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57386B - P2P设备的双接口汽车Wi-Fi控制器的负载平衡 - Google Patents

P2P设备的双接口汽车Wi-Fi控制器的负载平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57386B
CN111357386B CN201880074864.4A CN201880074864A CN111357386B CN 111357386 B CN111357386 B CN 111357386B CN 201880074864 A CN201880074864 A CN 201880074864A CN 111357386 B CN111357386 B CN 1113573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ient device
frequency band
band
access point
blockli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7486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57386A (zh
Inventor
斯瓦鲁帕拉尼·萨胡
维诺斯·萨姆帕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 filed Critical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3573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573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573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573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2Access restriction perform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8Management of setup rejection or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0Access point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e.g. multi-mode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方法包括在无线接入点处接收来自第一客户端设备的请求经由第一频带与无线接入点连接的第一探测请求,响应于第一客户端设备支持经由第二频带的连接的指示,将第一客户端设备排入队列,以及响应于在无线接入点处接收到来自第一客户端设备的请求经由第二频带与无线接入点连接的第二探测请求,使用第二频带在无线接入点和第一客户端设备之间建立连接。

Description

P2P设备的双接口汽车Wi-Fi控制器的负载平衡
相关申请
本申请是2018年3月19日提交的美国非临时申请第15/925,566号的国际申请,其要求2017年11月2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2/590,979号的优先权,所有这些申请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双频带客户端设备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
背景
Wi-Fi是根据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规范连接无线局域网中的设备的技术。可以使用Wi-Fi技术连接的设备包括个人电脑、视频游戏机、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智能电视、数字音频播放器、打印机等等。这些和其他Wi-Fi兼容的设备可以通过连接到互联网连接的无线接入点来访问互联网。
Wi-Fi设备最常用的频带是2.4千兆赫(GHz)和5GHz无线电频带。这些频带是工业、科学和医疗(ISM)无线电频带,国际上指定用于工业、科学和医疗领域,用于电信以外的目的。许多设备,如微波炉、婴儿监视器等,产生2.4GHz频带的辐射。此外,蓝牙等流行的通信技术也使用2.4GHz频带。越来越多的蓝牙和使用或发射2.4GHz频带信号的其他设备会干扰同一频带的Wi-Fi信号,特别是当许多这样的设备在很近的地方使用时,例如当这些设备在建筑物的房间或交通工具的内部车厢中使用时。
附图简述
在附图的图中,通过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示出了本公开。
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交通工具中的无线系统的框图。
图2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无线网络的框图。
图3A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双频带无线电设备的框图。
图3B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无线客户端设备的阻止列表。
图4A-4D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用于在无线接入点和客户端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的时序图。
图5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用于在双频带无线接入点和客户端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的过程的流程图。
详细描述
以下描述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例如具体系统、组件、方法等的示例,以便提供对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几个实施例的良好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明显的是,至少一些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施。在其他情况下,为了避免不必要地模糊所要求保护的主题,众所周知的组件或方法没有被详细描述,或者以简单的框图形式呈现。因此,阐述的具体细节仅仅是示例性的。特定实现可以不同于这些示例性细节,并且仍然被认为落入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在一个实施例中,Wi-Fi技术用于在环境中的一个或更多个设备之间建立连接,所述环境例如是交通工具(例如,汽车或船)的内部、建筑物的内部房间或另一个生活空间。具体而言,Wi-Fi技术可用于建立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无线设备的对等(P2P)自组织无线网络。在这样的P2P网络中,无线接入点设备被指定为网络中的组所有者(GO),而P2P网络中的其他设备是客户端。由用户指定时的组所有者称为自治组所有者(AGO)。无线接入点可以是软接入点(SoftAP)、移动接入点、组所有者(GO)或提供接入点功能的任何其他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入点设备包括能够在2.4GHz(2.4G)和5GHz(5G)频带上建立连接的双频带无线电。因此,接入点包括2.4GHz AGO和5GHz AGO,它们都连接到同一网络。一些客户端设备(即单频带设备)只能经由2.4GHz AGO(使用2.4GHz频带)连接到网络;但是,双频带客户端支持2.4GHz或5GHz频带中的任一个。
然而,在许多情况下,支持双频带的客户端根据其自身的内部逻辑连接到两个组所有者中的一个,这可能导致双频带客户端使用更拥挤的2.4GHz频带连接,即使它能够使用不太拥挤的5GHz频带。在某些使用情况下,例如汽车信息娱乐系统,无线网络通常由更多的2.4GHz设备主导,包括蓝牙设备和单频带2.4GHz Wi-Fi设备,而不是由双频带设备主导。在这些环境中,由于2.4GHz频带的干扰和业务量,使用2.4GHz频带的支持双频带的客户端可能会以低得多的数据速率运行,从而导致性能不佳。
