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85223A - 流控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流控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85223A
CN111385223A CN201811628137.6A CN201811628137A CN111385223A CN 111385223 A CN111385223 A CN 111385223A CN 201811628137 A CN201811628137 A CN 201811628137A CN 111385223 A CN111385223 A CN 1113852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node
node device
feedback
credit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2813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85223B (zh
Inventor
董建波
曹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2813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852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852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852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852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852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5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with rate being modified by the source upon detecting a change of network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in combination with information about buffer occupancy at either end or at transit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50Queue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90Buffer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流控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报文的接收节点通过网络交换设备向数据报文的发送节点发送需求信誉报文,发送节点通过网络交换设备向接收节点返回反馈信誉报文和数据报文;其中,网络交换设备可根据网络拥塞程度对反馈信誉报文进行合理限速,而反馈信誉报文在接收节点处的接收速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网络的拥塞程度、路径上的可用带宽、以及发送节点的带宽需求等,便于接收节点适时调整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使之与网络状况适配,减轻网络拥塞程度,提高流控效率,节约带宽资源,保障网络正常运行。

Description

流控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控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面对高性能计算、大数据分析和浪涌型IO高并发、低时延应用,现有TCP/IP软硬件架构不再满足应用的需求。远端内存直接访问(Remote Direct Memory Access,RDMA)技术应运而生。
RDMA通过网络在两个端点的应用软件之间实现缓存(Buffer)的直接传递,又无需操作系统和协议栈的介入。采用RDMA技术可以轻易实现端点间的超低延时、超高吞吐量传输,而且基本不需要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操作系统(OperatingSystem,OS)等资源介入,也不必再为网络数据的处理和搬移耗费过多其他资源。
在RDMA网络系统中,网络拥塞是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在RDMA网络系统中解决网络拥塞较为常见的方式是采用基于优先级的流量控制(Priority-based FlowControl,PFC)机制。但是,这种流控机制效率不足,急需一种新的流控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多个方面提供一种流控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用以提高RDMA网络系统的流控效率,减轻网络拥塞。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流控方法,适用于网络交换设备,该方法包括:监控所述网络交换设备上第一缓存队列的拥塞情况;所述第一缓存队列可缓存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当监控到所述第一缓存队列发生第一级拥塞时,获取所述第一缓存队列的拥塞程度;根据所述第一缓存队列的拥塞程度,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进行限速处理;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需求信誉报文后返回反馈信誉报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流控方法,适用于第一节点设备,该方法包括:向网络交换设备发送需求信誉报文,以供所述网络交换设备将其转发给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所述需求信誉报文用于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请求数据报文;接收所述网络交换设备转发的来自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根据所述反馈信誉报文的接收速率,调整所述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流控方法,适用于第二节点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网络交换设备转发的来自第一节点设备的需求信誉报文,所述需求信誉报文用于请求数据报文;根据所述需求信誉报文,向所述网络交换设备发送反馈信誉报文以及对应的数据报文,以供所述网络交换设备将所述反馈信誉报文以及对应的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一节点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交换设备,包括:多个端口、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并为所述多个端口提供对应的缓存队列;其中,第一缓存队列用于缓存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用于耦合至所述存储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用于:监控所述第一缓存队列的拥塞情况;当监控到所述第一缓存队列发生第一级拥塞时,获取所述第一缓存队列的拥塞程度;根据所述第一缓存队列的拥塞程度,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进行限速处理;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需求信誉报文后返回反馈信誉报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节点设备,作为第一节点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通信组件;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耦合至所述存储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用于:通过所述通信组件向网络交换设备发送需求信誉报文,以供所述网络交换设备将其转发给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所述需求信誉报文用于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请求数据报文;通过所述通信组件接收所述网络交换设备转发的来自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根据所述反馈信誉报文的接收速率,调整所述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节点设备,作为第二节点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通信组件;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耦合至所述存储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用于:通过所述通信组件接收网络交换设备转发的来自第一节点设备的需求信誉报文,所述需求信誉报文用于请求数据报文;根据所述需求信誉报文,通过所述通信组件向所述网络交换设备发送反馈信誉报文以及对应的数据报文,以供所述网络交换设备将所述反馈信誉报文以及对应的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一节点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系统,包括:网络交换设备、第一节点设备以及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用于:向所述网络交换设备发送需求信誉报文,以供所述网络交换设备将其转发给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所述需求信誉报文用于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请求数据报文;接收所述网络交换设备转发的来自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根据所述反馈信誉报文的接收速率,调整所述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
