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72310B - 一种寻呼管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寻呼管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72310B
CN111372310B CN202010182432.4A CN202010182432A CN111372310B CN 111372310 B CN111372310 B CN 111372310B CN 202010182432 A CN202010182432 A CN 202010182432A CN 111372310 B CN111372310 B CN 1113723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rrc connection
paging message
state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8243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72310A (zh
Inventor
陈卫锋
唐晨
胡世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8243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723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723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23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723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23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2Arrangements for increasing efficiency of notification or paging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寻呼管理方法及相关产品。该方法包括:终端接收寻呼消息,寻呼消息包括终端的身份标识ID;终端在本地释放当前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终端在本地释放当前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后处于空闲态;终端发起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流程,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流程用于终端处理寻呼消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限定在终端开启了连接态下的CDRX机制并接收网络发送的RRC连接释放消息失败的场景下,明确终端对后续接入的寻呼消息的处理行为,解决了终端对接入的寻呼消息丢弃的问题,提高了寻呼消息处理的成功率,并通过优化协议中未明确的连接态下包含的终端ID的寻呼消息处理,改善了终端的接入延时。

Description

一种寻呼管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寻呼管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技术演进过程中,LTE终端产品的重要应用场景是上网和音视频业务。由于上网业务数据量存在突发性,LTE中的移动通信无线网络考虑到节省空口资源和终端功耗,通常会开启终端连接态下的非连续接收(ConnectedDiscontinuous Reception,CDRX)功能,然后根据终端的数据流量,释放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网络在LTE CDRX下释放RRC连接的途径是在终端唤醒状态期间发送RRC连接释放消息。但是,由于终端功耗等原因,网络配置终端的唤醒状态持续时间较短(通常在10ms以内),此时存在终端无法正确接收到网络发送的RRC连接释放消息的可能,故终端依然会处于CDRX下的连接态。按照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3GPP)协议可推导,网络即使没有发送成功RRC连接释放消息,依然会在60ms之后认为终端已回到空闲态。
此后,如果终端存在被叫业务,网络会下发寻呼消息,终端在连接态下收到上述寻呼消息中的寻呼记录表包含终端标识(Identification,ID),但是在3GPP协议中并没有明确规定上述场景下的终端行为,因此,大部分终端因为在连接态下无法处理上述寻呼消息,会做丢弃处理,这将大大影响被叫业务的接入时延以及成功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寻呼管理方法及相关产品。在本方法中,通过阐述特定场景下,终端CDRX下对连接态下的寻呼接入消息的特殊处理,优化终端接入时延性能。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寻呼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寻呼消息,所述寻呼消息包括所述终端的身份标识ID;
所述终端在本地释放当前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所述终端在本地释放当前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后处于空闲态;
所述终端发起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流程,所述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流程用于所述终端处理所述寻呼消息。
在该实现方式中,阐述了在特定场景下终端CDRX下对连接态下的寻呼接入消息的特殊处理,接收寻呼消息后,先本地释放当前的LTE RRC连接,回到空闲态,随后终端再发起RRC连接建立流程,以处理上述接收的寻呼消息。在3GPP规范中并没有明确在上述特定场景下LTE终端的行为,故终端的常规做法是丢弃连接态下接入的寻呼消息,而本实现方式提供了终端对接入的寻呼消息的行为,大大提高了被叫业务(寻呼消息)的成功率,并且本实现方式还优化了协议中未明确的连接态下包含终端ID的寻呼消息处理,改善终端的接入时延。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接收寻呼消息包括:
所述终端在接收RRC连接释放消息失败的情况下,接收所述寻呼消息。