在一个实施例中,操作用于2.4GHz和5GHz频带的双AGO的无线接入点设备引导双频带客户端设备经由5GHz接口而不是2.4GHz接口进行连接。这避免了蓝牙设备和2.4GHzWi-Fi设备造成的干扰,从而提高了支持5GHz的双频带设备的性能。然而,单个的支持双频带的设备不一定被配置为优选5GHz频带,并且实际上可能优选2.4GHz频带。例如,在常见的配置中,支持双频带的P2P设备执行P2P发现服务,该服务从探测2.4GHz频带中的社交(social)信道1、6和11开始。
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接入点设备识别支持双频带的设备,并防止这些设备连接到2.4GHz GO。对于使用Wi-Fi保护设置协议的符合IEEE 802.11的网络中的设备,组所有者可以从在客户端尝试连接到组所有者时传输的探测请求中的Wi-Fi保护设置信息元素(WPS IE),来确定试图进行连接的客户端的频带能力。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接入点设备通过忽略2.4GHz频带中的探测请求,使得支持双频带的设备使用5GHz频带连接,而无需首先经由2.4GHz频带连接;由于无法使用2.4GHz频带进行连接,双频带设备改为在5GHz频带进行连接。
图1示出了包括连接在无线网络中的设备的交通工具系统的实施例。交通工具100包括连接到媒体设备120的无线接入点设备110,媒体设备120可以是立体声头戴式单元、信息娱乐单元或交通工具100中的其他设备。无线接入点110和媒体设备120中的每一个都由交通工具的电源子系统140供电。该系统还包括多个无线客户端设备130,其能够经由2.4GHz或5GHz频带或其他Wi-Fi频带连接到无线接入点110。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接入点设备110还能够连接到蓝牙设备。无线电信号从无线接入点110由天线(或天线组)150传输。无线接入点110支持波束引导,并且可以将由天线150传输的信号以方向151导向交通工具100的内部,Wi-Fi客户端设备和蓝牙设备最有可能位于交通工具100的该内部。
虽然交通工具100在图1中被示为载客汽车,但是在替代实施例中,交通工具100可以被实施为不同类型的交通工具,例如飞机或船。在替代实施例中,无线网络的组件可以位于房间或其他生活空间内。例如,家庭影院系统、家庭自动化系统等可以包括生活空间内或生活空间内部或外部附近的多个无线连接的设备。
图2示出了包括无线接入点110的无线网络200的实施例,无线接入点110支持通过两个不同的频带与Wi-Fi客户端设备211和212进行无线通信。无线接入点110还包括蓝牙模块206,用于建立和维护与一个或更多个相应蓝牙设备213的一个或更多个蓝牙连接。无线接入点110经由通过第一天线150(1)传输信号的2.4GHz GO与一个或更多个单频带Wi-Fi客户端设备212通信,第一天线150(1)也用于与蓝牙模块206共享。无线接入点110还可以通过2.4GHz GO或通过将信号通过第二天线150(2)传输的5GHz GO,与双频带Wi-Fi客户端设备211通信。在一个实施例中,2.4GHz GO和5GHz GO中的每一个都是单输入单输出(SISO)接入点,具有相同的服务集标识符(SSID)和连接密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网络200包括已经连接到无线接入点110的单频带客户端设备212和蓝牙设备213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单频带客户端设备212和蓝牙设备213使用2.4GHz频带与无线接入点110通信和/或彼此通信,从而创建了其中2.4GHz频带比5GHz频带使用得更多的环境。因此,在这种环境下,当双频带客户端设备211试图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110时,无线接入点110引导双频带客户端设备211使用5GHz频带进行连接,以避免与现有的2.4GHz业务量的干扰或避免来自现有的2.4GHz业务量的干扰。
无线接入点110包括双频带无线电设备205,其中实现了2.4GHz GO和5GHz GO。为了连接到无线接入点110,双频带客户端设备211传输请求经由2.4GHz或5GHz频带中的任一个与无线接入点110连接的探测请求。响应于经由优选的5GHz频带的连接的探测请求,无线接入点110向双频带客户端设备211传输探测响应,以使用5GHz频带在无线接入点110和双频带客户端设备211之间建立无线连接。如果双频带客户端设备211传输用于使用非优选的2.4GHz频带连接的探测请求,则无线接入点110尝试引导客户端设备211经由5GHz频带进行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单元201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器202中的指令来执行与引导双频带客户端设备211使用5GHz频带进行连接相关联的计算。存储器202可以包括易失性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等。在各种实施例中,指令207可以作为软件、固件或软件和固件的组合来提供。
根据指令207,当接收到对非优选的2.4GHz频带的探测请求时,处理器201确定客户端设备211是否能够使用优选的5GHz频带。处理器201验证并解析在2.4GHz探测请求中传输的WPS IE帧。在WPS IE的“RF频带”属性中,值0x01指示设备能够使用2.4GHz频带,0x02指示设备能够使用5GHz频带,并且0x03或“自动”指示设备能够使用任一频带。如果“RF频带”属性指示客户端设备211是也能够使用5GHz频带的双频带设备,则处理单元201将设备211排入队列,而不响应2.4GHz探测请求。设备211被排入在存储在存储器202中的阻止列表203中。
当客户端211在阻止列表203中时,来自客户端211的2.4GHz探测请求被忽略,直到达到与阻止列表203中的客户端211相关联的到期时间。由于对2.4GHz频带的探测请求被忽略,客户端设备211尝试使用5GHz频带连接到无线接入点110。因此,客户端设备211传输在5GHz GO接收的5GHz探测请求,并且无线接入点110响应于5GHz探测请求传输探测响应以建立5GHz无线连接。
如果没有接收到5GHz的探测请求,处理单元201继续忽略来自客户端211的任何2.4GHz的探测请求,同时偶尔或周期性地将到期时间与设备时钟204提供的当前时间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已经达到到期时间。在达到到期时间之后,无线接入点110停止忽略来自客户端211的2.4GHz探测请求,并允许客户端设备211使用2.4GHz频带进行连接。该机制允许2.4GHz单频带客户端最终连接到无线接入点110,即使它们通过报告“自动”的“RF频带”属性不准确地断言双频带能力。如果它们在由到期时间限定的特定超时时段内没有尝试使用5GHz频带进行连接的话,该机制还允许支持双频带的客户端经由2.4GHz频带进行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机制通常可用于将无线连接从任何非优选频带引导至优选频带,其中这些频带代表不同的指定频率范围。虽然在一个实施例中,非优选和优选的频带是如上所述的2.4GHz和5GHz频带,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非优选和优选的频带可以代表不同的频率范围。例如,上述机制可用于将无线连接从5GHz频带的非优选上部引导至5GHz频带的优选下部,反之亦然。
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接入点110的组件201-207驻留在单个集成电路芯片设备中。在替代实施例中,无线接入点110组件位于公共载板上的独立集成电路封装中。
图3A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双频带无线电设备205的框图。双频带无线电设备205包括用于实现2.4GHz GO的媒体存取控制器(MAC)311和无线核心321,以及用于实现5GHz GO的MAC 310和无线核心320。MAC模块310和311将数据封装成要无线传输的帧,然后将这些帧转发到无线核心320和321,以转换成无线信号并分别经由天线150(2)和150(1)传输。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核心320和321中的每一个包括无线电收发器电路、调制器和解调器(调制解调器)电路以及用于执行无线传输的其他物理层电路模块。使用2.4GHz频带从客户端设备传输到无线接入点110的通信(例如,探测请求)由无线核心321接收,而使用5GHz频带传输的通信由无线核心320接收。在双频带无线电设备205中,优选的5GHz频带的MAC 310用作主设备,而非优选的2.4GHz频带的MAC 311用作从设备。从处理单元201提供给从MAC 311的数据由主MAC 310传递给从MAC 311。
