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06374A - 频域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内多rx波束测量和动态rx波束扫描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频域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内多rx波束测量和动态rx波束扫描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06374A
CN111406374A CN201780097198.1A CN201780097198A CN111406374A CN 111406374 A CN111406374 A CN 111406374A CN 201780097198 A CN201780097198 A CN 201780097198A CN 111406374 A CN111406374 A CN 1114063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
communication device
reception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9719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06374B (zh
Inventor
于志斌
M·鲁德
H·诺伊豪斯
黄庸瑄
B·根泽尔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ple Inc
Original Assignee
Appl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ple Inc filed Critical Apple Inc
Priority to CN20231011509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9456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063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063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063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063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 H04B7/080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with single receiver and antenna switching
    • H04B7/081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with single receiver and antenna switching based on current reception conditions, e.g. switching to different antenna when signal level is below threshol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6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 H04B7/08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5/03178Arrangements involving sequence estimation techniques
    • H04L25/03248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in conjunction with other apparatus
    • H04L25/03254Operation with other circuitry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5/03261Operation with other circuitry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with impulse-response shortening fil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通信设备,包括:接收器,该接收器包括至少两个接收天线并被配置为接收多个参考信号中的至少一个参考信号,每个参考信号是在预定义的参考信号传输时间从至少一个基站传输的;控制器,该控制器被配置为在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的接收时段期间在至少两个天线的至少两个接收配置之间切换;以及信号质量确定器,该信号质量确定器被配置为针对每个接收配置确定指示所接收的参考信号的第一信号质量的参数。

Description

频域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内多RX波束测量和动态RX波束 扫描的方法
技术领域
各种实施方案整体涉及用于改善信号接收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波束管理(BM)可以是无线电通信系统(例如LTE、UMTS、GSM、其他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网络、WLAN/WiFi、蓝牙、5G、mmWave等)的重要特征。在此类通信系统中,通信设备和对应的基站可使用多个候选发射-接收波束对来执行对参考信号的测量,并且可基于针对相应所测量参考信号的所测量信号质量值来选择一对发射-接收波束。波束扫描可以是BM的一个子功能,其中通信设备可以改变接收波束(例如,在参考信号的接收时段期间天线阵列的接收配置),测量接收质量,并基于测量结果来识别最佳接收波束配置。在各种通信系统中,参考信号可稀疏地分配在预定义组的OFDM符号的每个OFDM符号中。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类似的参考字符通常在所有不同视图中指示相同的部分。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通常将重点放在例示本发明的原理上。在以下描述中,参考以下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案,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一些方面的示例性通信网络;
图2示出了根据一些方面的通信设备的示例性内部配置;
图3示出了根据一些方面的网络接入节点的示例性内部配置;
图4示出了根据一些方面的与外部数据网络对接的示例性通信网络;
图5示例性地示出了波束扫描的一般概念;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与参考信号测量相关的通信设备的示例性内部配置;
图7示出了通信设备可使用图6的部件执行的示例性方法;
图8示出了包括参考信号的时域OFDM符号的FFT窗口的片段;
图9A示例性地示出了用于图8中所示的一个接收波束的TP滤波;
图9B示例性地示出了用于图8中所示的另一个接收波束的TP滤波;并且
图10示出了通信设备可使用图6的部件执行的另一示例性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描述参考了附图,其通过例示的方式示出了可实施本发明的具体细节和实施方案。
“示例性”一词在本文中被用于意指“用作示例、实例或者例示”。本文作为“示例性”所述的任何实施方案或者设计不一定被理解为比其他实施方案或者设计优先或者有利。
在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词语“多”和“多个”明确地指大于一的量。在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术语“组”、“集合”、“群组”、“系列”、“序列”、“分组”等是指等于或大于一的量,即一个或多个。以未明确表述“多”或“多个”的复数形式表达的任何术语同样是指等于或大于一的量。术语“适当子集”、“减少子集”和“较少子集”是指集合的不等于集合的子集,即包含比集合少的元素的集合子集。
应当理解,本文所用的任何矢量和/或矩阵表示法在本质上是示例性的,并且仅出于解释的目的而采用。因此,应当理解,本公开中详述的方法不限于仅使用矢量和/或矩阵来实现,并且相关的过程和计算可相对于数据、观察、信息、信号、样本、符号、元素等的集合、序列、分组等进行等价的执行。此外,应当理解,提到的“矢量”可指任何大小或取向的矢量,例如包括1×1矢量(例如,标量)、1×M矢量(例如,行矢量)和M×1矢量(例如,列矢量)。类似地,应当理解,对“矩阵”的引用可指任何大小或取向的矩阵,例如,包括1×1矩阵(例如,标量)、1×M矩阵(例如,行矢量)和M×1矩阵(例如,列矢量)。
如本文所用,“电路”被理解为任何种类的逻辑实现实体,其可包括执行软件的专用硬件或处理器。因此,电路可以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混合信号电路、逻辑电路、处理器、微处理器、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集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或它们的任何组合。下文将进一步详细描述的相应功能的任何其他种类的具体实施也可被理解为“电路”。应当理解,本文详述的电路中的任何两个(或更多个)可实现为具有基本上等同功能的单个电路,相反,本文所详述的任何单个电路可被实现为具有基本上等同功能的两个(或更多个)独立电路。另外,对“电路”的引用可指共同形成单个电路的两个或更多个电路。术语“电路布置”可指由一个或多个电路构成的单个电路、电路集合和/或电子设备。
如本文所用,“存储器”可被理解为可存储数据或信息以用于检索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因此,本文所包括的对“存储器”的引用可被理解为是指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器,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闪存存储器、固态存储器、磁带、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等,或它们的任何组合。此外,应当理解,寄存器、移位寄存器、处理器寄存器、数据缓冲区等在本文中也被术语“存储器”所涵盖。应当理解,被称为“存储器”或“一存储器”的单个部件可由多于一种不同类型的存储器构成,并且因此可指包括一种或多种类型的存储器的集合部件。容易理解的是,可将任何单个存储器部件分成多个总体等价的存储器部件,反之亦然。此外,虽然存储器可被描绘为与一个或多个其他部件分开(诸如在附图中),但应当理解,存储器可集成在另一个部件内,诸如集成在通用集成芯片上。
本文所用的术语“通信设备”和“终端设备”是指可经由无线电接入网络连接到核心网络和各种外部网络的用户侧设备(移动和固定)。如本文所用,术语“网络接入节点”是指提供无线电接入网络的网络侧设备,通信设备利用该无线电接入网络可通过网络接入节点与其他网络连接并交换信息。
参考移动通信网络的接入点使用的术语“基站”可被理解为宏基站、微基站、节点B、演进的NodeB(eNB)、归属eNodeB、远程无线电头端(RRH)、中继点等。如本文所用,电信上下文中的“小区”可以被理解为由基站服务的扇区。因此,小区可以是对应于基站的特定分区的一组地理上共处的天线。因此,基站可为一个或多个小区(或扇区)提供服务,其中每个小区通过不同的通信信道来表征。此外,术语“小区”可用于指宏小区、微小区、毫微微小区、微微小区等中的任一种。术语“用户设备”、“UE”、“通信设备”、“终端设备”、“用户终端”等可应用于任何无线通信设备,包括蜂窝电话、平板电脑、膝上型电脑、个人计算机、可穿戴设备、多媒体回放和其他手持式电子设备、消费/家用/办公/商用电器、车辆以及任何数量的能够进行无线通信的附加电子设备。
本文所述的任何无线电链路可根据以下无线电通信技术和/或标准中的任何一者或多者进行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无线电通信技术、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无线电通信技术、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EDGE)无线电通信技术,和/或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无线电通信技术,例如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自由移动的多媒体接入(FOMA)、3GPP长期演进(LTE)、3GPP长期演进升级版(LTE Advanced)、码分多址2000(CDMA2000)、蜂窝数字分组数据(CDPD)、Mobitex、第三代(3G)、电路交换数据(CSD)、高速电路交换数据(HSCS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第三代)(UMTS(3G))、宽带码分多址(通用移动通信系统)(W-CDMA(UMTS))、高速分组接入(HSP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增强型高速分组接入(HSPA+)、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时分双工(UMTS-TDD)、时分双工-码分多址(TD-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CDMA)、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第8版(第四代之前)(3GPP Rel.8(Pre-4G))、3GPP Rel.9(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第9版)、3GPP Rel.10(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第10版)、3GPP Rel.11(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第11版)、3GPP Rel.12(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第12版)、3GPPRel.13(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第13版)、3GPP Rel.14(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第14版)、3GPP Rel.15(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第15版)、3GPP Rel.16(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第16版)、3GPP