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70095A - 一种基于ic卡中医体质辨别与调理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ic卡中医体质辨别与调理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70095A
CN111370095A CN202010140925.1A CN202010140925A CN111370095A CN 111370095 A CN111370095 A CN 111370095A CN 202010140925 A CN202010140925 A CN 202010140925A CN 111370095 A CN111370095 A CN 1113700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module
data
detected
index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4092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仲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i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ai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i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ai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014092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700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700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009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2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 G16H2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relating to nutrition control, e.g. die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03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selecting, conveying and possibly reading and/or writing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68Feature extraction; Face representation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patient-specific data, e.g. for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3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calculating health indices; for individual health risk assessment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医体质辨别与调理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IC卡中医体质辨别与调理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基于IC卡中医体质辨别与调理测试系统包括:身份信息采集模块、影像采集模块、体征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主控模块、体质类型判断模块、体质健康分析模块、健康评分模块、调理方案生成模块、数据库、显示模块。本发明通过体质健康分析模块将待测目标的健康测量数据和身体状态分析结果进行显示,使待测目标更加了解自己身体的实际状况;同时,通过健康评分模块给出一个固定身体指标定量评分+随机指标动态调整评分的方法,使评分更加真实地反映待测目标的身体健康状况。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IC卡中医体质辨别与调理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体质辨别与调理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IC卡中医体质辨别与调理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人类个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性,与心理性格具有相关性。个体体质的不同,表现为在生理状态下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适应上的某些差异性,以及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和疾病发展的倾向性。所以,对体质的研究有助于分析疾病的发生和演变,为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依据。然而,现有基于IC卡中医体质辨别与调理测试系统对体质健康分析不准确;同时,对待测目标健康评分不客观不真实。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基于IC卡中医体质辨别与调理测试系统对体质健康分析不准确;同时,对待测目标健康评分不客观不真实。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IC卡中医体质辨别与调理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IC卡中医体质辨别与调理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获取待测目标身份信息,当待测目标在使用体脂秤时,获取待测目标的健康测量数据以及健康测量数据所对应的包括穿戴状态数据、饮食状态数据、运动状态数据、睡眠状态数据或者生理周期数据的测量状态数据;所述测量状态数据为运动状态数据;
