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73816B - 数据发送方法、基础设施设备以及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发送方法、基础设施设备以及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373816B CN111373816B CN201880074312.3A CN201880074312A CN111373816B CN 111373816 B CN111373816 B CN 111373816B CN 201880074312 A CN201880074312 A CN 201880074312A CN 111373816 B CN111373816 B CN 11137381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racteristic
- index
- characteristic values
- values
- valu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65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150069124 RAN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355633 Salmo salar ran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92 add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595 spec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H04L1/001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involving special memory structures, e.g. look-up tabl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signal quality detecto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signal quality detector
- H04L1/203—Details of error rate determination, e.g. BER, FER or W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signal quality detector
- H04L1/20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signal quality detector for modulated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04—Channel estimation of multiple cha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由无线通信装置执行的向基础设施设备发送测量报告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由基础设施设备发送的信号;测量与接收到的信号相关联的特性;并且从多个索引值中选择一个索引值。每个索引值表示特性值的一范围,针对特性值的该范围,基础设施设备中的发射机和通信装置中的接收机的通信参数应该必须针对特性值的该范围内的特性值实现可接受的通信性能。所选的索引值表示发射机和接收机的通信参数,该通信参数将在包括测量出的特性值的特性值的范围内满足可接受的通信性能。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根据所选的索引值,向基础设施设备发送所选的索引值。此外,与多个索引中的至少两个相对应的实现可接受性能的通信参数的特性值的范围之间的分离不等于与多个索引中的其他两个相对应的实现可接受性能的通信参数的特性值的范围之间的分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础设施设备和通信装置,其中,通信装置被配置为发送指示测量出的下行链路传输的特性的参数。
本申请要求EP17202196.6的巴黎公约优先权,该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本文提供的“背景”描述是为了总体地呈现本公开的环境。至本背景部分中所描述的程度,当前命名的发明人的工作、以及在提交时可能不符合现有技术的描述的方面,既未明确也或未暗含地被承认为针对本发明的现有技术。
第三和第四代移动电信系统(诸如那些基于3GPP定义的UMTS和长期演进(LTE)体系结构的移动电信系统)能够支持比由前几代移动电信系统提供的简单语音和消息收发服务更复杂的服务。例如,利用由LTE系统提供的改进的无线电接口和增强的数据速率,用户能够享受诸如移动视频流和移动视频会议的高数据速率应用,这些应用先前仅可经由固定线路数据连接获得。因此,部署这种网络的需求很强烈,并且这些网络的覆盖区域(即,可以接入这些网络的地理位置)可预期将以更快的速度增加。
与当前系统被优化支持的相比,未来的无线通信网络将预期例行地且有效地支持与更广范围的装置的通信,这些装置与更广范围的数据业务配置文件和类型相关联。例如,预期未来的无线通信网络将有望有效地支持与包括降低的复杂度装置、机器类型通信(MTC)装置、高分辨率视频显示器、虚拟现实头戴设备等的装置的通信。这些不同类型的装置中的一些可能以非常大量的方式部署(例如用于支持“物联网”的低复杂度装置),并且通常可能与具有相对较高的延迟容限的相对少量数据的传输相关联。
有鉴于此,期望未来的无线通信网络(例如可被称为5G或新无线电(NR)系统/新无线电接入技术(RAT)系统的那些无线通信网络以及现有系统的未来迭代/版本)有效地支持与不同应用和不同特性数据业务配置文件相关联的广泛装置的连接性。
在这一点上当前关注的一个示例领域包括所谓的“物联网”,或简称IoT。3GPP已在3GPP规范的版本13中提出开发一种用于使用LTE/4G无线接入接口和无线基础设施来支持窄带(NB)-IoT和所谓的增强型MTC(eMTC)操作的技术。近期,在具有所谓的增强型NB-IoT(eNB-IoT)和进一步增强型MTC(feMTC)的3GPP规范的版本14中,和在具有所谓的进一步增强型NB-IoT(feNB-IoT)和更进一步增强型MTC(efeMTC)的3GPP规范的版本15中,已经有基于这些思想的提出。例如,参见[1]、[2]、[3]、[4]。使用这些技术的至少一些装置预期是需要相对低带宽数据的相对不频繁的通信的低复杂度和廉价的装置。
随着与不同业务配置文件相关联的不同类型的终端装置的日益增加的使用引起了在需要被解决的无线电信系统中有效地处理通信的新的挑战。
发明内容
本公开可以帮助解决或减轻上面讨论的至少一些问题。
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控制从基础设施设备到无线通信装置的数据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由基础设施设备发送的信号;测量与接收到的信号相关联的特性;并且从多个索引值中选出一个索引值。每个索引值表示特性值的范围,针对该特性值的范围,基础设施设备中的发射机和通信装置中的接收机的通信参数应该必须针对特性值的范围内的特性值实现可接受的通信性能,并且所选的索引值表示发射机和接收机的通信参数,该通信参数将在包括测量出的特性值的特性值的范围内满足可接受的通信性能。根据所选的索引值,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向基础设施设备发送所选的索引值。根据该方法,与多个索引中的至少两个相对应的实现可接受的性能的通信参数的特性值的范围之间的分离(间隔,separation)不等于与多个索引中的其他两个相对应的实现可接受的性能的通信参数的特性值的范围之间的分离。
本技术的实施例已被设计为提供指示基础设施设备中的发射机和通信装置中的接收机的通信参数的选择的多个索引值,这些通信参数可以实现相对于基础设施设备的传输测量出的特性值的范围的可接受的通信性能,其中,特性值的范围的分离在特性的较低值和特性的较高值之间变化。
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和特征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定义。
应当理解,前面的总体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通过参考以下结合了附图的详细描述,将最好地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以及进一步的优点。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考下面的详细描述,本公开变得更好地理解,因此将容易获得对本公开及其许多附带优点的更完整的理解,其中,贯穿几个视图的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或对应的部件,并且其中:
图1示意性地表示可以被配置为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操作的LTE型无线电信系统的一些方面;
图2示意性地表示可以被配置为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操作的新无线电接入技术(RAT)无线电信系统的一些方面;
图3示出显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通信装置与移动网络之间的通信的消息序列图表;
图4图形化地示出根据常规技术的测量出的信噪比与报告的信道质量索引(CQI)值之间的关系;
图5图形化地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测量出的信噪比与报告的信道质量索引(CQI)值之间的关系;
图6图形化地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测量出的信噪比与报告的信道质量索引(CQI)值之间的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长期演进高级无线接入技术(4G)
图1提供了示出通常根据LTE原理操作的移动电信网络/系统10的一些基本功能的示意图,但是该移动电信网络/系统10也可以支持其它无线电接入技术,并且它可适于实现如本文所述的公开的实施例。图1的各种元件及它们的相应的操作模式的某些方面是公知的且在3GPP(RTM)机构管理的相关标准中定义,并且也在关于该主题的许多书籍中被描述,(例如,HolmaH.和ToskalaA[5])。应当理解,本文所讨论的电信网络的未具体描述的操作方面(例如关于用于在不同元件之间通信的特定通信协议和物理信道)可以根据任何已知技术(例如根据相关标准和对相关标准的已知提出的修改和添加)来实现。
网络10包括连接到核心网络12的多个基站11。每个基站提供覆盖区域13(即,小区),在该覆盖区域13内数据可以传送至终端装置14并从终端装置14传送。数据经由无线电下行链路从基站11发送到它们的相应的覆盖区域13内的终端装置14。数据经由无线电上行链路从终端装置14发送到基站11。核心网络12经由相应的基站11将数据路由到终端装置14并从终端装置14路由数据,并且提供诸如认证、移动性管理、计费等的功能。终端装置也可以被称为移动站、用户设备(UE)、用户终端、移动无线电、通信装置等。作为网络基础设施设备/网络接入节点的示例的基站也可以被称为收发机站/nodeBs/e-nodeBs/eNBs/g-nodeBs/GNB等。在这一点上,对于提供广泛相当功能(broadly comparablefunctionality)的元件,不同的术语通常与不同时代的无线电信系统相关联。然而,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可以在不同时代的无线电信系统中同等地实现,并且为了简单起见,可以使用某些术语而不考虑底层网络体系结构。也就是说,关于某些示例实现方式的特定术语的使用并不旨在指示将这些实现方式限于可能与该特定术语最相关联的某一代网络。
新无线电接入技术(5G)
图2是示出基于先前提出的方法的新RAT无线移动电信网络/系统30的网络体系结构的示意图,该方法也可适于提供根据本文所述的公开的实施例的功能。图2中示出的新RAT网络30包括第一通信小区20和第二通信小区21。每个通信小区20、21包括通过相应的有线或无线链路36、38与核心网络组件31通信的控制节点(集中单元)26、28。相应的控制节点26、28也分别与它们的相应的小区中的多个分布式单元(无线电接入节点/远程发送和接收点(TRP))22、24通信。同样,这些通信可以通过相应的有线或无线链路。分布式单元22、24负责为连接到网络的终端装置提供无线电接入接口。每个分布式单元22、24具有一起定义了相应的通信小区20、21的覆盖的覆盖区域(无线电接入覆盖区)32、34。每个分布式单元22、24包括用于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的收发机电路22a、24a和被配置为控制相应的分布式单元22、24的处理器电路22a、22b。
就广泛的顶层功能而言,图2所示的新RAT电信系统的核心网络组件31可被广泛地认为与图1所示的核心网络12相对应,并且相应的控制节点26、28及其相关联的分布式单元/TRP 22、24可被广泛地认为提供与图1的基站相对应的功能。术语网络基础设施设备/接入节点可用于包含这些元件和无线电信系统的更常规的基站类型元件。取决于手边的应用,用于调度在相应的分布式单元与终端装置之间的无线电接口上被调度的传输的责任可以由控制节点/集中单元和/或分布式单元/TRP承担。
在图2中示出了在第一通信小区20的覆盖区域内的终端装置40。因此,该终端装置40可以经由与第一通信小区20相关联的分布式单元22之一与第一通信小区中的第一控制节点26交换信令。在一些情况下,用于给定终端装置的通信仅通过分布式单元中的一个来路由,但是应当理解,在一些其它实现方式中,例如在软切换场景和其它场景中,与给定终端装置相关联的通信可以通过多于一个的分布式单元来路由。终端装置当前通过其连接到相关联的控制节点的特定分布式单元可以被称为终端装置的活动分布式单元。因此,终端装置的分布式单元的活动子集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于一个的分布式单元(TRP)。控制节点26负责确定跨越第一通信小区20的分布式单元22中的哪一个在任何给定时间负责与终端装置40的无线电通信(即,分布式单元中的哪一个是终端装置的当前的活动分布式单元)。典型地,这将基于终端装置40与相应的分布式单元22之间的无线电信道状况的测量。在这一点上,应当理解,小区中当前对终端装置是活动的分布式单元的子集将至少部分地取决于小区内的该终端装置的位置(因为这极大地影响存在于终端装置与相应的分布式单元之间的无线电信道状况)。
在至少一些实现方式中,分布式单元参与从终端装置到控制节点(控制单元)的路由通信对于终端装置40是透明的。也就是说,在一些情况下,终端装置可能不知道哪个分布式单元负责在终端装置40与终端装置当前正在其中操作的通信小区20的控制节点26之间的路由通信。在这种情况下,就终端装置而言,它简单地向控制节点26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并从控制节点26接收下行链路数据,并且终端装置不知道分布式单元22的参与。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终端装置可以知道哪些(一个或多个)分布式单元参与到了它的通信中。一个或多个分布式单元的切换和调度可以基于由分布式单元进行的终端装置上行链路信号的测量或者由终端装置采取并经由一个或多个分布式单元报告至控制节点的测量,在网络控制节点处进行。
在图2的示例中,为了简单起见,示出了两个通信小区20、21和一个终端装置40,但是当然应当理解,在实践中,系统可以包括服务于大量终端装置的大量通信小区(每个通信小区由相应的控制节点和多个分布式单元支持)。
还应当理解,图2仅仅表示用于新RAT电信系统的所提出的体系结构的一个示例,在该电信系统中可以采用根据本文所述的原理的方法,并且本文所公开的功能也可以相对于具有不同体系结构的无线电信系统来应用。
因此,可以根据各种不同的体系结构(例如图1和图2所示的示例体系结构)在无线电信系统/网络中实现本文所讨论的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因此应当理解,在任何给定实现方式中的具体无线电信体系结构对于本文所述的原理不具有主要意义。在这一点上,可以在网络基础设施设备/接入节点与终端装置之间的通信的环境中总体地描述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其中,网络基础设施设备/接入节点和终端装置的特定性质将取决于用于即将实现的网络基础设施。例如,在一些场景中,网络基础设施设备/接入节点可以包括适于根据本文所述的原理提供功能的诸如图1所示的LTE型基站11的基站,并且在其它示例中,网络基础设施设备可以包括图2所示类型的适于根据本文所述的原理提供功能的控制单元/控制节点26、28和/或TRP22、24。
众所周知,诸如图1中表示的基于LTE的网络和图2中表示的基于NR的网络的各种无线电信网络可以支持用于终端装置的不同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模式,通常该模式包括:(i)RRC空闲模式(RRC_IDLE);和(ii)RRC连接模式(RRC_CONNECTED)。当终端装置发送数据时,通常使用RRC连接模式。另一方面,RRC空闲模式用于已网络注册(EMM-REGISTERED)但当前未处于活动通信(ECM-IDLE)的终端装置。因此,通常,在RRC连接模式下,在能够与无线电网络接入节点交换用户平面数据的意义上,终端装置连接到无线电网络接入节点(例如,LTE基站)。相反,在RRC空闲模式下,在不能使用无线电网络接入节点来传送用户平面数据的意义上,终端装置不连接到无线电网络接入节点。在空闲模式下,终端装置仍可以从基站接收一些通信,例如用于小区重选目的的参考信令和其它广播信令。从RRC空闲模式到RRC连接模式的RRC连接建立过程可以被称为连接到小区/基站。
