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58444A - 一种测温门测温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测温门测温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58444A
CN111358444A CN202010177561.4A CN202010177561A CN111358444A CN 111358444 A CN111358444 A CN 111358444A CN 202010177561 A CN202010177561 A CN 202010177561A CN 111358444 A CN111358444 A CN 1113584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working environment
equipment
door
huma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7756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艳明
李威
徐春鹏
左帅
李雅坤
张喆
张凯
张兆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ongke Pansino Measurement & Contro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ongke Pansino Measurement & Contro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ongke Pansino Measurement & Contro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ongke Pansino Measurement & Contro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7756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5844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584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584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1Measuring temperature of body parts ; Diagnostic temperature sensing, e.g. for malignant or inflamed tissu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1Measuring temperature of body parts ; Diagnostic temperature sensing, e.g. for malignant or inflamed tissue
    • A61B5/015By temperature mapping of body par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87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mounted on external non-worn devices, e.g. non-medical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4Details of notification to user or communication with user or patient ; user input means
    • A61B5/746Alarms related to a physiological condition, e.g. details of setting alarm thresholds or avoiding false alarm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19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05D23/30Automatic controllers with an auxiliary heating device affecting the sensing element, e.g. for anticipating change of temperatur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ysi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温门测温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设置人体体温阈值以及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区间;当检测到人经过测温门时,通过热像传感器采集人体体温数据,并判断所述测温门的设备工作环境温度是否在所述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区间内,并进行温度调节,然后测量人体体温温度值。以此方式,通过对测温门内设备环境温度进行温度调节,实现测温门内设备的工作环境温度保持在稳定工作的温度区间,在寒冷环境下,保持测温精度,使测温门可以适应严苛的低温或高温环境,增大了适用环境范围,解决了低温或高温环境下,测温门的测量精度下降,无法准确测量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测温门测温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般涉及体温检测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测温门测温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测温门可以由于物体的红外辐射特性与它的表面温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通过对物体自身辐射的红外能量的测量,便能准确地测定它的表面温度。适合于出入境口岸、机场、车站、码头、医院、机关、工厂、学校、宾馆和写字楼等公共场所人体温度的检测,便于筛检具有发热症状的病人以减少传染和疫情蔓延。