第二步,获取待测目标选择的时间段,根据所述时间段提取健康测量数据及所述健康测量数据所对应的测量状态数据,并根据预设规则对所述测量状态数据进行分析;在所述分析中,获取每条饮食状态数据中的饮食时间、饮食类型以及饮食类型内容;根据所述饮食时间、所述饮食类型以及所述饮食类型内容按照预设评分规则对每条饮食状态数据进行评分;将每条饮食状态数据的分数进行求和计算获取饮食状态数据的分析结果;
同时,获取每条运动状态数据中的运动标签以及运动标签内容;根据所述运动标签以及所述运动标签内容按照预设评分规则对每条运动状态数据进行评分;将每条运动状态数据的分数进行求和计算获取运动状态数据的分析结果;
第三步,显示所述时间段内的健康测量数据以及所述测量状态数据的分析结果;
第四步,对第三步获取的分析结果,进行指标评价,并通过医疗设备获取待测目标的多项身体指标对应的所有检测项的实际测量值;
第五步,将已获取的指标划分为必测指标和其他指标;
第六步,对必测指标的实际测量值进行分析,得出第一基础得分;
第七步,对其他指标的实际测量值进行量化和分数校正,得出第二基础得分;
第八步,对所述第一基础得分与第二基础得分进行运算,得出得分;
第九步,为所述身体指标对应的所有检测项分别指定效度系数,所有检测项对应效度系数之和为第八步所述得分对应的效度值;
第十步,获取待测目标的多项身体指标对应的所有检测项的实际测量值;确定已获取的身体指标中的必测指标,并将其余身体指标对应的检测项均定义为其他指标;依据所述必测指标对应的各检测项的参考值,分别对各检测项的实际测量值进行归一化处理,进而得到各必测指标的归一化值;
第十一步,分别为各必测指标的归一化值加权,以作为各必测指标的得分,对所有必测指标的得分求和以作为第一基础得分;
根据所述其他指标对应的各检测项的实际测量值同该检测项对应的参考值的偏差量,确定各其他指标的量化值;其中,若其他指标对应检测项的实际测量值落入该检测项对应参考值的范围内,则该检测项的量化值为0;
第十二步,分别为所有其他指标的量化值加权以作为各其他指标的得分;将实际测量值为异常的其他指标的得分相加作为第二基础得分;将所述第一基础得分减去第二基础得分得到的值作为所述最终得分。
进一步,第一步前,需进行:
通过IC卡采集待测目标身份信息数据;通过医疗影像设备采集待测目标体质检查影像。
进一步,第一步前,还需进行:
利用图像采集设备获取待测目标面部及舌苔图像;通过医疗设备采集待测目标体征数据;
进一步,第一步前,进一步包括:
将采集到的相关待测目标身份信息进行加密格式化处理,同时用于对相关影响数据进行降维降噪处理。
进一步,第十步中,所述确定已获取的身体指标中的必测指标,并将其余身体指标对应的检测项为其他指标的步骤具体为:将所述各项身体指标与指定数据库中的必测项进行比对,落入所述必测项范围内的身体指标均为必测指标,未落入所述必测项范围内的身体指标对应的检测项均为其他指标。
进一步,第十二步后,通过调理方案程序根据采集的数据以及待测目标体质类型生成体质调理方案。
进一步,第十二步后,进一步包括:存储并显示采集到的相关待测目标身份信息、待测目标相关影像数据、体征数据、体质类型、健康状况、健康评分以及生成的体质调理方案。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IC卡中医体质辨别与调理测试系统,所述基于IC卡中医体质辨别与调理测试系统包括:
身份信息采集模块、影像采集模块、体征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主控模块、体质类型判断模块、体质健康分析模块、健康评分模块、调理方案生成模块、数据库、显示模块;
身份信息采集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IC卡采集待测目标身份信息数据;
影像采集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医疗影像设备采集待测目标体质检查影像;同时用于利用图像采集设备获取待测目标面部及舌苔图像;
体征数据采集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医疗设备采集待测目标体征数据;
数据处理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将采集到的相关待测目标身份信息进行加密格式化处理,同时用于对相关影响数据进行降维降噪处理;
数据传输模块,用于进行数据加密传输;
主控模块,与身份信息采集模块、影像采集模块、体征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主控模块、体质类型判断模块、体质健康分析模块、健康评分模块、调理方案生成模块、数据库、显示模块连接,用于通过主控机控制各个模块正常工作;
体质类型判断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基于获取到待测目标体质检查影像、待测目标面部及舌苔影像以及待测目标体征数据判断待测目标体质类型;
体质健康分析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分析程序根据采集的数据对待测目标体质健康进行分析;
健康评分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评分程序对待测目标体质健康进行评分;
调理方案生成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调理方案程序根据采集的数据以及待测目标体质类型生成体质调理方案;
数据库,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存储采集到的相关待测目标身份信息、待测目标相关影像数据、体征数据、体质类型、健康状况、健康评分以及生成的体质调理方案;
显示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显示器显示采集的待测目标身份信息、待测目标相关影像数据、体征数据、体质类型、健康状况、健康评分以及生成的体质调理方案。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程序,供于电子装置上执行时,提供待测目标输入接口以实施所述的基于IC卡中医体质辨别与调理测试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所述基于IC卡中医体质辨别与调理测试方法。
