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81667A - 界面布局的调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界面布局的调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81667A
CN111381667A CN201811613925.8A CN201811613925A CN111381667A CN 111381667 A CN111381667 A CN 111381667A CN 201811613925 A CN201811613925 A CN 201811613925A CN 111381667 A CN111381667 A CN 1113816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ding state
terminal
screen
touch data
user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1392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嘉彦
卢镇洲
朱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1392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8166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816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816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关于一种界面布局的调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该方法应用于终端中,终端屏幕至少包括正面屏和侧面屏,该方法包括:终端获取侧面屏上采集到的触摸数据;根据触摸数据确定终端对应的握持状态,握持状态包括左手握持状态和右手握持状态中的一种;根据握持状态调整终端屏幕上的用户界面布局,避免了相关技术中频繁的手动设定单手操作模式选项导致操作繁琐的问题,使得终端能够自动识别用户当前的握持状态,从而自动对终端的用户界面布局进行优化,提高了用户界面布局的调整效率。

Description

界面布局的调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界面布局的调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界面布局的调整方法是对移动终端的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UI)显示方式进行调整的方法。
目前移动终端的屏幕越来越大,用户单手操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为了实现更好的进行单手操作,移动终端厂商在进行UI设计时,增加了特定的单手操作模式,例如左手操作模式或右手操作模式。这样,用户可根据移动终端内置的单手操作模式选项,来选定相应的UI显示方式,即不同的单手操作模式对应不同的UI显示方式,以便适应单手操作。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界面布局的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用户操作移动终端的左右手通常是不固定的,频繁的手动设定单手操作模式选项导致操作繁琐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界面布局的调整方法,应用于终端中,终端屏幕至少包括正面屏和侧面屏,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侧面屏上采集到的触摸数据;
根据所述触摸数据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握持状态,所述握持状态包括左手握持状态和右手握持状态中的一种;
根据所述握持状态调整所述终端屏幕上的用户界面布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处于竖屏状态,所述侧面屏包括所述终端左侧的第一侧面屏和所述终端右侧的第二侧面屏,所述获取所述侧面屏上采集到的触摸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侧面屏上采集到的第一触摸数据和/或所述第二侧面屏上采集到的第二触摸数据;
所述根据所述触摸数据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握持状态,包括:
当所述第一触摸数据包括手掌触摸数据且所述第二触摸数据不包括手掌触摸数据时,确定所述握持状态为所述左手握持状态;
当所述第一触摸数据不包括手掌触摸数据且所述第二触摸数据包括手掌触摸数据时,确定所述握持状态为所述右手握持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触摸数据和所述第二触摸数据均不包括所述手掌触摸数据时,获取所述第一触摸数据中的第一手指触摸数量和所述第二触摸数据中的第二手指触摸数量;
当所述第一手指触摸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手指触摸数量时,确定所述握持状态为所述右手握持状态;
当所述第一手指触摸数量小于所述第二手指触摸数量时,确定所述握持状态为所述左手握持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握持状态调整所述终端屏幕上的用户界面布局,包括:
根据第一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握持状态对应的目标显示方式,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所述握持状态与所述显示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按照所述目标显示方式在所述终端屏幕上显示目标内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握持状态为所述左手握持状态,所述按照所述目标显示方式在所述终端屏幕上显示目标内容,包括:
将所述正面屏的用户界面上的第一目标内容进行左移,和/或,将所述终端右侧的第二侧面屏上的第二目标内容切换显示在所述终端左侧的第一侧面屏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握持状态为所述右手握持状态,所述按照所述目标显示方式在所述终端屏幕的用户界面上显示目标内容,包括:
将所述正面屏的用户界面上的第一目标内容进行右移,和/或,将所述终端左侧的第一侧面屏上的第三目标内容切换显示在所述终端右侧的第二侧面屏上。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界面布局的调整装置,应用于终端中,终端屏幕至少包括正面屏和侧面屏,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所述侧面屏上采集到的触摸数据;