Rel.17(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第17版)、3GPP Rel.18(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第18版)、3GPP 5G、3GPPLTE Extra、LTE-AdvancedPro、LTE授权辅助接入(LAA)、MuLTEfire、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UTRA)、演进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长期演进升级版(第四代)(LTE Advanced(4G))、cdmaOne(2G)、码分多址2000(第三代)(CDMA2000(3G))、演进数据优化或演进数据专用(EV-DO)、高级移动电话系统(第一代)(AMPS(IG))、全接入通信系统/扩展的全接入通信系统(TACS/ETACS)、数字AMPS(第二代)(D-AMPS(2G))、一键通(PTT)、移动电话系统(MTS)、改进型移动电话系统(IMTS)、高级移动电话系统(AMTS)、OLT(Offentlig Landmobil Telefoni的挪威语,公共陆地移动电话)、MTD(Mobiltelefonisystem D的瑞典语缩写,或移动电话系统D)、公共自动陆地移动(Autotel/PALM)、ARP(Autoradiopuhelin的芬兰语,“汽车无线电电话”)、NMT(北欧移动电话)、高容量版本NTT(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Hicap)、蜂窝数字分组数据(CDPD)、Mobitex、DataTAC、集成数字增强型网络(iDEN)、个人数字蜂窝电话(PDC)、电路交换数据(CSD)、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PHS)、宽带集成数字增强型网络(WiDEN)、iBurst、非授权移动接入(UMA)(也称为3GPP通用接入网或GAN标准)、Zigbee、Bluetooth(r)、无线千兆联盟(WiGig)标准、mmWave一般标准(无线系统在10-300GHz以及以上频带操作,诸如WiGig、IEEE802.11ad、IEEE 802.11ay等)、在300GHz以上和THz频带操作的技术、(基于3GPP/LTE或IEEE 802.11p以及其他的)车对车(V2V)通信技术和车对外界(V2X)通信技术和车对基础设施(V2I)通信技术以及基础设施对车(I2V)通信技术、3GPP蜂窝V2X、DSRC(专用短程通信)通信系统(诸如智能交通系统以及其他)等。
本文描述的各方面可在各种不同类型频谱上使用,包括专用授权频谱、未授权频谱、(授权)共享频谱(诸如LSA=在2.3-2.4GHz、3.4-3.6GHz、3.6-3.8GHz和其他频率下的授权共享接入,以及SAS=在3.55-3.7GHz和其他频率下的频谱接入系统)。适用的频谱带包括IMT(国际移动电信)频谱(包括450-470MHz、790-960MHz、1710-2025MHz、2110-2200MHz、2300-2400MHz、2500-2690MHz、698-790MHz、610-790MHz、3400-3600MHz等)。需注意,一些频带限于特定地区和/或国家、IMT高级频谱、IMT-2020频谱(预期包括3600-3800MHz、3.5GHz频带、700MHz频带、24.25-86GHz范围内的频带等)、根据FCC的“SpectrumFrontier”5G计划的频谱(包括27.5-28.35GHz、29.1-29.25GHz、31-31.3GHz、37-38.6GHz、38.6-40GHz、42-42.5GHz、57-64GHz、71-76GHz、81-86GHz和92-94GHz等)、5.9GHz(通常5.85-5.925GHz)和63-64GHz的ITS(智能传输系统)频带、当前分配给WiGig的频带,诸如WiGig频带1(57.24-59.40GHz)、WiGig频带2(59.40-61.56GHz)和WiGig频带3(61.56-63.72GHz)和WiGig频带4(63.72-65.88GHz)、70.2-71GHz频带、介于65.88GHz和71GHz之间的任何频带、当前分配给机动车雷达应用的频带诸如76-81GHz,以及包括94-300GHz及以上的未来频带。此外,该方案可在二级基础上用于频带诸如电视白空间频带(通常低于790MHz),其中特别是400MHz和700MHz频带是有前途的候选项。除了蜂窝应用之外,可满足针对垂直市场的具体应用,诸如PMSE(节目制作和特别活动)、医疗、健康、外科、汽车、低延迟、无人机等应用。
本文所述的方面也可通过将OFDM载波数据位矢量分配给对应的符号资源来应用于不同的单载波或OFDM系列(CP-OFDM、SC-FDMA、SC-OFDM、基于滤波器组的多载波(FBMC)、OFDMA等),并且具体地应用于3GPP NR(新无线电)。
除此之外或另选地,在各个方面中,本文所述的无线电链路中的任一个可根据以下无线电通信技术和/或标准中的任何一者或多者进行操作,无线电通信技术和/或标准包括但不限于3GPP NR和/或5G,5G使用对应的频带,包括但不限于24.25-27.5GHz、31.8-33.4GHz、37-40.5GHz、40.5-42.5GHz、45.5-50.2GHz、50.4-52.6GHz、66-76GHz、81-86GHz以及它们的任何组合。在各个方面中,除了OFDM之外或作为其替代,通信系统可采用IFDMA。
出于本公开的目的,无线电通信技术可被分类为短程无线电通信技术或蜂窝广域无线电通信技术中的一种。短程无线电通信技术包括蓝牙、WLAN(例如,根据任何IEEE802.11标准)和其他类似的无线电通信技术。蜂窝广域无线电通信技术包括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码分多址2000(CDMA2000)、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长期演进(LTE)、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演进数据优化(EV-DO)、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EDGE)、高速分组接入(HSPA;包括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HSDPAPlus(HSDPA+)和HSUPA Plus(HSUPA+))、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WiMax)(例如,根据IEEE802.16无线电通信标准,例如WiMax固定或WiMax移动)等,以及其他类似的无线电通信技术。蜂窝广域无线电通信技术还包括此类技术的“小小区”,诸如微小区、毫微微小区和微微小区。蜂窝广域无线电通信技术在本文中一般可称为“蜂窝”通信技术。应当理解,本文详述的示例性场景本质上是示范性的,并且因此可类似地应用于各种现有的和尚未制定的其他移动通信技术,尤其是在此类移动通信技术共享如以下实施例中所公开的类似特征的情况下。此外,如本文所用,术语GSM是指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GSM,即包括GPRS、EDGE和任何其他相关GSM技术。同样,术语UMTS是指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GSM,即包括HSPA、HSDPA/HSUPA、HSDPA+/HSUPA+,以及任何其他相关的UMTS技术。
如本文所用,例如参考通信网络诸如无线电通信网络所用,术语“网络”涵盖网络的接入区段(例如,无线电接入网络(RAN)区段)和网络的核心区段(例如,核心网络区段)。本文参考通信设备所用的术语“无线电空闲模式”或“无线电空闲状态”是指其中未向通信设备分配移动通信网络的至少一个专用通信信道的无线电控制状态。参考通信设备所用的术语“无线电连接模式”或“无线电连接状态”是指其中已向通信设备分配移动通信网络的至少一个专用上行链路通信信道的无线电控制状态。
除非明确指明,否则术语“发射”包括直接发射(点到点)和间接发射(经由一个或多个中间点)两者。类似地,术语“接收”涵盖直接接收和间接接收两者。术语“通信”涵盖传输和接收中的一者或两者,即,在传入和传出方向中的一者或两者中的单向或双向通信。术语“计算”涵盖经由数学表达式/公式/关系的“直接”计算和经由查找表或散列表以及其他数组索引或搜索操作的“间接”计算。
图1示出了通信网络100,其除了网络接入节点110和120之外还可包括通信设备102和104。通信网络100可经由各种机制通过网络接入节点110和120与通信设备102和104通信。在一些方面中,通信网络100可为可自组织的自组织网络,即,自组织网络可由未被预先配置为具有特定作用的设备构成。设备可以是能够经由通信网络100的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设备。任何设备可独立地成为通信网络100的一部分,诸如经由自配置和/或向其他设备注册。因此,在一些方面中,通信网络100可不具有固定的一组设备。在一些方面中,自组织网络可由异构设备或同构设备构成。同构设备可全部具有相同的属性,诸如计算能力、通信速率、通信技术等。另一方面,异构设备可具有不同的属性。自组织网络中的设备之间的通信可能够直接彼此通信(例如,对等),或者可被同步以经由其他设备将通信转发到目标设备(例如,对等到远程)。
自组织网络可包括分级结构或系统,其中一个或多个设备(例如,网络接入节点110和120)可指示通信网络100中的其他设备传输通信。设备的层级可基于计算能力。例如,具有比其他设备更高的计算能力的设备可以被分配更高的层级,并且因此可以指引更低层级设备的通信,诸如以更高效地指引通信转发。
在一些方面中,通信网络100可使用声波接入网络。设备(例如,网络接入节点110和120,以及通信设备102和104)可利用换能器(例如,包括振动膜)将电信号转换为通过介质(诸如空气)传播的物理声波。声波可处于超声频率,并且可被调制以在设备之间传送通信。
在一些方面中,通信网络100可使用光学接入网络。设备(诸如网络接入节点110和120和/或通信设备102和104)可利用例如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和/或紫外光谱中的电磁辐射来在设备之间传送通信。通信可在光源与光敏传感器之间实现。
在一些方面中,通信网络100可使用无线电接入网络,该无线电接入网络在本文中可被称为无线电通信网络100。虽然本文所述的某些实施例可涉及特定无线电接入网络上下文(例如,LTE、UMTS、GSM、其他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网络、WLAN/WiFi、蓝牙、5G、mmWave等),但这些实施例是示范性的,因此可类似地加以必要的变更而应用于任何其他类型或配置的无线电接入网络。无线电通信网络100中的网络接入节点和通信设备的数量是示例性的,并且可缩放到任何量。
在示例性蜂窝上下文中,网络接入节点110和120可以是基站(例如,eNodeB、NodeB、收发器基站(BTS),或任何其他类型的基站),而通信设备102和104可以是蜂窝通信设备(例如,移动站(MS)、用户装备(UE),或任何类型的蜂窝通信设备)。网络接入节点110和120因此可(例如,经由回程接口)与蜂窝核心网络,诸如演进分组核心(EPC,对于LTE)、核心网络(CN,对于UMTS)或其他蜂窝核心网络(其也可被认为是无线电通信网络100的部分)接口连接。蜂窝核心网络可与一个或多个外部数据网络接口连接。在示例性短程上下文下,网络接入节点110和120可以是接入点(AP,例如WLAN或WiFi AP),而通信设备102和104可以是短程通信设备(例如,站(STA))。网络接入节点110和120可与一个或多个外部数据网络(例如,经由内部或外部路由器)接口连接。
网络接入节点110和120(以及,任选地,图1中未明确示出的无线电通信网络100的其他网络接入节点)可因此向通信设备102和104(以及,任选地,图1中未明确示出的无线电通信网络100的其他通信设备)提供无线电接入网络。在示例性蜂窝上下文中,网络接入节点110和120所提供的无线电接入网络可使得通信设备102和104能够经由无线电通信无线地接入核心网络。核心网络可针对与通信设备102和104相关的流量数据提供交换、路由和传输,并且还可提供对各种内部数据网络(例如,控制节点、在无线电通信网络100上的其他通信设备之间传输信息的路由节点等)和外部数据网络(例如,提供语音、文本、多媒体(音频、视频、图像)以及其他互联网和应用数据)的访问。在示例性短程上下文中,由网络接入节点110和120提供的无线电接入网络可提供对内部数据网络(例如,用于在连接到无线电通信网络100的通信设备之间传输数据)和外部数据网络(例如,提供语音、文本、多媒体(音频、视频、图像)和其他互联网和应用数据的数据网络)的访问。
无线电通信网络100的无线电接入网络和核心网络(如果适用,例如对于蜂窝上下文)可由通信协议管理,通信协议可根据无线电通信网络100的细节而变化。此类通信协议可定义通过无线电通信网络100的用户数据流量和控制数据流量的调度、格式化和路由,这包括通过无线电通信网络100的无线电接入和核心网域来传输和接收此类数据。因此,通信设备102和104和网络接入节点110和120可遵循定义的通信协议来通过无线电通信网络100的无线电接入网域传输和接收数据,而核心网络可遵循定义的通信协议在核心网络之内和外部路由数据。示例性通信协议包括5G/NR、LTE、UMTS、GSM、WiMAX、蓝牙、WiFi、mmWave等,其任一者都可适用于无线电通信网络100。
图2示出了通信设备102的内部配置,其可包括天线系统202、射频(RF)收发器204、基带调制解调器206(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子系统208和控制器210)、应用处理器212、存储器214和电源216。尽管图2中未明确示出,通信设备102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附加硬件、软件和/或固件部件(诸如处理器/微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其他专用或通用硬件/处理器/电路等)、外围设备、存储器、电源、外部设备接口、用户身份模块(SIM)、用户输入/输出设备(显示器、小键盘、触摸屏、扬声器、外部按钮、相机、麦克风等)等。
在简略的操作概述中,通信设备102可通过一个或多个无线电接入网络传输和接收无线电信号。基带调制解调器206可根据与每个无线电接入网络相关联的通信协议指示通信设备102的此类通信功能,并且可对天线系统202和RF收发器204执行控制,以便根据由每种通信协议定义的格式化和调度参数来传输和接收无线电信号。尽管各种实际设计可包括用于不同受支持无线电接入技术的单独通信部件(例如,单独的天线、RF收发器、数字信号处理子系统和控制器),但为了简洁起见,图2中所示的通信设备102的配置仅示出每个此类部件的单个实例。因此,在一些方面中,通信设备102可包括用于不同受支持无线电接入技术的单独天线、RF收发器、数字信号处理子系统和/或控制器,诸如一组第一代(1G)部件、一组第二代(2G)部件、一组第三代(3G)部件、一组第四代(4G)部件、一组第五代(5G)部件等,和/或用于第一短程无线电技术(例如,WiFi)的一组部件、用于第二短程无线电技术(例如,蓝牙)的一组部件等。