所述网络交换设备,用于:监控其上第一缓存队列的拥塞情况;所述第一缓存队列可缓存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当监控到所述第一缓存队列发生第一级拥塞时,获取所述第一缓存队列的拥塞程度;根据所述第一缓存队列的拥塞程度,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进行限速处理;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交换设备转发的来自第一节点设备的需求信誉报文;根据所述需求信誉报文,向所述网络交换设备发送反馈信誉报文以及对应的数据报文,以供所述网络交换设备将所述反馈信誉报文以及对应的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一节点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致使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上述网络交换设备进行流控的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致使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节点设备进行流控的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致使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二节点设备进行流控的方法中的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RDMA网络,提供一种基于双向信誉的流控机制,数据报文的接收节点通过网络交换设备向数据报文的发送节点发送需求信誉报文,发送节点通过网络交换设备向接收节点返回反馈信誉报文和数据报文;其中,网络交换设备可根据网络拥塞程度对反馈信誉报文进行合理限速,而反馈信誉报文在接收节点处的接收速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网络的拥塞程度、路径上的可用带宽、以及发送节点的带宽需求等,便于接收节点适时调整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使之与网络状况适配,减轻网络拥塞程度,提高流控效率,节约带宽资源,保障网络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a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c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流控过程的信令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流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流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流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交换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点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节点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针对现有RDMA网络中对网络拥塞的流控处理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双向信誉的流控机制。其中,数据报文的接收节点通过网络交换设备向数据报文的发送节点发送需求信誉报文,发送节点通过网络交换设备向接收节点返回反馈信誉报文和数据报文;其中,网络交换设备可根据网络拥塞程度对反馈信誉报文进行合理限速,而反馈信誉报文在接收节点处的接收速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网络的拥塞程度、路径上的可用带宽、以及发送节点的带宽需求等,便于接收节点适时调整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使之与网络状况适配,减轻网络拥塞程度,提高流控效率,节约带宽资源,保障网络正常运行。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系统,该网络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节点设备、至少一个网络交换设备以及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
从设备形态来看:第一节点设备或第二节点设备是与一个有独立地址和具有传送或接收数据功能的网络相连的设备,例如可以是工作站、网络用户的终端设备(例如智能手机、个人计算机等),还可以是服务器、打印机和其他网络连接的设备等。网络交换设备是指具有网络交换功能的设备,例如可以是交换机、Hub、路由器等。
从收发功能来看:第一节点设备是指在一次通信过程中需要接收数据报文的节点,也可以将其称为数据报文的接收节点,简称为接收节点;第二节点设备是指在一次通信过程中提供数据报文的节点,也可以将其称为数据报文的发送节点,简称为发送节点。对同一节点A来说,在不同通信过程中其有可能作为需要接收数据报文的第一节点设备实现,有可能作为提供数据报文的第二节点设备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节点设备与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之间可以通过网络交换设备进行数据通信。例如,第一节点设备可以通过网络交换设备向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请求数据报文;第二节点设备可根据第一节点设备的请求,通过网络交换设备向第一节点设备返回数据报文。其中,网络交换设备是一个可扩大网络覆盖范围的设备,可提供更多的连接端口用于连接更多的节点设备。网络交换设备位于第一节点设备和第二节点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上,其主要作用是对第一节点设备和第二节点设备之间的各种报文进行缓存和转发。
可选地,第一节点设备和第二节点设备采用RDMA技术,所述网络系统是RDMA网络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节点设备与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过程中,为了尽可能降低网络发生拥塞的概率,缓解网络拥塞程度,采用基于双向信誉的流控机制。其中,基于双向信誉的流控机制可由第一节点设备、第二节点设备以及网络交换设备配合实施,主要原理是:第一节点设备通过网络交换设备向第二节点设备发送需求信誉(demanded credit)报文,第二节点设备通过网络交换设备向第一节点设备返回反馈信誉(reflected credit)报文和数据(data)报文;其中,网络交换设备可根据网络拥塞程度对反馈信誉报文进行合理限速,第一节点设备根据反馈信誉报文的接收速率适时调整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使之与网络状况适配,减轻网络拥塞程度,提高流控效率,节约带宽资源,保障网络正常运行。
其中,根据网络交换设备之间的层级关系,本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系统可以二层网络、三层网络,甚至更多层网络。其中,二层网络是指端到端之间具有三层网络交换设备的网络系统,三层网络是指端到端之间具有五层网络交换设备的网络系统。
下面结合两种不同结构的二层网络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系统架构进行示例性说明。
图1a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二层网络系统架构的逻辑示意图。如图1a所示,该二层网络系统架构包含:至少一个第一节点设备10a、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10b以及第一层网络交换设备10c和第二层网络交换设备10d。其中,与第一节点设备10a通信连接的第一层网络交换设备10c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并与第二层网络交换设备10d通信连接;与第二节点设备10b通信连接的第一层网络交换设备10c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分别与第二节点设备10b和第二层网络交换设备10d通信连接。第二层网络交换设备10d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分别两层第一层网络交换设备10c通信连接。在图1a中,以一个第一节点设备10a、一个第二层网络交换设备10d以及两个与第一节点设备10a通信连接的第一层网络交换设备10c、两个与第二节点设备10b通信连接的第一层网络交换设备10c以及三个第二节点设备10b为例进行图示,各节点的数量并不限于此。
图1b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二层网络系统架构的逻辑示意图。如图1b所示,该二层网络系统架构包含:至少一个第一节点设备11a、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11b、第一层网络交换设备11c以及第二层网络交换设备11d。其中,与第一节点设备11a通信连接的第一层网络交换设备11c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并与第二层网络交换设备11d通信连接。与第二节点设备11b连接的第一层网络交换设备11c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并与第二层网络交换设备11d通信连接。第二层网络交换设备11d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并与两层第一网络交换设备11c通信连接。在图1b中以1个第一节点设备11a、6个第二节点设备11b、1个与第一节点设备11a连接的第一层网络交换设备11c、4个与第二节点设备11b连接的第一层网络交换设备11c、2个第二层网络交换设备11d进行图示,各节点的数量并不限于此网络交换设备。
可选地,上述图1a和图1b所示的二层网络系统架构可以作为叶脊(leaf-spine)网络架构实现,第一层网络交换设备是叶节点,第二层网络交换设备是脊节点。
在图1a和图1b所示的网络系统架构中,第一节点设备向第二节点设备请求数据报文时,发送需求信誉报文,该需求信誉报文表示需要请求数据报文。第一节点设备发出需求信誉报文后,该需求信誉报文先到达与第一节点通信连接的第一层网络交换设备,第一层网络交换设备将该需求信誉报文接收下来,并将该需求信誉报文添加至接收缓存队列中。之后与第一节点通信连接的第一层网络交换设备将接收缓存队列中的需求信誉报文转发至其中的发送缓存队列中进行缓存;之后,该第一层网络交换设备将发送缓存队列中的需求信誉报文转发至第二层网络交换设备。相应地,第二层网络交换设备将该需求信誉报文接收下来添加到发往与第二节点连接的第一层网络交换设备的缓存队列中进行缓存。之后,第二层网络交换设备将需求信誉报文转发至与第二节点连接的第一层网络交换设备。相应地,与第二节点连接的第一层网络交换设备将该需求信誉报文接收下来添加到发往第二节点设备的缓存队列中进行缓存。之后,与第二节点连接的第一层网络交换设备将其中缓存的需求信誉报文转发至第二节点设备。第二节点设备接收需求信誉报文后,向第一节点设备返回反馈信誉报文和相应的数据报文。第二节点设备发出反馈信誉报文和数据报文之后,反馈信誉报文和数据报文先到达与第二节点设备连接的第一层网络交换设备,该层的第一层网络交换设备将反馈信誉报文和数据报文接收下来添加到接收端口的缓存队列,之后将其转发至其中的发往第二层网络交换设备的缓存队列中进行缓存。之后,与第二节点连接的第一层网络交换设备将数据报文和反馈信誉报文转发至第二层网络交换设备,第二层网络交换设备将反馈信誉报文和数据报文接收下来添加到该接收端口上的缓存队列,之后将其转发至发往与第一节点连接的第一层网络设备的缓存队列中进行缓存。之后,与第一节点连接的第一层网络设备将该信誉反馈报文和数据报文转发至第一节点。第一节点会将信誉反馈报文和数据报文接收下来添加至其缓存队列中,然后按照一定的策略进行处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描述和区分,将网络交换设备中用于缓存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和/或数据报文的缓存队列,定义为第一缓存队列;并将网络交换设备中用于缓存第一节点设备发往第二节点设备的需求信誉报文的缓存队列,定义为第二缓存队列。
在上述图1a和图1b所示的网络系统架构中第一节点设备与第二节点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过程中,在第一节点设备处,若其报文处理能力小于其报文接收能力,将会发生拥塞;同理,在各层网络交换设备处,若其报文转发能力小于其报文接收能力,也会发生网络拥塞。为了解决网络拥塞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各层网络交换设备可以根据网络拥塞情况针对反馈信誉报文进行流控,这种流控效果可反馈到第一节点设备处,第一节点设备适应性调整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直接影响第二节点设备返回反馈信誉报文和数据报文的速率,第二节点设备返回反馈信誉报文和数据报文的速率又会影响各层网络交换设备对反馈信誉报文的流控力度,形成环形流控机制。
下面结合图1c所示的第一节点设备、网络交换设备以及第二节点设备进行交互的信令流程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流控过程进行示例性说明第二节点设备。如图1c所示,该流控过程如下:
步骤1:第一节点设备向网络交换设备发送需求信誉报文,以供网络交换设备将需求信誉报文转发给第二节点设备,其中,需求信誉报文用于向接收该报文的第二节点设备请求数据报文。
值得说明的是,第二节点设备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这里的网络交换设备可以是网络系统架构中任一层级的网络交换设备。其中,哪些网络交换设备会启动基于双向信誉的流控机制,具体视网络拥塞情况而定。
步骤2:网络交换设备接收需求信誉报文,并将其转发至第二节点设备。
可选地,根据网络系统架构的不同,该转发过程经过网络交换设备的层级不同。例如,对于图1a与图1b所示的二层系统架构,该转发过程经过3层网络交换设备,即两层第一级网络交换设备和一层第二层网络交换设备。又例如,对于三层系统架构,该转发过程经过5层网络交换设备。
步骤3:第二节点设备接收需求信誉报文,并根据该需求信誉报文,向网络交换设备发送相应的数据报文和反馈信誉报文,以供网络交换设备转发给第一节点设备。
其中,第二节点设备可以同时发送反馈信誉报文和对应的数据报文,也可以先发送反馈信誉报文再发送数据报文,也可以先发送数据报文,再发送对应的反馈信誉报文。
步骤4:网络交换设备监控其上第一缓存队列的拥塞情况。其中,第一缓存队列用于缓存由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以及数据报文。
步骤5:当网络交换设备监控到第一缓存队列发生第一级拥塞时,获取第一缓存队列的拥塞程度。
步骤6:网络交换设备根据第一缓存队列的拥塞程度,对步骤3中第二节点设备发送的反馈信誉报文进行限速处理。
步骤7:网络交换设备将数据报文以及经过限速处理后的反馈信誉报文添加至第一缓存队列中。
步骤8:网络交换设备将第一缓存队列中的反馈信誉报文转发给第一节点设备。步骤9:第一节点设备接收网络交换设备发送的反馈信誉报文。
值得说明的是,网络交换设备除了要将反馈信誉报文转发给第一节点设备时,也需要向第一节点设备转发对应的数据报文。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并不限定网络交换设备向第一节点设备转发反馈信誉报文和数据报文的先后顺序。例如,网络交换设备可以在向第一节点设备转发反馈信誉报文的同时,向第一节点设备转发对应的数据报文;也可以先转发反馈信誉报文再转发对应的数据报文;或者也可以先转发数据报文再转发对应的反馈信誉报文。
相应地,第一节点设备除了要接收网络交换设备转发的反馈信誉报文之外,还会接收网络交换设备转发的数据报文。
步骤10、第一节点设备统计反馈信誉报文的接收速率,并根据反馈信誉报文的接收速率,适应性的调整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并继续执行步骤1。
可选地,第一节点设备在初次发送需求信誉报文时,可以默认的初始发送速率进行发送。例如,初始发送速率可以为第一节点设备的最大发送速率、第一节点设备的最小发送速率或者预设的任一发送速率。
值得说明的是,网络交换设备监控第一缓存队列的操作,与网络交换设备向第二节点设备转发需求信誉报文的操作没有先后顺序,可以按照各自的时序执行。另外,第一节点设备、第二节点设备以及网络交换设备可按照各自的处理逻辑执行各自的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节点设备通过网络交换设备向第二节点设备发送需求信誉报文,第二节点设备通过网络交换设备向第一节点设备返回反馈信誉报文和数据报文;其中,网络交换设备可根据网络拥塞程度对反馈信誉报文进行合理限速,而反馈信誉报文在第一节点设备处的接收速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网络的拥塞程度、路径上的可用带宽、以及第二节点设备的带宽需求等,便于第一节点设备适时调整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使之与网络状况适配,减轻网络拥塞程度,提高流控效率,节约带宽资源,保障网络正常运行。
为了便于理解上述流控过程,下面对各节点分别进行流控的过程进行示例性说明。
网络交换设备上的流控机制:在网络交换设备上,对需求信誉报文和反馈信誉报文进行区分处理。对于需求信誉报文,可以不进行流控处理,但不限于此。对于反馈信誉报文,需要进行流控处理。下面分别针对反馈信誉报文和需求信誉报文展开描述:
针对反馈信誉报文的流控:第一缓存队列是网络交换设备某个输出端口上的缓存队列,用于缓存由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第一缓存队列的缓存空间是有限的,将最大缓存空间称为第一缓存队列的最大缓存深度。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第一缓存队列的缓存深度,判断第一缓存队列是否发生拥塞。第一缓存队列的缓存深度反应第一缓存队列中已使用的缓存数量。
可选地,考虑到第一缓存队列不仅可以缓存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还可以缓存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数据报文,在本实施例中,除了可以对反馈信誉报文进行限速处理之外,也可以针对数据报文进行限速处理,因此,可以针对反馈信誉报文和数据报文分别设置拥塞等级。
例如,针对反馈信誉报文设置第一拥塞等级,针对数据报文设置第二拥塞等级。第二拥塞等级的拥塞程度高于或等于第一拥塞等级的拥塞程度,这意味着会优先对反馈信誉报文进行流控,以保证尽量不丢弃数据报文。针对不同拥塞等级,可以分别设置不同的深度阈值。当第一缓存队列的缓存深度大于某一深度阈值时,可确定第一缓存队列发生相应等级的拥塞,并在不同等级的拥塞发生时,对不同类型的报文进行限速处理。
基于上述分析,网络交换设备在监控其上的第一缓存队列的拥塞情况时,可监控第一缓存队列的缓存深度,并当其缓存深度大于设定的第一深度阈值时,确定第一缓存队列发生第一级拥塞,此时,第一缓存队列的缓存深度反应第一缓存队列的拥塞程度。进一步,当监控到第一缓存队列的缓存深度大于设定的第三深度阈值时,确定第一缓存队列发生第二级拥塞,此时,第一缓存队列的缓存深度反应第一缓存队列的拥塞程度。可选地,当第一缓存队列的缓存深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深度阈值时,定义为未发生第一级拥塞,不对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进行限速处理。同理,当第一缓存队列的缓存深度小于或等于第三深度阈值时,定义为未发生第二级拥塞,不对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数据报文进行限速处理。
其中,第一深度阈值是第一级拥塞对应的深度阈值,第三深度阈值是第二级拥塞对应的深度阈值。第一深度阈值和第三深度阈值均小于第一缓存队列的最大缓存深度。第一深度阈值小于或等于第三深度阈值。
可选地,可在第一缓存队列的首尾设置两个指针,用于监测第一缓存队列当前缓存深度的起始地址和末地址,通过计算首尾两个指针指向的地址的差值,得到第一缓存队列的缓存深度。
进一步,在第一缓存队列发生第一级拥塞时,网络交换设备可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对反馈信誉报文进行限速,下面进行示例性说明。
可选实施方式1:网络交换设备可向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送降速请求,以便于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根据该降速请求,降低其向第一节点设备发送反馈信誉报文的速率。例如,第二节点设备在接收到网络交换设备发送的降速请求后,可在其接收到第一节点设备发送的需求信誉报文后延迟一段时间后,再发送反馈信誉报文。例如,可以延迟0.5s、1s、2s等。再例如,第二节点设备在接收到网络交换设备发送的降速请求后,可在其接收到第一节点设备发送的需求信誉报文后,可以每M个需求信誉报文返回一个反馈信誉报文等等,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可选实施方式2:网络交换设备可根据第一缓存队列的拥塞程度,计算丢包概率;并根据丢包概率,对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进行丢包处理。
进一步,在实施方式2中,网络交换设备可根据第一缓存队列的缓存深度、第一深度阈值和第二深度阈值,计算丢包概率。其中,丢包概率的相关计算公式可表示为:p=Pmax*(Qcur-Qmin)/(Qmax-Qmin);其中,p表示丢包概率,Qcur为第一缓存队列的缓存深度,Qmin为第一深度阈值,Qmax为第二深度阈值,Pmax为Qmax对应的丢包概率。其中,第一深度阈值和第二深度阈值均是第一级拥塞下的深度阈值,第二深度阈值大于第一深度阈值,且第二深度阈值小于第一缓存队列的最大缓存深度。当第一缓存队列的缓存深度大于第二深度阈值时,丢包概率为100%;当第一缓存队列的缓存深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深度阈值时,丢包概率为0。
可选地,在可选实施方式2中,网络交换设备在对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进行丢包处理时,可采用显式拥塞通告(Explicit CongestionNotification,ECN)机制,将可丢弃的反馈信誉报文的ECN标志位设置为使能状态(ECNenabled),并将ECN标志位处于使能状态的反馈信誉报文进行丢包处理。
进一步,在可选实施方式2中,可设置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中各第二节点设备的优先级,在网络交换设备对各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进行转发时,优先转发优先级比较高的第二节点设备发送的反馈信誉报文。相应地,网络交换设备在对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进行丢包处理时,可根据丢包概率,结合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之间的优先级,对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进行丢包处理。可选地,可根据丢包概率,优先丢弃优先级比较低的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
可选地,在可选实施方式2中,还可对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进行优先级设置,并在网络交换设备对各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进行转发时,优先转发优先级比较高的反馈信誉报文。相应地,网络交换设备在对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进行丢包处理时,还可根据丢包概率,并结合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之间的优先级,对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进行丢包处理。可选地,可根据丢包概率,优先丢弃优先级比较低的反馈信誉报文。
或者,在可选实施方式2中,还可设置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数据报文之间的优先级,并在在网络交换设备对各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进行转发时,优先转发优先级比较高的数据报文对应的反馈信誉报文。相应地,网络交换设备在对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进行丢包处理时,还可根据丢包概率,结合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对应的数据报文之间的优先级,对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进行丢包处理。可选地,可根据丢包概率,优先丢弃优先级比较低的数据报文对应的反馈信誉报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交换设备除了监控器第一缓存队列是否发生第一级拥塞之外,还可以在监控到第一缓存队列发生第一级拥塞的情况下,继续监控第一缓存队列是否发生第二级拥塞。若监控到第一缓存队列未发生第二级拥塞,网络交换设备可直接将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数据报文写入第一缓存队列。若监控到第一缓存队列发生第二级拥塞,为了降低网络拥塞,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网络交换设备除了根据第一缓存队列的拥塞程度,对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进行丢包处理之外,还可以对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数据报文进行丢包处理。