在图1和图2中,覆盖区域或小区被示为具有特定的半径,即它们被示为提供特定覆盖区域。然而,在实践中,覆盖区域可以取决于多个不同方面,在该覆盖区域内特定通信装置可以从无线通信网络获得服务。例如,通信装置中天线的数量和配置可以影响其可从无线通信网络接收服务的范围。
机器类型通信特征的目标之一是向具有相对较低复杂度的装置(例如,仅具有单个天线的装置)提供尽可能宽广的覆盖。为了获得这种增强的覆盖,提出了在各种eMTC规范中所使用的一种技术是使用重复,由此可以在连续的有效子帧中重复给定的传输块。因此,通信装置可以接收传输块的多个副本并将它们组合以提高其正确接收数据的可能性。在eMTC中,提出了存在不同的操作模式(称为eMTC CE模式A和eMTC CE模式B)。操作的模式将通过无线电资源控制(RRC)配置或重新配置消息针对每个通信装置配置,并且每个模式将与可以使用的最大和最小重复次数相关联。
如常规的网络一样,移动通信网络选择适当的调制方案和编码率,以便优化系统级容量(system level capacity)并且满足对单独的通信装置的要求。对于eMTC装置,重复次数也将是可由移动通信网络调整的参数。
与非eMTC用户设备相比,由于eMTC UE的复杂度降低,预期根据常规(即,非eMTC技术)操作的eMTC UE可能会经历约5至6dB的覆盖(或等效的性能)损失。在eMTC模式中的重复的使用将使得可由eMTC UE实现的覆盖范围或性能够极大地增加。
在CE模式A中,重复可发生多达32次,并且这预期将导致与非eMTC UE的性能大致相当的覆盖性能。在eMTC CE模式B中,可使用多达2048次重复,以便为eMTC装置提供进一步的覆盖增强。在CE模式A中支持的32次重复也允许在CE模式A和CE模式B中所支持的覆盖区域的重叠。如上所述,通过RRC重新配置来将装置在eMTC CE模式A和eMTC CE模式B之间转换。然而,由于在CE模式B中使用的高重复次数引起了所需的系统资源增加,因此预期移动通信网络将配置UE以仅当接收到的信号强度非常低时才使用CE模式B。这可能是由于UE位于距离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射机较远的地方,或者是由于从网络到UE的传输经历了较高的路径损耗,例如因为中间的墙或建筑物等。
CQI测量
如上所述,为了满足特定通信装置的竞争需求,该特定通信装置相对于其接收到的eNodeB的传输经历特定路径损耗和信道影响,以及当将无线通信网络作为整体考虑时确保最大系统容量的期望,eNodeB操作一种算法,通过该算法,eNodeB为到每个UE的每次传输确定合适的传输格式。该传输格式可以包括传输块大小、调制格式、资源块的数量以及重复次数中的一项或多项。作为该算法的输入,UE可以向eNodeB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CSI可以包括信道质量指示(CQI),该CQI指示UE期望能够以不大于10%的误块率接收假想物理资源(其被称为参考资源)的编码率和调制格式。UE可以使用可以搭载在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上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信道向eNodeB发送CQI。CQI可以被编码为CQI表的索引。版本14中的eMTC的CQI表在3GPP TS 36.213v 14.4.0中规定,并被再现为下面的表1。
表1:(3GPP TS 36.213v.14.4.0表7.2.3-3:4-位CQI)
针对表中的每个CQI索引,指定了调制、编码率以及效率。由UE发送到eNodeB的CQI索引指示调制和编码率的组合,并因此指示效率,在该组合下,它可以以不大于10%的误块率接收参考资源。在调制和编码率的多个组合满足该准则的情况下,则发送最高的对应CQI索引。
因为CE模式B中允许高重复次数,并且因为CE模式B预期在UE相对于接收到的信号而测量出的信噪比可能非常低或不可靠的情况下操作,因此在CE模式B下可能不报告CQI。
为了适应eMTC中可能的重复的使用,例如在[6]中提出eNodeB经由RRC信令利用参数(RCSI)配置UE。在表2(取自[6])中,通过假设使用参考资源的传输重复RCSI次来评估CQI索引1至10(含)。
表2(来自[6])
例如,参考表2,如果UE配置有RCSI=2并且它报告了CQI索引=3,则UE指示如果PDSCH发送两次并且用QPSK格式且以小于0.120的编码率进行编码,则UE可以以<10%的BLER接收PDSCH。
对于以高达32的重复水平操作的CE模式A,RCSI可以被分配在1至32之间的值。
确定由UE报告的CQI索引严格地说取决于实现方式:即,它取决于单独的通信装置的期望性能。然而,应当理解,CQI索引广泛地反映了接收从无线通信网络发送到通信装置或UE的下行链路信号的信噪比(或信噪比的范围)。以下描述基于使用测量出的信噪比来导出CQI索引值;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可基于测量出的信号与干扰和噪声比(SINR)、或基于测量的组合(其可以是相同类型的或不同类型的)来获得CQI索引值。因此,可由通信装置使用的预定映射可指SNR范围、SINR范围、或者这些或其它合适测量的任何组合。
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CQI索引的使用的示例。图3示出了UE 30与eNodeB 32之间的通信。UE 30可以是例如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14或图2所示的通信装置40中的一个。类似地,图3中的eNodeB 32可对应于例如图1中的基站11或图2中所示的控制节点26。
在步骤310处,eNodeB 32可以利用无线电资源配置来配置UE 30,该无线电资源配置指定UE将在其中操作的操作模式(例如,CE模式A或CE模式B)。它还可以指定当确定要报告的CQI索引时UE要使用的RCSI。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假设要报告CQI索引;例如,如果UE在eMTC CE模式A中操作,则可能是这种情况。
在步骤312,eNodeB 32可以根据在步骤310处发送的RRC配置向UE 30发送数据。这可以包括根据要发送数据的操作模式的每个传输块的多次重复。例如,在CE模式A中,每个传输块可重复多达32次。除了数据传输312以外,eNodeB还传输特定于小区的参考信号314。
为了帮助eNodeB 32选择用于后续数据传输的适当传输格式,UE 30在步骤320处发送包括已确定的CQI索引的信道状态信息。如前所述,CQI索引的确定的一些方面可以取决于实现方式,也就是说,它们未在标准文档中指定。然而,只要它们必须足以使eNodeB能够选择传输格式,在该传输格式下移动装置预期以不高于10%的误块率(或块错误概率)接收数据,用于确定CQI索引的要求就被指定。因此,CQI索引可以通过测量下行链路信号(例如由eNodeB 32发送的特定于小区的参考信号314)的方面来获得。具体地,在步骤316处,UE30可以测量与特定于小区的参考信号314相关联的信噪比(SNR)。基于测量出的SNR,然后在步骤318处,UE 30选择CQI索引。
如应当理解,可能不需要在装置内存储表1和表2所示形式的CQI索引表;存储SNR值(或其的范围)与CQI索引之间的映射可能就足够了。在任何情况下,期望需要UE 30评定从eNodeB 32接收的下行链路传输的一个或多个特性,以便导出适当的CQI索引值,以符合规范。CQI索引值可以从多个CQI索引值中选择,每个CQI索引值表示信噪比的范围(或与信噪比的范围相关联)。多个CQI索引值可以(替代地或附加地)进一步表示要由基础设施设备(诸如eNodeB 32)中的发射机使用的参数。与CQI索引相关联的信噪比的范围可以对应于一信噪比的范围,在该信噪比范围处,由基础设施设备根据与CQI索引相关联的参数发送的传输期望将以可接受的通信性能(对该性能的要求可以用误块率、误码率或类似物来表达)被通信装置(诸如UE 30)接收。
信噪比的范围可以是不重叠的;例如,在CQI索引值与传输参数相关联的情况下,相关联的信噪比范围可以仅扩展到一个值,在该值处,根据与任何其它CQI索引值相关联的参数(较不稳健(但更有效))发送的传输预期不会以足够的通信性能被接收。这样,所选的CQI索引可以对应于与任何CQI索引相关联的那些传输参数中的与最高效率(或最不稳健性)相关联的传输参数,该CQI索引在被基础设施设备应用于传输时,导致那些传输满足(或预期满足)可接受的通信性能要求。
在步骤320处,UE 30向eNodeB 32发送所选的CQI索引。
