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99655B - 一种基于vr同步的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vr同步的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99655B
CN111399655B CN202010234577.4A CN202010234577A CN111399655B CN 111399655 B CN111399655 B CN 111399655B CN 202010234577 A CN202010234577 A CN 202010234577A CN 111399655 B CN111399655 B CN 1113996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object
model
terminal equipment
panoramic
panoramic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3457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99655A (zh
Inventor
吴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23457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996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996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996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996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996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5/003D [Three Dimensional] image rendering
    • G06T15/04Texture mapp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VR同步的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该图像处理方法包括:获得多个包括目标物体的全景图像;根据多个包括目标物体的全景图像构建立体模型,立体模型表征全景图像中的目标物体对应的虚拟模型;向终端设备发送立体模型,以使终端设备显示立体模型。在上述的实现过程中,电子设备实时地根据多个包括目标物体的全景图像构建立体模型,然后向终端设备发送立体模型,以使终端设备显示立体模型;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向用户展示目标对象对应的VR立体模型的实时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VR同步的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图像处理和立体模型构建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VR同步的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又称虚拟仿真,其中的仿真(simulation)技术,或称为模拟技术,就是用一个系统模仿另一个真实系统的技术,虚拟仿真具体是系统仿真的其中一种。虚拟仿真实际上是一种可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Virtual World)的计算机系统。
目前的VR技术的应用场景具体例如:通过虚拟现实来实现景点的预览和观看,或者对商店挑选商品等等方案都是通过事先使用人工地使用建模软件来对目标对象建立模型,获得包括目标对象的VR立体模型,然后再将这些VR立体模型存放在服务器上:若用户通过终端设备向服务器发送观看VR立体模型的请求,那么服务器再向终端设备发送这些VR立体模型;用户在终端设备即可看到预先建立的包括目标对象的VR立体模型,从而完成游览线上景点或者体验线上商店的过程。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发现,当目标对象更新或更换时,用户无法及时地浏览最新的目标对象对应的VR立体模型,也就是说,通过目前的虚拟现实技术很难实时地向用户展示目标对象对应的VR立体模型。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VR同步的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用于改善很难实时地向用户展示目标对象对应的VR立体模型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VR同步的图像处理方法,包括:获得多个包括目标物体的全景图像;根据多个包括目标物体的全景图像构建立体模型,立体模型表征全景图像中的目标物体对应的虚拟模型;向终端设备发送立体模型,以使终端设备显示立体模型。在上述的实现过程中,电子设备实时地根据多个包括目标物体的全景图像构建立体模型,然后向终端设备发送立体模型,以使终端设备显示立体模型;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向用户展示目标对象对应的VR立体模型的实时性。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多个包括目标物体的全景图像构建立体模型,包括:从每个全景图像中识别目标物体的线条,获得线条轮廓,线条轮廓表征由目标物体的线条构成的轮廓;对目标物体的线条轮廓进行约束求解,获得目标物体的几何模型;根据预设纹理特征将多个包括目标物体的全景图像映射到目标物体的几何模型上,获得立体模型。在上述的实现过程中,通过从每个全景图像中识别目标物体的线条轮廓,并对目标物体的线条轮廓进行约束求解,获得目标物体的几何模型;根据预设纹理特征将多个包括目标物体的全景图像映射到目标物体的几何模型上,获得立体模型;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获得立体模型的速度。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得多个包括目标物体的全景图像,包括:获得多个彩色图像;将多个彩色图像进行拼接,获得全景图像。在上述的实现过程中,通过将获得的多个彩色图像进行拼接,获得全景图像;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全景图像的速度。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得多个包括目标物体的全景图像,包括: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多个全景图像采集设备的唯一标识;根据多个全景图像采集设备的唯一标识接收多个全景图像采集设备发送的全景图像,获得多个全景图像,多个全景图像采集设备为不同地点均对目标物体进行拍摄的设备;在获得多个包括目标物体的全景图像之后,还包括:向终端设备发送多个包括目标物体的全景图像。在上述的实现过程中,通过电子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多个全景图像采集设备的唯一标识;然后根据多个全景图像采集设备的唯一标识接收多个全景图像采集设备发送的全景图像,并向终端设备发送获得的多个全景图像;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终端设备获得全景图像的实时性。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物体包括:动物或植物,向终端设备发送立体模型,包括:判断终端设备对应的用户是否认领动物或植物;若是,则向终端设备发送立体模型。