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51105A - 后置太阳能加热的溴化锂热泵供暖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后置太阳能加热的溴化锂热泵供暖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351105A CN111351105A CN201811565123.4A CN201811565123A CN111351105A CN 111351105 A CN111351105 A CN 111351105A CN 201811565123 A CN201811565123 A CN 201811565123A CN 111351105 A CN111351105 A CN 11135110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temperature
- heat
- heat exchange
- heat pum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AMXOYNBUYSYVKV-UHFFFAOYSA-M lithium bromide Chemical compound [Li+].[Br-] AMXOYNBUYSYVKV-UHFFFAOYSA-M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7
- 239000002918 waste hea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3
- 239000005329 float gl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6
- 238000005338 heat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440 industrial was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774 insulation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0169 heat gen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3/00—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 F24D3/18—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pump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3/00—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 F24D3/10—Feed-line arrangements, e.g. providing for heat-accumulator tanks, expansion tanks ; Hydraulic components of a central heating system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5/00—Sorp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operating continuously, e.g. absorption type
- F25B15/02—Sorp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operating continuously, e.g. absorption type without inert gas
- F25B15/06—Sorp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operating continuously, e.g. absorption type without inert gas the refrigerant being water vapour evaporated from a salt solution, e.g. lithium bromid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particular sources of energy
- F25B27/02—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particular sources of energy using waste heat, e.g. from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2200/00—Heat sources or energy sources
- F24D2200/32—Heat sources or energy sources involving multiple heat sources in combination or as alternative heat sourc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2220/00—Components of central heating installations excluding heat sources
- F24D2220/10—Heat storage materials, e.g. phase change materials or static water enclosed in a spac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7—Relating to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technologies
