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71580A - 一种数据交换设备上指令的链式漫游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交换设备上指令的链式漫游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71580A
CN111371580A CN201811601493.9A CN201811601493A CN111371580A CN 111371580 A CN111371580 A CN 111371580A CN 201811601493 A CN201811601493 A CN 201811601493A CN 111371580 A CN111371580 A CN 1113715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ruction
roaming
data exchange
executed
exchange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0149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71580B (zh
Inventor
祝接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0149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715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715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15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715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15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3Assignment of logical groups to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2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7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func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3/101Access control lists [AC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2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managing network security; network security policies in gener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交换设备上指令的链式漫游方法及装置,在数据交换设备本身性能不足时,将能够在其他数据交换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漫游到下一跳数据交换设备上。通过本技术方案就可以让数据交换设备在自身能力足够的时候在自身完成指令操作,如果自身能力不足的时候在链路上其他数据交换设备中执行对应的指令,从而达到既完成用户指令的目的,又不影响用户体验。本发明充分利用网络传输过程中各数据交换设备的能力,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网络通信的整体流畅度,减少网络传输时延和业务处理时延,同时减少用户网络配置步骤,节省用户网络配置时间,优化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交换设备上指令的链式漫游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交换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交换设备上指令的链式漫游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网络通信领域,数据交换设备是非常重要的网络节点,扮演着重要角色,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各种服务器等等。例如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如图1所示,前端网络摄像机注册到监控视频综合平台上,主机电脑通过点播注册到监控视频综合平台上的网络摄像机查看实时视频。在网络摄像机和监控视频综合平台之间、主机电脑和网络摄像机之间、主机电脑和监控视频综合平台之间,存在大量的交换机来构成网络通信传输链路,网络通信传输链路需要通过多台交换机的转发、控制、处理才能完成。
但数据交换设备的性能、能力有强弱之分,某一台数据交换设备的性能可能无法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然而在一条传输链路中,存在着不止一台数据交换设备节点,众多的数据交换设备节点在发挥着作用(进行路由、分发,防卫等工作)。如何充分运用网络传输过程中各个交换机的能力,通过多台交换机的综合能力满足用户的最终需求,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方向。
在现有网络链路中,各交换机节点间没有业务能力上的通信,彼此都是孤立存在于网络世界中。通常用户在某一台交换机上下发指令,那么该指令只能在这台交换机上执行,而无法漫游到其他交换机中。如果这台交换机的能力不够,或者性能较差,则可能无法很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从而导致诸如通信卡顿,处理时间延长等问题。
单台数据交换设备的性能不足导致用户的需求无法很好的满足,主要表现在交换机的业务处理能力弱,在交换机上操作指令以及网络通信时,出现通信卡顿,处理时间延长等问题,用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交换设备上指令的链式漫游方法及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单台数据交换设备性能不足导致通信卡顿,处理时间延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数据交换设备上指令的链式漫游方法,包括:
