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27421A - 智能强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智能强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27421A
CN111427421A CN202010345760.1A CN202010345760A CN111427421A CN 111427421 A CN111427421 A CN 111427421A CN 202010345760 A CN202010345760 A CN 202010345760A CN 111427421 A CN111427421 A CN 1114274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lligent
module
carrier
augmentation system
sm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4576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伟斌
阿里桑德罗·保罗·帕克斯杜
朱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 LisangdeluoBaoluoPakesidu
Original Assignee
A LisangdeluoBaoluoPakesid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 LisangdeluoBaoluoPakesidu filed Critical A LisangdeluoBaoluoPakesidu
Priority to CN20201034576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2742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274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274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Wearable computers, e.g. on a bel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5/00Speech recognition
    • G10L15/22Procedures used during a speech recognition process, e.g. man-machine dialogu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强化系统,包括智能载具以及智能强化装置,所述智能强化装置与所述智能载具电连接,所述智能载具的运行受所述智能强化装置控制或者所述智能强化装置的运行受所述智能载具控制,其中,所述智能载具至少设置有电源模块,用以为所述智能强化装置供电或续电。上述智能强化系统成本较低,且应用广泛,对消费者来说较为方便和合理,具有较大的应用市场。

Description

智能强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强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穿戴设备因集成多媒体、传感器、无线通信等多种技术,支持多种友好的交互方式,融合各类信息,及时提供所需的智能互联服务,而受到广泛关注。
以安全头盔为例,目前所有的户外活动,无论是休闲活动还是专业活动,都在使用安全头盔。然而,这些安全头盔的佩戴者或使用者,例如摩托车手、自行车手、滑雪者、攀岩者、赛车手、骑手、消防员、警察、建筑工人、重型机械操作员、化工厂工人(例如石油炼化厂工人)、电厂工人、钢铁厂工人、军队战士、安防人员等在佩戴安全头盔时均意识到了安全头盔的局限性,即当用户在履行其职责而需要佩戴安全头盔时,若需要再操作智能手机就变的不实际了或者说其不可能安全地操作智能手机。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智能强化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智能强化系统,包括智能载具以及智能强化装置,所述智能强化装置与所述智能载具电连接,所述智能载具的运行受所述智能强化装置控制或者所述智能强化装置的运行受所述智能载具控制,其中,所述智能载具至少设置有电源模块,用以为所述智能强化装置供电或续电。
上述智能强化系统通过所述智能载具与智能强化装置的交互,以实现多个功能,其成本较低,且应用广泛,对消费者来说较为方便和合理,具有较大的应用市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智能强化系统的功能模块图。
图2为图1所示智能强化系统中智能载具的功能模块图。
图3为图1所示智能强化系统中智能强化装置的功能模块图。
图4为图1所示智能强化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的功能模块图。
图5为图1所示智能强化系统与其他智能强化系统及外部设备的通信连接示意图。
图6为多个图2所示智能载具与一智能强化系统的数据共享示意图。
图7为多个图1所示智能强化系统与移动电话及其他外部设备的数据传输与交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Figure BDA0002470000360000021
Figure BDA000247000036000003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称为“电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电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接触连接,例如,可以是导线连接的方式,也可以是非接触式连接,例如,可以是非接触式耦合的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智能强化系统600。所述智能强化系统600包括智能载具100及智能强化装置300。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载具100为智能穿戴装置,可穿戴于用户头部、躯干部、四肢或其他身体部位,其可以为,但不局限于,头盔、夹克、马甲、腕带、大臂带、脖套、项链、手环、肩带、腰带、大腿带、鞋子、靴子、护膝、绑腿、手套等。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载具100亦可为智能底座。所述智能底座可以是可静止固定的底座或其他载具。例如,所述智能载具100可以为移动载具,包括,但不局限于,轮式或者履带式底座等。即所述智能载具100可以固定在用户身上由用户带动其移动,也可以安装在移动的载具上,由载具带动其移动。