- Y02A30/274—Relating to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technologies using waste energy, e.g. from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62—Absorption based systems
- Y02B30/625—Absorption based systems combined with heat or power generation [CHP], e.g. trigene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后置太阳能加热的溴化锂热泵供暖方法,属于供热余热回收与热量分配领域,为了解决热量分级输出,及水源和热量的节约和充分使用的问题,集水器的出口连通混水器的第二入口并对混水器输送回收水(33~35℃),低温换热水与回收水在混水器中混合形成混合水(36~38℃),混水器的出口连接第四热泵的蒸发器的热端并对其输送混合水(36~38℃),混合水由第四热泵换热,换热后被第二分水器分水,效果是完成了高温热量和低温热量的一并输出,还将水被循环利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供热余热回收与热量分配领域,涉及一种后置太阳能加热的溴化锂热泵供暖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近些年,随着我国城市供暖面积的增加及工业厂房生产线建设的加大,使得我国热力消费量快速增长,从供热方式上进行分析,目前我国居民采暖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热电联产方式、中小型区域锅炉房集中供热、家用小型燃气热水炉、家庭燃煤炉等,其中热电联产方式是利用燃料的高品位热能发电后,将其低品位热能供热的综合利用能源技术。目前我国300万千瓦火力电厂的平均发电效率为33%,而热电厂供热时,发电效率可达20%,剩下的80%,热量中的70%以上可用于供热,10000千焦热量的燃料,采用热电联产方式,可产生2000千焦电力和7000千焦热量,而采用普通火力发电厂发电,此2000千焦电力需消耗6000千焦燃料,因此将热电联产方式产出的电力,按照普通电厂的发电效率,扣除其燃料消耗,剩余的4000千焦燃料可产生7000千焦热量。从这个意义上讲,则热电厂供热的效率为170%,约为中小型锅炉房供热效率的两倍。在条件允许时,应优先发展热电联产的采暖方式。在热电联产方式供热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一方面电厂高温蒸汽价格昂贵,另一方面,高温的蒸汽供暖管道中需要大量的保温材料来减少热量损失,在供暖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尽管使用较多的保温材料,还是会造成较大的热损耗。为此需找其他价格低廉产量大的工业废热等热源来代替电厂部分的高温蒸汽。而以浮法玻璃厂为代表的低温工业废热目前被白白抛弃掉,或者额外利用水电资源排放掉,将其丢弃十分可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热量分级输出,及水源和热量的节约和充分使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后置太阳能加热的溴化锂热泵供暖方法,电厂冷凝器引入管连通溴化锂热泵的高温换热段,并对其输送高温换热水(100℃),高温换热段的出口连通低温换热段的入口,并对低温换热段输送高温换热后的换热水(60℃),低温换热段的出口连接混水器的第一入口并对混水器输送低温换热水(38~42℃),集水器的出口连通混水器的第二入口并对混水器输送回收水(33~35℃),低温换热水与回收水在混水器中混合形成混合水(36~38℃),混水器的出口连接第四热泵的蒸发器的热端并对其输送混合水(36~38℃),混合水由第四热泵换热,换热后被第二分水器分水,第二分水器分出与热电联产装置输入的等量的水(8~12℃),并由电厂冷凝气回水管输送回电厂,其余的水(8~12℃)被输送至储水罐作为回水,由温度传感器对回水的温度检测,检测温度低于设定阈值(24℃)则启用太阳能热水器对回水加热或由相变蓄热装置释放存储热量对储水罐中对回水加热,提高回水的温度并使其能稳定在设定阈值(24~26℃)。
进一步的,溴化锂热泵的中温换热段连接第一输出管路,由高温换热段及低温换热段对中温换热段换热(输出温度60℃),由第四热泵的蒸发器段对冷凝器段换热(输出温度45℃),为换热热能分级输出。
进一步的,温度稳定在设定阈值的回水被输送至第一分水器以对回水再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客户端是用户供暖管路。
进一步的,第一分水器接收的回水(24~26℃),其输送至第一热泵、第二热泵、第三热泵的冷凝器冷端作为中介水。
进一步的,高温换热水是100℃,低温换热水是38~42℃,中温换热段输出中温水是60℃,回水是25℃;经高温换热段换热后的换热水是60℃,冷凝水是5℃,冷凝器的热端输出低温水是36℃。
进一步的,电厂处于限产或检修运行而导致冷凝水产量下降,减少了来自电厂冷凝气引水管41的高温换热水的进水量,调节并降低溴化锂热泵的功率,维持溴化锂热泵38出水温度是38~42℃,并与由浮法玻璃余热回收装置输出的34~36℃的水混合,混合后的混合水温度达到36-38℃,混合水进入热泵40,换热为8~12℃的水,并进入第二分水器,由第二分水器分出与电厂冷凝水引入管进水等量的水并输送回电厂,分水器分出的剩余的水输送至储水罐;