在该实现方式中,阐述了终端在特定场景下接收寻呼消息,该特定场景为终端在接收网络下发的RRC连接释放消息失败的情况下,接收寻呼消息。具体的,网络考虑到节省空口资源和终端功耗,会根据终端的数据流量释放RRC连接,网络释放RRC连接的途径为在终端唤醒状态期间发送RRC连接释放消息,但是,网络配置的终端的唤醒状态持续时间较短,因此存在终端在接收网络下发的RRC连接释放消息失败的情况。在上述场景下,终端接收寻呼消息并处理上述寻呼消息,将大大改善寻呼消息的接入时延和提高寻呼消息处理的成功率。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接收寻呼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开启连接态下的非连续接收CDRX机制。
在该实现方式中,对终端接收寻呼消息的特定场景进一步阐述,即终端需在CDRX机制开启的场景下接收寻呼消息,并在本地释放RRC连接,再发起RRC连接建立流程,以处理上述接收的寻呼消息。开启终端的CDRX机制可以在及时有效的处理突发业务的同时,还可以节省空口资源和终端功耗。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开启连接态下的非连续接收CDRX机制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RRC连接重新配置请求,所述RRC连接重新配置请求包括CDRX配置;
所述终端完成所述CDRX配置,所述CDRX配置用于开启所述终端的CDRX机制。
在该实现方式中,提供了开启终端CDRX机制的一种方法,终端接收RRC连接重新配置请求并完成RRC连接重新配置请求中包含的CDRX配置,即视为开启了终端的CDRX机制。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开启连接态下的非连续接收CDRX机制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在处于非多媒体子系统IMS音视频业务态且不处于跟踪区更新TAU流程或附着ATTACH流程的情况下,进入CDRX机制下的连接态。
在该实现方式中,在开启了终端的CDRX机制后,对于不同的业务,终端将作出不同的反馈以进入相应的状态处理业务。在终端处于非IMS音视频业务态下,且不处于TAU或ATTACH等特殊信令流程中,终端将进入CDRX机制下的连接态,以处理终端的上网业务。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开启连接态下的非连续接收CDRX机制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在处于多媒体子系统IMS音视频业务态的情况下,进入与网络一致的状态,所述网络为下发所述寻呼消息的网络。
在该实现方式中,补充阐述了终端在处于IMS音视频业务态的情况下,终端将进入与下发寻呼消息的网络一致的状态,而在现有的协议中,终端因为唤醒时间短可能无法正确接收网络发送的RRC连接释放消息而依然保持在连接态,网络即使没有发送成功RRC连接释放消息依然会在一定时间后认为终端已回到空闲态,故存在二者状态不一致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终端对后续的寻呼消息等业务没有明确的处理行为,将做丢弃处理,本实现方式则很好的解决了上述状态不一致的问题,提高了终端处理后续寻呼消息等业务的成功率。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进入与网络一致的状态包括:
所述终端与所述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终端在所述数据传输过程中触发无线链路RL失效流程,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无线链路RL失效流程进入与所述网络一致的状态。
在该实现方式中,对终端如何在处于IMS音视频业务态的情况下进入与下发寻呼消息的网络一致的状态进行了具体的说明。终端处于IMS音视频业务下,和网络会有频繁的上下行数据传输,即使终端和网络的状态不一致,在上述数据传输的过程中,终端会触发RL失效信令流程,而终端将根据该RL失效信令流程进入与网络一致的状态,从而为终端处理后续的寻呼消息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流程包括跟踪区更新TAU流程,和/或,服务请求流程,和/或,扩展服务请求流程。
在该实现方式中,对RRC连接建立流程做了具体的限定,可以是TAU流程、服务请求流程、扩展服务请求流程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寻呼消息的核心网域为电路交换CS域或分组交换PS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在特定场景下终端对接入寻呼消息的处理行为,并对该特定场景做了具体的限定。网络为了节省空口资源和终端功耗,会开启终端连接态下的CDRX机制,然后根据终端的数据流量,在终端唤醒状态期间向终端发送RRC连接释放消息,但由于终端的唤醒状态持续时间较短,可能存在无法正确接收网络发送的RRC连接释放消息,故终端依然会处于CDRX下的连接态,而网络即使没有发送成功RRC连接释放消息,依然会在一定时间之后认为终端已回到空闲态。在上述场景下,终端接收到网络下发的寻呼消息等被叫业务后,会先在本地释放当前的LTE RRC连接,回到空闲态,随后终端再发起RRC连接建立流程,以处理上述接收的寻呼消息。因此相比于终端丢弃连接态下接入的寻呼消息的常规做法,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明确终端在连接态下接入的寻呼消息的处理行为,解决了被叫业务(如接入的寻呼消息)失败的问题,提高了被叫业务的成功率,并通过优化协议中未明确的连接态下包含终端ID的寻呼消息处理,改善了终端的接入延时。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寻呼管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寻呼消息,所述寻呼消息包括终端的身份标识ID;
释放单元,用于在本地释放当前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所述终端在本地释放当前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后处于空闲态;
发起单元,用于发起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流程,所述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流程用于所述终端处理所述寻呼消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在接收RRC连接释放消息失败的情况下,接收所述寻呼消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启动单元,用于开启连接态下的非连续接收CDRX机制。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RRC连接重新配置请求,所述RRC连接重新配置请求包括CDRX配置;