所述智能载具100可适用于,但不局限于,摩托车手、自行车手、滑雪者、跳伞者、攀岩者、冲浪者、赛车手、骑手、消防员、警察、建筑工人、重型机械操作员、化工厂工人(例如石油炼化厂工人)、电厂工人、钢铁厂工人、军队战士、安防人员等人员。在本实施例中,以所述智能载具100为一智能头盔为例加以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载具100可保护佩戴者头部不受碰撞冲击。所述智能载具100可包括处理器11、存储器12、电源模块13、声音模块14、基础通信模块15、天线模块16及接口模块17。所述存储器12、电源模块13、声音模块14、基础通信模块15、天线模块16及接口模块17均电连接至所述处理器1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1为所述智能载具100的控制中心,其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智能载具100的各个部分、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2内的数据、执行所述智能载具100的各种功能及/或处理数据,从而对所述智能载具100进行整体管理和控制。所述处理器11可以为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或其他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芯片。
所述存储器12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所述存储器12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根据需求存储相应的数据,例如音频数据、语音指令等。所述存储器12可以是智能载具100本身的内存,还可通过扩展存储接口连接至外部存储器,如智能媒体卡(Smart Media Card)、安全数字卡(Secure Digital Card)、快闪存储器卡(Flash Card)等,以增大所述智能载具100及/或智能强化系统600的存储容量。
所述电源模块13用以为所述智能载具100内的功能模块或电路提供电源。
所述声音模块14至少包括音频采集单元141及扬声器单元143。所述音频采集单元141可以为麦克风,用于收音,例如收集用户语音控制指令或者方便用户和其他人通话。所述扬声器单元143可用以,但不局限于,播放音频、用户指令、播放警告音或提示音等。
所述基础通信模块15用于所述智能载具100与其他外部设备或网络(图未示)的通信连接。所述基础通信模块15可以为,但不局限于,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蓝牙(bluetooth,BT)模块、4G/5G/6G模块等具有基础通信功能的通信模块。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天线模块16可与所述基础通信模块15配合使用,进而使得所述智能载具100可以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通信技术:蓝牙(bluetooth,BT)通信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通信技术、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通信技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信技术、宽频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通信技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通信技术、5G通信技术、SUB-6G通信技术以及未来其他通信技术等,以实现通信信号接收及发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口模块17可以为USB接口或其他类似接口。所述接口模块17可作为充电接口,以使得外部电源通过所述接口模块17对所述智能载具100进行充电。当然,所述接口模块17还可作为数据访问接口,以使得外部设备或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通过所述接口模块17进行内部数据访问或数据传输。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载具100还包括定位模块18。所述定位模块18可以采用GPS定位技术或其他定位技术,以实现定位或导航功能。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载具100还包括集群对讲模块19。所述集群对讲模块19与所述处理器11电连接,且可通过所述智能载具100内的基础通信模块15与其他智能载具100及/或智能强化系统600实现相应的集群对讲功能。例如,所述智能载具100可通过无线Wi-Fi的Mesh组网技术实现集群对讲功能。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载具100亦可通过其他技术,包括,但不局限于,其他无线电(radio)技术,以实现集群对讲功能。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载具100还包括外部控制模块20。所述外部控制模块20可以为按钮组件。所述外部控制模块20可设置于所述智能载具100的壳体一侧,用以实现基本的控制功能。所述基本的控制功能包括,但不限于,接通电话、挂断电话、调节扬声器单元143的音量大小、电源开关机等。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载具100还包括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diode,LED)模块21。所述LED模块21可设置于所述智能载具100的壳体内侧或其他合适位置。例如所述LED模块21可设置,但不局限于,所述智能载具100的壳体内侧对应风挡的位置、所述壳体两侧位置、所述壳体中间位置、所述壳体背面或其他位置。所述LED模块21与所述处理器11电连接,用以实现照亮、提示、告警等功能。例如,所述LED模块21可通过所述处理器11与不同的系统,例如车载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系统、智能强化装置300、移动电话或其他外部设备等配合,进而提供不同的提示及告警功能。例如,所述LED模块21可通过所述处理器11与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组合使用,进而作为转速计数器、转向灯、车道警告、接近警告、碰撞警告、电池状态指示灯等。