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55599A - 混合网络拓扑发现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混合网络拓扑发现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55599A
CN111355599A CN201811562734.3A CN201811562734A CN111355599A CN 111355599 A CN111355599 A CN 111355599A CN 201811562734 A CN201811562734 A CN 201811562734A CN 111355599 A CN111355599 A CN 1113555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bridge
wired
connection relation
sub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6273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55599B (zh
Inventor
闫玉攀
李红涛
何代钦
李燕舞
张志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n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n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n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n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6273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555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555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555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555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555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04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ackbone network, e.g. Internet, Frame Relay
    • H04L12/462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ridge based backbo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2Standardisation; Integration
    • H04L41/0213Standardised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 e.g.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SNM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网络拓扑发现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子网中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网桥的管理信息库,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根据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和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确定中间网桥的有线连接关系,所述中间网桥为有线网络拓扑图中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都存在交换机的网桥;根据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和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确定边缘网桥的有线连接关系,所述边缘网桥为有线网络拓扑图中仅上行方向存在交换机的网桥;根据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和网桥的管理信息库,确定网桥之间的无线连接关系。本发明可以实现混合网络拓扑发现,且方法简单。

Description

混合网络拓扑发现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网络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合网络拓扑发现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网络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大,网络的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对网络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是保证网络处在正常高效运转的关键。但对网络进行有效的管理首先要获得网络的拓扑结构,而网络的结构复杂、节点数目繁多,靠人工统计往往是行不通的,而目前的网络拓扑发现技术又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所以研究更加有效的手段来得到网络的拓扑结构具有重大的意义。
SNMP是Internet体系结构委员会在网络管理标准框架基础上提出的相应的网络管理标准,其中网络管理标准框架(即开放系统互连管理框架)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该框架将网络管理划分成5大功能模块: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计费管理和安全管理。基于TCP/IP的SNMP由于其简单和易于实现的特性,已经成为网络管理领域事实上的协议标准,且目前主要的网络设备都提供对SNMP的支持,因此基于SNMP的拓扑发现技术被广泛采用。
目前的网络拓扑发现方法多是针对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所组成的有线网络,当网络中存在无线或有线网桥设备时,传统的有线网络拓扑发现方法会忽略网桥设备及其无线链路,而把它们当成一条普通的网线来处理。某些特别行业的网络场景中,由于地域跨度大,网络硬件基础资源缺乏,用户往往部署大量无线网桥设备用以解决远距离数据传输问题。因此,需要研究有线无线混合网络拓扑发现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混合网络拓扑发现方法,用以实现混合网络拓扑发现,且方法简单,该方法包括:
获取子网中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网桥的管理信息库,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
根据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和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确定中间网桥的有线连接关系,所述中间网桥为有线网络拓扑图中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都存在交换机的网桥;
根据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和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确定边缘网桥的有线连接关系,所述边缘网桥为有线网络拓扑图中仅上行方向存在交换机的网桥;
根据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和网桥的管理信息库,确定网桥之间的无线连接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混合网络拓扑发现装置,用以实现混合网络拓扑发现,且方法简单,该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子网中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网桥的管理信息库,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
中间网桥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和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确定中间网桥的有线连接关系,所述中间网桥为有线网络拓扑图中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都存在交换机的网桥;