配置单元,用于完成所述CDRX配置,所述CDRX配置用于开启所述终端的CDRX机制。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所述终端在处于非多媒体子系统IMS音视频业务态且不处于跟踪区更新TAU流程或附着ATTACH流程的情况下,确定进入CDRX机制下的连接态。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所述终端在处于多媒体子系统IMS音视频业务态的情况下,确定进入与网络一致的状态,所述网络为下发所述寻呼消息的网络。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传输单元,用于与所述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触发单元,用于在所述数据传输过程中触发无线链路RL失效流程,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无线链路RL失效流程进入与所述网络一致的状态。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流程包括跟踪区更新TAU流程,和/或,服务请求流程,和/或,扩展服务请求流程。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寻呼消息的核心网域为电路交换CS域或分组交换PS域。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寻呼管理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所述寻呼管理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以及上述第一方面中可选的实现方式的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所述存储器保存所述寻呼管理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可选的,所述寻呼管理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接口,用于支持所述寻呼管理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条或多条指令,所述一条或多条指令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以及上述第一方面中可选的实现方式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的方法。
在本申请中,通过限定在终端开启了连接态下的CDRX机制并接收网络发送的RRC连接释放消息失败的场景下,明确终端对后续接入的寻呼消息的处理行为,解决了在限定的场景下当前终端对接入的寻呼消息丢弃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寻呼消息处理的成功率,并通过优化协议中未明确的连接态下包含的终端ID的寻呼消息处理,改善了终端的接入延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状态转换流程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CDRX周期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CDRX周期示意图;
图2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终端CDRX周期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寻呼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寻呼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寻呼管理方法的交互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寻呼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申请的说明书实施例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优先级。本申请的说明书实施例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申请的方案,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状态转换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终端在LTE系统中有三种基本的终端状态去执行相应的运行模式,分别为游离态(LTE-DETACHED)、空闲态(LTE-IDLE)以及激活态(LTE-ACTIVE)。终端开机时,首先进入LTE-DETACHED状态,此时终端没有向网络注册,可能因为没注册或无适合可用的网络下注册失败。在终端向网络注册成功但未激活的情况下,终端进入LTE-IDLE状态,此时终端处于低功耗模式下。分组核心域已经了解到终端的位置,如有服务建立,终端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切换到LTE-ACTIVE模式,继续先前激活的数据会话。在LTE-IDLE状态下,网络能够确切知道终端所处的跟踪区(Tracking Area,TA),当终端被呼叫时,网络能在用户最新的TA范围内进行寻呼。LTE-ACTIVE状态是指终端处于接收和发送数据时的状态,这是终端和网络实际交换数据和信令的唯一的一个激活状态。当处于LTE-ACTIVE状态下的终端在两个LTE小区间移动时,将发生切换,其中,基站能够决定切换的机制,减少接口上的切换消息传输,因而减少了时延。终端会根据当前业务的需求在上述三个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以更为有效的处理业务。在用户开机后,或者用户重回通用移动通信系统陆地无线接入网(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UTRAN)覆盖区,小区进行重新选择,这时终端从LTE-DETACHED状态迁移到LTE-IDLE状态或者LTE-DETACHED状态。在终端进行小区重选的过程中,终端如果处于UTRAN覆盖范围以外,终端无法完成TA更新过程,这时终端将从LTE-IDLE状态转移到LTE-DETACHED状态;在LTE-IDLE状态下,终端并不保留上行同步,当终端进入随机接入时,终端会从LTE-IDLE状态转移到LTE-ACTIVE状态。当终端数据业务交互完毕或者脱离服务区,终端将从LTE-ACTIVE状态迁移到LTE-IDLE状态或者LTE-DETACHED状态,并且转移到LTE-IDLE状态前,终端要驻留在状态转移前的服务小区上。