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载具100还包括扩展接口22。所述扩展接口22用以供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电连接。如此,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可通过插接至所述扩展接口22上,以与所述智能载具100进行电连接,进而提供智能强化功能,例如摄影摄像、位置记录、姿态记录、环境感知、雷达扫描、激光测速、夜视功能等等。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载具100还包括显示模块23。所述显示模块23可以,但不局限为,Micro LED显示屏、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屏或其他显示屏。所述显示模块23可设置于所述智能载具100的风挡内侧或其他合适位置。所述显示模块23与所述处理器11电连接,用以进行信息的显示及/或提示。例如,当所述智能载具100应用于消防领域时,所述显示模块23可用以实时接收及显示上级或他人发送的指令和信息,例如出口位置、队友位置、氧气含量等,以为灭火行动提供有利保障。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载具100中功能模块的数量及布局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及调整,其整体数量和布局应尽可能少和轻,同时预留相应的空间,以根据具体需求再增加其他的模块或电路,例如可根据需求增加识别模块24、各种生理参数传感器(包括,但不局限于,血氧饱和度传感器、心率传感器、血糖传感器等)等。
请一并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可包括处理器31、存储器32、电源模块33、声音模块34、通信模块35、天线模块36、接口模块37、定位模块38、配合接口39、LED模块45及显示模块46。所述存储器32、电源模块33、声音模块34、通信模块35、天线模块36、接口模块37、定位模块38、配合接口39、LED模块45及显示模块46均电连接至所述处理器3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配合接口39与所述智能载具100的扩展接口22相匹配。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可通过所述配合接口39插接至所述智能载具100的扩展接口22,以与所述智能载具100电连接,并充当更高级别的智能控制及功能中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的处理器31、存储器32、电源模块33、声音模块34、通信模块35、天线模块36、接口模块37、定位模块38、LED模块45及显示模块46的功能与所述智能载具100中处理器11、存储器12、电源模块13、声音模块14、基础通信模块15、天线模块16、接口模块17、定位模块18、LED模块21及显示模块23的功能类似,其区别在于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拥有更强大的处理器31及更大内存的存储器32,且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的LED模块45及显示模块46主要设置于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的壳体外侧。
再者,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中电源模块33的电池容量可小于所述智能载具100中电源模块13的电池容量。如此,当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电连接至所述智能载具100时,所述智能载具100中的电源模块13可在为自身功能模块提供电源的同时,为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提供电源或续电。也就是说,当所述智能载具100电连接至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以构成所述智能强化系统600时,可利用所述智能载具100的空间装配大电池进行供电,进而解决现有技术中摄像机、通信装置等外部设备供电不足的问题。
可以理解,为方便实施,所述智能载具100的电源模块13和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的电源模块33可包含有机聚合物材料。所述有机聚合物材料可以,但不局限为,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聚乙二醇、聚苯胺、聚偏二氟乙烯、聚碳酸三亚甲基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吡咯、聚噻吩、聚苯硫醚、聚乙炔、聚苯基乙炔等。
可以理解,为方便实施,所述智能载具100的电源模块13和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的电源模块33可包含有机金属配合物材料。所述有机金属材料可以,但不局限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 organic framework)、自组装配位化学材料,有机碱金属-配体二聚体、有机碱金属-配体三聚体、有机碱金属-配体四聚体等。
可以理解,为方便实施,所述智能载具100的电源模块13和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的电源模块33可设置于任何有利于配重的位置。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智能载具100是可穿戴于用户头部的智能装置,电源模块13设置于智能载具100的侧边、底部或后部。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载具100及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还分别设置有相应的识别模块24、40。所述识别模块24、40用以确保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与相应的智能载具100相匹配。例如,当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插接在所述智能载具100上,且所述识别模块40与所述智能载具100的识别模块24匹配成功后,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便可正常电连接至所述智能载具100,以与所述智能载具100进行信息、数据的收发或传递、对所述智能载具100实现控制功能、或利用所述智能载具100的电源模块13为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供电等。