在上述的实现过程中,若终端设备对应的用户认领了动物或植物,则电子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立体模型;从而使得电子设备只向认领认证过的终端设备发送立体模型,增加了电子设备和终端设备通信的安全性。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物体包括:商店商品,在获得多个包括目标物体的全景图像之后,还包括:向终端设备发送多个包括商店商品的全景图像。在上述的实现过程中,通过向终端设备发送多个包括商店商品的全景图像;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终端设备获得商店商品的实时性,加速了终端设备对应的用户完成商店商品的选购过程。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向终端设备发送立体模型,包括: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模型请求,模型请求包括商店商品在全景图像中对应的区域标识;向终端设备发送区域标识对应的立体模型。在上述的实现过程中,通过电子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包括商店商品在全景图像中对应的区域标识模型请求;并向终端设备发送区域标识对应的立体模型;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终端设备获得商店商品的实时性,加速了终端设备对应的用户完成商店商品的选购过程。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向终端设备发送立体模型之前,还包括: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视频消息;对视频消息进行识别,获得第一消息指令;根据第一消息指令对立体模型进行预设处理,获得处理后的立体模型。在上述的实现过程中,通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视频消息;对视频消息进行识别获得第一消息指令;并根据第一消息指令对立体模型进行预设处理获得立体模型;从而有效地实现了电子设备通过视频识别获得的指令处理立体模型与终端设备的交互,提高了终端设备展示立体模型的用户体验度。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获得多个包括目标物体的全景图像之后,还包括: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语音消息;对语音消息进行识别,获得第二消息指令;根据第二消息指令对全景图像进行预设处理,获得处理后的全景图像;向终端设备发送处理后的全景图像。在上述的实现过程中,通过对终端设备发送的语音消息进行识别获得第二消息指令;并根据第二消息指令对全景图像进行预设处理获得全景图像;并向终端设备发送处理后的全景图像;从而有效地实现了电子设备通过语音识别获得的指令处理立体模型与终端设备的交互,提高了终端设备展示立体模型的用户体验度。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VR同步的图像处理装置,包括:全景图像获得模块,用于获得多个包括目标物体的全景图像;立体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根据多个包括目标物体的全景图像构建立体模型,立体模型表征全景图像中的目标物体对应的虚拟模型;立体模型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立体模型,以使终端设备显示立体模型。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立体模型构建模块,包括:线条轮廓获得模块,用于从每个全景图像中识别目标物体的线条,获得线条轮廓,线条轮廓表征由目标物体的线条构成的轮廓;几何模型获得模块,用于对目标物体的线条轮廓进行约束求解,获得目标物体的几何模型;立体模块获得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纹理特征将多个包括目标物体的全景图像映射到目标物体的几何模型上,获得立体模型。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全景图像获得模块,包括:彩色图像获得模块,用于获得多个彩色图像;彩色图像拼接模块,用于将多个彩色图像进行拼接,获得全景图像。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全景图像获得模块,包括:唯一标识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多个全景图像采集设备的唯一标识;全景图像接收模块,用于根据多个全景图像采集设备的唯一标识接收多个全景图像采集设备发送的全景图像,获得多个全景图像,多个全景图像采集设备为不同地点均对目标物体进行拍摄的设备;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全景图像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多个包括目标物体的全景图像。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物体包括:动物或植物,立体模型发送模块,包括:用户认领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终端设备对应的用户是否认领动物或植物;第一模型发送模块,用于若终端设备对应的用户认领动物或植物,则向终端设备发送立体模型。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物体包括:商店商品,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图像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多个包括商店商品的全景图像。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立体模型发送模块,包括:模型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模型请求,模型请求包括商店商品在全景图像中对应的区域标识;第二模型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区域标识对应的立体模型。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视频消息;第一指令获得模块,用于对视频消息进行识别,获得第一消息指令;第一预设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消息指令对立体模型进行预设处理,获得处理后的立体模型。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语音消息;第二指令获得模块,用于对语音消息进行识别,获得第二消息指令;第二预设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二消息指令对全景图像进行预设处理,获得处理后的全景图像;第二图像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处理后的全景图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机器可读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上面描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面描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VR同步的图像处理方法的示意图;
图2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根据消息处理的第一种实施方法的示意图;