获取本数据交换设备的性能;
在下发指令时,如果发现自身的性能已经不足,选择能够在其他数据交换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漫游到下一跳数据交换设备上。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交换设备上指令的链式漫游方法,还包括:
在本数据交换设备性能足够时,下发取消指令漫游报文,取消指令漫游。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交换设备上指令的链式漫游方法,还包括:
接收取消指令漫游报文,当对应的指令在本地执行时删除指令,当对应的指令已经漫游到下一跳数据交换设备上时,向下一跳数据交换设备发送取消指令漫游报文,并在本地删除指令。
优选地,所述数据交换设备上指令的链式漫游方法,还包括:
检查数据交换设备下发的指令,根据指令是否漫游及是否在本地执行,记录指令的漫游信息,所述指令的漫游信息包括指令名称、状态、源地址、目的地址。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指令是否漫游及是否在本地执行,记录指令的漫游信息,包括:
将只能在本数据交换设备上下发并执行的指令标记为第一状态,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为空;
将能够在其他数据交换设备上执行,但无下一跳数据交换设备的指令标记为第二状态,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为空;
将能够在其他数据交换设备上执行,漫游到下一跳数据交换设备的指令标记为第三状态,源地址为空,目的地址为下一跳数据交换设备的地址;
将能够在其他数据交换设备上执行,由上一跳数据交换设备下发在本地执行的指令标记为第三状态,源地址为上一跳数据交换设备的地址,目的地址为空;
将能够在其他数据交换设备上执行,由上一跳数据交换设备下发并漫游到下一跳数据交换设备的指令标记为第三状态,源地址为上一跳数据交换设备的地址,目的地址为下一跳数据交换设备的地址。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交换设备上指令的链式漫游方法,还包括:
在本数据交换设备性能足够时,下发取消指令漫游报文,取消指令漫游,更新本地的指令的漫游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交换设备上指令的链式漫游方法,还包括:
定时检测指令的漫游消息,在与源地址不通时,删除指令;在与源地址不通且目的地址不为空时,下发取消指令漫游报文。
优选地,所述指令的漫游信息还包括指令的优先级,所述在下发指令时,如果发现自身的性能已经不足,选择能够在其他数据交换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漫游到下一跳数据交换设备上,包括:
选择能够在其他数据交换设备上执行的指令中优先级最高的指令漫游到下一跳数据交换设备上。
进一步地,所述优先级由指令的默认优先级与指令能够漫游的最大跳数决定。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数据交换设备上指令的链式漫游装置,所述数据交换设备上指令的链式漫游装置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若干计算机指令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数据交换设备上指令的链式漫游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数据交换设备上指令的链式漫游方法及装置,在数据交换设备本身性能不足时,将能够在其他数据交换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漫游到下一跳数据交换设备上。通过本技术方案就可以让数据交换设备在自身能力足够的时候在自身完成指令操作,如果自身能力不足的时候在链路上其他数据交换设备中执行对应的指令,从而达到既完成用户指令的目的,又不影响用户体验。本发明充分利用网络传输过程中各数据交换设备的能力,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网络通信的整体流畅度,减少网络传输时延和业务处理时延,同时减少用户网络配置步骤,节省用户网络配置时间,优化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组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数据交换设备上指令的链式漫游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具体实施方式以图1的组网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在图1的网络中,用户为了保证核心交换机的安全,会在核心交换机上配置安全策略,例如ACL访问控制列表、静态MAC地址绑定、端口开放限制等多种安全策略。例如在核心交换机的G1/0/1端口上配置入口方向限制源IP地址为网络摄像机的IP地址和源MAC地址为接入交换机A的MAC地址通过,同理在G1/0/2和G1/0/3上配置类似的指令,以此来保证核心网络的安全。
交换机会定时获取自身的性能数据(例如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IO使用情况等)。当交换机下发指令时,发现交换机已消耗的性能超过设定的阈值(例如CPU使用率大于90%,内存使用率大于90%,IO Wait大于90%等),此时表明交换机自身能力已经不足以应付当前用户下发的指令,可能导致交换机处理时间变长,处理速度变慢等情况。此时根据用户的指令内容,例如用户在核心交换机的G1/0/1入口方向上配置ACL策略只允许网络摄像机的IP通过本端口时,指令下发时发现核心交换机的性能已经达到瓶颈,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就是通过将指令漫游到下一跳交换机上来解决这一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一种数据交换设备上指令的链式漫游方法,包括:
获取数据交换设备的性能;
在下发指令时,如果发现自身的性能已经不足,选择能够在其他数据交换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漫游到下一跳数据交换设备上。
具体地,数据交换设备可以是交换机、路由器、各种服务器等等,本实施例以图1为例进行详细阐述,其中数据交换设备以交换机为例进行说明。数据交换设备的指令,即配置的业务操作指令,如ACL访问控制列表或其他安全策略等等。