根据实施例,图3B示出了阻止列表203。阻止列表203存储在存储器202中,并由处理单元201维护。当客户端设备211传输对非优选的2.4GHz频带的探测请求并且“RF频带”属性指示客户端设备211能够经由5GHz频带进行通信时,则处理单元201将客户端设备211排入阻止列表中(如果客户端设备211尚未在阻止列表203中)。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单元201通过将客户端设备211的媒体存取控制(MAC)地址存储在阻止列表203中来将客户端设备211排入队列。在一个实施例中,使用布隆过滤器来实现阻止列表203;因此,客户端的MAC地址被散列,并且MAC地址散列(例如,330-332)被存储在阻止列表203中。每个MAC地址或MAC地址散列330-332与相应的到期时间340-342相关联。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将预定持续时间(例如,10毫秒)添加到接收到探测请求的时间来计算到期时间。
当接收到对非优选2.4GHz频带的后续探测请求时,处理单元201对照阻止列表203检查发出请求的客户端设备的MAC地址。当阻止列表203被实现为布隆过滤器时,发出请求的客户端的MAC地址被散列并与阻止列表203中的MAC地址散列条目330-332进行比较,以确定客户端设备先前是否被阻止。如果发现匹配(指示客户端设备先前被阻止),并且如设备时钟204所提供的系统时间没有超过相关联的到期时间,则忽略接收到的2.4GHz探测请求。
因为阻止列表203的布隆过滤器实现是概率性的,所以可能出现误报;也就是说,当客户端设备先前未被阻止(例如,由于散列冲突)时,它偶尔可以被识别为在阻止列表203上。在这些情况下,当达到到期时间时,客户端设备将最终被解除阻止。
对于在阻止列表203中表示的每个客户端设备,当达到相关联的到期时间时,无线接入点110停止忽略对非优选的2.4GHz频带的探测请求。响应于在客户端设备已经被解除阻止(即,到期时间已经过去)之后从客户端设备接收到对2.4GHz频带的探测请求,无线接入点110传输探测响应,以便使用2.4GHz频带建立所请求的与客户端的无线连接。如果从客户端设备接收到5G探测请求,则不检查阻止列表203,并且无线接入点110传输探测响应以在5GHz频带中建立所请求的连接。
在2.4GHz或5GHz频带中的任一频带中建立连接之后,通过从阻止列表203中移除客户端设备的MAC地址或MAC地址散列,客户端设备从阻止列表203中出列。建立连接后,客户端将从阻止列表中出列,以便对2.4GHz频带的后续探测请求不会导致客户端设备再次被阻止。在一个实施例中,使用计数布隆过滤器来实现阻止列表203,以允许删除MAC地址散列。
图4A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用于在双频带客户端设备211和无线接入点110之间建立无线连接的时序图。如图4A所示,通过向无线接入点110传输2.4GHz探测请求401(在无线核心321中被接收),客户端设备211首先尝试经由2.4GHz频带连接到无线接入点110。在时间406,在接收到探测请求401时,无线接入点110检查阻止列表203以确定客户端设备211是否被阻止。无线接入点110确定双频带客户端设备211先前没有被阻止,并且因此通过检查与探测请求401一起传输的WPS IE帧的“RF频带”属性,继续确定双频带客户端设备211是否能够使用5GHz频带进行连接。
客户端设备211是支持双频带的设备;因此,“RF频带”属性被设置为“自动”,指示双频带客户端设备211可以在2.4GHz或5GHz频带中的任一个中通信。响应于确定客户端设备211能够在优选的5GHz频带中通信,无线接入点110通过将其MAC地址或其MAC地址的散列与到期时间409一起添加到阻止列表203来使客户端排队一段持续时间408。在一个实施例中,到期时间409是在无线接入点110接收到2.4GHz探测401的时间之后的10毫秒。
在探测超时持续时间405之后,未能接收到其初始探测请求401的探测响应的双频带客户端设备211传输后续探测请求402,以重新尝试在2.4GHz频带中连接。探测请求402在无线核心321中被接收,并且其内容被提供给处理单元201。无线接入点110中的处理单元201在时间407期间检查阻止列表203,确定客户端211在阻止列表203中排队,并且相应地忽略2.4GHz探测请求402。
如果在客户端211排队的时间408期间,在无线接入点110的5GHz无线核心320中接收到请求建立5GHz频带中的连接的探测请求403,则无线接入点110不检查阻止列表203,并且经由无线核心320传输有效的5GHz探测响应404,该探测响应404包括建立所请求的5GHz连接的5GHzGO的细节。在客户端设备211接收到探测响应404之后,在客户端设备211和无线接入点110之间建立5GHz连接。客户端设备211从阻止列表203中出列。
图4B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用于在单频带客户端设备212和无线接入点110之间建立无线连接的时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客户端设备212表示单频带无线设备,其错误地将自身标识为支持双频带的设备(经由将“RF频带”属性设置为“自动”);可替换地,客户端设备212可以表示支持双频带的设备,其在到期时间420已经过去之后继续尝试经由2.4GHz频带连接,而不尝试使用5GHz频带连接。
客户端设备212向无线接入点110传输2.4GHz探测请求411。探测请求411在无线接入点110的2.4GHz无线核心321中接收。在时间416期间,无线接入点110检查其阻止列表203,并确定客户端设备212先前没有被阻止。同样在时间416期间,无线接入点110解析与探测请求411一起传输的WPS IE帧。WPS IE帧的“RF频带”属性被设置为“自动”,不准确地指示客户端设备212具有双频带通信能力;因此,无线接入点110将客户端设备212排队一段持续时间419。无线接入点110的处理单元201将客户端设备212的MAC地址或MAC地址的散列添加到阻止列表203,并将其与到期时间420相关联。
当客户端设备212排队时,其探测超时415到期,并且客户端设备212再次传输后续探测请求412,请求经由2.4GHz频带的连接。响应于探测请求412,在时间417,无线接入点110在阻止列表203上定位客户端设备212,并忽略探测请求412。
在到期时间420过去后,第三个2.4GHz探测请求413从客户端设备212传输,并在无线接入点110接收。在时间418期间,无线接入点110的处理单元201检查阻止列表203,并且确定客户端设备212先前被阻止并且该阻止已经过期。因此,响应于探测请求413,无线接入点110经由2.4GHz无线核心321传输探测响应414,该探测响应414包括2.4GHz GO的细节。在客户端设备212接收到探测响应414之后,在客户端设备212和无线接入点110之间建立2.4GHz的连接。当建立连接时,处理单元201通过从阻止列表203中移除MAC地址或MAC地址散列,使客户端设备212从阻止列表203中出列。因此,图4B示出了故障安全机制,通过该机制,错误地报告其频带能力的单频带客户端设备212(或者不及时传输5GHz探测请求的支持双频带的客户端设备)在到期时间420过去之后仍然可以使用2.4GHz频带与无线接入点110连接。
图4C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用于在双频带客户端设备211和无线接入点110之间建立无线连接的时序图。具体而言,图4C示出了双频带客户端设备211优选5GHz频带并且传输5GHz探测请求451而先前没有传输任何2.4GHz探测请求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无线接入点110在其优选的5GHz无线核心320中接收探测请求451,并通过向客户端设备211传输5GHz探测响应452来进行响应。在客户端设备211接收到探测响应452之后,在客户端设备211和无线接入点110之间所请求的连接在5GHz频带中被建立。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该过程中,无线接入点110不需要检查“RF频带”属性或阻止列表。