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触摸数据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握持状态,所述握持状态包括左手握持状态和右手握持状态中的一种;
调整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握持状态调整所述终端屏幕上的用户界面布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处于竖屏状态,所述侧面屏包括所述终端左侧的第一侧面屏和所述终端右侧的第二侧面屏,
所述获取模块,还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第一侧面屏上采集到的第一触摸数据和/或所述第二侧面屏上采集到的第二触摸数据;
所述确定模块,还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触摸数据包括手掌触摸数据且所述第二触摸数据不包括手掌触摸数据时,确定所述握持状态为所述左手握持状态;当所述第一触摸数据不包括手掌触摸数据且所述第二触摸数据包括手掌触摸数据时,确定所述握持状态为所述右手握持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还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触摸数据和所述第二触摸数据均不包括所述手掌触摸数据时,获取所述第一触摸数据中的第一手指触摸数量和所述第二触摸数据中的第二手指触摸数量;当所述第一手指触摸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手指触摸数量时,确定所述握持状态为所述右手握持状态;当所述第一手指触摸数量小于所述第二手指触摸数量时,确定所述握持状态为所述左手握持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调整模块,还被配置为根据第一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握持状态对应的目标显示方式,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所述握持状态与所述显示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按照所述目标显示方式在所述终端屏幕上显示目标内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握持状态为所述左手握持状态,所述调整模块,还被配置为将所述正面屏的用户界面上的第一目标内容进行左移,和/或,将所述终端右侧的第二侧面屏上的第二目标内容切换显示在所述终端左侧的第一侧面屏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握持状态为所述右手握持状态,所述调整模块,还被配置为将所述正面屏的用户界面上的第一目标内容进行右移,和/或,将所述终端左侧的第一侧面屏上的第三目标内容切换显示在所述终端右侧的第二侧面屏上。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终端屏幕至少包括正面屏和侧面屏;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获取所述侧面屏上采集到的触摸数据;
根据所述触摸数据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握持状态,所述握持状态包括左手握持状态和右手握持状态中的一种;
根据所述握持状态调整所述终端屏幕上的用户界面布局。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界面布局的调整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终端屏幕至少包括正面屏和侧面屏,所以,终端通过获取侧面屏上采集到的触摸数据,根据触摸数据确定终端对应的握持状态为左手握持状态和右手握持状态中的一种,根据握持状态调整终端屏幕上的用户界面布局,避免了相关技术中频繁的手动设定单手操作模式选项导致操作繁琐的问题,使得终端能够自动识别用户当前的握持状态,从而自动对终端的用户界面布局进行优化,提高了用户界面布局的调整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公开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界面布局的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界面布局的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界面布局的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5至图10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界面布局的调整方法涉及的界面示意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界面布局的调整装置的框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下面先对本公开实施例涉及的应用场景进行介绍。
本公开实施例应用于在终端上显示用户界面的应用场景中。其中,该终端包括终端主体和终端屏幕。该终端屏幕至少包括正面屏和侧面屏。
正面屏为位于终端主体正面的屏幕,侧面屏为位于终端主体的侧面的屏幕。
可选的,正面屏和侧面屏是一块终端屏幕中的不同屏幕区域,或者,正面屏和侧面屏是相互独立的不同屏幕,即正面屏和侧面屏相互拼接得到该终端屏幕。
其中,正面屏的尺寸大于侧面屏的尺寸。
可选的,该正面屏为全面屏。其中,全面屏为屏幕占用终端的前面板的屏占比超过预设阈值的屏幕设计。比如,预设阈值为80%。示意性的,全面屏为将至少一种前面板部件集成在屏幕内部或下层的屏幕设计。前面板部件包括:摄像头、指纹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距离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侧面屏为曲面屏。曲面屏为屏幕的屏幕区域不处于一个平面内的屏幕设计。
可选的,该终端的侧面屏包括一个侧面屏或者两个侧面屏。当侧面屏包括两个侧面屏时,这两个侧面屏为第一侧面屏和与第一侧面屏相对的第二侧面屏。第一侧面屏和的第二侧面屏长边分别与正面屏的两个长边连接。
示意性的,当终端处于竖屏状态时,侧面屏包括终端左侧的第一侧面屏和终端右侧的第二侧面屏。
可选的,该终端还包括位于终端主体背面的背面屏,该背面屏与正面屏背对设置。背面屏的尺寸与正面屏的尺寸是相同的,或者是不同的。
示意性的,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终端100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100包括终端主体和终端屏幕。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终端100为处于竖屏状态的移动终端。图1中仅示出了终端100的终端主体的顶端,未示出终端主体的底端。
该终端100的终端屏幕包括正面屏11、背面屏12、第一侧面屏13以及第二侧面屏14。
