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14364A - 用户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户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14364A
CN111414364A CN202010203607.5A CN202010203607A CN111414364A CN 111414364 A CN111414364 A CN 111414364A CN 202010203607 A CN202010203607 A CN 202010203607A CN 111414364 A CN111414364 A CN 1114143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user
marital
information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0360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14364B (zh
Inventor
周万
许永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Dt Drea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Dt Drea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Dt Drea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Dt Drea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0360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143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143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143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143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143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3Upda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2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06F16/2291User-Defined Types; Storage management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7Query processing with adaptation to user nee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8Databas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database models, e.g. relational or object models
    • G06F16/284Relational databa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公开一种用户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在本申请中,从对接的多个业务系统,获取与用户信息相关的源数据;构建与用户信息相关的状态机;其中,所述状态机表征在不同触发事件下的用户信息的多个状态间的状态迁移;基于所述状态机,对所述源数据中的用户信息进行数据分析,计算生成最新状态的用户信息,从而实现了用户信息的深度挖掘,提高了用户信息的精确性和实际符合度。

Description

用户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户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伴随网络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政府部门也在不断推进电子政务的建设;其中,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部门/机构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和网络技术,实现高效、透明,规范的电子化内部办公,协同办公和对外服务的程序、系统、过程和界面。与传统政府的公共服务相比,电子政务除了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如广泛性、公开性、非排他性等本质属性外,还具有直接性、便捷性、低成本性以及更好的平等性等特征。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户信息生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对接的多个业务系统,获取与用户信息相关的源数据;
构建与用户信息相关的状态机;其中,所述状态机表征在不同触发事件下的用户信息的多个状态间的状态迁移;
基于所述状态机,对所述源数据中的用户信息进行数据分析,计算生成最新状态的用户信息。
可选的,所述用户信息为用户婚姻信息;
所述从对接的多个业务系统,获取与用户信息相关的源数据,包括:
从对接的多个业务系统,获取与用户婚姻信息相关的源数据;
对获取的用户婚姻信息相关的源数据进行数据汇总,得到汇总后的与用户婚姻信息相关的源数据。
可选的,所述用户婚姻信息至少包括用户的婚姻状态;
所述构建与用户信息相关的状态机,包括:
构建与用户的婚姻状态相关的婚姻状态状态机;其中,所述婚姻状态状态机表征用户的婚姻状态的状态变化。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状态机,对所述源数据中的用户信息进行数据分析,计算生成最新状态的用户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婚姻状态状态机,对汇总后的与用户婚姻信息相关的源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计算生成最新婚姻状态的用户婚姻信息。
可选的,所述婚姻状态至少包括未婚状态、已婚状态、离婚状态、丧偶状态;其中,所述已婚状态至少包括初婚状态、再婚状态、复婚状态;
所述构建与用户的婚姻状态相关的婚姻状态状态机,包括:
将未婚状态、初婚状态、再婚状态、复婚状态、离婚状态、丧偶状态,确定为婚姻状态状态机的主状态;
基于各主状态和各主状态的触发事件,确定各主状态状态迁移后的下一主状态并进行状态迁移,以完成婚姻状态状态机的构建。
可选的,所述基于各主状态和各主状态的触发事件,确定各主状态状态迁移后的下一主状态并进行状态迁移,包括:
当主状态为未婚状态时,在接收到初婚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从未婚状态迁移至初婚状态;其中,所述初婚触发事件表征用户首次结婚且仅结婚一次;
当主状态为初婚状态或者再婚状态或者复婚状态时,在接收到离婚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从初婚状态或者再婚状态或者复婚状态,迁移至离婚状态;其中,所述离婚触发事件表征用户离婚;
当主状态为初婚状态或者再婚状态或者复婚状态时,在接收到丧偶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从初婚状态或者再婚状态或者复婚状态,迁移至丧偶状态;其中,所述丧偶触发事件表征用户的已婚配偶已死亡。
可选的,还包括:
当主状态为离婚状态时,在接收到复婚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从离婚状态迁移至复婚状态;其中,所述复婚触发事件表征用户在与原配偶离婚后又与原配偶结婚;
当主状态为离婚状态或者丧偶状态时,在接收到再婚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从离婚状态迁移至再婚状态;其中,所述再婚触发事件表征用户在与原配偶离婚或者原配偶死亡后又与新配偶结婚。
可选的,还包括:
当主状态为未婚状态时,在接收到未婚维持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维持在未婚状态;其中,所述未婚维持触发事件表征用户从未结婚;
当主状态为离婚状态时,在接收到离婚维持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维持在离婚状态;其中,所述离婚维持触发事件表征用户离婚后再未结婚;
当主状态为丧偶状态时,在接收到丧偶维持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维持在丧偶状态;其中,所述丧偶维持触发事件表征用户丧偶后未再结婚;