根据指令的性质,指令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可漫游指令,一种为不可漫游指令。不可漫游指令只能在本数据交换设备上下发并执行,即指令只能在本数据交换设备上生效,例如端口镜像等操作;可漫游指令可在本数据交换设备下发,但可能不在本数据交换设备上执行,即能够在本数据交换设备上执行,也可由其他数据交换设备来执行。
本实施例数据交换设备会定时获取自身的性能数据(例如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IO使用情况等)。当数据交换设备下发指令时,发现本数据交换设备已消耗的性能超过设定的阈值(例如CPU使用率大于90%,内存使用率大于90%,IO Wait大于90%等),此时表明本数据交换自身能力已经不足以应付当前用户下发的指令,可能导致处理时间变长,处理速度变慢等情况。此时根据用户的指令内容,判断该指令是否属于可漫游指令,即能够在其他数据交换设备上执行的指令。判断结果有两种情况:
情况1、属于不可漫游指令,即该指令不能漫游,只能在本数据交换设备下发和执行。此时,如果本数据交换设备性能不足,可以将本数据交换设备中已经在执行的其他可漫游指令漫游到下一跳数据交换设备上,由其他数据交换设备来执行,从而降低本数据交换设备的性能消耗,来执行不可漫游指令。
情况2、属于可漫游指令。此时,如果本数据交换设备性能不足,可以将该指令漫游到下一跳数据交换设备上,由其他数据交换设备来执行;或,可以将本数据交换设备中已经在执行的其他优先级更低的可漫游指令漫游到下一跳数据交换设备上,由其他数据交换设备来执行,从而降低本数据交换设备的性能消耗。例如ACL访问控制列表、端口限速等。需要说明的是,当将已经在执行的其他优先级更低的可漫游指令漫游到下一跳数据交换设备上时,要确认在下一跳数据交换设备上生效后,才能在本数据交换设备中将指令删除。
以图1的组网为例,用户在核心交换机的G1/0/1入口方向上配置ACL策略只允许网络摄像机的IP通过本端口时(指令1),指令C下发时发现核心交换机的性能已经达到瓶颈,此时需要核心交换机将指令C漫游到下一跳交换机上。
此时,可以将指令C漫游到下一跳交换机上,例如漫游到交换机A。当然也可以将核心交换机上的其他可漫游指令漫游到交换机A上,而由核心交换机本身来执行指令C,具体根据可漫游指令的优先级确定。
容易理解的是,在交换机A上,如果在下发指令C时,交换机A的性能足够执行,则由交换机A执行指令C;如果交换机A的性能也不足,则可以继续将指令C漫游到下一跳的交换机上,以此类推,这里不一一赘述。
本实施例,一种数据交换设备上指令的链式漫游方法,还包括:
在本数据交换设备性能足够时,下发取消指令漫游报文,取消指令漫游;
或,接收取消指令漫游报文,当对应的指令在本地执行时删除指令,当对应的指令已经漫游到下一跳数据交换设备上时,向下一跳数据交换设备发送取消指令漫游报文,并在本地删除指令。
以图1中的核心交换机为例,指令C漫游到交换机A执行,当核心交换机发现性能足够支持执行指令C时(如其他指令终止释放了性能),核心交换机向交换机A下发取消指令漫游报文,取消指令的漫游,在核心交换机上执行该指令C。
交换机A收到取消指令漫游报文,发现指令C在本地执行,则删除指令C,即交换机A响应核心交换机的取消指令报文,同时核心交换机执行指令C。
如果指令C被交换机A漫游到交换机D,此时交换机A收到取消指令漫游报文后,向交换机D发送取消指令漫游报文,交换机D、A依次响应上一跳交换机的取消指令报文,同时交换机A、D删除指令C,核心交换机上执行指令C。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为了便于实施,还检查数据交换设备下发的指令,根据指令是否漫游及是否在本地执行,记录指令的漫游信息。
本实施例指令的漫游信息包括指令名称、状态、源地址、目的地址等,其中状态包括Original状态、Force状态和Move状态,分别说明如下:
Original状态:表示指令为数据交换设备上的原始指令,只能在本地下发并执行,即无法漫游到其他数据交换设备的指令;
Force状态:表示指令为可漫游指令,但由于不存在下一跳的数据交换设备,导致该指令无法被漫游,只能被强制在该数据交换设备下执行;当数据交换设备检测到该指令的下一跳为可用数据交换设备时,则该指令可能转成Move状态进行漫游;
Move状态:表示指令为可漫游指令,且该指令已漫游至下一跳的数据交换设备,即该指令只表示在该数据交换设备上存在过,但不在该数据交换设备上生效。或者该指令是其他数据交换设备漫游过来的指令,也标记为Move状态。
指令的漫游消息中包含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本实施例以MAC地址为例进行说明,还可以采用IP地址表示。本实施例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分别为指令的来源MAC地址和指令的目的MAC地址。若来源MAC地址为空,则表示该指令由本数据交换设备产生;若目的MAC地址为空,则表示指令在本数据交换设备执行。
本实施例,将只能在本数据交换设备上下发并执行的指令标记为Original状态,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为空;将能够在其他数据交换设备上执行,但无下一跳数据交换设备的指令标记为Force状态,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为空;将能够在其他数据交换设备上执行,漫游到下一跳数据交换设备的指令标记为Move状态,源地址为空;将能够在其他数据交换设备上执行,由上一跳数据交换设备下发在本地执行的指令标记为Move状态,目的地址为空;将能够在其他数据交换设备上执行,由上一跳数据交换设备下发并漫游到下一跳数据交换设备的指令标记为Move状态。
以图1的组网为例,各交换机上指令的漫游信息记录如下:
1)、核心交换机上的指令。
Figure BDA0001922606160000081
表1
即在核心交换机上,指令A无法漫游到其他交换机,其状态为Original状态,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为空;指令B没有下一跳交换机,其状态为Force状态,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为空;指令C下发到交换机A,其状态为Move状态,源地址为空,目的地址为交换机A。
2)、交换机A上的指令。
Figure BDA0001922606160000082
表2
即指令C下发到交换机A执行,其状态为Move状态,源地址为核心交换机,目的地址为空,即在交换机A上执行。
3)、若交换机A下又接一个交换机D,且指令漫游到交换机D,各交换机上的指令记录如下:
Figure BDA0001922606160000083
表3(核心交换机)