在一个实施例中,双频带客户端设备211将2.4GHz GO或5GHz GO中的任一个识别为传输更强的信号,并尝试首先连接到具有更强信号的GO。因此,无线接入点110通过将5GHz频带中的传输功率(例如,信标和探测响应的传输功率)增加到高于2.4GHz频带中的传输功率的水平,促使以这种方式配置的客户端设备211向5GHz GO发送第一探测请求451。在一个实施例中,5GHz频带中的传输功率比2.4GHz频带的传输功率增加2-3分贝毫瓦(dBm)。在一个实施例中,5GHz频带中的功率增加可以是通过波束成形实现的定向功率增加。例如,参考图1,可以对信号进行波束成形,以在朝向客户端设备130最可能位于的车厢内部的方向151上聚焦5GHz频带中的传输功率。在其他实施例中,客户端设备211可以基于以下方面优选经由5GHz频带进行连接:其自己确定通过使用5GHz频带可以获得更好性能、其自己的预定配置、来自用户的连接到5GHz频带的命令等。
图4D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用于在单频带客户端设备212和无线接入点110之间建立无线连接的时序图。特别地,图4D示出了单频带客户端设备212仅能够在2.4GHz频带上通信并且在“RF频带”属性中正确地指示其单频带能力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无线接入点110在2.4GHz无线核心321中接收探测请求461。在时间463,无线接入点110检查阻止列表203,并确定客户端设备212先前没有被阻止。同样在时间463,无线接入点110检查探测请求461中的WPS IE帧中传输的“RF频带”属性。“RF频带”属性正确设置为0x01,指示客户端设备212只能在2.4GHz频带通信。因此,无线接入点110通过向客户端设备211传输2.4GHz探测响应462来进行响应。在客户端设备212接收到探测响应462之后,在客户端设备212和无线接入点110之间所请求的连接在2.4GHz频带中被建立。
图5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用于将客户端连接到支持双频带的无线接入点110的过程500。过程500的操作由无线网络200的组件执行。在过程500期间,无线接入点110维持无线接入点110和一个或相应的蓝牙设备213之间的一个或更多个蓝牙连接,并且进一步维持一个或更多个客户端设备212的Wi-Fi连接。蓝牙设备213和客户端设备212在2.4GHz频带中操作,因此增加了该频带中的业务量和潜在干扰。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图4A来执行过程500,即使当客户端设备211最初请求使用非优选的2.4GHz频带连接时,也使用优选的5GHz频带将双频带客户端设备211与无线接入点110连接。
在框501,无线接入点110的2.4GHz GO和5GHz GO都在它们各自的频带中监听探测请求。客户端设备211传输初始探测请求401,请求在2.4GHz频带中与无线接入点110连接。在框503,无线接入点110没有在5GHz无线核心320中接收到探测请求;因此,过程500在框507继续。在框507,无线接入点110在2.4GHz无线核心321中接收到探测请求401(例如,探测请求401);因此,过程500在框509继续。
在框509,处理单元201检查阻止列表203(例如,在时间段406),以确定客户端设备211先前是否已经被阻止。在框511,客户端设备211不在阻止列表203中;因此,过程500在框513继续。在框513,处理单元201检查在探测请求401中传输的WPS IE帧中的“RF频带”属性。在框515,如果“RF频带”属性是0x03(即,“自动”),则这指示客户端设备211是支持使用5GHz频带的连接的双频带设备。客户端设备211的“RF频带”属性是“自动”;因此,过程500在框519继续。
在框519,处理单元201通过将客户端设备211的MAC地址或MAC地址的散列(例如,对于布隆过滤器实现)添加到阻止列表203来将客户端设备211排入队列。处理单元201还通过将预定时间(例如,10毫秒)添加到接收到探测请求401的时间来针对该框计算到期时间409。客户端设备211因此排入队列一段持续时间408,该持续时间408在到期时间409终止。在框523,被阻止的客户端设备211的2.4GHz探测请求401被相应地忽略。从框523,过程500返回到框501,并继续监听在2.4GHz GO和5GHz GO的传入探测请求。
如果在到期时间409之前接收到另一个2.4GHz探测请求402,则在框511,处理单元201在时间407期间确定在阻止列表203中包含客户端设备211,并且继续到框521,确定客户端设备211的阻止尚未期满。因此,在框523处忽略2.4GHz探测请求402,如同在到期时间409过去之前从客户端设备211接收的任何其他2.4GHz探测请求一样。从框523,过程500返回到框501,并继续监听探测请求。
然而,如果客户端设备211在到期时间409之前传输针对优选5GHz频带的探测请求403,则过程500从框503继续到框505。在框505,无线接入点110通过响应于探测请求403,从无线接入点110向客户端设备211传输探测响应404,来建立与客户端设备211的所请求的5GHz连接。在客户端设备211接收到探测响应之后,建立5GHz连接,该探测响应包括5GHz GO的细节。此时,响应于成功建立连接,客户端设备211从阻止列表203中出列。过程500返回到框501,继续监听来自其他客户端设备的探测请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图4B执行过程500,以使用优选的2.4GHz频带将单频带客户端设备212与无线接入点110连接,即使客户端设备212错误地报告了双频带能力或者以其他方式未能使用5GHz频带请求连接。
在框501,无线接入点110监听2.4GHz和5GHz频带上的探测请求。当客户端设备212在2.4GHz频带中传输探测请求411时,过程500从框503继续到框507,并且从框507继续到框509。在框509,处理单元201在时间416检查阻止列表203,并且由于客户端设备212还没有被放置在阻止列表203上,所以从框511前进到框513,以检查探测请求411的WPS IE中的“RF频带”属性。
在框515,如果“RF频带”属性是“自动”,则过程500在框519继续。在框519,通过在阻止列表203中记录客户端设备212的MAC地址或MAC地址的散列,并将客户端设备212与到期时间418相关联,处理单元201将客户端设备212添加到阻止列表203。客户端设备212因此排入队列一段持续时间419,该持续时间419在到期时间420终止。在框523,探测请求411被忽略。通过框507、509、511、521和523的操作,也忽略了在到期时间420过去之前由无线接入点110接收的后续探测请求(例如,412)。
当在到期时间420已经过去之后由无线接入点110接收的2.4GHz探测请求413由客户端设备212传输时,则在框521,处理器201确定由设备时钟204提供的当前时间超过到期时间420,指示到期时间420已经过去。从框521,过程500在框517继续。在框517,无线接入点110通过传输包括2.4GHz GO的细节的探测响应414来响应探测请求413。在客户端设备212接收到探测响应414之后,建立2.4GHz连接。因此,当在接收到对5GHz频带的任何探测请求之前当前时间超过到期时间时,无线接入点110使用非优选的2.4GHz频带建立与客户端设备212的连接。响应于成功建立2.4GHz连接,客户端设备212从阻止列表203中出列,并且过程500返回到框501以监听来自其他客户端设备的探测请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图4C执行过程500,以在客户端设备211最初请求使用优选的5GHz频带连接时,使用优选的5GHz频带将双频带客户端设备211与无线接入点110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客户端设备211基于确定无线接入点110在5GHz频带中传输的信号(例如,信标、探测响应等)比在2.4GHz频带中传输的信号具有更高的传输功率,最初尝试使用5GHz频带进行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5GHz频带中的传输功率可能是由于5GHz频带的总传输功率的故意增加,或者是由于5GHz信号的波束成形以增加特定方向(例如,朝向客户端设备211)上的传输功率。在一个实施例中,优选的5GHz频带的传输功率的增加与用于将双频带客户端设备引导到5GHz频带的排队机制结合使用,因为并非所有双频带客户端设备都可以被配置为优选具有较强信号的频带。