当主状态为初婚状态或者再婚状态或者复婚状态时,在接收到婚姻维持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维持在初婚状态或者再婚状态或者复婚状态;其中,所述婚姻维持触发事件表征用户结婚后维持婚姻关系。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婚姻状态状态机,对汇总后的与用户婚姻信息相关的源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计算生成最新婚姻状态的用户婚姻信息,包括:
构建用于对用户婚姻信息进行数据分析的婚姻数据分析表;
对汇总后的与用户婚姻信息相关的源数据进行数据提取,将提取的数据保存至婚姻数据分析表;
基于婚姻数据分析表和婚姻状态状态机进行数据计算,生成最新婚姻状态的用户婚姻信息。
可选的,所述婚姻数据分析表至少包括与用户出生信息相关的出生信息数据表、与用户结婚登记信息相关的结婚登记信息数据表、与用户离婚登记信息相关的离婚登记信息数据表、与用户死亡信息的死亡信息数据表、与用户当前婚姻状态相关的当前婚姻状况数据表;
所述基于婚姻数据分析表和婚姻状态状态机进行数据计算,生成最新婚姻状态的用户婚姻信息,包括:
从当前婚姻状况数据表中,确定需要进行婚姻状态核实的目标用户信息;
从出生信息数据表、结婚登记信息数据表、离婚登记信息数据表、死亡信息数据表中,查找与目标用户信息匹配的数据记录,并确定出与目标用户对应的婚姻状态状态机的主状态和主状态的触发事件;
基于确定出的、与目标用户对应的婚姻状态状态机的主状态和主状态的触发事件,依据与目标用户对应的婚姻状态状态机的状态机逻辑进行状态迁移计算,得到目标用户的最新婚姻状态。
可选的,还包括:
基于计算得到目标用户的最新婚姻状态,更新当前婚姻状况数据表中目标用户的婚姻状态。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户信息生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从对接的多个业务系统,获取与用户信息相关的源数据;
构建模块,构建与用户信息相关的状态机;其中,所述状态机表征在不同触发事件下的用户信息的多个状态间的状态迁移;
计算模块,基于所述状态机,对所述源数据中的用户信息进行数据分析,计算生成最新状态的用户信息。
可选的,所述用户信息为用户婚姻信息;
所述获取模块进一步:
从对接的多个业务系统,获取与用户婚姻信息相关的源数据;
对获取的用户婚姻信息相关的源数据进行数据汇总,得到汇总后的与用户婚姻信息相关的源数据。
可选的,所述用户婚姻信息至少包括用户的婚姻状态;
所述构建进一步:
构建与用户的婚姻状态相关的婚姻状态状态机;其中,所述婚姻状态状态机表征用户的婚姻状态的状态变化。
可选的,所述计算模块进一步:
基于所述婚姻状态状态机,对汇总后的与用户婚姻信息相关的源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计算生成最新婚姻状态的用户婚姻信息。
可选的,所述婚姻状态至少包括未婚状态、已婚状态、离婚状态、丧偶状态;其中,所述已婚状态至少包括初婚状态、再婚状态、复婚状态;
所述构建进一步:
将未婚状态、初婚状态、再婚状态、复婚状态、离婚状态、丧偶状态,确定为婚姻状态状态机的主状态;
基于各主状态和各主状态的触发事件,确定各主状态状态迁移后的下一主状态并进行状态迁移,以完成婚姻状态状态机的构建。
可选的,所述构建模块进一步:
当主状态为未婚状态时,在接收到初婚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从未婚状态迁移至初婚状态;其中,所述初婚触发事件表征用户首次结婚且仅结婚一次;
当主状态为初婚状态或者再婚状态或者复婚状态时,在接收到离婚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从初婚状态或者再婚状态或者复婚状态,迁移至离婚状态;其中,所述离婚触发事件表征用户离婚;
当主状态为初婚状态或者再婚状态或者复婚状态时,在接收到丧偶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从初婚状态或者再婚状态或者复婚状态,迁移至丧偶状态;其中,所述丧偶触发事件表征用户的已婚配偶已死亡。
可选的,所述构建模块进一步:
当主状态为离婚状态时,在接收到复婚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从离婚状态迁移至复婚状态;其中,所述复婚触发事件表征用户在与原配偶离婚后又与原配偶结婚;
当主状态为离婚状态或者丧偶状态时,在接收到再婚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从离婚状态迁移至再婚状态;其中,所述再婚触发事件表征用户在与原配偶离婚或者原配偶死亡后又与新配偶结婚。
可选的,所述构建模块进一步:
当主状态为未婚状态时,在接收到未婚维持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维持在未婚状态;其中,所述未婚维持触发事件表征用户从未结婚;
当主状态为离婚状态时,在接收到离婚维持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维持在离婚状态;其中,所述离婚维持触发事件表征用户离婚后再未结婚;
当主状态为丧偶状态时,在接收到丧偶维持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维持在丧偶状态;其中,所述丧偶维持触发事件表征用户丧偶后未再结婚;
当主状态为初婚状态或者再婚状态或者复婚状态时,在接收到婚姻维持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维持在初婚状态或者再婚状态或者复婚状态;其中,所述婚姻维持触发事件表征用户结婚后维持婚姻关系。
可选的,所述计算模块进一步:
构建用于对用户婚姻信息进行数据分析的婚姻数据分析表;
对汇总后的与用户婚姻信息相关的源数据进行数据提取,将提取的数据保存至婚姻数据分析表;
基于婚姻数据分析表和婚姻状态状态机进行数据计算,生成最新婚姻状态的用户婚姻信息。
可选的,所述婚姻数据分析表至少包括与用户出生信息相关的出生信息数据表、与用户结婚登记信息相关的结婚登记信息数据表、与用户离婚登记信息相关的离婚登记信息数据表、与用户死亡信息的死亡信息数据表、与用户当前婚姻状态相关的当前婚姻状况数据表;
所述计算模块进一步:
从当前婚姻状况数据表中,确定需要进行婚姻状态核实的目标用户信息;
从出生信息数据表、结婚登记信息数据表、离婚登记信息数据表、死亡信息数据表中,查找与目标用户信息匹配的数据记录,并确定出与目标用户对应的婚姻状态状态机的主状态和主状态的触发事件;
基于确定出的、与目标用户对应的婚姻状态状态机的主状态和主状态的触发事件,依据与目标用户对应的婚姻状态状态机的状态机逻辑进行状态迁移计算,得到目标用户的最新婚姻状态。
可选的,所述计算模块进一步:
基于计算得到目标用户的最新婚姻状态,更新当前婚姻状况数据表中目标用户的婚姻状态。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通信接口、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相互连接;
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机器可读指令,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机器可读指令,执行上述的方法。
通过以上实施例,通过构建与用户信息相关的状态机,对获取的多个业务系统中的与用户信息相关的源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计算生成最新状态的用户信息,从而实现了用户信息的深度挖掘,提高了用户信息的精确性和实际符合度。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信息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婚姻状态状态机的示意图;
图3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图;
图4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信息生成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先对本说明书实施例涉及的用户信息生成的相关技术,进行简要说明。
在应用电子政务的一些场景下,各个政府部门会根据部门职能采集用户(比如:自然人)的各类数据,作为权威数据,并在用于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共享。例如:公安部门可以采集自然人的户籍信息、身份证信息,民政部门可以采集自然人的救助信息、婚姻登记和收养信息等。
然而,现有的电子政务系统仅实现了各个政府部门的各类职能数据的采集,并未对采集获得的数据进行跨职能部门的数据整合及挖掘,从而影响了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例如:民政部门可以登记自然人的结离婚的婚姻信息,但在法院判决离婚或者自然人丧偶,或者跨省及跨国婚姻等情况下,民政部门登记的婚姻信息,常常无法准确记录自然人的实际婚姻状态。
基于此,本申请旨在提出一种,基于构建与用户信息相关的状态机,对从多个业务系统获取的用户信息相关的源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并计算生成用户信息的技术方案。
在实现时,从对接的多个业务系统,获取与用户信息相关的源数据;构建与用户信息相关的状态机;其中,状态机表征在不同触发事件下的用户信息的多个状态间的状态迁移;基于该状态机,对源数据中的用户信息进行数据分析,计算生成最新状态的用户信息。