进一步可选地,若第一级拥塞和第二级拥塞的拥塞程度相同,即第一深度阈值和第二深度阈值相同,则为了尽量保证数据报文不被丢弃,可以结合数据报文和反馈信誉报文之间的优先级,对数据报文和反馈信誉报文进行丢包处理。其中,可以设置数据报文的优先级高于反馈信誉报文的优先级,这样可以优先丢弃优先级较低的反馈信誉报文,尽量保证数据报文不被丢弃或尽量少丢弃。
针对需求信誉报文的流控:第二缓存队列是网络交换设备某个输出端口上的缓存队列,用于缓存由第一节点设备发往第二节点设备的需求信誉报文。值得说明的是,第二缓存队列可以是需求信誉报文的专用队列,也就是说,针对需求信誉报文,采用独立的缓存队列进行传输,以便在统计缓存深度时降低需求信誉报文对该输出端口上其它报文的影响。当然,需求信誉报文也可以与该输出端口上的其它报文共用同一个缓存队列,例如第二缓存队列不仅缓存需求信誉报文,还可以缓存该输出端口上的其它报文。网络交换设备可以监控其上第二缓存队列的拥塞情况。相应地,当网络交换设备监控到第二缓存队列的缓存深度大于或等于第二缓存队列的最大缓存深度时,即监控到第二缓存队列溢出时,可对需求信誉报文进行丢包处理。若第二缓存队列未溢出,则不对需求信誉报文进行丢包处理,即不对需求信誉报文进行流控。
可选地,可采用ECN机制对需求信誉报文进行丢包处理,即可丢弃的需求信誉报文的ECN标志位设置为使能状态,并将ECN标志位处于使能状态的需求信誉报文进行丢包处理。进一步可选地,可设置需求信誉报文之间的优先级,并优先丢弃优先级比较低的需求信誉报文。
值得说明的是,对于多层网络系统,上述网络交换设备进行流控处理的方式可应用于每层网络交换设备,也可应用于多层网络交换设备中的某一层或某几层。当将上述流控方式应用于多层网络交换设备时,下一层网络交换设备可在上一层网络交换设备进行流控处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流控。例如,对于图1a所示的二层网络系统,可将上述流控处理方式应用于第一层网络交换设备10c中,也可将其应用于第二层网络交换设备10d中,或者应用于第一层网络交换设备10c和第二层网络交换设备10d中。当上述流控方式应用于第一层网络交换设备10c和第二层网络交换设备10d时,对于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和/或数据报文,可通过第一层网络交换设备10c进行流控处理后,再发送给第二层网络交换设备10d进行流控处理。具体流控方式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网络交换设备的处理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第一节点设备上的流控机制:对于第一节点设备,其进行流控处理的方式为根据反馈报文的接收速率,调整其发送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以使第一节点设备发送需求信誉报文的速率与其接收反馈信誉报文的速率相适配,这样不仅可提高网络吞吐量,还可降低网络拥塞的程度,进而提高流控效率和网络传输性能。
可选地,若第一节点设备确定出反馈信誉报文的接收速率小于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则降低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这样,可降低网络拥塞的程度,进一步提高流控效率。
进一步,第一节点设备在降低需求信誉报文时,可将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降低为当前发送速率的1/N,其中,N>1。例如,N可以取1.5、2、3等。或者,可将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按照一定的步长进行降低,对步长的具体取值不进行限定,其可根据具体网络传输速率需求进行灵活设置。例如,每次将当前发送速率降低1kbit/s、50kbit/s等。
相应地,若所述反馈信誉报文的接收速率大于或等于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增大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这样可提高网络吞吐量,进而提高网络传输性能。值得说明的是,在增大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时,需求信誉报文的最大发送速率不超过第一节点设备当前可用带宽。其中,第一节点设备当前可用带宽可根据公式BWA=max(0,α*C-BWT)进行计算,其中,BWA表示第一节点设备当前可占用带宽;C表示第一节点设备发送的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接口的链路容量;BWT表示该发送接口观测搭配的全部到来的需求信誉报文的带宽;α∈[0,1]为用来缓冲在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进行调整时可能超额预订的带宽。
进一步,在第一节点设备增大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时,可按照设定的速率步长,逐渐增大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其中,设定的速率步长的具体取值可根据具体网络传输速率需求进行灵活设置。例如,速率步长可设置为每次增加5kbit/s、100kbit/s等。或者,可将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增大为当前发送速率的K倍,其中,K是自然数,且K>1。例如,K可以取1.5、2、3等。
第二节点设备上的动作:对于第二节点设备,其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设备在接收到网络交换设备转发的需求信誉报文时,根据需求信誉报文,向第一节点设备返回对应的数据报文以及反馈信誉报文,并将其发送至网络交换设备,以供网络交换设备将其转发至第一节点设备。可选地,数据报文、反馈信誉报文与需求信誉报文之间可以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即每接收到一个需求信誉报文,就返回一个反馈信誉报文和一个数据报文。值得说明的是,若没有数据报文发送,则可以不返回数据报文,仅返回反馈信誉报文。其中,在需要向第一节点设备返回数据报文的情况下,第二节点设备可以同时返回反馈信誉报文和对应的数据报文,也可以先返回反馈信誉报文,再返回对应的数据报文,也可以先返回数据报文,再返回对应的反馈信誉报文。
除了上述系统实施例之外,本申请实施例还多方面提供一种流控方法。下面结合附图分别从网络交换设备、第一节点设备和第二节点设备的角度,对流控方法的实施过程进行示例性说明。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流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适用于上述系统实施例中的网络交换设备。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201、监控网络交换设备上第一缓存队列的拥塞情况,其中,第一缓存队列可缓存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
202、当监控到第一缓存队列发生第一级拥塞时,获取第一缓存队列的拥塞程度。
203、根据第一缓存队列的拥塞程度,对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进行限速处理;其中,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在接收到来自第一节点设备的需求信誉报文后返回反馈信誉报文。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节点设备在向第二节点设备请求数据报文时,发送需求信誉报文,该需求信誉报文表示需要请求数据报文;第一节点设备发出需求信誉报文后,该需求信誉报文先到达网络交换设备。相应地,在步骤203之前,网络交换设备接收第一节点设备发送的需求信誉报文,并转发至对应的第二节点设备。此处第二节点设备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可选地,根据网络系统架构的不同,该转发过程可能经过多个层级的网络交换设备,也可能只经过一个层级的网络交换设备。
相应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在接收到该需求信誉报文时,向第一节点设备返回相应的反馈信誉报文。网络交换设备还接收该反馈信誉报文,并根据第一缓存队列的拥塞程度,对第一缓存队列缓存的反馈信誉报文进行限速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交换设备可以是上述系统实施例中的网络系统架构中任一层级的网络交换设备。网络交换设备可根据第一缓存队列的拥塞程度,对其接收到的反馈信誉报文进行限速处理,有助于减轻网络拥塞程度,进而保障网络正常运行。
步骤201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为:监控第一缓存队列的缓存深度,并当其缓存深度大于设定的深度阈值时,确定第一缓存队列发生相应等级的拥塞;其中,第一缓存队列的缓存深度反应第一缓存队列的拥塞程度。
进一步,当监测到第一缓存队列的缓存深度大于第一深度阈值时,确定第一缓存队列发生第一级拥塞;当监测到第一缓存队列的缓存深度大于第三深度阈值时,确定第一缓存队列发生第二级拥塞。
可选地,可在第一缓存队列的首尾设置两个指针,用于监测第一缓存队列当前缓存深度的起始地址和末地址,通过计算指向的地址的差值,得到第一缓存队列的缓存深度。
进一步,在第一缓存队列发生第一级拥塞时,网络交换设备可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对反馈信誉报文进行限速,即步骤203可采用不同的实现方式,下面进行示例性说明。
可选实施方式1:网络交换设备可向第二节点设备发送降速请求,以便于第二节点设备根据该降速请求,降低其向第一节点设备发送反馈信誉报文的速率。例如,第二节点设备在接收到网络交换设备发送的降速请求后,可在其接收到第一节点设备发送的需求信誉报文后延迟一段时间后,再发送反馈信誉报文。例如,可以延迟0.5s、1s、2s等。再例如,第二节点设备在接收到网络交换设备发送的降速请求后,可在其接收到第一节点设备发送的需求信誉报文后,可以每M个需求信誉报文返回一个反馈信誉报文等等,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可选实施方式2:网络交换设备可根据第一缓存队列的拥塞程度,计算丢包概率;并根据丢包概率,对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进行丢包处理。
进一步,在实施方式2中,网络交换设备可根据第一缓存队列的缓存深度、第一深度阈值和第二深度阈值,计算丢包概率。其中,丢包概率的相关计算公式可表示为:p=Pmax*(Qcur-Qmin)/(Qmax-Qmin);其中,Qcur为第一缓存队列的缓存深度,Qmin为第一深度阈值,Qmax为第二深度阈值,Pmax为Qmax对应的丢包概率。其中,第一深度阈值和第二深度阈值均是第一级拥塞下的深度阈值,第二深度阈值大于第一深度阈值,且第二深度阈值小于第一缓存队列的最大缓存深度。当第一缓存队列的缓存深度大于第二深度阈值时,丢包概率为100%;当第一缓存队列的缓存深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深度阈值时,丢包概率为0。
可选地,在可选实施方式2中,网络交换设备可对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进行丢包处理时,可采用显式拥塞通告ECN机制,将可丢弃的反馈信誉报文的ECN标志位设置为使能状态(ECNenabled),并将ECN标志位处于使能状态的反馈信誉报文进行丢包处理。