正面屏11位于终端主体的正面,背面屏12位于终端主体的背面,第一侧面屏13位于终端主体的左侧面,第二侧面屏14位于终端主体的右侧面。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方位词(比如:左、右、上或下)均是以终端100处于竖屏状态且正面屏11正对目标对象为前提进行描述。目标对象为当前握持该终端100的对象。
可选的,正面屏11、背面屏12、第一侧面屏13以及第二侧面屏14是一块终端屏幕中的不同屏幕区域,或者,正面屏11、背面屏12、第一侧面屏13以及第二侧面屏14是相互独立的四块屏幕,即这四块屏幕相互拼接得到该终端屏幕。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界面布局的调整方法的流程图,该界面布局的调整方法应用于上述的终端中,终端屏幕至少包括正面屏和侧面屏,如图2所示,该界面布局的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获取侧面屏上采集到的触摸数据。
终端获取侧面屏上采集到的触摸数据。触摸数据包括手掌触摸数据和/或手指触摸数据。手掌触摸数据用于指示目标对象的手掌与侧面屏相接触,手指触摸数据用于指示目标对象的手指与侧面屏相接触。其中,目标对象为当前握持该终端的对象。
可选的,当终端的正面屏从息屏状态切换为亮屏状态时,通过侧面屏采集触摸数据。
显示屏的屏幕状态包括息屏状态和亮屏状态中的一种。其中,亮屏状态为显示屏被启动进行显示的状态,息屏状态为显示屏不被启用的状态。
可选的,侧面屏上分布有触摸感应传感器,终端通过侧面屏上的触摸感应传感器实时或者每隔预设时间段内采集触摸数据。
预设时间间隔为终端默认设置的,或者是用户自定义设置的,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可选的,终端的正面屏从息屏状态切换为亮屏状态之后,终端在正面屏的用户界面上显示目标内容。
可选的,目标内容为正面屏的用户界面上的至少一个显示元素。目标内容为用户界面上可操作的显示元素。
示意性的,该目标内容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和可操作控件中的至少一种。比如,可操作控件的类型包括对话框、虚拟键盘、按钮、可操控的条目和滑块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202,根据触摸数据确定终端对应的握持状态,握持状态包括左手握持状态和右手握持状态中的一种。
终端根据触摸数据,采用预设确定策略确定终端对应的握持状态。终端对应的握持状态为目标对象当前握持该终端的状态。
握持状态包括单手握持状态和默认握持状态中的一种。默认握持状态为不区分左右手握持状态的状态。默认握持状态可以为双手握持状态。单手握持状态包括左手握持状态和右手握持状态中的一种。
当终端确定出握持状态为左手握持状态和右手握持状态中的一种时,执行下述步骤203;当终端确定出握持状态为默认握持状态时结束进程。
步骤203,根据握持状态调整终端屏幕上的用户界面布局。
可选的,用户界面布局简称为界面布局,是指对用户界面上的多个显示元素的布局。终端根据握持状态调整终端屏幕上的用户界面布局,即终端根据握持状态对用户界面上的目标内容的显示方式进行调整的方法。目标内容为用户界面上的多个显示元素中的至少一个显示元素。
目标内容的显示方式用于指示该目标内容在用户界面上的显示位置、显示格式和显示动画效果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正面屏上的目标内容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和可操作控件中的至少一种,侧面屏上的目标内容包括至少一个系统图标,系统图标用于表示终端所处的状态。
正面屏上的目标内容通常是居中显示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握持状态为左手握持状态时,终端将正面屏的用户界面上的目标内容进行左移并显示;当握持状态为右手握持状态时,终端将正面屏的用户界面上的目标内容进行右移并显示。
可选的,终端在侧面屏上显示状态栏,该状态栏中包括多个系统图标,系统图标包括通知消息图标、电池图标、网络图标、蓝牙图标、运行商图标、时钟图标、闹钟图标、日期图标、天气图标中的至少一种。
当该侧面屏包括终端左侧的第一侧面屏和终端右侧的第二侧面屏时,该状态栏可以显示在第一侧面屏上,也可以显示在第二侧面屏上,还可以将状态栏中的至少一个系统图标显示在第一侧面屏上,并将除至少一个系统图标以外的其它系统图标显示在第二侧面屏上,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握持状态为左手握持状态时,终端将第二侧面屏上显示的至少一个系统图标切换显示在第一侧面屏上;当握持状态为右手握持状态时,将第一侧面屏上显示的至少一个系统图标切换显示在第二侧面屏上。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种调整用户界面布局的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择一实施,或者结合实施。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综上所述,本公开提供的界面布局的调整方法,由于终端屏幕至少包括正面屏和侧面屏,所以,终端通过获取侧面屏上采集到的触摸数据,根据触摸数据确定终端对应的握持状态为左手握持状态和右手握持状态中的一种,根据握持状态调整终端屏幕上的用户界面布局,避免了相关技术中频繁的手动设定单手操作模式选项导致操作繁琐的问题,使得终端能够自动识别用户当前的握持状态,从而自动对终端的用户界面布局进行优化,提高了用户界面布局的调整效率。
图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界面布局的调整方法的流程图,该界面布局的调整方法应用于上述的终端中,终端屏幕至少包括正面屏和侧面屏,该侧面屏包括终端左侧的第一侧面屏和终端右侧的第二侧面屏。如图3所示,该界面布局的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获取第一侧面屏上采集到的第一触摸数据和/或第二侧面屏上采集到的第二触摸数据。
可选的,当终端的正面屏从息屏状态切换为亮屏状态时,通过第一侧面屏采集第一触摸数据,并通过第二侧面屏采集第二触摸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通过第一侧面屏采集第一触摸数据,并通过第二侧面屏采集第二触摸数据可参考上述实施例中通过侧面屏采集触摸数据的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终端处于竖屏状态且正面屏正对目标对象,第一侧面屏位于终端左侧,第二侧面屏位于终端右侧。
步骤302,根据第一触摸数据和/或第二触摸数据,确定终端对应的握持状态。
终端根据第一触摸数据和/或第二触摸数据,确定终端对应的握持状态,当终端确定出握持状态为左手握持状态和右手握持状态中的一种时,执行下述步骤303。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302可以被替换实现成为如下几个步骤,如图4所示:
步骤401,当第一触摸数据包括手掌触摸数据且第二触摸数据不包括手掌触摸数据时,确定握持状态为左手握持状态。
手掌触摸数据用于指示目标对象的手掌与侧面屏相接触。即当第一触摸数据包括手掌触摸数据时用于指示目标对象的手掌与第一侧面屏相接触,当第一触摸数据不包括手掌触摸数据时用于指示目标对象的手掌未与第一侧面屏相接触。当第二触摸数据包括手掌触摸数据时用于指示目标对象的手掌与第二侧面屏相接触,当第二触摸数据不包括手掌触摸数据时用于指示目标对象的手掌未与第二侧面屏相接触。