在以上方案中,通过构建与用户信息相关的状态机,对获取的多个业务系统中的与用户信息相关的源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计算生成最新状态的用户信息,从而实现了用户信息的深度挖掘,提高了用户信息的精确性和实际符合度。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申请进行描述。
请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信息生成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应用于大数据计算系统,上述方法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102、从对接的多个业务系统,获取与用户信息相关的源数据。
步骤104、构建与用户信息相关的状态机;其中,所述状态机表征在不同触发事件下的用户信息的多个状态间的状态迁移。
步骤106、基于所述状态机,对所述源数据中的用户信息进行数据分析,计算生成最新状态的用户信息。
在本说明书中,上述大数据计算系统,是指用于电子政务业务下的各个政府部门的各类政府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的机器或机器集群。
例如,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大数据计算系统可以是用于电子政务业务下的各个政府部门的对自然人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的、任何大数据框架的机器或机器集群。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大数据计算系统所搭载的大数据框架可以包括Hadoop、Storm、Spark、Blink/Flink等,上述大数据计算系统所搭载的大数据框架的具体架构类型,在本说明书中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说明书中,上述用户信息,可以包括与自然人相关的任何信息。
例如,上述用户信息可以包括与自然人相关的婚姻信息,也可以包括与自然人相关的人口信息、司法判决信息等其他信息。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上述用户信息,也可以包括与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相关的任何信息。
在本说明书中,上述业务系统,是指与上述大数据计算系统对接的、政府部门的、包含上述用户信息的任何业务形式的业务系统。
例如,在实际应用中,上述业务系统,可以包括与上述大数据计算系统对接的、民政部门的包含用户婚姻信息的业务系统;上述业务系统还可以包括与上述大数据计算系统对接的、公安部门的包含用户人口信息的业务系统;上述业务系统还可以包括与上述大数据计算系统对接、司法部门的包含与用户相关的司法判决信息的业务系统。
在本说明书中,上述大数据计算系统从对接的多个上述业务系统中,获取与上述用户信息相关的源数据。
例如,上述大数据计算系统从对接的属于不同政府部门的、多个上述业务系统中,获取与上述用户信息相关的源数据。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用户信息为用户婚姻信息时,上述大数据计算系统从对接的属于不同政府部门的、多个上述业务系统中,获取与用户婚姻信息相关的源数据。
例如,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大数据计算系统可以从公安部门的业务系统中,获取与用户婚姻信息相关的常住人口信息;上述大数据计算系统还可以从民政部门、涉外部门的业务系统中,获取与用户婚姻信息相关的婚姻登记信息;上述大数据计算系统还可以从民政部门、公安部门、卫计委部门的业务系统中,获取与用户婚姻信息相关的死亡登记信息;上述大数据计算系统还可以从司法部门的业务系统中,获取与用户婚姻信息相关的司法判决信息。
在本说明书中,进一步地,上述大数据计算系统对获取的用户婚姻信息相关的源数据进行数据汇总,得到汇总后的与用户婚姻信息相关的源数据。
接着以上示例继续举例,上述大数据计算系统对获取的用户婚姻信息相关的常住人口信息、婚姻登记信息、死亡登记信息、司法判决信息进行数据汇总,得到汇总后的与用户婚姻信息相关的源数据。
在本说明书中,在获取与上述用户信息相关的源数据后,上述大数据计算系统构建与上述用户信息相关的状态机;其中,上述状态机表征在不同触发事件下的上述用户信息的多个状态间的状态迁移。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用户信息为用户婚姻信息时,上述用户婚姻信息至少包括用户的婚姻状态,在构建与上述用户信息相关的状态机的过程中,上述大数据计算系统构建与用户的婚姻状态相关的婚姻状态状态机。
在本说明书中,上述婚姻状态状态机,是指用于表征用户的婚姻状态的状态变化的状态机;
其中,上述婚姻状态至少包括未婚状态、已婚状态、离婚状态、丧偶状态;已婚状态至少包括初婚状态、再婚状态、复婚状态。
为了方便描述和理解上述婚姻状态状态机,请参见图2,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婚姻状态状态机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婚姻状态状态机的状态包括未婚状态(实线小圆形)、已婚状态(虚线大圆形)、离婚状态(实线小圆形)、丧偶状态(实线小圆形);其中,已婚状态(虚线大圆形)包括初婚状态(实线小圆形)、再婚状态(实线小圆形)、复婚状态(实线小圆形);
如图2所示,婚姻状态状态机的各个状态,在接收到对应的触发事件后,会进行状态迁移(包括状态维持)。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构建与用户的婚姻状态相关的上述婚姻状态状态机的过程中,上述大数据计算系统将未婚状态、初婚状态、再婚状态、复婚状态、离婚状态、丧偶状态,确定为上述婚姻状态状态机的主状态。
例如,请参见图2所示,婚姻状态状态机的主状态包括未婚状态、离婚状态、丧偶状态、初婚状态、再婚状态、复婚状态。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大数据计算系统也可以将未婚状态、已婚状态、离婚状态、丧偶状态确定为婚姻状态状态机的主状态;将初婚状态、再婚状态、复婚状态确定为已婚状态的子状态。
在本说明书中,在上述婚姻状态状态机的主状态确定后,基于各主状态和各主状态的触发事件,确定各主状态状态迁移后的下一主状态并进行状态迁移,以完成上述婚姻状态状态机的构建。
例如,请参见图2所示,在婚姻状态状态机的各主状态确定后,以婚姻状态状态机的各主状态作为当前状态,在当前状态接收到对应的各种触发事件后,将当前状态的主状态迁移至下一状态的主状态,以完成婚姻状态状态机的构建。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基于上述婚姻状态状态机的各主状态和各主状态的触发事件进行状态迁移的过程中,当主状态为未婚状态时,在接收到初婚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从未婚状态迁移至初婚状态;其中,该初婚触发事件表征用户首次结婚且仅结婚一次。
例如,请参见图2所示,“未婚状态”在接收到“初婚触发事件”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从“未婚状态”迁移至“初婚状态”;其中,“初婚触发事件”表征用户首次结婚且仅结婚一次。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基于上述婚姻状态状态机的各主状态和各主状态的触发事件进行状态迁移的过程中,当主状态为初婚状态时,在接收到离婚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从初婚状态,迁移至离婚状态;其中,“离婚触发事件”表征用户离婚。
例如,请参见图2所示,“初婚状态”在接收到“离婚触发事件”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从“初婚状态”迁移至“离婚状态”;其中,“离婚触发事件”表征用户离婚。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基于上述婚姻状态状态机的各主状态和各主状态的触发事件进行状态迁移的过程中,当主状态为再婚状态时,在接收到离婚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从再婚状态,迁移至离婚状态。
例如,请参见图2所示,“再婚状态”在接收到“离婚触发事件”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从“再婚状态”迁移至“离婚状态”;其中,“离婚触发事件”表征用户离婚。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基于上述婚姻状态状态机的各主状态和各主状态的触发事件进行状态迁移的过程中,当主状态为复婚状态时,在接收到离婚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从复婚状态,迁移至离婚状态。
例如,请参见图2所示,“复婚状态”在接收到“离婚触发事件”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从“复婚状态”迁移至“离婚状态”;其中,“离婚触发事件”表征用户离婚。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基于上述婚姻状态状态机的各主状态和各主状态的触发事件进行状态迁移的过程中,当主状态为初婚状态时,在接收到丧偶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从初婚状态,迁移至丧偶状态;其中,该丧偶触发事件表征用户的已婚配偶已死亡。