浮法玻璃厂检修时,浮法玻璃厂的冷却水产量降低,调节并提高溴化锂热泵的功率,维持溴化锂热泵出水温度是38~42℃,并与由浮法玻璃余热回收装置输出的34~36℃的水混合,混合后的混合水温度达到36-38℃,混合水进入第四热泵,换热为8~12℃的水,并进入第二分水器,由分水器分出与电厂冷凝水引入管进水等量的水并输送回电厂,分水器分出的剩余的水输送至储水罐。
有益效果:溴化锂热泵供暖装置对存储水、用户端和电厂水之间进行了换热,将高温电厂水和存储水的热量供给用户端,即通过溴化锂热泵、热泵完成换热,并将换热后的低温水分别返回电厂和第一分水器,使得换热后的低温水继续参与循环,不仅完成了高温热量和低温热量的一并输出,还将水被循环利用,实现了水源和热量的节约和充分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的管路连接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厂热电联产装置的管路连接图。
1.浮法玻璃车间,2.预备水箱,3.第一控制阀,4.第二控制阀,5.第一循环泵,6.冷却塔,7.第三控制阀,8.第四控制阀,9.第五控制阀,10.第六控制阀,11.第七控制阀,12.第八控制阀,13.第九控制阀,14.第十控制阀,15.第十一控制阀,16.第十二控制阀,17.第二循环泵,18.第三循环泵,19.溢水口,20.隔热层,21.冷池,22.热池,23.第一热泵,24.第二热泵,25.第三热泵,26.集水器,27.第四循环泵,28.第一分水器,
29.温度传感器,30.第十五控制阀,31.储水罐,32.第五循环泵,33.相变蓄热装置,34.第十三控制阀,35.第十四控制阀,36.太阳能热水器,37.第十六控制阀,38.溴化锂热泵,39.用户末端管路,40.第四热泵,41.热电联产装置,42.混水器,43.分水阀,44.第二分水器,45.电厂冷凝气回水管,46.第六循环泵。
1-1.蒸汽热泵机组,1-2.第三溴化锂热泵机组,1-3.第二溴化锂热泵机组,1-4.第一溴化锂热泵机组,1-5.汽-水换热器,1-6.乏汽装置,1-7.蒸汽轮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集成多种余热耦合供暖系统,包括浮法玻璃余热回收装置、太阳能余热回收装置和溴化锂热泵供暖装置。
所述浮法玻璃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浮法玻璃车间(1)、热池(22)、冷池(21)、第二循环泵(17)、第三循环泵(18)两级控制阀、冷却塔(6)、热泵,浮法玻璃车间(1)的第一出水口由第一水管通入热池(22),冷却塔(6)的入口连通上水管,冷却塔(6)的出口管路通入冷池(21),上水管安装两级控制阀及循环泵,上水管通入热池(22),循环泵设置在上水管的热池(22)与两级控制阀之间的位置处,两级控制阀的阀间由所述上水管连通,且位于该部分的上水管连通分支水管,所述分支水管由管路连接热泵,且位于该部分的管路安装有第七控制阀(11)。
热泵包括三组,即热泵23、热泵24和热泵25,各热泵(23、24、25)的蒸发器的热端输入为分支水管,热泵的蒸发器的冷端输出连接冷却塔(6)。热泵的蒸发器的冷端输出与冷却塔(6)之间的连通管路设置有第十二控制阀(16)。热泵(23、24、25)的冷凝器的热端输出为集水器(26),所述集水器(26)的前端管路安装第四循环泵(27),所述溴化锂热泵供暖装置的分水阀的另一个出口连接太阳能余热回收装置的储水罐的入口,太阳能余热回收装置的储水罐(31)的出口连通第一分水器(28),热泵(23、24、25)的冷凝器的冷端输入为第一分水器(28)。
所述的冷却塔(6)的入口至少并联两路所述上水管,每一路上水管上安装一组控制阀组,每组控制阀组至少包括两路并联的两级控制阀,各路两级控制阀的阀间由所述上水管连通,且位于该部分的上水管连通分支水管,所述分支水管由管路并联接通多路热泵,且位于该部分的管路安装有第七控制阀(11)。具体的,所述上水管包括并联的第一路上水管和第二路上水管,第一路上水管安装第一组控制阀组,第一组控制阀组包括并联的第一路两级控制阀和第二路两级控制阀,第一路两级控制阀包括第八控制阀(12)和第三控制阀(7),第二路两级控制阀包括第九控制阀(13)和第四控制阀(8);第二路上水管安装第二组控制阀组,第二组控制阀组包括并联的第一路两级控制阀和第二路两级控制阀,第一路两级控制阀包括第十控制阀(14)和第五控制阀(9),第二路两级控制阀包括第十一控制阀(15)和第六控制阀(10);所述热泵包括第一热泵(23)、第二热泵(24)和第三热泵(25)。
浮法玻璃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预备水箱(2),所述预备水箱(2)的出水管通入冷池(21),浮法玻璃车间(1)的第二出水口连通第二水管,第二出水管与预备水箱(2)的出水管连通,第二水管两侧的所述出水管,一侧安装第一控制阀(3),另一侧安装第二控制阀(4),第二控制阀(4)下游的出水管上安装第一循环泵(5)。所述热池(22)与冷池(21)之间由隔热层(20)分隔,且在隔热层(20)上设置连通两池的溢水口(19)。
上述装置的执行方法如下:一种浮法玻璃余热回收方法,浮法玻璃车间(1)产生的37~39℃的循环水由第一水管通入热池(22),对第二循环泵(17)、第三循环泵(18)加压,加压完毕,打开第八控制阀(12)、第九控制阀(13)、第十控制阀(14)、第十一控制阀(15),关闭第三控制阀(7)、第四控制阀(8)、第五控制阀(9)、第六控制阀(10),并打开第七控制阀(11),热池(22)中的37~39℃的循环水被上水管的循环泵抽取,并被抽取到第一热泵(23)、第二热泵(24)、第三热泵(25)中的蒸发器,作为蒸发器的热端输入,该37~39℃的循环水与冷凝器的冷端的24~26℃的中介水换热,换热后,冷凝器的热端输出33~35℃的中介水,蒸发器的冷端输出31~33℃的循环水并被供给至冷却塔(6),并由冷却塔(6)冷却后排入冷池(21),冷池(21)的循环水被第一循环泵(5)加压,打开第二控制阀(4),冷池(21)的循环水被输送至浮法玻璃车间(1)作为浮法玻璃生产冷却水,当不需要换热时,打开第八控制阀(12)、第九控制阀(13)、第十控制阀(14)、第十一控制阀(15)、第三控制阀(7)、第四控制阀(8)、第五控制阀(9)、第六控制阀(10),并关闭第七控制阀(11),热池(22)中的37~39℃的循环水被上水管的循环泵抽取,并被直接抽取到冷却塔(6)冷却。蒸发器的冷端输出约31~33℃的循环水并供给至冷却塔(6),工艺流程生产中冷却水温度要求为20~30℃,即冷池(21)中的水温应保持在20~30℃相对稳定的温度环境,若蒸发器冷端输出循环水温度高于30℃时,则由冷却塔(6)冷却后排入冷池(21),若蒸发器冷端输出循环水温度低于30℃时,则直接经由冷却塔(6)排入冷池(21)。
