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01824A - 工时计算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工时计算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01824A
CN111401824A CN201811534274.3A CN201811534274A CN111401824A CN 111401824 A CN111401824 A CN 111401824A CN 201811534274 A CN201811534274 A CN 201811534274A CN 111401824 A CN111401824 A CN 1114018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area
detection
target
time point
det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3427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鹏国
李恩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3427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0182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018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018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9Time management, e.g. calendars, reminders, meetings or time accoun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20Administration of product repair or maintenance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conom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工时计算方法及装置,涉及车辆检修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判断检测区域的检测画面是否稳定,并在检测区域中进行目标检测;当检测区域的检测画面稳定且在检测区域中检测到目标时,将当前时刻记录为起始时间点;在起始时间点后,检测目标是否从检测区域中消失;若检测到目标从检测区域中消失,将当前时刻记录为结束时间点;根据起始时间点及结束时间点计算得到工时。本申请通过判断检测画面的稳定性,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在实现对目标的全程监控的同时,实现自动对目标在检测区域中所耗费的工时的智能化精准统计,避免由于计时不准确而对车辆检修的工位管控、车辆调度等工作造成不良影响,提高车辆检修效率。

Description

工时计算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检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工时计算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均车辆保有量逐步提升,人们对于车辆的保养和维护也更加重视,用在车辆上的花费也越来越多。在车辆检修4S店里,车辆的维修和保养一般是按工时收费的,现有的车辆检修工时统计通常采用人工计时或其他辅助手段计时等方式,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干扰,使计时不够精准,对工位管控、车辆调度等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时计算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工时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检测区域的检测画面是否稳定,并在所述检测区域中进行目标检测;
当所述检测区域的检测画面稳定且在所述检测区域中检测到目标时,将当前时刻记录为起始时间点;
在所述起始时间点后,检测所述目标是否从所述检测区域中消失;
若检测到所述目标从所述检测区域中消失,将当前时刻记录为结束时间点;
根据所述起始时间点及结束时间点计算得到工时。
可选地,所述检测区域包括第一检测区域;
判断检测区域的检测画面是否稳定,包括:
计算在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获得的两帧检测画面之间的帧差,并将计算结果与预设的第一帧差阈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计算结果小于所述第一帧差阈值,则判定所述第一检测区域的检测画面稳定;
若所述计算结果不小于所述第一帧差阈值,则判定所述第一检测区域的检测画面不稳定;
当所述检测区域的检测画面稳定且在所述检测区域中检测到目标时,将当前时刻记录为起始时间点,包括:
当所述第一检测区域的检测画面稳定且在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检测到所述目标时,将当前时刻记录为起始时间点。
可选地,检测所述目标是否从所述检测区域中消失,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在第一检测区域中的第一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判断所述目标是否从第一检测区域中消失;
若检测到所述目标从所述检测区域中消失,将当前时刻记录为结束时间点,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目标从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消失,将当前时刻记录为结束时间点。
可选地,所述检测区域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及预设距离计算得到的第二检测区域;
若检测到所述目标从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消失,将当前时刻记录为结束时间点,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检测区域中进行目标检测;
在所述第二检测区域中检测到所述目标之后,若检测到所述目标从所述第二检测区域中消失,则在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再次进行检测,直到在所述目标从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消失且在第二检测区域中未检测到所述目标时,将当前时刻记录为结束时间点。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再次进行检测,包括:
判断在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再次进行检测的检测画面是否稳定;
若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再次进行检测的检测画面稳定,判断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再次进行检测的检测画面中是否存在干扰;
在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再次进行目标检测。
可选地,判断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再次进行检测的检测画面中是否存在干扰,包括:
将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再次进行检测的稳定检测画面与再次进行检测之前一次检测的稳定检测画面进行比对,并将比对结果与预设的第二帧差阈值及所述第一帧差阈值进行比较,其中,所述第二帧差阈值大于所述第一帧差阈值;
若比对若所述比对结果大于所述第一帧差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二帧差阈值,判定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再次进行检测的检测画面存在干扰,否则判定为不存在干扰。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工时计算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检测区域的检测画面是否稳定,并在所述检测区域中进行目标检测;
记录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测区域的检测画面稳定且在所述检测区域中检测到目标时,将当前时刻记录为起始时间点;
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在所述起始时间点后,检测所述目标是否从所述检测区域中消失;
所述记录模块还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目标从所述检测区域中消失,将当前时刻记录为结束时间点;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起始时间点及结束时间点计算得到工时。
可选地,所述检测区域包括第一检测区域;
当判断检测区域的检测画面是否稳定时,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计算在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获得的两帧检测画面之间的帧差,并将计算结果与预设的第一帧差阈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计算结果小于所述第一帧差阈值,则判定所述第一检测区域的检测画面稳定;
若所述计算结果不小于所述第一帧差阈值,则判定所述第一检测区域的检测画面不稳定;
所述记录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第一检测区域的检测画面稳定且在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检测到所述目标时,将当前时刻记录为起始时间点。
可选地,当所述判断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目标是否从所述检测区域中消失时,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目标在第一检测区域中的第一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判断所述目标是否从第一检测区域中消失;
所述记录模块还具体用于:
若检测到所述目标从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消失,将当前时刻记录为结束时间点。
可选地,所述检测区域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及预设距离计算得到的第二检测区域;
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第二检测区域中进行目标检测;
在所述第二检测区域中检测到所述目标之后,若检测到所述目标从所述第二检测区域中消失,则在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再次进行检测;
所述记录模块还用于:
直到在所述目标从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消失且在第二检测区域中未检测到所述目标时,将当前时刻记录为结束时间点。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工时计算方法及装置,在识别检测区域中是否存在目标时,通过判断检测画面的稳定性,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对目标在检测区域中的进入或消失的状态进行准确的识别。在实现对目标的全程监控的同时,实现自动对目标在检测区域中所耗费的工时的智能化精准统计,避免由于计时不准确而对车辆检修的工位管控、车辆调度等工作造成不良影响,提高车辆检修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该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检修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工时计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步骤S10的子步骤流程图;
图4为图2中步骤S40的子步骤流程图;
图5为图4中子步骤S42的子步骤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工时计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车辆检修系统;20-工时计算装置;11-检修设备;12-监控设备;13-电子设备;21-判断模块;22-记录模块;23-计算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现有技术中,一方面,可以在检修工位处上安装停车平台,同时在该平台上安装可伸缩收纳的摄像头,使摄像头可以随平台移动,保证车辆在检修过程中处于摄像头的监控范围内。但该方式只能实对车辆检修过程进行监控,无法直接统计检修时长,需要采用其他的辅助手段,如人工记录等方式对工时进行计算。
另一方面,可以采用通常应用在停车场中的车位检测设备,通过视频检测的方式对车辆检修工位是否被占用进行检测和监控。由于停车场中的车辆在停稳后一般不会移动,且干扰较少,应用在停车场中的车位检测设备中的检测算法相对来说较为简单。然而,在车辆检修过程中,车辆会因为检修需求而被反复升降,同时维修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可能会遮挡摄像头,导致检测目标丢失,计时中断,无法满足精确统计工时的需求。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申请人经过研究提供了下面实施例给出的解决方案。
请参照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检修系统10的方框示意图,所述系统包括检修设备11、监控设备12、电子设备13及工时计算装置20。
其中,所述检修设备11可以是设置在车辆检修工位处的检修机床等,检修工作人员操作所述检修设备11,以对车辆进行检查、维护、修理或保养等工作。
所述监控设备12可以设置在所述检修设备11附近,用于对所述检修设备11所在区域进行监控。所述监控设备12可以是具有通信功能的智能监控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网络摄像头、网络硬盘录像机、蓝牙摄像头等。所述监控设备12可以通过网络或蓝牙等与所述电子设备13进行通信,以实现所述监控设备12与所述电子设备13之间的数据传输或交互。例如,所述监控设备12将监控数据发送给所述电子设备13,以使所述电子设备13对所述监控数据进行存储或处理。所述监控设备12与所述电子设备13之间的通信方式可以是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所述电子设备13可以是,但不限于,智能手机、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PC)、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上网设备(mobileInternet device,MID)等。所述电子设备13的操作系统可以是,但不限于,安卓(Android)系统、IOS(iPhone operating system)系统、Windows phone系统、Windows系统等。所述电子设备13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通信单元(图1中未标出),所述工时计算装置20包括至少一个可以软件或固件的形式存储于所述电子设备13的存储器中或固化在所述电子设备13的操作系统中的软件功能模块。所述电子设备13的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模块,例如所述工时计算装置20所包括的软件功能模块及计算机程序等。