进一步,在可选实施方式2中,可设置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中各第二节点设备的优先级,在网络交换设备对各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进行转发时,优先转发优先级比较高的第二节点设备发送的反馈信誉报文。相应地,网络交换设备在对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进行丢包处理时,可根据丢包概率,结合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之间的优先级,对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进行丢包处理。可选地,可根据丢包概率,优先丢弃优先级比较低的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
可选地,在可选实施方式2中,还可对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进行优先级设置,并在网络交换设备对各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进行转发时,优先转发优先级比较高的反馈信誉报文。相应地,网络交换设备在对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进行丢包处理时,还可根据丢包概率,并结合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之间的优先级,对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进行丢包处理。可选地,可根据丢包概率,优先丢弃优先级比较低的反馈信誉报文。
或者,在可选实施方式2中,还可设置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数据报文之间的优先级,并在在网络交换设备对各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进行转发时,优先转发优先级比较高的数据报文对应的反馈信誉报文。
相应地,网络交换设备在对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进行丢包处理时,还可根据丢包概率,结合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对应的数据报文之间的优先级,对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进行丢包处理。可选地,可根据丢包概率,优先丢弃优先级比较低的数据报文对应的反馈信誉报文。
进一步,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在接收到需求信誉报文时,还向第一节点设备返回相应的数据报文。相应地,网络交换设备还接收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数据报文,并在第一缓存队列未发生第二级拥塞时,将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数据报文写入第一缓存队列。其中,第二级拥塞的拥塞程度高于第一级拥塞的拥塞程度。
可选地,若网络交换设备监控到第一缓存队列发生第二级拥塞,则根据第一缓存队列的拥塞程度,对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数据报文进行丢包处理。
进一步可选地,若第一级拥塞和第二级拥塞的拥塞程度相同,即第一深度阈值和第二深度阈值相同,则为了尽量保证数据报文不被丢弃,可以结合数据报文和反馈信誉报文之间的优先级,对数据报文和反馈信誉报文进行丢包处理。其中,可以设置数据报文的优先级高于反馈信誉报文的优先级,这样可以优先丢弃优先级较低的反馈信誉报文,尽量保证数据报文不被丢弃或尽量少丢弃。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计算机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致使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上述网络交换设备进行流控的方法中的步骤。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流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适用于上述系统实施例中的第一节点设备,其中第一节点设备是指在一次通信过程中需要接收数据报文的节点。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301、向网络交换设备发送需求信誉报文,以供网络交换设备将其转发给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其中,需求信誉报文用于向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请求数据报文。
302、接收网络交换设备转发的来自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
303、根据反馈信誉报文的接收速率,调整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节点设备在初次发送需求信誉报文时,可以默认的初始发送速率进行发送。例如,初始发送速率可以为第一节点设备的最大发送速率、第一节点设备的最小发送速率或者预设的任一发送速率。
在第一节点设备处,若其报文处理能力小于其报文接收能力,将会发生拥塞。进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节点设备根据其接收反馈信誉报文的速率,调整其发送需求信誉报文的速率,以使发送需求信誉报文的速率与接收反馈信誉报文的速率相适配。这样,不仅可提高网络运行效率,还有助于进一步缓解网络拥塞。
可选地,若第一节点设备确定出反馈信誉报文的接收速率小于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则可减小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这样,可降低网络拥塞的程度,进一步提高流控效率。
进一步,第一节点设备在减小需求信誉报文时,可将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减小为当前发送速率的1/N,其中,N>1,且N是自然数。例如,N可以取1.5、2、3等。或者,可将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按照一定的步长进行减小,对步长的具体取值不进行限定,其可根据具体网络传输速率需求进行灵活设置。例如,每次将当前发送速率降低1kbit/s、50kbit/s等。
相应地,若所述反馈信誉报文的接收速率大于或等于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增大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这样可提高网络吞吐量,进而提高网络传输性能。值得说明的是,在增大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时,需求信誉报文的最大发送速率不超过第一节点设备当前可用带宽。其中,第一节点设备当前可用带宽的计算方式可参见上述系统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在第一节点设备增大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时,可按照设定的速率步长,逐渐增大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例如,可以将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增大为当前发送速率与设定的速率步长之和。其中,设定的速率步长的具体取值可根据具体网络传输速率需求进行灵活设置。例如,速率步长可设置为每次增加5kbit/s、100kbit/s等。或者,可将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增大为当前发送速率的K倍,其中,K>1。例如,K可以取1.5、2、3等。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计算机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致使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上述第一节点设备进行流控的方法中的步骤。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流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适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节点设备。其中,第二节点设备是指在一次通信过程中提供数据报文的节点。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401、接收网络交换设备转发的来自第一节点设备的需求信誉报文,其中,需求信誉报文用于请求数据报文。
402、根据接收到的需求信誉报文,向网络交换设备发送反馈信誉报文以及对应的数据报文,以供网络交换设备将反馈信誉报文以及对应的数据报文转发给第一节点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节点设备在接收到第一节点设备向其发送的需求信誉报文后,根据该需求信誉报文,不仅返回对应的数据报文,还返回反馈信誉报文。其中,第二节点设备可以同时发送反馈信誉报文和对应的数据报文,也可以先发送反馈信誉报文,再发送对应的数据报文,也可以先发送数据报文,再发送对应的反馈信誉报文。这不仅为网络交换设备可根据网络拥塞程度对反馈信誉报文进行合理限速提供了可能,而且反馈信誉报文在接收节点处(第一节点设备处)的接收速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网络的拥塞程度、路径上的可用带宽、以及接收节点的带宽需求等,便于接收节点适时调整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使之与网络状况适配,减轻网络拥塞程度,提高流控效率,节约带宽资源,保障网络正常运行。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计算机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致使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上述第二节点设备进行流控的方法中的步骤。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交换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网络交换设备是指具有网络交换功能的设备,例如可以是交换机、Hub、路由器等。如图5所示,该节点设备包括:存储器50a、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0b以及多个端口50c。
其中,存储器50a,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并为多个端口50c提供对应的缓存队列。
对于多个端口50c,如图5所示,每个端口上设有至少一个输入缓存队列50c1和至少一个输出缓存队列50c2。其中,至少一个输入缓存队列50c1用于缓存从对应的端口上接收到的报文;至少一个输出缓存队列50c2用于缓存需要从对应端口上转发出去的报文。其中,每个端口可以作为输入端口,用于接收其他节点设备发送的报文;也可以作为输出端口,用于向其它节点设备转发报文。图5中以每个端口设有一个输入缓存队列和一个输出缓存队列进行图示,每个端口上的缓存队列数量并不限于此。
其中,第一缓存队列为某个端口上的输出缓存队列,用于缓存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0b,用于耦合至存储器50a,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用于:监控第一缓存队列的拥塞情况;当监控到第一缓存队列发生第一级拥塞时,获取第一缓存队列的拥塞程度;根据第一缓存队列的拥塞程度,对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进行限速处理;其中,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在接收到来自第一节点设备的需求信誉报文后返回反馈信誉报文。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0b在对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进行限速处理时,具体用于:根据第一缓存队列的拥塞程度,计算丢包概率;根据丢包概率,对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进行丢包处理。
