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56230B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56230B
CN111356230B CN201811573682.XA CN201811573682A CN111356230B CN 111356230 B CN111356230 B CN 111356230B CN 201811573682 A CN201811573682 A CN 201811573682A CN 111356230 B CN111356230 B CN 1113562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dentifier
terminal
paging message
indication information
r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7368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56230A (zh
Inventor
何青春
张向东
常俊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7368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56230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23400 priority patent/WO2020125433A1/zh
Priority to EP19899155.6A priority patent/EP3886512B1/en
Publication of CN1113562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56230A/zh
Priority to US17/351,752 priority patent/US20210314912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562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562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05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for alerting of incoming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2Arrangements for increasing efficiency of notification or paging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1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using a pre-established activity schedule, e.g. traffic indication fra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1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where the power saving management affects multipl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2Arrangements for increasing efficiency of notification or paging channel
    • H04W68/025Indirect pag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和网络设备中,在该方法中,网络设备首先在发送该寻呼消息之前,首先发送第一指示信息,通过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处于RRC_IDLE状态或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至少两个终端是否需要接收该寻呼消息,这样,当该至少两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接收该第一指示信息后,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该终端是否需要接收该寻呼消息,若确定需要接收该寻呼消息,则在网络设备发送寻呼消息后,该终端便可以在对应的时频资源上检测并接收该寻呼消息。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终端存在两种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状态,分别为RRC_CONNECTED状态和RRC_IDLE状态。
为了减少信令开销和终端的功耗,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5th-generation,5G)中引入了第三种状态,即无线资源控制去活动(RRC INACTIVE)状态。在RRC INACTIVE状态下,终端处于省电的休眠状态,但它仍然保留部分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上下文(例如,安全上下文,终端能力信息等),且始终保持5G核心网与RAN的连接,从而当需要与终端通信时,可以快速从RRC INACTIVE状态转移到RRC CONNECTED状态。
为此,在5G中引入了另一个寻呼(paging)过程,即RAN寻呼(paging),该RAN寻呼只针对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因此,如何对终端进行这两种方式的寻呼,目前并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适用于分别对处于RRC_IDLE状态或处于RRCINACTIVE状态的终端进行寻呼。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和网络设备中,在该方法中,网络设备首先在发送该寻呼消息之前,首先发送第一指示信息,通过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处于RRC_IDLE状态或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至少两个终端是否需要接收该寻呼消息,这样,当该至少两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接收该第一指示信息后,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该终端是否需要接收该寻呼消息,若确定需要接收该寻呼消息,则在网络设备发送寻呼消息后,该终端便可以在对应的时频资源上检测并接收该寻呼消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若确定不需要接收该寻呼消息,则终端不用对该寻呼消息进行检测,例如,若该寻呼消息是针对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进行的寻呼,则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处于RRC_IDLE状态的终端不用接收该寻呼消息,从而处于RRC_IDLE状态的终端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确定不用接收该寻呼消息,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则在对应的时频资源上接收该寻呼消息;若该寻呼消息是针对处于RRC_IDLE状态和处于RRC_INACTIVE状态中的任意一个状态的终端进行的寻呼,则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处于RRC_IDLE状态的终端接收该寻呼消息,从而处于RRC_IDLE状态的终端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接收该寻呼消息,处于RRC_IDLE状态的终端和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均在对应的时频资源上接收该寻呼消息,从而可以实现对终端进行这两种方式的寻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一指示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处于该RRC_IDLE状态的终端是否需要接收该寻呼消息;或
该寻呼消息为由核心网发起的寻呼;或
该寻呼消息为由无线接入网发起的寻呼;或
该寻呼消息为由该核心网及该无线接入网发起的寻呼。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多种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信息来指示该至少两个终端是否接收该寻呼消息,可以增加网络设备的灵活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一指示信息承载在第一消息中,该第一消息包括系统消息更新指示信息和/或该寻呼消息的调度信息,该调度信息包括该寻呼消息在下行共享信道中的时频资源和所寻呼的终端的编码方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消息承载该第一指示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一消息为短消息下行控制信息,从而可以节省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信令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寻呼消息中包括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该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标识和至少一个第二标识,该第一标识为处于该RRC_IDLE状态的终端的标识,该第二标识为处于该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的标识,该至少一个第一标识和该至少一个第二标识按照预设规则排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不同状态的终端的标识按照预设规则排列,这样,终端在从该寻呼消息中查找是否包括该终端的标识时,可以根据该预设规则进行查找,从而可以节省终端从该寻呼消息中查找是否包括该终端的标识的时间,从而使得终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对用于寻呼该终端的寻呼消息进行响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预设规则包括如下规则中的一种:
该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位于一个列表中,该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中的每个第一标识位于该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中的任意一个第二标识之前;或
该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位于一个列表中,该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中的每个第二标识位于该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中的任意一个第一标识之前;或
该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分为两个列表,其中,该两个列表中的第一个列表包括该至少一个第一标识,该两个列表中的第二个列表包括该至少一个第二标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该寻呼消息中包括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排列,从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置,可以增加网络设备的灵活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设备还可以向至少两个终端发送用于指示该预设规则的第二指示信息,这样,当终端接收该第二指示信息后,则可以根据该预设规则从寻呼消息中查找是否包括该终端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二指示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该一个列表中的第一个第二标识与第一个第一标识之间的偏移量;或
该两个列表中第一个列表与该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或
该两个列表中第二个列表与该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来指示该预设规则,可以进一步增加网络设备的灵活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寻呼消息包括该第二指示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将该第二指示信息携带在该寻呼消息中,可以节省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信令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处于RRC_IDLE状态或RRC_INACTIVE状态的至少两个终端中的任意一个终端接收该寻呼消息后,可以根据终端的状态从该至少一个第一标识或该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中查找该终端的标识,例如,当该终端处于RRC_IDLE状态时,则可以从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中查找该终端的标识,当该终端处于RRC_INACTIVE状态时,则从该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中查找该终端的标识,在该至少一个第一标识或该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中包括该终端的标识时,则向网络设备发送用于建立与网络设备之间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的响应消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该寻呼消息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标识和至少一个第二标识已经按照预设规则进行排列,例如,至少一个第一标识排列在至少一个第二标识前,则当该终端处于RRC_IDLE状态时,该终端可以在该寻呼消息中包括的终端的标识中从前往后进行查找,且可以只从该寻呼消息中的第一标识中进行查找,可以节省终端确定该寻呼消息中是否包括该终端的标识的时长,加快终端对寻呼消息的响应速度。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方法。所述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数据。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可以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任意一种方法。所述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收发器,所述收发器用于该通信装置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示例性地,该其它设备为终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其中:
所述收发器在处理器的控制下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至少两个终端确定是否接收寻呼消息,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为处于无线资源控制空闲RRC_IDLE状态或无线资源控制去活动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所述寻呼消息用于寻呼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的部分或全部终端;
所述收发器在处理器的控制下发送所述寻呼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处于所述RRC_IDLE状态的终端是否需要接收所述寻呼消息;或
所述寻呼消息为由核心网发起的寻呼;或
所述寻呼消息为由无线接入网发起的寻呼;或
所述寻呼消息为由所述核心网及所述无线接入网发起的寻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承载在第一消息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系统消息更新指示信息和/或所述寻呼消息的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包括所述寻呼消息在下行共享信道中的时频资源和所寻呼的终端的编码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消息为短消息下行控制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寻呼消息中包括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所述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标识和至少一个第二标识,所述第一标识为处于所述RRC_IDLE状态的终端的标识,所述第二标识为处于所述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的标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按照预设规则排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预设规则包括如下规则中的一种:
所述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位于一个列表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中的每个第一标识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中的任意一个第二标识之前;或
所述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位于一个列表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中的每个第二标识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中的任意一个第一标识之前;或
所述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分为两个列表,其中,所述两个列表中的第一个列表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所述两个列表中的第二个列表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收发器还用于:
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预设规则。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一个列表中的第一个第二标识与第一个第一标识之间的偏移量;或
所述两个列表中第一个列表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或
所述两个列表中第二个列表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寻呼消息包括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终端所执行的方法。所述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数据。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可以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终端所执行的任意一种方法。所述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收发器,所述收发器用于该通信装置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示例性地,该其它设备为网络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其中:
所述收发器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至少两个终端确定是否接收寻呼消息,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为处于无线资源控制空闲RRC_IDLE状态或无线资源控制去活动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所述寻呼消息用于寻呼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的部分或全部终端;
在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接收所述寻呼消息时,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收发器监听所述寻呼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处于所述RRC_IDLE状态的终端是否需要接收所述寻呼消息;或
所述寻呼消息为由核心网发起的寻呼;或
所述寻呼消息为由无线接入网发起的寻呼;或
所述寻呼消息为由所述核心网及所述无线接入网发起的寻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承载在第一消息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系统消息更新指示信息和/或所述寻呼消息的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包括所述寻呼消息在下行共享信道中的时频资源和所寻呼的终端的编码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消息为短消息下行控制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寻呼消息中包括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所述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标识和至少一个第二标识,所述第一标识为处于所述RRC_IDLE状态的终端的标识,所述第二标识为处于所述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的标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按照预设规则排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预设规则包括如下规则中的一种:
所述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位于一个列表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中的每个第一标识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中的任意一个第二标识之前;或
所述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位于一个列表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中的每个第二标识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中的任意一个第一标识之前;或
所述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分为两个列表,其中,所述两个列表中的第一个列表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所述两个列表中的第二个列表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收发器还用于:
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接收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预设规则。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一个列表中的第一个第二标识与第一个第一标识之间的偏移量;或
所述两个列表中第一个列表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或
所述两个列表中第二个列表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寻呼消息包括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收发器还用于:
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接收所述寻呼消息;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终端的状态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中查找所述终端的标识,所述终端的状态包括所述RRC_IDLE状态或所述RRC_INACTIVE状态,在所述终端处于所述RRC_IDLE状态时,所述处理器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中查找所述终端的标识,在所述终端处于所述RRC_INACTIVE状态时,所述处理器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中查找所述终端的标识;
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中包括所述终端的标识时,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收发器发送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用于建立与网络设备之间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中的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处理模块和通信模块,这些模块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种设计示例中的网络设备所执行的相应功能,具体的:
所述通信模块在处理模块的控制下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至少两个终端确定是否接收寻呼消息,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为处于无线资源控制空闲RRC_IDLE状态或无线资源控制去活动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所述寻呼消息用于寻呼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的部分或全部终端;
所述通信模块在处理模块的控制下发送所述寻呼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处于所述RRC_IDLE状态的终端是否需要接收所述寻呼消息;或
所述寻呼消息为由核心网发起的寻呼;或
所述寻呼消息为由无线接入网发起的寻呼;或
所述寻呼消息为由所述核心网及所述无线接入网发起的寻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承载在第一消息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系统消息更新指示信息和/或所述寻呼消息的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包括所述寻呼消息在下行共享信道中的时频资源和所寻呼的终端的编码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消息为短消息下行控制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寻呼消息中包括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所述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标识和至少一个第二标识,所述第一标识为处于所述RRC_IDLE状态的终端的标识,所述第二标识为处于所述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的标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按照预设规则排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预设规则包括如下规则中的一种:
所述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位于一个列表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中的每个第一标识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中的任意一个第二标识之前;或
所述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位于一个列表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中的每个第二标识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中的任意一个第一标识之前;或
所述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分为两个列表,其中,所述两个列表中的第一个列表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所述两个列表中的第二个列表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处理模块的控制下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预设规则。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一个列表中的第一个第二标识与第一个第一标识之间的偏移量;或
所述两个列表中第一个列表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或
所述两个列表中第二个列表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寻呼消息包括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终端中的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处理模块和通信模块,这些模块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种设计示例中的终端所执行的相应功能,具体的:
所述通信模块在所述处理模块的控制下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至少两个终端确定是否接收寻呼消息,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为处于无线资源控制空闲RRC_IDLE状态或无线资源控制去活动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所述寻呼消息用于寻呼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的部分或全部终端;
在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接收所述寻呼消息时,所述处理模块控制所述通信模块监听所述寻呼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处于所述RRC_IDLE状态的终端是否需要接收所述寻呼消息;或
所述寻呼消息为由核心网发起的寻呼;或
所述寻呼消息为由无线接入网发起的寻呼;或
所述寻呼消息为由所述核心网及所述无线接入网发起的寻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承载在第一消息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系统消息更新指示信息和/或所述寻呼消息的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包括所述寻呼消息在下行共享信道中的时频资源和所寻呼的终端的编码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消息为短消息下行控制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寻呼消息中包括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所述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标识和至少一个第二标识,所述第一标识为处于所述RRC_IDLE状态的终端的标识,所述第二标识为处于所述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的标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按照预设规则排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预设规则包括如下规则中的一种:
所述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位于一个列表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中的每个第一标识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中的任意一个第二标识之前;或
所述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位于一个列表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中的每个第二标识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中的任意一个第一标识之前;或
所述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分为两个列表,其中,所述两个列表中的第一个列表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所述两个列表中的第二个列表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处理模块的控制下接收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预设规则。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一个列表中的第一个第二标识与第一个第一标识之间的偏移量;或
所述两个列表中第一个列表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或