请参照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工时计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工时计算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车辆检修系统10中的电子设备13,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判断检测区域的检测画面是否稳定,并在所述检测区域中进行目标检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监控设备12对所述检修设备11所在的区域进行持续性监控,基于电子设备13所包含的处理器的性能来决定所述步骤S10执行的频率。一般地,所述检修设备11可分为可升降设备或不可升降设备两种,根据所述检修设备11的分类,计算工时需要进行检测的区域可能存在地面区域或者地面及半空区域这两种情况。本申请针对这两种情况提供所述工时计算方法的两种实施方式,下面将对这两种实施方式进行阐述。
第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检测区域包括第一检测区域,所述第一检测区域可以是所述监控设备12监控所述检修设备11所在地面的区域。
请参照图3,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0中判断检测区域的检测画面是否稳定的部分可以由以下子步骤来执行。
子步骤S11,计算在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获得的两帧检测画面之间的帧差,并将计算结果与预设的第一帧差阈值进行比较。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在所述第一检测区域获得的检测画面,采用帧差法计算预设间隔的两帧检测画面之间的帧差,可选地,该预设间隔为较短时间间隔。帧差法的原理为,由运动目标引起的运动变化区域包括运动目标在前后两帧图像中的共同位置、在后一帧图像中新显露出的背景区域及新覆盖的背景区域三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数学计算得到目标在检测画面中的运动变化区域,根据帧差计算结果判断所述检测画面是否稳定,将计算结果与预设的第一帧差阈值STABLE_THRESH进行比较,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帧差阈值STABLE_THRESH可以由以往样本实验数据统计得到。
子步骤S12,若所述计算结果小于所述第一帧差阈值,则判定所述第一检测区域的检测画面稳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若所述计算结果小于所述第一帧差阈值STABLE_THRESH,即所述目标在较短时间间隔内的两帧检测画面中的位移小于预期的位移阈值,则判定所述检测画面为稳定画面。
子步骤S13,若所述计算结果不小于所述第一帧差阈值,则判定所述第一检测区域的检测画面不稳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反之,若所述目标在段时间内的两帧检测画面中的位移超过预期的位移阈值,则判定所述检测画面不稳定。
请返回结合图2,在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10中在所述检测区域中进行目标检测的步骤包括:获取所述目标在第一检测区域的检测画面中的第一特征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可以是所述待检修车辆的特征信息,包括第一车辆位置特征FC1及第一车牌特征FL1。可选地,首先,从所述第一检测区域的检测画面中获取FC1。其次,若获取到FC1,则从FC1中获取FL1;若未获取到FC1,则直接从所述第一检测区域的检测画面中获取FL1。可选地,在检测区域中进行目标检测可以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SSD(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faster-rcnn分类模型或其他分类模型。
得到检测画面是否稳定的判断结果并进行目标检测之后,进入步骤S20。
步骤S20,当所述检测区域的检测画面稳定且在所述检测区域中检测到目标时,将当前时刻记录为起始时间点。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一检测区域的检测画面稳定且在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检测到所述目标时,将当前时刻记录为起始时间点。其中,所述目标可以是进入检修区域的待检修车辆。
当满足以下三项条件时,判定在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检测到所述目标,否则为未检测到所述目标:
条件一,FC1存在且FL1存在;
条件二,FC1不存在且FL1存在;
条件三,FC1存在且FL1不存在。
得到起始时间点后,进入步骤S30。
步骤S30,在所述起始时间点后,检测所述目标是否从所述检测区域中消失。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判断所述目标是否从第一检测区域中消失。可选地,在根据上述条件一至条件三判定在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检测到所述目标之后,若当前的检测结果不满足上述条件一至条件三,即出现FC1不存在且FL1不存在的情况,判定所述目标从第一检测区域中消失。得到所述目标是否从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消失的判断结果后,进入步骤S40。
步骤S40,若检测到所述目标从所述检测区域中消失,将当前时刻记录为结束时间点。
在本实施方式中,若检测到所述目标从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消失,将当前时刻记录为结束时间点。
第二种实施方式,所述检测区域还包括第二检测区域,其中,所述第二检测区域为从所述第一检测区域起始,向上移动一定距离后得到的区域。
在实际的检修作业过程中,由于检修设备11具有多样性,待检修车辆升起的高度无法唯一地确定。为满足实际检修需求,本申请提供的第二检测区域可以根据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及预设距离L计算得到,其中,该预设距离L可以根据实际检修需求设定或根据样本实验数据计算得到,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当满足条件一或条件二时,从FL1中获取位置信息FL1(xfl,yfl),将FL1(xfl,yfl)的纵向分量yfl加预设移动距离L,横向分量xfl不变,得到新的位置信息FL1(xfl,yfl+L),以FL1(xfl,yfl+L)为锚点,FC1的大小为第二检测区域。在所述第二检测区域中进行目标检测时,以FL1(xfl,yfl+L)为锚点,FL1的大小为车牌识别范围。