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发明通过面部影响、体征数据、舌苔影响多方面进行体质辨别,提高了体质辨别的准确率,同时基于待测目标体质针对性输出相应的调理方案,更加准确。本发明通过体质健康分析模块获取待测目标的健康测量数据以及健康测量数据所对应的测量状态数据;获取待测目标选择的时间段,根据时间段提取健康测量数据及健康测量数据所对应的测量状态数据,并根据预设规则对测量状态数据进行分析;显示时间段内的健康测量数据以及测量状态数据的分析结果;在测量待测目标的身体成分数据时还提供待测目标输入其当前的状态数据,然后对待测目标输入的多次状态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分析结果,将待测目标的健康测量数据和身体状态分析结果进行显示,使待测目标更加了解自己身体的实际状况;同时,通过健康评分模块从待测目标身体数据中划分出必要指标和其他指标分别进行处理和计算,必测指标与其他指标相结合,综合考虑待测目标的各项身体指标对本次评分造成的影响,即本发明给出一个固定身体指标定量评分+随机指标动态调整评分的方法,使评分更加真实地反映待测目标的身体健康状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IC卡中医体质辨别与调理测试系统结构框图。
图中:1、身份信息采集模块;2、影像采集模块;3、体征数据采集模块;4、数据处理模块;5、数据传输模块;6、主控模块;7、体质类型判断模块;8、体质健康分析模块;9、健康评分模块;10、调理方案生成模块;11、数据库;12、显示模块。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IC卡中医体质辨别与调理测试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IC卡中医体质辨别与调理测试系统包括:所述基于IC卡中医体质辨别与调理测试系统包括:
身份信息采集模块1、影像采集模块2、体征数据采集模块3、数据处理模块4、数据传输模块5、主控模块6、体质类型判断模块7、体质健康分析模块8、健康评分模块9、调理方案生成模块10、数据库11、显示模块12。
身份信息采集模块1,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IC卡采集待测目标身份信息数据。
影像采集模块2,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医疗影像设备采集待测目标体质检查影像;同时用于利用图像采集设备获取待测目标面部及舌苔图像。
体征数据采集模块3,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医疗设备采集待测目标体征数据。
数据处理模块4,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将采集到的相关待测目标身份信息进行加密格式化处理,同时用于对相关影响数据进行降维降噪处理。
数据传输模块5,用于进行数据加密传输。
主控模块6,与身份信息采集模块1、影像采集模块2、体征数据采集模块3、数据处理模块4、数据传输模块5、体质类型判断模块7、体质健康分析模块8、健康评分模块9、调理方案生成模块10、数据库11、显示模块12连接,用于通过主控机控制各个模块正常工作。
体质类型判断模块7,与主控模块6连接,用于基于获取到待测目标体质检查影像、待测目标面部及舌苔影像以及待测目标体征数据判断待测目标体质类型。
体质健康分析模块8,与主控模块6连接,用于通过分析程序根据采集的数据对待测目标体质健康进行分析。
健康评分模块9,与主控模块6连接,用于通过评分程序对待测目标体质健康进行评分。
调理方案生成模块10,与主控模块6连接,用于通过调理方案程序根据采集的数据以及待测目标体质类型生成体质调理方案。
数据库11,与主控模块6连接,用于存储采集到的相关待测目标身份信息、待测目标相关影像数据、体征数据、体质类型、健康状况、健康评分以及生成的体质调理方案。
显示模块12,与主控模块6连接,用于通过显示器显示采集的待测目标身份信息、待测目标相关影像数据、体征数据、体质类型、健康状况、健康评分以及生成的体质调理方案。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IC卡中医体质辨别与调理测试方法包括:
S101,通过IC卡采集待测目标身份信息数据;通过医疗影像设备采集待测目标体质检查影像;同时用于利用图像采集设备获取待测目标面部及舌苔图像;通过医疗设备采集待测目标体征数据。
S102,将采集到的相关待测目标身份信息进行加密格式化处理,同时用于对相关影响数据进行降维降噪处理。
S103,基于获取到待测目标体质检查影像、待测目标面部及舌苔影像以及待测目标体征数据判断待测目标体质类型;通过分析程序根据采集的数据对待测目标体质健康进行分析;通过评分程序对待测目标体质健康进行评分;通过调理方案程序根据采集的数据以及待测目标体质类型生成体质调理方案。
S104,存储并显示采集到的相关待测目标身份信息、待测目标相关影像数据、体征数据、体质类型、健康状况、健康评分以及生成的体质调理方案。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IC卡中医体质辨别与调理测试方法如图2所示,作为优选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103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体质健康分析方法如下:
(1)获取待测目标身份信息,当待测目标在使用体脂秤时,获取待测目标的健康测量数据以及健康测量数据所对应的包括穿戴状态数据、饮食状态数据、运动状态数据、睡眠状态数据或者生理周期数据的测量状态数据;所述测量状态数据为运动状态数据。
(2)获取待测目标选择的时间段,根据所述时间段提取健康测量数据及所述健康测量数据所对应的测量状态数据,并根据预设规则对所述测量状态数据进行分析。
(3)显示所述时间段内的健康测量数据以及所述测量状态数据的分析结果。
步骤(2)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根据预设规则对所述测量状态数据进行分析包括:
获取每条饮食状态数据中的饮食时间、饮食类型以及饮食类型内容;根据所述饮食时间、所述饮食类型以及所述饮食类型内容按照预设评分规则对每条饮食状态数据进行评分;将每条饮食状态数据的分数进行求和计算获取饮食状态数据的分析结果。