例如,请参见图2所示,“初婚状态”在接收到“丧偶触发事件”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从“初婚状态”迁移至“丧偶状态”;其中,“丧偶触发事件”表征用户的已婚配偶已死亡。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基于上述婚姻状态状态机的各主状态和各主状态的触发事件进行状态迁移的过程中,当主状态为再婚状态时,在接收到丧偶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从再婚状态,迁移至丧偶状态。
例如,请参见图2所示,“再婚状态”在接收到“丧偶触发事件”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从“再婚状态”迁移至“丧偶状态”;其中,“丧偶触发事件”表征用户的已婚配偶已死亡。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基于上述婚姻状态状态机的各主状态和各主状态的触发事件进行状态迁移的过程中,当主状态为复婚状态时,在接收到丧偶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从复婚状态,迁移至丧偶状态。
例如,请参见图2所示,“复婚状态”在接收到“丧偶触发事件”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从“复婚状态”迁移至“丧偶状态”;其中,“丧偶触发事件”表征用户的已婚配偶已死亡。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基于上述婚姻状态状态机的各主状态和各主状态的触发事件进行状态迁移的过程中,当主状态为离婚状态时,在接收到复婚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从离婚状态迁移至复婚状态;其中,该复婚触发事件表征用户在与原配偶离婚后又与原配偶结婚。
例如,请参见图2所示,“离婚状态”在接收到“复婚触发事件”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从“离婚状态”迁移至“复婚状态”;其中,“复婚触发事件”表征用户在与原配偶离婚后又与原配偶结婚。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基于上述婚姻状态状态机的各主状态和各主状态的触发事件进行状态迁移的过程中,当主状态为离婚状态时,在接收到再婚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从离婚状态迁移至再婚状态;其中,该再婚触发事件表征用户在与原配偶离婚后又与新配偶结婚。
例如,请参见图2所示,“离婚状态”在接收到“再婚触发事件”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从“离婚状态”迁移至“再婚状态”;其中,“再婚触发事件”表征用户在与原配偶离婚后又与新配偶结婚。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基于上述婚姻状态状态机的各主状态和各主状态的触发事件进行状态迁移的过程中,当主状态为丧偶状态时,在接收到再婚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从离婚状态迁移至再婚状态;其中,该再婚触发事件表征用户在原配偶死亡后又与新配偶结婚。
例如,请参见图2所示,“丧偶状态”在接收到“再婚触发事件”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从“丧偶状态”迁移至“再婚状态”;其中,“再婚触发事件”表征用户在与原配偶死亡后又与新配偶结婚。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基于上述婚姻状态状态机的各主状态和各主状态的触发事件进行状态迁移的过程中,当主状态为未婚状态时,在接收到未婚维持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维持在未婚状态;其中,该未婚维持触发事件表征用户从未结婚。
例如,请参见图2所示,“未婚状态”在接收到“未婚维持触发事件”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从“未婚状态”维持在“未婚状态”;其中,“未婚维持触发事件”表征用户从未结婚。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基于上述婚姻状态状态机的各主状态和各主状态的触发事件进行状态迁移的过程中,当主状态为丧偶状态时,在接收到丧偶维持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维持在丧偶状态;其中,该丧偶维持触发事件表征用户丧偶后未再结婚。
例如,请参见图2所示,“丧偶状态”在接收到“丧偶维持触发事件”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从“丧偶状态”维持在“丧偶状态”;其中,“丧偶维持触发事件”表征用户丧偶后未再结婚。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基于上述婚姻状态状态机的各主状态和各主状态的触发事件进行状态迁移的过程中,当主状态为初婚状态时,在接收到婚姻维持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维持在初婚状态;其中,该婚姻维持触发事件表征用户结婚后维持婚姻关系。
例如,请参见图2所示,“初婚状态”在接收到“婚姻维持触发事件”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从“初婚状态”维持在“初婚状态”;其中,“婚姻维持触发事件”表征用户结婚后维持婚姻关系。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基于上述婚姻状态状态机的各主状态和各主状态的触发事件进行状态迁移的过程中,当主状态为再婚状态时,在接收到婚姻维持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维持在再婚状态;其中,该婚姻维持触发事件表征用户结婚后维持婚姻关系。
例如,请参见图2所示,“再婚状态”在接收到“婚姻维持触发事件”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从“再婚状态”维持在“再婚状态”;其中,“婚姻维持触发事件”表征用户结婚后维持婚姻关系。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基于上述婚姻状态状态机的各主状态和各主状态的触发事件进行状态迁移的过程中,当主状态为复婚状态时,在接收到婚姻维持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维持在复婚状态;其中,该婚姻维持触发事件表征用户结婚后维持婚姻关系。
例如,请参见图2所示,“复婚状态”在接收到“婚姻维持触发事件”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从“复婚状态”维持在“复婚状态”;其中,“婚姻维持触发事件”表征用户结婚后维持婚姻关系。
在本说明书中,在构建出与上述用户信息相关的状态机后,上述大数据计算系统基于该状态机,对与用户信息相关的源数据中的用户信息进行数据分析,计算生成最新状态的用户信息。
例如,当上述用户信息为用户婚姻信息,与上述用户信息相关的状态机为上述婚姻状态状态机时,上述大数据计算系统基于上述婚姻状态状态机,对汇总后的与用户婚姻信息相关的源数据中的用户婚姻信息进行数据分析,计算生成最新状态的用户婚姻信息。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基于上述婚姻状态状态机,对汇总后的与用户婚姻信息相关的源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计算生成最新婚姻状态的用户信息的过程中,上述大数据计算系统构建用于对用户婚姻信息进行数据分析的婚姻数据分析表;
其中,上述婚姻数据分析表,可以是基于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语言的关系性数据库(比如:Mysql、Pgsql)中的一个或多个数据表。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婚姻数据分析表,至少包括与用户出生信息相关的出生信息数据表、与用户结婚登记信息相关的结婚登记信息数据表、与用户离婚登记信息相关的离婚登记信息数据表、与用户死亡信息的死亡信息数据表、与用户当前婚姻状态相关的当前婚姻状况数据表;
其中,上述出生信息数据表的表结构,请参见如下表1所示:
Figure BDA0002420198040000161
表1
如表1所示,出生信息数据表的字段包括:用户身份唯一标识、用户姓名、用户性别、用户出生日期;其中,用户身份唯一标识具体可以包括唯一标识用户身份的身份证号、护照号、驾照号等;
上述结婚登记信息数据表的表结构,请参见如下表2所示:
Figure BDA0002420198040000162
表2
如表2所示,结婚登记信息数据表的字段包括:男方身份唯一标识、男方姓名、女方身份唯一标识、女方姓名、结婚登记日期;其中,男方身份唯一标识具体可以包括唯一标识用户身份的男性的身份证号、护照号、驾照号等,女方身份唯一标识具体可以包括唯一标识的用户身份的女性的身份证号、护照号、驾照号等;
上述离婚登记信息数据表的表结构,请参见如下表3所示:
Figure BDA0002420198040000171
