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19232A - 一种新型头部枕式mri成像检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头部枕式mri成像检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19232A
CN111419232A CN202010136268.3A CN202010136268A CN111419232A CN 111419232 A CN111419232 A CN 111419232A CN 202010136268 A CN202010136268 A CN 202010136268A CN 111419232 A CN111419232 A CN 1114192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gear
strip
telescopic rod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3626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小乐
袁海燕
严佳
李奎
季微
周培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Nantong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Nanto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Nantong filed Critical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Nantong
Priority to CN20201013626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192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192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1923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 A61B5/05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involving electronic [EMR] or nuclear [NMR] magnetic resonance, e.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头部枕式MRI成像检查装置,包括箱体,箱体顶侧的前侧滑动安装左右对称的支撑板,支撑板仅能够左右移动,支撑板顶侧的内端分别铰接连接弧形板的下端,支撑板顶侧的内侧分别开设透槽,座板的底侧固定连接第三弹簧杆的上端,第三弹簧杆的下端固定连接第四条形齿条的上端,转轴的外周固定安装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四条形齿条的后侧啮合配合。本发明结构简单,构思巧妙,头部固定装置的开口能够根据患者的体重自动打开适当的大小,并利用患者头部的重力实现对患者头部的固定,患者头部抬起时,头部固定装置便能够自动打开,降低患者被固定时的抵触心理,能够提升检测效率,能够满足市场需求,适合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头部枕式MRI成像检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检测辅助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头部枕式MRI成像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MRI也就是磁共振成像,其是利用核磁共振现象制成的一类用于医学检查的成像设备,为提高成像效率,避免因患者晃动造成的成像重影,需要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而现有的头部固定装置使用操作复杂,由于体型较大的患者一般头部较大,体型小的患者头部较小,此时使用头部固定装置时需要不断调节头部固定装置,从而延长检查时间,降低检查效率,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故,我们发明了一种新型头部枕式MRI成像检查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头部枕式MRI成像检查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新型头部枕式MRI成像检查装置,包括箱体,箱体顶侧的前侧滑动安装左右对称的支撑板,支撑板仅能够左右移动,支撑板顶侧的内端分别铰接连接弧形板的下端,支撑板顶侧的内侧分别开设透槽,透槽内分别活动安装与弧形板固定连接的弧形齿条,弧形板与支撑板之间的铰接轴分别与对应的弧形齿条所在圆的轴线中心线共线,支撑板的顶侧分别开设第一插孔,第一插孔内分别活动安装仅能够上下移动的第一条形齿条,第一条形齿条分别与对应的弧形齿条啮合配合,箱体的顶侧对应第一条形齿条分别开设条形透槽,第一条形齿条的下端分别穿过对应的条形透槽位于箱体内固定连接第一伸缩杆的一端,箱体顶侧的中间开设第二插孔,第二插孔内活动安装仅能够上下移动第二条形齿条,第二条形齿条的上端固定安装托板,托板位于弧形板之间,第二条形齿条中部的左侧与右侧分别铰接连接双向伸缩杆的一端,双向伸缩杆的中部分别铰接连接支撑杆的下端,支撑杆的上端分别与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双向伸缩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