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96698A - 一种管道地质灾害野外监测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道地质灾害野外监测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96698A
CN111396698A CN202010203749.1A CN202010203749A CN111396698A CN 111396698 A CN111396698 A CN 111396698A CN 202010203749 A CN202010203749 A CN 202010203749A CN 111396698 A CN111396698 A CN 1113966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base
monitoring
pipeline
main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0374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帅
黄美化
刘晓东
薛凯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020374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966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966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966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20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DPIPE-LINE SYSTEMS; PIPE-LINES
    • F17D5/00Protection or supervision of install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20/00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PV modules
    • H02S20/10Supporting structures directly fixed to the groun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地质灾害野外监测桩,具体涉及地质灾害监测技术领域,包括主杆,所述主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底端设有防护组件,所述主杆的外表面固定设有监测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与连接座的底部外表面相互焊接的底座,且底座的外部设有加强座,所述加强座的四个拐角处均焊接有卡座,且卡座的外表面嵌装有立杆,相邻所述立杆之间固定设有防护网,所述主杆靠近连接座的一端固定设有铰接座,且铰接座的外表面铰接有弹簧绳,所述弹簧绳的一端固定设有套环。本发明中,整个装置结构灵活性高可通过简单组装实现安装,运输方便安装快速,且整体结构稳固性较好,防护性有所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管道地质灾害野外监测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地质灾害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道地质灾害野外监测桩。
背景技术
地质灾害监测是运用各种技术和方法,测量、监视地质灾害活动以及各种诱发因素动态变化的工作。它是预测预报地质灾害的重要依据,因此是减灾防灾的重要内容,管道地质灾害监测属于地质灾害监测的一个分支,其中野外监测装置能够完成对管道的远程监测。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野外监测桩系统整体体积较大,在实际运输及安装较为困难,同时整体结构稳定性及防护性较差的问题,不利于整体持续有效地进行野外监测。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管道地质灾害野外监测桩,通过设置的监测组件和防护组件,主杆底端的螺纹孔对应连接座上的螺纹座进行固定,实现监测组件与底座的拼装,随后,主杆侧壁上的铰接座铰接的弹簧绳端部连接的套环与固定座相固定后,固定座连接的螺杆与加强座上的螺母相互配合,同时旋动整个螺杆后,螺杆被插入地里,加强了整个加强座的结构并对主杆实现支撑,同时,防护组件对整个的监测组件实现防护效果,整个装置结构灵活性高可通过简单组装实现安装,运输方便安装快速,且整体结构稳固性较好,防护性有所提高,有利于监测桩在野外环境下的正常使用,以解决现有的野外监测桩系统整体体积较大,在实际运输及安装较为困难,同时整体结构稳定性及防护性较差的问题,不利于整体持续有效地进行野外监测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道地质灾害野外监测桩,包括主杆,所述主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底端设有防护组件,所述主杆的外表面固定设有监测组件;
所述防护组件包括与连接座的底部外表面相互焊接的底座,且底座的外部设有加强座,所述加强座的四个拐角处均焊接有卡座,且卡座的外表面嵌装有立杆,相邻所述立杆之间固定设有防护网,所述主杆靠近连接座的一端固定设有铰接座,且铰接座的外表面铰接有弹簧绳,所述弹簧绳的一端固定设有套环,且套环的内部套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套设有螺杆,所述加强座沿横向的两端外表面固装有螺母,且螺母与螺杆相螺纹配合;