所述两个列表中第二个列表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寻呼消息包括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处理模块的控制下接收所述寻呼消息;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终端的状态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中查找所述终端的标识,所述终端的状态包括所述RRC_IDLE状态或所述RRC_INACTIVE状态,在所述终端处于所述RRC_IDLE状态时,所述处理模块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中查找所述终端的标识,在所述终端处于所述RRC_INACTIVE状态时,所述处理模块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中查找所述终端的标识;
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中包括所述终端的标识时,所述处理模块控制所述通信模块发送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用于建立与网络设备之间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中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中终端执行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中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中终端执行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实现第一方面中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实现第一方面中终端执行的方法。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和第三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四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和第五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
上述第二方面至第十三方面及其实现方式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对第一方面的方法及其实现方式的有益效果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应用的一种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的一种示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的另一种示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寻呼记录表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标识和至少一个第二标识的一种排列方式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寻呼记录表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标识和至少一个第二标识的另一种排列方式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寻呼记录表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标识和至少一个第二标识的另一种排列方式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寻呼记录表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标识和至少一个第二标识的另一种排列方式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另一示意性框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再一示意性框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再一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终端,又称之为终端设备、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可以包括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处理设备。该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核心网进行通信,与RAN交换语音和/或数据。该终端可以包括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无线终端、移动终端、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AP)、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或用户装备(user device)等。例如,可以包括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智能穿戴式设备等。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还包括受限设备,例如功耗较低的设备,或存储能力有限的设备,或计算能力有限的设备等。例如包括条码、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头盔、智能首饰等。该终端还可以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
2)网络设备,可以是(无线)接入网((radio)access network,(R)AN)设备,也可以是核心网(core network,CN)设备,或者他们的组合。
其中,(R)AN设备,例如包括基站(例如,接入点),可以是指接入网中在空口通过一个或多个小区与无线终端通信的设备。(无线)接入网设备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网际协议(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终端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IP网络。(无线)接入网设备还可协调对空口的属性管理。例如,(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包括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 bandunit,BBU),或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接入点(access point,AP)等,也可以包括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或演进的LTE系统(LTE-Advanced,LTE-A)中的演进型基站(NodeB或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或者也可以包括5G系统或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中的下一代节点B(next generation node B,gNB)、收发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TRP),或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TP)或者也可以包括云接入网(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loudRAN)系统中的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在下文中,“接入网设备”与“(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被互换使用。
CN设备,与多个接入网连接,包括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ed,CS)域和数据交换(Packet Switched,PS)域,CS网元有移动交换中心,访问位置寄存器和网关移动交换中心,PS网元有服务GPRS服务节点和网关GPRS支持节点。一些网元如归属位置寄存器,访问位置寄存器,鉴权中心可以CS域和PS域共享。
3)时频资源,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时频资源通常以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block,PRB)或者RB为单位进行描述。一个PRB在时域上包括2个时隙(slot),即14个正交频分复用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OFDM)符号,在频域上包括12个子载波。一个PRB包括2个相邻的RB,也就是说,一个RB在频域上包括12个子载波,在时域上包括1个时隙。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时频资源”和“资源”可被互换使用。
4)下行共享信道,可以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channel,PDSCH),或机器类通信物理下行共享信道(MTC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channel,MPDSCH),或窄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Narrowband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channel,NPDSCH)等。
5)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多个”理解为“至少两个”。“至少一个”,可理解为一个或多个,例如理解为一个、两个或更多个。例如,包括至少一个,是指包括一个、两个或更多个,而且不限制包括的是哪几个,例如,包括A、B和C中的至少一个,那么包括的可以是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字符“/”,如无特殊说明,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可被互换使用。
除非有相反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第一”、“第二”等序数词用于对多个对象进行区分,不用于限定多个对象的顺序、时序、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
如上介绍了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一些概念,下面介绍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特征。
在LTE中,终端包括RRC_CONNECTED状态和RRC_IDLE状态这两种RRC状态。当终端开机后,终端首先处于RRC_IDLE状态下,若终端发起建立RRC连接请求并成功与基站建立RRC连接后,终端就进入了RRC_CONNECTED状态,进而可以与核心网设备进行通信。若终端发起的RRC连接请求建立失败,或者终端释放RRC连接,则终端进入RRC_IDLE状态。在终端处于RRC_IDLE状态下,若核心网设备有数据发送给该终端,则需要向该终端发送寻呼(paging)消息,这样,当终端接收用于寻呼该终端的寻呼消息后,建立RRC连接,从而接收该数据。
由于终端在由RRC_IDLE状态转换到RRC_CONNECTED状态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延,因此,在5G系统中为了支持RRC连接的快速恢复,引入了RRC INACTIVE状态。在RRCINACTIVE状态下的终端始终保持5G核心网与基站的连接,因此,管理该终端的基站可从5G核心网接收发送给该终端的数据,当基站接收到5G核心网发送的数据后,对该终端进行寻呼。
由上述介绍可知,在5G系统中存在了两种寻呼方式。第一种寻呼方式是,对RRC_IDLE状态下的终端进行的寻呼,第二种寻呼方式是,对处于RRC INACTIVE状态下的终端进行的寻呼。由于第一种寻呼方式是由核心网设备发起的,因此,也可以称第一种寻呼方式为CN寻呼。由于第二种寻呼方式是由接入网设备发起的,因此,也可以称第二种寻呼方式为RAN寻呼。其中,在RRC_IDLE状态下的终端可以只需要接收CN寻呼,在INACTIVE状态下的终端可以接收CN寻呼和RAN寻呼。
如何对终端进行这两种方式的寻呼,目前并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在该方法中,当寻呼处于RRC_IDLE状态或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部分或全部终端时,网络设备在发送该寻呼消息之前,首先发送第一指示信息,通过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处于RRC_IDLE状态或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是否需要接收该寻呼消息,这样,当该至少两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接收该第一指示信息后,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该终端是否需要接收该寻呼消息,若确定需要接收该寻呼消息,则可以在对应的时频资源上检测并接收该寻呼消息,若确定不需要接收该寻呼消息,则不用对该寻呼消息进行检测,例如,若该寻呼消息是针对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进行的寻呼,则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处于RRC_IDLE状态的终端不用接收该寻呼消息,从而处于RRC_IDLE状态的终端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确定不用接收该寻呼消息,则继续保持RRC_IDLE状态,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则在对应的时频资源上接收该寻呼消息;若该寻呼消息是针对处于RRC_IDLE状态的终端、或针对处于RRC_IDLE状态的终端和针对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也就是说,该寻呼消息可以寻呼处于RRC_IDLE状态和处于RRC_INACTIVE状态中的任意一个状态的终端)进行的寻呼,则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处于RRC_IDLE状态的终端接收该寻呼消息,从而处于RRC_IDLE状态的终端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接收该寻呼消息,处于RRC_IDLE状态的终端和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均在对应的时频资源上接收该寻呼消息,从而可以实现对终端进行这两种方式的寻呼。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5G系统、先进的长期演进(advancedlong term evolution,LTE-A)系统、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或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系统等。
此外,所述通信系统还可以适用于面向未来的通信技术,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系统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下面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所应用的一种网络架构,请参考图1。
图1中包括核心网设备、接入网设备和五个终端,分别为终端A~终端E,终端A~终端E均位于接入网设备的覆盖范围内且能够与接入网进行通信。图1中的终端的数量只是举例,在实际应用中,接入网设备可以为更多个终端提供服务。此外,在如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尽管示出了核心网设备、接入网设备以及终端,但该网络架构可以并不限于包括核心网设备、接入网设备以及终端。例如,还可以包括无线中继设备、用于承载虚拟化网络功能的设备等,这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在此不一一详述。
图1中的接入网设备,例如基站。其中,接入网设备在不同的系统对应不同的设备,例如在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4th-generation,4G)系统中可以对应eNB,在5G系统中对应5G中的gNB。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请参见图2,为该方法的流程图。
在下文的介绍过程中,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为例,也就是,下文中所述的网络设备可以是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接入网设备,下文中所述的终端可以是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其中一个终端。另外,该方法可由两个通信装置执行,这两个通信装置例如为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其中,第一通信装置可以是接入网设备或能够支持接入网设备实现该方法所需的功能的通信装置,当然还可以是其他通信装置,例如芯片系统。对于第二通信装置和第三通信装置也是同样,例如,第二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或能够支持终端实现该方法所需的功能的通信装置,当然还可以是其他通信装置,例如芯片系统。且对于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的实现方式均不做限制。