在框501,无线接入点110监听2.4GHz和5GHz频带中的探测请求。客户端设备211最初传输探测请求451,请求使用优选的5GHz频带的连接。因此,过程500从框503继续到框505。在框505,无线接入点110通过响应于探测请求403,从无线接入点110向客户端设备211传输探测响应452,来建立与客户端设备211的所请求的5GHz连接。在客户端设备211接收到探测响应之后,建立5GHz连接,该探测响应包括5GHz GO的细节。此时,响应于成功建立连接,客户端设备211从阻止列表203中出列。过程500返回到框501,以继续监听来自其他客户端设备的探测请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图4D执行过程500,以在客户端设备211准确报告其单频带能力时,使用优选的2.4GHz频带将单频带客户端设备212与无线接入点110连接。在框501,无线接入点110监听2.4GHz和5GHz频带中的探测请求。客户端设备211最初传输探测请求461,请求使用2.4GHz频带的连接。因此,过程500从框503继续到框507,并且从框507继续到框509。在框509,处理单元201在时间463检查阻止列表203,并且由于客户端设备212不在阻止列表203中,所以从框511前进到框513,以检查探测请求461的WPS IE中的“RF频带”属性。在这个实例中,“RF频带”属性是0x01,指示客户端设备212仅能够使用2.4GHz频带进行通信。因此,过程500从框515继续到框517。
在框517,无线接入点110通过传输包括2.4GHz GO的细节的探测响应462来响应探测请求461。在客户端设备212接收到探测响应462之后,建立2.4GHz连接。过程500返回到框501,以继续监听来自其他客户端设备的探测请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重复双频带连接过程500,使得无线接入点110继续监听2.4GHz和5GHz两个频带中的探测请求,并引导支持5GHz频带的设备使用5GHz频带进行连接。过程500甚至允许不准确地报告其频带能力或者以其他方式未能及时传输5GHz探测请求的客户端设备连接到2.4GHz频带。因此,通过过程500的操作,支持5GHz的客户端设备中有更大比例使用5GHz频带进行连接,从而减少了2.4GHz频带中的拥塞并提高了5GHz连接的设备的速度。
在前述实施例中,可以进行各种修改;例如,被描述为用高电压断言的信号可以改为用低电压断言,或者指定的组件可以用具有类似功能的其他组件替换。如本文所述,“电连接”或“电耦合”的导电电极可以被耦合,使得在导电电极之间存在相对低电阻的导电路径。被描述为“基本上”相等的数量、尺寸或其他值可以名义上相等,但不需要完全相等(由于制造公差、环境条件、量化或舍入误差和/或其他因素的变化),或者可以足够接近相等,以实现预期的效果或益处。
本文描述的实施例包括各种操作。这些操作可由硬件部件、软件、固件或其组合执行。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耦合到”可意味着直接耦合或通过一个或更多个中间部件间接耦合。本文所述的在各种总线上提供的任何信号可以与其他信号时间复用并通过一个或更多个公共总线被提供。此外,在电路组件或块之间的互连可被示为总线或单信号线。总线中的每一个可选地可以是一个或更多个单信号线,并且单信号线中的每一个可选地可以是总线。
某些实施例可被实现为可包括储存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这些指令可以用来对通用或专用处理器编程以执行所描述的操作。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用于存储或传输以由机器(例如计算机)可读的形式的信息的任何机制(如,软件、处理应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介质(例如,软盘);光学存储介质(例如CD-ROM);磁光存储介质;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可擦除可编程存储器(例如,EPROM和EEPROM);闪存或适合于存储电子指令的另一类型的介质。
此外,一些实施例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被实践,其中计算机可读介质被存储在多于一个计算机系统上和/或由多于一个计算机系统执行。另外,在计算机系统之间传送的信息可以在连接计算机系统的传输介质当中进出。
虽然本文中的方法的操作以特定次序示出和描述,但是每种方法的操作次序可以被改变,使得特定操作可以以相反次序执行,或使得特定操作可与其他操作至少部分并行执行。在另一实施例中,指令或不同操作的子操作可以处于间歇和/或交替的方式。
在前述说明书中,所要求保护的主题已参考其特定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描述。然而,明显的是,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中阐述的本发明的更宽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说明书和附图相应地是从说明性意义上而非从限制性意义上来考虑的。

Claims (17)

1.一种用于与客户端设备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客户端设备的探测请求;
如果所述探测请求指示优选频带,则在所述优选频带上建立与所述客户端设备的无线连接;
如果所述探测请求指示非优选频带,则确定所述客户端设备是否在与所述非优选频带对应的阻止列表上;
如果所述客户端设备在与所述非优选频带对应的阻止列表上,则忽略所述探测请求;
如果所述客户端设备不在与所述非优选频带对应的阻止列表上,则确定频带的属性是否是自动的;
如果所述频带的属性是自动的,则将所述客户端设备添加到与所述非优选频带对应的所述阻止列表并忽略所述探测请求;以及
如果所述频带的属性不是自动的,则在所述非优选频带上建立与所述客户端设备的无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与客户端设备通信的方法,还包括将与所述非优选频带对应的所述阻止列表的到期时间与所述客户端设备的设备时钟提供的当前时间进行比较,并且如果已经达到所述到期时间,则在所述非优选频带上建立与所述客户端设备的无线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与客户端设备通信的方法,其中,所述优选频带是5Ghz。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与客户端设备通信的方法,所述非优选频带是2.4Ghz。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与客户端设备通信的方法,其中,所述优选频带大于所述非优选频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与客户端设备通信的方法,其中,在所述优选频带上建立与所述客户端设备的所述无线连接包括,向所述客户端设备传输探测响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与客户端设备通信的方法,其中,将所述客户端设备添加到所述阻止列表包括通过存储媒体存取控制(MAC)地址的散列将所述客户端设备的MAC地址添加到所述阻止列表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与客户端设备通信的方法,其中,所述客户端设备能够经由所述优选频带和所述非优选频带进行通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与客户端设备通信的方法,其中,所述客户端设备不能经由所述优选频带进行通信。
10.一种接入点(AP),包括:
在第一频带上通信的第一天线;
在第二频带上通信的第二天线;
耦合到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的双频带无线电设备;
耦合到所述双频带无线电设备的处理单元;
耦合到所述处理单元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用于所述处理单元的指令,所述指令用于:
通过所述第一天线或所述第二天线从客户端设备接收探测请求;
如果所述探测请求指示第一频带,则在所述第一频带上建立与所述客户端设备的无线连接;
如果所述探测请求指示第二频带,则确定所述客户端设备是否在与所述第二频带对应的阻止列表上,所述阻止列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
如果所述客户端设备在与所述第二频带对应的所述阻止列表上,则忽略所述探测请求;
如果所述客户端设备不在与所述第二频带对应的所述阻止列表上,则确定频带的属性是否是自动的;
如果所述频带的属性是自动的,则将所述客户端设备添加到与所述第二频带对应的所述阻止列表并忽略所述探测请求;以及