亦即,本案中所述的智能强化装置300与所述智能载具100电连接至少包括所述智能载具100为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进行供电或续电,且两者可进行通信。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还包括多个功能模块,例如镜头模块41、传感器模块42、测距测速模块43及扩展功能模块44。其中,所述镜头模块41设置于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的壳体上,用以进行图像和/或视频采集。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镜头模块41可包括,但不局限于,红外摄像头、夜视摄像头、网络摄像头、数字摄像头、高清摄像头、4K摄像头、8K高清摄像头等摄像装置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所述传感器模块42可至少包括第一传感单元421、第二传感单元422及第三传感单元423。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单元421可以为惯性传感单元,即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measurement unit,IMU)。所述第一传感单元421包括,但不局限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用以感测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在三维空间的角速度和加速度等信息,从而可以较好地获取佩戴者的运动状态,即进行姿态记录。
所述第二传感单元422用于对佩戴者的行为或动作等进行感测。所述第二传感单元422包括,但不局限于,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虹膜传感器等。例如,可通过温度传感器对佩戴者的体温进行感测,以对佩戴者的运动状态进行辅助判断,提高对佩戴者运动状态的测量准确度。
所述第三传感单元423用于对环境因素进行感测,其包括,但不局限于,湿度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高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接近传感器等。
即所述传感器模块42可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以实现惯性传感功能、动态感测功能、环境感知功能等。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模块42不局限于包括上述所述的传感器,其还可包括其他类型的传感器,例如还可包括,但不局限于,血氧饱和度传感器、心率传感器、血糖传感器等,进而实现健康数据采集功能或其他功能。
所述测距测速模块43可包括,但不局限于,超声波测距单元、雷达单元及/或激光测速单元,用以辅助进行距离和/或速度的感测等,例如,可感测佩戴者前方是否有障碍物,所述障碍物与佩戴者的距离及障碍物的移动速度等。例如,当障碍物为车辆时,所述测距测速模块43可以感测前方车辆至佩戴者的距离,车辆的移动速度等等。如此,当感测到前方车辆或危险物体靠近或者移动速度较快时,所述测距测速模块43可结合所述智能载具100的LED模块21发出车道警告、接近警告、碰撞警告等提示。
所述扩展功能模块44可根据不同需求及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的空间设置相应模块,例如照明模块、夜视模块等。如此,可方便及辅助不同佩戴者在不同场景下使用。例如,某些探险者在使用所述智能载具100及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构成的智能强化系统600时,可启动相应的夜视模块及/或照明模块。其中,所述照明模块可以头灯或应急灯,其用以在光线较差时的作业照明,可采用LED照明。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确保有足够的内部空间来容纳上述必要的硬件模块,其外形可以,但不局限为,水滴状、鳍状、圆锥状、圆柱状、棱柱状、棱锥状、球状或其他形状。同时,当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电连接,例如插接至所述智能载具100时,两者可实现部件一体化设计,从而有效降低空气阻力系数及风噪,以将佩戴者的安全风险降至最低,还可增强防水防尘能力,以防止因防水防尘标准不统一而导致的故障。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载具100可以独立使用。也就是说,不论是否插接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所述智能载具100均是完全可用的,且可提供预期的安全保护功能。具体地,当使用者佩戴所述智能载具100时,所述智能载具100可有效保护佩戴者,同时提供相应的功能,例如,接收语音指令、进行有效定位及/或数据传输等,亦可通过其内部的集群对讲模块19与其他佩戴者实现集群对讲及数据共享等。
而当插接相应的智能强化装置300时,所述智能载具100与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可构成功能齐全的智能强化系统600,以实现其全部潜力或功能。而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与所述智能载具100可类似于大脑和脊椎。也就是说,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可构成更高级别的智能控制和功能中枢,其可控制所述智能载具100的运行,通过内部的处理器31有效强化所述智能载具100的计算能力,并有效扩展所述智能载具100的其他功能,例如摄像摄影、环境感知、安全驾驶等。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通过所述智能载具100控制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的运行。即所述智能载具100与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可相互控制彼此的运行。