为便于介绍,在下文中,以该方法由接入网设备和终端执行为例,也就是,以第一通信装置是接入网设备以及第二通信装置为终端为例。
S21、核心网设备发送数据传输指令,接入网设备接收该数据传输指令。
当核心网设备需要与至少一个终端进行通信时,例如,向至少一个终端发送业务数据,则需要确定核心网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是否存在与该至少一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对应的网络连接,在核心网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存在与该终端对应的网络连接时,核心网设备根据该网络连接,将该数据传输指令发送给对应的接入网设备。
作为一种示例,在图1中,终端A和终端B处于RRC_IDLE状态,终端C和终端D处于RRC_INACTIVE状态以及终端E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核心网设备需要将业务数据发送给图1中的终端C和终端D,从而核心网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数据传输指令,该数据传输指令中携带终端C和终端D的标识以及该业务数据。
S22、接入网设备根据该数据传输指令确定需要发起寻呼。
接入网设备接收该数据传输指令后,确定是否存在与该数据传输指令中指示的至少一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的RRC连接。若不存在与终端的RRC连接,则接入网设备确定需要发起对该终端的寻呼。作为一种示例,接入网设备确定该数据传输指令中携带终端C标识和终端D的标识,则确定接入网设备的存储器中是否存在与终端C的RRC连接,以及,确定接入网设备中是否存在与终端D的RRC连接,在确定接入网设备中不存在与终端C的RRC连接以及不存在与终端D的RRC连接,则确定需要对终端C和终端D进行寻呼。
当然,若接入网设备确定不存在与至少一个终端中的其中部分终端的RRC连接,则接入网设备可以只针对该部分终端进行寻呼,例如,接入网设备确定不存在终端C的RRC连接,但是存在终端D的RRC连接,则接入网设备可以只对终端C进行寻呼。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S22中,接入网设备只是确定是否需要发起寻呼,但是还未发送针对该终端的寻呼(paging)消息。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21~步骤S22为可选步骤,即不是必须要执行的,例如,接入网设备可以周期性触发对终端的寻呼。
S23、接入网设备生成第一指示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处于RRC_IDLE状态或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至少两个终端确定是否接收寻呼消息,该寻呼消息用于寻呼该至少两个终端中的部分或全部终端。应理解,该寻呼消息是指即将发送的寻呼消息,或者,可以理解为该寻呼消息的发送时刻与第一指示信息的发送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为预设阈值,该预设阈值可以是1ms或者0.5ms等,在此不作限制。
由前文中的描述可知,针对处于RRC_IDLE状态的终端进行的寻呼和针对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进行的寻呼是两种不同的寻呼方式,因此,为了实现能够对终端进行这两种不同的寻呼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发送寻呼消息之前,由接入网设备生成该第一指示信息,以使处于RRC_IDLE状态的终端或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能够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是否需要接收该寻呼消息,例如,当该寻呼消息是针对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进行的寻呼,则处于RRC_IDLE状态的终端可以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确定不需要接收该寻呼消息,从而实现了只针对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进行寻呼。且,由于处于RRC_IDLE状态的终端可以不监听针对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进行的寻呼,从而可以减少终端的功耗。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内容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三种情况:
(1)处于RRC_IDLE状态的终端是否需要接收该寻呼消息。
若该寻呼消息是针对处于RRC_IDLE状态的终端进行的寻呼,则确定处于RRC_IDLE状态的终端需要接收该寻呼消息;若该寻呼消息是针对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进行的寻呼,则确定处于RRC_IDLE状态的终端不需要接收该寻呼消息。
作为一种示例,当接入网设备确定对终端C和终端D进行寻呼,也就是说,接入网设备后续发送的寻呼消息是用于寻呼终端C和终端D,而终端C和终端D处于RRC_INACTIVE状态,因此,接入网设备确定该第一指示信息为处于RRC_IDLE状态的终端不需要接收该寻呼消息。
(2)该寻呼消息的发起方,该寻呼消息的发起方可以是接入网设备,也可以是核心网设备,也可以是核心网设备和接入网设备。
若该寻呼消息是由接入网设备确定发送的,则该寻呼消息的发起方为接入网设备;若该寻呼消息是由核心网设备指示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则该寻呼消息的发起方为核心网设备。
若该寻呼消息是由接入网设备确定发送的,但是接入网设备在发送该寻呼消息后无法寻呼到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例如,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已经不在该接入网设备的覆盖范围内),则接入网设备需要向核心网设备发送请求,由核心网设备发起对该终端的寻呼,这种情况下,可以称为该寻呼消息的发起方为核心网设备和接入网设备。
作为一种示例,由于对终端C和终端D进行寻呼是由接入网设备确定的,因此,接入网设备确定该第一指示信息为该寻呼消息是由接入网设备发起的。
(3)处于RRC_IDLE状态的终端是否需要接收该寻呼消息和该寻呼消息的发起方。
第三种情况为第一种情况和第二种情况的结合,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两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第一指示信息是一个新定义的信息,作为一种示例,接入网设备可以生成一个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通过该DCI来指示处于RRC_IDLE状态的终端是否需要接收该寻呼消息和/或该寻呼消息的发起方。
第二种形式,第一指示信息承载在第一消息中,该第一消息包括系统消息更新指示信息和/或该寻呼消息的调度信息,该调度信息包括该寻呼消息在下行共享信道中的时频资源和所寻呼的终端的编码方式。若如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为5G系统,则该第一消息可以为短消息下行控制信息(short message DCI),该short message DCI通过寻呼消息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paging-radio network tempory identity,P-RNTI)加扰。当然,由于如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还可以是面向未来的通信技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在面向未来的通信技术中,该第一消息的名称可能不是short message DCI,而是其他的名称,在此不作限制。为方便说明,下面以第一消息为short message DCI为例,对第一指示信息在第一消息中的承载方式进行说明。
针对情况(1):
请参考表1,第一指示信息可以通过short message DCI中的1个比特来指示,该1个比特可以是预留比特,也可以是其他位置的1个比特,在此不作限制。在表1中,当该比特的取值为0时,用于指示处于RRC_IDLE状态的终端不需要接收该寻呼消息,当该比特的取值为1时,用于指示处于RRC_IDLE状态的终端需要接收该寻呼消息。
表1
Figure BDA0001916201010000141
作为一种示例,当接入网设备确定对终端C和终端D进行寻呼,由于终端C和终端D处于RRC_INACTIVE状态,因此,接入网设备确定short message DCI中用于指示该第一指示信息的1个比特的取值为0。
针对情况(2):
方式A:请参考表2,第一指示信息可以通过short message DCI中的2个比特进行指示,该2个比特可以是预留比特,也可以是其他位置的2个比特,在此不作限制。在表2中,当该2个比特的取值为00时,用于指示预留状态,当该2个比特的取值为01时,用于指示该寻呼消息是由核心网设备发起的,当该2个比特的取值为10时,用于指示该寻呼消息是由接入网设备发起的,当该2个比特的取值为11时,用于指示该寻呼消息是由核心网设备和接入网设备发起的。
表2
Figure BDA0001916201010000142
作为一种示例,由于对终端C和终端D进行寻呼是由接入网设备确定的,因此,接入网设备确定short message DCI中用于指示该第一指示信息的2个比特的取值为01。
方式B:当寻呼消息的发起方为核心网设备,或者,寻呼消息的发起方为核心网和接入网设备时,处于RRC_IDLE状态的终端和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均可以接收该寻呼消息,因此,请参考表3,可以将表2进行简化,用short message DCI中的1个比特来指示,该1个比特可以是预留比特,也可以是其他位置的1个比特,在此不作限制。在表3中,当比特的取值为0时,用于指示该寻呼消息是由接入网设备发起的,当比特的取值为1时,用于指示该寻呼消息是由核心网设备发起的或者该寻呼消息是由核心网设备和接入网设备发起的。
表3
Figure BDA0001916201010000151
作为一种示例,由于对终端C和终端D进行寻呼是由接入网设备确定发送的,因此,接入网设备确定short message DCI中用于指示该第一指示信息的1个比特的取值为0。
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一指示信息是通过short message DCI中的比特进行指示的,那么,该比特所在的位置以及该位置的比特所表示的含义需要告知每个终端。以第一指示信息通过short message DCI中的预留比特进行指示为例,接入网设备和终端可以预先约定该预留比特的含义,或者,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其他消息将short message DCI中的预留比特的含义通知给每个终端。
上述对第一指示信息的指示方式的说明,应该理解为第一指示信息的指示方式的举例,不应理解为对第一指示信息的指示方式的限制。
S24、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终端接收该第一指示信息。
接入网设备在生成第一指示信息后,则将该第一指示信息发送给每个终端,从而每个终端均可以接收该第一指示信息。
由S23可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前述两种形式,若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二种形式,则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也就是发送short message DCI,也就是说接入网设备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发送该第一指示信息。
若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一种形式,即第一指示信息为一个新定义的信息,例如为一个新的DCI,则接入网设备也可以通过PDCCH发送该第一指示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接入网设备可以在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后再发送short message DCI,通过short message DCI指示系统消息更新指示信息、该寻呼消息在下行共享信道中的时频资源和所寻呼的终端的编码方式的至少一种。或者,也可以是先发送short message DCI再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或者同时发送short message DCI和第一指示信息。
为方便说明,在图2中以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二种形式为例,也就是说,第一指示信息携带在short message DCI中。
S25、终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是否接收该寻呼消息。
根据终端所处的状态不同,终端确定是否接收该寻呼消息的结果也不同。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指示信息以S23中的表1所示的方式进行指示,用于指示第一指示信息的1个比特为short message DCI中的预留比特,且该预留比特的取值为0。
针对处于RRC_IDLE状态的终端,例如,如图1所示的终端A和终端B,以终端A为例,终端A根据预先获知的预留比特与指示内容的对应关系,以及short message DCI中的预留比特的取值,确定不需要接收该寻呼消息。终端B的确定过程与终端A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针对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例如,如图1所示的终端C和终端D,采用与终端A相同的处理方法,确定处于RRC_IDLE状态的终端不需要接收该寻呼消息,由于终端C或终端D的状态不是RRC_IDLE状态,因此,终端C和终端D需要接收该寻呼消息。在这种情况下,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理解为隐式指示了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需要接收寻呼消息。
S26、接入网设备发送该寻呼消息,确定接收该寻呼消息的终端监听该寻呼消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寻呼消息中包括被寻呼的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终端的标识可以是临时移动用户标识(serving-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S-TMSI)或者5G-S-TMSI或者恢复身份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esume identity-radio networktempory identity,I-RNTI)。其中,5G-S-TMSI或者S-TMSI可以用来指示处于RRC_IDLE状态的终端,I-RNTI可以用来指示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该被寻呼的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可以称为寻呼记录表(paging record list)。
作为一种示例,终端C的标识为I-RNTI_1,终端D的标识为I-RNTI_2,由于该寻呼消息用于寻呼终端C和终端D,因此,该寻呼消息的寻呼记录表中包括的终端的标识为I-RNTI_1和I-RNTI_2。
当终端确定需要接收该寻呼消息时,例如终端C和终端D,则终端C和终端D根据short message DCI中指示的寻呼消息所在的时频资源的位置上监听该寻呼消息。
S27、终端接收该寻呼消息,在该终端为该寻呼消息所寻呼的终端时,对该寻呼消息进行响应。
终端在接收该寻呼消息后,则采用short message DCI中指示的编解码方式,对该寻呼消息进行解码,终端获取该寻呼消息中寻呼记录表,进行终端的标识的匹配过程(可以理解为,每个终端确定寻呼记录表中是否包括该终端的标识的过程),确定该寻呼记录表中是否携带该终端的标识,在确定携带该终端的标识时,确定该终端为该寻呼消息所寻呼的终端,从而该终端占用在接收该寻呼消息的时刻之后的随机接入资源,向接入网设备发起随机接入过程,进行paging响应,从而建立与接入网设备的RRC连接。
作为一种示例,终端C和终端D确定需要接收该寻呼消息,则当终端C和终端D在short message DCI中指示的时频资源上接收到该寻呼消息后,会从该寻呼消息中的寻呼记录表查找是否自身的标识。由于寻呼记录表中包括I-RNTI_1,则终端C是该寻呼消息所寻呼的终端,则终端C占用在接收该寻呼消息之后的随机接入资源,向接入网设备发起随机接入过程,与接入网设备建立RRC连接,进而从接入网设备中获取核心网设备发送给终端C的业务数据。终端D的执行过程与终端C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终端可以根据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该寻呼消息是否是针对处于RRC_IDLE状态的终端的寻呼,若该寻呼消息是针对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进行的寻呼,则处于RRC_IDLE状态的终端可以不用接收该寻呼消息,从而实现RAN寻呼。且,由于处于RRC_IDLE状态的终端不需要接收RAN寻呼,因此,可以节省处于RRC_IDLE状态的终端的功耗。
