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一种手电筒,定位精准,光斑清晰规整,照射光线亮度均匀。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手电筒,包括灯头组件和灯筒组件,所述灯筒组件与所述灯头组件连接;其中,所述灯头组件包括:
紧固件;
灯头支架,所述灯头支架上开设有供所述紧固件穿设的第一固定孔;以及
光源基板,所述光源基板上开设有供所述紧固件穿设的第二固定孔,在垂直所述第二固定孔轴线的端面上,具有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紧固件能够在所述第二固定孔内移动,所述第二固定孔的侧壁能够限制所述紧固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移动。
所述第二固定孔为U形孔,所述U形孔开设在所述光源基板的边缘上,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U形孔与外界连通。
所述光源基板朝向所述灯头支架的一端上延伸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灯头支架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定位块配合的第一定位孔。
所述第一定位块为方形体,所述第一定位孔为方形孔。
所述灯头支架靠近所述光源基板的一端的边缘朝向所述光源基板延伸有围骨,所述光源基板设置在所述围骨内。
所述灯头组件还包括反光杯,所述反光杯上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灯头支架上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定位孔配合的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孔开设在所述第二定位块上。
所述第二定位块为圆形凸缘,所述第二定位块沿径向向外延伸有限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孔为圆形孔,所述反光杯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第二定位孔连通,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所述限位槽内。所述灯筒组件包括第一灯筒和第二灯筒,所述第二灯筒套设在所述第一灯筒上。
所述第一灯筒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用于放置粘胶的粘胶槽。
所述第二灯筒的材料为碳纤维材料。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将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灯头支架与光源基板通过紧固件与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的配合固定连接,由于在第一方向上,紧固件可在第二固定孔内移动,故而安装紧固件时,可以在第一方向上调节光源基板与灯头支架的相对位置,在安装时即可减小光源基板与灯头支架之间的配合公差,定位更精准,光斑清晰规整,照射面亮度均匀,而且第二固定孔的侧壁能够限制紧固件在第二方向上移动,进而在第二方向上,光源基板与灯头支架的相对位置不可改变,进而使光源基板与灯头支架的固定更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的手电筒包括灯头组件100、蓄电装置300,开关160以及灯筒组件200,开关160设置在灯头组件100上,蓄电装置300设置在灯筒组件200内,蓄电装置300优选为蓄电池,灯筒组件200与灯头组件100连接,优选为螺纹连接。本实施例中的灯筒组件200的外壳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使得手电筒整体的外壳防护性能远远高于其他手电筒,手电筒的强度与传统手电有了巨大的提升。
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灯头组件100包括灯头壳体151、灯头盖152、透光镜154、反光杯130、防水垫圈153、第一密封圈155、灯头支架110、光源基板120、散热片140、插线端口171、端口防尘塞172以及驱动180;灯头盖152螺纹连接在灯头壳体151上,第一密封圈155设置在灯头壳体151与灯头盖152之间,灯头盖152内具有限位面,透光镜154的一侧抵接在限位面上,防水垫圈153设置在透光镜154与限位面之间,反光杯130的出光口一端抵靠在透光镜154上,反光杯130与出光口相反的一端与灯头支架110固定连接,光源基板120与灯头支架110固定连接且使光源基板120上的光源设置在反光杯130与出光口相反的一端,灯头支架110与灯头壳体151固定连接,散热片140设置在光源基板120上以散发光源产生的热量,插线端口171设置在灯头壳体151上,用于插入充电线,插线端口171与蓄电装置300电性连接,插线端口171上连接有端口防尘塞172,端口防尘塞172可防止灰尘自插线端口171进入壳体内,驱动180设置在灯头壳体151内,驱动180与蓄电装置300和光源基板120分别电性连接,用于控制光源基板120。