请参阅图2a,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CDRX周期示意图。终端在和网络进行数据交互的时候,会监听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PDCCH)子帧,以查看是否有来自服务小区的信息。但是在大多数的时间,终端和网络是没有有效信息的交互,不会总是执行上传或下载业务,通话时也不会一直有语音数据的传输,如果这个时候终端还去持续的监听PDCCH子帧,将大大提高终端功耗。因此,在保证数据能有效传输的前提下,可以开启终端的CDRX机制。在该机制下,终端可以周期性的在某些时候进入睡眠状态,不去监听PDCCH子帧,而需要监听的时候,则从睡眠状态中唤醒,从而达到降低终端功耗的目的。虽然对数据传输的时延有一定影响,但如果这种时延并不影响用户体验,那么考虑到终端更为重要的功率消耗,执行CDRX机制是有必要的。一个典型的CDRX机制如图2a所示,标识“On duration”的这段时间是终端监控下行PDCCH子帧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终端是处于唤醒状态的,标识“Opportunity for DRX”的这段时间是DRX睡眠时间,即终端为了降低功耗,进入了睡眠而不监控PDCCH子帧的时间。从该图中可以看到,用于DRX睡眠的时间越长,终端的功率消耗就越低,但相应的,业务传输的时延也会跟着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CDRX周期并不能满足所有的终端应用场景。比如,0号子帧是唤醒时间On duration的最后一个子帧,此时网络侧刚好有一个较大字节的数据需要传输给终端,这些数据无法在0号子帧全部发送完。如果按照上文图2a的CDRX周期,那么终端将在1号子帧进入DRX睡眠状态,不会再去接收来自网络侧的任何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数据,网络侧也只能等到DRX周期结束,并在下一个On duration时刻到来时,继续向终端发送没有传完的数据。这种处理机制虽然没有错误,但会增加整个业务的处理时延,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DRX机制中增加了DRX-Inactivity定时器,请参阅图2b,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CDRX周期示意图。如图2b所示,线条加粗区域为扩展的On duration时间,如果DRX-Inactivity定时器正在运行,那么即便原本配置的On duration时间已经结束,终端仍然需要继续监听下行PDCCH子帧,直到DRX-Inactivity定时器超时。增加了DRX-Inactivity定时器机制之后,将大大减少业务数据的处理时延。
在上述图2b中增加的DRX-Inactivity定时器的作用是为了降低业务数据的处理时延,但如果DRX-Inactivity定时器的时长设置的过长,当网络侧的数据发送完之后DRX-Inactivity定时器还没有超时,则终端还不得不继续监听下行子帧,无法及时的进入睡眠状态。为了让终端尽量快速的进入睡眠状态,CDRX机制引入一个与DRX相关的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单元DRX command。请参阅图2c,图2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终端CDRX周期示意图。如图2c所示,当网络侧检测到已经没有上下行数据可传输时,可以向该终端发送一个MAC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该PDU里携带一个DRX command控制单元。当终端接收到该DRXcommand控制单元之后,将停止On duration状态和DRX-Inactivity定时器,尽快的进入DRX睡眠状态,降低终端功耗。
在终端开启了上述任一种CDRX机制的情况下,网络侧将根据终端的业务数据流量,在终端唤醒状态期间向终端发送RRC连接释放消息,但网络配置终端的唤醒状态持续时间较短(通常在10ms以内,以1个无线帧10ms为例,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能有一次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重传机会,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根据子帧配比会不同,常见的子帧配比没有HARQ重传机会),存在小概率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没有检测到的场景,特别是在TDD的场景下终端接收到HARQ重传的成功率更低,故终端依然会处于CDRX下的连接态,而按照3GPP 36.331 5.3.8.3章节推导可得,网络侧即使没有发送成功RRC连接释放消息,依然会在一定时间(通常为60ms)之后认为终端已回到空闲态。在上述场景下,终端如果存在后续的被叫业务,网络侧会下发寻呼消息,终端在连接态下收到的寻呼消息中的寻呼记录表包含终端的身份标识ID,现有协议中没有明确规定上述场景下的终端行为,故终端会因为连接态下无法处理此类寻呼消息而做丢弃处理,极大降低被叫业务的接入时延以及成功率,特别是对讲机等对时延要求较高的应用终端影响极大。针对上述场景下的问题,下文将详细阐述在该场景下终端的行为,以解决被叫业务(寻呼消息)失败的问题。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寻呼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301、终端接收寻呼消息。
在终端开启CDRX机制的情况下,终端接收网络侧发送的RRC连接释放消息失败,终端依然处于CDRX连接态下。在此情况下,如果终端存在被叫业务,则终端接收网络侧下发的寻呼消息,然后再通过后续操作处理该寻呼消息。该寻呼消息是在终端CDRX机制下的唤醒状态期间接收的,且终端收到的寻呼消息中的寻呼记录表包含上述终端的身份标识ID,终端收到的核心网域可以是CS域也可以是PS域。上述方法通过明确包含终端自身ID的寻呼记录表处理,改善了终端的接入时延。
302、终端在本地释放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终端在步骤301的场景下接收到网络侧下发的寻呼消息之后,终端常规的做法是丢弃该寻呼消息,在本步骤中终端将在本地释放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回到空闲态。此时,终端处于向网络注册成功但未激活的情况,且属于低功耗模式下,分组核心域已经了解到终端的位置,如果有服务建立,终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切换到激活态,继续先前激活的数据会话。当终端回到了空闲态,网络侧能够确切的知道终端所处的TA,当终端被寻呼时,网络侧能在用户最新的TA范围内进行寻呼,以使终端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对该寻呼消息做出响应。
303、终端发起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流程。