测温门往往要求工作环境在10℃以上,通常安装在室内,才可正常工作。而对于冬季室外温度低于10℃的北方大部分地区,现有的测温门无法识别出当前设备运行环境温度,并且针对设备环境运行温度进行环境温度调节,使设备处于非标准运行环境,使测温设备无法正常检测,或检测出的温度数据不准确。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温门测温方案。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测温门测温方法。该方法包括:
S110、设置人体体温阈值以及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区间;用于作为判断人体体温是否异常的指标值以及工作环境温度是否异常的判断区间。
S120、当检测到人经过测温门时,通过热像传感器采集人体体温数据,并判断所述测温门的设备工作环境温度是否在所述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区间内,如果是,则记录所述人体体温数据,并执行S130,否则,所述人体体温数据无效,并发出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异常警报;
S130、如果所述人体体温数据超过人体体温阈值,则所述人体体温数据异常,记录该异常数据,并发出体温异常报警;否则,所述人体体温数据正常,返回S120。在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区间内对人体体温是否异常进行判断,对通过的人员体温进行检测和筛查。
进一步地,所述测温门的设备工作环境温度通过恒温控制系统进行温度调节,使其保持在所述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区间内。通过对测温门内设备环境温度进行温度调节,实现测温门内设备的工作环境温度保持在稳定工作的温度区间,在寒冷环境下,保持测温精度,使测温门可以适应严苛的低温或高温环境,增大了适用环境范围,解决了低温或高温环境下,测温门的测量精度下降,无法准确测量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测温门的设备工作环境温度通过恒温控制系统进行温度调节,包括:
根据设备属性预设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区间,并设定调整周期;
在调整周期内,对所述设备工作环境温度进行升温调节和降温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升温调节包括:在一个所述调整周期内,采集所述测温门的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如果所述设备工作环境温度低于所述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区间的区间下限,则控制AC/DC电源为PTC电阻供电,使PTC电阻升温,并通过散热体将所述PTC电阻的热量传导到所述测温门的设备工作环境中,进行升温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降温调节包括:
如果所述设备工作环境温度高于所述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区间的上限,则断开AC/DC电源与PTC电阻的供电连接,使PTC电阻自动冷却,并通过散热体与设备工作环境热交换,进行降温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恒温控制系统包括:
供电控制模块,用于接收供电控制信号,控制内部继电器开启或关闭,通过控制继电器开启或关闭控制AC/DC电源输出到PTC电阻的通断;
AC/DC电源,用于为PTC电阻供电;
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并反馈所述设备工作环境温度;
PTC电阻,用于通过外设的散热体将PTC电阻的热量与所述设备工作环境温度进行热交换,对所述设备工作环境温度进行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通过热像传感器采集人体体温数据,包括:
所述热像传感器针对每个测温主体采集若干组人体体温数据值,并将所述若干组人体体温数据值的平均值作为对应主体的人体体温数据。
进一步地,还包括:
删除所述若干组人体体温数据值的最高温度值和最低温度值后,将剩余的人体体温数据值的平均值作为对应主体的人体体温数据。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以上所述的方法。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方法。
应当理解,发明内容部分中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限定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亦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描述变得容易理解。
通过对测温门内设备环境温度进行温度调节,实现测温门内设备的工作环境温度保持在稳定工作的温度区间,在寒冷环境下,保持测温精度,使测温门可以适应严苛的低温或高温环境,增大了适用环境范围。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测温门测温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测温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门框结构体的内部结构设置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左/右门板下部接口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测温门电路结构连接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测温门的电路结构连接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恒温控制系统结构连接框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DIO控制板结构连接框图;
图9示出了能够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示例性电子设备的方框图。
其中,图2至图8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热像传感器,2.内嵌显示屏,3.左门板,4.移动支撑,5.门框结构体,6.脚轮,7.右门板,8.报警灯,9.散热板,10.恒温控制系统,11.热像传感器支架,12.AC/DC电源,13.温度传感器,14.报警灯支架,15.DIO控制板,16.微型工控机,17.云存储接口,18.HDMI接口,19.ID信息读取接口,20.电源插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全部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发明中,通过对测温门内设备环境温度进行温度调节,实现测温门内设备的工作环境温度保持在稳定工作的温度区间,在寒冷环境下,保持测温精度,使测温门可以适应严苛的低温或高温环境,增大了适用环境范围,解决了低温或高温环境下,测温门的测量精度下降,无法准确测量的问题。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测温门测温方法的流程图。