第一热泵(23)、第二热泵(24)、第三热泵(25)的冷凝器的热端输出33~35℃的中介水被集水器(26)收集。所述集水器的前端的管路安装用于抽取集水器(26)中的中介水的第四循环泵(27),所述溴化锂热泵供暖装置的分水阀的另一个出口连接太阳能余热回收装置的储水罐的入口,太阳能余热回收装置的储水罐(31)的出口连通第一分水器(28),热泵(23、24、25)的冷凝器的冷端输入为第一分水器(28)。
第一热泵(23)、第二热泵(24)、第三热泵(25)的冷凝器的冷端输入的24~26℃的中介水由第一分水器(28)供给,该第一分水器(28)的供水来自太阳能余热回收装置的储水罐,而储水罐的供水来自于由溴化锂热泵供暖装置,由其换热后的回水作为该24~26℃的中介水,以形成浮法玻璃余热回收的中介水被溴化锂热泵供暖装置换热,成为高热源供给,且换热后的低温水由太阳能余热回收装置再加热,并达到适合浮法玻璃再利用的水源,也即溴化锂热泵供暖装置将该部分热量与电厂的高温热水一并换热给用户管路,将浮法玻璃余热和太阳能余热作为如供暖热源,并将换热后的具有相对稳定低温的中介水用于热泵机组的冷凝器端的冷端输出,循环参与换热,对水量和热量均起到节约的作用。
在断电的状态下,第二控制阀(4)关闭,第一控制阀(3)开启,预备水箱(2)中的水能为浮法玻璃车间(1)提供15分钟的冷却水。所述热池(22)与冷池(21)之间由隔热层(20)分隔,且在隔热层(20)上设置连通两池的溢水口(19),在热池(22)或冷池(21)中的水过多并超过溢水口(19)而进入对应的池中,使得不因单独池中因存水过多导致水由池中直接溢出。
所述太阳能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太阳能热水器(34)、相变蓄热装置(33)、储水罐(31)、温度传感器(29)、第五循环泵(32)、第十三控制阀(34)、第十四控制阀(35)、第十五控制阀(30),储水罐(31)的循环出口与太阳能热水器(36)间由管路连接,并在该管路段设置第十五控制阀(30),太阳能热水器(36)的出水管分支两路并联水管,一路水管上设置第十三控制阀(34),并与所述第五循环泵(32)连接,另一路水管上设置第十四控制阀(35),并与相变蓄热装置(33)连接,由相变蓄热装置(33)连接所述第五循环泵(32),第五循环泵(32)的出口连接储水罐(31)的循环入口。储水罐(31)的入口与溴化锂热泵供暖装置的分水阀的一个出口连接,储水罐的出口连接浮法玻璃余热回收装置的第一分水器,第一分水器连接一个以上的热泵(23、24、25),且连接在热泵(23、24、25)的冷凝器的冷端。
上述装置的执行方法如下:太阳能余热回收方法:
正常模式:当太阳能辐射强度相对适中时,即当日7:00至当日11:00与当日15:00至当日19:00时,打开第十五控制阀(30),关闭第十四控制阀(35),打开第十三控制阀(34),使储水罐(31)中的水由储水罐(31)的循环出口被第五循环泵(32)抽取出,并由太阳能热水器(36)对储水罐(31)中的水加热,并经由安装有第十三控制阀(34)的管路,将加热后的水直接被抽取至储水罐(31),由储水罐(31)的循环水入口回流至储水罐(31);循环上述储水加热循环,直至模式改变或储水罐(31)中的温度传感器(29)的测量值达到设定阈值;
蓄能模式:当太阳能辐射强度相对过大时,即当日11:00至15:00时,打开第十五控制阀(30),关闭第十三控制阀(34),打开第十四控制阀(35),启动相变蓄热装置(33),使储水罐(31)中的水由储水罐(31)的循环出口被第五循环泵(32)抽取出,并由太阳能热水器(36)对储水罐(31)中的水加热,并经由安装有相变蓄热装置(33)的管路,由相变蓄热装置(33)储存过多的热能,使出水温度保持在设定温度;循环上述储水加热循环,直至模式改变;
发热模式:当太阳能辐射强度相对不足时,即当日19:00至次日7:00时或温度传感器(29)测量到半小时内水温持续低于40℃时;关闭第十三控制阀(34),打开第十四控制阀(35),启动相变蓄热装置(33),使储水罐(31)中的水由储水罐(31)的循环出口被第五循环泵(32)抽取出,并由太阳能热水器(36)对储水罐(31)中的水加热,并经由安装有相变蓄热装置(33)的管路,由相变蓄热装置(33)释放出其在蓄热模式中储存的热能,提高出水温度,使出水温度保持在设定温度;循环上述储水加热循环,直至模式改变。
在该三种模式下,
储水罐(31)的入口与溴化锂热泵供暖装置的分水阀的一个出口连接,储水罐的出口连接浮法玻璃余热回收装置的第一分水器,第一分水器连接一个以上的热泵(23、24、25),且连接在热泵(23、24、25)的冷凝器的冷端。
所述溴化锂热泵供暖装置,包括溴化锂热泵(38)、第四热泵(40)、混水器(42)、分水器(44)及储水罐(31);所述的溴化锂热泵(38)包括高温换热段、低温换热段、中温换热段,所述的混水器(42)包括第一入口、第二入口及出口,第四热泵(40)的冷凝器连接第二输出管路;所述的高温换热段的入口连接热电联产装置(41),高温换热段的出口连接低温换热段的入口,低温换热段的出口连接混水器(42)的第一入口,集水器(26)的出口连通混水器(42)的第二入口,混水器(42)的出口连接第四热泵(40)的蒸发器的热端,蒸发器的冷端连接第二分水器(44),所述的第二分水器(44)安装双向的分水阀(43),分水阀(43)的一个出口连接电厂冷凝气回水管(45),分水阀(43)的另一个出口连接太阳能余热回收装置的储水罐(31)的入口,并在连接的管路安装第十五控制阀(30),所述太阳能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太阳能热水器、相变蓄热装置(33)、储水罐(31)、温度传感器(29)、第五循环泵(32)、第十三控制阀(34)、第十四控制阀(35)、第十六控制阀(37),温度传感器(29)安装在储水罐(31)中,储水罐(31)的出口与太阳能热水器间由管路连接,并在该管路段设置第十六控制阀(37),太阳能热水器的出水管分支两路并联水管,一路水管上设置第十三控制阀(34),并与所述第五循环泵(32)连接,另一路水管上设置第十四控制阀(35),并与相变蓄热装置(33)连接,由相变蓄热装置(33)连接所述第五循环泵(32),第五循环泵(32)的出口连接储水罐(31)的循环入口,溴化锂热泵(38)的中温换热段连接第一输出管路,第四热泵(40)的冷凝器端连接第二输出管路。