边缘网桥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和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确定边缘网桥的有线连接关系,所述边缘网桥为有线网络拓扑图中仅上行方向存在交换机的网桥;
无线连接关系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和网桥的管理信息库,确定网桥之间的无线连接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混合网络拓扑发现方法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混合网络拓扑发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子网中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网桥的管理信息库,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根据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和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确定中间网桥的有线连接关系,所述中间网桥为有线网络拓扑图中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都存在交换机的网桥;根据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和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确定边缘网桥的有线连接关系,所述边缘网桥为有线网络拓扑图中仅上行方向存在交换机的网桥;根据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和网桥的管理信息库,确定网桥之间的无线连接关系。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混合网络拓扑发现,且方法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混合网络拓扑发现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地址转发表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的树形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子网的无线网络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的另一示意图;
图6为针对图5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方法获得的混合网络拓扑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合网络拓扑发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混合网络拓扑发现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子网中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网桥的管理信息库,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
步骤102,根据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和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确定中间网桥的有线连接关系,所述中间网桥为有线网络拓扑图中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都存在交换机的网桥;
步骤103,根据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和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确定边缘网桥的有线连接关系,所述边缘网桥为有线网络拓扑图中仅上行方向存在交换机的网桥;
步骤104,根据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和网桥的管理信息库,确定网桥之间的无线连接关系。
由图1可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子网中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网桥的管理信息库,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根据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和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确定中间网桥的有线连接关系,所述中间网桥为有线网络拓扑图中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都存在交换机的网桥;根据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和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确定边缘网桥的有线连接关系,所述边缘网桥为有线网络拓扑图中仅上行方向存在交换机的网桥;根据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和网桥的管理信息库,确定网桥之间的无线连接关系。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混合网络拓扑发现,且方法简单。
具体实施时,首先需要获取子网中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网桥的管理信息库,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包括交换机的地址转发表,地址转发表(Address Forwarding Table,AFT)用于存储网络设备的端口与目的网络设备的MAC地址。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地址转发表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一个网络设备交换机可包括多个接口,如IF1,IF2,...,IFn,每个接口可对应多个目的网络设备的MAC地址,如交换机的接口IF1对应的目的网络设备的MAC地址为MAC1,MAC2,MAC3,MAC4,...。
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可以为树形结构,例如,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的树形结构图,该树形结构图包括一个路由器R,7个交换机SW,其中R位于该树形结构的顶端,4个叶子节点位于该树形结构的底端,从最顶端到底端可能有多个网络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和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确定中间网桥的有线连接关系,可以包括:
获得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中每一直接连接关系对应的源网络设备、源网络设备的接口、目的网络设备和目的网络设备的接口,所述直接连接关系包括直接连接的两个网络设备和两个网络设备之间的连线;
对每一直接连接关系,查找该直接连接关系对应的源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获得源网络设备的接口对应的MAC地址的第一集合;查找该直接连接关系对应的目的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获得目的网络设备的接口对应的MAC地址的第二集合;
若第一集合与第二集合中都包括同一网桥的MAC地址,确定该网桥为中间网桥;
在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中,删除该直接连接关系,建立源网络设备的接口与中间网桥的有线连接关系,建立目的网络设备的接口与中间网桥的有线连接关系。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确定边缘网桥的有线连接关系,可以包括:
根据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对每一网络设备的接口,获得该网络设备的接口对应的MAC地址的第三集合;
若第三集合中的MAC地址为同一网桥的MAC地址,确定该网桥为边缘网桥;
在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中,建立该网络设备的接口与边缘网桥的有线连接关系。
具体实施时,由于MAC转发表的不稳定性,可能存在“中间网桥”被遗漏的情况,即未在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中的网桥,因此需要对遗漏的网络进行处理。