该方法包括:
S110、设置人体体温阈值以及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区间。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测温门由若干个设备组成,包括热像传感器、恒温控制系统以及微型工控机等,这些设备都有其特定的工作环境温度,例如热像传感器的工作环境温度为10℃~45℃,恒温控制系统的工作环境温度为0℃~40℃,微型工控机的工作环境温度为5℃~45℃。要使各个都处于其工作环境温度,就需要将所有设备的公共环境温度区间提取出来,作为设备工作环境的温度区间。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工作环境的温度区间即为10℃~40℃。
人体体温阈值一般是恒定的,但也可以根据测量目的和需求进行微调,例如正常人体体温一般在36℃~37℃,如果超过37℃一般会在医学上定义为发烧,故可以将人体体温阈值设定为37℃。胆如果测量目的是为了筛查高热人员,对于发烧但出于低烧状态的人员不进行限制的话,就需要将人体体温阈值设置在38℃左右,因为在医学上将人体体温超过38℃的情况定义为高热。
通过人体体温阈值的设置,相当于设置了温度检测的门槛,可以有效的筛查出超过阈值的人员。
S120、当检测到人经过测温门时,通过热像传感器采集人体体温数据,并判断所述测温门的设备工作环境温度是否在所述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区间内,如果是,则记录所述人体体温数据,并执行S130,否则,所述人体体温数据无效,并发出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异常警报。
进一步地,具体的,所述测温门的设备工作环境温度通过恒温控制系统进行温度调节,使其保持在所述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区间内。
其中,所述测温门的设备工作环境温度通过恒温控制系统进行温度调节。
所述恒温控制系统包括:供电控制模块,用于接收供电控制信号,控制内部继电器开启或关闭,通过控制继电器开启或关闭控制AC/DC电源输出到PTC电阻的通断;AC/DC电源,用于为PTC电阻供电;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并反馈所述设备工作环境温度;PTC电阻,用于通过外设的散热体将PTC电阻的热量与所述设备工作环境温度进行热交换,对所述设备工作环境温度进行调节。
温度调节过程包括:
根据设备属性预设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区间,并设定调整周期;例如调整周期为5分钟,即每隔5分钟进行一次设备工作环境温度检测。该调整周期可以根据环境条件不同而具体设置,例如如果测温门在较为寒冷的环境下运行,则需要缩短调整周期;如果测温门在温度较为适宜的环境下运行,则可以适当延长调整周期,以便节省资源,提高效率。
在调整周期内,对所述设备工作环境温度进行升温调节和降温调节,再进入下一个调整周期。
所述升温调节包括:在一个所述调整周期内,采集所述测温门的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如果所述设备工作环境温度低于所述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区间的区间下限,则控制AC/DC电源为PTC电阻供电,使PTC电阻升温,并通过散热体将所述PTC电阻的热量传导到所述测温门的设备工作环境中,进行升温调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设置调整周期为5分钟,预设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区间为10℃~40℃。所述升温调节包括,当进入当前调整周期后,首先要通过恒温控制模块中的温度传感器采集当前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值,例如采集到的温度值为0℃,已经低于预设的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区间10℃~40℃的下限值10℃,故需要进行升温调节。此时微型工控机会发出通断信号给供电控制模块,控制供电控制模块中的继电器打开,即连通AC/DC电源与PTC电阻之间的通路,通过AC/DC电源为PTC电阻供电。通电后的PTC电阻的温度会随之升高,且高于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在PTC电阻表面覆盖有散热体,将PTC电阻的热量通过散热体与设备工作环境温度进行热交换。通过热交换后,设备工作环境温度也随之升高,达到升温效果。
所述降温调节包括:
如果所述设备工作环境温度高于所述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区间的上限,则断开AC/DC电源与PTC电阻的供电连接,使PTC电阻自动冷却,并通过散热体与设备工作环境热交换,进行降温调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设置调整周期为5分钟,预设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区间为10℃~40℃。所述降温调节包括,当进入当前调整周期后,首先要通过恒温控制模块中的温度传感器采集当前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值,例如采集到的温度值为50℃,已经超过预设的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区间10℃~40℃的上限值40℃,故需要进行降温调节。此时微型工控机会发出通断信号给供电控制模块,控制供电控制模块中的继电器断开,即切断AC/DC电源与PTC电阻之间的通路,阻止AC/DC电源为PTC电阻供电。断电后的PTC电阻的温度会随之下降,且低于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在PTC电阻表面覆盖有散热体,将PTC电阻的热量通过散热体与设备工作环境温度进行热交换。通过热交换后,设备工作环境温度也随之下降,达到降温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设置调整周期为5分钟,预设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区间为10℃~40℃。当进入当前调整周期后,通过恒温控制模块中的温度传感器采集当前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值,例如采集到的温度值为20℃,在所述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区间10℃~40℃内,则不需要进行温度调节,此时等待本次调整周期结束即可。