指令C下发到交换机A,其状态为Move状态,源地址为空,目的地址为交换机A。
Figure BDA0001922606160000091
表4(交换机A)
即指令C下发到交换机A,其状态为Move状态,源地址为核心交换机,目的地址为交换机A。
Figure BDA0001922606160000092
表5(交换机D)
即指令C下发到交换机D执行,其状态为Move状态,源地址为交换机A,目的地址为空,即在交换机D上执行。容易理解的是,通过指令下发时,根据该指令是否漫游及是否在本地执行,可以记录指令的漫游信息,根据漫游信息可以清楚地知道指令是从哪里来,在哪里执行。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对Original状态,不考虑其漫游,因此本实施例也可以仅对可漫游指令进行指令状态的标记,而对于不可漫游指令,不用标记,也可顺利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检查数据交换设备下发的指令,如果该指令是不可漫游指令,则将其状态标记为Original状态;如果是可漫游指令,则在其不存在下一跳的数据交换设备时,标记为Force状态;如果是可漫游指令,且将其漫游到下一跳的数据交换设备时,将其标记为Move状态。在标记时,还记录该指令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指令漫游是一个链式结构,例如核心交换机将指令C漫游到交换机A,此时更新核心交换机上指令的漫游信息,如表1;指令C到交换机A后,又要下发,如果在交换机A执行,在则交换机A上更新指令的漫游信息,如表2;如果继续漫游到交换机D,则在交换机A、交换机D上更新指令的漫游信息,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漫游指令可以主动取消,一种数据交换设备上指令的链式漫游方法,还包括:
在本数据交换设备性能足够时,下发取消指令漫游报文,取消指令漫游,更新本地的指令的漫游信息;
或,接收取消指令漫游报文,当对应的指令在本地执行时删除指令,当对应的指令已经漫游到下一跳数据交换设备上时,向下一跳数据交换设备发送取消指令漫游报文,并在本地删除指令。
关于指令的取消,本实施例在取消指令时,还更新指令的漫游信息。
以图1中的核心交换机为例,指令C漫游到交换机A执行,当核心交换机发现性能足够支持执行指令C时(如其他指令终止释放了性能),核心交换机向交换机A下发取消指令漫游报文,取消指令的漫游,在核心交换机上执行该指令C。在核心交换机上,更新指令C的状态为Force状态,源地址为空,目的地址为空。
交换机A收到取消指令漫游报文,发现指令C在本地执行,则删除指令C,交换机A响应核心交换机的取消指令报文,同时核心交换机执行指令C。
如果指令C被交换机A漫游到交换机D,此时交换机A收到取消指令漫游报文后,向交换机D发送取消指令漫游报文,交换机D、A依次响应上一跳交换机的取消指令报文,同时交换机A、D删除指令C,核心交换机上执行指令C。
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关于取消指令,还可以通过定时检测来取消。即一种数据交换设备上指令的链式漫游方法,还包括:
定时检测指令的漫游消息,在与源地址不通时,删除指令;在与源地址不通且目的地址不为空时,下发取消指令漫游报文。
仍然以图1为例,交换机A检测指令C的漫游消息,当发现源MAC地址(核心交换机)不通时,表示与核心交换机存在网络问题,则删除指令C。
如果指令C漫游到了交换机D上,交换机A还需要下发取消指令漫游报文到交换机D,在交换机A、D上删除指令C。
本实施例实现了漫游指令的被动取消。
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指令的漫游信息还包括指令的优先级,所述在下发指令时,如果发现自身的性能已经不足,选择能够在其他数据交换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漫游到下一跳数据交换设备上,包括:
选择能够在其他数据交换设备上执行的指令中优先级最低的指令漫游到下一跳数据交换设备上。
如表1至表5中,增加优先级、最大跳数和当前跳数,其中最大跳数指的是该指令在该传输链路中最大能漫游的次数,当前跳数指的是该指令在当前传输链路中的已漫游次数。
本实施例,数据交换设备上的指令根据指令的重要性都会有不同的默认优先级。优先级的取值范围为0到9。其中9表示最高优先级。针对Force和Move状态的指令,其优先级会因为网络的拓扑发生变化而跟着变化。例如当交换机的性能足够时,指令的优先级不会发生改变。当交换机的性能不足时,此时下发指令时,交换机会对该指令的内容进行判断,从而触发交换机的探测功能。本例中针对ACL功能,如果ACL中限制的是IP地址,则交换机采用tracert指令判断到达指定的IP需要经过多少跳,若跳数为1,则说明下发的指令无下一跳,则将该指令的状态设置为Force,并设置该指令优先级为9,即最高优先级。同时挑选其他状态为Move的指令中的优先级最低的指令,并将其下发给下一跳交换机。即高优先级的在本地执行,低优先级的漫游到其他数据交换设备执行。根据MAC地址表和路由表可以确定下一跳交换机所在的网关地址和MAC地址。若交换机返回指令下发成功的命令,则交换机修改对应指令的优先级和目的MAC地址,同时修改下一跳交换机中该指令的源MAC地址、状态和优先级,反之指令下发失败,则不修改指令的信息。如果ACL中限制的是MAC地址,根据二三层转发原理,该指令只能在本交换机上执行。
本实施例指令的优先级由指令的默认优先级D和指令能够漫游的最大跳数M综合决定。在指令下发的交换机和指令最远能执行的这段传输链路中,指令下发所在的交换机与指令最远能生效的交换机之间的距离为M,即最多能漫游的次数为M。漫游次数的多少将影响指令的优先级。例如在同一台交换机上,两条指令C1、C2,经过交换机的探测,可以发现两条指令的最多能漫游的次数分别为M1为3和M2为5。而这两条指令的默认优先级D分别为5和7。此时在传输链路上的各交换机上,该指令的优先级为D*N/(M+1)(N表示当前第几跳,指令产生的交换机为1,最远的次数为M+1)。例如原始交换机上的C1指令的优先级P1=5*1/(3+1)=1.25,C2指令的优先级P2=7*1/(5+1)=7/6=1.17。因此在原始交换机上指令C2的优先级低于指令C1,因此执行顺序会更靠前。而每一次的网络拓扑的变化都将影响各节点中指令的优先级。上述方案的优先级策略只由链路的跳数M和初始的指令优先级D确定。但实际中,除了根据以上两种确定最终的优先级P外,还可以根据各指令所消耗的交换机资源大小来确定优先级。例如所消耗的交换机资源越大,则相应的优先级越低。
与上述方法对应的,还给出了一种数据交换设备上指令的链式漫游装置,所述数据交换设备上指令的链式漫游装置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若干计算机指令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数据交换设备上指令的链式漫游方法的步骤。