如果所述频带的属性不是自动的,则在所述第二频带上建立与所述客户端设备的无线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入点,还包括耦合到所述双频带无线电设备的蓝牙模块,所述蓝牙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频带上与蓝牙设备进行通信。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入点,其中,添加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阻止列表包括通过存储媒体存取控制(MAC)地址的散列将所述客户端地址的MAC地址添加到所述阻止列表。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入点,其中,所述第一频带大于所述第二频带。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入点,其中在所述第一频带上建立与所述客户端设备的所述无线连接包括向所述客户端设备传输探测响应。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入点,其中,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阻止列表的到期时间与所述客户端设备的设备时钟提供的当前时间进行比较,并且如果已经达到所述到期时间,则在所述第二频带上建立与所述客户端设备的所述无线连接。
16.一种系统,包括:
客户端设备;和
接入点,其中,所述接入点包括:
双频带无线电设备,其被耦合到用于经由第一频带进行通信的第一天线和用于经由第二频带进行通信的第二天线;
耦合到所述双频带无线电设备的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用于:
如果由至少所述第一天线或所述第二天线接收的探测请求指示所述第一频带,则在所述第一频带上建立与所述客户端设备的无线连接,以及
如果由至少所述第一天线或所述第二天线接收的所述探测请求指示所述第二频带并且所述客户端设备不在对应于所述第二频带的阻止列表上,或如果已经达到与所述第二频带对应的所述阻止列表的到期时间,则在所述第二频带上建立与所述客户端设备的无线连接,所述阻止列表存储在耦合到所述处理单元的存储器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还包括至少两个附加的客户端设备,其中,所述客户端设备和所述至少两个附加的客户端设备中的每一个都无线连接到所述接入点,并且其中,所述客户端设备和所述至少两个附加的客户端设备中的每一个都包括单频带Wi-Fi设备、双频带Wi-Fi设备和蓝牙设备中的一个或更多个。
CN201880074864.4A 2017-11-27 2018-11-02 P2P设备的双接口汽车Wi-Fi控制器的负载平衡 Active CN1113573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90979P 2017-11-27 2017-11-27
US62/590,979 2017-11-27
US15/925,566 2018-03-19
US15/925,566 US10779342B2 (en) 2017-11-27 2018-03-19 Load balance for dual interface automotive wi-fi controllers for P2P devices
PCT/US2018/058868 WO2019103823A1 (en) 2017-11-27 2018-11-02 Load balance for dual interface automotive wi-fi controllers for p2p devic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57386A CN111357386A (zh) 2020-06-30
CN111357386B true CN111357386B (zh) 2024-04-12

Family

ID=66632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74864.4A Active CN111357386B (zh) 2017-11-27 2018-11-02 P2P设备的双接口汽车Wi-Fi控制器的负载平衡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0779342B2 (zh)
JP (1) JP6997313B2 (zh)
CN (1) CN111357386B (zh)
DE (1) DE112018006037T5 (zh)
WO (1) WO20191038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39570B2 (en) * 2018-10-16 2022-02-01 Hook'd WiFi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with scalable architecture
CN112351411A (zh) * 2019-08-09 2021-0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0401938B (zh) * 2019-08-16 2023-04-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高保真Wi-Fi连接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2449401B (zh) * 2019-08-31 2022-03-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WiFi漫游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US11240713B2 (en) * 2019-12-18 2022-02-01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etwork-implemented cell selec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based on UE measurement reports
CN113453306B (zh) * 2020-03-25 2023-0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1540199B2 (en) * 2020-06-30 2022-12-27 Arris Enterprises Llc Discovery of a network topology from a client perspective
US11765698B2 (en) * 2020-10-05 2023-09-19 Apple Inc. Concurrent multi-band operation of a peer-to-peer link
US11438827B2 (en) * 2020-12-17 2022-09-06 Realtek Singapore Private Limited Band steering system
US20230059872A1 (en) * 2021-08-23 2023-02-23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Security Of Wi-Fi Protected Setup Procedur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0876A (zh) * 2010-07-15 2012-02-01 诺基亚公司 设备发起的向非许可频带的卸载的方法和装置
CN102835140A (zh) * 2010-04-08 2012-12-1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和指派用于无线通信的频谱的方法和装置
CN104955102A (zh) * 2014-03-24 2015-09-30 网件公司 在一个频带中具有多个无线电的多频带无线站
CN105580475A (zh) * 2013-09-24 2016-05-1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自适应网络配置