上述实施例以RAN寻呼为例,介绍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下面,以CN寻呼为例介绍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请参考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在下文的介绍过程中,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为例,也就是,下文中所述的网络设备可以是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接入网设备,下文中所述的终端可以是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其中一个终端。另外,该方法可由两个通信装置执行,对这两个通信装置的说明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为便于介绍,在下文中,以该方法由接入网设备和终端执行为例,也就是,以第一通信装置是接入网设备以及第二通信装置为终端为例。
S31、核心网设备发送寻呼指令,接入网设备接收该寻呼指令。
当核心网设备需要与至少一个终端进行通信时,例如,向至少一个终端发送业务数据,则需要确定核心网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是否存在与该至少一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对应的网络连接,在核心网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不存在与该终端对应的网络连接时,核心网设备会指示与该核心网设备所在的核心网连接的接入网设备发起对该终端的寻呼。
作为一种示例,在图1中,终端A和终端B处于RRC_IDLE状态,终端C和终端D处于RRC_INACTIVE状态以及终端E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核心网设备需要将业务数据发送给图1中的终端A~终端D,但核心网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不存在与终端A终端B对应的网络连接,则该核心网设备向与其所在的核心网连接的接入网设备,即图1中的接入网设备,发送对终端A~终端D进行寻呼的指令,该指令中至少携带终端A~终端D的标识。
S32、接入网设备生成第一指示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指示信息与S23中的第一指示信息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第一种示例,第一指示信息通过short message DCI中的2个预留比特进行指示。由于对终端A~终端D进行寻呼是接入网设备根据核心网设备发送的寻呼指令进行的,因此,接入网设备确定short message DCI中该2个预留比特的取值为10。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31~步骤S32为可选步骤,即不是必须要执行的,例如,核心网设备可以周期性触发对终端的寻呼。
S33、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终端接收该第一指示信息。
S33与S24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S34、终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是否接收该寻呼消息。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指示信息通过short message DCI中的2个预留比特进行指示,该2个预留比特的取值为10。
针对处于RRC_IDLE状态的终端,例如,如图1所示的终端A和终端B,以终端A为例,终端A根据预先获知的预留比特与指示内容的对应关系,以及short message DCI中的预留比特的取值,确定该寻呼消息的发起方为核心网设备。然后,终端A根据预设的发起方与是否接收寻呼消息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是否需要接收该寻呼消息。请参考表4,为该预设的发起方与是否接收寻呼消息的第一对应关系的一种示例。在表4中,当寻呼消息的发起方为接入网设备,则终端确定不接收寻呼消息;当寻呼消息的发起方为核心网设备或者寻呼消息的发起方为核心网设备和接入网设备,则终端确定接收寻呼消息。当终端A确定寻呼消息的发起方为核心网设备,则终端A根据表4所示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需要接收该寻呼消息。终端B的确定过程与终端A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表4
发起方 是否接收寻呼消息
接入网设备
核心网设备
核心网设备和接入网设备
针对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例如,图1所示的终端C和终端D,以终端C为例,终端C根据预先获知的预留比特与指示内容的对应关系,以及short message DCI中的预留比特的取值,确定该寻呼消息的发起方为核心网设备。然后,终端C根据预设的发起方与是否接收寻呼消息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是否需要接收该寻呼消息。请参考表5,为该预设的发起方与是否接收寻呼消息的第二对应关系的第一种示例。在表5中,当寻呼消息的发起方为接入网设备或者寻呼消息的发起方为核心网设备和接入网设备,则终端确定接收寻呼消息;当寻呼消息的发起方为核心网设备,则终端可以不确定接收寻呼消息。当终端B确定寻呼消息的发起方为核心网设备,则终端C根据表5所示的对应关系,确定不需要接收该寻呼消息。终端D的确定过程与终端C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表5
发起方 是否接收寻呼消息
接入网设备
核心网设备
核心网设备和接入网设备
请参考表6,为第二对应关系的第二种示例。在表6中,无论寻呼消息的发起方为何种设备,终端均确定接收寻呼消息。也就是说,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需要接收CN寻呼以及RAN寻呼。在这种情况下,终端C和终端D均确定需要接收该寻呼消息。
表6
发起方 是否接收寻呼消息
接入网设备
核心网设备
核心网设备和接入网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式只是一种举例,不应该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另外,采用上述方式确定是否接收寻呼消息时,由于每个终端都有可能处于RRC_INACTIVE状态或处于RRC_IDLE状态,因此,每个终端中需要存储两个预设的发起方与是否接收寻呼消息的对应关系,例如,如表4所示的处于RRC_IDLE状态的第一对应关系和如表5所示的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第二对应关系,或者,如表4所示的处于RRC_IDLE状态的第一对应关系和如表6所示的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第二对应关系,这样,当终端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状态确定使用哪一个对应关系。
作为一种示例,在下文中,以终端A~终端D中每个终端存储如表4所示的处于RRC_IDLE状态的第一对应关系和如表6所示的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第二对应关系为例,则终端A~终端D均确定需要接收该寻呼消息。
S35、接入网设备发送该寻呼消息,确定接收该寻呼消息的终端监听该寻呼消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寻呼消息中包括的内容可以如下七种情况:
情况a:该寻呼消息中包括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该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包括至少一个处于RRC_IDLE状态的终端的至少一个第一标识,和至少一个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的至少一个第二标识。该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构成一个寻呼记录表,且在寻呼记录表中至少一个第一标识和至少一个第二标识随机排列。
作为一种示例,请参考图4,至少一个第一标识可以为终端A的标识和终端B的标识,至少一个第二标识可以为终端C的标识和终端D的标识,其中,终端A的标识为S-TMSI_1,终端B的标识为S-TMSI_2,终端C的标识为I-RNTI_1,终端D的标识为I-RNTI_2,在图4中,至少一个第一标识和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交错排列。
情况b:该寻呼消息中包括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该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包括至少一个处于RRC_IDLE状态的终端的至少一个第一标识,和至少一个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的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且至少一个第一标识和至少一个第二标识按照预设规则排列。该预设规则为: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位于一个列表中,且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中的每个第一标识位于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中的任意一个第二标识之前。也就是说,该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构成一个寻呼记录表,其中,处于RRC_IDLE状态的终端的标识位于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的标识之前。
作为一种示例,请参考图5,至少一个第一标识可以为终端A的标识和终端B的标识,至少一个第二标识可以为终端C的标识和终端D的标识,其中,终端A的标识为S-TMSI_1,终端B的标识为S-TMSI_2,终端C的标识为I-RNTI_1,终端D的标识为I-RNTI_2,S-TMSI_1和S-TMSI_2位于I-RNTI_1和I-RNTI_2之前。
情况c:该寻呼消息中包括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该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包括至少一个处于RRC_IDLE状态的终端的至少一个第一标识,和至少一个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的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且至少一个第一标识和至少一个第二标识按照预设规则排列。该预设规则为: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位于一个列表中,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中的每个第二标识位于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中的任意一个第一标识之前。也就是说,该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构成一个寻呼记录表,其中,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的标识位于处于RRC_IDLE状态的终端的标识之前。
作为一种示例,请参考图6,至少一个第一标识可以为终端A的标识和终端B的标识,至少一个第二标识可以为终端C的标识和终端D的标识,其中,终端A的标识为S-TMSI_1,终端B的标识为S-TMSI_2,终端C的标识为I-RNTI_1,终端D的标识为I-RNTI_2,I-RNTI_1和I-RNTI_2位于S-TMSI_1和S-TMSI_2之前。
情况d:该寻呼消息中包括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该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包括至少一个处于RRC_IDLE状态的终端的至少一个第一标识,和至少一个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的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且至少一个第一标识和至少一个第二标识按照预设规则排列。该预设规则为: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分为两个列表,其中,两个列表中的第一个列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两个列表中的第二个列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也就是说,该寻呼消息中包括两个寻呼记录表,其中一个寻呼记录表中包括所寻呼的处于RRC_IDLE状态的终端的,另一个寻呼记录表中包括所寻呼的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
作为一种示例,请参考图7,至少一个第一标识可以为终端A的标识和终端B的标识,至少一个第二标识可以为终端C的标识和终端D的标识,其中,终端A的标识为S-TMSI_1,终端B的标识为S-TMSI_2,终端C的标识为I-RNTI_1,终端D的标识为I-RNTI_2,寻呼记录表A中包括I-RNTI_1和I-RNTI_2,寻呼记录表B中包括S-TMSI_1和S-TMSI_2。
情况e:该寻呼消息中包括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以及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的排列规则,该排列规则与情况b中的预设规则相同,且该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按照该排列规则进行排列。
情况f:该寻呼消息中包括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以及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的排列规则,该排列规则与情况c中的预设规则相同,且该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按照该排列规则进行排列。
情况g:该寻呼消息中包括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以及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的排列规则,该排列规则与情况d中的预设规则相同,且该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按照该排列规则进行排列。
情况e~情况g与情况b~情况d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当然,该寻呼消息中还可以包括其他内容,在此不作限制。
当终端确定需要接收该寻呼消息时,例如,终端A~终端D中的任意一个终端,则终端根据short message DCI中指示的寻呼消息所在的时频资源的位置上监听该寻呼消息。
S36、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终端接收该第二指示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一个第一标识和至少一个第二标识的排列规则,也就是说,若该寻呼消息为S35中的情况b~情况d中的其中一种时,则接入网设备还需要向终端指示该预设规则。例如,当该寻呼消息为S35中的情况b,则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位于一个列表中,且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中的每个第一标识位于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中的任意一个第二标识之前。当该寻呼消息为S35中的情况c或情况d时,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内容可参考相应的情况中对预设规则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指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1)一个列表中的第一个第二标识与第一个第一标识之间的偏移量。
作为一种示例,当该寻呼消息中包括的寻呼记录表如图4所示,则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指示偏移量为2;当该寻呼消息中包括的寻呼记录表如图5所示,则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指示偏移量为-2。
作为另一种示例,当该寻呼消息中包括的寻呼记录表如图4所示,则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指示偏移量>0,例如为1,表示在该寻呼记录表中第二标识在第一标识之后;当该寻呼消息中包括的寻呼记录表如图5所示,则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指示偏移量<0,例如为-1,表则在该寻呼记录表中第二标识在第一标识之前。
(2)两个列表中第一个列表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作为一种示例,当该寻呼消息中包括的寻呼记录表如图5所示,则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指示寻呼记录表A对应至少一个第一标识。
(3)两个列表中第二个列表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作为一种示例,当该寻呼消息中包括的寻呼记录表如图5所示,则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指示寻呼记录表B对应至少一个第二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36只有在寻呼消息为S35中的情况b~情况d时才执行。在图3中以虚线表示。另外,若执行步骤S36,S36可以在S35之前执行,或者,S36和S35同时执行。