图3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根据消息处理的第二种实施方法的示意图;
图4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VR同步的图像处理装置示意图;
图5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在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VR同步的图像处理方法之前,先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一些概念:
全景图像,又称为全景照片,英文是Panoramic Photo或Panorama,通常是指大于双眼正常有效视角或双眼余光视角(水平180°,垂直90°),乃至360°完整场景范围拍摄的图像或照片。
虚拟现实眼镜,又称VR眼镜,或称VR头显,或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是指利用头戴式显示设备将人的对外界的视觉、听觉封闭,并引导用户产生感觉身在虚拟环境中的设备;VR眼镜的显示原理是左右眼屏幕分别显示左右眼的图像,人眼获取这种带有差异的信息后在脑海中产生立体感。
服务器是指通过网络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服务器例如:x86服务器以及非x86服务器,非x86服务器包括:大型机、小型机和UNIX服务器。当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上述的服务器可以具体选择大型机或者小型机,这里的小型机是指采用精简指令集计算(Reduced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RISC)、单字长定点指令平均执行速度(MillionInstructions Per Second,MIPS)等专用处理器,主要支持UNIX操作系统的封闭且专用的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这里的大型机,又名大型主机,是指使用专用的处理器指令集、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来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处理方法可以被电子设备执行,这里的电子设备是指具有执行计算机程序功能的设备终端或者上述的服务器,设备终端例如:智能手机、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PC)、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移动上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网络交换机或网络路由器等。
在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处理方法之前,先介绍该图像处理方法适用的应用场景,这里的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使用该图像处理方法实时地将获取的全景图像构建为立体模型,或者使用该图像处理方法通过VR技术实现景点在线浏览,或者使用该图像处理方法通过VR技术提供商品选择、浏览、购物车、下订单和送货等服务。
请参见图1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VR同步的图像处理方法的示意图;该图像处理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0:电子设备获得多个包括目标物体的全景图像。
目标物体,是全景图像中的目标对象的物体,这里的目标物体具体例如:景点中的房屋建筑和山水树木等,或者线上领养的小动物或者植物等,或者实体商店中的装饰物品和陈列的商品等等。
上述步骤S110中的包括目标物体的全景图像有很多获得方式,例如可以包括如下方式:
第一种获得方式,通过图像拼接获得全景图像,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1:电子设备获得多个彩色图像。
上述步骤S111中的电子设备获得多个彩色图像的实施方式包括:第一种方式,从其他终端设备实时地接收彩色图像,其他终端设备具体例如:彩色照相机或者摄像头等设备;第二种方式,获取预先存储的彩色图像,从文件系统中获取彩色图像,或者从数据库中获取彩色图像;第三种方式,使用浏览器等软件获取互联网上的彩色图像,或者使用其它应用程序访问互联网获得彩色图像。
步骤S112:电子设备将多个彩色图像进行拼接,获得全景图像。
上述步骤S112中的电子设备将多个彩色图像进行拼接的实施方式包括:若多个彩色图像包括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那么这里以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拼接为例进行说明,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上下或者左右拼接,获得全景图像;这里的上下拼接的方式例如:第一图像放在上面,第二图像放在下面,然后将第一图像的下边框与第二图像的上边框无缝衔接,获得衔接后的全景图像;当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可以第二图像放在上面,第一图像放在下面,然后将第二图像的下边框与第一图像的上边框无缝衔接,获得衔接后的全景图像。这里的左右拼接的实施原理和实施方式与上下拼接的实施原理和实施方式类似,因此,这里就不再赘述。在上述的实现过程中,通过将获得的多个彩色图像进行拼接,获得全景图像;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全景图像的速度。
第二种获得方式,通过全景图像采集设备直接采集获得全景图像,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S113:电子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多个全景图像采集设备的唯一标识。
全景图像采集设备,是指采集获得全景图像的设备,具体的全景图像采集设备例如:虚拟现实眼镜、鱼眼摄像头或者全景云台等等;这里的全景云台是指云台的一种,通常是机械或机电一体化设备,通过水平或竖直转动相机拍摄若干张照片进行拼接以获得全景图片;这里的全景云台主要用于360°三维全景图像和巨幅矩阵拼片的前期拍摄中,应用场合可以是房地产展示,汽车内部全景展示,巨幅风光等需要拼接才能获得超高像素的场合。
上述步骤S113中的电子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多个全景图像采集设备的唯一标识的实施方式例如:电子设备通过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或者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多个全景图像采集设备的唯一标识;这里的TCP协议又名网络通讯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这里的UDP协议是User Datagram Protocol的简称,中文名是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协议是开放式系统互联(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OSI)参考模型中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提供面向事务的简单不可靠信息传送服务。
步骤S114:电子设备根据多个全景图像采集设备的唯一标识接收多个全景图像采集设备发送的全景图像,获得多个全景图像。
上述步骤S114中的电子设备根据多个全景图像采集设备的唯一标识接收多个全景图像采集设备发送的全景图像的实施方式例如:根据多个全景图像采集设备的唯一标识向多个全景图像采集设备发送图像采集指令,全景图像采集设备在接收到图像采集指令后,根据图像采集指令采集全景图像,并将采集到的全景图像发送给电子设备。这里的多个全景图像采集设备为不同地点均对目标物体进行拍摄的设备。