通信设备102可利用天线系统202传输和接收无线电信号,该天线系统可包括模拟天线组合和/或波束形成电路,并且可以是单个天线或包括多个天线的天线阵列。在接收路径(RX)中,RF收发器204可接收来自天线系统202的模拟射频信号,并且对模拟射频信号执行模拟和数字RF前端处理以产生数字基带样本(例如,同相/正交(IQ)样本),以提供给基带调制解调器206。RF收发器204可相应地包括模拟和数字接收部件,包括放大器(例如,低噪声放大器(LNA))、滤波器、RF解调器(例如,RFIQ解调器)),以及模数转换器(ADC)以将所接收的射频信号转换成数字基带样本。在传输路径(TX)中,RF收发器204可从基带调制解调器206接收数字基带样本并对数字基带样本执行模拟和数字RF前端处理,以产生模拟射频信号以提供给天线系统202用于无线传输。因此,RF收发器204可包括模拟和数字传输部件,包括放大器(例如,功率放大器(PA)、滤波器、RF调制器(例如,RF IQ调制器),以及数模转换器(DAC)以混合从基带调制解调器206接收的数字基带样本,从而产生模拟射频信号供天线系统202进行无线传输。基带调制解调器206可控制RF收发器204的RF传输和接收,这可包括指定用于RF收发器204的操作的传输和接收射频。在一些方面中,无线电收发器204可以是被实现为处理器的软件定义的无线电(SDR)部件,该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指定射频处理例程的软件定义的指令。
如图2中所示,基带调制解调器206可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子系统208,该数字信号处理子系统可执行物理层(PHY层,第1层)传输和接收处理,以准备由控制器210提供的传出传输数据以经由RF收发器204传输,并准备由RF收发器204提供的传入接收数据以供控制器210处理。数字信号处理子系统210可相应地执行以下操作中的一者或多者:错误检测(例如CRC)、前向纠错编码/解码、信道编码和交织、物理信道调制/解调、物理信道映射、无线电测量和搜索、频率和时间同步、天线分集处理、功率控制和加权、速率匹配、重传处理等。数字信号处理子系统208可在结构上实现为硬件(例如,实现为一个或多个以数字方式配置的硬件电路,诸如ASIC或FPGA),实现为软件(例如,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检索并执行定义算术、控制和/或I/O指令并且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程序代码),或者实现为硬件和软件的混合组合。尽管图2中未明确示出,但数字信号处理子系统208可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由用于相关无线电接入技术的通信协议定义的物理层控制逻辑来控制数字信号处理子系统208的各种硬件和软件处理部件。在一些方面中,除了控制器之外,数字信号处理子系统208还可包括被逐个配置为执行特定处理功能的一个或多个以数字方式配置的硬件电路。因此,控制器可将处理任务分配给一个或多个以数字方式配置的硬件电路,该硬件电路可对输入数据执行其分配的处理功能并向控制器提供所得的输出数据。此外,虽然数字信号处理子系统208在图2中被描绘为单个部件,但数字信号处理子系统208可被共同实现为物理层处理部件的单独部分,其中每个相应部分专用于例如特定无线电接入技术的物理层处理。
通信设备102可被配置为根据可由控制器210指示的一种或多种无线电接入技术进行操作。控制器210可因此负责根据每种受支持无线电接入技术的通信协议来控制通信设备102的无线电通信部件(天线系统202、RF收发器204和数字信号处理子系统208),因此可代表每种受支持无线电接入技术的接入层和非接入层(NAS)(也涵盖第2层和第3层)。控制器210可在结构上实现为协议处理器,该协议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协议软件(从控制器存储器检索)并随后控制通信设备102的无线电通信部件,以便根据协议软件中定义的对应协议控制逻辑来传输和接收通信信号。
因此,控制器210可被配置为管理通信设备102的无线电通信功能以便与无线电通信网络100的各种无线电接入和核心网络部件通信,并且因此可根据用于多种无线电接入技术的通信协议进行配置。在一些方面中,控制器210可以是统一的控制器,其整体负责所有受支持无线电接入技术,而在其他方面,控制器210可包括多个单独的控制器,其中每个控制器是用于特定无线电接入技术或一组技术的专用控制器,诸如用于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的专用控制器和用于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的专用控制器。无论如何,控制器210可负责根据受支持无线电接入技术的通信协议指示通信设备102的无线电通信活动。如先前关于数字信号处理子系统208所述,天线系统202和RF收发器204中的一者或两者可类似地划分为多个专用部件组,每个专用部件组分别对应于受支持无线电接入技术中的一种或多种。根据每种此类配置的细节和受支持无线电接入技术的数量,控制器210可被配置为根据例如主/从RAT分级或多SIM方案来控制通信设备102的无线电通信操作。
通信设备102还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212、存储器214和电源212。在一些方面中,应用处理器212可以是被配置为在通信设备102的应用层执行通信设备102的各种应用和/或程序的CPU,各种应用和/或程序是诸如操作系统(OS)、用于支持与通信设备102的用户交互的用户界面(UI)和/或各种用户应用程序。应用处理器可与基带调制解调器206对接,作为应用层,以通过由基带调制解调器206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电网络连接来传输和接收用户数据,诸如语音数据、音频/视频/图像数据、消息数据、应用数据、基本互联网/web访问数据等。
存储器214可以是通信设备102的存储器部件,诸如硬盘驱动器或另一种此类永久性存储器设备。尽管图2中未明确示出,但在一些方面中,图2中所示的通信设备102的各种其他部件还可各自包括集成的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存储器部件,诸如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代码、缓冲数据、保持当前状态信息等。
电源216可为向通信设备102的各种电子部件提供电力的电源。根据通信设备102的设计,电源216可为“有限期”电源,诸如电池(可再充电或一次性)或“无限期”电源(诸如有线电连接)。因此,通信设备102的各种部件的操作可从电源216获取电力。
通信设备102和102可执行移动性过程以连接至无线电通信网络100的无线电接入网络的可用网络接入节点,与这些节点断开连接以及在这些节点之间切换。由于无线电通信网络100的各个网络接入节点可具有特定覆盖区域,通信设备102和102可以被配置为在可用的网络接入节点之间进行选择和重新选择,以保持与无线电通信网络100的无线电接入网络的适当无线电接入连接。例如,通信设备102可与网络接入节点110建立无线电接入连接,而通信设备102可与网络接入节点120建立无线电接入连接。在当前无线电接入连接降级的情况下,通信设备102或104可寻求与无线电通信网络100的另一个网络接入节点的新无线电接入连接。例如,通信设备102可从网络接入节点120的覆盖区域122移动到网络接入节点110的覆盖区域112。因此,与网络接入节点120的无线电接入连接可能降级,通信设备102可经由网络接入节点120的无线电测量(例如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测量)来检测到这种降级。根据针对无线电通信网络100的适当通信协议中定义的移动性过程,通信设备102可寻求新的无线电接入连接(其可在通信设备102处或通过无线电接入网络被触发),诸如通过在相邻网络接入节点上执行无线电测量来确定任何相邻的网络接入节点是否可提供合适的无线电接入连接。由于通信设备102可能已经移动到网络接入节点110的覆盖区域112中,通信设备102可识别网络接入节点110(其可由通信设备102选择或通过无线电接入网络选择)并转移到与网络接入节点110的新的无线电接入连接。此类移动性过程(包括无线电测量、小区选择/重新选择和切换)是在各种通信协议中建立的,并且可由通信设备和无线电接入网络使用,以便在任意数量的不同无线电接入网络场景中保持每个通信设备和无线接入网络之间的强无线电接入连接。
尽管在以下描述中可参考通信设备102,例如,该通信设备102可接收传输,但这可应用于可执行所述功能的通信设备104的相关部件,例如,接收器可接收传输。
图3示出了网络接入节点诸如网络接入节点110的内部配置。如图3所示,网络接入节点110可包括天线系统302、无线电收发器子系统304和通信子系统306(包括物理层子系统308和控制器310)。在关于网络接入节点110的操作的简略概述中,网络接入节点110可以经由天线系统302传输和接收无线电信号,该天线系统可以是包括多个天线的天线阵列。无线电收发器子系统304可执行传输和接收RF处理以将来自通信子系统306的传出数字数据转换成模拟RF信号以提供给天线系统302用于无线电传输,并且将从天线系统302接收的传入模拟RF信号转换成数字数据以提供给通信子系统306。物理层子系统308可被配置为对从无线电收发器子系统304接收的数字数据执行传输和接收PHY处理以提供给控制器110,并且对从控制器310接收的数字数据执行传输和接收PHY处理以提供给无线电收发器子系统304。控制器310可根据对应的通信协议(例如,LTE)来控制网络接入节点110的通信功能,这可包括对天线系统302、无线电收发器子系统304和物理层子系统308实施控制。无线电收发器子系统304、物理层子系统308和控制器310中的每一者可在结构上实现为硬件(例如,实现为一个或多个以数字方式配置的硬件电路,诸如ASIC或FPGA)、实现为软件(例如,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检索并执行定义算术、控制和/或I/O指令并且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程序代码),或者实现为硬件和软件的混合组合。在一些方面中,无线电收发器子系统304可为包括数字和模拟射频处理和放大电路的无线电收发器。在一些方面中,无线电收发器子系统304可以是被实现为处理器的软件定义的无线电(SDR)部件,该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指定射频处理例程的软件定义的指令。在一些方面中,物理层子系统308可包括控制器和一个或多个硬件加速器,其中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物理层处理并将某些处理任务卸载到一个或多个硬件加速器。在一些方面中,控制器310可以是被配置为执行指定上层控制功能的软件定义的指令的控制器。在一些方面中,控制器310可被限于无线电通信协议栈层功能,而在其他方面中,控制器310也可负责传输、互联网和应用层功能。
网络接入节点110因此可通过提供无线电接入网络以使得服务的通信设备能够访问期望的通信数据,来提供无线电通信网络中的网络接入节点的功能。例如,网络接入节点110还可经由有线或无线回程接口与核心网络、一个或多个其他网络接入节点或各种其他互联网网络和服务器对接。
如前所述,网络接入节点110和112可与核心网络连接。图4示出了根据一些方面的示例性配置,其中网络接入节点110与核心网络402(其可为蜂窝核心网络)接口连接。核心网络402可提供对无线电通信网络100的操作至关重要的多种功能,诸如数据路由、认证和管理用户/订阅者、与外部网络接口连接以及各种网络控制任务。核心网络402可因此提供基础结构以在通信设备104和各种外部网络诸如数据网络404和数据网络406之间路由数据。通信设备104因此可依赖于网络接入节点110提供的无线电接入网络与网络接入节点110无线地传输和接收数据,网络接入节点然后可将数据提供给核心网络402,以进一步路由到外部位置诸如数据网络404和406(其可为分组数据网络(PDN))处。通信设备104因此可与数据网络404和/或数据网络406建立数据连接,该数据连接依赖于网络接入节点110和核心网络402进行数据传输和路由。
通信设备和网络接入节点之间的无线电通信可根据特定于所利用的无线电接入技术的标准化通信协议来执行。如先前关于通信设备102的基带调制解调器206和网络接入节点110的通信子系统306的功能所述,这些通信协议可支配诸如信号格式化、传输和接收调度、频谱/带宽分配、信道选择、移动性、连接管理的功能和各种更高级别的控制功能。
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可整体涉及采用例如在具有一个或多个天线(例如,单个天线和/或一个或多个天线阵列,例如相控天线阵列)的对应基站和通信设备(终端设备)中实现的发射器和接收器的通信系统。因此,在某些方面中,天线可为例如用于例如5G/NR和/或LTE通信系统中的亚6GHz通信的天线。在某些方面中,作为一组天线元件的天线阵列可被配置用于在5G/NR通信系统中,具体地根据mmWave标准在频带中进行通信。虽然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可特别适用于使用根据5G/NR mmWave标准的频带的通信系统,但除此之外或另选地,各个方面可适用于使用亚6GHz频带的通信系统,例如用于LTE通信系统。例如,某些方面可另外或另选地涉及,例如使用部分数量或分数数量的OFDM符号(例如基于来自常规天线的接收的信号)的LTE服务小区测量。在某些方面中,在例如通信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阵列的情况下,天线阵列的元件可以某种方式组合,使得特定角度的信号经历相长干涉,而其他信号经历相消干涉。在各方面中被示例性地称为波束形成的天线或天线阵列的元件的组合可应用于接收器和/或发射器以便实现空间选择性。在各个方面中,例如在发射器处,可控制天线阵列的元件之间的相对相位和幅值以产生定向波前。相应地,在各个方面中,接收器处的元件可针对待接收的信号的预期方向进行调节和/或组合。
在各个方面中,诸如例如5G NR mmWave系统的通信系统可包括可针对不同的接收/发射波束对执行参考信号测量的通信设备和基站。在各个方面中,通信设备可被配置为在从一个或多个基站接收参考信号时执行接收波束扫描。在各个方面中,当执行接收波束扫描时,通信设备或终端设备可基于RF相控阵列天线改变接收波束,例如模拟波束。换句话讲,接收波束可对应于例如两个接收天线的接收配置。在各个方面中,通信设备的接收器可包括具有多个接收天线的天线阵列,该多个接收天线可被配置为选择性地被启用或禁用,而接收配置可对应于启用和/或禁用的接收天线的组合。在各个方面中,接收配置可除此之外或另选地通过调节例如天线阵列元件之间的相位位置以对应于接收的信号内的相移来实现。在各个方面中,通信设备可被配置为在通信设备从基站(例如,gNB)接收参考信号的时段期间在接收器的此类接收配置中的至少两个接收配置之间切换。
在各个方面中,参考信号(例如,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可按预定义的参考信号传输时间或定时从基站传输。例如,参考信号诸如CSI-RS可被分配在一组预定义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中的每一者中。在某些方面中,传输参考信号的基站因此可例如以预定义的调度向通信设备提供参考信号。在各个方面中,通信设备可旨在估计对应CSI-RS资源元素(RE)的接收的信号功率。在各个方面中,通信设备可另外测量干扰和噪声。
图5示例性地示出了波束扫描的一般概念。来自基站(例如来自gNB)的定向发射波束502(为附图简明起见,在上排中仅示例性地标记了一个波束)在图中的上排中示出。下排示出了通信设备(例如,通信设备的天线阵列的接收配置)的接收波束501(为附图简明起见,在下排中仅示例性地标记了一个波束)。如可从附图中看出,在某些方面中,此类接收波束可被视为对应于要在通信设备处接收的波束的假想方向的配置。在各个方面中,可通过调节例如天线阵列的每个天线元件的相移和/或通过启用/禁用天线阵列的某些天线元件,使得天线阵列的接收配置对应于接收的信号内的相移,从而实现此类配置。