显然,所述智能强化系统600几乎包括了目前智能手机的所有主要功能或硬件,例如GPS、陀螺仪、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等,还包括视频捕获、录音和传输等功能,并具有较长的电池寿命且容易控制。同时,由于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亦具备相应的处理器31、存储器32、通信模块35等功能模块,因此其亦可独立使用,并与其他外部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及数据传输、共享等。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载具100可构成通用部件,其仅需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选择相应的智能强化装置300,并使得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通过所述扩展接口22进行适配连接即可,即用户可按需购买,而无需对现有的安全头盔改进太多,改造成本较低。另外,与现有市面上的ALL-IN-ONE设计方案(即将所有的零部件和子系统整合到一起)带来的高成本、低可靠性以及高设计难度等问题相比,所述智能强化系统600可通过将智能载具100与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分离设计,以利用所述智能载具100满足骑行者、运动者等佩戴者的基本安全保护、通信、听音乐等功能,再利用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满足用户不同需求的扩展功能,进而可有效降低用户成本、增强扩展性和子系统可靠度。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载具100、智能强化装置300及/或智能强化系统600的所有主要功能主要依靠语音指令进行管理和控制。例如,所述智能强化系统600可接收用户的语音指令,并利用其内的语音处理系统对语音指令进行识别和解析,以根据识别和解析结果控制相应的模块执行用户指令。例如,所述智能强化系统600可根据用户的语音指令启动相应的模块,以实现数据传输、定位、通话、警告灯等功能。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不局限于利用语音指令进行控制,其还可采用其他的控制方式。例如,请参阅图4,可利用额外的控制装置500对其进行辅助管理及控制。其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500可以设计成控制菜单形式,以作为当无法执行语音指令或者不适合语音指令控制时的备选控制。所述控制装置500可以设置为多种形式。例如可直接集成在一手环中,以方便用户佩戴,或者设计成可直接安装在车辆上的形式,甚至可以设置为方便用户直接握在手上的钥匙扣形式等。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500还可以为移动电话或其他外部设备。所述外部设备包含物理按键或虚拟按键。当利用移动电话或其他外部设备进行控制时,其可作为所述智能强化系统600的显示器及控制器,使得其可变成安全、清晰可见的监控器,进而对所述智能强化系统600进行有效管理及控制。
显然,所述智能强化系统600可利用一套系统(例如语音系统)统一控制所述智能载具100、智能强化装置300的所有功能,以实现信息的畅通传递,进而解决摄像机、通信装置等外部设备控制系统不统一、无法通过语音、按钮等集中控制的问题。
请一并参阅图5,由于所述智能载具100、智能强化装置300设置有相应的基础通信模块15或通信模块35。因此,所述智能载具100、智能强化装置300及智能强化系统600均可通过所述基础通信模块15或通信模块35与其他的智能载具100、智能强化装置300、智能强化系统600及电子设备700进行通信或数据交换。在图5中,仅以智能强化系统600与其他的智能强化系统600及电子设备700进行通信或数据交换为例加以说明。所述电子设备700可以为,但不局限于,服务器、无人机、机器人、移动电话、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蓝牙系统等。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智能载具100及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设置有相应的基础通信模块15及通信模块35。所述基础通信模块15及通信模块35采用相同或不同的通信技术,两者可保持各自独立通信。当然,当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电连接至所述智能载具100,以构成所述智能强化系统600时,所述智能强化系统600可根据具体需求,利用相应的基础通信模块15及/或通信模块35的至少一种通信技术来实现通信功能。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亦可利用所述通信模块35为所述智能载具100提供额外的通信途径。例如,当所述智能载具100主要采用蓝牙通信技术或Wi-Fi通信技术时,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可提供5G通信技术、SUB-6G通信技术等,以为所述智能载具100提供额外的通信途径,使得所述智能强化系统600可同时使用上述通信技术中的至少一种。
可以理解,请一并参阅图6,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智能载具100之间可以共享其中一个或多个智能强化装置300或智能强化系统600收集到的环境、速度、温度、雷达警告、视频、音频及其他相关数据。其中,所述数据可通过视频、图像、音频等形式反馈至所述智能载具100的音频(例如蓝牙音频)上或者反馈至与所述智能载具100通信连接的移动终端屏幕上。
可以理解,请一并参阅图7,由于所述智能载具100设置有集群对讲模块19。因此,多个智能载具100及/或智能强化系统600之间可通过所述集群对讲模块19实现集群对讲功能。且每一智能载具100、智能强化装置300或智能强化系统600均可通过相应的基础通信模块15及通信模块35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或交换。例如,所述智能载具100或智能强化系统600可通过蓝牙模块或其他类似通信模块与佩戴者的移动电话建立通信,并将数据传输至所述移动电话。同样,所述智能载具100或智能强化系统600可通过4G/5G/6G通信模块或其他通信模块将数据传送至相应的基站,再通过所述基站将数据传送至相应的控制终端、数据中心、服务器、移动电话等设备中,以方便对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及监控等。另外,所述智能强化系统600亦可通过所述基础通信模块15及通信模块35的通信功能实现直播,以解决目前大多数运动相机无法通过4G/5G网络进行实时直播的问题。