当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在获得多个包括目标物体的全景图像之后,还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多个包括目标物体的全景图像;具体例如:电子设备在收到全景图像后,电子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全景图像,终端设备接收全景图像并通过显示设备展示给用户;这里的终端设备例如可以是智能手机、个人电脑或平板电脑等等。结合游览线上景点的应用场景说明,若景点为峨眉山,可以在峨眉山每隔10米安装1个全景图像采集设备,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个人电脑或平板电脑浏览峨眉山的所有景点,当然也可以切换到任意一个景点观看;电子设备对应的运营公司也能够向景点管理者收取设备安装费和维护费,网络运营商可以向终端设备的用户收取流量费用等等。
在上述的实现过程中,通过电子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多个全景图像采集设备的唯一标识;然后根据多个全景图像采集设备的唯一标识接收多个全景图像采集设备发送的全景图像,并向终端设备发送获得的多个全景图像;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终端设备获得全景图像的实时性。
步骤S120:电子设备根据多个包括目标物体的全景图像构建立体模型。
立体模型,是指表征全景图像中的目标物体对应的虚拟模型,通常用电脑或者其它影片设备进行显示;显示的物体可以是现实世界的实体,也可以是虚构的东西,既可以小到原子,也可以大到很大的尺寸,当然,在物理自然界存在的东西都可以用三维立体模型表示。
上述步骤S120中的根据多个全景图像构建立体模型的实施方式可以包括:
步骤S121:电子设备从每个全景图像中识别目标物体的线条,获得线条轮廓。
线条轮廓,是指表征由目标物体的线条构成的轮廓,具体例如:若这里的目标物体是房屋,那么房屋的房檐和边角线等等可以理解为三维模型的轮廓线。
上述步骤S121中的电子设备从每个全景图像中识别目标物体的线条的实施方式例如:识别该目标物体的各个转折点或者角点,将各个转折点或者角点连接起来,从而获得目标物体的线条轮廓。当然,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还可以使用很多其它的线条轮廓识别算法,这里的线条轮廓识别算法具体包括:层次聚类算法、图像二值化和轮廓搜索算法等等。
步骤S122:电子设备对目标物体的线条轮廓进行约束求解,获得目标物体的几何模型。
上述步骤S122中的电子设备对目标物体的线条轮廓进行约束求解的实施方式例如:电子设备将目标物体的线条轮廓导入至MATLAB软件后,再使用MATLAB软件对目标物体的线条轮廓进行约束求解,获得目标物体的几何模型;这里的MATLAB是matrix和laboratory两个词的组合,意为矩阵工厂或者矩阵实验室;MATLAB是由美国mathworks公司发布的主要面对科学计算、可视化以及交互式程序设计的高科技计算环境。
步骤S123:电子设备根据预设纹理特征将多个包括目标物体的全景图像映射到目标物体的几何模型上,获得立体模型。
上述步骤S123的实施方式例如:电子设备通过AutoCAD(Autodesk ComputerAided Design)软件或者SolidWorks软件根据预设纹理特征将多个包括目标物体的全景图像映射到目标物体的几何模型上;这里的AutoCAD是指Autodesk(欧特克)公司开发的自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用于二维绘图、详细绘制、设计文档和基本三维设计;AutoCAD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通过交互菜单或命令行方式便可以进行各种操作;这里的SolidWorks软件,是达索系统(Dassault Systemes)开发的用于销售机械设计软件的软件产品。
在上述的实现过程中,通过从每个全景图像中识别目标物体的线条轮廓,并对目标物体的线条轮廓进行约束求解,获得目标物体的几何模型;根据预设纹理特征将多个包括目标物体的全景图像映射到目标物体的几何模型上,获得立体模型;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获得立体模型的速度。
步骤S130:电子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立体模型,以使终端设备显示立体模型。
上述步骤S123中的电子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立体模型的实施方式例如:电子设备通过实时流协议(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RTSP)或者流媒体协议(HTTP LiveStreaming,HLS)向终端设备发送立体模型,以使终端设备显示立体模型;这里的RTSP协议是指一种网络应用协议,专为娱乐和通信系统的使用,以控制流媒体服务器;该协议用于创建和控制终端之间的媒体会话。媒体服务器的客户端发布VCR命令,例如播放,录制和暂停,以便于实时控制从服务器到客户端(视频点播)或从客户端到服务器(语音录音)的媒体流。这里的HLS协议是指把整个流分成一个个小的基于HTTP的文件来下载,每次只下载一些;当媒体流正在播放时,客户端可以选择从许多不同的备用源中以不同的速率下载同样的资源,允许流媒体会话适应不同的数据速率。在开始一个流媒体会话时,客户端会下载一个包含元数据的扩展播放列表(extended M3U,m3u8)文件,用于寻找可用的媒体流。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方法的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VR动植物领养和VR在线购物,为了便于说明和理解,下面使用这两个场景来举例说明。
第一个应用场景,以VR动植物领养为例进行说明,那么上述的目标物体可以包括:动物或植物,上述步骤S130中的向终端设备发送立体模型可以包括:
步骤S131:电子设备判断终端设备对应的用户是否认领动物或植物。
上述步骤S131中的电子设备判断终端设备对应的用户是否认领动物或植物的实施方式例如:在订单数据库中的认领关系表查找是否包括终端设备对应的用户与该动物或该植物的认领关系记录,若有,则该终端设备对应的用户已经认领动物或植物;若无,则该终端设备对应的用户没有认领动物或植物。
步骤S132:若终端设备对应的用户认领了动物或植物,则电子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立体模型或全景图像。
上述步骤S132中的电子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立体模型的实施方式例如:电子设备通过TCP协议或者UDP协议向终端设备发送立体模型或全景图像,以使终端设备显示立体模型,那么用户就可以在终端设备上看到认领的动物或者植物的全景图像或者立体模型,那么电子设备对应的运营公司也能够以此向终端设备对应的用户收取系统维护费、动物或植物培育费和管理费等。在上述的实现过程中,若终端设备对应的用户认领了动物或植物,则电子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立体模型;从而使得电子设备只向认领认证过的终端设备发送立体模型,增加了电子设备和终端设备通信的安全性。
第二个应用场景,以VR在线购物为例进行说明,那么上述的目标物体可以是商店商品,可以理解的是,在获得多个包括目标物体的全景图像之后,还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多个包括商店商品的全景图像。在上述的实现过程中,通过向终端设备发送多个包括商店商品的全景图像;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终端设备获得商店商品的实时性,加速了终端设备对应的用户完成商店商品的选购过程。上述步骤S130中的向终端设备发送立体模型可以包括:
步骤S133:电子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模型请求,模型请求包括商店商品在全景图像中对应的区域标识。
模型请求,是指终端设备发送的请求获取立体模型的网络请求,该模型请求可以是通过TCP协议或者UDP协议发送的。
上述步骤S133中的电子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模型请求的实施方式例如:电子设备通过表现层状态转换(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REST)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模型请求,模型请求包括商店商品在全景图像中对应的区域标识;其中,这里的REST指一种万维网软件架构风格,目的是便于不同软件/程序在网络(例如互联网)中互相传递信息。表现层状态转换是根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之上而确定的一组约束和属性,是一种设计提供万维网络服务的软件构建风格。
步骤S134:电子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区域标识对应的立体模型。
其中,该步骤的实施原理和实施方式与步骤S130的实施原理和实施方式是相似或类似的,因此,这里不再对该步骤的实施方式和实施原理进行说明,如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参考对步骤S130的描述。通过电子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包括商店商品在全景图像中对应的区域标识模型请求;并向终端设备发送区域标识对应的立体模型,以便用户快速地完成商品的确认和选购过程;也就是说,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提高了终端设备获得商店商品的实时性,加速了终端设备对应的用户完成商店商品的选购过程。
在上述的实现过程中,电子设备实时地根据多个包括目标物体的全景图像构建立体模型,然后向终端设备发送立体模型,以使终端设备显示立体模型;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向用户展示目标对象对应的VR立体模型的实时性。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消息指令对全景图像或者立体模型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全景图像或者立体模型发送给终端设备,具体地,实施方式可以包括以下两种实施方式:
第一种实施方式,请参见图2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根据消息处理的第一种实施方法的示意图;消息指令为根据视频中的图像识别获得的第一消息指令,并根据对全景图像或者立体模型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全景图像或者立体模型发送给终端设备,该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10:电子设备获得多个包括目标物体的全景图像。
步骤S220:电子设备根据多个包括目标物体的全景图像构建立体模型。
其中,步骤S210至步骤S220的实施原理和实施方式与步骤S110至步骤S120的实施原理和实施方式是相似或类似的,因此,这里不再对该步骤的实施方式和实施原理进行说明,如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参考对步骤S110至步骤S120的描述。
步骤S230:电子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视频消息。
上述步骤S230中的电子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视频消息的实施方式例如:电子设备通过隧道协议(Tunneling Protocol)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视频消息,这里的隧道协议是一种网络协议,在网络协议中,使用一种网络协议,将另一个不同的网络协议,封装在负载部分;使用隧道的原因是在不兼容的网络上传输数据,或在不安全网络上提供一个安全路径。
步骤S240:电子设备对视频消息进行识别,获得第一消息指令。
第一消息指令,是指使用视频识别计算获得的消息指令,该消息指令是需要对全景图像或立体模型进行预设处理的指令,该消息指令的具体格式和传输协议可以根据具体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上述步骤S240中的电子设备对视频消息进行识别的实施方式例如:电子设备根据预设识别算法对视频消息进行识别,获得第一消息指令;这里的预设识别算法是指图像识别或者视频识别的相关算法,具体的预设识别算法例如: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patterns,LBP)算法和方向梯度直方图(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HOG)特征算法等;这里的LBP是指机器视觉领域中用于分类的一种特征,局部二值模式在纹理分类问题上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特征;如果局部二值模式特征与方向梯度直方图结合,则可以在一些集合上十分有效的提升检测效果;局部二值模式是一个简单但非常有效的纹理运算符,将各个像素与其附近的像素进行比较,并把结果保存为二进制数。这里的HOG特征提取算法是指通过计算和统计图像局部区域的梯度方向直方图来构成特征的算法,其中,方向梯度直方图特征是一种在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中用来进行物体检测的特征描述子。
步骤S250:电子设备根据第一消息指令对全景图像或立体模型进行预设处理,获得处理后的立体模型。
上述步骤S250中的电子设备根据第一消息指令对全景图像或立体模型进行预设处理的实施方式例如:电子设备根据第一消息指令对全景图像或立体模型进行特定预设处理,获得处理后的立体模型;这里的特定预设处理是指根据第一消息指令对全景图像或立体模型进行的处理,具体例如:图像去噪、旋转矫正、直方图均衡化、图像二值化、行分割、字符分割和字符识别等等处理。
步骤S260:电子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全景图像或立体模型,以使终端设备显示立体模型。
其中,该步骤的实施原理和实施方式与步骤S132的实施原理和实施方式是相似或类似的,因此,这里不再对该步骤的实施方式和实施原理进行说明,如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参考对步骤S132的描述。
在上述的实现过程中,通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视频消息;对视频消息进行识别获得第一消息指令;并根据第一消息指令对立体模型进行预设处理获得立体模型;从而有效地实现了电子设备通过视频识别获得的指令处理立体模型与终端设备的交互,提高了终端设备展示立体模型的用户体验度。
第二种实施方式,请参见图3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根据消息处理的第二种实施方法的示意图;消息指令为根据语音消息的音频中的通过语音识别获得的第二消息指令,并根据对全景图像或者立体模型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全景图像或者立体模型发送给终端设备,该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10:电子设备获得多个包括目标物体的全景图像。
步骤S320:电子设备根据多个包括目标物体的全景图像构建立体模型。