当满足条件三时,从FC1中获取位置信息FC1(xfc,yfc),将FC1(xfc,yfc)的纵向分量yfc加预设移动距离L,横向分量xfc不变,得到新的位置信息FC1(xfc,yfc+L),以FC1(xfc,yfc+L)为锚点,FC1的大小为第二检测区域。在所述第二检测区域中进行车辆特征及车牌特征的识别。
请参照图4,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S40还包括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S41,在所述第二检测区域中进行目标检测。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检测区域中进行目标检测的步骤可以包括:获取所述目标在第二检测区域的检测画面中的第二特征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特征信息包括第二车辆位置特征FC2及第二车牌特征FL2。所述第二特征信息的提取方式与所述第一特征信息的提取方式类似,可以参考对步骤S1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检测区域中进行目标检测时,同样需判断所述第二检测区域的检测画面是否稳定,判断过程与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判断所述第一检测区域的检测画面是否稳定的过程类似,可以参考子步骤S11-子步骤S13的描述,在此同样不再赘述。
子步骤S42,在所述第二检测区域中检测到所述目标之后,若检测到所述目标从所述第二检测区域中消失,则在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再次进行检测,直到所述目标从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消失且在第二检测区域中未检测到所述目标,将当前时刻记录为结束时间点。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第一特征信息及第二特征信息判断所述目标在第二检测区域中的状态。在此引入新的判断条件如下:
条件四,FL2存在,且FL2与FL1一致;
条件五,FC2存在,且FC2的横向分量位于第二检测区域中;
条件六,FC2与FC1的纵向距离与预设距离L之差的绝对值不大于第一距离阈值UPTHRESH(FC1)。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阈值UPTHRESH(FC1)为预设值,可根据FC1计算得到。
当满足前述条件一或条件二的同时,也满足条件四,判定所述目标位于所述第二检测区域中。或者,当满足前述条件三的同时,也满足条件五及条件六,也判定所述目标位于所述第二检测区域中。即,当所述目标的第二车辆位置信息FC2的横轴分量依然位于所述第二检测区域中,且所述目标的垂直移动距离小于第一移动距离阈值UPTHRESH(FC1)时,判定所述目标位于所述第二检测区域中(即处于升起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检测区域中检测到所述目标之后,若检测到所述目标不满足前一段所述条件,判定所述目标从所述第二检测区域中消失,则在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再次进行检测,直到所述目标从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消失且在第二检测区域中未检测到所述目标,将当前时刻记录为结束时间点。
请参照图5,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子步骤S42中在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再次进行检测的步骤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S421,判断在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再次进行检测的检测画面是否稳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判断在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再次进行检测的检测画面是否稳定的过程与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判断第一检测区域的检测画面是否稳定的过程相似,可以参考子步骤S11-子步骤S13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子步骤S422,若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再次进行检测的检测画面稳定,判断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再次进行检测的检测画面中是否存在干扰。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前文所述,在车辆检修过程中,维修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可能会遮挡摄像头,导致检测目标丢失,计时中断。为排除干扰情况,尽量避免计时的中断,本实施方式还提供判断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再次进行检测的检测画面中是否存在干扰的步骤,该步骤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将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再次进行检测的稳定检测画面与再次进行检测之前一次检测的稳定检测画面进行比对,并将比对结果与预设的第二帧差阈值及所述第一帧差阈值进行比较,其中,所述第二帧差阈值大于所述第一帧差阈值。
可选地,选取第一检测区域中再次进行检测之前一次检测的稳定检测画面的任意帧,保存为Frame_S1。取第一检测区域中再次进行检测的稳定检测画面的任意帧,保存为Frame_S2。将Frame_S1与Frame_S2进行比对,并将比对结果与预设的第一帧差阈值STABLE_THRESH及第二帧差阈值CHANGE_THRESH比较(CHANGE_THRESH大于STABLE_THRESH)。
然后,若所述比对结果大于所述第一帧差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二帧差阈值,判定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再次检测的检测画面存在干扰,否则判定为不存在干扰。
可选地,当判定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再次进行检测的检测画面存在干扰时,等待预设时间,再次判断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再次进行检测的检测画面是否存在干扰。可以理解的是,为避免重复的干扰判断过程浪费大量的计算时间,影响工时计算的准确性,当判定为不存在干扰或判定次数达到预设次数阈值时,即不再继续执行干扰判断的步骤,并转入子步骤S423。其中,所述预设次数阈值可以是根据样本数据统计得到,也可以根据检测需求设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子步骤S423,在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再次进行目标检测。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检测区域再次进行目标检测后,获得所述目标在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的第三特征信息,包括第三车辆位置信息FC3及第三车牌信息FL3,同时引入新的判断条件如下:
条件七,FL3存在,且FL3结果与FL1一致;
条件八,FL3不存在,且FC3与FC1的纵向距离不大于第二距离阈值LOWTHRESH(FL1)。
