBm)
其中,P34(dBm)为所述光谱分析仪探测到的所述第二耦合器的第三输出端的信号光功率,ΔP2(dBm)为所述第二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处的信号光功率和P34(dBm)之间的差值;
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泵浦光功率Ppump(dBm)按下式确定:
Ppump(dBm)=P33(dBm)+△P2(dBm)
其中,P33(dBm)为所述光谱分析仪探测到的所述第二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的泵浦光功率,ΔP2(dBm)为所述第二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处的泵浦光功率和P33(dBm)之间的差值。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增益G(dB)按下式确定:
G(dB)=Pout(dBm)-Pin(dBm)
其中,Pout(dBm)为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输出信号光峰值功率,Pin(dBm)为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输入信号峰值光功率。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基于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增益、所述输入信号光功率、输出信号光功率及泵浦光功率确定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噪声指数,包括:
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噪声指数NF按下式确定:
Figure GDA0003137433890000031
其中,G为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增益,h为普朗克常量,v为信号光中心波长处频率,B0为信号波长处0.1nm带宽内的频率间隔,PASE为信号频率为v处、光带宽B0范围内产生的放大器自发辐射噪声ASE噪声,PASE按下式确定:
Figure GDA0003137433890000041
其中,P- ASE和P+ ASE分别为信号光为0.4nm带宽外左右0.1nm带宽内的ASE积分功率,该积分功率由所述光谱分析仪计算确定。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装置还包括:
供电单元,用于分别为所述光选路开关、所述光谱分析仪和所述第一光模块单元进行供电。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供电单元包括蓄电池和发电装置,所述发电装置用于发电并为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
所述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发电板和风能发动机中至少之一。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耦合器的分光比为99:1,第一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1%分光端;所述第二耦合器为双向耦合器,分光比为99.9:0.1,第二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及第三输出端为0.1%分光端;
所述光选路开关包括3×1光开关;
所述第一光模块单元及所述第二光模块包括2Mbit/s低速率光模块单元,其支持的中心波长包括1510nm。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3×1光开关支持按设定周期进行自动轮询切换;所述光谱分析仪探测的数据采用以太网协议封装后,传输给所述第一光模块单元,由所述第一光模块单元将数据转化为中心波长为1510nm的光信号发送。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远程增益单元在线监控方法,采用前述的远程增益单元在线监控装置计算光路上的远程增益单元的噪声指数,基于所计算的噪声指数监控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工作状态,并将所述工作状态输出。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为光路上的远程增益单元设置光谱分析仪,并通过能至少支持选通三路光路的光选路开关,通过光选路开关的自动切换,可以顺利探测到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输入信号光功率、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输出信号光功率、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泵浦光功率,基于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增益、所述输入信号光功率、输出信号光功率及泵浦光功率确定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噪声指数,通过噪声指数监控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在线监控远程增益单元的性能变化,实现了对远程增益单元的监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远程增益单元在线监控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频率为v处、光带宽B0范围内产生的ASE噪声计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阐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实质。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远程增益单元在线监控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远程增益单元在线监控装置,包括:
远程增益单元(RGU,Remote Gain Unit)2,设置于图1所示的光路上;
第一耦合器1,设置于第一光路上,所述第一耦合器1的第一输出端12与所述远程增益单元2的输入端21连接;
第二耦合器3,设置于第二光路上,所述第二耦合器3的输入端31与所述远程增益单元2的输出端22连接;
第一波分复用器4,设置于第三光路上,所述第一波分复用器4的透射端41与所述第二耦合器3的第一输出端32连接,所述第一波分复用器4的公共端42通过光路与远程泵浦单元17连接;
光选路开关5,至少支持选通三路光路,所述光选路开关5的第一选通端与所述第一耦合器1的第二输出端13连接;所述光选路开关5的第二选通端与所述第二耦合器3的第二输出端33连接,所述光选路开关5的第三选通端与所述第二耦合器的第三输出端34连接;
光谱分析仪(OSA,Optical Spectrum Analyzer)6,探测光口61与所述光选路开关5的输出端51连接,输出端62通过第一光模块单元7与所述第一波分复用器4的反射端43连接;所述光谱分析仪6探测所述远程增益单元2的输入信号光功率、所述远程增益单元2的输出信号光功率、所述远程增益单元2的泵浦光功率,基于所述远程增益单元2的增益、所述输入信号光功率、输出信号光功率及泵浦光功率确定所述远程增益单元2的噪声指数,通过噪声指数监控所述远程增益单元2的工作状态。