终端接收到寻呼消息后,在本地释放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回到空闲态,此时,终端便可通过发起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流程来处理上述寻呼消息。其中,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流程可以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跟踪区更新TAU流程,服务请求SERVICE REQ流程,扩展服务请求EXTENDED SERVICE REQ流程。如此便可解决终端在步骤301场景下无法处理此类接收的寻呼消息而做丢弃处理的问题,大大提高终端对接入的寻呼消息处理的成功率。
请参阅图4a,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寻呼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401、终端开启CDRX机制。
终端在保证数据能有效传输的前提下,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终端功耗,可以开启终端的CDRX机制。具体的CDRX机制可以是如上文图2a、图2b以及图2c中的任一种CDRX周期机制,当然也不局限于上述三种CDRX周期机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做限制。在CDRX机制下,终端可以更为高效的处理被叫业务。
402、终端在唤醒状态期间接收网络侧发送的RRC连接释放消息。
由于在大多数的时间,终端和网络是没有有效信息的交互,不会总是执行上传或下载业务,通话时也不会一直有语音数据的传输。当终端在一定的时间内不存在数据传输的情况或完成了某次数据传输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不存在数据传输的情况下,为了降低终端的功耗,终端将在唤醒状态期间接收网络侧发送的RRC连接释放消息,在终端接收RRC连接释放消息成功后终端将回到空闲态,即进入睡眠状态,不去监听PDCCH子帧,在需要监听的时候,则从睡眠状态中唤醒,从而达到降低终端功耗的目的。但是由于网络配置终端的唤醒状态持续时间较短,通常在10ms以内,故存在一定的概率终端接收RRC连接释放消息失败的情况,当接收RRC连接释放消息失败时,终端依然处于连接态,但是网络侧会在一定时间后认为终端已经回到了空闲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二者所处的状态并不一致。
当终端与网络侧终端在CDRX机制下的唤醒状态
403、判断终端接收上述RRC连接释放消息是否成功。
判断终端接收上述的RRC连接释放消息是否成功,如果接收成功,则终端在本地释放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表示终端已回到空闲态,终端和网络不会发生所处状态不一致的情况,终端对于后续的被叫业务(接入的寻呼消息)可直接发起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流程以处理接入的寻呼消息,即依次执行下述步骤407、步骤408以及步骤406;如果接收失败,则表示终端依然处于连接态,终端和网络侧所处的状态不一致,且终端在此连接态下对后续的被叫业务(接入的寻呼消息)无法有效处理,需要通过依次执行下述步骤404、405以及406来解决上述问题。
404、终端接收寻呼消息。
同上述步骤301。
405、终端在本地释放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同上述步骤302。
406、终端发起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流程。
终端在接收RRC连接释放消息失败的情况下,接收寻呼消息,在此场景下,终端在本地释放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之后,回到空闲态。此时,终端与网络侧所处的状态一致,终端可通过发起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流程来有效处理上述接入的寻呼消息。另一方面,终端在接收RRC连接控制消息成功的情况下,在本地释放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回到空闲态,在此场景下,若终端存在被叫业务,则终端接收网络侧下发的寻呼消息。此时,终端也可通过发起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流程来有效处理上述接入的寻呼消息。
具体的RRC连接建立流程是由终端的高层发起,例如响应寻呼消息或是终端发起呼叫。在RRC连接建立过程中,首先判断是否允许接入,如果允许接入,终端的RRC子层在上行公共控制信道(Common Control Channel,CCCH)使用透明无线链路控制(TransparentMode Radio Link Control,TM RLC)模式发送RRC连接请求RRC Connection Request消息。RRC判断接入允许的过程,通过高层传给RRC的连接建立原因和相关定时器的工作情况以及保存在USIM卡中的接入类(AC)中和系统广播消息中的对应的AC映射情况来判断。RRC子层发送RRC连接建立请求的消息内容,包括终端的初始标识(S-TMSI)、连接建立原因等子消息单元。其中,连接建立的原因由上层决定,并且选取终端初始标识的优先级如下:如果高层提供一个S-TMSI,选择S-TMSI作为终端杆的初始标识;否则,产生一个随机数,并将该随机数值作为终端的初始标识。终端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Channels,PRACH)上发送并建立请求消息,而这个过程中MAC将进行PRACH发送控制过程。E-UTRAN在经过接入控制算法后允许终端的接入,则在下行CCCH采用TM RLC模式发送RRCConnection Setup消息。终端接收到RRC连接建立消息后,根据消息中的无线资源配置专用信道,配置MAC层,同步物理层进行收发同步。在收到物理层的同步指示后,配置RLC建立信令连接,同时通过在DCCH上采用确认(Acknowledged Mode,AM)RLC模式发送RRC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消息,消息的内容是由高层配置的。网络侧接收到终端发来的连接建立完成消息后,就要初始化安全性激活进程,E-UTRAN通过DCCH,采用AM RLC模式发送Security Mode Command消息,终端接收到该消息,利用该消息中的加密算法和完整性保护算法以及密钥来推导RRC层的加密密钥、完整性保护密钥、用户平面的加密密钥。当请求底层进行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时候,将上述密钥和相关参数传送给底层。完成了初始化安全性激活,终端要进行连接重配置过程。终端进行连接建立、完成初始化安全性激活以及执行连接重配置后,就可以进入正常通信,处理上述寻呼消息。