当第一触摸数据包括手掌触摸数据且第二触摸数据不包括手掌触摸数据时,执行步骤401;当第一触摸数据不包括手掌触摸数据且第二触摸数据包括手掌触摸数据时,执行步骤402;当第一触摸数据和第二触摸数据均不包括手掌触摸数据时,执行步骤403;当第一触摸数据和第二触摸数据均包括手掌触摸数据时,确定握持状态为默认握持状态,结束进程。
在一个示意性的例子中,请参考图5所示的用户握持终端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终端获取第一侧面屏(图中未示出)上采集到的第一触摸数据和第二侧面屏(图中未示出)上采集到的第二触摸数据,第一触摸数据包括用户的手指51对应的手指触摸数据和手掌52对应的手掌触摸数据,第二触摸数据包括手指53对应的手指触摸数据,当终端判断出第一触摸数据包括手掌触摸数据且第二触摸数据不包括手掌触摸数据时,终端确定对应的握持状态为左手握持状态。
步骤402,当第一触摸数据不包括手掌触摸数据且第二触摸数据包括手掌触摸数据时,确定握持状态为右手握持状态。
当第一触摸数据不包括手掌触摸数据且第二触摸数据包括手掌触摸数据时,终端确定握持状态为右手握持状态。
在一个示意性的例子中,请参考图6所示的用户握持终端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终端获取第一侧面屏(图中未示出)上采集到的第一触摸数据和第二侧面屏(图中未示出)上采集到的第二触摸数据,第一触摸数据包括用户的手指61和手指62对应的手指触摸数据,第二触摸数据包括手指63对应的手指触摸数据和手掌64对应的手掌触摸数据,当终端判断出第一触摸数据不包括手掌触摸数据且第二触摸数据包括手掌触摸数据时,终端确定对应的握持状态为右手握持状态。
步骤403,当第一触摸数据和第二触摸数据均不包括手掌触摸数据时,获取第一触摸数据中的第一手指触摸数量和第二触摸数据中的第二手指触摸数量。
触摸数据包括手掌触摸数据和/或手指触摸数据,手指触摸数据用于指示目标对象的手指与侧面屏相接触。
可选的,手指触摸数据包括手指触摸数量,手指触摸数量为与侧面屏相接触的手指的数量。即第一手指触摸数量为与第一侧面屏相接触的手指的数量,第二手指触摸数量为与第二侧面屏相接触的手指的数量。
终端在获取到第一手指触摸数量和第二手指触摸数量之后,判断第一手指触摸数量是否小于第二手指触摸数量,若第一手指触摸数量小于第二手指触摸数量则执行步骤404;若第一手指触摸数量大于第二手指触摸数量则执行步骤405;若第一手指触摸数量等于第二手指触摸数量则确定握持状态为默认握持状态,结束进程。
步骤404,当第一手指触摸数量小于第二手指触摸数量时,确定握持状态为左手握持状态。
当第一手指触摸数量小于第二手指触摸数量时,表示与第一侧面屏相接触的手指的数量小于与第二侧面屏相接触的手指的数量,终端确定握持状态为左手握持状态。
可选的,终端获取正面屏上采集的指纹信息;当第一手指触摸数量小于第二手指触摸数量且指纹信息与预存的左手指纹信息匹配时,确定握持状态为左手握持状态。
可选的,正面屏下方设置有指纹识别模块,终端获取正面屏上采集的指纹信息包括:终端启动指纹识别模块,通过该指纹识别模块获取触摸操作对应的指纹信息。指纹识别模块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指纹感应器。
通常握持终端的目标对象为终端的拥有者,终端中存储有该终端的拥有者的左手指纹信息和右手指纹信息。当终端判断出第一手指触摸数量小于第二手指触摸数量时,判断正面屏上采集的指纹信息是否与预存的左手指纹信息匹配若匹配则确定握持状态为左手握持状态。
步骤405,当第一手指触摸数量大于第二手指触摸数量时,确定握持状态为右手握持状态。
当第一手指触摸数量小于第二手指触摸数量时,表示与第一侧面屏相接触的手指的数量大于与第二侧面屏相接触的手指的数量,终端确定握持状态为右手握持状态。
可选的,终端获取正面屏上采集的指纹信息;当第一手指触摸数量大于第二手指触摸数量且指纹信息与预存的右手指纹信息匹配时,终端确定握持状态为右手握持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手指触摸数量大于第二手指触摸数量且指纹信息与预存的右手指纹信息匹配时,终端确定握持状态为右手握持状态的过程可参考上面终端确定握持状态为左手握持状态的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303,根据第一对应关系获取与握持状态对应的目标显示方式,第一对应关系包括握持状态与显示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显示方式为在正面屏的用户界面上显示目标内容的方式。显示方式用于指示该目标内容在用户界面上的显示位置、显示格式和显示动画效果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终端存储有握持状态与显示方式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对应关系包括:与左手握持状态对应的第一显示方式,第一显示方式用于指示将正面屏的用户界面上的第一目标内容进行左移,和/或,将第二侧面屏上的第二目标内容切换显示在第一侧面屏上。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对应关系包括:与右手握持状态对应的第二显示方式,第二显示方式用于指示将正面屏的用户界面上的第一目标内容进行右移,和/或,将第一侧面屏上的第三目标内容切换显示在第二侧面屏上。
示意性的,第一显示方式还用于指示将正面屏的用户界面上的第一目标内容左移第一预设距离。第二显示方式用于指示将正面屏的用户界面上的第一目标内容右移第二预设距离。
第一预设距离和第二预设距离为终端默认设置的,或者是用户自定义设置的,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为了在将目标内容进行移动后完整显示该目标内容,可选的,第一显示方式还用于指示将正面屏的用户界面上的第一目标内容进行缩小并左移。第二显示方式用于指示将正面屏的用户界面上的第一目标内容进行缩小并进行右移。
步骤304,按照目标显示方式在终端屏幕上显示目标内容。
终端按照目标显示方式在终端屏幕上显示目标内容。当握持状态为左手握持状态时,终端按照与左手握持状态对应的第一显示方式在终端屏幕上显示目标内容;当握持状态为右手握持状态时,终端按照与右手握持状态对应的第二显示方式在终端屏幕上显示目标内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握持状态为右手握持状态时,终端按照目标显示方式在终端屏幕的用户界面上显示目标内容,包括:将正面屏的用户界面上的第一目标内容进行右移,和/或,将第一侧面屏上的第三目标内容切换显示在第二侧面屏上。
可选的,终端将正面屏的用户界面上的第一目标内容进行右移。
在一个示意性的例子中,以目标内容为对话框为例,如图7所示,终端在正面屏的用户界面上居中显示对话框71,终端获取第一侧面屏(图中未示出)上采集到的第一触摸数据和第二侧面屏(图中未示出)上采集到的第二触摸数据,该第一触摸数据包括与第一侧面屏相接触的手指(包括手指72、手指73和手指74)的数量即第一手指触摸数量“3,”第二触摸数据包括与第二侧面屏相接触的手指(包括手指75)的数量即第二手指触摸数量“1,”当终端判断出第一手指触摸数量“3”大于第二手指触摸数量“1”时,确定握持状态为右手握持状态,终端将正面屏的用户界面上的对话框71进行右移并显示。
可选的,终端在第一侧面屏上显示第一目标内容,当终端检测到握持状态为左手握持状态时将第一侧面屏上的第三目标内容切换显示在第二侧面屏上。