进一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0b在对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进行丢包处理时,具体用于:根据丢包概率,结合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之间的优先级,对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进行丢包处理;或者,根据丢包概率,结合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之间的优先级,对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进行丢包处理;或者,根据丢包概率,结合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对应的数据报文之间的优先级,对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进行丢包处理。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0b在监控网络交换设备上第一缓存队列的拥塞情况时,具体用于:监控第一缓存队列的缓存深度,缓存深度反应第一缓存队列中已使用的缓存数量;当第一缓存队列的缓存深度大于设定的第一深度阈值时,确定第一缓存队列发生第一级拥塞,其中,第一缓存队列的缓存深度反应第一缓存队列的拥塞程度。
相应地,处理器50b在计算丢包概率时,具体用于:根据第一缓存队列的缓存深度、第一深度阈值以及设定的第二深度阈值,计算丢包概率,第二深度阈值大于第一深度阈值,且第二深度阈值小于第一缓存队列的最大缓存深度。
在又一可选实施例中,该网络交换设备还包括通信组件(图5中未示出)。相应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0b在对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进行限速处理之前,用于:通过通信组件接收第一节点设备发送的需求信誉报文,将需求信誉报文转发给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以及通过通信组件接收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在接收到来自第一节点设备的需求信誉报文后返回的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具体过程为:通过通信组件接收第一节点设备发送的需求信誉报文,并将该需求信誉报文写入接收端口对应的输入缓存队列;之后将该需求信誉报文转发至另一端口的输出缓存队列(第一缓存队列)中,并将该需求信誉报文从相应的输出缓存队列转发给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以及通过通信组件接收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在接收到来自第一节点设备的需求信誉报文后返回的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并将该反馈信誉报文写入相应的端口对应的输入缓存队列。
可选地,处理器50c还用于:通过通信组件接收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数据报文,并在第一缓存队列未发生第二级拥塞时,将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数据报文写入第一缓存队列;其中,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与数据报文相对应,且第二级拥塞的拥塞程度高于第一级拥塞的拥塞程度。
相应地,处理器50c还用于:在第一缓存队列发生第二级拥塞时,根据第一缓存队列的拥塞程度,对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数据报文进行丢包处理。
进一步,处理器50c具体用于:在第二级拥塞与第一级拥塞的拥塞程度相同时,根据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和数据报文之间的优先级,对反馈信誉报文和数据报文进行丢包处理。
进一步,该网络交换设备还包括:电源组件(图5中未示出)等其它组件。图5中仅示意性给出部分组件,并不意味着网络交换设备只包括图5所示组件。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交换设备可根据第一缓存队列的拥塞程度,对其接收到的反馈信誉报文进行限速处理,有助于减轻网络拥塞程度,进而保障网络正常运行。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点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节点设备是指在一次通信过程中需要接收数据报文的节点,即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节点设备。例如可以是工作站、网络用户的终端设备(例如智能手机、个人计算机等),还可以是服务器、打印机和其他网络连接的设备等。如图6所示,该节点设备包括:存储器60a、处理器60b和通信组件60c。
其中,存储器60a,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其中,处理器60b,用于耦合至存储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用于:通过通信组件60c向网络交换设备发送需求信誉报文,以供网络交换设备将其转发给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需求信誉报文用于向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请求数据报文;通过通信组件60c接收网络交换设备转发的来自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根据反馈信誉报文的接收速率,调整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
可选地,处理器60b在调整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时,具体用于:若确定反馈信誉报文的接收速率小于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则减小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若确定反馈信誉报文的接收速率大于或等于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则增大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
进一步,处理器60b在减小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时,具体用于:将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减小为当前发送速率的1/N,其中,N是自然数,且N>1。
进一步,处理器60b在增大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时,具体用于:按照设定的速率步长,逐渐增大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例如,可以将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增大为当前发送速率与设定的速率步长之和。
进一步,如图6所示,该节点设备还包括:显示器60d、电源组件60e、音频组件60f等其它组件。图6中仅示意性给出部分组件,并不意味着节点设备只包括图6所示组件。
本实施例提供的节点设备,为在一次通信过程中需要接收数据报文的节点。该节点设备根据其接收反馈信誉报文的接收速率适时调整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使之与网络状况适配,进而有助于减轻网络拥塞程度,提高流控效率,节约带宽资源,保障网络正常运行。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节点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节点设备是指在一次通信过程中需要发送数据报文的节点,即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节点设备。例如可以是工作站、网络用户的终端设备(例如智能手机、个人计算机等),还可以是服务器、打印机和其他网络连接的设备等。如图7所示,该节点设备包括:存储器70a、处理器70b和通信组件70c。
其中,存储器70a,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其中,处理器70c用于耦合至存储器70a,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用于:通过通信组件70c接收网络交换设备转发的来自第一节点设备的需求信誉报文,需求信誉报文用于请求数据报文;根据需求信誉报文,通过通信组件70c向网络交换设备发送反馈信誉报文以及对应的数据报文,以供网络交换设备将反馈信誉报文以及对应的数据报文转发给第一节点设备。
进一步,如图7所示,该节点设备还包括:显示器70d、电源组件70e、音频组件70f等其它组件。图7中仅示意性给出部分组件,并不意味着节点设备只包括图7所示组件。
本实施例提供的节点设备,为在一次通信过程中需要发送数据报文的节点。在接收到第一节点设备向其发送的需求信誉报文后,根据该需求信誉报文,不仅返回对应的数据报文,还返回反馈信誉报文,不仅为网络交换设备可根据网络拥塞程度对反馈信誉报文进行合理限速提供了可能,而且,反馈信誉报文在接收节点处(第一节点设备处)的接收速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网络的拥塞程度、路径上的可用带宽、以及接收节点的带宽需求等,便于接收节点适时调整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使之与网络状况适配,减轻网络拥塞程度,提高流控效率,节约带宽资源,保障网络正常运行。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被配置为存储其它各种数据以支持在计算平台上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计算平台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
进一步,存储器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上述实施例中的通信组件被配置为便于通信组件所在设备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通信组件所在设备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可基于近场通信(NFC)技术,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等实现。
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源组件,为电源组件所在设备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电源组件所在设备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器包括屏幕,其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