所述监测组件包括焊接有主杆外表面上的基板,且主杆的外表面靠近基板处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一侧焊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端设有轴座,且轴座与基板相插接,所述轴座贯穿基板的一端轴接有第一卡板,且第一卡板与支架的端部相卡接,所述支架的顶端螺栓配合有检测箱,所述套筒沿径向的两侧均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顶端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检测箱的顶端铰接有与第二连杆外表面相铰接的第三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顶端固定设有太阳能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的顶端设有螺纹座,所述主杆的底端开设有螺纹座相配合的螺纹孔。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座沿横向的两侧内侧壁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底座沿横向的两侧外侧壁焊接有与卡槽相对应的卡块。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的外表面与底座之间焊接有衬板,且底座的外侧壁均布有支撑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主杆的顶端螺纹配合有天线。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组件包括与第二连杆底端相焊接的第一基座,所述第一基座的内部嵌装有太阳能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座沿垂直方向的两端均焊接有第二基座,且第二基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座的上表面靠近太阳能板沿垂直方向的两端处均设有第二卡板,且第二卡板靠近第二基座处焊接有与压缩弹簧相连接的第三基座。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设置的监测组件和防护组件,主杆底端的螺纹孔对应连接座上的螺纹座进行固定,实现监测组件与底座的拼装,随后,主杆侧壁上的铰接座铰接的弹簧绳端部连接的套环与固定座相固定后,固定座连接的螺杆与加强座上的螺母相互配合,同时旋动整个螺杆后,螺杆被插入地里,加强了整个加强座的结构并对主杆实现支撑,同时,防护组件对整个的监测组件实现防护效果,整个装置结构灵活性高可通过简单组装实现安装,运输方便安装快速,且整体结构稳固性较好,防护性有所提高,有利于监测桩在野外环境下的正常使用。
2、通过设置的太阳能组件,整个太阳能组件固定在监测组件上实现对整个监测组件的太阳能供电,同时,整个太阳能组件拆装快速,操作方便,结构稳定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底座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支座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监测组件的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紧固杆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图1中A部的结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基座的俯视图;
图中:1、主杆;2、连接座;3、底座;4、加强座;5、套筒;6、支架;7、轴座;8、第一卡板;9、第一连杆;10、第二连杆;11、第三连杆;12、第一基座;13、天线;14、监测箱;15、卡座;16、立杆;17、防护网;18、螺纹座;19、螺纹孔;20、螺杆;21、固定座;22、螺母;23、套环;24、弹簧绳;25、太阳能板;26、第二卡板;27、第二基座;28、第三基座;29、压缩弹簧;30、衬板;31、卡块;32、支撑弹簧;33、卡槽;34、铰接座;35、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说明书附图1-6,该实施例的一种管道地质灾害野外监测桩,包括主杆1,所述主杆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2,所述连接座2的底端设有防护组件,所述主杆1的外表面固定设有监测组件;
所述防护组件包括与连接座2的底部外表面相互焊接的底座3,且底座3的外部设有加强座4,所述加强座4的四个拐角处均焊接有卡座15,且卡座15的外表面嵌装有立杆16,相邻所述立杆16之间固定设有防护网17,所述主杆1靠近连接座2的一端固定设有铰接座34,且铰接座34的外表面铰接有弹簧绳24,所述弹簧绳24的一端固定设有套环23,且套环23的内部套设有固定座21,所述固定座21的内部套设有螺杆20,所述加强座4沿横向的两端外表面固装有螺母22,且螺母22与螺杆20相螺纹配合;
所述监测组件包括焊接有主杆1外表面上的基板35,且主杆1的外表面靠近基板35处套设有套筒5,所述套筒5的一侧焊接有支架6,所述支架6的底端设有轴座7,且轴座7与基板35相插接,所述轴座7贯穿基板35的一端轴接有第一卡板8,且第一卡板8与支架6的端部相卡接,所述支架6的顶端螺栓配合有检测箱14,所述套筒5沿径向的两侧均铰接有第一连杆9,所述第一连杆9的顶端铰接有第二连杆10,所述检测箱14的顶端铰接有与第二连杆10外表面相铰接的第三连杆11,所述第二连杆10的顶端固定设有太阳能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2的顶端设有螺纹座18,所述主杆1的底端开设有螺纹座18相配合的螺纹孔19。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座4沿横向的两侧内侧壁均开设有卡槽33,所述底座3沿横向的两侧外侧壁焊接有与卡槽33相对应的卡块31。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2的外表面与底座3之间焊接有衬板30,且底座3的外侧壁均布有支撑弹簧32。
进一步地,所述主杆1的顶端螺纹配合有天线13。
实施场景具体为:本发明使用时,首先,对应监测桩的安装位置将底座3放置妥当后,随后,将加强座4内侧卡槽33对准底座3的卡块31处进行卡接,随后,将套筒5套入主杆1外表面的基板35处并将监测箱14固定安装在支架6上后,同时旋动轴座7上的第一卡板8使得第一卡板8与支架6实现卡合,保证支架6结构的稳固性,随后,将太阳能组件固定安装在第二连杆10上,第二连杆10分别与监测箱14上的第三连杆11及套筒5上的第一连杆9相铰接,实现结构的稳定,最后,将天线13对应主杆1的顶端进行固装后,主杆1底端的螺纹孔19对应连接座2上的螺纹座18进行固定后,实现整个监测组件与底座3的固装,随后,主杆1侧壁上的铰接座34铰接的弹簧绳24端部连接的套环23与固定座21相固定后,固定座21连接的螺杆20与加强座4上的螺母22相互配合,同时旋动整个螺杆20后,螺杆20被插入地里,加强了整个加强座4的结构并对主杆1实现支撑,加强座4的拐角处的卡座15上卡接立杆16,立杆16上固定的防护网17形成防护组件,对整个的监测组件实现防护效果,整个装置结构灵活性高可通过简单组装实现安装,运输方便安装快速,且整体结构稳固性较好,防护性有所提高,有利于监测桩在野外环境下的正常使用。
参照说明书附图1、4、7,该实施例的一种管道地质灾害野外监测桩,所述太阳能组件包括与第二连杆10底端相焊接的第一基座12,所述第一基座12的内部嵌装有太阳能板25。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座12沿垂直方向的两端均焊接有第二基座27,且第二基座2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29。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座12的上表面靠近太阳能板25沿垂直方向的两端处均设有第二卡板26,且第二卡板26靠近第二基座27处焊接有与压缩弹簧29相连接的第三基座28。