在步骤320处接收信道状态信息之后,eNodeB 32在步骤322处确定用于后续数据传输的模式和/或传输方案。该确定可以基于对UE 30预期遵守的映射(以表1和表2中所示的形式)的知识、基于专有算法、或者基于两者的组合。该确定可以基于其它因素,诸如小区中的业务负荷和/或对到其它UE或由其它UE进行的数据传输的要求。
在基础设施设备(诸如eNodeB 32)处,每个CQI索引值可以与传输参数相关联。eNodeB 32可能不知道或不存储信噪比与CQI索引值之间的任何关联。然而,eNodeB 32和UE30可以各自独立地维护多个CQI索引值中的每个到信噪比和传输参数的范围中的至少一个的映射。映射可以遵从已发布的规范。
在该确定之后,eNodeB 32随后根据所确定的模式和/或传输方案传输数据324。
在图3中未示出eNodeB 32确定操作模式应被改变的可能性,例如从CE模式A改变到CE模式B。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则RRC重新配置是必要的,以便改变UE 30相对于下行链路数据传输(诸如数据传输324)的操作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3所示的一些步骤可以省略,或者以不同的顺序发生。
如上所述,CQI索引可以是调制方案和编码率等的表的索引,然而在实践中,在特定用户设备的给定实现方式中,该CQI索引可以以多个CQI索引值与相关联的信噪比或信噪比范围之间的预定映射的形式来实现。
这种映射的图形表示如图4所示。
在以下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指示,否则假设SNR值以dB表达。在图4、图5以及图6中,信噪比使用对数(例如dB)刻度显示在水平轴上,而对应的CQI索引显示在垂直轴上。SNRi指示将报告CQI索引值i的最低SNR,而ΔSNRi表示将报告CQI索引值i的SNR值的范围(即,ΔSNRi=SNRi+1-SNRi),假设SNR范围不重叠。
在该示例中,如果测量出的SNR超过由SNR4指示的值但低于SNR5处指示的值,则由通信装置所选的CQI索引为4。在图4所示的示例映射中,示出了SNR值之间的间隙对于所有CQI索引值是基本上类似的,该SNR值对应于相邻CQI索引值之间的边界。因此,例如,间隙ΔSNR2与SNR4与SNR5之间的间隙ΔSNR4以及对应于CQI索引值之间边界的所有其他连续SNR值之间的间隙基本上相同。
SNR值和CQI索引之间的这种映射可以源自[7]中提出的映射,其中对于通信装置类型的相当大一部分,对应于相继的CQI索引之间的边界的SNR值之间的距离在SNR值的范围内可以是基本上相同的。这种映射的一个特征是重复次数在表中是固定的(即,不依赖于值RCSI)。这种映射如下面的表3所示。
表3(来自[7])
虽然出现连续CQI索引值之间的边界的SNR的准确值取决于特定用户设备的实现方式(考虑例如接收机设计和天线设计等),但是SNR值之间的关系(诸如SNR4与SNR5之间的间隙)被广泛地预期取决于标准中指定的表,该表指示对应于每个CQI索引的调制和编码率等。换句话说,例如,可以构成将CQI索引值映射到调制和编码率的表,使得无论用户设备的实际实现方式或对于大量可能的用户设备或通信装置设计的情况如何,对于所有连续的SNR边界,ΔSNR基本上相同。
作为在与eMTC相关联的规范工作中正在进行的开发的结果,已确定了一个或多个CQI索引值应当对应于基于64QAM的调制技术。表3(取自[7])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已提出的办法的一个示例。对于这种解决该问题的表的进一步的提议(取自[6])在表2中已示出。
在表2中,指示了对于对应于64QAM以外的调制方案的CQI索引值,根据由eNodeB配置的RCSI参数来设置假设的RCSI。然而,如果调制方案是64QAM,则假设的RCSI设置为1;也就是说,UE在确定要报告哪个CQI索引时所假设的参考传输被假设为不重复,而是仅发送一次。
如上所述,虽然对应于各种CQI索引值的准确SNR值可以在一个实现方式与另一实现方式之间变化,但是可以示出,至少对于代表性的通信装置设计,表2中的各种CQI索引对应的SNR值遭遇CQI索引值10(是与64QAM之外的调制方案相关联的最高CQI索引值)与CQI索引值11(是与64QAM相关联的最低CQI索引值)之间的较大间隙。这可能被称为CQI“死区”。
相反,在上面表3所示的映射中,当以分贝形式的对应信噪比表达时,相邻CQI索引之间的间隙对于所有相邻的CQI索引对基本上相等。例如,每个CQI索引值可以覆盖大约2.5dB的信噪比范围(ΔSNR)。在表3中的映射中,将观察到从CQI索引的表中移除了对RCSI的引用,并且该表为每一行指定了重复次数。
在非常低的信噪比下,可能的是被指示为与1以及更高的CQI索引值相对应的调制和编码方案都不允许通信装置以小于10%的误块率接收数据。如表1、表2以及表3所示,CQI索引值0常规地用作“溢出”指示,UE通过该指示来指示对应于其它CQI索引值的调制和编码方案的组合中没有一个被认为足以允许误块率小于10%。
CE模式B指示
下面所示的表4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方面,在该方面中分配了一个或多个CQI索引值以指示UE认为与当前使用的操作模式不同的操作模式更合适。例如,CQI索引值可由当前在CE模式A下操作的UE 30发送,以指示CE模式B是更合适的操作模式。
表4
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当UE 30在图3的步骤316处测量SNR,该SNR太低而不允许在当前模式下进行有效操作、但可允许在CE模式B中进行有效操作时,则可以在步骤318处选择指示这一点的CQI索引,并且在图3的步骤320处在信道状态信息中发送对应的CQI索引。在一些实施例中,当eNodeB(诸如图3的eNodeB 32)接收指示一CQI索引的信道状态信息、该CQI索引对应于来自UE的移动到诸如CE模式B的不同模式的推荐或请求时,则在图3的步骤322处,eNodeB 32可以确定到UE 30的后续数据传输324应该根据CE模式B,并且可相应地通过RRC重新配置消息(未示出)来重新配置UE以期望后续数据传输根据CE模式B。
在替代实施例中,eNodeB 32可响应于(借助于CQI索引)指示“CE模式B”的预定数量的连续信道状态信息指示或在预定的更大数量的连续信道状态信息指示内的多个这种指示,来将UE配置为CE模式B操作。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UE 30可以例如在图3的步骤318处确定在步骤316处测量出的SNR低于在CE模式A中操作时获得10%的误块率所需的SNR,但是在CE模式B中操作时可以足够允许10%的误块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UE 30可以在图3的步骤318处确定在步骤316处测量出的SNR满足用于发送与所请求或所推荐的模式改变相对应的CQI索引值的预定准则。该准则可以基于在当前模式下进行操作时的预期误块率、在请求或推荐模式下进行操作时的预期误块率、以及与接收到的下行链路传输相关联的信噪比中的一项或多项,并且可以包括与上述比率或比例中的一项或多项相关联的阈值。
本技术的另外的实施例认识到,与CQI索引的边界相对应的SNR值之间的等间距可能是不利的。例如,这可能导致低效率的链路自适应。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与CQI索引值相关联的传输参数使得与连续CQI索引之间的边界相对应的SNR值之间的间隙(在至少考虑代表性通信装置设计时)基于SNR值的值。
在这些实施例的第一示例中,与连续CQI索引之间的边界相对应的SNR值之间的间隙在低SNR值处较高,并且随着对应的CQI索引的增加而减小或保持恒定。
如图5所示,可以看出,作为报告CQI索引值为1的SNR值的范围的ΔSNR1高于范围ΔSNR2,ΔSNR2高于ΔSNR3,以此类推。在较高的SNR值(诸如被指示为对应于CQI索引4、5以及6的那些)处,相应的SNR值之间的间隙可以基本上相等,或者可以随着信噪比的增加而进一步减小。
这个技术认识到,在较低信噪比值处的信噪比测量的精确度通常比在较高信噪比处的评估的精确度差。因而,该技术在精确度更高的较高SNR值处提供更好的粒度(就SNR而言),并且相应地,在SNR测量的精确度更低的地方提供更低的粒度。由此,该技术以反映由接收机测量信噪比的精确度的适当方式分配可用于CQI索引报告的有限带宽。
图6示出了本技术的另外的示例。在该示例中,信噪比映射到CQI索引的粒度再次取决于信噪比的值而产生变化。该示例反映了以下观察:移动通信网络的系统容量对用于经历低信噪比的装置的重复次数以及调制和编码方案高度敏感。这是因为,通常,与发送到正受益于较高信噪比的通信装置的相同数量的数据相比,发送到正经历较低信噪比的装置的给定数量的数据就时间、频率等而言需要明显更多的资源。因此,该技术在较低信噪比值处为eNodeB提供更高精确度的信噪比估计。这进而允许eNodeB相对于较低SNR通信路径上的传输执行更为有效的链路自适应,并且因此可以在系统容量方面提供益处。
在图6所示的具体示例中,例如,如ΔSNR3所示,与连续CQI索引之间的边界相对应的信噪比之间的间隙在较低信噪比处较低。随着信噪比的提高,范围ΔSNR随着SNR值的增大而增大,如由ΔSNR4(其大于ΔSNR3)和ΔSNR5(其大于ΔSNR4)所示。