存储器和处理器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电性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或交互。例如,这些元件互相之间可以通过一条或多条通讯总线或信号线实现电性连接。存储器中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计算机程序,从而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法。
其中,所述存储器可以是,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等。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执行所述程序。
所述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数据的处理能力。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NP)等。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通过本发明技术方案,指令可以在传输链路上依据链路上各数据交换设备的能力而依次漫游到各节点上,而且是通过链式的方式传递。只在当前交换机能力不够时,才会将指令链式传递到下一跳网关所在的数据交换设备上。并且根据指令内容的不同,会漫游到不同方向的数据交换设备上。即指令漫游的方向是根据指令的不同而可能不同。且都是从原始数据交换设备出发,依次漫游到下一跳网关数据交换设备上,从而减轻核心数据交换设备上的性能压力,同时又能够减少用户的配置步骤,优化用户体验。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交换设备上指令的链式漫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交换设备上指令的链式漫游方法,包括:
获取本数据交换设备的性能;
在下发指令时,如果发现自身的性能已经不足,选择能够在其他数据交换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漫游到下一跳数据交换设备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交换设备上指令的链式漫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交换设备上指令的链式漫游方法,还包括:
在本数据交换设备性能足够时,下发取消指令漫游报文,取消指令漫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交换设备上指令的链式漫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交换设备上指令的链式漫游方法,还包括:
接收取消指令漫游报文,当对应的指令在本地执行时删除指令,当对应的指令已经漫游到下一跳数据交换设备上时,向下一跳数据交换设备发送取消指令漫游报文,并在本地删除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交换设备上指令的链式漫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交换设备上指令的链式漫游方法,还包括:
检查数据交换设备下发的指令,根据指令是否漫游及是否在本地执行,记录指令的漫游信息,所述指令的漫游信息包括指令名称、状态、源地址、目的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交换设备上指令的链式漫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指令是否漫游及是否在本地执行,记录指令的漫游信息,包括:
将只能在本数据交换设备上下发并执行的指令标记为第一状态,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为空;
将能够在其他数据交换设备上执行,但无下一跳数据交换设备的指令标记为第二状态,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为空;
将能够在其他数据交换设备上执行,漫游到下一跳数据交换设备的指令标记为第三状态,源地址为空,目的地址为下一跳数据交换设备的地址;
将能够在其他数据交换设备上执行,由上一跳数据交换设备下发在本地执行的指令标记为第三状态,源地址为上一跳数据交换设备的地址,目的地址为空;
将能够在其他数据交换设备上执行,由上一跳数据交换设备下发并漫游到下一跳数据交换设备的指令标记为第三状态,源地址为上一跳数据交换设备的地址,目的地址为下一跳数据交换设备的地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交换设备上指令的链式漫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交换设备上指令的链式漫游方法,还包括:
在本数据交换设备性能足够时,下发取消指令漫游报文,取消指令漫游,更新本地的指令的漫游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交换设备上指令的链式漫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交换设备上指令的链式漫游方法,还包括:
定时检测指令的漫游消息,在与源地址不通时,删除指令;在与源地址不通且目的地址不为空时,下发取消指令漫游报文。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交换设备上指令的链式漫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的漫游信息还包括指令的优先级,所述在下发指令时,如果发现自身的性能已经不足,选择能够在其他数据交换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漫游到下一跳数据交换设备上,包括:
选择能够在其他数据交换设备上执行的指令中优先级最低的指令漫游到下一跳数据交换设备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交换设备上指令的链式漫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先级由指令的默认优先级与指令能够漫游的最大跳数决定。