表3
如表3所示,离婚登记信息数据表的字段包括:男方身份唯一标识、男方姓名、女方身份唯一标识、女方姓名、离婚登记日期;其中,表3中的字段:男方身份唯一标识、男方姓名、女方身份唯一标识、女方姓名,与表2中的字段定义相同;
上述死亡信息数据表的表结构,请参见如下表4所示:
Figure BDA0002420198040000172
表4
如表4所示,死亡信息数据表的字段包括:用户身份唯一标识、用户姓名、用户性别、用户死亡日期;其中,用户身份唯一标识具体可以包括唯一标识用户身份的身份证号、护照号、驾照号等;
上述当前婚姻状况数据表的表结构,请参见如下表5所示:
Figure BDA0002420198040000173
表5
如表5所示,当前婚姻状况数据表的字段包括:用户身份唯一标识、用户姓名、用户性别、用户婚姻状况、用户配偶身份唯一标识、用户配偶身份唯一标识、用户出生日期、用户死亡日期;其中,表5中的字段:用户身份唯一标识、用户姓名、用户性别、用户出生日期,与表1中的字段定义相同;表5中的字段:用户死亡日期,与表4中的字段定义相同。
在本说明书中,在上述婚姻数据分析表构建完成后,上述大数据计算系统对汇总后的与用户婚姻信息相关的源数据进行数据提取,将提取的数据保存至上述婚姻数据分析表中。
例如,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大数据计算系统对汇总后的与用户婚姻信息相关的源数据进行数据提取,提取出与用户婚姻信息相关的出生信息、结婚登记信息、离婚登记信息、死亡信息数据,将提取得到的数据分别保存至对应的出生信息数据表、结婚登记信息数据表、离婚登记信息数据表、死亡信息数据表中。
在本说明书中,在提取的数据保存至上述婚姻数据分析表后,进一步地,上述大数据计算系统基于上述婚姻数据分析表和上述婚姻状态状态机进行数据计算,生成最新婚姻状态的用户婚姻信息。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基于上述婚姻数据分析表和上述婚姻状态状态机进行数据计算生成最新婚姻状态的用户婚姻信息地过程中,上述大数据计算系统从上述当前婚姻状况数据表中,确定需要进行婚姻状态核实的目标用户信息。
例如,请参见如表5所示的当前婚姻状况数据表,初始仅存储有若干用户身份唯一标识,其他字段对应内容都为空,上述大数据计算系统从该当前婚姻状况数据表中,选择确定需要进行婚姻状态核实的目标用户信息;其中,该目标用户信息至少包括目标用户的用户身份唯一标识。
在本说明书中,进一步地,上述大数据计算系统从上述出生信息数据表、结婚登记信息数据表、上述离婚登记信息数据表、上述死亡信息数据表中,查找与目标用户信息匹配的数据记录,并确定出与目标用户对应的婚姻状态状态机的主状态和主状态的触发事件。
例如,在实现时,上述大数据计算系统可以按照从前到后顺序,先从上述出生信息数据表查找与目标用户信息匹配的数据记录,并确定出与目标用户对应的婚姻状态状态机的主状态和主状态的触发事件;再从上述结婚登记信息数据表中,查找与目标用户信息匹配的数据记录,并确定出与目标用户对应的婚姻状态状态机的主状态和主状态的触发事件;再从上述离婚登记信息数据表中,查找与目标用户信息匹配的数据记录,并确定出与目标用户对应的婚姻状态状态机的主状态和主状态的触发事件;最后从上述死亡信息数据表中,查找与目标用户信息匹配的数据记录,并确定出与目标用户对应的婚姻状态状态机的主状态和主状态的触发事件。
在本说明书中,进一步地,上述大数据计算系统基于确定出的、与目标用户对应的婚姻状态状态机的主状态和主状态的触发事件,依据与目标用户对应的婚姻状态状态机的状态机逻辑进行状态迁移计算,得到目标用户的最新婚姻状态。
例如,在实现时,上述大数据计算系统基于从上述出生信息数据表、上述结婚登记信息数据表、上述离婚登记信息数据表、上述死亡信息数据表中,确定出的、与目标用户对应的婚姻状态状态机的主状态和主状态的触发事件,依据与目标用户对应的婚姻状态状态机的状态机逻辑进行状态迁移计算,得到目标用户的最新婚姻状态。
在本说明书中,进一步地,基于计算得到目标用户的最新婚姻状态,上述大数据计算系统更新上述当前婚姻状况数据表中目标用户的婚姻状态。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大数据计算系统除了生成及更新上述当前婚姻状况数据表中目标用户的最新婚姻状态外,还可以生成并记录目标用户的所有历史婚姻状态。
为了更清晰理解基于婚姻数据分析表和婚姻状态状态机生成最新婚姻状态的用户婚姻信息的计算过程,结合如图2所示婚姻状态状态机的状态迁移和如表1至5所示的出生信息数据表、结婚登记信息数据表、离婚登记信息数据表、死亡信息数据表、当前婚姻状况数据表,进行以下更详细的描述,该计算过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从出生信息数据表中查找是否存在与目标用户的用户身份唯一标识匹配的数据记录;
如果存在与目标用户的用户身份唯一标识匹配的数据记录R1,则基于如图2所示婚姻状态状态机,将目标用户(通过用户身份唯一标识指示)对应的在当前婚姻状况数据表(表5)中的“用户婚姻状况”字段的字段值,设置为“未婚状态”,并将出生信息数据表(表1)中的数据记录R1中的其他字段(用户姓名、用户性别、用户出生日期)的字段值,赋值给当前婚姻状况数据表中的目标用户(通过用户身份唯一标识指示)对应数据记录D1中的对应字段(用户姓名、用户性别、用户出生日期)的字段值。
步骤2、从结婚登记信息数据表中查找是否存在与目标用户的用户身份唯一标识匹配的数据记录;如果存在与目标用户的用户身份唯一标识匹配的数据记录,则进一步查找与目标用户的用户性别(男或女)匹配的数据记录;
如果目标用户的婚姻状态为“未婚状态”,并且存在与目标用户的用户身份唯一标识和用户性别都匹配的数据记录R2,则确定存在婚姻状态状态机的“初婚触发事件”。基于如图2所示婚姻状态状态机和“初婚触发事件”,将目标用户(通过用户身份唯一标识指示)对应的在当前婚姻状况数据表(表5)中的“用户婚姻状况”字段的字段值,由“未婚状态”更新为“初婚状态”,并将结婚登记信息数据表(表2)中的数据记录R2中的配偶(女方或男方)信息相关字段的字段值,赋值给当前婚姻状况数据表中的目标用户(通过用户身份唯一标识指示)对应数据记录D1中的对应字段(用户配偶身份唯一标识、配偶姓名)的字段值。
如果目标用户的婚姻状态为“离婚状态”,并且存在与目标用户的用户身份唯一标识、用户性别及用户配偶身份唯一标识的都匹配的数据记录R3,则确定存在婚姻状态状态机的“复婚触发事件”。基于如图2所示婚姻状态状态机和“复婚触发事件”,将目标用户(通过用户身份唯一标识指示)对应的在当前婚姻状况数据表(表5)中的“用户婚姻状况”字段的字段值,由“离婚状态”更新为“复婚状态”,并将结婚登记信息数据表(表2)中的数据记录R3中的配偶(女方或男方)信息相关字段的字段值,赋值给当前婚姻状况数据表中的目标用户(通过用户身份唯一标识指示)对应数据记录D1中的对应字段(用户配偶身份唯一标识、配偶姓名)的字段值。
如果目标用户的婚姻状态为“离婚状态”,并且存在与目标用户的用户身份唯一标识、用户性别都匹配但用户配偶身份唯一标识不同的数据记录R4,则确定存在婚姻状态状态机的“再婚触发事件”。基于如图2所示婚姻状态状态机和“再婚触发事件”,将目标用户(通过用户身份唯一标识指示)对应的在当前婚姻状况数据表(表5)中的“用户婚姻状况”字段的字段值,由“离婚状态”更新为“复婚状态”,并将结婚登记信息数据表(表2)中的数据记录R4中的再婚配偶(女方或男方)信息相关字段的字段值,赋值给当前婚姻状况数据表中的目标用户(通过用户身份唯一标识指示)对应数据记录D1中的对应字段(用户配偶身份唯一标识、配偶姓名)的字段值。
如果目标用户的婚姻状态为“丧偶状态”,并且存在与目标用户的用户身份唯一标识、用户性别都匹配的数据记录R5,则确定存在婚姻状态状态机的“再婚触发事件”。基于如图2所示婚姻状态状态机和“再婚触发事件”,将目标用户(通过用户身份唯一标识指示)对应的在当前婚姻状况数据表(表5)中的“用户婚姻状况”字段的字段值,由“丧偶状态”更新为“再婚状态”,并将结婚登记信息数据表(表2)中的数据记录R5中的再婚配偶(女方或男方)信息相关字段的字段值,赋值给当前婚姻状况数据表中的目标用户(通过用户身份唯一标识指示)对应数据记录D1中的对应字段(用户配偶身份唯一标识、配偶姓名)的字段值。
步骤3、从离婚登记信息数据表中查找是否存在与目标用户的用户身份唯一标识匹配的数据记录;如果存在与目标用户的用户身份唯一标识匹配的数据记录,则进一步查找与目标用户的用户性别(男或女)匹配的数据记录;
如果目标用户的婚姻状态为“已婚状态”(“初婚状态”或者“再婚状态”或者“复婚状态”),并且存在与目标用户的用户身份唯一标识和用户性别都匹配的数据记录R6,则确定存在婚姻状态状态机的“离婚触发事件”。基于如图2所示婚姻状态状态机和“离婚触发事件”,将目标用户(通过用户身份唯一标识指示)对应的在当前婚姻状况数据表(表5)中的“用户婚姻状况”字段的字段值,由“已婚状态”(“初婚状态”或者“再婚状态”或者“复婚状态”)更新为“离婚状态”,并将离婚登记信息数据表(表3)中的数据记录R6中的配偶(女方或男方)信息相关字段的字段值,赋值给当前婚姻状况数据表中的目标用户(通过用户身份唯一标识指示)对应数据记录D1中的对应字段(用户配偶身份唯一标识、配偶姓名)的字段值。
步骤4、从死亡信息信息数据表中查找是否存在与目标用户配偶的用户身份唯一标识匹配的数据记录;
如果目标用户的婚姻状态为“已婚状态”(“初婚状态”或者“再婚状态”或者“复婚状态”),并且存在与目标用户配偶的用户身份唯一标识匹配的数据记录R7,则确定存在婚姻状态状态机的“丧偶触发事件”。基于如图2所示婚姻状态状态机和“丧偶触发事件”,将目标用户(通过用户身份唯一标识指示)对应的在当前婚姻状况数据表(表5)中的“用户婚姻状况”字段的字段值,由“已婚状态”(“初婚状态”或者“再婚状态”或者“复婚状态”)更新为“丧偶状态”,并将死亡信息数据表(表4)中的数据记录R7中的配偶(女方或男方)信息相关字段的字段值,赋值给当前婚姻状况数据表中的目标用户(通过用户身份唯一标识指示)对应数据记录D1中的对应字段(用户配偶身份唯一标识、配偶姓名)的字段值;同时,将死亡信息数据表(表4)中的数据记录R7中的配偶(女方或男方)的“用户死亡日期”字段的字段值,赋值给当前婚姻状况数据表中的目标用户配偶(通过用户配偶的用户身份唯一标识指示)对应数据记录D2中的对应字段(用户死亡日期)的字段值。