通常,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从测量的信噪比到CQI索引值的映射。以SNR值SNRi和SNRi+1为边界并且具有范围ΔSNRi(其中i=1,2[,…])的两个或更多个SNR范围(当以分贝或其他对数形式表达时)对应于不同的CQI索引值。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SNRj>SNRi,则对于所有i、j,都有ΔSNRi≤ΔSNRj。图6所示的映射是这种实施例的示例。
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如果SNRj>SNRi,则对于所有i、j,都有ΔSNRi≥ΔSNRj。图5所示的映射是这种实施例的示例。
在优选实施例中,SNR范围是不重叠的。
在上文中,应当强调,由于实际的SNR值取决于UE的设计和配置,因此不等式≥和≤将被解释为“基本上大于或等于”(分别地,“基本上小于或等于”),使得与严格解释的不明显的偏差在当前公开的技术的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ΔSNRn(其中n是SNR值的范围映射到的对应CQI索引值,并且ΔSNRn是该范围的宽度(以dB或类似的对数刻度表达))是n或该范围内的代表性SNR(其可以是例如范围中的最小值、最大值或中值)的函数。该函数可以是线性或分段线性的、或任何合适的单调非递减(或在一些实施例中,非递增)的函数。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装置可以预先配置有至CQI索引值的多个表(即,从信噪比或等效地从传输格式的多个映射)。例如,这些多个表可以对应于图5和图6中指示的映射。在这种实施例中,可以根据这些表中的一个或另一个来选择CQI索引,该表根据由eNodeB对UE的RRC配置或来自网络的广播系统信息传输来选择。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例如图3的eNodeB 32)可以基于订阅信息或网络相对于UE已知的任何其他信息来选择要由给定的UE(例如图3的UE 30)使用的表。例如,如果已知装置是可移动的并且因此在非常差的覆盖区域中不会长期操作,则这种UE可以被配置为使用针对高信噪比操作而优化的CQI表,诸如图5中所示。
可替代地,CQI映射表的选择可以由UE进行,在这种情况下,UE可以报告它已使用或将来要使用哪个CQI表。UE可以将其作为不同的CQI报告过程的部分或者通过RRC信令(例如在RRC连接建立期间)来报告这一点。将容易理解,与对应于相邻CQI索引的SNR值的间距有关的实施例可以与针对CQI索引提供指示UE向不同模式转换(例如从CE模式A向CE模式B转换)的偏好或建议的技术相结合。
如将容易显而易见且如上所述,由UE执行从测量出的下行链路信号的特性到所报告的CQI索引值的映射的方式不限于上述示例。
在上述示例中,已假设链路自适应处于诸如eNodeB的移动通信网络基础设施设备的控制之下。然而,应当理解,以上技术可应用于其它场景中(诸如在装置到装置通信中或在网状网络中)的闭环链路自适应。
如上所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通过信道质量报告由发射机进行链路自适应的改进技术。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如本文所定义的这种基础设施设备和/或通信装置可根据前面段落中讨论的各种布置和实施例来进一步定义。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进一步理解,如本文所定义和描述的这种基础设施设备和通信装置可以形成由本发明所定义的通信系统之外的通信系统的一部分。
以下编号段落提供了本技术的进一步的示例方面和特征:
第1段.一种通过无线通信装置向基础设施设备发送测量报告的方法,方法包括:
接收由基础设施设备发送的信号,
测量与接收到的信号相关联的特性,
从多个索引值中选择一索引值,每个索引值表示特性值的一范围,针对该特性值的范围,基础设施设备中的发射机和通信装置中的接收机的通信参数应该必须针对该特性值的范围内的特性值实现可接受的通信性能,所选的索引值表示发射机和接收机的通信参数,该通信参数将在包括测量出的特性值的特性值的范围内满足可接受的通信性能,并且
根据所选的索引值,向基础设施设备发送所选的索引值,其中,与多个索引中的至少两个相对应的实现可接受的性能的通信参数的特性值的范围之间的分离不等于与多个索引中的其他两个相对应的实现可接受的性能的通信参数的特性值的范围之间的分离。
第2段.根据段落1所述的方法,其中,特性是信噪比。
第3段.根据段落1所述的方法,其中,特性是信号与干扰和噪声比。
第4段.根据段落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包括:
根据第一模式从基础设施设备接收数据,第一模式用于通信参数根据第一模式针对索引值之一提供可接受的性能水平,以及
确定测量出的特性值处于特性值的一范围内,特性值的该范围优选将根据第二模式实现可接受的性能水平,第二模式对应于优选的第二索引,第二模式不同于第一模式,
其中,发送到基础设施设备的索引的值是与优选在第二模式下操作的特性值的范围相对应的第二索引。
第5段.根据段落4所述的方法,其中,对应于第二模式的索引指示一组通信参数和预定的重复次数,且在第二模式中根据所选的索引值向基础设施设备发送所选的索引值包括不向基础设施设备发送所选的索引值。
第6段.根据段落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与多个索引值中的每个相对应的通信参数包括调制方案、编码率、重复次数以及效率中的一项或多项,每个索引值对应于通信参数的不同值,对于该通信参数,可以对应于可接受的错误率来实现可接受的性能水平。
第7段.根据段落6所述的方法,其中,可接受的错误率是10%。
第8段.根据段落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较低的特性值处与多个索引中的两个相对应的实现可接受的性能的通信参数的特性值的范围之间的分离小于在较高的特性值处与多个索引中的其他两个相对应的实现可接受的性能的通信参数的特性值的范围之间的分离。
第9段.根据段落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较高的特性值处与多个索引中的两个相对应的实现可接受的性能的通信参数的特性值的范围之间的分离小于在较低的特性值处与多个索引中的其他两个相对应的实现可接受的性能的通信参数的特性值的范围之间的分离。
第10段.一种由基础设施设备向无线通信装置发送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基础设施设备与无线通信装置之间建立连接,
根据第一传输方案向无线通信装置传输数据,
从无线通信装置接收从多个索引值中选择的索引的值,每个索引值表示特性值的一范围,针对该特性值的范围,基础设施设备中的发射机和通信装置中的接收机的通信参数应该必须针对特性值的范围内的特性值实现可接受的通信性能,
基于从多个索引值之一接收到的索引的接收值,选择用于向无线通信装置发送数据的第二传输方案,该第二传输方案具有根据接收到的索引的值的通信参数以及发射机和接收机的通信参数,发射机和接收机的通信参数将在包括测量出的特性值的特性值的范围内满足可接受的通信性能,并且
根据第二传输方案向无线通信装置发送数据,其中,与多个索引中的至少两个相对应的实现可接受的性能的通信参数的特性值的范围之间的分离不等于与多个索引中的其他两个相对应的实现可接受的性能的通信参数的特性值的范围之间的分离。
第11段.根据段落10所述的方法,其中,特性是信噪比。
第12段.根据段落10所述的方法,其中特性是信号与干扰和噪声比。
第13段.根据段落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包括:
根据第一模式向无线通信装置发送数据,第一模式用于通信参数根据第一模式针对索引值之一提供可接受的性能水平,
其中,接收到的索引的值是与优选在第二模式中操作的特性值的范围相对应的索引值。
第14段.一种通信装置,被配置为向无线通信网络的基础设施设备发送无线电信号和/或从无线通信网络的基础设施设备接收无线电信号,该通信装置包括:
接收机电路,被配置为经由无线接入接口接收由基础设施设备发送的无线电信号,
发射机电路,被配置为经由无线接入接口向基础设施设备发送无线电信号,以及
控制器电路,被配置为控制发射机电路和接收机电路以经由基础设施设备向无线通信网络发送数据或从无线通信网络接收数据,其中,控制器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接收机电路:
接收由基础设施设备发送的信号,
测量与接收到的信号相关联的特性,
从多个索引值中选择一个索引值,每个索引值中表示特性值的一范围,针对于该特性值的范围,基础设施设备中的发射机和通信装置中的接收机的通信参数应该必须针对特性值的范围内的特性值实现可接受的通信性能,所选的索引值表示发射机和接收机的通信参数,发射机和接收机的通信参数将在包括测量出的特性值的特性值的范围内满足可接受的通信性能,以及