同样,由于所述智能强化系统600设置有多种传感器,例如所述传感器模块42及其他的传感器(例如血氧饱和度传感器、心率传感器、血糖传感器等),因此所述智能强化系统600可通过各传感器采集用以学习的传感数据。再利用处理器对这些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以获得运算结果,并根据运算结果识别佩戴者的行为或动作。如此,可通过神经网络将各传感数据、运算结果及用户行为数据作为样本进行自学习,进而根据不同佩戴者的行为特征形成不同的算法,达到行为、动作等的精确识别。再者,与现有的运动头盔因缺乏各类传感器,而无法提供更多信息给运动员、驾驶者等佩戴者相比,所述智能强化系统600可利用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提供各类传感器,进而有效增强信息传输能力,辅助运动员、驾驶者等佩戴者做出判断。
同时,由于所述智能强化系统600设置有镜头模块41。因此可利用所述镜头模块41拍摄图片或者视频,再利用处理器接收所述图片或者视频,并对所述图片或者视频进行图像识别,得到图像识别结果。例如,当消防人员佩戴所述智能强化系统600执行任务时,可利用所述镜头模块41拍摄火灾现场图片或视频,再利用所述处理器对所述图片或者视频进行图像识别,得到图像识别结果。再通过将所述图像识别结果与预设的图像模板进行匹配,从而根据匹配相似度确定当前火灾监测点存在的隐患类别,例如电气线路老化等。再者,与现有技术中需要手持手机或者摄影机等设备进行运动摄影相比,所述智能强化系统600可通过所述镜头模块41解放双手,实现随心拍摄。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与所述智能载具100是通过分别设置所述配合接口39及扩展接口22来实现彼此的电连接及信息、数据的交互。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与所述智能载具100亦可通过无线的方式进行通信连接。如此,使得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可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智能载具100。例如,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可配对,但不局限于,摩托车头盔、自行车头盔、滑雪头盔、跳伞头盔等,以实现不同功能头盔的相互替换,而无需安装额外的安装接口,可替换性较高,且可实现便利安装的功能。也就是说,本发明中的所述智能载具100可与不同功能的智能强化装置300通信连接。同样,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也可与不同的智能载具100通信连接,以增强所述智能载具100及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的可替换性和实用性。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强化系统600还可实现将不同系统中重复的装置,例如存储装置、控制装置、供电装置等统一到一个系统中,并合理分配重量分布,以达到节省重量、减轻佩戴者头颈部负担的目的。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载具100中的扩展接口22的数量不局限于一个,其还可以为多个。其中一个扩展接口22可用于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的插接,另外的扩展接口22可用于额外的功能装置插接,进而实现所述功能装置与所述智能载具100的电连接,及/或与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的通信连接。
可以理解,当所述功能装置电连接至所述智能载具100时,其可由所述智能载具100内的电源模块13供电,且其运行受所述智能载具100或所述智能强化装置300的控制。所述功能装置用以实现信息显示、环境感知、距离测试、灯光照明、信号增强及识别等功能中的任意一个或其组合。例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模块可以为一抬头显示器(Head Up Display,HUD)组件。所述HUD组件可通过所述扩展接口22电连接至所述智能载具100,以使得所述智能载具100通过所述扩展接口22为所述HUD组件供电及进行数据传输,进而实现所述信息显示功能。又如,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模块可以为一信号增强器,其用以为所述智能载具100提供信号增强功能。
显然,上述智能载具100及智能强化装置300均可独立运作,且所述智能载具100可设置成通用,仅需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选择相应的智能强化装置300,其成本较低。再者,所述智能载具100、智能强化装置300及智能强化系统600可采用相应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技术进行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并运用大数据处理技术、神经网络技术、5G技术等,可广泛应用至物联网、车联网等领域,可有效解放双手,实现,但不局限于,运动记录、安全监控、安全巡查、执法记录、生产记录、培训记录、科研收集等,有利于运动管理、安全监督、科技研发等,对消费者来说较为方便和合理,具有较大的应用市场。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等用在本发明的设计,只要其不偏离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均可。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智能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强化系统包括智能载具以及智能强化装置,所述智能强化装置与所述智能载具电连接,所述智能载具的运行受所述智能强化装置控制或者所述智能强化装置的运行受所述智能载具控制,其中,所述智能载具至少设置有电源模块,用以为所述智能强化装置供电或续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载具为可穿戴于用户头部、四肢或躯干部的智能穿戴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载具为可固定或移动的智能底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载具包括扩展接口,所述智能强化装置通过所述扩展接口与所述智能载具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强化装置可与其他智能强化系统的智能载具电连接;或者