S37、终端接收该寻呼消息,在该终端为该寻呼消息所寻呼的终端时,对该寻呼消息进行响应。
终端在接收该寻呼消息后,则采用short message DCI中指示的编解码方式,对该寻呼消息进行解码,终端获取该寻呼消息中寻呼记录表,进行终端的标识的匹配过程,确定该寻呼记录表中是否携带该终端的标识。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寻呼消息中包括的内容的不同,终端进行终端的标识的匹配过程也不相同。
具体来讲,针对情况a中的寻呼消息,终端在从该寻呼消息中获取寻呼记录表后,按照默认的方式(从前往后或者从后往前)进行终端的标识的匹配过程。在这种情况下,S37与S27相同。
针对情况b~情况g中的寻呼消息,终端在从该寻呼消息中获取寻呼记录表后,则可以按照该预设规则进行终端的标识的匹配过程。
作为一种示例,以预设规则为情况b中的规则,由于该预设规则为处于RRC_IDLE状态的终端的标识位于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的标识之前,则处于RRC_IDLE状态的终端(例如终端A和终端B)在接收该寻呼消息后,可以从前往后的顺序进行终端的标识的匹配过程,而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例如终端C和终端D)在接收该寻呼消息后,可以从后往前的顺序进行终端的标识的匹配过程,从而可以减少进行终端的标识的匹配过程所耗的时长,提高终端对寻呼消息的响应速度。
作为另一种示例,以预设规则为情况d中的规则为例,处于RRC_IDLE状态的终端在接收该寻呼消息后,可以只针对寻呼记录表A进行终端的标识的匹配过程,而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在接收该寻呼消息后,可以只针对寻呼记录表B进行终端的标识的匹配过程,从而可以减少进行终端的标识的匹配过程所耗的时长,提高终端对寻呼消息的响应速度。
在确定携带该终端的标识时,确定该终端为该寻呼消息所寻呼的终端,从而该终端占用在接收该寻呼消息的时刻之后的随机接入资源,向接入网设备发起随机接入过程,进行paging响应,从而建立与接入网设备的RRC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终端可以根据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该寻呼消息是否是针对处于RRC_IDLE状态的终端的寻呼,在该寻呼消息是针对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进行的寻呼时,处于RRC_IDLE状态的终端才接收该寻呼消息,从而实现CN寻呼。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或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是通过业务数据触发核心网设备或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寻呼消息,但是触发核心网设备或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寻呼消息的原因有多种,例如,可以是周期性对处于RRC_IDLE状态的终端或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进行寻呼,或者由于系统消息变更触发的寻呼或者接入网设备主动触发的,例如,接入网设备侧想要释放终端的上下文信息,或者要求终端上报位置信息等,针对其他原因触发核心网设备或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寻呼消息的情况,也适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在此不作限制。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或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仅对处于RRC_IDLE状态的终端或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对寻呼消息的处理过程进行了说明,而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的终端也可以接收该寻呼消息,例如,该寻呼消息是由于系统消息变更触发的,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的终端对寻呼消息的处理过程可以参照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分别从核心网设备、接入网设备、至少一个终端、以及三者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各功能,核心网设备、接入网设备、至少一个终端可以包括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或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形式来实现上述各功能。上述各功能中的某个功能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还是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
图8示出了一种通信装置80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通信装置800可以是网络设备,能够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接入网设备的功能;通信装置800也可以是能够支持接入网设备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接入网设备的功能的装置。通信装置800可以是硬件结构、软件模块、或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通信装置800可以由芯片系统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通信装置800可以包括处理模块801和通信模块802。
处理模块801可以用于执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S22及步骤S23,或用于执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S32,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通信模块802用于通信装置800和其它模块进行通信,其可以是电路、器件、接口、总线、软件模块、收发器或者其它任意可以实现通信的装置。
通信模块802可以用于执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S21、步骤S24、步骤S26以及步骤S27,或用于执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S31、步骤S33、步骤S35、步骤S36及步骤S37,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9示出了一种通信装置90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通信装置900可以是终端,能够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终端的功能;通信装置900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终端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终端的功能的装置。通信装置900可以是硬件结构、软件模块、或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通信装置900可以由芯片系统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通信装置900可以包括处理模块901和通信模块902。
处理模块901可以用于执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S25,或用于执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S34,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通信模块902可以用于执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S24、步骤S26以及步骤S27,或用于执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S33、步骤S35、步骤S36以及步骤S37,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通信模块902用于通信装置900和其它模块进行通信,其可以是电路、器件、接口、总线、软件模块、收发器或者其它任意可以实现通信的装置。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器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如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1000,其中,通信装置1000可以是图2或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接入网设备,能够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接入网设备的功能;通信装置1000也可以是能够支持接入网设备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接入网设备的功能的装置。其中,该通信装置1000可以为芯片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通信装置10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020,用于实现或用于支持通信装置1000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接入网设备的功能。示例性地,处理器1020可以生成第一指示信息,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通信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1030,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存储器1030和处理器1020耦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耦合是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用于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处理器1020可能和存储器1030协同操作。处理器1020可能执行存储器103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于处理器中。
通信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1010,用于通过传输介质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从而用于通信装置1000中的装置可以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示例性地,该其它设备可以是网络设备。处理器1020可以利用通信接口1010收发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通信接口1010、处理器1020以及存储器1030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在图10中以存储器1030、处理器1020以及通信接口1010之间通过总线1040连接,总线在图10中以粗线表示,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引以为限。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0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102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1030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硬盘(hard disk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还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电路或者其它任意能够实现存储功能的装置,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
如图1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1100,其中,通信装置1100可以是终端,能够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终端的功能;通信装置1100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终端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终端的功能的装置。其中,该通信装置1100可以为芯片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通信装置11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120,用于实现或用于支持通信装置1100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宿主基站的功能。示例性地,处理器1120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不接收该寻呼消息,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通信装置11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1130,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存储器1130和处理器1120耦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耦合是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用于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处理器1120可能和存储器1130协同操作。处理器1120可能执行存储器113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于处理器中。
通信装置1100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1110,用于通过传输介质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从而用于装置1100中的装置可以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示例性地,该其它设备可以是终端。处理器1120可以利用通信接口1110收发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通信接口1110、处理器1120以及存储器1130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在图11中以存储器1130、处理器1120以及通信接口1110之间通过总线1140连接,总线在图11中以粗线表示,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引以为限。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1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112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1130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硬盘(hard disk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还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电路或者其它任意能够实现存储功能的装置,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电路。该通信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所执行的动作。
当该通信装置为终端时,图12示出了一种简化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便于理解和图示方便,图12中,终端以手机作为例子。如图12所示,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射频电路、天线以及输入输出装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终端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等。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射频电路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天线主要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输入输出装置,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有些种类的终端可以不具有输入输出装置。