上述实施例中的音频组件,可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音频组件所在设备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或经由通信组件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在上述实施例及附图中的描述的一些流程中,包含了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多个操作,但是应该清楚了解,这些操作可以不按照其在本文中出现的顺序来执行或并行执行,操作的序号如301、302等,仅仅是用于区分开各个不同的操作,序号本身不代表任何的执行顺序。另外,这些流程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操作,并且这些操作可以按顺序执行或并行执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消息、设备、模块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流控方法,适用于网络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监控所述网络交换设备上第一缓存队列的拥塞情况;所述第一缓存队列可缓存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
当监控到所述第一缓存队列发生第一级拥塞时,获取所述第一缓存队列的拥塞程度;
根据所述第一缓存队列的拥塞程度,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进行限速处理;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需求信誉报文后返回反馈信誉报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缓存队列的拥塞程度,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进行限速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缓存队列的拥塞程度,计算丢包概率;
根据所述丢包概率,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进行丢包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监控所述网络交换设备上第一缓存队列的拥塞情况,包括:
监控所述第一缓存队列的缓存深度,所述第一缓存队列的缓存深度反应所述第一缓存队列中已使用的缓存数量;
当所述第一缓存队列的缓存深度大于设定的第一深度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一缓存队列发生第一级拥塞;其中,所述第一缓存队列的缓存深度反应所述第一缓存队列的拥塞程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缓存队列的拥塞程度,计算丢包概率,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缓存队列的缓存深度、第一深度阈值以及设定的第二深度阈值,计算丢包概率;所述第二深度阈值大于第一深度阈值,且所述第二深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一缓存队列的最大缓存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第一缓存队列的拥塞程度,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进行限速处理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发送的需求信誉报文,将所述需求信誉报文转发给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以及
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需求信誉报文后返回的发往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数据报文,并在所述第一缓存队列未发生第二级拥塞时,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数据报文写入所述第一缓存队列;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与数据报文相对应,且所述第二级拥塞的拥塞程度高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级拥塞的拥塞程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缓存队列发生所述第二级拥塞,根据所述第一缓存队列的拥塞程度,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数据报文进行丢包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级拥塞与所述第一级拥塞的拥塞程度相同,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和数据报文之间的优先级,对所述反馈信誉报文和所述数据报文进行丢包处理。
9.一种流控方法,适用于第一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向网络交换设备发送需求信誉报文,以供所述网络交换设备将其转发给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所述需求信誉报文用于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请求数据报文;
接收所述网络交换设备转发的来自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
根据所述反馈信誉报文的接收速率,调整所述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反馈信誉报文的接收速率,调整所述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包括:
若所述反馈信誉报文的接收速率小于所述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减小所述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
若所述反馈信誉报文的接收速率大于或等于所述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增大所述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小所述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包括:
将所述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减小为当前发送速率的1/N,其中,N>1;
所述增大所述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包括:
将所述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增大为当前发送速率与设定的速率步长之和。
12.一种流控方法,适用于第二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网络交换设备转发的来自第一节点设备的需求信誉报文,所述需求信誉报文用于请求数据报文;
根据所述需求信誉报文,向所述网络交换设备发送反馈信誉报文以及对应的数据报文,以供所述网络交换设备将所述反馈信誉报文以及对应的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一节点设备。
13.一种网络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端口、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并为所述多个端口提供对应的缓存队列;其中,第一缓存队列用于缓存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
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用于耦合至所述存储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用于:
监控所述第一缓存队列的拥塞情况;
当监控到所述第一缓存队列发生第一级拥塞时,获取所述第一缓存队列的拥塞程度;
根据所述第一缓存队列的拥塞程度,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进行限速处理;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需求信誉报文后返回反馈信誉报文。
14.一种节点设备,作为第一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通信组件;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耦合至所述存储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用于:
通过所述通信组件向网络交换设备发送需求信誉报文,以供所述网络交换设备将其转发给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所述需求信誉报文用于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请求数据报文;
通过所述通信组件接收所述网络交换设备转发的来自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
根据所述反馈信誉报文的接收速率,调整所述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
15.一种节点设备,作为第二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通信组件;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耦合至所述存储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用于:
通过所述通信组件接收网络交换设备转发的来自第一节点设备的需求信誉报文,所述需求信誉报文用于请求数据报文;
根据所述需求信誉报文,通过所述通信组件向所述网络交换设备发送反馈信誉报文以及对应的数据报文,以供所述网络交换设备将所述反馈信誉报文以及对应的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一节点设备。
16.一种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络交换设备、第一节点设备以及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用于:向所述网络交换设备发送需求信誉报文,以供所述网络交换设备将其转发给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所述需求信誉报文用于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请求数据报文;接收所述网络交换设备转发的来自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根据所述反馈信誉报文的接收速率,调整所述需求信誉报文的发送速率;
所述网络交换设备用于:监控其上第一缓存队列的拥塞情况;所述第一缓存队列可缓存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当监控到所述第一缓存队列发生第一级拥塞时,获取所述第一缓存队列的拥塞程度;根据所述第一缓存队列的拥塞程度,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发往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反馈信誉报文进行限速处理;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交换设备转发的来自第一节点设备的需求信誉报文;根据所述需求信誉报文,向所述网络交换设备发送反馈信誉报文以及对应的数据报文,以供所述网络交换设备将所述反馈信誉报文以及对应的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一节点设备。