10.一种数据交换设备上指令的链式漫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交换设备上指令的链式漫游装置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若干计算机指令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9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811601493.9A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数据交换设备上指令的链式漫游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13715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01493.9A CN111371580B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数据交换设备上指令的链式漫游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01493.9A CN111371580B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数据交换设备上指令的链式漫游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1580A true CN111371580A (zh) 2020-07-03
CN111371580B CN111371580B (zh) 2023-03-14

Family

ID=71209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01493.9A Active CN111371580B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数据交换设备上指令的链式漫游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71580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57026B1 (en) * 1999-12-14 2005-02-15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Using alternate routes for fail-over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7298693B1 (en) * 1999-10-21 2007-11-20 Tellabs Operations, Inc. Reverse notification tree for data networks
CN101075970A (zh) * 2007-07-19 2007-11-2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选择的方法和设备
CN101800694A (zh) * 2009-09-16 2010-08-11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资源告警处理方法和路由交换设备
CN102316011A (zh) * 2010-07-07 2012-01-1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消息路由方法、消息路由系统和路由网关
CN102685009A (zh) * 2012-05-08 2012-09-19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传输路径的探测方法及装置
CN104580472A (zh) * 2015-01-09 2015-04-2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流表项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CN105282036A (zh) * 2014-06-18 2016-01-27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节点、路由交换方法及系统
WO2016107424A1 (zh) * 2014-12-31 2016-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231316A (zh) * 2017-06-27 2017-10-0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报文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170295101A1 (en) * 2016-04-12 2017-10-12 Nicira, Inc. Congestion-aware load balancing in data center networks
CN108243455A (zh) * 2016-12-27 2018-07-03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数据的发送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8282359A (zh) * 2017-12-27 2018-07-13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一种提高时间触发以太网数据传输可靠性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98693B1 (en) * 1999-10-21 2007-11-20 Tellabs Operations, Inc. Reverse notification tree for data networks
US6857026B1 (en) * 1999-12-14 2005-02-15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Using alternate routes for fail-over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1075970A (zh) * 2007-07-19 2007-11-2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选择的方法和设备
CN101800694A (zh) * 2009-09-16 2010-08-11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资源告警处理方法和路由交换设备