当需要发送数据时,处理器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射频电路,射频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终端时,射频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处理器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为便于说明,图12中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和处理器。在实际的终端产品中,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储设备等。存储器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设置,也可以是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具有收发功能的天线和射频电路视为终端的收发单元,将具有处理功能的处理器视为终端的处理单元。如图12所示,终端包括收发单元1210和处理单元1220。收发单元也可以称为收发器、收发机、收发装置等。处理单元也可以称为处理器,处理单板,处理模块、处理装置等。可选的,可以将收发单元1210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单元,将收发单元1210中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单元,即收发单元1210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收发单元有时也可以称为收发机、收发器、或收发电路等。接收单元有时也可以称为接收机、接收器、或接收电路等。发送单元有时也可以称为发射机、发射器或者发射电路等。
应理解,收发单元1210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侧的发送操作和接收操作,处理单元1220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上除了收发操作之外的其他操作。
例如,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1210用于执行图2中的步骤S24中终端侧的接收操作,和/或收发单元1210还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侧的其他收发步骤。处理单元1220,用于执行图2中的步骤S25,和/或处理单元1120还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侧的其他处理步骤。
再例如,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1210用于执行图3中步骤S33、步骤S35与步骤S36中终端侧的接收操作或步骤S37中终端侧的发送操作,和/或收发单元1220还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侧的其他收发步骤。处理单元1220用于执行图3中的步骤S34,和/或处理单元1220还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侧的其他处理步骤。
当该通信装置为芯片时,该芯片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收发单元可以是输入输出电路、通信接口;处理单元为该芯片上集成的处理器或者微处理器或者集成电路。
本实施例中的通信装置为终端时,可以参照图13所示的设备。作为一个例子,该设备可以完成类似于图11中处理器1120的功能。在图13中,该设备包括处理器1310,发送数据处理器1320,接收数据处理器1330。上述实施例中的处理模块901可以是图13中的该处理器1310,并完成相应的功能。上述实施例中的收发模块902可以是图13中的发送数据处理器1320,和/或接收数据处理器1330。虽然图13中示出了信道编码器、信道解码器,但是可以理解这些模块并不对本实施例构成限制性说明,仅是示意性的。
图14示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形式。处理装置1400中包括调制子系统、中央处理子系统、周边子系统等模块。本实施例中的通信装置可以作为其中的调制子系统。具体的,该调制子系统可以包括处理器1403,接口1404。其中处理器1403完成上述处理模块901的功能,接口1404完成上述收发模块902的功能。作为另一种变形,该调制子系统包括存储器1406、处理器1403及存储在存储器1406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该处理器1403执行该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侧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所述存储器1406可以是非易失性的,也可以是易失性的,其位置可以位于调制子系统内部,也可以位于处理装置1400中,只要该存储器1406可以连接到所述处理器1403即可。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形式,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该指令被执行时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侧的方法。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形式,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指令被执行时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侧的方法。
本实施例中的装置为接入网设备时,该接入网设备可以如图15所示,装置1500包括一个或多个射频单元,如远端射频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1510和一个或多个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也可称为数字单元,digital unit,DU)1520。所述RRU 1510可以称为收发模块,与图9中的收发模块902对应,可选地,该收发模块还可以称为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等,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1511和射频单元1512。所述RRU 1510部分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以及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转换,例如用于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所述BBU 1510部分主要用于进行基带处理,对基站进行控制等。所述RRU 1510与BBU1520可以是物理上设置在一起,也可以物理上分离设置的,即分布式基站。
所述BBU 1520为基站的控制中心,也可以称为处理模块,可以与图9中的处理模块901对应,主要用于完成基带处理功能,如信道编码,复用,调制,扩频等等。例如所述BBU(处理模块)可以用于控制基站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关于网络设备的操作流程,例如,生成上述指示信息等。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BBU 1520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单板构成,多个单板可以共同支持单一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网),也可以分别支持不同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网,5G网或其他网)。所述BBU 1520还包括存储器1521和处理器1522。所述存储器1521用以存储必要的指令和数据。所述处理器1522用于控制基站进行必要的动作,例如用于控制基站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关于网络设备的操作流程。所述存储器1521和处理器1522可以服务于一个或多个单板。也就是说,可以每个单板上单独设置存储器和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单板共用相同的存储器和处理器。此外每个单板上还可以设置有必要的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图2以及图3中任意一个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图2以及图3中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终端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图2以及图3中任意一个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图2以及图3中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终端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实现前述方法中接入网设备的功能。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实现前述方法中终端的功能。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前述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和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网络设备、用户设备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简称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以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简称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SSD)等。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1)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承载在短消息下行控制信息中,其中,所述短消息下行控制信息通过寻呼消息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加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是根据寻呼消息生成的、且用于指示处于无线资源控制空闲RRC_IDLE状态或无线资源控制去活动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是否接收所述寻呼消息,所述寻呼消息为由核心网发起的寻呼,或者为由无线接入网发起的寻呼,或者为由所述核心网和所述无线接入网发起的寻呼;
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寻呼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寻呼消息中包括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所述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标识和至少一个第二标识,所述第一标识为处于所述RRC_IDLE状态的终端的标识,所述第二标识为处于所述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的标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按照预设规则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规则包括如下规则中的一种:
所述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位于一个列表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中的每个第一标识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中的任意一个第二标识之前;或
所述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位于一个列表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中的每个第二标识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中的任意一个第一标识之前;或
所述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分为两个列表,其中,所述两个列表中的第一个列表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所述两个列表中的第二个列表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预设规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一个列表中的第一个第二标识与第一个第一标识之间的偏移量;或
所述两个列表中第一个列表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或
所述两个列表中第二个列表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6.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承载在短消息下行控制信息中,其中,所述短消息下行控制信息通过寻呼消息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加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是根据寻呼消息生成的、且用于指示处于无线资源控制空闲RRC_IDLE状态或无线资源控制去活动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是否接收所述寻呼消息,所述寻呼消息为由核心网发起的寻呼,或者为由无线接入网发起的寻呼,或者为由所述核心网和所述无线接入网发起的寻呼;
在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接收所述寻呼消息时,监听所述寻呼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寻呼消息中包括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所述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标识和至少一个第二标识,所述第一标识为处于所述RRC_IDLE状态的终端的标识,所述第二标识为处于所述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的标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按照预设规则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规则包括如下规则中的一种:
所述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位于一个列表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中的每个第一标识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中的任意一个第二标识之前;或
所述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位于一个列表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中的每个第二标识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中的任意一个第一标识之前;或
所述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分为两个列表,其中,所述两个列表中的第一个列表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所述两个列表中的第二个列表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预设规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一个列表中的第一个第二标识与第一个第一标识之间的偏移量;或
所述两个列表中第一个列表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或
所述两个列表中第二个列表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1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其中:
所述收发器在处理器的控制下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承载在短消息下行控制信息中,其中,所述短消息下行控制信息通过寻呼消息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加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是根据寻呼消息生成的、且用于指示处于无线资源控制空闲RRC_IDLE状态或无线资源控制去活动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是否接收所述寻呼消息,所述寻呼消息为由核心网发起的寻呼,或者为由无线接入网发起的寻呼,或者为由所述核心网和所述无线接入网发起的寻呼;