第三目标内容包括至少一个系统图标。比如,第三目标内容包括通知消息图标、时钟图标、日期图标以及天气图标,其中,该通知消息图标用于表示终端接收到的处于未读状态的通知消息。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握持状态为左手握持状态时,终端按照目标显示方式在终端屏幕上显示目标内容,包括:将正面屏的用户界面上的第一目标内容进行左移,和/或,将第二侧面屏上的第二目标内容切换显示在第一侧面屏上。
可选的,终端将正面屏的用户界面上的第一目标内容进行左移并显示。
可选的,终端在第二侧面屏上显示第二目标内容,当终端检测到握持状态为左手握持状态时将第二侧面屏上的第二目标内容切换显示在第一侧面屏上。其中,第二目标内容包括至少一个系统图标。比如,第二目标内容包括电池图标、网络图标、信号图标、运营商图标、蓝牙图标以及闹钟图标,其中,蓝牙图标为蓝牙功能启用时显示的图标,网络图标为网络功能启用时显示的图标,闹钟图标为闹钟功能启用时显示的图标。
在另一个示意性的例子中,以目标内容为对话框为例,如图8所示,终端在正面屏的用户界面上居中显示对话框81,终端获取第一侧面屏(图中未示出)上采集到的第一触摸数据和第二侧面屏(图中未示出)上采集到的第二触摸数据,该第一触摸数据包括与第一侧面屏相接触的手指(包括手指82)的数量即第一手指触摸数量“1”,第二触摸数据包括与第二侧面屏相接触的手指(包括手指83、手指83和手指84)的数量即第二手指触摸数量“3,”当终端判断出第一手指触摸数量“1”小于第二手指触摸数量“3”时,确定握持状态为左手握持状态,终端将正面屏的用户界面上的对话框81进行左移并显示。
可选的,当握持状态为右手握持状态时,终端将正面屏的用户界面上的第一目标内容进行缩小和右移后显示;当握持状态为左手握持状态时,终端将正面屏的用户界面上的第一目标内容进行缩小和左移后显示。
在一个示意性的例子中,以目标内容为虚拟键盘为例,如图9所示,终端在正面屏的用户界面上居中显示虚拟键盘91,终端获取第一侧面屏(图中未示出)上采集到的第一触摸数据和第二侧面屏(图中未示出)上采集到的第二触摸数据,该第一触摸数据包括与第一侧面屏相接触的手指(包括手指92和手指93)的数量即第一手指触摸数量“2,”第二触摸数据包括与第二侧面屏相接触的手指(包括手指94)的数量即第二手指触摸数量“1,”当终端判断出第一手指触摸数量“2”大于第二手指触摸数量“1”时,确定握持状态为右手握持状态,确定目标显示方式为第二显示方式,终端根据第二显示方式将正面屏的用户界面上的虚拟键盘91进行缩小和右移后显示。
在另一个示意性的例子中,以目标内容为虚拟键盘为例,如图10所示,终端在正面屏的用户界面上居中显示虚拟键盘101,终端获取第一侧面屏(图中未示出)上采集到的第一触摸数据和第二侧面屏(图中未示出)上采集到的第二触摸数据,该第一触摸数据包括与第一侧面屏相接触的手指(包括手指102)的数量即第一手指触摸数量“1,”第二触摸数据包括与第二侧面屏相接触的手指(包括手指103和手指104)的数量即第二手指触摸数量“2,”当终端判断出第一手指触摸数量“1”小于第二手指触摸数量“2”时,确定握持状态为左手握持状态,确定目标显示方式为第一显示方式,终端根据第一显示方式将正面屏的用户界面上的虚拟键盘91进行缩小和左移后显示。
可选的,该终端还包括背面屏。当终端需要显示内容时,正面屏和背面屏同时进行显示,此时这两个显示屏均处于亮屏状态;或者,正面屏和背面屏不同时进行显示,即同一时刻正面屏和背面屏中一个显示屏处于亮屏状态,则另一个显示屏处于息屏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终端在正面屏上显示第一用户界面和在背面屏上显示第二用户界面时,终端根据握持状态调整正面屏上的第一用户界面的布局,并调整背面屏上的第二用户界面的布局。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调整背面屏上的第二用户界面的布局可类比参考终端根据握持状态调整终端屏幕上的用户界面布局的相关细节,在此不再赘述。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根据握持状态调整终端屏幕上的用户界面布局之后,终端接收第一切换指令,第一切换指令用于指示将处于亮屏状态的显示屏从正面屏切换为背面屏,在背面屏上显示该目标内容,即此时正面屏处于息屏状态,背面屏处于亮屏状态。终端根据握持状态调整背面屏上的用户界面的布局。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根据握持状态调整背面屏上的用户界面的布局可类比参考终端根据握持状态调整终端屏幕上的用户界面布局的相关细节,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还通过当握持状态为左手握持状态时,将正面屏的用户界面上的第一目标内容进行左移,和/或,将第二侧面屏上的第二目标内容切换显示在第一侧面屏上;当握持状态为右手握持状态时,将正面屏的用户界面上的第一目标内容进行右移,和/或,将第一侧面屏上的第三目标内容切换显示在第二侧面屏上,使得终端在保证目标内容的显示效果的同时,能够基于用户的握持状态调整正面屏/或侧面屏上的目标内容的显示位置以方便用户单手操作。
本公开实施例还通过当第一触摸数据和第二触摸数据均不包括手掌触摸数据时,获取第一触摸数据中的第一手指触摸数量和第二触摸数据中的第二手指触摸数量;当第一手指触摸数量大于第二手指触摸数量时,确定握持状态为右手握持状态;当第一手指触摸数量小于第二手指触摸数量时,确定握持状态为左手握持状态;使得终端可以根据第一侧面屏和第二侧面屏采集到的手指触摸数量确定用户握持终端的握持状态,进一步提高了终端识别握持状态的准确性。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界面布局的调整装置的框图,该界面布局的调整装置应用于终端中,终端屏幕至少包括正面屏和侧面屏,如图11所示,该界面布局的调整装置包括:获取模块1101、确定模块1102和调整模块1103。
获取模块1101,被配置为获取侧面屏上采集到的触摸数据;
确定模块1102,被配置为根据触摸数据确定终端对应的握持状态,握持状态包括左手握持状态和右手握持状态中的一种;
调整模块1103,被配置为根据握持状态调整终端屏幕上的用户界面布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处于竖屏状态,侧面屏包括终端左侧的第一侧面屏和终端右侧的第二侧面屏,
获取模块1101,还被配置为获取第一侧面屏上采集到的第一触摸数据和/或第二侧面屏上采集到的第二触摸数据;
确定模块1102,还被配置为当第一触摸数据包括手掌触摸数据且第二触摸数据不包括手掌触摸数据时,确定握持状态为左手握持状态;当第一触摸数据不包括手掌触摸数据且第二触摸数据包括手掌触摸数据时,确定握持状态为右手握持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模块1102,还被配置为当第一触摸数据和第二触摸数据均不包括手掌触摸数据时,获取第一触摸数据中的第一手指触摸数量和第二触摸数据中的第二手指触摸数量;当第一手指触摸数量大于第二手指触摸数量时,确定握持状态为右手握持状态;当第一手指触摸数量小于第二手指触摸数量时,确定握持状态为左手握持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调整模块1103,还被配置为根据第一对应关系获取与握持状态对应的目标显示方式,第一对应关系包括握持状态与显示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按照目标显示方式在终端屏幕上显示目标内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握持状态为左手握持状态,调整模块1103,还被配置为将正面屏的用户界面上的第一目标内容进行左移,和/或,将终端右侧的第二侧面屏上的第二目标内容切换显示在终端左侧的第一侧面屏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握持状态为右手握持状态,调整模块1103,还被配置为将正面屏的用户界面上的第一目标内容进行右移,和/或,将终端左侧的第一侧面屏上的第三目标内容切换显示在终端右侧的第二侧面屏上。