407、终端在本地释放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在判断终端接收上述RRC连接释放消息成功的情况下,终端在本地释放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具体的操作步骤同上述步骤405。
408、终端接收寻呼消息。
终端在本地释放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后,回到空闲态,在此场景下,若终端存在被叫业务,则终端接收网络下发的寻呼消息,具体的操作步骤同上述步骤404。
上文图4a提供的寻呼管理方法的流程图还对应了终端与网络侧的寻呼管理方法的交互图。请参阅图4b,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寻呼管理方法的交互示意图。如图4b所示,E-UTRAN网络侧向终端(User Equipment,UE)发送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配置RRC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请求,该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配置请求包含了CDRX配置,终端接收到上述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配置请求后完成CDRX配置,并将相关信息反馈至E-UTRAN网络侧,此时终端开启了CDRX机制。在终端开启CDRX机制后,在终端处于非IMS音视频业务态下,而且不处于TAU或ATTACH等特殊信令流程中,终端将进入CDRX机制下的连接态,以处理终端的上网业务;在终端处于IMS音视频业务态的情况下,终端与E-UTRAN网络侧会有频繁的上下行数据传输,此时,即使终端和网络状态不一致,在上下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会触发无线链路RL失效流程,以保证终端和网络处于一致的状态。由于在大多数的时间,终端和网络是没有有效信息的交互,不会总是执行上传或下载业务,通话时也不会一直有语音数据的传输。当终端在一定的时间内不存在数据传输的情况或完成了某次数据传输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不存在数据传输的情况下,为了降低终端的功耗,网络将在终端处于唤醒状态期间发送RRC连接释放消息,但是由于网络配置终端的唤醒状态持续时间较短,通常在10ms以内,故存在一定的概率终端接收RRC连接释放消息失败的情况,当接收RRC连接释放消息失败时,终端依然处于连接态,但是网络侧会在一定时间后认为终端已经回到了空闲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二者所处的状态并不一致。在上述场景下,如果终端存在被叫业务,网络侧将向终端下发寻呼消息,且该寻呼消息中的寻呼记录表包含了上述终端的身份标识ID,终端收到的核心网域可以是CS域也可以是PS域。终端将在本地释放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回到空闲态。此时,终端与网络侧所处的状态一致,终端可通过发起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流程来有效处理上述接入的寻呼消息,其中,RRC连接建立流程可以是TAU流程、服务请求流程、扩展服务请求流程中的一种或多种。终端进行连接建立、完成初始化安全性激活以及执行连接重配置后,就可以进入正常通信,处理上述寻呼消息。
上述详细阐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下面提供了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
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寻呼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接收单元51、释放单元52以及发起单元53。其中:
接收单元51,用于接收寻呼消息,上述寻呼消息包括终端的身份标识ID;
释放单元52,用于在本地释放当前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上述终端在本地释放当前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后处于空闲态;
发起单元53,用于发起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流程,上述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流程用于上述终端处理上述寻呼消息。
进一步地,上述接收单元51,具体用于在接收RRC连接释放消息失败的情况下,接收上述寻呼消息。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包括:
启动单元54,用于开启连接态下的非连续接收CDRX机制。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包括:
所述接收单元51,还用于接收RRC连接重新配置请求,上述RRC连接重新配置请求包括CDRX配置;
配置单元55,用于完成上述CDRX配置,上述CDRX配置用于开启上述终端的CDRX机制。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包括:
确定单元56,用于上述终端在处于非多媒体子系统IMS音视频业务态且不处于跟踪区更新TAU流程或附着ATTACH流程的情况下,确定进入CDRX机制下的连接态。
进一步地,上述确定单元56,还用于上述终端在处于多媒体子系统IMS音视频业务态的情况下,确定进入与网络一致的状态,上述网络为下发所述寻呼消息的网络。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包括:
传输单元57,用于与上述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触发单元58,用于在上述数据传输过程中触发无线链路RL失效流程,上述终端根据上述无线链路RL失效流程进入与上述网络一致的状态。
进一步地,上述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流程包括跟踪区更新TAU流程,和/或,服务请求流程,和/或,扩展服务请求流程。