其中,步骤S310至步骤S320的实施原理和实施方式与步骤S110至步骤S120的实施原理和实施方式是相似或类似的,因此,这里不再对该步骤的实施方式和实施原理进行说明,如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参考对步骤S110至步骤S120的描述。
步骤S330:电子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语音消息。
其中,该步骤的实施原理和实施方式与步骤S230的实施原理和实施方式是相似或类似的,区别仅在于发送的消息类型不同,因此,这里不再对该步骤的实施方式和实施原理进行说明,如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参考对步骤S230的描述。
步骤S340:电子设备对语音消息进行识别,获得第二消息指令。
第二消息指令,是指使用语音识别计算获得的消息指令,该消息指令是需要对全景图像或立体模型进行预设处理的指令,该消息指令的具体格式和传输协议可以根据具体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上述步骤S340中的电子设备对语音消息进行识别的实施方式例如:电子设备根据预设识别算法对语音消息进行识别,获得第二消息指令;这里的预设识别算法是指语音识别或者音频识别的相关算法,具体的预设识别算法例如:基于相关性大小设计的语音增强自适应算法和自适应滤波器(Adaptive Filter)算法等等;这里的自适应滤波器是指根据环境的改变,使用自适应算法来改变滤波器的参数和结构的滤波器;在一般情况下,不改变自适应滤波器的结构,而自适应滤波器的系数是由自适应算法更新的时变系数;即其系数自动连续地适应于给定信号,以获得期望响应。
步骤S350:电子设备根据第二消息指令对全景图像进行预设处理,获得处理后的全景图像。
其中,该步骤的实施原理和实施方式与步骤S250的实施原理和实施方式是相似或类似的,因此,这里不再对该步骤的实施方式和实施原理进行说明,如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参考对步骤S250的描述。
步骤S360:电子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处理后的全景图像或立体模型,以使终端设备显示立体模型。
其中,该步骤的实施原理和实施方式与步骤S260的实施原理和实施方式是相似或类似的,因此,这里不再对该步骤的实施方式和实施原理进行说明,如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参考对步骤S260的描述。
在上述的实现过程中,通过对终端设备发送的语音消息进行识别获得第二消息指令;并根据第二消息指令对全景图像进行预设处理获得全景图像;并向终端设备发送处理后的全景图像;从而有效地实现了电子设备通过语音识别获得的指令处理立体模型与终端设备的交互,提高了终端设备展示立体模型的用户体验度。
请参见图4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VR同步的图像处理装置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VR同步的图像处理装置400,包括:
全景图像获得模块410,用于获得多个包括目标物体的全景图像。
立体模型构建模块420,用于根据多个包括目标物体的全景图像构建立体模型,立体模型表征全景图像中的目标物体对应的虚拟模型。
立体模型发送模块430,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立体模型,以使终端设备显示立体模型。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立体模型构建模块,包括:
线条轮廓获得模块,用于从每个全景图像中识别目标物体的线条,获得线条轮廓,线条轮廓表征由目标物体的线条构成的轮廓。
几何模型获得模块,用于对目标物体的线条轮廓进行约束求解,获得目标物体的几何模型。
立体模块获得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纹理特征将多个包括目标物体的全景图像映射到目标物体的几何模型上,获得立体模型。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全景图像获得模块可以包括:
彩色图像获得模块,用于获得多个彩色图像。
彩色图像拼接模块,用于将多个彩色图像进行拼接,获得全景图像。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全景图像获得模块还可以包括:
唯一标识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多个全景图像采集设备的唯一标识。
全景图像接收模块,用于根据多个全景图像采集设备的唯一标识接收多个全景图像采集设备发送的全景图像,获得多个全景图像,多个全景图像采集设备为不同地点均对目标物体进行拍摄的设备。
上述的基于VR同步的图像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
全景图像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多个包括目标物体的全景图像。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物体包括:动物或植物,立体模型发送模块,包括:
用户认领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终端设备对应的用户是否认领动物或植物。
第一模型发送模块,用于若终端设备对应的用户认领动物或植物,则向终端设备发送立体模型。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物体包括:商店商品,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第一图像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多个包括商店商品的全景图像。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立体模型发送模块,包括:
模型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模型请求,模型请求包括商店商品在全景图像中对应的区域标识。
第二模型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区域标识对应的立体模型。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第一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视频消息。
第一指令获得模块,用于对视频消息进行识别,获得第一消息指令。
第一预设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消息指令对立体模型进行预设处理,获得处理后的立体模型。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第二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语音消息。
第二指令获得模块,用于对语音消息进行识别,获得第二消息指令。
第二预设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二消息指令对全景图像进行预设处理,获得处理后的全景图像。
第二图像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处理后的全景图像。
应理解的是,该装置与上述的基于VR同步的图像处理方法实施例对应,能够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个步骤,该装置具体的功能可以参见上文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细描述。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能以软件或固件(firmware)的形式存储于存储器中或固化在装置的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中的软件功能模块。