所述第一耦合器1的分光比为99:1,所述第二耦合器2为双向耦合器,分光比为99.9:0.1;本申请实施例中,光选路开关5可以选用3×1光开关,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不考虑装置成本的情况下,也可以选用4×1光开关、5×1光开关等。第一光模块单元7可以选用2Mbit/s低速率光模块单元,中心波长为1510nm。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远程增益单元在线监控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光模块单元18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波分复用器4与所述远程泵浦单元(RPU,Remote Pump Unit)17之间的光路的第二波分复用器16;
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16的透射端162与所述远程泵浦单元17连接,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16的反射端163与所述第二光模块单元18的接收端181连接;
由图1可知,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16的公共端161与通过光路与所述第一波分复用器4的公共端42连接,实现所述第一波分复用器4的公共端42与远程泵浦单元17连接。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远程增益单元在线监控装置还包括供电单元,用于分别为所述光选路开关5、所述光谱分析仪6和所述第一光模块单元7进行供电。所述供电单元包括蓄电池8和发电装置,所述发电装置用于发电并为所述蓄电池8进行充电;所述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发电板9和风能发动机10中至少之一。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所述发电装置还可以是火力发电机或水力发电机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耦合器1的输出端13为1%分光端,第二耦合器3的输出端33和输出端34为0.1%分光端,第一耦合器1的输出端13、第二耦合器3的输出端33和输出端34均分别与1×3光开关连接,第一波分复用器4的公共端42和传输光纤15连接;光选路开关5的输出端51和光谱分析仪6探测光口61连接,光谱分析仪6的输出端62和第一光模块单元7的输入端71均为RJ45网口,光谱分析仪6的输出端62和第一光模块单元7的输入端71用网线连接,第一光模块单元7的输出端72和第一波分复用器4的反射端43连接,第一光模块单元7的输出光的中心波长为1510nm,第一波分复用器4的反射端43反射光的的中心波长为1510nm;供电单元中的蓄电池8通过供电线路81为光选路开关5供电,供电线路82为光谱分析6供电,供电线路83为第一光模块单元7供电,太阳能发电板9通过供电线路91给蓄电池充电,风能发电机10通过供电线路101给蓄电池充电;第二波分复用器16的公共端161和传输光纤15连接,第二波分复用器16的透射端口162和远程泵浦单元17连接,第二波分复用器16的反射端163和光模块单元18的接收端181连接,第二波分复用器16的反射端163反射光的中心波长为1510nm。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远程增益单元2的输入信号光功率Pin(dBm)的计算方法为:
Pin(dBm)=P13(dBm)+△P1(dBm)
其中,P13(dBm)为所述光谱分析仪6探测到的所述第一耦合器1的输出端13的信号光功率,ΔP1(dBm)为第一耦合器1的输出端12处的信号光功率和P13(dBm)之间的差值,ΔP1(dBm)在生产时通过定标得出,即通过查看第一耦合器1的工作参数即可获知ΔP1(dBm)。
所述远程增益单元2输出信号光功率Pout(dBm)的计算方法为:
Pout(dBm)=P34(dBm)+△P2(dBm)
其中,P34(dBm)为所述光谱分析仪6探测到的所述第二耦合器3的输出端34的信号光功率,ΔP2(dBm)为第二耦合器3的输出端32处的信号光功率和P34(dBm)之间的差值,在生产时通过定标得出,即通过查看第二耦合器3的工作参数即可获知ΔP2(dBm)。
所述远程增益单元2的泵浦光功率Ppump(dBm)的计算方法为:
Ppump(dBm)=P33(dBm)+△P3(dBm)
其中,P33(dBm)为所述光谱分析仪6探测到的所述第二耦合器3的输出端33的泵浦光功率,ΔP3(dBm)为第二耦合器3的输出端32处的泵浦光功率和P33(dBm)之间的差值,在生产时通过定标得出,即通过查看第二耦合器3的工作参数即可获知ΔP3(dBm)。
所述远程增益单元2的增益G(dB)的计算方法为:
G(dB)=Pout(dBm)-Pin(dBm)
其中,Pout(dBm)为所述远程增益单元2的输出信号光峰值功率,Pin(dBm)为所述远程增益单元2的输入信号峰值光功率。Pout(dBm)及Pin(dBm)可以通过查看所述远程增益单元2的工作参数获知,也可以通过所述光谱分析仪6探测得到。
所述远程增益单元2的噪声指数的计算方法为:
Figure GDA0003137433890000081
其中,G为所述远程增益单元2的增益,h为普朗克常量,v为信号光中心波长处频率、B0为信号波长处0.1nm带宽内的频率间隔,PASE为信号频率为v处、光带宽B0范围内产生的ASE噪声,PASE的计算方法为:
Figure GDA0003137433890000082
其中,P- ASE和P+ ASE分别为信号光0.4nm带宽外左右0.1nm带宽内的放大器自发辐射噪声(ASE,Amplifier Spontaneous Emission)积分功率,如图2所示,P- ASE和P+ ASE可通过所述光谱分析仪6积分算出。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3×1光开关支持按设定周期进行自动轮询切换;所述光谱分析仪6探测的数据采用以太网协议封装后,传输给所述第一光模块单元7,由所述第一光模块单元7将数据转化为中心波长为1510nm的光信号,通过第一光模块单元7的输出端口72发送出去。
本申请实施例还记载了一种远程增益单元在线监控方法,采用前述图1所示的远程增益单元在线监控装置计算光路上的远程增益单元的噪声指数,基于所计算的噪声指数监控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工作状态,并将所述工作状态输出。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为光路上的远程增益单元设置光谱分析仪,并通过能至少支持选通三路光路的光选路开关,通过光选路开关的自动切换,可以顺利探测到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输入信号光功率、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输出信号光功率、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泵浦光功率,基于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增益、所述输入信号光功率、输出信号光功率及泵浦光功率确定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噪声指数,通过噪声指数监控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在线监控远程增益单元的性能变化,实现了对远程增益单元的监控。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远程增益单元在线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远程增益单元,设置于光路上;
光选路开关,至少支持选通三路光路,所述光选路开关的第一选通端与第一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光选路开关的第二选通端与第二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光选路开关的第三选通端与所述第二耦合器的第三输出端连接;