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橡胶垫310以及第二密封圈230,第二密封圈230设置在灯头组件100与灯筒组件200的之间,橡胶垫310设置在蓄电装置300的一端用于增加缓冲作用力,并能够推动蓄电装置300与驱动180稳定接触。
参照图3、图4,本实施例中灯筒组件200包括配光定位结构,配光定位结构包括灯头支架110、光源基板120、紧固件101以及散热片140,在垂直紧固件101轴线的端面上,具有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灯头支架110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图中未示出),光源基板120上开设有第二固定孔121,本实施例还包括紧固件101,紧固件101优选为螺栓,当然也可以是螺钉、销钉、螺柱等,通过紧固件101与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121之间的配合,可以将光源基板120与灯头支架110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具有一定的夹角,但夹角大小不定,在第一方向上,紧固件101能够在第二固定孔121内移动,从而组装时,灯头支架110与光源基板120之间的相对位置可进行调节,从而最大化的减小光源基板120与灯头支架110之间的配合公差,本实施例定位精准,光斑清晰规整,照射面亮度均匀。第二固定孔121的侧壁能够限制紧固件101在第二方向上移动。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方向并不对数量和方向做具体的限定,本实施例中的紧固件101也可以是朝多个方向调节,同样,第二方向也不做数量和方向上的限定,本实施例中的紧固件101也可以是在多个方向上受到第二固定孔121的侧壁的限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固定孔121是矩形孔,其中,矩形孔的长度比紧固件101的直径更大,从而可以为紧固件101提供一定的调节间隙,进而光源基板120可相对灯头支架110相对移动,而矩形孔的宽度与紧固件101的直径相同或相近,从而矩形孔的宽度方向上,紧固件101能够限制光源基板120与灯头支架110之间的相对移动;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固定孔121可以为腰型孔,同样,腰型孔的长度大于紧固件101的直径,腰型孔的两端的半圆的直径与紧固件101的直径相同或相近。
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固定孔121还可以是多个腰型孔的结合,优选地,第二固定孔121为U形孔,U形孔开设在光源基板120的边缘上,在第一方向上,U形孔的一端与外界连通,进而可以减小对光源基板120的开孔面积,且能够保证调节间隙足够大。散热片140在与第二固定孔121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第三固定孔141,紧固件101穿设在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121以及第三固定孔141内。第三固定孔141优选为U形孔。
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光源基板120朝向灯头支架110的一端上延伸有第一定位块122,灯头支架110上开设有与第一定位块122适应的第一定位孔111。优选地,第一定位块122为方块,第一定位孔111为方孔,当然也可以是矩形其它多边形。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定位孔111与第一定位块122之间设有一定的间隙,以方便光源基板120与灯头组件100之间在一定范围内的相对移动,通过第一定位块122与第一定位孔111之间的配合,可以保持灯头支架110与光源基板120之间固定之后的稳定性。
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灯头支架110与光源基板120连接的一端的边缘向外衍生延伸有围骨123,围骨123与灯头支架110的一端的端面形成安装槽,光源基板120安装在安装槽内,通过围骨123可以进一步限定光源基板120与灯头支架110之间的相对移动。另外,通过围骨123可以防止在拆卸后光源基板120从灯头支架110上直接掉落。