所述智能载具可与其他智能强化系统的智能强化装置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强化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功能装置,所述功能装置与所述智能强化装置电连接,所述功能装置的运行受所述智能强化装置控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装置用以实现信息显示、环境感知、距离测试、灯光照明、信号增强及识别功能中的至少一种。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装置与所述智能载具电连接,所述智能载具的电源模块为所述功能装置供电。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载具包括至少两个扩展接口,所述智能强化装置通过其中一个所述扩展接口与所述智能载具电连接;所述功能装置通过其余的扩展接口与所述智能载具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载具还设置有存储器,用以为所述智能强化装置提供存储空间。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强化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用以实现惯性传感功能、动态感测功能、健康数据采集功能、环境感知功能的至少一种。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强化装置还设置有通信模块,用以为所述智能载具提供通信途径。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含有机聚合物材料或有机金属配合物材料。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载具为可穿戴于用户头部的智能装置,所述电源模块设置于所述智能装置的侧边、底部或后部。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强化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镜头模块,用以进行图像和/或视频采集。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载具包括至少一个声音模块,用以实现音频采集及扬声功能。
CN202010345760.1A 2020-04-27 2020-04-27 智能强化系统 Pending CN1114274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5760.1A CN111427421A (zh) 2020-04-27 2020-04-27 智能强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5760.1A CN111427421A (zh) 2020-04-27 2020-04-27 智能强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27421A true CN111427421A (zh) 2020-07-17

Family

ID=71556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45760.1A Pending CN111427421A (zh) 2020-04-27 2020-04-27 智能强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2742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93607A (zh) * 2020-12-11 2021-03-16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智能安全头盔
CN115198082A (zh) * 2022-07-19 2022-10-18 李伟斌 一种能提高加热效果的金属加热炉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93607A (zh) * 2020-12-11 2021-03-16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智能安全头盔
CN115198082A (zh) * 2022-07-19 2022-10-18 李伟斌 一种能提高加热效果的金属加热炉
CN115198082B (zh) * 2022-07-19 2024-02-27 唐山元丰钢铁有限公司 一种能提高加热效果的金属加热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49380B2 (en) Personal safety device, method and article
US11849105B2 (en) Estimating real-time delay of a video data stream
US20110043496A1 (en) Display device
US8692886B2 (en) Multidirectional video capture assembly
CN205695939U (zh) 一种智能头盔
US10123396B2 (en) System for displaying information on interactive illuminated apparel and accessories
CN105388820A (zh) 智能监测设备及其监测方法、监测系统
CN111427421A (zh) 智能强化系统
US9769359B2 (en) Flexible camera device
US20160355126A1 (en) Helmet with integrated camera and safety light system including same
CN105607259A (zh) 一种可穿戴装置和运动管理方法
CN107888219B (zh) 一种工作犬控制系统
KR20220000873A (ko) 인공 지능을 이용한 관제 서비스 시스템
CN106453819A (zh) 一种安全预警装置及安全预警方法
CN205847434U (zh) 基于无人机的监护系统
CN212229508U (zh) 智能强化系统
CN212212864U (zh) 智能载具
CN212034115U (zh) 智能强化装置
CN109730391A (zh) 一种智能监护安全鞋
CN209473673U (zh) 一种基于自组网的消防生命体征头盔系统
US20230095484A1 (en) Electronic ink display for smart ring
CN109497650A (zh) 一种基于自组网的消防生命体征头盔系统
US11435655B2 (en) Gyro sensor or virtual joystick controlled smart helmet
CN107467863A (zh) 一种智能安全背包
CN216393161U (zh) 一种智能手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