相关细节可结合参考图2至图10所示的方法实施例。其中,获取模块1101还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其他任意隐含或公开的与获取步骤相关的功能;确定模块1102还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其他任意隐含或公开的与确定步骤相关的功能;调整模块1103还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其他任意隐含或公开的与调整步骤相关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在实现其功能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与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终端屏幕至少包括正面屏和侧面屏;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
获取侧面屏上采集到的触摸数据;
根据触摸数据确定终端对应的握持状态,握持状态包括左手握持状态和右手握持状态中的一种;
根据握持状态调整终端屏幕上的用户界面布局。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1200的框图。该终端1200为上述实施例中介绍的终端。例如,终端12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MP3播放器(Moving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MP4(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V,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4)播放器、可穿戴设备等电子设备。
参照图12,终端12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1202,存储器1204,电源组件1206,多媒体组件1208,音频组件12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1212,传感器组件1214,以及通信组件1216。
处理组件1202通常控制终端12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元件12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2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12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12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部件12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1208和处理组件12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12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设备12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终端12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12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力组件1206为终端12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力组件12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终端12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1208包括在所述终端12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该屏幕包括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或者,该屏幕包括第一屏幕、第二屏幕和第三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12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设备12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12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12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终端12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1204或经由通信组件12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12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1212为处理组件12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12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终端12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1214可以检测到设备12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终端12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1214还可以检测终端1200或终端12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终端12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终端12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终端12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12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12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12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1216被配置为便于终端12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终端12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部件12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部件12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12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1204,上述指令可由终端1200的处理器12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移动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执行上述界面布局的调整方法。