控制器电路被配置为根据所选的索引值控制发射机电路,以将所选的索引值发送到基础设施设备,其中,与多个索引中的至少两个相对应的实现可接受的性能的通信参数的特性值的范围之间的分离不等于与多个索引中的其他两个相对应的实现可接受的性能的通信参数的特性值的范围之间的分离。
第15段.根据段落1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特性是信噪比。
第16段.根据段落1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特性是信号与干扰和噪声比。
第17段.根据段落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控制器电路被配置为以以下方式控制发射机电路:
根据第一模式从基础设施设备接收数据,第一模式用于通信参数根据第一模式针对索引值之一提供可接受的性能水平,
确定测量出的特性值在特性值的一范围内,该特性值的该范围优选将根据第二模式实现可接受的性能水平,该第二模式对应于优选的第二索引,该第二模式不同于第一模式,并且其中,
发送到基础设施设备的索引的值是与优选在第二模式下操作的特性值的范围相对应的第二索引。
第18段.一种形成无线通信网络的无线电网络部分的基础设施设备,被配置为向无线通信装置发送数据和/或从无线通信装置接收数据,基础设施设备包括:
接收机电路,被配置为经由无线接入接口接收由无线通信装置发送的无线电信号,
发射机电路,被配置为经由无线接入接口向无线通信装置发送无线电信号,以及
控制器电路,被配置为控制发射机电路和接收机电路向无线通信装置发送数据或从无线通信装置接收数据,其中,控制器电路被配置为:
在基础设施设备与无线通信装置之间建立连接,
根据第一传输方案向无线通信装置传输数据,
从无线通信装置接收从多个索引值中选择的一索引值,每个索引值表示特性值的一范围,针对该特性值的范围,基础设施设备中的发射机和通信装置中的接收机的通信参数应该必须针对特性值的范围内的特性值实现可接受的通信性能,
基于从多个索引值之一接收到的索引的接收值,选择用于向无线通信装置发送数据的第二传输方案,第二传输方案具有根据接收到的索引的值的通信参数以及发射机和接收机的通信参数,发射机和接收机的通信参数将在包括测量出的特性值的特性值的范围内满足可接受的通信性能,并且
根据第二传输方案向无线通信装置发送数据,并且
其中,与多个索引中的至少两个相对应的实现可接受的性能的通信参数的特性值的范围之间的分离不等于与多个索引中的其他两个相对应的实现可接受的性能的通信参数的特性值的范围之间的分离。
第19段.根据段落18所述的基础设施设备,其中,特性是信噪比。
第20段.根据段落18所述的基础设施设备,其中,特性是信号与干扰和噪声比。
第21段.根据段落18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础设施设备,其中,控制器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接收机电路:
根据第一模式向无线通信装置发送数据,第一模式用于通信参数根据第一模式针对索引值之一提供可接受的性能水平,
并且接收到的索引的值是与优选在第二模式中操作的特性值的范围相对应的索引值。
第22段.一种通过无线通信装置向基础设施设备发送测量报告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由基础设施设备发送的信号,
测量与接收到的信号相关联的特性,
向基础设施设备发送指示特性值的范围的参数的值,该特性值的范围包括测量出的特性的值,
该参数的值根据预定映射与特性值的范围相关联,该预定映射包括多个参数值,每个参数值与特性值的多个范围中的一个范围相关联,每个特性值的范围的程度基于该范围内的特性值的大小来确定。
第23段.根据段落22所述的方法,其中,特性是信噪比以及信号与干扰和噪声比中的一项。
第24段.根据段落22和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包括:
根据第一模式从基础设施设备接收数据,并且
确定测量出的特性值在预定范围内,在该预定范围处优选与第一模式不同的第二模式,
其中,映射包括与优选在第二模式中操作的特性值的范围相对应的参数的值,并且
发送到基础设施设备的参数的值是与优选在第二模式下操作的特性值的范围相对应的值。
第25段.根据段落24所述的方法,其中,
预定映射将参数的值与特性值的范围相关联,在该特性值的范围内,在参考资源上接收到的数据将以近似小于预定错误率阈值的错误概率被接收,该参考资源根据与该值相关联的预定传输方案被传输,
预定传输方案由调制方案、编码率、重复次数以及效率中的一项或多项表征,
预定传输方案针对每个关联的参数的值而不同。
第26段.根据段落25所述的方法,其中,预定错误率阈值是10%。
第27段.根据段落23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特性值的多个范围的宽度包括至少两个不同的宽度,
并且,对于特性值的多个范围中的特性值的每个第一范围,
特性值的每个第二范围(如果有的话)的宽度不大于第一范围的宽度,该第二范围包括高于特性值的第一范围的特性值。
第28段.根据段落23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特性值的多个范围的宽度包括至少两个不同的宽度,
并且,对于特性值的多个范围中的特性值的每个第一范围,
特性值的每个第二范围(如果有的话)的宽度不小于第一范围的宽度,该第二范围包括高于特性值的第一范围的特性值。
第29段.一种由基础设施设备向无线通信装置发送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基础设施设备与无线通信装置之间建立连接,
发送参考信号,
从无线通信装置接收指示第一传输方案的参数的值,该传输方案包括调制方案、编码率、重复次数以及效率中的至少一项,
基于接收到的参数的值,选择用于向无线通信装置发送数据的第二传输方案,
根据第二传输方案向无线通信装置发送数据,
该参数的值在基础设施设备处根据预定映射与第一传输方案相关联,该映射包括多个参数值和相关联的传输方案,并且
该参数的值在无线通信装置处根据预定映射与由无线通信装置测量出的传输的特性值的范围相关联,该预定映射包括多个参数值,每个参数值与特性值的多个范围中的一个范围相关联,特性值的每个范围的程度基于该范围内的特性值的大小来确定。
第30段.根据段落29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传输方案和第二传输方案是相同的。
根据上述教导,本公开的许多修改和变形是可以的。因此,应理解,在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本公开内容可以除本文具体所述之外的方式实施。
就本公开的实施例已被描述为至少部分地由软件控制的数据处理设备实现而言,应当理解,携带这种软件的诸如光盘、磁盘、半导体存储器的非瞬时性机器可读介质也被认为代表本公开的实施例。
应当理解,为了清楚起见,上述描述参考不同的功能单元、电路和/或处理器描述了实施例。然而,显而易见,可以使用在不同功能单元、电路和/或处理器之间的任何适当的功能分布,而不偏离实施例。
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以包括硬件、软件、固件或这些的任何组合的任何合适的形式实现。所描述的实施例可选地至少部分地被实现为在一个或多个数据处理器和/或数字信号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软件。任何实施例的元件和组件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在物理上、功能上和逻辑上实现。实际上,该功能可以在单个单元中、在多个单元中或作为其它功能单元的部分来实现。这样,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在单个单元中实现、或者可以在物理和功能上分布在不同单元、电路和/或处理器之间。
尽管已结合了一些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但并不旨在将本公开限制于本文所述的特定形式。另外,尽管特征显出可以结合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所描述的实施例的各种特征可以以任何适于实现本技术的方式组合。
参考文献
[1]RP-161464,“Revised WID for Further Enhanced MTC for LTE,”Ericsson,3GPP TSG RAN Meeting#73,New Orleans,USA,September 19-22,2016.
[2]RP-161901,“Revised work item proposal:Enhancements of NB-IoT”,Huawei,HiSilicon,3GPP TSG RAN Meeting#73,New Orleans,USA,September 19-22,2016.