进一步地,上述寻呼消息的核心网域为电路交换CS域或分组交换PS域。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图3和图4a中终端执行的方法所涉及的各个步骤均可以是由图5所示的装置中的各个单元来执行。例如,图3中所示的301由图5中所示的51来执行;又如,图4a中所示的401由图5中所示的54来执行。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图5所示的装置中的各个单元可以分别或全部合并为一个或若干个另外的单元来构成,或者其中的某个(些)单元还可以再拆分为功能上更小的多个单元来构成,这可以实现同样的操作,而不影响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技术效果的实现。上述单元是基于逻辑功能划分的,在实际应用中,一个单元的功能也可以由多个单元来实现,或者多个单元的功能由一个单元实现。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基于终端也可以包括其它单元,在实际应用中,这些功能也可以由其它单元协助实现,并且可以由多个单元协作实现。
基于上述方法实施例以及装置实施例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终端600对应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终端,该终端6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601,例如CPU,至少一个网络接口604,用户接口603,存储器605,至少一个通信总线602。其中,通信总线6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其中,用户接口6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设备,可选用户接口6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604可选地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6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605可选地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601的存储装置。如图6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6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设备控制应用程序。
在图6所示的终端600中,网络接口604主要用于连接其他终端设备;而用户接口603主要用于为用户提供输入的接口;而处理器6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605中存储的设备控制应用程序,以实现:终端接收寻呼消息,所述寻呼消息包括所述终端的身份标识ID;所述终端在本地释放当前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所述终端在本地释放当前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后处于空闲态;所述终端发起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流程,所述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流程用于所述终端处理所述寻呼消息。应当理解,终端600可以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终端执行的操作,例如图3和图4a中终端执行的操作。
此外,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且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前文提及的终端所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且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指令时,能够执行图3或图4a所对应实施例中对寻呼管理方法的描述,因此,这里将不再进行赘述。另外,对采用相同方法的有益效果描述,也不再进行赘述。对于本申请所涉及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寻呼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接收RRC连接重新配置请求,所述RRC连接重新配置请求包括CDRX配置;
所述终端完成所述CDRX配置,所述CDRX配置用于开启所述终端的CDRX机制;
所述终端在处于非多媒体子系统IMS音视频业务态且不处于跟踪区更新TAU流程或附着ATTACH流程的情况下,进入CDRX机制下的连接态;
所述终端在处于多媒体子系统IMS音视频业务态的情况下,进入与网络一致的状态,所述网络为下发寻呼消息的网络;
终端接收寻呼消息,所述寻呼消息包括所述终端的身份标识ID;
所述终端在本地释放当前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所述终端在本地释放当前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后处于空闲态;
所述终端发起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流程,所述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流程用于所述终端处理所述寻呼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接收寻呼消息包括:
所述终端在接收RRC连接释放消息失败的情况下,接收所述寻呼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入与网络一致的状态包括:
所述终端与所述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终端在所述数据传输过程中触发无线链路RL失效流程,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无线链路RL失效流程进入与所述网络一致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流程包括跟踪区更新TAU流程,和/或,服务请求流程,和/或,扩展服务请求流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寻呼消息的核心网域为电路交换CS域或分组交换PS域。
6.一种寻呼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RRC连接重新配置请求,所述RRC连接重新配置请求包括CDRX配置;
配置单元,用于完成所述CDRX配置,所述CDRX配置用于开启终端的CDRX机制;
确定单元,用于所述终端在处于非多媒体子系统IMS音视频业务态且不处于跟踪区更新TAU流程或附着ATTACH流程的情况下,确定进入CDRX机制下的连接态;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所述终端在处于多媒体子系统IMS音视频业务态的情况下,确定进入与网络一致的状态,所述网络为下发寻呼消息的网络;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寻呼消息,所述寻呼消息包括终端的身份标识ID;