请参见图5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500,包括:处理器510和存储器520,存储器520存储有处理器510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机器可读指令被处理器510执行时执行如上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530,该存储介质530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510运行时执行如上的方法。
其中,存储介质530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简称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d-Only Memory,简称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的描述,仅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但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VR同步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得多个包括目标物体的全景图像;
根据所述多个包括目标物体的全景图像构建立体模型,所述立体模型表征全景图像中的目标物体对应的虚拟模型;
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立体模型,以使所述终端设备显示所述立体模型;
所述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立体模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视频消息;对所述视频消息进行识别,获得第一消息指令;根据所述第一消息指令对所述立体模型进行预设处理,获得处理后的所述立体模型;
所述获得多个包括目标物体的全景图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语音消息;对所述语音消息进行识别,获得第二消息指令;根据所述第二消息指令对所述全景图像进行预设处理,获得处理后的所述全景图像;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处理后的所述全景图像;
其中,所述目标物体包括:商店商品,在所述获得多个包括目标物体的全景图像之后,还包括: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多个包括所述商店商品的全景图像;所述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立体模型,包括: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模型请求,所述模型请求包括所述商店商品在所述全景图像中对应的区域标识;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区域标识对应的立体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个包括目标物体的全景图像构建立体模型,包括:
从每个全景图像中识别所述目标物体的线条,获得线条轮廓,所述线条轮廓表征由所述目标物体的线条构成的轮廓;
对所述目标物体的线条轮廓进行约束求解,获得所述目标物体的几何模型;
根据预设纹理特征将所述多个包括目标物体的全景图像映射到所述目标物体的几何模型上,获得所述立体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多个包括目标物体的全景图像,包括:
获得多个彩色图像;
将所述多个彩色图像进行拼接,获得所述全景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多个包括目标物体的全景图像,包括:
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多个全景图像采集设备的唯一标识;
根据所述多个全景图像采集设备的唯一标识接收所述多个全景图像采集设备发送的全景图像,获得所述多个全景图像,所述多个全景图像采集设备为不同地点均对所述目标物体进行拍摄的设备;
在所述获得多个包括目标物体的全景图像之后,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多个包括目标物体的全景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物体包括:动物或植物,所述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立体模型,包括:
判断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用户是否认领所述动物或所述植物;
若是,则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立体模型。
6.一种基于VR同步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全景图像获得模块,用于获得多个包括目标物体的全景图像;
立体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包括目标物体的全景图像构建立体模型,所述立体模型表征全景图像中的目标物体对应的虚拟模型;
立体模型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立体模型,以使所述终端设备显示所述立体模型;
第一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视频消息;第一指令获得模块,用于对所述视频消息进行识别,获得第一消息指令;第一预设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消息指令对所述立体模型进行预设处理,获得处理后的所述立体模型;
第二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语音消息;第二指令获得模块,用于对所述语音消息进行识别,获得第二消息指令;第二预设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消息指令对所述全景图像进行预设处理,获得处理后的所述全景图像;第二图像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处理后的所述全景图像;
其中,所述目标物体包括:商店商品,第一图像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多个包括所述商店商品的全景图像;所述立体模型发送模块,包括:模型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模型请求,所述模型请求包括所述商店商品在所述全景图像中对应的区域标识;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区域标识对应的立体模型。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
8.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该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010234577.4A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基于vr同步的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13996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4577.4A CN111399655B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基于vr同步的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4577.4A CN111399655B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基于vr同步的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99655A CN111399655A (zh) 2020-07-10