所述的分水阀(43)的出口与储水罐(31)入口的连接管路中安装有第六循环泵(46)。集水器(26)的出口与混水器(42)的第二入口的连通管路安装第四循环泵(27)。储水罐(31)的出口连接第一分水器(28),第一分水器(28)连接一个以上的热泵(23、24、25),且连接在热泵(23、24、25)的冷凝器的冷端。所述的第一输出管路、第二输出管路连接用户端管路,且为换热热能分级输出。所述的用户端管路是供热管路。所述热电联产装置(41)其连接于电厂,其中的蒸汽温度约为100℃,溴化锂热泵(38)的高温换热段的输入温度约为100℃,输出温度约为60℃,低温换热段的输入温度约为60℃,输出温度约为38~42℃,中温换热段的输入温度约为45℃,输出温度约为60℃;混水器(42)混水的输出温度为36~38℃,第四热泵(40)蒸发器的热端输入的输入温度为36~38℃,冷端输出为8~12℃,冷凝器的冷端输入温度约为36℃,热端输出的温度约为45℃,所述储水罐(31)中输出的水的温度约为24~26℃。
由上述,溴化锂热泵供暖装置对存储水、用户端和电厂水之间进行了换热,将高温电厂水和存储水的热量供给用户端,即通过溴化锂热泵、热泵完成换热,并将换热后的低温水分别返回电厂和第一分水器,使得换热后的低温水继续参与循环,不仅完成了高温热量和低温热量的一并输出,还将水被循环利用,实现了水源和热量的节约和充分使用。而为了能够将低温水直接适用于溴化锂热泵使用,在浮法玻璃余热回收装置和溴化锂热泵供暖装置之间增加太阳能余热回收装置,以清洁能源补充部分热量。
上述装置的执行方法如下:一种溴化锂热泵供暖方法,电厂冷凝器引入管连通溴化锂热泵(38)的高温换热段,并对其输送高温换热水(100℃),高温换热段的出口连通低温换热段的入口,并对低温换热段输送高温换热后的换热水(60℃),低温换热段的出口连接混水器(42)的第一入口并对混水器(42)输送低温换热水(38~42℃),集水器(26)的出口连通混水器(42)的第二入口并对混水器(42)输送回收水(33~35℃),低温换热水与回收水在混水器(42)中混合形成混合水(36~38℃),混水器(42)的出口连接第四热泵(40)的蒸发器的热端并对其输送混合水(36~38℃),混合水由第四热泵(40)换热,换热后被第二分水器(44)分水,第二分水器(44)分出与热电联产装置(41)输入的等量的水(8~12℃),并由电厂冷凝气回水管(45)输送回电厂,其余的水(8~12℃)被输送至储水罐(31)作为回水,由温度传感器(29)对回水的温度检测,检测温度低于设定阈值(24℃)则启用太阳能热水器对回水加热或由相变蓄热装置(33)释放存储热量对储水罐(31)中对回水加热,提高回水的温度并使其能稳定在设定阈值(24~26℃)。将太阳能余热回收装置后置于溴化锂热泵供暖装置,其目的是一方面后置加热可以获取溴化锂需求温度的供水,而不将其前置于溴化锂热泵供暖装置,是为了能够获得更低的电厂冷凝回水。
溴化锂热泵(38)的中温换热段连接第一输出管路(输入温度45°),由高温换热段及低温换热段对中温换热段换热(输出温度60℃),由第四热泵(40)的蒸发器段对冷凝器段换热(输出温度45℃,输入温度为36℃),为换热热能分级输出。温度稳定在设定阈值的回水被输送至第一分水器(28)以对回水再使用。所述的客户端是用户供暖管路。第一分水器(28)接收的回水(24~26℃),其输送至第一热泵(23)、第二热泵(24)、第三热泵(25)的冷凝器冷端作为中介水。高温换热水是100℃,低温换热水是38~42℃,中温换热段输出中温水是60℃,回水是25℃;经高温换热段换热后的换热水是60℃,冷凝水是5℃,冷凝器的热端输出低温水是36℃。电厂处于限产或检修运行而导致冷凝水产量下降,减少了来自电厂冷凝气引水管41的高温换热水的进水量,调节并降低溴化锂热泵(38)的功率,维持溴化锂热泵(38)38出水温度是38~42℃,并与由浮法玻璃余热回收装置输出的34~36℃的水混合,混合后的混合水温度达到36-38℃,混合水进入热泵40,换热为8~12℃的水,并进入第二分水器(44),由第二分水器(44)分出与电厂冷凝水引入管进水等量的水并输送回电厂,分水器分出的剩余的水输送至储水罐(31);浮法玻璃厂检修时,浮法玻璃厂的冷却水产量降低,调节并提高溴化锂热泵(38)的功率,维持溴化锂热泵(38)出水温度是38~42℃,并与由浮法玻璃余热回收装置输出的34~36℃的水混合,混合后的混合水温度达到36-38℃,混合水进入第四热泵(40),换热为8~12℃的水,并进入第二分水器(44),由分水器分出与电厂冷凝水引入管进水等量的水并输送回电厂,分水器分出的剩余的水输送至储水罐(31)。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电厂热电联产装置,包括乏汽装置(1-6)、蒸汽轮机(1-7)、蒸汽热泵机组(1-1)、第三溴化锂热泵机组(1-2)、第二溴化锂热泵机组(1-3)、第一溴化锂热泵机组(1-4),各溴化锂热泵机组包括高温热源、低温热源和中温热源,所述的乏汽装置(1-6)的换热管路并行连通蒸汽热泵机组(1-1)的蒸发器及各溴化锂热泵机组的低温热源,所述蒸汽轮机(1-7)的换热管路并行连通各溴化锂热泵机组的高温热源,冷凝器的高温出水口连接第一溴化锂热泵机组(1-4)的中温热源的入口连通,第一溴化锂热泵机组(1-4)的出口与第二溴化锂热泵机组(1-3)的中温热源的入口连通,第二溴化锂热泵机组(1-3)的中温热源的出口与第三溴化锂热泵机组(1-2)的中温热源的入口连通。