图5示例性地示出了用于针对对应天线系统的不同接收配置在通信设备处测量参考信号的四种测量配置。在图5中,示出了在不同示例性接收配置之间切换,从而使通信设备的接收波束方向从图中的基本上水平的方向转向图中的基本上垂直的方向。如进一步所示,与接收波束3对应的接收配置对应于通信设备的接收波束方向与从基站接收的波束的实际方向基本上对准的情况。该状况在图中用虚线504标记。在各个方面中,配置504可实现所测量的参考信号的高信号质量,例如高的测量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或高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
在各个方面中,可在参考信号的接收时段内(例如,在一个OFDM符号内)执行接收波束的多次测量。因此,在各个方面中,可以实现有益的接收波束测量更新速率,并且在各个方面中,可以实现有益的波束选择性能。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与参考信号测量相关的通信设备102的示例性内部配置。图6的通信设备102的部件可至少部分地结合到图2所示的通信设备102的基带调制解调器206中或者可至少部分地是图2所示的通信设备102的基带调制解调器206的一部分。由于图6示出的绘图集中于参考信号测量,为了简洁起见,图6可能未明确示出通信设备102的某些其他部件。
如图6所示,在一些方面中,通信设备102可包括接收器603、扫描控制器601、参考信号控制器602、IQ缓冲器604、变换器605、资源元素提取器606、滤波器(滤波电路)607、信号质量确定器608和发射器610。接收器603、扫描控制器601、参考信号控制器602、IQ缓冲器604、变换器605、资源元素提取器606、滤波器607、信号质量确定器608和发射器610中的每一者可在结构上实现为硬件(例如,实现为一个或多个以数字方式配置的硬件电路,诸如ASIC、FPGA或另一种类型的专用硬件电路),实现为软件(例如,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检索并执行定义算术、控制和/或I/O指令并且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程序代码),或者实现为硬件和软件的混合组合。
例如,在各个方面中,接收器603可包括至少两个接收天线,例如包括多个接收天线的天线阵列。例如,至少两个接收天线或天线阵列可对应于图2的天线系统202或包括在该天线系统中,而在某些方面中,用于执行与所述天线或所述天线阵列相关的动作和/或处理的电路可被实现为接收器603中的硬件和/或软件。
虽然接收器603、扫描控制器601、参考信号控制器602、IQ缓冲器604、变换器605、资源元素提取器606、滤波器607、信号质量确定器608和发射器610在图6中被单独示出,但该图示通常用于在功能层级上突出显示基带调制解调器206的操作。因此,接收器603、扫描控制器601、参考信号控制器602、IQ缓冲器604、变换器605、资源元素提取器606、滤波器607、信号质量确定器608和发射器610可各自被实现为单独的硬件和/或软件部件,或者接收器603、扫描控制器601、参考信号控制器602、IQ缓冲器604、变换器605、资源元素提取器606、滤波器607、信号质量确定器608和发射器610中的一个或多个可被组合成统一的硬件和/或软件部件(例如,包括用于执行多种功能的电路的硬件定义的电路布置,或被配置为执行为多种功能定义指令的程序代码的处理器)。
在本公开的各个方面中,通信设备102包括接收器603,该接收器包括至少两个接收天线。接收器603被配置成从多个参考信号中接收至少一个参考信号(例如,CSI-RS),每个参考信号是在预定义的参考信号传输时间从至少一个基站传输的。在某些方面中,参考信号可具体地旨在由通信设备102用于获取信道状态信息,例如用于信道相关调度等。在各个方面中,参考信号诸如CSI-RS可按预定义的周期性参考信号传输时间从对应的基站(例如,从根据5G规范的gNB)传输。在某些方面中,CSI-RS可除此之外或另选地例如经由控制信号被触发以进行非周期性传输。在各个方面中,所述预定义的参考信号传输时间可在预定义组的OFDM符号内预定义。
在各个方面中,通信设备102还包括控制器(例如,扫描控制器601),其被配置为在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的接收时段期间在至少两个天线的至少两个接收配置之间切换。在这些方面中,扫描控制器601可以在单个参考信号的接收时段内在接收配置之间切换多于一次。在各个方面中,扫描控制器601可以被配置为在单个参考信号的接收时段内在全组接收配置之间切换。在各个方面中,扫描控制器601可以被配置为在多于单个参考信号的接收时段内在全组接收配置之间切换,同时在单个参考信号的接收时段内在至少两个接收配置之间切换。在某些方面中,全组接收配置可对应于通信设备102的天线阵列的全组可能和/或期望配置。在各个方面中,扫描控制器601可以在接收一个参考信号的测量时段期间在例如天线阵列的一组全部技术上可能的接收配置的子集之内的接收配置之间进行切换,并可以在例如接收另一个参考信号的不同测量时段中在接收配置的不同子集之内的接收配置之间进行切换。在某些方面中,此类子集可重叠。
在各个方面中,通信设备还包括信号质量确定器608,该信号质量确定器被配置为针对每个接收配置确定指示所接收的参考信号的第一信号质量的参数。在某些方面中,参数可以是参考信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在某些方面中,除此之外或另选地,该参数可为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因此,在各个方面中,通信设备102可被配置为通过在例如单个参考信号的接收时段内(例如,在一个OFDM符号内),在多个(例如,至少两个)接收配置之间切换来在参考信号的接收时段内执行多次信号质量测量。给定由基站向通信设备提供的参考信号的固定调度,在接受潜在降低的测量精度的同时,通过在各个参考信号内执行多次参考信号测量,可以在通信设备处更快地发现由基站发射的信号波束的理想接收配置。
图7示出了通信设备102可使用图6的部件执行的示例性方法700。在各个方面中,可在没有接收流量时,在非连续接收(DRX)周期之间执行在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的接收期间执行波束扫描的方法700。在阶段701开始该方法之后,通信设备102的扫描控制器601可以在阶段702执行天线阵列码本重新配置。在各个方面中,此类码本重新配置可包括一开始使用一组预定义的默认接收配置,从给定总集选择例如要在方法700的接下来循环中测试的现有接收配置的子集,和/或更新码本条目,例如确定新的优化接收配置,例如启用/禁用的天线的新组合或新相移。在阶段703处,扫描控制器601然后通过在参考信号的接收时段期间在至少两个接收配置之间切换来执行接收(Rx)波束扫描或切换。当在接收配置之间切换时,对应于接收的信号(即,所接收的时域信号)的数据被存储在对应的存储器中。在某些方面中,为此,在阶段704处,将表示所接收的时域信号的相位、幅值和频率的IQ数据存储在IQ缓冲器604中。在阶段705处,参考信号控制器602确定是否在IQ缓冲器604中存储包括CSI-RS的完整OFDM符号。如果不是,则重复阶段702至705,直到在阶段705处确定存储包括CSI-RS的完整OFDM符号。
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当缓冲包括参考信号的完整时域OFDM符号时,变换器605在阶段706将包括参考信号的完整时域OFDM符号从时域变换到频域中。换句话讲,在各个方面中,时域参考符号使用多个接收配置来接收,并且在参考符号例如在单次变换中从时域变换到频域中之前进行缓冲。在各个方面中,在阶段706处,变换器605使用傅里叶变换(FT)(例如,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将参考信号从时域变换到频域。在变换之后,资源元素(RE)提取器606在阶段707处从频域信号提取(转换)用于将RS从基站传输到通信设备的资源元素,例如频率资源元素。
在各个方面中,在阶段708至712处,滤波器607对所提取(转换)的参考信号资源元素在频域中执行多次时间部分(TP)滤波。例如,在某些方面中,滤波器607可在频域中应用时间部分滤波函数,由此时间部分滤波函数可对应于相应接收波束(接收配置)。在各个方面中,每次TP滤波可至少基本上仅保持对应于相应TP滤波器的单个接收波束的功率贡献,并且可基本上排除对应于不同接收波束的所有功率贡献。
图8和图9示例性地和概念性地示出了时间部分滤波。图8示出了包括参考信号的时域OFDM符号的FFT窗口的片段。如图所示,在接收器603接收参考信号的时段期间,扫描控制器601在相应接收配置之间(即,在相应接收波束之间)切换。出于简洁的目的,图8仅示出了第一接收波束“RX波束1”802和第二接收波束“RX波束2”804,而在某些方面中,波束扫描的概念可扩展到任何期望数量的接收波束。图8还示出了时域中的示例性窗口函数,其中w1(n)801是对应于第一接收波束802的时间窗口函数,并且其中w2(n)803是对应于第二接收波束804的时间窗口函数。可根据所考虑系统的要求选择窗口函数,窗口函数是在与利用相应接收配置接收参考信号的时段对应的间隔之外基本为零值的函数。例如,窗口函数可选自由以下项组成但不限于以下项的组:矩形窗口、B样条窗口、三角形窗口、Parzen窗口、Sine窗口、Hann或Hanning窗口、Hamming窗口、Heiser窗口、Blackman窗口、Nuttal窗口、Gaussian窗口等。在某些方面中,窗口函数可包括实值函数和/或虚值函数。图8还示出了切换间隙807,该切换间隙对应于与扫描控制器601从一个接收配置切换到下一个接收配置所需的时间对应的时间间隔。
在各个方面中,滤波器607将滤波函数应用于频域参考信号。图9A和图9B示例性地示出了用于图8的接收波束802和804的TP滤波,并且示例性地示出了分别与图9A/图9B的时域窗口函数w1(n)、w2(n)对应的频率传递函数W1(k)(图9A)和W2(k)(图9B)。频率传递函数沿着频域资源元素示出,其中参考信号的频率资源元素用灰色阴影突出显示。在各个方面中,滤波器607应用有限脉冲响应(FIR)滤波器。
在各个方面中,如使用图8、图9A和图9B所示的TP滤波可如下所述:
Figure BDA0002507794850000211
其中
k∈{CSI-RS索引}。
在上述公式中,X(k)是所使用的子载波频带中的频域资源元素,Xm(k)是经TP滤波的CSI-RS资源元素,其仅包含来自接收波束(例如,天线接收配置)m的功率贡献并且排除来自其他接收波束的功率贡献。Wm(l)是窗口函数的频域传递函数,该窗口函数对应于接收波束m的时间部分,如例如图8中所示,其中m=1,2。如可从图9A和图9B中看出,由于时间窗口函数是实值的,对应的传递函数是对称的:
Wm(l)=Wm(-l),其中0≤l≤L。(2)
因此公式(1)可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507794850000221
其中
k∈{CSI-RS索引}。
其中,L是Wm的有效(非零)抽头(tap)的数量。在各个方面中,可以采用具有平滑时域过渡边缘的窗口函数来抑制载波间干扰(ICI)。在此类方面中,L的较小值可为足够的(例如,当使用Hanning窗口函数时,L=3)。因此,在某些方面中,可实现可降低计算复杂性的效果。
因此,在各个方面中,滤波器607可以在参考信号的接收时段期间对由扫描控制器601选择的每个接收波束采用时间部分(TP)滤波。TP滤波在各个方面中可以旨在分离由时域中的对应窗口函数所针对的相应接收波束(接收配置)的相应功率贡献。
返回到图7,在阶段708处的时间部分滤波之后,滤波器607可在阶段709处进一步解扰参考信号资源元素,并且可在阶段710处进一步应用噪声抑制滤波以改善信号质量。在阶段710之后,信号质量确定器608可通过在阶段711处确定例如参考信号(例如CSI-RS)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来对参考信号执行测量。在阶段713处,参考信号控制器602可确定从基站发射的所有参考信号是否已经进行过测量。如果不是,则方法700返回到阶段702。如果例如在预先确定的时间间隔中从基站接收的所有参考信号已经由信号质量确定器608进行过测量,则方法700在阶段714处结束。在某些方面中,发射器610可将利用方法700获取的测量结果作为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传输到对应的基站,并且/或者使用测量结果来决定要例如用于与对应基站的数据通信的接收配置。
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可以采用动态接收波束扫描。在这些方面中,通信设备102可被配置为跟踪每个候选RX波束的信号质量值。为此,在某些方面中,通信设备102可被配置为采用无限脉冲响应(IIR)滤波。在这些方面中,通信设备102可被配置为动态地调节以相应接收配置接收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的接收配置时间。此外,通信设备102可被配置为在波束扫描时段中动态地调节每个候选接收波束的测量速率。
在各个方面中,如果参考信号测量结果指示候选波束中的至少一个波束具有足够高的接收信号质量,则通信设备102可被配置为针对一组一个或多个候选接收波束采用更短的接收波束测量持续时间(例如,针对每个候选接收波束采用部分OFDM符号)。在各个方面中,如果参考信号测量结果指示候选波束中的至少一个波束具有低信号质量,则通信设备102可被配置为针对一组一个或多个候选接收波束采用更长的接收波束测量持续时间(例如,针对每个候选接收波束采用完整OFDM符号)。在各个方面中,通信设备102可被配置为,如果这些接收波束的预测或测量的信号质量低于预定义阈值,则排除使用某些接收波束或配置(例如,在预定义数量的波束扫描时段内)进行的参考信号的测量。
在各个方面中,扫描控制器601可以被配置为基于利用相应接收配置接收的参考信号的第二信号质量来调节利用相应接收配置接收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的时间段。换句话讲,在各个方面中,可基于每个接收波束的跟踪信号质量来动态地调节相应接收波束或相应接收配置的工作持续时间。在某些方面中,质量度量(例如,用于估计第二信号质量)可为来自最近测量的对应接收波束的经时间滤波(跟踪)的SINR估计。最近测量可例如为使用相应接收配置的先前或最近参考信号的测量。在某些方面中,在当前参考信号测量中所述接收波束的所跟踪的SINR值为高时,扫描控制器601可在下一次参考信号测量中针对相应接收波束采用较短的工作持续时间(例如,部分OFDM符号)。在各个方面中,为此,由信号质量确定器608在当前测量中确定的信号质量可存储在通信设备102的存储器612中。在下一个参考信号测量或扫描时段中,扫描控制器601可以参考所述存储器612以确定和/或调节利用相应接收配置接收参考信号的时间段。在某些方面中,当接收波束的所跟踪的SINR为低时,扫描控制器601可在下一个参考信号测量或接收波束扫描时段中,针对此类接收波束采用更长的工作持续时间(例如,完整OFDM符号或甚至更长)。
图10示出了通信设备102可使用图6的部件执行的示例性方法1000。在某些方面中,方法1000可以例如由扫描控制器601和信号质量确定器608执行。在各个方面中,方法1000可基于一个表格,该表格针对预定义数量的接收配置中的每个接收配置存储索引值i、掩码值mask(i)、限定利用对应于索引值i的接收配置来接收参考信号的时间段的工作持续时间参数L(i)、由先前信号质量测量SINR(i)得到的信号质量度量值。方法1000示例性地采用SINR(i)作为信号质量度量值,而在各个方面中,方法1000可另选地或除此之外应用RSRP。另选地(或除此之外),在某些方面中,例如,可针对同一接收波束采用跨多个接收波束扫描时段的中间SINR/RSRP估计。
使用方法1000,在各个方面中,扫描控制器601可以被配置为当在先前扫描时段中确定的信号质量值低于预定义阈值时跳过切换到某些接收配置。此外,在各个方面中,扫描控制器601可以被配置为基于在先前扫描时段中为相应接收波束确定的信号质量来设定利用相应接收配置接收参考信号的时间段(也称为工作持续时间)。