光谱分析仪,探测光口与所述光选路开关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光谱分析仪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光模块单元与第一波分复用器的反射端连接;所述光谱分析仪探测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输入信号光功率、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输出信号光功率、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泵浦光功率,基于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增益、所述输入信号光功率、输出信号光功率及泵浦光功率确定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噪声指数,通过噪声指数监控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工作状态;
第一耦合器,设置于第一光路上,所述第一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第二耦合器,设置于第二光路上,所述第二耦合器的输入端与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第一波分复用器,设置于第三光路上,所述第一波分复用器的透射端与所述第二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波分复用器的公共端通过光路与远程泵浦单元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光模块单元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波分复用器与所述远程泵浦单元之间的光路的第二波分复用器;
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的透射端与所述远程泵浦单元连接,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的反射端与所述第二光模块单元的接收端连接;
所述第一波分复用器的公共端通过光路与远程泵浦单元连接,包括:
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的公共端通过光路与所述第一波分复用器的公共端连接,实现所述第一波分复用器的公共端与远程泵浦单元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谱分析仪探测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输入信号光功率、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输出信号光功率、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泵浦光功率,包括:
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输入信号光功率Pin(dBm)按下式确定:
Pin(dBm)=P13(dBm)+△P1(dBm)
其中,P13(dBm)为所述光谱分析仪探测到的所述第一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的信号光功率,ΔP1(dBm)为所述第一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处的信号光功率和P13(dBm)之间的差值;
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输出信号光功率Pout(dBm)按下式确定:
Pout(dBm)=P34(dBm)+△P2(dBm)
其中,P34(dBm)为所述光谱分析仪探测到的所述第二耦合器的第三输出端的信号光功率,ΔP2(dBm)为所述第二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处的信号光功率和P34(dBm)之间的差值;
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泵浦光功率Ppump(dBm)按下式确定:
Ppump(dBm)=P33(dBm)+△P3(dBm)
其中,P33(dBm)为所述光谱分析仪探测到的所述第二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的泵浦光功率,ΔP3(dBm)为所述第二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处的泵浦光功率和P33(dBm)之间的差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增益G(dB)按下式确定:
G(dB)=Pout(dBm)-Pin(dBm)
其中,Pout(dBm)为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输出信号光功率,Pin(dBm)为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输入信号光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增益、所述输入信号光功率、输出信号光功率及泵浦光功率确定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噪声指数,包括:
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噪声指数NF按下式确定:
Figure FDA0003137433880000031
其中,G(dB)为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增益,h为普朗克常量,v为信号光中心波长处频率,B0为信号波长处0.1nm带宽内的频率间隔,PASE为信号频率为v处、光带宽B0范围内产生的放大器自发辐射噪声ASE噪声,PASE按下式确定:
Figure FDA0003137433880000032
其中,P- ASE和P+ ASE分别为信号光为0.4nm带宽外左右0.1nm带宽内的ASE积分功率,该积分功率由所述光谱分析仪计算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供电单元,用于分别为所述光选路开关、所述光谱分析仪和所述第一光模块单元进行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单元包括蓄电池和发电装置,所述发电装置用于发电并为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
所述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发电板和风能发动机中至少之一。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器的分光比为99:1,第一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为1%分光端;所述第二耦合器为双向耦合器,分光比为99.9:0.1,第二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及第三输出端为0.1%分光端;
所述光选路开关包括3×1光开关;
所述第一光模块单元及第二光模块包括2Mbit/s低速率光模块单元,其支持的中心波长包括1510nm。
9.一种远程增益单元在线监控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远程增益单元在线监控装置计算光路上的远程增益单元的噪声指数,基于所计算的噪声指数监控所述远程增益单元的工作状态,并将所述工作状态输出。