连接第一弹簧杆的下端,第一弹簧杆的上端分别与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弹簧杆的下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伸缩杆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二伸缩杆的一端,第二伸缩杆的另一个分别固定连接第三伸缩杆的内端,第三伸缩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箱体固定连接,第二条形齿条的左侧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能够与第二条形齿条啮合配合,第一齿轮的上方与下方分别啮合配合设有第三条形齿条,第三条形齿条的外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齿轮后侧的中间固定连接转轴的前端,转轴的后端与箱体的内壁轴承连接,箱体顶侧的后侧开设矩形透槽,矩形透槽内设有数个第二弹簧杆,第二弹簧杆的下端分别与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弹簧杆的上端固定安装同一个座板,座板的底侧固定连接第三弹簧杆的上端,第三弹簧杆的下端固定连接第四条形齿条的上端,转轴的外周固定安装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四条形齿条的后侧啮合配合。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头部枕式MRI成像检查装置,所述的弧形板的前侧分别固定安装第一斜齿轮,弧形板与支撑板之间的铰接轴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斜齿轮中心线共线,第一斜齿轮的前侧分别设有竖轴,竖轴的下端分别与支撑板的顶侧轴承连接,竖轴外周的中部分别固定安装第二斜齿轮,第二斜齿轮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斜齿轮啮合配合,竖轴前侧的上部分别固定连接挡板的后侧。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头部枕式MRI成像检查装置,所述的箱体的右侧开设通孔,通孔内轴承安装丝杆,丝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拨杆的下端,丝杆的外周螺纹安装丝母,丝母的底侧固定连接短伸缩杆的左端,短伸缩杆的右端固定连接箱体的内壁,第二条形齿条的右侧设有插齿,插齿与丝母通过连杆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头部枕式MRI成像检查装置,所述的弧形板的内侧与托板的顶侧分别覆盖一层橡胶层。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头部枕式MRI成像检查装置,所述的支撑板的底侧与箱体的顶侧分别通过直线滑块滑轨机构相连接(支撑板分别与对应的直线滑块滑轨机构的滑块固定连接,直线滑块滑轨机构的滑轨分别与主体的顶侧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构思巧妙,头部固定装置的开口能够根据患者的体重自动打开适当的大小,并利用患者头部的重力实现对患者头部的固定,患者头部抬起时,头部固定装置便能够自动打开,降低患者被固定时的抵触心理,能够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进行检测,能够提升检测效率,能够满足市场需求,适合推广。本发明所有的部件均为无磁材料制造且均不会被磁力吸附,避免对磁共振产生影响,图中的箱体的厚度与弧形板高度之间的比例与实际装置存在差异,箱体的厚度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箱体能够进入磁共振检查口内;使用本发明时,患者首先坐在座板上,第二弹簧杆被压缩,座板带动第三弹簧杆、第四条形齿条向下移动,第四条形齿条通过第二齿轮带动转轴、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通过第三条形齿条带动第二伸缩杆、第一伸缩杆、第三伸缩杆、第一条形齿条向外移动,第一条形齿条通过第一插孔带动支撑板、弧形板向外移动,第三伸缩杆被压缩,从而使弧形板之间的距离增加,使用者的体重越重,第二弹簧杆被压缩的量越大,进而弧形板背向移动的距离越大,便于较大的脑袋放入两个弧形板之间,反之,患者体重越轻,弧形板打开的距离越小,便于后续弧形板快速对使用者的脑袋进行夹紧;患者的臀部坐在座板上,再逐渐躺下,至患者的背部与箱体的顶侧接触配合,患者的头部与托板的顶侧接触配合,在头部重力的作用下,托板带动第二条形齿条沿第二插孔向下移动,第二条形齿条带动双向伸缩杆的内端向下移动双向伸缩杆沿与支撑杆的铰接轴转动,双向伸缩杆的外端带动第一弹簧杆的下端向上移动,双向伸缩杆被压缩,同时第一弹簧杆被压缩,第一弹簧杆的下端带动第一伸缩杆、第一条形齿条向上移动,第一条形齿条通过对应的弧形齿条带动弧形板沿与支撑板之间的铰接轴转动,弧形板的下端向内移动,同时随第二条形齿条向下移动,第二条形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配合,第一齿轮开始反向转动,支撑板、弧形板向内靠拢,第三伸缩杆被拉伸,同时第一齿轮带动转轴反向转动,第三弹簧杆被压缩;弧形板向内移动与弧形板沿与支撑板之间的铰接轴转动相结合,至弧形板的内侧与患者的头部接触配合,完成对患者头部的夹紧固定,患者抬头时,能够解除对患者头部的固定,将对患者固定限位的主动权掌握在患者的手中,降低患者的抵触心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图3是图1的Ⅰ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1的Ⅱ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新型头部枕式MRI成像检查装置,如图所示,包括箱体1,箱体1顶侧的前侧滑动安装左右对称的支撑板2,支撑板2仅能够左右移动,支撑板2顶侧的内端分别铰接连接弧形板3的下端,支撑板2顶侧的内侧分别开设透槽4,透槽4内分别活动安装与弧形板3固定连接的弧形齿条5,弧形板3与支撑板2之间的铰接轴分别与对应的弧形齿条5所在圆的轴线中心线共线,支撑板2的顶侧分别开设第一插孔6,第一插孔6内分别活动安装仅能够上下移动的第一条形齿条7,第一条形齿条7分别与对应的弧形齿条5啮合配合,箱体1的顶侧对应第一条形齿条7分别开设条形透槽8,第一条形齿条7的下端分别穿过对应的条形透槽8位于箱体1内固定连接第一伸缩杆9的一端,箱体1顶侧的中间开设第二插孔10,第二插孔10内活动安装仅能够上下移动第二条形齿条11,第二条形齿条11的上端固定安装托板12,托板12位于弧形板3之间,第二条形齿条11中部的左侧与右侧分别铰接连接双向伸缩杆13的一端,双向伸缩杆13由两个伸缩杆组成,两个伸缩杆的固定杆相连接,伸缩杆的活动杆能够反向拉伸,双向伸缩杆13的中部分别铰接连接支撑杆14的下端,支撑杆14的上端分别与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双向伸缩杆13的另一端分别铰接连接第一弹簧杆15的下端,第一弹簧杆15的上端分别与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弹簧杆15的下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伸缩杆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伸缩杆9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二伸缩杆16的一端,第二伸缩杆16的另一个分别固定连接第三伸缩杆17的内端,第三伸缩杆17的另一端分别与箱体1固定连接,第二条形齿条11的左侧设有第一齿轮18,第一齿轮18能够与第二条形齿条11啮合配合,第一齿轮18的上方与下方分别啮合配合设有第三条形齿条19,第三条形齿条19的外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二伸缩杆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齿轮18后侧的中间固定连接转轴20的前端,转轴20的后端与箱体1的内壁轴承连接,箱体1顶侧的后侧开设矩形透槽21,矩形透槽21内设有数个第二弹簧杆22,第二弹簧杆22的下端分别与箱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弹簧杆22的上端固定安装同一个座板23,座板23的底侧固定连接第三弹簧杆24的上端,第三弹簧杆24的下端固定连接第四条形齿条25的上端,转轴20的外周固定安装第二齿轮26,第二齿轮26与第四条形齿条25的后侧啮合配合。本发明结构简单,构思巧妙,头部固定装置的开口能够根据患者的体重自动打开适当的大小,并利用患者头部的重力实现对患者头部的固定,患者头部抬起时,头部固定装置便能够自动打开,降低患者被固定时的抵触心理,能够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进行检测,能够提升检测效率,能够满足市场需求,适合推广。本发明所有的部件均为无磁材料制造且均不会被磁力吸附,避免对磁共振产生影响,图1中的箱体1的厚度与弧形板3高度之间的比例与实际装置存在差异,箱体1的厚度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箱体1能够进入磁共振检查口内;使用本发明时,患者首先坐在座板23上,第二弹簧杆22被压缩,座板23带动第三弹簧杆24、第四条形齿条25向下移动,第四条形齿条25通过第二齿轮26带动转轴20、第一齿轮18转动,第一齿轮18通过第三条形齿条19带动第二伸缩杆16、第一伸缩杆9、第三伸缩杆17、第一条形齿条7向外移动,第一条形齿条7通过第一插孔6带动支撑板2、弧形板3向外移动,第三伸缩杆17被压缩,从而使弧形板3之间的距离增加,使用者的体重越重,第二弹簧杆22被压缩的量越大,进而弧形板3背向移动的距离越大,便于较大的脑袋放入两个弧形板3之间,反之,患者体重越轻,弧形板3打开的距离越小,便于后续弧形板3快速对使用者的脑袋进行夹紧;患者的臀部坐在座板23上,再逐渐躺下,至患者的背部与箱体1的顶侧接触配合,患者的头部与托板12的顶侧接触配合,在头部重力的作用下,托板12带动第二条形齿条11沿第二插孔10向下移动,第二条形齿条11带动双向伸缩杆13的内端向下移动双向伸缩杆13沿与支撑杆14的铰接轴转动,双向伸缩杆13的外端带动第一弹簧杆15的下端向上移动,双向伸缩杆13被压缩,同时第一弹簧杆15被压缩,第一弹簧杆15的下端带动第一伸缩杆9、第一条形齿条7向上移动,第一条形齿条7通过对应的弧形齿条5带动弧形板3沿与支撑板2之间的铰接轴转动,弧形板3的下端向内移动,同时随第二条形齿条11向下移动,第二条形齿条11与第一齿轮18啮合配合,第一齿轮18开始反向转动,支撑板2、弧形板3向内靠拢,第三伸缩杆17被拉伸,同时第一齿轮18带动转轴20反向转动,第三弹簧杆24被压缩;弧形板3向内移动与弧形板3沿与支撑板2之间的铰接轴转动相结合,至弧形板3的内侧与患者的头部接触配合,完成对患者头部的夹紧固定,患者抬头时,能够解除对患者头部的固定,将对患者固定限位的主动权掌握在患者的手中,降低患者的抵触心理。
具体而言,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弧形板3的前侧分别固定安装第一斜齿轮30,弧形板3与支撑板2之间的铰接轴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斜齿轮30中心线共线,第一斜齿轮30的前侧分别设有竖轴31,竖轴31的下端分别与支撑板2的顶侧轴承连接,竖轴31外周的中部分别固定安装第二斜齿轮32,第二斜齿轮32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斜齿轮30啮合配合,竖轴31前侧的上部分别固定连接挡板33的后侧。弧形板3沿与支撑板2之间铰接轴转动时,带动第一斜齿轮30以形板3与支撑板2之间的铰接轴为轴线转动,第一斜齿轮30通过第二斜齿轮32带动竖轴31、挡板33转动,从而能够使挡板33的内侧与使用者的头顶接触配合,对使用者的头部进一步固定。