如图10所示,在阶段1001处开始方法1000之后,在阶段1002处,扫描控制器601从存储器612加载所述值mask(i)、L(i)和SINR(i)以用于接收配置i。在阶段1003处,扫描控制器601确定接收配置i的掩码值是否等于0或大于0。通过将掩码值设定为大于0,扫描控制器601可以在各个方面中被配置为在一定数量(该数量对应于掩码值)的扫描时段内从方法700排除相应接收配置。因此,在各个方面中,扫描时段可以对应于扫描控制器601可以在包括在预定义的一组接收配置中的接收配置之间切换的一段时间。在各个方面中,所述预定义的一组接收配置可对应于通信设备102的天线阵列的可能和/或期望的天线配置的数量。如图10所示,在阶段1010处,当掩码值大于0时,通过将其值减小1并将用于接收配置i的更新后的掩码值存储到存储器612中来更新该值。
如果扫描控制器601确定掩码值为0,则方法1000前进至阶段1004,在该阶段处扫描控制器601将利用接收配置i接收参考信号的时间段设定为存储的值L(i)。在阶段1005处,在工作持续时间内,即在所述时间段内,信号质量确定器608可确定用于接收配置i的中间SINR值。基于此,扫描控制器601可在阶段1006处执行信号处理以补偿由于载波间干扰(ICI)引起的效应。在阶段1006处执行处理时,扫描控制器601可将值LUT0添加至在前一阶段1005处确定的中间SINR值。在各个方面中,值LUT0可取自例如存储在存储器612中的查找表以补偿SNR罚分偏移,在某些方面中,SNR罚分偏移可能是由于来自窗口函数的ICI而被引入的。例如,更矩形的窗口函数可引入更高程度的ICI作为更平滑的窗口函数。在某些方面中,这种SNR罚分偏移得到特别补偿,因为它不反映真实信道中的任何噪声或干扰,而可能是由所使用的算法引入的人为效应。SNR罚分可在各个方面预先是已知的,可针对特定的窗口函数离线预先计算或模拟。当L(i)是整数个完整OFDM符号的倍数时,在某些方面中,值LUT0可等于0。
在阶段1007处,扫描控制器601将针对接收配置i存储的跟踪信号质量值SINR(i)更新为先前跟踪信号质量值SINR(i)和在阶段1007处理的中间SINR值的加权和。参数F是在0和1之间选择的加权因子,其可以预先存储在存储器612中或可以动态调节。在某些方面中,参数F可被称为单抽头无限脉冲响应(IIR)滤波器的遗忘因子。在某些方面中,与具有较短工作持续时间的测量(例如,半个OFDM符号的测量)相比,参数F可被动态地调节,例如,以向具有较长工作持续时间的测量(例如,完整OFDM符号的测量)提供较大权重。在某些方面中,另选地或除此之外,可基于工作持续时间参数L(i)动态地调节参数F。在阶段1008处,基于更新的跟踪信号质量值,扫描控制器601在下一个扫描时段更新当前接收波束i的工作持续时间。在各个方面中,为此,扫描控制器601将更新后的工作持续时间设定为值LUT1,该值是取自可存储在存储器612中的另外的查找表的值。在各个方面中,查找表可存储值LUT1以在下一扫描时段中调节每个接收波束i的测量持续时间,使得较高的SINR值将被映射到利用接收配置i接收参考信号的较短时间段。相反,在某些方面中,较低的SINR值可被映射到较长的接收波束持续时间。
在阶段1009处,通过参考将该值设定为值LUT2(SINR(i))的第三查找表,在下一扫描时段内更新用于接收波束i的掩码值。在各个方面中,值LUT2可用于控制下一个RX波束扫描时段的候选RX波束i的掩码。例如,在用于接收配置i的跟踪SINR值可低于预定义阈值的情况下,LUT2可为非零正整数N。LUT2的此类值导致在接下来的N个扫描时段中跳过针对接收波束i的测量。
在各个方面中,提供动态接收波束扫描(包括基于第二信号质量对利用相应接收配置接收参考信号的时间段的调节)可以因此提供以下项之间的有益平衡:(1)波束测量精度,(2)接收波束扫描速率,以及(3)接收波束扫描总体工作持续时间。
虽然以上描述和所连接的附图可将电子设备部件绘示为单独的元件,但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有各种可能将离散元件组合或集成到单个元件中。这可包括组合两个或更多个电路以形成单个电路,将两个或更多个电路安装到公共芯片或底座上以形成集成元件,在公共处理器内核上执行分立的软件部件等。相反,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将单个元件分成两个或更多个离散元件的可能性,例如,将单个电路分成两个或更多独立电路,将芯片或底座分成一开始提供于其上的离散元件,将软件部件分成两个或更多个区段以及在独立处理器内核上执行每个区段等等。
应当理解,本文详述的方法的具体实施在本质上是演示性的,并且因此被理解为能够在对应的设备中实现。同样,应当理解,本文所详述的设备的具体实施被理解为能够被实现为对应的方法。因此,应当理解,一种对应于本文详述的方法的设备可包括被配置为执行相关方法的每个方面的一个或多个部件。
以上描述中定义的所有首字母缩略词在本文所包括的所有权利要求中也成立。
尽管已参考特定实施方案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在本文中对形式和细节作出各种改变。本发明的范围因此由所附权利要求来指示,并且因此属于权利要求等同物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均旨在被涵盖。
以下实施例涉及本公开的更多方面。
实施例1的主题是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包括:接收器,该接收器包括至少两个接收天线并被配置为接收多个参考信号中的至少一个参考信号,每个参考信号是在预定义的参考信号传输时间从至少一个基站传输的;控制器,该控制器被配置为在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的接收时段期间在至少两个天线的至少两个接收配置之间切换;以及信号质量确定器,该信号质量确定器被配置为针对每个接收配置确定指示所接收的参考信号的第一信号质量的参数。
在实施例2中,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接收配置对应于接收的信号的假想方向。
在实施例3中,根据实施例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接收配置对应于一组相移,该一组相移中的每个相移被应用于至少两个天线中的一个天线以用于信号接收。
在实施例4中,根据实施例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接收器包括具有多个接收天线的天线阵列,控制器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启用或禁用天线中的每个天线,其中接收配置对应于启用和/或禁用的接收天线的组合。
在实施例5中,根据实施例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控制器被配置为在单个参考信号的接收时段期间在接收配置中的至少两个接收配置之间切换。
在实施例6中,根据实施例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指示所接收的参考信号的第一信号质量的参数为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
在实施例7中,根据实施例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还包括:滤波电路,该滤波电路被配置为将滤波函数应用于所接收的参考信号,以生成利用至少两个天线的至少两个接收配置中的对应一个接收配置接收的参考信号的相应贡献。
在实施例8中,根据实施例7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还包括:变换器,该变换器被配置为将在时域中接收的参考信号转换为频域参考信号,其中滤波电路被配置为将滤波函数应用于频域参考信号。
在实施例9中,根据实施例7或8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滤波函数为应用于频域中的有限脉冲响应(FIR)滤波函数。
在实施例10中,根据实施例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利用相应接收配置接收的参考信号的第二信号质量来调节利用相应接收配置接收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的时间段。
在实施例11中,根据实施例10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控制器被配置为将利用相应接收配置接收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的时间段调节为较短,以实现较高的第二信号质量。
在实施例12中,根据实施例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控制器被配置为在包括在预定义的一组接收配置中的接收配置之间切换,其中控制器被配置为当利用相应接收配置接收的参考信号的第二信号质量低于预定义阈值时从所述组中排除相应接收配置。
在实施例13中,根据实施例12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扫描时段期间在包括在预定义组中的接收配置之间切换,并且其中控制器被配置为在预先确定数量的扫描时段内排除相应接收配置。
在实施例14中,根据实施例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第二信号质量为在参考信号的至少一个先前测量中利用相应接收配置接收的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
在实施例15中,根据实施例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第二信号质量为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
在实施例16中,根据实施例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参考信号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
在实施例17中,根据实施例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在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内接收参考信号。
在实施例18中,根据实施例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至少两个接收天线形成相控阵列,并且其中接收配置对应于一组相移,该一组相移中的每个相移被应用于至少两个天线中的一个天线以用于信号接收。
实施例19的主题是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接收器,该接收器被配置为从至少一个基站接收至少一个参考信号;控制器,该控制器被配置为在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的接收时段期间在至少两个接收配置之间切换;变换器,该变换器被配置为将在时域中接收的参考信号转换为频域参考信号;滤波电路,该滤波电路被配置为将滤波函数应用于所转换的参考信号,以生成利用至少两个接收配置中的对应一个接收配置接收的参考信号的相应贡献。
在实施例20中,根据实施例19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接收器包括至少两个接收天线,并且其中接收配置为至少两个天线的接收配置。
在实施例21中,根据实施例19或20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接收配置对应于接收的信号的假想方向。
在实施例22中,根据实施例19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接收配置对应于一组相移,该一组相移中的每个相移被应用于至少两个天线中的一个天线以用于信号接收。
在实施例23中,根据实施例19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接收器包括具有多个接收天线的天线阵列,控制器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启用或禁用天线中的每个天线,其中接收配置对应于启用和/或禁用的接收天线的组合。
在实施例24中,根据实施例19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控制器被配置为在单个参考信号的接收时段期间在接收配置中的至少两个接收配置之间切换。
在实施例25中,根据实施例19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滤波函数为应用于频域中的有限脉冲响应(FIR)滤波函数。
在实施例26中,根据实施例19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还包括:信号质量确定器,该信号质量确定器被配置为针对每个接收配置确定指示所接收的参考信号的第一信号质量的参数。
在实施例27中,根据实施例26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指示所接收的参考信号的第一信号质量的参数为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
在实施例28中,根据实施例19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利用相应接收配置接收的参考信号的第二信号质量来调节利用相应接收配置接收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的时间段。
在实施例29中,根据实施例28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控制器被配置为将利用相应接收配置接收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的时间段调节为较短,以实现较高的第二信号质量。
在实施例30中,根据实施例19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控制器被配置为在包括在预定义的一组接收配置中的接收配置之间切换,其中控制器被配置为当利用相应接收配置接收的参考信号的第二信号质量低于预定义阈值时从所述组中排除相应接收配置。
在实施例31中,根据实施例30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扫描时段期间在包括在预定义组中的接收配置之间切换,并且其中控制器被配置为在预先确定数量的扫描时段内排除相应接收配置。
在实施例32中,根据实施例28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第二信号质量为在参考信号的至少一个先前测量中利用相应接收配置接收的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
在实施例33中,根据实施例28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第二信号质量为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
在实施例34中,根据实施例19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参考信号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