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界面布局的调整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4)

1.一种界面布局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中,终端屏幕至少包括正面屏和侧面屏,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侧面屏上采集到的触摸数据;
根据所述触摸数据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握持状态,所述握持状态包括左手握持状态和右手握持状态中的一种;
根据所述握持状态调整所述终端屏幕上的用户界面布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处于竖屏状态,所述侧面屏包括所述终端左侧的第一侧面屏和所述终端右侧的第二侧面屏,所述获取所述侧面屏上采集到的触摸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侧面屏上采集到的第一触摸数据和/或所述第二侧面屏上采集到的第二触摸数据;
所述根据所述触摸数据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握持状态,包括:
当所述第一触摸数据包括手掌触摸数据且所述第二触摸数据不包括手掌触摸数据时,确定所述握持状态为所述左手握持状态;
当所述第一触摸数据不包括手掌触摸数据且所述第二触摸数据包括手掌触摸数据时,确定所述握持状态为所述右手握持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触摸数据和所述第二触摸数据均不包括所述手掌触摸数据时,获取所述第一触摸数据中的第一手指触摸数量和所述第二触摸数据中的第二手指触摸数量;
当所述第一手指触摸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手指触摸数量时,确定所述握持状态为所述右手握持状态;
当所述第一手指触摸数量小于所述第二手指触摸数量时,确定所述握持状态为所述左手握持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握持状态调整所述终端屏幕上的用户界面布局,包括:
根据第一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握持状态对应的目标显示方式,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所述握持状态与所述显示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按照所述目标显示方式在所述终端屏幕上显示目标内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状态为所述左手握持状态,所述按照所述目标显示方式在所述终端屏幕上显示目标内容,包括:
将所述正面屏的用户界面上的第一目标内容进行左移,和/或,将所述终端右侧的第二侧面屏上的第二目标内容切换显示在所述终端左侧的第一侧面屏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状态为所述右手握持状态,所述按照所述目标显示方式在所述终端屏幕的用户界面上显示目标内容,包括:
将所述正面屏的用户界面上的第一目标内容进行右移,和/或,将所述终端左侧的第一侧面屏上的第三目标内容切换显示在所述终端右侧的第二侧面屏上。
7.一种界面布局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中,终端屏幕至少包括正面屏和侧面屏,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所述侧面屏上采集到的触摸数据;
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触摸数据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握持状态,所述握持状态包括左手握持状态和右手握持状态中的一种;
调整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握持状态调整所述终端屏幕上的用户界面布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处于竖屏状态,所述侧面屏包括所述终端左侧的第一侧面屏和所述终端右侧的第二侧面屏,
所述获取模块,还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第一侧面屏上采集到的第一触摸数据和/或所述第二侧面屏上采集到的第二触摸数据;
所述确定模块,还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触摸数据包括手掌触摸数据且所述第二触摸数据不包括手掌触摸数据时,确定所述握持状态为所述左手握持状态;当所述第一触摸数据不包括手掌触摸数据且所述第二触摸数据包括手掌触摸数据时,确定所述握持状态为所述右手握持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触摸数据和所述第二触摸数据均不包括所述手掌触摸数据时,获取所述第一触摸数据中的第一手指触摸数量和所述第二触摸数据中的第二手指触摸数量;当所述第一手指触摸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手指触摸数量时,确定所述握持状态为所述右手握持状态;当所述第一手指触摸数量小于所述第二手指触摸数量时,确定所述握持状态为所述左手握持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还被配置为根据第一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握持状态对应的目标显示方式,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所述握持状态与所述显示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按照所述目标显示方式在所述终端屏幕上显示目标内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状态为所述左手握持状态,所述调整模块,还被配置为将所述正面屏的用户界面上的第一目标内容进行左移,和/或,将所述终端右侧的第二侧面屏上的第二目标内容切换显示在所述终端左侧的第一侧面屏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状态为所述右手握持状态,所述调整模块,还被配置为将所述终端左侧的第一侧面屏上的第三目标内容切换显示在所述终端右侧的第二侧面屏上。