步骤(2)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根据预设规则对测量状态数据进行分析还包括:
获取每条运动状态数据中的运动标签以及运动标签内容。
根据所述运动标签以及所述运动标签内容按照预设评分规则对每条运动状态数据进行评分。
将每条运动状态数据的分数进行求和计算获取运动状态数据的分析结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IC卡中医体质辨别与调理测试方法如图2所示,作为优选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103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健康评分方法如下:
1)通过医疗设备获取待测目标的多项身体指标对应的所有检测项的实际测量值。
2)将已获取的身体指标划分为必测指标和其他指标。
3)利用固定公式对必测指标的实际测量值进行计算,得出第一基础得分。
4)对其他指标的实际测量值进行量化和分数校正,得出第二基础得分。
5)对所述第一基础得分与第二基础得分进行运算,得出最终得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评分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为所述身体指标对应的所有检测项分别指定效度系数,所有检测项对应效度系数之和为所述最终得分对应的效度值。
获取待测目标的多项身体指标对应的所有检测项的实际测量值。
确定已获取的身体指标中的必测指标,并将其余身体指标对应的检测项均定义为其他指标。
依据所述必测指标对应的各检测项的参考值,分别对各检测项的实际测量值进行归一化处理,进而得到各必测指标的归一化值。
分别为各必测指标的归一化值加权,以作为各必测指标的得分,对所有必测指标的得分求和以作为第一基础得分。
根据所述其他指标对应的各检测项的实际测量值同该检测项对应的参考值的偏差量,确定各其他指标的量化值;其中,若其他指标对应检测项的实际测量值落入该检测项对应参考值的范围内,则该检测项的量化值为0。
分别为所有其他指标的量化值加权以作为各其他指标的得分;将实际测量值为异常的其他指标的得分相加作为第二基础得分。
将所述第一基础得分减去第二基础得分得到的值作为所述最终得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已获取的身体指标中的必测指标,并将其余身体指标对应的检测项均定义为其他指标的步骤具体为:将所述各项身体指标与指定数据库中的必测项进行比对,落入所述必测项范围内的身体指标均为必测指标,未落入所述必测项范围内的身体指标对应的检测项均为其他指标。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IC卡中医体质辨别与调理测试方法如图2所示,作为优选实施例,本发明工作时,首先,通过身份信息采集模块1利用IC卡采集待测目标身份信息数据;通过待测目标影像采集模块2利用医疗影像设备采集待测目标体质检查影像;同时利用图像采集设备获取待测目标面部及舌苔图像;通过体征数据采集模块3利用医疗设备采集待测目标体征数据;通过数据处理模块4将采集到的相关待测目标身份信息进行加密格式化处理,同时用于对相关影响数据进行降维降噪处理;通过数据传输模块5进行数据加密传输;其次,主控模块6体质类型判断模块7基于获取到待测目标体质检查影像、待测目标面部及舌苔影像以及待测目标体征数据判断待测目标体质类型;通过体质健康分析模块8通过分析程序根据采集的数据对待测目标体质健康进行分析;通过健康评分模块9通过评分程序对待测目标体质健康进行评分;然后,通过调理方案生成模块10利用调理方案程序根据采集的数据以及待测目标体质类型生成体质调理方案;最后,通过数据库11存储采集到的相关待测目标身份信息、待测目标相关影像数据、体征数据、体质类型、健康状况、健康评分以及生成的体质调理方案;通过显示模块12利用显示器显示采集的待测目标身份信息、待测目标相关影像数据、体征数据、体质类型、健康状况、健康评分以及生成的体质调理方案。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或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State Disk(SSD))等。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IC卡中医体质辨别与调理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IC卡中医体质辨别与调理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获取待测目标身份信息,当待测目标在使用体脂秤时,获取待测目标的健康测量数据以及健康测量数据所对应的包括穿戴状态数据、饮食状态数据、运动状态数据、睡眠状态数据或者生理周期数据的测量状态数据;所述测量状态数据为运动状态数据;
第二步,获取待测目标选择的时间段,根据所述时间段提取健康测量数据及所述健康测量数据所对应的测量状态数据,并根据预设规则对所述测量状态数据进行分析;在所述分析中,获取每条饮食状态数据中的饮食时间、饮食类型以及饮食类型内容;根据所述饮食时间、所述饮食类型以及所述饮食类型内容按照预设评分规则对每条饮食状态数据进行评分;将每条饮食状态数据的分数进行求和计算获取饮食状态数据的分析结果;
同时,获取每条运动状态数据中的运动标签以及运动标签内容;根据所述运动标签以及所述运动标签内容按照预设评分规则对每条运动状态数据进行评分;将每条运动状态数据的分数进行求和计算获取运动状态数据的分析结果;
第三步,显示所述时间段内的健康测量数据以及所述测量状态数据的分析结果;
第四步,对第三步获取的分析结果,进行指标评价,并通过医疗设备获取待测目标的多项身体指标对应的所有检测项的实际测量值;
第五步,将已获取的指标划分为必测指标和其他指标;
第六步,对必测指标的实际测量值进行分析,得出第一基础得分;
第七步,对其他指标的实际测量值进行量化和分数校正,得出第二基础得分;
第八步,对所述第一基础得分与第二基础得分进行运算,得出得分;
第九步,为所述身体指标对应的所有检测项分别指定效度系数,所有检测项对应效度系数之和为第八步所述得分对应的效度值;
第十步,获取待测目标的多项身体指标对应的所有检测项的实际测量值;确定已获取的身体指标中的必测指标,并将其余身体指标对应的检测项均定义为其他指标;依据所述必测指标对应的各检测项的参考值,分别对各检测项的实际测量值进行归一化处理,进而得到各必测指标的归一化值;