在一实施例中,在根据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确定边缘网桥的有线连接关系之后,还可以包括:
对未在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中的每一网桥,建立该网桥的有线连接关系。
在一实施例中,对未在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中的每一网桥,建立该网桥的有线连接关系,可以包括:
根据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对未在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中的每一网桥,查找与该网桥的MAC地址对应的的网络设备的接口的第四集合;
确定第四集合中,在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中最底端的网络设备的接口;
在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中,建立该网桥与最底端的网络设备的接口的有线连接关系。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和网桥设备的管理信息库,确定网桥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关系,可以包括:
若网桥的管理信息库不为空,且网桥支持SNMP,根据网桥的管理信息库中的数据,在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中,建立网桥之间的无线连接关系;
在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中,删除以该无线连接关系的上位网桥为源端的有线连接关系;
在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中,删除以该无线连接关系的下位网桥为目的端的有线连接关系。
具体实施时,以上过程包括两种情况,分别为网桥一对多(即“点到多点”网桥)的情况和网桥一对一(即“点到点”网桥)的情况,均可采用上述步骤确定网桥之间的无线连接关系,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子网的无线网络连接关系示意图,由图4可以看到根据以上步骤确定的中间网桥类型的“点对多点”网桥和“点对点”网桥,以及边缘网桥类型的“点对点”网桥的示意。
下面给出一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混合网络拓扑发现方法的具体应用。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的另一示意图,图6为针对图5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方法获得的混合网络拓扑图。
参照图5和图6,首先需要获取子网中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网桥的管理信息库,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在此之前,已经发现所有网络设备,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包括一个路由器R,6个交换机,分别为交换机SW1、交换机SW2、交换机SW3、交换机SW4、交换机SW5、交换机SW6。
然后,根据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和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确定中间网桥的有线连接关系,所述中间网桥为有线网络拓扑图中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都存在交换机的网桥,具体步骤包括:
获得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中每一直接连接关系对应的源网络设备、源网络设备的接口、目的网络设备和目的网络设备的接口,所述直接连接关系包括直接连接的两个网络设备和两个网络设备之间的连线;
对每一直接连接关系,查找该直接连接关系对应的源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获得源网络设备的接口对应的MAC地址的第一集合;查找该直接连接关系对应的目的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获得目的网络设备的接口对应的MAC地址的第二集合;
若第一集合与第二集合中都包括同一网桥的MAC地址,确定该网桥为中间网桥;
在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中,删除该直接连接关系,建立源网络设备的接口与中间网桥的有线连接关系,建立目的网络设备的接口与中间网桥的有线连接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针对交换机SW1与交换机SW2之间的直接连接关系,获得该直接连接关系中交换机SW1的接口、交换机SW2的接口,针对以上接口,获得交换机SW1的接口对应的MAC地址的第一集合和交换机SW2的接口对应的MAC地址的第二集合,第一集合和第二集合中均包含网桥B1,则网桥B1为中间网桥;然后,删除交换机SW1与交换机SW2之间的直接连接关系,建立交换机SW1与网桥B1的有线连接关系,建立交换机SW2与网桥B1的有线连接关系,最后结果如图6所示,同理获得图6中网桥B4和网桥B5均为交换机SW2和交换机SW5之间的中间网桥。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确定边缘网桥的有线连接关系,具体步骤包括:
根据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对每一网络设备的接口,获得该网络设备的接口对应的MAC地址的第三集合;
若第三集合中的MAC地址为同一网桥的MAC地址,确定该网桥为边缘网桥;
在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中,建立该网络设备的接口与边缘网桥的有线连接关系。
以交换机SW4为例,获得交换机SW4的某一接口对应的MAC地址的第三集合,该第三集合中的MAC地址为同一网桥B2的MAC地址,确定网桥B2为边缘网桥,在图5所示的拓扑图中,建立交换机SW4的该接口与网桥B2的有线连接关系,最后结果如图6所示。
通过查询网桥的管理信息库,获得未在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中的网桥B3,根据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对网桥B3,查找与网桥B3的MAC地址对应的的网络设备的接口的第四集合,该集合包括交换机SW2的接口和交换机SW5的接口;确定第四集合中,在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中最底端的网络设备的接口,在交换机SW2和交换机SW5中,交换机SW5中为有线网络拓扑图中最底端的网络设备,因此建立网桥B3与交换机SW5的接口的有线连接关系,最后结果如图6所示。
本实施例中的网桥的管理信息库,且网桥支持SNMP,根据网桥的管理信息库中的数据,获取网桥之间的连接关系,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中间网桥的有线连接关系的确定的具体步骤,已经获得图6中网桥B4和网桥B5均为交换机SW2和交换机SW5之间的中间网桥,经过网桥的管理信息库中的数据,得到网桥B4和网桥B5之间存在无线连接关系,建立两个网桥之间的无线连接关系,如图6所示,然后删除交换机SW5和网桥B4之间的有线连接关系,删除交换机SW2和网桥B5之间的有线连接关系,最后结果如图6所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子网中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网桥的管理信息库,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根据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和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确定中间网桥的有线连接关系,所述中间网桥为有线网络拓扑图中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都存在交换机的网桥;根据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和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确定边缘网桥的有线连接关系,所述边缘网桥为有线网络拓扑图中仅上行方向存在交换机的网桥;根据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和网桥的管理信息库,确定网桥之间的无线连接关系。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混合网络拓扑发现,且方法简单。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考虑了由于MAC转发表的不稳定性,可能存在“中间网桥”被遗漏的情况,使得混合网络拓扑发现结果更准确。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混合网络拓扑发现装置,如下面的实施所述。由于这些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一种混合网络拓扑发现方法相似,因此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在赘述。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合网络拓扑发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701,用于获取子网中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网桥的管理信息库,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