S130、如果所述人体体温数据超过人体体温阈值,则所述人体体温数据异常,记录该异常数据,并发出体温异常报警;否则,所述人体体温数据正常,返回S120。
测温门的主要功能是用来测量人体体温,用于筛选出异常体温人员,故当有人经过测温门时,测温门的热像传感器采集该人员的体温数值,如果体温数值超出预设的人体体温阈值,微型工控机则将该人员判定为体温异常人员,发出体温异常信号给报警装置,并进行报警。
进一步地,优选的,所述热像传感器针对每个测温主体采集若干组人体体温数据值,并将所述若干组人体体温数据值的平均值作为对应主体的人体体温数据。热像传感器在采集人体体温数值时会采集一组多个体温数值,例如采集到10个体温数值,分别为36.5℃、36.6℃、36.7℃、36.2℃、36.3℃、35.5℃、36.5℃、36.9℃、37.5℃、36.6℃;计算上述10个体温数值的平均值为36.53℃,故将36.53℃作为该人员的测量体温。
进一步地,优选的,为了更精准的测量,避免误差或噪音数据对真实数据的影响,可以删除所述若干组人体体温数据值的最高温度值和最低温度值进行去噪,将剩余的人体体温数据值的平均值作为对应主体的人体体温数据。例如,上述10个体温数值,需要去掉最高的37.5℃和最低的35.5℃,省下的8个温度数值计算平均值作为人体体温数据。
进一步地,还可以根据多个温度数值绘制人体温度图表,从而清楚的将温度变化趋势体现在图表中。所述人体温度曲线可以通过柱状图、线形图、点状图等形式体现。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可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以上是关于方法实施例的介绍,以下通过装置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
下面参照图2至图8来描述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温门。
如图2~4所示,测温门包括左门板、右门板以及置于门板上部,用于连接门板的门框结构体。
具体地,测温门的电路结构如图5所示,所述门框结构体内设置:
热像传感器1,镶嵌安装于所述门框结构体5一侧板的安装孔内,通过热像传感器支架11安装于所述门框结构体5,且连接微型工控机16,用于采集人体体温数据发送至微型工控机16;
恒温控制系统10,连接微型工控机16,采集所述门框结构体5内的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发送至微型工控机16,并接收微型工控机16返回的温度调节信号,对所述设备工作环境温度进行恒温控制;
微型工控机16,连接DIO控制板15,接收所述热像传感器1发送的人体体温数据,在数据异常时发送报警信号至DIO控制板15;
DIO控制板15,连接报警装置,接收报警信号,控制报警装置报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测温门,所述热像传感器1可以是红外热像仪,能够采集人脸可见光图像以及红外热像,并将二者进行叠加,进行显示,并提取人体额头体温数据及体温曲线。所述人体额头体温数据是通过热像传感器1采集的多帧红外热像体温值的平均值。体温曲线是热像传感器1采集的多帧红外热像体温值的形成的曲线,通过显示屏可以实时呈现。热像传感器1通过热像传感器支架设置于门框结构体的内部,所述门框结构体是由顶板、底板、前面板、后面板以及左门板和右门板组成的腔体,所述前面板上开设由安装孔,热像传感器的摄像头镶嵌安装于该安装孔内。所述热像传感器1通过LAN1接口连接微型工控机16,将采集到的多帧图像和红外热像发送至微型工控机16。通过热像传感器实现人体体温采集,实现测温门的基本测温功能。
所述恒温控制系统10是本发明的核心部件,能够通过温度传感器感知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并调节设备工作环境温度。
微型工控机16设置于门框结构体5内,作为测温门的核心处理设备向恒温控制系统10发送温度调节指令,控制其温度调节。将采集到的热像图像、人体体温值、体温曲线、设备工作环境温度等发送至显示器进行显示。在检测到人体体温异常时发出报警信号给报警装置进行报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优选的,在所述左门板3和右门板7下部设置移动支撑板4,用于连接所述左门板3和右门板7,且所述移动支撑板4能够支撑人在上方站立。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在所述移动支撑板4内部设置体重秤,用于测量站立在上方的人体体重值。所述体重秤连接微型工控机16,将采集到的人体体重值发送至微型工控机16,并通过微型工控机16发送至显示屏进行显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优选的,在左门板3和右门板7下方设置脚轮6,例如在左门板3下方设置两脚轮,使左门板3相对地面稳定,在右门板7下方设置两脚轮,使右门板相对地面稳定。通过在门板下方设置脚轮,使测温门可在地面滑动,方便测温门的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优选的,在所述门框结构体5的顶部设置散热装置9,连接所述微型工控机16,接收微型工控机16的控制指令,对门框结构体5内部进行散热。所述散热装置可以为散热铝基板、陶瓷基板等可以起到散热功能的装置。
警报灯8通过警报灯支架14设置在门框结构体5内,且镶嵌安装于与所述热像传感器1同侧的面板预留安装孔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如图6所示,优选的,在所述门板下方的接口区域设置若干接口,包括:
ID信息读取接口19,连接所述微型工控机16,用于将包含指定ID身份的信息读取到所述微型工控机16。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ID信息读取接口19可以外接IC卡读卡器,例如,将所述测温门设置在一个工厂厂区大门处,测量进厂员工的体温情况,通过ID信息读取接口外接IC卡读卡器,在测温之前,待测体温的员工在读卡器上进行刷卡,读取员工的身份信息,再进行测温,从而将测量的体温数值与员工的身份信息绑定在一起进行记录和存储。这样能够将测量的体温数值与员工基本信息进行关联,方便后期查询。
在上述实施例中,也可适用于小区的门禁卡、公共交通工具的IC卡的读取。
云存储接口17,连接所述微型工控机,且外接云存储服务器,将数据以数据包的形式通过TCP/IP协议上传至云存储服务器。例如,微型工控机内部运行的测温软件将人体体温曲线、时间、ID信息、热像图像等按照特定的数据结构封装成数据包,通过TCP/IP协议连接至云存储服务器,完成数据云端上传。
HDMI接口18,连接所述微型工控机16,用于外接外部显示器进行显示。