[3]RP-170732,“New WID on Even further enhanced MTC for LTE,”Ericsson,Qualcomm,3GPP TSG RAN Meeting#75,Dubrovnik,Croatia,March 6-9,2017.
[4]RP-170852,“New WID on Further NB-IoT enhancements,”Huawei,HiSilicon,Neul,3GPP TSG RAN Meeting#75,Dubrovnik,Croatia,March 6-9,2017.
[5]Holma H.and Toskala A,“LTE for UMTS OFDMA and SC-FDMA based radioaccess”,John Wiley and Sons,2009.
[6]R1-1712802,“Increased PDSCH spectral efficiency”.Qualcomm.RAN1#90,Prague,Czech Republic.21-25 August 2017.
[7]R1-1718265,“CQI reporting for efeMTC supporting 64QAM”.Sony.RAN1#90bis,Prague,Czech Republic.9-13 October 2017。
Claims (19)
1.一种通过无线通信装置向基础设施设备发送测量报告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由所述基础设施设备发送的信号,
测量与接收到的所述信号相关联的特性,
从多个索引值中选择一索引值,每个所述索引值表示特性值的一范围,针对所述特性值的范围,所述基础设施设备中的发射机和所述通信装置中的接收机的通信参数应该必须针对所述特性值的所述范围内的特性值实现可接受的通信性能,所选的所述索引值表示将在包括测量出的所述特性的值的所述特性值的范围内满足所述可接受的通信性能的所述发射机和所述接收机的所述通信参数,并且根据所选的所述索引值,向所述基础设施设备发送所选的所述索引值,
其中,索引值越大,所表示的所述特性值的范围中的特性值就越大,
与所述多个索引中较低的任意两个相邻索引相对应的实现可接受的性能的通信参数的所述特性值的所述范围之间的分离小于与所述多个索引中较高的任意其他两个相邻索引相对应的实现可接受的性能的通信参数的所述特性值的所述范围之间的分离,或者与所述多个索引中较高的任意两个相邻索引相对应的实现可接受的性能的通信参数的所述特性值的所述范围之间的所述分离小于与所述多个索引中较低的任意其他两个相邻索引相对应的实现可接受的性能的通信参数的所述特性值的所述范围之间的所述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特性是信噪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特性是信号与干扰和噪声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包括:
根据第一模式从所述基础设施设备接收数据,所述第一模式用于所述通信参数根据所述第一模式针对所述索引值之一提供可接受的性能水平,以及
确定测量出的所述特性的值处于所述特性值的一范围内,所述特性值的所述范围将根据第二模式实现所述可接受的性能水平,所述第二模式对应于第二索引,所述第二模式不同于所述第一模式,
其中,发送到所述基础设施设备的索引的值是与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操作的所述特性值的所述范围相对应的第二索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与所述第二模式相对应的索引指示一组通信参数和预定数量的重复,并且在所述第二模式中,根据所选的所述索引值向所述基础设施设备发送所选的所述索引值包括:不向所述基础设施设备发送所选的所述索引值。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中,
与所述多个索引值中的每一个相对应的所述通信参数包括调制方案、编码率、重复次数以及效率中的一项或多项,每个索引值对应于通信参数的不同值,对于所述通信参数,能够对应于可接受的错误率来实现可接受的性能水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可接受的错误率是10%。
8.一种由基础设施设备向无线通信装置发送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基础设施设备和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之间建立连接,
根据第一传输方案向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发送所述数据,
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接收从多个索引值中选择的索引的值,每个所述索引值表示特性值的一范围,针对所述特性值的范围,所述基础设施设备中的发射机和通信装置中的接收机的通信参数应该必须针对所述特性值的所述范围内的特性值实现可接受的通信性能,
基于从所述多个索引值之一接收到的所述索引的接收值,选择用于向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发送所述数据的第二传输方案,所述第二传输方案具有根据所述索引的接收值的通信参数以及所述发射机和所述接收机的所述通信参数,所述发射机和所述接收机的所述通信参数将在包括测量出的特性值的所述特性值的范围内满足所述可接受的通信性能,并且
根据所述第二传输方案向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发送所述数据,
其中,索引值越大,所表示的所述特性值的范围中的特性值就越大,
与所述多个索引中较低的任意两个相邻索引相对应的实现可接受的性能的通信参数的所述特性值的所述范围之间的分离小于与所述多个索引中较高的任意其他两个相邻索引相对应的实现可接受的性能的通信参数的所述特性值的所述范围之间的分离,或者与所述多个索引中较高的任意两个相邻索引相对应的实现可接受的性能的通信参数的所述特性值的所述范围之间的所述分离小于与所述多个索引中较低的任意其他两个相邻索引相对应的实现可接受的性能的通信参数的所述特性值的所述范围之间的所述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特性是信噪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特性是信号与干扰和噪声比。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第一模式向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发送所述数据,所述第一模式用于所述通信参数根据所述第一模式针对所述索引值之一提供可接受的性能水平,
其中,接收到的所述索引的值是与所述特性值的一范围相对应的索引值,在所述特性值的所述范围处在第二模式下操作。
12.一种通信装置,被配置为向无线通信网络的基础设施设备发送无线电信号和/或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的所述基础设施设备接收所述无线电信号,所述通信装置包括:
接收机电路,被配置为经由无线接入接口接收由所述基础设施设备发送的所述无线电信号,
发射机电路,被配置为经由所述无线接入接口向所述基础设施设备发送所述无线电信号,以及
控制器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所述发射机电路和所述接收机电路以经由所述基础设施设备向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发送数据或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接收数据,其中,所述控制器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接收机电路:
接收由所述基础设施设备发送的信号,
测量与接收到的所述信号相关联的特性,
从多个索引值中选择一索引值,每个所述索引值表示特性值的一范围,针对于所述特性值的范围,所述基础设施设备中的发射机和所述通信装置中的接收机的通信参数应该必须针对所述特性值的所述范围内的特性值实现可接受的通信性能,所选的所述索引值表示所述发射机和所述接收机的所述通信参数,所述发射机和所述接收机的所述通信参数将在包括测量出的所述特性的值的所述特性值的范围内满足所述可接受的通信性能,以及
所述控制器电路被配置为根据所选的所述索引值控制所述发射机电路,以将所选的所述索引值发送到所述基础设施设备,
其中,索引值越大,所表示的所述特性值的范围中的特性值就越大,
与所述多个索引中较低的任意两个相邻索引相对应的实现可接受的性能的通信参数的所述特性值的所述范围之间的分离小于与所述多个索引中较高的任意其他两个相邻索引相对应的实现可接受的性能的通信参数的所述特性值的所述范围之间的分离,或者与所述多个索引中较高的任意两个相邻索引相对应的实现可接受的性能的通信参数的所述特性值的所述范围之间的所述分离小于与所述多个索引中较低的任意其他两个相邻索引相对应的实现可接受的性能的通信参数的所述特性值的所述范围之间的所述分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特性是信噪比。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特性是信号与干扰和噪声比。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所述发射机电路:
根据第一模式从所述基础设施设备接收所述数据,所述第一模式用于所述通信参数根据所述第一模式针对所述索引值之一提供可接受的性能水平,
确定测量出的所述特性的值处于所述特性值的一范围内,所述特性值的所述范围将根据第二模式实现所述可接受的性能水平,所述第二模式对应于第二索引,所述第二模式不同于所述第一模式,并且其中,
发送到所述基础设施设备的索引的值是与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操作的所述特性值的所述范围相对应的所述第二索引。
16.一种形成无线通信网络的无线电网络部分的基础设施设备,所述基础设施设备被配置为向无线通信装置发送数据和/或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接收数据,所述基础设施设备包括:
接收机电路,被配置为经由无线接入接口接收由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发送的无线电信号,
发射机电路,被配置为经由所述无线接入接口向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发送所述无线电信号,以及
控制器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所述发射机电路和所述接收机电路向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发送所述数据或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接收所述数据,其中,所述控制器电路被配置为:
在所述基础设施设备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之间建立连接,根据第一传输方案向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发送所述数据,
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接收从多个索引值中选择的一索引值,每个所述索引值表示特性值的一范围,针对所述特性值的范围,所述基础设施设备中的发射机和所述通信装置中的接收机的通信参数应该必须针对所述特性值的所述范围内的特性值实现可接受的通信性能,
基于从所述多个索引值之一接收到的所述索引的接收值,选择用于向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发送所述数据的第二传输方案,所述第二传输方案具有根据所述索引的接收值的通信参数以及所述发射机和所述接收机的所述通信参数,所述发射机和所述接收机的所述通信参数将在包括测量出的特性值的所述特性值的范围内满足所述可接受的通信性能,并且
根据所述第二传输方案向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发送所述数据,并且
其中,索引值越大,所表示的所述特性值的范围中的特性值就越大,
与所述多个索引中较低的任意两个相邻索引相对应的实现可接受的性能的通信参数的所述特性值的所述范围之间的分离小于与所述多个索引中较高的任意其他两个相邻索引相对应的实现可接受的性能的通信参数的所述特性值的所述范围之间的分离,或者与所述多个索引中较高的任意两个相邻索引相对应的实现可接受的性能的通信参数的所述特性值的所述范围之间的所述分离小于与所述多个索引中较低的任意其他两个相邻索引相对应的实现可接受的性能的通信参数的所述特性值的所述范围之间的所述分离。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础设施设备,其中,所述特性是信噪比。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础设施设备,其中,所述特性是信号与干扰和噪声比。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础设施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接收机电路:
根据第一模式向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发送所述数据,所述第一模式用于所述通信参数根据所述第一模式针对所述索引值之一提供可接受的性能水平,
并且接收到的所述索引的值是与所述特性值的一范围相对应的索引值,在所述特性值的所述范围处在第二模式下操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EP17202196.6 | 2017-11-16 | ||
EP17202196 | 2017-11-16 | ||