在以上示例的基于婚姻数据分析表和婚姻状态状态机生成最新婚姻状态的用户婚姻信息的计算过程执行完成后,目标用户的最新婚姻状态,可以通过查询当前婚姻状况数据表的“用户婚姻状况”字段的字段值获得。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对目标用户的最新婚姻状态的计算过程中,目标用户的婚姻状态可能存在多种可能状态变化过程,在本说明书中不做具体限定。
例如,目标用户的婚姻状态变化过程可以为:未婚->初婚->离婚->再婚->离婚->复婚->丧偶->再婚->婚姻维持;目标用户的婚姻状态变化过程也可以为:未婚->初婚->婚姻维持;目标用户的婚姻状态变化过程也可以为:未婚->未婚维持;目标用户的婚姻状态变化过程也可以为:未婚->初婚->婚姻维持;目标用户的婚姻状态变化过程也可以为:未婚->初婚->离婚->离婚维持;目标用户的婚姻状态变化过程也可以为:未婚->初婚->丧偶->丧偶维持;目标用户的婚姻状态变化过程还可以为:未婚->初婚->离婚->离婚维持。
类似地,上述大数据计算系统针对当前婚姻状况数据表中的所有用户的数据记录执行最新婚姻状态的计算,得到所有用户的最新婚姻状态并对当前婚姻状况数据表中进行“用户婚姻状况”字段进行更新。
在以上技术方案中,通过构建与用户信息相关的状态机,对获取的多个业务系统中的与用户信息相关的源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计算生成最新状态的用户信息,从而实现了用户信息的深度挖掘,提高了用户信息的精确性和实际符合度。
例如,通过构建与用户信息相关的婚姻状态机,对获取的多个业务系统中的与用户婚姻信息相关的源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计算生成最新婚姻状态的用户婚姻信息,从而实现了用户婚姻信息的深度挖掘,避免了前文描述的仅通过民政部门发放的婚姻凭证(结婚证、离婚证)来识别用户的婚姻状态所导致的与用户实际婚姻状态不符合的问题;同时,通过构建与婚姻状态机对应的婚姻数据分析表进行婚姻状态计算,极大地方便了数据血缘关系的刻画及追溯,也大大简化了开发及维护难度。
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了用户信息生成装置的实施例。
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说明书还提供了一种用户信息生成装置的实施例。本说明书的用户信息生成装置的实施例可以应用在电子设备上。装置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以软件实现为例,作为一个逻辑意义上的装置,是通过其所在电子设备的处理器将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读取到内存中运行形成的。从硬件层面而言,如图3所示,为本说明书的用户信息生成装置所在电子设备的一种硬件结构图,除了图3所示的处理器、内存、网络接口、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之外,实施例中装置所在的电子设备通常根据该电子设备的实际功能,还可以包括其他硬件,对此不再赘述。
图4是本说明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户信息生成装置的框图。
请参见图4,所述用户信息生成装置40可以应用在前述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中,所述装置应用于大数据计算系统,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从对接的多个业务系统,获取与用户信息相关的源数据;
构建模块,构建与用户信息相关的状态机;其中,所述状态机表征在不同触发事件下的用户信息的多个状态间的状态迁移;
计算模块,基于所述状态机,对所述源数据中的用户信息进行数据分析,计算生成最新状态的用户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用户信息为用户婚姻信息;
所述获取模块进一步:
从对接的多个业务系统,获取与用户婚姻信息相关的源数据;
对获取的用户婚姻信息相关的源数据进行数据汇总,得到汇总后的与用户婚姻信息相关的源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用户婚姻信息至少包括用户的婚姻状态;
所述构建进一步:
构建与用户的婚姻状态相关的婚姻状态状态机;其中,所述婚姻状态状态机表征用户的婚姻状态的状态变化。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模块进一步:
基于所述婚姻状态状态机,对汇总后的与用户婚姻信息相关的源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计算生成最新婚姻状态的用户婚姻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婚姻状态至少包括未婚状态、已婚状态、离婚状态、丧偶状态;其中,所述已婚状态至少包括初婚状态、再婚状态、复婚状态;
所述构建进一步:
将未婚状态、初婚状态、再婚状态、复婚状态、离婚状态、丧偶状态,确定为婚姻状态状态机的主状态;
基于各主状态和各主状态的触发事件,确定各主状态状态迁移后的下一主状态并进行状态迁移,以完成婚姻状态状态机的构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构建模块进一步:
当主状态为未婚状态时,在接收到初婚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从未婚状态迁移至初婚状态;其中,所述初婚触发事件表征用户首次结婚且仅结婚一次;
当主状态为初婚状态或者再婚状态或者复婚状态时,在接收到离婚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从初婚状态或者再婚状态或者复婚状态,迁移至离婚状态;其中,所述离婚触发事件表征用户离婚;
当主状态为初婚状态或者再婚状态或者复婚状态时,在接收到丧偶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从初婚状态或者再婚状态或者复婚状态,迁移至丧偶状态;其中,所述丧偶触发事件表征用户的已婚配偶已死亡。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构建模块进一步:
当主状态为离婚状态时,在接收到复婚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从离婚状态迁移至复婚状态;其中,所述复婚触发事件表征用户在与原配偶离婚后又与原配偶结婚;
当主状态为离婚状态或者丧偶状态时,在接收到再婚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从离婚状态迁移至再婚状态;其中,所述再婚触发事件表征用户在与原配偶离婚或者原配偶死亡后又与新配偶结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构建模块进一步:
当主状态为未婚状态时,在接收到未婚维持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维持在未婚状态;其中,所述未婚维持触发事件表征用户从未结婚;
当主状态为离婚状态时,在接收到离婚维持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维持在离婚状态;其中,所述离婚维持触发事件表征用户离婚后再未结婚;
当主状态为丧偶状态时,在接收到丧偶维持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维持在丧偶状态;其中,所述丧偶维持触发事件表征用户丧偶后未再结婚;
当主状态为初婚状态或者再婚状态或者复婚状态时,在接收到婚姻维持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维持在初婚状态或者再婚状态或者复婚状态;其中,所述婚姻维持触发事件表征用户结婚后维持婚姻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模块进一步:
构建用于对用户婚姻信息进行数据分析的婚姻数据分析表;
对汇总后的与用户婚姻信息相关的源数据进行数据提取,将提取的数据保存至婚姻数据分析表;
基于婚姻数据分析表和婚姻状态状态机进行数据计算,生成最新婚姻状态的用户婚姻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婚姻数据分析表至少包括与用户出生信息相关的出生信息数据表、与用户结婚登记信息相关的结婚登记信息数据表、与用户离婚登记信息相关的离婚登记信息数据表、与用户死亡信息的死亡信息数据表、与用户当前婚姻状态相关的当前婚姻状况数据表;
所述计算模块进一步:
从当前婚姻状况数据表中,确定需要进行婚姻状态核实的目标用户信息;
从出生信息数据表、结婚登记信息数据表、离婚登记信息数据表、死亡信息数据表中,查找与目标用户信息匹配的数据记录,并确定出与目标用户对应的婚姻状态状态机的主状态和主状态的触发事件;
基于确定出的、与目标用户对应的婚姻状态状态机的主状态和主状态的触发事件,依据与目标用户对应的婚姻状态状态机的状态机逻辑进行状态迁移计算,得到目标用户的最新婚姻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模块进一步:
基于计算得到目标用户的最新婚姻状态,更新当前婚姻状况数据表中目标用户的婚姻状态。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装置、装置、模块或模块,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计算机的具体形式可以是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意几种设备的组合。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说明书的其它实施方案。本说明书旨在涵盖本说明书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说明书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说明书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说明书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说明书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说明书,凡在本说明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用户信息生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对接的多个业务系统,获取与用户信息相关的源数据;
构建与用户信息相关的状态机;其中,所述状态机表征在不同触发事件下的用户信息的多个状态间的状态迁移;
基于所述状态机,对所述源数据中的用户信息进行数据分析,计算生成最新状态的用户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用户信息为用户婚姻信息;
所述从对接的多个业务系统,获取与用户信息相关的源数据,包括:
从对接的多个业务系统,获取与用户婚姻信息相关的源数据;
对获取的用户婚姻信息相关的源数据进行数据汇总,得到汇总后的与用户婚姻信息相关的源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用户婚姻信息至少包括用户的婚姻状态;
所述构建与用户信息相关的状态机,包括:
构建与用户的婚姻状态相关的婚姻状态状态机;其中,所述婚姻状态状态机表征用户的婚姻状态的状态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基于所述状态机,对所述源数据中的用户信息进行数据分析,计算生成最新状态的用户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婚姻状态状态机,对汇总后的与用户婚姻信息相关的源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计算生成最新婚姻状态的用户婚姻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婚姻状态至少包括未婚状态、已婚状态、离婚状态、丧偶状态;其中,所述已婚状态至少包括初婚状态、再婚状态、复婚状态;
所述构建与用户的婚姻状态相关的婚姻状态状态机,包括:
将未婚状态、初婚状态、再婚状态、复婚状态、离婚状态、丧偶状态,确定为婚姻状态状态机的主状态;
基于各主状态和各主状态的触发事件,确定各主状态状态迁移后的下一主状态并进行状态迁移,以完成婚姻状态状态机的构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述基于各主状态和各主状态的触发事件,确定各主状态状态迁移后的下一主状态并进行状态迁移,包括:
当主状态为未婚状态时,在接收到初婚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从未婚状态迁移至初婚状态;其中,所述初婚触发事件表征用户首次结婚且仅结婚一次;
当主状态为初婚状态或者再婚状态或者复婚状态时,在接收到离婚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从初婚状态或者再婚状态或者复婚状态,迁移至离婚状态;其中,所述离婚触发事件表征用户离婚;
当主状态为初婚状态或者再婚状态或者复婚状态时,在接收到丧偶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从初婚状态或者再婚状态或者复婚状态,迁移至丧偶状态;其中,所述丧偶触发事件表征用户的已婚配偶已死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当主状态为离婚状态时,在接收到复婚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从离婚状态迁移至复婚状态;其中,所述复婚触发事件表征用户在与原配偶离婚后又与原配偶结婚;
当主状态为离婚状态或者丧偶状态时,在接收到再婚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从离婚状态迁移至再婚状态;其中,所述再婚触发事件表征用户在与原配偶离婚或者原配偶死亡后又与新配偶结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当主状态为未婚状态时,在接收到未婚维持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维持在未婚状态;其中,所述未婚维持触发事件表征用户从未结婚;
当主状态为离婚状态时,在接收到离婚维持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维持在离婚状态;其中,所述离婚维持触发事件表征用户离婚后再未结婚;
当主状态为丧偶状态时,在接收到丧偶维持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维持在丧偶状态;其中,所述丧偶维持触发事件表征用户丧偶后未再结婚;
当主状态为初婚状态或者再婚状态或者复婚状态时,在接收到婚姻维持触发事件,则将该主状态的状态维持在初婚状态或者再婚状态或者复婚状态;其中,所述婚姻维持触发事件表征用户结婚后维持婚姻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所述基于所述婚姻状态状态机,对汇总后的与用户婚姻信息相关的源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计算生成最新婚姻状态的用户婚姻信息,包括:
构建用于对用户婚姻信息进行数据分析的婚姻数据分析表;
对汇总后的与用户婚姻信息相关的源数据进行数据提取,将提取的数据保存至婚姻数据分析表;
基于婚姻数据分析表和婚姻状态状态机进行数据计算,生成最新婚姻状态的用户婚姻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所述婚姻数据分析表至少包括与用户出生信息相关的出生信息数据表、与用户结婚登记信息相关的结婚登记信息数据表、与用户离婚登记信息相关的离婚登记信息数据表、与用户死亡信息的死亡信息数据表、与用户当前婚姻状态相关的当前婚姻状况数据表;
所述基于婚姻数据分析表和婚姻状态状态机进行数据计算,生成最新婚姻状态的用户婚姻信息,包括:
从当前婚姻状况数据表中,确定需要进行婚姻状态核实的目标用户信息;
从出生信息数据表、结婚登记信息数据表、离婚登记信息数据表、死亡信息数据表中,查找与目标用户信息匹配的数据记录,并确定出与目标用户对应的婚姻状态状态机的主状态和主状态的触发事件;
基于确定出的、与目标用户对应的婚姻状态状态机的主状态和主状态的触发事件,依据与目标用户对应的婚姻状态状态机的状态机逻辑进行状态迁移计算,得到目标用户的最新婚姻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计算得到目标用户的最新婚姻状态,更新当前婚姻状况数据表中目标用户的婚姻状态。
12.一种用户信息生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从对接的多个业务系统,获取与用户信息相关的源数据;
构建模块,构建与用户信息相关的状态机;其中,所述状态机表征在不同触发事件下的用户信息的多个状态间的状态迁移;
计算模块,基于所述状态机,对所述源数据中的用户信息进行数据分析,计算生成最新状态的用户信息。
13.一种电子设备,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通信接口、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相互连接;
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机器可读指令,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机器可读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机器可读指令,所述机器可读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203607.5A 2020-03-20 2020-03-20 用户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4143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03607.5A CN111414364B (zh) 2020-03-20 2020-03-20 用户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03607.5A CN111414364B (zh) 2020-03-20 2020-03-20 用户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14364A true CN111414364A (zh) 2020-07-14