电源插口20,用于外接电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恒温控制系统10由AD/DC电源12、供电控制模块、PTC电阻、散热体及温度传感器13组成。如图7所示,所述供电控制模块是包括继电器的电源控制模块,通过RS232串口连接所述微型工控机,接收所述微型工控机16的供电控制信号,控制内部继电器开启或关闭;供电控制模块一端连接AC/DC电源12,另一端连接PTC电阻,通过控制继电器开启或关闭控制AC/DC电源12输出到PTC电阻的通断;AC/DC电源12,通过所述供电控制模块连接PTC电阻,为PTC电阻供电;温度传感器13,连接PTC电阻和所述微型工控机16,将采集到的PTC电阻当前温度信号发送至所述微型工控机;PTC电阻,外设散热体,由散热体将PTC电阻的热量进行传导,为门框结构体内部供热。
微型工控机16通过RS232连接到恒温控制系统10的供电控制端,获取当前热像传感器1的人体温度值,若小于设定温度,则微型工控机16将控制AC/DC电源持续给PTC电阻供电,实现加热,若当前温度不小于设定温度,则微型工控机16切断AC/DC电源,暂停加热。整个恒温控制过程按照该逻辑循环调整,保证热像传感器及其他电器件能够运行在最适应的温度区间,提高体温检测精度。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DIO控制板上还包括开关量采集组件,连接RS232串口通信组件,通过RS232串口连接微型工控机,所述开关量采集组件连接激光对射开关,接收激光对射开关返回的开关量信号,通过RS232串口发送至微型工控机,用于判断通过所述测温门的人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激光对射开关相对设置于两门板上。所述激光对射开关包括一激光发射主机和一激光接收机,所述激光发射主机将定向激光光束发射至接收机,在接收机通过光电器件与芯片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开关量信号,输出开关量信号为0。所述微型工控机持续接收激光对射开关的开关量信号,进行数量累加。当有人经过测温门时,激光光束会被遮断,此时激光接收机无法接受到激光发射主机的激光,导致信号失常,则输出开关量信号1。所述微型工控机接收到开关量为1的开关量信号,则数量加1。在该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激光对射开关的开关量变化进行人数累加,实现人数统计功能。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优选的,所述DIO控制板上还设置有继电器输出组件,所述继电器输出组件连接RS232串口通信组件,通过RS232串口连接所述微型工控机,所述继电器输出组件还连接报警装置,通过RS232串口接收所述微型工控机发送的报警信号,通过继电器控制报警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报警装置可以为蜂鸣器和/或报警灯。当采集到人体体温数据异常或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异常时,微型工控机发出报警信号,通过RS232串口通信组件发送至4路继电器输出组件,控制继电器开启蜂鸣器和/或报警灯,进行报警。
通过本发明对测温门内设备环境温度进行温度调节,实现测温门内设备的工作环境温度保持在稳定工作的温度区间,在寒冷环境下,保持测温精度,使测温门可以适应严苛的低温或高温环境,增大了适用环境范围,解决了低温或高温环境下,测温门的测量精度下降,无法准确测量的问题。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所述描述的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图9示出了可以用来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9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所示,电子设备900,例如为微型工控机,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9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902中的计算机程序指令或者从存储单元9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903中的计算机程序指令,来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903中,还可以存储设备9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901、ROM 902以及RAM 903通过总线9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905也连接至总线904。
设备900中的多个部件连接至I/O接口905,包括:输入单元906,例如键盘、鼠标等;输出单元907,例如各种类型的显示器、扬声器等;存储单元908,例如磁盘、光盘等;以及通信单元909,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收发机等。通信单元909允许设备900通过诸如因特网的计算机网络和/或各种电信网络与其他设备交换信息/数据。
处理单元901执行上文所描述的各个方法和处理,例如方法S110~S130。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S110~S130可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其被有形地包含于机器可读介质,例如存储单元908。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的部分或者全部可以经由ROM 902和/或通信单元909而被载入和/或安装到设备900上。当计算机程序加载到RAM 903并由CPU901执行时,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方法S110~S130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备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CPU 901可以通过其他任何适当的方式(例如,借助于固件)而被配置为执行方法S110~S130。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来执行。例如,非限制性地,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芯片上系统的系统(SOC)、负载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等等。