17.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致使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18.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致使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19.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致使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2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CN201811628137.6A 2018-12-28 2018-12-28 流控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3852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28137.6A CN111385223B (zh) 2018-12-28 2018-12-28 流控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28137.6A CN111385223B (zh) 2018-12-28 2018-12-28 流控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85223A true CN111385223A (zh) 2020-07-07
CN111385223B CN111385223B (zh) 2023-08-15

Family

ID=71219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28137.6A Active CN111385223B (zh) 2018-12-28 2018-12-28 流控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8522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06794A (zh) * 2021-03-31 2021-08-03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发限速方法及装置
CN114422441A (zh) * 2022-03-30 2022-04-29 北京奥星贝斯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流量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58480B1 (en) * 2001-07-30 2007-01-02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Feedback output queuing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2833159A (zh) * 2012-08-16 2012-12-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报文拥塞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548381A (zh) * 2011-12-08 2014-0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拥塞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104609A (zh) * 2013-04-09 2014-10-15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提供网络中基于信用的流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WO2016202092A1 (zh) * 2015-06-19 2016-12-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多层队列流控反压的传送方法及装置
CN108667739A (zh) * 2017-03-27 2018-10-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拥塞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1932138B1 (ko) * 2018-09-11 2018-12-24 서울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데이터센터 네트워크의 부하 균형을 위한 신용 기반 다중경로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58480B1 (en) * 2001-07-30 2007-01-02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Feedback output queuing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3548381A (zh) * 2011-12-08 2014-0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拥塞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2833159A (zh) * 2012-08-16 2012-12-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报文拥塞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104609A (zh) * 2013-04-09 2014-10-15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提供网络中基于信用的流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WO2016202092A1 (zh) * 2015-06-19 2016-12-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多层队列流控反压的传送方法及装置
CN108667739A (zh) * 2017-03-27 2018-10-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拥塞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1932138B1 (ko) * 2018-09-11 2018-12-24 서울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데이터센터 네트워크의 부하 균형을 위한 신용 기반 다중경로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AINER SCHOENEN;等: "Wireless hop-by-hop credit-based flow control extended to source for stable best effort traffic", 《 2011 AUSTRALASIAN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APPLICATIONS CONFERENCE (ATNAC)》 *
季春兰;叶德谦;柳旭日;王天娥;: "基于权重的反馈优先IP流量控制算法",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no. 06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06794A (zh) * 2021-03-31 2021-08-03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发限速方法及装置
CN113206794B (zh) * 2021-03-31 2022-05-27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发限速方法及装置
CN114422441A (zh) * 2022-03-30 2022-04-29 北京奥星贝斯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流量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85223B (zh) 2023-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16458B (zh) 客户端设备上调度分组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US9479384B2 (en) Data stream schedul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09088829B (zh) 一种数据调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2511325B (zh) 网络拥塞控制方法、节点、系统及存储介质
US20190386911A1 (en) Multi-Subflow Network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04008598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eive queue provisioning
US8339957B2 (en) Aggregate transport control
US11582146B2 (en) High-quality adaptive bitrate video through multiple links
CN109842564B (zh) 一种业务报文发送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系统
US11165705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JP7487316B2 (ja) サービスレベル構成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5834556B (zh)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1385223B (zh) 流控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US11316916B2 (en)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relate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US20230013331A1 (en) Adaptive Buffering in a Distributed System with Latency/Adaptive Tail Drop
US20140095902A1 (en) Power Saving Traffic Management Policies
CN110708255B (zh) 一种报文控制方法及节点设备
WO2016095351A1 (zh) 一种带宽调节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11120465A2 (zh) 消息处理方法和系统
JP2013141138A (ja) 配信装置、配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0855611B2 (en) Multi-source credit management
CN117768417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938723A (zh) 一种切片带宽的规划方法及装置
CN117527722A (zh) 流量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装置
CN116962371A (zh) 一种控制视频流量传输方法、系统、用户设备及交换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