13.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终端屏幕至少包括正面屏和侧面屏;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获取所述侧面屏上采集到的触摸数据;
根据所述触摸数据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握持状态,所述握持状态包括左手握持状态和右手握持状态中的一种;
根据所述握持状态调整所述终端屏幕上的用户界面布局。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界面布局的调整方法。
CN201811613925.8A 2018-12-27 2018-12-27 界面布局的调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13816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13925.8A CN111381667A (zh) 2018-12-27 2018-12-27 界面布局的调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13925.8A CN111381667A (zh) 2018-12-27 2018-12-27 界面布局的调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81667A true CN111381667A (zh) 2020-07-07

Family

ID=71216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13925.8A Pending CN111381667A (zh) 2018-12-27 2018-12-27 界面布局的调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81667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62353A (zh) * 2017-07-17 2018-01-0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界面控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844231A (zh) * 2017-10-31 2018-03-2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108109A (zh) * 2017-11-29 2018-06-0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操作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62353A (zh) * 2017-07-17 2018-01-0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界面控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844231A (zh) * 2017-10-31 2018-03-2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108109A (zh) * 2017-11-29 2018-06-0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操作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55607B (zh) 内容分享方法和装置
US11334225B2 (en) Application icon mo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CN107124508B (zh) 悬浮控件的位置调整方法、装置及终端、可读存储介质
EP3099040B1 (en) Button operation processing method in single-hand mode,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9582207B (zh) 多任务管理界面的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4201133A (zh) 分屏显示方法及装置
US20140115455A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2019007312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pplication
CN107102772B (zh) 触控方法及装置
CN105487805B (zh) 对象操作方法及装置
CN107992257B (zh) 分屏方法及装置
EP3232301B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virtual key processing method
EP3828682A1 (en) Method, apparatus for adding shortcut plug-in, and intelligent device
CN111488098B (zh) 触摸屏参数的调整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1522498A (zh) 触控响应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673612B (zh) 显示方式的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6954540A (zh) 应用程序的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5543064A (zh) 界面显示控制方法、界面显示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381667A (zh) 界面布局的调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6293405B (zh) 页面移动的方法和装置
CN112445363A (zh) 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06325724B (zh) 触控响应方法及装置
CN113518149B (zh) 屏幕显示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1562872B (zh) 相册显示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4339732A1 (en)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