所述收发器在处理器的控制下发送所述寻呼消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寻呼消息中包括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所述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标识和至少一个第二标识,所述第一标识为处于所述RRC_IDLE状态的终端的标识,所述第二标识为处于所述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的标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按照预设规则排列。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规则包括如下规则中的一种:
所述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位于一个列表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中的每个第一标识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中的任意一个第二标识之前;或
所述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位于一个列表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中的每个第二标识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中的任意一个第一标识之前;或
所述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分为两个列表,其中,所述两个列表中的第一个列表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所述两个列表中的第二个列表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还用于:
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预设规则。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一个列表中的第一个第二标识与第一个第一标识之间的偏移量;或
所述两个列表中第一个列表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或
所述两个列表中第二个列表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1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其中:
所述收发器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承载在短消息下行控制信息中,其中,所述短消息下行控制信息通过寻呼消息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加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是根据寻呼消息生成的、且用于指示处于无线资源控制空闲RRC_IDLE状态或无线资源控制去活动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是否接收所述寻呼消息,所述寻呼消息为由核心网发起的寻呼,或者为由无线接入网发起的寻呼,或者为由所述核心网和所述无线接入网发起的寻呼;
在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接收所述寻呼消息时,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收发器监听所述寻呼消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寻呼消息中包括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所述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标识和至少一个第二标识,所述第一标识为处于所述RRC_IDLE状态的终端的标识,所述第二标识为处于所述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的标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按照预设规则排列。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规则包括如下规则中的一种:
所述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位于一个列表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中的每个第一标识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中的任意一个第二标识之前;或
所述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位于一个列表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中的每个第二标识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中的任意一个第一标识之前;或
所述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分为两个列表,其中,所述两个列表中的第一个列表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所述两个列表中的第二个列表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还用于:
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接收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预设规则。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一个列表中的第一个第二标识与第一个第一标识之间的偏移量;或
所述两个列表中第一个列表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或
所述两个列表中第二个列表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2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计算机执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5或6-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1573682.XA 2018-12-21 2018-12-21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13562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73682.XA CN111356230B (zh) 2018-12-21 2018-12-21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CT/CN2019/123400 WO2020125433A1 (zh) 2018-12-21 2019-12-05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EP19899155.6A EP3886512B1 (en) 2018-12-21 2019-12-05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7/351,752 US20210314912A1 (en) 2018-12-21 2021-06-18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73682.XA CN111356230B (zh) 2018-12-21 2018-12-21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56230A CN111356230A (zh) 2020-06-30
CN111356230B true CN111356230B (zh) 2022-03-29

Family

ID=71100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73682.XA Active CN111356230B (zh) 2018-12-21 2018-12-21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314912A1 (zh)
EP (1) EP3886512B1 (zh)
CN (1) CN111356230B (zh)
WO (1) WO202012543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88541A (zh) * 2020-07-16 2020-12-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寻呼信道监听方法、寻呼信道监听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530157A (zh) * 2020-10-14 2023-08-01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ue功率节省的寻呼增强
WO2022082468A1 (zh) * 2020-10-20 2022-04-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系统消息更新方法、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4390677A (zh) * 2020-10-22 2022-04-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寻呼方法、装置、终端、网络侧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390675A (zh) * 2020-10-22 2022-04-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寻呼消息的接收方法、寻呼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2094810A1 (zh) * 2020-11-04 2022-05-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rrc状态转换的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CN114946204A (zh) * 2020-12-15 2022-08-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寻呼消息监听方法、寻呼消息监听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315995A (zh) * 2022-01-14 2022-11-08 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7015059A (zh) * 2022-04-29 2023-11-07 展讯半导体(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芯片及模组设备
CN117202141A (zh) * 2022-05-30 2023-1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寻呼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8497A (zh) * 2017-03-24 2017-08-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寻呼方法及装置
CN108024221A (zh) * 2016-11-03 2018-05-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寻呼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8966322A (zh) * 2017-05-17 2018-12-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基站及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96547B2 (en) * 2004-08-06 2010-09-14 Nextel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to mobile stations in inactive states
CN108353343B (zh) * 2015-11-02 2022-02-0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KR102454598B1 (ko) * 2017-02-02 2022-10-17 아이피엘에이 홀딩스 인크. 스위핑된 다운링크 빔들에서 페이징 블록들의 전송을 위한 장치들
CN110291812B (zh) * 2017-02-10 2022-04-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非活动模式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24221A (zh) * 2016-11-03 2018-05-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寻呼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7018497A (zh) * 2017-03-24 2017-08-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寻呼方法及装置
CN108966322A (zh) * 2017-05-17 2018-12-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基站及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R to 36.331 on alignment of use of fullI-RNTI and I-RNTI in paging and InactiveConfig (Alt.2);Ericsson;《3GPP TSG-RAN WG2#104, R2-1818984》;20181117;第2-1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86512A1 (en) 2021-09-29
EP3886512B1 (en) 2024-05-15
EP3886512A4 (en) 2022-01-19
CN111356230A (zh) 2020-06-30
WO2020125433A1 (zh) 2020-06-25
US20210314912A1 (en) 2021-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56230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611957B (zh)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220232478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2243287B (zh) 一种唤醒信号wus检测方法及装置
US20150327048A1 (en)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performing d2d servi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887933B2 (e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1713147B (zh) 将波束图案映射到寻呼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US20220174602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KR20220038425A (ko) 전력 절감 신호 전송 방법, 기지국 및 단말 기기
US11317395B2 (en) Grant-free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20150869A1 (en) Assignment of a second ue identity to adjust paging timing for ue for wireless network
CN112399498B (zh) 用于小区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10831127B (zh) 一种通信方法、设备及装置
CN114731645A (zh) 在带宽部分上进行通信的方法
CN114365547A (zh) 一种系统信息的传输方法和通信装置
US20200322106A1 (en) Parameter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products
CN116325818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171078A1 (zh) 盲检测、信息发送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141304A1 (zh) 参考信号的指示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
WO2023077466A1 (zh) Bwp回退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230113625A (ko) 참조 신호 구성 방법, 장치 및 단말
CN117279121A (zh) 一种唤醒信号传输方法及通信系统
CN115623534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