释放单元,用于在本地释放当前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所述终端在本地释放当前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后处于空闲态;
发起单元,用于发起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流程,所述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流程用于所述终端处理所述寻呼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传输单元,用于与所述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触发单元,用于在所述数据传输过程中触发无线链路RL失效流程,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无线链路RL失效流程进入与所述网络一致的状态。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条或多条指令,所述一条或多条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182432.4A 2020-03-16 2020-03-16 一种寻呼管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Active CN1113723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82432.4A CN111372310B (zh) 2020-03-16 2020-03-16 一种寻呼管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82432.4A CN111372310B (zh) 2020-03-16 2020-03-16 一种寻呼管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2310A CN111372310A (zh) 2020-07-03
CN111372310B true CN111372310B (zh) 2022-12-27

Family

ID=71210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82432.4A Active CN111372310B (zh) 2020-03-16 2020-03-16 一种寻呼管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72310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49442A1 (zh) * 2015-09-21 2017-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寻呼设备和方法
WO2018198176A1 (ja) * 2017-04-24 2018-11-01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49442A1 (zh) * 2015-09-21 2017-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寻呼设备和方法
WO2018198176A1 (ja) * 2017-04-24 2018-11-01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2310A (zh) 2020-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57650B2 (en)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US10349348B2 (en)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US11968737B2 (en) Active time handling with 2-step granting
KR101514079B1 (ko) 상향링크 시간 동기 타이머의 재구성 방법
KR101053841B1 (ko) 불연속 수신 기능 개선 방법 및 관련 통신 기기
AU2013322501B2 (en) Power preference indicator timer
CN113347743A (zh) 在lte许可协助接入操作中的drx处理
WO2013020417A1 (zh) 一种非连续接收方法及系统
US11272449B2 (en)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US20240080699A1 (en) Sdt failure report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EP3028529B1 (en) Methods, network node, wireless device, computer progra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use with discontinous reception
CN110798887B (zh) 一种提高寻呼响应概率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11372310B (zh) 一种寻呼管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WO2021160809A1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receiving, providing and/or using at least one shared terminal context
WO2022205479A1 (zh) 定时器状态更改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2236499A1 (zh) Cg资源维护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2206363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EP4369797A1 (en) Drx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7812676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5104334A (zh) 在不监测控制信道的情况下接收数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