CN111399655B true CN111399655B (zh) 2024-04-26

Family

ID=71431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34577.4A Active CN111399655B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基于vr同步的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996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42002B (zh) * 2020-10-09 2022-07-08 同济大学 基于深度学习的物体识别和全景漫游方法
CN114463104B (zh) * 2022-04-12 2022-07-26 贝壳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vr场景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01075A2 (en) * 1999-06-25 2001-01-04 Bethere Photogrammetry engine for model construction
CN106980383A (zh) * 2017-03-31 2017-07-25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虚拟模型展示方法、模块及基于该模块的虚拟人体解剖模型展示系统
CN110490916A (zh) * 2019-04-12 2019-11-22 北京城市网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三维对象建模方法与设备、图像处理装置及介质
CN110874818A (zh) * 2018-08-31 2020-03-1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和虚拟空间构建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11870B (zh) * 2009-07-21 2013-10-11 Teco Elec & Machinery Co Ltd 立體影像產生方法及系統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01075A2 (en) * 1999-06-25 2001-01-04 Bethere Photogrammetry engine for model construction
CN106980383A (zh) * 2017-03-31 2017-07-25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虚拟模型展示方法、模块及基于该模块的虚拟人体解剖模型展示系统
CN110874818A (zh) * 2018-08-31 2020-03-1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和虚拟空间构建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0490916A (zh) * 2019-04-12 2019-11-22 北京城市网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三维对象建模方法与设备、图像处理装置及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炜煜.基于照片的混合建模系统几何模型求解原理研究.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0,第5卷(第5期),第1.1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99655A (zh) 2020-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6598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n augmented reality platform
CN107888987B (zh) 一种全景视频播放方法及装置
CN102016927B (zh) 使用图像内容来帮助在全景图像数据中导航
US8488040B2 (en) Mobile and server-side computational photography
US20200264695A1 (en) A cloud-bas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a virtual tour
TWI617930B (zh) 空間物件搜尋排序方法、系統與電腦可讀取儲存裝置
CN108765270B (zh) 一种虚拟三维空间标签绑定方法及装置
CN107084740B (zh) 一种导航方法和装置
CN111399655B (zh) 一种基于vr同步的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743584B (zh) 全景视频合成方法、服务器、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60018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rrecting field of view using user terminal information upon playback of 360-degree image
US9600720B1 (en) Using available data to assist in object recognition
CN113965773A (zh) 直播展示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705520A (zh) 动作捕捉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5422727A (zh) 一种三维全景数字孪生输电通道可视化方法及系统
CN111818265B (zh) 基于增强现实模型的交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EP4156694A1 (en) A method to insert ad content into a video scene
KR102314782B1 (ko) 3차원 증강현실 표시 방법
CN115103204B (zh) 一种支持ai引擎的边缘智能应用实现方法及装置
KR20060070002A (ko) 3d 컨텐츠 제공 시스템 및 그 운영방법
CN112991175A (zh) 一种基于单ptz摄像头的全景图片生成方法及设备
CN112449249A (zh) 视频流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99005B (zh) 一种三维模型植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Guarnaccia et al. An explorable immersive panorama
KR20180113944A (ko) Vr 컨텐츠 생성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