其中,所述第二距离阈值LOWTHRESH(FL1)为预设值,可根据前一检测目标的FL1值计算得到。
当满足条件一或条件二的同时,也满足条件七,判定所述目标在再次检测时仍然位于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或者,当满足条件三的同时,也满足条件八,仍判定所述目标在再次检测时仍然位于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否则,判定所述目标从所述第二检测区域中消失。当判定为所述目标位于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时,将FC3的值更新到原FC1,获得新的FC1。当判定为所述目标从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离开,且FL1存在,则根据FL1对第二距离阈值LOWTHRESH(FL1)进行更新。
请返回结合图2,当获取得到结束时间点后,进步骤S50。
步骤S50,根据所述起始时间点及结束时间点计算得到工时。
可选地,所述工时为由所述结束时间点减去所述起始时间点得到的时间段。
请参照图6,图为6图1中的工时计算装置20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工时计算装置20各个功能模块的具体功能在上述方法的实施例中已经详细阐述过,下面仅对所述工时计算装置20的功能模块作简要描述。
所述工时计算装置20包括:
判断模块21,用于判断检测区域的检测画面是否稳定,并在所述检测区域中进行目标检测;
记录模块22,用于当所述检测区域的检测画面稳定且在所述检测区域中检测到目标时,将当前时刻记录为起始时间点;
所述判断模块21还用于在所述起始时间点后,检测所述目标是否从所述检测区域中消失;
所述记录模块22还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目标从所述检测区域中消失,将当前时刻记录为结束时间点;
计算模块23,用于根据所述起始时间点及结束时间点计算得到工时。
可选地,所述检测区域包括第一检测区域:
当判断检测区域的检测画面是否稳定时,所述判断模块21具体用于:
计算在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获得的两帧检测画面之间的帧差,并将计算结果与预设的第一帧差阈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计算结果小于所述第一帧差阈值,则判定所述第一检测区域的检测画面稳定;
若所述计算结果不小于所述第一帧差阈值,则判定所述第一检测区域的检测画面不稳定;
所述记录模块22具体用于:
当所述第一检测区域的检测画面稳定且在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检测到所述目标时,将当前时刻记录为起始时间点。
可选地,当用于检测所述目标是否从所述检测区域中消失时,所述判断模块21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目标在第一检测区域中的第一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判断所述目标是否从第一检测区域中消失;
所述记录模块22还具体用于:
若检测到所述目标从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消失,将当前时刻记录为结束时间点。
可选地,所述检测区域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及预设距离计算得到的第二检测区域;
所述判断模块21还用于:
在所述第二检测区域中进行目标检测;
在所述第二检测区域中检测到所述目标之后,若检测到所述目标从所述第二检测区域中消失,则在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再次进行检测;
所述记录模块22还用于:直到在所述目标从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消失且在第二检测区域中未检测到所述目标时,将当前时刻记录为结束时间点。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工时计算方法及装置,在识别检测区域中是否存在目标时,通过判断检测画面的稳定性排除干扰,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对目标在检测区域中的进入或消失的状态进行准确的识别。同时还提出了判断检测画面是否存在干扰的步骤,避免由于画面被遮挡而使得检测失效的情况。本申请在实现对目标的全程监控的同时,实现自动对目标在检测区域中所耗费的工时的智能化精准统计,该方法及装置可以广泛应用在不同布局的车辆检修系统中,避免由于计时不准确而对车辆检修的工位管控、车辆调度等工作造成不良影响,提高车辆检修效率。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当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和方法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所指代内容的相对重要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工时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检测区域的检测画面是否稳定,并在所述检测区域中进行目标检测;
当所述检测区域的检测画面稳定且在所述检测区域中检测到目标时,将当前时刻记录为起始时间点;
在所述起始时间点后,检测所述目标是否从所述检测区域中消失;
若检测到所述目标从所述检测区域中消失,将当前时刻记录为结束时间点;
根据所述起始时间点及结束时间点计算得到工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时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区域包括第一检测区域;
判断检测区域的检测画面是否稳定,包括:
计算在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获得的两帧检测画面之间的帧差,并将计算结果与预设的第一帧差阈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计算结果小于所述第一帧差阈值,则判定所述第一检测区域的检测画面稳定;
若所述计算结果不小于所述第一帧差阈值,则判定所述第一检测区域的检测画面不稳定;
当所述检测区域的检测画面稳定且在所述检测区域中检测到目标时,将当前时刻记录为起始时间点,包括:
当所述第一检测区域的检测画面稳定且在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检测到所述目标时,将当前时刻记录为起始时间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时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所述目标是否从所述检测区域中消失,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在第一检测区域中的第一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判断所述目标是否从第一检测区域中消失;
若检测到所述目标从所述检测区域中消失,将当前时刻记录为结束时间点,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目标从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消失,将当前时刻记录为结束时间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时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区域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及预设距离计算得到的第二检测区域;