CN107211423A (zh) * 2015-02-02 2017-09-2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动态频带切换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31730B2 (ja) 1999-03-12 2001-11-26 日本電気通信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交換システムの接続制御装置および接続制御方法
US7251459B2 (en) 2002-05-03 2007-07-31 Atheros Communications, Inc. Dual frequency band wireless LAN
US7437409B2 (en) * 2003-06-13 2008-10-14 Microsoft Corporation Limiting interaction between parties in a networked session
US9432848B2 (en) * 2004-03-23 2016-08-30 Aruba Networks, Inc. Band steering for multi-band wireless clients
US20090252097A1 (en) * 2008-04-08 2009-10-08 Aruba Networks, Inc. Band steering for multi-band wireless clients
US20050220096A1 (en) * 2004-04-06 2005-10-06 Robert Friskney Traffic engineering in frame-based carrier networks
WO2008131446A2 (en) * 2007-04-23 2008-10-30 Scrutiny, Inc.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
US8559340B2 (en) 2009-12-22 2013-10-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rvice discovery in Wi-Fi direct network
US8374100B2 (en) * 2009-12-24 2013-02-12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band rate scaling
US8824437B2 (en) * 2011-03-02 2014-09-02 Ricoh Company,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and updating access point
US8655278B2 (en) 2011-06-20 2014-02-1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Band steering
US9936441B2 (en) * 2011-08-01 2018-04-03 Aruba Networks, Inc. Infrastructure-assisted client management using synthesized beacon reports
US8543836B2 (en) * 2011-08-23 2013-09-2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Lightweight document access control using access control lists in the cloud storage or on the local file system
KR101339682B1 (ko) * 2012-01-26 2013-12-10 주식회사 다산네트웍스 지능적 어소시에이션 블록킹 밴드 스티어링 방법 및 시스템
US9100975B2 (en) * 2012-08-03 2015-08-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lear to send (CTS)-to-self indication
US9066286B2 (en) 2013-03-15 2015-06-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Automatic selection of coordinating functionality in a hybrid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923581B2 (en) 2013-10-14 2018-03-20 Netgear, Inc. Front-end module and antenna design for a wireless device simultaneously using WLAN modules operating in different wireless bands
US9686718B2 (en) * 2013-12-13 2017-06-20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Wireless access point load balancing
US9572007B2 (en) 2014-06-10 2017-02-14 Intel IP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discover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EP3158692B1 (en) 2014-06-23 2022-01-05 Airties Kablosuz Iletisim San. ve Dis Tic. A.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ng an optimum communication route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9948516B2 (en) * 2014-06-24 2018-04-17 Google Llc Mesh network commissioning
US9936452B2 (en) * 2014-07-09 2018-04-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ffic advertisement and scheduling in a neighbor aware network data link
US9750022B2 (en) 2014-08-07 2017-08-29 Cisco Technology, Inc. High-density wireless band steering based on wireless device address
US20160050280A1 (en) * 2014-08-15 2016-02-18 Smart Technologies Ulc Wireless Access Point for Facilitating Bidirectional, Application-Layer Communication Among Computing Devices
US20160080413A1 (en) * 2014-09-12 2016-03-17 Level 3 Communications, Llc Blocking forgiveness for ddos
US20160143072A1 (en) 2014-11-14 2016-05-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upport for peer-to-peer discovery in 5 ghz band
CN107533543B (zh) * 2015-03-09 2022-01-18 英特尔公司 具有本地高速缓存的分布式存储器高速缓存系统
EP3277546B1 (en) * 2015-03-30 2022-06-22 Parallel Wireless Inc. Power management for vehicle-mounted base station
US9538535B2 (en) * 2015-05-11 2017-0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Cross-band rate adaption