CN202010239312.3A 2020-03-30 2020-03-30 远程增益单元在线监控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14315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9312.3A CN111431594B (zh) 2020-03-30 2020-03-30 远程增益单元在线监控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9312.3A CN111431594B (zh) 2020-03-30 2020-03-30 远程增益单元在线监控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31594A CN111431594A (zh) 2020-07-17
CN111431594B true CN111431594B (zh) 2021-11-16

Family

ID=71551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39312.3A Active CN111431594B (zh) 2020-03-30 2020-03-30 远程增益单元在线监控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315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8893B (zh) * 2020-12-22 2022-03-29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遥泵系统、站内泵浦单元及遥泵系统故障自动定位的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60868A (zh) * 2015-03-24 2016-11-23 福州高意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增益动态锁定的拉曼光纤放大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7294604A (zh) * 2017-05-26 2017-10-24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跨长距离wdm线路光纤传输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72183B2 (en) * 2014-04-21 2021-04-06 Arris Enterprises Llc N-input receiver: RFoG OBI mitigation with retransmission
CN104977233B (zh) * 2015-06-19 2016-01-27 河海大学 水工结构物及其基础渗流状况分布式光纤辨识系统与方法
CN105933068B (zh) * 2016-03-31 2018-07-06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随路遥泵结合的无中继光放大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60868A (zh) * 2015-03-24 2016-11-23 福州高意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增益动态锁定的拉曼光纤放大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7294604A (zh) * 2017-05-26 2017-10-24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跨长距离wdm线路光纤传输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31594A (zh) 2020-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03509B2 (e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optical power of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EP1171967B1 (en) Method and monitoring device for monitoring the quality of data transmission over analog lines
US5285305A (en) Optic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with passive monitoring
EP2274595B1 (en) Optical time-domain reflectometer
EP2602946B1 (en) Single-fiber bi-directional optical module an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system
CN102714545B (zh) 光收发模块、无源光网络系统、光纤检测方法和系统
US11495936B2 (en) Optical amplifier assembly and detection method for dynamically executable optical time-domain reflection detection
EP2119060B1 (en) Testing an optical network
US20120288273A1 (en) Intelligent splitter monitor
US20140003806A1 (en) Supervision of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ed Optical Networks
EP2891256B1 (en) Device for monitoring an optical fibre
CN104221311A (zh) 用于监管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的远程节点处的布置、远程节点、中央局和其中的各自方法
CN111431594B (zh) 远程增益单元在线监控装置及方法
CN101436902B (zh) 一种光网络单元
WO2001065736A1 (en) Power stabilisation in an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050485B2 (en) High-precision and large-dynamic-range fault monitor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WDM-PON
Penze et al. Fiber powered extender for XG-PON/G-PON applications
CN201369727Y (zh) 一种光线路终端
WO2014002741A1 (ja) 光線路監視方法、および光線路監視システム
TW200422668A (en) Fiber Bragg grating sensing system of light intensity and wave-divided multiplex
CN107070544B (zh) 光组件、采用该光组件的探测设备及判定方法
JP3166695B2 (ja) 波長分割多重送信装置
WO2014005259A1 (zh) 光线路终端、光收发模块、系统以及光纤检测方法
Straub et al. Field trial of a system-independent infrastructure monitoring system for access networks
KR100263391B1 (ko) 파장분할다중화를 이용한 광선로 절단지점 자동 모니터링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