若检测到所述目标从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消失,将当前时刻记录为结束时间点,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检测区域中进行目标检测;
在所述第二检测区域中检测到所述目标之后,若检测到所述目标从所述第二检测区域中消失,则在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再次进行检测,直到在所述目标从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消失且在第二检测区域中未检测到所述目标时,将当前时刻记录为结束时间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时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再次进行检测,包括:
判断在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再次进行检测的检测画面是否稳定;
若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再次进行检测的检测画面稳定,判断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再次进行检测的检测画面中是否存在干扰;
在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再次进行目标检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时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再次进行检测的检测画面中是否存在干扰,包括:
将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再次进行检测的稳定检测画面与再次进行检测之前一次检测的稳定检测画面进行比对,并将比对结果与预设的第二帧差阈值及所述第一帧差阈值进行比较,其中,所述第二帧差阈值大于所述第一帧差阈值;
若所述比对结果大于所述第一帧差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二帧差阈值,判定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再次进行检测的检测画面存在干扰,否则判定为不存在干扰。
7.一种工时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检测区域的检测画面是否稳定,并在所述检测区域中进行目标检测;
记录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测区域的检测画面稳定且在所述检测区域中检测到目标时,将当前时刻记录为起始时间点;
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在所述起始时间点后,检测所述目标是否从所述检测区域中消失;
所述记录模块还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目标从所述检测区域中消失,将当前时刻记录为结束时间点;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起始时间点及结束时间点计算得到工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时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区域包括第一检测区域;
当判断检测区域的检测画面是否稳定时,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计算在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获得的两帧检测画面之间的帧差,并将计算结果与预设的第一帧差阈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计算结果小于所述第一帧差阈值,则判定所述第一检测区域的检测画面稳定;
若所述计算结果不小于所述第一帧差阈值,则判定所述第一检测区域的检测画面不稳定;
所述记录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第一检测区域的检测画面稳定且在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检测到所述目标时,将当前时刻记录为起始时间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时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判断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目标是否从所述检测区域中消失时,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目标在第一检测区域中的第一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判断所述目标是否从第一检测区域中消失;
所述记录模块还具体用于:
若检测到所述目标从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消失,将当前时刻记录为结束时间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时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区域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及预设距离计算得到的第二检测区域;
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第二检测区域中进行目标检测;
在所述第二检测区域中检测到所述目标之后,若检测到所述目标从所述第二检测区域中消失,则在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再次进行检测;
所述记录模块还用于:
直到在所述目标从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中消失且在第二检测区域中未检测到所述目标时,将当前时刻记录为结束时间点。
CN201811534274.3A 2018-12-14 2018-12-14 工时计算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14018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34274.3A CN111401824A (zh) 2018-12-14 2018-12-14 工时计算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34274.3A CN111401824A (zh) 2018-12-14 2018-12-14 工时计算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01824A true CN111401824A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28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34274.3A Pending CN111401824A (zh) 2018-12-14 2018-12-14 工时计算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0182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10006A (zh) * 2021-08-09 2021-11-05 中电科大数据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目标检测模型的超时劳动判别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182774A (ja) * 2016-03-29 2017-10-05 キヤノンマーケティング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