乏汽装置(1-6)的入口连接入口管,其出口连接出口管,入口管、出口管并行排列,入口管连通第一溴化锂热泵机组(1-4)的低温热源的出口,出口管连通第一溴化锂热泵机组(1-4)的低温热源的入口,第二溴化锂热泵机组(1-3)的低温热源的入口并联接入所述出口管,其出口并联接入所述入口管,第三溴化锂热泵机组(1-2)的低温热源的入口并联接入所述出口管,其出口并联接入所述入口管,蒸汽热泵机组(1-1)的蒸发器的入口连接出口管,蒸汽热泵机组(1-1)的蒸发器的出口连接入口管;蒸汽轮机(1-7)的入口连接入口管,其出口连接出口管,入口管、出口管并行排列,入口管连通汽-水换热器(1-5)的汽出口,出口管连通汽-水换热器(1-5)的汽入口,第一溴化锂热泵机组(1-4)的高温热源的入口并联接入所述出口管,其出口并联接入所述入口管,第二溴化锂热泵机组(1-3)的高温热源的入口并联接入所述出口管,其出口并联接入所述入口管,第三溴化锂热泵机组(1-2)的高温热源的入口并联接入所述出口管,其出口并联接入所述入口管,蒸汽热泵机组(1-1)的蒸发器的入口连接出口管,蒸汽热泵机组(1-1)的蒸发器的出口连接入口管。
所述的蒸汽热泵机组(1-1)的冷凝器的低温进水口连接进水管道(5度左右)。
所述的第三溴化锂热泵机组(1-2)的低温热源还连接进水管道(25度左右)。
上述电厂热电联产装置的执行方法:5℃左右的电厂水进入蒸汽热泵机组(1-1)的冷凝器的冷水入口,由乏汽装置(1-6)产生的乏汽水在蒸汽热泵机组(1-1)的蒸发器端与蒸汽热泵机组(1-1)的冷凝器端的5℃左右的电厂水换热,由蒸汽热泵机组(1-1)的冷凝器端输出30℃左右的一级换热水,一级换热水进入第一溴化锂热泵机组(1-4)的中温热源并作为其进水;乏汽装置(1-6)产生的乏汽水进入第一溴化锂热泵机组(1-4)作为低温热源,蒸汽轮机(1-7)产生的100℃的高温蒸汽进入第一溴化锂热泵机组(1-4)作为高温热源,第一溴化锂热泵机组(1-4)的中温热源的出水50℃左右的二级换热水;乏汽装置(1-6)产生的乏汽水进入第二溴化锂热泵机组(1-3)作为低温热源,蒸汽轮机(1-7)产生的高温蒸汽进入第二溴化锂热泵机组(1-3)作为高温热源,第二溴化锂热泵机组(1-3)的中温热源的出水70℃左右的三级换热水;乏汽装置(1-6)产生的乏汽水进入第三溴化锂热泵机组(1-2)作为低温热源,蒸汽轮机(1-7)产生的高温蒸汽进入第三溴化锂热泵机组(1-2)作为高温热源,第三溴化锂热泵机组(1-2)的中温热源的出水90℃左右的四级换热水,四级换热水进入汽-水换热器(1-5)并与蒸汽轮机(1-7)产生的高温蒸汽换热,由汽-水换热器(1-5)输出100℃的热水。
电厂的供热水与中介水都很洁净且本装置只是使用两者所携带的低温废热,所以两者可以混合使用,并且因为利用了大量浮法玻璃车间不使用的低温废热从而大幅度减少电厂高温水的使用量,因为浮法玻璃车间冷池水价格低廉,降低了电厂负荷和运行成本,提高了供暖面积。
该系统设计了多种能源互为备份的冗余供暖模式,在电厂或浮法玻璃厂因某种原因能够提供的热量降低时,仍然能够对用户末端进行供暖;例如,电厂受环保因素限产或维修限制,冷凝水产量降低,或者浮法玻璃因为产量或检修因素限制,低温余热产量降低时,整个偶合供暖系统仍然可以提供稳定的供暖负荷,提高了供暖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保障了北方城镇集中供暖这一重要民生工程的稳定性。具体来讲,在电厂或浮法玻璃厂生产受限制,设计以下控制模式:
当电厂处于限产或检修运行时,冷凝水产量降低,此时减少从电厂冷凝气引水管41进水量,降低溴化锂热泵的功率,通过溴化锂热泵系统的内部调节,提高溴化锂热泵38的出水温度,溴化锂热泵38出水温度在38~42℃的水和由浮法玻璃余热回收34~36℃的水混合后达到36-38℃,然后进入第四热泵40,换热为8~12℃的水,进入第二分水器44,此时分出与电厂冷凝水引水口41进水等量的水回电厂,另一部分送入储水罐31。
浮法玻璃厂检修时,浮法玻璃厂的冷却水产量降低,提高溴化锂热泵的功率,通过溴化锂热泵系统的内部调节,溴化锂热泵38的出水温度,溴化锂热泵38出水和由浮法玻璃余热回收34~36℃的水混合后达到27~28℃,然后进入第四热泵40,换热为8~12℃的水,进入第二分水器44,此时分出与电厂冷凝水引水口41进水等量的水回电厂,另一部分送入储水罐31。
溴化锂热泵出水温度调低,拉大温差,更加有效地利用了电厂冷却水,提高了对于低温废热的利用率,更适合电厂水按流量计费而不是按热量计费,需要电厂有相关配合的装置。太阳能装置安装在第二分水器44和第一分水器28之间而不是在集水器26和混水器42之间,太阳能装置专门对回水进行补热,使回水温度稳定,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是一种电厂高温蒸汽与浮法玻璃厂产生的低温余热耦合联合供热系统,既可以满足供热需求又减少了电厂高温蒸汽的使用,大幅降低供暖成本。
浮法玻璃厂区内修建换热机房,在冬季将浮法玻璃厂区冷却塔循环水当中的工业废热(38℃)通过换热器降温至32℃,将中介水的温度由25℃提升至35℃,换热后使温度降低到31~33℃,输送回浮法玻璃换热机房,这样就得到了大量的低温热源。而利用浮法玻璃产生的低温余热有以下优势:
不改变暖通系统:只在冷却塔管线部分做改造,不影响其他系统。
不增加电力运行费用:在厂区内增加换热器机房,供暖季冷却塔不运行,节省电费。
不增减对方设备:不取消冷却塔,非供暖季还可继续使用,不影响其他设备。
不改变工作温度:换热器换热后温度仍保持在32℃,不影响使用要求,不增加能耗。