具体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箱体1的右侧开设通孔40,通孔40内轴承安装丝杆41,丝杆41的右端固定连接拨杆46的下端,丝杆41的外周螺纹安装丝母42,丝母42的底侧固定连接短伸缩杆43的左端,短伸缩杆43的右端固定连接箱体1的内壁,第二条形齿条11的右侧设有插齿44,插齿44与丝母42通过连杆45固定连接。使用者躺在箱体1的顶侧时,能够通过右手抓住拨杆46的上端,当向前拉动拨杆42的上端,使拨杆42带动丝杆41转动,丝母42通过连杆45带动插齿44向右移动,从而使插齿44与第二条形齿条11的齿啮合配合,从而避免第二条形齿条11继续上下移动,对弧形板3的位置进行限制,当向后推动拨杆46的上端时,插齿44向左移动,插齿44与第二条形齿条11的齿分离,此时弧形板3的限位解除,从而使使用者能够控制弧形板3的锁止,将对患者的固定束缚功能控制在使用者的手内,从而能够减少使用者被固定时的抵触心理,有利于使用者的检查。
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弧形板3的内侧与托板12的顶侧分别覆盖一层橡胶层50。通过橡胶层50能够增加弧形板3、托板12对使用者头部固定时的舒适性,同时能够增加弧形板3、托板12的适用性。
更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支撑板2的底侧与箱体1的顶侧分别通过直线滑块滑轨机构相连接,支撑板2分别与对应的直线滑块滑轨机构的滑块固定连接,直线滑块滑轨机构的滑轨分别与主体1的顶侧固定连接。支撑板2左右移动时,支撑板2带动对应的直线滑块滑轨机构的滑块沿滑轨移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5)

1.一种新型头部枕式MRI成像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箱体(1)顶侧的前侧滑动安装左右对称的支撑板(2),支撑板(2)仅能够左右移动,支撑板(2)顶侧的内端分别铰接连接弧形板(3)的下端,支撑板(2)顶侧的内侧分别开设透槽(4),透槽(4)内分别活动安装与弧形板(3)固定连接的弧形齿条(5),弧形板(3)与支撑板(2)之间的铰接轴分别与对应的弧形齿条(5)所在圆的轴线中心线共线,支撑板(2)的顶侧分别开设第一插孔(6),第一插孔(6)内分别活动安装仅能够上下移动的第一条形齿条(7),第一条形齿条(7)分别与对应的弧形齿条(5)啮合配合,箱体(1)的顶侧对应第一条形齿条(7)分别开设条形透槽(8),第一条形齿条(7)的下端分别穿过对应的条形透槽(8)位于箱体(1)内固定连接第一伸缩杆(9)的一端,箱体(1)顶侧的中间开设第二插孔(10),第二插孔(10)内活动安装仅能够上下移动第二条形齿条(11),第二条形齿条(11)的上端固定安装托板(12),托板(12)位于弧形板(3)之间,第二条形齿条(11)中部的左侧与右侧分别铰接连接双向伸缩杆(13)的一端,双向伸缩杆(13)的中部分别铰接连接支撑杆(14)的下端,支撑杆(14)的上端分别与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双向伸缩杆(13)的另一端分别铰接连接第一弹簧杆(15)的下端,第一弹簧杆(15)的上端分别与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弹簧杆(15)的下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伸缩杆(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伸缩杆(9)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二伸缩杆(16)的一端,第二伸缩杆(16)的另一个分别固定连接第三伸缩杆(17)的内端,第三伸缩杆(17)的另一端分别与箱体(1)固定连接,第二条形齿条(11)的左侧设有第一齿轮(18),第一齿轮(18)能够与第二条形齿条(11)啮合配合,第一齿轮(18)的上方与下方分别啮合配合设有第三条形齿条(19),第三条形齿条(19)的外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二伸缩杆(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齿轮(18)后侧的中间固定连接转轴(20)的前端,转轴(20)的后端与箱体(1)的内壁轴承连接,箱体(1)顶侧的后侧开设矩形透槽(21),矩形透槽(21)内设有数个第二弹簧杆(22),第二弹簧杆(22)的下端分别与箱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弹簧杆(22)的上端固定安装同一个座板(23),座板(23)的底侧固定连接第三弹簧杆(24)的上端,第三弹簧杆(24)的下端固定连接第四条形齿条(25)的上端,转轴(20)的外周固定安装第二齿轮(26),第二齿轮(26)与第四条形齿条(25)的后侧啮合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头部枕式MRI成像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板(3)的前侧分别固定安装第一斜齿轮(30),弧形板(3)与支撑板(2)之间的铰接轴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斜齿轮(30)中心线共线,第一斜齿轮(30)的前侧分别设有竖轴(31),竖轴(31)的下端分别与支撑板(2)的顶侧轴承连接,竖轴(31