CN111414364B CN111414364B (zh) 2023-08-25

Family

ID=71494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03607.5A Active CN111414364B (zh) 2020-03-20 2020-03-20 用户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1436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51475A (zh) * 2020-08-07 2020-09-11 北京每日优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30174A1 (en) * 2005-12-07 2007-06-07 Bhashyam Ramesh Automating business events
US20150066861A1 (en) * 2013-08-27 2015-03-05 Omnitracs, Llc Flexible Time-based Aggregated Derivations for Advanced Analytics
US20160007173A1 (en) * 2014-07-01 2016-01-0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managing user profiles and status change information
CN106383895A (zh) * 2016-09-27 2017-02-08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推荐方法、装置以及终端设备
CN106789277A (zh) * 2016-12-27 2017-05-31 北京五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状态机模型的用户行为确定方法及装置
US20180007049A1 (en) * 2016-06-30 2018-01-04 Yahoo! Inc. Computeriz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henticating users on a network device via dynamically allocated authenticating state machines hosted on a computer network
CN110781375A (zh) * 2018-07-31 2020-02-1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状态标识确定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30174A1 (en) * 2005-12-07 2007-06-07 Bhashyam Ramesh Automating business events
US20150066861A1 (en) * 2013-08-27 2015-03-05 Omnitracs, Llc Flexible Time-based Aggregated Derivations for Advanced Analytics
US20160007173A1 (en) * 2014-07-01 2016-01-0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managing user profiles and status change information
US20180007049A1 (en) * 2016-06-30 2018-01-04 Yahoo! Inc. Computeriz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henticating users on a network device via dynamically allocated authenticating state machines hosted on a computer network
CN106383895A (zh) * 2016-09-27 2017-02-08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推荐方法、装置以及终端设备
CN106789277A (zh) * 2016-12-27 2017-05-31 北京五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状态机模型的用户行为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0781375A (zh) * 2018-07-31 2020-02-1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状态标识确定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林等: "一种通用状态机引擎设计与应用", 《实验科学与技术》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51475A (zh) * 2020-08-07 2020-09-11 北京每日优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14364B (zh) 2023-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29220B2 (en) Data exchange among data sources
TWI734217B (zh) 基於區塊鏈的發票沖紅方法及裝置和電子設備
EP3669249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n incremental, reversible and decentralized biometric identity management system
Cortis et al. An ontology-based technique for online profile resolution
CN111026874A (zh) 知识图谱的数据处理方法及服务器
US8782016B2 (en) Database record repair
CN107515915A (zh) 基于用户行为数据的用户标识关联方法
CN111046237A (zh) 用户行为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09299087A (zh) 数据缓存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25229A (zh) 数据血缘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CN109783531A (zh) 一种关系发现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391506A (zh) 用于查询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10851485B (zh) 社交关系的挖掘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与可读介质
CN109739992A (zh) 一种获取关联信息的方法及终端
CN111177481A (zh) 用户标识映射方法及装置
CN111414364A (zh) 用户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CN114022188A (zh) 目标人群圈选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901037A (zh) 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210064681A1 (en) Entity mapping based on incongruent entity data
WO2021118413A2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comprising secure multilateral computing and data analysis methods
CN112433753A (zh) 基于参数信息的接口文档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9144999B (zh) 一种数据定位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程序产品
CN108959381B (zh) 数据的管理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GB2493963A (en) Database record repair
CN111737488B (zh) 基于领域实体提取和关联分析的信息溯源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