CN102316011A (zh) * 2010-07-07 2012-01-1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消息路由方法、消息路由系统和路由网关
CN102685009A (zh) * 2012-05-08 2012-09-19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传输路径的探测方法及装置
CN105282036A (zh) * 2014-06-18 2016-01-27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节点、路由交换方法及系统
WO2016107424A1 (zh) * 2014-12-31 2016-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580472A (zh) * 2015-01-09 2015-04-2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流表项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US20170295101A1 (en) * 2016-04-12 2017-10-12 Nicira, Inc. Congestion-aware load balancing in data center networks
CN108243455A (zh) * 2016-12-27 2018-07-03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数据的发送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231316A (zh) * 2017-06-27 2017-10-0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报文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282359A (zh) * 2017-12-27 2018-07-13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一种提高时间触发以太网数据传输可靠性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1580B (zh) 2023-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145334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device, controller, and method and program for controlling forwarding path of packet flow
US8489913B2 (en) Network system and network relay apparatus
US10965604B2 (en) Deadlock avoidance in leaf-spine networks
US20080031247A1 (en) Network device and data control program
US2014004045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 communication using a classified flow table in openflow networks
CN102577275A (zh) 中继控制设备、中继控制系统、中继控制方法及中继控制程序
US11870754B2 (en) Packet analysis and filtering
US20070118896A1 (en) Network attack combating method, network attack combating device and network attack combating program
US10530681B2 (en) Implementing forwarding behavior based on communication activity between a controller and a network device
CN110098988B (zh) 用于处理因特网协议包的方法和系统
JP4791285B2 (ja) ネットワーク装置およびフィルタリングプログラム
CN113037565B (zh) 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371580B (zh) 一种数据交换设备上指令的链式漫游方法及装置
US8984634B2 (en) Quarantine network system, server apparatus, and program
JPWO2014126094A1 (ja)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制御装置、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9995678B (zh) 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JP6036445B2 (ja) 通信システム、中継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2116245B1 (ko) 분산 클라우드 환경에서 오픈플로우 스위치 기반 전송 경로 설정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JP5821641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スイッチ、及びスイッチ間設定通知方法
US10397114B2 (en) Client communications in multi-tenant data center networks
JP2020078011A (ja) スイッチ制御装置、スイッチ制御方法、およびスイッチ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9238035A (ja) ファイアウォール装置、アクセス制御分担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5128213A (ja) 通信ノード、制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