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反光杯130的一端具有第二定位孔131,灯头支架110朝向反光杯130的一端上延伸有与第二定位孔131适应的第二定位块112,第一定位孔111开设在第二定位块112上,通过第二定位孔131与第二定位块112之间的配合,可以使反光杯130与灯头支架110精准定位,定位误差更小,具有更好的光照效果,另外,也可以保证灯头支架110与反光杯130之间的稳定性。优选地,第二定位块112为圆形凸缘,当然也可以是方形或其它形状,凸缘沿径向向外延伸有限位块113,第二定位孔131为圆形孔,圆形孔沿径向向外开设有与限位块113适应的限位槽132。通过限位块113与限位槽132之间的配合可以限制反光杯130在灯头支架110上转动,影响安装的精度以及安装后的稳定性。
参照图3、图4,灯头支架110上开设有第四固定孔114,第四固定孔114呈U形,第四固定孔114开设在灯头支架110的边缘上,第四固定孔114的开口端与外界连通。进而,灯头支架110与灯头壳体151固定安装时可以根据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调整安装位置以达到最精确的安装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四固定孔114也可以是长形孔和腰型孔。
参照图5、图6,本实施例中的灯筒组件200,包括第一灯筒210和第二灯筒220,第二灯筒220套设在第一灯筒210上,第一灯筒210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用于放置粘胶102的粘胶槽211。粘胶槽211为两个,两个粘胶槽211分别开设在第一灯筒210的两端,当然也可以是多个粘胶槽211。通过第二灯筒220套设在第一灯筒210上,可以增强灯筒的强度,另外,由于第一灯筒210与第二灯筒220的材质不同,可以将不同材质的优点集和在本实施例中的灯筒上,比如材质较轻的第一灯筒210与材质强度高的第二灯筒220的结合,灯筒的强度高且质量轻,通过在粘胶槽211内滴胶,可以很方便的将第一灯筒210和第二灯筒220固定连接,由于粘胶102放置在粘胶槽211内,粘合时不易粘胶102外漏的现象。
参照图5、图6,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灯筒210呈柱状,粘胶槽211为环形槽。环形槽在滴胶过程中方便粘胶102的流动,优选地,环形槽的底面沿径向向外延伸有凸起212,当粘胶102凝固后,凸起212能够限制粘胶102在环形槽内转动,增强了粘胶102凝固后的稳定性。优选地,第二灯筒220为碳纤维材料。使得手电筒整体的外壳防护性能远远高于其他手电筒,手电筒的强度与传统手电有了巨大的提升。第一灯筒210的一端垂直轴向向外延伸有限位台阶213,第二灯筒220的一端抵接在限位台阶213上。通过限位台阶213可以增强第一灯筒210与第二灯筒22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可限制第二灯筒220自第一灯筒210上滑动。
参照图6,本实施例还包括撑紧块214,撑紧块214设置在第一灯筒210的外侧壁上或第二灯筒220的内侧壁上,优选地,撑紧块214设置在第一灯筒210上限位台阶213的一端,沿第一灯筒210轴向,撑紧块214朝向灯头组件100的一端具有一过渡面以平滑过渡至第一灯筒210的外侧壁上,进而可以更方便的将第二灯筒220套设在第一灯筒210上,另外撑紧块214分别与第一灯筒210和第二灯筒220过盈配合,从而可进一步限制第一灯筒210与第二灯筒220的相对滑动,使第一灯筒210与第二灯筒220安装更稳定。
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上述实施例中的灯筒组件200的点胶方法,以将第一灯筒210与第二灯筒220粘接,灯筒组件200的点胶方法包括:
沿轴向滑动所述第二灯筒至所述粘胶槽的开口部分被所述第二灯筒遮挡;
向所述粘胶槽内滴粘胶并同时绕轴线转动所述第一灯筒。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实施例,具体步骤如下:
S101.将第一灯筒210和第二灯筒220竖向放置;
S102.沿轴向向上滑动第二灯筒220至部分粘胶槽211被第二灯筒220遮挡;
S103.向粘胶槽211内滴胶并同时转动第一灯筒210;
S104.沿轴向向上继续滑动第二灯筒220,当粘胶槽211未被第二灯筒220完全遮挡时重复S103步骤;
S105.重复S104步骤至粘胶槽211被第二灯筒220完全遮挡。
粘胶102为丙烯酸结构胶,优选为ergo.1510丙烯酸结构胶。该粘胶102碳纤维复合材质具有很强的粘合力,使第一灯筒210与第二灯筒220粘合更稳定。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滴胶方式,可以实现不溢胶不漏胶,并且良好的将第一灯筒210和第二灯筒220结合到一起。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