中间网桥确定模块702,用于根据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和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确定中间网桥的有线连接关系,所述中间网桥为有线网络拓扑图中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都存在交换机的网桥;
边缘网桥确定模块703,用于根据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和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确定边缘网桥的有线连接关系,所述边缘网桥为有线网络拓扑图中仅上行方向存在交换机的网桥;
无线连接关系确定模块704,用于根据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和网桥的管理信息库,确定网桥之间的无线连接关系。
在一实施例中,混合网络拓扑发现装置还包括遗漏网桥确定模块705,用于对未在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中的每一网桥,建立该网桥的有线连接关系。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子网中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网桥的管理信息库,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根据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和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确定中间网桥的有线连接关系,所述中间网桥为有线网络拓扑图中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都存在交换机的网桥;根据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和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确定边缘网桥的有线连接关系,所述边缘网桥为有线网络拓扑图中仅上行方向存在交换机的网桥;根据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和网桥的管理信息库,确定网桥之间的无线连接关系。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混合网络拓扑发现,且方法简单。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考虑了由于MAC转发表的不稳定性,可能存在“中间网桥”被遗漏的情况,使得混合网络拓扑发现结果更准确。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混合网络拓扑发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子网中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网桥的管理信息库,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
根据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和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确定中间网桥的有线连接关系,所述中间网桥为有线网络拓扑图中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都存在交换机的网桥;
根据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和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确定边缘网桥的有线连接关系,所述边缘网桥为有线网络拓扑图中仅上行方向存在交换机的网桥;
根据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和网桥的管理信息库,确定网桥之间的无线连接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网络拓扑发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和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确定中间网桥的有线连接关系,包括:
获得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中每一直接连接关系对应的源网络设备、源网络设备的接口、目的网络设备和目的网络设备的接口,所述直接连接关系包括直接连接的两个网络设备和两个网络设备之间的连线;
对每一直接连接关系,查找该直接连接关系对应的源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获得源网络设备的接口对应的MAC地址的第一集合;查找该直接连接关系对应的目的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获得目的网络设备的接口对应的MAC地址的第二集合;
若第一集合与第二集合中都包括同一网桥的MAC地址,确定该网桥为中间网桥;
在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中,删除该直接连接关系,建立源网络设备的接口与中间网桥的有线连接关系,建立目的网络设备的接口与中间网桥的有线连接关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网络拓扑发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确定边缘网桥的有线连接关系,包括:
根据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对每一网络设备的接口,获得该网络设备的接口对应的MAC地址的第三集合;
若第三集合中的MAC地址为同一网桥的MAC地址,确定该网桥为边缘网桥;
在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中,建立该网络设备的接口与边缘网桥的有线连接关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网络拓扑发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确定边缘网桥的有线连接关系之后,还包括:
对未在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中的每一网桥,建立该网桥的有线连接关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网络拓扑发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未在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中的每一网桥,建立该网桥的有线连接关系,包括:
根据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对未在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中的每一网桥,查找与该网桥的MAC地址对应的的网络设备的接口的第四集合;
确定第四集合中,在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中最底端的网络设备的接口;
在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中,建立该网桥与最底端的网络设备的接口的有线连接关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网络拓扑发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和网桥设备的管理信息库,确定网桥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关系,包括:
若网桥的管理信息库不为空,且网桥支持SNMP,根据网桥的管理信息库中的数据,在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中,建立网桥之间的无线连接关系;
在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中,删除以该无线连接关系的上位网桥为源端的有线连接关系;
在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中,删除以该无线连接关系的下位网桥为目的端的有线连接关系。
7.一种混合网络拓扑发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子网中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网桥的管理信息库,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
中间网桥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和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确定中间网桥的有线连接关系,所述中间网桥为有线网络拓扑图中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都存在交换机的网桥;
边缘网桥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和网络设备的地址转发表,确定边缘网桥的有线连接关系,所述边缘网桥为有线网络拓扑图中仅上行方向存在交换机的网桥;
无线连接关系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和网桥的管理信息库,确定网桥之间的无线连接关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合网络拓扑发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遗漏网桥确定模块,用于对未在子网的有线网络拓扑图中的每一网桥,建立该网桥的有线连接关系。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1811562734.3A 2018-12-20 2018-12-20 混合网络拓扑发现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13555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62734.3A CN111355599B (zh) 2018-12-20 2018-12-20 混合网络拓扑发现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62734.3A CN111355599B (zh) 2018-12-20 2018-12-20 混合网络拓扑发现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55599A true CN111355599A (zh) 2020-06-30
CN111355599B CN111355599B (zh) 2023-02-03

Family

ID=71195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62734.3A Active CN111355599B (zh) 2018-12-20 2018-12-20 混合网络拓扑发现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5559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33299A1 (en) * 2004-12-16 2006-06-22 Myung-Hee Son Method for discovering topology in Ethernet network
CN1866922A (zh) * 2006-02-10 2006-11-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以太网中的控制系统和数据报文传输方法
CN101420343A (zh) * 2008-11-28 2009-04-29 重庆邮电大学 Epa网络的网络拓扑发现方法
CN102045190A (zh) * 2009-10-21 2011-05-0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拓扑发现方法和设备
CN102710592A (zh) * 2011-03-14 2012-10-03 美国博通公司 装置及映射器操作的通信设备的运行方法
CN103403697A (zh) * 2011-03-02 2013-11-2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常规网络设备和网桥的发现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33299A1 (en) * 2004-12-16 2006-06-22 Myung-Hee Son Method for discovering topology in Ethernet network
CN1866922A (zh) * 2006-02-10 2006-11-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以太网中的控制系统和数据报文传输方法
CN101420343A (zh) * 2008-11-28 2009-04-29 重庆邮电大学 Epa网络的网络拓扑发现方法
CN102045190A (zh) * 2009-10-21 2011-05-0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拓扑发现方法和设备
CN103403697A (zh) * 2011-03-02 2013-11-2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常规网络设备和网桥的发现
CN102710592A (zh) * 2011-03-14 2012-10-03 美国博通公司 装置及映射器操作的通信设备的运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55599B (zh) 2023-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76756B2 (en) Network access method and device for equipment
CN107547439B (zh) 一种网络流量控制方法和计算节点
US694413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layer 2 path in a switched network
CN108429680B (zh) 一种基于虚拟私有云的路由配置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CN102291455B (zh) 分布式集群处理系统及其报文处理方法
CN109561033B (zh) Overlay网络中组播复制的方法及装置
US11153185B2 (en) Network device snapshots
CN107733795B (zh) 以太网虚拟私有网络evpn与公网互通方法及其装置
CN111835645B (zh) 用于跨网络内的多个接口代理子网内流量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5227466B (zh) 通信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556110B (zh) 一种用于私有云系统的不同物理业务网络自动化适配方法
JP5234544B2 (ja) ネットワーク構成情報取得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5794158B (zh) 用于处理因特网协议包的方法和系统
CN114024886B (zh) 跨资源池的网络互通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4135446A (zh) 基于SDN实现IPv4向IPv6过渡的系统及方法
US8914503B2 (en) Detected IP link and connectivity inference
CN111224802A (zh) 基于snmp的数据链路层网络拓扑发现方法及装置
CN108400922B (zh) 虚拟局域网络配置系统与方法及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42952B (zh) 一种数据转发方法、柜顶式交换机和存储介质
CN109218462B (zh) 一种云数据中心物理主机的ip分配方法
CN108259205B (zh) 一种路由发布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11355599B (zh) 混合网络拓扑发现方法及装置
CN108809795B (zh) 一种局域网环境中透明分流方法和装置
CN112994928B (zh) 一种虚拟机的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532506B (zh) 混合组网方法、装置、服务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