JP2017182294A (ja) * 2016-03-29 2017-10-05 キヤノンマーケティング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
CN107948465A (zh) * 2017-12-11 2018-04-20 南京行者易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摄像头被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JP2018073176A (ja) * 2016-10-31 2018-05-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80260179A1 (en) * 2017-03-08 2018-09-13 Konica Minolta, Inc. Image formation system, image formation system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image formation system control program
CN108926111A (zh) * 2018-07-23 2018-12-04 广州维纳斯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升降桌声音控制方法、装置、智能升降桌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182774A (ja) * 2016-03-29 2017-10-05 キヤノンマーケティング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
JP2017182294A (ja) * 2016-03-29 2017-10-05 キヤノンマーケティング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
JP2018073176A (ja) * 2016-10-31 2018-05-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80260179A1 (en) * 2017-03-08 2018-09-13 Konica Minolta, Inc. Image formation system, image formation system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image formation system control program
CN107948465A (zh) * 2017-12-11 2018-04-20 南京行者易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摄像头被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CN108926111A (zh) * 2018-07-23 2018-12-04 广州维纳斯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升降桌声音控制方法、装置、智能升降桌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10006A (zh) * 2021-08-09 2021-11-05 中电科大数据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目标检测模型的超时劳动判别方法
CN113610006B (zh) * 2021-08-09 2023-09-08 中电科大数据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目标检测模型的超时劳动判别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10655A (zh) 一种停车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US9483944B2 (en) Prediction of free parking spaces in a parking area
KR102042629B1 (ko) 영상 기반의 건설 현장 상황 인지 시스템 및 방법, 그리고 이를 이용한 토공 생산성 분석 방법
CA2585556A1 (en) Line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13409587B (zh) 异常车辆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75401A (zh) 一种测试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539358A (zh) 工作状态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626225B (zh) 一种工位车辆的车牌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50523A (zh) 基于航拍的船只检测优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1401824A (zh) 工时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14140684A (zh) 堵煤漏煤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69137A (zh) 事件检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53364B (zh) 数据监控方法和装置
CN113761306A (zh) 一种车端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191556A (zh) 人脸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852253A (zh) 梯控场景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519946A (zh) 胎压信号处理方法、车身域控制器及相关装置
CN114861321A (zh) 交通流仿真的问题场景提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863372A (zh) 一种泊车管理方法、泊车管理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96496A (zh) 车轮状态识别方法和装置、喷水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754248A (zh) 一种获取目标快照的方法及装置
CN109246297B (zh) 一种确定移动终端恢复出厂设置时间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261402A (zh) 图像检测方法与系统以及摄像头遮挡监控方法与系统
CN111026989A (zh) 页面加载时间的检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4318226A (zh) 车牌识别设备参数设定方法及车牌识别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