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编写。这些程序代码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或控制器,使得程序代码当由处理器或控制器执行时使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所规定的功能/操作被实施。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在机器上执行、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作为独立软件包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且部分地在远程机器上执行或完全在远程机器或服务器上执行。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此外,虽然采用特定次序描绘了各操作,但是这应当理解为要求这样操作以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或者要求所有图示的操作应被执行以取得期望的结果。在一定环境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地,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现中。相反地,在单个实现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现中。
尽管已经采用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逻辑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未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所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现权利要求书的示例形式。

Claims (10)

1.一种测温门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10、设置人体体温阈值以及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区间;
S120、当检测到人经过测温门时,通过热像传感器采集人体体温数据,并判断所述测温门的设备工作环境温度是否在所述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区间内,如果是,则记录所述人体体温数据,并执行S130,否则,所述人体体温数据无效,并发出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异常警报;
S130、如果所述人体体温数据超过人体体温阈值,则所述人体体温数据异常,记录该异常数据,并发出体温异常报警;否则,所述人体体温数据正常,返回S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门的设备工作环境温度通过恒温控制系统进行温度调节,使其保持在所述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门的设备工作环境温度通过恒温控制系统进行温度调节,包括:
根据设备属性预设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区间,并设定调整周期;
在调整周期内,对所述设备工作环境温度进行升温调节和降温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温调节包括:在一个所述调整周期内,采集所述测温门的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如果所述设备工作环境温度低于所述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区间的区间下限,则控制AC/DC电源为PTC电阻供电,使PTC电阻升温,并通过散热体将所述PTC电阻的热量传导到所述测温门的设备工作环境中,进行升温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调节包括:
如果所述设备工作环境温度高于所述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区间的上限,则断开AC/DC电源与PTC电阻的供电连接,使PTC电阻自动冷却,并通过散热体与设备工作环境热交换,进行降温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控制系统包括:
供电控制模块,用于接收供电控制信号,控制内部继电器开启或关闭,通过控制继电器开启或关闭控制AC/DC电源输出到PTC电阻的通断;
AC/DC电源,用于为PTC电阻供电;
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并反馈所述设备工作环境温度;
PTC电阻,用于通过外设的散热体将PTC电阻的热量与所述设备工作环境温度进行热交换,对所述设备工作环境温度进行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热像传感器采集人体体温数据,包括:
所述热像传感器针对每个测温主体采集若干组人体体温数据值,并将所述若干组人体体温数据值的平均值作为对应主体的人体体温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删除所述若干组人体体温数据值的最高温度值和最低温度值后,将剩余的人体体温数据值的平均值作为对应主体的人体体温数据。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177561.4A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测温门测温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13584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77561.4A CN111358444A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测温门测温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77561.4A CN111358444A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测温门测温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58444A true CN111358444A (zh) 2020-07-03

Family