US9882621B2 (en) * 2015-06-25 2018-01-30 Intel IP Corporation Techniques using a first band of communication to synchronize beamforming for a second band of communication
US9876691B2 (en) * 2015-10-20 2018-01-23 Arris Enterprises Llc Band steering using deep packet inspection
DE102015222309B4 (de) * 2015-11-12 2020-11-05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Verfahren und Computerprogramm zur Frequenzbandauswahl
CA3063432C (en) * 2017-05-17 2023-12-12 Arris Enterprises Llc Wireless steering controlle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5140A (zh) * 2010-04-08 2012-12-1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和指派用于无线通信的频谱的方法和装置
CN102340876A (zh) * 2010-07-15 2012-02-01 诺基亚公司 设备发起的向非许可频带的卸载的方法和装置
CN105580475A (zh) * 2013-09-24 2016-05-1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自适应网络配置
CN104955102A (zh) * 2014-03-24 2015-09-30 网件公司 在一个频带中具有多个无线电的多频带无线站
CN107211423A (zh) * 2015-02-02 2017-09-2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动态频带切换的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997313B2 (ja) 2022-01-17
WO2019103823A1 (en) 2019-05-31
US20210045171A1 (en) 2021-02-11
US10779342B2 (en) 2020-09-15
CN111357386A (zh) 2020-06-30
JP2021505000A (ja) 2021-02-15
DE112018006037T5 (de) 2020-08-27
US20190166636A1 (en) 2019-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57386B (zh) P2P设备的双接口汽车Wi-Fi控制器的负载平衡
US987735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uto link chang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KR101903946B1 (ko) Lte-u와 wlan 사이에서 안테나의 공유
KR20200053436A (ko) 리소스 구성 방법, 단말기 디바이스 및 네트워크 디바이스
CN112449418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133727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supporting dual-connectivity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KR20220041580A (ko) 듀얼 심을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셀룰러 통신 전환 방법
US2023012467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performing communication using bandwidth part, network,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US2023002762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ower of signal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CN114041296A (zh) 无线通信设备、用于无线通信设备的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US2021030688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measuring communication signal from outsid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US2021030709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supporting dual-connectivity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US11678257B2 (e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supplemental scann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US20230096022A1 (en) Optimized Eco-system Design with Thread Devices
US2023021733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on basis of state of electronic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of electronic device
US1146401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setting transmission path in electronic device
US20230247698A1 (en) Link Negotiation Including Priority Traffic
US2023023994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providing dual connectivity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reof
US20230247474A1 (en) Link Negotiation Procedures
EP437300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etting of antenna in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plurality of antennas
CN118104362A (zh) 利用带宽部分相互通信的电子装置和网络及其操作方法
CN116897518A (zh) 减少来自参考信号干扰的电子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KR20220046236A (ko) 기준 신호를 송신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KR20240034064A (ko) 대역폭 부분의 사용률에 기반하여 셀룰러 통신의 전환 여부를 결정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KR20220036560A (ko)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에서 기준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