在实施例35中,根据实施例19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在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内接收参考信号。
在实施例36中,根据实施例19至35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至少两个接收天线形成相控阵列,并且其中接收配置对应于一组相移,该一组相移中的每个相移被应用于至少两个天线中的一个天线以用于信号接收。
实施例37的主题是一种用于通信设备的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接收多个参考信号中的至少一个参考信号,每个参考信号是在预定义的参考信号传输时间从至少一个基站传输的;在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的接收时段期间,在通信设备的至少两个天线的至少两个接收配置之间切换;以及针对每个接收配置确定指示所接收的参考信号的第一信号质量的参数。
在实施例38中,根据实施例37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至少两个天线的接收配置对应于接收的信号的假想方向。
在实施例39中,根据实施例37或38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接收配置对应于一组相移,该一组相移中的每个相移被应用于至少两个天线中的一个天线以用于信号接收。
在实施例40中,根据实施例37至39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还包括:选择性地启用或禁用通信设备的天线阵列中所包括的多个接收天线中的每个接收天线,接收配置对应于启用和/或禁用的接收天线的组合。
在实施例41中,根据实施例37至40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还包括:在单个参考信号的接收时段期间在接收配置中的至少两个接收配置之间切换。
在实施例42中,根据实施例37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指示所接收的参考信号的第一信号质量的参数为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
在实施例43中,根据实施例37至42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还包括:将滤波函数应用于所接收的参考信号,以生成利用至少两个接收配置中的对应一个接收配置接收的参考信号的相应贡献。
在实施例44中,根据实施例43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还包括:将在时域中接收的参考信号转换为频域参考信号,其中应用滤波函数包括将滤波函数应用于频域参考信号。
在实施例45中,根据实施例43或44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滤波函数为应用于频域中的有限脉冲响应(FIR)滤波函数。
在实施例46中,根据实施例37至45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还包括:基于利用相应接收配置接收的参考信号的第二信号质量来调节利用相应接收配置接收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的时间段。
在实施例47中,根据实施例46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还包括:将利用相应接收配置接收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的时间段调节为较短,以实现较高的第二信号质量。
在实施例48中,根据实施例37至45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还包括:在包括在预定义的一组接收配置中的接收配置之间切换,并且当利用相应接收配置接收的参考信号的第二信号质量低于预定义阈值时,从所述组中排除相应接收配置。
在实施例49中,根据实施例48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还包括:在扫描时段期间在包括在预定义组中的接收配置之间切换,并且在预先确定数量的扫描时段内排除相应接收配置。
在实施例50中,根据实施例46至49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第二信号质量为在参考信号的至少一个先前测量中利用相应接收配置接收的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
在实施例51中,根据实施例46至50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第二信号质量为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
在实施例52中,根据实施例37至51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参考信号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
在实施例53中,根据实施例37至52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在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内接收参考信号。
在实施例54中,根据实施例37至53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接收配置对应于一组相移,该一组相移中的每个相移被应用于相控天线阵列中包括的至少两个天线中的一个天线以用于信号接收。
实施例55的主题是一种用于终端设备的通信方法,包括:从至少一个基站接收至少一个参考信号;在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的接收时段期间在至少两个接收配置之间切换;将在时域中接收的参考信号转换为频域参考信号;将滤波函数应用于所转换的参考信号,以生成利用至少两个接收配置中的对应一个接收配置接收的参考信号的相应贡献。
在实施例56中,根据实施例55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接收配置为终端设备的至少两个天线的接收配置。
在实施例57中,根据实施例55或56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接收配置对应于接收的信号的假想方向。
在实施例58中,根据实施例55至57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接收配置对应于一组相移,该一组相移中的每个相移被应用于终端设备的至少两个天线中的一个天线以用于信号接收。
在实施例59中,根据实施例55至58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还包括选择性地启用或禁用终端设备的天线阵列中所包括的多个接收天线中的每个接收天线,接收配置对应于启用和/或禁用的接收天线的组合。
在实施例60中,根据实施例55至59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还包括在单个参考信号的接收时段期间在接收配置中的至少两个接收配置之间切换。
在实施例61中,根据实施例55至60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滤波函数为应用于频域中的有限脉冲响应(FIR)滤波函数。
在实施例62中,根据实施例55至61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还包括:针对每个接收配置确定指示所接收的参考信号的第一信号质量的参数。
在实施例63中,根据实施例62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指示所接收的参考信号的第一信号质量的参数为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
在实施例64中,根据实施例55至63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还包括:基于利用相应接收配置接收的参考信号的第二信号质量来调节利用相应接收配置接收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的时间段。
在实施例65中,根据实施例64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还包括将利用相应接收配置接收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的时间段调节为较短,以实现较高的第二信号质量。
在实施例66中,根据实施例55至63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还包括:在包括在预定义的一组接收配置中的接收配置之间切换,并且当利用相应接收配置接收的参考信号的第二信号质量低于预定义阈值时,从所述组中排除相应接收配置。
在实施例67中,根据实施例66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还包括:在扫描时段期间在包括在预定义组中的接收配置之间切换,并且在预先确定数量的扫描时段内排除相应接收配置。
在实施例68中,根据实施例64至67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第二信号质量为在参考信号的至少一个先前测量中利用相应接收配置接收的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
在实施例69中,根据实施例64至68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第二信号质量为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
在实施例70中,根据实施例55至69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参考信号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
在实施例71中,根据实施例55至70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在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内接收参考信号。
在实施例72中,根据实施例55至71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接收配置对应于一组相移,该一组相移中的每个相移被应用于相控天线阵列中包括的至少两个天线中的一个天线以用于信号接收。
实施例73的主题是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包括:至少两个接收天线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接收多个参考信号中的至少一个参考信号,每个参考信号是在预定义的参考信号传输时间从至少一个基站传输的;在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的接收时段期间在至少两个天线的至少两个接收配置之间切换;以及针对每个接收配置确定指示所接收的参考信号的第一信号质量的参数。
在实施例74中,根据实施例73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接收配置对应于接收的信号的假想方向。
在实施例75中,根据实施例73或74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接收配置对应于一组相移,该一组相移中的每个相移被应用于至少两个天线中的一个天线以用于信号接收。
在实施例76中,根据实施例73至75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通信设备包括具有多个接收天线的天线阵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启用或禁用天线中的每个天线,其中接收配置对应于启用和/或禁用的接收天线的组合。
在实施例77中,根据实施例73至76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在单个参考信号的接收时段期间在接收配置中的至少两个接收配置之间切换。
在实施例78中,根据实施例73至77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指示所接收的参考信号的第一信号质量的参数为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
在实施例79中,根据实施例73至78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为将滤波函数应用于所接收的参考信号,以生成利用至少两个天线的至少两个接收配置中的对应一个接收配置接收的参考信号的相应贡献。
在实施例80中,根据实施例79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为将在时域中接收的参考信号转换为频域参考信号,其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将滤波函数应用于频域参考信号。
在实施例81中,根据实施例79至80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滤波函数为应用于频域中的有限脉冲响应(FIR)滤波函数。
在实施例82中,根据实施例73至81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利用相应接收配置接收的参考信号的第二信号质量来调节利用相应接收配置接收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的时间段。
在实施例83中,根据实施例82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将利用相应接收配置接收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的时间段调节为较短,以实现较高的第二信号质量。
在实施例84中,根据实施例73至81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在包括在预定义的一组接收配置中的接收配置之间切换,其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当利用相应接收配置接收的参考信号的第二信号质量低于预定义阈值时从所述组中排除相应接收配置。
在实施例85中,根据实施例84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扫描时段期间在包括在预定义组中的接收配置之间切换,并且其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在预先确定数量的扫描时段内排除相应接收配置。