第十一步,分别为各必测指标的归一化值加权,以作为各必测指标的得分,对所有必测指标的得分求和以作为第一基础得分;
根据所述其他指标对应的各检测项的实际测量值同该检测项对应的参考值的偏差量,确定各其他指标的量化值;其中,若其他指标对应检测项的实际测量值落入该检测项对应参考值的范围内,则该检测项的量化值为0;
第十二步,分别为所有其他指标的量化值加权以作为各其他指标的得分;将实际测量值为异常的其他指标的得分相加作为第二基础得分;将所述第一基础得分减去第二基础得分得到的值作为所述最终得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IC卡中医体质辨别与调理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前,需进行:
通过IC卡采集待测目标身份信息数据;通过医疗影像设备采集待测目标体质检查影像;
第一步前,还需进行:
利用图像采集设备获取待测目标面部及舌苔图像;通过医疗设备采集待测目标体征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IC卡中医体质辨别与调理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前,进一步包括:
将采集到的相关待测目标身份信息进行加密格式化处理,同时用于对相关影响数据进行降维降噪处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IC卡中医体质辨别与调理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十步中,所述确定已获取的身体指标中的必测指标,并将其余身体指标对应的检测项为其他指标的步骤具体为:将所述各项身体指标与指定数据库中的必测项进行比对,落入所述必测项范围内的身体指标均为必测指标,未落入所述必测项范围内的身体指标对应的检测项均为其他指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IC卡中医体质辨别与调理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十二步后,通过调理方案程序根据采集的数据以及待测目标体质类型生成体质调理方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IC卡中医体质辨别与调理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十二步后,进一步包括:存储并显示采集到的相关待测目标身份信息、待测目标相关影像数据、体征数据、体质类型、健康状况、健康评分以及生成的体质调理方案。
7.一种基于IC卡中医体质辨别与调理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IC卡中医体质辨别与调理测试系统包括:
身份信息采集模块、影像采集模块、体征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主控模块、体质类型判断模块、体质健康分析模块、健康评分模块、调理方案生成模块、数据库、显示模块;
身份信息采集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IC卡采集待测目标身份信息数据;
影像采集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医疗影像设备采集待测目标体质检查影像;同时用于利用图像采集设备获取待测目标面部及舌苔图像;
体征数据采集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医疗设备采集待测目标体征数据;
数据处理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将采集到的相关待测目标身份信息进行加密格式化处理,同时用于对相关影响数据进行降维降噪处理;
数据传输模块,用于进行数据加密传输;
主控模块,与身份信息采集模块、影像采集模块、体征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主控模块、体质类型判断模块、体质健康分析模块、健康评分模块、调理方案生成模块、数据库、显示模块连接,用于通过主控机控制各个模块正常工作;
体质类型判断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基于获取到待测目标体质检查影像、待测目标面部及舌苔影像以及待测目标体征数据判断待测目标体质类型;
体质健康分析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分析程序根据采集的数据对待测目标体质健康进行分析;
健康评分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评分程序对待测目标体质健康进行评分;
调理方案生成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调理方案程序根据采集的数据以及待测目标体质类型生成体质调理方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IC卡中医体质辨别与调理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IC卡中医体质辨别与调理测试系统进一步包括:
数据库,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存储采集到的相关待测目标身份信息、待测目标相关影像数据、体征数据、体质类型、健康状况、健康评分以及生成的体质调理方案;
显示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显示器显示采集的待测目标身份信息、待测目标相关影像数据、体征数据、体质类型、健康状况、健康评分以及生成的体质调理方案。
9.一种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程序,供于电子装置上执行时,提供待测目标输入接口以实施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IC卡中医体质辨别与调理测试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基于IC卡中医体质辨别与调理测试方法。