ID=71198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77561.4A Pending CN111358444A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测温门测温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5844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68917A (zh) * 2021-04-29 2021-08-17 杭州魔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测温的方法、系统、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3485484A (zh) * 2021-07-26 2021-10-08 利晟(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生物降解法污水处理的自适应温度控制系统
WO2022077553A1 (zh) * 2020-10-16 2022-04-21 深圳市永盟智能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带测温功能的信息服务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7835A (zh) * 2010-11-26 2011-08-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用于口岸车道的司机体温自动测量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10160670A (zh) * 2019-05-05 2019-08-23 深圳中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人体体温检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7835A (zh) * 2010-11-26 2011-08-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用于口岸车道的司机体温自动测量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10160670A (zh) * 2019-05-05 2019-08-23 深圳中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人体体温检测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77553A1 (zh) * 2020-10-16 2022-04-21 深圳市永盟智能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带测温功能的信息服务设备
CN113268917A (zh) * 2021-04-29 2021-08-17 杭州魔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测温的方法、系统、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3485484A (zh) * 2021-07-26 2021-10-08 利晟(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生物降解法污水处理的自适应温度控制系统
CN113485484B (zh) * 2021-07-26 2022-06-07 利晟(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生物降解法污水处理的自适应温度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58444A (zh) 一种测温门测温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415464B2 (en) Infrared thermal monitoring system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
US11715360B2 (en) Property control and configuration based on thermal imaging
CN111613009B (zh) 基于红外热成像的室内危险热源预测报警方法及其装置
US9949002B2 (en) Apparatus control device and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CN111540101A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测温仪及测温方法
WO2011155516A1 (ja) エネルギー管理装置
US11625828B2 (en) Cost effective, mass producible system for rapid detection of fever conditions based on thermal imaging
CN212059109U (zh) 一种测温门
CN114049605A (zh) 智能监测方法、设备及系统、存储介质
CN111458042B (zh) 人体温度测量装置及非接触式测量方法、温度控制方法
KR20210085179A (ko) 화재 이중 관리장치
KR20200028609A (ko) LoRa통신기능을 가지는 음식 온도 측정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원격 관리 시스템
US11561135B2 (e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procedure for normalizing thermal skin temperature to body temperature
CN208907835U (zh) 基于红外热成像的电梯控制柜变频器监测装置
CN212513334U (zh) 一种家禽体温远程监控终端
CN114693582A (zh) 一种数据中心机房的温度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9028487A (zh) 一种空调联合控制系统
CN111256840A (zh) 一种非接触式的测温系统
CN215068413U (zh) 一种能准确测量体温的人脸识别机
KR102325903B1 (ko) 열화상체온측정표시수단 다채널 모니터링 시스템
US20050123182A1 (en) Temperature sensor
KR102389316B1 (ko) 게이트를 출입하는 피사체의 체온을 측정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RU66647U1 (ru) Монитор
CN116895041A (zh) 清点人员数量和确定他们在房间中的位置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