在实施例86中,根据实施例82至85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第二信号质量为在参考信号的至少一个先前测量中利用相应接收配置接收的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
在实施例87中,根据实施例82至86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第二信号质量为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
在实施例88中,根据实施例73至87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参考信号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
在实施例89中,根据实施例73至88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在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内接收参考信号。
在实施例90中,根据实施例73至89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至少两个接收天线形成相控阵列,并且其中接收配置对应于一组相移,该一组相移中的每个相移被应用于至少两个天线中的一个天线以用于信号接收。
实施例91的主题是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从至少一个基站接收至少一个参考信号;在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的接收时段期间在至少两个接收配置之间切换;将在时域中接收的参考信号变换为频域参考信号;将滤波函数应用于所转换的参考信号,以生成利用至少两个接收配置中的对应一个接收配置接收的参考信号的相应贡献。
在实施例92中,根据实施例91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两个接收天线,并且其中接收配置为至少两个天线的接收配置。
在实施例93中,根据实施例91至92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接收配置对应于接收的信号的假想方向。
在实施例94中,根据实施例91至93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接收配置对应于一组相移,该一组相移中的每个相移被应用于至少两个天线中的一个天线以用于信号接收。
在实施例95中,根据实施例91至94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终端设备包括具有多个接收天线的天线阵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启用或禁用天线中的每个天线,其中接收配置对应于启用和/或禁用的接收天线的组合。
在实施例96中,根据实施例91至95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在单个参考信号的接收时段期间在接收配置中的至少两个接收配置之间切换。
在实施例97中,根据实施例91至96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滤波函数为应用于频域中的有限脉冲响应(FIR)滤波函数。
在实施例98中,根据实施例91至97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为针对每个接收配置确定指示所接收的参考信号的第一信号质量的参数。
在实施例99中,根据实施例98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指示所接收的参考信号的第一信号质量的参数为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
在实施例100中,根据实施例91至99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利用相应接收配置接收的参考信号的第二信号质量来调节利用相应接收配置接收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的时间段。
在实施例101中,根据实施例100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将利用相应接收配置接收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的时间段调节为较短,以实现较高的第二信号质量。
在实施例102中,根据实施例91至99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在包括在预定义的一组接收配置中的接收配置之间切换,其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当利用相应接收配置接收的参考信号的第二信号质量低于预定义阈值时从所述组中排除相应接收配置。
在实施例103中,根据实施例102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扫描时段期间在包括在预定义组中的接收配置之间切换,并且其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在预先确定数量的扫描时段内排除相应接收配置。
在实施例104中,根据实施例100至103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第二信号质量为在参考信号的至少一个先前测量中利用相应接收配置接收的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
在实施例105中,根据实施例100至104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第二信号质量为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
在实施例106中,根据实施例91至105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参考信号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
在实施例107中,根据实施例91至106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在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内接收参考信号。
在实施例108中,根据实施例91至107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至少两个接收天线形成相控阵列,并且其中接收配置对应于一组相移,该一组相移中的每个相移被应用于至少两个天线中的一个天线以用于信号接收。

Claims (25)

1.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接收器,所述接收器包括至少两个接收天线并被配置为接收多个参考信号中的至少一个参考信号,每个参考信号是在预定义的参考信号传输时间从至少一个基站传输的;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的接收时段期间在所述至少两个天线的至少两个接收配置之间切换;以及
信号质量确定器,所述信号质量确定器被配置为针对每个接收配置确定指示所接收的参考信号的第一信号质量的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接收配置对应于接收的信号的假想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接收配置对应于一组相移,所述一组相移中的每个相移被应用于所述至少两个天线中的一个天线以用于信号接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接收器包括具有多个接收天线的天线阵列,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启用或禁用所述天线中的每个天线,其中接收配置对应于启用和/或禁用的接收天线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单个参考信号的接收时段期间在所述接收配置中的至少两个接收配置之间切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指示所接收的参考信号的所述第一信号质量的所述参数为所述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还包括滤波电路,所述滤波电路被配置为将滤波函数应用于所接收的参考信号,以生成利用所述至少两个天线的所述至少两个接收配置中的对应一个接收配置接收的所述参考信号的相应贡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设备,还包括变换器,所述变换器被配置为将在时域中接收的参考信号转换为频域参考信号,其中所述滤波电路被配置为将所述滤波函数应用于所述频域参考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滤波函数是应用于所述频域中的有限脉冲响应(FIR)滤波函数。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利用所述相应接收配置接收的所述参考信号的第二信号质量来调节利用所述相应接收配置接收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的时间段。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将利用所述相应接收配置接收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的所述时间段调节为较短,以实现较高的第二信号质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包括在预定义的一组接收配置中的接收配置之间切换,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当利用相应接收配置接收的所述参考信号的第二信号质量低于预定义阈值时从所述组中排除所述相应接收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扫描时段期间在包括在所述预定义组中的所述接收配置之间切换,并且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预先确定数量的扫描时段内排除所述相应接收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第二信号质量为在参考信号的至少一个先前测量中利用所述相应接收配置接收的所述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第二信号质量为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参考信号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在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内接收所述参考信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接收天线形成相控阵列,并且其中接收配置对应于一组相移,所述一组相移中的每个相移被应用于所述至少两个天线中的一个天线以用于信号接收。
19.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接收器,所述接收器被配置为从至少一个基站接收至少一个参考信号;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的接收时段期间在至少两个接收配置之间切换;
变换器,所述变换器被配置为将在时域中接收的参考信号转换为频域参考信号;
滤波电路,所述滤波电路被配置为将滤波函数应用于所转换的参考信号,以生成利用所述至少两个接收配置中的对应一个接收配置接收的所述参考信号的相应贡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接收器包括至少两个接收天线,并且其中接收配置是所述至少两个天线的接收配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接收配置对应于接收的信号的假想方向。
22.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接收配置对应于一组相移,所述一组相移中的每个相移被应用于所述至少两个天线中的一个天线以用于信号接收。
23.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接收器包括具有多个接收天线的天线阵列,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启用或禁用所述天线中的每个天线,其中接收配置对应于启用和/或禁用的接收天线的组合。
24.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单个参考信号的接收时段期间在所述接收配置中的至少两个接收配置之间切换。
25.一种用于终端设备的通信方法,包括:
从至少一个基站接收至少一个参考信号;
在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的接收时段期间在至少两个接收配置之间切换;
将在时域中接收的参考信号转换为频域参考信号;
将滤波函数应用于所转换的参考信号,以生成利用所述至少两个接收配置中的对应一个接收配置接收的所述参考信号的相应贡献。
CN201780097198.1A 2017-12-29 2017-12-29 频域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内多rx波束测量和动态rx波束扫描的方法 Active CN1114063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15092.7A CN116094564A (zh) 2017-12-29 2017-12-29 频域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内多rx波束测量和动态rx波束扫描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7/119942 WO2019127403A1 (en) 2017-12-29 2017-12-29 Methods of frequency domain intra-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symbol multi rx-beam measurement and dynamic rx beam sweeping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15092.7A Division CN116094564A (zh) 2017-12-29 2017-12-29 频域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内多rx波束测量和动态rx波束扫描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06374A true CN111406374A (zh) 2020-07-10