实施场景具体为:本发明使用时,太阳能组件安装时,首先,对应第一基座12上表面将太阳能板25放置在其上,随后,太阳能板25向上抵住一端的第二卡板26,第二卡板26侧壁上的第二基座27向一端挤压压缩弹簧29并使得第二卡板26的位置向外侧移动,此时,太阳能板25的一端即可卡入第二卡板26内,进而实现太阳能板25于第一基座12的快速安装,同时,将整个太阳能组件固定在监测组件上实现对整个监测组件的太阳能供电,整个太阳能组件拆装快速,操作方便,结构稳定性强。
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6,将底座3放置妥当后,随后,将加强座4内侧卡槽33对准底座3的卡块31处进行卡接,随后,将套筒5套入主杆1外表面的基板35处并将监测箱14固定安装在支架6上后,随后,将太阳能组件固定安装在第二连杆10上,主杆1底端的螺纹孔19对应连接座2上的螺纹座18进行固定,随后,主杆1侧壁上的铰接座34铰接的弹簧绳24端部连接的套环23与固定座21相固定后,固定座21连接的螺杆20与加强座4上的螺母22相互配合,同时旋动整个螺杆20后,螺杆20被插入地里,加强了整个加强座4的结构并对主杆1实现支撑,加强座4的拐角处的卡座15上卡接立杆16,立杆16上固定的防护网17形成防护组件,对整个的监测组件实现防护效果,整个装置结构灵活性高可通过简单组装实现安装,运输方便安装快速,且整体结构稳固性较好,防护性有所提高,有利于监测桩在野外环境下的正常使用。
参照说明书附图1、4、7,对应第一基座12上表面将太阳能板25放置在其上,随后,太阳能板25向上抵住一端的第二卡板26,第二卡板26侧壁上的第二基座27向一端挤压压缩弹簧29并使得第二卡板26的位置向外侧移动,此时,太阳能板25的一端即可卡入第二卡板26内,进而实现太阳能板25于第一基座12的快速安装,整个太阳能组件拆装快速,操作方便,结构稳定性强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管道地质灾害野外监测桩,包括主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2),所述连接座(2)的底端设有防护组件,所述主杆(1)的外表面固定设有监测组件;
所述防护组件包括与连接座(2)的底部外表面相互焊接的底座(3),且底座(3)的外部设有加强座(4),所述加强座(4)的四个拐角处均焊接有卡座(15),且卡座(15)的外表面嵌装有立杆(16),相邻所述立杆(16)之间固定设有防护网(17),所述主杆(1)靠近连接座(2)的一端固定设有铰接座(34),且铰接座(34)的外表面铰接有弹簧绳(24),所述弹簧绳(24)的一端固定设有套环(23),且套环(23)的内部套设有固定座(21),所述固定座(21)的内部套设有螺杆(20),所述加强座(4)沿横向的两端外表面固装有螺母(22),且螺母(22)与螺杆(20)相螺纹配合;
所述监测组件包括焊接有主杆(1)外表面上的基板(35),且主杆(1)的外表面靠近基板(35)处套设有套筒(5),所述套筒(5)的一侧焊接有支架(6),所述支架(6)的底端设有轴座(7),且轴座(7)与基板(35)相插接,所述轴座(7)贯穿基板(35)的一端轴接有第一卡板(8),且第一卡板(8)与支架(6)的端部相卡接,所述支架(6)的顶端螺栓配合有检测箱(14),所述套筒(5)沿径向的两侧均铰接有第一连杆(9),所述第一连杆(9)的顶端铰接有第二连杆(10),所述检测箱(14)的顶端铰接有与第二连杆(10)外表面相铰接的第三连杆(11),所述第二连杆(10)的顶端固定设有太阳能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地质灾害野外监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2)的顶端设有螺纹座(18),所述主杆(1)的底端开设有螺纹座(18)相配合的螺纹孔(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地质灾害野外监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座(4)沿横向的两侧内侧壁均开设有卡槽(33),所述底座(3)沿横向的两侧外侧壁焊接有与卡槽(33)相对应的卡块(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地质灾害野外监测桩,其特征在于:
5.所述连接座(2)的外表面与底座(3)之间焊接有衬板(30),且底座(3)的外侧壁均布有支撑弹簧(3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地质灾害野外监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1)的顶端螺纹配合有天线(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地质灾害野外监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组件包括与第二连杆(10)底端相焊接的第一基座(12),所述第一基座(12)的内部嵌装有太阳能板(2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管道地质灾害野外监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12)沿垂直方向的两端均焊接有第二基座(27),且第二基座(2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29)。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管道地质灾害野外监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12)的上表面靠近太阳能板(25)沿垂直方向的两端处均设有第二卡板(26),且第二卡板(26)靠近第二基座(27)处焊接有与压缩弹簧(29)相连接的第三基座(28)。