PCT/EP2018/081464 WO2019096950A1 (en) | 2017-11-16 | 2018-11-15 | Methods,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373816A CN111373816A (zh) | 2020-07-03 |
CN111373816B true CN111373816B (zh) | 2024-04-16 |
Family
ID=60421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74312.3A Active CN111373816B (zh) | 2017-11-16 | 2018-11-15 | 数据发送方法、基础设施设备以及通信装置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1082152B2 (zh) |
EP (1) | EP3698593B1 (zh) |
KR (1) | KR20200085768A (zh) |
CN (1) | CN111373816B (zh) |
BR (1) | BR112020009460A2 (zh) |
CA (1) | CA3082506A1 (zh) |
WO (1) | WO2019096950A1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50111820A (ko) * | 2014-03-21 | 2015-10-06 | 주식회사 케이티 | 채널 상태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CN105850066A (zh) * | 2013-12-27 | 2016-08-10 | Lg电子株式会社 | 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CN106063214A (zh) * | 2014-03-21 | 2016-10-26 | 株式会社Kt | 用于发送和接收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其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687744B2 (en) * | 2006-01-18 | 2014-04-01 | Broadcom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an improved cellular diversity receiver |
CN101325741B (zh) * | 2007-06-14 | 2012-12-12 | Nxp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操作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无线通信系统的方法和系统 |
US10028250B2 (en) * | 2011-07-29 | 2018-07-17 |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an accessory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
EP3883170B1 (en) * | 2012-09-28 | 2022-11-30 | BlackBerry Limi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enhancements to flexible subframes in lte heterogeneous networks |
JP6431043B2 (ja) | 2013-04-05 | 2018-11-28 |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無線接続システムにおいて上りリンク制御情報送信方法及び装置 |
US20140369340A1 (en) * | 2013-06-13 | 2014-12-18 | Michael Horvat | Method and devices for radio link monitoring |
CN106134120B (zh) * | 2014-03-28 | 2019-07-16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接入系统中报告信道状态信息以支持256qam的方法和设备 |
US10079655B2 (en) | 2015-01-30 | 2018-09-1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Radio node,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configuring a plurality of 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 values |
US10447454B2 (en) * | 2015-04-29 | 2019-10-15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feeding back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supporting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
EP3334122B1 (en) * | 2015-08-21 | 2020-10-2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DE112016007003B4 (de) * | 2016-06-24 | 2019-09-12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Funkempfangsvorrichtung |
-
2018
- 2018-11-15 EP EP18799808.3A patent/EP3698593B1/en active Active
- 2018-11-15 US US16/764,393 patent/US11082152B2/en active Active
- 2018-11-15 CA CA3082506A patent/CA3082506A1/en active Pending
- 2018-11-15 CN CN201880074312.3A patent/CN111373816B/zh active Active
- 2018-11-15 KR KR1020207013673A patent/KR20200085768A/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8-11-15 BR BR112020009460-9A patent/BR112020009460A2/pt unknown
- 2018-11-15 WO PCT/EP2018/081464 patent/WO2019096950A1/en unknown
-
2021
- 2021-06-28 US US17/359,641 patent/US11588574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50066A (zh) * | 2013-12-27 | 2016-08-10 | Lg电子株式会社 | 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KR20150111820A (ko) * | 2014-03-21 | 2015-10-06 | 주식회사 케이티 | 채널 상태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CN106063214A (zh) * | 2014-03-21 | 2016-10-26 | 株式会社Kt | 用于发送和接收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其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10359785A1 (en) | 2021-11-18 |
EP3698593A1 (en) | 2020-08-26 |
US11082152B2 (en) | 2021-08-03 |
KR20200085768A (ko) | 2020-07-15 |
WO2019096950A1 (en) | 2019-05-23 |
CA3082506A1 (en) | 2019-05-23 |
CN111373816A (zh) | 2020-07-03 |
BR112020009460A2 (pt) | 2020-10-27 |
US11588574B2 (en) | 2023-02-21 |
EP3698593B1 (en) | 2024-07-17 |
US20200274638A1 (en) | 2020-08-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925524B (zh) | 确定用于无线终端的操作的模式的方法 | |
US9603068B2 (en)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djusting resource management procedures in heterogeneou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
KR101643634B1 (ko) | 기지국과 사용자 장비 사이의 송신을 위한 변조 및 코딩 방식 제어 | |
CN109474372B (zh)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US10123233B2 (en) |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
RU2610457C1 (ru) | Способ для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количества бит указания ранга, ri,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и терминал | |
EP2750308B1 (en) | Determining and indicating the number of reference resources needed for achieving a CQI level | |
KR102296164B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안테나 파라미터를 최적화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
EP3566343A1 (en) | Reporting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s corresponding to target error rat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
US20220095136A1 (en) | Communications device,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methods for quality information report | |
CN113796022B (zh) | 用于波束参考信令的方法 | |
WO2018091072A1 (en) | Configurable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reporting for wireless networks | |
US20150110018A1 (en) | Wireless Multi-Flow Communications in the Uplink | |
US20220200765A1 (en) |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 |
US10172174B2 (en) | Selection betwee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link and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link using reference signals | |
US11411689B2 (en) | Dynamic user grouping in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NOMA)—networks | |
US20230056886A1 (en) | Multiple modulation scheme signalling in a single resource allocation | |
WO2013135301A1 (en) | Power contro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
CN111373816B (zh) | 数据发送方法、基础设施设备以及通信装置 | |
KR20200083456A (ko) | 네트워크 다운 선택 대안들에 의한 채널 상태 피드백 | |
US11297671B1 (en) | Use of uplink path loss as a basis to control configuration of dual-connectivity service | |
WO2023040610A1 (zh) | 信道状态参数的传输方法和通信装置 | |
CN112154686B (zh) | 用于执行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5553013A (zh) | 负载感知的可变周期性资源分配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