采用上述方案,不改变工厂原有运行条件、不增加电力消耗量、不影响产品产量的情况下,可回收大量余热。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提供大量的低温热源与电厂提供的高温蒸汽耦合供热,在不影响供热效果的条件下,大大减少了电厂高温蒸汽的用量,又充分利用了浮法玻璃厂产生的低温热源,降低了供热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因此,本发明对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一种实施例中,本申请中的任意的温度,使用该温度的左右或约或等同的非精确表示对该温度限定,如45℃左右或约45℃,则表示该温度的±1度的区间,即表示示例的44~46℃,具体温度数值则直接表示其数值温度,然而在一种进一步优化的实施例中,对于本申请中涉及的温度的直接数值表示,理解为是其温度的±1度的区间,如换热为45度出水,表示示例的44~46℃,除了具有必须由该数值表示的除外,例如,100℃的热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创造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后置太阳能加热的溴化锂热泵供暖方法,其特征在于,电厂冷凝器引入管连通溴化锂热泵(38)的高温换热段,并对其输送高温换热水,高温换热段的出口连通低温换热段的入口,并对低温换热段输送高温换热后的换热水,低温换热段的出口连接混水器(42)的第一入口并对混水器(42)输送低温换热水,集水器(26)的出口连通混水器(42)的第二入口并对混水器(42)输送回收水,低温换热水与回收水在混水器(42)中混合形成混合水,混水器(42)的出口连接第四热泵(40)的蒸发器的热端并对其输送混合水,混合水由第四热泵(40)换热,换热后被第二分水器(44)分水,第二分水器(44)分出与热电联产装置(41)输入的等量的水,并由电厂冷凝气回水管(45)输送回电厂,其余的水被输送至储水罐(31)作为回水,由温度传感器(29)对回水的温度检测,检测温度低于设定阈值则启用太阳能热水器对回水加热或由相变蓄热装置(33)释放存储热量对储水罐(31)中对回水加热,提高回水的温度并使其能稳定在设定阈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置太阳能加热的溴化锂热泵供暖方法,其特征在于,溴化锂热泵(38)的中温换热段连接第一输出管路,由高温换热段及低温换热段对中温换热段换热(输出温度60℃),由第四热泵(40)的蒸发器段对冷凝器段换热(输出温度45℃),为换热热能分级输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置太阳能加热的溴化锂热泵供暖方法,其特征在于,温度稳定在设定阈值的回水被输送至第一分水器(28)以对回水再使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置太阳能加热的溴化锂热泵供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客户端是用户供暖管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置太阳能加热的溴化锂热泵供暖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分水器(28)接收的回水,其输送至第一热泵(23)、第二热泵(24)、第三热泵(25)的冷凝器冷端作为中介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置太阳能加热的溴化锂热泵供暖方法,其特征在于,高温换热水是100℃,低温换热水是38~42℃,中温换热段输出中温水是60℃,回水是25℃;经高温换热段换热后的换热水是60℃,冷凝水是5℃,冷凝器的热端输出低温水是36℃。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置太阳能加热的溴化锂热泵供暖方法,其特征在于,电厂处于限产或检修运行而导致冷凝水产量下降,减少了来自电厂冷凝气引水管41的高温换热水的进水量,调节并降低溴化锂热泵(38)的功率,维持溴化锂热泵(38)出水温度是38~42℃,并与由浮法玻璃余热回收装置输出的34~36℃的水混合,混合后的混合水温度达到36-38℃,混合水进入热泵40,换热为8~12℃的水,并进入第二分水器(44),由第二分水器(44)分出与电厂冷凝水引入管进水等量的水并输送回电厂,分水器分出的剩余的水输送至储水罐(31);浮法玻璃厂检修时,浮法玻璃厂的冷却水产量降低,调节并提高溴化锂热泵(38)的功率,维持溴化锂热泵(38)出水温度是38~42℃,并与由浮法玻璃余热回收装置输出的34~36℃的水混合,混合后的混合水温度达到36-38℃,混合水进入第四热泵(40),换热为8~12℃的水,并进入第二分水器(44),由分水器分出与电厂冷凝水引入管进水等量的水并输送回电厂,分水器分出的剩余的水输送至储水罐(3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565123.4A CN111351105A (zh) | 2018-12-20 | 2018-12-20 | 后置太阳能加热的溴化锂热泵供暖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565123.4A CN111351105A (zh) | 2018-12-20 | 2018-12-20 | 后置太阳能加热的溴化锂热泵供暖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351105A true CN111351105A (zh) | 2020-06-30 |
Family
ID=71195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565123.4A Pending CN111351105A (zh) | 2018-12-20 | 2018-12-20 | 后置太阳能加热的溴化锂热泵供暖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351105A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10132008A1 (en) * | 2008-01-08 | 2011-06-09 | Beijing Lianliyuan Technology Co., Ltd. | Absorption heat pum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energy grade of low temperature waste heat |