)外周的中部分别固定安装第二斜齿轮(32),第二斜齿轮(32)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斜齿轮(30)啮合配合,竖轴(31)前侧的上部分别固定连接挡板(33)的后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头部枕式MRI成像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1)的右侧开设通孔(40),通孔(40)内轴承安装丝杆(41),丝杆(41)的右端固定连接拨杆(46)的下端,丝杆(41)的外周螺纹安装丝母(42),丝母(42)的底侧固定连接短伸缩杆(43)的左端,短伸缩杆(43)的右端固定连接箱体(1)的内壁,第二条形齿条(11)的右侧设有插齿(44),插齿(44)与丝母(42)通过连杆(45)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头部枕式MRI成像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板(3)的内侧与托板(12)的顶侧分别覆盖一层橡胶层(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头部枕式MRI成像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2)的底侧与箱体(1)的顶侧分别通过直线滑块滑轨机构相连接,支撑板(2)分别与对应的直线滑块滑轨机构的滑块固定连接,直线滑块滑轨机构的滑轨分别与主体(1)的顶侧固定连接。
CN202010136268.3A 2020-03-02 2020-03-02 一种新型头部枕式mri成像检查装置 Withdrawn CN1114192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36268.3A CN111419232A (zh) 2020-03-02 2020-03-02 一种新型头部枕式mri成像检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36268.3A CN111419232A (zh) 2020-03-02 2020-03-02 一种新型头部枕式mri成像检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19232A true CN111419232A (zh) 2020-07-17

Family

ID=71547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36268.3A Withdrawn CN111419232A (zh) 2020-03-02 2020-03-02 一种新型头部枕式mri成像检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1923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73118A (zh) * 2020-07-31 2020-11-03 中山市盛凌食品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砧板快速制作设备
CN113367949A (zh) * 2021-05-25 2021-09-10 长沙师范学院 一种用于体育锻炼的按摩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73118A (zh) * 2020-07-31 2020-11-03 中山市盛凌食品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砧板快速制作设备
CN113367949A (zh) * 2021-05-25 2021-09-10 长沙师范学院 一种用于体育锻炼的按摩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19232A (zh) 一种新型头部枕式mri成像检查装置
CN112220623B (zh) 一种妇产科产妇用辅助起身病床
CN112089552B (zh) 一种便于孕妇进食的医疗护理床
CN113041044B (zh) 一种医疗儿科输液用多功能椅子
CN110801360A (zh) 一种产科护理用产前诊断检查辅助装置
CN107669274A (zh) 一种核磁共振自动调节床
CN209884198U (zh) 改进后的三升降装有辅助机构的超声科室检查床
CN216257153U (zh) 一种神经内科患者脑血管造影用头部固定装置
CN112704354A (zh) 一种可垂直升降收纳的可调节幼儿园床
CN113180976B (zh) 一种多功能外科手术床
CN215535792U (zh) 一种肝性脑病患者肢体固定装置
CN213312637U (zh) 一种麻醉用麻醉辅助支架
CN113827419A (zh) 一种可方便调节体位的护理支架
CN210354002U (zh) 一种伸缩床
CN112168539A (zh) 一种新型的医疗护理床
CN215915364U (zh) 一种护理用床垫调节装置
CN220916974U (zh) 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睡床
CN217091312U (zh) 一种产科临床医生检查用产妇腿部支撑装置
CN217048355U (zh) 一种方便调节的汽车座椅
CN214208713U (zh) 一种便于躺靠内科护理床
CN215605689U (zh) 一种超导电动床
CN219397959U (zh) 一种长度可调节的病床
CN220899052U (zh) 一种医学影像用检查床
CN215607037U (zh) 一种神经外科用侧卧固定装置
CN217409218U (zh) 一种彩超专用诊断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