CN202010203749.1A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管道地质灾害野外监测桩 Pending CN1113966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03749.1A CN111396698A (zh)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管道地质灾害野外监测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03749.1A CN111396698A (zh)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管道地质灾害野外监测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96698A true CN111396698A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36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03749.1A Pending CN111396698A (zh)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管道地质灾害野外监测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9669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95264A (zh) * 2020-07-11 2020-10-20 张红宾 一种地质灾害野外监测平台
CN112963677A (zh) * 2021-02-01 2021-06-15 东华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滑坡防治的自动化监测装置
CN113112758A (zh) * 2021-04-14 2021-07-13 浙江智谱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地质灾害动态综合监测预警仪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16745A1 (de) * 1996-07-03 1998-01-07 Martin Theodor Melchior Nivellierbock
CN207067423U (zh) * 2017-08-04 2018-03-02 南京硕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象监测装置
CN208140107U (zh) * 2018-05-30 2018-11-23 王旭 一种水文监测支架及装置
CN109138592A (zh) * 2018-09-14 2019-01-04 宋盈盈 一种可调节电力设备护栏
CN208546722U (zh) * 2018-05-24 2019-02-26 蓝春辉 一种便于检查的安防监控装置
CN209925950U (zh) * 2019-04-25 2020-01-10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现场施工用视频监控安装架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16745A1 (de) * 1996-07-03 1998-01-07 Martin Theodor Melchior Nivellierbock
CN207067423U (zh) * 2017-08-04 2018-03-02 南京硕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象监测装置
CN208546722U (zh) * 2018-05-24 2019-02-26 蓝春辉 一种便于检查的安防监控装置
CN208140107U (zh) * 2018-05-30 2018-11-23 王旭 一种水文监测支架及装置
CN109138592A (zh) * 2018-09-14 2019-01-04 宋盈盈 一种可调节电力设备护栏
CN209925950U (zh) * 2019-04-25 2020-01-10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现场施工用视频监控安装架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95264A (zh) * 2020-07-11 2020-10-20 张红宾 一种地质灾害野外监测平台
CN111795264B (zh) * 2020-07-11 2021-11-19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 一种地质灾害野外监测平台
CN112963677A (zh) * 2021-02-01 2021-06-15 东华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滑坡防治的自动化监测装置
CN112963677B (zh) * 2021-02-01 2022-06-03 东华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滑坡防治的自动化监测装置
CN113112758A (zh) * 2021-04-14 2021-07-13 浙江智谱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地质灾害动态综合监测预警仪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96698A (zh) 一种管道地质灾害野外监测桩
CA3028911C (en) Portable power generator
CN101832056A (zh) 可组合的折叠式帐篷
US20140076831A1 (en) Adaptable Tele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Mounting Frame
CN215055988U (zh) 一种电力施工围栏
CN201649787U (zh) 可组合的折叠式帐篷
CN208901296U (zh) 一种组装式太阳能路灯
CN110911978B (zh) 一种拼凑型预装式箱式变电站及其安装方法
CN219548573U (zh) 一种围挡
CN213269062U (zh) 轻型可折叠式临时支撑架
CN215334865U (zh) 一种用于消防管路固定的安装架
CN210828310U (zh) 一种多功能轮盘式脚手架
CN213710503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钢结构承载框架
CN209942292U (zh) 一种便于拆卸和安装的建筑棚
CN201555339U (zh) 一种空调支架
CN212163870U (zh) 拼接式通讯机柜
CN112324049A (zh) 一种用于小空间的钢结构网架
CN220993351U (zh) 一种管道焊接工装
CN219268800U (zh) 一种折叠式光伏发电组件
CN219316111U (zh) 一种天幕幕墙支撑结构
CN212002679U (zh) 钢结构工程施工用防护装置
CN218991096U (zh) 一种帐篷支撑结构
CN213278357U (zh) 一种通信工程用的天线支架
CN214993266U (zh) 一种建筑工地及建筑车辆用警示装置
CN217897484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房建施工用折叠型防护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