CN111406374B CN111406374B (zh) 2023-02-28

Family

ID=6706441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15092.7A Pending CN116094564A (zh) 2017-12-29 2017-12-29 频域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内多rx波束测量和动态rx波束扫描的方法
CN201780097198.1A Active CN111406374B (zh) 2017-12-29 2017-12-29 频域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内多rx波束测量和动态rx波束扫描的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15092.7A Pending CN116094564A (zh) 2017-12-29 2017-12-29 频域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内多rx波束测量和动态rx波束扫描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1463212B2 (zh)
EP (1) EP3704822A4 (zh)
CN (2) CN116094564A (zh)
WO (1) WO20191274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24088B2 (en) * 2018-07-02 2022-01-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sweeping during an on-period of a DRX cycle
EP3935747A1 (en) * 2019-03-05 2022-01-12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10892810B2 (en) * 2019-05-10 2021-01-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ynamically selecting beamforming codebook and hierarchically generating beamforming codebooks
US11502715B2 (en) * 2020-04-29 2022-11-15 Eagle Technology, Llc Radio frequency (RF) system including programmable processing circuit performing block coding computations and related methods
US11411593B2 (en) 2020-04-29 2022-08-09 Eagle Technology, Llc Radio frequency (RF) system including programmable processing circuit performing butterfly computations and related methods
EP4285499A1 (en) * 2021-01-29 2023-12-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spatial resource selection
US11627476B2 (en) * 2021-07-14 2023-04-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termining beam tracking frequencies using signal-to-noise ratios associated with user equipments
US11758458B2 (en) * 2021-09-02 2023-09-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managing base station beam panic for new radio technologies
WO2024007210A1 (en) * 2022-07-06 2024-01-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mart antenna for optical network terminals and indoor optical network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41975A1 (en) * 2015-03-10 2016-09-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ncertainty dependent beamforming configuration control
WO2017067794A1 (en) * 2015-10-22 2017-04-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ing to selective enhancement of radio signal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27849B2 (en) * 2004-08-09 2008-02-05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Energy density control system using a two-dimensional energy density sensor
CN102804895B (zh) * 2009-06-02 2017-04-12 太阳专利信托公司 终端装置和终端装置中的发送方法
KR101620248B1 (ko) * 2011-11-04 2016-05-12 인텔 코포레이션 협력 멀티포인트(comp) 시스템들에서의 다운링크(dl) 전송들을 위한 타이밍 동기화
FR2988539B1 (fr) * 2012-03-23 2014-04-11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Systeme d'emission-reception en bande millimetrique
WO2014135190A1 (en) * 2013-03-04 2014-09-1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 tool for verifying a line of sight mimo/simo system
US9379789B2 (en) * 2013-07-03 2016-06-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Antenna selection adjustment
US9264320B1 (en) * 2014-06-17 2016-02-16 Ca, Inc. Efficient network monitoring
WO2016067540A1 (ja) * 2014-10-28 2016-05-0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信号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レンジフード装置、および信号処理装置における周波数ビンの選択方法
US11382081B2 (en) 2015-10-16 2022-07-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stem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484152B2 (en) * 2015-11-02 2019-11-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reference signal in beamform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420755B1 (en) * 2016-03-01 2021-09-08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periodic uplink signals with hybrid transceiver architectures
US10708028B2 (en) * 2017-03-08 2020-07-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ference signals in wireless system
US10348526B2 (en) * 2017-10-06 2019-07-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ummer signal strength based reference signal filtering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41975A1 (en) * 2015-03-10 2016-09-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ncertainty dependent beamforming configuration control
CN107408964A (zh) * 2015-03-10 2017-11-2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不确定性相关的波束成形配置控制
WO2017067794A1 (en) * 2015-10-22 2017-04-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ing to selective enhancement of radio signals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R1-1711042 "On CSI-RS for beam management"", 《3GPP TSG-RAN WG1 #89AH-NR》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94564A (zh) 2023-05-09
US11924132B2 (en) 2024-03-05
EP3704822A4 (en) 2021-02-24
US20200366430A1 (en) 2020-11-19
US11463212B2 (en) 2022-10-04
CN111406374B (zh) 2023-02-28
WO2019127403A1 (en) 2019-07-04
US20230101423A1 (en) 2023-03-30
EP3704822A1 (en) 2020-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24132B2 (en) Methods of frequency domain intra-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symbol multi Rx-beam measurement and dynamic Rx beam sweeping
US11646766B2 (en) Enhanced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ing for uplink beam tracking
US11336348B2 (en) Reference signal for receive beam refinement in cellular systems
US11012281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enhanced seamless mobility
TWI712279B (zh) 針對5g中之雙傳輸點併合波束形成系統的波束管理
US11088749B2 (en) Device and method of using BRRS configuration
US10609595B2 (en) Methods for performi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between mobile terminal devices, base stations, and network control devices
CN111431687B (zh)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及装置
JP6929770B2 (ja) ワイヤレス多元接続方式間の動的な切換え
KR102205089B1 (ko) 기준 신호 전송 방법과 관련 장치 및 시스템
TWI568283B (zh) 管理共存干擾之方法和裝置、來源無線電接取節點、目標無線電接取節點、以及包含程式碼手段之電腦程式
TWI693840B (zh) 接收訊號強度指示測量之方法及其使用者設備
US11356861B2 (en) User equipment (UE) and methods for dynamic millimeter wave pencil cell communication
JP2019509660A (ja)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同じリンク方向のサブフレーム部分間のガード期間
KR20220097490A (ko) Ptrs-dmrs 포트 연관
WO2020220273A1 (zh) 一种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及相关装置
TW201931892A (zh) 執行小區測量的使用者設備及方法
US9516626B2 (en) High data rate broadcast channel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TW202241174A (zh) 用於探測參考訊號之部分探測方法及其使用者設備
WO2020143782A1 (zh)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06688191A (zh) 适应性射频本地振荡器调谐
US20230198641A1 (en) Ambient rf/wifi energy harvesting, indoor location tracking and improved wi-fi connectivity using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
US10952212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adapting radio frequency receiving bandwidt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