CN202010140925.1A 2020-03-03 2020-03-03 一种基于ic卡中医体质辨别与调理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Withdrawn CN1113700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40925.1A CN111370095A (zh) 2020-03-03 2020-03-03 一种基于ic卡中医体质辨别与调理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40925.1A CN111370095A (zh) 2020-03-03 2020-03-03 一种基于ic卡中医体质辨别与调理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0095A true CN111370095A (zh) 2020-07-03

Family

ID=71207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40925.1A Withdrawn CN111370095A (zh) 2020-03-03 2020-03-03 一种基于ic卡中医体质辨别与调理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7009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35021A (zh) * 2020-12-18 2021-04-09 新绎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评估目标运动状态能量熵的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35021A (zh) * 2020-12-18 2021-04-09 新绎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评估目标运动状态能量熵的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icone et al. Age-based prediction of maximal heart rate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N109545387B (zh)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异常病例识别方法及计算设备
US20070150314A1 (en) Method for carrying out quality control of medical data records collected from different but comparable patient collectives within the bounds of a medical plan
KR102097246B1 (ko) 복합적 스트레스 지수에 기반한 스트레스 관리 방법
Woodbridge et al. Physical activity and left ventricular trabeculation in the UK Biobank community-based cohort study
CN109102888A (zh) 一种人体健康评分方法
Moreno-Villanueva et al.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linear position transducers and linear velocity transducers: a systematic review
Khan et al. Free-living motor activity monitoring in ataxia-telangiectasia
CN111180027A (zh) 一种基于医疗大数据的患者画像相关性规则筛选方法及装置
CN111370095A (zh) 一种基于ic卡中医体质辨别与调理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16350203B (zh) 一种体质测试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6663144A (zh) 用于基于相互相关性进行分层数据分析的方法和装置
JP2003067489A (ja) 検査結果データ出力システム
US20230060794A1 (en) Diagnostic Tool
Lv et al. Tanner–Whitehouse skeletal maturity score derived from ultrasound images to evaluate bone age
Dulaney et al. Disparities in the demographic composition of The Cancer Imaging Archive
Bharadwaj et al. Evaluation of 2 novel ratio-based metrics for lumbar spinal stenosis
CN114203307A (zh) 一种受试者分配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Looney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assessing biomarkers
CN112002422A (zh) 医疗信息处理系统、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KR20130026845A (ko) 설문 정보를 이용한 건강 상태 판단 장치 및 방법, 건강 분류 함수 생성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12754457A (zh) 体脂健康状态获取方法、装置和系统
TW201503042A (zh) 健康報告系統與方法
Poh et al. Reliability and longitudinal validity of computer-assisted methods for measuring joint damage progression in subjec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CN114676390B (zh) 心理特质相近人员的查找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