CN103629857A (zh) * | 2013-12-04 | 2014-03-12 | 大连大学 | 基于热泵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 |
CN107062698A (zh) * | 2016-12-27 | 2017-08-18 | 大连葆光节能空调设备厂 | 一种高效直膨式太阳能热泵与水源热泵耦合供热系统 |
CN107860149A (zh) * | 2017-11-07 | 2018-03-30 | 北京拓首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太阳能辅助加热的第二类吸收式热泵 |
CN108105831A (zh) * | 2017-12-04 | 2018-06-01 | 大连葆光节能空调设备厂 | 一种玻璃厂低温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
CN108507219A (zh) * | 2017-02-28 | 2018-09-07 | 远大空调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型两级式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及工作方法 |
-
2018
- 2018-12-20 CN CN201811565123.4A patent/CN11135110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10132008A1 (en) * | 2008-01-08 | 2011-06-09 | Beijing Lianliyuan Technology Co., Ltd. | Absorption heat pum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energy grade of low temperature waste heat |
CN103629857A (zh) * | 2013-12-04 | 2014-03-12 | 大连大学 | 基于热泵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 |
CN107062698A (zh) * | 2016-12-27 | 2017-08-18 | 大连葆光节能空调设备厂 | 一种高效直膨式太阳能热泵与水源热泵耦合供热系统 |
CN108507219A (zh) * | 2017-02-28 | 2018-09-07 | 远大空调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型两级式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及工作方法 |
CN107860149A (zh) * | 2017-11-07 | 2018-03-30 | 北京拓首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太阳能辅助加热的第二类吸收式热泵 |
CN108105831A (zh) * | 2017-12-04 | 2018-06-01 | 大连葆光节能空调设备厂 | 一种玻璃厂低温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972681B (zh) | 水源热泵-汽轮机与热网互补联合供热系统 | |
CN109631394A (zh) | 集成多种余热耦合供暖系统 | |
CN109631395A (zh) | 溴化锂热泵供暖装置 | |
CN111351114A (zh) | 溴化锂热泵供暖的浮法玻璃余热回收方法 | |
CN111351257A (zh) | 集成多种余热耦合供暖方法 | |
CN111351255A (zh) | 太阳能余热回收的溴化锂热泵供暖方法 | |
CN111351116A (zh) | 电厂热电联产的热泵与板式换热器混合的溴化锂热泵供暖方法 | |
CN111351105A (zh) | 后置太阳能加热的溴化锂热泵供暖方法 | |
CN111351267A (zh) | 后置太阳能余热回收装置与溴化锂热泵的联合供暖方法 | |
CN111351253A (zh) | 后置增热的溴化锂热泵与电厂热电联产供暖方法 | |
CN111351106A (zh) | 热泵输出换热水后置加热及供给浮法玻璃的方法 | |
CN111351260A (zh) | 后置增热的余热耦合方法 | |
CN111351261A (zh) | 使用太阳能余热补热的余热回收与供暖方法 | |
CN111351108A (zh) | 热电混分补热的溴化锂的热泵换热方法 | |
CN111351107A (zh) | 混分的太阳能补热溴化锂热泵供暖方法 | |
CN111351268A (zh) | 混分补热的热泵供暖与浮法玻璃余热回收的组合方法 | |
CN111351109A (zh) | 溴化锂热泵耦合太阳能的浮法玻璃余热回收供暖方法 | |
CN111351250A (zh) | 浮法玻璃余热回收方法 | |
CN111351251A (zh) | 没混补热式溴化锂热泵供暖方法 | |
CN111351266A (zh) | 太阳能余热回收方法 | |
CN111351249A (zh) | 太阳能热量与溴化锂热泵供暖的集成收集方法 | |
CN111351112A (zh) | 没混补热式集成余热耦合供热能方法 | |
CN111351263A (zh) | 浮法玻璃余热与太阳能热量的集成收集方法 | |
CN111351111A (zh) | 混水与分水式的溴化锂热泵供暖及供水方法 | |
CN111351254A (zh) | 没混补热式电厂热电联产的溴化锂热泵供暖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30 |